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0840A - 变倍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倍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0840A
CN113820840A CN202110675034.0A CN202110675034A CN113820840A CN 113820840 A CN113820840 A CN 113820840A CN 202110675034 A CN202110675034 A CN 202110675034A CN 113820840 A CN113820840 A CN 113820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group
optical system
magnification
variable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50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琢也
池田伸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0915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1420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820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08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more than five groups
    • G02B15/1461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more than five groups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 G02B15/2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n additional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for varying the objective focal leng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了小型化的变倍光学系统及具备该变倍光学系统的摄像装置。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正的第1透镜组、中间组及后续组,在整个变倍区域中不形成中间实像。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与中间组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中间组内的相邻的透镜组的所有间隔发生变化,中间组与后续组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后续组内的相邻的透镜组的所有间隔是固定的。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及中间组内的所有透镜组是固定的,后续组内的相邻的透镜组的所有间隔发生变化。第1变倍模式下的变倍和第2变倍模式下的变倍能够独立。

Description

变倍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涉及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变倍光学系统,例如已知下述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光学系统。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具有通过装卸于变焦透镜的光路来变更变焦透镜的焦距范围的扩束透镜组的变焦透镜。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用于形成物体的最终像且在物体与最终像之间形成第1中间实像的变焦透镜系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680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512595号公报
近年来,要求一种可小型地构成的变倍光学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小型化的变倍光学系统及具备该变倍光学系统的摄像装置。
本发明的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包括多个透镜组的中间组及包括多个透镜组的后续组,在第1变倍模式下变倍时,第1透镜组与中间组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中间组内的相邻的透镜组的所有间隔发生变化,中间组与后续组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后续组内的相邻的透镜组的所有间隔是固定的,在第2变倍模式下变倍时,第1透镜组及中间组内的所有透镜组相对于像面固定,后续组内的相邻的透镜组的所有间隔发生变化,第1变倍模式下的变倍及第2变倍模式下的变倍能够彼此独立,在整个变倍区域中不形成中间实像。
优选,后续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优选,后续组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和至少一个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
优选,后续组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在将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中正屈光力最强的透镜组设为SP透镜组、将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具有最短焦距的状态下的SP透镜组的横向放大率设为SP的情况下,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下述条件式(1),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1)。
-1<βSP<-0.1 (1)
-0.9<βSP<-0.1 (1-1)
优选,后续组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在将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具有最短焦距的状态下的后续组的焦距设为fS、将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中负屈光力最强的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SN的情况下,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下述条件式(2),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1)。
0<fS/|fSN|<4 (2)
0<fS/|fSN|<3 (2-1)
优选,在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具有最短焦距的状态下,将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设为fw、将变倍光学系统的半视角设为ωw、将变倍光学系统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至变倍光学系统的射出光瞳位置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Dexpw的情况下,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下述条件式(3),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1)。
0<|{fw×tan(ωw)}/Dexpw|<0.2 (3)
0<|{fw×tan(ωw)}/Dexpw|<0.1 (3-1)
优选,在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具有最短焦距的状态下,将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设为fw、将变倍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变倍光学系统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和变倍光学系统的空气换算距离计的后焦距之和设为TL的情况下,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下述条件式(4),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4-1)。
1<TL/fw<100 (4)
10<TL/fw<90 (4-1)
优选,在将第2变倍模式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最高变倍比设为Zr2max的情况下,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下述条件式(5),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5-1)。
1.2<Zr2max<3 (5)
1.3<Zr2max<2.2 (5-1)
优选,在所有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相对于像面固定。
可以构成为,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为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和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的两个透镜组。
可以构成为,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为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的三个透镜组。
可以构成为,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为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的三个透镜组。
可以构成为,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为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及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的三个透镜组。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备本发明的变倍光学系统。
另外,本说明书的“包括~”“包括~的”表示,除所举出的构成要件以外,还可以包括实质上不具有屈光力的透镜以及光圈、滤波器及盖玻璃等透镜以外的光学要件以及透镜凸缘、镜筒、成像元件及手抖校正机构等机构部分等。
本说明书中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组”表示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同样地,“具有负屈光力的~组”表示组整体具有负屈光力。“透镜组”并不限于包括多个透镜的结构,也可以设为仅包括一片透镜的结构。
本说明书中的“透镜组”是指变倍光学系统的构成部分,其包括由至少一个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发生变化的空气间隔隔开的至少一片透镜。变倍时,以透镜组为单位移动或固定,并且一个透镜组内的透镜的相互间隔不变。
复合非球面透镜(球面透镜和形成于该球面透镜上的非球面形状的膜构成为一体而整体发挥一个非球面透镜的功能的透镜)作为一片透镜来使用而不视为接合透镜。若无特别说明,则与包括非球面的透镜相关的屈光力的符号及面形状设为在近轴区域内考虑。
条件式中使用的“焦距”为近轴焦距。“变倍光学系统的空气换算距离计的后焦距”为变倍光学系统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至像侧焦点位置为止的光轴上的空气换算距离。条件式中使用的值为在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以d线为基准时的值。
在将相对于g线、F线及C线的一透镜的折射率分别设为Ng、NF及NC的情况下,该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θgF由θgF=(Ng-NF)/(NF-NC)来定义。本说明书中记载的“d线”、“C线”、“F线”及“g线”为亮线。在本说明书中,d线的波长视为587.56nm(纳米),C线的波长视为656.27nm(纳米),F线的波长视为486.13nm(纳米),g线的波长视为435.84nm(纳米)。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实现了小型化的变倍光学系统及具备该变倍光学系统的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与实施例1的变倍光学系统对应,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倍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和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下的移动轨迹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第1变倍模式下的广角端及长焦端的截面结构和移动轨迹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第2变倍模式下的广角端及长焦端的截面结构和移动轨迹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各变倍状态下的截面结构和光束的图。
图5是实施例1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各变倍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2的变倍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和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下的移动轨迹的图。
图7是实施例2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各变倍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3的变倍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和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下的移动轨迹的图。
图9是实施例3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各变倍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4的变倍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和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下的移动轨迹的图。
图11是实施例4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各变倍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5的变倍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和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下的移动轨迹的图。
图13是实施例5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各变倍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6的变倍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和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下的移动轨迹的图。
图15是实施例6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各变倍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7的变倍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和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下的移动轨迹的图。
图17是实施例7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各变倍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8的变倍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和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下的移动轨迹的图。
图19是实施例8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各变倍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20是表示实施例9的变倍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和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下的移动轨迹的图。
图21是实施例9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各变倍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22是表示实施例10的变倍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和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下的移动轨迹的图。
图23是实施例10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各变倍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24是表示实施例11的变倍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和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下的移动轨迹的图。
图25是实施例11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各变倍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图26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包括多个透镜组的中间组GM及包括多个透镜组的后续组GS。通过将最靠物体侧的第1透镜组G1设为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容易缩短透镜系统总长度,有利于小型化。
本发明的变倍光学系统具有多个变倍模式。在第1变倍模式下变倍时,第1透镜组G1与中间组GM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中间组GM内的相邻的透镜组的所有间隔发生变化,中间组GM与后续组GS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后续组GS内的相邻的透镜组的所有间隔是固定的。在第1变倍模式下变倍时,中间组GM内的至少一个透镜组沿着光轴Z移动。
在第2变倍模式下变倍时,第1透镜组G1及中间组GM内的所有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后续组GS内的相邻的透镜组的所有间隔发生变化。在第2变倍模式下变倍时,后续组GS内的至少一个透镜组沿着光轴Z移动。
第1变倍模式下的变倍及第2变倍模式下的变倍能够彼此独立。在此,“第1变倍模式下的变倍及第2变倍模式下的变倍能够彼此独立”表示第1变倍模式下的变倍及第2变倍模式下的变倍能够彼此无关联地进行。例如,即使进行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中的一个模式下的变倍,也可以不进行另一个模式下的变倍。并且,例如可以与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中的一个模式下的变倍比无关地设定另一个模式下的变倍比。
可以仅使用第1变倍模式进行变倍,也可以仅使用第2变倍模式进行变倍,也可以同时使用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进行变倍。例如也可以在使用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中的一个模式进行变倍之后使用另个模式进行变倍来获得所期望的变倍比。更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在使第1变倍模式的变倍区域过渡到长焦距侧的情况下使用第2变倍模式。可以替换使用上述具体例的第1和第2。优选能够在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中的一个模式的整个变倍区域中使用另一个模式的整个变倍区域。通过具有上述两个变倍模式,本发明的变倍光学系统既能够进行阶段性的变倍,也能够进行连续的变倍,并且容易获得高变倍比。
作为用于获得高变倍比的透镜系统,以往已知一种具备扩束透镜组的变焦透镜,但在这种变焦透镜中需要使装卸于光路的透镜组退避的空间,因此难以在径向上小型化。相对于此,在具有上述两个变倍模式的本发明的变倍光学系统中,能够不使用扩束透镜组而进行变倍,因此不需要使扩束透镜组退避的空间,能够在径向上实现小型化。
作为一例,在图1中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结构的剖视图。在图1中,左侧为物体侧,右侧为像侧。图1所示的例子与后述的实施例1的结构例对应。图1的变倍光学系统具有上述中说明的第1变倍模式和第2变倍模式。为了便于理解,在参考以下图1~图4的说明中,以图1的变倍光学系统仅具有上述两个变倍模式作为变倍模式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1的变倍光学系统沿着光轴Z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及第6透镜组G6。
图1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各透镜组如下构成。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透镜L11~L14这四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透镜L21~L25这五片透镜。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透镜L31~L32这两片透镜。第4透镜组G4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孔径光圈St和透镜L41~L43这三片透镜。第5透镜组G5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透镜L51~L52这两片透镜。第6透镜组G6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透镜L61~L67这七片透镜。图1所示的孔径光圈St表示光轴方向上的位置,而不表示形状。
另外,在图1中,示出了设想将变倍光学系统适用于摄像装置的情况而在变倍光学系统与像面Sim之间配置有具有平行的入射面和出射面的光学部件PP的例子。光学部件PP为设想成各种滤波器、棱镜和/或盖玻璃等的部件。各种滤波器例如为低通滤波器、红外截止滤波器及截止特定波长区域的滤波器等。光学部件PP为不具有屈光力的部件,也可以是省略光学部件PP的结构。
在图1中示出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具有最短焦距的状态。在此,“变倍光学系统具有最短焦距的状态”表示能够在使用变倍光学系统所具有的所有变倍模式进行变倍的情况下实现的所有变倍状态中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变得最短的变倍状态。在图1的变倍光学系统仅具有两个变倍模式作为变倍模式的情况下,具有最短焦距的状态为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
在图1的例子中,中间组GM包括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后续组GS包括第5透镜组G5和第6透镜组G6。在图1的例子中,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并且,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5透镜组G5和第6透镜组G6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图1中,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黑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各透镜组的概略移动轨迹。并且,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白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各透镜组的概略移动轨迹。
将图1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第1变倍模式下的广角端状态及长焦端状态的结构例分别示于图2的上段及下段。图2的黑色箭头表示与图1的黑色箭头相同的移动轨迹。在图2的上段示出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的结构。在图2的下段示出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长焦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的结构。
将图1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第2变倍模式下的广角端状态及长焦端状态的结构例分别示于图3的上段及下段。图3的白色箭头表示与图1的白色箭头相同的移动轨迹。在图3的上段示出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的结构。在图3的下段示出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长焦端的状态的结构。
在图4中示出图1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各变倍状态下的结构及光束的剖视图。在图4中,作为光束,示出轴上光束及最大像高的光束。在图4中,将上述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分别简称为“第1变倍”及“第2变倍”。在图4的标有“第1变倍:Wide第2变倍:Wide”的最上段示出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的结构。在图4的标有“第1变倍:Tele第2变倍:Wide”的从上方起第2段示出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长焦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的结构。在图4的标有“第1变倍:Wide第2变倍:Tele”的从上方起第3段示出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长焦端的状态的结构。在图4的标有“第1变倍:Tele第2变倍:Tele”的最下段示出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长焦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长焦端的状态的结构。
本发明的变倍光学系统构成为在整个变倍区域中不形成中间实像。即,无论在能够在使用变倍光学系统所具有的所有变倍模式进行变倍的情况下实现的所有变倍状态中的哪种状态下,均不会在变倍光学系统的内部形成实像的中间像。在变倍光学系统内部形成中间实像的以往的透镜系统中,需要使在中间像处会聚之后发散的光束再次会聚而成像,因此趋于容易使透镜系统总长度变长,并且使球面像差及色差变大。与该以往的透镜系统相比,在不形成中间实像的本发明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容易缩短透镜系统总长度,并且由于容易抑制球面像差及色差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用于减小像差的透镜数量,因此有利于在光轴方向上小型化。
接着,对本发明的变倍光学系统的优选结构及可实现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优选,第1透镜组G1在所有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助于简化驱动机构,并且在变倍光学系统构成为变焦透镜的情况下,能够在变倍时保持透镜系统总长度恒定。
中间组GM例如可以构成为包括两个以上且四个以下的透镜组。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兼顾良好的光学性能及小型化。中间组GM内的所有透镜组可以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或者,中间组GM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的透镜组。
优选,后续组GS整体具有正屈光力。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轴外光线的主光线入射于像面Sim的入射角变大,因此有利于抑制阴影。
优选,后续组GS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和至少一个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抑制后续组GS在光轴方向上的大型化,同时实现高变倍比化。
在后续组GS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的结构中,在将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中正屈光力最强的透镜组设为SP透镜组、将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具有最短焦距的状态下的SP透镜组的横向放大率设为SP的情况下,变倍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通过使条件式(1)的对应值不成为下限以下,容易抑制变倍时的球面像差的变动。通过使条件式(1)的对应值不成为上限以上,有利于实现高变倍比化,同时缩短后续组GS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为了获得更良好的特性,变倍光学系统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1),进一步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2)。
-1<βSP<-0.1 (1)
-0.9<βSP<-0.1 (1-1)
-0.8<βSP<-0.2 (1-2)
在后续组GS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的结构中,在将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具有最短焦距的状态下的后续组GS的焦距设为fS、将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中负屈光力最强的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SN的情况下,变倍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关于条件式(2)的下限,由于|fSN|为绝对值,因此0<|fSN|。通过构成为0<fS/|fSN|,后续组GS整体将具有正屈光力。由此,能够抑制轴外光线的主光线入射于像面Sim的入射角变大。通过使条件式(2)的对应值不成为上限以上,后续组GS内的在第2变倍模式下移动的透镜组中负屈光力最强的透镜组的屈光力不会变得过强,因此有利于抑制变倍时的像差变动。为了获得更良好的特性,变倍光学系统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1),进一步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2)。通过使条件式(2-2)的对应值不成为下限以下,变倍时移动的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的屈光力不会变得过弱,因此有利于在增加变倍比时抑制后续组GS的总长度。
0<fS/|fSN|<4 (2)
0<fS/|fSN|<3 (2-1)
0.3<fS/|fSN|<2.5 (2-2)
在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具有最短焦距的状态下,将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设为fw、将变倍光学系统的半视角设为ωw、将变倍光学系统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至变倍光学系统的射出光瞳位置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Dexpw的情况下,变倍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关于条件式(3)的下限,由于|{fw×tan(ωw)}/Dexpw|为绝对值,因此0<|{fw×tan(ωw)}/Dexpw|。通过使条件式(3)的对应值不成为上限以上,在变倍光学系统具有最短焦距的状态下,能够抑制轴外光线的主光线入射于像面Sim的入射角变大,因此有利于后续组GS的透镜的小径化。例如,在图1的结构例中,图4的最上段所示的状态为具有最短焦距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从最靠像侧的透镜面入射于像面Sim的最大像高的主光线的光线高度趋于随着朝向像侧变低。因此,在具有这种趋势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入射于像面Sim的入射角越小,越有利于后续组GS的透镜的小径化。为了获得更良好的特性,变倍光学系统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1),进一步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2)。
0<|{fw×tan(ωw)}/Dexpw|<0.2 (3)
0<|{fw×tan(ωw)}/Dexpw|<0.1 (3-1)
0<|{fw×tan(ωw)}/Dexpw|<0.06 (3-2)
在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具有最短焦距的状态下,将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设为fw、将变倍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变倍光学系统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和变倍光学系统的空气换算距离计的后焦距之和设为TL的情况下,变倍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4)。通过使条件式(4)的对应值不成为下限以下,有利于实现高变倍比化,同时抑制各像差。通过使条件式(4)的对应值不成为上限以上,有利于抑制透镜系统总长度变长,由此还有利于变倍光学系统的重量的轻量化。为了获得更良好的特性,变倍光学系统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4-1),进一步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4-2)。
1<TL/fw<100 (4)
10<TL/fw<90 (4-1)
20<TL/fw<80 (4-2)
在将第2变倍模式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最高变倍比设为Zr2max的情况下,变倍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5)。Zr2max例如可以根据Zr2max=(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长焦端的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来求出。通过使条件式(5)的对应值不成为下限以下,容易在变倍时确保适当的焦距的变更量。通过使条件式(5)的对应值不成为上限以上,能够抑制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的移动量,因此有利于缩短后续组GS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并且,由此,能够抑制后续组GS中的光线高度变高,因此有利于抑制后续组GS的透镜的大径化。其结果,有利于实现适当的尺寸的变倍光学系统。为了获得更良好的特性,变倍光学系统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5-1)。
1.2<Zr2max<3 (5)
1.3<Zr2max<2.2 (5-1)
后续组GS例如可以构成为包括两个或三个透镜组。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兼顾良好的光学性能及小型化。
后续组GS内的所有透镜组可以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简化驱动机构。或者,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可以构成为在后续组GS内的相邻的透镜组的所有间隔保持固定的情况下使后续组GS内的所有透镜组一体地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抑制变倍时的像差变动。在此,“一体地移动”表示同时向相同方向移动相同量。
后续组GS内的所有透镜组可以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或者,后续组GS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的透镜组。例如,后续组GS内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组可以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相对于像面Sim固定。
以下,对后续组GS内的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的例子进行叙述。以下所述的构成后续组GS内的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的多个透镜组可以连续配置,也可以不连续配置。
后续组GS内的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可以构成为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和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同时具备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容易减小变倍时的各透镜组的移动量,因此有利于缩短透镜系统总长度。
后续组GS内的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可以构成为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同时具备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有利于缩短透镜系统总长度。并且,通过使两个透镜组分担负屈光力,有利于抑制变倍时的球面像差的变动。
后续组GS内的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可以构成为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同时具备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有利于缩短透镜系统总长度。并且,通过在后续组GS内的物体侧配置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容易缩短后焦距,因此有利于进一步缩短透镜系统总长度。
后续组GS内的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可以构成为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及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同时具备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有利于缩短透镜系统总长度。并且,通过在后续组GS内的像侧配置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有利于抑制变倍时的倍率色差的变动。
另外,图1所示的例子仅为一例,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例如,构成中间组GM及后续组GS的透镜组的数量、构成各透镜组的透镜的数量及孔径光圈St的位置也可以与图1所示的例子不同。并且,变倍光学系统也可以具有上述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以外的变倍模式。变倍光学系统可以构成为变焦透镜,也可以构成为手动变焦透镜。
包括与条件式相关的结构在内,上述优选结构及可实现的结构可以任意进行组合,优选根据所要求的规格适当选择性地采用。另外,作为允许的条件式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式的形式记载的条件式的范围,还包括从优选、更优选及进一步优选的条件式中任意组合下限和上限而得的范围。
接着,对本发明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所示的实施例1~11的变倍光学系统均具有上述中说明的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
[实施例1]
在图1~图4中示出了实施例1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结构剖视图,并在上面对其图示方法及结构进行了叙述,因此在此省略一部分重复说明。实施例1的变倍光学系统沿着光轴Z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孔径光圈St配置于第4透镜组G4内的最靠物体侧。
中间组GM包括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后续组GS包括第5透镜组G5和第6透镜组G6。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5透镜组G5和第6透镜组G6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
关于实施例1的变倍光学系统,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1A及表1B,将规格和可变面间隔示于表2。为了避免一个表变长,将基本透镜数据分为两个表。在表1A中示出第1透镜组G1和中间组GM,在表1B中示出后续组GS。
在表1A及表1B中,在Sn栏中示出将最靠物体侧的面设为第1面而随着朝向像侧逐一增加编号时的面编号,在R栏中示出各面的曲率半径,在D栏中示出各面和与其像侧相邻的面在光轴上的面间隔,在Nd栏中示出各构成要件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在νd栏中示出各构成要件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在θgF栏中示出各构成要件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
在表1中,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符号设为正,将凸面朝向像侧的形状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符号设为负。在表1中还示出了孔径光圈St及光学部件PP。在对应于孔径光圈St的面的面编号栏中与面编号一并记载了(St)这一术语。表1的D的最下栏的值为表中的最靠像侧的面与像面Sim之间的间隔。在表1中,关于变倍时的可变面间隔使用了DD[]这一记号,在[]中标注该间隔的物体侧的面编号并记入于D栏中。
在表2中示出各模式下的变倍比、焦距f、开放F值FNo.、最大全视角2ω及变倍时的可变面间隔的各值。2ω栏的(°)表示单位为度。在表2中,示出通过组合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和长焦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和长焦端而得的四个状态的各值。表2中的“Wide”表示广角端,“Tele”表示长焦端。表2所示的值为在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以d线为基准时的值。
在各表的数据中,作为角度的单位使用了度,作为长度的单位使用了mm(毫米),光学系统既可以放大比例使用也可以缩小比例使用,因此也可以使用其他适当的单位。并且,在以下所示的各表中记载了以规定位数舍入的数值。
[表1A]
实施例1
Sn R D Nd νd θgF
1 390.43944 2.400 1.89589 28.87 0.60280
2 90.61814 1.500
3 95.43056 10.750 1.43700 95.10 0.53364
4 -337.16934 0.120
5 95.04606 8.500 1.55032 75.50 0.54170
6 -1215.16137 0.120
7 71.82253 6.250 1.76385 48.49 0.55898
8 208.69163 DD[8]
9 176.01237 0.820 2.00088 27.62 0.60426
10 17.97546 5.350
11 381.86954 0.700 1.90001 38.00 0.57547
12 130.86188 1.625
13 -174.71252 5.285 1.90001 20.00 0.64194
14 -19.50931 0.740 1.90001 38.00 0.57547
15 74.76410 0.375
16 33.36948 2.518 1.80145 24.93 0.61760
17 113.45970 DD[17]
18 -33.70432 0.750 1.89999 32.78 0.59036
19 43.75204 2.050 1.98569 16.50 0.66749
20 -488.75331 DD[20]
21(St) 2.000
22 -174.97621 2.500 1.82036 33.90 0.58934
23 -43.86945 0.120
24 48.60691 5.188 1.60265 61.05 0.54276
25 -37.62027 0.920 1.92931 18.53 0.65209
26 -94.99906 DD[26]
[表1B]
实施例1
Sn R D Nd vd θgF
27 -969.71326 3.760 1.72686 28.66 0.60742
28 -34.89583 2.000 1.83604 44.40 0.56146
29 69.12471 DD[29]
30 39.07251 8.121 1.51600 54.54 0.55272
31 -88.67057 0.120
32 35.49867 6.052 1.57251 62.21 0.54136
33 856.54362 0.134
34 124.99705 4.526 1.64112 59.44 0.54297
35 -46.24282 1.935 1.78076 49.14 0.55284
36 24.29054 2.427
37 36.83545 8.110 1.55741 73.40 0.54140
38 -23.58500 1.200 1.87348 34.26 0.58683
39 -369.55692 0.120
40 49.88715 2.816 1.51600 64.38 0.53517
41 -377.56889 DD[41]
42 33.000 1.60859 46.44 0.56664
43 13.200 1.51633 64.05 0.53463
44 5.513
[表2]
实施例1
第1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Tele Wide Tele
第2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Wide Tele Tele
第1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9.2 1.0 19.2
第2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0 1.94 1.94
f 8.279 159.374 16.052 309.006
FNo. 1.86 2.41 3.60 4.68
2ω(°) 71.0 4.0 39.2 2.0
DD[8] 0.984 58.456 0.984 58.456
DD[17] 62.590 2.661 62.590 2.661
DD[20] 7.996 1.072 7.996 1.072
DD[26] 2.739 12.120 29.536 38.918
DD[29] 39.487 39.487 1.154 1.154
DD[41] 4.756 4.756 16.295 16.295
在图5中示出实施例1的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时的像差图。在图5中示出表2所示的四个状态的像差图。在图5中,将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分别简称为“第1变倍”及“第2变倍”。在图5的标有“第1变倍:Wide第2变倍:Wide”的最上段示出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的像差图。在图5的标有“第1变倍:Tele第2变倍:Wide”的从上方起第2段示出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长焦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的像差图。在图5的标有“第1变倍:Wide第2变倍:Tele”的从上方起第3段示出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长焦端的状态的像差图。在图5的标有“第1变倍:Tele第2变倍:Tele”的最下段示出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长焦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长焦端的状态的像差图。
在图5中,从左起依次示出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及倍率色差。在球面像差图中,分别以实线、长虚线、短虚线及单点划线示出d线、C线、F线及g线下的像差。在像散图中,以实线示出弧矢方向上的d线下的像差,以短虚线示出子午方向上的d线下的像差。在畸变像差图中,以实线示出d线下的像差。在倍率色差图中,分别以长虚线、短虚线及单点划线示出C线、F线及g线下的像差。球面像差图的FNo.表示F值,其他像差图的ω表示半视角。在图5中,示出了与各图的纵轴上端对应的FNo.和ω的值。
若无特别说明,则与上述实施例1相关的各数据的记号、含义、记载方法及图示方法在以下实施例中也相同,因此以下省略重复说明。
[实施例2]
在图6中示出实施例2的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的结构的剖视图。实施例2的变倍光学系统沿着光轴Z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具有负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7透镜组G7。孔径光圈St配置于第4透镜组G4内的最靠物体侧。
第1透镜组G1包括四片透镜。第2透镜组G2包括五片透镜。第3透镜组G3包括两片透镜。第4透镜组G4包括孔径光圈St和三片透镜。第5透镜组G5包括两片透镜。第6透镜组G6包括一片透镜。第7透镜组G7包括七片透镜。
中间组GM包括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后续组GS包括第5透镜组G5、第6透镜组G6及第7透镜组G7。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5透镜组G5、第6透镜组G6及第7透镜组G7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图6中,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黑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白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
关于实施例2的变倍光学系统,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3A及表3B,将规格和可变面间隔示于表4,将各像差图示于图7。
[表3A]
实施例2
Sn R D Nd vd θgF
1 628.59217 2.400 1.89401 27.26 0.60798
2 101.98970 1.500
3 112.51613 10.750 1.43700 95.10 0.53364
4 -289.61119 0.120
5 102.29619 8.500 1.58439 69.99 0.54314
6 -937.62940 0.120
7 71.79249 6.284 1.76385 48.49 0.55898
8 201.84861 DD[8]
9 147.86700 0.820 2.00092 28.08 0.60282
10 17.96664 5.350
11 368.73581 0.700 1.86684 41.32 0.56762
12 129.68485 1.625
13 -191.64301 5.285 1.88351 20.82 0.63718
14 -20.04606 0.740 1.89877 38.12 0.57517
15 72.38176 0.375
16 33.73438 2.445 1.84619 22.69 0.62833
17 113.41742 DD[17]
18 -33.11322 0.750 1.89134 33.52 0.58846
19 40.17990 2.387 1.98595 16.49 0.66756
20 -1334.19518 DD[20]
21(St) 2.000
22 -180.69368 2.500 1.77776 50.22 0.55077
23 -41.36621 0.120
24 46.68943 5.420 1.61747 60.48 0.54303
25 -37.73235 0.920 1.95059 21.23 0.63800
26 -102.83640 DD[26]
[表3B]
实施例2
Sn R D Nd vd θgF
27 585.81889 2.981 1.79265 25.37 0.61654
28 -37.57149 1.000 1.89983 38.02 0.57543
29 -843.56485 DD[29]
30 -227.45443 1.000 1.82779 45.22 0.55995
31 64.96556 DD[31]
32 42.24025 7.100 1.52478 50.35 0.56035
33 -84.90100 0.221
34 37.40599 5.727 1.56779 42.29 0.57510
35 -1120.68262 0.477
36 210.99737 4.643 1.61315 60.65 0.54298
37 -46.85198 1.520 1.69984 37.14 0.58335
38 24.80836 1.534
39 35.38176 8.410 1.53355 76.62 0.53992
40 -24.58340 1.200 1.89620 37.08 0.57813
41 -281.70662 0.120
42 52.59357 2.806 1.51600 64.38 0.53517
43 -377.05382 DD[43]
44 33.000 1.60859 46.44 0.56664
45 13.200 1.51633 64.05 0.53463
46 5.510
[表4]
实施例2
第1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Tele Wide Tele
第2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Wide Tele Tele
第1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9.2 1.0 19.2
第2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0 1.94 1.94
f 8.280 159.382 16.054 309.047
FNo. 1.85 2.42 3.60 4.70
2ω(°) 71.2 4.0 39.4 2.0
DD[8] 0.833 59.848 0.833 59.848
DD[17] 63.681 2.900 63.681 2.900
DD[20] 7.626 0.866 7.626 0.866
DD[26] 4.003 12.529 28.828 37.354
DD[29] 2.488 2.488 1.238 1.238
DD[31] 37.095 37.095 1.075 1.075
DD[43] 4.810 4.810 17.252 17.252
[实施例3]
在图8中示出实施例3的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的结构的剖视图。实施例3的变倍光学系统沿着光轴Z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具有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具有负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7透镜组G7。孔径光圈St配置于第4透镜组G4内的最靠物体侧。
第1透镜组G1包括四片透镜。第2透镜组G2包括五片透镜。第3透镜组G3包括两片透镜。第4透镜组G4包括孔径光圈St和三片透镜。第5透镜组G5包括两片透镜。第6透镜组G6包括一片透镜。第7透镜组G7包括七片透镜。
中间组GM包括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后续组GS包括第5透镜组G5、第6透镜组G6及第7透镜组G7。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5透镜组G5、第6透镜组G6及第7透镜组G7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图8中,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黑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白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
关于实施例3的变倍光学系统,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5A及表5B,将规格和可变面间隔示于表6,将各像差图示于图9。
[表5A]
实施例3
Sn R D Nd v d θgF
1 629.91407 2.400 1.87554 28.29 0.60512
2 95.76086 1.500
3 102.90631 10.750 1.43700 95.10 0.53364
4 -279.22483 0.120
5 98.72129 8.500 1.57897 70.86 0.54292
6 -1129.41148 0.120
7 72.02762 6.324 1.76385 48.49 0.55898
8 207.06809 DD[8]
9 149.19970 0.820 2.00093 28.23 0.60233
10 17.83852 5.350
11 364.44845 0.700 1.89999 35.37 0.58290
12 128.84303 1.625
13 -196.89463 5.285 1.88593 20.70 0.63777
14 -20.03927 0.740 1.90001 38.00 0.57547
15 71.66943 0.375
16 33.52305 2.386 1.84528 22.74 0.62809
17 111.98802 DD[17]
18 -32.74201 0.750 1.88817 33.79 0.58777
19 38.79900 2.370 1.98595 16.49 0.66756
20 -2247.22674 DD[20]
21(St) 2.000
22 -181.54452 2.500 1.77638 46.58 0.55881
23 -41.19073 0.120
24 47.23074 5.472 1.61899 60.42 0.54305
25 -37.43566 0.920 1.95153 20.52 0.64147
26 -100.89222 DD[26]
[表5B]
实施例3
Sn R D Nd vd θgF
27 304.87441 3.326 1.79846 25.08 0.61725
28 -37.65056 1.000 1.88667 39.33 0.57217
29 -478.89168 DD[29]
30 -175.53388 1.000 1.89955 38.04 0.57536
31 65.35907 DD[31]
32 42.11955 7.313 1.54876 54.47 0.55161
33 -87.81197 0.130
34 37.25029 5.640 1.55691 44.33 0.57128
35 -1140.95701 0.395
36 197.88690 4.561 1.62153 60.33 0.54307
37 -46.76388 1.431 1.71169 38.73 0.57864
38 24.82547 1.534
39 35.24935 8.246 1.53051 77.03 0.53973
40 -24.45944 1.200 1.89715 38.29 0.57477
41 -308.80916 0.120
42 53.51590 2.760 1.53670 58.51 0.54509
43 -407.92929 DD[43]
44 33.000 1.60859 46.44 0.56664
45 13.200 1.51633 64.05 0.53463
46 5.511
[表6]
实施例3
第1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Tele Wide Tele
第2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Wide Tele Tele
第1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9.2 1.0 19.2
第2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0 1.94 1.94
f 8.276 159.311 16.051 308.980
FNo. 1.85 2.42 3.60 4.71
2ω(°) 71.0 4.0 39.2 2.0
DD[8] 0.989 59.176 0.989 59.176
DD[17] 63.137 3.001 63.137 3.001
DD[20] 7.800 1.130 7.800 1.130
DD[26] 3.651 12.270 29.098 37.717
DD[29] 2.541 2.541 1.291 1.291
DD[31] 37.792 37.792 1.235 1.235
DD[43] 4.749 4.749 17.112 17.112
[实施例4]
在图10中示出实施例4的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的结构的剖视图。实施例4的变倍光学系统沿着光轴Z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具有正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7透镜组G7。孔径光圈St配置于第4透镜组G4内的最靠物体侧。
第1透镜组G1包括四片透镜。第2透镜组G2包括五片透镜。第3透镜组G3包括两片透镜。第4透镜组G4包括孔径光圈St和三片透镜。第5透镜组G5包括两片透镜。第6透镜组G6包括两片透镜。第7透镜组G7包括五片透镜。
中间组GM包括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后续组GS包括第5透镜组G5、第6透镜组G6及第7透镜组G7。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5透镜组G5、第6透镜组G6及第7透镜组G7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图10中,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黑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白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
关于实施例4的变倍光学系统,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7A及表7B,将规格和可变面间隔示于表8,将各像差图示于图11。
[表7A]
实施例4
Sn R D Nd v d θgF
1 445.83876 2.400 1.87273 27.42 0.60797
2 95.00059 1.500
3 99.65234 10.750 1.43700 95.10 0.53364
4 -365.94099 0.120
5 99.17873 8.500 1.58496 69.89 0.54315
6 -1122.97636 0.120
7 69.41082 6.250 1.76385 48.49 0.55898
8 175.84744 DD[8]
9 156.11514 0.820 2.00101 29.13 0.59952
10 17.80824 5.350
11 331.75632 0.700 1.86234 41.77 0.56664
12 112.69595 1.625
13 -202.83158 5.285 1.89891 20.05 0.64156
14 -20.29817 0.740 1.90000 38.00 0.57547
15 74.58883 0.375
16 33.02673 2.429 1.79595 26.65 0.61247
17 115.19140 DD[17]
18 -31.66296 0.750 1.89345 33.34 0.58892
19 42.81941 2.050 1.98592 16.49 0.66756
20 -620.05314 DD[20]
21(St) 2.000
22 -180.63010 2.500 1.78150 44.59 0.56292
23 -39.41709 0.120
24 46.24126 5.088 1.56958 62.32 0.54115
25 -39.33897 0.920 1.95209 19.18 0.64935
26 -101.14186 DD[26]
[表7B]
实施例4
Sn R D Nd vd θgF
27 -8083.72763 3.603 1.80063 24.97 0.61750
28 -32.05378 2.000 1.89051 38.95 0.57312
29 66.06661 DD[29]
30 43.39054 7.000 1.53821 47.84 0.56487
31 -87.98525 0.194
32 35.79688 6.135 1.53587 51.58 0.55749
33 -1875.42274 DD[33]
34 164.35584 4.554 1.59319 61.42 0.54245
35 -44.62962 1.974 1.69244 42.80 0.56982
36 24.10721 1.835
37 35.73223 8.130 1.53141 76.91 0.53979
38 -25.04360 1.434 1.89999 32.84 0.59018
39 -327.19439 0.120
40 52.14169 2.807 1.51600 64.38 0.53517
41 -226.03301 DD[41]
42 33.000 1.60859 46.44 0.56664
43 13.200 1.51633 64.05 0.53463
44 5.504
[表8]
实施例4
第1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Tele Wide Tele
第2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Wide Tele Tele
第1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9.2 1.0 19.2
第2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0 1.94 1.94
f 8.281 159.402 16.057 309.094
FNo. 1.85 2.40 3.60 4.65
2ω(°) 71.0 4.0 39.2 2.0
DD[8] 1.102 58.633 1.102 58.633
DD[17] 62.007 3.009 62.007 3.009
DD[20] 8.217 1.126 8.217 1.126
DD[26] 5.983 14.541 29.478 38.035
DD[29] 37.392 37.392 1.113 1.113
DD[33] 0.750 0.750 2.145 2.145
DD[41] 4.775 4.775 16.165 16.165
[实施例5]
在图12中示出实施例5的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的结构的剖视图。实施例5的变倍光学系统沿着光轴Z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孔径光圈St配置于第4透镜组G4内的最靠物体侧。
第1透镜组G1包括四片透镜。第2透镜组G2包括五片透镜。第3透镜组G3包括两片透镜。第4透镜组G4包括孔径光圈St和三片透镜。第5透镜组G5包括两片透镜。第6透镜组G6包括七片透镜。
中间组GM包括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后续组GS包括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及第6透镜组G6。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5透镜组G5和第6透镜组G6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图12中,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黑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白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
关于实施例5的变倍光学系统,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9A及表9B,将规格和可变面间隔示于表10,将各像差图示于图13。
[表9A]
实施例5
Sn R D Nd vd θgF
1 1252.34108 2.400 1.90001 32.38 0.59151
2 91.37726 1.500
3 95.35696 10.851 1.43700 95.10 0.53364
4 -292.99158 0.120
5 108.15578 8.841 1.55032 75.50 0.54170
6 -349.82448 0.120
7 71.15239 6.250 1.76385 48.49 0.55898
8 203.21609 DD[8]
9 93.88671 0.820 2.00085 27.34 0.60516
10 16.89384 5.350
11 -3231.04555 0.700 1.90001 38.00 0.57547
12 244.69949 1.625
13 -172.34249 5.896 1.85169 22.42 0.62961
14 -17.85715 0.740 1.90001 38.00 0.57547
15 71.23367 0.375
16 32.98529 2.089 1.90000 20.00 0.64193
17 91.25100 DD[17]
18 -31.52330 0.750 1.87388 35.44 0.58343
19 43.99350 2.050 1.97818 16.78 0.67199
20 -8722.14300 DD[20]
[表9B]
实施例5
Sn R D Nd vd θgF
21(St) 2.000
22 -159.62068 2.531 1.82808 35.67 0.58397
23 -37.47877 0.120
24 40.81868 5.725 1.61606 60.54 0.54302
25 -39.96623 0.920 1.88699 21.06 0.63636
26 -230.87626 DD[26]
27 298.74902 3.475 1.78112 25.94 0.61504
28 -37.23092 2.000 1.90001 38.00 0.57547
29 60.57754 DD[29]
30 56.43348 7.000 1.54577 46.90 0.56647
31 -133.61464 0.120
32 35.29106 7.500 1.61045 60.75 0.54293
33 -145.35997 0.275
34 345.29493 5.151 1.64584 59.21 0.54288
35 -43.52582 2.500 1.73840 41.85 0.57046
36 24.29801 1.548
37 35.31089 8.703 1.53302 76.69 0.53989
38 -24.39445 1.202 1.87998 40.00 0.57051
39 -507.74657 0.120
40 46.33116 5.443 1.57692 62.04 0.54164
41 -323.71935 DD[41]
42 33.000 1.60859 46.44 0.56664
43 13.200 1.51633 64.05 0.53463
44 5.510
[表10]
实施例5
第1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Tele Wide Tele
第2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Wide Tele Tele
第1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9.2 1.0 19.2
第2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0 1.94 1.94
f 8.297 159.719 16.094 309.814
FNo. 1.85 2.48 3.60 4.83
2ω(°) 71.2 4.0 39.2 2.0
DD[8] 0.346 64.550 0.346 64.550
DD[17] 64.265 4.060 64.265 4.060
DD[20] 4.642 0.643 4.642 0.643
DD[26] 9.404 9.404 27.504 27.504
DD[29] 37.016 37.016 1.009 1.009
DD[41] 4.647 4.647 22.558 22.558
[实施例6]
在图14中示出实施例6的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的结构的剖视图。实施例6的变倍光学系统沿着光轴Z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孔径光圈St配置于第4透镜组G4内的最靠物体侧。
第1透镜组G1包括四片透镜。第2透镜组G2包括六片透镜。第3透镜组G3包括两片透镜。第4透镜组G4包括孔径光圈St和五片透镜。第5透镜组G5包括三片透镜。第6透镜组G6包括六片透镜。
中间组GM包括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后续组GS包括第4透镜组G4、第5透镜组G5及第6透镜组G6。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5透镜组G5和第6透镜组G6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图14中,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黑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白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
关于实施例6的变倍光学系统,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11A及表11B,将规格和可变面间隔示于表12,将各像差图示于图15。
[表11A]
实施例6
Sn R D Nd v d θgF
1 582.77490 2.000 1.80518 25.42 0.61616
2 93.75197 3.879
3 140.50541 8.598 1.43875 94.94 0.53433
4 -200.93781 0.120
5 77.70193 8.885 1.49700 81.54 0.53748
6 -643.56092 0.120
7 60.02602 5.488 1.76385 48.49 0.55898
8 157.78650 DD[8]
9 245.11395 0.800 2.00069 25.46 0.61364
10 16.46347 3.184
11 77.98715 0.800 1.99869 20.36 0.64442
12 35.01673 1.608
13 1171.33213 6.287 1.99833 15.08 0.67709
14 -14.47180 0.810 1.96218 31.78 0.59171
15 79.86004 0.120
16 25.30421 3.840 1.66271 33.06 0.59629
17 -102.18023 0.800 1.99779 15.77 0.67272
18 134.86220 DD[18]
19 -28.23569 1.578 1.99999 15.20 0.67643
20 -16.81910 0.810 1.98093 29.82 0.59773
21 -131.64403 DD[21]
[表11B]
实施例6
Sn R D Nd vd θgF
22(St) 1.513
23 3679.60710 2.876 1.76955 50.88 0.54990
24 -34.40177 0.120
25 49.25156 5.861 1.49650 67.28 0.53206
26 -29.69617 1.000 1.99838 25.21 0.61663
27 -141.06299 10.530
28 95.72972 7.071 1.59712 45.82 0.56679
29 -26.83570 0.295
30 -26.26195 1.000 1.52108 61.18 0.54077
31 -74.37513 DD[31]
32 -4800.71696 0.800 1.82767 40.98 0.56968
33 262.10844 1.566
34 -79.73408 0.810 1.86657 41.22 0.56788
35 30.55310 2.360 1.87541 21.23 0.63522
36 53.98363 DD[36]
37 96.70637 7.813 1.72547 33.64 0.59279
38 -62.35817 0.120
39 90.09957 8.346 1.48749 70.24 0.53007
40 -54.97050 0.800 1.91574 30.47 0.59722
41 -104.00446 0.770
42 53.68669 12.402 1.49700 81.54 0.53748
43 -50.10680 1.699 1.99996 25.86 0.61290
44 130.70787 0.851
45 143.11107 4.601 1.43003 90.76 0.53021
46 -71.86225 DD[46]
47 33.000 1.60859 46.44 0.56664
48 13.200 1.51633 64.05 0.53463
49 5.485
[表12]
实施例6
第1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Tele Wide Tele
第2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Wide Tele Tele
第1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9.2 1.0 19.2
第2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0 1.94 1.94
f 8.294 159.661 16.052 309.006
FNo. 1.96 2.84 3.81 5.51
2ω(°) 71.4 4.0 39.2 2.0
DD[8] 0.800 50.894 0.800 50.894
DD[18] 48.735 5.319 48.735 5.319
DD[21] 7.381 0.703 7.381 0.703
DD[31] 1.242 1.242 14.677 14.677
DD[36] 25.245 25.245 2.081 2.081
DD[46] 9.432 9.432 19.162 19.162
[实施例7]
在图16中示出实施例7的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的结构的剖视图。实施例7的变倍光学系统沿着光轴Z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孔径光圈St配置于第4透镜组G4内的最靠物体侧。
第1透镜组G1包括四片透镜。第2透镜组G2包括五片透镜。第3透镜组G3包括两片透镜。第4透镜组G4包括孔径光圈St和三片透镜。第5透镜组G5包括两片透镜。第6透镜组G6包括七片透镜。
中间组GM包括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后续组GS包括第5透镜组G5和第6透镜组G6。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5透镜组G5和第6透镜组G6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图16中,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黑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白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
关于实施例7的变倍光学系统,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13A及表13B,将规格和可变面间隔示于表14,将各像差图示于图17。
[表13A]
实施例7
Sn R D Nd v d θgF
1 304.97015 2.400 1.89467 28.48 0.60406
2 87.71505 1.500
3 91.22300 10.750 1.43700 95.10 0.53364
4 ∞436.31304 0.120
5 94.37338 8.500 1.55035 75.49 0.54170
6 ∞2055.47786 0.120
7 72.82012 6.250 1.76385 48.49 0.55898
8 209.93607 DD[8]
9 171.73298 0.820 2.00083 27.14 0.60578
10 17.80256 5.350
11 386.70450 0.700 1.89131 38.87 0.57332
12 126.64977 1.625
13 ∞168.11072 5.285 1.89961 20.07 0.64151
14 ∞19.32686 0.740 1.89998 38.00 0.57547
15 74.77239 0.375
16 33.38726 2.413 1.82157 23.93 0.61972
17 109.20460 DD[17]
18 ∞33.42421 0.750 1.89466 33.24 0.58919
19 43.57909 2.050 1.98611 16.48 0.66761
20 -550.11542 DD[20]
21(St) 2.000
22 -170.72763 2.500 1.83745 36.36 0.58177
23 -44.12348 0.120
24 48.57032 5.278 1.59505 61.34 0.54252
25 -37.12530 0.920 1.91601 19.35 0.64660
26 -94.28149 DD[26]
[表13B]
实施例7
Sn R D Nd v d θgF
27 -1106.70059 3.760 1.64066 34.24 0.59334
28 --34.98283 2.000 1.76173 51.83 0.54847
29 70.44351 DD[29]
30 39.85403 7.000 1.51601 52.00 0.55740
31 -84.57343 0.120
32 35.63828 5.824 1.57052 62.29 0.54122
33 1312.09071 0.130
34 137.80344 4.547 1.67091 57.95 0.54277
35 -45.76170 1.662 1.78821 48.45 0.55414
36 24.64894 2.478
37 37.89526 7.941 1.55083 74.29 0.54100
38 -23.55653 1.200 1.86910 33.82 0.58823
39 -451.16994 0.120
40 51.38111 2.762 1.60210 61.07 0.54274
41 -420.50497 DD[41]
42 33.000 1.60859 46.44 0.56664
43 13.200 1.51633 64.05 0.53463
44 5.511
[表14]
实施例7
第1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Tele Wide Tele
第2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Wide Tele Tele
第1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9.2 1.0 19.2
第2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0 1.74 1.74
f 8.284 159.476 14.414 277.476
FNo. 1.85 2.40 3.23 4.18
2ω(°) 71.0 4.0 43.6 2.2
DD[8] 0.920 58.814 0.920 58.814
DD[17] 63.426 2.788 63.426 2.788
DD[20] 7.336 1.145 7.336 1.145
DD[26] 2.847 11.782 27.976 36.911
DD[29] 36.469 36.469 2.372 2.372
DD[41] 4.456 4.456 13.421 13.421
[实施例8]
在图18中示出实施例8的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的结构的剖视图。实施例8的变倍光学系统沿着光轴Z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孔径光圈St配置于第4透镜组G4内的最靠物体侧。
第1透镜组G1包括四片透镜。第2透镜组G2包括五片透镜。第3透镜组G3包括两片透镜。第4透镜组G4包括孔径光圈St和三片透镜。第5透镜组G5包括两片透镜。第6透镜组G6包括七片透镜。
中间组GM包括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后续组G S包括第5透镜组G5和第6透镜组G6。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5透镜组G5和第6透镜组G6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图18中,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黑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白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
关于实施例8的变倍光学系统,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15A及表15B,将规格和可变面间隔示于表16,将各像差图示于图19。
[表15A]
实施例8
Sn R D Nd v d θgF
1 598.32164 2.400 1.87890 29.74 0.60040
2 95.93678 1.500
3 101.85047 10.853 1.43700 95.10 0.53364
4 -241.28689 0.120
5 93.09653 8.500 1.55032 75.50 0.54170
6 -2777.57598 0.120
7 75.31954 6.250 1.76385 48.49 0.55898
8 212.31272 DD[8]
9 183.58980 0.820 2.00101 29.13 0.59952
10 18.44862 5.350
11 -2704.35537 0.700 1.87093 40.91 0.56851
12 126.87916 1.625
13 -302.97421 5.275 1.87698 21.15 0.63560
14 -19.94075 0.750 1.87289 40.71 0.56894
15 89.19716 0.671
16 33.72450 2.213 1.80952 26.89 0.61127
17 82.32188 DD[17]
18 -32.35067 0.750 1.90000 32.78 0.59036
19 41.13780 2.073 1.98613 16.48 0.66762
20 -686.17371 DD[20]
21(St) 2.011
22 -186.83443 2.500 1.80287 41.36 0.56955
23 -43.84361 0.120
24 60.22553 5.800 1.64105 59.45 0.54297
25 -33.46163 0.920 1.95400 20.92 0.63962
26 -73.04711 DD[26]
[表15B]
实施例8
Sn R D Nd vd θgF
27 306.14881 3.760 1.57975 40.05 0.57927
28 -40.36033 2.000 1.78566 49.43 0.55198
29 89.87341 DD[29]
30 64.81080 7.000 1.64138 34.22 0.59338
31 -93.29023 0.303
32 43.55345 5.782 1.51599 53.21 0.55512
33 -145.96456 1.000
34 -320.06555 4.634 1.77020 50.98 0.54968
35 -112.96411 1.395 1.84176 43.03 0.56424
36 32.17006 2.327
37 48.66311 8.361 1.52054 78.37 0.53909
38 -25.18756 1.200 1.78438 26.18 0.61429
39 -212.95032 0.120
40 54.87705 3.617 1.70295 56.35 0.54348
41 -167.86363 DD[41]
42 33.000 1.60859 46.44 0.56664
43 13.200 1.51633 64.05 0.53463
44 5.512
[表16]
实施例8
第1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Tele Wide Tele
第2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Wide Tele Tele
第1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9.2 1.0 19.2
第2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0 1.43 1.43
f 8.279 159.378 11.832 227.770
FNo. 1.85 2.42 2.65 3.46
2ω(°) 71.0 4.0 52.4 2.8
DD[8] 1.188 61.077 1.188 61.077
DD[17] 66.270 3.204 66.270 3.204
DD[20] 6.719 1.306 6.719 1.306
DD[26] 0.793 9.383 27.730 36.320
DD[29] 31.112 31.112 1.908 1.908
DD[41] 4.447 4.447 6.717 6.717
[实施例9]
在图20中示出实施例9的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的结构的剖视图。实施例9的变倍光学系统沿着光轴Z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具有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孔径光圈St配置于第4透镜组G4内的最靠物体侧。
第1透镜组G1包括四片透镜。第2透镜组G2包括五片透镜。第3透镜组G3包括两片透镜。第4透镜组G4包括孔径光圈St和三片透镜。第5透镜组G5包括两片透镜。第6透镜组G6包括七片透镜。
中间组GM包括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后续组GS包括第5透镜组G5和第6透镜组G6。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5透镜组G5和第6透镜组G6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图20中,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黑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白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
关于实施例9的变倍光学系统,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17A及表17B,将规格和可变面间隔示于表18,将各像差图示于图21。
[表17A]
实施例9
Sn R D Nd vd θgF
1 788.76255 2.400 1.89884 30.11 0.59878
2 101.48496 1.500
3 110.85042 11.007 1.43700 95.10 0.53364
4 -224.91810 0.120
5 91.75756 10.000 1.55242 75.16 0.54179
6 -869.95342 0.120
7 73.14951 6.250 1.76385 48.49 0.55898
8 177.90288 DD[8]
9 220.45019 0.820 2.00098 28.78 0.60064
10 18.69136 5.805
11 -1243.95463 0.913 1.88293 39.71 0.57124
12 129.57392 1.667
13 -234.85146 5.847 1.90001 21.28 0.63589
14 -19.11236 0.750 1.86498 41.50 0.56722
15 94.99899 0.400
16 34.23425 2.274 1.78652 29.90 0.60213
17 82.52116 DD[17]
18 -32.16538 0.753 1.87493 34.92 0.58487
19 41.85113 2.376 1.98613 16.48 0.66762
20 -2116.04373 DD[20]
21(St) 2.002
22 -161.73937 2.814 1.77922 49.32 0.55248
23 -41.64025 0.120
24 60.90923 5.755 1.63100 59.46 0.54304
25 -32.68441 0.920 1.89537 22.58 0.62989
26 -73.77845 DD[26]
[表17B]
实施例9
Sn R D Nd vd θgF
27 338.06312 3.760 1.57594 40.76 0.57794
28 -42.48845 2.012 1.81600 46.40 0.55779
29 100.41950 DD[29]
30 64.36240 7.000 1.60544 38.54 0.58208
31 -90.23467 0.245
32 43.58222 6.071 1.54841 56.04 0.54893
33 -162.58266 1.062
34 -407.81867 4.580 1.75070 52.93 0.54688
35 -109.12939 1.349 1.86247 41.75 0.56667
36 32.98428 2.195
37 48.99841 8.792 1.53515 76.40 0.54003
38 -26.13493 1.200 1.81450 30.61 0.59938
39 -180.73618 0.120
40 54.90069 3.614 1.66477 58.26 0.54264
41 -198.92415 DD[41]
42 33.000 1.60859 46.44 0.56664
43 13.200 1.51633 64.05 0.53463
44 5.502
[表18]
实施例9
第1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Tele Wide Tele
第2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Wide Tele Tele
第1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9.2 1.0 19.2
第2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0 1.43 1.43
f 8.297 159.712 11.853 228.165
FNo. 1.85 2.41 2.65 3.44
2ω(°) 71.0 4.0 52.4 2.8
DD[8] 1.274 60.825 1.274 60.825
DD[17] 67.853 3.382 67.853 3.382
DD[20] 6.598 1.438 6.598 1.438
DD[26] 0.583 10.663 27.949 38.030
DD[29] 30.853 30.853 1.779 1.779
DD[41] 4.346 4.346 6.055 6.055
[实施例10]
在图22中示出实施例10的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的结构的剖视图。实施例10的变倍光学系统沿着光轴Z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具有负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具有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具有负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7透镜组G7。孔径光圈St配置于第5透镜组G5内的最靠物体侧。
第1透镜组G1包括四片透镜。第2透镜组G2包括一片透镜。第3透镜组G3包括五片透镜。第4透镜组G4包括两片透镜。第5透镜组G5包括孔径光圈St和三片透镜。第6透镜组G6包括两片透镜。第7透镜组G7包括七片透镜。
中间组GM包括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及第5透镜组G5。后续组GS包括第6透镜组G6和第7透镜组G7。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及第5透镜组G5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6透镜组G6和第7透镜组G7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图22中,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黑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白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
关于实施例10的变倍光学系统,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19A及表19B,将规格和可变面间隔示于表20,将各像差图示于图23。
[表19A]
实施例10
Sn R D Nd vd θgF
1 386.93778 2.400 1.81367 28.74 0.60512
2 86.18929 1.500
3 87.84309 10.750 1.43700 95.10 0.53364
4 -552.12081 0.120
5 108.50289 8.500 1.55032 75.50 0.54170
6 -768.54054 0.120
7 71.12891 6.250 1.76385 48.49 0.55898
8 206.79115 DD[8]
9 182.15870 1.750 1.52314 64.11 0.53596
10 694.40336 DD[10]
11 397.77041 0.820 2.00090 27.88 0.60345
12 17.99649 5.350
13 420.02406 0.700 1.90001 38.00 0.57547
14 130.58155 1.625
15 -193.76278 5.285 1.89581 20.21 0.64049
16 -18.22288 0.740 1.89999 38.00 0.57547
17 73.31759 0.375
18 33.70086 2.384 1.85113 26.37 0.61250
19 103.67522 DD[19]
20 -34.42374 0.750 1.89126 33.53 0.58844
21 45.51958 2.050 1.98576 16.50 0.66751
22 -492.83009 DD[22]
23(St) 2.000
24 -175.97441 2.500 1.75497 33.32 0.59290
25 -41.60183 0.120
26 47.69954 6.657 1.60439 60.99 0.54280
27 -37.50463 0.920 1.93033 18.48 0.65244
28 -98.57693 DD[28]
[表19B]
实施例10
Sn R D Nd vd θgF
29 -1582.84760 3.760 1.76891 26.55 0.61335
30 -34.90131 2.000 1.88294 39.60 0.57152
31 71.31929 DD[31]
32 42.89450 7.141 1.51600 52.48 0.55646
33 -91.15850 0.209
34 34.42702 6.290 1.63757 58.82 0.54295
35 -11148.37558 0.231
36 132.06410 4.777 1.69728 56.64 0.54335
37 -47.19426 2.192 1.82862 43.85 0.56291
38 23.58034 2.424
39 36.73898 8.152 1.54358 75.26 0.54056
40 -24.68383 2.500 1.90001 38.00 0.57547
41 -475.97083 0.120
42 51.03700 3.452 1.58371 61.78 0.54202
43 -492.88211 DD[43]
44 33.000 1.60859 46.44 0.56664
45 13.200 1.51633 64.05 0.53463
46 5.512
[表20]
实施例10
第1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Tele Wide Tele
第2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Wide Tele Tele
第1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9.2 1.0 19.2
第2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0 1.94 1.94
f 8.982 172.903 17.407 335.078
FNo. 1.87 2.61 3.60 5.06
2ω(°) 64.8 3.6 36.2 2.0
DD[8] 1.309 57.007 1.309 57.007
DD[10] 1.321 2.302 1.321 2.302
DD[19] 63.036 3.132 63.036 3.132
DD[22] 7.926 1.048 7.926 1.048
DD[28] 2.940 13.043 28.936 39.039
DD[31] 39.003 39.003 1.140 1.140
DD[43] 4.782 4.782 16.651 16.651
[实施例11]
在图24中示出实施例11的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处于第1变倍模式的广角端及第2变倍模式的广角端的状态的结构的剖视图。实施例11的变倍光学系统沿着光轴Z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具有负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具有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具有负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7透镜组G7。孔径光圈St配置于第5透镜组G5内的最靠物体侧。
第1透镜组G1包括三片透镜。第2透镜组G2包括一片透镜。第3透镜组G3包括六片透镜。第4透镜组G4包括两片透镜。第5透镜组G5包括孔径光圈St和五片透镜。第6透镜组G6包括两片透镜。第7透镜组G7包括六片透镜。
中间组GM包括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后续组GS包括第5透镜组G5、第6透镜组G6及第7透镜组G7。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及第4透镜组G4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第6透镜组G6和第7透镜组G7改变与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间隔而沿着光轴Z移动,其他透镜组相对于像面Sim固定。在图24中,在第1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黑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在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各透镜组的下方用白色箭头示出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倍时的概略移动轨迹。
关于实施例11的变倍光学系统,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21A及表21B,将规格和可变面间隔示于表22,将各像差图示于图25。
[表21A]
实施例11
Sn R D Nd vd θgF
1 299.31032 2.000 1.80518 25.42 0.61616
2 102.21530 3.434
3 132.09799 14.123 1.43875 94.94 0.53433
4 -363.77668 0.120
5 85.24670 16.047 1.49700 81.54 0.53748
6 5111.22964 DD[6]
7 65.43358 10.189 1.76385 48.49 0.55898
8 155.93780 DD[8]
9 139.80210 0.800 2.00069 25.46 0.61364
10 17.27209 5.043
11 71.76846 0.800 1.91082 35.25 0.58224
12 42.13209 2.514
13 -402.40306 7.786 1.95906 17.47 0.65993
14 -16.57833 0.810 1.94933 33.01 0.58830
15 62.12462 0.120
16 29.89038 4.531 1.67504 34.21 0.59248
17 -222.40209 0.800 1.97913 20.74 0.64156
18 225.35993 DD[18]
19 -26.34903 2.257 1.95906 17.47 0.65993
20 -16.29564 0.810 1.90117 37.72 0.57620
21 -154.89979 DD[21]
[表21B]
实施例11
Sn R D Nd v d θgF
22(St) 1.606
23 889.76702 3.559 1.78070 49.93 0.55119
24 -33.69194 0.120
25 45.85832 6.038 1.48629 72.58 0.53091
26 -30.44904 0.800 2.00000 24.52 0.62048
27 -226.05612 11.226
28 110.85609 6.667 1.59704 45.19 0.56811
29 -28.09052 0.500
30 -27.26547 0.800 1.47332 66.17 0.53013
31 -86.99591 DD[31]
32 -78.10331 0.810 1.95812 32.19 0.59046
33 31.26123 2.413 1.98519 15.77 0.67204
34 57.47125 DD[34]
35 63.92529 6.978 1.78571 32.65 0.59401
36 -69.88677 1.340
37 64.14166 7.532 1.48749 70.24 0.53007
38 -44.90547 0.800 1.99999 22.24 0.63415
39 -107.50471 3.947
40 55.41716 7.742 1.49700 81.54 0.53748
41 -46.27283 0.859 1.98198 27.55 0.60493
42 123.52880 0.863
43 272.21960 2.470 1.43202 79.72 0.52545
44 -100.80539 DD[44]
45 33.000 1.60859 46.44 0.56664
46 13.200 1.51633 64.05 0.53463
47 5.485
[表22]
实施例11
第1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Tele Wide Tele
第2变倍模式的状态 Wide Wide Tele Tele
第1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9.2 1.0 19.2
第2变倍模式的变倍比 1.0 1.0 1.93 1.93
f 8.523 164.068 16.491 317.447
FNo. 1.96 2.32 3.81 4.51
2ω(°) 66.4 4.0 37.8 2.0
DD[6] 0.805 10.833 0.805 10.833
DD[8] 0.777 49.506 0.777 49.506
DD[18] 56.004 2.509 56.004 2.509
DD[21] 6.314 1.053 6.314 1.053
DD[31] 1.554 1.554 15.819 15.819
DD[34] 26.005 26.005 2.332 2.332
DD[44] 5.336 5.336 14.748 14.748
在表23中示出实施例1~11的变倍光学系统的条件式(1)~(5)的对应值和Dexpw的值。表23所示的值为以d线为基准时的值。
[表23]
Figure BDA0003119408650000461
Figure BDA0003119408650000471
实施例1~11的变倍光学系统构成为在径向及光轴方向上实现了小型化,并且各像差得到良好的校正而实现了高光学性能。并且,实施例1~11的变倍光学系统中,第1变倍模式的最高变倍比为19倍以上,第2变倍模式的最高变倍比为1.4倍以上,同时使用第1变倍模式和第2变倍模式而得的最高变倍比为25倍以上,实现了高变倍比。其中,实施例1~6、10~11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同时使用第1变倍模式和第2变倍模式而得的最高变倍比为35倍以上,实现了尤其高的变倍比。
接着,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进行说明。在图26中,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示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倍光学系统1的摄像装置100的概略结构图。作为摄像装置100,例如可举出广播用摄像机、电影摄影机、视频摄像机及监控摄像机等。
摄像装置100具备变倍光学系统1、配置于变倍光学系统1的像侧的滤波器2及配置于滤波器2的像侧的成像元件3。变倍光学系统1包括多个透镜组,并且具有上述第1变倍模式及第2变倍模式作为变倍模式。另外,在图26中,概略地图示了变倍光学系统1所包含的多个透镜。
成像元件3将由变倍光学系统1形成的光学像转换成电信号,例如可以使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成像元件3配置成其摄像面与变倍光学系统1的像面对齐。
摄像装置100还具备对来自成像元件3的输出信号进行运算处理的信号处理部5、显示由信号处理部5形成的像的显示部6及控制变倍光学系统1的变倍的变倍控制部7。变倍控制部7根据第1变倍模式和第2变倍模式的方式来移动各透镜组。另外,在图26中仅图示了一个成像元件3,但也可以设为具有三个成像元件的所谓的三板方式的摄像装置。
以上,举出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各透镜的曲率半径、面间隔、折射率及色散系数等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示出的值,也可以采用其他值。
符号说明
1-变倍光学系统,2-滤波器,3-成像元件,5-信号处理部,6-显示部,7-变倍控制部,100-摄像装置,G1-第1透镜组,G2-第2透镜组,G3-第3透镜组,G4-第4透镜组,G5-第5透镜组,G6-第6透镜组,G7-第7透镜组,GM-中间组,GS-后续组,L11~L67-透镜,PP-光学部件,Sim-像面,St-孔径光圈,Z-光轴。

Claims (19)

1.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其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包括多个透镜组的中间组及包括多个透镜组的后续组,
在第1变倍模式下变倍时,所述第1透镜组与所述中间组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所述中间组内的相邻的透镜组的所有间隔发生变化,所述中间组与所述后续组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所述后续组内的相邻的透镜组的所有间隔是固定的,
在第2变倍模式下变倍时,所述第1透镜组及所述中间组内的所有透镜组相对于像面固定,所述后续组内的相邻的透镜组的所有间隔发生变化,
所述第1变倍模式下的变倍及所述第2变倍模式下的变倍能够彼此独立,
在整个变倍区域中不形成中间实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后续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后续组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和至少一个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后续组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
在将所述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中正屈光力最强的透镜组设为SP透镜组、
将所述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具有最短焦距的状态下的所述SP透镜组的横向放大率设为βSP的情况下,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下述条件式(1),
-1<βSP<-0.1 (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后续组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
在将所述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具有最短焦距的状态下的所述后续组的焦距设为fS、
将所述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中负屈光力最强的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SN的情况下,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下述条件式(2),
0<fS/|fSN|<4 (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在所述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具有最短焦距的状态下,
将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设为fw、
将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半视角设为ωw、
将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至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射出光瞳位置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Dexpw的情况下,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下述条件式(3),
0<|{fw×tan(ωw)}/Dexpw|<0.2 (3)。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在所述变倍光学系统对焦于无限远物体且具有最短焦距的状态下,
将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设为fw、
将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和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空气换算距离计的后焦距之和设为TL的情况下,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下述条件式(4),
1<TL/fw<100 (4)。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在将所述第2变倍模式下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最高变倍比设为Zr2max的情况下,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下述条件式(5),
1.2<Zr2max<3 (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在所有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所述第1透镜组相对于像面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为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和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的两个透镜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为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的三个透镜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为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的三个透镜组。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第2变倍模式下进行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为从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及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的三个透镜组。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下述条件式(1-1),
-0.9<βSP<-0.1 (1-1)。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下述条件式(2-1),
0<fS/|fSN|<3 (2-1)。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下述条件式(3-1),
0<|{fw×tan(ωw)}/Dexpw|<0.1 (3-1)。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下述条件式(4-1),
10<TL/fw<90 (4-1)。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下述条件式(5-1),
1.3<Zr2max<2.2 (5-1)。
19.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
CN202110675034.0A 2020-06-19 2021-06-17 变倍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Pending CN1138208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06418 2020-06-19
JP2020-106418 2020-06-19
JP2021091561A JP7314200B2 (ja) 2020-06-19 2021-05-31 変倍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21-091561 2021-05-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0840A true CN113820840A (zh) 2021-12-21

Family

ID=78912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5034.0A Pending CN113820840A (zh) 2020-06-19 2021-06-17 变倍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947093B2 (zh)
CN (1) CN113820840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106718A5 (zh) 1972-09-14 1974-06-20
JPS5644403B2 (zh) 1973-03-23 1981-10-19
JPS60222814A (ja) 1984-04-19 1985-11-07 Canon Inc ズ−ムレンズ
DE60308191T2 (de) 2002-07-22 2007-08-23 Panavision Inc., Woodland Hills Zoom mit ultrahohem vergrösserungsverhältnis
JP6643024B2 (ja) 2015-09-30 2020-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エクステンダレンズ群、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96977A1 (en) 2021-12-23
US11947093B2 (en)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9113B (zh)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08572436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JP7061980B2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8363195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08279488B (zh)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08459404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07544129B (zh)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JP6820878B2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N112394498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JP2019039945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N112540451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3933979A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1751968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1061049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2859310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2540452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1596449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0850570B (zh)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14815189A (zh) 变倍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CN113960774A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3820840A (zh) 变倍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JP7314200B2 (ja) 変倍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20160264A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1751969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0850564B (zh)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