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8530A - 套筒驱动改进 - Google Patents

套筒驱动改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8530A
CN113878530A CN202110738512.8A CN202110738512A CN113878530A CN 113878530 A CN113878530 A CN 113878530A CN 202110738512 A CN202110738512 A CN 202110738512A CN 113878530 A CN113878530 A CN 113878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sleeve
fastener
head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85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8530B (zh
Inventor
丹尼尔·M·埃格特
克里斯多弗·D·汤普逊
吉恩·E·奥尔森
杰佛里·M·阿伦德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nap 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Snap 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6/918,71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806843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Snap On Inc filed Critical Snap 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878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8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8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8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02Spanners; Wrenches with rigid jaws
    • B25B13/06Spanners; Wrenches with rigid jaws of socket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02Spanners; Wrenches with rigid jaws
    • B25B13/06Spanners; Wrenches with rigid jaws of socket type
    • B25B13/065Spanners; Wrenches with rigid jaws of socket type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sock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 Dowel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工具,例如,六角套筒、十二角套筒、花键套筒、扳手等,其具有适于在远离紧固件的顶角的位置点处与紧固件的侧面接合的内表面几何结构。这增加了套筒的强度和寿命,减少了紧固件被锁紧或被卡在套筒中的风险,还降低了紧固件被磨损或者套筒在紧固件上滑动的风险。

Description

套筒驱动改进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2019年7月8日提交的第16/504,718号美国专利申请的部分继续申请,并要求该第16/504,718号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第16/504,718号美国专利申请是2017年6月27日提交的第15/634,697号美国专利申请(现在的美国专利号为10,442,060)的继续申请,该第15/634,697号美国专利申请是2014年6月20日提交的第14/309,954号美国专利申请(现在的美国专利号为9,718,170)的继续申请,该第14/309,954号美国专利申请要求2013年11月15日提交的第61/904,754号美国临时专利的权益,这些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用于驱动紧固件的工具,特别涉及用于工具的套筒和驱动件。
背景技术
各种各样的扳手和工具通常用于向诸如螺纹紧固件的工件施加扭矩。工件可能具有任意的不同尺寸、形状和配件。因此,许多工具包括适于与一个或多个不同接合器(诸如,套筒)配合的驱动机构,用以接合和旋转不同工件。例如,对于具有六角形头部的典型螺栓,六角形状的套筒的内壁在紧固件头部的顶角处或靠近紧固件头部的顶角与紧固件接合,从而允许工具向工件施加扭矩。然而,由于这种接合,该套筒可能因为从紧固件的顶角处反复将应力施加到套筒壁上而提前老化疲劳和失效。此外,在向紧固件施加扭矩时,紧固件会由于紧固件在套筒内的少量旋转而变得带有摩擦地被锁紧在套筒中,或者由于头部与套筒的相互作用不足而变得容易被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套筒和其他工具,例如,六角套筒、十二角套筒、花键套筒、扳手等,相对于传统的套筒和工具而言,本发明的套筒和其他工具适于在离紧固件的顶角更远的位置处与紧固件接合。通过将套筒和紧固件头部的接触点或接合点从紧固件头部的顶角移开,增加了套筒的强度和寿命,并且降低了紧固件变得带有摩擦地被锁紧在套筒中或者被套筒磨损的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十二角型套筒包括具有大致十二角形的横截面的轴向孔,该大致十二角形的横截面具有分别在十二个相应的凹部之间延伸的十二个侧壁。每个侧壁均包括相对于彼此角位移约130度至140度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套筒的这种几何形状提供了套筒和十二角型紧固件的头部的侧面之间的接触点,该接触点距紧固件的头部的顶角的距离为侧面的长度的约百分之七十五至百分之九十,从而增加了套筒的接触的表面积和预期寿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六角型套筒包括具有大致六角形的截面的轴向孔,该大致六角形的截面具有分别在六个相应的凹部之间延伸的六个侧壁。每个侧壁均包括相对于彼此角位移约130度至140度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套筒的这种几何形状提供了套筒和六角型紧固件的头部的侧面之间的接触点,该接触点距紧固件的头部的顶角的距离为侧面的长度的一半的约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七十,从而增加了套筒的接触的表面积和预期寿命。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和方法,但不限制本发明,其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类似或相应的部件。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六角套筒与传统的六角螺栓头或螺母相接合的俯视图。
图1A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的套筒与典型的六角螺栓头或螺母相接合的放大截面俯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十二角套筒与典型的六角螺栓头或螺母相接合的俯视图。
图2A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2的套筒与典型的六角螺栓头或螺母相接合的放大截面俯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花键套筒与典型的六角螺栓头或螺母相接合的俯视图。
图3A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3的套筒与典型的六角螺栓头或螺母相接合的放大截面俯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花键套筒的放大截面俯视图。
图4A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4的花键套筒的放大截面俯视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六角套筒与典型的六角螺栓头或螺母相接合的俯视图。
图5A为图5的套筒与典型的六角螺栓头或螺母相接合的放大截面俯视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十二角套筒与典型的六角螺栓头或螺母相接合的放大截面俯视图。
图7为现有技术的花键套筒与典型的六角螺栓头或螺母相接合的俯视图。
图7A为图6的套筒与典型的六角螺栓头或螺母相接合的放大截面俯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十二角套筒的俯视图。
图8A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8的套筒与典型的十二角螺栓头或螺母相接合的放大截面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设备和方法。然而,需要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是设备和方法的示范,这些设备和方法可以以各种形式体现。因此,这里公开的特定功能性细节不应当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仅是权利要求的基础,并且作为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多方面地采用本发明的代表性示例。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具,其适用于接合紧固件的头部,如六角螺母或螺栓(这里也称作紧固件头部)。该工具适用于与紧固件接合在离开紧固件的顶角的点上,其增加了工具的强度和寿命,并降低了紧固件变得带有摩擦地被锁紧或卡在工具中的风险,还降低了该紧固件被磨损或者该工具在该紧固件上滑动的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工具为套筒,其适用于与单向扳手,如棘轮等,紧密配合。通常,该套筒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主体。在第一端部中的第一轴向孔适用于接纳紧固件头部,如螺栓头或螺母,并且,在第二端部中的第二轴向孔适用于通过已知的方式与单向扳手相配合地接合。该第一轴向孔可能具有多边形的横截面形状,至少部分地通过该主体从第一端部朝向第二端部轴向地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多边形的横截面形状通常为六边形,其适用于接合紧固件头部,如六角螺栓头或螺母。该六边形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例如,约1/2英寸的横截面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六边形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更大或更小,例如,该横截面形状可以是SAE 1/4英寸、3/8英寸、3/4英寸、1英寸、1又1/2英寸,等等,或者公制尺寸,包含所有的范围和其间的子范围。在还有的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轴向孔可以形成为有不同的横截面形状以便与不同形状的紧固件头部紧密配合,该紧固件头部可以为三角形的、矩形的、五边形的、七边形的、八边形的、十六边形的、双六角形的、花键或其他形状类型。
该第二轴向孔可能具有基本为正方形的横截面形状,至少部分地通过该主体从第二端部向第一端部延伸。该第二轴向孔可以适用于通过已知的方式与工具的驱动轴或驱动凸起部匹配地接合,该工具可以是手动工具、套筒扳手、转矩扳手、冲击起子、冲击扳手或其他工具。该正方形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例如,1/2英寸正方形或其他SAE或公制尺寸。在还有的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二轴向孔可以形成有不同的横截面形状,适用于与不同形状的插座或不同的工具紧密配合,例如,该第二轴向孔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的、矩形的、五边形的、六边形的、七边形的、八边形的、十六边形的或其他形状类型。
图1和1A举例说明了具有大致六角形形状的第一轴向孔102的套筒100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套筒100放置在紧固件的典型头部120,如六角螺栓头或螺母。
该第一轴向孔102包括六个相应的等距间隔地围绕套筒100的内部侧壁周向分布的凹部104。该凹部104彼此以约60度角等距间隔地围绕套筒周向分布,以便接纳紧固件的六角头部120的顶角122。该凹部104的尺寸设计成,当头部120的顶角122基本上中心地对齐在凹部104中时,在左右两个方向上提供相对于紧固件的头部120的顶角122绕套筒100的中心约3度的旋转。
该第一轴向孔102还包括六个纵向侧壁106,这六个纵向侧壁106在凹部104间延伸,并且分别与凹部104相连。参考图1A,每个侧壁106(如图1所示)包括与第二笔直的部分(简称为第二直部)110相邻设置的第一基本笔直的部分(简称为第一直部)108,该第二直部相对该第一直部108成角度地偏移。如图1A所示,该第二直部110相对于第一直部108成一角度(α1)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角度(α1)为约4度到12度,并且优选地为5度到7度。该第二直部110可能还具有约等于第一直部108的长度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长度(L1),并且优选地为百分之二十六。
第一轴向孔102的几何结构在侧壁106(如图1所示)和紧固件的头部120的侧面124或平面之间产生接触点112,该接触点112在该侧壁106上的位置基本上为第二直部110与第一直部108的交叉点,该接触点112在该侧面124上的位置偏离该紧固件的顶角122。如与1A所示,该接触点112与顶角122保持有一段距离(D1)。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距离(D1)为紧固件的头部120的侧面124的长度的一半(顶角122间的长度的一半)的约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六十,更优选地,该距离(D1)为侧面124的长度的一半的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五,并且更优选地,该距离(D1)为侧面124的长度的一半的约百分之四十五。可以理解的是,围绕六角形形状交叉的侧壁106的每一端通常都与上面所述的相同或镜像一致。
参照图1至图1A和图5至图5A,当与典型的现有技术的具有六个凹部504和六个纵向侧壁506的六角套筒500相比较,套筒100的接触点112相比套筒500的接触点512离紧固件的头部120的顶角122更远。当套筒100和500为3/4英寸套筒时,例如,本发明的接触点112在约0.092英寸的距离(D1)处,相比较而言,现有技术的接触点512具有约0.0548英寸的距离(DP1)。此外,现有技术的套筒500的侧壁506仅是直的,并且不包括图1和1A所示的第二直部。
增加的从紧固件的头部120的顶角122到接触点112的距离,增加了表面积,并且从顶角122偏移了负载,并将应力集中分散到离顶角122更远的位置。这允许更多的侧壁106表面积与头部120接触,从而提高套筒100的强度和工作寿命。这还减少了头部120变得带有摩擦地被锁紧或被卡在套筒中的风险,还降低了该头部120被磨损或者该套筒在该头部120上滑动的风险。
图2和2A举例说明了具有第一轴向孔202的套筒200的另一实施例,其中,该第一轴向孔202具有通常十二角型形状(a/k/a双六角)。如图2所示,该套筒200设置在紧固件的头部120,如螺栓头或螺母。该第一轴向孔202包括十二个相应的等距间隔地围绕套筒200的内部侧壁周向分布的凹部204。该凹部204彼此以约30度角等距间隔地围绕套筒200周向分布,以便接纳紧固件的六角头部120。在本实施例中,该凹部204的尺寸设计成,当头部120的顶角122基本上中心地对齐在凹部204中时,在左右两个方向上提供相对于紧固件的头部120绕套筒200的中心约3.6度的旋转。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凹部204的尺寸设计成,当头部120的顶角122在凹部204中基本上居中对齐时,在任一方向上提供相对于紧固件的头部120绕套筒200的中心约1.9度的旋转。
该第一轴向孔202还包括分别位于凹部204之间的十二个纵向侧壁206。参考图2A,每个侧壁206包括相互成角度偏移的第一部分208和第二部分210。该第一部分208和第二部分210分别从各自的凹部204延伸,并且彼此成一角度相交。如图2A所示,该第一部分208相对于第二部分210成一角度(α2)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角度(α2)为约40度到48度,并且优选地为43度。该第一直部208和第二直部210可能还具有大致彼此相等的长度。
轴向孔202的几何结构在侧壁206和侧面124之间产生接触点212,该接触点212在该侧壁206上的位置基本上为第一部分208与第二部分210的交叉点,该接触点212在该侧面124上的位置偏离该紧固件的顶角122。在使用时,套筒200最初在接触点212接触紧固件的侧面124,并且随着负载的增加,套筒200和侧面124间的表面积接触在向着顶角122和凹部204的方向上逐步增加。
如图2A所示,接触点212与顶角122保持有一段距离(D2)。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距离(D2)为约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六十的紧固件的头部120的一半侧面124长度(顶角122间长度的一半),并且优选地,该距离(D2)为约百分之四十的一半侧面124长度。可以理解的是,围绕十二角型形状交叉的侧壁106的每一端通常都与上面所述的相同或镜像一致。
参照图2至图2A和图6,当与典型的现有技术的具有等距间隔的十二个凹部604和十二个纵向侧壁606的十二角套筒600相比较,套筒200的接触点212相比套筒600的接触点612离紧固件的头部120的顶角122更远。例如,当套筒200和600为3/4英寸套筒时,本发明的接触点112在约0.0864英寸的距离(D2)处,相比较而言,现有技术的接触点612在小于0.0864英寸的距离(DP2)处。如图6所示,套筒600的接触点612接近第一部分608和凹部604的交点。此外,现有技术的套筒600的侧壁606包括彼此偏置约36度到37度的角度(αP2)的第一部分608和第二部分610,该角度小于套筒200的角度(α2)。
图3和图3A举例说明了具有第一轴向孔302的套筒300的另一实施例,其中,该第一轴向孔302具有通常花键类型的横截面形状。如图3所示,该套筒300设置在紧固件的头部120,如螺栓头或螺母。该轴向孔302包括等间隔地围绕套筒300的内部侧壁周向分布的十二个等距间隔的凹部304。该凹部304彼此以约30度角间隔等间距地围绕套筒300周向分布,并且具有两个圆的内角。在本实施例中,该凹部304的尺寸设计成,当头部120的顶角122基本上中心地对齐在凹部304中时,在左右两个方向上提供相对于紧固件的头部120绕套筒300的中心约3.6度到约4度的旋转。
该轴向孔302还包括十二个分别位于凹部304之间的侧壁306。参考图3A,每个侧壁306包括相互成角度偏移的第一部分308和第二部分310。该第一部分308和第二部分310均从凹部304延伸,并且彼此相交在圆角。如图3A所示,该第一部分308相对于第二部分310成一角度(α3)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角度(α3)为约40度到45度,并且优选地为42度。该第一部分308和第二部分310可能还具有大致彼此相等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围绕花键形状交叉的侧壁306的每一端通常都与上面所述的相同或镜像一致。
轴向孔302的几何结构在侧壁306和侧面124之间产生接触点312,该接触点312在该侧壁306上的位置接近第一部分308与第二部分310的交叉点,该接触点212在该侧面124上的位置偏离该紧固件的顶角122。在使用时,套筒300最初在接触点312接触紧固件的侧面124,并且随着负载的增加,套筒300和侧面124间的表面积接触在向着顶角122和凹部304的方向上逐步增加。
如图3A所示,接触点312与顶角122保持有一段距离(D3)。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距离(D3)为约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六十的紧固件的头部120的一半侧面124长度(顶角122间长度的一半),并且优选地,该距离(D3)为约百分之三十五的一半侧面124长度。
图4和图4A举例说明了具有第一轴向孔402的套筒400的另一实施例,其中,该第一轴向孔402具有花键类型形状,类似于套筒300。如图4所示,轴向孔402包括等间隔地围绕套筒400的内部侧壁周向分布的十二个等距间隔的凹部404。该凹部404彼此以约30度角间隔等间距地围绕套筒400周向分布,并且具有两个圆的内角。在本实施例中,与套筒300类似,该凹部404的尺寸设计成,当头部120的顶角122基本上中心地对齐在凹部404中时,在左右两个方向上提供相对于紧固件的头部120绕套筒400的中心约3.6度到约4度的旋转。
该轴向孔402还包括十二个分别位于凹部404之间的侧壁406。参考图4,每个侧壁406包括相互成角度偏移的第一部分408和第二部分410。该第一部分408和第二部分410均从凹部404延伸,并且彼此相交在圆角。如图4所示,该第一部分408相对于第二部分410成一角度(α4或α4a)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角度(α4)为约40度到45度,并且优选地为41.6度;该角度(α4a)为约140度到135度,并且优选地为138.4度。该第一部分408和第二部分410可能还具有大致彼此相等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凹部404形成有相对彼此偏移一角度(α4b)的成角度的壁部分414和416。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角度(α4b)为约20度到24度,并且优选地为约22度。参考图4A,此外,套筒400可允许的花键几何形状中的半径(由在点X到Z的反正切和侧面Y的切线产生)最大化。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减少齿(即,侧壁406)的宽度来增加套筒400的壁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围绕十二角型形状交叉的侧壁406的每一端通常都与上面所述的相同或镜像一致。
类似于套筒300,轴向孔402的几何结构在侧壁406和侧面之间产生接触点,该接触点在该侧壁406上的位置接近第一部分408与第二部分410的交叉点,该接触点在该侧面上的位置偏离该紧固件的顶角。类似的,在使用时,套筒400最初也在接触点接触紧固件的侧面,并且随着负载的增加,套筒400和侧面间的表面积接触在向着顶角和凹部404的方向上逐步增加。
参照图3至图4和图7至图7A,当与典型的现有技术的具有十二个等距间隔的凹部704和十二个纵向侧壁706的花键类型套筒700相比较,套筒300的接触点312和套筒400的接触点相比套筒700的接触点712离紧固件的头部120的顶角122更远。例如,当套筒300和700为3/4英寸套筒时,接触点312在约0.076英寸的距离(D3)处,相比较而言,现有技术套筒的接触点712在约0.0492英寸的距离(DP2)处。如图7A所示,套筒700的接触点712接近第一部分708和凹部704的交点。此外,现有技术的套筒700的侧壁706包括彼此偏置约36度到37度的角度(αP3)的第一部分708和第二部分710,该角度小于套筒300的角度(α3)和套筒400的角度(α4)。
图8和图8A示出了具有大致十二角型形状(a/k/双六角)的第一轴向孔802的套筒800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8A所示,套筒800设置在典型紧固件的头部920上,典型紧固件例如为十二角型(a/k/a双六角)螺栓头或螺母。第一轴向孔802包括在套筒800的内侧壁中周向地等距间隔开的十二(12)个等距间隔的相应的凹部804。凹部804周向地围绕套筒800以约30度的间隔彼此等距地间隔开,以接收紧固件的头部920。在该实施例中,凹部804的尺寸设计成,当头部920的顶角922基本上中心地对齐在凹部804中时,在任意方向上提供相对于紧固件的头部920绕套筒800的中心约0.5度到4度,更优选地,约1.9度的旋转。
第一轴向孔802还包括分别位于相邻凹部804(例如相邻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之间的十二个侧壁806。参考图8A所示,每一个侧壁806均包括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偏移的第一部分808和第二部分810。第一部分808和第二部分810中的每一个分别从凹部804延伸并且彼此成角度。如图8A所示,第一部分808相对于第二部分810成一角度(α8)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角度(α8)为约130度到140度,优选地,为约133度到136度。换言之,第一部分808相对于第二部分810以约40度到50度的角度设置,优选地,以约44度到47度的角度设置。
第一部分808和第二部分810也可以具有基本上彼此相等的长度,并且可以是基本上笔直的。侧壁806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部分808和第二部分810之间的第三部分814。第三部分814可以是凹面,该凹面的尺寸设计为适合但不干涉紧固件的小直径。第三部分814与侧面924相交的交点产生接触点812。在一个实施例中,凹入的第三部分814的半径为标准六角尺寸的约百分之五十一到百分之五十四,更具体地,约百分之五十二到百分之五十三。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表面814可以基本上是笔直的。
轴向孔802的这种几何形状在靠近第一部分808和第二部分810(例如基本上在第三部分814处)的交叉点的侧面806和远离紧固件的顶角922的侧面924之间产生接触点812。在使用时,套筒800最初在接触点812处接触紧固件的侧面924,并且随着扭矩载荷施加的增加,套筒800和侧面924之间的接触表面积在朝向顶角922和凹部804的方向上逐渐增加。轴向孔802的几何形状还提供第一部分808和第二部分810中的任一个与侧面924之间的角度(β8)。在一个实施例中,角度(β8)为约2度到8度,优选地,约5度到7度。
如图8A所示,接触点812与顶角922相距距离(D8)。在一个实施例中,距离(D8)是侧面924的长度的约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九十,优选地,距离(D8)为侧面924的长度的约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八十五。相对于六角紧固件,距离(D8)距顶角922为侧面924的长度的一半的约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六十,优选地,距离(D8)为侧面924的长度的一半的约百分之四十九到百分之五十四。应当理解,围绕十二角形状的侧壁806的每一端通常都与上面所述的相同或镜像一致。
参照图1至图4A以及图8至图8A的描述,增加的从紧固件的头部的顶角到接触点的距离,转移了顶角上的负载,并将应力集中分散到离紧固件的顶角更远的位置。这允许更多的套筒表面区域与紧固件的头部接触,从而提高套筒的强度和工作寿命。这还减少了头部变得带有摩擦地被锁紧或被卡在套筒中的风险,还降低了该头部被磨损或者该套筒在该头部上滑动的风险。移动接触点远离紧固件的顶角还允许将套筒用于现有套筒无法使用的损坏或磨损的紧固件上。
这里描述的套筒通常关于3/4英寸套筒,然而,可以改变这里所描述的套筒的各自元件的尺寸和纬度,使其适应采用一个或多个不同工具的特定使用。例如,该套筒可以适用于接纳不同的紧固件尺寸,例如,1英寸、1/2英寸、10英寸、10毫米、12毫米、14毫米等等,如本领域已知的。类似地,第二轴向孔的尺寸可以适用于接纳不同尺寸和类型的套筒扳手的驱动轴或传动突缘。
此外,这里描述的套筒的内部表面的几何结构可以适用于向紧固件施加扭矩的其他类型的工具。例如,扳手或套筒扳手可能包括这里所公开的几何形状以使得该扳手或套筒扳手具有位于离紧固件的顶角较远的接触点。类似的,其他装置和/或紧固件可以包括这里所述的几何结构。
尽管已经结合某些实施例描述和说明了装置和方法,但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许多变形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是可以做出的。因此,本公开不限于上述方法或构造的精确细节,因为此类变形和修改旨在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此外,除非特别说明,否则术语第一、第二等的任何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或重要性,而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将一个要素与另一个要素区分开来。

Claims (16)

1.一种适于接合十二角型紧固件的头部的工具,所述头部具有顶角和侧面,所述侧面具有侧面长度,所述工具包括:
表面,其具有在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之间延伸的侧壁,其中所述侧壁包括基本笔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具有第一部分长度和第二部分长度,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彼此以约130度到140度成角度地设置,由此形成接触点,所述接触点适于在距所述顶角为所述侧面长度的约百分之七十五至百分之九十的距离处接合所述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彼此以约133度至136度成角度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点适于在距所述顶角为所述侧面长度的约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八十五的距离处接合所述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轴向孔的套筒主体,并且所述表面是设置在所述轴向孔内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设置在扳手主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包括12个等距间隔的凹部和12个侧壁,其中每一个所述侧壁都在两个相邻的凹部之间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基本笔直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并且所述第三部分是凹入的。
9.一种适于接合六角型紧固件的头部的工具,所述头部具有顶角和侧面,所述侧面具有侧面长度,所述工具包括:
表面,其具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以及在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之间延伸的侧壁,其中所述侧壁包括基本笔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具有第一部分长度和第二部分长度,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彼此以约130度到140度成角度地设置,由此形成接触点,所述接触点适于在距所述顶角为所述侧面长度的一半的约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六十的距离处接合所述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彼此以约133度至136度成角度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点适于在距所述顶角为所述侧面长度的一半的约百分之四十九至百分之五十四的距离处接合所述侧面。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轴向孔的套筒主体,并且所述表面是设置在所述轴向孔内的内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设置在扳手主体上。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包括12个等距间隔的凹部和12个侧壁,其中每一个所述侧壁都在相邻的所述凹部之间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基本笔直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并且所述第三部分是凹入的。
CN202110738512.8A 2020-07-01 2021-06-30 套筒驱动改进 Active CN1138785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918,712 2020-07-01
US16/918,712 US11806843B2 (en) 2013-11-15 2020-07-01 Socket drive improv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8530A true CN113878530A (zh) 2022-01-04
CN113878530B CN113878530B (zh) 2023-06-06

Family

ID=77050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8512.8A Active CN113878530B (zh) 2020-07-01 2021-06-30 套筒驱动改进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8530B (zh)
AU (2) AU2021204591A1 (zh)
CA (2) CA3124034C (zh)
GB (2) GB2602367B (zh)
TW (1) TWI82794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4401A (zh) * 2022-03-30 2022-07-12 山东汉普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双向自紧六角套筒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9915A (zh) * 2013-11-15 2015-09-09 施耐宝公司 套筒驱动改进
US20170363129A1 (en) * 2016-06-16 2017-12-21 BIMECC ENGINEERING S.p.A. Connecting element, in particular a bolt or a nut, preferably for fastening a wheel, or rim, to a hub of a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46851A (zh) * 1973-08-23 1975-04-25
FR2703619B1 (fr) * 1993-04-07 1995-07-07 Facom Outil de serrage/desserrage d'un organe filete.
US5832792A (en) * 1996-04-26 1998-11-10 Hsieh; Chih-Ching Socket for a ratchet wrench
TW542056U (en) * 2002-11-14 2003-07-11 Liu Hung Ind Co Ltd Structure for ratchet socket
TWM399777U (en) * 2010-09-28 2011-03-11 Honiton Ind Inc Fitting part structure of hand tool
CA2764079A1 (en) * 2011-01-20 2012-07-20 Straumann Holding Ag Assembly of a dental implant and an insertion tool
US20190275646A1 (en) * 2018-03-12 2019-09-12 Ben Wen LIU Engagement structure for tool
US10960520B2 (en) * 2018-09-04 2021-03-30 Snap-On Incorporated Hex driver
CN113840691B (zh) * 2019-05-09 2023-04-28 加固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整合型结合特征的防滑扭力工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9915A (zh) * 2013-11-15 2015-09-09 施耐宝公司 套筒驱动改进
CN107756300A (zh) * 2013-11-15 2018-03-06 施耐宝公司 套筒驱动改进
CN111230779A (zh) * 2013-11-15 2020-06-05 施耐宝公司 套筒驱动改进
US20170363129A1 (en) * 2016-06-16 2017-12-21 BIMECC ENGINEERING S.p.A. Connecting element, in particular a bolt or a nut, preferably for fastening a wheel, or rim, to a hub of a vehicl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4401A (zh) * 2022-03-30 2022-07-12 山东汉普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双向自紧六角套筒
CN114734401B (zh) * 2022-03-30 2024-04-16 山东汉普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双向自紧六角套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124034A1 (en) 2022-01-01
GB202315102D0 (en) 2023-11-15
AU2021204591A1 (en) 2022-06-09
CA3124034C (en) 2024-01-16
GB2602367B (en) 2023-11-15
AU2023203529A1 (en) 2023-06-29
GB2602367A (en) 2022-06-29
TWI827949B (zh) 2024-01-01
TW202202280A (zh) 2022-01-16
CA3124038A1 (en) 2022-01-01
CN113878530B (zh) 2023-06-06
GB2622958A (en) 2024-04-03
GB202108959D0 (en) 2021-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73580B2 (en) Socket drive improvement
US20230083975A1 (en) Socket drive improvement
CN113878530B (zh) 套筒驱动改进
TW202413010A (zh) 套筒驅動改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579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