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3603B -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83603B
CN113883603B CN202111163767.2A CN202111163767A CN113883603B CN 113883603 B CN113883603 B CN 113883603B CN 202111163767 A CN202111163767 A CN 202111163767A CN 113883603 B CN113883603 B CN 1138836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ty
wet film
assembly
air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37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83603A (zh
Inventor
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376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836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83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360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7008 priority patent/WO202305117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83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36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8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humidifica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空调器;加湿器,与空调器可拆卸连接,加湿器包括:壳体组件,位于空调器的外部,壳体组件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风机组件,设置于壳体组件上;湿膜组件,设置于壳体组件内,位于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之间。本发明中加湿器为模块化设置,加湿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空调器的外部,进而使得加湿器与空调器配合使用;此外,加湿器具有独立于空调器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保证了空调器与加湿器各自的气流量,进而提升空气处理设备对空气的调节能力。

Description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风管机等空调器并不具有加湿功能,并不能满足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例如需要调节空气湿度的场景)。此外,一些带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的结构复杂,并且加湿器内嵌于空调器的内部,导致空调器的体积较大,且在用户不需要使用加湿功能的情况下无法将加湿器拆卸下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又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又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空调器;加湿器,与空调器可拆卸连接,加湿器包括:壳体组件,位于空调器的外部,壳体组件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风机组件,设置于壳体组件上;湿膜组件,设置于壳体组件内,位于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之间。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空调器和加湿器。其中,加湿器整体外模块化设置,加湿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空调器上,并与空调器配合使用。这样,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来选取是否安装上述加湿器。
进一步地,加湿器包括壳体组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其中,壳体组件能够与空调器相连接,并且处于空调器的外部;此外,壳体组件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在加湿器运行过程中,外部的空气从第一进风口进入到壳体组件内部,经过加湿处理后从第一出风口排出。这样,使得加湿器与空调器的气流互不干扰,一方面保证了加湿器与空调器配合以起到调节空气湿度的效果,另一方面保证了加湿器的气流不会影响空调器的气流量,进而提升空气处理设备整体效果。
更进一步地,风机组件设置在壳体组件上,湿膜组件设置在壳体组件的内部,并处于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之间。这样,在加湿器运行过程中,风机组件运行以使得外部空气从第一进风口进入到壳体组件内部,进入到壳体组件的气流朝向第一出风口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与湿膜组件相接触,进而使得气流的湿度增加。经过加湿的气流从第一出风口排出,进而起到调节空气湿度的效果。
特别地,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中,加湿器为模块化设置;并且,加湿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空调器的外部,进而使得加湿器与空调器配合使用。此外,加湿器具有独立于空调器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保证了空调器与加湿器各自的气流量,进而提升空气处理设备对空气的调节能力。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壳体组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一进风口设置于第一板体上;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相对设置,第一出风口设置于第二板体上;顶板,连接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围板,连接于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顶板。
在该设计中,壳体组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顶板和围板。其中,第一板体作为加湿器的背板使用,并将第一进风口设置在第一板体上;第二板体作为加湿器的前板使用,并将第一出风口设置在第二板体上;顶板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围板与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顶板相连接,并且作为加湿器的侧板和底板使用。
特别地,上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顶板和围板为可拆卸连接,并在连接后共同围合出加湿器的内部空间,将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设置在该内部空间,进而对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
具体地,围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并且,上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为一体式结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的一者与空调器相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壳体组件还包括:安装件,设置于围板上,并与空调器可拆卸连接。
在该设计中,壳体组件还包括安装件。其中,安装件设置在围板上,并且用于与空调器可拆卸式连接,进而保证加湿器与空调器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
具体地,上述安装件可采用卡扣,进而通过卡接的方式来连接加湿器和空调器。上述安装件还可采用螺钉或螺栓等紧固件,进而通过紧固件来连接加湿器和空调器。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湿膜组件包括:储液结构,设置于壳体组件内;导向结构,设置于储液结构上;湿膜结构,与导向结构滑动连接;传动结构,连接于湿膜结构,传动结构用于带动湿膜结构沿导向结构升降。
在该设计中,湿膜组件包括储液结构、导向结构、湿膜结构和传动结构。其中,储液结构设置在壳体组件的内部,并且储液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储水槽,并可用于存储液体。导向结构设置在储液结构上,并且导向结构竖向设置;湿膜结构与导向结构滑动连接,并能够沿导向结构升降;传动结构设置在壳体组件上,并且与湿膜结构相连接。这样,即可通过传动结构驱动湿膜结构沿导向结构升降。
具体地,在加湿器工作过程中,湿膜结构的底部伸入到储液结构内,并吸收储水槽内的液体,此时整个湿膜结构处于湿润的状态。此时,风机组件所产生的气流在经过湿膜结构时得到加湿,经过加湿后的气流从第一出风口排出后以调节空气湿度。
在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的空间的湿度达到要求时,传动结构驱动湿膜结构沿导向结构上升,并使得湿膜结构的底部移出储水槽,此时储水槽与储水槽内的液体相分离。此时,风机组件继续运行,使得气流继续经过湿膜结构。这样,可通过气流加速湿膜结构上液体的流失,进而使得湿膜结构的水分蒸发,避免湿膜结构长期处于湿润的状态而滋生细菌。这样,一方面可保证湿膜结构以及整个加湿器的洁净程度,另一方面可延长湿膜结构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空调器包括换热器和接水盘,接水盘位于换热器的底部,并与储液结构相连通。
在该设计中,空调器包括换热器和接水盘。其中,换热器可用于实现空调器的制冷和制热功能。接水盘位于换热器的下方,进而承接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
特别地,储液结构与接水盘相连通,在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换热器上会凝结有冷凝水,冷凝水滴落到接水盘后会流向储液结构的储水槽。此时,可直接通过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来保证储液结构的供水,进而使得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直接吸取冷凝水工作。
进一步地,在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可以满足湿膜组件的情况下,可不必外接水源。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或者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无法满足湿膜组件的情况下,可外接水源为储液结构供水。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加湿器还包括:液位开关,设置于储液结构内,并电连接于风机组件;进水泵,电连接于液位开关,并用于向储液结构供水;排水泵,电连接于液位开关,并用于储液结构的排水。
在该设计中,加湿器还包括液位开关。液位开关设置在储液结构上,液位开关与风机组件电连接,并可根据储水槽的液位来控制风机组件工作。具体地,当液位开关检测到储水槽内没有液体或者液体量不足时,液位开关控制风机组件停止工作;当液位开关检测到储水槽内液体量充足时,液位开关控制风机组件工作。
在该设计中,进一步地,加湿器还包括进水泵。其中,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或者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无法满足湿膜组件的情况下,进水泵运行并向储水槽内提供液体。
在该设计中,进一步地,加湿器还包括排水泵。其中,在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参数已经达到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可控制风机组件停止工作。而后,排水泵运行将留存在储水槽内的液体排出,进而避免储水槽长时间留有液体而滋生细菌,同时保证储水槽以及整个储液结构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风机组件包括:固定件,设置于壳体组件内,位于第一进风口处、或第一出风口处;风机,设置于固定件上。
在该设计中,风机组件包括固定件和风机。其中,固定件设置在壳体组件的内部,并且位于第一进风口处或第一出风口处;风机设置在固定件上,进而保证风机在壳体组件内的稳定安装。
特别地,在加湿器运行过程中,壳体组件的内部需要留存有用于加湿空气的液体。本发明将风机安装到固定件上,进而可通过固定件保证风机具有一定的安装高度,进而保证了风机不会接触到液体。并且,固定件可保证风机在腔体组件内的稳定安装,进而保证风机组件以及整个加湿器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空调器包括:机身,机身包括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和第二出风口;电控模块,电控模块与加湿器连接于机身相对的两侧。
在该设计中,空调器包括机身和电控模块。其中,机身包括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和第二出风口,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外部的气流可通过第二进风口进入到机身内部,并经过处理后从第二出风口排出。
此外,加湿器能够与机身相连接,并且电控模块与加湿器连接到机身相对的两侧。这样,合理设计机身、电控模块和加湿器的相对位置,一方面可简化空气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可保证加湿器不会影响电控模块的使用,特别是保证了加湿器所提供的湿空气不会影响电控模块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电控模块控制空调器的机身运行的基础上,电控模块还与加湿器电连接,并可控制加湿器工作。这样,一方面可实现空调器与加湿器的联动控制,另一方面可简化加湿器的部件,进而就降低加湿器的成本。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加湿器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一进风口处,并电连接于电控模块,其中,电控模块至少用于根据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工作。
在该设计中,加湿器还包括湿度传感器。其中,湿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一进风口处,并与连接电控模块电连接。在空气处理设备运行过程中,湿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该位置的气流还没有与湿膜结构相接触,因此可视为空气处理设备的所在空间的环境湿度。而后,电控模块根据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工作,进而实现加湿器的自动控制。
具体地,电控模块根据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风机组件的工作档位,进而控制加湿器的加湿强度。此外,在湿度参数已经达到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可控制风机组件停止工作。并且,在控制风机组件停止工作之前,控制传动结构驱动湿膜结构上升并脱离储水槽内的液体。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空调器风管机。
在该设计中,空调器包括风管机。这样,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可实现风管机与加湿器的配合。特别地,相关技术中风管机并不具有加湿功能,在一些需要加湿的场景下无法应用。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中,加湿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风管机上,并与风管机配合使用。这样,即可满足不同场景下不同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可用于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气处理设备,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根据运行模式和湿度参数,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工作。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可用于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设计的空气处理设备。因此,具有上述空气处理设备的全部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可实现加湿器和空调器的联动控制,进而提升空气处理设备的使用舒适性。其中,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首选获取得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得到第一出风口处的湿度参数;而后,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第一出风口处的湿度参数,来控制加湿器工作。
具体地,在空调器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时,人体对相同的湿度环境会有较大的感观差异。此外,当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环境不同时,可需要加湿器按照不同的强度进行工作。
因此,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可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第一出风口处的湿度参数,来控制加湿器工作,进而在控制加湿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实现了空调器与加湿器的联动控制。这样,当空调器调节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温度参数的情况下,可使得空调器对于温度的调节与加湿器对湿度的调节相结合,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控制调节设备对空气参数(湿度参数和温度参数)的整体调节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根据运行模式和湿度参数,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工作,包括:根据运行模式,确定预置的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根据湿度参数和湿度上限值,确定湿度参数所对应的工作档位;根据湿度参数所对应的工作档位,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工作。
在该设计中,加湿器预置有不同的工作档位(例如低档位的第一工作档位、中档位的第二工作档位、高档位的第三工作档位),每一个工作档位对应不同的湿度区间。特别地,在空调器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时,同样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并不相同。
因此,本发明在加湿器工作前,首先会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来确定预置的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而后,根据湿度参数和湿度上限值,确定出此时的湿度参数所在的湿度区间,进而确定与该湿度参数相对应的工作档位。进一步地,本发明会根据与该湿度参数相对应的工作档位,来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工作,进而保证空气中的湿度环境与温度环境相匹配,进而得到良好的空调处理效果。
具体地,加湿器的加湿强度会根据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而改变。例如,如果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较大,说明此时空气中的湿度已经较高,因此控制风机组件以较低的转速运行即可;如果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较小,说明此时空气中的湿度较低,因此控制风机组件以较高的转速运行。
此外,空调器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时,用户会对相同的湿度环境产生不同的体表反应。因此,本发明会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来确定预置的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进而使得湿度的调节强度与空调器的运行模式相匹配,进一步提升了温湿度整体的协调度。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运行模式包括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对于同一工作档位,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大于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
在该设计中,运行模式包括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在制热模式下空调器提供热风,在制冷模式下空调器提供冷风。此外,对于同一工作档位来说,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该工位档位锁对应的温度湿度上限值,大于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该工位档位锁对应的温度湿度上限值。
也就是说,本发明在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加湿器运行会将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的空间的湿度控制得相对较低,本发明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加湿器运行会将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的空间的湿度控制得相对较高。
这样,即可保证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参数与温度参数相匹配,并且保证湿度参数与空调器的运行模式相匹配,实现了空调器与加湿器之间的联动控制,进一步提升温湿度整体的协调度。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工作档位包括第一工作档位、第二工作档位和第三工作档位,根据工作档位,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工作,包括:基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一距离,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基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二距离,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行,其中,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第二转速大于第一转速;基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三距离,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三转速运行,其中,第三距离大于第二距离、第三转速大于第二转速;基于湿度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工作档位的湿度上限值,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上升,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停止工作;其中,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等于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等于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为0。
在该设计中,工作档位包括第一工作档位、第二工作档位和第三工作档位。其中,上述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一湿度区间、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二湿度区间,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三湿度区间是三个连续的湿度区间。也即,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等于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等于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为0。具体地,上述第一工作档位为低档位,上述第二工作档位为中档位,上述第三工作档位为高档位。
在该设计中,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时(即湿度参数处于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一湿度区间),说明此时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参数较高,并且空气较为湿润,此时仅需要加湿即可。因此,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一距离,保证湿膜结构与储水槽中的液体相接触,进而使得湿膜结构处于湿润的状态。此外,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使得气流流经湿膜结构后吹出,实现对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加湿处理。
在该设计中,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即湿度参数处于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二湿度区间),说明此时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参数适宜,此时需要中等强度的加湿效果。因此,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二距离,保证湿膜结构与储水槽中的液体相接触,进而使得湿膜结构处于湿润的状态。此外,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行,使得气流流经湿膜结构后吹出,实现对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加湿处理。
并且,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保证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湿膜结构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大于,大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时湿膜结构与液体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此时湿膜结构更加湿润。此外,第二速度大于第一速度,保证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的气流量,大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时的气流量,进而加快空气流速以加快加湿进程。
在该设计中,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时(即湿度参数处于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三湿度区间),说明此时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参数较低,空气环境较为干燥,此时需要高强度的加湿效果。因此,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三距离,保证湿膜结构与储水槽中的液体相接触,进而使得湿膜结构处于湿润的状态。此外,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三转速运行,使得气流流经湿膜结构后吹出,实现对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加湿处理。
并且,第三距离大于第二距离,保证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时湿膜结构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大于,大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湿膜结构与液体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此时湿膜结构更加湿润。此外,第三速度大于第二速度,保证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时的气流量,大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的气流量,更进一步加快空气流速以加快加湿进程。
在该设计中,在湿度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工作档位的湿度上限值时,说明此时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已经很高了,此时并不需要加湿。因此,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上升,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停止工作。
特别地,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上升,并使得湿膜结构的底部移出储水槽,此时储水槽与储水槽内的液体相分离。这样可避免湿膜结构长时间浸泡在液体中,进而保证湿膜结构的洁净度和使用寿命。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上升,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停止工作,包括: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移出壳体组件的储水槽;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
在该设计中,在湿度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工作档位的湿度上限值时,本发明首先控制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移出壳体组件的储水槽;此时,风机组件继续运行,使得气流继续经过湿膜结构。这样,可通过气流加速湿膜结构上液体的流失,进而使得湿膜结构的水分蒸发,避免湿膜结构长期处于湿润的状态而滋生细菌。在风机组件的风机运行预设时长,在控制风机停止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保证湿膜结构以及整个加湿器的洁净程度,另一方面可延长湿膜结构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包括:基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第一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基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第二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基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第三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其中,第三预设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在该设计中,在加湿器以不同的工作档位工作时,湿膜结构与液体的接触不同。例如,在加湿器以第一工作档位工作时,湿膜结构下降第一距离并与液体小面积接触;在加湿器以第二工作档位工作时,湿膜结构下降第二距离并与液体中面积接触;在加湿器以第三工作档位工作时,湿膜结构下降第三距离并与液体大面积接触。而湿膜结构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不同,会直接导致湿膜结构的湿润程度不同,吹干湿膜结构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
因此,本发明可根据湿度参数所对应的工作档位,来调节风机组件的风机的延迟停机时长。具体地,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第一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以保证湿膜结构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干燥。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第二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并且第二预设时长要大于第一预设时长,进而通过延长风机延迟关闭时长的方式来保证湿膜结构干燥。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第三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并且第三预设时长要大于第二预设时长,进而通过延长风机延迟关闭时长的方式来保证湿膜结构干燥。
具体实施例中,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0.5分钟到2分钟后停止工作。
举例来说,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0.5分钟后停止工作;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1分钟后停止工作;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2分钟后停止工作。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壳体组件的储水槽的液位;在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开始工作前,根据液位控制加湿器的进水泵为储液结构供水;在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停止工作后,根据液位控制加湿器的排水泵为储液结构排水。
在该设计中,在控制加湿器工作之前,要保证储液结构的储水槽内存储液体,以保证湿膜结构吸收液体后处于湿润的状态。因此,本发明会获取壳体组件的储液结构的液位,并判断储液结构的储水槽内液体是否充足。在储水槽内的液体量不足的情况下,本发明会控制加湿器的进水泵为储液结构供水,进而保证储水槽内的液体量充足。
特别地,在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换热器上会凝结有冷凝水,冷凝水滴落到接水盘后会流向储液结构的储水槽。此时,可直接通过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来保证储液结构的供水。在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可以满足湿膜组件的情况下,可不必外接水源。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或者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无法满足湿膜组件的情况下,可外接水源为储液结构供水。
在该设计中,本发明在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停止工作后,会控制排水泵运行将留存在储水槽内的液体排出,进而避免储水槽长时间留有液体而滋生细菌,同时保证储水槽以及整个储液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可用于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气处理设备,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运行模式和湿度参数,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工作。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可用于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设计的空气处理设备。因此,具有上述空气处理设备的全部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可实现加湿器和空调器的联动控制,进而提升空气处理设备的使用舒适性。其中,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控制模块。获取模块获取得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得到第一出风口处的湿度参数;控制模块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第一出风口处的湿度参数,来控制加湿器工作。
具体地,在空调器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时,人体对相同的湿度环境会有较大的感观差异。此外,当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环境不同时,可需要加湿器按照不同的强度进行工作。
因此,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可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第一出风口处的湿度参数,来控制加湿器工作,进而在控制加湿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实现了空调器与加湿器的联动控制。这样,当空调器调节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温度参数的情况下,可使得空调器对于温度的调节与加湿器对湿度的调节相结合,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控制调节设备对空气参数(湿度参数和温度参数)的整体调节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运行模式,确定预置的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根据湿度参数和湿度上限值,确定湿度参数所对应的工作档位;以及根据湿度参数所对应的工作档位,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工作。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运行模式包括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对于同一工作档位,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大于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一距离,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基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二距离,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行,其中,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第二转速大于第一转速;基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三距离,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三转速运行,其中,第三距离大于第二距离、第三转速大于第二转速;以及基于湿度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工作档位的湿度上限值,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上升,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停止工作;其中,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等于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等于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为0。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移出壳体组件的储水槽;以及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第一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基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第二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以及基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第三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其中,第三预设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壳体组件的储液结构的液位;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开始工作前,根据液位控制加湿器的进水泵为储液结构供水;以及在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停止工作后,根据液位控制加湿器的排水泵为储液结构排水。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又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特别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具有上述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又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如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包括如本发明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因此,具有上述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锁存储的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具有上述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空气处理设备中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加湿器的爆炸视图;
图4是图2所示加湿器中壳体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5是图3所示加湿器中风机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6是图3所示加湿器中湿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湿膜组件中储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湿膜组件中储液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的框图之一;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的框图之二;
图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1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空气处理设备,102空调器,104加湿器,106壳体组件,108第一进风口,110第一出风口,112风机组件,114湿膜组件,116第一板体,118第二板体,120顶板,122围板,124安装件,126导向结构,128湿膜结构,130传动结构,132固定件,134风机,136机身,138电控模块,140储液结构,142排水泵,144接水口,146补水口,150第二出风口,152排污口,154盖板,156储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100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100,包括空调器102和加湿器104。其中,加湿器104整体外模块化设置,加湿器104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空调器102上,并与空调器102配合使用。这样,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来选取是否安装上述加湿器104。
如图2和图3所示,加湿器104包括壳体组件106、风机组件112和湿膜组件114。其中,壳体组件106能够与空调器102相连接,并且处于空调器102的外部;此外,壳体组件106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08和第一出风口110,在加湿器104运行过程中,外部的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08进入到壳体组件106内部,经过加湿处理后从第一出风口110排出。这样,使得加湿器104与空调器102的气流互不干扰,一方面保证了加湿器104与空调器102配合以起到调节空气湿度的效果,另一方面保证了加湿器104的气流不会影响空调器102的气流量,进而提升空气处理设备100整体效果。
更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风机组件112设置在壳体组件106上,湿膜组件114设置在壳体组件106的内部,并处于第一进风口108和第一出风口110之间。这样,在加湿器104运行过程中,风机组件112运行以使得外部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08进入到壳体组件106内部,进入到壳体组件106的气流朝向第一出风口110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与湿膜组件114相接触,进而使得气流的湿度增加。经过加湿的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10排出,进而起到调节空气湿度的效果。
特别地,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100中,加湿器104为模块化设置;并且,加湿器104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空调器102的外部,进而使得加湿器104与空调器102配合使用。此外,加湿器104具有独立于空调器102的第一进风口108和第一出风口110,保证了空调器102与加湿器104各自的气流量,进而提升空气处理设备100对空气的调节能力。
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100,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如图4所示,壳体组件106包括第一板体116、第二板体118、顶板120和围板122。其中,第一板体116作为加湿器104的背板使用,并将第一进风口108设置在第一板体116上;第二板体118作为加湿器104的前板使用,并将第一出风口110设置在第二板体118上;顶板120与第一板体116和第二板体118;围板122与第一板体116、第二板体118和顶板120相连接,并且作为加湿器104的侧板和底板使用。
特别地,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板体116、第二板体118、顶板120和围板122为可拆卸连接,并在连接后共同围合出加湿器104的内部空间,将风机组件112和湿膜组件114设置在该内部空间,进而对风机组件112和湿膜组件114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
具体地,如图4所示,围板122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并且,上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为一体式结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的一者与空调器102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壳体组件106还包括安装件124。其中,安装件124设置在围板122上,并且用于与空调器102可拆卸式连接,进而保证加湿器104与空调器102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
具体地,上述安装件124可采用卡扣,进而通过卡接的方式来连接加湿器104和空调器102。上述安装件124还可采用螺钉或螺栓等紧固件,进而通过紧固件来连接加湿器104和空调器102。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围板122上设置有翻边,安装件124还可采用螺钉或螺栓等紧固件,紧固件穿设于翻边以连接空调器102和加湿器104。
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100,在第一个实施例和第二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湿膜组件114包括储液结构140、导向结构126、湿膜结构128和传动结构130。其中,储液结构140设置在壳体组件106的内部,并且储液结构140的底部设置有储水槽156,并可用于存储液体。导向结构126设置在储液结构140上,并且导向结构126竖向设置;湿膜结构128与导向结构126滑动连接,并能够沿导向结构126升降;传动结构130设置在壳体组件106上,并且与湿膜结构128相连接。这样,即可通过传动结构130驱动湿膜结构128沿导向结构126升降。
具体地,在加湿器104工作过程中,湿膜结构128的底部伸入到储液结构140内,并吸收储水槽156内的液体,此时整个湿膜结构128处于湿润的状态。此时,风机组件112所产生的气流在经过湿膜结构128时得到加湿,经过加湿后的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10排出后以调节空气湿度。
具体实施例中,在空气处理设备100所在的空间的湿度达到要求时,传动结构130驱动湿膜结构128沿导向结构126上升,并使得湿膜结构128的底部移出储水槽156,此时储水槽156与储水槽156内的液体相分离。此时,风机组件112继续运行,使得气流继续经过湿膜结构128。这样,可通过气流加速湿膜结构128上液体的流失,进而使得湿膜结构128的水分蒸发,避免湿膜结构128长期处于湿润的状态而滋生细菌。这样,一方面可保证湿膜结构128以及整个加湿器104的洁净程度,另一方面可延长湿膜结构128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湿膜组件114还包括盖板154。其中,盖板154设置在湿膜结构128的顶部,遮挡并保护湿膜结构128。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导向结构126可采用滑轨。其中,滑轨竖向设置在储液结构140上,并且滑轨的底部伸入到储水槽156内;湿膜结构128与滑轨滑动连接。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导向结构126可采用配合使用的齿轮和齿条。其中,齿轮可与电机等驱动件相连接,齿条设置在湿膜结构128上,并且齿条与齿轮相啮合。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空调器102包括换热器(图中未示出)和接水盘(图中未示出)。其中,换热器可用于实现空调器102的制冷和制热功能。接水盘位于换热器的下方,进而承接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
特别地,储液结构140与接水盘相连通,在空调器102运行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换热器上会凝结有冷凝水,冷凝水滴落到接水盘后会流向储液结构140的储水槽156。此时,可直接通过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来保证储液结构140的供水,进而使得湿膜组件114的湿膜结构128直接吸取冷凝水工作。
进一步地,在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可以满足湿膜组件114的情况下,可不必外接水源。在空调器102运行制热模式、或者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无法满足湿膜组件114的情况下,可外接水源为储液结构140供水。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储液结构140上设置有接水口144,接水盘上的管路可连通于接水口144,进而将滴落到接水盘上的冷凝水导流到储液结构140的储水槽156中。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加湿器104还包括液位开关(图中未示出)。液位开关设置在储液结构140上,液位开关与风机组件112电连接,并可根据储水槽156的液位来控制风机组件112工作。具体地,当液位开关检测到储水槽156内没有液体或者液体量不足时,液位开关控制风机组件112停止工作;当液位开关检测到储水槽156内液体量充足时,液位开关控制风机组件112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加湿器104还包括进水泵(图中未示出)。其中,在空调器102运行制热模式、或者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无法满足湿膜组件114的情况下,进水泵运行并向储水槽156内提供液体。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储液结构140上设置有补水口146,补水口146连通于储水槽156。进水泵可通过补水口146向储水槽156内提供液体。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加湿器104还包括排水泵142(图中未示出)。其中,在空气处理设备100所在空间的湿度参数已经达到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可控制风机组件112停止工作。而后,排水泵142运行将留存在储水槽156内的液体排出,进而避免储水槽156长时间留有液体而滋生细菌,同时保证储水槽156以及整个储液结构140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储液结构140上还设置有排污口152,排污口152连通于储水槽156,进而将储水槽156内的液体和杂质排出,以保证储水槽156内洁净。
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100,在第一个实施例、第二个实施例和第三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如图4和图5所示,风机组件112包括固定件132和风机134。其中,固定件132设置在壳体组件106的内部,并且位于第一进风口108处或第一出风口110处;风机134设置在固定件132上,进而保证风机134在壳体组件106内的稳定安装。
特别地,在加湿器104运行过程中,壳体组件106的内部需要留存有用于加湿空气的液体。本发明将风机134安装到固定件132上,进而可通过固定件132保证风机134具有一定的安装高度,进而保证了风机134不会接触到液体。并且,固定件132可保证风机134在腔体组件内的稳定安装,进而保证风机组件112以及整个加湿器104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100,在第一个实施例、第二个实施例、第三个实施例和第四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如图1所示,空调器102包括机身136和电控模块138。其中,机身136包括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出风口150,在空调器102运行过程中,外部的气流可通过第二进风口进入到机身136内部,并经过处理后从第二出风口150排出。
此外,如图1所示,加湿器104能够与机身136相连接,并且电控模块138与加湿器104连接到机身136相对的两侧。这样,合理设计机身136、电控模块138和加湿器104的相对位置,一方面可简化空气处理设备100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可保证加湿器104不会影响电控模块138的使用,特别是保证了加湿器104所提供的湿空气不会影响电控模块138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电控模块138控制空调器102的机身136运行的基础上,电控模块138还与加湿器104电连接,并可控制加湿器104工作。这样,一方面可实现空调器102与加湿器104的联动控制,另一方面可简化加湿器104的部件,进而就降低加湿器104的成本。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加湿器104还包括湿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其中,湿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一进风口108处,并与连接电控模块138电连接。在空气处理设备100运行过程中,湿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第一进风口108处的湿度参数,该位置的气流还没有与湿膜结构128相接触,因此可视为空气处理设备100的所在空间的环境湿度。而后,电控模块138根据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风机组件112和湿膜组件114工作,进而实现加湿器104的自动控制。
具体地,电控模块138根据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风机组件112的工作档位,进而控制加湿器104的加湿强度。此外,在湿度参数已经达到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可控制风机组件112停止工作。并且,在控制风机组件112停止工作之前,控制传动结构130驱动湿膜结构128上升并脱离储水槽156内的液体。
第一个实施例、第二个实施例、第三个实施例、第四个实施例和第五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空调器102包括风管机。这样,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100可实现风管机与加湿器104的配合。特别地,相关技术中风管机并不具有加湿功能,在一些需要加湿的场景下无法应用。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100中,加湿器104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风管机上,并与风管机配合使用。这样,即可满足不同场景下不同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可用于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因此,具有上述空气处理设备的全部有益效果。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902,获取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
步骤904,根据运行模式和湿度参数,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工作。
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可实现加湿器和空调器的联动控制,进而提升空气处理设备的使用舒适性。其中,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首选获取得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得到第一出风口处的湿度参数;而后,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第一出风口处的湿度参数,来控制加湿器工作。
具体地,在空调器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时,人体对相同的湿度环境会有较大的感观差异。此外,当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环境不同时,可需要加湿器按照不同的强度进行工作。
因此,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可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第一出风口处的湿度参数,来控制加湿器工作,进而在控制加湿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实现了空调器与加湿器的联动控制。这样,当空调器调节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温度参数的情况下,可使得空调器对于温度的调节与加湿器对湿度的调节相结合,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控制调节设备对空气参数(湿度参数和温度参数)的整体调节效果。
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在第六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加湿器预置有不同的工作档位(例如低档位的第一工作档位、中档位的第二工作档位、高档位的第三工作档位),每一个工作档位对应不同的湿度区间。特别地,在空调器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时,同样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并不相同。
本发明在加湿器工作前,首先会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来确定预置的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而后,根据湿度参数和湿度上限值,确定出此时的湿度参数所在的湿度区间,进而确定与该湿度参数相对应的工作档位。
进一步地,本发明会根据与该湿度参数相对应的工作档位,来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工作,进而保证空气中的湿度环境与温度环境相匹配,进而得到良好的空调处理效果。
具体地,加湿器的加湿强度会根据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而改变。例如,如果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较大,说明此时空气中的湿度已经较高,因此控制风机组件以较低的转速运行即可;如果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较小,说明此时空气中的湿度较低,因此控制风机组件以较高的转速运行。
此外,空调器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时,用户会对相同的湿度环境产生不同的体表反应。因此,本发明会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来确定预置的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进而使得湿度的调节强度与空调器的运行模式相匹配,进一步提升了温湿度整体的协调度。
具体实施例中,加湿器的加湿强度可通过调节风机的转速、以及湿膜结构的下降距离来调节。其中,风机的转速越高,加湿器的加湿强度越强;湿膜结构的下降距离越大,加湿器的加湿强度越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加湿强度”这一概念是可以理解的。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运行模式包括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在制热模式下空调器提供热风,在制冷模式下空调器提供冷风。此外,对于同一工作档位来说,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该工位档位锁对应的温度湿度上限值,大于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该工位档位锁对应的温度湿度上限值。
本发明在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加湿器运行会将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的空间的湿度控制得相对较低,本发明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加湿器运行会将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的空间的湿度控制得相对较高。
这样,即可保证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参数与温度参数相匹配,并且保证湿度参数与空调器的运行模式相匹配,实现了空调器与加湿器之间的联动控制,进一步提升温湿度整体的协调度。
举例来说,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一湿度区间可以为45%到60%,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二湿度区间可以为30%到45%,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三湿度区间可以为0%到30%。
举例来说,在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一湿度区间可以为35%到50%,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一湿度区间可以为25%到35%,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一湿度区间可以为0%到25%。
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在第七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工作档位包括第一工作档位、第二工作档位和第三工作档位。其中,上述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一湿度区间、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二湿度区间,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三湿度区间是三个连续的湿度区间。具体地,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等于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等于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为0。
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档位为低档位、第二工作档位为中档位、第三工作档位为高档位。
在该实施例中,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时(即湿度参数处于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一湿度区间),说明此时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参数较高,并且空气较为湿润,此时仅需要加湿即可。因此,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一距离,保证湿膜结构与储水槽中的液体相接触,进而使得湿膜结构处于湿润的状态。此外,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使得气流流经湿膜结构后吹出,实现对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加湿处理。
在该实施例中,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即湿度参数处于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二湿度区间),说明此时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参数适宜,此时需要中等强度的加湿效果。因此,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二距离,保证湿膜结构与储水槽中的液体相接触,进而使得湿膜结构处于湿润的状态。此外,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行,使得气流流经湿膜结构后吹出,实现对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加湿处理。
并且,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保证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湿膜结构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大于,大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时湿膜结构与液体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此时湿膜结构更加湿润。此外,第二速度大于第一速度,保证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的气流量,大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时的气流量,进而加快空气流速以加快加湿进程。
在该实施例中,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时(即湿度参数处于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三湿度区间),说明此时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参数较低,空气环境较为干燥,此时需要高强度的加湿效果。因此,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三距离,保证湿膜结构与储水槽中的液体相接触,进而使得湿膜结构处于湿润的状态。此外,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三转速运行,使得气流流经湿膜结构后吹出,实现对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加湿处理。
并且,第三距离大于第二距离,保证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时湿膜结构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大于,大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湿膜结构与液体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此时湿膜结构更加湿润。此外,第三速度大于第二速度,保证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时的气流量,大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的气流量,更进一步加快空气流速以加快加湿进程。
在该实施例中,在湿度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工作档位的湿度上限值时,说明此时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已经很高了,此时并不需要加湿。因此,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上升,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停止工作。
特别地,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上升,并使得湿膜结构的底部移出储水槽,此时储水槽与储水槽内的液体相分离。这样可避免湿膜结构长时间浸泡在液体中,进而保证湿膜结构的洁净度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第九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在第八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在湿度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工作档位的湿度上限值时,本发明首先控制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移出壳体组件的储水槽;此时,风机组件继续运行,使得气流继续经过湿膜结构。
这样,可通过气流加速湿膜结构上液体的流失,进而使得湿膜结构的水分蒸发,避免湿膜结构长期处于湿润的状态而滋生细菌。
此外,本发明在风机组件的风机运行预设时长,在控制风机停止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保证湿膜结构以及整个加湿器的洁净程度,另一方面可延长湿膜结构的使用寿命。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加湿器以不同的工作档位工作时,湿膜结构与液体的接触不同。湿膜结构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不同,会直接导致湿膜结构的湿润程度不同,吹干湿膜结构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
例如,在加湿器以第一工作档位工作时,湿膜结构下降第一距离并与液体小面积接触。在加湿器以第二工作档位工作时,湿膜结构下降第二距离并与液体中面积接触。在加湿器以第三工作档位工作时,湿膜结构下降第三距离并与液体大面积接触。
因此,本发明可根据湿度参数所对应的工作档位,来调节风机组件的风机的延迟停机时长。
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第一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以保证湿膜结构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干燥。
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第二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并且第二预设时长要大于第一预设时长,进而通过延长风机延迟关闭时长的方式来保证湿膜结构干燥。
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第三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并且第三预设时长要大于第二预设时长,进而通过延长风机延迟关闭时长的方式来保证湿膜结构干燥。
在第六个实施例、第七个实施例、第八个实施例和第九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发明会获取壳体组件的储液结构的液位,并判断储液结构的储水槽内液体是否充足。
特别地,在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换热器上会凝结有冷凝水,冷凝水滴落到接水盘后会流向储液结构的储水槽。此时,可直接通过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来保证储液结构的供水。在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可以满足湿膜组件的情况下,可不必外接水源。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或者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无法满足湿膜组件的情况下,可外接水源为储液结构供水。
在第六个实施例、第七个实施例、第八个实施例和第九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发明在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停止工作后,会控制排水泵运行将留存在储水槽内的液体排出,进而避免储水槽长时间留有液体而滋生细菌,同时保证储水槽以及整个储液结构的使用寿命。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第十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可用于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因此,具有上述空气处理设备的全部有益效果。
如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1000,可实现加湿器和空调器的联动控制,进而提升空气处理设备的使用舒适性。其中,空气处理设备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002和控制模块1004。获取模块1002获取得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得到第一出风口处的湿度参数;控制模块1004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第一出风口处的湿度参数,来控制加湿器工作。
具体地,在空调器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时,人体对相同的湿度环境会有较大的感观差异。此外,当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环境不同时,可需要加湿器按照不同的强度进行工作。
因此,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1000,可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第一出风口处的湿度参数,来控制加湿器工作,进而在控制加湿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实现了空调器与加湿器的联动控制。这样,当空调器调节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温度参数的情况下,可使得空调器对于温度的调节与加湿器对湿度的调节相结合,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控制调节设备对空气参数(湿度参数和温度参数)的整体调节效果。
本发明第十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1000,在第十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加湿器预置有不同的工作档位(例如低档位的第一工作档位、中档位的第二工作档位、高档位的第三工作档位),每一个工作档位对应不同的湿度区间。特别地,在空调器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时,同样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并不相同。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在加湿器工作前,控制模块1004会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来确定预置的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而后,控制模块1004根据湿度参数和湿度上限值,确定出此时的湿度参数所在的湿度区间,进而确定与该湿度参数相对应的工作档位。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控制模块1004会根据与该湿度参数相对应的工作档位,来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工作,进而保证空气中的湿度环境与温度环境相匹配,进而得到良好的空调处理效果。
具体地,加湿器的加湿强度会根据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而改变。例如,如果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较大,说明此时空气中的湿度已经较高,因此控制模块1004控制风机组件以较低的转速运行即可;如果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较小,说明此时空气中的湿度较低,因此控制模块1004控制风机组件以较高的转速运行。
此外,空调器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时,用户会对相同的湿度环境产生不同的体表反应。因此,本发明会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来确定预置的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进而使得湿度的调节强度与空调器的运行模式相匹配,进一步提升了温湿度整体的协调度。
具体实施例中,加湿器的加湿强度可通过调节风机的转速、以及湿膜结构的下降距离来调节。其中,风机的转速越高,加湿器的加湿强度越强;湿膜结构的下降距离越大,加湿器的加湿强度越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加湿强度”这一概念是可以理解的。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运行模式包括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在制热模式下空调器提供热风,在制冷模式下空调器提供冷风。此外,对于同一工作档位来说,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该工位档位锁对应的温度湿度上限值,大于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该工位档位锁对应的温度湿度上限值。
本发明在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加湿器运行会将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的空间的湿度控制得相对较低,本发明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加湿器运行会将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的空间的湿度控制得相对较高。
这样,即可保证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参数与温度参数相匹配,并且保证湿度参数与空调器的运行模式相匹配,实现了空调器与加湿器之间的联动控制,进一步提升温湿度整体的协调度。
举例来说,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一湿度区间可以为45%到60%,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一湿度区间可以为30%到45%,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一湿度区间可以为0%到30%。
也即,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的情况下,在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处于45%到60%时,控制加湿器安装第一工作档位工作;在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处于30%到45%时,控制加湿器安装第二工作档位工作在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处于0%到30%时,控制加湿器安装第三工作档位工作。
举例来说,在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一湿度区间可以为35%到50%,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一湿度区间可以为25%到35%,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一湿度区间可以为0%到25%。
也即,在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在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处于35%到50%时,控制加湿器安装第一工作档位工作;在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处于25%到35%时,控制加湿器安装第二工作档位工作在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处于0%到25%时,控制加湿器安装第三工作档位工作。
本发明第十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1000,在第十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在该实施例中,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时(即湿度参数处于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一湿度区间),说明此时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参数较高,并且空气较为湿润,此时仅需要加湿即可。因此,控制模块1004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一距离,保证湿膜结构与储水槽中的液体相接触,进而使得湿膜结构处于湿润的状态。此外,控制模块1004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使得气流流经湿膜结构后吹出,实现对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加湿处理。
在该实施例中,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即湿度参数处于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二湿度区间),说明此时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参数适宜,此时需要中等强度的加湿效果。因此,控制模块1004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二距离,保证湿膜结构与储水槽中的液体相接触,进而使得湿膜结构处于湿润的状态。此外,控制模块1004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行,使得气流流经湿膜结构后吹出,实现对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加湿处理。
并且,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保证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湿膜结构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大于,大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时湿膜结构与液体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此时湿膜结构更加湿润。此外,第二速度大于第一速度,保证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的气流量,大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时的气流量,进而加快空气流速以加快加湿进程。
在该实施例中,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时(即湿度参数处于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第三湿度区间),说明此时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参数较低,空气环境较为干燥,此时需要高强度的加湿效果。因此,控制模块1004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三距离,保证湿膜结构与储水槽中的液体相接触,进而使得湿膜结构处于湿润的状态。此外,控制模块1004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三转速运行,使得气流流经湿膜结构后吹出,实现对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加湿处理。
并且,第三距离大于第二距离,保证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时湿膜结构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大于,大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湿膜结构与液体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此时湿膜结构更加湿润。此外,第三速度大于第二速度,保证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时的气流量,大于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的气流量,更进一步加快空气流速以加快加湿进程。
在该实施例中,在湿度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工作档位的湿度上限值时,说明此时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湿度已经很高了,此时并不需要加湿。因此,控制模块1004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上升,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停止工作。
特别地,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上升,并使得湿膜结构的底部移出储水槽,此时储水槽与储水槽内的液体相分离。这样可避免湿膜结构长时间浸泡在液体中,进而保证湿膜结构的洁净度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第十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1000,在第十二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在湿度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工作档位的湿度上限值时,控制模块1004控制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移出壳体组件的储水槽;此时,控制模块1004控制风机组件继续运行,使得气流继续经过湿膜结构。
这样,可通过气流加速湿膜结构上液体的流失,进而使得湿膜结构的水分蒸发,避免湿膜结构长期处于湿润的状态而滋生细菌。
此外,本发明在风机组件的风机运行预设时长,在控制风机停止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保证湿膜结构以及整个加湿器的洁净程度,另一方面可延长湿膜结构的使用寿命。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加湿器以不同的工作档位工作时,湿膜结构与液体的接触不同。湿膜结构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不同,会直接导致湿膜结构的湿润程度不同,吹干湿膜结构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
例如,在加湿器以第一工作档位工作时,湿膜结构下降第一距离并与液体小面积接触。在加湿器以第二工作档位工作时,湿膜结构下降第二距离并与液体中面积接触。在加湿器以第三工作档位工作时,湿膜结构下降第三距离并与液体大面积接触。因此,本发明可根据湿度参数所对应的工作档位,来调节风机组件的风机的延迟停机时长。
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时,控制模块1004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第一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以保证湿膜结构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干燥。
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控制模块1004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第二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并且第二预设时长要大于第一预设时长,进而通过延长风机延迟关闭时长的方式来保证湿膜结构干燥。
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时,控制模块1004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第三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并且第三预设时长要大于第二预设时长,进而通过延长风机延迟关闭时长的方式来保证湿膜结构干燥。
具体实施例中,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0.5分钟到2分钟后停止工作。
在第六个实施例、第七个实施例、第八个实施例和第九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控制加湿器工作之前,要保证储液结构的储水槽内存储液体,以保证湿膜结构吸收液体后处于湿润的状态。因此,获取模块1002会获取壳体组件的储液结构的液位,控制模块1004判断储液结构的储水槽内液体是否充足。
特别地,在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换热器上会凝结有冷凝水,冷凝水滴落到接水盘后会流向储液结构的储水槽。此时,可直接通过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来保证储液结构的供水。在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可以满足湿膜组件的情况下,可不必外接水源。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或者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无法满足湿膜组件的情况下,可外接水源为储液结构供水。
在第六个实施例、第七个实施例、第八个实施例和第九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控制模块1004在控制风机组件和湿膜组件停止工作后,会控制排水泵运行将留存在储水槽内的液体排出,进而避免储水槽长时间留有液体而滋生细菌,同时保证储水槽以及整个储液结构的使用寿命。
如图11所示,本发明第十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1100,包括处理器1104,存储器1102、及存储在存储器1102上并可在处理器1104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
特别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104执行时,能够实现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具有上述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本发明第十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如本发明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因此,具有上述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本发明第十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具有上述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下面,分别以两种情况对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
如图12所示,在一种情况下(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202,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
步骤1204,进水泵工作;
步骤1206,判断储液结构内是否有水,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1208,否则返回步骤1204;
步骤1208,加湿器开始加湿;
步骤1210,判断湿度参数是否达到要求,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1212,否则返回步骤1208;
步骤1212,加湿器停止加湿;
步骤1214,排水泵工作并排出储液结构内设剩余的液体。
具体地,在步骤1208中,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转动,同时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并保证湿膜结构与储液结构内的液体相接触。更具体地,在步骤1208中,根据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确定风机的转速和湿膜结构的下降位移。
举例来说,在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处于45%到60%时,控制加湿器安装第一工作档位工作。此时,控制湿膜结构下降总位移的1/3,并控制风机以第一转速转动。
举例来说,在第二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处于30%到45%时,控制加湿器安装第二工作档位工作。此时,控制湿膜结构下降总位移的2/3,并控制风机以第二转速转动(第二转速大于第一转速)。
举例来说,在第三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处于0%到30%时,控制加湿器安装第二工作档位工作。此时,控制湿膜结构下降总位移的距离,并控制风机以第三转速转动(第三转速大于第二转速)。
具体地,在步骤1210中,可判断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是否满足用户的设定参数;在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满足用户的设定参数的情况下,判断湿度参数已经达到要求。
具体地,在步骤1212中,首选控制湿膜结构移出储液结构的出液部,热后控制风机延迟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更具体地,在步骤1212中,根据湿度参数所对应的工作档位,来调节风机组件的风机的延迟停机时长。
举例来说,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0.5分钟后停止工作。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1分钟后停止工作。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2分钟后停止工作。
如图13所示,在另一种情况下(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302,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
步骤1304,判断储液结构内是否有水,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1308,否则返回执行步骤1306;
步骤1306,进水泵工作;
步骤1308,加湿器开始加湿;
步骤1310,判断湿度参数是否达到要求,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1312,否则返回步骤1308;
步骤1312,加湿器停止加湿;
步骤1314,排水泵工作并排出储液结构内设剩余的液体。
具体地,在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换热器上会凝结有冷凝水,冷凝水滴落到接水盘后会流向储液结构的储水槽。此时,可直接通过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来保证储液结构的供水,进而使得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直接吸取冷凝水工作。因此,在步骤1304中,本发明会首先判断储液结构内是否有水;如果储液结构内有水并可满足加湿条件的情况下,可直接控制加湿器开始加湿;在凝结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无法满足加湿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进水泵运行并向储水槽内提供液体。
具体地,在步骤1308中,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转动,同时控制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并保证湿膜结构与储液结构内的液体相接触。更具体地,在步骤1208中,根据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确定风机的转速和湿膜结构的下降位移。
举例来说,在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处于35%到50%时,控制加湿器安装第一工作档位工作。此时,控制湿膜结构下降总位移的1/3,并控制风机以第一转速转动。
举例来说,在第二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处于25%到35%时,控制加湿器安装第二工作档位工作。此时,控制湿膜结构下降总位移的2/3,并控制风机以第二转速转动(第二转速大于第一转速)。
举例来说,在第三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处于0%到25%时,控制加湿器安装第二工作档位工作。此时,控制湿膜结构下降总位移的距离,并控制风机以第三转速转动(第三转速大于第二转速)。
具体地,在步骤1312中,可判断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是否满足用户的设定参数;在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满足用户的设定参数的情况下,判断湿度参数已经达到要求。
具体地,在步骤1314中,首选控制湿膜结构移出储液结构的出液部,热后控制风机延迟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更具体地,在步骤1314中,根据湿度参数所对应的工作档位,来调节风机组件的风机的延迟停机时长。
举例来说,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一工作档位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0.5分钟后停止工作。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二工作档位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1分钟后停止工作。在湿度参数对应于第三工作档位时,控制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2分钟后停止工作。
因此,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中,加湿器为模块化设置;并且,加湿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空调器的外部,进而使得加湿器与空调器配合使用。此外,加湿器具有独立于空调器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保证了空调器与加湿器各自的气流量,进而提升空气处理设备对空气的调节能力。
因此,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可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第一出风口处的湿度参数,来控制加湿器工作,进而在控制加湿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实现了空调器与加湿器的联动控制。这样,当空调器调节空气处理设备所在空间的温度参数的情况下,可使得空调器对于温度的调节与加湿器对湿度的调节相结合,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控制调节设备对空气参数(湿度参数和温度参数)的整体调节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器;
加湿器,与所述空调器可拆卸连接,所述加湿器包括:
壳体组件,位于所述空调器的外部,所述壳体组件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上;
湿膜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
所述湿膜组件包括:
储液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
所述空调器包括换热器和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底部,并与所述储液结构相连通;
所述湿膜组件还包括:
导向结构,设置于所述储液结构上;
湿膜结构,与所述导向结构滑动连接;
传动结构,连接于所述湿膜结构,所述传动结构用于带动所述湿膜结构沿所述导向结构升降;
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所述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
根据所述运行模式和所述湿度参数,控制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湿膜组件工作;
所述根据所述运行模式和所述湿度参数,控制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湿膜组件工作,包括:
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预置的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
根据所述湿度参数和所述湿度上限值,确定所述湿度参数所对应的所述工作档位;
根据所述湿度参数所对应的所述工作档位,控制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湿膜组件工作;
所述工作档位包括第一工作档位、第二工作档位和第三工作档位,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档位,控制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湿膜组件工作,包括:
基于所述湿度参数对应于所述第一工作档位,控制所述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一距离,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
基于所述湿度参数对应于所述第二工作档位,控制所述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二距离,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转速大于所述第一转速;
基于所述湿度参数对应于所述第三工作档位,控制所述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三距离,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三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三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转速;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等于所述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所述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等于所述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所述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为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第一板体,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上;
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上;
顶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
围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顶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安装件,设置于所述围板上,并与所述空调器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还包括:
液位开关,设置于所述储液结构上,并电连接于所述风机组件;
进水泵,电连接于所述液位开关,并用于向所述储液结构供水;
排水泵,电连接于所述液位开关,并用于所述储液结构的排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
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或所述第一出风口处;
风机,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机身,所述机身包括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和第二出风口;
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与所述加湿器连接于所述机身相对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器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并电连接于所述电控模块,
其中,所述电控模块至少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湿膜组件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器包括风管机。
9.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所述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
根据所述运行模式和所述湿度参数,控制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湿膜组件工作;
所述根据所述运行模式和所述湿度参数,控制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湿膜组件工作,包括:
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预置的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
根据所述湿度参数和所述湿度上限值,确定所述湿度参数所对应的所述工作档位;
根据所述湿度参数所对应的所述工作档位,控制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湿膜组件工作;
所述工作档位包括第一工作档位、第二工作档位和第三工作档位,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档位,控制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湿膜组件工作,包括:
基于所述湿度参数对应于所述第一工作档位,控制所述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一距离,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
基于所述湿度参数对应于所述第二工作档位,控制所述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二距离,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转速大于所述第一转速;
基于所述湿度参数对应于所述第三工作档位,控制所述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三距离,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三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三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转速;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等于所述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所述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等于所述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所述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为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
对于同一所述工作档位,所述空调器运行所述制热模式时所述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所述湿度上限值,大于所述空调器运行所述制冷模式时所述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所述湿度上限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档位包括第一工作档位、第二工作档位和第三工作档位,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档位,控制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湿膜组件工作,还包括:
基于所述湿度参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工作档位的湿度上限值,控制所述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上升,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风机停止工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上升,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风机停止工作,包括:
控制所述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移出所述壳体组件的储水槽;
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包括:
基于所述湿度参数对应于所述第一工作档位,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第一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
基于所述湿度参数对应于所述第二工作档位,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第二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基于所述湿度参数对应于所述第三工作档位,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风机延迟第三预设时长后停止工作,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壳体组件的储液结构的液位;
在控制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湿膜组件开始工作前,根据所述液位控制所述加湿器的进水泵为所述储液结构供水;
在控制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湿膜组件停止工作后,根据所述液位控制所述加湿器的排水泵为所述储液结构排水。
15.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及所述第一进风口处的湿度参数;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行模式和所述湿度参数,控制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湿膜组件工作;
所述工作档位包括第一工作档位、第二工作档位和第三工作档位;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湿度参数对应于所述第一工作档位,控制所述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一距离,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
基于所述湿度参数对应于所述第二工作档位,控制所述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二距离,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转速大于所述第一转速;
基于所述湿度参数对应于所述第三工作档位,控制所述湿膜组件的湿膜结构下降第三距离,并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风机以第三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三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转速;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等于所述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所述第二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等于所述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上限值,所述第三工作档位所对应的湿度下限值为0。
16.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7.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
18.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或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111163767.2A 2021-09-30 2021-09-30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8836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3767.2A CN113883603B (zh) 2021-09-30 2021-09-30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2/117008 WO2023051176A1 (zh) 2021-09-30 2022-09-05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3767.2A CN113883603B (zh) 2021-09-30 2021-09-30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3603A CN113883603A (zh) 2022-01-04
CN113883603B true CN113883603B (zh) 2022-10-21

Family

ID=79005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3767.2A Active CN113883603B (zh) 2021-09-30 2021-09-30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836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1176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EP4296584A1 (en) * 2022-06-23 2023-12-27 AERMEC S.p.A. Fan coil uni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74346Y (zh) * 2003-12-16 2005-01-26 汤铁 一种空调控制调节装置
JP2011190944A (ja) * 2010-03-12 2011-09-29 Hiroya Sekiguchi 空気調和機
CN207936313U (zh) * 2018-02-28 2018-10-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07936312U (zh) * 2018-02-28 2018-10-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WO2020010780A1 (zh) * 2018-07-09 2020-01-1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控制方法
CN210463251U (zh) * 2019-07-31 2020-05-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WO2020197065A1 (en) * 2019-03-28 2020-10-01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2097323A (zh) * 2019-06-18 2020-12-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加湿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KR20210066966A (ko) * 2019-11-28 2021-06-08 광동 인비탑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보조용 가습장치
CN112923436A (zh) * 2021-03-01 2021-06-08 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加湿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74346Y (zh) * 2003-12-16 2005-01-26 汤铁 一种空调控制调节装置
JP2011190944A (ja) * 2010-03-12 2011-09-29 Hiroya Sekiguchi 空気調和機
CN207936313U (zh) * 2018-02-28 2018-10-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07936312U (zh) * 2018-02-28 2018-10-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WO2020010780A1 (zh) * 2018-07-09 2020-01-1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控制方法
WO2020197065A1 (en) * 2019-03-28 2020-10-01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2097323A (zh) * 2019-06-18 2020-12-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加湿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210463251U (zh) * 2019-07-31 2020-05-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KR20210066966A (ko) * 2019-11-28 2021-06-08 광동 인비탑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보조용 가습장치
CN112923436A (zh) * 2021-03-01 2021-06-08 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加湿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3603A (zh)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83603B (zh)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JP4541923B2 (ja)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KR100805239B1 (ko) 가습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CN110715426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071542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3587221B (zh) 一种空调柜机及其湿度调控方法
CN111649438B (zh) 一种加湿装置、加湿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1947305B (zh) 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1542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JPS59129335A (ja) 恒温恒湿装置
CN109974177B (zh) 加湿器、加湿器的控制方法及具有加湿器的空调系统
CN217031330U (zh) 电暖器
CN115899864A (zh) 无水加湿模块和空调
CN115560409A (zh) 无水加湿模块和空调
CN115899842A (zh) 无水加湿模块和空调
CN113251658B (zh) 利用热泵热水器除湿的控制方法
CN114263963A (zh) 电暖器及电暖器的控制方法
CN114263964A (zh) 加湿组件及电暖器
CN211146779U (zh) 一种制冷风扇
KR101710166B1 (ko) 벽걸이형 가습기
WO2023051176A1 (zh)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51696B (zh) 热泵机组、热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51697B (zh) 吊挂式热泵机组及热泵热水器
CN215675475U (zh) 空调器
CN217235827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