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7034A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67034A
CN113867034A CN202111078094.0A CN202111078094A CN113867034A CN 113867034 A CN113867034 A CN 113867034A CN 202111078094 A CN202111078094 A CN 202111078094A CN 113867034 A CN113867034 A CN 113867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
display panel
display module
display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80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武根
陈青林
郑浩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7809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670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67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70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框件和泡棉,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框件内,框件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垂直于竖直部,显示面板设置在水平部上方,显示面板与水平部平行设置,显示面板与水平部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显示面板与竖直部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泡棉与所述框件固定连接,所述泡棉包括第一泡棉和第二泡棉,所述第一泡棉设置在水平部上且填充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泡棉设置在竖直部上且填充所述第二间隙,第一泡棉和第二泡棉将间隙中透射出来的光线进行遮挡与吸收,避免光线在屏幕发光面以外被人眼可见,改善了显示模组的视觉效果,同时,相比起其他的改善漏光方案而言,节约了显示模组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模组已有多年发展经验,技术比较成熟,但随着市场对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需求趋势日益强烈,各屏厂也在积极响应,力争做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但在技术开发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难题就是窄边框带来的漏光问题,光线穿过液晶面板(OC,Open-cell)与背光模组(BLU,Back light unit)边缘的间隙(Gap)透射出来,在屏幕放光面(ActiveArea)以外被人眼可见,造成视觉品味上的不良。
业界提出多种改善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目前漏光问题依然是品质检测的重要项,也是影响良率的关键因素,传统的窄边框和无边框产品设计中没有前框(UP-Bezel)进行遮光,且液晶面板与框件的间隙在0.4毫米,漏光现象明显,现有的技术主要是依靠调整液晶面板偏贴的方式进行改善,但是效果不明显,仍然可能会存在漏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与框件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第一泡棉和第二泡棉以改善显示模组的漏光现象。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框件,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框件内,所述框件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垂直于所述竖直部,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水平部上方,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水平部平行设置,所述显示面板与水平部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显示面板与竖直部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泡棉,所述泡棉与所述框件固定连接,所述泡棉包括第一泡棉和第二泡棉,所述第一泡棉设置在水平部上且填充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泡棉设置在竖直部上且填充所述第二间隙。
可选的,所述框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泡棉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竖直部上,所述安装槽的顶部低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顶面设置。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泡棉的横截面积。
可选的,所述第二泡棉包括固定部和形变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形变部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形变部凸出所述安装槽以填充所述第二间隙设置。
可选的,所述形变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固定部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泡棉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泡棉的厚度,所述第二泡棉的厚度大于等于第二间隙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泡棉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泡棉的密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0.2mm,所述第二泡棉的厚度为0.2-0.4mm。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一种显示模组以及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相对设置。
相对于调整液晶面板偏贴的方案来说,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泡棉和第二泡棉填充显示面板与框件之间的间隙,将间隙中透射出来的光线进行遮挡与吸收,避免光线在屏幕发光面以外被人眼可见,改善了显示模组的视觉效果,同时,相比起其他的改善漏光方案而言,节约了显示模组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第六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第七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显示面板;200、框件;210、水平部;211、第一间隙;220、竖直部;221、第二间隙;230、安装槽;240、容纳槽;310、第一泡棉;320、第二泡棉;321、固定部;322、形变部;323、导引面;330、第三泡棉;400、显示模组;500、背光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00、框件200和泡棉,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上偏光片、液晶面板和下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液晶面板和下偏光片由上向下排列;所述显示面板100设置在所述框件200内,所述框件200包括水平部210和竖直部220,所述竖直部220竖直设置,所述水平部210垂直于所述竖直部220并朝向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内延伸设置,所述显示面板100设置在所述水平部210上方且低于所述竖直部220的顶部设置,所述显示面板100与所述水平部210平行设置,所述显示面板100与水平部210之间设有第一间隙211,所述显示面板100与竖直部220之间设有第二间隙221;所述泡棉与所述框件200固定连接,所述泡棉包括第一泡棉310和第二泡棉320,所述第一泡棉310设置在水平部210上且填充所述第一间隙211,所述第二泡棉320设置在竖直部220上且填充所述第二间隙221,本申请通过使用第一泡棉310和第二泡棉320填充所述第一间隙211和第二间隙221,遮挡从第一间隙211和第二间隙221内透射出来的光线,以解决因显示面板100与框件200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显示面板100漏光的问题,改善了漏光现象,同时,相比起现有的通过调整液晶面板偏贴的方法而言,改善漏光的效果更明显,且节约成本。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221的宽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0.2mm,所述第二泡棉320的厚度为0.2-0.4mm,其中,所述第一泡棉310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泡棉320的厚度,第一泡棉310设置在第一间隙221处,所述第一泡棉310用于承载显示面板的重量且同时抵接显示面板100与框件200,第一泡棉310具有比第二泡棉320更好的承载能力以承载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重量;而第二泡棉320的厚度大于等于第二间隙221的宽度,以使所述第二泡棉320能将第二间隙221完全填充,避免光线透过第二间隙221内透射出来,实现遮光,其中,所述第一泡棉310和第二泡棉320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框件200上,也可使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将第一泡棉310和第二泡棉320固定在所述框件200上,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此处不做赘述。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泡棉310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泡棉320的密度,所述第一泡棉310是用于承载显示面板100的重量且同时连接显示面板100与框件200,第一泡棉310的密度大,第一泡棉310的受力形变程度较弱,第一泡棉310的承载能力就增加,可更好的承载显示面板100的重量且不会因形变程度太大而导致显示面板100安装后的实际位置与预设位置相差较远;而第二泡棉320的密度小,第二泡棉320的受力形变较佳,以使所述显示面板100与框件200的竖直部220之间具有缓冲性能较好的第二泡棉320;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泡棉310和第二泡棉320为分体设置,以便于控制所述第一泡棉310和第二泡棉320的密度不同,同时,所述第一泡棉310和第二泡棉320可以为不同材质的泡棉制成,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选择的材质即可。
所述第一泡棉310和第二泡棉320的颜色为不透光的颜色,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为黑色、白色或灰色,此处不做赘述,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调整。
图2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框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框件200上设有安装槽230,所述第二泡棉320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槽230内,所述安装槽230设置在所述竖直部220上,所述安装槽230的顶部低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顶面设置,所述安装槽230可作为所述第二泡棉320安装时的定位,当控制第二泡棉320的安装高度时,仅需控制安装槽230的高度即可,安装槽230使第二泡棉320在安装时存在安装定位,以使第二泡棉320在安装到框件200上时可采用自动化流水线设备进行安装,无需使用人工判断安装第二泡棉320的位置,节省了显示模组的生产时间,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230的形状为矩形设置,便于与所述第二泡棉320相匹配。
所述安装槽230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泡棉320的横截面积,所述安装槽230沿竖直部220的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泡棉320沿竖直部220的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即当所述第二泡棉320安装到所述安装槽230内时,所述安装槽230与第二泡棉320之间存在有间隙,因安装槽230内具有较大的空间,所述第二泡棉320容易贴附在安装槽230内,且贴附的容错率较高,其中,第二泡棉320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槽230的深度,以使所述第二泡棉320贴附在安装槽230内时,第二泡棉320的一端可伸出安装槽230,以使所述显示面板100与所述框件200之间存在缓冲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泡棉320包括固定部321和形变部322,所述固定部321设置在所述安装槽230内,所述形变部322与所述固定部321固定连接,所述形变部322凸出所述安装槽230以填充所述第二间隙设置,所述固定部321与所述形变部322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粘接等方式,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连接方式即可,此处不做赘述,所述固定部321的密度大于所述形变部322,以使所述固定部321安装到所述安装槽230内时,所述形变部322即使受力发生形变,固定部321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形变程度,从而避免第二泡棉320形变程度大而造成显示面板100与框件200接触,同时,所述固定部321的密度大,固定部321便于握持,固定部321安装到所述安装槽230内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形变,便于将第二泡棉320安装到所述安装槽230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形变部322的厚度大于所述固定部321的厚度,以使所述第二泡棉320的形变范围大,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接触更好,其中,所述固定部321也可为不会形变的固定部321,固定部321的面积与安装槽230的面积相等,固定部321直接安装到安装槽230内,起到第二泡棉320的安装定位作用,以使所述第二泡棉320安装到所述安装槽230内时,形变部322为缓冲作用,而固定部321为第二泡棉320的安装定位,方便安装第二泡棉320。
进一步的,所述形变部322的面积大于所述固定部321的面积,具体来说,所述形变部322在所述框件200的竖直部220的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部321在所述框件200的竖直部220的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即所述形变部322可与所述显示面板100接触的面积大于所述形变部322与所述固定部321接触的面积,以使所述显示面板100与形变部322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所述第二泡棉320对显示面板100的保护能力更好,从而更有利于保护所述显示面板100,避免所述显示面板100因与框件200接触碰撞后损坏。
图4是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第二泡棉320的横截面为C字型,所述第二泡棉320的上下两端包裹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上下两端,以对所述显示面板100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避免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上下顶角与框件200之间直接接触,具体的,所述第二泡棉320在安装时,所述第二泡棉320的顶面高于显示面板100设置,当所述显示面板100安装完成后,将超出显示面板100的第二泡棉320弯折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顶面,以使所述第二泡棉320将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一端包围,形成C字型;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弯折贴附在显示面板100上的第二泡棉320的顶面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上偏光片的高度平齐,避免增加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同时通过第二泡棉320与上偏光片之间相互配合,以实现更好的遮光效果。
图5是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框件上设有容纳槽240,所述容纳槽240用于收纳所述泡棉,具体的,所述容纳槽240设置在所述框件的水平部210与竖直部220的交接处,当所述显示面板100安装到所述框件上时,所述第一泡棉310和第二泡棉320受到挤压,产生形变,所述第一泡棉310朝向所述竖直部220产生形变的部分和所述第二泡棉320朝向水平部210产生形变的部分可以被收纳至所述容纳槽240内部,从而避免形变后的第一泡棉310和第二泡棉320挤压显示面板100,对显示面板100造成损害,同时,也增加了安装第二泡棉320的容错率,即使第二泡棉320未安装到合适的位置而导致第二泡棉320被挤压变形程度较大,受到挤压产生形变的第二泡棉320也可被收纳至容纳槽240内部,避免形变后的第二泡棉320对显示面板100造成损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240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泡棉320的横截面积,避免框件的厚度太薄而导致框件容易损坏。
图6是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三泡棉330,所述第三泡棉330设置在所述框件200的四个对角处并覆盖所述框件200的对角,且所述第三泡棉330可与第二泡棉320连接,以将第二间隙完全填充,实现遮光的效果,具体的,所述第三泡棉330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到所述框件200的四个对角处,所述第三泡棉330与第二泡棉320之间通过粘接或直接挤压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三泡棉330以对所述框件200的四个对角处进行匹配,当所述框件200的尺寸不一致时,仅需将第二泡棉320的长度尺寸进行更换即可,即为延长第二泡棉320的长度,如此设置,方便使用泡棉匹配多种尺寸不同的框件200,对显示面板与框件200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
图7是本申请的第六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六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第二泡棉320上设有导引面323,所述导引面323设置在所述第二泡棉320靠近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一侧,所述导引面323为倾斜设置,所述导引面323靠近框件200的一侧高于所述导引面323靠近显示面板100的一侧,所述导引面323用于显示模组在安装显示面板100时的导引作用,安装显示面板100时,仅需将显示面板100朝向框件200内部按压即可,在所述导引面323的作用下所述显示面板100会朝向所述框件200内的预设位置移动,直至显示面板100与第一泡棉310接触,安装完成,如此设置,便于显示模组安装显示面板100,且提高了显示模组的安装速度,有利于生产效率。
图8是本申请的第七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七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显示模组400和背光模组500,所述背光模组500与所述显示模组400相对设置,所述显示装置不容易漏光,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显示面板,如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显示面板、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型)显示面板、VA(VerticalAlignment,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如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均可适用上述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以形成非常多的实施例,但是申请文件的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出,因而,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上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或技术特征组合之后,将会增强原有的技术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框件,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框件内,所述框件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垂直于所述竖直部,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水平部上方,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水平部平行设置,所述显示面板与水平部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显示面板与竖直部之间设有第二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泡棉,与所述框件固定连接,所述泡棉包括第一泡棉和第二泡棉,所述第一泡棉设置在水平部上且填充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泡棉设置在竖直部上且填充所述第二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泡棉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竖直部上,所述安装槽的顶部低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顶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沿竖直部的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泡棉沿竖直部的竖直方向上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泡棉包括固定部和形变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形变部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形变部凸出所述安装槽以填充所述第二间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固定部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泡棉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泡棉的厚度,所述第二泡棉的厚度大于等于第二间隙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泡棉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泡棉的密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0.2mm,所述第二泡棉的厚度为0.2-0.4mm。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显示模组;以及
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相对设置。
CN202111078094.0A 2021-09-15 2021-09-15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38670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8094.0A CN113867034A (zh) 2021-09-15 2021-09-15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8094.0A CN113867034A (zh) 2021-09-15 2021-09-15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7034A true CN113867034A (zh) 2021-12-31

Family

ID=78995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8094.0A Pending CN113867034A (zh) 2021-09-15 2021-09-15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67034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39112A (ja) * 2008-08-04 2010-02-18 Panasonic Corp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201942128U (zh) * 2011-01-14 2011-08-24 厦门三德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缓冲材
CN102901011A (zh) * 2012-10-23 2013-01-30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定位导光板的缓冲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CN204086745U (zh) * 2014-07-31 2015-01-07 Tcl显示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
CN206490064U (zh) * 2017-03-02 2017-09-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207408716U (zh) * 2017-11-01 2018-05-25 华显光电技术(惠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屏
CN208982566U (zh) * 2018-03-21 2019-06-14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终端
CN210666258U (zh) * 2019-10-24 2020-06-02 威海东山精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及麦拉开胶的无边框液晶模组结构
CN111739416A (zh) * 2020-06-19 2020-10-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39112A (ja) * 2008-08-04 2010-02-18 Panasonic Corp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201942128U (zh) * 2011-01-14 2011-08-24 厦门三德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缓冲材
CN102901011A (zh) * 2012-10-23 2013-01-30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定位导光板的缓冲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CN204086745U (zh) * 2014-07-31 2015-01-07 Tcl显示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
CN206490064U (zh) * 2017-03-02 2017-09-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207408716U (zh) * 2017-11-01 2018-05-25 华显光电技术(惠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屏
CN208982566U (zh) * 2018-03-21 2019-06-14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终端
CN210666258U (zh) * 2019-10-24 2020-06-02 威海东山精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及麦拉开胶的无边框液晶模组结构
CN111739416A (zh) * 2020-06-19 2020-10-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55912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6908726U (zh) 一种超薄背光模组及超薄电视
CN201926843U (zh) 背板、导光板和液晶模组
US10782546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DE202011109888U1 (de) Anzeigevorrichtung
CN211149136U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JP2019512730A (ja) フル貼付けの液晶表示モジュールとその組み立てプロセス
KR101396733B1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3534529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模组的安装方法
CN108391072A (zh) 一种无中框模组及其电视机
CN113867034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867037B (zh) 显示模组及其安装方法
KR102164261B1 (ko) 광학시트 고정수단을 구비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211123563U (zh) 一种改善出光效果的液晶显示模块
CN105588040A (zh) 一种基于量子点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160018689A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799008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12596312A (zh) 一种无边框显示器及其装配方法
CN210894917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模组
US20240169864A1 (en) Four-sided bezel-free full screen structure
KR102282937B1 (ko) 커브드 표시 장치
KR102292809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단말기
KR10115424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CN113867036A (zh) 显示模组
CN113867033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模组的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