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6524A - 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6524A
CN113826524A CN202110983330.7A CN202110983330A CN113826524A CN 113826524 A CN113826524 A CN 113826524A CN 202110983330 A CN202110983330 A CN 202110983330A CN 113826524 A CN113826524 A CN 113826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fertilizer
cultivation
cultivation method
chrysanthem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833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旭富
李永
王诗慧
吴晗
李玉舒
于�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Priority to CN2021109833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265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6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65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60Flowers; Ornamental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01M1/04Attracting insects by using illumination or colou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7/00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vermin in soil or in foodstuffs
    • A01M17/002Injection of toxic gases or fluids into the soi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9/00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 A01M29/30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preventing or obstructing access or passage, e.g. by means of barriers, spikes, cords, obstacles or sprinkled wate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rds (AREA)
  • Botan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第一步的土壤消毒、第二步的合理密度的定植和第三步的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该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本发明通过在定植菊花之前对土壤进行消毒,提高了对绿色生产食用菊花的种植栽培效率,不仅保证了本发明菊花的种植品质,而且还提高了本发明栽培菊花的效率,本发明通对土壤消毒的方式为两种,棉隆土壤消毒和辣根素消毒均可以提高了本发明对栽培土壤进行消毒的效率,两种方式可供种植人员进行灵活地使用和选择,对菊花进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方式可以很大程度地上减少病虫害对栽培菊花的生长影响,而且更加合理和环保。

Description

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菊是菊属下的一个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花器中含有菊花甙、腺嘌呤、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之功效,并且可以制作饮料和食品,具有清热解暑的效果。
传统技术对食用菊花的方式较为简单,没有对食用菊花种植的土壤进行专门的消毒,以保证食用菊花种植后的产品质量,其次传统技术对食用菊花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对食用菊花的种植栽培效率有限,无法达到绿色、环保和高效种植栽培的目的。为此,我们提出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第一步:土壤消毒,土壤消毒包括棉隆土壤消毒,棉隆土壤消毒:要求先进行施基肥并旋耕整地,保持温度及土壤湿度,空气温度至少是15度以上,土壤温度一般大于40°,每亩用98%微粒剂20-30公斤,进行沟施或撒施,旋耕机旋耕均匀,盖膜密封7天以上,揭开膜敞气10天后进行定植;
第二步:据食用菊品种特性及种植时间的早晚进行合理密度的定植,一般株距30-40厘米,行距40-50厘米;
第三步:现蕾前每亩施用15-30公斤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秋凉后菊株生长迅速,可增加施次数,适当提高肥液浓度和施肥量,菊株转向生殖生长时,可暂时停肥,以利花芽分化,待现蕾露色前,可重施追肥,在秋季每周可添加0.1%-0.2%的尿素和0.2%-0.5%的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1次;
第四步:防治病虫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步中的土壤消毒还可以采用辣根素消毒,辣根素消毒:整地施基肥且深翻土壤并旋耕整地,铺设滴灌设备后,适量浇水,调节湿度,在滴灌时用适量清水配兑20%辣根素水乳剂8-15升/亩,通过施肥灌进行滴灌施药,在施肥罐内辣根素滴完后保持继续滴灌浇水1-2小时。施药后盖膜密封7天以上,揭开膜敞气10天后进行定植。
作为优选,第四步中还包括在花芽孕育和开花阶段以施磷肥和钾肥为主。
作为优选,施磷肥和钾肥的具体施加量为:磷素为每亩10-20公斤,钾素为15-30公斤。
作为优选,所述第四步中的防治病虫害包括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防治原则为控制以综合防治主,首先应根据设施中的环境特点,在兼具观赏条件下,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栽培。
作为优选,所述防治措施包括栽培措施防治、物理防治、生态及农业防治措施、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栽培措施防治具体包括确定合理的定植密度、实行轮作换茬和清除杂草,物理防治具体为在设施外安装杀虫灯、防虫网覆盖、银灰膜避蚜和用黄色或蓝色板诱杀蚜虫和蓟马,在上下风口使用60目防虫网防止白粉虱等害虫进入,生产全程采用肥水一体化无土栽培减少杂草及病虫害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生物防治包括用天敌挂异色瓢虫防治蚜虫、撒施智利小植绥螨防治红蜘蛛和蓟马、种植除虫菊进行生物趋避、采用辣根素进行土壤消毒、除虫菊酯和苦参碱进行防治。
作为优选,所述药剂防治包括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药剂防治的使用的农药包括生物源、矿物源非化学源的农药,药剂防治还包括如使用除虫菊酯、苦参碱、藜芦碱和辣根素药物。
作为优选,所述生态及农业防治措施包括使用夏季高温闷棚、冬季冻地、人工除草和人工捕杀的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产地是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产地周围5km,主导风向的上风向20km内没有工矿污染源,绿色食品生产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距离2公里有林地,阻隔病虫害。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本发明通过在定植菊花之前对土壤进行消毒,提高了对绿色生产食用菊花的种植栽培效率,不仅保证了本发明菊花的种植品质,而且还提高了本发明栽培菊花的效率。
(2)、该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本发明通对土壤消毒的方式为两种,并且分别为棉隆土壤消毒和辣根素消毒,棉隆土壤消毒和辣根素消毒均可以提高了本发明对栽培土壤进行消毒的效率,并且两种方式可供种植人员进行灵活地使用和选择,提高了本发明栽培菊花的实用性。
(3)、该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本发明对菊花进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包括栽培措施防治,栽培措施防治是确定合理的定植密度、实行轮作换茬和清除杂草,栽培措施防治在确定合理的定植密度时,可以有效地在源头上进行防治,并且通过实现轮作换茬的方式也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则提高了本发明对绿色生产食用菊花的栽培和防治病虫害的效率。
(4)、该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本发明对菊花进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物理防治为在设施外安装杀虫灯、防虫网覆盖、银灰膜避蚜和用黄色或蓝色板诱杀蚜虫和蓟马,在上下风口使用60目防虫网防止白粉虱等害虫进入,生产全程采用肥水一体化无土栽培减少杂草及病虫害发生,本发明的物理防治方式可以很大程度地上减少病虫害对栽培菊花的生长影响,通过物理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一定的防治成本,而且更加合理和环保。
(5)、该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本发明对菊花进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包括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包括用天敌挂异色瓢虫防治蚜虫、撒施智利小植绥螨防治红蜘蛛和蓟马、种植除虫菊进行生物趋避、采用辣根素进行土壤消毒、除虫菊酯和苦参碱进行防治,生物防治可以有效采用天敌生物对菊花的虫害进行防治,不仅合理而且还更加地环保。
(6)、该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本发明对菊花进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包括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包括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药剂防治的使用的农药包括生物源、矿物源非化学源的农药,药剂防治还包括如使用除虫菊酯、苦参碱、藜芦碱和辣根素药物,本发明的药剂防治均采用高效低毒的农药,不仅提高了对菊花栽培防治虫害的效率,而且还减少了对生态产生的污染影响,以及提高了本发明绿色食用菊花的产品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第一步:土壤消毒,土壤消毒包括辣根素消毒,辣根素消毒,辣根素消毒:整地施基肥且深翻土壤并旋耕整地,铺设滴灌设备后,适量浇水,调节湿度,在滴灌时用适量清水配兑20%辣根素水乳剂8-15升/亩,通过施肥灌进行滴灌施药,在施肥罐内辣根素滴完后保持继续滴灌浇水1-2小时。施药后盖膜密封7天以上,揭开膜敞气10天后进行定植;
第二步:据食用菊品种特性及种植时间的早晚进行合理密度的定植,一般株距30-40厘米,行距40-50厘米;
第三步:现蕾前每亩施用15-30公斤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秋凉后菊株生长迅速,可增加施次数,适当提高肥液浓度和施肥量,菊株转向生殖生长时,可暂时停肥,以利花芽分化,待现蕾露色前,可重施追肥,在秋季每周可添加0.1%-0.2%的尿素和0.2%-0.5%的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1次;
第四步:防治病虫害。
第四步中还包括在花芽孕育和开花阶段以施磷肥和钾肥为主,施磷肥和钾肥的具体施加量为:磷素为每亩10-20公斤,钾素为15-30公斤,第四步中的防治病虫害包括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防治原则为控制以综合防治主,首先应根据设施中的环境特点,在兼具观赏条件下,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栽培。
防治措施包括栽培措施防治、物理防治、生态及农业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栽培措施防治具体包括确定合理的定植密度、实行轮作换茬和清除杂草,物理防治具体为在设施外安装杀虫灯、防虫网覆盖、银灰膜避蚜和用黄色或蓝色板诱杀蚜虫和蓟马,在上下风口使用60目防虫网防止白粉虱等害虫进入,生产全程采用肥水一体化无土栽培减少杂草及病虫害发生,生物防治包括用天敌挂异色瓢虫防治蚜虫、撒施智利小植绥螨防治红蜘蛛和蓟马、种植除虫菊进行生物趋避、采用辣根素进行土壤消毒、除虫菊酯和苦参碱进行防治,生态及农业防治措施包括使用夏季高温闷棚、冬季冻地、人工除草和人工捕杀的方式,本发明的产地是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产地周围5km,主导风向的上风向20km内没有工矿污染源,绿色食品生产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距离2公里有林地,阻隔病虫害。
本发明通过在定植菊花之前对土壤进行消毒,提高了对绿色生产食用菊花的种植栽培效率,不仅保证了本发明菊花的种植品质,而且还提高了本发明栽培菊花的效率。
本发明对菊花进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包括栽培措施防治,栽培措施防治是确定合理的定植密度、实行轮作换茬和清除杂草,栽培措施防治在确定合理的定植密度时,可以有效地在源头上进行防治,并且通过实现轮作换茬的方式也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则提高了本发明对绿色生产食用菊花的栽培和防治病虫害的效率。
实施例二: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第一步:土壤消毒,土壤消毒包括棉隆土壤消毒,棉隆土壤消毒:要求先进行施基肥并旋耕整地,保持温度及土壤湿度,空气温度至少是15度以上,土壤温度一般大于40°,每亩用98%微粒剂20-30公斤,进行沟施或撒施,旋耕机旋耕均匀,盖膜密封7天以上,揭开膜敞气10天后进行定植;
第二步:据食用菊品种特性及种植时间的早晚进行合理密度的定植,一般株距30-40厘米,行距40-50厘米;
第三步:现蕾前每亩施用15-30公斤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秋凉后菊株生长迅速,可增加施次数,适当提高肥液浓度和施肥量,菊株转向生殖生长时,可暂时停肥,以利花芽分化,待现蕾露色前,可重施追肥,在秋季每周可添加0.1%-0.2%的尿素和0.2%-0.5%的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1次;
第四步:防治病虫害。
第四步中还包括在花芽孕育和开花阶段以施磷肥和钾肥为主,施磷肥和钾肥的具体施加量为:磷素为每亩10-20公斤,钾素为15-30公斤,第四步中的防治病虫害包括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防治原则为控制以综合防治主,首先应根据设施中的环境特点,在兼具观赏条件下,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栽培,防治措施包括栽培措施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栽培措施防治具体包括确定合理的定植密度、实行轮作换茬和清除杂草,物理防治具体为在设施外安装杀虫灯、防虫网覆盖、银灰膜避蚜和用黄色或蓝色板诱杀蚜虫和蓟马,在上下风口使用60目防虫网防止白粉虱等害虫进入,生产全程采用肥水一体化无土栽培减少杂草及病虫害发生,生物防治包括用天敌挂异色瓢虫防治蚜虫、撒施智利小植绥螨防治红蜘蛛和蓟马、种植除虫菊进行生物趋避、采用辣根素进行土壤消毒、除虫菊酯和苦参碱进行防治,药剂防治包括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药剂防治的使用的农药包括生物源、矿物源非化学源的农药,药剂防治还包括如使用除虫菊酯、苦参碱、藜芦碱和辣根素药物,本发明的产地是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产地周围5km,主导风向的上风向20km内没有工矿污染源,绿色食品生产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距离 2公里有林地,阻隔病虫害。
本发明通对土壤消毒的方式为两种,并且分别为棉隆土壤消毒和辣根素消毒,棉隆土壤消毒和辣根素消毒均可以提高了本发明对栽培土壤进行消毒的效率,并且两种方式可供种植人员进行灵活地使用和选择,提高了本发明栽培菊花的实用性。
本发明对菊花进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物理防治为在设施外安装杀虫灯、防虫网覆盖、银灰膜避蚜和用黄色或蓝色板诱杀蚜虫和蓟马,在上下风口使用60目防虫网防止白粉虱等害虫进入,生产全程采用肥水一体化无土栽培减少杂草及病虫害发生,本发明的物理防治方式可以很大程度地上减少病虫害对栽培菊花的生长影响,通过物理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一定的防治成本,而且更加合理和环保。
实施例三: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第一步:土壤消毒,土壤消毒包括辣根素消毒,辣根素消毒,辣根素消毒:整地施基肥且深翻土壤并旋耕整地,铺设滴灌设备后,适量浇水,调节湿度,在滴灌时用适量清水配兑20%辣根素水乳剂8-15升/亩,通过施肥灌进行滴灌施药,在施肥罐内辣根素滴完后保持继续滴灌浇水1-2小时。施药后盖膜密封7天以上,揭开膜敞气10天后进行定植;
第二步:据食用菊品种特性及种植时间的早晚进行合理密度的定植,一般株距30-40厘米,行距40-50厘米;
第三步:现蕾前每亩施用15-30公斤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秋凉后菊株生长迅速,可增加施次数,适当提高肥液浓度和施肥量,菊株转向生殖生长时,可暂时停肥,以利花芽分化,待现蕾露色前,可重施追肥,在秋季每周可添加0.1%-0.2%的尿素和0.2%-0.5%的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1次;
第四步:防治病虫害。
第四步中还包括在花芽孕育和开花阶段以施磷肥和钾肥为主,施磷肥和钾肥的具体施加量为:磷素为每亩10-20公斤,钾素为15-30公斤,第四步中的防治病虫害包括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防治原则为控制以综合防治主,首先应根据设施中的环境特点,在兼具观赏条件下,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栽培,防治措施包括栽培措施防治、生态及农业防治措施、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栽培措施防治具体包括确定合理的定植密度、实行轮作换茬和清除杂草,生物防治包括用天敌挂异色瓢虫防治蚜虫、撒施智利小植绥螨防治红蜘蛛和蓟马、种植除虫菊进行生物趋避、采用辣根素进行土壤消毒、除虫菊酯和苦参碱进行防治,药剂防治包括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药剂防治的使用的农药包括生物源、矿物源非化学源的农药,药剂防治还包括如使用除虫菊酯、苦参碱、藜芦碱和辣根素药物,生态及农业防治措施包括使用夏季高温闷棚、冬季冻地、人工除草和人工捕杀的方式,本发明的产地是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产地周围5km,主导风向的上风向20km内没有工矿污染源,绿色食品生产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距离2公里有林地,阻隔病虫害。
本发明对菊花进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包括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包括用天敌挂异色瓢虫防治蚜虫、撒施智利小植绥螨防治红蜘蛛和蓟马、种植除虫菊进行生物趋避、采用辣根素进行土壤消毒、除虫菊酯和苦参碱进行防治,生物防治可以有效采用天敌生物对菊花的虫害进行防治,不仅合理而且还更加地环保。
实施例四: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第一步:土壤消毒,土壤消毒包括棉隆土壤消毒,棉隆土壤消毒:要求先进行施基肥并旋耕整地,保持温度及土壤湿度,空气温度至少是15度以上,土壤温度一般大于40°,每亩用98%微粒剂20-30公斤,进行沟施或撒施,旋耕机旋耕均匀,盖膜密封7天以上,揭开膜敞气10天后进行定植;
第二步:据食用菊品种特性及种植时间的早晚进行合理密度的定植,一般株距30-40厘米,行距40-50厘米;
第三步:现蕾前每亩施用15-30公斤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秋凉后菊株生长迅速,可增加施次数,适当提高肥液浓度和施肥量,菊株转向生殖生长时,可暂时停肥,以利花芽分化,待现蕾露色前,可重施追肥,在秋季每周可添加0.1%-0.2%的尿素和0.2%-0.5%的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1次;
第四步:防治病虫害。
第四步中还包括在花芽孕育和开花阶段以施磷肥和钾肥为主,施磷肥和钾肥的具体施加量为:磷素为每亩10-20公斤,钾素为15-30公斤,第四步中的防治病虫害包括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防治原则为控制以综合防治主,首先应根据设施中的环境特点,在兼具观赏条件下,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栽培,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态及农业防治措施、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具体为在设施外安装杀虫灯、防虫网覆盖、银灰膜避蚜和用黄色或蓝色板诱杀蚜虫和蓟马,在上下风口使用60目防虫网防止白粉虱等害虫进入,生产全程采用肥水一体化无土栽培减少杂草及病虫害发生,生物防治包括用天敌挂异色瓢虫防治蚜虫、撒施智利小植绥螨防治红蜘蛛和蓟马、种植除虫菊进行生物趋避、采用辣根素进行土壤消毒、除虫菊酯和苦参碱进行防治,药剂防治包括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药剂防治的使用的农药包括生物源、矿物源非化学源的农药,药剂防治还包括如使用除虫菊酯、苦参碱、藜芦碱和辣根素药物,生态及农业防治措施包括使用夏季高温闷棚、冬季冻地、人工除草和人工捕杀的方式,本发明的产地是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产地周围5km,主导风向的上风向20km内没有工矿污染源,绿色食品生产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距离2公里有林地,阻隔病虫害。
本发明对菊花进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包括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包括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药剂防治的使用的农药包括生物源、矿物源非化学源的农药,药剂防治还包括如使用除虫菊酯、苦参碱、藜芦碱和辣根素药物,本发明的药剂防治均采用高效低毒的农药,不仅提高了对菊花栽培防治虫害的效率,而且还减少了对生态产生的污染影响,以及提高了本发明绿色食用菊花的产品品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第一步:土壤消毒,土壤消毒包括棉隆土壤消毒,棉隆土壤消毒:要求先进行施基肥并旋耕整地,保持温度及土壤湿度,空气温度至少是15度以上,土壤温度一般大于40°,每亩用98%微粒剂20-30公斤,进行沟施或撒施,旋耕机旋耕均匀,盖膜密封7天以上,揭开膜敞气10天后进行定植;
第二步:据食用菊品种特性及种植时间的早晚进行合理密度的定植,一般株距30-40厘米,行距40-50厘米;
第三步:现蕾前每亩施用15-30公斤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秋凉后菊株生长迅速,可增加施次数,适当提高肥液浓度和施肥量,菊株转向生殖生长时,可暂时停肥,以利花芽分化,待现蕾露色前,可重施追肥,在秋季每周可添加0.1%-0.2%的尿素和0.2%-0.5%的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1次;
第四步:防治病虫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的土壤消毒还可以采用辣根素消毒,辣根素消毒:整地施基肥且深翻土壤并旋耕整地,铺设滴灌设备后,适量浇水,调节湿度,在滴灌时用适量清水配兑20%辣根素水乳剂8-15升/亩,通过施肥灌进行滴灌施药,在施肥罐内辣根素滴完后保持继续滴灌浇水1-2小时,施药后盖膜密封7天以上,揭开膜敞气10天后进行定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还包括在花芽孕育和开花阶段以施磷肥和钾肥为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施磷肥和钾肥的具体施加量为:磷素为每亩10-20公斤,钾素为15-30公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的防治病虫害包括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防治原则为控制以综合防治主,首先应根据设施中的环境特点,在兼具观赏条件下,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栽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措施包括栽培措施防治、物理防治、生态及农业防治措施、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栽培措施防治具体包括确定合理的定植密度、实行轮作换茬和清除杂草,物理防治具体为在设施外安装杀虫灯、防虫网覆盖、银灰膜避蚜和用黄色或蓝色板诱杀蚜虫和蓟马,在上下风口使用60目防虫网防止白粉虱等害虫进入,生产全程采用肥水一体化无土栽培减少杂草及病虫害发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防治包括用天敌挂异色瓢虫防治蚜虫、撒施智利小植绥螨防治红蜘蛛和蓟马、种植除虫菊进行生物趋避、采用辣根素进行土壤消毒、除虫菊酯和苦参碱进行防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防治包括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药剂防治的使用的农药包括生物源、矿物源非化学源的农药,药剂防治还包括如使用除虫菊酯、苦参碱、藜芦碱和辣根素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及农业防治措施包括使用夏季高温闷棚、冬季冻地、人工除草和人工捕杀的方式。
CN202110983330.7A 2021-08-25 2021-08-25 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 Pending CN1138265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3330.7A CN113826524A (zh) 2021-08-25 2021-08-25 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3330.7A CN113826524A (zh) 2021-08-25 2021-08-25 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6524A true CN113826524A (zh) 2021-12-24

Family

ID=78961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83330.7A Pending CN113826524A (zh) 2021-08-25 2021-08-25 绿色生产食用菊花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2652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5396A (zh) * 2007-07-18 2008-01-02 山东鸿润蔬菜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蔬菜栽培技术
CN102805001A (zh) * 2012-08-27 2012-12-05 中农齐民(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施草莓病虫害的有机防控方法
CN103069998A (zh) * 2013-02-01 2013-05-01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食用菊花的栽培方法
CN111418418A (zh) * 2020-05-11 2020-07-17 中振中汇(天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5396A (zh) * 2007-07-18 2008-01-02 山东鸿润蔬菜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蔬菜栽培技术
CN102805001A (zh) * 2012-08-27 2012-12-05 中农齐民(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施草莓病虫害的有机防控方法
CN103069998A (zh) * 2013-02-01 2013-05-01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食用菊花的栽培方法
CN111418418A (zh) * 2020-05-11 2020-07-17 中振中汇(天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春香: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现代农业》 *
王亚江 等: "食用菊绿色生态种植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 *
王跃威: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现代农村科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1272A (zh) 大棚草莓无公害栽培方法
CN111418418A (zh) 一种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CN108967070B (zh) 一种百香果次年土壤翻新种植方法
CN105230333B (zh) 一种藏红花—水稻、牡丹和青菜轮作种植方法
CN105393742A (zh) 露地生姜大面积繁种栽培方法
CN104641906B (zh) 一种有机甜菜的栽培方法
CN103598076A (zh) 一种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CN103155855A (zh) 一种提高结球甘蓝杂交制种产量与质量的方法
CN102550276A (zh) 一种草莓套种番茄、甘蓝高产栽培方法
CN105900630A (zh) 一种草莓无公害种植方法
CN107509493A (zh) 一种塑料大棚草莓栽培技术
CN109566296A (zh) 适合水肥一体化管理的草莓、番茄和大蒜套作种植方法
CN111528032A (zh) 一种有机万寿菊的种植方法
CN106386468B (zh) 一种食用型向日葵杂交制种方法
CN104054502B (zh) 一种辣椒的生态栽培方法
CN111972199A (zh) 茶树无性系穴盘苗快速建园栽培技术
CN111011192A (zh) 一种高架苗床钵栽草莓的种植方法
CN103477837A (zh) 一种提高灯盏花素含量的灯盏花栽培方法
CN106665047B (zh) 大棚甜瓜的栽培方法
CN105875412B (zh) 富有机硒甘味绞股蓝的种植方法
CN108401808A (zh) 大棚西瓜与藜蒿轮作栽培方法
CN104303765B (zh) 石斛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12470834B (zh) 一种樱桃西红柿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10338020B (zh) 一种红果参组培苗大田种植方法
CN107517715A (zh) 一种石斛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