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7353A - 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7353A
CN113847353A CN202111061727.7A CN202111061727A CN113847353A CN 113847353 A CN113847353 A CN 113847353A CN 202111061727 A CN202111061727 A CN 202111061727A CN 113847353 A CN113847353 A CN 113847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lubricating
oil
plug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17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胜景
杨伟香
杨红香
杨泽香
汪加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shui Rui Feng Heavy Bearing Block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shui Rui Feng Heavy Bearing Block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shui Rui Feng Heavy Bearing Block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shui Rui Feng Heavy Bearing Block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172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73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7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735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5/00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 F16C35/04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in the case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5/06Mounting or dismounting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Fixing them onto shaft or in hou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1/00Constructional modifications of parts of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urpose of 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31/00Means for collecting, retaining, or draining-off lubricant in or on machines or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连接有用对工作的轴承进行减震和固定的减震结构,所述主体连接有用于对轴承进行润滑的润滑结构,所述主体安装有用于对润滑油进行增压释放的增压结构,所述主体连接有用于排除主体内部废弃润滑油的排油结构,所述主体安装有辅助排油结构工作的限位结构,所述主体安装有控制结构;通过减震结构能够减小轴承在工作时的震动,润滑结构能够对轴承进行自动润滑,增压结构能够将润滑结构内的润滑油运输到轴承的一端,通过排油结构能够将变质的润滑油排除,通过限位结构能够很好的辅助排油结构工作,通过控制结构来控制排油结构和增压结构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在对轴承进行安装固定时就需要用到轴承座,为了减少轴承在工作过程中的震动,以及降低轴承的摩擦,就需要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
目前具有减震自润滑的轴承座,在长时间工作后,轴承座内部的润滑油会发生变质,为了不影响轴承的正常工作,就需要对轴承座内部的润滑油杂质进行清理,通过排油孔进行清理不便,易导致排油孔堵塞,或通过拆卸轴承座进行清理,清理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连接有用对工作的轴承进行减震和固定的减震结构,所述主体连接有用于对轴承进行润滑的润滑结构,所述主体安装有用于对润滑油进行增压释放的增压结构,所述主体连接有用于排除主体内部废弃润滑油的排油结构,所述主体安装有辅助排油结构工作的限位结构,所述主体安装有用于控住排油结构和增压结构工作的控制结构;
所述控制结构包括按压块,所述主体设有按压块,所述主体设有滑动槽,所述按压块通过滑动槽和主体滑动连接,所述按压块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按压块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和蜗轮啮合,所述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和蜗轮抵触,所述转动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档槽,所述蜗轮只有半圈具有齿槽,所述档槽呈矩形状。
具体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减震垫,所述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所述主体上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盖。
具体的,所述润滑结构包括储油室,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储油室,所述主体的一端螺纹连有端盖,所述储油室通过端盖和外部连通,所述主体的内部一端设有润滑槽,所述润滑槽和储油室之间通过单向阀连通,所述润滑槽的底端呈斜面状,所述润滑槽的高度低于轴承内环的高度。
具体的,所述增压结构包括增压管,所述主体一端固定连接有增压管,所述增压管内部设有压气室,所述增压管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气塞,所述压气塞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增压管的顶端设有气孔,外部空气通过气孔进入到压气室,所述增压管的底端通过单向阀和储油室连通,所述压气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和主体滑动连接,所述压杆上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压气塞、增压管固定连接,所述压杆通过档槽和挡板滑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排油结构包括推杆,所述主体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和主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压杆的底端滑动连接有推动塞,所述推动塞和压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负压塞,所述主体上设有排油室,所述推动塞、负压塞通过排油室和主体滑动连接,所述主体上设有排油道,所述润滑槽通过排油道和排油室连通,所述排油道上设有单向阀,外部环境和排油室连通,所述压杆和推杆滑动连接,所述压杆呈“Y”形,所述推杆的一端呈“口”形。
具体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控制杆,所述主体的底端滑动连接有控制杆,所述主体滑动连接有一对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控制杆抵触,所述限位块和主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和推动塞的底端抵触,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平衡孔,所述主体靠近于第三弹簧的一端通过平衡孔和外部连通,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呈斜面状,所述控制杆呈“U”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包括主体,主体连接有用对工作的轴承进行减震和固定的减震结构,主体连接有用于对轴承进行润滑的润滑结构,通过减震结构能够减小轴承在工作时的震动,润滑结构能够对轴承进行自动润滑,即:将轴承放置于固定盖和主体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在对主体进行固定,橡胶制的减震垫能够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旋出固定盖,将储油室的内部加满润滑油,在旋紧固定盖,保证其密闭性,轴承底端将处于润滑槽的内部,储油室内部的润滑油只能通过单向阀单向流动到润滑槽的内部,轴承在转动时便可对其整个进行润滑,需给予储油室内部一定压力才能使储油室内部的润滑油通过单向阀流入到润滑槽内。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主体安装有用于对润滑油进行增压释放的增压结构,主体安装有用于控住排油结构和增压结构工作的控制结构,增压结构能够将润滑结构内的润滑油运输到轴承的一端,通过控制结构来控制排油结构和增压结构工作,即:转动蜗杆,蜗杆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从而带动转动环转动,从而带动挡板和档槽转动,由于蜗轮只有半圈具有齿槽,所以在固定块的配合下,蜗轮只能转动四分之一圈,从而带动转动环、挡板和档槽转动四分之一圈,档槽呈矩形状,从而使档槽对准推杆的顶端,挡板与压杆垂直,从而便可向下按动按压块,带动压杆运动,压杆向下运动,推杆将穿过档槽,带动压气塞向增压管的底端运动,从而使压气室内部的空气压缩,第一弹簧压缩,此时压气室内部的气体将通过单向阀单向流通到储油室内部,从而储油室内部压强增大,便可将储油室内部的润滑油通过单向阀单向压动到润滑槽的内部,从而实现对轴承润滑的目的,松开按压块,在第一弹簧推动下,推动压气塞向上运动,使压气室的内部形成负压,使外部空气通过气孔和压气塞上的单向阀单向流动到压气室内部,从而便于下次工作,多次按压便可将储油室内部的润滑油送入润滑槽。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主体连接有用于排除主体内部废弃润滑油的排油结构,主体安装有辅助排油结构工作的限位结构,通过排油结构能够将变质的润滑油排除,通过限位结构能够很好的辅助排油结构工作,即:当轴承长时间工作后,润滑槽内部的部分润滑油将会发生变质,并形成沉淀物,从而需要对其进行清理,反向转动蜗杆转动至转不动,使档槽对准压杆的顶端,挡板与推杆垂直,从而便可向下按动按压块,带动推杆向下运动,压杆与档槽脱离,在限位块的抵触下,推动塞不运动,负压塞向下运动,第三弹簧和第二弹簧压缩,从而使负压塞和推动塞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负压塞和推动塞之间形成负压,便可使润滑槽内部的变质润滑油通过排油道和单向阀单向流动到负压塞和推动塞之间,此时负压塞继续向下运动,从而使负压塞进入到排油室的底端,并与主体脱离,从而使负压塞和推动塞之间的润滑油可通过排油室流出外部环境,润滑油易粘附在排油室的顶端,负压塞向下运动将会与控制杆抵触,推动控制杆向下运动,控制杆向下运动使时,带动一对限位块向排油室两端运动,第四弹簧压缩,从而限位块和推动塞脱离,在第三弹簧的推动下,将推动推动塞向下运动,从而将排油室内部的润滑油推出到外部,平衡孔能够平衡外部和第三弹簧端的大气压,从而使推动塞的运动更加流畅,松开按压块,在第二弹簧推动下推杆复位,带动负压塞复位,从而带动推动塞和第三弹簧复位,使外部空气通过负压塞上的单向阀单向流通到负压塞和推动塞之间,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将推动限位块复位,带动控制杆复位,限位块一端呈斜面状,使推动塞的底端将再次与限位块抵触,从而便于下次工作,多次按动按压块,便可将润滑槽内部的变质润滑油排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体与减震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按压块与蜗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压杆与推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主体与限位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减震结构;201、减震垫;202、固定盖;3、润滑结构;301、端盖;302、储油室;303、润滑槽;4、增压结构;401、增压管;402、气孔;403、压气塞;404、压气室;405、压杆;406、第一弹簧;5、控制结构;501、按压块;502、滑动槽;503、转动环;504、蜗轮;505、挡板;506、档槽;507、蜗杆;508、固定块;6、排油结构;601、推杆;602、第二弹簧;603、第三弹簧;604、推动塞;605、负压塞;606、排油道;607、排油室;608、平衡孔;7、限位结构;701、控制杆;702、限位块;703、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连接有用对工作的轴承进行减震和固定的减震结构2,所述主体1连接有用于对轴承进行润滑的润滑结构3,所述主体1安装有用于对润滑油进行增压释放的增压结构4,所述主体1连接有用于排除主体1内部废弃润滑油的排油结构6,所述主体1安装有辅助排油结构6工作的限位结构7,所述主体1安装有用于控住排油结构6和增压结构4工作的控制结构5;
所述控制结构5包括按压块501,所述主体1设有按压块501,所述主体1设有滑动槽502,所述按压块501通过滑动槽502和主体1滑动连接,所述按压块50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环503,所述转动环503固定连接有蜗轮504,所述按压块501转动连接有蜗杆507,所述蜗杆507和蜗轮504啮合,所述主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08,所述固定块508的一端和蜗轮504抵触,所述转动环5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505,所述挡板505上设有档槽506,所述蜗轮504只有半圈具有齿槽,所述档槽506呈矩形状;转动蜗杆507,蜗杆507将带动蜗轮504转动,蜗轮504从而带动转动环503转动,从而带动挡板505和档槽506转动,由于蜗轮504只有半圈具有齿槽,所以在固定块508的配合下,蜗轮504只能转动四分之一圈,从而带动转动环503、挡板505和档槽506转动四分之一圈,档槽506呈矩形状,从而使档槽506对准推杆601的顶端,挡板505与压杆405垂直,从而便可向下按动按压块501,带动压杆405运动。
具体的,所述减震结构2包括减震垫201,所述主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垫201,所述主体1上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盖202;将轴承放置于固定盖202和主体1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在对主体1进行固定,橡胶制的减震垫201能够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
具体的,所述润滑结构3包括储油室302,所述主体1的一端设有储油室302,所述主体1的一端螺纹连有端盖301,所述储油室302通过端盖301和外部连通,所述主体1的内部一端设有润滑槽303,所述润滑槽303和储油室302之间通过单向阀连通,所述润滑槽303的底端呈斜面状,所述润滑槽303的高度低于轴承内环的高度;旋出固定盖202,将储油室302的内部加满润滑油,在旋紧固定盖202,保证其密闭性,轴承底端将处于润滑槽303的内部,储油室302内部的润滑油只能通过单向阀单向流动到润滑槽303的内部,轴承在转动时便可对其整个进行润滑,需给予储油室302内部一定压力才能使储油室302内部的润滑油通过单向阀流入到润滑槽303内。
具体的,所述增压结构4包括增压管401,所述主体1一端固定连接有增压管401,所述增压管401内部设有压气室404,所述增压管401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气塞403,所述压气塞403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增压管401的顶端设有气孔402,外部空气通过气孔402进入到压气室404,所述增压管401的底端通过单向阀和储油室302连通,所述压气塞4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杆405,所述压杆405和主体1滑动连接,所述压杆405上套接有第一弹簧406,所述第一弹簧406的两端分别与压气塞403、增压管401固定连接,所述压杆405通过档槽506和挡板505滑动连接;压杆405向下运动,推杆601将穿过档槽506,带动压气塞403向增压管401的底端运动,从而使压气室404内部的空气压缩,第一弹簧406压缩,此时压气室404内部的气体将通过单向阀单向流通到储油室302内部,从而储油室302内部压强增大,便可将储油室302内部的润滑油通过单向阀单向压动到润滑槽303的内部,从而实现对轴承润滑的目的,松开按压块501,在第一弹簧406推动下,推动压气塞403向上运动,使压气室404的内部形成负压,使外部空气通过气孔402和压气塞403上的单向阀单向流动到压气室404内部,从而便于下次工作,多次按压便可将储油室302内部的润滑油送入润滑槽303。
具体的,所述排油结构6包括推杆601,所述主体1滑动连接有推杆601,所述推杆601和主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02,所述压杆405的底端滑动连接有推动塞604,所述推动塞604和压杆40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603,所述压杆4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负压塞605,所述主体1上设有排油室607,所述推动塞604、负压塞605通过排油室607和主体1滑动连接,所述主体1上设有排油道606,所述润滑槽303通过排油道606和排油室607连通,所述排油道606上设有单向阀,外部环境和排油室607连通,所述压杆405和推杆601滑动连接,所述压杆405呈“Y”形,所述推杆601的一端呈“口”形;当轴承长时间工作后,润滑槽303内部的部分润滑油将会发生变质,并形成沉淀物,从而需要对其进行清理,反向转动蜗杆507转动至转不动,使档槽506对准压杆405的顶端,挡板505与推杆601垂直,从而便可向下按动按压块501,带动推杆601向下运动,压杆405与档槽506脱离,在限位块702的抵触下,推动塞604不运动,负压塞605向下运动,第三弹簧603和第二弹簧602压缩,从而使负压塞605和推动塞604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负压塞605和推动塞604之间形成负压,便可使润滑槽303内部的变质润滑油通过排油道606和单向阀单向流动到负压塞605和推动塞604之间,此时负压塞605继续向下运动,从而使负压塞605进入到排油室607的底端,并与主体1脱离,从而使负压塞605和推动塞604之间的润滑油可通过排油室607流出外部环境,润滑油易粘附在排油室607的顶端,负压塞605向下运动将会与控制杆701抵触,推动控制杆701向下运动。
具体的,所述限位结构7包括控制杆701,所述主体1的底端滑动连接有控制杆701,所述主体1滑动连接有一对限位块702,所述限位块702和控制杆701抵触,所述限位块702和主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703,所述限位块702的一端和推动塞604的底端抵触,所述主体1的一端设有平衡孔608,所述主体1靠近于第三弹簧603的一端通过平衡孔608和外部连通,所述限位块702的一端呈斜面状,所述控制杆701呈“U”形;控制杆701向下运动使时,带动一对限位块702向排油室607两端运动,第四弹簧703压缩,从而限位块702和推动塞604脱离,在第三弹簧603的推动下,将推动推动塞604向下运动,从而将排油室607内部的润滑油推出到外部,平衡孔608能够平衡外部和第三弹簧603端的大气压,从而使推动塞604的运动更加流畅,松开按压块501,在第二弹簧602推动下推杆601复位,带动负压塞605复位,从而带动推动塞604和第三弹簧603复位,使外部空气通过负压塞605上的单向阀单向流通到负压塞605和推动塞604之间,在第四弹簧703的作用下将推动限位块702复位,带动控制杆701复位,限位块702一端呈斜面状,使推动塞604的底端将再次与限位块702抵触,从而便于下次工作,多次按动按压块501,便可将润滑槽303内部的变质润滑油排尽。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将轴承放置于固定盖202和主体1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在对主体1进行固定,橡胶制的减震垫201能够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旋出固定盖202,将储油室302的内部加满润滑油,在旋紧固定盖202,保证其密闭性,轴承底端将处于润滑槽303的内部,储油室302内部的润滑油只能通过单向阀单向流动到润滑槽303的内部,轴承在转动时便可对其整个进行润滑,需给予储油室302内部一定压力才能使储油室302内部的润滑油通过单向阀流入到润滑槽303内,转动蜗杆507,蜗杆507将带动蜗轮504转动,蜗轮504从而带动转动环503转动,从而带动挡板505和档槽506转动,由于蜗轮504只有半圈具有齿槽,所以在固定块508的配合下,蜗轮504只能转动四分之一圈,从而带动转动环503、挡板505和档槽506转动四分之一圈,档槽506呈矩形状,从而使档槽506对准推杆601的顶端,挡板505与压杆405垂直,从而便可向下按动按压块501,带动压杆405运动,压杆405向下运动,推杆601将穿过档槽506,带动压气塞403向增压管401的底端运动,从而使压气室404内部的空气压缩,第一弹簧406压缩,此时压气室404内部的气体将通过单向阀单向流通到储油室302内部,从而储油室302内部压强增大,便可将储油室302内部的润滑油通过单向阀单向压动到润滑槽303的内部,从而实现对轴承润滑的目的,松开按压块501,在第一弹簧406推动下,推动压气塞403向上运动,使压气室404的内部形成负压,使外部空气通过气孔402和压气塞403上的单向阀单向流动到压气室404内部,从而便于下次工作,多次按压便可将储油室302内部的润滑油送入润滑槽303,当轴承长时间工作后,润滑槽303内部的部分润滑油将会发生变质,并形成沉淀物,从而需要对其进行清理,反向转动蜗杆507转动至转不动,使档槽506对准压杆405的顶端,挡板505与推杆601垂直,从而便可向下按动按压块501,带动推杆601向下运动,压杆405与档槽506脱离,在限位块702的抵触下,推动塞604不运动,负压塞605向下运动,第三弹簧603和第二弹簧602压缩,从而使负压塞605和推动塞604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负压塞605和推动塞604之间形成负压,便可使润滑槽303内部的变质润滑油通过排油道606和单向阀单向流动到负压塞605和推动塞604之间,此时负压塞605继续向下运动,从而使负压塞605进入到排油室607的底端,并与主体1脱离,从而使负压塞605和推动塞604之间的润滑油可通过排油室607流出外部环境,润滑油易粘附在排油室607的顶端,负压塞605向下运动将会与控制杆701抵触,推动控制杆701向下运动,控制杆701向下运动使时,带动一对限位块702向排油室607两端运动,第四弹簧703压缩,从而限位块702和推动塞604脱离,在第三弹簧603的推动下,将推动推动塞604向下运动,从而将排油室607内部的润滑油推出到外部,平衡孔608能够平衡外部和第三弹簧603端的大气压,从而使推动塞604的运动更加流畅,松开按压块501,在第二弹簧602推动下推杆601复位,带动负压塞605复位,从而带动推动塞604和第三弹簧603复位,使外部空气通过负压塞605上的单向阀单向流通到负压塞605和推动塞604之间,在第四弹簧703的作用下将推动限位块702复位,带动控制杆701复位,限位块702一端呈斜面状,使推动塞604的底端将再次与限位块702抵触,从而便于下次工作,多次按动按压块501,便可将润滑槽303内部的变质润滑油排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连接有用对工作的轴承进行减震和固定的减震结构(2),所述主体(1)连接有用于对轴承进行润滑的润滑结构(3),所述主体(1)安装有用于对润滑油进行增压释放的增压结构(4),所述主体(1)连接有用于排除主体(1)内部废弃润滑油的排油结构(6),所述主体(1)安装有辅助排油结构(6)工作的限位结构(7),所述主体(1)安装有用于控住排油结构(6)和增压结构(4)工作的控制结构(5);
所述控制结构(5)包括按压块(501),所述主体(1)设有按压块(501),所述主体(1)设有滑动槽(502),所述按压块(501)通过滑动槽(502)和主体(1)滑动连接,所述按压块(50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环(503),所述转动环(503)固定连接有蜗轮(504),所述按压块(501)转动连接有蜗杆(507),所述蜗杆(507)和蜗轮(504)啮合,所述主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08),所述固定块(508)的一端和蜗轮(504)抵触,所述转动环(5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505),所述挡板(505)上设有档槽(5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504)只有半圈具有齿槽,所述档槽(506)呈矩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2)包括减震垫(201),所述主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垫(201),所述主体(1)上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盖(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结构(3)包括储油室(302),所述主体(1)的一端设有储油室(302),所述主体(1)的一端螺纹连有端盖(301),所述储油室(302)通过端盖(301)和外部连通,所述主体(1)的内部一端设有润滑槽(303),所述润滑槽(303)和储油室(302)之间通过单向阀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槽(303)的底端呈斜面状,所述润滑槽(303)的高度低于轴承内环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结构(4)包括增压管(401),所述主体(1)一端固定连接有增压管(401),所述增压管(401)内部设有压气室(404),所述增压管(401)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气塞(403),所述压气塞(403)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增压管(401)的顶端设有气孔(402),外部空气通过气孔(402)进入到压气室(404),所述增压管(401)的底端通过单向阀和储油室(302)连通,所述压气塞(4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杆(405),所述压杆(405)和主体(1)滑动连接,所述压杆(405)上套接有第一弹簧(406),所述第一弹簧(406)的两端分别与压气塞(403)、增压管(401)固定连接,所述压杆(405)通过档槽(506)和挡板(505)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结构(6)包括推杆(601),所述主体(1)滑动连接有推杆(601),所述推杆(601)和主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02),所述压杆(405)的底端滑动连接有推动塞(604),所述推动塞(604)和压杆(40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603),所述压杆(4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负压塞(605),所述主体(1)上设有排油室(607),所述推动塞(604)、负压塞(605)通过排油室(607)和主体(1)滑动连接,所述主体(1)上设有排油道(606),所述润滑槽(303)通过排油道(606)和排油室(607)连通,所述排油道(606)上设有单向阀,外部环境和排油室(607)连通,所述压杆(405)和推杆(601)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405)呈“Y”形,所述推杆(601)的一端呈“口”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7)包括控制杆(701),所述主体(1)的底端滑动连接有控制杆(701),所述主体(1)滑动连接有一对限位块(702),所述限位块(702)和控制杆(701)抵触,所述限位块(702)和主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703),所述限位块(702)的一端和推动塞(604)的底端抵触,所述主体(1)的一端设有平衡孔(608),所述主体(1)靠近于第三弹簧(603)的一端通过平衡孔(608)和外部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702)的一端呈斜面状,所述控制杆(701)呈“U”形。
CN202111061727.7A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 Withdrawn CN1138473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1727.7A CN113847353A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1727.7A CN113847353A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7353A true CN113847353A (zh) 2021-12-28

Family

ID=78973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1727.7A Withdrawn CN113847353A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735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0135A (zh) 流体流控制结构
CN204300287U (zh) 自润滑链轮
CN102913585B (zh) 油气弹簧
CN203516697U (zh) 一种减速箱轴承润滑装置及使用该润滑装置的减速箱
CN113847353A (zh) 一种减震自润滑轴承座
CN109268948A (zh) 一种空调制冷用具有缓冲功能的压缩机底座及使用方法
CN209026149U (zh) 一种自动润滑齿轮
CN113638975A (zh) 一种便于灌注润滑油的轴承座
CN207162085U (zh) 一种高压气动油脂加注器
CN113124061B (zh) 一种带有自动填充润滑液的风电机组偏航轴承
CN211951403U (zh) 一种链轮润滑装置
CN108953910A (zh) 一种液压式调节的物联网计算机显示器
CN201714641U (zh) 燃料电池用隔膜气泵
CN201696599U (zh) 摩托车传动链条链轮自动注油器
CN207879295U (zh) 抽油机井节能盘根盒
CN112196973A (zh) 一种带抽油泵润滑的锥齿轮减速机
CN205190708U (zh) 带减震齿轮和集油润滑功能的减速器
CN215109464U (zh) 一种双螺杆泵
CN216242550U (zh) 一种驱动润滑式阀门
CN210318352U (zh) 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链条
CN205190718U (zh) 带减震、集油润滑、循环冷却和气压平衡功能的减速器
CN218950987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液氨灌装用灌装头
CN204267643U (zh) 隔震型差速器
CN204592108U (zh) 收能式减震器
CN109662598A (zh) 一种利用负压注水的饮水机注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