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2781A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2781A
CN113822781A CN202111398215.XA CN202111398215A CN113822781A CN 113822781 A CN113822781 A CN 113822781A CN 202111398215 A CN202111398215 A CN 202111398215A CN 113822781 A CN113822781 A CN 113822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arget
target area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block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982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22781B (zh
Inventor
宋宇斐
刘天真
冯宝强
张惠涛
刘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Shuoq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3982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227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2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2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227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27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采集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并将所述生态环境信息上传至目标区块链;对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析评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并将所述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存储;基于所述目标区块链,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设置访问权限,并将对应的访问密钥发送至目标监管部门。通过区块链实时获取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并对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评级,同时通过区块链确保将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发送至各个监管部门,提高了环境监管效率以及监管措施的有效性,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监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生态环境监管机制,主要依靠相关被监测主体组织的自觉性以及执法部门定期检查,由于执法主体和监测力量分散,生态环境监管难以到位,尤其对超标排放、环境污染和辐射等严峻问题的监管无法到位,违法企业还存在对监测设备进行特别处置,或者篡改监测数据,或者伪造监测数据等不法行为,这导致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政策措施打了折扣;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及系统,用以通过区块链实时获取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并对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评级,同时通过区块链确保将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发送至各个监管部门,提高了环境监管效率以及监管措施的有效性,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及系统,用以通过区块链实时获取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并对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评级,同时通过区块链确保将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发送至各个监管部门,提高了环境监管效率以及监管措施的有效性,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便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包括:
步骤1:采集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并将所述生态环境信息上传至目标区块链;
步骤2:对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析评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并将所述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存储;
步骤3:基于所述目标区块链,对存储的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设置访问权限,并将对应的访问密钥发送至目标监管部门。
优选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步骤1中,采集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包括:
基于预设生态环境监管类型构建不同类型生态环境信息的目标采集平台,且所述目标采集平台在不同的目标区域设置有目标采集设备,其中,所述目标采集平台至少为一个;
基于所述目标采集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对所述目标区域内不同位置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多次采集,得到对应的多组环境状况数据;
基于预设标记方法将所述多组环境状况数据与对应的目标区域进行标记,并基于标记结果,确定环境状况数据对目标区域的绑定关系;
基于所述目标采集平台内预设数据转换规则,按照所述绑定关系分别将所述环境状况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得到目标区域内待上传至目标区块链的多组生态环境信息。
优选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基于所述目标采集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对所述目标区域内不同位置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多次采集,包括:
获取管理终端发送的针对不同预设生态环境监管类型的信息采集脚本文件,并对所述脚本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脚本文件对应的多段脚本指令集合;
获取预设生态环境监管类型的属性信息,并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将所述多段脚本指令集合进行组合,得到不同预设生态环境监管类型对应的可执行采集指令;
获取预设时间间隔,并基于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将所述可执行采集指令分别传输至对应的目标采集设备,其中,所述目标采集设备包括摄像头、水质检测仪、土壤检测仪以及空气质量检测仪;
所述目标采集设备基于所述可执行采集指令分别对目标区域内同类生态环境的不同位置进行采集,得到目标区域内不同位置的多组环境状况数据。
优选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步骤1中,将所述生态环境信息上传至目标区块链,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其中,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至少为一组;
确定不同组的所述生态环境信息的队列标识,并基于所述队列标识对不同组的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上传顺序排序,得到目标排序结果;
获取数据上传请求,并将所述数据上传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区块链的区块链节点;
所述区块链节点在接收所述数据上传请求后,基于所述目标排序结果将不同组的所述生态环境信息上传至所述目标区块链的区块链节点;
所述区块链节点基于预设校验方法对接收到的不同组的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安全校验,且在校验通过后将所述不同组的所述生态环境信息存储至目标存储区,并设置对应的密钥,完成对生态环境信息上传。
优选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步骤2中,对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析评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并将所述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存储,包括:
获取历史样本数据,并将所述历史样本数据划分为第一训练集和第二训练集,其中,所述历史样本数据包括多种生态环境类别;
确定所述历史样本数据中每一类历史样本数据的平均样本,并基于预设方法对每一类历史样本数据的平均样本进行分析,确定所述第一训练集中每一类历史样本数据的数据特征;
基于所述数据特征构建分类模型,并基于所述第二训练集对所述分类模型进行校验,得到目标分类模型;
基于所述目标分类模型对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对所述生态环境信息的分类结果;
基于分类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地理空间信息,并基于所述地理空间信息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对所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类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计算各评价指标在所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值;
基于所述分类结果以及各类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构建生态环境综合评估模型,并基于所述生态环境综合评估模型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
基于预设综合评估分数等级关系表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
同时,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地理特征标识,并基于所述地理特征标识确定目标区域与对应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为多组;
基于预设报表模板,将所述目标区域与对应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目标报表,并将所述目标报表在所述目标区块链中的空闲节点进行存储。
优选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基于预设综合评估分数等级关系表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并将所述生态环境等级与预设生态环境等级进行比较;
若所述生态环境等级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生态环境等级,判定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合格;
否则,判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不合格,并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
提取所述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的当前环境数据,并基于所述当前环境数据从预设生态环境修复流程库中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对应的修复流程;
基于所述修复流程对所述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进行修复,同时建立动态监管体系,并对所述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的修复过程进行动态监管。
优选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步骤3中,基于所述目标区块链,对存储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设置访问权限,并将对应的访问密钥发送至目标监管部门,包括:
获取对应存储的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的数据共享属性,并基于所述数据共享属性确定目标监管部门的身份标识;
基于所述身份标识确定目标监管部门访问所述目标区块链的访问范围,同时,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在所述目标区块链的存储地址信息,并基于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对所述访问范围进行校验,判断所述存储地址信息是否在所述访问范围内;
若在所述访问范围内,基于所述存储地址信息生成访问密钥,并基于所述目标区块链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监管部门的访问请求时,将所述访问密钥发送至所述目标监管部门的移动终端;
否则,将存储地址信息添加至所述目标监管部门访问所述目标区块链的访问范围内,完成对对应的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访问权限的设置。
优选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其中,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壤、空气以及水质;
基于预设评分规则对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类评价指标进行打分,确定所述每一类评价指标对应的目标评估分数;
基于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以及对应的目标评估分数计算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并计算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的评估准确率,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
Figure 310755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G表示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α表示误差系数,且取值范围为(0.05,0.15);β表示所述土壤在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值;A表示所述目标区域中土壤的目标评估分数;δ表示所述空气在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值;B表示所述目标区域中空气的目标评估分数;
Figure 509655DEST_PATH_IMAGE002
表示所述水质在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值;C表示所述目标区域中水质的目标评估分数;
Figure 362555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综合评价系数,且取值范围为(0.8,0.95);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的评估准确率:
Figure 355919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η表示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的评估准确率,且取值范围为(0,1);γ表示对评价体系中土壤的目标评估分数进行打分时存在的误差率,且取值范围为(0.05,0.1);τ表示对评价体系中空气的目标评估分数进行打分时存在的误差率,且取值范围为(0.1,0.15);ω表示对评价体系中水质的目标评估分数进行打分时存在的误差率,且取值范围为(0.05,0.15);k表示允许误差范围,且取值为(0.01,0.05);
将计算得到的准确率与预设准确率进行比较;
若所述准确率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准确率,判定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计算的综合评估分数合格;
否则,判定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计算的综合评估分数不合格,并重新基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计算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直至所述准确率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准确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并将所述生态环境信息上传至目标区块链;
评估模块,用于对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析评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并将所述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存储;
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块链,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设置访问权限,并将对应的访问密钥发送至目标监管部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区块链实时获取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并对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评级,同时通过区块链确保将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发送至各个监管部门,提高了环境监管效率以及监管措施的有效性,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便利。
2、通过计算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并计算对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的评估准确率,在计算综合评估分数时,设计目标区域评价体系中各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值以及各评价指标对应的生态环境的评估分数,确保了根据不同比重计算综合评估分数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在计算准确率时,设计计算得到综合评估分数与没有外界干扰下的评估分数的比值,确保计算得到的准确率真实有效,提高了对目标区域生态环境评级的准确性,也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力度。
3、通过对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类,且在分类后确定不同类别在上台环境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值,为实现对目标区域生态环境进行准确的评估提供了保障,同时,构建生态环境综合评估模型对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进行评估,实现对目标区域生态环境等级进行准确的判定,提高了对目标区域生态环境监管的有力性,同时提高了生态环境监管的准确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中步骤1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采集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并将所述生态环境信息上传至目标区块链;
步骤2:对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析评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并将所述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存储;
步骤3:基于所述目标区块链,对存储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设置访问权限,并将对应的访问密钥发送至目标监管部门。
该实施例中,目标区域可以是多个不同的环境监测区域,例如可以是厂房,可以是乡村等。
该实施例中,生态环境信息可以是目标区域的水质数据、空气中的PM2.5的含量以及土壤中的营养成分、生物多样性等。
该实施例中,目标区块链是用于将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实现共享,便于各部门通过区块链实时查阅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
该实施例中,对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指的是根据各类评估指标对目标区域中的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确定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
该实施例中,设置访问权限是为了确保区块链中上传的数据或信息的安全性,同时也便于各部门进行查看。
该实施例中,目标监管部门可以是林业局、环保局等。
该实施例中,访问密钥指的是各部门在访问生态环境信息时,查看信息的密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区块链实时获取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并对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评级,同时通过区块链确保将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发送至各个监管部门,提高了环境监管效率以及监管措施的有效性,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便利。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如图2所示,步骤1中,采集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包括:
步骤101:基于预设生态环境监管类型构建不同类型生态环境信息的目标采集平台,且所述目标采集平台在不同的目标区域设置有目标采集设备,其中,所述目标采集平台至少为一个;
步骤102:基于所述目标采集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对所述目标区域内不同位置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多次采集,得到对应的多组环境状况数据;
步骤103:基于预设标记方法将所述多组环境状况数据与对应的目标区域进行标记,并基于标记结果,确定环境状况数据对目标区域的绑定关系;
步骤104:基于所述目标采集平台内预设数据转换规则,按照所述绑定关系分别将所述环境状况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得到目标区域内待上传至目标区块链的多组生态环境信息。
该实施例中,预设生态环境监管类型是提前设定好的,例如可以是监管目标区域的土壤、水质等。
该实施例中,目标采集平台是用为采集目标区域内不同监管类型的生态环境数据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或调度的工具。
该实施例中,目标采集设备是根据生态环境监管类型相对应设置的,例如监管土壤时,采用的是土质检测仪等。
该实施例中,预设时间间隔是提前设定好的,例如可以是一天、一周等。
该实施例中,目标区域内不同位置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多次采集指的是对同一监管类型的生态环境,在不同位置进行不同的样本采集,例如对河流水质进行监测,需要在河流的上游、中游以及下游分别进行样本采集。
该实施例中,环境状况数据指的是对目标区域内不同位置采集到的样本数据。
该实施例中,预设标记方法是提前设定好的,例如可以是用阿拉伯数字进行标记。
该实施例中,绑定关系是为了确定目标区域与环境状况数据之间的关系,二者一一对应。
该实施例中,预设数据转换规则是提前设定好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目标区域内同一监管类型的不同位置进行样本采集,有利于提高对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评估的准确性,便于提高环境监管效率以及监管措施的有效性,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便利。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基于所述目标采集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对所述目标区域内不同位置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多次采集,包括:
获取管理终端发送的针对不同预设生态环境监管类型的信息采集脚本文件,并对所述脚本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脚本文件对应的多段脚本指令集合;
获取预设生态环境监管类型的属性信息,并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将所述多段脚本指令集合进行组合,得到不同预设生态环境监管类型对应的可执行采集指令;
获取预设时间间隔,并基于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将所述可执行采集指令分别传输至对应的目标采集设备,其中,所述目标采集设备包括摄像头、水质检测仪、土壤检测仪以及空气质量检测仪;
所述目标采集设备基于所述可执行采集指令分别对目标区域内同类生态环境的不同位置进行采集,得到目标区域内不同位置的多组环境状况数据。
该实施例中,信息采集脚本文件是管理终端预期实现的生态环境信息采集目标,例如可以是采集水质的数量等。
该实施例中,脚本指令集合指的是将脚本文件转换为相应的指令后得到的,与脚本文件相对应。
该实施例中,属性信息指的是生态环境监管的类型,例如是水质、土壤等。
该实施例中,可执行采集指令指的是对脚本指令组合后,确保组后的指令可以控制相应的设备执行相应的采集任务。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管理终端发送的脚本文件转换为相应的指令,并控制相应的采集设备在不同的位置进行生态环境数据采集,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有效性,为确保对生态环境等级的评估提供了保障。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步骤1中,将所述生态环境信息上传至目标区块链,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其中,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至少为一组;
确定不同组的所述生态环境信息的队列标识,并基于所述队列标识对不同组的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上传顺序排序,得到目标排序结果;
获取数据上传请求,并将所述数据上传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区块链的区块链节点;
所述区块链节点在接收所述数据上传请求后,基于所述目标排序结果将不同组的所述生态环境信息上传至所述目标区块链的区块链节点;
所述区块链节点基于预设校验方法对接收到的不同组的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安全校验,且在校验通过后将所述不同组的所述生态环境信息存储至目标存储区,并设置对应的密钥,完成对生态环境信息上传。
该实施例中,队列表示是用来标记不同组之间的生态环境信息的一种标签。
该实施例中,目标排序结果指的是将不同组的上传顺序按照一定规则排序后得到的结果,例如可以是先上传水质数据、再上传土壤数据等。
该实施例中,区块链节点是区块链中用于存储数据的空间。
该实施例中,预设校验方法是提前设定好的,用于对数据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进行校验,确保上传后的数据不会对区块链中已有的数据造成影响。
该实施例中,目标存储区指的是用来存储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的存储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采集到的生态环境信息按照一定顺序上传至区块链,便于各监管部门及时查看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从而在生态环境出现问题时,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提高了生态环境监管的力度以及及时性。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步骤2中,对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析评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并将所述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存储,包括:
获取历史样本数据,并将所述历史样本数据划分为第一训练集和第二训练集,其中,所述历史样本数据包括多种生态环境类别;
确定所述历史样本数据中每一类历史样本数据的平均样本,并基于预设方法对每一类历史样本数据的平均样本进行分析,确定所述第一训练集中每一类历史样本数据的数据特征;
基于所述数据特征构建分类模型,并基于所述第二训练集对所述分类模型进行校验,得到目标分类模型;
基于所述目标分类模型对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对所述生态环境信息的分类结果;
基于分类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地理空间信息,并基于所述地理空间信息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对所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类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计算各评价指标在所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值;
基于所述分类结果以及各类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构建生态环境综合评估模型,并基于所述生态环境综合评估模型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
基于预设综合评估分数等级关系表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
同时,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地理特征标识,并基于所述地理特征标识确定目标区域与对应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为多组;
基于预设报表模板,将所述目标区域与对应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目标报表,并将所述目标报表在所述目标区块链中的空闲节点进行存储。
该实施例中,历史样本数据指的是已经知道生态环境信息类别的生态环境数据,是用来构建分类模型的。
该实施例中,平均样本指的是将历史样本数据中属于同一类别的生态环境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同一类生态坏境数据的平均值。
该实施例中,预设方法是提前设定好的,用于对历史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不同类别样本数据的数据特征,例如可以是根据监测结果的表达形式等。
该实施例中,数据特征是用来表示不同数据类别之间的一种标识,例如土壤数据和水质数据之间的数据表达形式是不相同的,其表达形式即为数据特征。
该实施例中,目标分类模型指的是通过训练数据对构建的分类模型进行校验后得到的,该分类模型可确保一定的分类准确性。
该实施例中,地理空间信息指的是目标区域的地理分布特征,例如是河流居多还是山川居多。
该实施例中,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用来表示对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进行评估的标准。
该实施例中,标准化处理指的是将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
该实施例中,综合评估分数是用来表示目标区域的当前生态环境所处的良好程度,例如90分以上表示优、60-90分表示良,60分以下表示差。
该实施例中,预设综合评估分数等级关系表是提前设定好的,用于根据综合评估分数确定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
该实施例中,地理特征标识是用来表示不同目标区域的一种标签,例如山川用数字1表示,盆地用2表示等。
该实施例中,预设报表模板是提前设定好的,用于将目标区域与对应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相应的表格形式,便于监管部门查看。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类,且在分类后确定不同类别在上台环境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值,为实现对目标区域生态环境进行准确的评估提供了保障,同时,构建生态环境综合评估模型对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进行评估,实现对目标区域生态环境等级进行准确的判定,提高了对目标区域生态环境监管的有力性,同时提高了生态环境监管的准确率。
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5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基于预设综合评估分数等级关系表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并将所述生态环境等级与预设生态环境等级进行比较;
若所述生态环境等级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生态环境等级,判定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合格;
否则,判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不合格,并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
提取所述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的当前环境数据,并基于所述当前环境数据从预设生态环境修复流程库中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对应的修复流程;
基于所述修复流程对所述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进行修复,同时建立动态监管体系,并对所述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的修复过程进行动态监管。
该实施例中,预设生态环境等级是提前设定好的,用于衡量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是否低于设定标准。
该实施例中,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指的是目标区域内不满足要求的生态环境监管类型,例如目标区域内土壤环境不合格,水质、空气等环境合格。
该实施例中,预设生态环境修复流程库是提前设定好的,内部存储有多种生态环境项目对应的修复流程,例如水质修复时,需要先切断污染源,再人工进行干预等。
该实施例中,动态监管体系是用来实时对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的修复程度进行监控的一种规则或方法。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确定目标区域内部的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并针对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匹配对应的修复流程,实现对目标区域内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进行及时的修复或改善,提高了生态环境监管的有效性,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保障。
实施例7: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步骤3中,基于所述目标区块链,对存储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设置访问权限,并将对应的访问密钥发送至目标监管部门,包括:
获取对应存储的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的数据共享属性,并基于所述数据共享属性确定目标监管部门的身份标识;
基于所述身份标识确定目标监管部门访问所述目标区块链的访问范围,同时,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在所述目标区块链的存储地址信息,并基于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对所述访问范围进行校验,判断所述存储地址信息是否在所述访问范围内;
若在所述访问范围内,基于所述存储地址信息生成访问密钥,并基于所述目标区块链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监管部门的访问请求时,将所述访问密钥发送至所述目标监管部门的移动终端;
否则,将存储地址信息添加至所述目标监管部门访问所述目标区块链的访问范围内,完成对存储的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访问权限的设置。
该实施例中,数据共享属性指的是当前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可以被访问的用户对象。
该实施例中,身份标识是用来区分不同访问者的一种标签,例如可以是用特殊字符区分不同的访问者。
该实施例中,访问范围指的是访问者能够在区块链中访问的数据量。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区块链中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设置对应的访问权限,且在监管部门访问时将相应的密钥发送至监管部门的移动终端,在保证数据共享的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也便于各监管部门及时查看相应的生态环境信息,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提高了生态环境监管的有效性。
实施例8:
在上述实施例5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其中,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壤、空气以及水质;
基于预设评分规则对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类评价指标进行打分,确定所述每一类评价指标对应的目标评估分数;
基于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以及对应的目标评估分数计算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并计算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的评估准确率,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
Figure 47931DEST_PATH_IMAGE005
其中,G表示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α表示误差系数,且取值范围为(0.05,0.15);β表示所述土壤在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值;A表示所述目标区域中土壤的目标评估分数;δ表示所述空气在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值;B表示所述目标区域中空气的目标评估分数;
Figure 784943DEST_PATH_IMAGE002
表示所述水质在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值;C表示所述目标区域中水质的目标评估分数;
Figure 495279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综合评价系数,且取值范围为(0.8,0.95);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的评估准确率:
Figure 925124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η表示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的评估准确率,且取值范围为(0,1);γ表示对评价体系中土壤的目标评估分数进行打分时存在的误差率,且取值范围为(0.05,0.1);τ表示对评价体系中空气的目标评估分数进行打分时存在的误差率,且取值范围为(0.1,0.15);ω表示对评价体系中水质的目标评估分数进行打分时存在的误差率,且取值范围为(0.05,0.15);k表示允许误差范围,且取值为(0.01,0.05);
将计算得到的准确率与预设准确率进行比较;
若所述准确率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准确率,判定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计算的综合评估分数合格;
否则,判定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计算的综合评估分数不合格,并重新基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计算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直至所述准确率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准确率。
该实施例中,预设评分规则是提前设定好的,用于对目标区域内的不同评价指标对应的生态环境进行相应的打分,例如河水清澈,打分为90,河水浑浊打分为50等。
该实施例中,目标评估分数指的是目标区域内不同生态环境监管类型对应的评价分数,通过该评价分数可确定目标区域内当前生态环境见类型的好坏程度。
该实施例中,预设准确率是提前设定好的,用于衡量对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估分数是否准确。
该实施例中,打分时存在的误差率指的是在对目标区域内不同生态环境监管类型打分时,由于外界干扰因素或其他人为因素,导致实际打分与理论打分存在区别的程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计算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并计算对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的评估准确率,在计算综合评估分数时,设计目标区域评价体系中各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值以及各评价指标对应的生态环境的评估分数,确保了根据不同比重计算综合评估分数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在计算准确率时,设计计算得到综合评估分数与没有外界干扰下的评估分数的比值,确保计算得到的准确率真实有效,提高了对目标区域生态环境评级的准确性,也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力度。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并将所述生态环境信息上传至目标区块链;
评估模块,用于对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析评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并将所述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存储;
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块链,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设置访问权限,并将对应的访问密钥发送至目标监管部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区块链实时获取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并对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评级,同时通过区块链确保将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发送至各个监管部门,提高了环境监管效率以及监管措施的有效性,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便利。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采集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并将所述生态环境信息上传至目标区块链;
步骤2:对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析评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并将所述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存储;
步骤3:基于所述目标区块链,对存储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设置访问权限,并将对应的访问密钥发送至目标监管部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集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包括:
基于预设生态环境监管类型构建不同类型生态环境信息的目标采集平台,且所述目标采集平台在不同的目标区域设置有目标采集设备,其中,所述目标采集平台至少为一个;
基于所述目标采集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对所述目标区域内不同位置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多次采集,得到对应的多组环境状况数据;
基于预设标记方法将所述多组环境状况数据与对应的目标区域进行标记,并基于标记结果,确定环境状况数据对目标区域的绑定关系;
基于所述目标采集平台内预设数据转换规则,按照所述绑定关系分别将所述环境状况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得到目标区域内待上传至目标区块链的多组生态环境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采集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对所述目标区域内不同位置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多次采集,包括:
获取管理终端发送的针对不同预设生态环境监管类型的信息采集脚本文件,并对所述脚本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脚本文件对应的多段脚本指令集合;
获取预设生态环境监管类型的属性信息,并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将所述多段脚本指令集合进行组合,得到不同预设生态环境监管类型对应的可执行采集指令;
获取预设时间间隔,并基于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将所述可执行采集指令分别传输至对应的目标采集设备,其中,所述目标采集设备包括摄像头、水质检测仪、土壤检测仪以及空气质量检测仪;
所述目标采集设备基于所述可执行采集指令分别对目标区域内同类生态环境的不同位置进行采集,得到目标区域内不同位置的多组环境状况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所述生态环境信息上传至目标区块链,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其中,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至少为一组;
确定不同组的所述生态环境信息的队列标识,并基于所述队列标识对不同组的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上传顺序排序,得到目标排序结果;
获取数据上传请求,并将所述数据上传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区块链的区块链节点;
所述区块链节点在接收所述数据上传请求后,基于所述目标排序结果将不同组的所述生态环境信息上传至所述目标区块链的区块链节点;
所述区块链节点基于预设校验方法对接收到的不同组的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安全校验,且在校验通过后将所述不同组的所述生态环境信息存储至目标存储区,并设置对应的密钥,完成对生态环境信息上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析评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并将所述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存储,包括:
获取历史样本数据,并将所述历史样本数据划分为第一训练集和第二训练集,其中,所述历史样本数据包括多种生态环境类别;
确定所述历史样本数据中每一类历史样本数据的平均样本,并基于预设方法对每一类历史样本数据的平均样本进行分析,确定所述第一训练集中每一类历史样本数据的数据特征;
基于所述数据特征构建分类模型,并基于所述第二训练集对所述分类模型进行校验,得到目标分类模型;
基于所述目标分类模型对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对所述生态环境信息的分类结果;
基于分类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地理空间信息,并基于所述地理空间信息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对所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类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计算各评价指标在所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值;
基于所述分类结果以及各类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构建生态环境综合评估模型,并基于所述生态环境综合评估模型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
基于预设综合评估分数等级关系表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
同时,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地理特征标识,并基于所述地理特征标识确定目标区域与对应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为多组;
基于预设报表模板,将所述目标区域与对应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目标报表,并将所述目标报表在所述目标区块链中的空闲节点进行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预设综合评估分数等级关系表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并将所述生态环境等级与预设生态环境等级进行比较;
若所述生态环境等级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生态环境等级,判定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合格;
否则,判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不合格,并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
提取所述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的当前环境数据,并基于所述当前环境数据从预设生态环境修复流程库中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对应的修复流程;
基于所述修复流程对所述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进行修复,同时建立动态监管体系,并对所述待修复生态环境项目的修复过程进行动态监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基于所述目标区块链,对存储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设置访问权限,并将对应的访问密钥发送至目标监管部门,包括:
获取存储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的数据共享属性,并基于所述数据共享属性确定目标监管部门的身份标识;
基于所述身份标识确定目标监管部门访问所述目标区块链的访问范围,同时,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在所述目标区块链的存储地址信息,并基于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对所述访问范围进行校验,判断所述存储地址信息是否在所述访问范围内;
若在所述访问范围内,基于所述存储地址信息生成访问密钥,并基于所述目标区块链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监管部门的访问请求时,将所述访问密钥发送至所述目标监管部门的移动终端;
否则,将存储地址信息添加至所述目标监管部门访问所述目标区块链的访问范围内,完成对对应存储的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访问权限的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其中,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壤、空气以及水质;
基于预设评分规则对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类评价指标进行打分,确定所述每一类评价指标对应的目标评估分数;
基于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以及对应的目标评估分数计算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并计算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的评估准确率,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
Figure 18682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G表示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α表示误差系数,且取值范围为(0.05,0.15);β表示所述土壤在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值;A表示所述目标区域中土壤的目标评估分数;δ表示所述空气在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值;B表示所述目标区域中空气的目标评估分数;
Figure 413891DEST_PATH_IMAGE002
表示所述水质在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值;C表示所述目标区域中水质的目标评估分数;
Figure 293510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综合评价系数,且取值范围为(0.8,0.95);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的评估准确率:
Figure 115972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η表示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的评估准确率,且取值范围为(0,1);γ表示对评价体系中土壤的目标评估分数进行打分时存在的误差率,且取值范围为(0.05,0.1);τ表示对评价体系中空气的目标评估分数进行打分时存在的误差率,且取值范围为(0.1,0.15);ω表示对评价体系中水质的目标评估分数进行打分时存在的误差率,且取值范围为(0.05,0.15);k表示允许误差范围,且取值为(0.01,0.05);
将计算得到的准确率与预设准确率进行比较;
若所述准确率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准确率,判定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计算的综合评估分数合格;
否则,判定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计算的综合评估分数不合格,并重新基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计算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对应的综合评估分数,直至所述准确率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准确率。
9.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并将所述生态环境信息上传至目标区块链;
评估模块,用于对所述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分析评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并将所述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存储;
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块链,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以及生态环境信息设置访问权限,并将对应的访问密钥发送至目标监管部门。
CN202111398215.XA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8227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8215.XA CN113822781B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8215.XA CN113822781B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2781A true CN113822781A (zh) 2021-12-21
CN113822781B CN113822781B (zh) 2022-03-01

Family

ID=78919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98215.XA Active CN113822781B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2278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7583A (zh) * 2022-05-19 2022-07-15 安徽科创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智能监管系统及监管方法
CN115001700A (zh) * 2022-05-12 2022-09-02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65230A1 (en) * 2003-04-22 2006-11-23 Non-Profit Organization Ecolink21 Environment rating evaluation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CN106407481A (zh) * 2016-11-30 2017-02-15 福州微启迪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架构的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0223001A (zh) * 2019-06-18 2019-09-10 北京蓝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环境修复全过程动态监管方法及系统
CN111459908A (zh) * 2020-03-08 2020-07-28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基于数据湖的多源异构生态环境大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609880A (zh) * 2020-05-09 2020-09-01 李达维 景观生态工程的生态环境测定系统及方法
CN111949727A (zh) * 2020-06-19 2020-11-17 湖南拓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可视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231404A (zh) * 2020-10-15 2021-01-15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65230A1 (en) * 2003-04-22 2006-11-23 Non-Profit Organization Ecolink21 Environment rating evaluation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CN106407481A (zh) * 2016-11-30 2017-02-15 福州微启迪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架构的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0223001A (zh) * 2019-06-18 2019-09-10 北京蓝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环境修复全过程动态监管方法及系统
CN111459908A (zh) * 2020-03-08 2020-07-28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基于数据湖的多源异构生态环境大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609880A (zh) * 2020-05-09 2020-09-01 李达维 景观生态工程的生态环境测定系统及方法
CN111949727A (zh) * 2020-06-19 2020-11-17 湖南拓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可视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231404A (zh) * 2020-10-15 2021-01-15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乔平林 等: "基于神经网络的区域生态环境分类方法研究",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1700A (zh) * 2022-05-12 2022-09-02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及系统
CN115001700B (zh) * 2022-05-12 2023-09-22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及系统
CN114757583A (zh) * 2022-05-19 2022-07-15 安徽科创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智能监管系统及监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2781B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22781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及系统
CN107122483B (zh)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检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91486A (zh) 多人协作图像标注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69131A (zh) 基于互联网的工程项目管理云平台系统
CN110677430B (zh) 基于网络安全设备日志数据的用户风险度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12633779B (zh) 一种对环境监测数据可信度进行评估的方法
CN105574593A (zh) 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轨道状态静态检控系统及方法
CN111222784A (zh) 一种基于人口大数据的安防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16308958A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碳排放在线检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14625406A (zh) 应用开发管控方法、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5964757A (zh) 基于区块链的流域环境监测及处置方法和装置
CN114091944A (zh) 云端协同的配网工程现场作业分析决策系统
CN110223004A (zh) 一种指挥防护工程口部抢修作业风险评估系统
CN102521496A (zh) 评估指标的重要性级别的获取方法和系统
Valenzuela et al. Uncertainty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models: A case in Colombia’s transport sector
CN109450942A (zh) 一种实验室物联网管理系统的安全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设备
CN113505980A (zh)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
Alverbro et al. Methods for risk analysis
CN109725121B (zh) 一种生成采样任务的方法和系统
Pohoata et al. A complex analysis employing ARIMA model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on air pollutants recorded in Ploiesti, Romania
CN111178756A (zh) 一种基于环境大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CN115409472B (zh) 一种智慧办案流程管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5829209A (zh) 基于碳路径的绿色智能仓库环保质量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5730831A (zh) 施工作业组织行为的安全指数评估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660227B (zh) 网络安全脆弱性评估定量计算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1

Address after: 050033 room 10-2-403-2, Jianzhu Jiayuan, No. 15, Zhaiying North Street, Chang'an Distric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bei Shuoq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50035 No.288, Zhufeng street,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IJIAZHU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