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7460A - 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67460A
CN113867460A CN202111324036.1A CN202111324036A CN113867460A CN 113867460 A CN113867460 A CN 113867460A CN 202111324036 A CN202111324036 A CN 202111324036A CN 113867460 A CN113867460 A CN 113867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data
distance
sensor
sub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40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67460B (zh
Inventor
张英伦
王春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aguar Hengcha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aguar Hengcha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aguar Hengcha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aguar Hengcha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240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674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67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7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67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7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16Electric power subst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包括:检测到的温度超过预设值时,将传感器作为基准传感器,并获取第一温度数据;获取上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二温度数据,下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三温度数据;计算上温度梯度和下温度梯度;将数据输入变电站温度场模型,并获取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绘制环形区域;获取热源设备;对热源设备进行降温处理,并发出对应热源设备的警报信号。本发明还公开了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系统。本发明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及系统,实现了对发热设备的自动定位、自动降温和自动警报,提高了变电站高压室内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并提高了电气设备发热时的响应速度,同时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

Description

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技术,具体涉及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变电站高压室均设置有玻璃窗、轴流风机和百叶窗,用来通风散热。但百叶窗的存在使高压室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直接相通,户外高湿度的空气直接渗透进高压室。同时,由于高压室通常布置在一楼,地表潮气、电缆沟潮气汇集,造成高压室湿度非常之大,严重危及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遇到返潮天气,有些高压室的室内湿度能达到90%以上,使高压设备绝缘水平严重下降。而随着绝缘水平下降,电气设备容易发生安全隐患,很多安全隐患的直接表现就是设备发热。
在变电站高压室中,由于各种设备的电磁辐射较大,所以一般不将温湿度传感器直接安装在电气设备上,而是安装在变电站高压室的墙壁上,这使得当变电站高压室内的电气设备出现发热时,难以进行发热设备的准确定位,降低了对发热设备响应的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当变电站高压室内的电气设备出现发热时,难以进行发热设备的准确定位,降低了对发热设备响应的速度,目的在于提供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及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应用于内墙面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温湿度传感器的变电站高压室;每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有温度预警的预设值;
所述方法包括:
当任意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超过对应的所述预设值时,将该温湿度传感器作为基准传感器,并获取所述基准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一温度数据;
获取沿高度升高方向距离所述基准传感器最近的温湿度传感器作为上传感器,并获取沿高度降低方向距离所述基准传感器最近的温湿度传感器作为下传感器;所述上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二温度数据;所述下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三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基准传感器距离所述上传感器的距离、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计算上温度梯度,并根据所述基准传感器距离所述下传感器的距离、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三温度数据计算下温度梯度;
将所述上温度梯度、所述下温度梯度和所述第一温度数据输入变电站温度场模型,并获取所述变电站温度场模型输出的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
以所述基准传感器所在位置为圆心,绘制环形区域;所述环形区域的内环半径采用第一半径,所述环形区域的外环半径采用第二半径;
获取处于所述环形区域中的所有变电站设备作为热源设备;
对所述热源设备进行降温处理,并发出对应所述热源设备的警报信号。
本实施例实施时,发明人在实践中发现,在变电站高压室的温度场中,虽然每个传感器会受到不同的电气设备温度的影响,但是每个电气设备对不同的传感器影响是不同的,从传感器的角度来看主要体现在一定方向上温度梯度的变化上。本实施例中,需要在变电站高压室的内墙面上沿高度方向设置多个温湿度传感器,其中湿度数据可以用于进行除湿设备的控制,而温度属于则用于电气设备的检测,沿高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准确的获取多个温度梯度,作为一种最佳的方案,多个温湿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可以保持一致。而当任意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超过对应的所述预设值时,说明变电站高压室中存在了发热的电气设备,此时将该温湿度传感器作为基准点进行该发热的电设备的寻找。
寻找方式采用了两个梯度数据,即基准传感器上下两个方向的温度梯度数据,发明人发现这两个梯度数据就可以在一定精确度的基础上寻找出发热设备了,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更多方向进行温度梯度检测,以达到进一步的精确度,这都应当在本实施例的范围内。发明人发现发热设备的位置不同会使得这两个梯度数据表现不同,所以发明人采用机器学习建立模型的方式,来进行电气设备位置的寻找。
由于基准传感器本身会收到多种情况的影响,所以将数据输入模型时,模型输出的是两个半径值,两个半径值之间的环形区域即为预判的电气设备位置,通过以基准传感器所在位置为圆心绘制环形区域的方式就可以相对准确的找到发热设备的位置,并自动的执行降温措施和发出警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了对发热设备的自动定位、自动降温和自动警报,提高了变电站高压室内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并提高了电气设备发热时的响应速度,同时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变电站温度场模型由变电站温度场样本数据训练而来;所述变电站温度场模型的生成包括:
获取多种变电站设备升温对变电站高压室内多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影响作为训练样本数据;
从所述训练样本数据中获取多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中相邻的温湿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梯度作为训练温度梯度,从所述训练样本数据中获取多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训练温度数据,并获取各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到各个所述变电站设备的距离并处理后作为训练距离数据;
以所述训练温度梯度和所述训练温度数据作为输入数据,以所述训练距离数据作为输出数据进行训练生成所述变电站温度场模型。
进一步的,获取各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到各个所述变电站设备的距离并处理后作为训练距离数据包括:
获取各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到各个所述变电站设备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数据;
根据所述训练温度梯度生成浮动距离,并将所述第一距离数据加上所述浮动距离作为第二距离,将所述第一距离数据减去所述浮动距离作为第三距离;
将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作为所述训练距离数据。
进一步的,对所述热源设备进行降温处理,并发出对应所述热源设备的警报信号包括:
当所述热源设备为多个时,将距离所述环形区域的环形轴线最近的设备作为重点热源设备;
对所述重点热源设备发出相应警报,并在发出警报后未得到回应的时长达到阈值时关闭所述重点热源设备。
进一步的,获取处于所述环形区域中的所有变电站设备作为热源设备包括:
当所述环形区域中未发现变电站设备时,减小所述第一半径和/或扩大所述第二半径重新建立环形区域,并获取新建的环形区域中的所有变电站设备作为热源设备。
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系统,包括:
多个温湿度传感器,被配置为沿高度方向设置于变电站高压室的内墙面并检测温度数据;每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有温度预警的预设值;
基准模块,被配置为当任意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超过对应的所述预设值时,将该温湿度传感器作为基准传感器,并获取所述基准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一温度数据;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沿高度升高方向距离所述基准传感器最近的温湿度传感器作为上传感器,并获取沿高度降低方向距离所述基准传感器最近的温湿度传感器作为下传感器;所述上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二温度数据;所述下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三温度数据;
梯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基准传感器距离所述上传感器的距离、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计算上温度梯度,并根据所述基准传感器距离所述下传感器的距离、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三温度数据计算下温度梯度;
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上温度梯度、所述下温度梯度和所述第一温度数据输入变电站温度场模型,并获取所述变电站温度场模型输出的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
检测模块,被配置为以所述基准传感器所在位置为圆心,绘制环形区域;所述环形区域的内环半径采用第一半径,所述环形区域的外环半径采用第二半径;获取处于所述环形区域中的所有变电站设备作为热源设备;
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热源设备进行降温处理,并发出对应所述热源设备的警报信号。
进一步的,还包括:
建模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多种变电站设备升温对变电站高压室内多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影响作为训练样本数据;
所述建模模块从所述训练样本数据中获取多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中相邻的温湿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梯度作为训练温度梯度,从所述训练样本数据中获取多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训练温度数据,并获取各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到各个所述变电站设备的距离并处理后作为训练距离数据;
所述建模模块以所述训练温度梯度和所述训练温度数据作为输入数据,以所述训练距离数据作为输出数据进行训练生成所述变电站温度场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建模模块获取各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到各个所述变电站设备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数据;
所述建模模块根据所述训练温度梯度生成浮动距离,并将所述第一距离数据加上所述浮动距离作为第二距离,将所述第一距离数据减去所述浮动距离作为第三距离;
所述建模模块将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作为所述训练距离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模块还被配置为,当所述热源设备为多个时,将距离所述环形区域的环形轴线最近的设备作为重点热源设备;
对所述重点热源设备发出相应警报,并在发出警报后未得到回应的时长达到阈值时关闭所述重点热源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当所述环形区域中未发现变电站设备时,减小所述第一半径和/或扩大所述第二半径重新建立环形区域,并获取新建的环形区域中的所有变电站设备作为热源设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及系统,实现了对发热设备的自动定位、自动降温和自动警报,提高了变电站高压室内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并提高了电气设备发热时的响应速度,同时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系统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结合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中的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步骤S6所描述的内容。
本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应用于内墙面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温湿度传感器的变电站高压室;每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有温度预警的预设值;
所述方法包括:
S1:当任意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超过对应的所述预设值时,将该温湿度传感器作为基准传感器,并获取所述基准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一温度数据;
S2:获取沿高度升高方向距离所述基准传感器最近的温湿度传感器作为上传感器,并获取沿高度降低方向距离所述基准传感器最近的温湿度传感器作为下传感器;所述上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二温度数据;所述下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三温度数据;
S3:根据所述基准传感器距离所述上传感器的距离、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计算上温度梯度,并根据所述基准传感器距离所述下传感器的距离、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三温度数据计算下温度梯度;
S4:将所述上温度梯度、所述下温度梯度和所述第一温度数据输入变电站温度场模型,并获取所述变电站温度场模型输出的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
S5:以所述基准传感器所在位置为圆心,绘制环形区域;所述环形区域的内环半径采用第一半径,所述环形区域的外环半径采用第二半径;
S6:获取处于所述环形区域中的所有变电站设备作为热源设备;
S7:对所述热源设备进行降温处理,并发出对应所述热源设备的警报信号。
本实施例实施时,发明人在实践中发现,在变电站高压室的温度场中,虽然每个传感器会受到不同的电气设备温度的影响,但是每个电气设备对不同的传感器影响是不同的,从传感器的角度来看主要体现在一定方向上温度梯度的变化上。本实施例中,需要在变电站高压室的内墙面上沿高度方向设置多个温湿度传感器,其中湿度数据可以用于进行除湿设备的控制,而温度属于则用于电气设备的检测,沿高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准确的获取多个温度梯度,作为一种最佳的方案,多个温湿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可以保持一致。而当任意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超过对应的所述预设值时,说明变电站高压室中存在了发热的电气设备,此时将该温湿度传感器作为基准点进行该发热的电设备的寻找。
寻找方式采用了两个梯度数据,即基准传感器上下两个方向的温度梯度数据,发明人发现这两个梯度数据就可以在一定精确度的基础上寻找出发热设备了,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更多方向进行温度梯度检测,以达到进一步的精确度,这都应当在本实施例的范围内。发明人发现发热设备的位置不同会使得这两个梯度数据表现不同,所以发明人采用机器学习建立模型的方式,来进行电气设备位置的寻找。
由于基准传感器本身会收到多种情况的影响,所以将数据输入模型时,模型输出的是两个半径值,两个半径值之间的环形区域即为预判的电气设备位置,通过以基准传感器所在位置为圆心绘制环形区域的方式就可以相对准确的找到发热设备的位置,并自动的执行降温措施和发出警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了对发热设备的自动定位、自动降温和自动警报,提高了变电站高压室内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并提高了电气设备发热时的响应速度,同时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电站温度场模型由变电站温度场样本数据训练而来;所述变电站温度场模型的生成包括:
获取多种变电站设备升温对变电站高压室内多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影响作为训练样本数据;
从所述训练样本数据中获取多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中相邻的温湿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梯度作为训练温度梯度,从所述训练样本数据中获取多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训练温度数据,并获取各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到各个所述变电站设备的距离并处理后作为训练距离数据;
以所述训练温度梯度和所述训练温度数据作为输入数据,以所述训练距离数据作为输出数据进行训练生成所述变电站温度场模型。
本实施例实施时,发明人基于在科学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创造性的进行了变电站温度场模型的设计,首先是获取训练样本数据,可以采用仿真数值计算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现场试验的方式进行,其中优选为仿真数值计算,因为可以获取海量样本数据,便于进行模型训练。
通过从训练样本数据中提取训练温度梯度、训练温度数据作为输入数据,并采用训练距离数据作为输出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就可以生成电站温度场模型,模型优选为具有输入输出数据对应关系的模型,例如神经网络模型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各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到各个所述变电站设备的距离并处理后作为训练距离数据包括:
获取各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到各个所述变电站设备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数据;
根据所述训练温度梯度生成浮动距离,并将所述第一距离数据加上所述浮动距离作为第二距离,将所述第一距离数据减去所述浮动距离作为第三距离;
将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作为所述训练距离数据。
本实施例实施时,发明人发现训练出的模型如果只是输出一个具体半径范围,那么如果温度场发生波动,就无法准确的检测出设备位置,所以根据训练温度梯度生成了浮动距离,示例的,建立训练温度梯度和浮动距离之间的映射关系,训练温度梯度越大,浮动距离越小;训练温度梯度越小,浮动距离越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热源设备进行降温处理,并发出对应所述热源设备的警报信号包括:
当所述热源设备为多个时,将距离所述环形区域的环形轴线最近的设备作为重点热源设备;
对所述重点热源设备发出相应警报,并在发出警报后未得到回应的时长达到阈值时关闭所述重点热源设备。
本实施例实施时,由于是建立了一个环形区域,经常会出现在这个环形区域中出现多个热源设备的情况,此时一般认为最接近环形轴线的设备是最可能的发热源,此时将这个设备作为重点关注的设备;在本实施例中的环形轴线指的是以环形的圆心为圆心,以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平均值为半径的圆。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处于所述环形区域中的所有变电站设备作为热源设备包括:
当所述环形区域中未发现变电站设备时,减小所述第一半径和/或扩大所述第二半径重新建立环形区域,并获取新建的环形区域中的所有变电站设备作为热源设备。
本实施例实施时,发明人发现,由于模型和数据的误差,有时会存在无法在环形区域中找到变电站设备的情况,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出现这种情况时,就扩大环形区域重新进行变电站设备的寻找。
基于上述同样的发明构思,请结合参阅图2,还提供了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系统的功能模块框图,关于所述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系统的详细描述如下:
所述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系统,包括:
多个温湿度传感器,被配置为沿高度方向设置于变电站高压室的内墙面并检测温度数据;每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有温度预警的预设值;
基准模块,被配置为当任意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超过对应的所述预设值时,将该温湿度传感器作为基准传感器,并获取所述基准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一温度数据;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沿高度升高方向距离所述基准传感器最近的温湿度传感器作为上传感器,并获取沿高度降低方向距离所述基准传感器最近的温湿度传感器作为下传感器;所述上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二温度数据;所述下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三温度数据;
梯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基准传感器距离所述上传感器的距离、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计算上温度梯度,并根据所述基准传感器距离所述下传感器的距离、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三温度数据计算下温度梯度;
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上温度梯度、所述下温度梯度和所述第一温度数据输入变电站温度场模型,并获取所述变电站温度场模型输出的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
检测模块,被配置为以所述基准传感器所在位置为圆心,绘制环形区域;所述环形区域的内环半径采用第一半径,所述环形区域的外环半径采用第二半径;获取处于所述环形区域中的所有变电站设备作为热源设备;
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热源设备进行降温处理,并发出对应所述热源设备的警报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建模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多种变电站设备升温对变电站高压室内多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影响作为训练样本数据;
所述建模模块从所述训练样本数据中获取多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中相邻的温湿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梯度作为训练温度梯度,从所述训练样本数据中获取多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训练温度数据,并获取各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到各个所述变电站设备的距离并处理后作为训练距离数据;
所述建模模块以所述训练温度梯度和所述训练温度数据作为输入数据,以所述训练距离数据作为输出数据进行训练生成所述变电站温度场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建模模块获取各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到各个所述变电站设备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数据;
所述建模模块根据所述训练温度梯度生成浮动距离,并将所述第一距离数据加上所述浮动距离作为第二距离,将所述第一距离数据减去所述浮动距离作为第三距离;
所述建模模块将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作为所述训练距离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模块还被配置为,当所述热源设备为多个时,将距离所述环形区域的环形轴线最近的设备作为重点热源设备;
对所述重点热源设备发出相应警报,并在发出警报后未得到回应的时长达到阈值时关闭所述重点热源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当所述环形区域中未发现变电站设备时,减小所述第一半径和/或扩大所述第二半径重新建立环形区域,并获取新建的环形区域中的所有变电站设备作为热源设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格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内墙面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温湿度传感器的变电站高压室;每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有温度预警的预设值;
所述方法包括:
当任意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超过对应的所述预设值时,将该温湿度传感器作为基准传感器,并获取所述基准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一温度数据;
获取沿高度升高方向距离所述基准传感器最近的温湿度传感器作为上传感器,并获取沿高度降低方向距离所述基准传感器最近的温湿度传感器作为下传感器;所述上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二温度数据;所述下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三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基准传感器距离所述上传感器的距离、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计算上温度梯度,并根据所述基准传感器距离所述下传感器的距离、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三温度数据计算下温度梯度;
将所述上温度梯度、所述下温度梯度和所述第一温度数据输入变电站温度场模型,并获取所述变电站温度场模型输出的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
以所述基准传感器所在位置为圆心,绘制环形区域;所述环形区域的内环半径采用第一半径,所述环形区域的外环半径采用第二半径;
获取处于所述环形区域中的所有变电站设备作为热源设备;
对所述热源设备进行降温处理,并发出对应所述热源设备的警报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温度场模型由变电站温度场样本数据训练而来;所述变电站温度场模型的生成包括:
获取多种变电站设备升温对变电站高压室内多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影响作为训练样本数据;
从所述训练样本数据中获取多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中相邻的温湿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梯度作为训练温度梯度,从所述训练样本数据中获取多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训练温度数据,并获取各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到各个所述变电站设备的距离并处理后作为训练距离数据;
以所述训练温度梯度和所述训练温度数据作为输入数据,以所述训练距离数据作为输出数据进行训练生成所述变电站温度场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各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到各个所述变电站设备的距离并处理后作为训练距离数据包括:
获取各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到各个所述变电站设备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数据;
根据所述训练温度梯度生成浮动距离,并将所述第一距离数据加上所述浮动距离作为第二距离,将所述第一距离数据减去所述浮动距离作为第三距离;
将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作为所述训练距离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热源设备进行降温处理,并发出对应所述热源设备的警报信号包括:
当所述热源设备为多个时,将距离所述环形区域的环形轴线最近的设备作为重点热源设备;
对所述重点热源设备发出相应警报,并在发出警报后未得到回应的时长达到阈值时关闭所述重点热源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处于所述环形区域中的所有变电站设备作为热源设备包括:
当所述环形区域中未发现变电站设备时,减小所述第一半径和/或扩大所述第二半径重新建立环形区域,并获取新建的环形区域中的所有变电站设备作为热源设备。
6.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温湿度传感器,被配置为沿高度方向设置于变电站高压室的内墙面并检测温度数据;每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有温度预警的预设值;
基准模块,被配置为当任意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超过对应的所述预设值时,将该温湿度传感器作为基准传感器,并获取所述基准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一温度数据;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沿高度升高方向距离所述基准传感器最近的温湿度传感器作为上传感器,并获取沿高度降低方向距离所述基准传感器最近的温湿度传感器作为下传感器;所述上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二温度数据;所述下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第三温度数据;
梯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基准传感器距离所述上传感器的距离、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计算上温度梯度,并根据所述基准传感器距离所述下传感器的距离、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三温度数据计算下温度梯度;
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上温度梯度、所述下温度梯度和所述第一温度数据输入变电站温度场模型,并获取所述变电站温度场模型输出的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
检测模块,被配置为以所述基准传感器所在位置为圆心,绘制环形区域;所述环形区域的内环半径采用第一半径,所述环形区域的外环半径采用第二半径;获取处于所述环形区域中的所有变电站设备作为热源设备;
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热源设备进行降温处理,并发出对应所述热源设备的警报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建模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多种变电站设备升温对变电站高压室内多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影响作为训练样本数据;
所述建模模块从所述训练样本数据中获取多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中相邻的温湿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梯度作为训练温度梯度,从所述训练样本数据中获取多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训练温度数据,并获取各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到各个所述变电站设备的距离并处理后作为训练距离数据;
所述建模模块以所述训练温度梯度和所述训练温度数据作为输入数据,以所述训练距离数据作为输出数据进行训练生成所述变电站温度场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模块获取各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到各个所述变电站设备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数据;
所述建模模块根据所述训练温度梯度生成浮动距离,并将所述第一距离数据加上所述浮动距离作为第二距离,将所述第一距离数据减去所述浮动距离作为第三距离;
所述建模模块将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作为所述训练距离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还被配置为,当所述热源设备为多个时,将距离所述环形区域的环形轴线最近的设备作为重点热源设备;
对所述重点热源设备发出相应警报,并在发出警报后未得到回应的时长达到阈值时关闭所述重点热源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当所述环形区域中未发现变电站设备时,减小所述第一半径和/或扩大所述第二半径重新建立环形区域,并获取新建的环形区域中的所有变电站设备作为热源设备。
CN202111324036.1A 2021-11-10 2021-11-10 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8674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4036.1A CN113867460B (zh) 2021-11-10 2021-11-10 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4036.1A CN113867460B (zh) 2021-11-10 2021-11-10 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7460A true CN113867460A (zh) 2021-12-31
CN113867460B CN113867460B (zh) 2022-05-17

Family

ID=78987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4036.1A Active CN113867460B (zh) 2021-11-10 2021-11-10 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67460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5721A (zh) * 2001-04-26 2004-06-16 ��������ϵͳ�����ɷ����޹�˾ 控制片材温度的方法和用于所述的温度控制的装置
CN102607643A (zh) * 2012-01-18 2012-07-25 西安交通大学 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站电气设备过热故障诊断及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7179143A (zh) * 2017-06-29 2017-09-19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gis外壳和环境测温的隔离开关触头温度监测模型
CN108521625A (zh) * 2018-03-05 2018-09-11 中北大学 采空区高温点无线监测方法
CN109085463A (zh) * 2018-08-24 2018-12-25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 一种智能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9193943A (zh) * 2018-10-15 2019-01-11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环网柜监测系统
US10242546B1 (en) * 2016-12-30 2019-03-26 Equinix, Inc. Electronic monitoring of cabinet statuses
JP2019144081A (ja) * 2018-02-20 2019-08-29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温度センサ、温度センシング方法および温度センシングプログラム
TWI676901B (zh) * 2018-10-26 2019-11-11 中原大學 移動電力電纜剩餘壽命在線估計方法
CN110598736A (zh) * 2019-08-06 2019-12-20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电力设备红外图像故障定位、识别与预测方法
CN112036449A (zh) * 2020-08-11 2020-12-04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电缆的故障分析决策平台及故障分析方法
CN112414587A (zh) * 2020-09-28 2021-02-2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检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358157A (zh) * 2021-06-10 2021-09-07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兰州供电公司 基于rst-pnn-ga的电力设备温升检测预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5721A (zh) * 2001-04-26 2004-06-16 ��������ϵͳ�����ɷ����޹�˾ 控制片材温度的方法和用于所述的温度控制的装置
CN102607643A (zh) * 2012-01-18 2012-07-25 西安交通大学 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站电气设备过热故障诊断及预警系统及方法
US10242546B1 (en) * 2016-12-30 2019-03-26 Equinix, Inc. Electronic monitoring of cabinet statuses
CN107179143A (zh) * 2017-06-29 2017-09-19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gis外壳和环境测温的隔离开关触头温度监测模型
JP2019144081A (ja) * 2018-02-20 2019-08-29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温度センサ、温度センシング方法および温度センシングプログラム
CN108521625A (zh) * 2018-03-05 2018-09-11 中北大学 采空区高温点无线监测方法
CN109085463A (zh) * 2018-08-24 2018-12-25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 一种智能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9193943A (zh) * 2018-10-15 2019-01-11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环网柜监测系统
TWI676901B (zh) * 2018-10-26 2019-11-11 中原大學 移動電力電纜剩餘壽命在線估計方法
CN110598736A (zh) * 2019-08-06 2019-12-20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电力设备红外图像故障定位、识别与预测方法
CN112036449A (zh) * 2020-08-11 2020-12-04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电缆的故障分析决策平台及故障分析方法
CN112414587A (zh) * 2020-09-28 2021-02-2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检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358157A (zh) * 2021-06-10 2021-09-07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兰州供电公司 基于rst-pnn-ga的电力设备温升检测预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7460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y et al. Robust fault detection of a class of uncertain linear parabolic PDEs
CN108257365B (zh) 一种基于全局不确定性证据动态融合的工业报警器设计方法
Shiravand et al. Prediction of transformer fault in cooling system using combining advanced thermal model and thermography
KR20170124124A (ko) 밀폐공간에서 발생되는 가스 누출 농도 예측 방법
Shi et al. Damage detection in shear buildings using different estimated curvature
CN113867460B (zh) 变电站温湿度监控治理方法及系统
SE1251347A1 (sv) System och förfarande för användning vid övervakning av en industriell anläggning
KR102176799B1 (ko) 진동 신호를 기반으로 한 안전 진단 방법 및 이러한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진동 센서
BR112019024640B1 (pt) Sistema para detectar e analisar a atividade de nêutrons rápidos
CN111472941B (zh) 风机状态判断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642941A (zh) 一种边坡安全状态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02477B (zh) 一种基于大气扩散模型的泄漏源定位方法及系统
JP3161844B2 (ja) プラントの異常検知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20170048843A (ko) 센서 데이터를 이용한 이상 감지 장치 및 방법
CN107909757A (zh) 基于序贯检测的光纤振动安全预警系统振源预警方法
CN105004447A (zh) 一种基于视觉的温度监控系统
CN104794345B (zh) 航迹跟踪中扁平型多假设关联处理方法
CN108229223B (zh) 一种电子产品防拆解运行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03512B (zh) 一种恒温节点故障自检方法
CN105277908A (zh) 三轴电流传感器信号校验方法
JP2017173249A (ja) 物質発生源推定方法及び物質発生源推定装置
CN107806936A (zh) 一种室内温度检测方法与装置
Kiger et al. Harnessing wireless data from the containment of a nuclear power plant
CN103645284B (zh) 一种基于改进ransac理论的快速气味指纹检测方法
JPH07190879A (ja) 気体状物質の漏洩地点推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