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1462A - 跨越频带的侧行链路通信 - Google Patents

跨越频带的侧行链路通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1462A
CN113841462A CN202080036651.XA CN202080036651A CN113841462A CN 113841462 A CN113841462 A CN 113841462A CN 202080036651 A CN202080036651 A CN 202080036651A CN 113841462 A CN113841462 A CN 113841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link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frequency ban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66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E·瓦尔加斯
厉隽怿
K·古拉蒂
吴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841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14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5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terminals via a wireless link, e.g. side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6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V2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涉及用于跨越频带的侧行链路通信的机制。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频带(例如,“低于6GHz频带”)和第二频带(例如,“毫米波频带”)上与一个或多个其它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通信。无线通信设备还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对传输的跨链路调度,在其中在第一频带上的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内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以及在第二频带上的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内发送与SCI相对应的数据。

Description

跨越频带的侧行链路通信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受以下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于2020年5月21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递交的编号为16/880,719的非临时专利申请、以及于2019年5月24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递交的编号为62/852,817的临时专利申请,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被并入本文中,如同下文充分阐述其全部内容一样以及用于所有适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概括而言,下文讨论的技术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以及更具体地,下文讨论的技术涉及在不同频带中的侧行链路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在许多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蜂窝网络是通过使得无线用户设备能够通过与附近的基站或小区的信令彼此进行通信来实现的。随着用户设备移动跨越服务区域时,发生切换,使得每个用户设备经由其各自的小区彼此保持通信。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方案是设备到设备(D2D)网络,在其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直接地向彼此发信号,而不是经由中间基站或小区。D2D通信网络可以利用直接信令(例如,侧行链路信令)来促进在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在一些D2D配置中,通常在基站的控制之下,无线通信设备还可以在蜂窝系统中进行通信。因此,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被配置用于经由基站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令,以及还用于直接地在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信令,而无需经过基站的传输。
侧行链路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是车辆到万物(V2X)通信系统。V2X通信不仅涉及在车辆本身之间对信息的交换,而且涉及在车辆与外部系统(比如路灯、建筑物、行人和无线通信网络)之间对信息的交换。V2X系统使得车辆能够获得与天气、附近事故、道路状况、附近车辆和行人的活动、车辆附近的对象相关的信息、以及可以被利用来改善车辆驾驶体验、提高车辆安全和支持自主车辆的其它相关信息。
随着针对侧行链路通信的需求增加,研究和开发不断推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例如,用于跨越不同频带的通信的技术可能是有用的,特别是对于侧行链路通信。
发明内容
下文给出对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概述,以便提供对这样的方面的基本理解。该概述不是对本公开内容的全部预期特征的详尽概述,以及既不旨在标识本公开内容的全部方面的关键或重要元素,也不旨在描绘本公开内容的任何或全部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一种形式呈现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作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的前序。
在一个示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上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第一侧行链路;至少部分地利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上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第二侧行链路;以及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上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与要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相关联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另一示例提供了一种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包括:处理器;通信地耦合到所述处理器的无线收发机;以及通信地耦合到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经由所述无线收发机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上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第一侧行链路;经由所述无线收发机,至少部分地利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上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第二侧行链路;以及经由所述无线收发机,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与要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相关联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还被配置为:经由所述无线收发机,在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另一示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上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第一侧行链路;以及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上接收与要由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相关联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SCI可以包括关于所述SCI正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内的资源上调度所述数据的指示符。
另一示例提供了一种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包括:处理器;通信地耦合到所述处理器的无线收发机;以及通信地耦合到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经由所述无线收发机,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上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第一侧行链路;以及经由所述无线收发机,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上接收与要由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相关联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SCI可以包括关于所述SCI正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内的资源上调度所述数据的指示符。
在阅读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后,本发明的这些方面和其它方面将变得被更加充分地理解。在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下文的描述之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特征和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显而易见。虽然下文可能关于某些实施例和附图论述了本发明的特征,但是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可以包括本文所论述的有利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换句话说,虽然可能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论述为具有某些有利特征,但是这样的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还可以根据本文所论述的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来使用。以类似的方式,虽然下文可能将示例性实施例论述为设备、系统或者方法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是在各种设备、系统和方法中实现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无线的无线电接入网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车辆到万物(V2X)无线通信网络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对空中接口中的无线资源的组织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支持波束成形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图5是示出无线网络中的跨越两个不同频带的侧行链路通信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用于执行对传输的跨链路调度的示例性流程的信令图。
图7A和图7B示出在侧行链路无线通信网络中利用的频带之间的示例性定时偏移。
图8是示出用于跨链路调度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示例性格式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用于采用处理系统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硬件实现方式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10是在进行发送的无线通信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在进行发送的无线通信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另一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在进行发送的无线通信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另一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在进行发送的无线通信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另一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在进行发送的无线通信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另一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在进行接收的无线通信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在进行接收的无线通信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另一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在进行接收的无线通信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另一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在进行接收的无线通信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另一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阐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旨在作为各种配置的描述,而并非旨在表示可以在其中实践本文所描述的概念的唯一配置。为了提供对各个概念的全面理解,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这些概念。在一些实例中,以方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的结构和组件,以便避免使这样的概念含糊。
电磁频谱通常基于频率/波长而被细分为各种类别、频带、信道等。在5G NR中,两个初始操作频带已经被标识为频率范围名称FR1(410MHz-7.125GHz)和FR2(24.25GHz-52.6GHz)。在FR1和FR2之间的频率通常称为中频带频率。尽管FR1的一部分大于6GHz,但是在各种文档和文章中,FR1通常(可互换地)称为“低于6GHz(Sub-6 GHz)”频带。关于FR2有时出现类似的命名问题,尽管其与极高频(EHF)频带(30GHz-300GHz)不同,但是在文档和文章中通常(可互换地)称为“毫米波”频带,所述EHF频带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标识为“毫米波”频带。
考虑到以上方面,除非另有具体说明,否则应当理解,术语“低于6GHz”等如果在本文中被使用可以广义地表示可以小于6GHz、可以在FR1内、或可以包括中频带频率的频率。进一步地,除非另有具体说明,否则应当理解,术语“毫米波”等如果在本文中被使用可以广义地表示可以包括中频带频率、可以在FR2内、或可以在EHF频带内的频率。
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涉及用于跨越频带的侧行链路通信的机制。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频带(例如,低于6GHz频带)和第二频带(例如,毫米波频带)上与一个或多个其它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通信。无线通信设备还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对传输的跨链路调度,在其中在第一频带上的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内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以及在第二频带上的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内发送与SCI相对应的数据。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建立在第一频带上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一侧行链路,以及在第二频带上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二侧行链路。然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第一侧行链路上发送包括SCI的PSCCH以及在第二侧行链路上发送PSSCH。然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第一侧行链路或第二侧行链路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包括与数据相对应的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频带内的两个或更多个载波频率(分量载波)可以被聚合以形成第二侧行链路。
在一些示例中,在第二侧行链路上的链路适配可以是使用第一侧行链路来促进的。例如,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可以是在第一侧行链路上发送的。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要在第二侧行链路上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配置。指示在第二侧行链路上的信道质量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可以是基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来生成的。然后,CSI报告可以是在第一侧行链路或第二侧行链路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给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
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设备还可以对在第一侧行链路和第二侧行链路上的定时进行同步。例如,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将在第一侧行链路和第二侧行链路上的各自的时隙边界对齐,或者第一侧行链路可以基于在第一侧行链路与第二侧行链路之间的定时偏移来调度PSCCH和PSSCH。
在一些示例中,SCI还可以包括指示被分配用于PSSCH的资源的资源信息。资源信息可以是基于与第一侧行链路或第二侧行链路相关联的侧行链路参数(例如,子载波间隔和带宽部分)来生成的。当资源信息是基于与第一侧行链路相关联的侧行链路参数(例如,在第一侧行链路上利用的子载波间隔和带宽部分)来生成时,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将资源信息转换为与第二侧行链路相关联的经转换的资源参数(例如,在第二侧行链路上利用的子载波间隔和带宽部分)。
虽然各方面和实施例是在本申请中通过对一些示例的说明来描述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许多不同的排列和场景中可以产生另外的实现和用例。本文中描述的创新可以是跨越许多不同的平台类型、设备、系统、形状、尺寸、封装排列来实现的。例如,实施例和/或用途可以经由集成芯片实施例和其它基于非模块组件的设备(例如,终端用户设备、运载工具、通信设备、计算设备、工业设备、零售/购买设备、医疗设备、启用AI的设备等等)来产生。虽然一些示例可能是或可能不是专门针对用例或应用的,但是可以存在所描述的创新的各种各样的适用范围。实现方式可以具有从芯片级或模块化组件到非模块化、非芯片级实现方式的范围,以及进一步到并入所描述的创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聚合式、分布式或OEM设备或系统。在一些实际设置中,并入所描述的方面和特征的设备必然还可以包括用于所要求保护的和描述的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和实践的另外组件和特征。例如,对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必然包括用于模拟和数字目的的多个组件(例如,包括天线、RF链、功率放大器、调制器、缓冲器、处理器、交织器、加法器/求和器等的硬件组件)。预期的是,本文中描述的创新可以是在具有不同的尺寸、形状和构造的各种设备、芯片级组件、系统、分布式排列、终端用户设备等中实践的。
贯穿本公开内容所给出的各种概念可以是跨越各种各样的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来实现的。现在参考图1,作为说明性示例而非进行限制,提供无线电接入网100的示意图。RAN 100可以实现任何适当的无线通信技术或多种技术以提供无线接入。作为一个示例,RAN 100可以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新无线电(NR)规范(经常称为5G)来操作。作为另一示例,RAN 100可以根据5G NR和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标准的混合(经常称为LTE)来操作。3GPP将该混合RAN称为下一代RAN或NG-RAN。当然,许多其它示例可以是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被利用的。
无线电接入网100所覆盖的地理区域可以划分成多个蜂窝区域(小区),用户设备(UE)可以基于在地理区域内从一个接入点或基站广播的标识来唯一地识别这些蜂窝区域(小区)。图1示出宏小区102、104和106以及小型小区108,它们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扇区(未示出)。扇区是小区的子区域。在一个小区内的所有扇区是由同一基站进行服务的。在扇区内的无线电链路可以是通过属于该扇区的单个逻辑标识来识别的。在划分为扇区的小区中,在小区内的多个扇区可以是通过成组的天线来形成的,其中每个天线负责与在小区的一部分中的UE进行的通信。
通常,各自的基站(BS)为每个小区服务。广义而言,基站是无线电接入网中的负责在一个或多个小区中的去往或来自UE的无线电发送和接收的网络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将BS称为基站收发机(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接入点(AP)、节点B(NB)、演进型节点B(eNB)、g节点B(gNodeB,gNB)或某种其它适当的术语。
在图1中,两个基站110和112示出为在小区102和104中;以及第三基站114示出为控制在小区106中的远程无线头端(RRH)116。也就是说,基站可以具有集成天线,或者可以通过馈线电缆连接到天线或RRH。在所示出的示例中,小区102、104和106可以称为宏小区,这是因为基站110、112和114支持具有大尺寸的小区。进一步地,基站118示出为在小型小区108(例如,微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家庭基站、家庭节点B、家庭演进型节点B等等)中,所述小型小区108可能与一个或多个宏小区重叠。在该示例中,小区108可以称为小型小区,这是因为基站118支持具有相对小尺寸的小区。小区尺寸设置可以是根据系统设计以及组件约束来完成的。要理解的是,无线电接入网100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无线基站和小区。进一步地,可以部署中继节点,以扩展给定小区的尺寸或覆盖区域。基站110、112、114、118为任何数量的移动装置提供到核心网的无线接入点。
图1还包括四轴飞行器或无人机120,其可以被配置为充当基站。也就是说,在一些示例中,小区可能未必是静止的,以及小区的地理区域可以根据比如四轴飞行器120的移动基站的位置而移动。
通常,基站可以包括用于与网络的回程部分(未示出)进行通信的回程接口。回程可以提供在基站与核心网(未示出)之间的链路,以及在一些示例中,回程可以提供在各自的基站之间的互连。核心网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的一部分,以及可以独立于在无线电接入网中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采用各种类型的回程接口,比如直接物理连接、虚拟网络或者使用任何适当的传输网络的类似接口。
RAN 100示出为支持用于多个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移动装置在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发布的标准和规范中通常称为用户设备(UE),但是还可以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MS)、用户站、移动单元、用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用户站、接入终端(AT)、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机、终端、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某个其它适当的术语。UE可以是向用户提供到网络服务的接入的装置。
在本文档中,“移动”装置未必需要具有移动的能力,而可以是静止的。术语移动装置或移动设备广义地指代各种各样的设备和技术。例如,移动装置的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包括移动台、蜂窝电话(手机)、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膝上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电脑、上网本、智能本、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例如,与“物联网”(IoT)相对应的)各种各样的嵌入式系统。移动装置另外可以是汽车或其它交通工具、远程传感器或致动器、机器人或机器人式设备、卫星无线单元、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目标跟踪设备、无人机、多轴飞行器、四轴飞行器、远程控制设备、消费者设备和/或可穿戴设备(比如眼镜、可穿戴照相机、虚拟现实设备、智能手表、健康或健身跟踪器)、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照相机、游戏控制台等等。移动装置另外可以是数字家庭或智能家庭设备,比如家庭音频、视频和/或多媒体设备、电器、自动售货机、智能照明、家庭安全系统、智能仪表等等。移动装置另外可以是智能能量设备、安全设备、太阳能板或太阳能阵列、控制电力(例如,智能电网)、照明、水等的市政基础设施设备;工业自动化和企业设备;物流控制器;农业设备;军事防御装备、车辆、飞机、船舶和兵器等等。更进一步地,移动装置可以为连接的医疗或远程医学支持(即,在一距离处的医疗保健)做准备。远程医疗设备可以包括远程医疗监控设备和远程医疗管理设备,其通信可以被给予超过其它类型的信息的优先处理或者优先接入,例如,在针对关键服务数据的传输的优先接入、和/或针对关键服务数据的传输的相关QoS方面。
在RAN 100内,小区可以包括可以与各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扇区相通信的UE。例如,UE 122和124可以与基站110相通信;UE 126和128可以与基站112相通信;UE 130和132可以通过RRH 116与基站114相通信;UE 134可以与基站118相通信;以及UE 136可以与移动基站120相通信。此处,每个基站110、112、114、118和120可以被配置为向在各自的小区中的所有的UE提供到核心网(未示出)的接入点。
在另一示例中,移动网络节点(例如,四轴飞行器120)可以被配置为充当UE。例如,四轴飞行器120可以通过与基站110进行通信来在小区102内进行操作。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中,两个或更多个UE(例如,UE 126和UE 128)可以在不通过基站(例如,基站112)来对通信进行中继的情况下,使用对等(P2P)或侧行链路信号127彼此通信。
在RAN 100与UE(例如,UE 122或124)之间的无线通信可以描述为利用空中接口。在空中接口上的从基站(例如,基站110)到一个或多个UE(例如,UE 122和124)的传输可以称为下行链路(DL)传输。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术语下行链路可以指的是在调度实体(下文进一步描述的;例如,基站110)处起源的点到多点传输。描述该方案的另一种方式可以是使用术语广播信道复用。从UE(例如,UE 122)到基站(例如,基站110)的传输可以称为上行链路(UL)传输。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外的方面,术语上行链路可以指的是在被调度实体(下文进一步描述的;例如,UE 122)处起源的点到点传输。
例如,DL传输可以包括控制信息和/或数据(例如,用户数据业务或其它类型的业务)从基站(例如,基站110)到一个或多个UE(例如,UE 122和124)的单播或广播传输,而UL传输可以包括在UE(例如,UE 122)处起源的控制信息和/或业务信息的传输。另外,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或业务信息可以在时间上划分为帧、子帧、时隙和/或符号。如本文所使用的,符号可以指的是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波形中每子载波携带一个资源元素(RE)的时间单元。时隙可以携带7或14个OFDM符号。子帧可以指的是1毫秒的持续时间。多个子帧或时隙可以聚集在一起以形成单个帧或无线帧。当然,不要求这些定义,以及可以利用用于组织波形的任何适当的方案,以及对波形的各种时间划分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持续时间。
在RAN 100中的空中接口可以利用一种或多种复用和多址算法,以实现各个设备的同时通信。例如,5G NR规范提供用于从UE 122和124到基站110的UL或反向链路传输的多址、以及用于利用具有循环前缀(CP)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对从基站110到UE 122和124的DL或前向链路传输进行复用的多址。另外,对于UL传输,5G NR规范提供针对具有CP的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OFDM(DFT-s-OFDM)(还称为单载波FDMA(SC-FDMA))的支持。然而,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复用和多址不限于以上方案,以及可以是利用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稀疏码多址(SCMA)、资源扩展多址(RSMA)或者其它适当的多址方案来提供的。进一步地,对从基站110到UE 122和124的DL传输进行复用可以是利用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频分复用(FDM)、正交频分复用(OFDM)、稀疏码复用(SCM)或者其它适当的复用方案来提供的。
进一步地,在RAN 100中的空中接口可以利用一种或多种双工算法。双工指的是点到点通信链路,其中两个端点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彼此通信。全双工意味着两个端点可以同时地互相通信。半双工意味着在一时刻仅一个端点可以向另一个端点发送信息。在无线链路中,全双工信道通常依赖于对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物理隔离和适当的干扰消除技术。经常通过利用频分双工(FDD)或时分双工(TDD)来实现针对无线链路的全双工仿真。在FDD中,在不同方向上的传输在不同的载波频率处进行操作。在TDD中,在给定信道上在不同方向上的传输是使用时分复用来彼此分开的。也就是说,在一些时候,信道专用于在一个方向上的传输,而在其它时候,信道专用于在另一方向上的传输,其中方向可以非常快速地变化(例如,每时隙变化若干次)。
在RAN 100中,UE在移动时进行通信(独立于其位置)的能力称为移动性。在UE与RAN之间的各种物理信道通常是在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的控制之下建立、维护和释放的,AMF可以包括安全性上下文管理功能(SCMF)和安全性锚功能(SEAF),SCMF管理用于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功能两者的安全性上下文,SEAF执行认证。在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中,RAN 100可以利用基于DL的移动性或基于UL的移动性来实现移动性和切换(即,UE的连接从一个无线信道转移到另一无线信道)。在被配置用于基于DL的移动性的网络中,在与调度实体的呼叫期间,或者在任何其它时候,UE可以监测来自其服务小区的信号的各种参数以及邻近小区的各种参数。取决于这些参数的质量,UE可以维持与邻近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邻近小区的通信。在该时间期间,如果UE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小区,或者如果在给定量的时间内来自邻近小区的信号质量超过来自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则UE可以进行从服务小区到邻近(目标)小区的转换(handoff)或切换(handover)。例如,UE 124可以从与其服务小区102相对应的地理区域移动到与邻近小区106相对应的地理区域。当在给定量的时间内来自邻近小区106的信号强度或质量超过其服务小区102的信号强度或质量时,UE 124可以向其服务基站110发送用于指示该状况的报告消息。作为响应,UE 124可以接收切换命令,以及UE可以经历到小区106的切换。
在被配置用于基于UL的移动性的网络中,网络可以利用来自每个UE的UL参考信号来选择用于每个UE的服务小区。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10、112和114/116可以广播统一的同步信号(例如,统一的主同步信号(PSS)、统一的辅同步信号(SSS)和统一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UE 122、124、126、128、130和132可以接收统一的同步信号,根据同步信号来推导载波频率和无线帧定时,以及响应于推导定时,发送上行链路导频或参考信号。由UE(例如,UE 124)发送的上行链路导频信号可以由在RAN 100内的两个或更多个小区(例如,基站110和114/116)同时地接收。这些小区中的每个小区可以测量导频信号的强度,以及RAN(例如,基站110和114/116和/或在核心网内的中央节点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确定用于UE 124的服务小区。随着UE 124移动穿过RAN 100,网络可以继续监测由UE 124发送的上行链路导频信号。当由邻近小区测量的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质量超过由服务小区测量的信号强度或质量时,RAN 100可以在通知UE 124或不通知UE 124的情况下,将UE 124从服务小区切换到邻近小区。
虽然由基站110、112和114/116发送的同步信号可以是统一的,但是同步信号可能不标识特定小区,而是可以标识在相同的频率上和/或利用相同的定时进行操作的多个小区的区域。在5G网络或其它下一代通信网络中对区域的使用实现基于上行链路的移动性框架,以及提高UE和网络两者的效率,这是因为可以减少在UE与网络之间需要交换的移动性消息的数量。
在各种实现方式中,在RAN 100中的空中接口可以利用经许可频谱、非许可频谱或共享频谱。经许可频谱通常凭借移动网络运营商从政府监管机构购买许可证,来为对频谱的一部分的独占使用做准备。非许可频谱为对频谱的一部分的共享使用做准备,而不需要政府授权的许可证。虽然通常仍然要求符合一些技术规则来接入非许可频谱,但是一般来说,任何运营商或设备都可以获得接入。共享频谱可以落在经许可频谱与非许可频谱之间,其中可能要求技术规则或限制来接入该频谱,但是该频谱仍然可以由多个运营商和/或多个RAT共享。例如,针对经许可频谱的一部分的许可证的持有者可以提供许可共享接入(LSA),以与其它方(例如,具有适当的被许可方确定的条件以获得接入)共享该频谱。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调度对空中接口的接入,其中调度实体(例如,基站)在其服务区域或小区内的一些或所有设备与装置之中分配用于通信的资源(例如,时间-频率资源)。在本公开内容内,如下文进一步讨论的,调度实体可以负责调度、指派、重新配置和释放用于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的资源。也就是说,对于被调度的通信,UE或者被调度实体利用由调度实体分配的资源。
基站不是可以充当调度实体的唯一实体。在一些示例中,可以直接地在UE之间传送侧行链路信号或其它类型的直接链路信号,而不必依赖于来自另一网络实体的调度或控制信息。也就是说,在一些示例中,UE可以充当调度实体,调度用于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例如,一个或多个其它UE)的资源。例如,UE 138示出为与UE 140和142进行通信。在一些示例中,UE 138正在充当调度实体,而UE 140和142可以充当被调度实体。在其它示例中,UE138、140和142中的每一者可以充当调度实体和被调度实体两者。例如,UE 138、140和142可以在设备到设备(D2D)、对等(P2P)、或车辆到万物(V2X)中和/或在网状网络中在直接链路上进行通信。在网状网络示例中,UE 140和142除了与调度实体(例如,UE 138)进行通信以外,还可以可选地彼此直接地通信。
在一些示例中,UE 138可以是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所述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在侧行链路载波上预留用于在D2D或V2X网络中将侧行链路信号传输到UE 140和142的资源。此处,UE 140和142各自是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UE 140和142可以进而在侧行链路载波上预留用于随后的侧行链路传输的另外的资源。
在其它示例中,UE 138、140和142可以是在P2P载波上进行通信的P2P设备(例如,蓝牙、Zigbee(紫蜂)或近场通信(NFC)设备)。例如,UE 138、140和142可以是在短波长(例如,2.45GHz)载波上进行通信的蓝牙设备。每个蓝牙设备138、140和142可以以低功率(例如,100mW或更小)进行操作以在短程距离(例如,10米或更小)内进行通信。在蓝牙网络中,UE 138、140和142可以形成自组织微微网,以及每对UE(例如,UE 138和140;UE 138和142;以及UE 140和142)可以按照跳频方式在不同的频率上进行通信。在微微网内,UE(例如,UE138)中的一个UE可以充当主设备,而其它UE(例如,UE 140和142)可以充当从设备。UE 138、140和142中的每一者可以自动地检测以及彼此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在服务基站112的覆盖区域内的两个或更多个UE(例如,UE 126和128)可以既使用蜂窝信号与基站112进行通信,又使用直接链路信号127(例如,侧行链路、蓝牙和/或其它类型的直接链路信号)彼此通信,而不通过基站112中继该通信。在基站112的覆盖区域内的V2X网络的示例中,基站112和/或UE 126和128中的一个或两个UE可以充当调度实体来调度在UE 126与128之间的侧行链路通信。
可以由V2X网络使用的两种主要技术包括基于IEEE 802.11p标准的专用短程通信(DSRC)和基于LTE和/或5G(新无线电)标准的蜂窝V2X。为了简单起见,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可以涉及新无线电(NR)蜂窝V2X网络,在本文中称为V2X网络。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文所公开的概念可以不限于特定的V2X标准,或者可以针对除了V2X网络以外的直接链路(例如,侧行链路)网络。
图2示出被配置为支持D2D(例如,侧行链路)通信的无线通信网络200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侧行链路通信可以包括V2X通信。V2X通信不仅涉及直接地在车辆(例如,车辆202和204)本身之间,而且涉及直接地在车辆202/204与基础设施206(例如,路边单元(RSU))(比如路灯、建筑物、交通照相机、收费亭或其它静止对象)、车辆202/204与行人的移动设备208、以及车辆202/204与无线通信网络(例如,基站210)之间对信息的无线交换。在一些示例中,V2X通信可以是根据由3GPP版本15或其它适当的标准定义的新无线电(NR)蜂窝V2X标准来实现的。
V2X传输可以包括例如单播传输、组播传输和广播传输。单播描述例如从车辆(例如,车辆202)到另一车辆(例如,车辆204)的传输。当一组UE(例如,车辆202和204)形成集群时发生组播。数据可以是在集群中进行组播的。广播描述从例如UE(例如,车辆202)到接近进行发送的UE的周围的接收机(例如,车辆204、RSU 206、行人/骑车者的移动设备208、网络210或其任何组合)的传输。
V2X通信使得车辆202和204能够获得与天气、附近事故、道路状况、附近车辆和行人的活动、车辆附近的对象相关的信息、以及可以被利用来改善车辆驾驶体验和提高车辆安全的其它相关信息。例如,这样的V2X数据可以实现自主驾驶以及提高道路安全和交通效率。例如,V2X连接的车辆202和204可以利用所交换的V2X数据来提供车辆内碰撞警告、道路危险警告、接近紧急车辆警告、碰撞前/碰撞后警告和信息、紧急制动警告、前方交通堵塞警告、车道变换警告、智能导航服务、以及其它类似信息。此外,由行人/骑车者208的V2X连接的移动设备接收的V2X数据可以被利用来在即将发生的危险的情况下触发警告声音、振动、闪光灯等。
在车辆202与204之间或在车辆202或204与基础设施206或行人208之间的侧行链路通信通过接近度服务(ProSe)PC5接口212发生。在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中,PC5接口212或其它直接接口还可以被利用来支持在其它接近度用例中的D2D通信。其它接近度用例的示例可以包括基于接近度服务的公共安全或商业(例如,娱乐、教育、办公、医疗和/或互动)。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接近度服务(ProSe)通信指的是在除了V2X之外的接近度用例中在UE之间的直接(例如,D2D)通信。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直接(例如,ProSe)通信可以在UE214与216之间发生。
ProSe通信可以支持不同的操作场景,比如在覆盖内、在覆盖外和部分覆盖。在覆盖外指的是在其中UE 214和216在基站(例如,基站210)的覆盖区域之外,但是各自仍然被配置用于ProSe通信的场景。部分覆盖指的是在其中UE中的一个UE(例如,UE 216)在基站(例如,基站210)的覆盖区域之外,而另一UE(例如,UE 214)与基站210相通信的场景。在覆盖内指的是在其中UE 214和216经由Uu(例如,蜂窝接口)连接与基站210(例如,gNB)相通信以接收ProSe服务授权和供应信息以支持ProSe操作的场景。
将参考在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的OFDM波形来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可以按照与本文中以下所描述的基本上相同的方式应用于SC-FDMA波形。也就是说,虽然为了清楚起见,本公开内容的一些示例可能关注于OFDM链路,但是应当理解的是,相同的原理也可以应用于SC-FDMA波形。
现在参考图3,示出示例性子帧302的展开视图,示出OFDM资源网格。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易于认识到的,取决于任何数量的因素,用于任何特定应用的PHY传输结构可以与此处描述的示例不同。此处,时间在水平方向上,以OFDM符号为单位;以及频率在垂直方向上,以子载波为单位。
资源网格304可以用于示意性地表示用于给定天线端口的时间-频率资源。也就是说,在具有多个可用的天线端口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实现方式中,相应的多个资源网格304可以是可用于通信的。资源网格304划分成多数量个资源元素(RE)306。RE(其是1个载波×1个符号)是时间-频率网格的最小离散部分,以及包含表示来自物理信道或信号的数据的单个复值。取决于在特定实现方式中利用的调制,每个RE可以表示一个或多个比特的信息。在一些示例中,RE的块可以称为物理资源块(PRB)或者更简单地称为资源块(RB)308,其包含频域中的任何适当数量的连续子载波。在一个示例中,RB可以包括12个子载波,数量与所使用的数字方案(numerology)无关。在一些示例中,取决于数字方案,RB可以包括在时域中的任何适当数量的连续OFDM符号。在本公开内容内,假设单个RB(比如RB 308)完全对应于单个通信方向(对于给定设备而言,发送或接收)。
将无线通信设备(例如,UE、V2X设备、D2D设备或其它适当的设备)调度用于下行链路、上行链路或侧行链路传输通常涉及在一个或多个子带内调度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306。因此,无线通信设备通常仅利用资源网格304的子集。在一些示例中,RB可以是可以被分配给无线通信设备的资源的最小单元。因此,针对无线通信设备调度的RB越多,并且针对空中接口所选择的调制方案越高,则针对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速率就越高。RB可以由基站(例如,gNB、eNB、RSU等)调度,或者可以由实现D2D侧行链路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自调度。
在该示图中,RB 308示出为占用少于子帧302的整个带宽,其中在RB308上面和下面示出一些子载波。在给定的实现方式中,子帧302可以具有与任何数量的一个或多个RB308相对应的带宽。进一步地,在该示图中,虽然RB 308示出为占用少于子帧302的整个持续时间,但是这仅是一个可能的示例。
每个1ms子帧3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邻近时隙组成。在图3中所示的示例中,一个子帧302包括四个时隙310,作为说明性示例。在一些示例中,时隙可以是根据具有给定的循环前缀(CP)长度的指定数量的OFDM符号来定义的。例如,时隙可以包括具有标称CP的7或14个OFDM符号。另外的示例可以包括具有较短的持续时间(例如,一个至三个OFDM符号)的微时隙。在一些情况下,这些微时隙可以是占用被调度用于针对相同或不同UE的正在进行的时隙传输的资源来发送的。可以在子帧或时隙内利用任何数量的资源块。
时隙310中的一个时隙310的展开视图示出时隙310包括控制区域312和数据区域314。通常,控制区域312可以携带控制信道,以及数据区域314可以携带数据信道。当然,时隙可以包含全部DL、全部UL、或者至少一个DL部分和至少一个UL部分。在图3中示出的简单结构在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以及可以利用不同的时隙结构,以及不同的时隙结构可以包括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中的每一者中的一个或多个区域。
尽管在图3中未示出,但是在RB 308内的各个RE 306可以被调度为携带一个或多个物理信道,包括控制信道、共享信道、数据信道等。在RB308内的其它RE 306也可以携带导频或参考信号,包括但不限于解调参考信号(DMRS)、控制参考信号(CRS)或探测参考信号(SRS)。这些导频或参考信号可以为接收设备执行对相应的信道的信道估计做准备,这可以实现对在RB 308内的控制和/或数据信道的相干解调/检测。
在一些示例中,时隙310可以被利用来广播或单播通信。例如,在V2X或D2D网络中,广播通信可以指的是由一个设备(例如,车辆、基站(例如,RSU、gNB、eNB等)、UE或其它类似设备)到其它设备的点到多点传输。单播通信可以指的是由一个设备到单个其它设备的点到点传输。
在侧行链路或D2D通信的示例中,时隙310的控制区域312可以包括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所述PSCCH包括由无线通信设备(例如,UE、V2X、D2D设备,或更一般地,侧行链路设备)朝向一个或多个其它侧行链路设备的集合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在一些示例中,SCI可以包括同步信息以对在侧行链路设备之间在侧行链路信道上的通信进行同步。另外,SCI可以包括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指示在数据区域314内的由发起(或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例如,“调度实体”)为侧行链路通信预留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块。时隙310的数据区域314可以包括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所述PSSCH包括由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在侧行链路信道上在所预留的资源内发送的数据。
对于单播侧行链路连接,PSSCH还可以包括用于由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在测量信道质量(例如,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时使用的参考信号,比如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信道质量测量(例如,SINR)可以用于(例如,实时地)辅助向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提供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用于不断变化的信道状况。例如,信道质量测量可以用于计算、确定、产生或获得信道的频谱效率(SPEF)。然后,所测量的信道的SPEF可以用于识别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例如,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计算SPEF,以及然后将SPEF映射到特定CQI。
然后,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在CSI报告内将信道质量(例如,CQI)反馈给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CSI报告还可以包括秩指示符(RI),连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利用CSI报告来更新与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相关联的秩,以及将用于将来单播侧行链路传输的资源指派给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例如,CQI向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指示要用于到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的将来单播传输的MCS。尽管以上描述针对单播侧行链路传输,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还可以在组播传输(例如,到一组侧行链路设备的传输)中利用CSI报告。
上文描述的这些物理信道通常被复用以及被映射到传输信道,用于在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处进行处理。传输信道携带称为传输块(TB)的信息块。传输块大小(TBS)(其可以对应于信息的比特数量)可以是基于给定传输中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和RB的数量的受控参数。
在图3中示出的信道或载波未必是可以在设备之间利用的信道或载波中的所有信道或载波,以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除了所示出的信道或载波之外,还可以利用其它信道或载波,比如其它业务、控制和反馈信道。
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中,无线通信设备(比如侧行链路设备)可以被配置用于波束成形和/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例如,在毫米波(mmWave)侧行链路系统中,经波束成形的信号可以用于大多数信道,包括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和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
图4示出支持波束成形和/或MIMO的无线通信系统400的示例。在MIMO系统中,发射机402包括多个发射天线404(例如,N个发射天线),以及接收机406包括多个接收天线408(例如,M个接收天线)。因此,存在从发射天线404到接收天线408的N×M个信号路径410。发射机402和接收机406中的每一者可以是例如在侧行链路设备或任何其它适当的无线通信设备内实现的。
对这样的多天线技术的使用使得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利用空间域来支持空间复用、波束成形和发射分集。空间复用可以用于在相同的时间-频率资源上同时发送不同的数据流(还称为层)。数据流可以被发送给单个无线通信设备以提高数据速率,或者被发送给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以增加总体系统容量,后者称为多用户MIMO(MU-MIMO)。这是通过以下操作来实现的:对每个数据流进行空间预编码(即,将数据流与不同的加权和相移相乘),以及然后在下行链路上通过多个发射天线发送每个经空间预编码的流。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到达具有不同空间签名的无线通信设备,这使得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每个无线通信设备能够恢复出以该无线通信设备为目的地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流。
波束成形是信号处理技术,该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在发射机402或接收机406处使用以沿着在发射机402与接收机406之间的空间路径来形成或引导天线波束(例如,发射波束或接收波束)。波束成形可以是通过以下操作来实现的:对经由天线404或408(天线阵列模块的天线元件)传送的信号进行组合,使得这些信号中的一些信号经历相长干涉,而其它信号经历相消干涉。为了引起期望的相长干涉/相消干涉,发射机402或接收机406可以对从与发射机402或接收机406相关联的天线404或408中的每一者发送或接收的信号应用幅度和/或相位偏移。
V2X通信系统可以利用毫米波(mmWave)频带和低于6GHz频带。如图4所示,mmWave频带波束成形可以被利用来在定向波束上进行通信,以及低于6GHz频带全向波束或其它类似波束可以用于通信。
图5是示出在无线网络中跨越两个不同频带的侧行链路通信的示例的示意图。无线网络500包括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例如,侧行链路设备)502a-502d,其中的每一者可以对应于例如在图2中所示的V2X或D2D设备中的一者。
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侧行链路设备502a可以被配置为在至少两个频带(比如例如一个或多个低于6GHz频带和一个或多个mmWave频带)中同时地操作。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同时地”可以指的是侧行链路设备在重叠时间段期间在第一频带FR1和第二频带FR2两者上进行通信的能力,尽管侧行链路设备可以不同时在两个频带上发送和/或接收数据。
在示例低于6GHz通信中,侧行链路设备502a可以被配置为在FR1上发送全向波束504。全向波束504可以由多个其它侧行链路设备502b、502c和502d接收。在示例mmWave通信中,侧行链路设备502a可以被配置为在FR2上发送定向波束506a。由于波束506a的定向性质,定向发射波束506a可以由多个侧行链路设备的子集接收。例如,定向发射波束506a可以由单个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例如,侧行链路设备502b)接收。在该示例中,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502b可以利用定向接收波束506b来从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502a接收通信。发射波束506a和接收波束506b共同地形成在侧行链路设备502a与502b之间的用于在FR2上的信号路径的波束对链路(BPL)。
在一些示例中,在侧行链路设备502a与另一侧行链路设备(例如,侧行链路设备502b)之间的单播连接可以是在FR1侧行链路和/或FR2侧行链路上建立的。为了在FR1侧行链路(例如,低于6GHz侧行链路)上建立单播连接,侧行链路设备502a可以利用例如D2D(例如,V2V、V2X等)对等发现过程来识别和定位用于单播通信的候选侧行链路设备。例如,侧行链路设备502a可以使用由邻近侧行链路设备(例如,侧行链路设备502b、502c和502d)广播的基本服务消息(BSM)来定位候选侧行链路设备。BSM可以包括广播侧行链路设备的位置信息(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坐标)、安全性和身份信息以及广播侧行链路设备的车辆信息(例如,速度、轨迹、路线等)。在定位另一侧行链路设备(例如,侧行链路设备502b)时,侧行链路设备502a和502b可以经由例如D2D RRC接口(例如,在PC5接口上的RRC过程)在FR1侧行链路上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和信令无线承载(SRB)。
然后,侧行链路设备502a和502b可以为FR1单播连接设置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上下文、无线链路控制(RLC)上下文、介质访问控制(MAC)上下文和物理层(PHY)上下文。例如,PDCP上下文可以指示针对单播连接是否利用PDCP复制。RLC上下文可以指示针对RLC层是否使用确认模式(例如,使用重排序定时器)还是非确认模式。MAC上下文可以针对单播连接启用例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方案、资源选择算法、载波聚合或其它MAC参数。PHY上下文可以指示用于单播连接的传输格式和无线资源配置(例如,带宽部分(BWP)、数字方案等)。
在侧行链路设备502a与另一侧行链路设备(例如,侧行链路设备502b)之间在FR2侧行链路(例如,mmWave侧行链路)上的单播连接可以是在独立(SA)模式或非独立(NSA)模式下建立的。在SA模式下,mmWave侧行链路可以是在没有在不同频带或无线接入技术(RAT)中的任何其它先前建立的通信链路的支持下建立的。
在NSA模式下,mmWave侧行链路是在先前建立的单播链路(例如,低于6GHz侧行链路)的支持下建立的。例如,侧行链路设备502a可以在先前经由FR1侧行链路建立的SRB上向侧行链路设备502b发送RRC重新配置消息(例如,RRCDirectConnectionReconfiguraton(RRC直接连接重新配置)消息)。RRC重新配置消息可以包括例如用于无线电协议栈(例如,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中的波束方向、定时、位置和/或其它层1(L1)/层2(L2)参数的mmWave物理层(PHY)配置。然后,侧行链路设备502a和502b可以在FR2中执行PHY和MAC层过程,以确定服务BPL(例如,波束506a和506b)以及执行同步。
在建立mmWave(FR2)侧行链路时,侧行链路设备502a(例如,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502a)可以在FR2侧行链路上向侧行链路设备502b(例如,进行接收的或目标侧行链路设备)发送数据。在一些示例中,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502a可以利用所选择的BPL(例如,波束506a和506b)在FR2侧行链路上向目标侧行链路设备502b发送PSCCH。PSCCH可以包括SCI,所述SCI包含指示由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502a预留以发送包含数据的PSSCH的资源(例如,一个或多个资源块)的调度信息。然后,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502a可以利用发射波束506a和接收波束506b在FR2侧行链路上在所预留的资源内向目标侧行链路设备502b发送包括数据的PSSCH。
邻近侧行链路设备(例如,侧行链路设备502c和502d)可能需要知道为PSSCH传输预留的资源,以避免冲突。然而,由于发射波束506a的定向性质,其它邻近侧行链路设备可能未接收到PSCCH,以及作为结果,不知道由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502a对PSSCH资源的预留。例如,邻近侧行链路设备502c和502d可以利用各自的BPL(例如,发射波束506c和接收波束506d)在另一FR2侧行链路上进行通信。如果侧行链路设备502c未从侧行链路设备502a接收到PSCCH,则侧行链路设备502c可能为从侧行链路设备502c发送给侧行链路设备502d的另一PSSCH选择相同的资源,从而引起在两个PSSCH传输之间的干扰。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干扰,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502a可以在FR2中执行对PSCCH的波束扫描(例如,在波束506e-506g中的每个波束上发送PSCCH),以向其它邻近侧行链路设备(例如,侧行链路设备502c)通知由侧行链路设备502a为即将到来的PSSCH传输预留的资源。然而,在多个波束中广播所预留的单播资源可能导致不期望的开销。
因此,在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中,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502a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跨链路调度,以在低于6GHz频带(例如,FR1侧行链路)上发送PSCCH,以及在mmWave频带(例如,FR2侧行链路)上发送PSSCH。通过针对侧行链路单播传输利用跨链路调度,物理控制信息(PSCCH)可以是在具有与FR2侧行链路相比更大的覆盖的更可靠的FR1侧行链路上发送的。另外,与FR2侧行链路相比,FR1侧行链路可能对发送和接收设备的位置或天线朝向的变化不太敏感。此外,跨链路调度还可以避免经由波束扫描将所预留的FR2单播资源广播到在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的通信范围内的多个邻近侧行链路设备。
当侧行链路设备502a具有与多个邻近侧行链路设备(例如,侧行链路设备502b-502d)的FR2侧行链路以及相同的数据要被发送给邻近侧行链路设备中的每一者时,跨链路调度还可以避免在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例如,侧行链路设备502a)处为用于对控制信息的传输的BPL确定预留资源。这种场景可能发生在V2X网络中,在V2X网络中V2X数据(例如,位置、速度、加速度、轨迹等)可以被发送给多个邻近V2X设备。例如,如果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502a具有与邻近侧行链路设备502b、502c和502d中的每一者建立的各自的FR2侧行链路,以便在各自的发射波束上向每个侧行链路设备502b、502c和502d发送PSCCH,则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利用预定调度(例如,用于侧行链路设备502b的时隙1、用于侧行链路设备502c的时隙2和用于侧行链路设备502d的时隙3)在波束中的每个波束上进行发送。在侧行链路之间的这样的预定调度可以增加用于发送PSCCH的资源和时间的量。反而,通过在FR1侧行链路上发送PSCCH,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502a可以在单个时隙内(利用单个全向波束)发送用于每个邻近侧行链路设备502b、502c和502d的各自的PSCCH。另外,通过经由全向波束在FR1侧行链路上发送PSCCH,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502a不需要选择特定的BPL直到对PSSCH的传输为止。
应当注意的是,如果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例如,侧行链路设备502b)从多个邻近设备(例如,侧行链路设备502a、502c和502d)接收到多个PSCCH,并且不能波束成形到由多个PSCCH指示的所有的请求的方向(例如,由于硬件约束),则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502b可以根据不同传输的服务质量(QoS)要求来将传输(PSSCH)划分优先顺序。
在一些示例中,侧行链路设备502a-502d可以被配置为在两个或更多个mmWave频带(例如,具有两个或更多个FR2载波频率的两个或多个FR2频带)上进行通信。每个FR2频带可以被视为分量载波。对于特定的FR2侧行链路(例如,在侧行链路设备502a与502b之间),可以对分量载波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进行聚合以增加在FR2侧行链路上的吞吐量。为FR2侧行链路选择的分量载波的数量可以取决于FR2侧行链路的期望性能。在其它示例中,特定的侧行链路设备(例如,侧行链路设备502a)可以形成与各自的其它侧行链路设备(例如,侧行链路设备502b和502c)的两个或更多个FR2侧行链路,以及在FR2侧行链路中的每个FR2侧行链路上利用不同的分量载波来减轻在FR2侧行链路之间的干扰。
图6是示出用于在例如V2X NSA部署中执行对在侧行链路设备602与604之间的传输的跨链路调度的示例性流程的信令图。侧行链路设备602和604可以对应于例如在图5中所示的侧行链路设备和/或在图2中所示的V2X设备。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侧行链路设备602可以称为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而侧行链路设备604可以称为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
在606处,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602和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604可以最初在第一频带FR1(例如,低于6GHz频带)上建立侧行链路,如上文结合图5所描述的。例如,在(例如,使用V2V对等发现过程)发现之后,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602可以为FR1侧行链路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和信令无线承载(SRB)。SRB是在L2和更高层上的用于对用于通信会话的控制信息的传送的逻辑通信信道。例如,SRB可以携带包括PHY层、MAC层和用于发起通信会话的其它接入层控制信息的专用控制信道(DCCH)。使用SRB,L2和更高协议层的配置具有半静态性质,其发生在通信会话的建立期间。基于资源分配(例如,时间、频率、空间和/或功率),PHY层控制在本质上是更加动态的,以及因此,PHY层控制和适配通常发生在数据正被交换(例如,发送/接收)时。
SRB还可以建立用于通信会话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无线承载(DRB)。数据无线承载是在L2和更高层上的用于对用于通信会话的数据的传送的逻辑通信。例如,DRB携带用于通信会话的专用业务信道(DTCH)数据。DRB可以是在SRB上使用无线承载(RB)建立过程来建立的。
在608处,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602和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604还可以使用NSA部署在第二频带FR2(例如,mmWave频带)上建立侧行链路,如上文结合图5所描述的。例如,FR2侧行链路可以是在先前在FR1上建立的侧行链路的支持下建立的。具体而言,在FR1上建立的SRB可以被利用来在FR2上建立DRB。在一个示例中,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602可以确定用于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604的数据流应当在FR2上进行发送。在一些示例中,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602可以基于数据流的QoS(例如,数据速率、吞吐量、延时等)、配置信息(例如,由网络实体(比如基站或应用服务器)提供的)、与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604的协商和/或特定QoS到侧行链路无线承载(SLRB)映射,来确定FR2应当被利用于数据流。
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602然后可以在先前在FR1上建立的SRB上发送RRC重新配置消息,以发起对FR2侧行链路的建立。例如,在FR1上发送的RRC重新配置消息可以连同针对用于L1/L2过程的波束方向和资源、定时、位置和/或序列参数的mmWave PHY配置一起被利用来配置L2和更高层。然后,侧行链路设备602和604可以在FR2中执行PHY/MAC过程以选择BPL、执行同步以及建立FR2侧行链路。例如,侧行链路设备602和604可以利用在对FR1侧行链路的建立期间交换的地理位置(例如,GPS坐标)和V2X数据来辅助对BPL的选择。因此,在FR1上的SRB上的信令用于建立FR2物理信道(FR2侧行链路),以及在FR2上添加新的DRB。在一些示例中,FR2侧行链路可以是在两个或更多个FR2频带(分量载波)上建立的,以及侧行链路设备602和604可以实现载波聚合以在FR2侧行链路上进行通信。在该示例中,在FR1侧行链路上发送的PSCCH中的RRC重新配置消息或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可以指示FR2载波频率标识(ID)和在相应的FR2载波频率中的相应的物理资源。类似地,如果单个FR2分量载波是针对FR2侧行链路来选择的,则在FR1侧行链路上发送的RRC重新配置消息或SCI可以标识所选择的FR2分量载波的载波频率ID。
在考虑QoS约束和优先级之后,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602然后可以确定在FR2侧行链路上向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604发送数据分组。在610处,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602然后可以生成包括用于FR2侧行链路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PSCCH以及在FR1侧行链路上发送该PSCCH。例如,SCI可以包括用于指示针对在FR2上的数据分组的传输而预留的时间-频率资源的资源信息、HARQ信息(例如,HARQ ID和关于数据分组是新数据分组还是重传的数据分组的指示)和其它链路适配信息,比如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和功率控制命令。
在612处,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602然后可以在FR2侧行链路上向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604发送在PSSCH内的数据分组。具体地,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602可以在FR1侧行链路上发送的PSCCH中指示的资源上发送PSSCH。另外,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602可以利用在608中基于在606中共享的设备位置信息而选择的BPL。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例如,DMRS)还可以是在FR2侧行链路上发送的,以实现信道估计和对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反馈。例如,CSI可以包括用于MIMO通信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和秩指示符(RI)。
在614处,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604可以基于HARQ信息在物理侧行链路反馈控制信道(PSFCH)上发送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在一些示例中,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604可以在FR1侧行链路上发送PSFCH。在其它示例中,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604可以在FR2侧行链路上发送PSFCH。
在一些示例中,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602可以基于由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604提供的信道状态反馈,来确定用于在FR2上发送的数据分组的链路适配信息。例如,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602可以在FR1上发送RRC消息或DCI,所述RRC消息或DCI指示要在FR2上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或导频(比如CSI-RS、DMRS等)的配置。然后,发送设备602可以根据配置来在FR2上发送参考信号,用于由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604在测量信道质量时使用。然后,接收设备604可以在FR1或FR2上将包括例如CQI、PMI、RI和其它适当的参数的CSI报告返回给发送设备602。在一些示例中,CSI报告可以是在PSFCH内发送的。在其中FR2侧行链路包括多个分量载波的示例中,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602可以在FR2分量载波中的每一者中发送参考信号,以及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604可以返回针对FR2分量载波中的每一者的各自的CSI报告。
在侧行链路网络内,服务质量(QoS)和系统性能可能受到在侧行链路设备之间的定时未对齐的影响。因此,为了在侧行链路设备之中保持时间和频率的公共同步,侧行链路设备中的每一者可以被同步到同步源(比如gNB、eNB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或者基于在侧行链路设备内的时间/频率参考进行同步。一个或多个侧行链路设备还可以生成和发送同步信息,用于由其它侧行链路设备在将无线帧定时(例如,无线帧/时隙边界和帧索引)同步到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时使用。例如,同步信息可以包括侧行链路同步信号(S-SS)。在一些示例中,S-SS可以是侧行链路同步块(S-SSB)的一部分,其包括侧行链路主同步信号(S-PSS)、侧行链路辅同步信号(S-SSS)和物理侧行链路广播信道(PSBCH)。S-SSB还可以包括下行链路调制参考信号(DMRS)或用于同步的其它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低于6GHz(例如,FR1)的侧行链路和mmWave(例如,FR2)侧行链路各自可以是基于不同的参考同步源进行同步的。作为结果,在FR1 PSCCH与FR2 PSSCH之间的定时可能是不同的。例如,现在参考图7A和图7B,FR1可以包括在时间上划分为第一多个时隙702a的第一载波频率,而FR2可以包括在时间上划分为第二多个时隙702b的第二载波频率。第一多个时隙702a的时隙边界与第二多个时隙702b的时隙边界未对齐,使得在第一FR1时隙702与第一FR2时隙的各自的时隙边界之间存在定时偏移tO
在图7A和图7B所示的示例中,在FR1与FR2之间的数字方案(例如,子载波间隔(SCS))是不同的。作为结果,在第一多个时隙702a和第二多个时隙702b中,时隙持续时间和每时隙的RB的数量是不同的。例如,对于FR1,SCS可以是30kHz,以及对于FR2,SCS可以是120kHz。因此,如图7A和图7B所示,在FR1中的一个时隙702b的时隙持续时间等同于在FR2中的四个时隙702a的时隙持续时间。另外,在频域中,在FR1中的四个RB在带宽上对应于在FR2中的一个RB。在该示例中,定时偏移tO是基于一个FR1时隙和四个FR2时隙的集合的时隙边界来确定的,以考虑在FR1和FR2中的每一者中利用的不同SCS。用于FR1和FR2的特定SCS(例如,用于所选择的BWP的SCS)和其它相关频域参考信息可以是对在FR1侧行链路和FR2侧行链路的建立期间在侧行链路设备之间交换的。
在知道FR1和FR2两者的SCS和定时的情况下,侧行链路设备可以确定定时偏移tO以及对在FR1侧行链路和FR2侧行链路上的定时进行同步用于跨链路调度。在一些示例中,在FR1中针对FR2的NSA呼叫建立过程的时候,侧行链路设备可以交换同步参考信息(例如,用于FR1和FR2两者的S-SS或S-SSB),所述同步参考信息指示在FR1与FR2之间的定时偏移tO(例如,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基于同步参考信息和在FR1和FR2中的各自的SCS来确定定时偏移tO)。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B所示,侧行链路设备可以通过对齐在第一多个时隙与第二多个时隙之间的各自的时隙边界以适应定时偏移来对定时进行同步。例如,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基于SCS来将FR2(具有较大的SCS)的时间参考与FR1的时间参考对齐,以对齐各自的时隙边界。在其它示例中,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通过基于定时偏移调度PSCCH和PSSCH来对定时进行同步,而不是对齐时隙边界。例如,如图7A所示,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在FR1的时隙1内发送PSCCH。PSCCH可以包括用于要在FR2的时隙2-8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时隙中发送的PSSCH的调度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PSCCH可以包括SCI,所述SCI包含指示在其上要发送PSSCH的资源的资源信息。资源信息可以是基于FR1的SCS和BWP或FR2的SCS和BWP来生成的。SCI可以包含指示用于FR2的目标频带的进一步的信息和其它控制信息信息,比如HARQ相关的信息和链路适配信息(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功率控制命令等)。
图8是示出用于跨链路调度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800的示例性格式的示意图。SCI 800包括SCI跨链路指示符802,所述SCI跨链路指示符802指示SCI正在跨链路调度在FR2侧行链路上的PSSCH。SCI 800还包括FR2指示符804,所述FR2指示符804标识在其上要发送PSSCH的频带(例如,用于FR2侧行链路的频带)。
SCI 800还包括资源信息806,所述资源信息806指示在其上要发送PSSCH的资源(例如,时间-频率资源)。例如,资源信息806可以指示在FR2上针对PSSCH分配的起始RB和RB的数量。此外,资源信息806可以指示在FR2上针对PSSCH分配的资源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然而,由于资源信息806是针对在FR1侧行链路上的传输(例如,经由在FR1侧行链路上发送的PSCCH)来生成的,因此资源信息806可以是基于与FR1相关联的侧行链路参数(例如,SCS和BWP)针对FR2来生成的。
在一些示例中,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将基于FR1侧行链路而生成的资源信息转换为基于FR2侧行链路参数的经转换的资源信息,以及在SCI内发送经转换的资源信息806。例如,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将基于FR1侧行链路的SCS和BWP而生成的起始RB和RB的数量转换为基于FR2侧行链路的SCS和BWP的经转换的起始RB和经转换的RB的数量。例如,所生成的资源信息可以指示在FR1的BWP内的起始RB和基于FR1的SCS的RB的数量。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基于在FR1与FR2之间的SCS差,来将在FR1中的起始RB转换为FR2的BWP,以及将在FR1中的该数量的RB转换为在FR2中的相应数量的RB。使用在图7A和图7B中所示的示例,如果所生成的资源信息指示在FR1中的RB的数量是12个RB,则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将在FR2中的RB的数量转换为3个RB。
作为另一示例,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将基于FR1的SCS而分配的资源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转换为基于FR2的SCS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作为一示例,所生成的资源信息可以指示在FR1内在其上将发送PSSCH的起始时隙和时隙的数量。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将在FR1中的起始时隙转换为在FR2中的相应的起始时隙,以及可以进一步将在FR1中的时隙数量转换为在FR2中的相应的时隙数量。使用在图7A和图7B中所示的示例,如果所生成的资源信息指示在FR1中的时隙数量是在FR1中的两个时隙,则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将时隙数量转换为在FR2中的8个时隙。
因此,在PSCCH上发送的经转换的资源信息806可以指示基于与FR2侧行链路相关联的定时、BWP和SCS而在FR2上针对PSSCH分配的起始RB和RB的数量。此外,经转换的资源信息806可以指示基于与FR2侧行链路相关联的定时、BWP和SCS而在FR2上针对PSSCH分配的资源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在该示例中,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直接地利用经转换的资源信息806来识别要在其上接收PSSCH的特定时间-频率资源。
在其它示例中,在SCI 800中包括的资源信息806可以是基于FR1侧行链路参数而生成的原始资源信息。在该示例中,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将所接收的基于FR1侧行链路参数而生成的资源信息806转换为基于FR2侧行链路参数的经转换的资源信息。例如,如上文所描述的,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将基于FR1侧行链路的SCS和BWP而生成的起始RB和RB的数量转换为基于FR2侧行链路的SCS和BWP的经转换的起始RB和经转换的RB的数量。作为另一示例,如上文所描述的,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将基于FR1的SCS而分配的资源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转换为基于FR2的SCS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
图9是示出用于采用处理系统914的无线通信设备900的硬件实现方式的示例的方框图。例如,无线通信设备900可以对应于如上文参考图1、图2、图5和/或图6所示和描述的UE、V2X设备、D2D设备或其它适当的侧行链路设备。
无线通信设备900可以是利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4的处理系统914来实现的。处理器904的示例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门控逻辑、分立硬件电路和被配置为执行贯穿本公开内容描述的各种功能的其它适当的硬件。在各个示例中,无线通信设备900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功能。也就是说,如在无线通信设备900中所利用的处理器904可以用于实现在下文描述的过程和进程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
在该示例中,处理系统914可以是利用总线架构来实现的,该总线架构通常通过总线902来表示。取决于处理系统914的具体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总线902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互连总线和桥接。总线902将包括(通常通过处理器904来表示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905、以及(通常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906来表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902还可以链接比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电压调节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的各种其它电路,这些电路是本领域公知的,以及因此不再进行任何进一步的描述。
总线接口908提供在总线902与收发机910之间的接口。收发机910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例如,空中接口)上与各种其它装置进行通信的单元。取决于装置的性质,还可以提供用户接口912(例如,小键盘、显示器、触摸屏、扬声器、麦克风、控制旋钮等)。当然,这样的用户接口912是可选的,以及可以在一些示例中可以省略。
处理器904负责管理总线902和通用处理,包括对在计算机可读介质906上存储的软件的执行。无论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它术语,软件都应当被广义地解释为意指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的线程、过程、函数等。软件在由处理器904执行时使得处理系统914执行下文针对任何特定装置所描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介质906和存储器905还可以用于存储由处理器904在执行软件时操纵的数据。
计算机可读介质906可以是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举例而言,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光盘(例如,压缩光盘(CD)或者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卡、棒或键驱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寄存器、可移动盘以及用于存储可以由计算机进行存取和读取的软件和/或指令的任何其它适当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906可以存在于处理系统914中、处理系统914之外、或者跨越包括处理系统914的多个实体来分布。计算机可读介质906可以体现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举例而言,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在封装材料中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在一些示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906可以是存储器905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如何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总体设计约束,来最佳地实现贯穿本公开内容所给出的所描述的功能。
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中,处理器904可以包括被配置用于各种功能的电路。例如,处理器904可以包括通信和处理电路941,所述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被配置为在侧行链路载波上进行通信,以经由收发机910和相关联的天线和/或天线阵列(例如,在图4中所示的天线404或408)与其它侧行链路设备交换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侧行链路数据。在一些示例中,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可以被配置为在多个侧行链路载波上与其它侧行链路设备进行通信,每个侧行链路载波与一个或多个侧行链路相关联。例如,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可以被配置为在FR1载波(例如,低于6GHz载波)和一个或多个FR2载波(例如,mmWave载波)上进行通信。
每个侧行链路载波可以在时间上划分为多个无线帧,所述多个无线帧中的每个无线帧可以在时间上划分为多个子帧和时隙,比如在图7A和图7B中所示的时隙。在一些示例中,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可以被配置为发送PSCCH,所述PSCCH可以包括与要发送的数据相关联的侧行链路控制(例如,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PSCCH还可以包括侧行链路同步信号(S-SS)、其它控制信息和/或导频信号。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还可以被配置为发送PSSCH,所述PSSCH可以包括在PSCCH中引用的数据。
在一些示例中,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可以被配置为在FR1载波上的时隙内发送PSCCH,以及在FR2载波上的时隙内发送PSSCH。此外,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还可以被配置为在FR1载波或FR2载波上的时隙内从另一侧行链路设备接收PSFCH。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还可以被配置为在FR1载波上发送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以及在FR2载波(或多个FR2载波)上发送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根据参考信号配置)。另外,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可以被配置为在FR1载波或FR2载波上接收CSI报告(例如,在PSFCH内)。在其中FR2侧行链路包括多个分量载波的示例中,在FR1侧行链路上发送的SCI还可以包括针对FR2分量载波中的每个FR2分量载波的各自的载波频率ID。
在其中无线通信设备900是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的示例中,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可以被配置为在FR1载波上的时隙内接收PSCCH。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还可以被配置为在FR2载波上的时隙内接收PSSCH。此外,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可以被配置为在FR1载波或FR2载波上的时隙内发送PSFCH。类似地,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可以被配置为在FR1载波上接收参考信号配置以及在FR2载波上接收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然后,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可以被配置为在FR1载波或FR2载波上发送CSI报告(例如,在PSFCH内)。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还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906上的通信和处理软件951,以实现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处理器904还可以包括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所述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被配置为在一个或多个侧行链路载波上建立与其它侧行链路设备的一个或多个侧行链路。在一些示例中,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可以被配置为在(例如,低于6GHz频带的)FR1侧行链路载波上与另一侧行链路设备建立FR1侧行链路,如上文结合图5和/或图6所描述的。在一些示例中,FR1侧行链路可以利用全向波束来与另一侧行链路进行通信。
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还可以被配置为使用NSA部署在(例如,mmWave频带的)FR2侧行链路载波上与另一侧行链路设备建立FR2侧行链路,如上文结合图5和/或图6所描述的。例如,与另一侧行链路设备的FR2侧行链路可以是在先前在FR1上与相同的另一侧行链路设备建立的侧行链路的支持下建立的。具体而言,在FR1上建立的SRB可以被利用来在FR2上建立DRB。在一些示例中,FR2侧行链路可以利用定向波束在FR2侧行链路上与另一侧行链路设备进行通信。
在建立与另一侧行链路设备的FR1侧行链路和FR2侧行链路时,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可以被配置为在FR1侧行链路和FR2侧行链路中的每一者上进行通信,以向另一侧行链路设备发送PSCCH和PSSCH,如上所讨论的。在一些示例中,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还可以被配置为经由与邻近侧行链路设备的各自的FR1侧行链路在全向波束的范围内与邻近侧行链路设备进行通信。另外,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可以被配置为经由各自的定向FR2波束和FR2侧行链路来与邻近侧行链路设备进行通信。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还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906上的侧行链路建立软件952,以实现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处理器904还可以包括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所述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被配置为生成、调度和修改对时间-频率资源(例如,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的集合)的预留。例如,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可以在FR1上(例如,在FR1载波上的一个或多个时隙内)预留用于携带PSCCH的时间-频率资源,以及在FR2上(例如,在FR2载波上的一个或多个时隙内)预留用于携带PSSCH的另外的时间-频率资源。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还可以被配置为在FR1载波上利用全向波束来携带PSCCH,以及在FR2载波上利用定向波束(例如,所选择的BPL)来携带PSSCH。
在一些示例中,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还可以被配置为避免在FR2中的针对在其它侧行链路设备之间传送的另一PSSCH而预留的资源上调度PSSCH。例如,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可以被配置为接收由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在FR1上发送的PSCCH(例如,经由在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与无线通信设备900之间的FR1侧行链路)。当PSCCH包括关于在PSCCH中的SCI正在调度在FR2内的资源上的PSSCH的指示符时(例如,其中无线通信设备900或另一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是PSSCH的目标),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可以避免将另一PSSCH调度用于在通过PSCCH指示的FR2内的相同资源上进行传输。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还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906上的资源指派和调度软件953,以实现本文所描述的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处理器904还可以包括侧行链路同步电路944,所述侧行链路同步电路944被配置为将在FR1侧行链路和FR2侧行链路上的定时与另一侧行链路设备同步。在一些示例中,侧行链路同步电路944可以在FR1侧行链路和FR2侧行链路两者上与另一侧行链路设备交换同步参考信息。用于每个侧行链路(FR1和FR2)的同步参考信息可以包括例如侧行链路同步信号(S-SS),所述侧行链路同步信号指示由每个侧行链路设备利用的侧行链路传输定时(例如,如基于与同步源(例如,gNB、eNB、GNSS等)的同步、与内部定时/频率参考的自同步或与另一侧行链路设备的同步来确定的)。
侧行链路同步电路944可以利用同步参考信息来对每个单独的侧行链路(例如,FR1侧行链路和FR2侧行链路)进行同步,以及进一步确定在对各个侧行链路的同步之后在FR1侧行链路与FR2侧行链路之间是否存在定时偏移915。例如,侧行链路同步电路944可以确定在FR1侧行链路上传送的第一多个时隙与在FR2侧行链路上传送的第二多个时隙之间存在定时偏移915。定时偏移915可以指示基于频带(FR1和FR2)中的每个频带中的各自的SCS的在第一多个时隙与第二多个时隙的各自的时隙边界之间的时间差。
在一些示例中,当侧行链路同步电路944确定在FR1侧行链路与FR2侧行链路之间存在定时偏移915时,侧行链路同步电路944可以基于频带中的每个频带中的各自的SCS来将在第一多个时隙与第二多个时隙之间的各自的时隙边界对齐,以消除定时偏移915。在其它示例中,侧行链路同步电路944可以将定时偏移915存储在例如存储器905内。定时偏移915然后可以由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在基于定时偏移915对PSCCH和PSSCH的跨链路调度时利用。侧行链路同步电路944还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906上的侧行链路同步软件954,以实现本文所描述的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处理器904还可以包括资源转换电路945,所述资源转换电路945被配置为在实现对PSSCH的跨链路调度时考虑在频带(FR1和FR2)之间的SCS和BWP差异。在一些示例中,资源转换电路945可以结合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来操作,以将由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基于与FR1相关联的侧行链路(SL)参数918而生成的资源信息转换为基于与FR2相关联的SL参数918的经转换的资源信息。针对每个频带(FR1和FR2)的SL参数918(例如,SCS、BWP等)可以例如被存储在存储器905中,以及还可以由资源转换电路945利用来执行资源转换。例如,经转换的资源信息可以指示在FR2上针对PSSCH分配的起始RB和RB的数量。另外,经转换的资源信息可以指示在FR2上针对PSSCH分配的资源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经转换的资源信息可以由资源转换电路945提供给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以及通信和处理电路941,用于包括在要由无线通信设备900在FR1上发送的PSCCH内的SCI中。
在其它示例中,资源转换电路945可以从通信和处理电路941接收被包括在接收的PSCCH中的资源信息,以及转换所接收的资源信息用于由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在接收PSSCH时使用。在该示例中,无线通信设备900是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所述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将所接收的基于FR1侧行链路参数而生成的资源信息转换为基于FR2侧行链路参数的经转换的资源信息。例如,如上文所描述的,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将基于FR1侧行链路的SCS和BWP而生成的起始RB和RB的数量转换为基于FR2侧行链路的SCS和BWP的经转换的起始RB和经转换的RB的数量。作为另一示例,如上文所描述的,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将基于FR1的SCS而分配的资源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转换为基于FR2的SCS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资源转换电路945还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906上的资源转换软件955,以实现本文所描述的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处理器904还可以包括波束管理电路946,所述波束管理电路946被配置为选择用于与另一侧行链路设备的通信的特定波束(或BPL)。在一些示例中,波束管理电路946可以被配置为当通信要在FR1上发送时选择全向波束,以及当通信要在FR2上发送时选择BPL。在一些示例中,在无线通信设备900与另一侧行链路设备之间的特定BPL可以是基于在FR2侧行链路的建立期间在侧行链路设备之间交换的共享设备位置信息来选择的。波束管理电路946还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906上的波束管理软件956,以实现本文所描述的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图10是用于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例如,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1000。如下文所描述的,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的特定实现方式中可以省略一些或所有示出的特征,以及对于实现所有实施例而言,可能不要求一些示出的特征。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可以由如上文所描述的以及在图9中示出的无线通信设备900、由处理器或处理系统或由用于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适当的单元来执行。
在方框1002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FR1)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一侧行链路。在一些示例中,FR1可以对应于低于6GHz频带。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可以建立第一(FR1)侧行链路。
在方框1004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至少部分地利用第一侧行链路,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FR2)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二侧行链路。在一些示例中,FR2可以对应于mmWave频带。另外,第二(FR2)侧行链路可以是基于例如V2X NSA部署利用FR1侧行链路来建立的。在一些示例中,FR2侧行链路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FR2频带(例如,多个FR2分量载波)。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可以建立第二(FR2)侧行链路。
在方框1006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第一(FR1)侧行链路上发送SCI。SCI可以与要在第二(FR2)侧行链路上发送给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相关联。在一些示例中,SCI可以是在PSCCH内发送的。PSCCH可以是经由全向波束来发送的。在一些示例中,SCI可以包括可以从FR1的侧行链路参数(例如,SCS和BWP)转换为FR2的侧行链路参数(例如,SCS和BWP)的资源信息。例如,SCI可以包括经转换的资源信息,或者可以包括基于FR1侧行链路参数而生成的原始资源信息。在后一种情况下,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转换资源信息。在一些示例中,PSCCH还可以是基于在FR1侧行链路与FR2侧行链路之间的定时偏移来调度的。另外,SCI可以包括针对基于定时偏移而调度的PSSCH的资源信息。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连同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生成SCI,以及在第一(FR1)侧行链路上将SCI发送给第二无线通信设备。
在方框1008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第二(FR2)侧行链路上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数据。在一些示例中,数据可以是在PSSCH内发送的。PSSCH可以是经由朝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定向波束(例如,BPL)来发送的。例如,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连同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在第二(FR2)侧行链路上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数据。
图11是用于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例如,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1100。如下文所描述的,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的特定实现方式中可以省略一些或所有示出的特征,以及对于实现所有实施例而言,可能不要求一些示出的特征。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可以由如上文所描述的以及在图9中示出的无线通信设备900、由处理器或处理系统或由用于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适当的单元来执行。
在方框1102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FR1)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一侧行链路。在一些示例中,FR1可以对应于低于6GHz频带。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可以建立第一(FR1)侧行链路。
在方框1104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至少部分地利用第一侧行链路,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FR2)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二侧行链路。在一些示例中,FR2可以对应于mmWave频带。另外,第二(FR2)侧行链路可以是基于例如V2X NSA部署利用FR1侧行链路来建立的。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可以建立第二(FR2)侧行链路。
在方框1106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第一(FR1)侧行链路上发送SCI。SCI可以与要在第二(FR2)侧行链路上发送给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相关联。在一些示例中,SCI可以是在PSCCH内发送的。PSCCH可以是经由全向波束来发送的。在一些示例中,SCI可以包括可以从FR1的侧行链路参数(例如,SCS和BWP)转换为FR2的侧行链路参数(例如,SCS和BWP)的资源信息。例如,SCI可以包括经转换的资源信息,或者可以包括基于FR1侧行链路参数而生成的原始资源信息。在后一种情况下,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转换资源信息。在一些示例中,PSCCH还可以是基于在FR1侧行链路与FR2侧行链路之间的定时偏移来调度的。另外,SCI可以包括针对基于定时偏移而调度的PSSCH的资源信息。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连同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生成SCI,以及在第一(FR1)侧行链路上将SCI发送给第二无线通信设备。
在方框1108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第二(FR2)侧行链路上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数据。在一些示例中,数据可以是在PSSCH内发送的。PSSCH可以是经由朝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定向波束(例如,BPL)来发送的。例如,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连同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在第二(FR2)侧行链路上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数据。
在方框1110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第一侧行链路或第二侧行链路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与数据相对应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可以是在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内发送的。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连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接收反馈信息。
图12是用于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例如,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1200。如下文所描述的,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的特定实现方式中可以省略一些或所有示出的特征,以及对于实现所有实施例而言,可能不要求一些示出的特征。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可以由如上文所描述的以及在图9中示出的无线通信设备900、由处理器或处理系统或由用于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适当的单元来执行。
在方框1202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FR1)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一侧行链路。在一些示例中,FR1可以对应于低于6GHz频带。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可以建立第一(FR1)侧行链路。
在方框1204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至少部分地利用第一侧行链路,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FR2)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二侧行链路。在一些示例中,FR2可以对应于mmWave频带。另外,第二(FR2)侧行链路可以是基于例如V2X NSA部署利用FR1侧行链路来建立的。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可以建立第二(FR2)侧行链路。
在方框1206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交换同步参考信息,以对在第一(FR1)侧行链路和第二(FR2)侧行链路上的定时进行同步。同步参考信息可以至少指示在第一侧行链路上传送的第一多个时隙与在第二侧行链路上传送的第二多个时隙之间的定时偏移。在一些示例中,在FR1与FR2之间的数字方案(例如,子载波间隔(SCS))是不同的。作为结果,在第一多个时隙和第二多个时隙中,时隙持续时间和每时隙的RB的数量是不同的。在一些示例中,同步参考信息可以包括在FR1中针对FR2的NSA呼叫建立过程时交换的用于FR1和FR2两者的S-SS或S-SSB。例如,侧行链路同步电路944连同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交换同步参考信息。
在方框1208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第一(FR1)侧行链路上发送SCI。SCI可以与要在第二(FR2)侧行链路上发送给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相关联。在一些示例中,SCI可以是在PSCCH内发送的。PSCCH可以是经由全向波束来发送的。在一些示例中,SCI可以包括可以从FR1的侧行链路参数(例如,SCS和BWP)转换为FR2的侧行链路参数(例如,SCS和BWP)的资源信息。例如,SCI可以包括经转换的资源信息,或者可以包括基于FR1侧行链路参数而生成的原始资源信息。在后一种情况下,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转换资源信息。在一些示例中,PSCCH还可以是基于在FR1侧行链路与FR2侧行链路之间的定时偏移来调度的。另外,SCI可以包括用于基于定时偏移而调度的PSSCH的资源信息。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连同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生成SCI,以及在第一(FR1)侧行链路上将SCI发送给第二无线通信设备。
在方框1210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第二(FR2)侧行链路上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数据。在一些示例中,数据可以是在PSSCH内发送的。在一些示例中,PSSCH可以是经由朝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定向波束(例如,BPL)来发送的。例如,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连同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在第二(FR2)侧行链路上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数据。
图13是用于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例如,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1300。如下文所描述的,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的特定实现方式中可以省略一些或所有示出的特征,以及对于实现所有实施例而言,可能不要求一些示出的特征。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可以由如上文所描述的以及在图9中示出的无线通信设备900、由处理器或处理系统或由用于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适当的单元来执行。
在方框1302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FR1)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一侧行链路。在一些示例中,FR1可以对应于低于6GHz频带。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可以建立第一(FR1)侧行链路。
在方框1304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至少部分地利用第一侧行链路,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FR2)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二侧行链路。在一些示例中,FR2可以对应于mmWave频带。另外,第二(FR2)侧行链路可以是基于例如V2X NSA部署利用FR1侧行链路来建立的。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可以建立第二(FR2)侧行链路。
在方框1306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生成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SCI包括关于SCI正在第二侧行链路上调度数据(例如,包括该数据的PSSCH)的指示符。SCI还可以包括第二频带(FR2)的标识符或指示在其上要发送数据的资源的资源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在一些示例中,用于第二侧行链路的资源信息可以是基于与第一侧行链路相关联的第一侧行链路参数或与第二侧行链路相关联的第二侧行链路参数中的至少一者来生成的。例如,第一侧行链路参数可以包括与第一侧行链路相关联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带宽部分,以及第二侧行链路参数可以包括与第二侧行链路相关联的第二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带宽部分。因此,在SCI中包括的资源信息可以包括基于FR1侧行链路参数而生成的原始资源信息或从FR1侧行链路参数转换为FR2侧行链路参数的经转换的资源信息。在前一种情况下,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转换资源信息。例如,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连同资源转换电路945一起可以生成SCI。
在方框1308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第一(FR1)侧行链路上发送SCI。在一些示例中,SCI可以是在PSCCH内发送的。在一些示例中,PSCCH可以是经由全向波束来发送的。在一些示例中,PSCCH还可以是基于在FR1侧行链路与FR2侧行链路之间的定时偏移来调度的。另外,SCI可以包括用于基于定时偏移而调度的PSSCH的资源信息。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连同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生成SCI,以及在第一(FR1)侧行链路上将SCI发送给第二无线通信设备。
在方框1310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第二(FR2)侧行链路上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数据。在一些示例中,数据可以是在PSSCH内发送的。在一些示例中,PSSCH可以是经由朝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定向波束(例如,BPL)来发送的。例如,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连同通信和处理电路941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在第二(FR2)侧行链路上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数据。
图14是用于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例如,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1400。如下文所描述的,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的特定实现方式中可以省略一些或所有示出的特征,以及对于实现所有实施例而言,可能不要求一些示出的特征。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可以由如上文所描述的以及在图9中示出的无线通信设备900、由处理器或处理系统或由用于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适当的单元来执行。
在方框1402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FR1)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一侧行链路。在一些示例中,FR1可以对应于低于6GHz频带。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可以建立第一(FR1)侧行链路。
在方框1404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至少部分地利用第一侧行链路,利用第一侧行链路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FR2)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二侧行链路。在一些示例中,FR2可以对应于mmWave频带。另外,第二(FR2)侧行链路可以是基于例如V2X NSA部署利用FR1侧行链路来建立的。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可以建立第二(FR2)侧行链路。
在方框1406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第一侧行链路上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要由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在第二侧行链路上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配置。参考信号可以包括例如CSI-RS、DMRS或其它适当的参考信号或导频中的一项或多项。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指示在FR2上被分配用于对参考信号的传输的时间-频率资源的资源信息、参考信号的传输的周期、以及指示要被包括在CSI报告中的特定CSI量(例如,PMI、RI、CQI等)的CSI报告信息、连同对CSI报告应当周期性地、非周期性地还是半静态地生成的指示。当在FR2侧行链路上实现载波聚合时,参考信号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每个FR2分量载波的各自的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连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在FR1侧行链路上发送参考信号配置信息。
在方框1408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根据参考信号配置信息来在第二侧行链路上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参考信号。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连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在FR2侧行链路上发送参考信号。
在方框1410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FR1侧行链路或FR2侧行链路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CSI报告。在一些示例中,CSI报告可以是在FR1侧行链路或FR2侧行链路上在PSFCH内接收的。CSI报告可以包括CQI、PMI、RI和/或指示FR2侧行链路信道质量的其它适当的参数。在其中FR2侧行链路正在实现载波聚合的示例中,可以接收针对每个FR2分量载波的各自的CSI报告。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利用CSI报告用于FR2侧行链路的侧行链路适配。例如,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连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接收CSI报告。
图15是用于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例如,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1500。如下文所描述的,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的特定实现方式中可以省略一些或所有示出的特征,以及对于实现所有实施例而言,可能不要求一些示出的特征。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可以由如上文所描述的以及在图9中示出的无线通信设备900、由处理器或处理系统或由用于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适当的单元来执行。
在方框1502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FR1)上在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一侧行链路。在一些示例中,FR1可以对应于低于6GHz频带。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可以建立第一(FR1)侧行链路。
在方框1504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第一(FR1)侧行链路上接收SCI。SCI可以与要由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在PSSCH上)发送的数据相关联。SCI可以包括关于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FR2)中的资源上调度数据的指示符。在一些示例中,FR2可以对应于mmWave频带。在一些示例中,SCI可以是在PSCCH内接收的。在一些示例中,PSCCH可以是经由全向波束来接收的。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利用在SCI中包括的资源信息来避免在SCI中指示的相同FR2资源上调度传输(例如,另一PSSCH)。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是针对PSCCH和PSSCH的目标无线通信设备。在该示例中,在SCI中包括的资源信息可以包括基于FR1的侧行链路参数(例如,SCS和BWP)的时间-频率资源。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然后可以将资源信息从FR1的侧行链路参数(例如,SCS和BWP)转换为FR2的侧行链路参数(例如,SCS和BWP)。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连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在第一(FR1)侧行链路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SCI。
图16是用于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例如,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1600。如下文所描述的,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的特定实现方式中可以省略一些或所有示出的特征,以及对于实现所有实施例而言,可能不要求一些示出的特征。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可以由如上文所描述的以及在图9中示出的无线通信设备900、由处理器或处理系统或由用于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适当的单元来执行。
在方框1602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FR1)上在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一侧行链路。在一些示例中,FR1可以对应于低于6GHz频带。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可以建立第一(FR1)侧行链路。
在1604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至少部分地利用第一侧行链路,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FR2)上在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二侧行链路。在一些示例中,FR2可以对应于mmWave频带。另外,第二(FR2)侧行链路可以是基于例如V2X NSA部署利用FR1侧行链路来建立的。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可以建立第二(FR2)侧行链路。
在方框1606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第一(FR1)侧行链路上接收SCI。SCI可以与要由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在PSSCH上)发送的数据相关联。SCI可以包括关于在第二频带(FR2)中在第二(FR2)侧行链路上的资源上调度数据的指示符。在一些示例中,SCI可以是在PSCCH内接收的。在一些示例中,PSCCH可以是经由全向波束来接收的。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利用在SCI中包括的资源信息来避免在SCI中指示的相同FR2资源上调度传输(例如,另一PSSCH)。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是针对PSCCH和PSSCH的目标无线通信设备。在该示例中,在SCI中包括的资源信息可以包括基于FR1的侧行链路参数(例如,SCS和BWP)的时间-频率资源。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然后可以将资源信息从FR1的侧行链路参数(例如,SCS和BWP)转换为FR2的侧行链路参数(例如,SCS和BWP)。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连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在第一(FR1)侧行链路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SCI。
在方框1608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第二侧行链路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数据(例如,在PSSCH内)。在一些示例中,PSSCH可以是经由定向波束(例如,BPL)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的。例如,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连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在第二(FR2)侧行链路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数据。
在方框1610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第一侧行链路或第二侧行链路上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与数据相对应的反馈信息。在一些示例中,反馈信息可以是在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内发送的。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连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发送反馈信息。
图17是用于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例如,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1700。如下文所描述的,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的特定实现方式中可以省略一些或所有示出的特征,以及对于实现所有实施例而言,可能不要求一些示出的特征。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可以由如上文所描述的以及在图9中示出的无线通信设备900、由处理器或处理系统或由用于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适当的单元来执行。
在方框1702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FR1)上在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一侧行链路。在一些示例中,FR1可以对应于低于6GHz频带。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可以建立第一(FR1)侧行链路。
在方框1704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第一(FR1)侧行链路上接收SCI。SCI可以与要由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在PSSCH上)发送的数据相关联。SCI可以包括关于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FR2)中的资源上调度数据的指示符。SCI还可以包括指示在其上要发送数据的资源的资源信息。在一些示例中,FR2可以对应于mmWave频带。在一些示例中,SCI可以是在PSCCH内接收的。在一些示例中,PSCCH可以是经由全向波束来接收的。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利用在SCI中包括的资源信息来避免在SCI中指示的相同FR2资源上调度传输(例如,另一PSSCH)。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连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在第一(FR1)侧行链路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SCI。
在方框1706处,在SCI中包括的资源信息可以包括基于FR1的侧行链路参数(例如,SCS和BWP)的时间-频率资源。照此,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将基于与第一侧行链路相关联的FR1侧行链路参数的资源信息转换为基于与第二侧行链路相关联的FR2侧行链路参数(例如,FR2的SCS和BWP)的经转换的资源信息。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资源转换电路945可以转换资源信息。
图18是用于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例如,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1800。如下文所描述的,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的特定实现方式中可以省略一些或所有示出的特征,以及对于实现所有实施例而言,可能不要求一些示出的特征。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可以由如上文所描述的以及在图9中示出的无线通信设备900、由处理器或处理系统或由用于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适当的单元来执行。
在方框1802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FR1)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一侧行链路。在一些示例中,FR1可以对应于低于6GHz频带。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可以建立第一(FR1)侧行链路。
在方框1804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至少部分地利用第一侧行链路,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FR2)上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二侧行链路。在一些示例中,FR2可以对应于mmWave频带。另外,第二(FR2)侧行链路可以是基于例如V2X NSA部署利用FR1侧行链路来建立的。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可以建立第二(FR2)侧行链路。
在方框1806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第一侧行链路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要由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在第二侧行链路上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配置。参考信号可以包括例如CSI-RS、DMRS或其它适当的参考信号或导频中的一项或多项。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指示在FR2上被分配用于对参考信号的传输的时间-频率资源的资源信息、参考信号的传输的周期以及指示要被包括在CSI报告中的特定CSI量(例如,PMI、RI、CQI等)的CSI报告信息,连同对CSI报告应当周期性地、非周期性地还是半静态地生成的指示。当在FR2侧行链路上实现载波聚合时,参考信号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每个FR2分量载波的各自的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连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在FR1侧行链路上接收参考信号配置信息。
在方框1808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根据参考信号配置信息来在第二侧行链路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参考信号。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然后可以使用参考信号来测量第二侧行链路的信道质量,以及基于所测量的信道质量来生成信道状态反馈信息(例如,CQI、PMI、RI等)。例如,上文结合图9示出和描述的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连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在FR2侧行链路上接收参考信号。
在方框1810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FR1侧行链路或FR2侧行链路上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CSI报告。在一些示例中,CSI报告可以是在FR1侧行链路或FR2侧行链路上在PSFCH内发送的。CSI报告可以包括CQI、PMI、RI和/或指示FR2侧行链路信道质量的其它适当的参数。在其中FR2侧行链路正在实现载波聚合的示例中,可以发送针对每个FR2分量载波的各自的CSI报告。例如,通信和处理电路941连同收发机910一起可以发送CSI报告。
在一种配置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例如,进行发送的侧行链路设备)包括:用于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上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第一侧行链路的单元;用于利用第一侧行链路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上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第二侧行链路的单元;以及用于在第一侧行链路上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与要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相关联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单元。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用于在第二侧行链路上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单元。
在一个方面中,上述用于建立第一侧行链路的单元、用于建立第二侧行链路的单元、用于在第一侧行链上发送SCI的单元以及用于在第二侧行链路上发送数据的单元可以是在图9中所示的被配置为执行通过上述单元记载的功能的处理器904。例如,上述用于建立第一侧行链路的单元和用于建立第二侧行链路的单元可以包括在图9中所示的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和收发机910。作为另一示例,上述用于在第一侧行链路上发送SCI的单元和用于在第二侧行链路上发送数据的单元可以包括在图10中所示的资源指派和调度电路943、通信和处理电路941以及收发机。在另一方面中,上述单元可以是被配置为执行通过上述单元记载的功能的电路或任何装置。
在另一配置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例如,进行接收的侧行链路设备)可以包括:用于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上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第一侧行链路的单元;以及用于在第一侧行链路上接收与要由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相关联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单元。SCI包括关于SCI正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内的资源上调度数据的指示符。
在一个方面中,上述用于建立第一侧行链路的单元和用于在第一侧行链路上接收SCI的单元可以是在图9中所示的被配置为执行通过上述单元记载的功能的处理器904。例如,上述用于建立第一侧行链路的单元可以包括在图9中所示的侧行链路建立电路942。作为另一示例,上述用于接收SCI的单元可以包括在图9中所示的通信和处理电路941以及收发机910。在另一方面中,上述单元可以是被配置为执行通过上述单元记载的功能的电路或任何装置。
参考示例性实现方式给出了无线通信网络的若干方面。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认识到的,贯穿本公开内容描述的各个方面可以扩展到其它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
举例而言,各个方面可以是在3GPP所定义的其它系统(比如长期演进(LTE)、演进分组系统(EP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和/或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内实现的。各个方面还可以扩展到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定义的系统,比如CDMA2000和/或演进数据优化(EV-DO)。其它示例可以是在采用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802.20、超宽带(UWB)、蓝牙的系统和/或其它适当的系统内实现的。所采用的实际的电信标准、网络架构和/或通信标准将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和对该系统所施加的总体设计约束。
在本公开内容内,词语“示例性”用于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说明”。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现方式或者方面不一定解释为比本公开内容的其它方面更优选或具有优势。同样地,术语“方面”不要求本公开内容的全部方面都包括所论述的特征、优点或者操作模式。术语“耦合”在本文中用于指代在两个对象之间的直接耦合或者间接耦合。例如,如果对象A物理地接触对象B,并且对象B接触对象C,则对象A和C仍然可以被认为是相互耦合的—即使它们相互并没有直接地物理地接触。例如,第一对象可以耦合到第二对象,即使第一对象从未直接地与第二对象物理地相接触。广泛地使用术语“电路”和“电路系统”,以及它们旨在包括电子设备和导体的硬件实现方式(所述电子设备和导体在被连接和配置时实现对本公开内容中所描述的功能的执行,而关于电路系统的类型没有限制)以及信息和指令的软件实现方式(所述信息和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对本公开内容中所描述的功能的执行)两者。
可以对图1-图18中所示出的组件、步骤、特征和/或功能中的一者或多者进行重新排列和/或将其组合成单个组件、步骤、特征或者功能,或者体现在若干组件、步骤或者功能中。在不背离本文所公开的新颖特征的情况下,还可以增加另外的元素、组件、步骤和/或功能。图1、图2、图4-图6和/或图9中所示出的装置、设备和/或组件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方法、特征或步骤中的一者或多者。本文所描述的新颖算法还可以在软件中高效地实现和/或嵌入在硬件之中。
要理解的是,本文所公开的方法中的步骤的特定次序或层次是对示例性过程的说明。要理解的是,基于设计偏好,可以重新排列方法中的步骤的特定次序或层次。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次序给出各个步骤的元素,以及不意在限于所给出的特定次序或层次,除非本文进行了明确地记载。
提供先前描述以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文所描述的各个方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以及可以将本文所定义的通用原理应用于其它方面。因此,权利要求不旨在限于本文所示出的各方面,而是要符合与权利要求的语言表达一致的全部范围,其中除非明确地声明如此,否则对单数形式的元素的提及不旨在意指“一个和仅一个”,而是“一个或多个”。除非另外明确地声明,否则术语“一些”指的是一个或多个。提及项目列表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指的是那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举例而言,“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旨在涵盖:a;b;c;a和b;a和c;b和c;以及a、b和c。遍及本公开内容描述的各个方面的元素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或者将知的全部结构和功能等效物通过引用方式被明确地并入本文中,以及旨在通过权利要求所包含。此外,本文中没有任何公开内容旨在奉献给公众,不管这样的公开内容是否被明确地记载在权利要求中。

Claims (30)

1.一种用于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上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第一侧行链路;
至少部分地利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上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第二侧行链路;
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上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与要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相关联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以及
在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或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与所述数据相对应的反馈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交换同步参考信息以对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和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的定时进行同步,其中,所述同步参考信息至少指示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上传送的第一多个时隙与在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传送的第二多个时隙之间的定时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定时偏移来使在所述第一多个时隙与所述第二多个时隙之间的各自的时隙边界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定时偏移来调度所述SCI和所述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SCI,所述SCI包括关于所述SCI正在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调度所述数据的指示符、以及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在其上要发送所述数据的所述第二频带的标识符或者用于指示在其上要发送所述数据的资源的资源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相关联的第一侧行链路参数或与所述第二侧行链路相关联的第二侧行链路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来生成用于所述第二侧行链路的所述资源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侧行链路参数包括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相关联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带宽部分,并且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参数包括与所述第二侧行链路相关联的第二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带宽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利用全向波束在所述第一频带上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通信;以及
利用至少一个定向波束在所述第二频带上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频带包括低于6千兆赫兹频带,并且所述第二频带包括毫米波频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所述第二侧行链路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频带内的所述第二载波频率和至少第三载波频率进行聚合以形成所述第二侧行链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上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指示要在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配置;
在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以及
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或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接收基于来自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而生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频带内的第三载波频率上与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建立第三侧行链路。
14.一种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
通信地耦合到所述处理器的无线收发机;以及
通信地耦合到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无线收发机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上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第一侧行链路;
经由所述无线收发机,至少部分地利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上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第二侧行链路;
经由所述无线收发机,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上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与要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相关联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以及
经由所述无线收发机,在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还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无线收发机,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或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与所述数据相对应的反馈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还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无线收发机,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交换同步参考信息以对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和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的定时进行同步,其中,所述同步参考信息至少指示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上传送的第一多个时隙与在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传送的第二多个时隙之间的定时偏移。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还被配置为:
生成所述SCI,所述SCI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关于所述SCI正在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调度所述数据的指示符、在其上要发送所述数据的所述第二频带的标识符、或者用于指示在其上要发送所述数据的资源的资源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还被配置为:
基于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相关联的第一侧行链路参数或与所述第二侧行链路相关联的第二侧行链路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来生成用于所述第二侧行链路的所述资源信息。
19.一种用于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的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上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第一侧行链路;以及
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上接收与要由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相关联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
其中,所述SCI包括关于所述SCI正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内的资源上调度所述数据的指示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SCI来避免在所述第二频带内的所述资源上调度传输。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至少部分地利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在所述第二频带上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第二侧行链路;
在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所述数据;以及
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或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对应的反馈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和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的定时进行同步。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所述第二侧行链路还包括:
对在所述第二频带内的所述第二载波频率和至少第三载波频率进行聚合以形成所述第二侧行链路。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上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指示要在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配置;
在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以及
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或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而生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CI还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在其上要发送所述数据的所述第二频带的标识符、或者用于指示在其上要发送所述数据的所述资源的资源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第二侧行链路的所述资源信息是基于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相关联的第一侧行链路参数,并且还包括:
将基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参数的所述资源信息转换为基于与所述第二侧行链路相关联的第二侧行链路参数的经转换的资源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侧行链路参数包括与所述第一侧行链路相关联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带宽部分,并且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参数包括与所述第二侧行链路相关联的第二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带宽部分。
28.一种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
通信地耦合到所述处理器的无线收发机;以及
通信地耦合到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无线收发机,在包括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频带上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第一侧行链路;以及
经由所述无线收发机,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上接收与要由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相关联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
其中,所述SCI包括关于所述SCI正在包括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频带内的资源上调度所述数据的指示符。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还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无线收发机,至少部分地利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在所述第二频带上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建立第二侧行链路;以及
经由所述无线收发机,在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所述数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侧行链路或所述第二侧行链路上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对应的反馈信息。
CN202080036651.XA 2019-05-24 2020-05-22 跨越频带的侧行链路通信 Pending CN1138414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52817P 2019-05-24 2019-05-24
US62/852,817 2019-05-24
US16/880,719 US11412484B2 (en) 2019-05-24 2020-05-21 Sidelink communication across frequency bands
US16/880,719 2020-05-21
PCT/US2020/034283 WO2020242968A1 (en) 2019-05-24 2020-05-22 Sidelink communication across frequency band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1462A true CN113841462A (zh) 2021-12-24

Family

ID=73456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6651.XA Pending CN113841462A (zh) 2019-05-24 2020-05-22 跨越频带的侧行链路通信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12484B2 (zh)
EP (1) EP3977808A1 (zh)
CN (1) CN113841462A (zh)
WO (1) WO20202429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25609B2 (en) 2019-06-27 2022-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reservation across frequency bands
WO2021085909A1 (ko) * 2019-11-03 2021-05-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pc5 유니캐스트 링크 해제에 관련된 ue의 동작 방법
US11864170B2 (en) * 2020-08-31 2024-0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control signaling with transmit beam indications
US11252723B1 (en) * 2020-09-04 2022-02-15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Modifying a vehicular radio based on a schedule of point-to-point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JP2022069330A (ja) * 2020-10-23 2022-05-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街灯
US20240064740A1 (en) * 2020-11-25 2024-02-2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idelink user equipment (ue) capability signaling enhancement
US20220225141A1 (en) * 2021-01-11 2022-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tributed antenna panel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US11304253B1 (en) * 2021-01-16 2022-04-12 Skylo Technologies, Inc.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s over a transient rov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
US20230284162A1 (en) * 2021-03-30 2023-09-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eiver
US11671956B2 (en) * 2021-04-22 2023-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measurement on sidelink
US11647500B2 (en) * 2021-08-02 2023-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ting beam schedules to and receiving beam schedules from sidelink user equipments
CN117529893A (zh) * 2021-09-03 2024-02-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20230097745A1 (en) * 2021-09-28 2023-03-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Sidelink beam information sensing and transmission
US20230123886A1 (en) * 2021-10-18 2023-04-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ing sidelink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 states
WO2023087237A1 (en) * 2021-11-19 2023-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configuration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WO2023199171A1 (en) * 2022-04-11 2023-10-19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ide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selection
WO2023224311A1 (ko) * 2022-05-16 2023-11-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사이드링크 통신에서 채널의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장치
EP4280752A1 (en) * 2022-05-19 2023-11-22 Telit Cinterion Deutschland GmbH Setup of a second sidelink in high range of frequency
WO2024070768A1 (en) * 2022-09-28 2024-04-0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idelink beam managem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5160A (zh) * 2015-06-09 2015-11-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毫米波频段d2d手机及其通信方法
EP3211959A1 (en) * 2016-02-02 2017-08-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stablishing a mix of d2d direct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links between two devices for interaction
US20190141694A1 (en) * 2017-11-06 2019-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techniqu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5852A (zh) * 2015-08-13 2018-04-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及数据发送方法
KR20180036476A (ko) * 2016-09-30 2018-04-09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V2x를 위한 자원 풀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EP3563595B1 (en) * 2016-12-30 2023-09-1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adio communications
EP4344325A2 (en) * 2017-05-04 2024-03-27 Koninklijke Philips N.V. Intra-group communication
CN110741710B (zh) * 2017-08-10 2021-0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381000B (zh) * 2018-04-12 2020-07-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指示方法及设备
CN112567842A (zh) * 2018-09-07 2021-03-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
EP3858016A4 (en) * 2018-09-27 2021-11-03 ZTE Corporation SIDE LINK CHANNEL RESOURCE UNIT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200114828A (ko) * 2019-03-29 2020-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피드백 채널의 신호 처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464066B2 (en) 2019-04-05 2022-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Establishing radio bearers on millimeter wave frequencie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EP4311328A3 (en) * 2019-05-02 2024-04-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425609B2 (en) 2019-06-27 2022-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reservation across frequency band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5160A (zh) * 2015-06-09 2015-11-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毫米波频段d2d手机及其通信方法
EP3211959A1 (en) * 2016-02-02 2017-08-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stablishing a mix of d2d direct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links between two devices for interaction
US20190141694A1 (en) * 2017-11-06 2019-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technique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OYOTA INFOTECHNOLOGY CENTER: "Discussion on beam management for NR-V2X sidelink in millimeter-wave band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4 R1- 1809039》, pages 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12484B2 (en) 2022-08-09
US20200374858A1 (en) 2020-11-26
EP3977808A1 (en) 2022-04-06
WO2020242968A1 (en) 2020-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12484B2 (e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across frequency bands
US11425609B2 (en) Sidelink reservation across frequency bands
US11582722B2 (en) Sidelink beam configuration and indication
CN114651402A (zh) 基于群分量载波的波束更新情况下的波束重置规则
CN114026898A (zh) 毫米波中继链路发现
US20220094499A1 (en) 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in sidelink
US11943769B2 (en) Side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beamforming and pathloss reference signals
CN114830751A (zh) 用于层1/层2中心式蜂窝小区间移动性的定时提前群报告
CN114982308A (zh) 侧行链路同步协助
CN114982309A (zh) 用于非陆地网络的定时调整
CN114930975A (zh) 对于n3iwf接入的ue到网络中继支持
EP4197153A1 (en) Sidelink carrier group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1226906A1 (en) Selecting a start time for channel sensing
CN114982163A (zh) 侧链路的干扰测量
CN115104359A (zh) 缓解无线通信中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之间的rf链冲突
US11758530B2 (en) Tone reservation for new radio sidelink
US20220110124A1 (en) Direct current (dc) tone indication in sidelink
CN114731569A (zh) 经由初始侧链路控制信息通信为后续侧链路传输保留资源
US11817931B2 (en) Sticky UL beam assignment
CN117280863A (zh) 无线通信中的中继链路切换操作
CN115104368A (zh) 侧链路和上行链路接入中的先占和取消
CN116746076A (zh) 接收用于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的空间配置指示
US20230421324A1 (en) Combined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US20230216572A1 (en) Beam restriction considerations in presence of a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WO2024060001A1 (en) Path information based on reference and sensing sign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