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0401A - 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及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及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0401A
CN113220401A CN202110577311.4A CN202110577311A CN113220401A CN 113220401 A CN113220401 A CN 113220401A CN 202110577311 A CN202110577311 A CN 202110577311A CN 113220401 A CN113220401 A CN 113220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
interface
wearable devic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73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诗庭
张仲延
高醒宇
周德志
李欣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773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204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20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040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1100 priority patent/WO2022247164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nding/receiving arrangement to establish a cordless communication link, e.g. radio or infrared link, integrated cellular pho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腕带部件、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穿戴设备主体,包括: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一腕带部件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检测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若启停情况为启动状态,则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并与第二腕带部件中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获取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将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本发明通过检测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能够在新的腕带部件更换后,完成新的腕带部件对应的界面的自动识别切换,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及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腕带部件、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如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已从单纯的便利装备提升成使用者的代表个人风格的时尚配件。穿戴设备往往会被设计为可更换腕带部件,如智能手表的可更换表带,以方便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佩戴穿戴设备;而腕带部件更换后,穿戴设备主体(如智能手表的表盘主体)的显示界面的颜色和背景等显示内容与腕带部件往往会不匹配,这就使得腕带部件与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的易替换性是影响消费者对于产品使用感受度的因素之一;例如智能手表的表带更换后,智能手表的显示界面中的表盘与表带不匹配,使得用户不愿意佩戴或手动更换显示的表盘。
因此,如何能够提高腕带部件与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的易替换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是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腕带部件、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提高腕带部件与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的易替换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应用于穿戴设备主体,包括:
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一腕带部件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检测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
若所述启停情况为启动状态,则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并与第二腕带部件中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利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获取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
将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所述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并与第二腕带部件中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利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获取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之前,还包括:
输出第一腕带部件远离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包括多个无线线圈时,所述利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获取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的目标线圈,接收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发送的界面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线圈为任一所述无线线圈;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与所述目标线圈耦合。
可选的,所述界面信息包括界面标识时,所述将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所述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包括:
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存储空间中查找所述界面标识对应的界面数据;
将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界面数据对应的界面。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所述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后,还包括:
关闭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以关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的通讯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界面切换装置,应用于穿戴设备主体,包括:
启停检测模块,用于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一腕带部件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检测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
无线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启停情况为启动状态,则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并与第二腕带部件中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利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获取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
界面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所述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主体,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显示界面切换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腕带部件,包括:
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用于在与穿戴设备主体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向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存储的界面信息,以使所述穿戴设备主体将显示界面切换为所述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穿戴设备主体和如上述所述的腕带部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显示界面切换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应用于穿戴设备主体,包括: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一腕带部件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检测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若启停情况为启动状态,则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并与第二腕带部件中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获取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将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
可见,本发明利用穿戴设备主体中设置的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以无线传输的方式接收耦合的腕带部件发送的界面信息,使得穿戴设备主体能够自动将显示界面切换为靠近耦合的腕带部件对应的界面;并且通过检测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可以在新的腕带部件更换后,完成新的腕带部件对应的界面的识别切换,提高了腕带部件与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的易替换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界面切换装置、穿戴设备主体、腕带部件、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的通信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的通信过程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显示界面切换方法的通信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的通信过程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显示界面切换方法的通信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界面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穿戴设备主体,可以包括:
步骤101: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一腕带部件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检测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穿戴设备主体可以为手腕上佩戴的穿戴设备的主体,如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的主体等。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腕带部件和第二腕带部件可以为与穿戴设备主体配合使用,以使穿戴设备主体能够佩戴到手腕上的部件,如智能手表的可替换表带和智能手环的可替换环带等;其中,第一腕带部件和第二腕带部件可以为不同的腕带部件,即第一腕带部件可以为需要被更换的腕带部件,第二腕带部件可以为更换的新的腕带部件;第一腕带部件和第二腕带部件也可以为同一腕带部件,即与穿戴设备主体拆卸开拿开后又重新组合的腕带部件,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可以为穿戴设备主体中设置的无线通信收发器;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可以为第一腕带部件中设置的无线通信收发器,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可以为第二腕带部件中设置的无线通信收发器。对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和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的具体设备类型,即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的无线线圈与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或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的无线线圈耦合后,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和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或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之间的无线通讯方式,可以由设计人员根据实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自行设置,如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和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可以均为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信收发器,即步骤102中穿戴设备主体中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可以通过NFC通信接收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和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也可以均为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通信收发器或NFMI(Near-field magnetic inductioncommunication,近场磁感应技术),即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可以通过RFID通信或NFMI通信接收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只要穿戴设备主体可以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的无线线圈耦合,从而在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启动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接收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无线传输的界面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穿戴设备主体和腕带部件(如第一腕带部件和第二腕带部件)各自设置有一个无线通信收发器(即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和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穿戴设备主体中的无线通信收发器和腕带部件中的无线通信收发器可以分为穿戴设备主体中的Reader(读取器或询问器)和腕带部件中的Tag(标签);腕带部件中的Tag(即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和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可以采用Passive(被动式)、Semi-Active(半主动式)或Active(主动式)等种类,这些种类的Tag内部均可以包含微型芯片,具有内存(如存储界面信息)和无线电波收发器(Transceiver)与无线线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穿戴设备主体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的具体结构,如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可以包括一个无线线圈,即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可以仅用于实现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例如穿戴设备主体中可以设置一个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以实现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穿戴设备主体中可以设置一个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和其它无线收发器(如NFC、RFID或NFMI通信收发器等),以利用其它无线收发器实现穿戴设备主体的其他功能(如刷卡功能)。
对应的,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也可以包括多个无线线圈,即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不仅可以用于实现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还可以实现穿戴设备主体的其他功能(如刷卡功能);也就是说,本步骤中穿戴设备主体可以在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的目标线圈感应到耦合的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后,确定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其中,目标线圈可以为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中的任一无线线圈,即用于与腕带部件中的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通讯的无线线圈;如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可以利用目标线圈与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并与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通过目标频率与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配对通信,以实现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还可以通过目标线圈之外的其它线圈利用其它频率与外部设备(如卡片阅读机、公交车刷机或考勤机刷机等)配对通信,以实现相应的其它功能。
其中,本步骤中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可以为用于控制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的启动或停止的功能,即本实施例中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可以控制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耦合的腕带部件中的无线通信收发器的通讯启动或停止,以实现显示界面切换的启动或停止。
具体的,对于本步骤中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具体设置,可以由设计人员自行设置,如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包括一个无线线圈时,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可以为由穿戴设备主体中实体开关或虚拟开关控制的用于控制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的无线通信的启动或停止的功能,如图4所示的NFC功能或RFID功能,以通过对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的无线通信的控制,控制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的启动或停止;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包括多个无线线圈时,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也可以单独设置的由穿戴设备主体中实体开关或虚拟开关控制的用于控制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中的目标线圈的通讯启动或停止的功能,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相应的,对于本步骤中穿戴设备主体的处理器在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腕带部件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检测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的具体方式,可以由设计人员自行设置,如穿戴设备主体可以直接按预设时间间隔检测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穿戴设备主体也可以在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一腕带部件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且关闭显示界面切换功能后,按预设时间间隔检测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例如穿戴设备主体在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一腕带部件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先将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并自动关闭显示界面切换功能,之后再检测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以实现新的腕带部件对应的界面的自动识别切换。只要穿戴设备主体可以在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一腕带部件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检测显示界面切换功能,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步骤102:若启停情况为启动状态,则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并与第二腕带部件中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获取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本步骤中穿戴设备主体可以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一腕带部件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且检测到显示界面切换功能启动时,等待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并与第二腕带部件中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并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接收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以利用接收的界面信息对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进行切换,实现更换的腕带部件(即第二腕带部件)对应的界面的自动识别切换。
其中,本步骤中的界面信息可以为穿戴设备主体能够显示的界面的信息。对于本步骤中的界面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由设计人员或用户根据实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自行设置,如界面信息可以为界面的程序代码数据(即界面数据),也就是说,穿戴设备主体可以直接利用获取的界面的程序代码数据,将显示屏上的显示界面切换为该界面;界面信息也可以为界面的程序代码数据的标识(即界面标识),也就是说,穿戴设备主体可以利用获取的界面标识,从自身存储空间(如内存)中存储的界面的程序代码中查找该界面标识对应的界面的程序代码数据,以将显示屏上的显示界面切换为该界面;界面信息还可以为界面的程序代码数据的下载信息(即界面下载信息),也就是说,穿戴设备主体可以利用获取的界面下载信息,直接通过网络或控制配对连接的终端(如手机)下载界面下载信息对应的界面的程序代码数据,以将显示屏上的显示界面切换为该界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穿戴设备主体可以在检测到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为启动状态时,等待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并与第二腕带部件中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获取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例如,穿戴设备主体可以在每次将显示界面切换为腕带部件(如第一腕带部件或第二腕带部件)发送的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后,关闭显示界面切换功能,使用户可以在需要更换腕带部件时启动显示界面切换功能,使得穿戴设备主体可以在显示界面切换功能为启动状态且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时,确定用户需要更换腕带部件,从而自动切换更换后的腕带部件(即第二腕带部件)对应的界面。本步骤中穿戴设备主体也可以在检测到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由关闭状态变为启动状态时,等待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并与第二腕带部件中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获取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也就是说,用户可以每次需要更换腕带部件时,启动关闭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使穿戴设备主体可以在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由关闭状态变为启动状态且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时,确定用户需要更换腕带部件,从而自动切换更换后的腕带部件(即第二腕带部件)对应的界面。
具体的,对于本实施例中穿戴设备主体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获取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的具体方式,可以由设计人员根据实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自行设置,如穿戴设备主体可以在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感应到耦合的第二腕带部件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且显示界面切换功能启动时,先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向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界面信息请求;再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接收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返回的界面信息。如图2所示,穿戴设备主体中的Reader(即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利用电磁感应产生腕带部件的Tag(即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能够检测得到的无线电波(如图2中的①过程);当Tag靠近Reader时,Reader的无线线圈产生的电磁波将耦合到Tag的无线线圈(如图2中的②过程);Tag内感应后产生电压,然后对其进行整流(如由交流转直流电路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并为Tag内部电路供电,即腕带部件(如第一腕带部件和第二腕带部件)中可以不设置电池;Tag利用无线线圈来接收由Reader送过来的电磁波信号(即界面信息请求对应的信号),并把Reader所送过来的信号译码(如解调变电路和微处理器执行),依其要求返回送界面信息以电磁波信号(如图2中的③过程)传送给Reader读取(如图2中的④过程)。穿戴设备主体在可以在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感应到耦合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且显示界面切换功能启动时,直接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接收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对应的,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包括一个无线线圈时,如图3和图4所示,本步骤中智能手表中的芯片(即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在与旧表带(即第一腕带配件)中的芯片(即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并感应耦合到新表带(即第二腕带配件)中的芯片(即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且NFC或RFID功能(即显示界面切换功能)启动后,可以发送界面信息请求对应的电波信号到新表带中的芯片,使得新表带中的芯片能够在接收到该电波信号后反向发送存储的界面信息对应的电波信号,以使智能手表中的芯片能够获取新表带的界面信息。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包括多个无线线圈时,如图5和图6所示,本步骤中智能手表中的芯片(即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通过目标线圈与旧表带(即第一腕带配件)中的芯片(即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并感应耦合到新表带(即第二腕带配件)中的芯片(即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且目标线圈的通讯功能(即显示界面切换功能)启动后,可以通过与新表带耦合的无线线圈(即目标线圈)发送界面信息请求对应的电波信号到新表带中的芯片,使得新表带中的芯片能够在接收到该电波信号后反向发送存储的界面信息对应的电波信号,以使智能手表中的芯片能够通过目标线圈获取新表带的界面信息;相应的,智能手表的芯片的其它功能(如刷卡功能),可以通过目标线圈其他的无线线圈传输或接收相应的信息,如图5中智能手表中的芯片利用无线线圈A作为目标线圈与表带中的芯片耦合,实现显示界面切换功能时,可以利用无线线圈B对外部设备(如卡片阅读机、公交车刷机和考勤机刷机等)传输或接收其他信息,实现智能手表的芯片的其它功能。
相应的,作为Tag的腕带部件(如第一腕带部件和第二腕带部件)中的无线通信收发器(如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和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可以包括一个无线线圈,以向作为Reader的穿戴设备主体中的无线通信收发器(即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界面信息。
进一步的,由于穿戴设备主体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需要与第一腕带部件的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后,才能与第二腕带部件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因此,本实施例中穿戴设备主体检测到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为启动状态时,可以输出第一腕带部件(即需要被更换的腕带部件)的远离提示信息(即第一腕带部件远离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将第一腕带部件与穿戴设备主体分离一段距离(如NFC通讯所需的10-20公分或RFID的短距离通讯的作用距离),使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可以与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并与更换的第二腕带部件中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例如,本步骤中穿戴设备主体可以在检测到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为由关闭状态变为启动状态时,显示输出第一腕带部件远离提示信息。
步骤103:将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
其中,本步骤中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可以为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屏中显示的界面,如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中显示的表盘。本步骤中穿戴设备主体的处理器可以将显示界面切换为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使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可以自动切换为更换后的腕带部件(即第二腕带部件)对应的界面,提高了腕带部件与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的易替换性。
具体的,对于本步骤中穿戴设备主体的处理器将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的具体方式,可以由设计人员根据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自行设置,如界面信息为界面数据时,处理器可以直接利用界面数据,将显示界面切换为该界面数据的界面;界面信息为界面标识时,处理器可以利用界面标识,从穿戴设备主体的存储空间中查找界面标识对应的界面数据,并将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界面数据的界面;界面信息为界面下载信息时,处理器可以利用界面下载信息,自行从网络下载界面下载信息对应的界面数据,或控制配对连接的终端(如手机)下载界面下载信息对应的界面数据,从而将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界面数据的界面。只要处理器可以利用获取的界面信息,将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相应的界面,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穿戴设备主体的处理器在将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后,还可以关闭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以关闭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的通讯功能。也就是说,由于穿戴设备主体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如NFC通信收发器或RFID通信收发器)往往无法完全关闭供电,即穿戴设备主体利用自身的无线通信收发器(即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腕带部件中的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只要该腕带部件未与穿戴设备主体分开,则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会与第三该腕带部件中的无线通信收发器持续耦合;因此,处理器可以在显示界面切换完成后,可以关闭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即关闭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的通讯功能,使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变为待机状态,仅以微弱的电流继续维持目标线圈与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的耦合状态,降低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的功耗。
如图4所示,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包括一个无线线圈时,智能手表可以在利用新表带传输的界面信息的电波更换对应的表盘后,关闭显示界面切换功能(如NFC/RFID功能),使智能手表中的芯片(即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变为待机休眠,停止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的通讯。相应的,用户在更换新表带后,可以启动显示界面切换功能,并分开智能手表与原本的表带一定距离(如NFC通讯所需的10-20公分或RFID的短距离通讯的作用距离),以使智能手表完成新表带对应的表盘的切换;例如,用户在更换新表带后,可以手动控制实体或虚拟开关以启动显示界面切换功能(如NFC功能),并自行或根据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腕带部件远离提示信息,将原本的表带与智能手表分开一定距离,使智能手表中的芯片可以与原本的表带中的芯片(即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并与新的表带中的芯片(即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从而完成新表带对应的表盘的切换。
如图6所示,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包括多个无线线圈时,智能手表可以在利用新表带传输的界面信息的电波更换对应的表盘后,关闭显示界面切换功能,使智能手表中的芯片(即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停止通过目标线圈(即与表带耦合的无线线圈)的通讯。相应的,用户在更换新表带后,可以启动显示界面切换功能,并分开智能手表与原本的表带一定距离,使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通过目标线圈与新表带的芯片通讯,以完成新表带对应的表盘的切换。
对应的,本实施例中穿戴设备主体的处理器在将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后,也可以显示输出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关闭信息,以提示用户可以手动关闭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同样的,本实施例中穿戴设备主体的处理器也可以在获取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后,自动关闭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穿戴设备主体的处理器在将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后,还可以检测显示界面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获取变化后的界面对应的目标界面信息,并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将目标界面信息发送到第二腕带部件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以将第二腕带部件中存储的界面信息更换为目标界面信息。
对应的,穿戴设备主体的处理器在将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后,可以在预设时间内检测显示界面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在预设时间后获取当前显示的界面对应的目标界面信息,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将目标界面信息发送到第二腕带部件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并关闭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若否,则关闭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穿戴设备主体中设置的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以无线传输的方式接收耦合的腕带部件发送的界面信息,使得穿戴设备主体能够自动将显示界面切换为靠近耦合的腕带部件对应的界面;并且通过检测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可以在新的腕带部件更换后,完成新的腕带部件对应的界面的识别切换,提高了腕带部件与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的易替换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界面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应用于穿戴设备主体,可以包括:
启停检测模块10,用于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一腕带部件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检测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
无线获取模块20,用于若启停情况为启动状态,则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并与第二腕带部件中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获取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
界面切换模块30,用于将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
可选的,无线获取模块20可以包括:
远离提示子模块,用于在启停情况为启动状态时,输出第一腕带部件远离提示信息。
可选的,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包括多个无线线圈时,无线获取模块20可以具体用于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的目标线圈,接收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发送的界面信息;其中,目标线圈为任一无线线圈;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目标线圈耦合。
可选的,界面信息包括界面标识时,界面切换模块30可以包括:
查找子模块,用于从穿戴设备主体的存储空间中查找界面标识对应的界面数据;
切换子模块,用于将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界面数据对应的界面。
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通讯关闭模块,用于在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后,关闭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以关闭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的通讯功能。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穿戴设备主体中设置的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以无线传输的方式接收耦合的腕带部件发送的界面信息,使得穿戴设备主体能够自动将显示界面切换为靠近耦合的腕带部件对应的界面;并且通过启停检测模块10检测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可以在新的腕带部件更换后,完成新的腕带部件对应的界面的识别切换,提高了腕带部件与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的易替换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主体,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界面切换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腕带部件,包括:
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用于在与穿戴设备主体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向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存储的界面信息,以使穿戴设备主体将显示界面切换为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腕带部件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腕带部件或第二腕带部件,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可以为腕带部件中的无线通信收发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穿戴设备主体和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腕带部件。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穿戴设备主体可以为具体为智能手表;相应的,本实施例中的穿戴设备主体可以为具体为智能手表的表盘主体,本实施例中的腕带部件可以为具体为智能手表可更换的表带。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界面切换方法的步骤。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穿戴设备主体、腕带部件、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腕带部件、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穿戴设备主体,包括:
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一腕带部件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检测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
若所述启停情况为启动状态,则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并与第二腕带部件中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利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获取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
将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所述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界面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并与第二腕带部件中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利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获取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之前,还包括:
输出第一腕带部件远离提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界面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包括多个无线线圈时,所述利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获取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的目标线圈,接收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发送的界面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线圈为任一所述无线线圈;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与所述目标线圈耦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界面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信息包括界面标识时,所述将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所述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包括:
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存储空间中查找所述界面标识对应的界面数据;
将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界面数据对应的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界面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所述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后,还包括:
关闭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功能,以关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的通讯功能。
6.一种显示界面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穿戴设备主体,包括:
启停检测模块,用于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第一腕带部件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检测显示界面切换功能的启停情况;
无线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启停情况为启动状态,则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解耦并与第二腕带部件中的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利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获取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的界面信息;
界面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显示界面切换为所述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
7.一种穿戴设备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界面切换方法的步骤。
8.一种腕带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无线通信收发器,用于在与穿戴设备主体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耦合后,向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收发器发送存储的界面信息,以使所述穿戴设备主体将显示界面切换为所述界面信息对应的界面。
9.一种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设备主体和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腕带部件。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界面切换方法的步骤。
CN202110577311.4A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及穿戴设备 Pending CN1132204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7311.4A CN113220401A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及穿戴设备
PCT/CN2021/131100 WO2022247164A1 (zh) 2021-05-26 2021-11-17 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及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7311.4A CN113220401A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及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0401A true CN113220401A (zh) 2021-08-06

Family

ID=77099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7311.4A Pending CN113220401A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及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20401A (zh)
WO (1) WO202224716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7164A1 (zh) * 2021-05-26 2022-12-0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及穿戴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2300A (zh) * 2015-10-10 2016-02-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显示信息的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7436763A (zh) * 2017-07-04 2017-12-0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穿戴设备界面主题的方法及穿戴设备
CN108595087A (zh) * 2018-04-10 2018-09-2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20063A (zh) * 2018-06-08 2018-11-30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和智能穿戴设备
CN109062637A (zh) * 2018-06-08 2018-12-21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和智能穿戴设备
CN112558843A (zh) * 2019-09-10 2021-03-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主题切换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的主体和佩戴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210958D0 (en) * 2012-06-21 2012-08-01 St1 Aufzaege Gmbh NFC watches
CN108272182A (zh) * 2017-01-03 2018-07-13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及其表带
CN113220401A (zh) * 2021-05-26 2021-08-0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及穿戴设备
CN113220402A (zh) * 2021-05-26 2021-08-0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及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2300A (zh) * 2015-10-10 2016-02-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显示信息的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7436763A (zh) * 2017-07-04 2017-12-0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穿戴设备界面主题的方法及穿戴设备
CN108595087A (zh) * 2018-04-10 2018-09-2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20063A (zh) * 2018-06-08 2018-11-30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和智能穿戴设备
CN109062637A (zh) * 2018-06-08 2018-12-21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和智能穿戴设备
CN112558843A (zh) * 2019-09-10 2021-03-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主题切换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的主体和佩戴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7164A1 (zh) * 2021-05-26 2022-12-0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及穿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47164A1 (zh) 202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52578B2 (en)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s
JP4125275B2 (ja) 非接触ic媒体制御システム
US888005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to perform transactions on a mobile device
EP2403152B1 (en) Terminal of supporting enhance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US8213862B2 (en) Headset charge via short-range RF communication
EP2786505B1 (en)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for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i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100443B1 (en) Phone covers with nfc circuit powered display devices
WO2022247122A1 (zh) 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及穿戴设备
WO2008059460A2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activation
KR20070013267A (ko) 트랜스폰더 기능을 구비한 판독 장치를 이용한 무선 주파수식별 기반의 근거리 무선통신 탐색방법
US7472834B2 (en) Dual-mode smart card
EP2802086A1 (en) NFC architecture
CN111309161A (zh) 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WO2015172519A1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基于该设备的用户信息交换方法
JP7418550B2 (ja) ウェアラブルデバイスにおける双方向無線充電の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3220401A (zh) 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穿戴设备主体及穿戴设备
KR20150120101A (ko)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전원 공급 방법
KR102109906B1 (ko) 정보처리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nfc 통신 시스템
US11012119B2 (en) NFC arrangement
CN103595870B (zh) 一种通过射频刷卡控制手机通讯的方法
CN111077761B (zh) 腕表及其省电方法
KR20170010280A (ko) 블루투스 통신을 구비한 nfc 기반 액세서리형 결제 시스템
CN103186752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工作方法
CN115119159A (zh) 交互方法、交互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JP4514559B2 (ja) 携帯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