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4307B -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4307B
CN113844307B CN202111451091.7A CN202111451091A CN113844307B CN 113844307 B CN113844307 B CN 113844307B CN 202111451091 A CN202111451091 A CN 202111451091A CN 113844307 B CN113844307 B CN 1138443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y valve
movable
plate
new energy
char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10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44307A (zh
Inventor
邹灵浩
陆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Longcheng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4510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43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4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4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44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4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g Frame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充电桩本体,还包括:活动组件;圆环形的安装板;连接部件;储气瓶。本发明中,罩体内侧设置有尖刺和活动板,三通阀门内设置有密封塞,传动组件用于连接密封塞与活动板,采用此设计的好处在于:在倒车时,在发生碰撞前,汽车首先挤压囊体,使囊体往罩体的内侧挤压,当尖刺接触囊体后,将囊体刺破,由于囊体处于充气膨胀状态,破裂时会产生发出爆炸声,同时通过传动组件使三通阀往哨子吹气,产生哨声,通过两种声音起到警示作用,为驾驶员起到预警作用,故有助于减少汽车对充电桩的碰撞。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充电桩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能实现计时、计电度、计金额充电,可以作为市民购电终端。现有主要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写字楼、政府大厦等公共建筑或居民小区停车场内。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为方便新能源汽车充电,现今许多充电桩都安装在车位上,人们在驾驶汽车往车位上倒车时,由于一些汽车并未配备倒车雷达、倒车影像等配置,故存在较大的盲区,在倒车时车辆易与充电桩发生刮擦甚至较大的碰撞,故需要可防撞的充电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充电桩本体,还包括:
活动组件,设置在底座和充电桩本体之间,以实现充电桩本体在底座上移动;
圆环形的安装板,设置在活动组件的顶部;
连接部件,设置在安装板上,包括安装组件、罩体、三通阀门、囊体和传动组件,所述罩体的内侧设置有以刺破囊体的尖刺,所述三通阀门顶部的端口与囊体的充气口连接,并且侧面的端口设置有哨子;
储气瓶,设置在活动组件的顶部,与三通阀门通过气管连通,以实现囊体的充气以及为哨子吹气发出哨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座和多个弹性伸缩件,所述活动座为圆柱状,所述多个弹性伸缩件呈环形均匀分布在活动座的外周,并且弹性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底座以及活动座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部件设置有多个,并且呈环形均匀分布在安装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夹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罩体设置在固定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活动板,所述罩体上具有通槽,所述活动板转动设置在通槽中,并且活动板的下端面设置有齿轮,所述上夹板的顶部设置有沿圆环形的安装板的径向方向移动的齿条,所述齿条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杆,并且齿条与三通阀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三通阀门的内部具有隔断,所述三通阀门侧面的端口以及隔断内均设置有密封塞,两个所述密封塞和隔断用以实现气体的分流,所述固定杆延伸至三通阀门的内部,两个所述密封塞均套设在固定杆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三通阀门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组件,以实现囊体的限位固定,所述限位组件由两个夹块和第二弹簧组成,所述两个夹块均与三通阀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位于两个夹块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三通阀门的侧面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安装组件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动座的顶部设置有围栏,所述储气瓶位于围栏的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动座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支撑杆的上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充电桩上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上设置有囊体,连接部件上设置有安装组件、罩体、三通阀门以及传动组件,罩体内侧设置有尖刺和活动板,三通阀门内设置有密封塞,传动组件用于连接密封塞与活动板,采用此设计的好处在于:在倒车时,在发生碰撞前,汽车首先挤压囊体,使囊体往罩体的内侧挤压,当尖刺接触囊体后,将囊体刺破,由于囊体处于充气膨胀状态,破裂时会产生发出爆炸声,同时通过传动组件使三通阀往哨子吹气,产生哨声,通过两种声音起到警示作用,为驾驶员起到预警作用,故有助于减少汽车对充电桩的碰撞。
2、本发明中,充电桩的底座与充电桩本体之间设置有活动座,活动座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伸缩件,由于充电桩本体与底座为活动连接,故当充电桩遭受较大的撞击时,弹性伸缩件使活动座移动,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保护充电桩本体,使其不易与汽车硬接触而直接损坏。
3、本发明中,传动组件由活动板、齿轮、齿条、固定杆、第一弹簧组成,囊体在长时间的存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漏气,当囊体收缩后,活动板会转动,通过齿轮、齿条使三通阀门内的密封塞移动,使气体进入囊体,再次使囊体膨胀,本设计实现囊体的自动充气,减少人为保养的次数,提高装置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充电桩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连接部件与囊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连接部件第一整体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连接部件第二整体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连接部件第一爆炸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连接部件第二爆炸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三通阀门与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三通阀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底座与活动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充电桩本体;3、活动座;4、安装板;5、上夹板;6、下夹板;7、固定板;8、罩体;9、三通阀门;10、囊体;11、尖刺;12、活动板;13、齿轮;14、齿条;15、固定杆;16、第一弹簧;17、隔断;18、密封塞;19、哨子;20、夹块;21、第二弹簧;22、限位件;23、储气瓶;24、围栏;25、支撑杆;26、弹性伸缩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9,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底座1和位于底座1上的充电桩本体2,还包括:活动组件,设置在底座1和充电桩本体2之间,以实现充电桩本体2在底座1上移动;
圆环形的安装板4,设置在活动组件的顶部;连接部件,设置在安装板4上,包括安装组件、罩体8、三通阀门9、囊体10和传动组件,罩体8的内侧设置有以刺破囊体10的尖刺11,三通阀门9顶部的端口与囊体10的充气口连接,并且侧面的端口设置有哨子19;储气瓶23,设置在活动组件的顶部,与三通阀门9通过气管连通,以实现囊体10的充气以及为哨子19吹气发出哨声。
活动组件包括活动座3和多个弹性伸缩件26,活动座3为圆柱状,多个弹性伸缩件26呈环形均匀分布在活动座3的外周,并且弹性伸缩件26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以及活动座3转动连接。
弹性伸缩件26采用螺旋弹簧或气动弹簧,其受到挤压后可以复位,并且缓冲撞击,使充电桩不易损坏。
连接部件设置有多个,并且呈环形均匀分布在安装板4上。多个连接部件使充电桩可以抵御多个方向上的挤压、冲击以及碰撞,提高充电桩的防碰撞性能。
安装组件包括上夹板5和下夹板6,上夹板5和下夹板6通过螺栓连接,上夹板5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7,罩体8设置在固定板7上。上夹板5和下夹板6通过螺栓方便拆装,并且更换位置。
传动组件包括活动板12,罩体8上具有通槽,活动板12转动设置在通槽中,并且活动板12的下端面设置有齿轮13,上夹板5的顶部设置有沿圆环形的安装板4的径向方向移动的齿条14,齿条1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杆15,并且齿条14与三通阀门9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6。
传动组件用于连接囊体10和三通阀门9内部的密封塞18,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密封塞18移动,实现气体流向的调节以及阀门的启闭。
三通阀门9的内部具有隔断17,三通阀门9侧面的端口以及隔断17内均设置有密封塞18,两个密封塞18和隔断17用以实现气体的分流,固定杆15延伸至三通阀门9的内部,两个密封塞18均套设在固定杆15上。
三通阀门9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组件,以实现囊体10的限位固定,限位组件由两个夹块20和第二弹簧21组成,两个夹块20均与三通阀门9转动连接,第二弹簧21位于两个夹块20之间。
三通阀门9的侧面设置有限位件22,限位件22与安装组件通过螺栓连接。
活动座3的顶部设置有围栏24,储气瓶23位于围栏24的内侧。
活动座3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杆25,安装板4设置在支撑杆25的上端。
工作原理:囊体10通过储气瓶23充气逐渐膨胀,随着囊体10不断增大,囊体10挤压活动板12使其转动,进一步由齿轮13带动齿条14推动固定杆15移动,从而将隔断17上的密封塞18堵上,此时三通阀门9关闭,囊体10处于稳定状态,在发生碰撞时,汽车挤压囊体10使其往罩体8的内侧移动,在接触尖刺11后破裂,同时第一弹簧16释放弹力,使固定杆15移动,三通阀门9侧面端口的密封塞18打开,哨子19受气流而吹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充电桩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活动组件,设置在底座和充电桩本体之间,以实现充电桩本体在底座上移动;
圆环形的安装板,设置在活动组件的顶部;
连接部件,设置在安装板上,包括安装组件、罩体、三通阀门、囊体和传动组件,所述罩体的内侧设置有以刺破囊体的尖刺,所述三通阀门顶部的端口与囊体的充气口连接,并且侧面的端口设置有哨子;
储气瓶,设置在活动组件的顶部,与三通阀门通过气管连通,以实现囊体的充气以及为哨子吹气发出哨声;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夹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罩体设置在固定板上;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活动板,所述罩体上具有通槽,所述活动板转动设置在通槽中,并且活动板的下端面设置有齿轮,所述上夹板的顶部设置有沿圆环形的安装板的径向方向移动的齿条,所述齿条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杆,并且齿条与三通阀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所述三通阀门的内部具有隔断,所述三通阀门侧面的端口以及隔断内均设置有密封塞,两个所述密封塞和隔断用以实现气体的分流,所述固定杆延伸至三通阀门的内部,两个所述密封塞均套设在固定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座和多个弹性伸缩件,所述活动座为圆柱状,所述多个弹性伸缩件呈环形均匀分布在活动座的外周,并且弹性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底座以及活动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设置有多个,并且呈环形均匀分布在安装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门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组件,以实现囊体的限位固定,所述限位组件由两个夹块和第二弹簧组成,所述两个夹块均与三通阀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位于两个夹块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门的侧面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安装组件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的顶部设置有围栏,所述储气瓶位于围栏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支撑杆的上端。
CN202111451091.7A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Active CN1138443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1091.7A CN113844307B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1091.7A CN113844307B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4307A CN113844307A (zh) 2021-12-28
CN113844307B true CN113844307B (zh) 2022-07-26

Family

ID=78982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1091.7A Active CN113844307B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4307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4307A (zh) 202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0672B (zh) 一种磁性缓冲智能道路隔离带
CN104362461A (zh) 充电桩接口防护装置
CN113844307B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215165052U (zh) 一种公路桥梁用防撞立柱结构
CN111455911A (zh) 一种安全道路隔离栏
CN101574906A (zh) 一种放气可控式轮胎装置
CN109987047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淹安全气囊装置
CN10920402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充电设施
CN113799841A (zh) 轨道列车防爬器及轨道列车
CN106926636A (zh) 辐板及包含该辐板的自行车轮毂和自行车
CN111535225A (zh) 一种道路隔离墩
CN115638945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底部电池槽碰撞检测的试验台
CN21575198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报警装置
CN113186851B (zh) 一种加油站用的防爆道闸
CN2359327Y (zh) 一种吸能橡胶安全墩
CN112942192A (zh) 一种市政道路安全防护装置
CN201208885Y (zh) 一种放气可控式轮胎装置
CN206623615U (zh) 辐板及包含该辐板的自行车轮毂和自行车
CN113263940B (zh) 一种防撞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1731296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组合式电动观光车前脸
CN220117015U (zh) 一种基于bim数字化桥梁防撞装置
CN220579887U (zh) 一种安全型电动车充电桩
CN115233586B (zh) 一种公路施工作业区自适应减速装置及系统
CN217753700U (zh) 一种无人车的防撞保护装置
CN217078540U (zh) 高速公路应急提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0

Address after: 213000 Jiangnan modern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zhou science and Education City, No. 18, Changwu Middle Road,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Longcheng Laboratory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3164 Changzhou science and Education City, No. 18, Changwu Middle Road,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