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00595A - 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00595A
CN113800595A CN202111114256.1A CN202111114256A CN113800595A CN 113800595 A CN113800595 A CN 113800595A CN 202111114256 A CN202111114256 A CN 202111114256A CN 113800595 A CN113800595 A CN 113800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od
oil absorption
extrusion
water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42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00595B (zh
Inventor
郑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1142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00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00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0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00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0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0Devices for separating or removing fatty or oily substances or similar floating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4Devices for 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or like float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ng or removing these materials
    • E02B15/06Barriers therefor construed for applying processing agents or for collecting pollutants, e.g. absorb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4Devices for 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or like float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ng or removing these materials
    • E02B15/10Devices for removing the material from the surfa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02F2201/004Seals, conne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8Mobile apparatus and plants, e.g. mounted on a vehic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包括推进器、围油栏、吸油处理器;围油栏整体为Ω型结构,由左右两部分对称的结构组成,在中间开口处的较窄处作为进油口,左右两部分之间设有转轴;推进器为三角形结构,其后侧设有螺旋桨,用于提供驱动力,所述推进器设置于围油栏的外侧凹段内;吸油处理器在垂直方向为圆形,设置于所述围油栏的内侧圆弧形区域内,且整体靠近圆弧形区域的远离开口端位置,但不与所述围油栏连接;在所述围油栏的凹段内侧转角处设有一段向上凸起并向外倾斜的导流板。本发明通过设计全套的监测和清洁机构,能够对含油污水,特别是表层油层较薄的石油类水质进行现场清洁,且清洁效率高,速度快,适宜净水和微风浪水体的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海上石油勘探、开采、港口、码头及运油船上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泄漏。沿海城市的工厂,尤其是炼油厂,也将大量石油带入海中。近年来,储油设施有所发展,目前有的国家已建成高60米、直径82米、储油能力达7万吨的海底油库。一旦发生事故,将给海洋带来灾难性的污染。。全球石油最终储量约2954亿吨,其中约有1/3在海底。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在海上进行石油勘探,其中约23个国家开采海上油田。海上的钻井、试油、井喷、事故性漏油,都会造成污染。据不完全统计,1955至1980年间,世界上共发生较大的海上钻井事故131起。平均1000口油井要发生1次少量溢油事故,平均10000口油井发生1次油井事故。据估计,每年因人类活动进入海洋的石油约达1000万吨。石油污染不但丧失了宝贵的石油,对海洋生物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石油污染后的海区,要经过五到七年才能使生物重新繁殖。一升石油完全氧化,需要消耗四十万升海水中的溶解氧。据报道,近50年来因油污染已有1000多种海生生物灭绝,海洋生物已减少了40%。另外,石油挥发的有机蒸汽扩散到大气中同样污染环境。引发光化学烟雾,刺激人类视觉,损害环境中的有机物,引起植物坏死等。
因此,海洋石油污染治理,早就成为了全球各海洋国家重点研究的课题,但大部分相关机构的研究主要都是针对原油泄露,而对普通生活造成的污油泄露,相应地应对机制并不充分,相关的设备处理起来并不适应,但生活污水或船舶基建正常造成的水体石油类污染也会对水系造成影响,而这部分浮油往往厚度仅有几毫米,如果不进行处理,也会对水体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这些水体在波浪环境下,难以通过现有技术常用的燃烧法等现场处理,只能统一收集回收处理,但统一收集难度较大,很难保证只把上层浮油收入,可能导致大量水被回收,对治理污染的效率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通过设计全套的监测和清洁机构,能够对含油污水,特别是表层油层较薄的石油类水质进行现场清洁,且清洁效率高,速度快,适宜净水和微风浪水体的作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包括推进器、围油栏、吸油处理器;所述围油栏整体为Ω型结构,由左右两部分对称的结构组成,在中间开口处的较窄处作为进油口,左右两部分之间设有转轴;所述推进器为三角形结构,其后侧设有螺旋桨,用于提供驱动力,所述推进器设置于围油栏的外侧凹段内;所述吸油处理器在垂直方向为圆形,设置于所述围油栏的内侧圆弧形区域内,且整体靠近圆弧形区域的远离开口端位置,但不与所述围油栏连接;在所述围油栏的凹段内侧转角处设有一段向上凸起并向外倾斜的导流板;
所述围油栏为空心铝杆,在空心铝杆外侧设有充气防水布,使其能形成总高不少于40cm,浮于水面高度不少于20cm高度的浮于水面的封闭式围栏结构,两个推进器之间的间距和角度可调整,以调节围油栏进油口的宽度及航向。
进一步的,所述吸油处理器包括扁平圆柱筒型的上盖,上盖的中心上方设有圆柱筒体的废油处理器,在上盖的侧面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盖升降杆;所述盖升降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一个相对的监测器,用于监测水平面的石油类污染物情况;所述盖升降杆连接有主体浮筒,所述主体浮筒为两端开口的圆柱筒体,其上部侧面环形排布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气囊,且气囊在充气后与所述主体浮筒外壁形成上宽下窄的结构,在所述主体浮筒内设有吸油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吸油模块包括固定在所述主体浮筒内侧下部的下挡水板,且所述下挡水板的外圆周面与所述主体浮筒的内壁固定密封;所述下挡水板中心安装有伸缩缸;沿着伸缩缸为轴心,轴向阵列设置有多根长度相同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杆体,用于保持所述上挡水板和所述下挡水板之间平行;或支撑杆为固定杆,且下挡水板为活动活塞结构,伸缩缸不与下挡水板连接,且伸缩缸侧面连接到主体浮筒的内侧;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安装有挡水板;所述上挡水板与所述下挡水板外径相同,在所述上挡水板的外圆周面设有密封圈,使其能够在所述主体浮筒内上下运动,并保持所述上挡水板和所述下挡水板之间区域的密封;在所述上挡水板中部设有一个圆孔,所述伸缩缸内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穿过所述上挡水板中部的圆孔并向上侧延伸,且所述伸缩杆的侧面与所述上挡水板的圆孔密封且固定;在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有万向关节,且万向关节带有控制系统,万向关节可在伸缩杆的顶部实现多方向全角度转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万向关节的侧面设有吸油毡和收油装置,在万向关节侧面设有多个等长且轴向阵列的吸油毡支撑杆,在吸油毡支撑杆末端固定有薄环形的吸油毡环;在所述万向关节的吸油毡支撑杆的上侧设有上滚筒和上滚筒支撑杆,上滚筒支撑杆末端连接有可沿着上滚筒支撑杆转动的上滚筒,所述上滚筒的长度大于所述吸油毡环的环形宽度,且上滚筒的两端分别在吸油毡环的外圆周外侧和内圆周内侧,上滚筒与所述吸油毡环上侧紧密贴合;在所述伸缩杆靠近万向关节的位置设有垂直于所述伸缩杆的收油仓,所述收油仓的宽度大于所述上滚筒,且所述收油仓在垂直方向位于所述收油仓的下方;且万向关节的顶部用于与上滚筒支撑杆连接的那一段为不随吸油毡环的转动而转动。
进一步的,在伸缩杆侧面设有多个等长且轴向阵列的多吸油毡支撑杆,且每个多吸油毡支撑杆上设有一个垂直向上的固定杆,且在固定杆上端设有万向节,在万向节上设有吸油盘,且在伸缩杆侧面还设有小收油仓,所述小收油仓位于吸油盘内侧下方,且在万向关节的侧面设有对应吸油盘数量的小上滚筒,小上滚筒设有转轴,可以倾斜一定角度,且小上滚筒所在的万向关节的底部与伸缩杆也设有伸缩机构,可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收油仓包括上端开口的收油机壳,在所述收油机壳的上侧沿着所述吸油毡环径向方向设有一组收油刮板,且所述收油刮板与所述收油机壳的连接处设有弹簧轴;以设有弹簧轴侧为前侧,在所述收油机壳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移电机和后移电机,在所述收油机壳对应前移电机和后移电机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小孔,在前移电机和后移电机上均设有转轴和金属线,金属线穿过收油机壳上的小孔,金属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前移电机和后移电机的转轴上,且金属线中部连接设置一个吸油毡固定板,让金属线作为牵引绳,所述吸油毡固定板在牵引绳的带动下可前后移动;所述吸油毡固定板的三面与所述收油机壳内壁接触但不贴合,流出部分流道,在所述吸油毡固定板的后侧自上而下设有多个平行的吸油毡块,所述吸油毡块的后端连接在收油机壳的后侧内壁,当所述吸油毡固定板向前移动到贴紧所述收油机壳前侧内壁的时候,所述吸油毡块呈现平直状态;在所述收油机壳的左右两侧设有两个对称的挤压安装槽,在所述挤压滑槽之间安装有一个挤压框体,挤压框体的两侧设有滑槽,滑槽内安装有多个上下设置的刚性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为矩形,在挤压框体所在区域垂直设有贯穿所有挤压板的小孔,并在小孔对应的收油机壳下方设有挤压电机,所述挤压电机的转轴上带有金属线,作为挤压拉绳,并向上穿过所有挤压板的小孔,直到与最顶部的挤压板固定连接,每一个挤压板之间设有挤压弹簧;在靠近中间的至少两个挤压板中部设有线缝,所述线缝将所在的挤压板分成两半,但这两半挤压板之间贴合,在接触到挤压拉绳的时候可让挤压拉绳通过,同时保持阻挡前后两侧流体;在收油机壳的后侧底部设有一根管线作为送油管;所述送油管连接到废油处理器中。
进一步的,所述收油刮板为多个尺寸相同的竖直长条板组成的一组,每个长条板都带有弹簧轴,在长条板的顶部设有弹性橡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废油处理器包括上下设置的废油处理盒和分散剂盒,所述废油处理盒和所述分散剂盒都为圆盘形盒体,在所述废油处理盒的一侧下端设有空心的转轴,且在空心转轴内连接有从所述收油机壳来的送油管,所述空心转轴外侧设有齿轮,并在齿轮啮合处设有固定的油仓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可通过带动空心的转轴转动,进而让废油处理盒旋转出废油处理器;在所述废油仓内远离空心的转轴一侧顶部设有加压泵,加压泵下端设有延伸到废油仓底部的抽油管,上端设有可旋转的点火喷口;在废油处理盒靠近加压泵的底部设有出液孔,出液孔上带有自动开关阀;
所述分散剂盒底部设有滑块,在对应滑块的废油处理器底部设有滑槽,将分散剂盒固定在废油处理器内部,并且可以沿着废油处理器内部向外滑动,在废油处理器的内壁靠近分散剂盒向外移动的方向的避免内侧固定有分散剂加注管,且分散剂加注管的下端设有分散剂驱动泵,在分散剂加注管的顶部设有一段弯折段,并在弯折段末端设有向下的花洒,所述花洒朝向废油仓。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壳体作为盖本体,在盖本体内设有电池模块,在盖本体的内侧下方安装有转向滑轮,并在转向滑轮上放置杆拉绳,所述杆拉绳绕过转向滑轮后连接到盖升降滑轮上,在盖升降滑轮侧面设置有盖升降齿轮,盖升降齿轮侧面与垂直的连杆从动齿轮啮合,所述连杆从动齿轮连接有连杆,连杆向盖本体轴心方向眼神,并在末端设有齿,在盖本体轴心设有主驱动齿轮,连杆的齿与主驱动齿轮啮合;
所述盖升降杆包括中空的外杆和内杆,所述外杆在下,内杆在上,相互嵌套,且内杆和外杆之间设有动密封圈,保证相互运动的时候与外界密封,所述杆拉绳的另一端连接到外杆的底部,在外杆的底部到内杆的顶部之间安装有杆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能够有效实现对石油类水系的油类收集和清除,并且能提高分离处理效率,收集的油分可以直接当场分离并处理,提高连续处理效率;
本发明通过可旋转的环形的吸油毡的方式吸油,然后通过设置针对性设计的收油装置,能够确保高效率的吸油和收油效果,通过旋转不间断的收油,且可以通过调节角度,适应不同厚度的油膜,也适应一定风浪情况下的油膜,确保接触面积;同时通过固定不动的收油装置,确保能够在固定范围内实现收油,让油能被收集;
本发明设计的收油装置,不光能实现简单地接油,还能二次分离,进一步提高含油量,减少后续处理的难度;
本发明设计的废油处理器能够对油进行实时处理,避免再次回收油所带来的后续步骤,实现在线连续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2是吸油处理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吸油模块倾斜状态);
图3是吸油处理器内部剖视图(部分);
图4是盖升降杆和上盖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盖的内部结构俯视图(部分);
图6是吸油模块及收油装置的主视图;
图7是图6倾斜后的主视图;
图8是图6的俯视图;
图9是图7的俯视图;
图10是收油仓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的A-A剖面图;
图11-13是挤压过程示意图;
图14是图10的B-B剖视图;
图15是图10的C-C剖面图;
图16是图15中A区域的细节图;
图17是另一实施方式中吸油处理器的吸油模块及收油装置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7的主视图;
图19是图18倾斜后的示意图;
图20是废油处理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抽出分散剂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旋转出废油处理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喷射燃烧处理废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01推进器、02围油栏、03吸油处理器、
021导流板、022转轴、
1上盖、2废油处理器、3吸油模块、4主体浮筒、5气囊、6盖升降杆、7收油装置、8监测器、
100盖本体、101电池模块、102盖升降滑轮、103盖升降齿轮、104连杆从动齿轮、105连杆、106连杆主动齿轮、107主驱动齿轮、108转向滑轮、
201分散剂盒、202废油处理盒、
2011分散剂仓、2012分散剂加注管、2013分散剂驱动泵、2014花洒、
2021送油管、2022废油仓、2023油仓转动电机、2024出液孔、2025点火喷口、2026加压泵、2027抽油管、
301吸油毡环、302万向关节、303伸缩杆、304伸缩缸、305上挡水板、306支撑杆、307下挡水板、
301a吸油毡盘、303a固定杆、
3021吸油毡支撑杆、
3021a多吸油毡支撑杆、
601内杆、602外杆、603杆弹簧、604杆拉绳
701上滚筒、702收油仓、
701a小上滚筒、702a小收油仓、
7011上滚筒支撑杆、
70201收油机壳、70202收油刮板、70203吸油毡块、70204吸油毡固定板、70205牵引绳、70206后移电机、70207前移电机、70208挤压电机、70209挤压模块、70210挤压安装槽、
702011排水口、
702021弹簧轴、
702031漏油孔、
702091挤压框体、702092挤压板、702093挤压弹簧、702094挤压拉绳、
7020921线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上”、“下”等词语,仅仅用于方便对附图进行描述,并非限制实际使用中的方向,且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发明内所述的部分液力、电力、风力等驱动机构,未说明具体连接或运动方式的,都属于常规的现有技术方案。
如图1-16、20-23所示,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包括推进器01、围油栏02、吸油处理器03;所述围油栏02整体为Ω型结构,即后方形成一个小开口的大圆弧,前方在开口处设有向外侧延伸的非圆弧弯折段,其中非圆弧形弯折段为直角或钝角弯折,比如如图1所示的结构,围油栏02由左右两部分对称或的结构组成,左右两部分之间设有无动力的转轴022,转轴022方便调节整体围油栏02之间的间距,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将围油栏02后方单独设置为一段弧形结构,以增加使用面积范围。把左右两部分的中间开口处的较窄处作为进油口,围油栏02的开口端向前运动的时候会让表面浮油从进油口向后方的圆弧段区域运动;所述推进器01为三角形结构或其他类似结构的无人船,其内部带有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以单独控制推进器01,也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模块,附带控制吸油处理器03,推进器01后侧设有螺旋桨,用于提供驱动力,所述推进器01设置于围油栏02的外侧凹段内;所述吸油处理器03在垂直方向为圆形,设置于所述围油栏02的内侧圆弧形区域内,且整体靠近圆弧形区域的远离开口端位置,但可以不与所述围油栏02连接,以避免在风浪较大的时候影响安全;在所述围油栏02的凹段内侧转角处设有一段向上凸起并向外倾斜的导流板021,以便在表层油膜向圆弧形区域快速运动的时候在导流板021的引导下,不容易溢出围油栏02的区域;
所述围油栏为空心铝杆,在空心铝杆外侧设有充气防水布,充气泵设置于推进器01上,使围油栏02能形成总高不少于40cm,优选60cm,浮于水面高度不少于20cm,优选30cm高度的浮于水面的封闭式围栏结构,两个推进器01之间的间距和角度可调整,以调节围油栏02进油口的宽度及航向,且保证两个推进器01之间匀速前进。
所述吸油处理器03包括扁平圆柱筒型的上盖1,在上盖1内设有电池模块101,且上盖1的顶部设有光伏板,连接到电池模块101进行补充充电,以便减少单独充电的需求。上盖1的中心上方设有圆柱筒体的废油处理器2,在上盖1的侧面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盖升降杆6;所述盖升降杆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一个相对的监测器8,可以通过在水面上下分别发送射线(可采用红外或激光的现有技术,如LSOD-M系列微型非接触油迹探测器),根据返回距离或其他现有的方式判断油膜的厚度,用于监测水平面的石油类污染物情况;所述盖升降杆6连接有主体浮筒4,所述主体浮筒4为两端开口的圆柱筒体,其上部侧面环形排布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气囊5,且气囊5在充气后与所述主体浮筒4外壁形成上宽下窄(如图3所示的倒直角三角形)的结构。在所述主体浮筒4内设有吸油模块3,吸油模块3附近设有收油装置7,气囊5需要确保能实现让整个装置上下运动,并让所述吸油模块3能在接触到油膜的位置即水面位置,而收油装置7不能在水面下方。
所述吸油模块3包括固定在所述主体浮筒4内侧下部的下挡水板307,下挡水板307的下部与主体浮筒4还有一定间距,以便内部可以根据水体密度不同安装加重块或其他监测设备等,所述下挡水板307的外圆周面与所述主体浮筒4的内壁固定密封,让其上部区域能形成浮筒;所述下挡水板307中心安装有伸缩缸304;沿着伸缩缸304为轴心轴向阵列设置有多根长度相同的支撑杆306,所述支撑杆306为可伸缩杆体,优选液压阻尼伸缩杆,用于保持所述上挡水板305和所述下挡水板307之间平行,上挡水板305上下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在其上方的主体浮筒4内如果有积水的时候可以方便推出,并增加浮力,其内部的空间活动体积不大,不会因为气压造成太大困难,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内部加一个真空泵和气瓶,以减少对内部运动的气压影响;所述支撑杆306的顶部设置安装有挡水板305;所述上挡水板305与所述下挡水板307外径相同,在所述上挡水板305的外圆周面设有密封圈,使其能够在所述主体浮筒4内上下运动,并保持所述上挡水板305和所述下挡水板307之间区域的密封;在所述上挡水板305中部设有一个圆孔,所述伸缩缸304内设有伸缩杆303,所述伸缩杆303穿过所述上挡水板305中部的圆孔并向上侧延伸,且所述伸缩杆303的侧面与所述上挡水板305的圆孔密封且固定;在所述伸缩杆303的顶部设有万向关节302,所述万向关节302为现有市购可控万向关节,具备两个旋转自由度(如ABB机械臂用万向关节),且万向关节302带有控制系统,万向关节302可在伸缩杆303的顶部实现多方向全角度转动,具体的转动角度需要考虑结构本身的尺寸,以及所监测的油膜的厚度因素,如果油膜厚度较大,可以倾角大一些,以避免阻力过大,如果油膜厚度较小,可以倾角小一些,以提高收集效率;在所述万向关节302的侧面设有吸油毡和收油装置,具体是,在万向关节302侧面设有多个等长且轴向阵列的吸油毡支撑杆3021,在吸油毡支撑杆3021末端固定有薄环形的吸油毡环301,吸油毡环301内设有金属网格支架,以维持吸油毡环301整体强度不变形;在所述万向关节302的吸油毡支撑杆3021的上侧设有上滚筒701和上滚筒支撑杆7011,上滚筒支撑杆7011末端连接有可沿着上滚筒支撑杆7011转动的上滚筒701,所述上滚筒701的长度大于所述吸油毡环301的环形宽度,且上滚筒701的两端分别在吸油毡环301的外圆周外侧和内圆周内侧,上滚筒701与所述吸油毡环301上侧紧密贴合;在所述伸缩杆303靠近万向关节302的位置设有垂直于所述伸缩杆303的收油仓702,所述收油仓702的宽度大于所述上滚筒701,且所述收油仓702在垂直方向位于所述收油仓702的下方。
上述方案中,还有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是,下挡水板307不与主体浮筒4固定,而是密封活动活塞的结构,伸缩缸304连接到主体浮筒4侧壁,而支撑杆306为固定杆,当伸缩杆303上下移动的时候,可以带动上挡水板305和下挡水板307统一上下移动,因此带来的重心变化通过气囊5调节。
所述收油仓702包括上端开口的收油机壳70201,在所述收油机壳70201的上侧沿着所述吸油毡环301径向方向设有一组收油刮板70202,且所述收油刮板70202与所述收油机壳70201的连接处设有弹簧轴702021;以设有弹簧轴702021侧为前侧,在所述收油机壳7020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移电机70207和后移电机70206,在所述收油机壳70201对应前移电机70207和后移电机70206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小孔,在前移电机70207和后移电机70206上均设有转轴和金属线,金属线穿过收油机壳70201上的小孔,金属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前移电机70207和后移电机70206的转轴上,且金属线中部连接设置一个吸油毡固定板70204,让金属线作为牵引绳70205,所述吸油毡固定板70204在牵引绳70205的带动下可前后移动;所述吸油毡固定板70204的三面与所述收油机壳70201内壁接触但不贴合,流出部分流道,可设置滑槽限定其只能前后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保持与收油机壳70201前后侧的平行,在所述吸油毡固定板70204的后侧自上而下设有多个平行的吸油毡块70203,所述吸油毡块70203的后端连接在收油机壳70201的后侧内壁,当所述吸油毡固定板70204向前移动到贴紧所述收油机壳70201前侧内壁的时候,所述吸油毡块70203呈现平直状态;在所述收油机壳70201的左右两侧设有两个对称的挤压安装槽70210,在所述挤压滑槽70210之间安装有一个挤压框体702091,挤压框体的两侧设有滑槽,滑槽内安装有多个上下设置的刚性的挤压板702092,所述挤压板702092为矩形,在挤压框体702091所在区域垂直设有贯穿所有挤压板702092的小孔,并在小孔对应的收油机壳70201下方设有挤压电机70208,所述挤压电机70208的转轴上带有金属线,作为挤压拉绳702094,并向上穿过所有挤压板702092的小孔,直到与最顶部的挤压板702092固定连接,每一个挤压板702092之间设有挤压弹簧702093;在靠近中间的至少两个挤压板709092中部设有线缝7020921,所述线缝7020921将所在的挤压板709092分成两半,但这两半挤压板709092之间贴合,在接触到挤压拉绳702094的时候可让挤压拉绳702094通过,同时保持阻挡前后两侧流体;在收油机壳70201的后侧底部设有一根管线作为送油管2021,在送油管2021与收油机壳70201之间设有阀门,且送油管2021上带有抽油泵;所述送油管2021连接到废油处理器2中。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让从吸油毡环301上被挤下来的废油通过适配吸油毡环301的倾斜角度的收油刮板70202进入收油仓702,然后再在收油仓702内通过吸油毡块70203和挤压模块70209的共同作用,对废油二次分离,而多余的水从排水口702011排出。
如图11-13,分离的过程主要包括,通过后移电机70206带动牵引绳70205把吸油毡固定板70204带动往后运动,此时吸油毡块70203会挤成一团,吸油毡固定板70204会让除了吸附在吸油毡块70203上的油以外的其他液体流到吸油毡固定板70204右侧,然后通过挤压拉绳702094带动挤压板702092向下运动,压住吸油毡块70203但不压紧,且牵引绳70205通过线缝7020921,不会对挤压板702092造成损坏,然后驱动前移电机70207回拉吸油毡固定板70204,此时挤压板702092把吸油毡块70203上的油挤出并留在挤压板702092的左侧,由于在吸油毡块70203上设有多个漏油孔702031,上层的油也可以流下去,通过送油管2021送走,同时打开排水口702011排出吸油毡固定板70204右侧的液体。
所述收油刮板70202为多个尺寸相同的竖直长条板组成的一组,每个长条板都带有弹簧轴702021,在长条板的顶部设有弹性橡胶层。
所述废油处理器2包括上下设置的废油处理盒202和分散剂盒201,所述废油处理盒202和所述分散剂盒2021都为圆盘形盒体,在所述废油处理盒202的一侧下端设有空心的转轴,且在空心转轴内连接有从所述收油机壳70201来的送油管2021,所述空心转轴外侧设有齿轮,并在齿轮啮合处设有固定的油仓转动电机2023,转动电机2023可通过带动空心的转轴转动,进而让废油处理盒202旋转出废油处理器2;在所述废油仓2022内远离空心的转轴一侧顶部设有加压泵,加压泵下端设有延伸到废油仓2022底部的抽油管2027,上端设有可旋转的点火喷口2025;在废油处理盒202靠近加压泵2026的底部设有出液孔2024,出液孔2024上带有自动开关阀;
所述分散剂盒201底部设有滑块,在对应滑块的废油处理器2底部设有滑槽,将分散剂盒201固定在废油处理器2内部,并且可以沿着废油处理器2内部向外滑动,类似抽屉结构,可以直接拉出,在废油处理器2的内壁靠近分散剂盒201向外移动的方向的避免内侧固定有分散剂加注管2012,且分散剂加注管2012的下端设有分散剂驱动泵2013,在分散剂加注管2012的顶部设有一段弯折段,并在弯折段末端设有向下的花洒2014,所述花洒2014朝向废油仓2022,由于分散剂驱动泵2013设置于卡住分散剂盒201向外移动的位置,能确保人工添加分散剂的时候不会用力过猛将其全部取出,如果需要取出维护需要先取下分散剂驱动泵2013等。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为分散剂盒201上设置一个柔性盖体,避免内部的分散剂在风浪中洒出,当然,即使没有柔性盖体,根据目前的结构,洒出也是回落到分散剂盒201内,不会外溢,在分散剂盒201到废油处理器2外壳上设有卡扣固定。当废油从收油机壳70201内送入废油处理器2后,可以直接旋转废油处理盒202,然后开启点火喷口让其通过转轴转动到合适的喷燃位置,通过泵送到喷头雾化,然后将雾化的废油喷射再点火,将本次储存的废油清除。也可以连续作业,而非单次清除废油,但建议在风浪较小的时候操作,以避免火烧到其他装置。点火机构为现有的电打火机构。或者在某些情况下,直接用分散剂盒201内的分散剂通过花洒2014送入废油处理盒202内,然后通过点火喷口在不点火的情况下,角度朝下冲击搅拌,提高分散剂的效果,最后的废油处理后可以重新排放水体中,使其无害化。
所述上盖1的壳体作为盖本体100,在盖本体100内设有电池模块101,在盖本体100的内侧下方安装有转向滑轮108,并在转向滑轮108上放置杆拉绳604,所述杆拉绳604绕过转向滑轮108后连接到盖升降滑轮102上,在盖升降滑轮102侧面设置有盖升降齿轮103,盖升降齿轮103侧面与垂直的连杆从动齿轮104啮合,所述连杆从动齿轮104连接有连杆105,连杆105向盖本体100轴心方向眼神,并在末端设有齿,在盖本体100轴心设有主驱动齿轮107,连杆105的齿与主驱动齿轮107啮合;
所述盖升降杆6包括中空的外杆602和内杆601,所述外杆在下,内杆601在上,相互嵌套,且内杆601和外杆602之间设有动密封圈,保证相互运动的时候与外界密封,所述杆拉绳604的另一端连接到外杆602的底部,在外杆602的底部到内杆601的顶部之间安装有杆弹簧603,当受力上拉的时候,杆拉绳604会让外杆602和内杆601运动靠近,由于采用的一个主驱动齿轮107,可以确保速度相同,避免出现因为不同步导致卡死的情况,当失去拉力,杆弹簧603能驱动复位,以此调节整个上盖1的整体高度和吸油处理器03的整体重心。
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可以在采收油膜的时候,实现对油膜的全面覆盖,并且能够通过旋转带动水也转动,就算吸油毡环没有浸入水的那一侧的油也能转动到另一侧,方便回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大部分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但吸油模块3的结构有一定区别,如图17-19所示,在伸缩杆303侧面设有多个等长且轴向阵列的多吸油毡支撑杆3021a,且每个多吸油毡支撑杆3021a上设有一个垂直向上的固定杆303a,且在固定杆303a上端设有万向节,在万向节上设有吸油盘301a,且在伸缩杆303侧面还设有小收油仓702a,所述小收油仓702a位于吸油盘301a内侧下方,且在万向关节302的侧面设有对应吸油盘301a数量的小上滚筒701a,小上滚筒701a设有转轴,可以倾斜一定角度,且小上滚筒702a所在的万向关节302的底部与伸缩杆303也设有伸缩机构,可上下移动。采用本实施例,可以针对波浪较大而油膜较薄的区域,所有的吸油盘301a都朝向外侧向下倾斜,以便左右摇晃都能对两侧采油,提高回收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

Claims (9)

1.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进器(01)、围油栏(02)、吸油处理器(03);所述围油栏(02)整体为Ω型结构,由左右两部分对称的结构组成,在中间开口处的较窄处作为进油口,左右两部分之间设有转轴(022);所述推进器为三角形结构,其后侧设有螺旋桨,用于提供驱动力,所述推进器(01)设置于围油栏(02)的外侧凹段内;所述吸油处理器(03)在垂直方向为圆形,设置于所述围油栏(02)的内侧圆弧形区域内,且整体靠近圆弧形区域的远离开口端位置,但不与所述围油栏(02)连接;在所述围油栏(02)的凹段内侧转角处设有一段向上凸起并向外倾斜的导流板(021);
所述围油栏为空心铝杆,在空心铝杆外侧设有充气防水布,使其能形成总高不少于40cm,浮于水面高度不少于20cm高度的浮于水面的封闭式围栏结构,两个推进器(01)之间的间距和角度可调整,以调节围油栏(02)进油口的宽度及航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处理器(03)包括扁平圆柱筒型的上盖(1),上盖(1)的中心上方设有圆柱筒体的废油处理器(2),在上盖(1)的侧面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盖升降杆(6);所述盖升降杆(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一个相对的监测器,用于监测水平面的石油类污染物情况;所述盖升降杆(6)连接有主体浮筒(4),所述主体浮筒(4)为两端开口的圆柱筒体,其上部侧面环形排布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气囊(5),且气囊(5)在充气后与所述主体浮筒(4)外壁形成上宽下窄的结构,在所述主体浮筒(4)内设有吸油模块(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模块(3)包括固定在所述主体浮筒(4)内侧下部的下挡水板(307),且所述下挡水板(307)的外圆周面与所述主体浮筒(4)的内壁固定密封;所述下挡水板(307)中心安装有伸缩缸(304);沿着伸缩缸(304)为轴心,轴向阵列设置有多根长度相同的支撑杆(306),所述支撑杆(306)为可伸缩杆体,用于保持所述上挡水板(305)和所述下挡水板(307)之间平行;或支撑杆(306)为固定杆,且下挡水板(307)为活动活塞结构,伸缩缸(304)不与下挡水板(307)连接,且伸缩缸(304)侧面连接到主体浮筒(4)的内侧;所述支撑杆(306)的顶部设置安装有挡水板(305);所述上挡水板(305)与所述下挡水板(307)外径相同,在所述上挡水板(305)的外圆周面设有密封圈,使其能够在所述主体浮筒(4)内上下运动,并保持所述上挡水板(305)和所述下挡水板(307)之间区域的密封;在所述上挡水板(305)中部设有一个圆孔,所述伸缩缸(304)内设有伸缩杆(303),所述伸缩杆(303)穿过所述上挡水板(305)中部的圆孔并向上侧延伸,且所述伸缩杆(303的侧面与所述上挡水板(305)的圆孔密封且固定;在所述伸缩杆(303)的顶部设有万向关节(302),且万向关节(302)带有控制系统,万向关节(302)可在伸缩杆(303)的顶部实现多方向全角度转动;在所述万向关节(302)的侧面设有吸油毡和收油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万向关节(302)侧面设有多个等长且轴向阵列的吸油毡支撑杆(3021),在吸油毡支撑杆(3021)末端固定有薄环形的吸油毡环(301);在所述万向关节(302)的吸油毡支撑杆(3021)的上侧设有上滚筒(701)和上滚筒支撑杆(7011),上滚筒支撑杆(7011)末端连接有可沿着上滚筒支撑杆(7011)转动的上滚筒(701),所述上滚筒(701)的长度大于所述吸油毡环(301)的环形宽度,且上滚筒(701)的两端分别在吸油毡环(301)的外圆周外侧和内圆周内侧,上滚筒(701)与所述吸油毡环(301)上侧紧密贴合;在所述伸缩杆(303)靠近万向关节(302)的位置设有垂直于所述伸缩杆(303)的收油仓(702),所述收油仓(702)的宽度大于所述上滚筒(701),且所述收油仓(702)在垂直方向位于所述收油仓(702)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伸缩杆(303)侧面设有多个等长且轴向阵列的多吸油毡支撑杆(3021a),且每个多吸油毡支撑杆(3021a)上设有一个垂直向上的固定杆(303a),且在固定杆(303a)上端设有万向节,在万向节上设有吸油盘(301a),且在伸缩杆(303)侧面还设有小收油仓(702a),所述小收油仓(702a)位于吸油盘(301a)内侧下方,且在万向关节(302)的侧面设有对应吸油盘(301a)数量的小上滚筒(701a),小上滚筒(701a)设有转轴,可以倾斜一定角度,且小上滚筒(702a)所在的万向关节(302)的底部与伸缩杆(303)也设有伸缩机构,可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油仓(702)包括上端开口的收油机壳(70201),在所述收油机壳(70201)的上侧沿着所述吸油毡环(301)径向方向设有一组收油刮板(70202),且所述收油刮板(70202)与所述收油机壳(70201)的连接处设有弹簧轴(702021);以设有弹簧轴(702021)侧为前侧,在所述收油机壳(7020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移电机(70207)和后移电机(70206),在所述收油机壳(70201)对应前移电机70207)和后移电机70206)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小孔,在前移电机(70207)和后移电机70206)上均设有转轴和金属线,金属线穿过收油机壳(70201)上的小孔,金属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前移电机(70207)和后移电机(70206)的转轴上,且金属线中部连接设置一个吸油毡固定板(70204),让金属线作为牵引绳(70205),所述吸油毡固定板(70204)在牵引绳(70205)的带动下可前后移动;所述吸油毡固定板(70204)的三面与所述收油机壳(70201)内壁接触但不贴合,流出部分流道,在所述吸油毡固定板(70204)的后侧自上而下设有多个平行的吸油毡块(70203),所述吸油毡块(70203)的后端连接在收油机壳(70201)的后侧内壁,当所述吸油毡固定板(70204)向前移动到贴紧所述收油机壳(70201)前侧内壁的时候,所述吸油毡块(70203)呈现平直状态;在所述收油机壳(70201)的左右两侧设有两个对称的挤压安装槽(70210),在所述挤压滑槽(70210)之间安装有一个挤压框体(702091),挤压框体的两侧设有滑槽,滑槽内安装有多个上下设置的刚性的挤压板(702092),所述挤压板(702092)为矩形,在挤压框体(702091)所在区域垂直设有贯穿所有挤压板(702092)的小孔,并在小孔对应的收油机壳(70201)下方设有挤压电机(70208),所述挤压电机(70208)的转轴上带有金属线,作为挤压拉绳(702094),并向上穿过所有挤压板(702092)的小孔,直到与最顶部的挤压板(702092)固定连接,每一个挤压板(702092)之间设有挤压弹簧(702093);在靠近中间的至少两个挤压板(709092)中部设有线缝(7020921),所述线缝(7020921)将所在的挤压板709092)分成两半,但这两半挤压板(709092)之间贴合,在接触到挤压拉绳(702094)的时候可让挤压拉绳(702094)通过,同时保持阻挡前后两侧流体;在收油机壳(70201)的后侧底部设有一根管线作为送油管(2021);所述送油管(2021)连接到废油处理器(2)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油刮板(70202)为多个尺寸相同的竖直长条板组成的一组,每个长条板都带有弹簧轴(702021),在长条板的顶部设有弹性橡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油处理器(2)包括上下设置的废油处理盒(202)和分散剂盒(2021),所述废油处理盒(202)和所述分散剂盒(2021)都为圆盘形盒体,在所述废油处理盒(202)的一侧下端设有空心的转轴,且在空心转轴内连接有从所述收油机壳(70201)来的送油管(2021),所述空心转轴外侧设有齿轮,并在齿轮啮合处设有固定的油仓转动电机(2023),转动电机(2023)可通过带动空心的转轴转动,进而让废油处理盒(202)旋转出废油处理器(2);在所述废油仓(2022)内远离空心的转轴一侧顶部设有加压泵,加压泵下端设有延伸到废油仓(2022)底部的抽油管(2027),上端设有可旋转的点火喷口(2025);在废油处理盒(202)靠近加压泵(2026)的底部设有出液孔(2024),出液孔(2024)上带有自动开关阀;
所述分散剂盒(201)底部设有滑块,在对应滑块的废油处理器(2)底部设有滑槽,将分散剂盒(201)固定在废油处理器(2)内部,并且可以沿着废油处理器(2)内部向外滑动,在废油处理器(2)的内壁靠近分散剂盒(201)向外移动的方向的避免内侧固定有分散剂加注管(2012),且分散剂加注管(2012)的下端设有分散剂驱动泵(2013),在分散剂加注管(2012)的顶部设有一段弯折段,并在弯折段末端设有向下的花洒(2014),所述花洒(2014)朝向废油仓(202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壳体作为盖本体(100),在盖本体(100)内设有电池模块(101),在盖本体(100)的内侧下方安装有转向滑轮(108),并在转向滑轮(108)上放置杆拉绳(604),所述杆拉绳(604)绕过转向滑轮(108)后连接到盖升降滑轮(102)上,在盖升降滑轮(102)侧面设置有盖升降齿轮(103),盖升降齿轮(103)侧面与垂直的连杆从动齿轮104)啮合,所述连杆从动齿轮(104)连接有连杆(105),连杆(105)向盖本体(100)轴心方向眼神,并在末端设有齿,在盖本体(100)轴心设有主驱动齿轮(107),连杆(105)的齿与主驱动齿轮(107)啮合;
所述盖升降杆(6)包括中空的外杆(602)和内杆(601),所述外杆在下,内杆在上,相互嵌套,且内杆(601)和外杆(602)之间设有动密封圈,保证相互运动的时候与外界密封,所述杆拉绳(604)的另一端连接到外杆(602)的底部,在外杆(602)的底部到内杆(601)的顶部之间安装有杆弹簧(603)。
CN202111114256.1A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 Active CN113800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4256.1A CN113800595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4256.1A CN113800595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0595A true CN113800595A (zh) 2021-12-17
CN113800595B CN113800595B (zh) 2023-03-14

Family

ID=78940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4256.1A Active CN113800595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0059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024646D0 (en) * 1989-11-20 1991-01-02 Pearson R D Oil slick skimmer
CN105926555A (zh) * 2016-05-18 2016-09-07 上海化工研究院 一种浮筏式排污集脱油装置
RU2642864C1 (ru) * 2017-04-24 2018-01-29 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Голубенко Способ сбора нефти и нефтепродуктов с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воды
CN111395286A (zh) * 2020-04-27 2020-07-10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充气式溢油围油栏
CN112813940A (zh) * 2021-01-05 2021-05-18 永城职业学院 一种用于水面清理的智能油水分离装置
CN213897047U (zh) * 2020-11-02 2021-08-06 马济飞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清理收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024646D0 (en) * 1989-11-20 1991-01-02 Pearson R D Oil slick skimmer
CN105926555A (zh) * 2016-05-18 2016-09-07 上海化工研究院 一种浮筏式排污集脱油装置
RU2642864C1 (ru) * 2017-04-24 2018-01-29 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Голубенко Способ сбора нефти и нефтепродуктов с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воды
CN111395286A (zh) * 2020-04-27 2020-07-10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充气式溢油围油栏
CN213897047U (zh) * 2020-11-02 2021-08-06 马济飞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清理收集装置
CN112813940A (zh) * 2021-01-05 2021-05-18 永城职业学院 一种用于水面清理的智能油水分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0595B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6338B (zh) 一种移动式海洋微塑料回收装置
US3731813A (en) Floating debris recovery apparatus
KR101808514B1 (ko) 무인 오일회수장치
KR102197606B1 (ko) 부유물 청소 및 녹조방지장치
CN104895030A (zh) 海洋溢油收集设备
US3666099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liquids
US3700107A (en) Apparatus for recovery of floating substances
CN109763467A (zh) 海上石油泄漏污染物回收装置
CN109653177B (zh) 一种河道浮油回收装置
CN107574805A (zh) 石油泄漏污染处理回收装置
CN109736277A (zh) 一种海上快速吸污装置及其吸污围栏和吸污围栏系统
CN108221903A (zh) 一种潮流能驱动的海上漂浮式垃圾回收装置
CN114108586B (zh) 一种自动巡航式智能漂浮垃圾收集器及收集方法
CN113152398B (zh) 一种海上交通溢油回收装置
GB2480858A (en) An oil spill recovery system
CN113800595B (zh) 一种石油类水质清洁装置
CN101565942A (zh) 海上铲式浮油收集器
CN116623632B (zh) 一种用于海洋生物保护的海面清理装置
CN111572769A (zh) 一种海岸线垃圾回收机器人
CN214216093U (zh) 一种带有浮油回收装置的遥控游艇
CN115233636A (zh) 一种模块化双翼式智能吸油船
CN110341899B (zh) 一种智能海上垃圾回收船
CN112591019A (zh) 一种水面浮油回收船
CN204174599U (zh) 漂浮物打捞收集装置
CN213448380U (zh) 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