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6151A - 丢失物找寻系统、标签装置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丢失物找寻系统、标签装置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6151A
CN113826151A CN202080035440.4A CN202080035440A CN113826151A CN 113826151 A CN113826151 A CN 113826151A CN 202080035440 A CN202080035440 A CN 202080035440A CN 113826151 A CN113826151 A CN 1138261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g
radio wave
communication unit
main body
wav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54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泽隆博
押谷光人
广濑智一
王强
朱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p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pa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826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61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5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arrangements for adher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further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functioning as an identification tag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3/00Alarms responsive to un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3/0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 G08B3/1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通过点亮部的亮灭周期而使使用者掌握主体装置与标签装置的距离。丢失物找寻系统具备主体装置和可从主体装置分离的标签装置。主体装置具备点亮部、具有收发电波信号的功能的主体侧通信部和具有检测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功能的处理部。标签装置具备标签侧通信部,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具有接收由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功能和发出电波信号的功能。标签侧通信部在接收到由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将电波信号发出。在主体侧通信部接收到由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处理部检测由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点亮部根据由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而以不同的周期进行亮灭。

Description

丢失物找寻系统、标签装置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丢失物找寻系统、标签装置及程序。
本申请基于2019年6月20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9-114766号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全部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备管理无线通信终端与移动机的配对的管理服务器、提供无线终端遗失的情况下的搜索服务的遗失物搜索系统(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管理服务器具备在一定期间生成被以规定频度更新的用来识别本服务的服务识别符、并向处于管理下的移动机通知的第1通知机构;与无线通信终端配对的移动机具备:更新机构,将登录在无线通信终端中的服务识别符以规定频度更新;判定机构,以服务识别符不能以规定频度更新为契机,判定为无线通信终端遗失;受理机构,受理委托对所遗失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搜索的合作用户的指定;通知机构,将所遗失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服务识别符及用来识别无线通信终端的终端识别信息向管理服务器通知;以及发送机构,向管理服务器发送对于合作用户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搜索委托。
可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遗失物搜索系统没有构成为使得例如老年人能够容易地使用。因此,通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不能提供例如老年人等那样的使用者能够容易地使用的系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9371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者能够容易地使用的丢失物找寻系统、标签装置及程序。
用来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丢失物找寻系统,是具备主体装置和构成为可从上述主体装置分离的标签装置的丢失物找寻系统,上述主体装置至少具备:点亮部;主体侧通信部,具有收发电波信号的功能;以及处理部,具有检测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功能,上述标签装置至少具备标签侧通信部,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具有接收由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功能和发出电波信号的功能;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在接收到由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将电波信号发出,在上述主体侧通信部接收到由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上述处理部检测由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上述点亮部根据由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而以不同的周期进行亮灭。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丢失物找寻系统中,也可以是,上述主体装置具备开关,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在上述开关为关闭状态时不发出电波信号,在上述开关为开启状态时发出电波信号。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丢失物找寻系统也可以是,具备多个标签装置作为上述标签装置,上述主体装置具备与上述多个标签装置对应的多个开关作为上述开关,上述多个标签装置具备互不相同的颜色、图案、字符或标记,上述多个开关具备与上述多个标签装置的颜色、图案、字符或标记对应的颜色、图案、字符或标记。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丢失物找寻系统也可以是,具备多个标签装置作为上述标签装置,上述开关与上述多个标签装置中的1个标签装置对应;上述多个标签装置具有互不相同的固有的识别编号;在上述开关为开启状态时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中,包含上述多个标签装置中的与上述开关对应的标签装置的识别编号,在与上述开关对应的标签装置的上述标签侧通信部接收到在上述开关为开启状态时由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发出电波信号,在上述主体侧通信部接收到由与上述开关对应的标签装置的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上述处理部检测由与上述开关对应的标签装置的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上述点亮部根据由与上述开关对应的标签装置的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而以不同的周期进行亮灭。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丢失物找寻系统也可以是,具备多个标签装置作为上述标签装置,上述多个标签装置分别具备输出声音的输出部,上述开关与上述多个标签装置中的1个标签装置对应,上述多个标签装置具有互不相同的固有的识别编号,在上述开关为开启状态时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中,包含有上述多个标签装置中的与上述开关对应的标签装置的识别编号,在上述开关为开启状态时,上述多个标签装置中的不具有由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中包含的识别编号的标签装置的上述输出部不输出声音,上述多个标签装置中的具有由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中包含的识别编号的标签装置的上述输出部输出声音。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丢失物找寻系统中,也可以是,上述多个标签装置中的具有由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中包含的识别编号的标签装置的上述输出部,根据接收到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而以不同的间隔输出声音。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丢失物找寻系统中,上述主体装置也可以具备根据对于上述标签装置的操作而输出声音的输出部。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标签装置,构成丢失物找寻系统的一部分,至少具备标签侧通信部,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具有接收由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功能和发出电波信号的功能,上述主体侧通信部是构成上述丢失物找寻系统的另一部分的主体装置的主体侧通信部,上述标签装置构成为可从上述主体装置分离,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在接收到由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发出电波信号,在上述主体侧通信部接收到由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上述主体装置的处理部检测由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上述主体装置的点亮部根据由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而以不同的周期进行亮灭。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程序,用来使搭载在主体装置中的计算机执行下述的步骤,上述主体装置构成丢失物找寻系统的一部分,至少具备:点亮部;主体侧通信部,具有收发电波信号的功能;以及处理部,具有检测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功能,上述步骤为:主体侧通信部发出步骤,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电波信号;主体侧通信部接收步骤,在标签装置的标签侧通信部接收到在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步骤中发出的电波信号并发出了电波信号的情况下,上述主体侧通信部接收由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上述标签装置构成上述丢失物找寻系统的另一部分,且构成为可从上述主体装置分离;接收信号强度检测步骤,上述处理部检测由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亮灭步骤,上述点亮部根据在上述接收信号强度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而以不同的周期进行亮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利用的丢失物找寻系统、标签装置及程序。
例如,在认知症患者(被看护者)连续将相同的物品丢失那样的情况下,实际上是认知症患者自身藏起来的情况较多,所以看护者知道丢失的物品在哪里的情况较多。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看护者展示出丢失的物品,则会被认知症患者称作“偷盗”。
根据本发明的丢失物找寻系统,能够由被看护者拿持装置,看护者一起来寻找。由于装置一旦滴滴鸣响就是有物品,所以被看护者会有自己找到的感觉。因而,有防止作为沟通的误解的益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的概要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主体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标签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4是用来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顺序图。
图5是用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的第1应用例的图。
图6是用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的第1应用例的图。
图7是表示第1应用例的丢失物找寻系统的标签装置的使用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8是用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的第2应用例的图。
图9是用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丢失物找寻系统的第1应用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丢失物找寻系统、标签装置及程序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概要的一例的图。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丢失物找寻系统1具备主体装置11和标签装置12A~12F。标签装置12A~12F能够从主体装置11分离而构成。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丢失物找寻系统1具备6个标签装置12A~12F,但在其他的例子中,丢失物找寻系统1也可以具备仅1个标签装置12A。在再其他的例子中,丢失物找寻系统1也可以具备6个以外的任意的个数(但是为多个)的标签装置。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主体装置11的构成的一例的图。
在图1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主体装置11具备点亮部111、通信部112、电源部113、水晶设备114、处理部115和开关116A~116F。
点亮部111具备例如LED(发光二极管)等,能够以规定的周期(亮灭速度)亮灭。通信部112具备例如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天线等,具有收发电波信号的功能。电源部113具备例如纽扣电池等,向主体装置11的各构成部件供给电力。水晶设备114生成基准信号、同步信号等。
处理部115具备例如BLE(Bluetooth(注册商标)Low Energy)芯片等。处理部115具有检测通信部112接收到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的功能、设定点亮部111的亮灭周期的功能等。
在图1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开关116A~116F例如是按压式(按钮式)的开关,在被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按压的期间中成为开启状态,如果不再被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按压则成为关闭状态。
详细地讲,开关116A在进行与标签装置12A连接的找寻对象物(例如钱包等)的找寻的情况下,由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按压。同样,开关116B~116F在进行与标签装置12B~12F连接的找寻对象物(例如信用卡等)的找寻的情况下由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按压。
在其他的例子中,开关116A~116F也可以是例如滑动式的开关等那样的非按压式的开关。在该例中,在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使开关116A~116F滑动的期间中,开关116A~116F成为开启状态,在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不使开关116A~116F滑动的期间中,开关116A~116F成为关闭状态。
在图1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开关116A为开启状态时(期间中),通信部112发送包含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的电波信号。在开关116A为关闭状态时(期间中),通信部112不发送包含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的电波信号。即,开关116A与标签装置12A对应。同样,在开关116B~116F为开启状态时(期间中),通信部112发送包含标签装置12B~12F的固有的识别编号的电波信号。
在图1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主体装置11不具备输出声音的输出部,但在其他例子中,主体装置11也可以具备输出声音的输出部(未图示)。在该例中,主体装置11的输出部根据对于标签装置12A~12F的某个的操作而输出声音。即,在该例中,标签装置12A~12F分别具备受理用来使主体装置11的输出部输出声音的操作的操作部(未图示)。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标签装置12A(12B~12F)的构成的一例的图。在图1~图3所示的例子中,标签装置12B~12F与标签装置12A同样地构成。
在其他例子中,标签装置12A~12F也可以构成为相互不同。
在图1~图3所示的例子中,标签装置12A(12B~12F)具备输出部121、通信部122、电源部123、水晶设备124和处理部125。输出部121具备例如扬声器等,输出例如嘟嘟音等那样的声音。
通信部122具备例如PCB天线等。通信部122具有将由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发出的电波信号接收的功能和将电波信号发出的功能。
电源部123具备例如纽扣电池等,向标签装置12A(12B~12F)的各构成部件供电。水晶设备124生成基准信号、同步信号等。
处理部125具备例如BLE芯片等。处理部125具有确认在通信部122接收到的电波信号中包含的识别编号的功能。
在图1~图3所示的例子中,在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接收到由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且在接收到的电波信号中包含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的情况下(即,开关116A为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标签装置12A的输出部121输出嘟嘟音等的声音,并且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发出电波信号。标签装置12B~12F的输出部121不输出嘟嘟音等的声音,标签装置12B~12F的通信部122不发出电波信号。
详细地讲,在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接收到由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且在接收到的电波信号中包含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的情况下,标签装置12A的处理部125检测接收到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标签装置12A的输出部121根据接收到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以不同的间隔输出声音。
在其他例子中,标签装置12A的输出部121也可以不论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接收到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如何都以一定间隔输出声音。
同样,在标签装置12B~12F的通信部122接收到由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且在接收到的电波信号中包含标签装置12B~12F的固有的识别编号的情况下(即,开关116B~116F为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标签装置12B~12F的输出部121输出嘟嘟音等的声音,并且标签装置12B~12F的通信部122发出电波信号。
在图1~图3所示的例子中,在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接收到由标签装置12A~12F的某个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主体装置11的处理部115检测由标签装置12A~12F的某个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设定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的亮灭周期。
由标签装置12A~12F的某个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越高(即,与找寻对象物连接的标签装置(标签装置12A~12F的某个)与主体装置11的距离越近),主体装置11的处理部115使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的亮灭周期越短(即,使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的亮灭速度越快)。
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以由主体装置11的处理部115设定的亮灭周期亮灭。即,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根据由标签装置12A~12F的某个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而以不同的周期进行亮灭。
详细地讲,在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接收到由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主体装置11的处理部115检测由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根据由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即,根据标签装置12A与主体装置11的距离)而以不同的周期进行亮灭。
同样,在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接收到由标签装置12B~12F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主体装置11的处理部115检测由标签装置12B~12F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根据由标签装置12B~12F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而以不同的周期进行亮灭。
图4是用来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顺序图。详细地讲,图4是用来说明在进行与标签装置12A连接的找寻对象物(例如钱包等)的找寻的情况下在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顺序图。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步骤S11中,主体装置11的开关116A被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设为开启状态。详细地讲,主体装置11的开关116A维持开启状态,直到后述的步骤S31被执行。
接着,在步骤S12中,根据在步骤S11中主体装置11的开关116A被设为开启状态,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发出包含标签装置12A(即,与开关116A对应的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的电波信号。
详细地讲,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在开关116A为开启状态的期间中以规定时间间隔持续发出包含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的电波信号。
接着,在步骤S13A中,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将在步骤S12中由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发出的电波信号(包含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的电波信号)接收。
此外,在步骤S13B中,标签装置12B~12F的通信部122也接收在步骤S12中由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发出的电波信号(即,包含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的电波信号)。
接着,在步骤S14A中,标签装置12A的处理部125确认在步骤S13A中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接收到的电波信号中包含的识别编号(即,确认在电波信号中包含有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
此外,在步骤S14B中,标签装置12B~12F的处理部125确认在步骤S13B中标签装置12B~12F的通信部122接收到的电波信号中包含的识别编号(即,确认在电波信号中不包含标签装置12B~12F的固有的识别编号)。
接着,在步骤S15A中,根据步骤S14A中的在电波信号中包含有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这一意思的确认结果,标签装置12A的输出部121输出嘟嘟音等的声音。
详细地讲,在得到来自主体装置11的电波信号中包含有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这一意思的确认结果的期间中(即,与标签装置12A对应的开关116A为开启状态的期间中),标签装置12A的输出部121持续输出嘟嘟音等的声音。
此外,在步骤S15B中,根据步骤S14B中的在电波信号中不包含标签装置12B~12F的固有的识别编号这一意思的确认结果,标签装置12B~12F的输出部121不输出嘟嘟音等的声音。
接着,在步骤S16A中,根据步骤S14A中的在电波信号中包含有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这一意思的确认结果,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发出电波信号。
详细地讲,在得到来自主体装置11的电波信号中包含有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这一意思的确认结果的期间中(即,与标签装置12A对应的开关116A为开启状态的期间中),以规定时间间隔,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持续发出电波信号。
此外,在步骤S16B中,根据步骤S14B中的在电波信号中不包含标签装置12B~12F的固有的识别编号这一意思的确认结果,标签装置12B~12F的通信部122不发出电波信号。
接着,在步骤S17中,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将在步骤S16A中由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接收。
接着,在步骤S18中,主体装置11的处理部115检测在步骤S17中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接收到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接着,在步骤S19中,主体装置11的处理部115根据在步骤S18中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设定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的亮灭周期。
接着,在步骤S20中,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以在步骤S19中设定的亮灭周期开始亮灭。
详细地讲,在由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被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接收的期间中(即,与标签装置12A对应的开关116A为开启状态的期间中),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持续亮灭。
找寻与标签装置12A连接的找寻对象物(例如钱包等)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一边持续按压主体装置11的开关116A并确认标签装置12A的输出部121所输出的嘟嘟音等的声音和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的亮灭,一边移动。
结果,主体装置11与标签装置12A的距离变化,由主体装置11的处理部115检测的来自标签装置12A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此外,由标签装置12A的处理部125检测的来自主体装置11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也变化。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步骤S21中,主体装置11的处理部115检测由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化)。
接着,在步骤S22中,主体装置11的处理部115根据在步骤S21中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化),设定(变更)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的亮灭周期。
接着,在步骤S23中,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以在步骤S22中设定(变更)的亮灭周期进行亮灭。
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如果发现找寻对象物(与标签装置12A连接的找寻对象物),则不再按压主体装置11的开关116A。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步骤S31中,主体装置11的开关116A被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设为关闭状态。
接着,在步骤S32中,根据在步骤S31中主体装置11的开关116A被设为关闭状态,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停止包含标签装置12A(即,与开关116A对应的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在内的电波信号的发出。
在步骤S32中,随着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将包含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的电波信号的发出停止,接着在步骤S33A中,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不再接收包含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的电波信号。
此外,在步骤S33B中,标签装置12B~12F的通信部122也不再接收包含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的电波信号。
在步骤S33A中,随着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不再接收包含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的电波信号,接着在步骤S34A中,标签装置12A的输出部121将嘟嘟音等的声音的输出停止。
此外,在步骤S34B中,标签装置12B~12F的输出部121维持嘟嘟音等的声音的输出的停止状态。
在步骤S33A中,随着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不再接收包含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的电波信号,接着在步骤S35A中,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将电波信号的发出停止。
此外,在步骤S35B中,标签装置12B~12F的通信部122维持不发出电波信号的状态。
随着在步骤S35A中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将电波信号的发出停止、在步骤S35B中标签装置12B~12F的通信部122维持不发出电波信号的状态,接着在步骤S36中,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不再接收电波信号。
在步骤S36中,随着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不再接收电波信号,接着在步骤S37中,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结束亮灭(即,灭掉)。
<第1应用例>
图5及图6是用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第1应用例的图。详细地讲,图5的(A)是标签装置12A~12F被存放在主体装置11中的状态的第1应用例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立体图。图5的(B)是使标签装置12A~12F从图5的(A)所示的状态滑动的状态的第1应用例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立体图。图6的(A)是载置在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的手掌上的状态的第1应用例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俯视图。图6的(B)是载置在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的手掌上的状态的第1应用例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右视图。
在图5及图6所示的例子中,标签装置12A~12F可相对于主体装置11滑动地构成。
在不使用标签装置12A~12F的情况下(即,标签装置12A~12F没有与找寻对象物连接的情况下),如图5的(A)所示,标签装置12A~12F被存放在主体装置11中。结果,主体装置11的开关116A~116F被标签装置12A~12F覆盖。因此,能够抑制由于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的误操作而开关116A~116F被设为开启状态、电力出现消耗的可能性。
例如在使用全部的标签装置12A~12F的情况下,如图5的(B)所示,使标签装置12A~12F滑动。结果,主体装置11的开关116A~116F露出。因此,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通过按压例如与标签装置12A对应的开关116A而设为开启状态,能够找寻与标签装置12A连接的找寻对象物。
第1应用例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尺寸如图6的(A)及图6的(B)所示,被设定为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的手掌尺寸。即,第1应用例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尺寸被设定为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容易拿持丢失物找寻系统1(主体装置11)的尺寸。
图7是表示第1应用例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标签装置12A、12B的使用方法的一例的图。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标签装置12A作为挂件被安装在钱包上。
在图5~图7所示的例子中,标签装置12A及开关116A具备第1色。标签装置12B及开关116B具备与第1色不同的第2色。标签装置12C及开关116C具备与第1色及第2色不同的第3色。
标签装置12D及开关116D具备与第1色、第2色及第3色不同的第4色。标签装置12E及开关116E具备与第1色、第2色、第3色及第4色不同的第5色。标签装置12F及开关116F具备与第1色、第2色、第3色、第4色及第5色不同的第6色。
在其他例子中,也可以标签装置12A~12F具备相互不同的图案,开关116A~116F具备与标签装置12A~12F对应的图案。
在再其他例子中,也可以标签装置12A~12F具备相互不同的字符,开关116A~116F具备与标签装置12A~12F对应的字符。
在再其他例子中,也可以标签装置12A~12F具备相互不同的标记,开关116A~116F具备与标签装置12A~12F对应的标记。
在这些各例中,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掌握标签装置12A~12F与开关116A~116F的对应关系。
在图5~图7所示的例子中,在开关116A为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如果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接收到由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发出的电波信号,则标签装置12A的输出部121输出嘟嘟音。
进而,如果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接收到由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则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以根据由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而被设定的周期进行亮灭。如果主体装置11与标签装置12A的距离变化,由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则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以根据变化后的接收信号强度而被设定的周期进行亮灭。
例如,如果拿持着主体装置11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靠近标签装置12A,则接收信号强度增加,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的亮灭周期变短(即,亮灭速度变快)。
另一方面,如果拿持着主体装置11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从标签装置12A远离,则接收信号强度减小,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的亮灭周期变长(即,亮灭速度变慢)。
在图5~图7所示的例子中,在标签装置12A为开启状态的情况下,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以第1色亮灭,在标签装置12B~12F为开启状态的情况下,点亮部111以第2色~第6色亮灭。
在其他例子中,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发出的光的颜色也可以是1种。
<第2应用例>
图8是用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第2应用例的图。详细地讲,图8的(A)是标签装置12A~12F没有从主体装置11分离的状态的第2应用例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立体图。图8的(B)是标签装置12A~12F从主体装置11分离的状态的第2应用例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立体图。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通过卡扣装配(snap fit),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主体装置11和标签装置12A~12F可拆装(可结合/分离)地构成。
在不使用标签装置12A~12F的情况下(即,标签装置12A~12F不与找寻对象物连接的情况下),如图8的(A)所示,标签装置12A~12F通过卡扣装配而与主体装置11结合。因此,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能够抑制将没有被使用的标签装置12A~12F丢失的可能性。
例如在使用全部的标签装置12A~12F的情况下,如图8的(B)所示,标签装置12A~12F被从主体装置11分离。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通过将例如与标签装置12A对应的开关116A按压而设为开启状态,从而能够找寻与标签装置12A连接的找寻对象物。
如上述那样,在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中,标签装置12A~12F的通信部122在接收到由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发出电波信号。在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接收到由标签装置12A~12F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主体装置11的处理部115检测由标签装置12A~12F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进而,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根据由标签装置12A~12F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而以不同的周期进行亮灭。
因此,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即使是例如老年人的情况,也能够容易地使用丢失物找寻系统1。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中,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例如在开关116A为关闭状态时,不发出包含与开关116A对应的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的电波信号,当开关116A为开启状态时,发出包含与开关116A对应的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的电波信号。因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中,能够抑制在不需要找寻标签装置12A时电波信号被发出而电力被消耗的可能性。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中,例如开关116A与多个标签装置12A~12F中的1个标签装置12A对应,多个标签装置12A~12F具有相互不同的固有的识别编号。
详细地讲,在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中,例如在开关116A为开启状态时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发出的电波信号中,包含多个标签装置12A~12F中的与开关116A对应的标签装置12A的识别编号。此外,与开关116A对应的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在接收到在开关116A为开启状态时由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发出的电波信号(包含标签装置12A的固有的识别编号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发出电波信号。进而,在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接收到由与开关116A对应的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主体装置11的处理部115检测由与开关116A对应的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根据由与开关116A对应的标签装置12A的通信部122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而以不同的周期进行亮灭。
因此,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能够根据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的亮灭周期来掌握多个标签装置12A~12F中的与被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设为开启状态的开关116A对应的标签装置12A和主体装置11的距离。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丢失物找寻系统、标签装置及程序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除了后述的点以外,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同样地构成。因而,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除了后述的点以外,能够起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同样的效果。
如上述那样,在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中,主体装置11是构成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一部分的专用的装置,而在第2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中,主体装置11例如是智能电话、便携电话等那样的由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使用者携带的通用的终端装置。
在第2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中,作为主体装置11的点亮部111,例如使用智能电话、便携电话机等的显示器。此外,作为主体装置11的通信部112,使用例如智能电话、便携电话机等中具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进而,作为主体装置11的处理部115,例如使用内置在智能电话、便携电话机等中的处理器等。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中,作为主体装置11的开关116A~116F,使用例如智能电话的触摸面板上的按钮、便携电话机的数字键盘等。
进而,在第2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中,标签装置12A~12F具有将自身的固有的识别编号向作为主体装置11的例如智能电话、便携电话机等传递的功能。
<变形例>
图9作为主体装置11的变形例是表示构造上的改良的图,是标签装置12A~12F被存放在主体装置11中的状态的第1应用例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的立体图。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中,例如如图5所示,主体装置11的开关116A~116F是按压式(按钮式)的开关,但将其变更为静电开关。
在开关是普通进行推按的按钮开关的情况下,老年人在拿持装置时难以将开关持续按下。例如,老年人难以进行在寻找物品时将开关持续按下、一旦寻找结束就将开关开放那样的动作。所以,将开关变更为静电开关。静电开关是由智能电话等使用的通常的部件。静电开关即使没有被按下,仅放置手指(仅触碰)也动作。因此,可用性提高。
如图9所示,在静电开关的罩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圆形状216C,在圆形状的内部使静电开关露出。图9的圆形状216C表示露出的静电开关。由于人有将圆形按下的意识,所以通过形成得较圆,有老年人能够形成触碰圆形的静电开关的意识的效果。如上述那样,在被看护者拿持该装置、看护者一起寻找物品的情况下,有被看护者自身容易拿持该装置而使用的好处。
以上,对于用来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使用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完全不受这样的实施方式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加以各种变形及替换。也可以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及各例中记载的构成适当组合。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丢失物找寻系统1具备的各部的功能整体或其一部分也可以通过将用来实现这些功能的程序记录到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使计算机系统将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读入并执行来实现。另外,这里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包括OS及周边设备等的硬件。
此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的可移动介质,内置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硬盘等的存储部。进而,“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可以包括如经由因特网等的网络或电话线路等的通信线路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在短时间中动态地保持程序的介质,如该情况下的作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在一定时间保持程序的介质。此外,上述程序可以用来实现上述的功能的一部分,还可以通过与已经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上述的功能。
附图标记说明
1…丢失物找寻系统;11…主体装置;111…点亮部;112…通信部;113…电源部;114…水晶设备;115…处理部;116A…开关;116B…开关;116C…开关;116D…开关;116E…开关;116F…开关;12A…标签装置;12B…标签装置;12C…标签装置;12D…标签装置;12E…标签装置;12F…标签装置;121…输出部;122…通信部;123…电源部;124…水晶设备;125…处理部。

Claims (9)

1.一种丢失物找寻系统,具备主体装置和构成为可从上述主体装置分离的标签装置,其中,
上述主体装置至少具备:
点亮部;
主体侧通信部,具有收发电波信号的功能;以及
处理部,具有检测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功能,
上述标签装置至少具备标签侧通信部,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具有接收由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功能和发出电波信号的功能,
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在接收到由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将电波信号发出,
在上述主体侧通信部接收到由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
上述处理部检测由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上述点亮部根据由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而以不同的周期进行亮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丢失物找寻系统,其中,
上述主体装置具备开关,
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在上述开关为关闭状态时不发出电波信号,在上述开关为开启状态时发出电波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丢失物找寻系统,其中,
具备多个标签装置作为上述标签装置,
上述主体装置具备与上述多个标签装置对应的多个开关作为上述开关,
上述多个标签装置具备相互不同的颜色、图案、字符或标记,
上述多个开关具备与上述多个标签装置的颜色、图案、字符或标记对应的颜色、图案、字符或标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丢失物找寻系统,其中,
具备多个标签装置作为上述标签装置,
上述开关与上述多个标签装置中的1个标签装置对应,
上述多个标签装置具有互不相同的固有的识别编号,
在上述开关为开启状态时由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中,包含上述多个标签装置中的与上述开关对应的标签装置的识别编号,
与上述开关对应的标签装置的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在接收到在上述开关为开启状态时由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发出电波信号,
在上述主体侧通信部接收到由与上述开关对应的标签装置的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
上述处理部检测由与上述开关对应的标签装置的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上述点亮部根据由与上述开关对应的标签装置的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而以不同的周期进行亮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丢失物找寻系统,其中,
具备多个标签装置作为上述标签装置,
上述多个标签装置分别具备输出声音的输出部,
上述开关与上述多个标签装置中的1个标签装置对应,
上述多个标签装置具有互不相同的固有的识别编号,
在上述开关为开启状态时由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中,包含上述多个标签装置中的与上述开关对应的标签装置的识别编号,
在上述开关为开启状态时,
上述多个标签装置中的不具有由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中包含的识别编号的标签装置的上述输出部不输出声音,
上述多个标签装置中的具有由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中包含的识别编号的标签装置的上述输出部输出声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丢失物找寻系统,其中,
上述多个标签装置中的具有由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中包含的识别编号的标签装置的上述输出部,根据接收到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而以不同的间隔输出声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丢失物找寻系统,其中,
上述主体装置具备根据对于上述标签装置的操作而输出声音的输出部。
8.一种标签装置,构成丢失物找寻系统的一部分,至少具备标签侧通信部,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具有接收由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功能和发出电波信号的功能,上述主体侧通信部是构成上述丢失物找寻系统的另一部分的主体装置的主体侧通信部,上述标签装置构成为可从上述主体装置分离,其中,
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在接收到由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发出电波信号,
在上述主体侧通信部接收到由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
上述主体装置的处理部检测由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上述主体装置的点亮部根据由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而以不同的周期进行亮灭。
9.一种程序,用来使搭载在主体装置中的计算机执行下述的步骤,上述主体装置构成丢失物找寻系统的一部分,至少具备:点亮部;主体侧通信部,具有收发电波信号的功能;以及处理部,具有检测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功能,
上述步骤为:
主体侧通信部发出步骤,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电波信号;
主体侧通信部接收步骤,在标签装置的标签侧通信部接收到在上述主体侧通信部发出步骤中发出的电波信号并发出了电波信号的情况下,上述主体侧通信部接收由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上述标签装置构成上述丢失物找寻系统的另一部分,且构成为可从上述主体装置分离;
接收信号强度检测步骤,上述处理部检测由上述标签侧通信部发出的电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
亮灭步骤,上述点亮部根据在上述接收信号强度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而以不同的周期进行亮灭。
CN202080035440.4A 2019-06-20 2020-06-19 丢失物找寻系统、标签装置及程序 Pending CN1138261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4766 2019-06-20
JP2019114766 2019-06-20
PCT/JP2020/024245 WO2020256139A1 (ja) 2019-06-20 2020-06-19 紛失物探索システム、タグ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6151A true CN113826151A (zh) 2021-12-21

Family

ID=74036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5440.4A Pending CN113826151A (zh) 2019-06-20 2020-06-19 丢失物找寻系统、标签装置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0256139A1 (zh)
CN (1) CN113826151A (zh)
WO (1) WO2020256139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0105A (en) * 1995-12-06 1997-10-21 Hedrick; Gary Lost object locating system
US5939981A (en) * 1998-01-28 1999-08-17 Renney; Marjorie Item locator with attachable receiver/transmitter
CN102096986A (zh) * 2009-12-15 2011-06-15 李若木 物品管理器
JP2013025690A (ja) * 2011-07-25 2013-02-04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03052974A (zh) * 2010-07-23 2013-04-17 林成珪 用于物品的丢失防止和迅速搜索的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04002A (ja) * 2004-03-17 2005-10-27 Office Misumi Co Ltd セキュリティー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8226495B2 (en) * 2008-03-17 2012-07-24 Radar Corporation Golf data recorder with integrated missing club reminder and theft prevention system
US20120092160A1 (en) * 2010-10-14 2012-04-19 Rickey Antonucci Dual-Signaling Location System
US10740664B2 (en) * 2016-07-01 2020-08-11 Karen Gayton Wireless low power flexible and removably attachable tag and corresponding locat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0105A (en) * 1995-12-06 1997-10-21 Hedrick; Gary Lost object locating system
US5939981A (en) * 1998-01-28 1999-08-17 Renney; Marjorie Item locator with attachable receiver/transmitter
CN102096986A (zh) * 2009-12-15 2011-06-15 李若木 物品管理器
CN103052974A (zh) * 2010-07-23 2013-04-17 林成珪 用于物品的丢失防止和迅速搜索的装置及方法
JP2013025690A (ja) * 2011-07-25 2013-02-04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56139A1 (ja) 2020-12-24
JPWO2020256139A1 (zh) 2020-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15616A (en) Hand held telephone set with separable keyboard
US7046141B2 (en) Radio frequency object locator system
US9888351B2 (en) Wearable device
CN101133631B (zh) 对隐藏的多媒体内容进行解锁的系统和方法
EP3078138B1 (en) Device for control of data transfer in local area network
US6297737B1 (en) Object locating system
US20150163393A1 (en) Remote control built-in device case for electronic device
KR20060120619A (ko) 개인용 근접도 네트워크
CN113826151A (zh) 丢失物找寻系统、标签装置及程序
KR101689382B1 (ko) 이동통신단말 착신 알림 기능을 구비한 스마트 백 및 이를 활용한 착신 알림 방법
WO2006131985A1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カバー
KR20000030773A (ko) 분실예방용 경보 시스템
CN113220401A (zh) 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及穿戴设备
KR101856419B1 (ko) 개인 소지물건 분실방지 방법
JP2020110657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16025568A (ja) 携帯通信端末
KR200382874Y1 (ko) 핸드폰에 전화가 걸려왔음을 알려주는 별도의 액세서리형식의 장치
KR200210763Y1 (ko) 휴대형 전화기의 착신 고지 장치
JP6258753B2 (ja) 携帯無線端末
JP2002142011A (ja) 携帯電話機
JP2022090776A (ja) 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携帯通信端末
JP2015176562A (ja) 携帯端末
EP3186692B1 (en) A system, an object and a method for grouping of objects in a body area network
EP1938490A2 (en) Palm-back support and a tool supported by
TWM517328U (zh) 尋物系統與手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