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5334A - 预压弯远端外管及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预压弯远端外管及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55334A
CN113855334A CN202111246646.4A CN202111246646A CN113855334A CN 113855334 A CN113855334 A CN 113855334A CN 202111246646 A CN202111246646 A CN 202111246646A CN 113855334 A CN113855334 A CN 113855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outer tube
angle
intervention valve
b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66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沅
靳永富
孟春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stronbio Changs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stronbio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stronbio Changs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stronbio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466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553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55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5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27Devices for manipulating or deploying heart valves during implantation
    • A61F2/2436Deployment by retracting a shea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42Annuloplasty rings or inserts for correcting the valve shape; Implant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a native heart valve
    • A61F2/2466Delivery devices therefor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预压弯远端外管及输送系统,其中,该远端外管包括管体,管体在未收纳介入瓣膜的状态下弯曲预设的第一角度;管体在收纳介入瓣膜的状态下弯曲预设的第二角度,或保持为平直管状,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本申请通过使管体在未收纳介入瓣膜时保持一种弯曲状态,可以在管体收纳介入瓣膜后,依靠介入瓣膜的刚性,使管体由自然弯曲状态转变为平直或者接近平直的状态,此时,管体因发生弹性变形会产生向管体弯曲方向上的应力,由此,在过弓时,管体将不会提供弯曲阻力,甚至还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将介入瓣膜拉向管体弯曲方向上的力,管体受到血管弯曲部位的导向可以更容易的弯曲变形,从而提高了该远端外管的过弓能力。

Description

预压弯远端外管及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压弯远端外管及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介入瓣膜利用输送系统通过血管送到植入部位过程中,装有介入瓣膜的远端外管在过主动脉弓过程中需要按弓的大小进行弯曲变形,才能通过弓。介入瓣膜及其输送系统的过弓能力是评判产品性能的重要元素之一。
过弓能力强,瓣膜临床操作容易,手术风险得以降低。反之,过弓能力差,在输送系统过弓中会导致弓部血管的损伤,而带来并发症的风险;严重时,会出现无法过弓而导手术失败。
现有技术中装有介入瓣膜的外管变形能力差,难以通过小半径的弓,导致小半径的弓的患者无法进行治疗。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压弯远端外管及输送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输送系统的外管难弯曲而导致过弓能力差的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预压弯远端外管,其中,包括用于收纳介入瓣膜的管体,所述管体在未收纳介入瓣膜的状态下弯曲预设的第一角度;所述管体在收纳介入瓣膜的状态下弯曲预设的第二角度,或保持为平直管状,所述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角度为30°~90°,所述第二角度为0~1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环缝和多个第二环缝,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环缝之间形成第一环筋,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环缝之间形成第二环筋,所述第一环筋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环筋的长度;
所述管体上还形成有两条纵筋,所述第一环筋和所述第二环筋均连接于所述纵筋;
所述管体在未收纳介入瓣膜的状态下向所述第二环筋的一侧弯曲。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纵筋的宽度范围值为0.5~2m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环筋和所述第二环筋在轴向上的宽度范围值为0.2~1m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环缝和所述第二环缝在轴向上的宽度范围值为0.1~0.5m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环缝和所述第二环缝与所述纵筋相连位置处均形成为弧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环筋和所述第二环筋均为螺旋分布或平行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环筋的弧长与所述第二环筋的弧长之比为1.05~1.25。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包括手柄组件和连接管路,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连接管路相连,其中,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预压弯远端外管,所述连接管路上远离所述手柄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预压弯远端外管的近端相连。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预压弯远端外管及输送系统,通过使管体在未收纳介入瓣膜时保持一种弯曲状态,可以在管体收纳介入瓣膜后,依靠介入瓣膜的刚性,使管体由自然弯曲状态转变为平直或者接近平直的状态,此时,管体因发生弹性变形会产生向管体弯曲方向上的应力,由此,在过弓时,管体将不会提供弯曲阻力,甚至还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将介入瓣膜拉向管体弯曲方向上的力,管体受到血管弯曲部位的导向可以更容易的弯曲变形,从而提高了该远端外管的过弓能力。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压弯远端外管在未收纳介入瓣膜时的状态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压弯远端外管在收纳介入瓣膜后的状态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在未收纳介入瓣膜时的状态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在收纳介入瓣膜后的状态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在过弓时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
1-管体;
11-第一环缝;
12-第一环筋;
13-第二环缝;
14-第二环筋;
15-纵筋;
16-根部;
2-近端;
3-远端;
10-预压弯远端外管;
20-连接管路;
30-手柄组件;
40-血管。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介入瓣膜输送系统是将介入瓣膜向人体内输送的常用工具,其具有收纳和释放介入瓣膜的功能。现有的输送系统的远端通常包括外管,介入瓣膜能够收纳于该外管内,该外管为一种管状结构,其具有一定的弯曲能力,以便于输送系统能够经过人体内弯曲的血管。
但是,在装有介入瓣膜的输送系统中,过弓(主动脉弓)能力最差的部位是远端外管部位。远端外管部位包括远端外管和被压缩后装入远端外管的介入瓣膜。在过弓过程中,远端外管受弓部弯曲血管腔的影响发生弯曲变形,同时远端外管及其介入瓣膜也会产生变形抗力,这个抗力过大会导致过弓能力变差。
为此,如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压弯远端外管(下文简称远端外管),其包括用于收纳介入瓣膜的管体1,管体1在未收纳介入瓣膜的状态下弯曲预设的第一角度。管体1在收纳介入瓣膜的状态下弯曲预设的第二角度,或保持为平直管状。
其中,如图1和图3所示,管体1在未收纳介入瓣膜的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弯曲状态,同时,管体1仍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的能力,使其受到血管壁的作用可以适当的弯曲变形以在血管40中向前移动。当介入瓣膜被压缩并收纳于管体1中时,如图2和图4所示,管体1依靠介入瓣膜的刚性,使管体1由自然弯曲状态转变为平直或者接近平直的状态,此时,管体1因发生弹性变形会产生向管体1弯曲方向上的应力,由此,在过弓时,管体1将不会提供弯曲阻力,甚至还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将介入瓣膜拉向管体1弯曲方向上的力,管体1受到血管40弯曲部位的导向可以更容易的弯曲变形,如图5所示,从而提高了该远端外管的过弓能力。
可以理解的是,在介入瓣膜收纳于管体1中时,管体1由自然弯曲状态转变为平直或者接近平直的状态,其中,该接近平直的状态即管体1弯曲第二角度,且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在介入瓣膜收纳于管体1中后,管体1可以发生弹性变形,同时管体1可以对介入瓣膜施加一个向管体1弯曲方向上的力,这个力可以使介入瓣膜发生轻微的弯曲,从而可以使装有介入瓣膜的管体1弯曲第二角度,使管体1保持一种弯曲的趋势,当管体1过弓时,该第二角度的存在可以使管体1更容易地过弓,从而提升了该远端外管的过弓能力。
其中,第一角度可以为30°~90°,第二角度可以为0~10°。具体地,第一角度可以为30°、40°、50°、60°、70°、80°或90°,具体的角度可以根据血管40的弯曲状态而设定。此外,第二角度可以为2°、4°、6°、8°或10°,在该角度范围内,管体1既可以顺利通过平直的血管40,也有利于通过弯曲的血管40。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角度为0°时,管体1为直管状态,未发生弯曲。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管体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环缝11和多个第二环缝13,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环缝11之间形成第一环筋12,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环缝13之间形成第二环筋14,所述第一环筋1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环筋14的长度。所述管体1上还形成有两条纵筋15,所述第一环筋12和所述第二环筋14均连接于所述纵筋15。所述管体1在未收纳介入瓣膜的状态下向所述第二环筋14的一侧弯曲。
其中,由于第一环筋12的长度大于第二环筋14的长度,使管体1更容易向第二环筋14所在一侧弯曲,且通过设计第一环缝11和第二环缝13,使管体1更容易弯曲,进而使该外管弯曲后所能达到的最小弯曲半径能够满足任何具有小半径弓的患者的治疗需求。同时,通过设计纵筋15实现了第一环筋12和第二环筋14的连接,使切割后的管体1能够保持管状结构,由此,该外管在不改变现有材料的情况下,既可以实现对介入瓣膜的收纳和释放,又可以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以支撑介入瓣膜。
其中,该管体1为中空的圆柱体管状结构,在管体1的径向上,可以通过激光切割等工艺在管体1上切割出第一环缝11和第二环缝13。
其中,第一环筋12和第二环筋14分别位于两条纵筋15的两侧。第一环筋12为管体1上位于两条纵筋15一侧的圆弧,第二环筋14为管体1上位于两条纵筋15另一侧的圆弧,该第一环筋12的弧长大于第二环筋14的弧长。
具体地,第一环筋12的弧长与第二环筋14的弧长之比为1.05~1.25。在该比值范围内,既可以保证管体1具有良好的弯曲能力以通过较小半径的弓,同时又能够保证管体1提供可靠的支撑力以支撑和传输介入瓣膜。本实施例中,该弧长之比优选为1.15。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管体1包括近端2和远端3,该近端2为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远端3为远离操作者的一端,纵筋15上从近端2到远端3可以具有一致的宽度。但是,由于介入瓣膜由管体1的远端3向近端2回收,导致管体1的近端2需要承受来自介入瓣膜的较大的支撑力,为此,本实施例中,纵筋15上位于近端2的部分宽度大于纵筋15上位于远端3的部分宽度,从而可以使管体1上位于近端2的部分部位具有更强的结构强度,能够实现对介入瓣膜的可靠支撑。
其中,纵筋15的宽度可以由管体1的远端3向近端2逐渐增大,也可以在远端3的一段长度内保持恒定的第一宽度,而在近端2的一段长度内保持恒定的第二宽度,第二宽度大于第一宽度。
具体地,纵筋15的宽度范围值可以为0.5~2mm。具体可以为0.7mm、0.9mm、1.1mm、1.3mm、1.5mm、1.7mm、1.9m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6mm。在该宽度范围内,可以使管体1同时具有良好的弯曲能力和支撑能力。
进一步地,第一环筋12和第二环筋14在轴向上的宽度范围值可以为0.2~1mm。具体可以为0.4mm、0.6mm、0.8m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0.5mm。在该宽度范围内,可以使第一环筋12和第二环筋14能够对介入瓣膜具有可靠的支撑能力,同时还可以使管体1具有良好的弯曲能力。
进一步地,第一环缝11和第二环缝13在轴向上的宽度范围值可以为0.1~0.5mm。具体可以为0.2mm、0.3mm、0.4m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0.3mm。在该宽度范围内,既可以便于管体1的弯曲,同时又可以使各个第一环筋12之间以及各个第二环筋14之间较为紧凑,保证管体1对介入瓣膜具有较强的支撑力,便于对介入瓣膜的收放及输送。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第一环缝11和第二环缝13与纵筋15相连位置处均形成为弧形。在管体1弯曲时,应力集中在第一环缝11及第二环缝13的根部16,该根部16即为与纵筋15连接位置处,如果该根部16具有棱状拐角,该棱状拐角处会受应力的作用发生撕裂,进而导致纵筋15断裂。为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环缝11和第二环缝13的根部16设计成弧形,可以实现第一环缝11及第二环缝13在纵筋15位置处的平滑过渡,避免应力集中造成纵筋15撕裂。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第一环筋12和第二环筋14均可以为螺旋分布或平行分布。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平行分布。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其包括手柄组件30和连接管路20,手柄组件30与连接管路20相连,其中,该输送系统还包括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预压弯远端外管10,连接管路20上远离手柄组件30的一端与该预压弯远端外管10的近端2相连。操作者可以手持手柄组件30操作该输送系统,以通过该远端外管对介入瓣膜的输送和收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预压弯远端外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纳介入瓣膜的管体(1),所述管体(1)在未收纳介入瓣膜的状态下弯曲预设的第一角度;所述管体(1)在收纳介入瓣膜的状态下弯曲预设的第二角度,或保持为平直管状,所述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压弯远端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为30°~90°,所述第二角度为0~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压弯远端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环缝(11)和多个第二环缝(13),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环缝(11)之间形成第一环筋(12),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环缝(13)之间形成第二环筋(14),所述第一环筋(1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环筋(14)的长度;
所述管体(1)上还形成有两条纵筋(15),所述第一环筋(12)和所述第二环筋(14)均连接于所述纵筋(15);
所述管体(1)在未收纳介入瓣膜的状态下向所述第二环筋(14)的一侧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压弯远端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筋(15)的宽度范围值为0.5~2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压弯远端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筋(12)和所述第二环筋(14)在轴向上的宽度范围值为0.2~1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压弯远端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缝(11)和所述第二环缝(13)在轴向上的宽度范围值为0.1~0.5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压弯远端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缝(11)和所述第二环缝(13)与所述纵筋(15)相连位置处均形成为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压弯远端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筋(12)和所述第二环筋(14)均为螺旋分布或平行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压弯远端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筋(12)的弧长与所述第二环筋(14)的弧长之比为1.05~1.25。
10.一种输送系统,包括手柄组件(30)和连接管路(20),所述手柄组件(30)与所述连接管路(20)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预压弯远端外管(10),所述连接管路(20)上远离所述手柄组件(30)的一端与所述预压弯远端外管(10)的近端(2)相连。
CN202111246646.4A 2021-10-26 2021-10-26 预压弯远端外管及输送系统 Pending CN1138553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6646.4A CN113855334A (zh) 2021-10-26 2021-10-26 预压弯远端外管及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6646.4A CN113855334A (zh) 2021-10-26 2021-10-26 预压弯远端外管及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5334A true CN113855334A (zh) 2021-12-31

Family

ID=78997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6646.4A Pending CN113855334A (zh) 2021-10-26 2021-10-26 预压弯远端外管及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553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36322A (zh) * 2023-05-10 2023-06-09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73930A1 (en) * 2006-01-20 2007-07-26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Translumenal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CN110198683A (zh) * 2017-01-19 2019-09-03 4C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植入假体心脏瓣膜的输送系统、方法和装置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0292464A (zh) * 2018-03-22 2019-10-01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弯介入瓣膜输送系统
WO2019238964A1 (en) * 2018-06-14 2019-12-19 Itso Medical Ab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nsvascular delivery of medical devices
CN214128920U (zh) * 2020-10-12 2021-09-07 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弯段可移动的瓣膜输送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73930A1 (en) * 2006-01-20 2007-07-26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Translumenal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CN110198683A (zh) * 2017-01-19 2019-09-03 4C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植入假体心脏瓣膜的输送系统、方法和装置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0292464A (zh) * 2018-03-22 2019-10-01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弯介入瓣膜输送系统
WO2019238964A1 (en) * 2018-06-14 2019-12-19 Itso Medical Ab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nsvascular delivery of medical devices
CN214128920U (zh) * 2020-10-12 2021-09-07 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弯段可移动的瓣膜输送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36322A (zh) * 2023-05-10 2023-06-09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CN116236322B (zh) * 2023-05-10 2023-08-29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85244B1 (en) Interventional medical device system having a slotted section and radiopaque marke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10390981B2 (en) Implant delivery device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interconnected with a catheter, catheter and method
CN107496055B (zh) 心脏瓣膜输送导管及输送系统
CN103189017A (zh) 用于附接至导管或与导管互连的装置、导管及方法
EP1326528B1 (en) Torsionally compensated guidewire
US8075497B2 (en) Wire guide having distal coupling tip
US8777932B2 (en) Catheter connector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JP2011514203A5 (zh)
CN113855334A (zh) 预压弯远端外管及输送系统
JP2009521294A (ja) 分岐管にステントを留置するためのカテーテルシステム
CN109562245B (zh) 导管组装体
CN216495868U (zh) 用于介入式输送装置的挡件及介入式输送装置
US20120065621A1 (en) Double lumen tubing with improved kinking resistance
CN110811927A (zh) 植入体的装载装置
US9693855B2 (en) Stent graft
CN203208504U (zh) 快速交换导引导管
WO2019004100A1 (ja) カテーテル、セパレータおよび吸引システム
KR102422686B1 (ko) 이분지형 스텐트 그래프트의 전달 및 전개 시스템
WO2019073570A1 (ja) ガイドワイヤ
CN113855335A (zh) 易过弓远端外管及输送系统
CN217548154U (zh) 血管内介入装置
JP5519637B2 (ja) ガイドワイヤーおよびガイドワイヤー挿入システム
US11857736B2 (en) Modular medical device catheter system
US20210196931A1 (en) Delivery device for medical tubular body
EP3695874B1 (en) Guide wi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