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5162A - 一种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5162A
CN113835162A CN202111163118.2A CN202111163118A CN113835162A CN 113835162 A CN113835162 A CN 113835162A CN 202111163118 A CN202111163118 A CN 202111163118A CN 113835162 A CN113835162 A CN 1138351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splicing
substrate
groo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31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35162B (zh
Inventor
王鑫
余敏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unzho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unzho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unzho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unzho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31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351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35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5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35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5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18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of a low-reflection-loss type
    • G02B6/382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of a low-reflection-loss type with axial spring biasing or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34Means for centering or aligning the light guide within the ferrule
    • G02B6/3835Means for centering or aligning the light guide within the ferrule using discs, bushing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涉及光纤连接器的领域,续接芯子包括用于续接裸纤的连接芯以及滑动套设于连接芯外的锁环;所述连接芯包括分布于裸纤周侧的基板以及盖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压板,所述基板与压板的至少一个相背侧处具有锁紧凸部,所述基板上开设有供裸纤穿设的续接槽,所述续接槽具有两个相对设置且用于与裸纤抵接的抵接弧面;所述锁环上且位于基板与压板的至少一个相背侧处连接有与连接芯抵接的弹性件。本申请提供的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可以大幅度的减小由于温度变化而带来的损耗变化量,使得光纤快速连接器在高低温环境中仍能保证较好续接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纤连接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快速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
纵观如今的光纤快速连接器,大都采用塑料制成,其连接芯子中通常采用V型槽的方式实现对光纤的同心夹持,当裸纤穿设于V型槽中并通过压板将裸纤夹持住后,压板与V型槽的两侧槽壁会形成三个与裸纤接触的接触点。一般来说,这种方式需要对压板提供20N左右的下压力来使得裸纤具有3N左右的裸纤拉力。传统的对压板提供下压力的方式都是通过滑动锁块使压板与锁块间形成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以提供对应的下压力。在经过高低温测试的过程中或是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材料热胀冷缩的特性,会导致压板提供的下压力发生较大的变化。
而由于光纤材料的特殊性,其在切割的过程中并不能保证端面完全平整,类似于玻璃刀切割玻璃时的原理,光纤端面的包层处会由外至内而具有一定的裂纹,当压板提供的下压力过大时,会使该裂纹增大,影响光链路的传输。而若压板提供的下压力减小,会导致裸纤拉力相应的快速减小,往往会使光纤发生松动,影响光纤端面对接处的间隙大小,难以保证其精密对接,导致插损急剧增大,影响传输。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光纤快速连接器在高低温环境中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续接芯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续接芯子,包括用于续接裸纤的连接芯以及滑动套设于连接芯外的锁环;
所述连接芯包括分布于裸纤周侧的基板以及盖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压板,所述基板与压板的至少一个相背侧处具有锁紧凸部,所述基板上开设有供裸纤穿设的续接槽,所述续接槽具有两个相对设置且用于与裸纤抵接的抵接弧面;
所述锁环上且位于基板与压板的至少一个相背侧处连接有与连接芯抵接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弧面的设置较为明显地减小了压板所需提供的下压力,从而使得在满足所需的裸纤拉力的前提下可以降低裸纤承受的周向压力。而弹性件的作用使得续接芯子在进行高低温测试的过程中,压板提供给基板的下压力变化较小,在热胀冷缩的过程中发生的微小形变会被弹性件补偿而仍保证提供一定的下压力。因而,在进行高低温测试的过程中,裸纤承受的压力较小,并且随着温度的变化,其压力也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从而使裸纤拉力仍能满足对应的需求,且不会因为压力较大而造成裸纤端面的损伤,提高了在高低温环境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压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裸纤抵接的抵接曲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裸纤与压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降低了对应的裸纤拉力所需提供的压板的下压力。
优选的,两所述抵接弧面的轴线共线,所述基板上且位于相邻抵接弧面之间具有让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槽的设置可以对裸纤的底面进行避让,使得裸纤可以与让位槽两侧的抵接弧面进行抵接。
优选的,所述抵接弧面的直径位于125um-145um之间。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板簧,所述板簧的两端至中部向一侧凸出形成用于与连接芯抵接的凸出部,所述板簧的两端连接于锁环上。
优选的,所述板簧的两端向背离板簧凸出方向的一侧弯折,所述锁环上具有限位于板簧两端之间的限位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方式方便了板簧的安装,简化了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基板或压板上对应设置有供板簧的凸出部穿设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锁紧凸部于锁环的移动方向呈交错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槽的设置可以用于对板簧进行容纳,使得在解锁状态下,裸纤与续接芯子之间可以较为方便的脱离。
优选的,所述锁紧凸部与弹性件位于连接芯相背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弹性件与连接芯接触的稳定性,从而一定程度提高了续接芯子续接光纤的可靠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纤快速连接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快速连接器,包括:
管壳护套,具有贯穿轴向一端的空腔;
耦合套,套设并连接于管壳护套的一端外;以及
上述的续接芯子,所述续接芯子轴向连接于管壳护套中且位于空腔内
优选的,所述续接芯子的基座一端连接有插芯座,所述插芯座上连接有插芯,所述插芯中预埋有穿设于续接槽中的预埋光纤。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可以大幅度的减小由于温度变化而带来的损耗变化量,使得光纤快速连接器在高低温环境中仍能保证较好续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光纤快速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光纤快速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续接芯子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光纤快速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5是一种实施方式下锁环与板簧配合的剖视图。
图6是另一种实施方式下锁环与板簧配合的剖视图。
图7是一种实施方式下续接槽处的示意图,其中O1和O2分别为两侧抵接弧面的圆心。
图8是一种实施方式下续接槽处的示意图,其中O3为两侧抵接弧面的圆心。
图9是光纤快速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10是卡子与锁环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光纤快速连接器的尾套与其他部件爆炸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管壳护套;2、耦合套;3、续接芯子;4、尾套;5、尾夹;31、连接芯;32、锁环;311、基板;312、压板;313、续接槽;314、锁紧凸部;33、板簧;331、凸出部;332、连接部;321、限位部;322、连接槽;315、容纳槽;316、插芯座;317、尾座;34、插芯;35、预埋光纤;318、安装槽;3131、抵接弧面;3132、让位槽;3121、抵接曲面;36、定位块;37、定位槽;3171、卡接圆台;3161、限位块;11、限位槽;12、通孔;6、压缩弹簧;13、拆卸槽;21、连通槽;7、卡子;71、抵接块;51、夹片;52、连接板;53、U型座;54、限位夹块;55、阻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光纤快速连接器。参照图1和图2,包括管壳护套1、耦合套2、续接芯子3以及尾套4,耦合套2套设并连接于管壳护套1的一端外以用于将连接器与对应的接口进行连接,续接芯子3轴向连接于管壳护套1中并用于对裸纤进行续接。管壳护套1背离续接芯子3的一侧被构造为尾夹5式的结构并与尾套4连接,光缆剥除定长的缆皮后通过管壳护套1的尾夹5处塞入连接器,并使裸纤插入管壳护套1中的续接芯子3进行续接。其中,裸纤指的是剥除缆皮并剥除保护层后的部分,即由位于中心区的纤芯以及位于纤芯外的包层,一般来说,裸纤的外径为125um。
参照图2和图3,续接芯子3包括用于续接裸纤的连接芯31以及滑动套设于连接芯31外的锁环32,随着锁芯沿着连接芯31的轴向进行滑移可以使连接芯31夹紧固定裸纤或使裸纤可以自由地与连接芯31发生相对运动。具体的,连接芯31包括分布于裸纤周侧的基板311以及盖设于基板311上的压板312,基板311上开设有供裸纤穿设的续接槽313,基板311与压板312的至少一个相背侧处具有锁紧凸部314,锁紧凸部314的长度短于基板311与压板312的长度。因而,在锁环32的滑动轨迹上,连接芯31的整体厚度会随着锁紧凸部314的设置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当锁环32滑动至连接芯31外时,以图示为例,锁紧凸部314位于压板312上,但作为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锁紧凸部314也可以位于基板311上或同时位于基板311与压板312相背的两侧,但在当锁紧凸部314同时位于基板311与压板312相背的两侧时,需保证其在锁环32滑动的过程中同时与锁环32配合以将基板311与压板312向中心处进行挤压,即,将压板312向基板311施加对应的下压力。
参照图3和图4,锁环32上且位于基板311与压板312的至少一个相背侧处连接有与连接芯31抵接的弹性件,当锁环32滑动装置锁紧凸部314外侧时,弹性件被压缩,从而使锁环32通过弹性件对连接芯31提供相应的弹性力而使基板311与压板312之间具有相互靠近的挤压趋势。
参照图4和图5,具体的,弹性件为板簧33,板簧33的两端至中部向一侧凸出形成用于与连接芯31抵接的凸出部331,板簧33的两端连接于锁环32上,且凸出部331由中部至两端与锁环32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当凸出部331受压缩时,板簧33的两端会相应向外伸展并使板簧33产生形变而具有一定的弹力。板簧33的两端向背离板簧33凸出方向的一侧弯折并形成连接部332,锁环32上具有限位于板簧33两端连接部332之间的限位部321。
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锁环32直接被构造成为环状的结构,且其宽度小于板簧33两侧连接部332之间的间距,从而使锁环32的一侧壁板直接被设置为上述限位部321,在该种实施方式,板簧33的两端可以不被限制而发生自由扩张,从而使连接部332与限位部321之间的间距不断增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4和图6,锁环32上对应设置有两个供连接部332穿设的连接槽322,两个连接槽322之间的区域即形成上述限位部321,但连接槽322相背离的两侧壁之间的间距需稍大于两个连接部332之间的距离以供板簧33在形变过程中能发生一定的扩张。但板簧33的两端会被连接槽322的槽宽而受到限制,当板簧33的两端分别与两侧连接槽322的槽壁抵接后,板簧33无法再受挤压而向外扩张,而凸出部331仍然可以受挤压而产生相应的形变,在同样的受压行程的作用下,板簧33两端的扩张行程越小,其相应所能提供的弹力也就越大。
而在该种实施方式下,当板簧33受压后,仍能保证板簧33与锁环32之间具有良好的限位强度。当两端的连接部332与连接槽322的槽壁相应抵接后,可以保证板簧33与锁环32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假定连接部332与连接槽322的槽壁不发生抵触,板簧33相对于锁环32可发生的交错量也是通过两侧连接槽322相背的槽壁所决定的。
在本实施例中,随着锁环32滑动至锁紧凸部314的外侧时,由于锁环32两侧壁之间的间距恒定,导致基板311与压板312之间的整体厚度增加,从而使板簧33处的间距减小,而使板簧33受到压缩而产生形变,于此同时,板簧33的弹力会转变为压板312对基板311的下压力。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若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会使基板311、压板312以及锁环32之间同时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对于传统的锁紧方式而言,其直接通过锁紧凸部314与锁环32之间的过盈配合来实现压板312对基板311提供的下压力,在当热胀冷缩的情况发生后,锁环32相对于连接芯31之间的过盈量会发生改变,同时,由于热传导的作用,锁环32会优先于连接芯31发生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形。而随着过盈量发生的变化,锁环32所能对压板312提供的下压力也会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
而通过板簧33的对应设置,在当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时,板簧33的行程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即压缩量对应于行程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改变。但由于锁环32与连接芯31之间的间隙变化量并不会特别大(这是通过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决定的),导致了板簧33所能提供的下压力并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而对于过盈配合的方式而言,过盈配合的方式就对于间隙的变化就尤为敏感。
因而,基于该种结构的续接芯子3应用在低温环境或高温环境中时,压板312对基板311所能提供的下压力基本不会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从而在基于该种结构下所能对应产生的裸纤拉力也并不会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其中,裸纤拉力指的是仅有裸纤与续接芯子3连接时将裸纤拉拔松动时所需的拉力大小。
进一步的,板簧33也可以对应设置有两个,且一一对应连接于锁环32两相对侧板上。以板簧33与锁紧凸部314均设置有一个为例,板簧33与锁紧凸部314优选分布于连接芯31相背的两侧。而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板簧33与锁紧凸部314也可以同时位于连接芯31的同一侧。
此外,基板311或压板312上对应设置有供板簧33的凸出部331穿设的容纳槽315,容纳槽315与锁紧凸部314于锁环32的移动方向呈交错布置。而容纳槽315的设置位置与板簧33的位置相关联。即当锁环32位于锁紧凸部314外时,若板簧33的凸出部331与基板311抵接,则容纳槽315设置于基板311上,若板簧33的凸出部331与压板312抵接,则容纳槽315对应设置于压板312处。
参照图3和图4,基板311的两端分别一体设置有插芯座316以及尾座317,插芯座316以及尾座317中均具有轴向贯穿的过线孔,插芯座316以及尾座317的过线孔均沿各自的两端向靠近基板311的方向孔径逐渐减小,从而使裸纤在盲插的过程中可以较为准确地被引导至基板311上的续接槽313中。插芯座316上插接固定有插芯34,插芯34中预埋有穿设于续接槽313中的预埋光纤35,且预埋光纤35可以相对插芯34发生轴向的自由滑动。其中,插芯34可以采用陶瓷、玻璃、塑料或金属等材料制成,其用于支承插入并固定在其中的光纤。作为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插芯34采用陶瓷材料制成。插芯座316上设置有供插芯34安装的安装槽318,插芯34穿设入安装槽318中并通过环氧树脂或其他粘结剂与插芯座316相对固定。其中,插芯34可以在出厂前即与插芯座316相对固定,也可以在现场安装时再进行固定。
在续接光纤连接器的过程中,将锁环32从锁紧凸部314处脱离,并将裸纤从尾座317处插入基板311与压板312之间并穿设入续接槽313中,直至与续接槽313中的预埋光纤35抵接,随后移动锁环32将裸纤与预埋光纤35通过基板311与压板312压紧。
结合图7,其中,续接槽313具有两个相对设置且用于与裸纤抵接的抵接弧面313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抵接弧面3131的轴线不重合,且从剖视图来看,两个抵接弧面3131大致呈V字型设置,当抵接弧面3131穿设于续接槽313中时,裸纤分别抵接于两侧抵接弧面3131的中部附近。
参照图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抵接弧面3131的轴线重合且直径相同,基板311上且位于相邻抵接弧面3131之间具有让位槽3132,且抵接弧面3131的直径至少需大于裸纤的外径。在续接过程中,通过让位槽3132的作用,使得两侧的抵接弧面3131会同时与裸纤的外周发生抵接。
与传统的V型槽的续接方式相比,该两种抵接弧面3131与裸纤抵接的实施方式增大了抵接弧面3131与裸纤之间的接触面积,将线接触的方式改为了面接触的方式,若保证裸纤拉力不变,则压板312所需的下压力相对较小,从而使裸纤受到的周向压力也同比减小,也在压力减小以及接触面增大的前提下大幅度的减小裸纤所承受的压强。同样的,可以在压板312上设置有用于与裸纤抵接的抵接曲面3121的方式来进一步减小压板312所需施加的下压力。其中,在抵接弧面3131的轴线重合的实施方式下,抵接弧面3131的直径优选位于125um-145um之间。
表1示出了当两侧的抵接弧面3131的轴线重合时,两侧的抵接弧面3131的直径的改变在满足相同的裸纤拉力的情况下,压板312对基板311所需施加的下压力。其中,裸纤拉力为通过拉力计拉拔裸纤、且在当裸纤相对续接芯子3发生滑动时的读数。下压力的测量方法为将基板311固定,并通过将拉力计拉拔竖向处于锁紧状态下的压板312,直至裸纤可以自由地在压板312与基板311之间移动时的拉力计的读数。下压力可以通过调节板簧33的凸出部331的形状(即凸出的距离)来改变相同压缩距离下所能提供的下压力。以下表格中抵接曲面3121的直径(135um)与压板312、基板311以及锁环32的尺寸以及材料均不改变。
抵接弧面的直径/um 裸纤拉力/N 下压力/N
125 3 4.3
130 3 7.6
135 3 9.8
140 3 11.6
145 3 13
150 3 14.1
155 3 15.2
160 3 16
表1
其中,作为对照组,在采用相同的抵接曲面3121的直径(135um)与压板312、基板311以及锁环32的尺寸以及材料的前提下,仅将续接槽313改为V型槽的实施方式,测得的下压力大致为18N。从表1中的各数据可知,随着抵接弧面3131的直径越大,所需提供的下压力逐渐接近V型槽实施方式下所需提供的下压力,并且越当抵接弧面3131逼近裸纤的外径时,所以需要提供的下压力越小。在抵接弧面3131的直径小于145um时,所需提供的下压力仍与V型槽的实施方式之间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而在当抵接弧面3131的直径为125um时,其相当于为抵接弧面3131完全贴附于裸纤外表面上,但由于生产精度所带来的误差,抵接弧面3131的直径往往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若抵接弧面3131的直径小于125um,会导致裸纤无法装载至续接槽313中,从而影响产品的续接,同时,考虑到裸纤需要无阻碍的装载入续接槽313中,因而优选抵接弧面3131的直径为135um。在该种实施方式下,所需提供的下压力能近似等于V型槽所需提供的下压力的一半。基于此,可以得出,压板312上的抵接曲面3121的直径也与所需提供的下压力具有较大的关联,因而其也优选在125um-145um之间。
因而,在抵接弧面3131的对应作用下,较为明显地减小了压板312所需提供的下压力,从而使得在满足所需的裸纤拉力的前提下可以降低裸纤承受的周向压力。而板簧33的作用使得续接芯子3在进行高低温测试的过程中,压板312提供给基板311的下压力变化较小,在热胀冷缩的过程中发生的微小形变会被弹性件补偿而仍保证提供相应的下压力。因而,在进行高低温测试的过程中,裸纤承受的压力较小,并且随着温度的变化,其压力也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从而使裸纤拉力仍能满足对应的需求,保证了预埋光纤35与裸纤之间不会发生松动而影响传输,并且不会因为压力激增而造成裸纤端面的裂纹的加深,提高了在高低温环境中的稳定性。
经过测试,本申请公开的续接芯子3在经过高温测试、低温测试以及温度循环测试的作用下,插入损耗的损耗变化量能小于0.1dB,且回波损耗的变化量能控制在3dB以内。在测试完毕后用100倍放大镜对裸纤的端面进行视检,其端面的裂纹仍在所允许的范围内。其中,测试方法基于YDT895-1997标准中相应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参照图3和图4,此外,续接槽313以及压板312上的抵接曲面3121均位于基板311以及压板312的中心线上,且压板312与基板311装配之后需保证抵接曲面3121与续接槽313对准。其中,基板311上且位于续接槽313的两侧设置有若干定位块36,压板312上设置有供定位块36对应穿设并限位的定位槽37,在定位块36与定位槽37的作用下,可以保证压板312与基板311装配之后,抵接曲面3121能与续接槽313对准,并在续接完毕之后不会发生大幅度的松动与偏移。
参照图4和图9,尾座317的一端向外凸设有卡接圆台3171,插芯座316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块3161。对应的,管壳护套1上轴向开设有供续接芯子3穿设且贯穿一端的空腔,空腔的腔底上设置有供尾座317贯穿的通孔12,卡接圆台3171穿过通孔12后抵接于管壳护套1的外壁上以阻碍续接芯子3整体从空腔的开口处脱离。空腔的腔壁上设置有供限位块3161穿设滑移且限制插芯座316转动的限位槽11,通过限位槽11与限位块3161的相互配合,使得续接芯子3整体可以在管壳护套1中发生一定量的滑移。进一步的,尾座317上还套设有压缩弹簧6,压缩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尾座317上的轴肩以及空腔的腔底抵接,从而使得连接器在对插后,续接芯子3能提供一定的轴向对插力。
参照图4并结合图10,管壳护套1外还贯穿设置有沿着锁环32的滑动方向延长的拆卸槽13,同时,耦合套2上也设置有与拆卸槽13连通的连通槽21,进而使得从外部可以直接对锁环32施力以将锁环32进行移动。其中,锁环32可以通过外接卡子7的方式来快速对其进行滑动。具体的,卡子7上具有分别抵接于锁环32轴向两端的抵接块71,抵接块71依次通过连通槽21与拆卸槽13后与锁环32抵接,通过对卡子7移动即可快速实现续接芯子3的锁紧与打开。
参照图11,尾夹5包括连接于管壳护套1上且向背离续接芯子3方向延伸的两个夹片51,两个夹片51间具有供光缆通过的间隙,夹片51间且位于靠近管壳护套1的一侧连接有相邻夹片51的连接板52,连接板52上设置有用于承托光纤的U型座53并与尾座317正对。两个夹片5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一体设置有限位夹块54,限位夹块54上且位于背离管壳护套1的一侧设置有阻挡槽55。当剥除外层的缆皮后,裸纤会穿过两个夹片51之间的间距并经过U型座53后穿设入尾座317中,但光纤的缆皮会穿设入阻挡槽55中并通过阻挡槽55而被限位。其中,光纤的剥除可以采用对应的辅助工具实现,且通过剥除后所裸露的裸纤需为定长,因而在当光纤的缆皮断面与阻挡槽55的槽壁抵接时,伸入续接芯子3内的裸纤的长度始终可以为一恒定值。一般来说,当裸纤穿设入续接芯子3并与预埋光纤35抵接后,预埋光纤35的另一端需略微伸出于插芯34端面,而在当使用辅助工具将预埋光纤35顶回插芯34端面之后,位于U型座53部分的裸纤会略微弯曲,从而保证续接的裸纤与预埋光纤35之间可以保证良好的对接。
两侧的夹片51同时穿设于尾盖之中,且两侧的夹片51同时与尾盖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且尾盖的内壁沿远离管壳护套1的方向孔径逐渐减小。因此,在当尾夹5与尾盖连接之后,夹片51会通过与尾盖的内壁的抵接并在尾盖的内壁的导向作用下而相互靠近,从而减小夹片51之间的间距,使得夹片51可以较为稳定地对光纤进行夹持。
不同于上述尾夹5的实现方式,尾夹5处也可以采用翻盖固定的方式来对光纤进行夹持固定,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续接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续接裸纤的连接芯(31)以及滑动套设于连接芯(31)外的锁环(32);
所述连接芯(31)包括分布于裸纤周侧的基板(311)以及盖设于所述基板(311)上的压板(312),所述基板(311)与压板(312)的至少一个相背侧处具有锁紧凸部(314),所述基板(311)上开设有供裸纤穿设的续接槽(313),所述续接槽(313)具有两个相对设置且用于与裸纤抵接的抵接弧面(3131);
所述锁环(32)上且位于基板(311)与压板(312)的至少一个相背侧处连接有与连接芯(31)抵接的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续接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12)上设置有用于与裸纤抵接的抵接曲面(3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续接芯子,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抵接弧面(3131)的轴线共线,所述基板(311)上且位于相邻抵接弧面(3131)之间具有让位槽(313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续接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弧面(3131)的直径位于125um-145u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续接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板簧(33),所述板簧(33)的两端至中部向一侧凸出形成用于与连接芯(31)抵接的凸出部(331),所述板簧(33)的两端连接于锁环(3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续接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33)的两端向背离板簧(33)凸出方向的一侧弯折,所述锁环(32)上具有限位于板簧(33)两端之间的限位部(32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续接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11)或压板(312)上对应设置有供板簧(33)的凸出部(331)穿设的容纳槽(315),所述容纳槽(315)与锁紧凸部(314)于锁环(32)的移动方向呈交错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续接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凸部(314)与弹性件位于连接芯(31)相背的两侧。
9.一种光纤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壳护套(1),具有贯穿轴向一端的空腔;
耦合套(2),套设并连接于管壳护套(1)的一端外;以及
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续接芯子(3),所述续接芯子(3)轴向连接于管壳护套(1)中且位于空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接芯子(3)的基座一端连接有插芯座(316),所述插芯座(316)上连接有插芯(34),所述插芯(34)中预埋有穿设于续接槽(313)中的预埋光纤(35)。
CN202111163118.2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 Active CN1138351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3118.2A CN113835162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3118.2A CN113835162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5162A true CN113835162A (zh) 2021-12-24
CN113835162B CN113835162B (zh) 2023-02-28

Family

ID=78967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3118.2A Active CN113835162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35162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20679A (en) * 1977-02-18 1978-08-09 Bicc Ltd Jointing optical fibres
KR20020005298A (ko) * 2000-07-10 2002-01-17 윤종용 광통신 모듈 하우징의 광섬유 고정용 부트 및 이를 이용한고정방법
JP2005202329A (ja) * 2004-01-19 2005-07-28 Ricoh Opt Ind Co Ltd 光ファイバーア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812061U (zh) * 2010-09-14 2011-04-27 杭州奕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202533611U (zh) * 2012-02-06 2012-11-14 慈溪市港龙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纤芯对接的连接器
CN102854576A (zh) * 2011-07-01 2013-01-02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光纤接续组件以及包含该光纤接续组件的光纤连接器
EP2549313A1 (en) * 2011-07-20 2013-01-23 Tyco Electronics Raychem BVBA Ferrule with integrated fiber alignment
WO2013067736A1 (zh) * 2011-11-10 2013-05-16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快速成端组件
WO2013135160A1 (zh) * 2012-03-12 2013-09-19 南京云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鼓膜式可重复开启使用的光纤接续子
US20140086546A1 (en) * 2012-09-27 2014-03-27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ptical fiber fixing device
TW201416743A (zh) * 2012-10-17 2014-05-01 Foci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 Inc 光纖連接器結構
CN113376756A (zh) * 2021-06-03 2021-09-10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芯组件及具有其的光纤快速连接器
CN113376757A (zh) * 2021-06-03 2021-09-10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槽插芯组件及具有其的光纤连接器
CN215833654U (zh) * 2021-09-30 2022-02-15 杭州润州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锁合的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
CN215833653U (zh) * 2021-09-30 2022-02-15 杭州润州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力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20679A (en) * 1977-02-18 1978-08-09 Bicc Ltd Jointing optical fibres
KR20020005298A (ko) * 2000-07-10 2002-01-17 윤종용 광통신 모듈 하우징의 광섬유 고정용 부트 및 이를 이용한고정방법
JP2005202329A (ja) * 2004-01-19 2005-07-28 Ricoh Opt Ind Co Ltd 光ファイバーア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812061U (zh) * 2010-09-14 2011-04-27 杭州奕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102854576A (zh) * 2011-07-01 2013-01-02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光纤接续组件以及包含该光纤接续组件的光纤连接器
EP2549313A1 (en) * 2011-07-20 2013-01-23 Tyco Electronics Raychem BVBA Ferrule with integrated fiber alignment
WO2013067736A1 (zh) * 2011-11-10 2013-05-16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快速成端组件
CN202533611U (zh) * 2012-02-06 2012-11-14 慈溪市港龙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纤芯对接的连接器
WO2013135160A1 (zh) * 2012-03-12 2013-09-19 南京云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鼓膜式可重复开启使用的光纤接续子
US20140086546A1 (en) * 2012-09-27 2014-03-27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ptical fiber fixing device
TW201416743A (zh) * 2012-10-17 2014-05-01 Foci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 Inc 光纖連接器結構
CN113376756A (zh) * 2021-06-03 2021-09-10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芯组件及具有其的光纤快速连接器
CN113376757A (zh) * 2021-06-03 2021-09-10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槽插芯组件及具有其的光纤连接器
CN215833654U (zh) * 2021-09-30 2022-02-15 杭州润州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锁合的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
CN215833653U (zh) * 2021-09-30 2022-02-15 杭州润州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力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5162B (zh)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79608A (en) Connector for optical fiber
US4684205A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with compensating mechanism
US4687288A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with temperature compensating mechanism
RU2638965C2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зажим для оптических волокон с пазами для обжима открытых волокон
US7270487B2 (en) Field installabl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N101300511B (zh) 光连接器
US4102561A (en) Optical waveguide connector
KR100409112B1 (ko) 광섬유 접속기 플러그, 광섬유 접속기 플러그 어셈블리, 및 광섬유 접속기 플러그 어셈블리 접속 구조
US7883275B2 (en) Fiber guiding platform for mechanical splicer, optical connectors, fiber holder and methods
US7192194B2 (en) Universal adapter for fiber optic connectors
US6582134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6357933B1 (en) Quick connect optical fiber ferrule connector
US4205897A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for single fiber
US20150177460A1 (en) Optical fiber cleav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use
US8075198B2 (en) Reversible fiber connector with mechanical sliding splice
US7887244B2 (en) Reversible fiber connector with mechanical splice and sliding lock
JP3530434B2 (ja) 光学用フェルールおよび接着剤無しにファイバを設置する方法
CN113835162B (zh) 一种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
CN215833653U (zh) 一种低压力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
CN215833654U (zh) 一种弹性锁合的续接芯子及其光纤快速连接器
GB1586467A (en) Optical fibre terminations
KR101810930B1 (ko) 현장 접속용 광섬유 커넥터
KR101208019B1 (ko) 현장 접속용 광섬유 커넥터
JPH02197807A (ja) 光ファイバ終端結合用フェルール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201276B2 (ja) 光ファイバベンディングを防止する現場組み立て型光コネク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