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5930A - 齿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齿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5930A
CN113825930A CN202080008826.6A CN202080008826A CN113825930A CN 113825930 A CN113825930 A CN 113825930A CN 202080008826 A CN202080008826 A CN 202080008826A CN 113825930 A CN113825930 A CN 1138259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internal gear
internal
reinforcing member
ex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88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村光扩
山本章
渡边真大
的场年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825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59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06Use of materials; Use of treatments of toothed members or worms to affect their intrinsic material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9/00Other gearings
    • F16H49/001Wave gearings, e.g. harmonic drive transmi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 Cam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齿轮装置具备:外齿轮(14);及内齿部件(16),设置有与外齿轮(14)啮合的内齿轮(24),其中,内齿部件(16)由树脂类材料制成,齿轮装置还具备加强部件(60),所述加强部件(60)抑制内齿轮(24)基于与外齿轮(14)的啮合而向径向外侧变形,加强部件(60)设置于内齿部件(16)的外周部中的距内齿轮(24)的内齿的径向距离最小的外周部。

Description

齿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齿轮装置的用途逐渐趋于多样化,有时要求其轻量化。作为满足该要求的齿轮装置,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齿轮装置,该齿轮装置中,具有内齿轮的内齿部件由树脂类材料制成。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553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人对专利文献1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获得了以下新的见解。通常,树脂类材料的刚性低于金属制材料的刚性。因此,在使用由树脂类材料制成的内齿部件时,与使用金属制材料的情况相比,内齿轮基于与外齿轮的啮合而容易向径向外侧变形。伴随于此,有时无法确保外齿轮与内齿轮正常的啮合。专利文献1的技术并不是从该观点深入研究的技术,尚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鉴于这种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确保外齿轮与内齿轮正常啮合的齿轮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齿轮装置。该齿轮装置具备外齿轮及内齿部件,所述内齿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外齿轮啮合的内齿轮,其中,所述内齿部件由树脂类材料制成,所述齿轮装置还具备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抑制所述内齿轮基于与所述外齿轮的啮合而向径向外侧变形,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于所述内齿部件的外周部中的距所述内齿轮的内齿的径向距离最小的外周部。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具备外齿轮及内齿部件,所述内齿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外齿轮啮合的内齿轮,其中,所述内齿部件由树脂类材料制成,所述齿轮装置还具备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抑制所述内齿轮基于与所述外齿轮的啮合而向径向外侧变形,所述加强部件由与轴承及螺栓不同的部件构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确保外齿轮与内齿轮正常啮合。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下面,对相同的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在各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适当省略构成要件的一部分,或适当放大或缩小表示其尺寸。根据符号的朝向视图。本说明书中所提及的结构或形状不只限于与所提及的形状严格地一致的结构或形状,还包括偏离尺寸误差或制造误差等误差的量的结构或形状。
参考图1。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10主要具备输入部件12、外齿轮14、内齿部件16、壳体18、轮架20及输出部件22。在内齿部件16上设置有与外齿轮14啮合的内齿轮24。以下,将沿内齿轮24的中心轴线La的方向简称为“轴向X”,将围绕该中心轴线La的周向及径向简称为“周向”及“径向”。
本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10为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其通过后述的起振体26使外齿轮14挠曲变形的同时进行动作,从而使外齿轮14自转,并输出其自转成分。本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10为使用了多个内齿部件16的所谓的筒型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
输入部件12与驱动装置(未图示)连结,从而从该驱动装置输入旋转。驱动装置例如为马达、齿轮马达、发动机等。驱动装置相对于输入部件12配置于轴向X上的一侧(图中右侧)。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轴向X上的一侧称为输入侧,将另一侧(图中左侧)称为输入相反侧。
本实施方式的输入部件12由所谓的起振体26构成。起振体26为具有通过自身的旋转能够使外齿轮14挠曲变形程度的刚性的筒状部件。起振体26在轴向X上的中间部具备中间轴部26a。中间轴部26a的与轴向X正交的截面的外周形状呈椭圆状。本说明书中的“椭圆”并不只限于几何学严格意义上的椭圆,还包括大致椭圆。
外齿轮14配置于输入部件12的外周侧,并且经由配置在其与输入部件12之间的第1轴承28而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输入部件12。本实施方式的外齿轮14为具有挠性的筒状部件,其配置于起振体26的中间轴部26a的外周侧。
内齿部件16为配置于外齿轮14的外周侧的环状部件,在其内周部设置有内齿轮24。内齿轮24由在内齿部件16的内周部遍及其整周范围设置的多个内齿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内齿部件16具有不会追随起振体26的旋转而变形程度的刚性。本实施方式的内齿部件16包括配置于输入侧的减速用内齿部件16A(第1内齿部件)及配置于输入相反侧的输出用内齿部件16B(第2内齿部件)。
本实施方式的减速用内齿部件16A固定于外部部件(未图示)。在减速用内齿部件16A的内周部设置有与外齿轮14啮合的减速用内齿轮24A(第1内齿轮)。减速用内齿轮24A的齿数与外齿轮14的齿数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速用内齿轮24A的齿数多于外齿轮14的齿数。由此,若起振体26旋转一圈,则在外齿轮14中产生与减速用内齿轮24A和外齿轮14之间的齿数差相对应的旋转相位的偏离,由此外齿轮14进行相当于该偏离量的自转。减速用内齿轮24A与起振体26的旋转联动而使外齿轮14自转。外齿轮14基于与减速用内齿轮24A和外齿轮14之间的齿数差相对应的减速比以比起振体26的转速减速的转速进行自转。
在输出用内齿部件16B的内周部设置有与外齿轮14啮合的输出用内齿轮24B(第2内齿轮)。输出用内齿轮24B的齿数与外齿轮14的齿数相同。由此,若起振体26旋转一圈导致外齿轮14自转,与其自转成分相同大小的旋转会输出至输出用内齿部件16B。在外齿轮14与起振体26的旋转联动而进行了自转时,输出用内齿轮24B与该自转成分同步。
壳体18为设置于齿轮装置10的最外周部的环状部件。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8相对于输出用内齿轮24B配置于径向外侧。在壳体18与输出用内齿轮24B之间配置有主轴承30。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8经由主轴承30将输出用内齿轮24B支承为旋转自如。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8通过嵌合、螺栓等而与减速用内齿轮24A一体化。
主轴承30具备滚动体30a、内圈30b及外圈30c。本实施方式的滚动体30a为球体,但也可以是滚子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圈30b由与输出用内齿部件16B不同的部件构成,外圈30c由与壳体18不同的部件构成。但是,也可以由输出用内齿部件16B构成内圈30b,也可以由壳体18构成外圈30c。
本实施方式的轮架20包括配置于输入侧的输入侧轮架20A及配置于输入相反侧的输入相反侧轮架20B。本实施方式的输入侧轮架20A通过第1螺栓B1与减速用内齿轮24A连结在一起,由此与减速用内齿轮24A一体化。本实施方式的输入相反侧轮架20B通过第2螺栓B2与输出用内齿轮24B连结在一起,由此与输出用内齿轮24B一体化。在各轮架20与输入部件12之间配置有第2轴承32,轮架20经由第2轴承32将输入部件12支承为旋转自如。
输出部件22与被驱动装置连结从而与被驱动装置一体化,由此向被驱动装置输出旋转动力。本实施方式的输出部件22为输入相反侧轮架20B。
接着,对上述齿轮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若旋转从驱动装置传递至输入部件12,则旋转经由由外齿轮14及内齿轮24构成的减速机构而传递至输出部件22。此时,输入部件12的旋转以减速机构的减速比减速后从输出部件22输出至被驱动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起振体26(输入部件12)的旋转,起振体26的中间轴部26a经由第1轴承28使外齿轮14以椭圆状挠曲变形。此时,外齿轮14与内齿轮24之间的啮合位置沿周向发生改变,并且外齿轮14以顺应起振体26的中间轴部26a的形状的方式挠曲变形。由此,起振体26每旋转一圈,外齿轮14相对于减速用内齿轮24A相对旋转(自转)相当于外齿轮14与减速用内齿轮24A的齿数差的量。此时,输出用内齿轮24B相对于外齿轮14的相对啮合位置在输入部件12旋转一圈前后不变,与外齿轮14的自转成分同步地旋转。该输出用内齿轮24B的旋转从输入相反侧轮架20B(输出部件22)输出至被驱动装置。
参考图2。上述内齿部件16由树脂类材料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速用内齿部件16A及输出用内齿部件16B均由树脂类材料制成。这里的“树脂类材料”除了包括工程塑料等以外,还包括碳纤维增强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等纤维增强树脂(即,复合材料)。由此,与内齿部件16使用金属类材料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内齿部件16的轻量化。这里的“金属类材料”包括:包括铸铁、钢在内的铁类材料及包括铝合金在内的铝类材料。
减速用内齿部件16A具备第1环状部34、从第1环状部34的内周侧端部沿轴向X突出的第1突出部36及从第1环状部34的内周侧端部朝向轴向X上的与第1突出部36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第2突出部38。并且,减速用内齿部件16A具备从第1环状部34的外周侧端部沿轴向X突出的第3突出部40。减速用内齿轮24A设置于第1环状部34及第1突出部36的内周部和第2突出部38的基端部的内周部。在减速用内齿部件16A的第1突出部36与第3突出部40之间设置有沿轴向X凹陷的环状凹部42。连结减速用内齿部件16A与输入侧轮架20A的第1螺栓B1拧入第2突出部38。
输出用内齿部件16B具备:第2环状部44,在内周部设置有输出用内齿轮24B、第4突出部46,从第2环状部44沿轴向X突出、及第5突出部48,从第2环状部44朝向轴向X上的与第4突出部46相反的一侧突出。连结输出用内齿部件16B与输入相反侧轮架20B的第2螺栓B2拧入第4突出部46。第5突出部48配置于减速用内齿部件16A的环状凹部42的内侧,从径向观察时,设置于与减速用内齿部件16A的第1突出部36重叠的位置。
减速用内齿部件16A具备由第1突出部36构成的第1外周部50、由第2突出部38构成的第2外周部52以及由第1环状部34及第3突出部40构成的第3外周部54。输出用内齿部件16B具备由第5突出部48的基端侧部分、第2环状部44及第4突出部46构成的第4外周部56、以及由第5突出部48的前端侧部分构成的第5外周部58。这里的“外周部”是指:由所提及的内齿部件16的朝向径向外侧的面构成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面”为沿轴向X延伸的平坦面,且遍及内齿部件16的围绕中心轴线La的整周范围而设置。
将从减速用内齿部件16A的减速用内齿轮24A的内齿64至第1外周部50、第2外周部52及第3外周部54为止的径向距离分别称为L1、L2、L3。将从输出用内齿部件16B的输出用内齿轮24B的内齿66至第4外周部56及第5外周部58为止的径向距离分别称为L4、L5。该“径向距离”是指:从所提及的内齿轮24的内齿的齿根至由所提及的外周部构成的朝向径向外侧的面为止的距离。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速用内齿部件16A的多个外周部50、52、54中的第1外周部50的径向距离L1最小,其次为第2外周部52的径向距离L2,第3外周部54的径向距离L3最大。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出用内齿轮24B的多个外周部56、58中的第4外周部56的径向距离L4最小,第5外周部58的径向距离L5最大。
由于内齿轮24与外齿轮14啮合因而内齿轮24承受朝向径向外侧的荷载,基于该荷载,内齿轮24欲变形(外径局部变大的变形)。齿轮装置10具备抑制这种内齿轮24基于与外齿轮14的啮合而朝向径向外侧变形的加强部件60。本实施方式的加强部件60包括抑制减速用内齿轮24A变形的第1加强部件60A及抑制输出用内齿轮24B变形的第2加强部件60B。
加强部件60由与构成使用加强部件60的内齿部件16的树脂类材料相比杨氏模量[Pa]更大的材料制成。为了实现这一点,本实施方式的加强部件60由金属类材料制成。由此,与使用构成内齿部件16的树脂类材料相比,能够有效地抑制内齿部件16的变形。根据与该效果之间的关系,加强部件60的杨氏模量越大越好。加强部件60的杨氏模量例如设定为构成内齿部件16的树脂类材料的杨氏模量的10倍以上。这一点例如可以通过由工程塑料来制成内齿部件16并由金属类材料(例如,铁类材料)来制成加强部件60来实现。
第1加强部件60A由与轴承及螺栓不同的部件构成。这里的“轴承”配置于齿轮装置10中使用的彼此可相对旋转的多个构成要件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第1轴承28及主轴承30等相当于该“轴承”。这里的“螺栓”用于齿轮装置10中使用的多个构成要件的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第1螺栓B1及第2螺栓B2相当于该“螺栓”。本实施方式的第2加强部件60B由主轴承30的内圈30b构成。
第1加强部件60A呈无端环状。第2加强部件60B呈无端环状。这里的“无端环状”是指:遍及围绕中心轴线La的整周范围连续从而在周向上没有端部的形状。
第1加强部件60A嵌合于减速用内齿部件16A的第1外周部50,从而设置于该第1外周部50。第1加强部件60A设置于使用第1加强部件60A的减速用内齿部件16A的外周部50、52、54中的上述径向距离L1最小的第1外周部50。第1加强部件60A通过过盈配合、过渡配合等嵌合。
在本实施方式的减速用内齿部件16A的第1环状部34形成有沿轴向X凹陷并且沿周向延伸的环状的槽部62,第1加强部件60A的一部分嵌入于槽部62。
第2加强部件60B嵌合于输出用内齿部件16B的第4外周部56,从而设置于该第4外周部56。第2加强部件60B设置于使用第2加强部件60B的输出用内齿部件16B的外周部56、58中的上述径向距离L4最小的第4外周部56。第2加强部件60B通过过盈配合、过渡配合等嵌合。
接着,对上述齿轮装置10的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10,在内齿轮24基于与外齿轮14的啮合而欲向径向外侧变形时,能够由加强部件60抑制该变形。因此,即使在内齿部件16使用刚性比金属类材料更低的树脂类材料的情况下,与没有加强部件60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外齿轮14与内齿轮24正常啮合。因此,通过使用树脂类材料来制成内齿部件16,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确保外齿轮14与内齿轮24正常啮合。
假设内齿轮24向径向外侧变形,则作用的转矩越大,越容易在内齿轮24与外齿轮14之间产生棘轮效应(爬齿)。针对这一点,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抑制内齿轮24向径向外侧变形,能够抑制棘轮效应的产生。因此,通过使用树脂类材料来制成内齿部件16,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实现齿轮装置10的允许转矩的高转矩化。
并且,若无法确保外齿轮14与内齿轮24正常啮合,则其成为局部磨损的原因。针对这一点,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确保外齿轮14与内齿轮24正常啮合,因此能够抑制局部磨损。
加强部件60设置于内齿部件16的外周部中的距内齿轮24的内齿的径向距离最小的外周部50、56上。接着,对其优点进行说明。
将径向上的加强部件60与内齿部件16之间的边界称为边界位置,并考虑对内齿轮24的与外齿轮14接触的齿接触位置赋予朝向径向外侧的恒定的荷载的情况。此时,从内齿部件16的齿接触位置至边界位置为止的径向范围越宽,该径向范围处的内齿部件16的压缩变形量越容易增大,这会导致该齿接触位置越容易向径向发生变化。
针对这一点,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将加强部件60设置在距内齿轮24的内齿的径向距离远的外周部52、54、58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从内齿部件16的齿接触位置至边界位置为止的径向范围。伴随于此,在对内齿轮24的与外齿轮14接触的齿接触位置赋予了荷载时,能够减少上述的径向范围处的压缩变形量,从而能够进一步确保外齿轮14与内齿轮24正常啮合。
加强部件60呈无端环状。因此,与加强部件60呈在周向上具有端部的有端状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加强部件60的高刚性化,因而通过加强部件60更加容易抑制内齿部件16的变形。
在加强部件60由树脂类材料来制成的情况下,不仅内齿部件16受到缩痕的影响,加强部件60也会受到缩痕的影响,因而难以确保加强部件60及内齿部件16的尺寸精度。因此,在将加强部件60嵌合于内齿部件16的外周部时,在内齿部件16与加强部件60之间容易产生大的间隙,从而难以稳定地获得加强部件60的变形抑制效果。
针对这一点,根据本实施方式,加强部件60由金属类材料制成,因此与加强部件60由树脂类材料制成的情况相比,更容易确保加强部件60的尺寸精度。伴随于此,在将加强部件60嵌合于内齿部件16的外周部时,在内齿部件16与加强部件60之间难以产生大的间隙,从而容易稳定地获得加强部件60的变形抑制效果。
加强部件60包括抑制使外齿轮14自转的减速用内齿部件16A变形的第1加强部件60A。接着,对其优点进行说明。
输出用内齿轮24B与外齿轮14的自转成分同步。因此,理想地,不管起振体26的转数如何,成为输出用内齿轮24B的各内齿的啮合对象的外齿轮14的外齿始终相同。另一方面,减速用内齿轮24A通过外齿轮14的自转而相对于外齿轮14进行相对旋转。因此,成为减速用内齿轮24的各内齿的啮合对象的外齿轮14的外齿根据起振体26的转数而发生变化。外齿轮14的各外齿受到尺寸误差的影响而其尺寸发生变化,因此,若内齿轮24的各内齿的啮合对象根据起振体26的转数而发生变化,则各内齿与外齿轮14的齿接触位置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其结果,与输出用内齿轮24B相比,减速用内齿轮24A存在齿顶侧容易出现局部磨损的问题。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这种前提下,也能够通过第1加强部件60A抑制减速用内齿轮24A的变形,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该齿顶侧的局部磨损。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减速装置的其他创意点进行说明。
从径向观察时,第1加强部件60A设置于与使用第1加强部件60A的减速用内齿轮24A的内齿64重叠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加强部件60A设置于与减速用内齿轮24A的内齿64的轴向上的一部分重叠的位置。详细而言,第1加强部件60A设置于与该内齿64的包括轴向中央部64a在内的范围重叠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范围成为内齿64的轴向总长度La的一半以上的范围。
从径向观察时,第2加强部件60B设置于与使用第2加强部件60B的输出用内齿轮24B的内齿66重叠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加强部件60B设置于与输出用内齿轮24B的内齿66的轴向上的一部分重叠的位置。详细而言,第2加强部件60B设置于与该内齿66的包括轴向中央部66a在内的范围重叠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范围成为内齿66的轴向总长度Lb的一半以上的范围。
由此,与从径向观察时加强部件60设置在未与内齿轮24重叠的位置上的情况相比,在从内齿轮24的齿接触位置朝向径向外侧施加有荷载时,通过加强部件60能够更容易且更可靠地承受该荷载。伴随于此,通过加强部件60能够有效地抑制内齿轮24朝向径向外侧变形。
从有效地获得这种效果的观点考虑,加强部件60优选设置于从径向观察时与使用加强部件60的内齿轮24的内齿66、68的轴向总长度La、Lb重叠的位置。
接着,对各构成要件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齿轮装置10只要是具备彼此啮合的外齿轮14及内齿部件16的装置即可,其具体例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除了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以外,也可以使用偏心摆动式齿轮装置、简单行星齿轮装置等。偏心摆动式齿轮装置也可以是成为输入部件12的曲轴配置在内齿轮24的中心轴线La上的中心曲柄式。此外,也可以采用曲轴配置在从该中心轴线La偏离的位置上的分配式的偏心摆动式齿轮装置。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并不只限于筒型,例如也可以使用礼帽型、杯型等。
输出部件22可以由任一个轮架20构成,也可以由壳体18构成。
齿轮装置10的构成要件中的除了内齿部件16以外的构成要件的材料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外齿轮14可以使用金属类材料及树脂类材料中的任一种材料制成。其他构成要件也相同。
在使用多个内齿部件16时,也可以采用只有一个内齿部件16由树脂类材料制成而其他内齿部件16则由其他材料制成的结构。此时,齿轮装置10只要具备抑制由树脂类材料制成的内齿部件16变形的加强部件60即可。例如,齿轮装置10可以具备由树脂类材料制成的第1内齿部件16A、由金属类材料制成的第2内齿部件16B及抑制第1内齿部件16A变形的第1加强部件60A,而不具备抑制第2内齿部件16B变形的第2加强部件60B。此外,齿轮装置10可以具备由金属类材料制成的第1内齿部件16A、由树脂类材料制成的第2内齿部件16B及抑制第2内齿部件16B变形的第2加强部件60B,而不具备抑制第1内齿部件16A变形的第1加强部件60A。
以上对加强部件60设置于使用加强部件60的内齿部件16的外周部中的相对于该内齿部件16的内齿位于径向外侧且径向距离最小的外周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此外,也可以将加强部件60设置于相对于内齿部件16的内齿位于径向内侧且径向距离最小的外周部。
在加强部件60由与轴承及螺栓不同的部件构成的情况下,其也可以埋入于内齿部件16的内部。并且,此时,加强部件60也可以设置于使用加强部件60的内齿部件16的外周部中的径向距离大于其他外周部的外周部。例如,第1加强部件60A也可以设置于第1内齿部件16A的第2外周部52或第3外周部54。
加强部件60也可以呈在周向上具有端部的有端状。例如,可以设想由C型挡圈等来构成加强部件60的情况。并且,加强部件60也可以由将环状沿周向分割的多个分割体构成。
加强部件60并不只限于由金属类材料制成,例如,也可以由树脂类材料制成。此时,也可以由与构成使用加强部件60的内齿部件16的树脂类材料相比杨氏模量更大的材料制成加强部件60。此时,加强部件60也可以使用将与内齿部件16相同的树脂类材料作为基体材料并且在该基体材料中埋入纤维而构成的纤维增强树脂。此时,埋入有纤维的部分成为加强部件60。加强部件60并不只限于由与内齿部件16不同的部件构成,也可以构成为与内齿部件16相同部件的一部分。
在将加强部件60嵌合于内齿部件16的外周部时,在内齿部件16上不形成槽部62也可。
加强部件60也可以设置于从径向观察时不与使用加强部件60的内齿轮24的内齿重叠的位置。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均只不过是实施本发明的具体例。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内容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在不脱离发明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构成要件的变更、追加、删除等多种设计变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能够进行这种设计变更的内容,标注了“实施方式”这一记载来进行了强调,但在没有这种标记的内容中也允许设计变更。以上构成要件的任意的组合也作为本发明的方式而有效。在附图的截面上标注的阴影线并不限定标注有阴影线的对象的材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装置。
符号说明
10-齿轮装置,14-外齿轮,16-内齿部件,24-内齿轮,26-起振体、50、52、54、56、58-外周部、60-加强部件。

Claims (7)

1.一种齿轮装置,其具备:
外齿轮;及
内齿部件,设置有与所述外齿轮啮合的内齿轮,
所述齿轮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内齿部件由树脂类材料制成,
所述齿轮装置还具备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抑制所述内齿轮基于与所述外齿轮的啮合而向径向外侧变形,
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于所述内齿部件的外周部中的距所述内齿轮的内齿的径向距离最小的外周部。
2.一种齿轮装置,其具备:
外齿轮;及
内齿部件,设置有与所述外齿轮啮合的内齿轮,
所述齿轮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内齿部件由树脂类材料制成,
所述齿轮装置具备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抑制所述内齿轮基于与所述外齿轮的啮合而向径向外侧变形,
所述加强部件由与轴承及螺栓不同的部件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件呈无端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件嵌合于所述内齿部件的外周部,并且由金属类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径向观察时,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于与所述内齿轮的内齿重叠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径向观察时,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于与所述内齿轮的内齿的轴向总长度重叠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装置还具备起振体,所述起振体使所述外齿轮挠曲变形,
所述内齿部件包括:
第1内齿部件,设置有使所述外齿轮自转的第1内齿轮;及
第2内齿部件,设置有与所述外齿轮的自转成分同步的第2内齿轮,
所述加强部件包括抑制所述第1内齿轮向径向外侧变形的第1加强部件。
CN202080008826.6A 2019-05-23 2020-05-12 齿轮装置 Pending CN1138259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6548A JP7267550B2 (ja) 2019-05-23 2019-05-23 歯車装置
JP2019-096548 2019-05-23
PCT/JP2020/019018 WO2020235399A1 (ja) 2019-05-23 2020-05-12 歯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5930A true CN113825930A (zh) 2021-12-21

Family

ID=73453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8826.6A Pending CN113825930A (zh) 2019-05-23 2020-05-12 齿轮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2) JP7267550B2 (zh)
CN (1) CN113825930A (zh)
DE (1) DE112020002504T5 (zh)
WO (1) WO20202353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37754A (ja) * 2021-09-06 2023-03-16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及び動力伝達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23050943A (ja) 2021-09-30 2023-04-11 三菱重工コンプレッサ株式会社 遊星歯車機構及び回転機械システ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4635A (zh) * 2011-12-19 2012-05-02 福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 集成谐波传动机
JP2015102110A (ja) * 2013-11-21 2015-06-0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波動歯車装置
CN105026792A (zh) * 2013-11-19 2015-11-04 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波动齿轮装置、摩擦卡合式的波动装置及波动发生器
JP2015224684A (ja) * 2014-05-27 2015-12-1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波動歯車装置
JP2016142317A (ja) * 2015-01-30 2016-08-08 学校法人明治大学 減速装置
CN106402285A (zh) * 2016-11-16 2017-02-15 李宗翰 一种可增大输出扭矩的偏心摆动型行星齿轮减速装置
JP2017044246A (ja) * 2015-08-25 2017-03-0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波動歯車伝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313273U1 (de) * 2003-08-21 2004-09-30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Coburg Antriebssystem für Verstelleinrichtungen in Kraftfahrzeugen
JP6795433B2 (ja) 2017-03-17 2020-12-02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撓み噛み合い式歯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4635A (zh) * 2011-12-19 2012-05-02 福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 集成谐波传动机
CN105026792A (zh) * 2013-11-19 2015-11-04 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波动齿轮装置、摩擦卡合式的波动装置及波动发生器
JP2015102110A (ja) * 2013-11-21 2015-06-0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波動歯車装置
JP2015224684A (ja) * 2014-05-27 2015-12-1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波動歯車装置
JP2016142317A (ja) * 2015-01-30 2016-08-08 学校法人明治大学 減速装置
JP2017044246A (ja) * 2015-08-25 2017-03-0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波動歯車伝達装置
CN106402285A (zh) * 2016-11-16 2017-02-15 李宗翰 一种可增大输出扭矩的偏心摆动型行星齿轮减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20002504T5 (de) 2022-05-19
WO2020235399A1 (ja) 2020-11-26
JP7450776B2 (ja) 2024-03-15
JP7267550B2 (ja) 2023-05-02
JP2023053303A (ja) 2023-04-12
JP2020190306A (ja) 2020-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30312B2 (en) Eccentric oscillation type speed reducer
JP7450776B2 (ja) 歯車装置
KR100988215B1 (ko) 전위기어를 이용하는 하모닉 감속기
JP5121696B2 (ja) 減速装置
US20050217420A1 (en) Wave gear device having internal gear integrally formed with inner ring of bearing
US20050066769A1 (en) Wave gear device
CN107795662B (zh) 用于谐波减速器的刚轮、谐波减速器以及机器人
WO2009116236A1 (ja) 揺動歯車装置
KR20200027408A (ko) 휨맞물림식 기어장치
EP1612454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bearing ring
CN114110095A (zh) 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
CN115199727A (zh) 少齿差行星减速机构及其齿形设计方法
JP7506967B2 (ja) 歯車ユニット
US20200018380A1 (en) Gear device
JP6748595B2 (ja) 波動歯車減速機および内燃機関の可変圧縮装置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0230663B (zh) 减速装置
KR102403620B1 (ko) 롤러베어링식 파동발생기를 구비한 파동기어장치
JP6886415B2 (ja) 歯車装置のシリーズ、歯車装置のシリーズの構築方法、および歯車装置群の製造方法
JP6959825B2 (ja) 減速装置
JP2021008953A (ja) 波動歯車減速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493112B2 (en) Speed reducer
CN111336219A (zh) 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
US20240084883A1 (en) Internal meshing type gear device
CN111316015B (zh) 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
JP7193976B2 (ja) 偏心揺動型減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