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7652A - 顶吸式室内机、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顶吸式室内机、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7652A
CN113847652A CN202111131407.4A CN202111131407A CN113847652A CN 113847652 A CN113847652 A CN 113847652A CN 202111131407 A CN202111131407 A CN 202111131407A CN 113847652 A CN113847652 A CN 113847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indoor unit
air supply
shell
suctio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314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47652B (zh
Inventor
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314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76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7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7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47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76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顶吸式室内机、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顶吸式室内机,包括:壳体;驱动件,设置在壳体上;面板,面板连接于驱动件,面板通过驱动件可升降地连接于壳体,在面板下降远离于壳体的情况下,面板与壳体之间形成送风通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吸式室内机,面板通过驱动件可升降地连接于壳体,在需要通过顶吸式室内机进行送风时,控制驱动件驱动面板向远离于壳体所在方向移动,面板即可与壳体之间形成送风通道,经由顶吸式室内机送出的风会通过面板进行导向之后再进行传输,使得送风方向更加平缓,一方面避免了顶吸式室内机直吹用户,另一方能够增加送风距离,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顶吸式室内机、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吸式室内机、一种空调器、一种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顶吸式室内机大多是在面板上开设导风口,通过控制导风板转动实现导风口的关闭,如此设置导致顶吸式室内机在工作时送风向下直吹,如若用户在顶吸式室内机下方容易引起用户不适,如若用户距离较远则感受到的风量很小,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顶吸式室内机。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
有鉴于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顶吸式室内机,包括:
壳体;
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面板,所述面板连接于所述驱动件,所述面板通过所述驱动件可升降地连接于所述壳体,在所述面板下降远离于所述壳体的情况下,所述面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送风通道。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为多个,多个所述驱动件布置在所述面板的周侧,所述驱动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面板。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包括:
滑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齿条,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内,所述齿条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面板;
传动齿,啮合于所述齿条;
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传动齿。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还包括:
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齿条,所述面板通过所述连接件铰接于所述齿条;
变速齿,所述传动齿通过所述变速齿啮合于所述齿条。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包括: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铰接于所述面板。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顶吸式室内机还包括:
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连接于所述面板朝向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导风板倾斜设置。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顶吸式室内机还包括:
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送风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送风件的送风方向朝向于所述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送风件和所述送风通道之间。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回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朝向于所述送风件的吸风侧;
所述面板上设置有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二回风口与所述第一回风口相向设置。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顶吸式室内机还包括:
接水盘,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换热器靠近于所述面板的一端。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基于空调送风指令,控制所述驱动件带动面板向远离于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面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送风通道;和/或
基于空调关闭指令,控制所述驱动件带动面板向靠近于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面板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送风通道闭合。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驱动件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基于全域送风指令,控制所有的所述驱动件带动面板向远离于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面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送风通道。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驱动件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基于定向送风指令,确定目标送风方向;
基于所述目标送风方向,将与所述目标送风方向距离最近的驱动件作为第一目标驱动件,将与所述目标送风方向距离最远的驱动件作为第二目标驱动件;
控制所述第一目标驱动件带动面板向远离于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控制所述第二目标驱动件带动面板向靠近于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面板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的送风通道朝向所述目标送风方向。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驱动件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基于扫风指令,控制多个所述驱动件交替带动所述面板向远离于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吸式室内机,面板通过驱动件可升降地连接于壳体,在需要通过顶吸式室内机进行送风时,控制驱动件驱动面板向远离于壳体所在方向移动,面板即可与壳体之间形成送风通道,经由顶吸式室内机送出的风会通过面板进行导向之后再进行传输,使得送风方向更加平缓,一方面避免了顶吸式室内机直吹用户,另一方能够增加送风距离,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顶吸式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性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顶吸式室内机的一种工作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顶吸式室内机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为图4中BB方向的剖面示意性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顶吸式室内机的面板与驱动件连接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顶吸式室内机的驱动件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性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顶吸式室内机的驱动件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性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步骤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其中,图1图8至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壳体、200驱动件、300面板、400导风板、500换热器、600送风件、700接水盘、800保温层;
101第一回风口、201滑轨、202齿条、203传动齿、204电机、205连接件、206变速齿、207安装板、301第二回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顶吸式室内机,包括:壳体100;驱动件200,设置在壳体100上;面板300,面板300连接于驱动件200,面板300通过驱动件200可升降地连接于壳体100,在面板300下降远离于壳体100的情况下,面板300与壳体100之间形成送风通道。
如图3和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吸式室内机,面板300通过驱动件200可升降地连接于壳体100,在需要通过顶吸式室内机进行送风时,控制驱动件200驱动面板300向远离于壳体100所在方向移动,面板300即可与壳体100之间形成送风通道,经由顶吸式室内机送出的风会通过面板300进行导向之后再进行传输,使得送风方向更加平缓,一方面避免了顶吸式室内机直吹用户,另一方能够增加送风距离,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3和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吸式室内机,在顶吸式室内机送风时,送风先供给到面板300处,由于面板300的设置方向为平行或近似于平行的状态,在送风与面板300相接触时,风的输送方向趋近于平行的方向,代替传统技术中在面板300上开设导风口的送风方案,能够避免风直吹顶吸式室内机正下方,且能够提高送风距离,提高用户体验,尤其是在通过顶吸式室内机进行制冷时,能够避免冷风直吹顶吸式室内机下方的用户,而导致用户受凉。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吸式室内机,在无需顶吸式室内机进行送风时,可以控制面板300上升,既通过驱动件200驱动面板300向壳体100所在的方向移动,面板300可以抵接在壳体100上,进而使得送风通道封闭,如此设置能够对顶吸式室内机的送风通道进行隐藏,使得顶吸式室内机更加美观,同时能够避免灰尘或异物经由送风通道进入到顶吸式室内机之内,较比传统的在面板300上开设导风口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吸式室内机关闭状态更加美观且安全。
可以理解的是,顶吸式室内机在使用过程中是通过吸顶安装,内嵌入天花板或者悬空吊装的,驱动件200驱动面板300下降即为驱动件200驱动面板300向远离于天花板和壳体100所在方向移动,驱动件200驱动面板300上升即为驱动件200驱动面板300向靠近天花板和壳体100所在方向移动。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驱动件200为多个,多个驱动件200布置在面板300的周侧,驱动件200的一端铰接于面板300。
面板300可以通过多个驱动件200连接于壳体100,而每个驱动件200均可以带动面板300相对于壳体100进行升降,如此设置在顶吸式室内机使用过程中,可以使面板300相对于水平面具备多种倾斜角度,如在通过所有的驱动件200共同控制面板300下降,且每个驱动件200的驱动距离相同时,则面板300会处于平行或近似于平行于水平面的状态,这种情况下,顶吸式室内机送风最为平缓,且送风面积最大。如图5所示,控制多个驱动件200中的部分驱动件200带动面板300下降时,部分驱动件200的驱动距离大,而另外一部分驱动件200的驱动距离短的情况下,面板300则会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这种情况下顶吸式室内机的送风方向将会朝向于驱动距离大的驱动件200所在的一侧,实现了顶吸式室内机的定向送风。
通过多个驱动件200连接于面板300,使得面板300与壳体10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降低了面板300脱离于壳体100的概率,避免了因驱动件200的故障而导致面板300脱落,使得顶吸式室内机的使用更加安全。
如图6至图8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驱动件200包括:滑轨201,设置在壳体100内;齿条202,滑动设置在滑轨201内,齿条202的一端铰接于面板300;传动齿203,啮合于齿条202;电机204,电机204的输出端连接于传动齿203。
驱动件200包括了滑轨201、齿条202、传动齿203和电机204,滑轨201与壳体100固定连接,电机204同样也可以固定在壳体100上,在使用过程中,电机204带动传动齿203转动,传动齿203带动齿条202相对于滑轨201滑动即可实现通过驱动件200带动面板300上升或者下降。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控制电机204的驱动方向即可控制齿条202的滑动方向,通过齿条202与传动齿203啮合的方式驱动面板300,能够提供稳定的驱动力,使得面板300的运动更加平稳、可靠。
可以理解的是,传动齿203可以为两个或多个,两个或多个传动齿203中的至少一者连接于电机204,且至少一者啮合于齿条202,通过两个或多个传动齿203的设置可以改变电机204的传动比,使得齿条202的移动速度可控制。
在一些示例中,驱动件200还可以包括限位件,限位件设置在滑轨201的端部和/或齿条202上,以避免齿条202脱离于滑轨201。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驱动件200还可以包括安装板207,滑轨201设置在安装板207上,而安装板207连接于壳体100,电机204和传动齿203同样可以设置在安装板207上。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提高驱动件200的机械强度,安装板207可以与滑轨201为一体式结构。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驱动件200还包括:连接件205,连接于齿条202,面板300通过连接件205铰接于齿条202;变速齿206,传动齿203通过变速齿206啮合于齿条202。
驱动件200还包括了连接件205,通过连接件205的设置,便于驱动件200与面板300的连接,通过连接件205铰接于面板300,在驱动件200带动面板300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面板300能够与驱动件200之间具备一定的自由度,避免了面板300与驱动件200之间产生硬性的机械接触,降低了面板300损坏的概率,尤其是通过多个驱动件200连接于面板300的情况下,每个驱动件200的一端均铰接于面板300,便于控制面板300的倾斜角度。
驱动件200还包括了变速齿206,通过变速齿206的设置能够调节齿条202的滑动速度。
在一些示例中,驱动件200包括:伸缩杆,伸缩杆连接于壳体100,伸缩杆的输出端铰接于面板300。
驱动件200也可以包括伸缩杆,通过伸缩杆的伸长即可带动面板300下降远离于壳体100,通过伸缩杆的收缩即可带动面板300上升向壳体100所在方向靠近。
在一些示例中,伸缩杆可以为电推杆或液压杆,伸缩杆的具体样式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驱动件200还可以包括涡轮和蜗杆,涡轮和蜗杆中的一者连接于壳体100,另一者连接于面板300.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顶吸式室内机还包括:导风板400,导风板400连接于面板300朝向于壳体100的一侧,导风板400倾斜设置。
顶吸式室内机还可以包括导风板400,通过导风板400的设置,在顶吸式室内机送风的过程中,风会现有导风板400进行接触,通过导风板400进行导风后再输送至顶吸式室内机之外,由于面板300的设置趋近于水平,而顶吸式室内机内产生的风的方向有概率与水平方向相垂直,如若风直接供给到面板300上,容易产生风力的损耗,通过将风供给到导风板400上,通过导风板400进行导向,能够降低风力的损耗,利于使顶吸式室内机送风距离更大。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在顶吸式室内机包括了导风板400的情况下,驱动件200可以通过导风板400连接于面板。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顶吸式室内机还包括:换热器500,设置在壳体100内;送风件600,设置在壳体100内,送风件600的送风方向朝向于换热器500,换热器500位于送风件600与送风通道之间。
顶吸式室内机还包括了换热器500和送风件600,送风件600和换热器500,送风件600产生风,风经过换热器500时会与换热器500进行换热,在通过顶吸式室内机进行制冷时,换热器500作为蒸发器,送风件600产生的风流经换热器500会形成冷风,冷风再通过面板300与壳体100之间的送风通道输出即可实现制冷;在通过顶吸式室内机进行制热时,换热器500作为冷凝器,送风件600产生的风流经换热器500会形成热风,热风再通过面板300与壳体100之间的送风通道输出即可实现制热。
在一些示例中,换热器500可以为环状或其他闭合状的形状,而送风件600设置在换热器500围合形成的空间之内,使得经由送风件600输出的风均会流经换热器500,能够提高顶吸式室内机的制冷和制热效率。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壳体100上开设有第一回风口101,第一回风口101朝向于送风件600的吸风侧;面板300上设置有第二回风口301,第二回风口301与第一回风口101相向设置。
壳体100上开设了第一回风口101,面板300上设置了第二回风口301,在顶吸式室内机进行送风时,送风件600即可通过第一回风口101和第二回风口301吸风,而后送风件600送出的风在通过换热器500进行换热。
在一些示例中,送风件600可以为风机。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壳体100上可以形成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的开设方向背离于面板300,而第一回风口101开设在第一凸起上;面板300上可以形成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用于插接在第一凸起内,第二回风口301可以形成在第二凸起上,如此设置通过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的插接,一方面,可以起到为面板300的移动进行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第一回风口101与第二回风口301的相对设置。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换热器500可以布置在第一凸起的周侧,一方面便于换热器500的固定,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经由送风件600送出的风回流。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顶吸式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700,设置在壳体100上,位于换热器500靠近于面板300的一端。
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顶吸式室内机还包括网格板,网格板覆盖在第二回风口301上,送风件600通过第一回风口101和第二回风口301进行吸风,吸入的风会流经网格板,网格板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能够降低顶吸式室内机内灰尘的混入量。
顶吸式室内机还包括了接水盘700,在通过顶吸式室内机进行制冷时,换热器500作为蒸发器进行使用,换热器500的表面会产生冷凝水,通过接水盘700的设置可以承接换热器500上的冷凝水,避免冷凝水穿过面板300滴落,能够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顶吸式室内机还包括:保温层800,设置在壳体100的内壁上。
顶吸式室内机还包括了保温层800,通过保温层800的设置能够避免换热器500能量的流失,在制冷过程中换热器500作为蒸发器时通过保温层800的设置,能够降低蒸发器与室外的换热量,能够避免冷量的流失;在通过顶吸式室内机进行制热,换热器500作为冷凝器时,能够降低冷凝器与室外的换热量,能够避免热能的流失。
如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顶吸式室内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了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顶吸式室内机,该顶吸式室内机进行送风时,可以控制面板300上升,既通过驱动件200驱动面板300向壳体100所在的方向移动,面板300可以抵接在壳体100上,进而使得送风通道封闭,如此设置能够对顶吸式室内机的送风通道进行隐藏,使得顶吸式室内机更加美观,同时能够避免灰尘或异物经由送风通道进入到顶吸式室内机之内,较比传统的在面板300上开设导风口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吸式室内机关闭状态更加美观且安全。
可以理解的是,顶吸式室内机在使用过程中是通过吸顶安装,内嵌入天花板或者悬空吊装的,驱动件200驱动面板300下降即为驱动件200驱动面板300向远离于天花板和壳体100所在方向移动,驱动件200驱动面板300上升即为驱动件200驱动面板300向靠近天花板和壳体100所在方向移动。
在一些示例中,空调器还可以包括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500,压缩机、室外换热器500和顶吸式室内机上的换热器500连通形成介质通路。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500可以均设置在室外,有利于降低空调器的噪音。
如图9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顶吸式室内机,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901:基于空调送风指令,控制驱动件带动面板向远离于壳体的方向移动,以使面板与壳体之间形成送风通道。在需要通过顶吸式室内机进行送风时,用户可以发出空调送风指令,驱动件既可以响应于空调送风指令,带动面板下降敞开以形成送风通道。
步骤902:基于空调关闭指令,控制驱动件带动面板向靠近于壳体的方向移动,以使面板与壳体之间的送风通道闭合。在无需使用空调器时,用户可以发出空调器关闭指令,驱动件即可响应于空调关闭指令,带动面板上升以关闭送风通道。
可以理解的是,顶吸式室内机在使用过程中是通过吸顶安装,内嵌入天花板或者悬空吊装的,驱动件驱动面板下降即为驱动件驱动面板向远离于天花板和壳体所在方向移动,驱动件驱动面板上升即为驱动件驱动面板向靠近天花板和壳体所在方向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在需要通过顶吸式室内机进行送风时,控制驱动件驱动面板向远离于壳体所在方向移动,面板即可与壳体之间形成送风通道,经由顶吸式室内机送出的风会通过面板进行导向之后再进行传输,使得送风方向更加平缓,一方面避免了顶吸式室内机直吹用户,另一方能够增加送风距离,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在顶吸式室内机送风时,送风先供给到面板处,由于面板的设置方向为平行或近似于平行的状态,在送风与面板相接触时,风的输送方向趋近于平行的方向,代替传统技术中在面板上开设导风口的送风方案,能够避免风直吹顶吸式室内机正下方,且能够提高送风距离,提高用户体验,尤其是在通过顶吸式室内机进行制冷时,能够避免冷风直吹顶吸式室内机下方的用户,而导致用户受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在无需顶吸式室内机进行送风时,可以控制面板上升,既通过驱动件驱动面板向壳体所在的方向移动,面板可以抵接在壳体上,进而使得送风通道封闭,如此设置能够对顶吸式室内机的送风通道进行隐藏,使得顶吸式室内机更加美观,同时能够避免灰尘或异物经由送风通道进入到顶吸式室内机之内,较比传统的在面板上开设导风口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吸式室内机关闭状态更加美观且安全。
在一些示例中,在驱动件为多个的情况下,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全域送风指令,控制所有的驱动件带动面板向远离于壳体的方向移动,以使面板与壳体之间形成送风通道。
在面板通过多个驱动件连接于壳体的情况下,顶吸式室内机还可以具备多种控制模式,在用户需要向顶吸式室内机所在空间进行全方位送风时,用户可以发出全域送风指令,这种情况下所有的驱动件均可以响应于全域送风指令,通过所有的驱动件共同带动面板向远离于壳体的方向移动,使得面板整体移动,以敞开在壳体和面板之间形成送风通道,经由顶吸式室内机送出的风即可全方位输出。
在一些示例中,在驱动件为多个的情况下,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定向送风指令,确定目标送风方向;基于目标送风方向,将与目标送风方向距离最近的驱动件作为第一目标驱动件,将与目标送风方向距离最远的驱动件作为第二目标驱动件;控制第一目标驱动件带动面板向远离于壳体的方向移动,控制第二目标驱动件带动面板向靠近于壳体的方向移动,以使面板和壳体之间形成的送风通道朝向目标送风方向。
在用户需要顶吸式室内机向某一特定方向进行送风,减少其他方向的送风量时,用户可以发出定向送风指令,定向送风指令中至少包括了目标送风方向,解析定向送风指令即可获取到目标送风方向,在从多个驱动件中获取到与目标送风方向最为接近的驱动件,将该驱动件作为第一目标驱动件,控制该第一目标驱动件伸长,与第一目标驱动件最远的第二目标驱动件收缩,即可控制面板倾斜,使得面板与壳体之间的送风通道朝向于目标送风方向,顶吸式室内机即可向特定方向进行送风。
在一些示例中,在驱动件为多个的情况下,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扫风指令,控制多个所述驱动件交替带动所述面板向远离于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
在用户需要顶吸式室内机向所在空间内进行扫风时,可以控制多个驱动件交替带动面板下降,以使面板与壳体之间形成的送风通道的送风方向交替变换,即可实现顶吸式室内机的扫风。
可以理解的是,在通过多个驱动件中的目标驱动件带动面板下降时,与目标驱动件距离最远的驱动件应该收缩,以使面板倾斜设置,周期性的变换目标驱动件即可,使得板与壳体之间形成的送风通道的送风方向交替变换,实现顶吸式室内机的扫风。
如图10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1,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1存储有计算机程序112,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1,在需要通过顶吸式室内机进行送风时,用户可以发出空调送风指令,驱动件既可以响应于空调送风指令,带动面板下降敞开以形成送风通道。在无需使用空调器时,用户可以发出空调器关闭指令,驱动件即可响应于空调关闭指令,带动面板上升以关闭送风通道。
可以理解的是,顶吸式室内机在使用过程中是通过吸顶安装,内嵌入天花板或者悬空吊装的,驱动件驱动面板下降即为驱动件驱动面板向远离于天花板和壳体所在方向移动,驱动件驱动面板上升即为驱动件驱动面板向靠近天花板和壳体所在方向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1,在需要通过顶吸式室内机进行送风时,控制驱动件驱动面板向远离于壳体所在方向移动,面板即可与壳体之间形成送风通道,经由顶吸式室内机送出的风会通过面板进行导向之后再进行传输,使得送风方向更加平缓,一方面避免了顶吸式室内机直吹用户,另一方能够增加送风距离,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1,在顶吸式室内机送风时,送风先供给到面板处,由于面板的设置方向为平行或近似于平行的状态,在送风与面板相接触时,风的输送方向趋近于平行的方向,代替传统技术中在面板上开设导风口的送风方案,能够避免风直吹顶吸式室内机正下方,且能够提高送风距离,提高用户体验,尤其是在通过顶吸式室内机进行制冷时,能够避免冷风直吹顶吸式室内机下方的用户,而导致用户受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1,在无需顶吸式室内机进行送风时,可以控制面板上升,既通过驱动件驱动面板向壳体所在的方向移动,面板可以抵接在壳体上,进而使得送风通道封闭,如此设置能够对顶吸式室内机的送风通道进行隐藏,使得顶吸式室内机更加美观,同时能够避免灰尘或异物经由送风通道进入到顶吸式室内机之内,较比传统的在面板上开设导风口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吸式室内机关闭状态更加美观且安全。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如图1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121,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22,执行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122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在需要通过顶吸式室内机进行送风时,用户可以发出空调送风指令,驱动件既可以响应于空调送风指令,带动面板下降敞开以形成送风通道。在无需使用空调器时,用户可以发出空调器关闭指令,驱动件即可响应于空调关闭指令,带动面板上升以关闭送风通道。
可以理解的是,顶吸式室内机在使用过程中是通过吸顶安装,内嵌入天花板或者悬空吊装的,驱动件驱动面板下降即为驱动件驱动面板向远离于天花板和壳体所在方向移动,驱动件驱动面板上升即为驱动件驱动面板向靠近天花板和壳体所在方向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在需要通过顶吸式室内机进行送风时,控制驱动件驱动面板向远离于壳体所在方向移动,面板即可与壳体之间形成送风通道,经由顶吸式室内机送出的风会通过面板进行导向之后再进行传输,使得送风方向更加平缓,一方面避免了顶吸式室内机直吹用户,另一方能够增加送风距离,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在顶吸式室内机送风时,送风先供给到面板处,由于面板的设置方向为平行或近似于平行的状态,在送风与面板相接触时,风的输送方向趋近于平行的方向,代替传统技术中在面板上开设导风口的送风方案,能够避免风直吹顶吸式室内机正下方,且能够提高送风距离,提高用户体验,尤其是在通过顶吸式室内机进行制冷时,能够避免冷风直吹顶吸式室内机下方的用户,而导致用户受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在无需顶吸式室内机进行送风时,可以控制面板上升,既通过驱动件驱动面板向壳体所在的方向移动,面板可以抵接在壳体上,进而使得送风通道封闭,如此设置能够对顶吸式室内机的送风通道进行隐藏,使得顶吸式室内机更加美观,同时能够避免灰尘或异物经由送风通道进入到顶吸式室内机之内,较比传统的在面板上开设导风口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吸式室内机关闭状态更加美观且安全。
在一些示例中,该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网络接口、摄像头、射频(RadioFrequency,RF)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用户接口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等,可选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USB接口、读卡器接口等。网络接口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和显示设备,其中,各个功能单元之间可以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上述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操作系统是管理上述方法的实体设备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信息处理程序以及其它软件和/或程序的运行。网络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存储介质内部各组件之间的通信,以及与信息处理实体设备中其它硬件和软件之间通信。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顶吸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面板,所述面板连接于所述驱动件,所述面板通过所述驱动件可升降地连接于所述壳体,在所述面板下降远离于所述壳体的情况下,所述面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送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件为多个,多个所述驱动件布置在所述面板的周侧,所述驱动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
滑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齿条,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内,所述齿条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面板;
传动齿,啮合于所述齿条;
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传动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包括:
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齿条,所述面板通过所述连接件铰接于所述齿条;
变速齿,所述传动齿通过所述变速齿啮合于所述齿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铰接于所述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连接于所述面板朝向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导风板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送风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送风件的送风方向朝向于所述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送风件和所述送风通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回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朝向于所述送风件的吸风侧;
所述面板上设置有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二回风口与所述第一回风口相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水盘,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换热器靠近于所述面板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
12.一种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基于空调送风指令,控制所述驱动件带动面板向远离于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面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送风通道;和/或
基于空调关闭指令,控制所述驱动件带动面板向靠近于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面板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送风通道闭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件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基于全域送风指令,控制所有的所述驱动件带动面板向远离于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面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送风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件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基于定向送风指令,确定目标送风方向;
基于所述目标送风方向,将与所述目标送风方向距离最近的驱动件作为第一目标驱动件,将与所述目标送风方向距离最远的驱动件作为第二目标驱动件;
控制所述第一目标驱动件带动所述面板向远离于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控制所述第二目标驱动件带动所述面板向靠近于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面板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的送风通道朝向所述目标送风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件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基于扫风指令,控制多个所述驱动件交替带动所述面板向远离于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17.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202111131407.4A 2021-09-26 2021-09-26 顶吸式室内机、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38476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1407.4A CN113847652B (zh) 2021-09-26 2021-09-26 顶吸式室内机、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1407.4A CN113847652B (zh) 2021-09-26 2021-09-26 顶吸式室内机、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7652A true CN113847652A (zh) 2021-12-28
CN113847652B CN113847652B (zh) 2023-05-30

Family

ID=78980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31407.4A Active CN113847652B (zh) 2021-09-26 2021-09-26 顶吸式室内机、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76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6000A (zh) * 2022-08-11 2022-11-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井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天井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8614A (zh) * 2012-08-09 2013-01-1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满足面板升降和风道密封的空调嵌入式室内机
CN105841243A (zh) * 2016-05-23 2016-08-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07230874U (zh) * 2017-09-04 2018-04-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面板和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JP2018141575A (ja) * 2017-02-27 2018-09-13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9323429A (zh) * 2018-11-02 2019-02-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8614A (zh) * 2012-08-09 2013-01-1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满足面板升降和风道密封的空调嵌入式室内机
CN105841243A (zh) * 2016-05-23 2016-08-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顶式空调室内机
JP2018141575A (ja) * 2017-02-27 2018-09-13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207230874U (zh) * 2017-09-04 2018-04-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面板和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109323429A (zh) * 2018-11-02 2019-02-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6000A (zh) * 2022-08-11 2022-11-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井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天井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7652B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81845B1 (ko) 공기조화장치의 실내기
EP2719969A1 (en) Air conditioner
CN212319905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1782264A (zh) 空调
CN113847652A (zh) 顶吸式室内机、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4266308A (zh) 一种基于投影功能的空调
CN204176760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EP2913600B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KR20090029074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329694C (zh)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空气导向构件
CN114060938A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101727413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에어가이드
KR101482122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07747770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KR20100025357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운전 방법
CN217817099U (zh)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N215982934U (zh) 一种分体式空调外机用具有高度调节机构的底盘
US6460365B2 (en) Indoor unit of a package air conditioner
KR20100050311A (ko) 공기조화기
KR20070005176A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0601958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477694B (zh) 一种可上下送风的柜式空调器
KR20090010449A (ko) 공기조화기
CN100501247C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959252B (zh) 空调系统及构成空调系统的空气循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