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7831A - 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7831A
CN113797831A CN202111176064.3A CN202111176064A CN113797831A CN 113797831 A CN113797831 A CN 113797831A CN 202111176064 A CN202111176064 A CN 202111176064A CN 113797831 A CN113797831 A CN 113797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fixedly connected
rod
cylinder
sti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760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润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1760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78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7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783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01B32/182Graph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混合设备包括罐体以及设在罐体上部的罐盖,所述罐盖上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料斗,本发明涉及石墨烯加工技术领域。该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通过传动主轴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处的第一限位孔推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又通过传动滑块与环形曲线轨槽滑动,使传动杆转动并上下移动,传动杆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杆推动隔料板上下摆动,原料通过漏料孔进入罐体的内部,进而使得石墨烯原料均匀而缓慢的进料,减小了搅拌的时间,不仅提升了混合效果和搅拌效率,还不影响到工程的进度,达到了材料容易搅拌充分的效果,解决了大多数搅拌机由于结构较简单,容易造成材料搅拌不充分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碳原子呈六角形蜂巢结构状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的应用涵盖了光学、电学、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和新能源等领域,并且拥有极高的开发潜能和利用价值。
在石墨烯加工时需要对物料进行搅拌,当现有的搅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石墨烯材料一次性进入搅拌机构中,延长了搅拌的时间,容易使得石墨烯材料与其他原材料的混合效果较差,导致了搅拌效率不高,影响了工程的进度,而且因为石墨原材料具有柔腻、滑软的特性,使石墨烯加工设备在出料时容易发生堵塞,造成设备的运行不畅,从而影响生产加工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解决了现有的搅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石墨烯材料与其他原材料的混合效果较差,延长了搅拌的时间,搅拌效率低,和石墨烯加工设备在出料时容易发生堵塞,造成设备的运行不畅,影响生产加工的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定量的原料,并将将原料通过放在混合设备的内部;
步骤二、混合设备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处理,同时混合设备对原料进行加热处理;
步骤三、在步骤二中,混合设备将原料混合搅拌好后,在通过排出口排出并进行加工。
在上述步骤中所提及到的混合设备包括罐体以及设在罐体上部的罐盖,所述罐盖上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料斗,所述罐盖内侧下部的中心和外侧分别设有混合搅拌机构和传料机构,所述混合搅拌机构包括固定筒、均匀下料构件和传动构件和搅动构件,所述固定筒与罐盖内侧的中外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的底部通过第一转动环转动连接有转动盘,且转动盘表面的外侧开设有多组第一限位孔,所述均匀下料构件包括多组隔料板,且隔料板的俯视截面图为扇形结构,所述隔料板最小弧度的一侧与转动盘的外侧铰接,所述隔料板的表面开设有多组漏料孔,且漏料孔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半锥形弧板,所述隔料板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侧漏阻隔板,且防侧漏阻隔板的主视截面图为三角形结构;
所述传动构件包括传动筒和多组传动杆,所述传动筒与固定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筒的内侧开设有多组环形曲线轨槽,所述传动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滑块,且传动滑块与环形曲线轨槽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中部贯穿于第一限位孔处,所述传动杆的中下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隔料板底侧的中部铰接;
所述防侧漏阻隔板内部的外侧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定筒和抵杆,所述缓冲定筒与防侧漏阻隔板内部的外侧固定连接,且抵杆贯穿于缓冲定筒的底部,所述抵杆与缓冲定筒滑动连接,且抵杆与缓冲定筒之间假夹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搅动构件包括传动主轴,所述传动主轴的中上部贯穿于转动盘的中部并与转动盘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主轴的中下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支杆,且搅拌支杆外端的上部设有顶撞组件,所述传动杆的下部贯穿于搅拌支杆处,且传动杆于搅拌支杆滑动连接,所述顶撞组件包括固定杆和抵筒,所述固定杆的底端与传动主轴的外端固定连接,且抵筒套设在固定杆的上端,所述抵筒与固定杆限位滑动连接,且抵筒与固定杆之间假夹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抵杆的底部与抵筒的上部碰触。
优选的,所述传动主轴的底端铰接有多组搅拌活动杆,且搅拌活动杆的上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的一端与传动杆的底端铰接,所述传动主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罐盖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于罐盖的中部且与传动主轴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料机构包括连接环板和传送筒,所述连接环板通过第二转动环与罐盖内侧的外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环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形内齿轨。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上部的左侧开设有齿轮传动口,且齿轮传动口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固定板,两组所述齿轮固定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与环形内齿轨处啮合传动,所述传动主轴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板的底部通过连接拉杆与传送筒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传送筒贯穿于罐体的内侧,且传送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桨叶,且螺旋桨叶与罐体内腔的侧壁压接,所述传送筒内腔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下料斗。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侧壁为双层结构,且罐体双层结构的内侧设有加热组件,所述罐体的外侧套设有隔热防护套筒。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筒、传料轮和隔料闸板,所述出料筒的内腔通过两组分隔板从前到后分隔为传动腔、下料腔和滑动腔,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的表面开设有滑槽口,所述传料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贯穿于滑槽口并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块,所述传动腔和滑动腔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轨,所述滑动连接块与限位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位于传动腔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出料筒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微电机,所述微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于传动腔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传动。
优选的,所述隔料闸板贯穿于出料筒上部的右侧,且隔料闸板的左端开设有尖角,所述出料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输出端与隔料闸板的右端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通过传动主轴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处的第一限位孔推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又通过传动滑块与环形曲线轨槽滑动,使传动杆转动并上下移动,传动杆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杆推动隔料板上下摆动,原料通过漏料孔进入罐体的内部,进而使得石墨烯原料均匀而缓慢的进料,减小了搅拌的时间,不仅提升了混合效果和搅拌效率,还不影响到工程的进度,达到了材料容易搅拌充分的效果,解决了大多数搅拌机由于结构较简单,容易造成材料搅拌不充分的问题。
(2)、该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通过隔料板处的缓冲机构与顶撞组件碰撞,使得隔料板震落原料,抵杆的底部与抵筒的上部产生碰触,使原料下落更加顺畅,同时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进行缓冲,避免隔料板与搅拌支杆直接碰撞,导致设备元件受损,缩小设备的使用寿命。
(3)、该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第一齿轮又与环形内齿轨处啮合传动,使连接环板带动通过连接拉杆连接的传送筒转动,从而传送筒外侧连接的螺旋桨叶对罐体内部的原料进行向上输送,并通过下料斗重新落在均匀下料构件的上部,并进行均匀下料和搅拌,带动原料做上下往复传动送料并重新分配,增加了搅拌机的搅拌结构,达到了材料容易搅拌充分的效果。
(4)、该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通过电推杆推动,传料轮通过第三弹簧推动滑动连接块上升,传料轮的上部弹至罐体内腔的底部,微电机带动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从而使转动轴连接的传料轮转动,并对原料进行向下传动输出,并且可以有效的把压实的物料进行松弛,使物料通过导料板更好的进行排出,防止物料压实后无法排出,同时使出料更加快捷,更加省心。
(5)、该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通过传送筒外侧连接的螺旋桨叶传送的过程中,加热组件对原料进行加热处理,增加了搅拌原料的温度,降低了粘度,提高了搅拌效率,隔热防护套筒有效的避免被加热的混合设备的外壁烫伤操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均匀下料构件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隔料板俯视状态的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隔料板仰视状态的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固定筒的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传动筒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转动盘的结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顶撞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连接环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传料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搅拌叶的结构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出料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出料机构的结构右视图。
图中:1、罐体;2、罐盖;21、进料斗;3、混合搅拌机构;31、固定筒;311、齿轮传动口;312、齿轮固定板;313、第一齿轮;32、均匀下料构件;321、隔料板;3211、漏料孔;3212、半锥形弧板;322、防侧漏阻隔板;323、缓冲机构;3231、缓冲定筒;3232、抵杆;3233、第一弹簧;33、传动构件;331、传动筒;3311、环形曲线轨槽;332、传动杆;3321、传动滑块;333、第一连接杆;34、搅动构件;341、传动主轴;342、搅拌支杆;343、顶撞组件;3431、固定杆;3432、抵筒;3433、第二弹簧;344、搅拌活动杆;3441、第二连接杆;345、搅拌叶;346、第二齿轮;35、转动盘;351、第一限位孔;36、第一转动环;4、传料机构;41、连接环板;42、传送筒;421、螺旋桨叶;422、下料斗;43、第二转动环;44、环形内齿轨;45、连接拉杆;5、加热组件;6、隔热防护套筒;7、出料机构;71、出料筒;711、传动腔;712、下料腔;713、滑动腔;72、传料轮;721、转动轴;722、滑动连接块;723、第三齿轮;73、隔料闸板;731、尖角;74、分隔板;741、滑槽口;75、限位滑轨;76、弹簧;77、微电机;771、第四齿轮;78、电推杆;8、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定量的原料,并将将原料通过放在混合设备的内部;
步骤二、混合设备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处理,同时混合设备对原料进行加热处理;
步骤三、在步骤二中,混合设备将原料混合搅拌好后,在通过排出口排出并进行加工。
在上述步骤中所提及到的混合设备包括罐体1以及设在罐体1上部的罐盖2,罐体1的侧壁为双层结构,且罐体1双层结构的内侧设有加热组件5,罐体1的外侧套设有隔热防护套筒6,通过传送筒42外侧连接的螺旋桨叶421传送的过程中,加热组件5对原料进行加热处理,增加了搅拌原料的温度,降低了粘度,提高了搅拌效率,隔热防护套筒6有效的避免被加热的混合设备的外壁烫伤操作人员,罐盖2上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料斗21,罐盖2内侧下部的中心和外侧分别设有混合搅拌机构3和传料机构4,混合搅拌机构3包括固定筒31、均匀下料构件32和传动构件33和搅动构件34,固定筒31与罐盖2内侧的中外部固定连接,固定筒31的底部通过第一转动环36转动连接有转动盘35,且转动盘35表面的外侧开设有多组第一限位孔351,均匀下料构件32包括多组隔料板321,且隔料板321的俯视截面图为扇形结构,隔料板321最小弧度的一侧与转动盘35的外侧铰接,隔料板321的表面开设有多组漏料孔3211,且漏料孔321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半锥形弧板3212,半锥形弧板3212在朝向罐体1中心的位置留有孔口,并且孔口与漏料孔3211,隔料板321在下降时,原料会通过漏料孔3211排出,隔料板321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侧漏阻隔板322,且防侧漏阻隔板322的主视截面图为三角形结构,通过设置防侧漏阻隔板322,防止多组隔料板321在交错摆动的过程中,原料直接通过多组隔料板321之间的间隙处落至罐体1内腔的下部,传动构件33包括传动筒331和多组传动杆332,传动筒331与固定筒31的内部固定连接,传动筒331的内侧开设有多组环形曲线轨槽3311,传动杆332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滑块3321,且传动滑块3321与环形曲线轨槽3311滑动连接,在传动杆332移动过程中,左右两侧的传动杆332同时上升或下降,前后两侧的传动杆332与左右两侧的传动杆332做相反的运动,传动杆332的中部贯穿于第一限位孔351处,传动杆332的中下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333,第一连接杆333的另一端与隔料板321底侧的中部铰接,通过传动主轴341带动转动盘35转动,转动盘35处的第一限位孔351推动传动杆332转动,传动杆332又通过传动滑块3321与环形曲线轨槽3311滑动,使传动杆332转动并上下移动,传动杆33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杆333推动隔料板321上下摆动,原料通过漏料孔3211进入罐体1的内部,进而使得石墨烯原料均匀而缓慢的进料,减小了搅拌的时间,不仅提升了混合效果和搅拌效率,还不影响到工程的进度,达到了材料容易搅拌充分的效果,解决了大多数搅拌机由于结构较简单,容易造成材料搅拌不充分的问题,防侧漏阻隔板322内部的外侧设有缓冲机构323,缓冲机构323包括缓冲定筒3231和抵杆3232,缓冲定筒3231与防侧漏阻隔板322内部的外侧固定连接,且抵杆3232贯穿于缓冲定筒3231的底部,抵杆3232与缓冲定筒3231滑动连接,且抵杆3232与缓冲定筒3231之间假夹设有第一弹簧3233,搅动构件34包括传动主轴341,传动主轴341的中上部贯穿于转动盘35的中部并与转动盘35的中部固定连接,传动主轴341的中下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支杆342,且搅拌支杆342外端的上部设有顶撞组件343,传动杆332的下部贯穿于搅拌支杆342处,且传动杆332于搅拌支杆342滑动连接,顶撞组件343包括固定杆3431和抵筒3432,固定杆3431的底端与传动主轴341的外端固定连接,且抵筒3432套设在固定杆3431的上端,抵筒3432与固定杆3431限位滑动连接,且抵筒3432与固定杆3431之间假夹设有第二弹簧3433,抵杆3232的底部与抵筒3432的上部碰触,通过隔料板321处的缓冲机构323与顶撞组件343碰撞,使得隔料板321震落原料,抵杆3232的底部与抵筒3432的上部产生碰触,使原料下落更加顺畅,同时通过第一弹簧3233和第二弹簧3433进行缓冲,避免隔料板321与搅拌支杆342直接碰撞,导致设备元件受损,缩小设备的使用寿命,传动主轴341的底端铰接有多组搅拌活动杆344,且搅拌活动杆344的上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杆3441,第二连接杆3441远离334的一端与传动杆332的底端铰接,传动主轴34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345,罐盖2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且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于罐盖2的中部且与传动主轴341的上端固定连接,传料机构4包括连接环板41和传送筒42,连接环板41通过第二转动环43与罐盖2内侧的外部转动连接,连接环板4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形内齿轨44,固定筒31上部的左侧开设有齿轮传动口311,且齿轮传动口311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固定板312,两组齿轮固定板31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13,且第一齿轮313与环形内齿轨44处啮合传动,传动主轴34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46,且第二齿轮346与第一齿轮313啮合传动,连接环板41的底部通过连接拉杆45与传送筒42的上部固定连接,传送筒42贯穿于罐体1的内侧,且传送筒4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桨叶421,且螺旋桨叶421与罐体1内腔的侧壁压接,传送筒42内腔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下料斗422,通过第二齿轮346与第一齿轮313啮合传动,第一齿轮313又与环形内齿轨44处啮合传动,使连接环板41带动通过连接拉杆45连接的传送筒42转动,从而传送筒42外侧连接的螺旋桨叶421对罐体1内部的原料进行向上输送,并通过下料斗422重新落在均匀下料构件32的上部,并进行均匀下料和搅拌,带动原料做上下往复传动送料并重新分配,增加了搅拌机的搅拌结构,达到了材料容易搅拌充分的效果;
请参阅图12-13,罐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机构7,出料机构7包括出料筒71、传料轮72和隔料闸板73,出料筒71的内腔通过两组分隔板74从前到后分隔为传动腔711、下料腔712和滑动腔713,分隔板74的表面开设有滑槽口741,传料轮7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21,转动轴721的两端贯穿于滑槽口741并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块722,传动腔711和滑动腔713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轨75,滑动连接块722与限位滑轨75滑动连接,滑动连接块7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76,转动轴721位于传动腔711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723,出料筒7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微电机77,微电机77的输出端贯穿于传动腔711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771,第三齿轮723与第四齿轮771啮合传动,隔料闸板73贯穿于出料筒71上部的右侧,且隔料闸板73的左端开设有尖角731,出料筒7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推杆78,电推杆78的输出端与隔料闸板73的右端固定连接,通过电推杆78推动,传料轮72通过第三弹簧76推动滑动连接块722上升,传料轮72的上部弹至罐体1内腔的底部,微电机77带动第四齿轮771与第三齿轮723啮合,从而使转动轴721连接的传料轮72转动,并对原料进行向下传动输出,并且可以有效的把压实的物料进行松弛,使物料通过导料板更好的进行排出,防止物料压实后无法排出,同时使出料更加快捷,更加省心。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混合设备在使用时,将通过进料斗21原料放置在罐体1的内部,同时启动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带动传动主轴341转动,传动主轴341又带动转动盘35转动,转动盘35处的第一限位孔351推动传动杆332转动,传动筒331固定不动,传动杆332又通过传动滑块3321与环形曲线轨槽3311滑动,使传动杆332转动过程中,并上下移动,传动杆33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杆333推动隔料板321上下摆动,隔料板321向上摆动时,原料被甩动,并被半锥形弧板3212阻挡,只有微量原料落入罐体1的内部,当隔料板321向下摆动时,原料被带动,大部分原料,半锥形弧板3212的进口处朝上,原料通过漏料孔3211进入罐体1的内部,同时,隔料板321在向下摆动的过程中,隔料板321处的缓冲机构323与顶撞组件343碰撞,使得隔料板321震落原料,缓冲机构323与顶撞组件343碰撞过程中,抵杆3232的底部与抵筒3432的上部产生碰触,并通过第一弹簧3233和第二弹簧3433进行缓冲,落入罐体1内腔下部的原料通过搅拌支杆342、搅拌活动杆344和搅拌叶345进行搅动,搅拌活动杆344在搅动的过程中,搅拌活动杆344通过传动杆332拉动第二连接杆3441,并上下翻动,搅拌叶345对罐体1内腔的底部进行搅动,同时,第二齿轮346与第一齿轮313啮合传动,第一齿轮313又与环形内齿轨44处啮合传动,使连接环板41带动通过连接拉杆45连接的传送筒42转动,从而传送筒42外侧连接的螺旋桨叶421对罐体1内部的原料进行向上输送,并通过下料斗422重新落在均匀下料构件32的上部,并进行均匀下料和搅拌,同时原料在通过传送筒42外侧连接的螺旋桨叶421传送的过程中,加热组件5对原料进行加热处理,隔热防护套筒6有效的避免被加热的混合设备的外壁烫伤操作人员;
混合设备在将原料搅拌结束后,然后通过电推杆78推动隔料闸板73,使隔料闸板73推开,从而下料腔712与罐体1的底部连通,然后传料轮72通过第三弹簧76推动滑动连接块722上升,从而传料轮72的上部弹至罐体1内腔的底部,并且第三齿轮723与第四齿轮771咬合,微电机77带动第四齿轮771与第三齿轮723啮合,从而使转动轴721连接的传料轮72转动,并对原料进行向下传动输出;
当原料输出需要停止时,关闭微电机77,然后电推杆78拉动隔料闸板73闭合,闭合过程中,尖角731先抵压传料轮72,然后隔料闸板73整体抵压传料轮72,使传料轮72通过滑动连接块722和限位滑轨75滑动下移,第三齿轮723与第四齿轮771咬合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定量的原料,并将将原料通过放在混合设备的内部;
步骤二、混合设备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处理,同时混合设备对原料进行加热处理;
步骤三、在步骤二中,混合设备将原料混合搅拌好后,在通过排出口排出并进行加工。
在上述步骤中所提及到的混合设备包括罐体(1)以及设在罐体(1)上部的罐盖(2),所述罐盖(2)上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料斗(21),所述罐盖(2)内侧下部的中心和外侧分别设有混合搅拌机构(3)和传料机构(4),所述混合搅拌机构(3)包括固定筒(31)、均匀下料构件(32)和传动构件(33)和搅动构件(34),所述固定筒(31)与罐盖(2)内侧的中外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31)的底部通过第一转动环(36)转动连接有转动盘(35),且转动盘(35)表面的外侧开设有多组第一限位孔(351),所述均匀下料构件(32)包括多组隔料板(321),且隔料板(321)的俯视截面图为扇形结构,所述隔料板(321)最小弧度的一侧与转动盘(35)的外侧铰接,所述隔料板(321)的表面开设有多组漏料孔(3211),且漏料孔(321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半锥形弧板(3212),所述隔料板(321)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侧漏阻隔板(322),且防侧漏阻隔板(322)的主视截面图为三角形结构;
所述传动构件(33)包括传动筒(331)和多组传动杆(332),所述传动筒(331)与固定筒(3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筒(331)的内侧开设有多组环形曲线轨槽(3311),所述传动杆(332)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滑块(3321),且传动滑块(3321)与环形曲线轨槽(3311)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332)的中部贯穿于第一限位孔(351)处,所述传动杆(332)的中下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333),所述第一连接杆(333)的另一端与隔料板(321)底侧的中部铰接;
所述防侧漏阻隔板(322)内部的外侧设有缓冲机构(323),所述缓冲机构(323)包括缓冲定筒(3231)和抵杆(3232),所述缓冲定筒(3231)与防侧漏阻隔板(322)内部的外侧固定连接,且抵杆(3232)贯穿于缓冲定筒(3231)的底部,所述抵杆(3232)与缓冲定筒(3231)滑动连接,且抵杆(3232)与缓冲定筒(3231)之间假夹设有第一弹簧(3233),所述搅动构件(34)包括传动主轴(341),所述传动主轴(341)的中上部贯穿于转动盘(35)的中部并与转动盘(35)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主轴(341)的中下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支杆(342),且搅拌支杆(342)外端的上部设有顶撞组件(343),所述传动杆(332)的下部贯穿于搅拌支杆(342)处,且传动杆(332)于搅拌支杆(342)滑动连接,所述顶撞组件(343)包括固定杆(3431)和抵筒(3432),所述固定杆(3431)的底端与传动主轴(341)的外端固定连接,且抵筒(3432)套设在固定杆(3431)的上端,所述抵筒(3432)与固定杆(3431)限位滑动连接,且抵筒(3432)与固定杆(3431)之间假夹设有第二弹簧(3433),所述抵杆(3232)的底部与抵筒(3432)的上部碰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主轴(341)的底端铰接有多组搅拌活动杆(344),且搅拌活动杆(344)的上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杆(3441),所述第二连接杆(3441)远离(334)的一端与传动杆(332)的底端铰接,所述传动主轴(34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345),所述罐盖(2)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且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于罐盖(2)的中部且与传动主轴(341)的上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料机构(4)包括连接环板(41)和传送筒(42),所述连接环板(41)通过第二转动环(43)与罐盖(2)内侧的外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环板(41) 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形内齿轨(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31)上部的左侧开设有齿轮传动口(311),且齿轮传动口(311)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固定板(312),两组所述齿轮固定板(31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13),且第一齿轮(313)与环形内齿轨(44)处啮合传动,所述传动主轴(34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46),且第二齿轮(346)与第一齿轮(313)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板(41)的底部通过连接拉杆(45)与传送筒(42)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传送筒(42)贯穿于罐体(1)的内侧,且传送筒(4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桨叶(421),且螺旋桨叶(421)与罐体(1)内腔的侧壁压接,所述传送筒(42)内腔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下料斗(4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侧壁为双层结构,且罐体(1)双层结构的内侧设有加热组件(5),所述罐体(1)的外侧套设有隔热防护套筒(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机构(7),所述出料机构(7)包括出料筒(71)、传料轮(72)和隔料闸板(73),所述出料筒(71)的内腔通过两组分隔板(74)从前到后分隔为传动腔(711)、下料腔(712)和滑动腔(7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74)的表面开设有滑槽口(741),所述传料轮(7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21),所述转动轴(721)的两端贯穿于滑槽口(741)并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块(722),所述传动腔(711)和滑动腔(713)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轨(75),所述滑动连接块(722)与限位滑轨(75)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块(7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7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721)位于传动腔(711)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723),所述出料筒(7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微电机(77),所述微电机(77)的输出端贯穿于传动腔(711)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771),所述第三齿轮(723)与第四齿轮(771)啮合传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料闸板(73)贯穿于出料筒(71)上部的右侧,且隔料闸板(73)的左端开设有尖角(731),所述出料筒(7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推杆(78),所述电推杆(78)的输出端与隔料闸板(73)的右端固定连接。
CN202111176064.3A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 Withdrawn CN1137978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6064.3A CN113797831A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6064.3A CN113797831A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7831A true CN113797831A (zh) 2021-12-17

Family

ID=78897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76064.3A Withdrawn CN113797831A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783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8979A (zh) * 2021-12-30 2022-04-08 江苏科洛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乙酸钠反应器
CN115214033A (zh) * 2022-08-11 2022-10-21 甘肃邦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地膜生产工艺
CN115648433A (zh) * 2022-11-05 2023-01-31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一种基于自动控制的矿物掺合料制备用混合料预处理设备
CN117797711A (zh) * 2024-03-01 2024-04-02 广东雅迪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渗滤液蒸发浓缩母液固化用固化剂混合制备设备
CN118022629A (zh) * 2024-04-11 2024-05-14 内蒙古金诚绿能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用人造石墨造粒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8979A (zh) * 2021-12-30 2022-04-08 江苏科洛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乙酸钠反应器
CN114288979B (zh) * 2021-12-30 2023-08-18 江苏科洛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乙酸钠反应器
CN115214033A (zh) * 2022-08-11 2022-10-21 甘肃邦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地膜生产工艺
CN115648433A (zh) * 2022-11-05 2023-01-31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一种基于自动控制的矿物掺合料制备用混合料预处理设备
CN115648433B (zh) * 2022-11-05 2023-05-05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一种基于自动控制的矿物掺合料制备用混合料预处理设备
CN117797711A (zh) * 2024-03-01 2024-04-02 广东雅迪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渗滤液蒸发浓缩母液固化用固化剂混合制备设备
CN117797711B (zh) * 2024-03-01 2024-05-28 广东雅迪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渗滤液蒸发浓缩母液固化用固化剂混合制备设备
CN118022629A (zh) * 2024-04-11 2024-05-14 内蒙古金诚绿能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用人造石墨造粒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97831A (zh) 一种石墨烯原料加工工艺
CN211706616U (zh) 一种复配食品添加剂加工用搅拌装置
CN215842675U (zh) 一种高混机的快速混料机构
CN112715870B (zh) 一种鱼料蒸煮粉碎装置
CN108249058B (zh) 一种能够避免堵塞的振动给料斗
CN110124786A (zh) 一种鱼粉饲料加工用磨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755908A (zh) 一种便于取出肉馅的速冻肉馅加工用搅拌机
CN108176301A (zh) 一种蜂蜜搅拌装置
CN109012293B (zh) 一种腌制农产品的搅拌机
CN116440000A (zh) 一种制备中药饮片用润药机及其润药工艺
CN209173820U (zh) 一种多功能搅拌釜
CN209865897U (zh) 一种奶茶原料混合调配装置
CN208097960U (zh) 一种蜂蜜搅拌装置
CN113713673A (zh) 一种兽类饲料加工装置
CN111151362A (zh) 一种改性塑料生产加工用原料粉碎装置
CN216498708U (zh) 一种拟薄水铝石生产用链式搅流装置
CN220373988U (zh) 一种压片进料装置
CN114570239B (zh) 一种除臭剂制备用搅拌混合装置
CN214182760U (zh) 一种浓缩果汁生产用均质机
CN218107471U (zh) 一种用于保健茶的搅拌机
CN220531488U (zh) 卧式预混料搅拌装置
CN211725623U (zh) 一种粉末冶金混料装置
CN210356887U (zh) 一种漆料生产用加热型立式搅拌机
CN211636093U (zh) 一种生产生物制剂的混合装置
CN115444025B (zh) 一种用于肉制品无菌加工的无菌处理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