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0437A - 传感器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及照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及照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0437A
CN113840437A CN202110900128.3A CN202110900128A CN113840437A CN 113840437 A CN113840437 A CN 113840437A CN 202110900128 A CN202110900128 A CN 202110900128A CN 113840437 A CN113840437 A CN 113840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preset time
gateway
timing
trigger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01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40437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Lte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Lte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Lte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Lte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0012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04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0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0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40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0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7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6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tim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及照明系统,传感器反馈系统包括传感器、网关和云服务器,工作方法包括传感器获取第一触发信号时将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并开始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网关获取第一触发信号时将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云服务器并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第二预设时长长于第一预设时长;云服务器根据第一触发信号向网关发送控制信号;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传感器获取第二触发信号,传感器记录并存储第二触发信号的信息并在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时向网关发送最后一个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信息,使网关更新自身和传感器的计时并反馈给云服务器。照明系统具有上述传感器反馈系统,工作方法可降低传感器的功耗并保证传感器的实时性。

Description

传感器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及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传感器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及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实现智能化控制的主要部件之一,但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传感器是使用电池进行供电,使得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若将传感器设置成实时触发,则传感器每次被触发时,都需要进行数据的上传,导致传感器的功耗会非常的高,进而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使得需要频繁的更换电池;
第二,若将传感器的功耗降低,虽然能够延长电池的实用寿命,解决需要经常更换电池的麻烦,但却会造成传感器触发的实时性差,导致传感器难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传感器触发的实时性并降低传感器功耗的传感器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传感器触发的实时性并降低传感器功耗的照明系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其中,传感器反馈系统包括传感器、网关和云服务器,网关分别与传感器、云服务器建立通信;工作方法包括:传感器获取第一触发信号时将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同时传感器开始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网关获取第一触发信号时将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云服务器,同时网关开始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第二预设时长长于第一预设时长;云服务器根据第一触发信号向网关发送控制信号,使网关执行第一操作指令;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传感器还获取第二触发信号,传感器记录并存储每个第二触发信号所对应的时间节点,在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时,传感器向网关发送所获取的最后一个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信息,网关根据时间节点信息、第一预设时长及第二预设时长更新自身和传感器的计时,使传感器以最后一个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作为计时起始点重新进行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并使网关以最后一个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作为计时起始点重新进行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在网关和传感器的计时更新后,网关将更新结果发送至云服务器。
由上可见,当传感器首次触发时,传感器将获取的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以进行第一次数据上报,同时传感器开始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网关开始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此外,网关将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云服务器以请求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控制被控对象工作于第一状态;当传感器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再次被触发时,传感器记录并存储获取的每个第二触发信号,但暂不向网关进行数据上报,直至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时再将最后一次获取的第二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从而大幅度降低传感器的功耗并保证传感器检测的实时性;当网关获取第二触发信号后,会更新自身的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以及传感器的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从而保证被控对象总是在传感器最后一次被触发的第二预设时长后才进行工作状态的切换;而其中使第二预设时长长于第一预设时长能够给予网关一定的动作延迟时间,以避免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在瞬间进行两次切换。
进一步的方案是,工作方法还包括: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传感器没有被再次触发,则在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后,网关执行第二操作指令。
由上可见,当传感器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没有再次被触发,则传感器不用再向网关进行数据上报,而网关在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后控制被控对象工作于第二状态。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在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后,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前,工作方法还包括:若传感器获取第三触发信号,则将第三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同时传感器再次开始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网关获取第三触发信号时重新开始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
由上可见,在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后,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前,若传感器被再次触发,则该次触发会被作为传感器的新的一个检测周期内的首次触发,故此时传感器重新开始新一轮的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且传感器会将该次触发获取的第三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并使网关取消当前的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并重新开始新一轮的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从而维持被控对象的当前工作状态直至在传感器的新的一个检测周期内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预设时长与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长值之差为1秒至3秒。
由上可见,上述设计能够给予网关一定的动作延迟时间,以避免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在瞬间进行两次切换,同时也能够使得被控对象能够具有较优的状态切换时间点。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传感器的数量为一个,网关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网关分别与传感器建立通信;或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网关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传感器与两个以上的网关一一对应;或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网关的数量为三个以上,一个传感器与至少一个网关建立通信。
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传感器反馈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和网关实现对被控兑现的一对一控制或一对多控制。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微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或声控传感器。
由上可见,传感器的种类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配置。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其中,照明系统包括感应单元、面板、云服务器和灯具,感应单元具有传感器,面板具有网关,网关分别与云服务器、传感器建立通信,灯具与面板进行信息交互,传感器用于在获取第一触发信号时将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同时传感器开始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网关用于在获取第一触发信号时将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云服务器,同时网关开始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第二预设时长长于第一预设时长,云服务器根据第一触发信号向网关发送控制信号,使网关控制灯具以第一亮度进行照明,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传感器还获取第二触发信号,传感器记录并存储每个第二触发信号所对应的时间节点,在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时,传感器向网关发送所获取的最后一个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信息,网关根据时间节点信息、第一预设时长及第二预设时长更新自身和传感器的计时,使传感器以最后一个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作为计时起始点重新进行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并使网关以最后一个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作为计时起始点重新进行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在网关和传感器的计时更新后,网关将更新结果发送至云服务器。
由上可见,通过对照明系统的设计,使得当感应单元中的传感器首次触发时,传感器将获取的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面板的网关以进行第一次数据上报,同时传感器开始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网关开始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此外,网关将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云服务器以请求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灯具工作于第一状态,例如,控制灯具以100%的亮度进行照明;当传感器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再次被触发时,传感器记录并存储获取的每个第二触发信号,但暂不向网关进行数据上报,直至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时再将最后一次获取的第二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从而大幅度降低传感器的功耗并保证传感器检测的实时性;当网关获取第二触发信号后,会更新自身的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以及传感器的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从而保证灯具总是在传感器最后一次被触发的第二预设时长后才进行工作状态的切换,例如控制灯具以10%的亮度进行照明;而其中使第二预设时长长于第一预设时长能够给予网关一定的动作延迟时间,以避免灯具的工作状态在瞬间进行两次切换。
进一步的方案是,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传感器没有被再次触发,则在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后,网关控制灯具以第二亮度进行照明。
由上可见,当传感器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没有再次被触发,则传感器不用再向网关进行数据上报,而网关在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后控制灯具工作于第二状态。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在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后,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前,若传感器获取第三触发信号,则将第三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同时传感器再次开始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网关获取第三触发信号时重新开始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
由上可见,在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后,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前,若传感器被再次触发,则该次触发会被作为传感器的新的一个检测周期内的首次触发,故此时传感器重新开始新一轮的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且传感器会将该次触发获取的第三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并使网关取消当前的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并重新开始新一轮的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从而维持灯具的当前工作状态直至在传感器的新的一个检测周期内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预设时长与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长值之差为1秒至3秒。
由上可见,上述设计能够给予网关一定的动作延迟时间,以避免灯具的工作状态在瞬间进行两次切换,同时也能够使得灯具能够具有较优的状态切换时间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传感器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实施例的传感器反馈系统的拓扑图。
图2是本发明传感器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传感器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1,传感器1反馈系统包括传感器1、网关2和云服务器3,网关2分别与传感器1和云服务器3建立通信。其中,传感器1具有第一计时模块和存储模块,网关2具有第二计时模块;网关2用于与被控对象相连接,以使网关2能够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使得被控对象工作于不同的工作状态。
结合图2,介绍传感器1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当传感器1反馈系统启用前,先对第一计时模块设置第一预设时长,对第二计时模块设置第二预设时长,且第二预设时长长于第一预设时长,从而给予网关2一定的动作延迟时间,避免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在瞬间进行两次切换。优选地,第二预设时长与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长值之差为1秒至3秒,从而使得被控对象能够具有较优的状态切换时间点。
当传感器1反馈系统启动时,执行步骤S1,判断传感器是否获取第一触发信号。例如,假设传感器1在检测到第一被测对象(如人)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均没有检测到其他被测对象,且该段时间的时长长于第二预设时长;当传感器1检测到第一被测对象(如行人)时,传感器1会被首次触发,进而使传感器1获取第一触发信号,且传感器1开启一个新的检测周期。
当传感器1获取第一触发信号后,执行步骤S2,传感器将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同时开始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具体地,当传感器1获取第一触发信号后,传感器1的第一计时模块会立即开始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例如,本实施例假设第一预设时长为28秒,则当传感器1获取第一触发信号后,第一计时模块会开启时长为28秒的计时。
接着,执行步骤S3,网关获取第一触发信号时将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与服务器,同时网关开始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具体地,网关2在获取第一触发信号后,网关2的第二计时模块立即开启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例如,本实施例假设第二预设时长为30秒,则当网关2获取第一触发信号后,第二计时模块会开启时长为30秒的计时,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计时模块与第二计时模块几乎是同时开始计时的,即第一计时模块的第0秒相当于第二计时模块的第0秒、第一计时模块的第28秒相当于第二计时模块的第28秒。此外,在网关2获取第一触发信号后,网关2会立即将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与服务器,并执行步骤S4,云服务器根据第一触发信号向网关发送控制信号,使网关执行第一操作指令。例如,本实施例假设被控对象为灯具,当云服务器3向网关2发送控制信号时,网关2控制灯具以100%的亮度进行照明。
接着,执行步骤S5,判断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传感器是否还获取第二触发信号。具体地,如果传感器1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第二被测对象时,传感器1会获取第一个第二触发信号,且当传感器1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还检测到第三被测对象时,传感器1会获取第二个触发信号,以此类推。例如,当传感器1在开始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的第6秒检测到第二被测对象,则传感器1会在第6秒的时候获取到第一个第二触发信号;当传感器1还在开始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的第15秒检测到第三被测对象,则传感器1会在第15秒的时候获取到第二个触发信号。
当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传感器1获取第二触发信号时,执行步骤S6,传感器记录并存储每个第二触发信号所对应的时间节点。具体地,基于上述举例进行说明,当传感器1在开始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的第6秒检测到第二被测对象,则传感器1会在第6秒的时候获取到第一个第二触发信号,同时传感器1的存储模块会记录并存储第一个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为在第一预设时长的第6秒;当传感器1还在开始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的第15秒的时候检测到第三被测对象,则传感器1会在第15秒获取到第二个第二触发信号,同时存储模块会记录并存储第二个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为在第一预设时长的第15秒。
当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后,执行步骤S7,在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时,传感器向网关发送所获取的最后一个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信息,网关根据时间节点信息、第一预设时长及第二预设时长更新自身和传感器的计时,在网关和传感器的计时更新后,网关将更新的结果发送至云服务器。具体地,基于上述举例进行说明,在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时,传感器1向网关2发送第二个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信息,即传感器1向网关2发送的数据包括第二个第二触发信号的触发时间为在第一预设时长的第15秒。
接着,网关2会根据第二个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信息、第一预设时长及第二预设时长更新自身和传感器1的计时,以使传感器1以最后一个第二触发信号(如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个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作为计时起始点重新进行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并使网关2以最后一个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作为起始点重新进行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例如,基于上述举例,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起点为更新前的第一预设时长的第15秒,也可以理解为: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在更新前的第一预设时长的基础上增加了15秒;更新后的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起点为更新前的第一预设时长的第15秒或第二预设时长的第15秒,也可以理解为:更新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在更新前的第二预设时长的基础上增加了15秒。在网关2和传感器1的计时更新后,网关2会将更新的结果发送至云服务器3,使云服务器3能够及时获取计时更新后的网关2和传感器1的当前计时状态。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假设最后一个第二触发信号的触发时间为在第一预设时长的第12秒,即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起点为更新前的第一预设时长的第12秒,也可以理解为: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在更新前的第一预设时长的基础上增加了12秒;更新后的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起点为更新前的第一预设时长的第12秒或第二预设时长的第12秒,也可以理解为:更新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在更新前的第二预设时长的基础上增加了12秒。
在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更新后,重新执行步骤S5,判断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传感器1是否还获取第二触发信号,以判断在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传感器1是否继续获取其他第二触发信号,若是,循环执行步骤S6、步骤S7和步骤S5,直至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传感器1没有获取第二触发信号。
当传感器1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没有获取到第二触发信号时,执行步骤S8,判断在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后,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前,传感器是否获取第三触发信号。具体地,此时传感器1已完成前一个检测周期的检测,因此,当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后,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接触之前传感器1再次被触发(该次触发会被作为传感器1的新的一个检测周期内的首次触发)时,传感器1获取第三触发信号并开始一个新的检测周期。
当传感器1获取第三触发信号时,执行步骤S9,传感器将第三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传感器再次开始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网关获取第三触发信号时重新开始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具体地,在传感器1获取第三触发信号时,传感器1立即重新开始新一轮的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且传感器1会将被触发时获取的第三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2,并使网关2取消当前的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并立即重新开始新一轮的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从而维持被控对象的当前工作状态直至在传感器1的新的一个检测周期内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
接着,重新执行步骤S5。若在新一轮的第一预设时长的传感器1还获取其他第二触发信号,则循环执行步骤S6、步骤S7和步骤S5。若在新一轮的第一预设时长的传感器1没有获取其他第二触发信号,则重新执行步骤S8。若在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后,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接触之前传感器1没有被触发,则执行步骤S10,在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后,网关执行第二操作指令。具体地,当在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后,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接触之前传感器1没有被触发时,在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后,网关2会控制被控对象进行状态切换,例如,网关2控制灯具以10%的亮度进行照明。
接着,当在第二预设时长计时结束后,传感器1若检测到被测对像被触发时,传感器1反馈系统重新执行步骤S1,并重新开始执行如上述工作方法所述的步骤。
此外,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1的数量为一个,网关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网关2分别与传感器1建立通信,且每个网关2分别与云服务器3建立通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传感器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网关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传感器1与两个以上的网关2一一对应,且网关2分别与云服务器3建立通信;或传感器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网关2的数量为三个以上,一个传感器1与至少一个网关2建立通信,且每个网关2分别与云服务器3建立通信。可见,通过对传感器1与网关2的连接关系设计,使得传感器1反馈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1和网关2实现对被控兑现的一对一控制或一对多控制。
另外,传感器1的种类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配置,例如,传感器1可为红外传感器1、微波传感器1、超声波传感器1或声控传感器1中的一种,或者其他具有相同作用的传感器1。
需要说明的是,传感器1中第一计时模块和存储模块的功耗均为微安级别,而传感器1向网关2发送触发信号时的功耗为毫安级别,因此,第一计时模块的功耗和存储模块的功耗均远远小于传感器1向网关2发送触发信号时的功耗。
综上可见,当传感器首次触发时,传感器会向网关进行第一次数据上报,当传感器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再次被触发时,传感器记录并存储获取的每个第二触发信号,但暂不向网关进行数据上报,直至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时再将最后一次获取的第二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从而大幅度降低传感器的功耗并保证传感器检测的实时性。
照明系统实施例
照明系统包括感应单元、面板、云服务器和灯具,其中,感应单元具有传感器,面板具有网关,网关分别与传感器、云服务器建立通信,以形成上述传感器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实施例中的传感器反馈系统,灯具与面板进行信息交互,以使得面板能够控制灯具工作与不同的状态。
照明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网关和云服务器形成的传感器反馈系统对灯具进行自动化控制。例如:
传感器用于在获取第一触发信号时将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同时传感器开始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网关用于在获取第一触发信号时将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云服务器,同时网关开始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其中,第二预设时长长于第一预设时长。云服务器根据第一触发信号向网关发送控制信号,使网关控制灯具以第一亮度进行照明,如网关控制灯具以100%的亮度进行照明。
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传感器还获取第二触发信号,传感器记录并存储每个第二触发信号所对应的时间节点,在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时,传感器向网关发送所获取的最后一个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信息,网关根据时间节点信息、第一预设时长及第二预设时长更新自身和传感器的计时,使传感器以最后一个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作为计时起始点重新进行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并使网关以最后一个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作为计时起始点重新进行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在网关和传感器的计时更新后,网关将更新结果发送至云服务器。
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传感器没有被再次触发,则在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后,网关控制灯具以第二亮度进行照明,如网关控制灯具以10%的亮度进行照明。其中,当在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后,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前,若传感器获取第三触发信号,则将第三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同时传感器再次开始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网关获取第三触发信号时重新开始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
可见,本实施例中,照明系统中的传感器、网关和云服务器形成的传感器反馈系统具有与上述传感器反馈系统相同的功能,且两者的工作方法(具体地可参见上述传感器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实施例)相同,使得该照明系统能够实现对自身的灯具进行自动化控制,并大幅度降低传感器的功耗以及保证传感器的检测的实时性。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传感器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传感器反馈系统包括传感器、网关和云服务器,所述网关分别与所述传感器、所述云服务器建立通信;
该工作方法包括:
所述传感器获取第一触发信号时将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所述网关,同时所述传感器开始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
所述网关获取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时将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同时所述网关开始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所述第二预设时长长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向所述网关发送控制信号,使所述网关执行第一操作指令;
若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传感器还获取第二触发信号,所述传感器记录并存储每个所述第二触发信号所对应的时间节点,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时,所述传感器向所述网关发送所获取的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信息,所述网关根据所述时间节点信息、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及所述第二预设时长更新自身和所述传感器的计时,使所述传感器以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作为计时起始点重新进行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并使所述网关以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作为计时起始点重新进行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在所述网关和所述传感器的计时更新后,所述网关将更新结果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传感器没有被再次触发,则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后,所述网关执行第二操作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前,所述工作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传感器获取第三触发信号,则将所述第三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同时所述传感器再次开始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
所述网关获取所述第三触发信号时重新开始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长值之差为1秒至3秒。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网关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网关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建立通信;或
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网关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传感器与两个以上的网关一一对应;或
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网关的数量为三个以上,一个所述传感器与至少一个所述网关建立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微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或声控传感器。
7.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单元、面板、云服务器和灯具,所述感应单元具有传感器,所述面板具有网关,所述网关分别与所述云服务器、所述传感器建立通信,所述灯具与所述面板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传感器用于在获取第一触发信号时将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同时所述传感器开始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
所述网关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时将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同时所述网关开始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所述第二预设时长长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向所述网关发送控制信号,使所述网关控制所述灯具以第一亮度进行照明;
若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传感器还获取第二触发信号,所述传感器记录并存储每个所述第二触发信号所对应的时间节点,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时,所述传感器向所述网关发送所获取的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信息,所述网关根据所述时间节点信息、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及所述第二预设时长更新自身和所述传感器的计时,使所述传感器以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作为计时起始点重新进行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并使所述网关以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触发信号的时间节点作为计时起始点重新进行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在所述网关和所述传感器的计时更新后,所述网关将更新结果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传感器没有被再次触发,则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后,所述网关控制所述灯具以第二亮度进行照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结束之前,若所述传感器获取第三触发信号,则将所述第三触发信号发送至网关,同时所述传感器再次开始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计时;
所述网关获取所述第三触发信号时重新开始第二预设时长的计时。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长值之差为1秒至3秒。
CN202110900128.3A 2021-08-05 2021-08-05 传感器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及照明系统 Active CN1138404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0128.3A CN113840437B (zh) 2021-08-05 2021-08-05 传感器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及照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0128.3A CN113840437B (zh) 2021-08-05 2021-08-05 传感器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及照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0437A true CN113840437A (zh) 2021-12-24
CN113840437B CN113840437B (zh) 2024-03-22

Family

ID=78963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0128.3A Active CN113840437B (zh) 2021-08-05 2021-08-05 传感器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及照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043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51630A (ja) * 2010-01-21 2011-08-04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センサ装置およびセンサ装置を用いた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US20150134996A1 (en) * 2013-11-12 2015-05-14 Qualcomm, Inc. System and methods of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by synchronizing sensors
US20190059053A1 (en) * 2017-08-18 2019-02-21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ttery life improvement for low power device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11836424A (zh) * 2020-07-17 2020-10-27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的照明系统
CN112888118A (zh) * 2021-02-04 2021-06-01 深圳市海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79569A (zh) * 2021-04-28 2021-07-27 河北红岸基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灯具的ai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51630A (ja) * 2010-01-21 2011-08-04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センサ装置およびセンサ装置を用いた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US20150134996A1 (en) * 2013-11-12 2015-05-14 Qualcomm, Inc. System and methods of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by synchronizing sensors
US20190059053A1 (en) * 2017-08-18 2019-02-21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ttery life improvement for low power device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11836424A (zh) * 2020-07-17 2020-10-27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的照明系统
CN112888118A (zh) * 2021-02-04 2021-06-01 深圳市海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79569A (zh) * 2021-04-28 2021-07-27 河北红岸基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灯具的ai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0437B (zh) 2024-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4994B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替换方法
JP6197881B2 (ja) 通信ノード、システム、および同期方法
US2010007740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ensory devices
CN107196829B (zh)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节点及节点联动方法和系统
US20180198848A1 (en) Dynamic mesh system
CN109753034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27220B (zh) 设备命令的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68707A (zh) 一种基于ble mesh的智能设备配网方法
CN113840437B (zh) 传感器反馈系统的工作方法及照明系统
CN109803470B (zh) 路灯控制方法、路灯及路灯控制系统
JP2020507892A (ja) 照明ネットワークの分散制御
CN113940143B (zh) 用于协助用户配置照明系统的系统及方法
US20210192400A1 (en) Reservation method and reservation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device
WO2015151953A1 (ja) コントローラ、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11653072A (zh) 用于控制遥控器的方法及遥控器、储存介质
JP2015179952A (ja) 制御システム、hems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11717746B (zh) 按钮控制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10113837B (zh) 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方法
CN113128710A (zh) 应急灯的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210428278U (zh) 一种基于bim与vr的建筑设计管理系统
CN115242824A (zh)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路由器、无线网状网络系统及介质
JP2009159079A (ja) 遠隔監視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負荷制御端末器
JP419211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24087969A1 (zh) 设备控制系统、方法、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芯片
CN108781168A (zh) 应用控制网络中的分布式配置管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