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8719A - 一种辅助触头及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触头及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8719A
CN113838719A CN202111107624.XA CN202111107624A CN113838719A CN 113838719 A CN113838719 A CN 113838719A CN 202111107624 A CN202111107624 A CN 202111107624A CN 113838719 A CN113838719 A CN 113838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r
elastic sheet
elastic
piece
working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076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明华忠
普潮鸿
沈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x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x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076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387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38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87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 H01H71/46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having means for operating auxiliary contacts additional to the main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8Terminals;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3/00Protective overload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opens the contacts by automatic release of mechanical energy stored by previous operation of a hand reset mechanism
    • H01H73/02Details
    • H01H73/04Contact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辅助触头和断路器,该辅助触头的壳体内设置有两组接线座,以及控制两组接线座闭合断开切换的杠杆组;该杠杆组铰接于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触动部和第二触动部,第一触动部和第二触动部分别与第一组接线座的第一弹片和第二组接线座的第二弹片适配,两个弹片与相应的第二接线端子或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性连接中的至少一者,配置为:由杠杆组转动切换工作位后随动的触动部,压抵弹片形变后建立。应用本方案,可有效降低配置成本,在满足断路器两路指示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减小空间占用。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触头及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触头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辅助触头装置是断路器的辅助单元中最常见的一种电器装置。常见的辅助触头装置具有一组常开、常闭功能,对于指示断路器的两路分断、闭合的情形,则需要配置两个辅助触头。受现有辅助触头结构特点的限制,整体空间占用较大,且配置成本无法有效控制。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辅助触头进行优化设计,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触头,通过结构优化可有效降低配置成本,在满足断路器两路指示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减小空间占用。
本发明提供的辅助触头,包括壳体,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两组接线座,以及控制两组接线座闭合断开切换的杠杆组;其中,所述杠杆组铰接于所述壳体上,并可转动切换于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之间,所述杠杆组具有第一触动部和第二触动部;两组接线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杠杆组的两侧;每组所述接线座包括三个接线端子和一个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电性连接,且其另一端可择一与第二接线端子或第三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触动部和所述第二触动部分别与第一组接线座的第一弹片和第二组接线座的第二弹片适配,所述第一弹片与相应的第二接线端子或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性连接中的至少一者,配置为:由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工作位后随动的所述第一触动部,压抵所述第一弹片形变后建立;所述第二弹片与相应的第二接线端子或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性连接中的至少一者,配置为:由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工作位后随动的所述第二触动部,压抵所述第二弹片形变后建立。
可选地,所述第一触动部为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弹片的本体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触动部之间,所述第一弹片与相应的第二接线端子或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性连接,配置为: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工作位后,通过随动的两个所述第一触动部分别压抵所述第一弹片形变后建立;所述第二触动部为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弹片的本体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触动部之间,所述第二弹片与相应的第二接线端子或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性连接,配置为: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工作位后,通过随动的两个所述第二触动部分别压抵所述第二弹片形变后建立。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片与相应的第二接线端子的电性连接,配置为: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后,通过随动的两个所述第一触动部中的一者沿第一方向压抵所述第一弹片形变后建立;所述第一弹片与相应的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性连接,配置为: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位后,通过随动的两个所述第一触动部中的另一者沿第二方向压抵所述第一弹片形变后建立;所述第二弹片与相应的第二接线端子的电性连接,配置为: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后,通过随动的两个所述第二触动部中的一者沿第一方向压抵所述第二弹片形变后建立;所述第二弹片与相应的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性连接,配置为: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位后,通过随动的两个所述第二触动部中的另一者沿第二方向压抵所述第二弹片形变后建立。
可选地,所述杠杆组包括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两者与所述壳体同轴铰接;两个所述第一触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杠杆上,两个所述第二触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杠杆上。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杠杆与壳体之间的第一弹性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杠杆与壳体之间的第二弹性件;其中,所述杠杆组件转动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形变,以在所述杠杆组件转动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提供复位作用力;且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第二杠杆之间具有周向限位副,所述周向限位副配置为: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二杠杆可通过所述周向限位副带动所述第一杠杆转动;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一杠杆可通过所述周向限位副带动所述第二杠杆转动。
可选地,还包括跳扣件、锁扣件和手柄;其中,所述跳扣件铰接于所述第二杠杆的第一位置,所述跳扣上具有止动限位部;所述锁扣件铰接于所述第二杠杆的第二位置,所述锁扣件具有自本体延伸形成锁止端,且所述锁止端可与所述跳扣件的止动限位部相抵,以限制所述跳扣件和所述锁扣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杠杆转动;所述手柄铰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手柄与所述跳扣件传动连接,以提供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工作位的驱动力。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锁扣件与所述第二杠杆之间的第三弹性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手柄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第四弹性件;其中,所述锁扣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杠杆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便所述锁止端脱离所述止动限位部,且所述第三弹性件可形变,以提供所述锁扣件沿第二方向转动复位的作用力;所述第一杠杆上具有可伸出于所述壳体的测试拨动部;其中,所述手柄通过连杆与所述跳扣件传动连接,所述锁止端脱离所述止动限位部时,所述第四弹性件可提供所述手柄的复位作用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拉簧,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和所述第四弹性件均为扭簧。
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一触动部和两个所述第二触动部,均为呈自相应的杠杆本体突出形成的凸台状;且两个所述第一触动部和两个所述第二触动部位于所述铰接位置的同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如前所述的辅助触头。
针对用于断路器的辅助触头,本方案提出了具有两组常开、常闭功能的辅助触头,具体地,在壳体上设置有两组接线座,分别位于杠杆组两侧;其中,第一组接线座的第一弹片和第二组接线座的第二弹片,用于组内接线端子的闭合断开切换;该杠杆组具有两个触动部,其上的第一触动部适配于第一弹片,第二触动部适配于第二弹片;如此设置,基于一杠杆组工作位的转动切换,可同步实现两组接线端子接合状态的切换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述有益技术效果:
首先,应用本方案可有效降低配置成本,且在满足断路器两路指示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减小空间占用。
第二,在本发明的可选方案中,第一触动部和第二触动部均为间隔设置的两个,且每个弹片本体位于相应的两个触动部之间,杠杆组转动切换工作位后,通过随动的两个触动部分别压抵相应弹片形变,建立弹片与组内第二接线端子或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性连接。这样,使得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的切换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相比于基于弹片形变复位达成另一电性连接的方式,本可选方案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的特点。
第三,在本发明的另一可选方案中,该杠杆组包括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第一触动部设置在第一杠杆上,第二触动部设置在第二杠杆上,由此,独立匹配两组接线座闭合断开控制;另外,检修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替换,可有效控制检修维护成本。
第四,在本发明的又一可选方案中,基于手柄、跳扣件和锁扣件提供工作切换操作作用力至杠杆组,其中,手柄铰接于壳体,跳扣件和锁扣件均铰接于第二杠杆,且跳扣件和锁扣件可止动限位部相抵,以限制两者相对于第二杠杆转动,此时,满足杠杆组的工作位切换功能。进一步地,基于工作位的切换,解除传动路径上手柄的传动连接关系后,再手动操作测试拨动部,以测试触头接通与断开的情况。结构设计合理,且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辅助触头的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辅助触头的断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两组接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杠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杠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连杆、跳扣件和锁扣件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跳扣件和锁扣件的一种适配关系示意图。
图中:
壳体10、底座11、盖12、销柱13、固定部14、杠杆组20、第一杠杆21、第一触动部211、侧沿212、勾合突起213、第二杠杆22、第二触动部221、凸部222、插口部223、腰形孔224、第一弹性件23、第二弹性件24、测试拨动部25、第一接线端子31、第二接线端子32、第三接线端子33、第一弹片3a、第二弹片3b、手柄40、第四弹性件41、连杆50、跳扣件60、止动限位部61、锁扣件70、锁止端71、第三弹性件7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方式以图中所示两组接线座作为描述对象,详细说明具有两组常开、常闭功能的辅助触头方案。请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施方式所述辅助触头的闭合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方式所述辅助触头的断开状态示意图。
该辅助触头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设置有杠杆组20和两组接线座:第一组接线座A和第二组接线座B,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组接线座A和第二组接线座B分别设置在杠杆组20的两侧。
本方案中,杠杆组20铰接于壳体10上,并可转动切换于图1所示的第一工作位和图2所示的第二工作位之间,这里,定义图1中所示闭合状态下的杠杆组处于第一工作位,定义图2中所示断开状态的杠杆组处于第二工作位。应当理解,上述定义仅用于区别描述常开、常闭触头的切换关系,且对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辅助触头并未构成实质性限制。
该杠杆组20具有第一触动部211和第二触动部221,以分别对应控制第一组接线座A和第二组接线座B的端子接合状态。
具体地,每组接线座包括三个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31、第二接线端子32和第三接线端子33)和一个弹片(3a、3b)。具体地,弹片(3a、3b)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31电性连接,且其另一端可择一与第二接线端子32或第三接线端子33电性连接,也即,图1所示为与第三接线端子33连接的闭合状态,图2所示为与第二接线端子32连接的闭合状态。
其中,第一触动部211为间隔设置的两个,与第一组接线座A的第一弹片3a适配,该第一弹片3a的本体位于两个第一触动部211之间;同样地,第二触动部221为间隔设置的两个,与第二组接线座B的第二弹片3b适配,该第二弹片3b的本体位于两个第二触动部221之间。
具体地,两个第一触动部211和两个第二触动部221,均为呈自相应的杠杆本体突出形成的凸台状;且两个第一触动部211和两个第二触动部221位于铰接位置的同侧,以充分利用壳体10内空间。
如图1所示,杠杆组20沿顺时针方向(第一方向)转动切换至第一工作位后,基于右侧第一触动部211沿第一方向的压抵作用,第一组接线座A的第一弹片3a形变,且第一弹片3a的另一端与该组第三接线端子33电性连接;同时,基于右侧第二触动部221沿第一方向的压抵作用,第二组接线座B的第二弹片3b形变,且第二弹片3b的另一端与该组第三接线端子33电性连接。
如图2所示,杠杆组20沿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转动切换至第二工作位后,基于左侧第一触动部211沿第二方向的压抵作用,第一组接线座A的第一弹片3a形变,且与该组第二接线端子32电性连接;同时,基于左侧第二触动部221沿第二方向的压抵作用,第二组接线座B的第二弹片3b形变,且与该组第二接线端子32电性连接。
本方案中,两个弹片与相应的第二接线端子32或第三接线端子33电性连接,均由相适配的触动部压抵形变后建立。
当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设计,第一弹片3a与相应的第二接线端子32或第三接线端子33电性连接中的至少一者,配置为:由杠杆组20转动切换工作位后随动的第一触动部211,压抵第一弹片3a形变后建立;第二弹片3b与相应的第二接线端子32或第三接线端子33电性连接中的至少一者,配置为:由杠杆组20转动切换工作位后随动的第二触动部221,压抵第二弹片3b形变后建立。也就是说,第一触动部211和第二触动部221仅设置为一个,对应建立一个电性连接关系,这样,当杠杆组反向转动,另一电性连接关系基于恢复形态后的弹片建立,也即,弹片在自然状态下,可与第二接线端子32或第三接线端子33中的一者构建电性连接(图中未示出)。
相较而言,本方案中的弹片与第二接线端子32或第三接线端子33电性连接,均在杠杆组转动切换工作位后,通过随动的两个触动部分别压抵相应的弹片形变后建立。这样,使得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的切换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的特点。
组装应用于断路器中后,基于一杠杆组工作位的转动切换,可同步实现两组接线端子接合状态的切换操作,可配置成本得以有效降低,且在满足断路器两路指示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减小空间占用。
另外,第一弹片3a与相应的第二接线端子32和第三接线端子33的电性连接,相应的第一触动部211的压抵作用方向也可以反向配置。也就是说,第一弹片3a与第二接线端子32的电性连接,由第一触动部211沿第二方向压抵第一弹片3a形变后建立;第一弹片3a与第三接线端子33的电性连接,由第一触动部211沿第一方向压抵第一弹片3a形变后建立(图中未示出)。
同理,第二弹片3b与相应的第二接线端子32和第三接线端子33的电性连接,相应的第二触动部221的压抵作用方向也可以反向配置。也就是说,第二弹片3b与第二接线端子32的电性连接,由第二触动部221沿第二方向压抵第二弹片3b形变后建立;第二弹片3b与第三接线端子33的电性连接,由第二触动部221沿第一方向压抵第二弹片3b形变后建立(图中未示出)。
为了独立匹配两组接线座闭合断开控制,进一步地,杠杆组20可包括第一杠杆21和第二杠杆22,两者与壳体10同轴铰接于第一铰点Ⅰ;两个第一触动部211设置在第一杠杆21上,两个第二触动部221设置在第二杠杆22上。除匹配两组接线座闭合断开控制之外,检修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替换,能够有效控制检修维护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第一组接线座A和第二组接线座B,如图3所示,两组接线座构成中的端子及固接方式等结构的具体实现,非本申请的核心发明点所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故本文不再赘述。
另外,请一并参见图4和图5,其中,图4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盖的结构示意图。本方案中的壳体10,包括底座11和盖12两个部分,并形成内部组件组装的定位和支撑。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可分别在两个杠杆与壳体之间配置弹性件。再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杠杆21与壳体10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23,在第二杠杆22与壳体10之间设置第二弹性件24,并配置为:杠杆组20件转动切换至第一工作位时,第一弹性件23和第二弹性件24形变,以在杠杆组20件转动切换至第二工作位时提供复位作用力。基于具体不同产品的设计要求,反之亦然。
同时,第一杠杆21和第二杠杆22之间具有周向限位副,该周向限位副由第一杠杆21的侧沿212与第二杠杆22上连动凸部222构成,并具体配置为:当杠杆组20转动切换至第一工作位时,第二杠杆22可通过该周向限位副带动第一杠杆21转动;当杠杆组20转动切换至第二工作位时,第一杠杆21可通过该周向限位副带动第二杠杆22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件23和第二弹性件24可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例如但不限于,拉簧、扭簧和压簧等。
同时,在具体应用中,考虑到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作为可选,本方案中的第一弹性件23采用拉簧,其一端勾挂在第一杠杆21上的勾合突起213,其另一端勾挂在底座11上的销柱13上,请一并参见图1、图2和图6,其中,图6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杠杆的结构示意图。
本方案中,第二弹性件24可以为扭簧,该扭簧4簧体可以套装于第一铰点Ⅰ处的铰接轴上,一个工作端压抵于第二杠杆22的插口部223,另一个工作端压抵于底座11上的固定部14即可,请一并参见图1、图2和图7,其中,图7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杠杆的结构示意图。这里,为清楚示出其他关联构成的装配关系,图中未完全示出该扭簧。
另外,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辅助触头还可以设置测试功能。请一并参见图1、图2、图8和图9,其中,图8示出了手柄、连杆、跳扣件和锁扣件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示出了跳扣件和锁扣件的一种适配关系示意图。
本方案中,通过手柄40提供杠杆组20转动切换工作位的驱动力。如图8所示,手柄40铰接于壳体10,也即第二铰点Ⅱ,且通过连杆50与跳扣件60传动连接,以通过跳扣件60带动杠杆组20转动。
这里,手柄40与跳扣件60之间传动连接关系,可采用不同的结构实现,而非局限于图中所示连杆50。该连杆50弯折成型,且其两端分别朝向手柄40和跳扣件60弯折,并插装在手柄40的安装孔和跳扣件60的安装孔中。
其中,跳扣件60铰接于第二杠杆22的第一位置,也即第三铰点Ⅲ,且该跳扣60上具有止动限位部61;锁扣件70铰接于第二杠杆22的第二位置,也即第四铰点Ⅳ,且锁扣件70具有自本体延伸形成锁止端71。
如图8和图9所示,该锁扣件70的锁止端71可与跳扣件60的止动限位部61相抵,以限制跳扣件60和锁扣件70相对于第二杠杆22转动;此时,形成一体满足杠杆组20的工作位切换功能。
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可分别针对锁扣件70和手柄40配置弹性件。具体地,在锁扣件70与第二杠杆22之间设置第三弹性件72,以在锁止端71与止动限位部61解释锁止时提供复位作用力;在手柄40与壳体10之间设置第四弹性件41,以在手柄40侧施力释放时提供复位作用力。
具体地,锁扣件70受力相对于第二杠杆22沿第一方向(顺时针)转动,以便锁止端71脱离止动限位部61,且第三弹性件72可形变,以提供锁扣件70沿第二方向(逆时针)转动复位的作用力。
同时,第一杠杆21上具有可伸出于壳体10的测试拨动部25。这样,基于工作位的切换,解除传动路径上手柄40的传动连接关系后,再手动操作测试拨动部25,以测试触头接通与断开的情况。
此外,第三弹性件72和第四弹性件41也可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例如但不限于,拉簧、扭簧和压簧等。本方案中,第三弹性件72和第四弹性件41可以均为扭簧,簧体分别套装在锁扣件70和手柄40的铰接销轴上,并相应固定工作端即可。
除前述辅助触头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采用如前述的辅助触头。应当理解,该断路器的其他功能构成非本申请的核心发明点所在,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基于现有技术实现,故本文不再赘述。
本文所使用的序数词“第一”和“第二”,仅用于在描述技术方案中相同功能的构成或结构。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序数词“第一”和“第二”的使用,对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未构成理解上的限制。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辅助触头,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
杠杆组,铰接于所述壳体上,并可转动切换于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之间,所述杠杆组具有第一触动部和第二触动部;
两组接线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杠杆组的两侧;
其中,每组所述接线座包括三个接线端子和一个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电性连接,且其另一端可择一与第二接线端子或第三接线端子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触动部和所述第二触动部分别与第一组接线座的第一弹片和第二组接线座的第二弹片适配,所述第一弹片与相应的第二接线端子或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性连接中的至少一者,配置为:由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工作位后随动的所述第一触动部,压抵所述第一弹片形变后建立;所述第二弹片与相应的第二接线端子或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性连接中的至少一者,配置为:由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工作位后随动的所述第二触动部,压抵所述第二弹片形变后建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动部为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弹片的本体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触动部之间,所述第一弹片与相应的第二接线端子或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性连接,配置为: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工作位后,通过随动的两个所述第一触动部分别压抵所述第一弹片形变后建立;所述第二触动部为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弹片的本体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触动部之间,所述第二弹片与相应的第二接线端子或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性连接,配置为: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工作位后,通过随动的两个所述第二触动部分别压抵所述第二弹片形变后建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与相应的第二接线端子的电性连接,配置为: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后,通过随动的两个所述第一触动部中的一者沿第一方向压抵所述第一弹片形变后建立;所述第一弹片与相应的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性连接,配置为: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位后,通过随动的两个所述第一触动部中的另一者沿第二方向压抵所述第一弹片形变后建立;
所述第二弹片与相应的第二接线端子的电性连接,配置为: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后,通过随动的两个所述第二触动部中的一者沿第一方向压抵所述第二弹片形变后建立;所述第二弹片与相应的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性连接,配置为: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位后,通过随动的两个所述第二触动部中的另一者沿第二方向压抵所述第二弹片形变后建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组包括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两者与所述壳体同轴铰接;两个所述第一触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杠杆上,两个所述第二触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杠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杠杆与壳体之间;
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杠杆与壳体之间;
其中,所述杠杆组件转动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形变,以在所述杠杆组件转动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提供复位作用力;
且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第二杠杆之间具有周向限位副,所述周向限位副配置为: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二杠杆可通过所述周向限位副带动所述第一杠杆转动;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一杠杆可通过所述周向限位副带动所述第二杠杆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跳扣件,铰接于所述第二杠杆的第一位置,所述跳扣上具有止动限位部;
锁扣件,铰接于所述第二杠杆的第二位置,所述锁扣件具有自本体延伸形成锁止端,且所述锁止端可与所述跳扣件的止动限位部相抵,以限制所述跳扣件和所述锁扣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杠杆转动;
手柄,铰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手柄与所述跳扣件传动连接,以提供所述杠杆组转动切换工作位的驱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锁扣件与所述第二杠杆之间;
第四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手柄与所述壳体之间;
其中,所述锁扣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杠杆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便所述锁止端脱离所述止动限位部,且所述第三弹性件可形变,以提供所述锁扣件沿第二方向转动复位的作用力;所述第一杠杆上具有可伸出于所述壳体的测试拨动部;
其中,所述手柄通过连杆与所述跳扣件传动连接,所述锁止端脱离所述止动限位部时,所述第四弹性件可提供所述手柄的复位作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拉簧,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和所述第四弹性件均为扭簧。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触动部和两个所述第二触动部,均为呈自相应的杠杆本体突出形成的凸台状;且两个所述第一触动部和两个所述第二触动部位于所述铰接位置的同侧。
10.一种断路器,包括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触头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触头。
CN202111107624.XA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辅助触头及断路器 Pending CN1138387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7624.XA CN113838719A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辅助触头及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7624.XA CN113838719A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辅助触头及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8719A true CN113838719A (zh) 2021-12-24

Family

ID=78960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07624.XA Pending CN113838719A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辅助触头及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3871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9494A (zh) * 1999-07-02 2001-01-10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用于带有跳闸装置的电气开关器件的辅助指示模块
CN201478212U (zh) * 2009-09-15 2010-05-19 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 辅助触头装置
CN201853663U (zh) * 2010-11-05 2011-06-01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辅助报警触头
CN215869251U (zh) * 2021-09-22 2022-02-18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触头及断路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9494A (zh) * 1999-07-02 2001-01-10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用于带有跳闸装置的电气开关器件的辅助指示模块
CN201478212U (zh) * 2009-09-15 2010-05-19 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 辅助触头装置
CN201853663U (zh) * 2010-11-05 2011-06-01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辅助报警触头
CN215869251U (zh) * 2021-09-22 2022-02-18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触头及断路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0512072A (ja) 二次的スイッチ機能を有するスイッチ装置
CN215869251U (zh) 一种辅助触头及断路器
CN109637907B (zh) 小型断路器
US5570778A (en) Electrical rocker switch
US5736698A (en) Switch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CN113838719A (zh) 一种辅助触头及断路器
CN107548513B (zh) 电气开关设备和用于电气开关设备的跳闸组件
KR100501216B1 (ko) 스위치장치
MXPA97009808A (es) Accionadores de modulo de accesorios para disyuntor de circuito
US4280027A (en) Switch blade mechanism and multi-arrangement
CN215299162U (zh) 一种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116564746A (zh) 一种隔离开关的搭接和脱离机构、操作机构及隔离开关
US6480090B1 (en) Universal device for safety switches
CN106098488B (zh) 断路器
CN217606032U (zh) 断路器的漏电试验电路及断路器
CN218351330U (zh) 过载保护按键开关和用电器
CN216250447U (zh) 用于切换微型开关的组件、结构单元和电气开关设备
TWI763359B (zh) 避免大電流跳脫的開關裝置
CN217822507U (zh) 开关装置改良结构
CN216871850U (zh) 一种单刀双掷断电复位温控开关
WO2022226844A1 (en) Transfer apparatus for dual-power transfer switch
US5941371A (en) Electrical switch with latching manual/automatic reset
CN217902958U (zh) 电路保护开关和电器设备
CN116092865A (zh) 一种多向开关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轨道灯
CN219105956U (zh) 状态指示装置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