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1454A -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1454A
CN113841454A CN202080036447.8A CN202080036447A CN113841454A CN 113841454 A CN113841454 A CN 113841454A CN 202080036447 A CN202080036447 A CN 202080036447A CN 113841454 A CN113841454 A CN 113841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resource
embb
base station
urll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64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草岛直纪
木村亮太
泽井亮
寺前亨哉
水谷圭一
原田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Grou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841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14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3Down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taking into account user or data type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设备,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在使用预定频率信道的第一资源以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使用在频率轴和时间轴上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资源重叠的第二资源,以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相比要求更低延迟的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和通知单元,所述通知单元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的接收目的地通知所述第二资源。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5G中,除了用于常规智能电话机的数据通信的增强移动宽带(eMBB)之外,例如,设想一个无线系统还支持诸如用于自动驾驶的紧急消息传输之类的要求高可靠性和低延迟的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等的通信模式。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 2015/045555 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该无线系统中,例如,即使在eMBB接收期间发生要求低延迟的URLLC发送请求,也必须等待URLLC发送,直到eMBB接收完成为止。结果,无法满足URLLC的服务质量(QoS)。
于是,本公开提出一种能够满足需要低延迟的通信模式的要求的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按照本公开的通信设备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在使用预定频率信道的第一资源以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使用在频率轴和时间轴上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资源重叠的第二资源,以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相比需要更低延迟的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和通知单元,所述通知单元向第一通信模式的接收目的地通知所述第二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图解说明带内全双工通信的概况的示图。
图2是图解说明带内全双工通信的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的例子的示图。
图3是图解说明使用TDD的eMBB和URLLC的通信方法的例子的示图。
图4是图解说明使用带内全双工通信的eMBB和URLLC的通信方法的例子的示图。
图5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构成例子的示图。
图6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管理设备的构成例子的示图。
图7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设备的构成例子的示图。
图8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中继设备的构成例子的示图。
图9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构成例子的示图。
图10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想系统1A的构成例子的示图。
图11是图解说明设想系统1A内的使用带内全双工通信的eMBB和URLLC的一系列通信操作的例子的示图。
图12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设想系统1B的构成例子的示图。
图13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设想系统1C的构成例子的示图。
图14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设想系统1D的构成例子的示图。
图15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设想系统1E的构成例子的示图。
图16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设想系统1F的构成例子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在以下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其冗余的说明将被省略。
另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功能构成实质相同的多个组件可以通过向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加不同的数字来区分。例如,必要时,功能构成实质相同的多个组件被区分成终端设备401、402和403。不过,在不是特别需要区分功能构成实质相同的多个组件时,它们只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例如,在不是特别需要区分终端设备401、402和403时,它们被简单地称为终端设备40。
将按照以下顺序说明本公开。
1.引言
1-1.带内全双工通信的概况
1-2.使用TDD的eMBB和URLLC的通信方法
1-3.使用带内全双工通信的eMBB和URLLC的通信方法
2.通信系统的构成
2-1.通信系统的总体构成
2-2.管理设备的构成
2-3.基站设备的构成
2-4.中继设备的构成
2-5.终端设备的构成
2-6.设想系统1A的构成
2-7.设想系统1B的构成
2-8.设想系统1C的构成
2-9.设想系统1D的构成
2-10.设想系统1E的构成
2-11.设想系统1F的构成
3.基本通信控制
4.eMBB通信控制
4-1.设想系统1A中的eMBB通信控制
4-2.设想系统1A中的eMBB资源的通知方法
4-3.设想系统1B中的eMBB通信控制
4-4.设想系统1B中的eMBB资源的通知方法
4-5.设想系统1C中的eMBB通信控制
4-6.设想系统1C中的eMBB资源的通知方法
4-7.设想系统1D中的eMBB通信控制
4-8.设想系统1D中的eMBB资源的通知方法
5.URLLC通信控制
5-1.提升URLLC发送功率
5-2.设想系统1E中的URLLC通信控制
5-3.设想系统1F中的URLLC通信控制
6.变形例
7.结论
<<1.引言>>
随着近年来移动通信流量的快速增长,已经积极地研究了提高频率利用效率的创新技术。带内全双工通信被视为代表性技术之一。在传统的全双工通信中,为了避免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干扰,在发送频带和接收频带中使用不同的频率进行通信。另一方面,带内全双工通信是其中使用同一频带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的双工方式。在带内全双工通信中,通信设备发送的信号泄漏到该通信设备的接收电路中,从而导致非常强的自干扰。不过,干扰消除技术的进步已使得可以减轻自干扰。
<1-1.带内全双工通信的概况>
图1是图解说明带内全双工通信的概况的示图。图1中图解所示的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上行接入链路和下行接入链路,采用能够使用同一频带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的带内全双工通信。结果,在带内全双工通信中,由于能够使用同一频带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因此与传统的全双工通信相比,频率利用效率最高可以提高2倍。
图2是图解说明带内全双工通信的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的例子的示图。图2中图解所示的基站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无线链路是回程链路,而中继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链路是接入链路。回程链路包括从中继设备到基站设备的上行回程链路,和从基站设备到中继设备的下行回程链路。此外,接入链路包括从终端设备到中继设备的上行接入链路,和从中继设备到终端设备的下行接入链路。
已经研究了在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之间进行中继的中继设备中安装自干扰消除器,并在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之间采用带内全双工通信。结果,除了提高频率利用效率之外,还可以降低由经过中继设备而引起的分组传输延迟。
另外,在5G中,除了用于常规智能电话机的数据通信的增强移动宽带(eMBB)之外,设想一个无线系统还支持诸如用于自动驾驶的紧急消息传输之类的要求高可靠性和低延迟的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等的通信模式。
<1-2.使用时分双工(TDD)的eMBB和URLLC的通信方法>
图3是图解说明使用TDD的eMBB和URLLC的通信方法的例子的示图。TDD是通过向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配使用同一频带的不同时间,来实现双向通信的双工方式。在将TDD用于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的无线系统中,在数据接收时无法同时发送数据,这导致延迟。例如,即使在eMBB接收期间发生要求低延迟的URLLC发送请求,也必须等待URLLC发送,直到eMBB接收完成为止。于是,认为无法满足URLLC的QoS。即,需要在提高频率利用效率的同时,满足诸如eMBB之类的第一通信模式和诸如URLLC之类的第二通信模式的要求。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作为通信设备的中继设备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在使用预定频率信道的第一资源以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例如eMBB)的同时,使用在频率轴和时间轴上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资源重叠的第二资源,以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相比需要更低延迟的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例如URLLC);和通知单元,所述通知单元向第一通信模式的接收目的地通知所述第二资源。
图4是图解说明使用带内全双工通信的eMBB和URLLC的通信方法的例子的示图。在应用带内全双工通信的特征的中继设备中,例如,设想这样的通信系统:在用于上行回程链路的eMBB发送的资源内,使用相同频带和相同定时的资源来接收上行接入链路URLLC。在这种通信系统中,URLLC资源可以被叠加在eMBB资源上。即,中继设备在使用预定频率信道的第一资源进行eMBB的无线通信的同时,使用在频率轴和时间轴上至少部分与第一资源重叠的第二资源,进行URLLC的无线通信。中继设备向作为eMBB的接收目的地的基站设备或中继设备通知第二资源。结果,可以在进行eMBB和URLLC的带内双工通信的同时,减少由于等待URLLC发送引起的延迟时间,从而满足URLLC的要求。此外,eMBB的接收目的地可以识别与URLLC的第二资源重叠的eMBB的第一资源。即,可以在提高频率利用效率的同时,满足诸如eMBB之类的第一通信模式和诸如URLLC之类的第二通信模式的要求。
上面说明了本实施例的概况。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
<<2.通信系统的构成>>
通信系统1包括基站设备和中继设备,并且可以无线连接到终端设备。下面,具体说明通信系统1的构成。
<2-1.通信系统的总体构成>
图5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的构成例子的示图。通信系统1是向终端设备提供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通信系统1是使用诸如长期演进(LTE)或新无线电(NR)之类无线电接入技术的蜂窝通信系统。
如图5中图解所示,通信系统1包括管理设备10、基站设备20、中继设备30和终端设备40。通过构成通信系统1的各个无线通信设备协同工作,通信系统1向用户提供能够进行移动通信的无线网络。本实施例的无线网络包括无线电接入网络RAN和核心网络CN。无线通信设备指的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在图5的例子中对应于基站设备20、中继设备30和终端设备40。
通信系统1可以包括多个管理设备10、多个基站设备20、多个中继设备30和多个终端设备40。在图5的例子中,通信系统1包括管理设备101、102等,作为管理设备10。通信系统1还包括基站设备201、202、203等,作为基站设备20,并且包括中继设备301、302等,作为中继设备30。通信系统1还包括终端设备401、402、403等,作为终端设备40。
图中的设备可被视为逻辑意义上的设备。即,图中的一些设备可以通过虚拟机(VM)、容器、容器引擎(docker)等来实现,并且它们物理上可以在同一硬件上实现。
LTE基站可以被称为演进节点B(eNodeB)或eNB。NR基站可以被称为gNodeB或gNB。在LTE和NR中,终端设备(也称为移动站、移动站设备或终端)可以被称为用户设备(UE)。终端设备是通信设备的一种,也被称为移动站、移动站设备或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的概念不仅包括诸如移动终端之类的便携式移动设备(终端设备),而且包括安装在结构或移动体中的设备。结构或移动体本身可以被视为通信设备。另外,通信设备的概念不仅包括终端设备,而且包括基站设备和中继设备。通信设备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的一种。此外,通信设备可以被改述为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
[管理设备]
管理设备10是管理无线网络的设备。例如,管理设备10是管理基站设备20的通信的设备。例如,管理设备10是充当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或会话管理功能(SMF)的设备。
管理设备10连同网关设备等一起构成核心网络CN。核心网络CN例如是诸如移动通信运营商之类的预定实体的网络。例如,核心网络CN是演进分组核心(EPC)或5G核心网络(5GC)。所述预定实体可以与使用、操作和/或管理基站设备20的实体相同或不同。
管理设备10可以具有网关的功能。例如,当核心网络是EPC时,管理设备10可以具有S-GW或P-GW的功能。当核心网络是5GC时,管理设备10可以具有用户平面功能(UPF)的功能。管理设备10不一定是构成核心网络CN的设备。例如,设想核心网络CN是宽带码分多址接入(W-CDMA)或码分多址接入2000(cdma2000)的核心网络。这种情况下,管理设备10可以是充当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的设备。
管理设备10连接到多个基站设备20中的每一个,并管理基站设备20的通信。例如,管理设备10管理每个终端设备40,同时查明终端设备40连接到哪个基站设备(或哪个小区),终端设备存在于哪个基站设备(或哪个小区)的通信区域内等等。小区可以是主小区(pCell)或辅小区(sCell)。小区可以在终端设备40可以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例如,频率信道、分量载波等)方面彼此不同。一个基站设备可以提供多个小区。
[基站设备]
基站设备20是与终端设备40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基站设备20是通信设备的一种。例如,基站设备20是对应于无线电基站(基站、节点B、eNB、gNB等)或无线电接入点的设备。基站设备20可以是无线中继站。基站设备20可以是称为远程无线电头端(RRH)的光学扩展设备。基站设备20还可以是诸如现场拾取单元(FPU)之类的接收站设备。基站设备20还可以是通过时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或空分多路复用,提供无线电接入线路和无线电回程线路的综合接入和回程(IAB)施主节点或IAB中继节点。
基站设备20所使用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可以是蜂窝通信技术或无线LAN技术。当然,基站设备20所使用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不限于这些技术,可以是其他无线电接入技术。基站设备20使用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可以是低功耗广域(LPWA)通信技术。这里,LPWA通信是遵循LPWA标准的通信。LPWA标准的例子包括ELTRES、ZETA、SIGFOX、LoRaWAN和NB-Iot。当然,LPWA标准不限于它们,可以是其他LPWA标准。另外,基站设备20所使用的无线通信可以是使用毫米波的无线通信。基站设备20所使用的无线通信可以是使用无线电波的无线通信,或者使用红外线或可见光的无线通信(光学无线)。
基站设备20可以与终端设备40进行NOMA通信。这里,NOMA通信指的是使用非正交资源的通信(发送和/或接收)。基站设备20可以与其他基站设备20和中继设备30进行NOMA通信。
基站设备20可以经由基站设备-核心网络接口(例如,S1接口等)相互通信。该接口可以是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基站设备20可以经由基站设备间接口(例如,X2接口、S1接口等)相互通信。该接口可以是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
基站设备20可以由各种实体使用、操作和/或管理。实体的例子可包括移动网络运营商(MNO)、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移动虚拟网络提供商(MVNE),中性主机网络(NHN)运营商、企业、教育机构(教育机构、地方政府教育委员会等)、不动产(建筑物、公寓等)管理者、个人等。
当然,基站设备20的使用、操作和/或管理实体不限于此。基站设备20可以由一个运营商安装和/或操作,或者可以由一个个人安装和/或操作。当然,基站设备20的安装/操作的实体不限于此。例如,基站设备20可以由多个运营商或多个个人合作安装和操作。基站设备20可以是由多个运营商或多个个人使用的共享设施。这种情况下,设施的安装和/或操作可以由与用户不同的第三方进行。
基站设备(也称为基站)的概念不仅包括施主基站,而且包括中继基站(也称为中继站或中继站设备)。基站的概念不仅包括具有基站的功能的结构,而且包括安装在该结构中的设备。
所述结构例如是建筑物,比如摩天大楼、房屋、铁塔、车站设施、机场设施、港口设施、或体育场。结构的概念不仅包括建筑物,而且包括诸如隧道、桥梁、水坝、围墙和铁柱之类的非建筑物结构,以及诸如起重机、门和风车之类的设施。结构的概念不仅包括地上(狭义的地面上)结构或地下结构,而且包括诸如码头或超大浮体之类的水上结构,以及诸如海洋观察设施之类的水中结构。基站设备可以被改述为处理设备或信息处理设备。
基站设备20可以是施主站或中继站。基站设备20还可以是固定站或移动站。移动站是配置成可移动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基站设备)。这种情况下,基站设备20可以是安装在移动体上的设备,或者可以是移动体本身。例如,具有移动能力的中继站设备可被视为作为移动站的基站设备20。另外,诸如车辆、无人机或智能电话机之类原本就能够移动,并且具有基站设备的功能(基站设备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的设备也对应于作为移动站的基站设备20。
移动体可以是诸如智能电话机或移动电话机之类的移动终端。移动体可以是在陆地(狭义的地面)上移动的移动体(例如,诸如汽车、自行车、公共汽车、卡车、摩托车、列车或磁悬浮列车之类的车辆),或者可以是在地下(例如,隧道内)移动的移动体(例如,地铁)。
移动体可以是在水上移动的移动体(例如,诸如客船、货船或气垫船之类的船舶),或者可以是在水中移动的移动体(例如,诸如潜水艇、潜水舰或无人潜水机之类的潜水船舶)。
移动体可以是在大气层内移动的移动体(例如,飞机、飞船或诸如无人机之类的航空器),或者可以是在大气层外移动的移动体(例如,诸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宇宙空间站或探测器之类的人造星体)。在大气层外移动的移动体可以被改述为宇宙移动体。
基站设备20可以是安装在地面上的地面基站设备(地面站设备)。例如,基站设备20可以是布置在地面上的结构中的基站设备,或者可以是安装于在地面上移动的移动体中的基站设备。更具体地,基站设备20可以是安装在诸如建筑物之类的结构中的天线,和连接到所述天线的信号处理设备。当然,基站设备20可以是结构或移动体本身。“地面”是广义的地面,不仅包括陆地(狭义的地面),而且包括地下、水面和水中。基站设备20不限于地面基站设备。基站设备20可以是能够在空中或宇宙中漂浮的非地面基站设备(非地面站设备)。例如,基站设备20可以是航空器站设备或卫星站设备。
航空器站设备是能够漂浮在大气层中的无线通信设备,比如航空器。航空器站设备可以是安装在航空器等中的设备,或者可以是航空器本身。航空器的概念不仅包括诸如飞机和滑翔机之类的重型航空器,而且包括诸如气球和飞艇之类的轻型航空器。另外,航空器的概念不仅包括重型航空器和轻型航空器,而且包括诸如直升机和旋翼机之类的旋翼航空器。航空器站设备(或其中安装航空器站设备的航空器)可以是诸如无人机之类的无人驾驶飞行器。
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概念还包括无人航空器系统(UAS)和系留UAS。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概念还包括比空气轻的(LTA)UAS和比空气重的(HTA)UAS。此外,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概念还包括高空UAS平台(HAP)。
卫星站设备是能够在大气层外漂浮的无线通信设备。卫星站设备可以是安装在诸如人造卫星之类的宇宙移动体上的设备,或者可以是宇宙移动体本身。充当卫星站设备的卫星可以是低地球轨道(LEO)卫星、中地球轨道(MEO)卫星、静止地球轨道(GEO)卫星和高椭圆轨道(HEO)卫星中的任意卫星。当然,卫星站设备可以是安装在低地球轨道卫星、中地球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或高椭圆轨道卫星上的设备。
基站设备20的覆盖范围可以大如宏小区,或者小如皮小区。当然,基站设备20的覆盖范围可以和飞小区一样极小。基站设备20可以具有波束成形能力。这种情况下,基站设备20可以对于每个波束形成小区或服务区域。
在图5的例子中,基站设备201连接到中继设备301,而基站设备202连接到中继设备302。基站设备201可以经由中继设备301与终端设备40间接进行无线通信。类似地,基站设备202可以经由中继设备302与终端设备40间接进行无线通信。
[中继设备]
中继设备30是充当基站的中继站的设备。中继设备30是基站设备的一种。中继设备可以被改述为中继基站设备(或中继基站)。中继设备30可以与终端设备40进行NOMA通信。中继设备30中继基站设备20和终端设备40之间的通信。中继设备30可以与其他中继设备30和基站设备20进行NOMA通信。中继设备30可以是地面站设备或非地面站设备。中继设备30连同基站设备20一起构成无线电接入网络RAN。
中继设备30是从一个通信设备向其他通信设备传送信息的设备。具体地,中继设备30是接收来自一个通信设备的信号,和向其他通信设备发送信号的设备。设想中继设备30在一个通信设备和中继设备30之间,以及在中继设备30和其他通信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中继设备30可以是固定设备、可移动设备或可漂浮设备。中继设备30的覆盖范围的大小不受限制。例如,中继设备30可以是宏小区、微小区或小小区。中继设备30不限于安装中继设备30的设备,只要满足中继的功能即可。例如,中继设备30可以安装在诸如智能电话机之类的终端设备40中,可以安装在汽车或人力车中,可以安装在气球、飞机或无人机中,或者可以安装在诸如电视机、游戏机、空调器、冰箱或灯具之类的家用电器中。
[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40是与基站设备20或中继设备30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终端设备40是移动电话机、智能设备(智能电话机或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手(PDA)或个人计算机。终端设备40可以是诸如具备通信功能的商务摄像机之类的设备,或者可以是其中安装诸如现场拾取单元(FPU)之类通信设备的摩托车、移动中继车等。终端设备40可以是机器对机器(M2M)设备或者物联网(IoT)设备。
此外,终端设备40能够与其他终端设备40进行侧链路通信。终端设备40在进行侧链路通信时,可以使用诸如HARQ之类的自动重发技术。终端设备40可以与基站设备20和中继设备30进行NOMA通信。终端设备40还能够在与其他终端设备40通信(侧链路)时进行NOMA通信。终端设备40可以与其他通信设备(例如,基站设备20、中继设备30和其他终端设备40)进行LPWA通信。终端设备40使用的无线通信可以是使用毫米波的无线通信。终端设备40使用的无线通信(包括侧链路通信)可以是使用无线电波的无线通信,或者使用红外线或可见光的无线通信(光学无线)。
终端设备40可以是移动设备。这里,移动设备是可移动的无线通信设备。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40可以是安装在移动体中的无线通信设备,或者可以是移动体本身,例如,终端设备40可以是在道路上移动的车辆,比如汽车、公共汽车、卡车或摩托车、或者可以是安装在所述车辆中的无线通信设备。移动体可以是移动终端,或者可以是在陆地(狭义的地面)上、地下、水上或水中移动的移动体。移动体可以是在大气层内移动的移动体,比如无人机或直升机,或者可以是在大气层外移动的移动体,比如人造卫星。
终端设备40可以同时连接到多个基站设备或多个小区,以进行通信。例如,在一个基站设备经由多个小区(例如,pCell、sCell)支持通信区域时,基站设备20和终端设备40可以经由通过载波聚合(CA)技术、双连接(DC)技术或多连接(MC)技术捆绑的所述多个小区相互通信。或者,通过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CoMP)技术,终端设备40和多个基站设备20可以经由不同基站设备20的小区相互通信。
终端设备40不一定是由人直接使用的设备。终端设备40可以是安装在工厂中的机器等中的传感器,比如所谓的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设备40可以是机器对机器(M2M)设备或者物联网(IoT)设备。终端设备40可以是如设备对设备(D2D)或车辆对万物(V2X)所代表的具有中继通信功能的设备。终端设备40可以是用于无线回程等的称为客户驻地设备(CPE)的设备。
下面将具体说明按照实施例的构成通信系统1的各个设备的构成。注意,下面说明的各个设备的构成仅仅是例子。各个设备的构成可以与以下的构成不同。
<2-2.管理设备的构成>
图6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管理设备10的构成例子的示图。管理设备10是管理无线网络的设备。管理设备10包括通信单元11、存储单元12和控制器13。图6中图解所示的构成是功能构成,硬件构成可以不同于该功能构成。管理设备10的功能可以分布地在多个物理分离的组件中实现。例如,管理设备10可以包括多个服务器设备。
通信单元11是用于与其他设备通信的通信接口。通信单元11可以是网络接口或者设备连接接口。例如,通信单元11可以是诸如网络接口卡(NIC)之类的局域网(LAN)接口,或者可以是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主机控制器、USB端口等的USB接口。通信单元11可以是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通信单元11起管理设备10的通信装置的作用。通信单元11在控制器13的控制下与基站设备20通信。
存储单元12是诸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闪存或硬盘之类的数据可读/写存储设备。存储单元12起管理设备10的存储装置的作用。例如,存储单元12存储终端设备40的连接状态。例如,存储单元12存储终端设备40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状态和EPS连接管理(ECM)状态。存储单元12可以起存储终端设备40的位置信息的本地存储器的作用。
控制器13是控制管理设备10的各个单元的控制器。控制器13例如由诸如中央处理器(CPU)或微处理器(MPU)之类的处理器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使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作为工作区执行存储在管理设备10的内部存储设备中的各种程序,来实现控制器13。控制器13可以用诸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之类的集成电路实现。CPU、MPU、ASIC和FPGA中的任何一个可以被视为控制器。
<2-3.基站设备的构成>
接下来,说明基站设备的构成。图7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设备20的构成例子的示图。除了传统的4步随机接入过程(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过程)和传统的3步随机接入过程(基于非争用的随机接入过程)之外,基站设备20还支持2步随机接入过程。基站设备20可以与终端设备40进行NOMA通信。基站设备20包括信号处理器21、存储单元22和控制器23。图7中图解所示的构成是功能构成,硬件构成可以不同于该功能构成。基站设备20的功能可以分布地在多个物理分离的组件中实现。
信号处理器21是用于与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例如,终端设备40和中继设备30)无线通信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21在控制器23的控制下工作。信号处理器21支持一种或多种无线接入方法。例如,信号处理器21支持NR和LTE两者。除了NR和LTE之外,信号处理器21还可以支持W-CDMA和cdma2000。信号处理器21支持使用NOMA的通信。
信号处理器21包括接收处理器211、发送处理器212、天线213和自干扰消除器214。信号处理器21可以包括多个接收处理器211、多个发送处理器212、多个天线213和多个自干扰消除器214。当信号处理器21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方法时,可以针对每种无线接入方法单独构成信号处理器21的每个组件。例如,可以针对LTE和NR单独构成接收处理器211和发送处理器212。
接收处理器211处理经由天线213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接收处理器211包括无线接收单元211a、多路分离单元211b、解调单元211c和解码单元211d。
无线接收单元211a对上行链路信号进行下变频、不必要的频率分量的去除、放大水平的控制、正交解调、转换成数字信号、保护间隔(循环前缀)的去除、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频域信号的提取等。多路分离单元211b从输出自无线接收单元211a的信号中,多路分离诸如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或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之类的上行链路信道和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于上行链路信道的调制符号,解调单元211c通过使用诸如二进制移相键控(BPSK)或正交移相键控(QPSK)之类的调制方法,解调接收的信号。解调单元211c使用的调制方法可以是16正交调幅(QAM)、64QAM或者256QAM。这种情况下,星座上的信号点不一定必须等距。星座可以是非均匀星座(NUC)。解码单元211d对解调的上行链路信道的编码比特进行解码处理。解码的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被输出到控制器23。
发送处理器212进行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下行链路数据的处理。发送处理器212包括编码单元212a、调制单元212b、多路复用单元212c和无线发送单元212d。
编码单元212a通过使用诸如块编码、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之类的编码方法,对从控制器23输入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单元212b利用诸如BPSK、QPSK、16QAM、64QAM或256QAM之类的预定调制方法,调制从编码单元212a输出的编码比特。这种情况下,星座上的信号点不一定必须等距。星座可以是非均匀星座。多路复用单元212c多路复用各个信道的调制符号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并将多路复用的符号布置在预定的资源元素中。无线发送单元212d对来自多路复用单元212c的信号进行各种信号处理。例如,无线发送单元212d进行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转换到时域,保护间隔(循环前缀)的添加,基带数字信号的生成,转换成模拟信号,正交调制,上变频,多余频率分量的去除、功率的放大等。发送处理器212生成的信号从天线213发送。
自干扰消除器214消除其中从无线发送单元212d发送的信号泄露到无线接收单元211a中的自干扰。
存储单元22是能够读取和写入数据的存储设备,比如DRAM、SRAM、闪存或硬盘。存储单元22起基站设备20的存储装置的作用。
控制器23是控制基站设备20的各个单元的控制器。控制器23例如由诸如中央处理器(CPU)或微处理器(MPU)之类的处理器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使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作为工作区执行存储在基站设备20的内部存储设备中的各种程序,来实现控制器23。控制器23可以用诸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之类的集成电路实现。CPU、MPU、ASIC和FPGA中的任何一个可以被视为控制器。
如图7中图解所示,控制器23包括通信单元231、通知单元232和发送控制器233。构成控制器23的各个块(通信单元231~通知单元235)是指示控制器23的功能的功能块。这些功能块可以是软件块或硬件块。例如,上述功能块中的每一个可以是用软件(包括微程序)实现的一个软件模块,或者可以是半导体芯片(裸片)上的一个电路块。当然,各个功能块可以是一个处理器或一个集成电路。功能块由任意方法构成。
控制器23可以用与上述功能块不同的功能单元构成。构成控制器23的各个块(通信单元231~发送控制器233)的操作将在后面说明。构成控制器23的各个块的操作可以与构成终端设备40的控制器45的各个块的操作相似。终端设备40的构成将在后面说明。
<2-4.中继设备的构成>
接下来,说明中继设备30的构成。图8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中继设备30的构成例子的示图。中继设备30可以与终端设备40进行NOMA通信。中继设备30包括信号处理31、存储单元32、网络通信单元33和控制器34。图8中图解所示的构成是功能构成,硬件构成可以不同于该功能构成。中继设备30的功能可以分布地在多个物理分离的组件中实现。
信号处理器31是用于与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基站设备20和终端设备40)无线通信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31在控制器34的控制下工作。信号处理器31包括接收处理器311、发送处理器312、天线313和自干扰消除器314。信号处理器31、接收处理器311、发送处理器312和天线313的构成类似于基站设备20的信号处理器21、接收处理器211、发送处理器212、天线213和自干扰消除器单元214的构成。
存储单元32是能够读取和写入数据的存储设备,比如DRAM、SRAM、闪存或硬盘。存储单元32起中继设备30的存储装置的作用。存储单元32的构成与基站设备20的存储单元22的构成相似。
网络通信单元33是用于与其他设备通信的通信接口。例如,网络通信单元33是诸如NIC之类的LAN接口。网络通信单元33可以是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网络通信单元33起中继设备30的网络通信装置的作用。网络通信单元33在控制器34的控制下与基站设备20通信。
控制器34是控制中继设备30的各个单元的控制器。控制器34的构成可以类似于基站设备20的控制器23的构成。控制器34包括通信单元341、通知单元342和发送控制器343。控制器34可以用与上述功能块不同的功能单元构成。构成控制器34的各个块(通信单元341~发送控制器343)的操作将在后面说明。
<2-5.终端设备的构成>
接下来,说明终端设备40的构成。图9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设备40的构成例子的示图。除了传统的4步随机接入过程(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过程)和传统的3步随机接入过程(基于非争用的随机接入过程)之外,终端设备40还支持2步随机接入过程。终端设备40能够与基站设备20和中继设备30进行NOMA通信。终端设备40包括信号处理器41、存储单元42、网络通信单元43、输入/输出单元44和控制器45。图9中图解所示的构成是功能构成,硬件构成可以不同于该功能构成。终端设备40的功能可以分布地在多个物理分离的组件中实现。
信号处理器41是用于与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基站设备20和中继设备30)无线通信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41在控制器45的控制下工作。信号处理器41支持一种或多种无线接入方法。例如,信号处理器41支持NR和LTE两者。除了NR和LTE之外,信号处理器41还可以支持W-CDMA和cdma2000。信号处理器41支持使用NOMA的通信。
信号处理器41包括接收处理器411、发送处理器412、天线413和自干扰消除器414。信号处理器41可以包括多个接收处理器411、多个发送处理器412、多个天线413和多个自干扰消除器414。当信号处理器41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方法时,可以针对每种无线接入方法单独构成信号处理器41的每个组件。例如,可以针对LTE和NR单独构成接收处理器411和发送处理器412。
接收处理器411处理经由天线413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接收处理器411包括无线接收单元411a、多路分离单元411b、解调单元411c和解码单元411d。
无线接收单元411a对下行链路信号进行下变频、不必要的频率分量的去除、放大水平的控制、正交解调、转换成数字信号、保护间隔(循环前缀)的去除、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频域信号的提取等。多路分离单元411b从输出自无线接收单元411a的信号中,多路分离下行链路信道、下行链路同步信号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下行链路信道例如是诸如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之类的信道。对于下行链路信道的调制符号,解调单元211c通过使用诸如BPSK、QPSK、16QAM、64QAM或256QAM之类的调制方法,解调接收的信号。这种情况下,星座上的信号点不一定必须等距。星座可以是非均匀星座。解码单元411d对解调的下行链路信道的编码比特进行解码处理。解码的下行链路数据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被输出到控制器45。
发送处理器412进行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上行链路数据的处理。发送处理器412包括编码单元412a、调制单元412b、多路复用单元412c和无线发送单元412d。
编码单元412a通过使用诸如块编码、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之类的编码方法,对从控制器45输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上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单元412b利用诸如BPSK、QPSK、16QAM、64QAM或256QAM之类的预定调制方法,调制从编码单元412a输出的编码比特。这种情况下,星座上的信号点不一定必须等距。星座可以是非均匀星座。多路复用单元412c多路复用各个信道的调制符号和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并将多路复用的符号布置在预定的资源元素中。无线发送单元412d对来自多路复用单元412c的信号进行各种信号处理。例如,无线发送单元412d进行通过快速傅里叶逆变换转换到时域,保护间隔(循环前缀)的添加,基带数字信号的生成,转换成模拟信号,正交调制,上变频,多余频率分量的去除、功率的放大等。发送处理器412生成的信号从天线413发送。
自干扰消除器414消除其中从无线发送单元412d发送的信号泄露到无线接收单元411a中的自干扰。存储单元42是能够读取和写入数据的存储设备,比如DRAM、SRAM、闪存或硬盘。存储单元42起终端设备40的存储装置的作用。
网络通信单元43是用于与其他设备通信的通信接口。例如,网络通信单元43是诸如NIC之类的LAN接口。网络通信单元43可以是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网络通信单元43起终端设备40的网络通信装置的作用。网络通信单元43在控制器45的控制下与其他设备通信。
输入/输出单元44是用于与用户交换信息的用户接口。例如,输入/输出单元44是供用户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设备,比如键盘、鼠标、操作键或触摸面板。或者,输入/输出单元44是诸如液晶显示器或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之类的显示设备。输入/输出单元44可以是诸如扬声器或蜂鸣器之类的声学设备。输入/输出单元44可以是诸如发光二极管(LED)灯之类的点亮设备。输入/输出单元44起终端设备40的输入/输出装置(输入装置、输出装置、操作装置或通知装置)的作用。
控制器45是控制终端设备40的各个单元的控制器。控制器45例如由诸如CPU或MPU之类的处理器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使用RAM等作为工作区执行存储在终端设备40的内部存储设备中的各种程序,来实现控制器45。控制器45可以用诸如ASIC或FPGA之类的集成电路实现。CPU、MPU、ASIC和FPGA中的任何一个可以被视为控制器。
如图9中图解所示,控制器45包括通信单元451、通知单元452和发送控制器453。构成控制器45的各个块(通信单元451~发送控制器453)是指示控制器45的功能的功能块。这些功能块可以是软件块或硬件块。例如,上述功能块中的每一个可以是用软件(包括微程序)实现的一个软件模块,或者可以是半导体芯片(裸片)上的一个电路块。当然,各个功能块可以是一个处理器或一个集成电路。功能块由任意方法构成。
控制器45可以用与上述功能块不同的功能单元构成。构成控制器45的各个块(通信单元451~发送控制器453)的操作将在后面说明。构成控制器45的各个块的操作可以与构成基站设备20的控制器23的各个块(通信单元231~发送控制器233)的操作相似。
出现在以下说明中的基站设备20一般被设想为是诸如eNB或gNB之类的基站,不过,基站设备20当然不限于eNB或gNB。例如,基站设备20可以是中继终端,或者诸如终端组中的领导终端之类的终端。基站设备20可以是在<2-1.通信系统的总体构成>等中例示的设备(或系统)。下面出现的基站设备20的记载可以替换为“中继设备30”或者“终端设备40”。
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说明具体例子,表示了一些具体数值,不过,数值并不取决于例子,可以改为使用其他数值。
概念“资源”包括频率、时间、资源元素、资源块、带宽部分、分量载波、符号、子符号、时隙、微时隙、子帧、帧、PRACH时机、时机、代码、多址接入物理资源、多址接入签名等。当然,资源不限于此。
<2-6.设想系统1A的构成>
图10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想系统1A的构成例子的示图。作为通信系统1的设想系统,例如,设想无线地通信eMBB和URLLC之间的不同服务质量(QoS)的无线系统。
除了QoS之外,eMBB和URLLC的分配资源的长度也不同。具体地,分配给URLLC的信道(比如PDSCH/PUSCH/PUCCH)的长度往往比分配给eMBB的信道的长度短。
eMBB和URLLC在信道质量指示(CQI)表方面也不同。在eMBB中应用的CQI表包括许多高效的调制和编码率,而在URLLC中应用的CQI表包括许多低效的调制和编码率。具体地,在eMBB中应用的CQI表包括256QAM,而在URLLC中应用的CQI表不包括256QAM。在相同索引的情况下,在eMBB中应用的CQI表的效率比在URLLC中应用的CQI表高。
eMBB和URLLC在调制和编码方案(MCS)表方面也不同。在eMBB中应用的MCS表包括许多高效的调制和编码率,而在URLLC中应用的MCS表包括许多低效的调制和编码率。具体地,在相同索引的情况下,在eMBB中应用的MCS表的效率比在URLLC中应用的MCS表高。
eMBB和URLLC在重复发送设定的有无方面也不同。对于eMBB不应用重复发送设定,而对于URLLC应用重复发送设定。
eMBB和URLLC在PDSCH/PUSCH映射类型方面不同。具体地,对于eMBB往往应用基于时隙的调度(PDSCH/PUSCH映射类型A),而对于URLLC,往往进行基于非时隙的调度(PDSCH/PUSCH映射类型B)。基于时隙的调度是在时间轴上从时隙的头部分配资源的方法,而基于非时隙的调度是在时间轴上从时隙的中间分配资源的方法。
该设想系统具有基站设备20与中继设备30之间的回程链路51,和中继设备30与终端设备40之间的接入链路52。在设想系统中,采用其中通过在回程链路51和接入链路52中的不同无线链路中,使用同一频带和同一定时的资源,来发送和接收eMBB和URLLC的带内全双工通信。在无线通信eMBB的时候,设想系统通过使用在频率轴和时间轴上至少部分与eMBB的资源重叠的资源来无线通信URLLC。回程链路51包括从中继设备30到基站设备20的上行回程链路51A,和从基站设备20到中继设备30的下行回程链路51B。接入链路52包括从终端设备40到中继设备30的上行接入链路52A,和从中继设备30到终端设备40的下行接入链路52B。设想系统的例子包括设想系统1A~1F。
设想系统1A中的中继设备30在上行接入链路52A中从终端设备40接收URLLC。中继设备30在上行回程链路51A中向基站设备20发送eMBB。中继设备30通过使用部分与上行回程链路51A的eMBB资源重叠的资源,接收上行接入链路52A的URLLC。即,设想系统1A中的中继设备30采用其中使用上行回程链路51A向基站设备20发送eMBB,并且使用上行接入链路52A从终端设备40接收URLLC的带内全双工通信。
<2-7.设想系统1B的构成>
图11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想系统1B的构成例子的示图。设想系统1B中的中继设备30在上行接入链路52A中从终端设备40接收eMBB。中继设备30通过使用部分与上行接入链路52A的eMBB资源重叠的资源,在上行回程链路51A中向基站设备20发送URLLC。即,设想系统1B中的中继设备30采用其中使用上行接入链路52A从终端设备40接收eMBB,并且使用上行回程链路51A向基站设备20发送URLLC的带内全双工通信。
<2-8.设想系统1C的构成>
图12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想系统1C的构成例子的示图。设想系统1C中的中继设备30在下行回程链路51B中从基站设备20接收eMBB。中继设备30通过使用部分与下行回程链路51B的eMBB资源重叠的资源,在下行接入链路52B中向终端设备40发送URLLC。即,设想系统1C中的中继设备30采用其中使用下行回程链路51B从基站设备20接收eMBB,并且使用下行接入链路52B向终端设备40发送URLLC的带内全双工通信。
<2-9.设想系统1D的构成>
图13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想系统1D的构成例子的示图。设想系统1D中的中继设备30在下行接入链路52B中向终端设备40发送eMBB。中继设备30通过使用部分与下行接入链路52B的eMBB资源重叠的资源,在下行回程链路51B中从基站设备20接收URLLC。即,设想系统1D中的中继设备30采用其中在下行回程链路51B中从基站设备20接收URLLC,并且使用下行接入链路52B向终端设备40发送eMBB的带内全双工通信。
<2-10.设想系统1E的构成>
图14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想系统1E的构成例子的示图。设想系统1E中的中继设备30在下行回程链路51B中从基站设备20接收eMBB,并且在上行回程链路51A中向基站设备20发送URLLC。中继设备30采用其中使用下行回程链路51B从基站设备20接收eMBB,并且使用部分与下行回程链路51B的eMBB资源重叠的资源,在上行回程链路51A中向基站设备20发送URLLC的带内全双工通信。
<2-11.设想系统1F的构成>
图15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想系统1F的构成例子的示图。设想系统1F中的中继设备30在上行回程链路51A中向基站设备20发送eMBB,并且在下行回程链路51B中从基站设备20接收URLLC。中继设备30采用其中使用上行回程链路51A向基站设备20发送eMBB,并且使用部分与上行回程链路51A的eMBB资源重叠的资源,在下行回程链路51B中从基站设备20接收URLLC的带内全双工通信。
<<3.基本通信控制>>
中继设备30向作为父节点的基站设备20请求能够进行带内全双工通信的资源(资源池)。中继设备30向基站设备20请求的能够进行带内全双工通信的资源包括其中设定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两者的资源、柔性(flexible)链路、和其中设定全双工链路(全双工通信)的资源。在下行链路中,存在例如在终端设备40中能够发送上行链路信道/信号的资源,和例如在基站设备20中可能接收上行链路信道/信号的资源。在上行链路中,存在例如在终端设备40中预期接收下行链路信道/信号的资源,和例如在基站设备20中可能发送下行链路信道/信号的资源。在柔性链路中,例如,存在除非在终端设备40中指示其他资源状态,否则不进行上行链路信道/信号的发送和下行链路信道/信号的接收的资源。如果指示其他资源状态,则终端设备40进行所指示的资源状态的操作。全双工通信链路包括:例如在终端设备40中能够发送上行链路信道/信号并且预期接收下行链路信道/信号的资源,和例如在基站设备20中可能接收上行链路信道/信号的资源,并且可能发送下行链路信道/信号的资源。
中继设备30从基站设备20获取例如能够在用于eMBB的资源中在同一频带并且同一定时进行通信的资源,即,能够进行带内全双工通信的资源。能够进行带内全双工通信的资源的例子包括资源的时域和资源的频域。
在时域中,例如,存在时域中的周期+区间和时域中的周期+位图。在频域中,例如,存在带宽部分(BWP)、资源块组、资源块单元等。带宽部分是用于通信的带宽。资源块用于将某个物理信道(PDSCH、PUSCH等)映射到资源元素。一个资源块由频域中连续的预定数目的子载波和时域中连续的预定数目的符号来定义。资源块组包括多个资源块。
例如,基站设备20可以取决于在带内全双工通信中,URLLC与之重叠的eMBB的资源目的地是上行回程链路51A还是下行回程链路51B来变更资源设定或通信设定,并且可以适当地变更资源设定或通信设定。
中继设备30根据从基站设备20获取的能够进行带内全双工通信的资源区域,进行终端设备40(子节点)和接入链路52的调度。中继设备30无法使用还未被设定为能够进行带内全双工通信的资源的资源来执行终端设备40(子节点)和接入链路52的调度。中继设备30还根据从基站设备20获取的能够进行带内全双工通信的资源,设定要用于带内全双工通信的资源。例如,中继设备30根据从基站设备20获取的可以用于带内全双工通信的资源,设定将用于URLLC的资源。
中继设备30中的通信单元341在使用预定频率信道的第一资源进行eMBB的无线通信的同时,使用在频率轴和时间轴上至少部分与第一资源重叠的第二资源,进行URLLC的无线通信。中继设备30中的通知单元342向eMBB接收目的地通知第二资源。当在进行eMBB无线通信的同时进行URLLC无线通信时,中继设备30中的发送控制器343控制与第二资源重叠的第一资源的eMBB的发送功率或第二资源的URLLC的发送功率。
图16是图解说明设想系统1A中的使用带内全双工通信的eMBB和URLLC的一系列通信操作的例子的示图。图16中图解所示的中继设备30向基站设备20通知带内全双工通信的资源请求(步骤S11)。当检测到带内全双工通信的资源请求时,基站设备20在中继设备30中设定带内全双工通信的资源(步骤S12)。
中继设备30通过使用设定的带内全双工通信的资源,向终端设备40指示进行上行接入链路52A的eMBB发送(步骤S13)。响应来自中继设备30的eMBB发送指示,终端设备40向中继设备30发送上行接入链路52A的eMBB(步骤S14)。
另外,当在来自终端设备40的上行接入链路52A的eMBB的接收期间发生URLLC发送请求时(步骤S15),中继设备30使用部分与eMBB发送资源重叠的资源,向基站设备20发送上行回程链路51A的URLLC(步骤S16)。结果,中继设备30使用上行接入链路52A从终端设备40接收eMBB,并使用部分与eMBB发送资源重叠的资源,在上行回程链路51A中向基站设备20发送URLLC,从而实现带内全双工通信(步骤S17)。
<<4.eMBB通信控制>>
<4-1.设想系统1A中的eMBB通信控制>
设想系统1A中的中继设备30使用上行回程链路51A向基站设备20发送eMBB,并使用上行接入链路52A从终端设备40接收URLLC。中继设备30将上行回程链路51A的eMBB资源的一部分设定为用于URLLC接收的资源。中继设备30中的通信单元341使用部分与上行回程链路51A中的eMBB资源重叠的资源,在上行接入链路52A中从终端设备40接收URLLC。
此时,中继设备30中的发送控制器343执行eMBB通信控制,用于降低上行回程链路51A的eMBB资源中,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发送功率量。在eMBB通信控制中,不仅降低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发送功率量,而且可以停止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发送。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结果,中继设备30降低了在eMBB发送中产生的对URLLC的干扰,从而在抑制带内全双工通信的自干扰对通信质量恶化的影响的同时,提高了要求低延迟的URLLC的接收可靠性。于是,即使通过带内全双工通信进行eMBB和URLLC的通信,也可以缩短如现有技术中的由等待URLLC的发送所引起的延迟时间。
<4-2.设想系统1A中的eMBB资源的通知方法>
图10中图解所示的设想系统1A中的中继设备30例如使用事前应对、事中应对和事后应对,作为用于向作为eMBB的接收目的地的基站设备20通知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方法。
<事前应对>
事前应对是用于在带内全双工通信的执行之前,从中继设备30向基站设备20通知可能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候选的方法。中继设备30中的通知单元342向作为eMBB的接收目的地的基站设备20通知可能被调度为URLLC的eMBB资源候选。作为中继设备30向基站设备20通知eMBB资源候选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
如果可能被调度为URLLC的资源候选被用于eMBB发送,则中继设备30中的发送控制器343执行至少降低该资源的eMBB的发送功率量的eMBB通信控制。结果,由于基站设备20能够通过中继设备30的事前应对,预先识别eMBB的资源候选,因此可以避免无法接收与URLLC重叠的eMBB的情况。
<事中应对>
事中应对是在带内全双工通信的执行期间,中继设备30通过eMBB的上行回程链路51A的PUSCH,向基站设备20通知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方法。基站设备20监视与URLLC重叠的eMBB的上行回程链路51A的PUSCH。随后,基于PUSCH的监视结果,基站设备20能够识别出在中继设备30中与URLLC重叠的资源的eMBB的发送功率量被降低或者没有发送eMBB。
基站设备20例如通过eMBB的上行回程链路51A的PU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接收功率量、或者eMBB的上行回程链路51A的PUSCH中的DMRS序列,可以识别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DMRS是供用于解调数据信号的传播路径的估计、符号定时同步、接收质量测量等之用的数据解调参考信号。基于与PUSCH中的DMRS序列关联的信息,基站设备20可以指定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和/或eMBB的发送功率。即,由于基站设备20能够从PUSCH的监视结果识别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因此可以避免无法接收与URLLC重叠的eMBB的情况。
<事后应对>
事后应对是在带内全双工通信的执行之后,向作为eMBB的接收目的地的基站设备20通知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方法(事后指示)。中继设备30中的通知单元342例如使用上行回程链路51A中的PUCCH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向基站设备20通知已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
具体地,中继设备30中的通知单元342例如使用UCI中的2比特,向基站设备20通知已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时域和频域。2比特的状态和指定的资源优选通过RRC信令相互关联。通知单元342优选使用新的PUCCH格式通知基站设备20,不过UCI可以与其他PUCCH多路复用。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UCI可以背负在eMBB的上行回程链路51A的资源上。这种情况下,UCI优选放置在不与URLLC重叠的eMBB的上行回程链路51A的信道上。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结果,基站设备20可以识别已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
<4-3.设想系统1B中的eMBB通信控制>
图11中图解所示的设想系统1B中的中继设备30使用上行回程链路51A向基站设备20发送URLLC,并且使用上行接入链路52A从终端设备40接收eMBB。
中继设备30将上行接入链路52A的eMBB资源的一部分设定为用于URLLC的资源。中继设备30使用部分与上行接入链路52A的eMBB资源重叠的资源,在上行回程链路51A中向基站设备20发送URLLC。
中继设备30向终端设备40通知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终端设备40中的发送控制器453执行用于降低上行接入链路52A的eMBB资源中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发送功率量的eMBB通信控制。在eMBB通信控制中,不仅降低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发送功率量,而且可以停止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发送。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结果,可以降低由eMBB发送引起的对URLLC的干扰,从而提高URLLC的接收可靠性。于是,即使通过带内全双工通信进行eMBB和URLLC的通信,也可以缩短如现有技术中的由等待URLLC的发送所引起的延迟时间。
终端设备40中的通知单元452向作为eMBB的接收目的地的中继设备30通知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结果,中继设备30能够识别与URLLC重叠的eMBB的接收功率的差异,从而提高解码质量。
<4-4.设想系统1B中的eMBB资源的通知方法>
图11中图解所示的设想系统1B中的终端设备40例如使用事前应对和事后应对,作为用于向作为eMBB的接收目的地的中继设备30通知已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方法。
<事前应对>
在事前应对中,终端设备40中的通知单元452向作为eMBB的接收目的地的中继设备30通知可能被调度为URLLC的资源候选。作为终端设备40向中继设备30通知eMBB资源候选的方法,可取的是使用RRC信令。当在eMBB中使用可能被调度为URLLC的资源候选时,终端设备40中的发送控制器453执行至少降低该资源的eMBB的发送功率的eMBB通信控制。不过,由于中继设备30能够通过终端设备40的事前应对,预先识别eMBB的候选资源,因此可以避免无法接收与URLLC重叠的eMBB的情况。
<事后应对>
在事后应对中,终端设备40中的通知单元452在eMBB的上行接入链路52A中的PUSCH的重发请求中,向作为eMBB的接收目的地的中继设备30通知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例如,在已与URLLC重叠的eMBB中可能发生错误,终端设备40中的通知单元452向中继设备30通知eMBB的上行接入链路52A的重发请求。在向中继设备30通知所有PUSCH(传输块)的重发请求的情况下,和正常的重发情况一样,终端设备40通过HARQ进程数和新的数据指标(NDI),请求指定的各个传输块的重发。终端设备40可以向中继设备30通知只重发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请求。这种情况下,例如,终端设备40请求码块组(CBG)的重发,即,请求映射到已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CBG的重发。在eMBB资源的重发请求中,URLLC请求只重发与映射的资源对应的eMBB上行链路信号。结果,中继设备30能够识别已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
<4-5.设想系统1C中的eMBB通信控制>
图12中图解所示的设想系统1C中的中继设备30使用下行回程链路51B从基站设备20接收eMBB,并且使用下行接入链路52B向终端设备40发送URLLC。
中继设备30将下行回程链路51B的eMBB资源的一部分设定为用于URLLC的资源。中继设备30的通信单元341使用部分与下行回程链路51B的eMBB的资源重叠的资源,在下行接入链路52B中向终端设备40发送URLLC。
中继设备30向基站设备20通知用于URLLC的eMBB资源。基站设备20中的发送控制器233执行用于降低下行回程链路51B的eMBB资源中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发送功率量的eMBB通信控制。在eMBB通信控制中,不仅降低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发送功率量,而且可以停止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发送。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结果,可以降低由eMBB发送引起的对URLLC的干扰,从而提高URLLC的接收可靠性。于是,即使通过带内全双工通信进行eMBB和URLLC的通信,也可以缩短如现有技术中的由等待URLLC的发送所引起的延迟时间。
基站设备20中的通知单元232向作为eMBB的接收目的地的中继设备30通知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结果,中继设备30能够识别与URLLC重叠的eMBB的接收功率的差异,从而提高解码质量。
<4-6.设想系统1C中的eMBB资源的通知方法>
在图12中图解所示的设想系统1C的基站设备20中,例如,存在事前应对,作为向作为eMBB的接收目的地的中继设备30通知与下行接入链路52B的URLLC重叠的下行回程链路51B的eMBB资源的方法。
<事前应对>
在事先应对中,基站设备20中的通知单元232向中继设备30通知可能被调度为URLLC的eMBB资源候选。作为基站设备20向中继设备30通知eMBB资源候选的方法,可以使用RRC信令。当在eMBB中使用可能被调度为URLLC的资源时,基站设备20中的发送控制器233执行至少降低该资源的eMBB的发送功率的eMBB通信控制。不过,由于中继设备30能够通过基站设备20的事前应对,预先识别eMBB的资源候选,因此可以避免无法接收与URLLC重叠的eMBB的情况。
<事后应对>
在事后应对的情况下,例如,由于已与URLLC重叠的那部分eMBB可能是错误的,因此,基站设备20中的通知单元232向中继设备30通知eMBB的下行回程链路51B的确认(ACK)/否定确认(NACK)。结果,中继设备30可以基于ACK/NACK识别已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
<4-7.设想系统1D中的eMBB通信控制>
图13中图解所示的设想系统1D中的中继设备30使用下行回程链路51B从基站设备20接收URLLC,并且使用下行接入链路52B向终端设备40发送eMBB。
中继设备30将下行接入链路52B的eMBB资源的一部分设定为URLLC资源。中继设备30中的通信单元341使用部分与下行接入链路52B的eMBB资源重叠的资源,在下行回程链路51B中从基站设备20接收URLLC。
中继设备30中的发送控制器343进行eMBB通信控制,用于降低与下行回程链路51B的URLLC重叠的下行接入链路52B的eMBB资源的发送功率量。在eMBB通信控制中,不仅降低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发送功率量,而且可以停止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发送。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结果,可以降低由eMBB发送引起的对URLLC的干扰,从而提高URLLC的接收可靠性。
<4-8.设想系统1D中的eMBB资源的通知方法>
图13中图解所示的设想系统1D中的中继设备30例如使用事前应对、事中应对和事后应对,作为用于向作为eMBB的接收目的地的终端设备40通知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方法。
<事前应对>
在事前应对中,中继设备30中的通知单元342向作为eMBB的接收目的地的终端设备40通知可能被调度为下行回程链路51B的URLLC的下行接入链路52B中的eMBB的资源候选。作为中继设备30向终端设备40通知eMBB资源候选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RRC信令。当在eMBB中使用可能被调度为URLLC的资源时,中继设备30中的发送控制器343执行至少降低资源的eMBB的发送功率的eMBB通信控制。于是,由于终端设备40能够通过中继设备30的事前应对,预先识别eMBB的资源候选,因此可以避免无法接收与URLLC重叠的eMBB的情况。
<事中应对>
在事中应对中,中继设备30中的通知单元342通过下行接入链路52B的PDSCH,向终端设备40通知与下行回程链路51B的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终端设备40监视与URLLC重叠的eMBB的下行接入链路52B的PDSCH。随后,基于PDSCH的监视结果,终端设备40能够识别出在中继设备30中与URLLC重叠的资源的eMBB的发送功率量被降低或者没有发送eMBB。
终端设备40可以通过使用eMBB的下行接入链路52B的PDSCH的DMRS接收功率来识别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
代替PDSCH的DMRS接收功率,中继设备30中的通知单元342在eMBB的下行接入链路52B的PDSCH的DMRS序列中,向终端设备40通知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基于与DMRS序列关联的信息,终端设备40可以指定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和/或eMBB的发送功率。由于终端设备40能够从PDSCH的监视结果识别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因此可以避免无法接收与URLLC重叠的eMBB的情况。
<事后应对>
在事后应对中,中继设备30中的通知单元342向作为eMBB的接收目的地的终端设备40通知已与下行回程链路51B的URLLC重叠的下行接入链路52B的eMBB资源。作为向终端设备40通知已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方法,中继设备30例如使用UE公共DCI或UE单独DCI。UE公共DCI是终端设备40中的公共DCI,而UE单独DCI是终端设备40中的单独DCI。
中继设备30中的通知单元342使用UE公共DCI,向终端设备40通知已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UE公共DCI可以是以DCI格式2-1通知的中断发送指示符,并且可以被适当变更。于是,终端设备40参考UE公共DCI,可以识别已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
另外,中继设备30使用UE单独DCI而不是UE公共DCI,向终端设备40通知已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UE单独DCI具有用于向其他PDSCH的调度DCI通知资源的字段。于是,终端设备40参考UE单独DCI,可以识别已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结果,终端设备40可以识别来自中继设备30的eMBB资源。
<<5.URLLC通信控制>>
<5-1.提升URLLC发送功率>
发送URLLC的节点按照来自父节点的调度信息和提升指令,临时提升URRLC的发送功率。例如,在如图14中图解所示,发送URLLC的节点是中继设备30的情况下,中继设备30按照来自作为父节点的基站设备20的调度信息和提升指令,临时提升URRLC的发送功率。例如,在发送URLLC的节点是终端设备40的情况下,终端设备40按照来自作为父节点的中继设备30的调度信息和提升指令,临时提升URRLC的发送功率。例如,在如图15中图解所示,发送URLLC的节点是基站设备20的情况下,基站设备20临时提升URRLC的发送功率。
提升发送功率的指令例如包括显式通知和隐式通知。显式通知例如是在包含在UL许可中的与功率控制相关的字段中,包含用于提高发送功率的提升指令的显式通知。该字段可以用作通过考虑到自干扰的功率控制来降低发送功率的指令,并且可以被适当地变更。
隐式通知是在URLLC资源被分配给能够进行带内全双工通信的资源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发送功率的隐式通知。接收到显式通知或隐式通知的节点可以识别提升指令。
<5-2.设想系统1E中的URLLC通信控制>
在图14中图解所示的设想系统1E的中继设备30中,在上行回程链路51A中向基站设备20发送URLLC,并在下行回程链路51B中从基站设备20接收eMBB。中继设备30中的通信单元341使用部分与下行回程链路51B的eMBB资源重叠的资源,在上行回程链路51A中向基站设备20发送URLLC。此时,发送URLLC的中继设备30按照来自基站设备20的调度信息和提升指令,临时提升URRLC的发送功率。结果,接收URLLC的基站设备20能够确保与eMBB资源重叠的URLLC的接收质量。
UL(上行链路)数据发送可以被分成例如基于许可的发送和免许可发送。基于许可的发送是在数据发送之前,需要来自基站设备20的通过DCI的动态调度的数据发送方式。免许可发送是在数据发送之前,在不存在来自基站设备20的动态调度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数据发送的数据发送方式。
在基于许可的数据发送中,存在同时指示下行回程链路51B的链路控制和上行回程链路51A的链路控制的情况,以及在执行上行回程链路51A的链路控制之后,指示下行回程链路51B的链路控制的情况。
在同时指示下行回程链路51B的链路控制和上行回程链路51A的链路控制的情况下,例如,存在通过一个DCI同时指示它们的情况,以及通过DCI单独指示它们的情况。在通过DCI的单独指示的情况下,存在同时接收多个单独DCI的情况,以及接收两级DCI的情况。
在执行上行回程链路51A的链路控制之后,指示下行回程链路51B的链路控制的情况下,例如,存在在发送UL数据之前进行指示的情况,以及在发送UL数据的时候进行指示的情况。在发送UL数据的时候进行指示的情况下,在UL数据发送期间监视PDCCH。
在用于在上行回程链路51A的链路控制之后,指示下行回程链路51B的链路控制的免许可数据发送中,在带内全双工通信的资源和除带内全双工通信的资源以外的资源之间,免许可设定被改变。免许可设定例如包括发送功率、MCS、以及重复次数。
在免许可下行回程链路51B的eMBB与免许可上行回程链路51A的URLLC重叠的情况下,可以用下行链路控制信号(DL分配)来指示在下行回程链路51B中是否可以发送上行回程链路51A。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
<5-3.设想系统1F中的URLLC通信控制>
在图15中图解所示的设想系统1F的中继设备30中,在上行回程链路51A中向基站设备20发送eMBB,并在下行回程链路51B中从基站设备20接收URLLC。中继设备30中的通信单元341使用部分与上行回程链路51A的eMBB资源重叠的资源,在下行回程链路51B中向基站设备20发送URLLC。此时,发送URLLC的基站设备20临时提升URRLC的发送功率。结果,接收URLLC的中继设备30能够确保与eMBB资源重叠的URLLC的接收质量。
<<6.变形例>>
上述实施例是例子,各种修改和应用都是可能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例如,例示了无线连接到回程链路51并且无线连接到接入链路52的中继设备30。与链路的无线连接并不限于中继设备30,例如,可以应用于基站设备20或终端设备40。
为了便于说明,eMBB被例示为第一通信模式,而URLLC被例示为第二通信模式。不过,第一通信模式和第二通信模式不限于此,可以适当地变更。
作为向eMBB接收目的地通知与URLLC重叠的eMBB资源的方法,在<4.eMBB通信控制>中例示了各种形式。不过,可以只应用这些方法中的一种方法,或者可以组合多种方法。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
上述实施例也适用于例如诸如设备对设备之类的侧链路通信。
关于上述实施例说明的处理(在<4.eMBB通信控制>中说明的处理)是基站设备20、中继设备30和终端设备40之间的通信中的处理。不过,上述处理也适用于基站设备20与中继设备30之间的通信,中继设备30与终端设备40之间的通信,基站设备20与终端设备40之间的通信,中继设备30与中继设备30之间的通信,以及终端设备40与终端设备40之间的通信。
控制本实施例的管理设备10、基站设备20、中继设备30或终端设备40的控制设备可以用专用计算机系统或通用计算机系统实现。
例如,用于执行上述操作(例如,发送/接收处理)的通信程序存储在诸如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磁带或软盘之类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并在其中分配。然后,例如,将程序安装在计算机中,并执行上述处理,从而构成控制设备。此时,控制设备例如可以是在基站设备20、中继设备30或终端设备40之外的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控制设备可以是在基站设备20、中继设备30或终端设备40之内的设备(例如,控制器23、控制器34或控制器45)。
通信程序可以存储在包含在诸如因特网之类网络上的服务器设备中的磁盘设备中,使得通信程序可以下载到计算机。上述功能可以通过操作系统(OS)和应用软件的协作来实现。这种情况下,可以将除OS以外的功能存储在介质中并在其中分配,或者可以将除OS以外的功能存储在服务器设备中并下载到计算机等。
在关于上述实施例说明的处理之中,描述为自动进行的所有或一些处理可以手动进行,或者描述为手动进行的所有或一些处理可以用公知方法自动进行。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在说明书和附图中举例说明的处理过程、具体名称和包含各种数据和参数的信息可以被任意变更。例如,在附图中图解所示的各种信息不限于图解所示的信息。
附图中图解所示的各个设备的各个组件是功能概念性的,不必如图中图解所示地物理构成。即,各个设备的分布和集成的具体形式不限于图解所示的形式,所有或一些设备可以按照各种负载、使用状况等,以任意单位在功能上或物理上分布或集成。
只要处理不相互矛盾,就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实施例。可以适当地改变在上述实施例的流程图和序列图中图解所示的各个步骤的顺序。
例如,本实施例可以用构成装置或系统的任何结构,例如,作为系统大规模集成(LSI)等的处理器、使用多个处理器等的模块、使用多个模块等的单元、单元与向该单元附加的其他功能的集合等(即,设备的一部分的结构)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意味着多个组件(设备、模块(部件)等)的集合,所有组件是否在同一个外壳中并不重要。于是,容纳在单独外壳中,并且经由网络连接的多个设备,和其中多个模块被容纳在一个外壳中的一个设备都是系统。
例如,本实施例可以采取其中一个功能由经由网络合作的多个设备分担、共同处理的云计算的构成。
<7.结论>
如上所述,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在使用预定频率信道的第一资源以第一通信模式(例如eMBB)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通信设备(例如,中继设备30)使用在频率轴和时间轴上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资源重叠的第二资源,以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相比需要更低延迟的第二通信模式(例如URLLC)进行无线通信,并向第一通信模式的接收目的地通知第二资源。
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模式的接收目的地通知与第一资源重叠的第二资源。结果,不仅能够满足需要低延迟的第二通信模式的要求,而且与第二通信模式的第二资源重叠的第一通信模式的接收目的地能够识别与第一资源重叠的第二资源。
尽管上面说明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过,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作出各种变更,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要点。可以适当地组合不同实施例和变形例的组件。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仅仅是例子,并不受限制,可以提供其他有益效果。
本技术还可以具有以下构成。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在使用预定频率信道的第一资源以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使用在频率轴和时间轴上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资源重叠的第二资源,以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相比要求更低延迟的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和
通知单元,所述通知单元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的接收目的地通知所述第二资源。
(2)按照(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通信单元在以所述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以所述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之前,所述通知单元
向所述接收目的地通知可能用于第二通信模式的无线通信的所述第二资源的候选者。
(3)按照(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通信单元在以所述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以所述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期间,所述通知单元
按照第一通信模式下的接收状态的变化,向所述接收目的地通知正在用于第二通信模式的无线通信的所述第二资源。
(4)按照(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通信单元在以所述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以所述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之后,所述通知单元
向所述接收目的地通知已用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无线通信的所述第二资源。
(5)按照(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通信单元在以所述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以所述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之前,所述通知单元
通过控制信道,向所述接收目的地通知可能用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无线通信的所述第二资源的候选者。
(6)按照(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通信单元在以所述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以所述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期间,所述通知单元
按照通过数据信道接收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下的接收状态的变化,向所述接收目的地通知正在用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无线通信的所述第二资源。
(7)按照(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通知单元
通过使用与所述数据信道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相关的信息,向所述接收目的地通知正在用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无线通信的所述第二资源。
(8)按照(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通信单元在以所述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以所述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之后,所述通知单元
通过控制信道,向所述接收目的地通知已用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无线通信的所述第二资源。
(9)按照(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通知单元
通过使用所述控制信道中的比特信息,向所述接收目的地通知已用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无线通信的所述第二资源。
(10)按照(1)-(9)任意之一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发送控制器,当所述通信单元在以所述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以所述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时,所述发送控制器控制与所述第二资源重叠的所述第一资源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的发送功率,或者所述第二资源的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发送功率。
(11)按照(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发送控制器
在减少方向上控制与所述第二资源重叠的所述第一资源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的发送功率。
(12)按照(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发送控制器
在增加方向上控制所述第二资源的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发送功率。
(13)一种由通信设备执行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在使用预定频率信道的第一资源,以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使用在频率轴和时间轴上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资源重叠的第二资源,以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相比要求更低延迟的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和
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的接收目的地通知所述第二资源。
(14)一种用于使包含在通信设备中的计算机起以下作用的计算机程序:
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在使用预定频率信道的第一资源,以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使用在频率轴和时间轴上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资源重叠的第二资源,以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相比要求更低延迟的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和
通知单元,所述通知单元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的接收目的地通知所述第二资源。
(15)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设备;经由第一无线链路与所述基站设备无线通信的中继设备;和经由第二无线链路与所述中继设备无线通信的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中继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在使用预定频率信道的第一资源,以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使用在频率轴和时间轴上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资源重叠的第二资源,以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相比要求更低延迟的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和
通知单元,所述通知单元向作为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的接收目的地的所述基站设备或所述终端设备通知所述第二资源。
附图标记列表
1通信系统
10管理设备
20基站设备
30中继设备
40终端设备
11通信单元
21,31,41信号处理器
12,22,32,42存储单元
13,23,34,45控制器
33,43网络通信单元
44输入/输出单元
211,311,411接收处理器
211a,411a无线接收单元
211b,411b多路分离单元
211c,411c解调单元
211d,411d解码单元
212,312,412发送处理器
212a,412a编码单元
212b,412b调制单元
212c,412c多路复用单元
212d,412d无线发送单元
213,313,413天线
231,451通信单元
232,452通知单元
233,453发送控制器

Claims (13)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在使用预定频率信道的第一资源以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使用在频率轴和时间轴上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资源重叠的第二资源,以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相比要求更低延迟的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和
通知单元,所述通知单元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的接收目的地通知所述第二资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通信单元在以所述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以所述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之前,所述通知单元
向所述接收目的地通知可能用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无线通信的所述第二资源的候选者。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通信单元在以所述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以所述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期间,所述通知单元
按照第一通信模式下的接收状态的变化,向所述接收目的地通知正在用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无线通信的所述第二资源。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通信单元在以所述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以所述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之后,所述通知单元
向所述接收目的地通知已用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无线通信的所述第二资源。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通信单元在以所述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以所述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之前,所述通知单元
通过控制信道,向所述接收目的地通知可能用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无线通信的所述第二资源的候选者。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通信单元在以所述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以所述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期间,所述通知单元
按照通过数据信道接收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下的接收状态的变化,向所述接收目的地通知正在用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无线通信的所述第二资源。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通知单元
通过使用与所述数据信道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相关的信息,向所述接收目的地通知正在用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无线通信的所述第二资源。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通信单元在以所述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以所述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之后,所述通知单元
通过控制信道,向所述接收目的地通知已用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无线通信的所述第二资源。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通知单元
通过使用所述控制信道中的比特信息,向所述接收目的地通知已用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无线通信的所述第二资源。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发送控制器,当所述通信单元在以所述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以所述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时,所述发送控制器控制与所述第二资源重叠的所述第一资源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的发送功率或者所述第二资源的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发送功率。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发送控制器
在减少方向上控制与所述第二资源重叠的所述第一资源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的发送功率。
12.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发送控制器
在增加方向上控制所述第二资源的所述第二通信模式的发送功率。
13.一种由通信设备执行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在使用预定频率信道的第一资源以第一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使用在频率轴和时间轴上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资源重叠的第二资源,以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相比要求更低延迟的第二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和
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的接收目的地通知所述第二资源。
CN202080036447.8A 2019-05-22 2020-04-30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Pending CN1138414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6391 2019-05-22
JP2019096391 2019-05-22
PCT/JP2020/018354 WO2020235327A1 (ja) 2019-05-22 2020-04-30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1454A true CN113841454A (zh) 2021-12-24

Family

ID=73458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6447.8A Pending CN113841454A (zh) 2019-05-22 2020-04-30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22472A1 (zh)
CN (1) CN113841454A (zh)
WO (1) WO20202353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20157962A1 (ja) * 2019-02-01 2021-12-0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770875B2 (en) * 2019-10-03 2023-09-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IAB) timing handling for positioning
US11991677B2 (en) * 2020-09-17 2024-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ull duplex for available resources
CN113507309B (zh) * 2021-07-24 2022-04-0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满足高可靠低时延条件的无人机中继双向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67774B1 (en) * 2017-01-03 2021-08-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punctured data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18143689A1 (ko) * 2017-02-02 2018-08-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선점된 자원 정보를 지시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22472A1 (en) 2022-10-06
WO2020235327A1 (ja) 2020-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35326A1 (ja) 通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通信方法、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WO2020235327A1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16472733A (zh)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基站以及基站进行的方法
JP7452437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EP4057542A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se station device
US20220124829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US11533148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0144947A1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WO2021241345A1 (ja) 情報処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WO2021029159A1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20230142149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US20240056164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3162763A1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220400519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WO2021070631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US20240120990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1241302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085125A1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20220256598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US20220303000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23160637A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14303422A (zh) 通信控制设备、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