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1428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1428A
CN113871428A CN202111078518.3A CN202111078518A CN113871428A CN 113871428 A CN113871428 A CN 113871428A CN 202111078518 A CN202111078518 A CN 202111078518A CN 113871428 A CN113871428 A CN 113871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display device
layer
light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85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1428B (zh
Inventor
卜呈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7851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1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1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1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1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1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光学组件,显示面板包括功能附加区,功能附加区包括透光区和驱动电路区,光学组件包括光学构件和移动构件,光学构件与透光区对应,移动构件位于光学构件和显示面板之间,且在透光区和驱动电路区之间移动;上述显示装置中的移动构件受控移动至透光区时,移动构件将光学构件遮挡住,透光区内发出的光经过移动构件反射回去,保证了功能附加区的正常显示,移动构件受控移动至驱动电路区时,将光学构件暴露出来,功能附加区内不再发光,同时该区域具有高度透光性,进而提高了光学构件的拍照效果,从而在提高显示装置拍照效果的同时,最终实现了显示装置的全面屏显示。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市场的发展趋势为制备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为了满足手机全面屏的需求,面板开发商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的开发,其原因在于OLED显示屏可以采用柔性基板作为基底,实现面板的可弯曲性,将非显示区域向面板两侧或者背面弯折,从而尽可能增大显示区域的屏占比是现时主流的实现手机全面屏的设计方法。而从全面屏诞生之日起,屏占比和前置摄像头就是一对矛盾体。无论是小米MX系列那样将其放到下巴处,还是iPhone-X系列的刘海屏,又或是安卓机目前流行的小刘海,水滴屏。其实都是想用设计的思路去解决这对矛盾,手机正面终究要让一部分位置给前置摄像头,难以让消费者感觉到真正意义上全面屏。
最近,小米以及三星等手机厂商都推出了采用屏内打孔的方式来安置摄像头以实现全面屏的技术。然而,屏幕上的打孔区域由于没有设置像素,导致无法实现显示功能,使得显示面板的屏幕上在显示的时候,对应于打孔区域的地方始终有一个小黑圈,无论从美观和实用性方面都没有达到最佳效果。
因此,亟需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以改善当前技术的显示面板在不影响屏下摄像头拍照效果的前提下难以实现全面屏显示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光学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功能附加区以及围绕所述功能附加区设置的主显示区,所述功能附加区包括透光区和位于所述透光区至少一侧的驱动电路区;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的一侧,所述光学组件包括至少一光学构件和移动构件,所述光学构件与所述透光区对应,所述移动构件位于所述光学构件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透光区和所述驱动电路区之间移动。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显示模式时,所述移动构件由所述驱动电路区延伸至所述透光区,且位于所述透光区内的部分所述移动构件完全覆盖所述光学构件,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拍照模式时,所述移动构件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区。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区内设置有多个显示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对应设置有一个阳极金属块,所述移动构件远离所述光学构件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图案化的反射金属块;
其中,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显示模式时,每一所述反射金属块的位置与每一所述阳极金属块的位置一一对应。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反射金属块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面积大于与其对应的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面积。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金属块的反射系数大于所述阳极金属块的反射系数,所述反射金属块的材料包括银、金以及铜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区内设置有衬底、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薄膜晶体管、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上的第一平坦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上且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中的第一源漏极金属层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上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二平坦化层;
其中,所述阳极金属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坦化层上,且所述阳极金属块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性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区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同层设置的第二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与所述第二平坦化层之间的第三平坦化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三平坦化层与所述第二平坦化层之间的第二导电层;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中的第二源漏极金属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性连接,所述阳极金属块通过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性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电性连接的第二导电部;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绝缘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阳极金属块、所述第一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材料均包括氧化铟锡、氧化铟锌以及铝掺杂的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移动构件之间还设置有支撑背板,所述支撑背板对应于所述光学构件的部分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与所述支撑背板的厚度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光学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功能附加区以及围绕所述功能附加区设置的主显示区,所述功能附加区包括透光区和位于所述透光区至少一侧的驱动电路区;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的一侧,所述光学组件包括至少一光学构件和移动构件,所述光学构件与所述透光区对应,所述移动构件位于所述光学构件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透光区和所述驱动电路区之间移动;上述显示装置将显示屏内分为主显示区和功能附加区,功能附加区将透光区与驱动电路区分开,透光区内设置有光学构件,光学构件和显示面板之间还设置有移动构件,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透光区和所述驱动电路区之间移动,当显示装置在处于显示模式时,所述移动构件将所述光学构件遮挡住,所述透光区内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经过所述移动构件反射回去,保证了所述功能附加区内的发光单元的正常显示,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拍照模式时,所述移动构件受控移开将所述光学构件暴露出来,所述功能附加区内的发光单元不再发光,该区域具有高度透光性,进而提高了所述光学构件的拍照效果,从而在提高所述显示装置拍照效果的同时,最终实现了所述显示装置的全面屏显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结构设计以及光学组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显示模式时透光区内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显示模式时位于透光区内的膜层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显示模式时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拍照模式时工作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显示模式时工作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拍照模式时工作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位于功能附加区内的驱动电路与发光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当前技术的显示面板在不影响屏下摄像头拍照效果的前提下难以实现全面屏显示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光学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功能附加区11以及围绕所述功能附加区11设置的主显示区12,所述功能附加区11包括透光区11a和位于所述透光区11a至少一侧的驱动电路区11b;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的一侧,所述光学组件包括至少一光学构件40和移动构件30,所述光学构件40与所述透光区11a对应,所述移动构件30位于所述光学构件40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移动构件30在所述透光区11a和所述驱动电路区11b之间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显示装置100将显示屏内分为主显示区12和功能附加区11,功能附加区11将透光区11a与驱动电路区11b分开,透光区11a内设置有光学构件40,光学构件40和显示面板之间还设置有移动构件30,所述移动构件30在所述透光区11a和所述驱动电路区11b之间移动,当显示装置100在处于显示模式时,所述移动构件30将所述光学构件40遮挡住,所述透光区11a内设置的发光单元113发出的光经过所述移动构件30反射回去,保证了所述功能附加区11内的发光单元113的正常显示,当所述显示装置100处于拍照模式时,所述移动构件30受控移开将所述光学构件40暴露出来,所述功能附加区11内的发光单元113不再发光,该区域具有高度透光性,进而提高了所述光学构件40的拍照效果,从而在提高所述显示装置100拍照效果的同时,最终实现了所述显示装置100的全面屏显示。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功能附加区11、主显示区12及非显示区13,所述主显示区12位于所述功能附加区11外围,所述非显示区13位于所述主显示区12外围。所述功能附加区11包括透光区11a及位于所述透光区11a外围的驱动电路区11b。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可包括多个所述功能附加区11,每一所述功能附加区11在俯视视角下的形状不限于圆形、矩形、圆角矩形。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中显示屏的结构设计以及光学组件的位置示意图;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对应于所述主显示区12内的像素驱动电路结构与正常OLED显示屏的阵列驱动电路一样。具体地,所述主显示区12内设置有多个显示不同颜色的主发光单元123以及多个主薄膜晶体管121,所述主发光单元123位于所述主薄膜晶体管121的上方,且每一所述主发光单元123与每一所述主薄膜晶体管121一一对应。其中,每一所述主发光单元123与每一所述主薄膜晶体管121之间还对应设置有一个反射电极122,所述反射电极122的材料可以为高透明金属电极材料或者非透明金属电极材料。具体地,所述高透明金属电极材料包括氧化铟锡、氧化铟锌以及铝掺杂的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非透明金属电极材料可以包括银、金以及铜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功能附加区11包括透光区11a和位于所述透光区11a两侧的驱动电路区11b;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的一侧,所述光学组件包括至少一光学构件40和移动构件30,所述光学构件40与所述透光区11a对应,所述移动构件30位于所述光学构件40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移动构件30在所述透光区11a和所述驱动电路区11b之间移动。
其中,所述光学构件40为摄像头,所述移动构件30包括可活动支撑板以及位于所述可活动支撑板上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多个图案化的反射金属块33。
具体地,所述可活动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3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上的第二支撑板32,所述第一支撑板31靠近所述光学构件40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3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1相接触,所述第二支撑板32的第二端靠近所述透光区11a;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2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区11a内设置有多个显示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113,每一所述发光单元113对应设置有一个阳极金属块1013,每一所述发光单元113设置于阵列结构层112上,透光驱动电路层111位于所述阵列结构层112的至少一侧,所述移动构件30远离所述光学构件40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图案化的反射金属块33;其中,当所述显示装置100处于显示模式时,每一所述反射金属块33的位置与每一所述阳极金属块1013的位置一一对应且通过用透明导电材料做成的走线相连。
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移动构件30之间还设置有支撑背板20,所述支撑背板20对应于所述光学构件40的部分设置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深度与所述支撑背板20的厚度相同。所述支撑背板20通过镭射激光工艺在所述透光区11a进行开槽,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所述透光区11a的透光性。
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功能附加区11也可以正常显示,所述主显示区12内的结构和所述功能附加区11的结构设计有一定差别,在所述主显示区12内,OLED像素发光点设计在主驱动电路的正上方,呈一一对应关系,OLED像素发光点的所述反射电极122为高反射的金属,充分利用了OLED的出射光;在所述功能附加区11,为提高所述光学构件40的采光性能,将所述功能附加区11内的像素驱动电路和所述功能附加区11内的OLED像素发光点分成两个部分,像素驱动电路采用集中设计,所述光学构件40的放置区域的上方只有OLED像素发光点,像素电路和OLED像素发光点之间用透明导电材料做成的走线相连,OLED像素发光器件的阳极只有透明导电电极,高反射金属制作在可活动的支撑板上,这个支撑板上的高反射金属图案和OLED像素发光点的位置一一对应,该可活动支撑板在正常显示的时候位于摄像头的正上方,需要拍照的时候则移开。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处于显示模式时透光区11a内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因OLED器件使用顶发光器件,为保证OLED显示屏的正常使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下方,所述光学构件40的正上方设计一块电控的所述移动构件30,即可移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溅射一层高反光性的金属,并用光刻技术将金属图案化,生成多个图案化的所述反射金属块33,图案化后的所述反射金属块33与上方所述透光区11a内的多个发光单元113的位置一一对应。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处于显示模式时位于透光区11a内的膜层结构的俯视图;其中,所述透光区11a内的多个发光单元113包括多个发光颜色不同的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显示蓝颜色的第一子像素1131、显示绿颜色的第二子像素1132以及显示红颜色的第三子像素1133中的任意一种;每一所述反射金属块33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面积大于与其对应的每一所述子像素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面积。
当所述显示装置100处于显示模式时,即所述功能附加区11需要和所述主显示区12共同正常显示的时候,所述移动构件30完全挡住所述光学构件40,所述移动构件30上面的反射金属块33将所述透光区11a内发光单元113发出的光进行汇聚反射,保证所述功能附加区11的正常显示。当调为拍照模式的时候,所述移动构件30移开,将所述光学构件40暴露出来,所述透光区11a内由于没有任何低透光性的金属,则保证了所述光学构件40的采光性及拍摄效果。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处于显示模式时工作示意图;其中,所述移动构件30覆盖所述光学构件40。
具体地,所述驱动电路区11b内设置有所述支撑背板20、设置于所述支撑背板20上的衬底101、设置于所述衬底101上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上的第一平坦化层1010、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1010上且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中的第一源漏极金属层1091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层1011、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1010上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1011的第二平坦化层1012、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坦化层1012上的像素定义层1014以及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1014上的柱状隔垫物(Photo Spacer,PS)层1015。
具体地,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101上的缓冲阻挡层102、设置于所述缓冲阻挡层102上的有源层103、设置于所述缓冲阻挡层102上并覆盖所述有源层103的第一栅极绝缘层104、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104上的第一栅极金属层105、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104上并覆盖所述第一栅极金属层105的第二栅极绝缘层106、设置于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106上的第二栅极金属层107、设置于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106上并覆盖所述第二栅极金属层107的层间绝缘层108以及设置于所述层间绝缘层108上的第一源漏极金属层1091;
其中,所述第一源漏极金属层1091通过所述层间绝缘层108上的过孔与所述有源层103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透光区11a内设置有所述光学构件40、位于所述光学构件40上方的所述移动构件30、位于所述移动构件30上的所述支撑背板20、设置于所述支撑背板20上的所述衬底101、设置于所述衬底101上的所述缓冲阻挡层102、设置于所述缓冲阻挡层102上的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104、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104上的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106、设置于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106上的所述层间绝缘层108、设置于所述层间绝缘层108上的所述第一平坦化层1010、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1010上的第一导电层1011、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1010上的所述第二平坦化层101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坦化层1012上的所述像素定义层1014;
其中,所述像素定义层1014在所述透光区11a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平坦化层1012上的阳极金属块1013以及设置于所述阳极金属块1013上的多个显示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113;所述阳极金属块1013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层1011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中的所述第一源漏极金属层1091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衬底101、所述缓冲阻挡层102、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104、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106、所述层间绝缘层108、所述第一平坦化层1010、所述第一导电层1011、所述第二平坦化层1012、所述像素定义层1014以及所述阳极金属块1013均为高透明率的材料;
具体地,所述衬底101基板为聚酰亚胺衬底,所述缓冲阻挡层102、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104、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106、所述层间绝缘层108、所述第一平坦化层1010、所述第二平坦化层1012、所述像素定义层1014可采用SiOx、SiNx、SiON等介质材料制成,也可采用聚硅氧烷系、亚克力系、聚酰亚胺等新型的有机绝缘材料制成,还可采用AlOx、HfOx、TaOx等高介电常数(High-k)材料制成。所述阳极金属块1013以及所述第一导电层1011包括由具有高功函数的ITO(氧化铟锡)、IZO(氧化铟锌)、AZO(铝掺杂氧化锌)和ZnO(氧化锌)等化合物制成的至少一个透明膜。
更进一步地,所述有源层103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所述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为氧化铟镓锌(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IGZO);所述第一栅极金属层105、所述第二栅极金属层107以及所述第一源漏极金属层1091可采用Ti、Al、Mo或其合金及叠层等金属材料制成,也可采用如MoNb/Cu/MoNb等复合金属材料制成,还可采用如AlNd、MoNb等各种金属材料的合金制成。当然,上述各结构也可采用除上述材料以外的其他材料制成,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优选地,所述第一栅极金属层105、所述第二栅极金属层107以及所述第一源漏极金属层1091的材料为MoTiCu合金、MoCu合金以及MoAL合金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区11b内的膜层结构与所述透光区11a内的膜层结构的区别在于所述透光区11a内的膜层结构只有高透明的无机材料层和有机材料层,没有复杂的金属走线层,极大的提高了该区域的透光性。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下方,所述光学构件40的正上方设计一块电控的所述移动构件30,即可移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溅射一层高反光性的金属,并用光刻技术将金属图案化,生成多个图案化的所述反射金属块33,图案化后的所述反射金属块33与上方所述透光区11a内的多个发光单元113的位置一一对应。每一所述反射金属块33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面积大于与其对应的每一所述发光单元113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面积。其中,所述反射金属块33的材料包括银、金以及铜中的至少一种。
如图5所示,当所述显示装置100需要显示的时候,即所述功能附加区11需要和所述主显示区12共同正常显示的时候,所述移动构件30的一部分沿着第一方向D1移动至所述透光区11a,所述移动构件30完全挡住所述光学构件40,所述移动构件30上面的反射金属块33将所述透光区11a内发光单元113发出的光进行汇聚反射,保证所述功能附加区11的正常显示。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处于拍照模式时工作示意图;当所述显示装置100处于拍照模式时,所述移动构件30沿着所述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移开,将所述光学构件40暴露出来,所述透光区11a内由于没有任何低透光性的金属,则保证了所述光学构件40的采光性及拍摄效果。
针对当前技术的显示面板在不影响屏下摄像头拍照效果的前提下难以实现全面屏显示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一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该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光学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功能附加区11以及围绕所述功能附加区11设置的主显示区12,所述功能附加区11包括透光区11a和位于所述透光区11a至少一侧的驱动电路区11b;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的一侧,所述光学组件包括至少一光学构件40和移动构件30,所述光学构件40与所述透光区11a对应,所述移动构件30位于所述光学构件40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移动构件30在所述透光区11a和所述驱动电路区11b之间移动,且所述透光区11a内的发光单元113与所述驱动电路区11b内的驱动电路仅采用一层高透明导电层电性连接;上述显示装置100将显示屏内分为主显示区12和功能附加区11,功能附加区11将透光区11a与驱动电路区11b分开,透光区11a内设置有光学构件40,光学构件40和显示面板之间还设置有移动构件30,所述移动构件30在所述透光区11a和所述驱动电路区11b之间移动,当显示装置100在处于显示模式时,所述移动构件30将所述光学构件40遮挡住,所述透光区11a内设置的发光单元113发出的光经过所述移动构件30反射回去,保证了所述功能附加区11内的发光单元113的正常显示,当所述显示装置100处于拍照模式时,所述移动构件30受控移开将所述光学构件40暴露出来,所述功能附加区11内的发光单元113不再发光,该区域具有高度透光性,进而提高了所述光学构件40的拍照效果,从而在提高所述显示装置100拍照效果的同时,最终实现了所述显示装置100的全面屏显示。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处于显示模式时工作示意图;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处于拍照模式时工作示意图;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显示装置100的结构与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区11b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同层设置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1010与所述第二平坦化层1012之间的第三平坦化层1017以及位于所述第三平坦化层1017与所述第二平坦化层1012之间的第二导电层1018;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1011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2中的第二源漏极金属层109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1018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导电层1011电性连接,所述阳极金属块1013通过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导电层1018电性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膜层结构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膜层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层1011包括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部10111以及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2电性连接的第二导电部10112;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部10111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0112绝缘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层1018与所述第一导电层1011的材料相同,均为高透明导电材料。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位于功能附加区11内的驱动电路与发光单元113的连接示意图。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区11b内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以及多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2,所述透光区11a内对应设置多个所述发光单元113,所述发光单元113包括多个发光颜色不同的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显示蓝颜色的第一子像素1131、显示绿颜色的第二子像素1132以及显示红颜色的第三子像素1133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一子像素1131对应设置第一阳极金属块10131,所述第二子像素1132对应设置第二阳极金属块10132,所述第三子像素1133对应设置第三阳极金属块10133;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1011将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内的所述第一源漏极金属层1091与所述透光区11a内对应的所述第一阳极金属块10131、所述第二阳极金属块10132、或者所述第三阳极金属块10133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1018将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2内的所述第二源漏极金属层1092与所述透光区11a内对应的所述第一阳极金属块10131、所述第二阳极金属块10132、或者所述第三阳极金属块10133电性连接。
针对当前技术的显示面板在不影响屏下摄像头拍照效果的前提下难以实现全面屏显示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一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该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光学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功能附加区11以及围绕所述功能附加区11设置的主显示区12,所述功能附加区11包括透光区11a和位于所述透光区11a至少一侧的驱动电路区11b;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的一侧,所述光学组件包括至少一光学构件40和移动构件30,所述光学构件40与所述透光区11a对应,所述移动构件30位于所述光学构件40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移动构件30在所述透光区11a和所述驱动电路区11b之间移动,且所述透光区11a内的发光单元113与所述驱动电路区11b内的驱动电路仅采用两层高透明导电层电性连接;上述显示装置100将显示屏内分为主显示区12和功能附加区11,功能附加区11将透光区11a与驱动电路区11b分开,透光区11a内设置有光学构件40,光学构件40和显示面板之间还设置有移动构件30,所述移动构件30在所述透光区11a和所述驱动电路区11b之间移动,当显示装置100在处于显示模式时,所述移动构件30将所述光学构件40遮挡住,所述透光区11a内设置的发光单元113发出的光经过所述移动构件30反射回去,保证了所述功能附加区11内的发光单元113的正常显示,当所述显示装置100处于拍照模式时,所述移动构件30受控移开将所述光学构件40暴露出来,所述功能附加区11内的发光单元113不再发光,该区域具有高度透光性,进而提高了所述光学构件40的拍照效果,从而在提高所述显示装置100拍照效果的同时,最终实现了所述显示装置100的全面屏显示。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二对比本申请实施例一,在所述透光区11a中的发光单元113与所述驱动电路区11b中的驱动像素电路之间采用两层透明导电连线层和高透明导电的阳极金属块1013相连接,两层透明导电连线层间用所述第三有机平坦化层隔开,两层透明导电连线层根据像素排布的位置不同互相协同连接OLED阳极和驱动电路的漏极,这样可以增加所述透光区11a的像素密度,使得所述主显示区12和所述功能附加区11的显示效果的差别减小,画面变得更加细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该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光学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功能附加区11以及围绕所述功能附加区11设置的主显示区12,所述功能附加区11包括透光区11a和位于所述透光区11a至少一侧的驱动电路区11b;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的一侧,所述光学组件包括至少一光学构件40和移动构件30,所述光学构件40与所述透光区11a对应,所述移动构件30位于所述光学构件40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移动构件30在所述透光区11a和所述驱动电路区11b之间移动;上述显示装置100将显示屏内分为主显示区12和功能附加区11,功能附加区11将透光区11a与驱动电路区11b分开,透光区11a内设置有光学构件40,光学构件40和显示面板之间还设置有移动构件30,所述移动构件30在所述透光区11a和所述驱动电路区11b之间移动,当显示装置100在处于显示模式时,所述移动构件30将所述光学构件40遮挡住,所述透光区11a内设置的发光单元113发出的光经过所述移动构件30反射回去,保证了所述功能附加区11内的发光单元113的正常显示,当所述显示装置100处于拍照模式时,所述移动构件30受控移开将所述光学构件40暴露出来,所述功能附加区11内的发光单元113不再发光,该区域具有高度透光性,进而提高了所述光学构件40的拍照效果,从而在提高所述显示装置100拍照效果的同时,最终实现了所述显示装置100的全面屏显示。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100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功能附加区以及围绕所述功能附加区设置的主显示区,所述功能附加区包括透光区和位于所述透光区至少一侧的驱动电路区;以及
光学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的一侧,所述光学组件包括至少一光学构件和移动构件,所述光学构件与所述透光区对应,所述移动构件位于所述光学构件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透光区和所述驱动电路区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显示模式时,所述移动构件由所述驱动电路区延伸至所述透光区,且位于所述透光区内的部分所述移动构件完全覆盖所述光学构件,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拍照模式时,所述移动构件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内设置有多个显示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对应设置有一个阳极金属块,所述移动构件远离所述光学构件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图案化的反射金属块;
其中,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显示模式时,每一所述反射金属块的位置与每一所述阳极金属块的位置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反射金属块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面积大于与其对应的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金属块的反射系数大于所述阳极金属块的反射系数,所述反射金属块的材料包括银、金以及铜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区内设置有:
衬底;
第一薄膜晶体管,设置于所述衬底上;
第一平坦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上;
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上且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中的第一源漏极金属层电性连接;以及
第二平坦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上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
其中,所述阳极金属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坦化层上,且所述阳极金属块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区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同层设置的第二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与所述第二平坦化层之间的第三平坦化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三平坦化层与所述第二平坦化层之间的第二导电层;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中的第二源漏极金属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性连接,所述阳极金属块通过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电性连接的第二导电部;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绝缘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金属块、所述第一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材料均包括氧化铟锡、氧化铟锌以及铝掺杂的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移动构件之间还设置有支撑背板,所述支撑背板对应于所述光学构件的部分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与所述支撑背板的厚度相同。
CN202111078518.3A 2021-09-15 2021-09-15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871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8518.3A CN113871428B (zh) 2021-09-15 2021-09-15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8518.3A CN113871428B (zh) 2021-09-15 2021-09-15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1428A true CN113871428A (zh) 2021-12-31
CN113871428B CN113871428B (zh) 2023-04-07

Family

ID=78995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8518.3A Active CN113871428B (zh) 2021-09-15 2021-09-15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142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202914A1 (en) * 2019-12-30 2021-07-01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35929A1 (en) * 2006-08-10 2008-02-14 Au Optronics Corp.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7680989A (zh) * 2017-07-26 2018-02-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946341A (zh) * 2017-11-10 2018-04-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9472640U (zh) * 2018-12-29 2019-10-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0492018A (zh) * 2019-08-09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10575037U (zh) * 2019-08-09 2020-05-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43774A (zh) * 2020-03-26 2020-07-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35929A1 (en) * 2006-08-10 2008-02-14 Au Optronics Corp.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7680989A (zh) * 2017-07-26 2018-02-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946341A (zh) * 2017-11-10 2018-04-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9472640U (zh) * 2018-12-29 2019-10-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0492018A (zh) * 2019-08-09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10575037U (zh) * 2019-08-09 2020-05-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43774A (zh) * 2020-03-26 2020-07-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202914A1 (en) * 2019-12-30 2021-07-01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S11925060B2 (en) * 2019-12-30 2024-03-05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with movable reflective memb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1428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0958B2 (en) OLED display substrate exhibiting improved brightness and including white sub-pixel unit overlapping plurality of signal lines
EP3573105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 array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668240B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oled显示装置
CN11143043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29382A (zh) 显示面板、多区域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2162947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90123304A1 (en)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
CN10954583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终端
US20220376209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129315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722757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7507853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045874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309726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9100820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09256491A (zh)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3871428B (zh) 显示装置
CN11138406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终端器件
US2021028829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02379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11415963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10777627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2928225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210516727U (zh) 透明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JP7313925B2 (ja) 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