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01254B - 一种聚丙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丙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01254B
CN113801254B CN202010541107.2A CN202010541107A CN113801254B CN 113801254 B CN113801254 B CN 113801254B CN 202010541107 A CN202010541107 A CN 202010541107A CN 113801254 B CN113801254 B CN 1138012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t
toluidine
methoxyaniline
phosphoryl
butylam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11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01254A (zh
Inventor
王霞
刘强
巨娟侠
刘小燕
张保生
宋赛楠
徐人威
李广全
许云波
张平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411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012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01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1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01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12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10/00Hom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10/04Monomers containing three or four carbon atoms
    • C08F110/06Prope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聚丙烯催化剂的主要组成包括卤化镁的醇合物载体、卤化钛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其中内给电子体化合物骨架为磷酰胺结构,其分子通式为如下式(Ⅰ):
Figure DDA0002538981500000011
式(Ⅰ)中,取代基R1、R2为相同或不同,为选自H、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3~C20的环烷基、C6~C20的芳基和C7~C20的烷芳基和烷氧基芳基中的至少一种,给电子体化合物为磷酰胺化合物,使得催化剂在丙烯聚合反应时具有更高的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聚丙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烯聚合固体催化剂,具体涉及含有特定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聚丙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PP)因其综合性能优良,加工成型容易,近年来在国内的生产、消费增长很快。随着国内PP工业的发展,各生产商在注重通用牌号产品质量管理的同时,也在努力开发高附加值的专用树脂新牌号。目前,电力、电子部门对电容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高的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而且要求其轻量化、小型化、单台容量大。作为电容器的介质,早期使用油浸纸,随着聚丙烯(PP)薄膜的出现和发展,PP电工薄膜有逐渐取代纤维纸的趋势。因此,开发灰分含量低、性能优良的国产PP电工膜专用树脂的生产技术对于提升我国在电工新材料领域的地位,摆脱进口原料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电容器薄膜专用PP树脂的灰分质量分数要求小于0.0050%,最好在0.0030%以下。其中,最关键的是催化剂及聚合工艺条件。要使PP中的灰分含量低,催化剂需具备如下特点:①聚合活性高,这样单位催化剂的PP收率高,PP灰分含量低,而且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减少,粉料中的氯含量大幅降低,这样在生产过程中硬脂酸钙的用量也可相应降低。②能在低烷基铝浓度下保持较高的聚合活性,这样可减少烷基铝的用量,减少由铝引入的灰分。
内给电子体化合物作为Ziegler-Natta催化剂的重要组分之一,对催化剂性能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定向能力,同时还可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1,3-二醚类给电子体化合物的发明,使得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聚合物的等规度等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对不同1,3-二醚类给电子体化合物的结构和由此得到的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申请了许多专利,如:CN1473809、CN1376722、CN1298887、CN1268957、CN1143651、CN1141303、CN1141285、CN1066723;EP0728770、EP0728724、EP0361493、US5095153、US5068213、US4978648等。
WO00/63261和CN1313869描述了用琥珀酸酯或取代琥珀酸酯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组分制备的催化剂,用于丙烯聚合时具有高活性。US0050014631描述了负载型的琥珀酸酯类催化剂,与非负载型催化剂相比,具有更高的活性。
CN101787088A公开了一种磷取代的磺酰基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的聚合催化剂,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聚合反应催化活性。内给电子体的通式为:
Figure GDA0004030388360000021
其中R1、R2分别为相同或不同的链状烷基或芳基,取代基上的氢原子可以被任选的卤素原子取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丙烯聚合用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催化剂组成中含有特定结构的磷酰胺化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二烷氧基磷酰胺类化合物可有效地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内部给电子体,且该类化合物单独作为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的给电子体,用于烯烃聚合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丙烯催化剂,主要组成包括卤化镁的醇合物载体、卤化钛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该内给电子体是通式(Ⅰ)分子骨架为磷酰胺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GDA0004030388360000022
      
Figure GDA0004030388360000031
式(Ⅰ)中,取代基R1、R2、R3相同或不同,为选自H、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3~C20的环烷基、C6~C20的芳基或C7~C20的烷芳基和烷氧基芳基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聚丙烯催化剂,具体地,满足本发明的内给电子体化合物选自下述任一化合物但不限于:
二甲氧基磷酰甲胺、二甲氧基磷酰乙胺、二甲氧基磷酰丙胺、二甲氧基磷酰异丙胺、二甲氧基磷酰正丁胺、二甲氧基磷酰异丁胺、二甲氧基磷酰叔丁胺、二甲氧基磷酰环己胺、二甲氧基磷酰苯胺、二甲氧基磷酰对甲苯胺、二甲氧基磷酰邻甲苯胺、二甲氧基磷酰间甲苯胺、二甲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二甲氧基磷酰邻甲氧基苯胺、二甲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二乙氧基磷酰甲胺、二乙氧基磷酰乙胺、二乙氧基磷酰丙胺、二乙氧基磷酰异丙胺、二乙氧基磷酰正丁胺、二乙氧基磷酰叔丁胺、二乙氧基磷酰环己胺、二乙氧基磷酰苯胺、二乙氧基磷酰对甲苯胺、二乙氧基磷酰邻甲苯胺、二乙氧基磷酰间甲苯胺、二乙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二乙氧基磷酰邻甲氧基苯胺、二乙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二异丙氧基磷酰甲胺、二异丙氧基磷酰乙胺、二异丙氧基磷酰丙胺、二异丙氧基磷酰异丙胺、二异丙氧基磷酰正丁胺、二异丙氧基磷酰异丁胺、二异丙氧基磷酰环己胺、二异丙氧基磷酰苯胺、二异丙氧基磷酰对甲苯胺、二异丙氧基磷酰邻甲苯胺、二异丙氧基磷酰间甲苯胺、二异丙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二异丙氧基磷酰邻甲氧基苯胺、二异丙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二叔丁氧基磷酰甲胺、二叔丁氧基磷酰乙胺、二叔丁氧基磷酰丙胺、二叔丁氧基磷酰异丙胺、二叔丁氧基磷酰正丁胺、二叔丁氧基磷酰异丁胺、二叔丁氧基磷酰叔丁胺、二叔丁氧基磷酰环己胺、二叔丁氧基磷酰苯胺、二叔丁氧基磷酰对甲苯胺、二叔丁氧基磷酰邻甲苯胺、二叔丁氧基磷酰间甲苯胺、二叔丁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二叔丁氧基磷酰邻甲氧基苯胺、二叔丁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甲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乙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丙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异丙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正丁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叔丁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环己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苯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对甲苯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邻甲苯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间甲苯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邻甲氧基苯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二苯氧基磷酰甲胺、二苯氧基磷酰乙胺、二苯氧基磷酰丙胺、二苯氧基磷酰异丙胺、二苯氧基磷酰正丁胺、二苯氧基磷酰叔丁胺、二苯氧基磷酰环己胺、二苯氧基磷酰苯胺、二苯氧基磷酰对甲苯胺、二苯氧基磷酰邻甲苯胺、二苯氧基磷酰间甲苯胺、二苯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二苯氧基磷酰邻甲氧基苯胺、二苯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二苯氧基磷酰间叔丁氧基苯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甲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乙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丙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异丙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正丁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叔丁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环己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苯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对甲苯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邻甲苯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间甲苯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邻甲氧基苯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甲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乙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丙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异丙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正丁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叔丁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环己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苯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对甲苯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邻甲苯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间甲苯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邻甲氧基苯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甲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乙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丙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异丙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正丁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叔丁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环己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苯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对甲苯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邻甲苯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间甲苯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邻甲氧基苯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
本发明的聚丙烯催化剂,其中,卤化镁的醇合物载体中,卤化镁选自氯化镁、溴化镁、氯代甲氧基镁或氯代乙氧基镁其中的一种,优选氯化镁;醇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或异丁醇其中的一种,优选乙醇。
本发明的聚丙烯催化剂,其中,卤化钛符合通式Ti(OR’)nX(4-n)化合物,式中R’为C1~C20的烷基、芳基或芳烷基;X为卤素;n为0≦n<4的整数。化合物选自四乙氧基钛、四丁氧基钛、氯代三烷氧基钛、二氯二烷氧基钛、三氯烷氧基钛、四氯化钛或四溴化钛其中的一种,优选四氯化钛。
以重量百分比计,
Figure GDA0004030388360000051
本发明的聚丙烯催化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制备。例如在中国专利CN03109781.2中就公开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常用的方法为:将卤化镁和部分卤化钛混合,加入内给电子体,升温处理后过滤,加入剩余卤化钛,升温处理,过滤、洗涤干燥制得催化剂产品。
本发明所公开的催化剂的制备过程,推荐的最优工艺条件具体包括:
(1)将卤化镁的醇合物颗粒加入到-50~20℃,最好是-30~0℃的卤化钛液体中,反应10分钟到5小时,最好为1~4小时,镁与钛的摩尔比为1:5~1:100,最好为1:10~1:50;
(2)升温至0~80℃,最好为30~60℃,加入通式(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镁与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1~20:1,最好为2:1~12:1;
(3)再升温至100~150℃,最好为110~130℃,反应1~6小时,最好为1~4小时;
(4)过滤后再加入与第一步相同量的卤化钛液体,于110~130℃反应1~4小时,最好为1~2小时,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催化剂。
本发明的聚丙烯催化剂用于丙烯聚合,还需加入一定量的助催化剂。为获得更佳的聚合效果,本发明推荐加入烷基铝化合物(助催化组分1)和烷氧基硅烷类化合物(助催化剂组分2)。
本发明的聚丙烯催化剂,其中,烷基铝化合物通式为AlR3 mX1 (3-m),式中R3为C1~C20的烷基、芳基或芳烷基;X1为卤素;m为0≦m≦3的整数。化合物选自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一氯二乙基铝或一氯二异丁基铝其中的一种,优选三乙基铝或三异丁基铝。
本发明的聚丙烯催化剂,其中,烷氧基硅烷类化合物选自二甲氧基二甲基硅烷、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或二甲氧基二苯基硅烷其中的一种,优选二甲氧基二苯基硅烷。
应用于丙烯聚合时,催化剂中的钛/铝摩尔比为1:1~1:2000,最好为1:1~1:500;钛/硅摩尔比为1:1~1:50,最好为1:1~1:20。聚合温度为0~80℃,优选20~7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聚丙烯催化剂使用的给电子体化合物为磷酰胺化合物,其中的P=O和N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形成的π键对钛活性中心的影响,使得催化剂在丙烯聚合时具有较高的活性,同时制备的产品具有和现有技术相当的等规度和分子量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测试方法
催化剂中Ti含量用分光光度法(722S型)测定:
惰性气体保护下,称取0.2000g试样,用20mL(1:4)硫酸溶解;9mL庚烷分三次萃取,每次萃取振荡5min,分离出有机物;有机相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庚烷定容(供测定有机含量用)。无机相用水定容至50mL容量瓶中,摇匀备用。分别吸取2mL待测试液2份,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1mL 3%(m/v)的双氧水,用硫酸(1:9)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min后,以空白为参比液,3cm比色皿,于波长410nm进行吸光值的测定。从钛标准拟合直线中找出对应的值进行含量计算。
给电子体化合物含量用气相色谱法测定(Techcomp GC7900):将上述有机相以纯物质的庚烷溶液为参比,直接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以待测物与纯物质溶液峰面积之比计算含量。
分子量分布的测定:高温凝胶色谱分析使用美国Waters公司生产的WatersAlliance GPC 2000型凝胶渗透色谱仪上,测定试样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流动相溶剂为邻二氯苯,流速1.0mL/min,测定温度135℃。
聚合物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根据μPXRZ-400C测定。
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合成
二乙氧基磷酰苯胺的合成:
该化合物的合成可参照文献Organic Preparations and Pr℃eduresInternational:The New Journal for Organic Synthesis,2008,40:4,399-404合成,在室温下将氯磷酸二乙酯缓慢滴加入溶有苯胺的四氢呋喃溶液中,三乙胺做缚酸剂,室温反应2h后,TLC跟踪监测至原料点消失,反应结束后用硅胶柱层析法提纯,得白色固体,产率65%。1H NMR(CDCl3,300MHz)分析结果:δ6.11(1H,NH);δ4.22~4.08(4H,CH2);δ1.36~1.33(6H,CH3);δ7.29~6.96(5H,CH)。31P NMR(CDCl3,120MHz)δ:2.24。
催化剂制备所用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均按此方法合成。
实施例1
催化剂的制备: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将5.0克微球形氯化镁的醇合物颗粒(自制,制备步骤参照CN1110281A,平均粒度为50μm,比表面为150-230M2/g,醇与氯化镁含量的摩尔比为2.85:1,分子式:MgCl2·2.85CH3CH2OH)加入到-20℃的140毫升四氯化钛液体中,反应1小时后,逐渐升温至60℃;加入0.32克二甲氧基磷酰乙胺,逐渐升温至120℃,反应2小时,过滤;再加入四氯化钛140毫升,于120℃反应1小时并过滤。用100毫升己烷在60℃洗涤5次,在室温下用30毫升己烷洗涤一次,真空干燥后得到催化剂。
本体聚合:在10升经真空干燥处理并用氮气和丙烯气充分置换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2Kg丙烯、三乙基铝以及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钛与铝摩尔比为1:200,钛与硅摩尔比为1:20;加入30mg上述催化剂以及0.3g氢气,升温至70℃,反应1小时,降温至室温、泄压,得到聚合物。
聚合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丙烯聚合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用二甲氧基磷酰异丁胺代替二甲氧基磷酰乙胺。
聚合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丙烯聚合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用二甲氧基磷酰苯胺代替二甲氧基磷酰乙胺。
聚合结果见表1。
实施例4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丙烯聚合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用二甲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代替二甲氧基磷酰乙胺。
聚合结果见表1。
实施例5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丙烯聚合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用二异丙氧基磷酰正丁胺对甲氧基苯胺代替二甲氧基磷酰乙胺。
聚合结果见表1。
实施例6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丙烯聚合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用二异丙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代替二甲氧基磷酰乙胺。
聚合结果见表1。
实施例7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丙烯聚合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用二叔丁氧基磷酰苯胺对甲氧基苯胺代替二甲氧基磷酰乙胺。
聚合结果见表1。
实施例8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丙烯聚合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用二叔丁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代替二甲氧基磷酰乙胺。
聚合结果见表1。
实施例9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丙烯聚合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用二环己烷氧基磷酰苯胺代替二甲氧基磷酰乙胺。
聚合结果见表1。
实施例10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丙烯聚合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用二苯氧基磷酰正丁胺代替二甲氧基磷酰乙胺。
聚合结果见表1。
实施例1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丙烯聚合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用二苯氧基磷酰苯胺代替二甲氧基磷酰乙胺。
聚合结果见表1。
实施例1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丙烯聚合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用二对甲苯氧基磷酰苯胺代替二甲氧基磷酰乙胺。
聚合结果见表1。
实施例13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丙烯聚合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用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代替二甲氧基磷酰乙胺。
对比例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丙烯聚合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用苯磷取代的磺酰基化合物(合成方法参考CN201019102020.9)代替二甲氧基磷酰乙胺。
聚合结果见表1。
对比例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丙烯聚合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用邻苯二甲酸酯代替二甲氧基磷酰乙胺。
聚合结果见表1。
对比例3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丙烯聚合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用9,9—二(甲氧基甲基)芴(合成方法参考CN02127846.6)代替二甲氧基磷酰乙胺。
聚合结果见表1。
对比例4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丙烯聚合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用2,3—二异丙基琥珀酸二乙酯代替二甲氧基磷酰乙胺。
聚合结果见表1。
表1催化剂丙烯聚合试验结果
Figure GDA0004030388360000101
Figure GDA0004030388360000111
Figure GDA0004030388360000121
根据表1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催化丙烯聚合反应时,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催化剂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聚丙烯催化剂,主要组成包括卤化镁的醇合物载体、卤化钛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骨架为磷酰胺结构,其分子通式为如下式(Ⅰ):
Figure FDA0004030388350000011
所述式(Ⅰ)中,取代基R1、R2、R3为相同或不同,为选自H、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3~C20的环烷基、C6~C20的芳基和C7~C20的烷芳基和烷氧基芳基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为选自二甲氧基磷酰异丙胺、二甲氧基磷酰正丁胺、二甲氧基磷酰异丁胺、二甲氧基磷酰叔丁胺、二甲氧基磷酰环己胺、二甲氧基磷酰苯胺、二甲氧基磷酰对甲苯胺、二甲氧基磷酰邻甲苯胺、二甲氧基磷酰间甲苯胺、二甲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二甲氧基磷酰邻甲氧基苯胺、二甲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二乙氧基磷酰甲胺、二乙氧基磷酰乙胺、二乙氧基磷酰丙胺、二乙氧基磷酰异丙胺、二乙氧基磷酰正丁胺、二乙氧基磷酰叔丁胺、二乙氧基磷酰环己胺、二乙氧基磷酰苯胺、二乙氧基磷酰对甲苯胺、二乙氧基磷酰邻甲苯胺、二乙氧基磷酰间甲苯胺、二乙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二乙氧基磷酰邻甲氧基苯胺、二乙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二异丙氧基磷酰甲胺、二异丙氧基磷酰乙胺、二异丙氧基磷酰丙胺、二异丙氧基磷酰异丙胺、二异丙氧基磷酰正丁胺、二异丙氧基磷酰异丁胺、二异丙氧基磷酰环己胺、二异丙氧基磷酰苯胺、二异丙氧基磷酰对甲苯胺、二异丙氧基磷酰邻甲苯胺、二异丙氧基磷酰间甲苯胺、二异丙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二异丙氧基磷酰邻甲氧基苯胺、二异丙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二叔丁氧基磷酰甲胺、二叔丁氧基磷酰乙胺、二叔丁氧基磷酰丙胺、二叔丁氧基磷酰异丙胺、二叔丁氧基磷酰正丁胺、二叔丁氧基磷酰异丁胺、二叔丁氧基磷酰叔丁胺、二叔丁氧基磷酰环己胺、二叔丁氧基磷酰苯胺、二叔丁氧基磷酰对甲苯胺、二叔丁氧基磷酰邻甲苯胺、二叔丁氧基磷酰间甲苯胺、二叔丁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二叔丁氧基磷酰邻甲氧基苯胺、二叔丁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甲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乙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丙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异丙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正丁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叔丁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环己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苯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对甲苯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邻甲苯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间甲苯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邻甲氧基苯胺、二环己烷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二苯氧基磷酰甲胺、二苯氧基磷酰乙胺、二苯氧基磷酰丙胺、二苯氧基磷酰异丙胺、二苯氧基磷酰正丁胺、二苯氧基磷酰叔丁胺、二苯氧基磷酰环己胺、二苯氧基磷酰苯胺、二苯氧基磷酰对甲苯胺、二苯氧基磷酰邻甲苯胺、二苯氧基磷酰间甲苯胺、二苯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二苯氧基磷酰邻甲氧基苯胺、二苯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二苯氧基磷酰间叔丁氧基苯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甲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乙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丙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异丙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正丁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叔丁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环己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苯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对甲苯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邻甲苯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间甲苯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邻甲氧基苯胺、二对甲苯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甲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乙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丙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异丙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正丁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叔丁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环己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苯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对甲苯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邻甲苯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间甲苯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对甲氧基苯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邻甲氧基苯胺、二(4-甲氧基)苯氧基磷酰间甲氧基苯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甲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乙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丙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异丙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正丁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叔丁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环己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苯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对甲苯胺、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邻甲苯胺和二(3-叔丁氧基)苯氧基磷酰间甲苯胺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卤化镁的醇合物载体中,卤化镁为选自氯化镁、溴化镁、氯代甲氧基镁和氯代乙氧基镁中的至少一种,醇为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和异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卤化钛为Ti(OR’)nX(4-n)化合物,其中R’为C1~C20的烷基、芳基或芳烷基,X为卤素,n为0≦n<4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丙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卤化钛为选自氯代三烷氧基钛、二氯二烷氧基钛、三氯烷氧基钛、四氯化钛和四溴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含量为1~20wt%,钛含量为0.5~8wt%,镁含量为10~25wt%,卤素含量为40~70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催化剂,所述助催化剂为烷基铝化合物和烷氧基硅烷类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丙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铝化合物为AlR3 mX1 (3-m),其中R3为C1~C20的烷基、芳基或芳烷基,X1为卤素,m为0≦m≦3的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丙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铝化合物为选自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一氯二乙基铝和一氯二异丁基铝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丙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烷氧基硅烷类化合物为选自二甲氧基二甲基硅烷、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和二甲氧基二苯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丙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催化剂用于丙烯聚合反应,钛/铝摩尔比为1:1~1:2000,钛/硅摩尔比为1:1~1:50,聚合反应温度为0~80℃。
11.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聚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卤化镁和部分卤化钛混合,加入内给电子体,升温处理后过滤,加入剩余卤化钛,升温处理,过滤、洗涤干燥制得催化剂产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聚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卤化镁的醇合物颗粒加入至温度为-50~20℃的卤化钛液体中,反应时间为10-300min,镁与钛的摩尔比为1:5~1:100;
(2)升温至0~80℃,加入内给电子体化合物,镁与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1~20:1;
(3)再升温至100~150℃,反应1~6h;
(4)过滤后再加入与步骤(1)相同量的卤化钛液体,于110~130℃反应1~4小时,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催化剂。
CN202010541107.2A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聚丙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8012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1107.2A CN113801254B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聚丙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1107.2A CN113801254B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聚丙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1254A CN113801254A (zh) 2021-12-17
CN113801254B true CN113801254B (zh) 2023-04-07

Family

ID=78892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1107.2A Active CN113801254B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聚丙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0125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5351A (en) * 1963-06-20 1967-10-03 Eastman Kodak Co Process for producing reduced transition metal halides
CN1062737A (zh) * 1990-11-28 1992-07-15 英国石油化学品有限公司 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1379097A (zh) * 2006-02-03 2009-03-04 日本聚丙烯公司 丙烯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以及由该组合物制成的成型制品
CN106608936A (zh) * 2015-10-27 2017-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和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5351A (en) * 1963-06-20 1967-10-03 Eastman Kodak Co Process for producing reduced transition metal halides
CN1062737A (zh) * 1990-11-28 1992-07-15 英国石油化学品有限公司 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1379097A (zh) * 2006-02-03 2009-03-04 日本聚丙烯公司 丙烯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以及由该组合物制成的成型制品
CN106608936A (zh) * 2015-10-27 2017-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和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1254A (zh) 2021-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80659A (en) Substituted indenyl unbridged metallocenes
KR100635413B1 (ko) 메탈로센 모노할로게나이드
EP1567560B1 (en) Organometallic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 biscyclopentadienyl ligand system, catalyst system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olefins
CN1130912A (zh) 烯烃聚合用带载体的金属茂催化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P1228109B1 (en) Supported catalyst comprising expanded anions
JP2002504485A (ja) 拡大したアニオンを含む触媒活性化剤
WO2002096558A1 (en) Improved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EP1632506A1 (en) Propylene polymer
US20100130707A1 (en) Catalyst for polymerization of propylene and method for polymerization of propylene using the same
EP1590377B1 (e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organic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olefins
US6284697B1 (en) Compounds of the rare earths and their use as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for unsaturated compounds
EP2220101B1 (en)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
US4120883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rganomagnesium complex
CN113801254B (zh) 一种聚丙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03128720A (ja)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固体助触媒成分、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イオン含有化合物
KR20020077881A (ko) 화학 개질된 지지체 및 그로부터 제조된 지지된 촉매 시스템
JP2002534537A (ja) 減少量の溶剤を用いる支持重合触媒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重合方法
CN110105472B (zh) Z-n催化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Wu et al.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to high molecular weight atactic polypropylene and copolymerization with 1-hexene using monocyclopentadienyl titanium catalysts
US20090082533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olefin polymers, organometallic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 biscyclopentadienyl ligand systems and catalyst systems
RU2444533C2 (ru) Ванадиевая каталит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сополимеризации этилена, пропилена и диена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сополимеров этилена с пропиленом и диенами
CN114716592B (zh) 一种丙烯聚合催化剂组分、该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JPS5846128B2 (ja) オレフイン重合に用いる高活性触媒
CN114395065A (zh) 喷雾干燥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聚合方法
CN114478863B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催化剂及其应用与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