CN113894062A - 一种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94062A CN113894062A CN202111328541.3A CN202111328541A CN113894062A CN 113894062 A CN113894062 A CN 113894062A CN 202111328541 A CN202111328541 A CN 202111328541A CN 113894062 A CN113894062 A CN 1138940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st
- testing
- conveyer belt
- conveying
- tool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9000011796 hollow spac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5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40 feeding op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56 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02—Measures preceding sorting, e.g. arranging articles in a stream orienta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61—Processing or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e.g. escort memory
- B07C5/362—Separating or distributor mechanis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8—Collecting or arranging articles in grou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22—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series of co-operating un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8—Separating or stopping elements, e.g. fi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上料工位用于为输送装置进行人工上料操作,收料装置用于收集测试之后的探测器,工装板用于装载探测器,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工装板,输送装置上设有多个检测工位,每一个检测工位均对应设置一个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测试探测器的功能,输送装置包括两组左右并行且间隔设置的输送带,两组输送带之间形成一个矩形中空空间,导电铜排设矩形中空空间内,导电铜排的长度与输送带的长度相匹配,导电铜排用于为工装板供电,输送装置、收料装置、检测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有益效果:测试时间短、测试效率高、测试精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探测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在探测器的生产过程中,探测器的性能测试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探测器的出厂品质。目前针对探测器的测试通常是采用具有相应测试功能的标准实验箱进行逐一测试,测试人员一次将一个或几个探测器固定在测试工装上,然后放到实验箱中进行探测器的通电启动运行并进行相应功能的测试。这种逐一测试法需要大量工人进行人工操作,测试时间长,测试效率低。此外,针对复合型探测器,还需要对每个探测器进行逐个功能的测试,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还容易造成漏检以及测试后良品和不良品混淆的状况。而且,探测器的某些功能的测试例如VOC气体预警功能需要探测器稳定运行一端时间之后才可以进行准确测量,这就更加延长了探测器的测试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测试时间短、测试效率高、测试精度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一种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包括工装板、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上料工位、收料装置、输送装置、导电铜排、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上料工位用于为输送装置进行人工上料操作,所述收料装置用于收集测试之后的探测器,所述工装板用于装载探测器,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工装板,所述输送装置上设有多个检测工位,每一个检测工位均对应设置一个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测试探测器的功能,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组左右并行且间隔设置的输送带,两组输送带之间形成一个矩形中空空间,所述导电铜排设矩形中空空间内,所述导电铜排的长度与输送带的长度相匹配,所述导电铜排用于为工装板供电,所述输送装置、收料装置、检测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上还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转运升降机构,每组输送带均包括两条上下并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转运升降机构用于将工装板从第一输送带转运到第二输送带上,所述上料工位与收料装置并排设置并均靠近第一输送带的输入端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还设有均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卸料升降机构、第一卸料阻挡机构、第二卸料阻挡机构和卸料读写器,所述卸料升降机构、第一卸料阻挡机构和第二卸料阻挡机构均设在矩形中空空间内并均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卸料升降机构靠近第二输送带输出端设置,所述卸料升降机构用于升降第二输送带输送的工装板,第一卸料阻挡机构和第二卸料阻挡机构沿第二输送带的逆向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并均用于阻挡第二输送带上输送的工装板,所述卸料读写器设在第二输送带的上方并位于第一卸料阻挡机构的一侧,所述卸料读写器用于发出射频信号、读取工装板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输送至控制装置;所述收料装置包括良品箱和不良品箱,所述良品箱和不良品箱均与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带的长度小于第二输送带的长度,所述导电铜排设在第一输送带的下方,所述导电铜排的长度与第一输送带的长度相匹配,所述检测工位均设在第一输送带上,所述转运升降机构设在矩形中空空间内并位于第一输送带输出端与第二输送带输入端之间,所述转运升降机构在矩形中空空间内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上还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位于矩形中空空间内,所述推料机构沿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往复移动并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推料机构用于推送第一输送带上输送的工装板。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均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测试机构、测试读写器、测试探针弹出器、测试升降机构和测试阻挡机构,所述测试机构设在检测工位的上方并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测试机构用于测试探测器,所述测试升降机构与测试机构相对设置并设在矩形中空空间内,所述测试阻挡机构设在矩形中空空间内并位于测试升降机构的输送后方,所述测试升降机构用于升降工装板,所述测试阻挡机构用于阻挡工装板,所述测试读写器与测试探针弹出器相对设置在检测工位的两侧,所述测试读写器用于发出射频信号、读取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输送至控制装置,所述测试探针弹出器用于弹出和收回探针。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机构为温度测试机构、烟雾测试机构、CO测试机构、VOC测试机构中的一种,当所述测试机构为温度测试机构时,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工装罩、机械臂、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机械臂用于带动工装罩移动,所述加热器设在工装罩内并用于提供测试所需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工装罩内的温度;当测试机构为烟雾测试机构、CO测试机构和VOC测试机构中的一种时,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工装罩、机械臂、传感器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伸入工装罩内并与工装罩内的分布管连接,所述分布管上设有多个出气口,所述进气管用于向工装罩内通入气体,所述机械臂用于带动工装罩移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工装罩内的气体浓度。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板上设有电子标签、接插端子和探针接口,所述电子标签用于接收射频信号、激活身份信息并发出身份信息,所述接插端子用于插接探测器,所述探针接口用于插接探针,所述工装板的底部还设有弹性导电轮,所述弹性导电轮与导电铜排配合使用,所述弹性导电轮长度可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导电轮包括均可导电的支腿和导电轮,所述支腿的一端与工装板的接电口可转动连接,所述支腿的另一端与导电轮连接,所述支腿的中部通过弹簧与工装板连接;或者,所述弹性导电轮包括均可导电的支腿和导电轮,所述支腿包括中空的上支腿和下支腿,所述上支腿的一端与工装板的接电口连接,所述上支腿的另一端套装在下支腿一端的外侧,所述下支腿可在上支腿的中空结构内移动,所述下支腿的另一端与导电轮连接,所述上支腿和下支腿的中空结构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工装板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导电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上还设有均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扫码枪和程序下载装置,所述扫码枪设置在输送装置的上方并用于扫描探测器上的二维码,所述输送装置上还设有程序下载工位,所述程序下载装置包括下载升降机构、下载阻挡机构、下载读写器和下载探针弹出器,所述下载升降机构和下载阻挡机构对应程序下载工位并顺序设置在矩形中空空间内,所述下载升降机构用于升降工装板,所述下载阻挡机构用于阻挡工装板,所述下载读写器和下载探针弹出器相对设置在程序下载工位的两侧,所述下载读写器用于发出射频信号、读取工装板的身份码信息并将身份码信息输送至控制装置,所述下载探针弹出器用于弹出探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自动化测试设备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输送装置进行工装板的自动输送,控制检测装置对探测器的自动测试,自动分析测试结果,并自动控制收料装置的开启或关闭,在探测器的测试过程中只需要人工上料和人工拣料,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节省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此外,本发明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实现了探测器在测试过程中全程通电运行,大大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同时进一步节省了测试时间。
设置多个检测装置,多个检测装置可为测试不同功能的检测装置,例如,温度检测装置、烟雾检测装置、CO检测装置、VOC气体检测装置。此时可对探测器进行不同功能的测试,针对集成多个预警功能的复合型探测器可实现一次输送测试多个预警功能,减少了上下料次数,减少了周转所需的时间、空间,节省了人力,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
通过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转运升降机构实现工装板输送方向的改变,进而实现操作人员在一个操作工位上既可以进行上料操作,又可以进行测试之后的拣料操作,进一步减少人员投入,省时省力。
通过卸料升降机构、第一卸料阻挡机构、第二卸料阻挡机构和卸料读写器的设置,实现操作人员无需自行判断探测器为良品还是不良品,只需将探测器放入自动开启的良品箱或不良品箱即可,避免了良品和不良品混淆的状况,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难度。
通过测试升降机构和测试阻挡机构的设置,实现测试与输送分离,进而实现测试不停止输送,避免了反复启动和停止输送装置造成输送装置故障,延长了输送装置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输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转运升降机构和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卸料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温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温度测试机构中工装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CO检测装置或烟雾检测装置或VOC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CO测试机构或烟雾测试机构或VOC测试机构中工装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工装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是工装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是扫码枪及程序下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座,2、输送装置,3、上位机,4、程序下载工位,5、检测工位,6、收料装置,7、上料工位,8、第一输送带,9、第二输送带,10、转运升降机构,11、卸料升降机构,12、第一支撑架,13、第二支撑架,14、导电铜排,15、推料机构,16、第一卸料阻挡机构,17、第二卸料阻挡机构,18、卸料读写器,19、测试机构,20、测试读写器,21、测试探针弹出器,22、测试升降机构,23测试阻挡机构,24、电子标签,25、接插端子,26、探针接口,27、皮带轮,28、导向轮,29、弹性导电轮,30、扫码枪,31、下载升降机构,32、下载阻挡机构,33、下载读写器,34、下载探针弹出器,35、工装罩,36、加热器,37、温度传感器,39、进气管,40、传感器,41、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13所示,一种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包括工装板、机座1以及设置在机座1上的上料工位7、收料装置6、输送装置2、导电铜排14、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上料工位7用于为输送装置2进行人工上料操作,所述收料装置6用于收集测试之后的探测器,具体的,所述上料工位7设在输送装置2的输入端,所述收料装置6设在所述输送装置2的输出端。所述工装板用于装载探测器,所述输送装置2用于输送工装板,所述输送装置2上设有多个检测工位5,多个检测工位5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每一个检测工位5均对应设置一个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测试探测器的功能,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测试探测器的不同功能。所述检测装置可为温度检测装置或烟雾检测装置或CO检测装置或VOC气体检测装置。设置多个检测装置,多个检测装置可为测试不同功能的检测装置,此时可对探测器进行不同功能的测试,针对集成多个预警功能的复合型探测器可实现一次输送测试多个预警功能,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两组左右并行且间隔设置的输送带,两组输送带之间形成一个矩形中空空间,具体的,所述输送装置2还包括用于驱动两组输送带运行的输送带驱动装置以及用于支撑两组输送带的支撑架。所述导电铜排14设矩形中空空间内,所述导电铜排14的长度与输送带的长度相匹配,所述导电铜排14用于为工装板供电,具体的,所述导电铜排14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电铜排14与电源连接,电源为导电铜排14供电,导电铜排14与工装板配合使用,进而实现导电铜排14为工装板供电,导电铜排14的长度与输送带的长度相匹配实现了工装板在测试过程中全程供电,进而实现探测器在测试过程中的全程稳定运行,节省了测试过程中为探测器接通电源的时间以及每次测试时探测器从接通到运行稳定的时间。所述输送装置2、收料装置6、检测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具体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上位机3和PLC控制器,所述上位机3与检测装置和PLC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上位机3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所述输送装置2、检测装置和收料装置6。本发明的自动化测试设备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输送装置2进行工装板的自动输送,控制检测装置对探测器的自动测试,自动分析测试结果,并自动控制收料装置6的开启或关闭,在探测器的测试过程中只需要人工上料和人工拣料,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节省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此外,本发明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实现了探测器在测试过程中全程通电运行,大大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同时进一步节省了测试时间。
所述机座1上还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转运升降机构10,每组输送带均包括两条上下并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输送带8和第二输送带9,具体的,两条第一输送带8通过第一支撑架12支撑,两条第二输送带9通过第二支撑架13支撑,第一支撑架12与第二支撑架13固接,第二支撑架13与机座1固接。所述第一输送带8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带9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转运升降机构10用于将工装板从第一输送带8转运到第二输送带9上,所述上料工位7与收料装置6并排设置并均靠近第一输送带8的输入端设置。通过第一输送带8、第二输送带9和转运升降机构10实现工装板输送方向的改变,进而实现操作人员在一个操作工位上既可以进行上料操作,又可以进行测试之后的拣料操作,进一步减少人员投入,省时省力。
所述机座1还设有均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卸料升降机构11、第一卸料阻挡机构16、第二卸料阻挡机构17和卸料读写器18,所述卸料升降机构11、第一卸料阻挡机构16和第二卸料阻挡机构17均设在矩形中空空间内并均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卸料升降机构11靠近第二输送带9输出端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卸料升降机构11设在第二输送带9输出端与第一输送带8输入端之间。所述卸料升降机构11用于升降第二输送带9输送的工装板,第一卸料阻挡机构16和第二卸料阻挡机构17沿第二输送带9的逆向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并均用于阻挡第二输送带9上输送的工装板,具体的,所述第一卸料阻挡机构16和第二卸料阻挡机构17均与第二支撑架13连接。所述卸料读写器18设在第二输送带9的上方并位于第一卸料阻挡机构16的一侧,具体的,所述卸料读写器18与第二支撑架13连接,所述卸料读写器18用于发出射频信号、读取工装板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输送至控制装置;所述收料装置6包括良品箱和不良品箱,所述良品箱和不良品箱均与控制装置连接。具体的,所述卸料升降机构11包括卸料平台和卸料平台驱动机构,所述卸料平台驱动机构设在机座1上,所述卸料平台驱动机构与卸料平台连接,所述卸料平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卸料平台在矩形中空空间内上升或下降。进一步地,所述卸料平台驱动机构为气压驱动或液压驱动。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良品箱或不良品箱的开启或关闭。所述良品箱和不良品箱均包括箱体、箱盖和箱盖驱动机构,所述箱体设在机座1上,用于收纳探测器。所述箱盖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活动端,所述连接端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箱盖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箱盖活动端的抬升或降落,所述箱盖驱动机构为气压驱动或液压驱动。当工装板运输到第二输送带9的输出端时,即当工装板靠近靠近卸料读写器18时,卸料读写器18读取到工装板发出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输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第一卸料阻挡机构16阻挡工装板,并控制第二卸料阻挡机构17上升阻挡后续输送过来的工装板,同时PLC控制器将工装板的身份信息输送至上位机3,上位机3根据身份信息调取测试结果,并根据测试结果向PLC控制器发出执行命令,PLC控制器根据执行命令控制良品箱打开还是不良品箱打开。当良品箱或不良品箱打开后,PLC控制器控制第一卸料阻挡机构16进行放行,并控制卸料升降机构11将放行的工装板抬升,操作人员将工装板上的探测器放入打开的良品箱或不良品箱。与此同时,PLC控制器根据卸料读写器18有无身份信息的读取控制第二卸料阻挡机构17的阻挡或放行,当卸料读写器18没有读取身份信息或响应消失时,则第二卸料阻挡机构17放行,当卸料读写器18有身份信息的响应时,则第二卸料阻挡机构17继续阻挡。操作人员无需自行判断探测器为良品还是不良品,只需将探测器放入自动开启的良品箱或不良品箱即可,避免了良品和不良品混淆的状况,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难度。
所述第一输送带8的长度小于第二输送带9的长度,所述导电铜排14设在第一输送带8的下方,所述导电铜排14的长度与第一输送带8的长度相匹配,所述检测工位5均设在第一输送带8上,所述转运升降机构10设在矩形中空空间内并位于第一输送带8输出端与第二输送带9输入端之间,所述转运升降机构10在矩形中空空间内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具体的,所述转运升降机构10包括升降平台和升降平台驱动机构,所述升降平台驱动机构设在机座1上,所述升降平台驱动机构与升降平台连接,所述升降平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升降平台在矩形中空空间内上升或下降。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平台驱动机构为气压驱动或液压驱动。当工装板在第一输送带8上进行输送时,驱动转运升降机构10上升,即驱动升降平台上升使升降平台升至与第一输送带8齐平的位置上,当工装板输送至第一输送带8输出端时,工装板被第一输送带8输送至转运升降机构10(升降平台)上,此时,驱动转运升降机构10下降,即驱动升降平台下降使升降平台降至与第二输送带9齐平的位置上,工装板与第二输送带9接触,此时继续下降转运升降机构10使工装板与转运升降机构10脱离,工装板即会随着第二输送带9进行移动。
所述机座1上还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推料机构15,所述推料机构15位于矩形中空空间内,所述推料机构15沿第一输送带8的输送方向往复移动并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推料机构15用于推送第一输送带8上输送的工装板。具体的,所述推料机构15包括推板、水平驱动机构和竖直驱动机构,所述水平驱动机构设在第一支撑架12上,所述水平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竖直驱动机构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竖直驱动机构设在水平驱动机构上,所述竖直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推板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推板设在竖直驱动机构上,所述推板用于推动工装板。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和竖直驱动机构均可为气压驱动或液压驱动。当工装板卡顿在第一输送带8与转运升降机构10上时,通过水平驱动机构和竖直驱动机构可将推板移动到工装板远离第二输送带9输入端的一侧,此时移动水平驱动机构可将工装板推送到转运升降机构10(升降平台)上,然后移动竖直驱动机构将推板移动到第一输送带8的下方,以避免影响第一输送带8对工装板的继续输送;当推料机构15不工作时,推板位于第一输送带8的下方,以避免第一输送带8正常输送工装板时造成阻挡。推料机构15可有效解决工装板在第一输送带8与转运升降机构10之间的卡顿问题,减少工装板的输送故障。
每个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均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测试机构19、测试读写器20、测试探针弹出器21、测试升降机构22和测试阻挡机构23,具体的,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测试机构19提供相应的测试条件,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测试升降机构22以及测试阻挡机构23的上升或下降,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测试读写器20回传的信息,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测试探针弹出器21弹出或收回探针。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机构19、测试读写器20、测试探针弹出器21、测试升降机构22和测试阻挡机构23均与PLC控制器连接。所述测试机构19设在检测工位5的上方并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测试机构19用于测试探测器,具体的,所述测试机构19与机座1连接,且设在第一输送带8的上方并可在第一输送带8的上方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测试升降机构22与测试机构19相对设置并设在矩形中空空间内,所述测试阻挡机构23设在矩形中空空间内并位于测试升降机构22的输送后方,所述测试阻挡机构23用于阻挡工装板,具体的,所述测试升降机构22和测试阻挡机构23均与第一支撑架12连接,并均可在矩形中空空间内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升降机构22和测试阻挡机构23沿第一输送带8的输送方向顺序设置。所述测试升降机构22包括测试升降板和测试升降板驱动机构,所述测试升降板驱动机构设在第一支撑架12上,所述测试升降板设在测试升降板驱动机构上,所述测试升降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测试升降板的上升或下降,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升降板驱动机构为气压驱动或液压驱动。所述测试阻挡机构23包括阻挡板和阻挡板驱动机构,所述阻挡板驱动机构设在第一支撑架12上,所述阻挡板设在阻挡板驱动机构上,所述阻挡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阻挡板的上升或下降,进一步地,所述阻挡板驱动机构为气压驱动或液压驱动。所述测试读写器20与测试探针弹出器21相对设置在检测工位5的两侧,具体的,所述测试读写器20与测试探针弹出器21均设在第一支撑架12上并分别位于检测工位5的两侧。所述测试读写器20用于发出射频信号、读取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输送至控制装置,所述测试探针弹出器21用于弹出和收回探针。当工装板被输送至检测工位5时,测试读写器20读取到工装板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输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测试阻挡机构23上升阻挡工装板的输送,控制测试升降机构22上升将工装板抬升,控制测试探针弹出器21弹出探针,探针与工装板对接使待测探测器通过探针与上位机3连接,同时PLC控制器控制测试机构19对工装板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升降机构22和测试阻挡机构23的设置,实现测试与输送分离,进而实现测试不停止输送,避免了反复启动和停止输送装置造成输送装置2故障,延长了输送装置2的使用寿命。
所述测试机构19为温度测试机构、烟雾测试机构、CO测试机构、VOC测试机构中的一种,当所述测试机构为温度测试机构时,所述测试机构19包括工装罩35、机械臂、加热器36和温度传感器37,所述机械臂用于带动工装罩35移动,所述机械臂设在机座1上并位于输送装置2的外侧,所述机械臂可带动工装罩35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加热器36设在工装罩35内并用于提供测试所需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37用于检测工装罩35内的温度。具体的,所述机械臂、加热器36和温度传感器37均与控制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械臂、加热器36和温度传感器37均与PLC控制器连接。当测试机构19为烟雾测试机构、CO测试机构和VOC测试机构中的一种时,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工装罩35、机械臂、传感器40和进气管39,所述进气管39的一端伸入工装罩35内并与工装罩35内的分布管连接,所述分布管上设有多个出气口41,所述进气管39用于向工装罩35内通入气体,所述气体为烟雾或CO或VOC的标准测试浓度的气体,所述机械臂用于带动工装罩35移动,所述机械臂设在机座1上并位于输送装置2的外侧,所述机械臂可带动工装罩35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传感器40用于检测工装罩35内的气体浓度。工装罩35采用”一进多出”的方式,使烟雾或CO气体或VOC气体,均匀释放到工装罩35与工装板之间形成的狭小的空间内,将狭小空间内空气置换成标准浓度气体环境,既可以有效的防止因外界气流流动导致测试环境中气体浓度(或温度)的波动,又可以有效的缩短工装罩内气体的置换时间,以达到测试环境建立迅速稳定的目的。具体的,所述机械臂、传感器40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进气管39还连接有供气装置。进一步地,机械臂、传感器40均与PLC控制器连接。供气装置与PLC控制器连接。进行测试时,PLC控制器控制机械臂带动工装罩35移动使工装罩35罩住工装板,并控制加热器36启动加热或供气装置开始供气,同时根据温度传感器37或传感器40反馈的信息调节加热器36或供气装置,以提供探测器所需的测试环境。
所述工装板上设有电子标签24、接插端子25和探针接口26,所述电子标签24用于接收射频信号、激活身份信息并发出身份信息。所述接插端子25用于插接探测器,以使探测器通电运行。所述探针接口26用于插接探针,以使探测器可通过探针与控制装置通讯连接。所述工装板的底部还设有弹性导电轮29,所述弹性导电轮29与导电铜排14配合使用。所述弹性导电轮29长度可调节。进一步地,弹性导电轮29的最大长度大于检测工位5上工装板被抬升到最高位置时导电铜排14与工装板之间的距离。通过弹性导电轮29与导电铜排14的配合使用实现导电铜排14为工装板供电。而且通过弹性导电轮29的长度可调节以实现工装板被抬升时弹性导电轮29仍可与导电铜排14配合使用,以保证工装板在抬升测试或第一输送带8运输时均为通电状态,以确保探测器在测试及第一输送带8输送的全程稳定运行。
本申请中所述弹性导电轮29有两种实施例,实施例1,所述弹性导电轮29包括均可导电的支腿和导电轮,所述支腿的一端与工装板的接电口可转动连接,所述支腿的另一端与导电轮连接,所述支腿的中部通过弹簧与工装板连接。具体的,所述支腿以及弹簧的长度大于检测工位5上工装板被抬升到最高位置时导电铜排14与工装板之间的距离。实施例2,所述弹性导电轮29包括均可导电的支腿和导电轮,所述支腿包括中空的上支腿和下支腿,所述上支腿的一端与工装板的接电口连接,所述上支腿的另一端套装在下支腿一端的外侧,所述下支腿可在上支腿的中空结构内移动,所述下支腿的另一端与导电轮连接,所述上支腿和下支腿的中空结构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工装板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导电轮连接。具体的,所述上支腿与下支腿的长度之和以及弹簧的长度大于检测工位5上工装板被抬升到最高位置时导电铜排14与工装板之间的距离。
所述工装板还设有皮带轮27,所述皮带轮27与输送装置2配合使用。具体的,所述皮带轮27与第一输送带8或第二输送带9配合使用。皮带轮27可减小工装板与第一输送带8或第二输送带9之间的摩擦,方便第一输送带8或第二输送带9对工装板的输送。
所述工装板的两侧还设有导向轮28。所述导向轮28与第一输送带8或第二输送带9的支撑结构即第一支撑架12或第二支撑架13配合使用,可起到导向作用,避免工装板在输送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所述机座1上还设有均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扫码枪30和程序下载装置,所述扫码枪30设置在输送装置2的上方并用于扫描探测器上的二维码,进一步地,所述扫码枪30设在第一输送带8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2上还设有程序下载工位4,所述扫码枪30、程序下载工位4和检测工位5沿输送方向顺序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扫码枪30、程序下载工位4和检测工位5沿第一输送带8的输送方向顺序设置。所述程序下载装置包括下载升降机构31、下载阻挡机构32、下载读写器33和下载探针弹出器34,所述下载升降机构31和下载阻挡机构32对应程序下载工位4并顺序设置在矩形中空空间内,所述下载升降机构31用于升降工装板,所述下载阻挡机构32用于阻挡工装板,所述下载升降机构31包括下载升降板和下载升降板驱动机构,所述下载升降板驱动机构设在机座1上,进一步地设在第一支撑架12上,所述下载升降板设在下载升降板驱动机构上,所述下载升降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下载升降板在矩形中空空间内上升或下降,进一步地,所述下载升降板驱动机构为气压驱动或液压驱动。所述下载阻挡机构32包括下载阻挡板和下载阻挡板驱动机构,所述下载阻挡板驱动机构设在机座1上,进一步地设在第一支撑架12上,所述下载阻挡板设在下载阻挡板驱动机构上,所述下载阻挡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下载阻挡板在矩形中空空间内上升或下降,进一步地,所述下载阻挡板驱动机构为气压驱动或液压驱动。所述下载读写器33和下载探针弹出器34相对设置在程序下载工位4的两侧,具体的,所述下载读写器33和下载探针弹出器34均设在第一支撑架12上并位于程序下载工位4的两侧。所述下载读写器33用于发出射频信号、读取身份码信息并将身份码信息输送至控制装置,所述下载探针弹出器34用于弹出探针。进一步地,弹性导电轮29的最大长度大于程序下载工位4上工装板被抬升到最高位置时导电铜排14与工装板之间的距离。具体的,所述扫码枪30与上位机3连接,所述下载升降机构31、下载阻挡机构32、下载读写器33和下载探针弹出器34均与PLC控制器连接。当工装板被输送至扫码枪30下方时,扫码枪30扫描工装板上探测器的二维码,并将二维码信息上传至上位机3,上位机3识别二维码,获取探测器的信息。当工装板被继续输送至程序下载工位4时,下载读写器33读取到工装板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输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下载阻挡机构32上升阻挡工装板的输送,控制下载升降机构31上升将工装板抬升,控制下载探针弹出器34弹出探针,探针与工装板对接使待测探测器通过探针与上位机3连接,探测器开始从上位机3上下载应用软件。
所述机座1上方还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还与废气处理装置连接。所述防护罩与机座1之间形成密封空间。所述扫码枪30、程序下载装置、输送装置2、导电铜排14和检测装置均设在密封空间内,避免探测器测试时产生的烟雾、CO以及VOC等废气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工作原理:
启动自动化测试设备,操作人员在上料工位7就位,上位机3通过PLC控制器启动第一输送带8和第二输送带9,同时,PLC控制器控制转运升降机构10将升降平台上升到与第一输送带8齐平的位置上,PLC控制器控制推料机构15将推板下降到第一输送带8的下方。操作人员将待测的探测器与接插端子25对接,将探测器插接到工装板上,然后将工装板的两端分别放置到两条第一输送带8上,两条第一输送带8带动工装板移动,与此同时工装板的弹性导电轮29与导电铜排14接触,工装板开始供电。当工装板经过扫码枪30时,扫码枪30扫描探测器上的二维码并将扫描信息输送至上位机3,上位机3获取并记录探测器的信息。第一输送带8继续输送探测器,当工装板输送到程序下载工位4时,工装板上的电子标签24接收到下载读写器33发射的射频信号、激活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传输给下载读写器33,下载读写器33获取到工装板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上传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下载阻挡机构32进行挡住,同时控制下载升降机构31进行抬升,并控制下载探针弹出器34弹出探针,探针插入工装板上的探针接口26,探测器开始从上位机3上下载应用软件。
当上位机3检测到探测器程序下载完成后,上位机3将下载结果反馈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接收到反馈信息,并判断程序下载工位4之后的第一个检测工位5上的测试读写器20有无身份信息的获取,若有,则PLC控制器控制下载升降机构31继续为抬升状态,并控制下载阻挡机构32继续为阻挡状态,等待第一个检测工位5上探测器测试完成;若无或响应消失,则PLC控制器控制下载升降机构31下降并下降到与第一输送带8齐平的位置上,然后控制下载阻挡机构32下降并下降至第一输送带8的下方,探测器被继续输送并输送至检测工位5。当探测器被输送至第一个检测工位5时,工装板上的电子标签24接收到测试读写器20发射的射频信号、激活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传输给测试读写器20,测试读写器20获取到工装板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上传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测试阻挡机构23进行阻挡,控制测试升降机构22进行抬升,并控制测试探针弹出器21弹出探针,探针插入工装板上的探针接口26。并且PLC控制器控制测试机构19对探测器性能进行测试,同时探针将探测器响应状态通过PLC控制器上传至上位机3,上位机3记录分析测试结果。
若探测器测试结果为正常,则上位机3反馈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接受到反馈信息,并判断第二个检测工位5上的测试读写器20有无身份信息的获取,若有信息获取,则PLC控制器控制第一个检测工位5的测试升降机构22继续为抬升状态,并控制测试阻挡机构23继续为阻挡状态,等待第二个检测工位5上探测器测试完成;若无信息获取或信息获取响应消失,则PLC控制器第一个检测工位5的测试升降机构22下降并下降到与第一输送带8齐平的位置上,然后控制第一个检测工位5的测试阻挡机构23下降并下降至第一输送带8的下方,探测器被继续输送并输送至第二个检测工位5上,进行下一个功能的测试,如此反复,直至完成全部功能的测试。
若探测器测试结果为故障,则上位机3反馈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接收到反馈信息,并判断第一个检测工位5之后的第二个检测工位5上的测试读写器20有无身份信息的获取,若有信息获取,则PLC控制器控制测试升降机构22继续为抬升状态,并控制测试阻挡机构23继续为阻挡状态,等待第二个检测工位5上探测器测试完成;若无信息获取或信息获取响应消失,则PLC控制器测试升降机构22下降并下降到与第一输送带8齐平的位置上,然后控制测试阻挡机构23下降并下降至第一输送带8的下方,探测器被继续输送并输送至第二个检测工位5,此时PLC控制器控制第二个检测工位5的测试机构19为待机状态,测试机构19无需对探测器进行功能测试,PLC控制器并判断第三个检测工位5上有无信息获取或信息获取响应是否消失,如此反复,直至工装板经过最后一个检测工位5。
当工装板被输送至第一输送带8的输出端时,工装板经转运升降机构10转移到第二输送带9上,当工装板靠近卸料读写器18时,工装板上的电子标签24接收到卸料读写器18发射的射频信号、激活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传输给卸料读写器18,卸料读写器18获取到工装板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通过PLC控制器上传至上位机3,同时PLC控制器控制第一卸料阻挡机构16阻挡工装板,并控制第二卸料阻挡机构17上升阻挡后续输送过来的工装板,PLC控制器将工装板的身份信息输送至上位机3,上位机3根据身份信息调取测试结果,并根据测试结果向PLC控制器发出执行命令,PLC控制器根据执行命令控制良品箱打开还是不良品箱打开。当良品箱或不良品箱打开后,PLC控制器控制第一卸料阻挡机构16进行放行,并控制卸料升降机构11将放行的工装板抬升,操作人员将工装板上的探测器放入打开的良品箱或不良品箱。与此同时,PLC控制器根据卸料读写器18有无身份信息的读取控制第二卸料阻挡机构17的阻挡或放行,当卸料读写器18没有读取身份信息或响应消失时,则第二卸料阻挡机构17放行,当卸料读写器18有身份信息的响应时,则第二卸料阻挡机构17继续阻挡。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板、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上料工位、收料装置、输送装置、导电铜排、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上料工位用于为输送装置进行人工上料操作,所述收料装置用于收集测试之后的探测器,所述工装板用于装载探测器,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工装板,所述输送装置上设有多个检测工位,每一个检测工位均对应设置一个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测试探测器的功能,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组左右并行且间隔设置的输送带,两组输送带之间形成一个矩形中空空间,所述导电铜排设矩形中空空间内,所述导电铜排的长度与输送带的长度相匹配,所述导电铜排用于为工装板供电,所述输送装置、收料装置、检测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还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转运升降机构,每组输送带均包括两条上下并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转运升降机构用于将工装板从第一输送带转运到第二输送带上,所述上料工位与收料装置并排设置并均靠近第一输送带的输入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还设有均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卸料升降机构、第一卸料阻挡机构、第二卸料阻挡机构和卸料读写器,所述卸料升降机构、第一卸料阻挡机构和第二卸料阻挡机构均设在矩形中空空间内并均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卸料升降机构靠近第二输送带输出端设置,所述卸料升降机构用于升降第二输送带输送的工装板,第一卸料阻挡机构和第二卸料阻挡机构沿第二输送带的逆向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并均用于阻挡第二输送带上输送的工装板,所述卸料读写器设在第二输送带的上方并位于第一卸料阻挡机构的一侧,所述卸料读写器用于发出射频信号、读取工装板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输送至控制装置;所述收料装置包括良品箱和不良品箱,所述良品箱和不良品箱均与控制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长度小于第二输送带的长度,所述导电铜排设在第一输送带的下方,所述导电铜排的长度与第一输送带的长度相匹配,所述检测工位均设在第一输送带上,所述转运升降机构设在矩形中空空间内并位于第一输送带输出端与第二输送带输入端之间,所述转运升降机构在矩形中空空间内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还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位于矩形中空空间内,所述推料机构沿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往复移动并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推料机构用于推送第一输送带上输送的工装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均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测试机构、测试读写器、测试探针弹出器、测试升降机构和测试阻挡机构,所述测试机构设在检测工位的上方并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测试机构用于测试探测器,所述测试升降机构与测试机构相对设置并设在矩形中空空间内,所述测试阻挡机构设在矩形中空空间内并位于测试升降机构的输送后方,所述测试升降机构用于升降工装板,所述测试阻挡机构用于阻挡工装板,所述测试读写器与测试探针弹出器相对设置在检测工位的两侧,所述测试读写器用于发出射频信号、读取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输送至控制装置,所述测试探针弹出器用于弹出和收回探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构为温度测试机构、烟雾测试机构、CO测试机构、VOC测试机构中的一种,当所述测试机构为温度测试机构时,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工装罩、机械臂、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机械臂用于带动工装罩移动,所述加热器设在工装罩内并用于提供测试所需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工装罩内的温度;当测试机构为烟雾测试机构、CO测试机构和VOC测试机构中的一种时,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工装罩、机械臂、传感器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伸入工装罩内并与工装罩内的分布管连接,所述分布管上设有多个出气口,所述进气管用于向工装罩内通入气体,所述机械臂用于带动工装罩移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工装罩内的气体浓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板上设有电子标签、接插端子和探针接口,所述电子标签用于接收射频信号、激活身份信息并发出身份信息,所述接插端子用于插接探测器,所述探针接口用于插接探针,所述工装板的底部还设有弹性导电轮,所述弹性导电轮与导电铜排配合使用,所述弹性导电轮长度可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轮包括均可导电的支腿和导电轮,所述支腿的一端与工装板的接电口可转动连接,所述支腿的另一端与导电轮连接,所述支腿的中部通过弹簧与工装板连接;或者,所述弹性导电轮包括均可导电的支腿和导电轮,所述支腿包括中空的上支腿和下支腿,所述上支腿的一端与工装板的接电口连接,所述上支腿的另一端套装在下支腿一端的外侧,所述下支腿可在上支腿的中空结构内移动,所述下支腿的另一端与导电轮连接,所述上支腿和下支腿的中空结构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工装板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导电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还设有均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扫码枪和程序下载装置,所述扫码枪设置在输送装置的上方并用于扫描探测器上的二维码,所述输送装置上还设有程序下载工位,所述程序下载装置包括下载升降机构、下载阻挡机构、下载读写器和下载探针弹出器,所述下载升降机构和下载阻挡机构对应程序下载工位并顺序设置在矩形中空空间内,所述下载升降机构用于升降工装板,所述下载阻挡机构用于阻挡工装板,所述下载读写器和下载探针弹出器相对设置在程序下载工位的两侧,所述下载读写器用于发出射频信号、读取工装板的身份码信息并将身份码信息输送至控制装置,所述下载探针弹出器用于弹出探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28541.3A CN113894062B (zh) | 2021-11-10 | 2021-11-10 | 一种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28541.3A CN113894062B (zh) | 2021-11-10 | 2021-11-10 | 一种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94062A true CN113894062A (zh) | 2022-01-07 |
CN113894062B CN113894062B (zh) | 2024-06-11 |
Family
ID=79193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28541.3A Active CN113894062B (zh) | 2021-11-10 | 2021-11-10 | 一种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94062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94057A (zh) * | 2021-08-26 | 2022-01-07 | 青岛奥利普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线体设备联机分流方法及系统 |
CN115672788A (zh) * | 2022-11-28 | 2023-02-03 | 苏州方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薄壁产品测试设备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27577A2 (en) * | 1999-10-12 | 2001-04-19 | Katchall Technology Group, Inc. | Monitoring and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
JP2011011649A (ja) * | 2009-07-02 | 2011-01-20 | Toyota Motor Corp | 電源制御装置 |
DE102011053465A1 (de) * | 2010-09-10 | 2012-03-15 | Denso Wave Inc. | Kommunikationssystem für eine Fertigungslinie, welche Robotersysteme verwendet |
CN202601890U (zh) * | 2012-03-29 | 2012-12-12 | 浙江富士达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工装托盘的送电装置 |
CN104724455A (zh) * | 2013-12-19 | 2015-06-24 | 康鼎(上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垂直升降循环输送产品的方法及其输送系统 |
CN104828459A (zh) * | 2015-05-25 | 2015-08-12 | 郑鸿彪 | 一种中空式双层轻载皮带线 |
CN105806759A (zh) * | 2016-04-28 | 2016-07-27 | 四川赛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感烟探测器自动在线测试工装及其测试方法 |
CN108632603A (zh) * | 2017-05-03 | 2018-10-09 |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辅助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 |
CN109225921A (zh) * | 2018-10-26 | 2019-01-18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顶升检测位装置及生产线高度检测系统 |
CN208872628U (zh) * | 2018-07-04 | 2019-05-17 | 刘晓亮 | 海上烟雾浓度检测装置 |
CN109795865A (zh) * | 2018-12-14 | 2019-05-24 | 中山市拓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测试设备的传送流水线 |
CN210954095U (zh) * | 2019-08-15 | 2020-07-07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电测试装置及家用电器生产线 |
-
2021
- 2021-11-10 CN CN202111328541.3A patent/CN1138940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27577A2 (en) * | 1999-10-12 | 2001-04-19 | Katchall Technology Group, Inc. | Monitoring and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
JP2011011649A (ja) * | 2009-07-02 | 2011-01-20 | Toyota Motor Corp | 電源制御装置 |
DE102011053465A1 (de) * | 2010-09-10 | 2012-03-15 | Denso Wave Inc. | Kommunikationssystem für eine Fertigungslinie, welche Robotersysteme verwendet |
CN202601890U (zh) * | 2012-03-29 | 2012-12-12 | 浙江富士达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工装托盘的送电装置 |
CN104724455A (zh) * | 2013-12-19 | 2015-06-24 | 康鼎(上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垂直升降循环输送产品的方法及其输送系统 |
CN104828459A (zh) * | 2015-05-25 | 2015-08-12 | 郑鸿彪 | 一种中空式双层轻载皮带线 |
CN105806759A (zh) * | 2016-04-28 | 2016-07-27 | 四川赛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感烟探测器自动在线测试工装及其测试方法 |
CN108632603A (zh) * | 2017-05-03 | 2018-10-09 |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辅助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 |
CN208872628U (zh) * | 2018-07-04 | 2019-05-17 | 刘晓亮 | 海上烟雾浓度检测装置 |
CN109225921A (zh) * | 2018-10-26 | 2019-01-18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顶升检测位装置及生产线高度检测系统 |
CN109795865A (zh) * | 2018-12-14 | 2019-05-24 | 中山市拓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测试设备的传送流水线 |
CN210954095U (zh) * | 2019-08-15 | 2020-07-07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电测试装置及家用电器生产线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94057A (zh) * | 2021-08-26 | 2022-01-07 | 青岛奥利普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线体设备联机分流方法及系统 |
CN115672788A (zh) * | 2022-11-28 | 2023-02-03 | 苏州方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薄壁产品测试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94062B (zh) | 2024-06-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86494B (zh) | 一种圆柱电芯测试分选装置 | |
CN100504422C (zh) | 太阳能电池的测试系统 | |
CN102288935B (zh) | 电能表检定系统 | |
CN113894062A (zh) | 一种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 | |
CN101539617B (zh) | 电能表检定、仓储管理与一体的自动化全息管理系统 | |
CN102621428B (zh) | 机械手式在线测试设备 | |
CN213706999U (zh) | 显示模组检测设备 | |
CN109677867B (zh) | 用于驱动轴扣环组装防错的分选装置 | |
CN216225545U (zh) | 一种探测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 | |
CN112474441B (zh) | 一种全自动芯片老化测试及pcb屏蔽测试流水线设备 | |
CN205217407U (zh) | 一种底板智能测试装置 | |
CN110732499A (zh) | 一种电源变压器生产测试监控系统 | |
CN107051918A (zh) | 一种全自动加热片电流分选耐压检测线及检测方法 | |
CN202548248U (zh) | 机械手式在线测试设备 | |
CN108007535B (zh) | 一种用于燃气表流水线视觉功能检测的系统 | |
CN207473043U (zh) | 一种全自动在线式电路板测试生产线 | |
CN110877017B (zh) | 一种电源变压器生产测试监控方法 | |
CN201464135U (zh) | 摩托车气缸头全自动检漏装置 | |
CN209363069U (zh) | 一种led灯座的自动检测设备 | |
CN202177942U (zh) | 电能表检定系统 | |
CN107508643B (zh) | 用于检测通讯模块的流水线 | |
CN211217600U (zh) | 一种电源变压器生产测试监控系统 | |
CN202995026U (zh) | 一种电能表校表台 | |
CN211756936U (zh) | 一种多工位自动测量设备 | |
CN109201506B (zh) | 家报产品综合性能智能测试生产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