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4301B - 轴向磁通电机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轴向磁通电机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4301B
CN113794301B CN202110908222.3A CN202110908222A CN113794301B CN 113794301 B CN113794301 B CN 113794301B CN 202110908222 A CN202110908222 A CN 202110908222A CN 113794301 B CN113794301 B CN 1137943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support
sealing
stator core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82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94301A (zh
Inventor
耿伟伟
毋超强
陈金华
周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9082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43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4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4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94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43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02K1/165Shape, form or location of the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02K1/182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to stators axially facing the rotor, i.e. with axial or conical air gap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6/00Machines with more than one rotor or stator
    • H02K16/02Machines with one stator and two or more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02K9/193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with provision for replenishing the cooling medium;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leakage of the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magnetic circuits
    • H02K2201/12Transversal flux mach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及车辆,轴向磁通电机包括定子组件、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定子组件包括沿径向从内至外依次套叠设置的内侧支座、定子和外侧壳体,定子包括定子芯和缠绕在定子芯上的定子绕组,定子芯为连续环绕内侧支座的结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沿轴向分别设置在定子组件的两端,第一端盖、内侧支座、第二端盖和外侧壳体依次密封连接且共同围设形成冷却腔,定子位于冷却腔内。本申请提供的轴向磁通电机结构强度高且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轴向磁通电机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磁通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轴向磁通电机由于其气隙平面大,结构紧凑,而具有高扭矩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等特点。在有尺寸、重量等限制要求的应用场景中,例如,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应用中,在相同转速下轴向磁通电机相较于径向电机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现有技术中的轴向磁通电机中的定子一般由多个小定子环绕转子的旋转轴线间隔设置,每个小定子包括铁心和缠绕在铁心上的线圈,这种结构需要将多个小定子固定在旋转轴线的周向,整体定子结构的强度较差。另外,轴向磁通电机的功率密度大,电机在工作时产热多,目前的散热方式是在小定子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散热管路,散热管路的散热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且散热效果佳的轴向磁通电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轴向磁通电机,所述轴向磁通电机包括定子组件、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其中所述定子组件包括沿径向从内至外依次套叠设置的内侧支座、定子和外侧壳体,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芯和缠绕在定子芯上的定子绕组,所述定子芯为连续环绕内侧支座的结构;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沿轴向分别设置在所述定子组件的两端,所述第一端盖、所述内侧支座、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外侧壳体依次密封连接且共同围设形成冷却腔,所述定子位于所述冷却腔内。
其中,套叠设置是指内侧支座、定子、外侧壳体沿径向依次层叠套设,具体的,定子套设在内侧支座外圆周表面的一侧,外侧壳体套设在定子外圆周表面的一侧。
其中,定子绕组为铜线,定子绕组与外部电源连接。在一实施方式中,轴向磁通电机还包括电机轴和两个转子,两个转子分别位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中且环绕固定在电机轴上,内侧支座通过轴承环绕在电机轴上并与电机轴转动连接,当定子绕组通电后会产生磁场,驱动转子围绕电机轴旋转。在一实施方式中,包括两个转子,两个转子分别位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只包括一个转子,该转子位于第一端盖中且环绕固定在电机轴上。其中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通过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与定子组件连接固定。
其中,定子芯为连续环绕内侧支座的结构中“连续环绕”是指定子芯在内侧支座的圆周方向上不间断、没有间隔。在一实施方式中,定子芯包括围绕内侧支座的轴向连续卷绕的钢片,钢片为一体式结构,钢片连续环绕内侧支座多圈,每圈钢片环绕内侧支座一周,相邻两圈钢片的首尾部是连续的。其中钢片是优良的磁场导体,可提供低磁阻路径并具有低磁滞损耗。由于钢片为导电体,当定子绕组通电,会在定子芯中产生涡电流,涡电流会影响定子产生的磁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会在钢片的表面可涂覆绝缘膜层,将相邻两圈钢片之间绝缘隔开,以使涡电流最小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子芯包括围绕所述内侧支座的轴向卷绕的多个钢片,至少部分所述钢片环绕所述内侧支座的部分外圆周表面,多个所述钢片叠加环绕所述内侧支座的整个圆周面。也就是说在一实施方式中,环绕内侧支座的定子芯不是连续的钢片整体,是由多个钢片依次搭接而成。其中一个钢片环绕内侧支座外圆周表面的半圈,另一个钢片环绕内侧支座外圆周表面的另一个半圈,两个钢片搭接环绕内侧支座整个外圆周表面。在一实施方式中,一个钢片环绕内侧支座外圆周表面的270°部分,另一个钢片环绕内侧支座外圆周表面的180°部分,两个钢片首尾搭接环绕内侧支座整个外圆周表面一圈后,剩余的部分再环绕部分圆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子芯包括围绕所述内侧支座的轴向卷绕的多个钢片,至少部分所述钢片环绕所述内侧支座至少一圈,多个所述钢片叠加环绕所述内侧支座。在一实施方式中,环绕内侧支座的定子芯不是连续的钢片整体,是由多个钢片依次搭接而成,但钢片环绕内侧支座至少一圈。在一实施方式中,有一个钢片环绕内侧支座圆周圈,有一个钢片环绕内侧支座圆周圈,两个钢片首尾搭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子芯包括围绕所述内侧支座的轴向卷绕的多个钢片,部分所述钢片环绕所述内侧支座至少一圈,部分所述钢片环绕所述内侧支座的部分圆周面。例如,其中有一个钢片环绕内侧支座圆周圈,有一个钢片环绕内侧支座圆周的270°部分,两个钢片首尾搭接。
其中,第一端盖、内侧支座、第二端盖和外侧壳体依次密封连接且共同围设形成冷却腔,冷却介质进入冷却腔内可对定子进行冷却。当轴向磁通电极工作时,定子会产生热量,冷却介质进入冷却腔后,冷却介质进入到冷却腔中,并渗入到定子中的缝隙中,冷却介质填充整个冷却腔中的空隙,冷却介质与定子芯和定子绕组直接接触,可提升冷却效果。
在本申请中,定子芯为连续环绕内侧支座的结构,在内侧支座的圆周方向上没有间隔,使得定子芯的结构非常紧凑,一方面使得定子整体的结构强度高。另一方面,定子芯的结构非常紧凑可提升冷却腔的槽满率,槽满率是指占据冷却腔内部空间的体积比,槽满率越高,冷却腔内的间隙越少,由于间隙会被冷却介质填充,冷却介质的导热率低于定子芯和定子绕组的导热率,且间隙中的冷却介质流动速度低于定子表面冷却介质的流动速度;当槽满率越低时,定子产生的热量会堆积在间隙中的冷却介质中,热传导较慢,会使得定子持续升温,影响散热效果;当槽满率越高时,定子中的间隙越少,定子产生的热量从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表面传导至定子表上的冷却介质,提升散热效果;并且本申请中的冷却介质与定子芯和定子绕组直接接触,散热效果更佳,相较于额外设置冷却通道,冷却介质浸入定子组件之间的微小空隙,缓解了定子组件中各部件之间接触热阻的问题,冷却介质与定子组件直接接触,大大提高了其散热效率。又一方面,由于定子芯的结构紧凑,整个定子芯内部中的空隙较少,并且无需额外设置冷却通道,当装配外侧壳体、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后,可使整个轴向磁通电极的体积小型化,成本低。再一方面,定子芯结构紧凑,可使得整个定子结构紧凑,提升定子的功率密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子芯的端面上设有沿所述定子芯径向延伸的定子槽,所述定子绕组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定子槽中,所述定子绕组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定子芯的内圆周表面和外圆周表面。定子芯的端面是指定子芯沿轴向两侧的外表面。将定子绕组设置在定子槽中可使得定子绕组与定子芯缠绕地更牢固,提升定子结构强度。其中定子槽可为多个,多个定子槽环绕定子芯的轴向分布,在一实施方式中,在定子芯沿轴向两侧的端面上均设有定子槽,定子绕组可从其中一个端面上的定子槽缠绕至另一个端面上的定子槽中。其中定子槽的个数、分布间距以及定子槽的深度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在本申请中不做限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缠绕在定子芯上的方式不限,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位于所述冷却腔内,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内侧支座的外圆周表面和所述定子芯的内圆周表面之间,所述第二支撑件环绕在所述定子芯的外圆周表面上,所述定子绕组缠绕在所述定子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第二支撑件远离所述定子芯的一侧与所述外侧壳体固定连接。其中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支撑定子芯的内圆周表面和外圆周表面,将定子芯在径向上固定,避免定子芯晃动,提升定子的结构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圆环部和第一支撑径向部,所述第一支撑圆环部环绕在所述定子芯的内圆周表面,所述第一支撑径向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定子芯的厚度,所述第一支撑径向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圆环部和所述内侧支座之间。其中,厚度是指在轴向上的尺寸。第一支撑径向部的厚度较小,使得第一支撑圆环部和内侧支座之间可预留出更多的空间形成冷却介质的流通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支撑圆环部和第二支撑径向部,所述第二支撑圆环部环绕在所述定子芯的外圆周表面,所述第二支撑径向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定子芯的厚度,所述第二支撑径向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圆环部和所述外侧壳体之间。其中,厚度是指在轴向上的尺寸。第二支撑径向部的厚度较小,使得第二支撑圆环部和外侧壳体之间可预留出更多的空间形成冷却介质的流通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径向部还设有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二支撑径向部的导流通孔。提升第二支撑径向部沿轴向两侧的混流效果,提升散热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绝缘销,所述定子芯的端面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定子槽,所述绝缘销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定子槽中,所述绝缘销的一端与所述内侧支座固定,所述绝缘销的另一端与所述外侧壳体固定。绝缘销一方面用于将内侧支座和外侧壳体固定,并将定子限位在内侧支座和外侧壳体之间;另一方面,绝缘销将定子限位在沿轴向两侧的绝缘销之间,起到支撑和定位的作用。在一实施方式中,在内侧支座和外侧壳体上均设有插孔,绝缘销的两端插入插孔中而与内侧支座和外侧壳体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子槽包括槽口和槽底,所述槽口相较于所述槽底邻近所述定子芯的端面设置,部分所述绝缘销位于所述槽口中,部分所述绝缘销位于所述槽底中,其中所述定子绕组位于所述定子芯外圆周表面的一部分还位于所述槽口的绝缘销和所述槽底的绝缘销之间,绝缘销的两端分别与内侧支座和外侧壳体固定,以更好的将内侧支座、定子芯以及外侧壳体三者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设置在所述定子芯与所述外侧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在所述定子芯与所述内侧支座之间,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均与所述定子芯的端面相交,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在所述内侧支座的圆周方向上交错设置。定子组件的端面是指沿轴向两侧的端面,端面与轴向垂直。冷却介质进入到冷却腔中后,部分冷却介质在定子芯和外侧壳体之间的空隙流动,第一导流板与定子芯的端面相交,使得冷却介质碰到第一导流板后会因为阻力而改变流动方向,例如会流动至定子芯与内侧支座之间的空隙中。第二导流板与定子芯的端面相交,使得冷却介质碰到第二导流板后会因为阻力而改变流动方向,例如会再次流动至定子芯与外侧壳体之间的空隙中。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可缓冲冷却介质对特定方向的冲击力,同时具有扰流作用,以增强对流换热,提升散热效果。
其中,至少部分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在内侧支座的圆周方向上交错设置,使得冷却介质会依次从定子芯与外侧壳体之间的空隙流入定子芯与内侧支座之间的空隙、再流入到定子芯与外侧壳体之间的空隙,以此形成“S”字形的流通路径,以对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进行引导,提升对定子的散热效果。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均与定子组件的端面向垂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与定子芯的端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壳体上还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出液口分别与冷却腔连通,冷却介质从进液口进入冷却腔,从出液口流出冷却腔,一般的即将流出出液口的冷却介质的温度高于从进液口进入的冷却介质的温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具有一个所述第一导流板和一个所述第二导流板在所述内侧支座的周向上重叠且位于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该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用于将进入冷却腔的冷却介质和即将流出冷却腔的冷却介质分开,避免即将流出冷却腔的温度高的冷却介质与从进液口进入的温度低的冷却介质混合,影响冷却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轴向磁通电机还包括第一密封组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外侧壳体之间。以将第一端盖与外侧壳体之间的缝隙密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端盖朝向所述定子组件的表面设有环绕所述第一端盖轴线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定子组件端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外侧壳体在所述定子组件端面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外侧壳体过盈密封。通过第一密封圈将第一端盖与外侧壳体之间的缝隙密封,避免冷却介质泄露。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部分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内侧支座之间。以将第一端盖与内侧支座之间的缝隙密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和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端盖朝向所述定子组件的表面设有环绕所述第一端盖轴线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相较于所述第一凹槽靠近第所述一端盖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密封板位于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定子组件之间且套设在所述内侧支座的外圆周表面上,所述第一密封板的外侧边与所述外侧壳体抵接,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密封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密封板上,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密封板过盈密封。通过第二密封圈将第一端盖与第一密封板之间的缝隙密封。其中第一密封板用于密封定子组件的端面。第一密封板的外侧边是指第一密封板远离内侧支座轴线的侧边。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壳体包括第一外侧子壳体和第二外侧子壳体,所述第二外侧子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外侧子壳体的内侧,所述第二外侧子壳体朝向所述第一端盖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设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部对合适配,以将第一端盖和第二外侧子壳体抵接固定,第一密封圈与第一外侧子壳体邻近第一端盖的表面过盈密封。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外侧子壳体抵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轴向磁通电机还包括第二密封圈组件,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外侧壳体之间,以将第二端盖与外侧壳体之间的缝隙密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圈组件包括第四密封圈,所述第二端盖朝向定子组件的表面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在所述定子组件端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外侧壳体在所述定子组件端面上的正投影中,所述第四密封圈位于第四凹槽内,且与所述外侧壳体过盈密封。通过第四密封圈将第二端盖与外侧壳体之间的缝隙密封,避免冷却介质泄露。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圈组件还包括第五密封圈和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端盖朝向所述定子组件的表面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相较于所述第四凹槽靠近所述第二端盖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二密封板位于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定子组件之间且套设在所述内侧支座的外圆周表面上,所述第二密封板的外侧边与所述第二外侧壳体抵接,所述第五凹槽在所述第二密封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密封板上,所述第五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五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密封板过盈密封。通过第五密封圈将第二端盖与第二密封板之间的缝隙密封。其中第二密封板用于密封定子组件的端面。第二密封板的外侧边是指第二密封板远离内侧支座轴线的侧边。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外侧子壳体朝向第二端盖的端面上设有第三台阶部,第四凹槽和第五凹槽之间设有第四台阶部,第三台阶部和第四台阶部对合适配,以将第二端盖和第二外侧子壳体抵接固定,第四密封圈与第一外侧子壳体邻近第二端盖的表面过盈密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一卡环,所述内侧支座包括沿轴向分布的支座中部和第一支座端部,所述第一支座端部位于所述支座中部邻近第一端盖的一端,所述定子环绕固定在所述支座中部外圆周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密封板套设在所述第一支座端部的外圆周表面,所述第一支座端部的外圆周表面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环位于所述第一卡接槽中,所述第一卡环相较于所述第一密封板远离所述支座中部设置,所述第一卡环远离所述第一端盖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密封板朝向所述第一端盖的端面相接触。第一卡接槽为沿内侧支座径向凹陷的凹槽。通过第一卡环将第一密封板固定在定子组件的端面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座中部邻近第一端盖的端面与定子邻近第一端盖的端面平齐,以使第一密封板能更好的贴合在定子和支座中部邻近第一端盖的端面上,减少间隙,使结构更紧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座中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支座端部的外径,所述支座中部朝向所述第一盖板的端面包括第一内侧端面和第一外侧端面,所述第一内侧端面相较于所述第一外侧端面邻近所述内侧支座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支座端部与所述第一内侧端面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与所述第一外侧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外侧端面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密封板过盈密封,用于将所述第一外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密封板之间的缝隙密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密封圈组件还包括第二卡环,内侧支座包括第二支座端部,第二支座端部位于支座中部邻近第二端盖的一端,第二密封板套设在第二支座端部的外圆周表面上,第二支座端部的外圆周表面设有第二卡接槽,第二卡环位于第二卡接槽中,第二卡环相较于第二密封板远离支座中部设置,第二卡环远离第二端盖的端面与第二密封板朝向第二端盖的端面相接触。第二卡接槽为沿内侧支座径向沿轴线凹陷的凹槽。通过第二卡环将第二密封板固定在定子组件的端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座中部的外径大于第二支座端部的外径,支座中部朝向第二端盖的端面包括第二内侧端面和第二外侧端面,第二内侧端面相较于第二外侧端面邻近内侧支座的轴线设置,第二支座端部与第二内侧端面连接,第二密封板与第二外侧端面抵接,第二外侧端面上设有第六凹槽,第二密封组件还包括第六密封圈,第六密封圈位于第六凹槽内,且与第二密封板过盈密封,用于将第二外侧端面与第二密封板之间的缝隙密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轴向磁通电机还包括电气组件和第七密封圈,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贯穿第一端盖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密封板上设有贯穿第一密封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连通,部分所述电气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一端盖朝向所述第一密封板的表面上设有第七凹槽,所述第七凹槽环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第七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七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密封板过盈密封。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设置,电气组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电气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冷却腔内部和外部。其中电气组件可为多个,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七凹槽以及第七密封圈与电气组件的个数相同。
在一实施方式中,电气组件包括电气元件,电气元件包括电源接线端子和多芯接插件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电源接线端子可包括三相线端子,例如高压线端子、低压线端子和地线端子,高压线端子、低压线端子用于与定子绕组电连接,地线端子用于接地;多芯接插件包括传感器端子,例如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定子的温度。在一实施方式中,电气组件直接设置在第一端盖上,取消电气盒体设置,从第一端盖直接引出三相线端子和多芯接插件,最大限度使结构紧凑,并且通过第七密封圈将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连接处的缝隙进行密封,增强冷却腔的密封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电气组件为四个,四个电气元件分别为高压线端子、低压线端子、地线端子以及多芯接插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气组件还包括密封保护套和第八密封圈,所述密封保护套套设在所述电气元件上,所述密封保护套的外圆周表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表面抵接,所述密封保护套的外圆周表面设有第八凹槽,所述第八密封圈位于所述第八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表面过盈密封。密封保护套用于将电气元件固定在第一通孔中,且通过第八密封圈密封第一通孔的内表面与密封保护套之间的缝隙。并通过密封保护套和第八密封圈组合式的密封,对电气组件进行径向密封,增强密封效果。在一实施方式中,密封保护套的内圆周表面与电气元件的外圆周表面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在一实施方式中,密封保护套包括套筒部和位于套筒部远离第一密封板的一端的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位于第一端盖远离定子组件的一侧且环绕套筒部设置,第八密封圈设置在第一凸台与套筒部之间的夹角处,第八密封圈用于与第一通孔的开口处过盈密封。在一实施方式中,第八密封圈为三角密封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电气元件为三相线端子时,电气组件还包括固定套和第九密封圈,固定套套设在电气元件邻近第一密封板的一端,第九密封圈套设在电气元件上,且位于固定套和密封保护套之间,以提升密封效果。
在一实施方式中,外侧壳体上还设有贯穿外侧壳体的第三通孔,在第三通孔中设有排气阀,排气阀与第三通孔的内表面之间通过第十密封圈密封。其中排气阀的具体结构不限,只要能够实现当冷却腔中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释放冷却腔的气体,以保证冷却腔中的压力不能过大,避免发生爆炸等风险。
在一实施方式中,电气组件还包括电气绝缘压板,电气绝缘压板设置在第一端盖远离定子组件的一侧,电气绝缘压板上设有第四通孔,电子元件远离定子组件的一端穿过电气绝缘压板上的第四通孔,电气绝缘压板用于将电气元件固定在第一端盖上,具体的,在电气绝缘压板和第一端盖上设有螺孔,将第三螺钉安装在电气绝缘压板和第一端盖中的螺孔中,以将电气绝缘压板和第一端盖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中,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四密封圈、第五密封圈、第六密封圈、第七密封圈、第八密封圈、第九密封圈、第十密封圈的材质可为橡胶,例如硅橡胶、乙丙橡胶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以满足密封要求。本申请中的密封保护套和固定套的材质为绝缘材质,例如聚酰亚胺。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轮、后轮以及连接在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车辆本体,以及如上面任一项实施方式中的轴向磁通电机,所述轴向磁通电机安装在所述车辆本体上。其中轴向磁通电机用于为车辆提供动力,本申请中的轴向磁通电机结构紧凑,结构强度高,具有高扭矩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结构紧凑可节约轴向磁通电机的尺寸,应用在车辆中时可节约车辆的内部空间。其中车辆包括汽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车辆包括电动车或者专项作业车,电动车包括两轮、三轮或者四轮电动车,专项作业车包括各种具有特定功能的车,例如工程抢险车、洒水车、吸污车、水泥搅拌车、起重车、医疗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轴向磁通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图1的A-A剖视图;
图3a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轴向磁通电机去掉第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轴向磁通电机中部分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轴向磁通电机中定子芯与内侧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轴向磁通电机中定子芯与内侧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c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轴向磁通电机中定子芯与内侧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轴向磁通电机中冷却介质填充定子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轴向磁通电机中冷却介质在冷却腔中的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轴向磁通电机的爆炸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轴向磁通电机的部分爆炸图;
图8是本申请图2中M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申请图2中N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轴向磁通电机中第一卡环与其周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轴向磁通电机中第二卡环与其周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轴向磁通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图12的B-B剖视图;
图14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轴向磁通电机中第一端盖与第一密封板部分的爆炸图;
图15是本申请图12的C-C剖视图;
图16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轴向磁通电机中电气组件的爆炸图;
图17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本文中,“上”、“下”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结构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结构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为方便理解,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英文简写和有关技术术语进行解释和描述。
外圆周表面:是指环绕部件圆周方向的外表面;
内圆周表面:是指环绕部件圆周方向的内表面。
请参阅图1和图2,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轴向磁通电机10,轴向磁通电机10包括定子组件100、第一端盖200和第二端盖300(如图2所示),其中定子组件100包括沿径向R从内至外依次套叠设置的内侧支座110、定子120和外侧壳体130,定子120包括定子芯121和缠绕在定子芯121上的定子绕组122(如图3a和图3b所示),定子芯121为连续环绕内侧支座110的结构(如图3a所示);第一端盖200和第二端盖300沿轴向O分别设置在定子组件100的两端(如图2所示),第一端盖200、内侧支座110、第二端盖300和外侧壳体130依次密封连接且共同围设形成冷却腔400(如图3a所示),定子120位于冷却腔400内。
其中,套叠设置是指内侧支座110、定子120、外侧壳体130沿径向R依次层叠套设,具体的,定子120套设在内侧支座110外圆周表面的一侧,外侧壳体130套设在定子120外圆周表面的一侧。
其中,定子绕组122一般为铜线,定子绕组122与外部电源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向磁通电机10还包括电机轴600和两个转子700(如图2所示),两个转子700分别位于第一端盖200和第二端盖300中且环绕固定在电机轴600上,内侧支座110通过轴承601环绕在电机轴600上并与电机轴600转动连接,当定子绕组122通电后会产生磁场,驱动转子700围绕电机轴600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两个转子700,两个转子700分别位于第一端盖200和第二端盖300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只包括一个转子700,该转子700位于第一端盖200中且环绕固定在电机轴600上。其中第一端盖200和第二端盖300分别通过第一螺钉11和第二螺钉12与定子组件100连接固定(如图6所示)。
其中,定子芯121为连续环绕内侧支座110的结构中“连续环绕”是指定子芯121在内侧支座110的圆周方向上不间断、没有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芯121包括围绕内侧支座110的轴向O连续卷绕的钢片102(如图4a所示),钢片102为一体式结构,钢片102连续环绕内侧支座110多圈,每圈钢片102环绕内侧支座110一周,相邻两圈钢片102的首尾部是连续的。其中钢片102是优良的磁场导体,可提供低磁阻路径并具有低磁滞损耗。由于钢片102为导电体,当定子绕组122通电,会在定子芯121中产生涡电流,涡电流会影响定子120产生的磁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会在钢片102的表面可涂覆绝缘膜层,将相邻两圈钢片102之间绝缘隔开,以使涡电流最小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子芯121包括围绕内侧支座110的轴向O卷绕的多个钢片102,至少部分钢片102环绕内侧支座110的部分外圆周表面,多个钢片102叠加环绕内侧支座110的整个圆周面。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绕内侧支座110的定子芯121不是连续的钢片整体,是由多个钢片102依次搭接而成。如图4b所示,其中一个钢片102a环绕内侧支座110外圆周表面的半圈,另一个钢片102b环绕内侧支座110外圆周表面的另一个半圈,两个钢片102搭接环绕内侧支座110整个外圆周表面。再例如其中一个钢片102环绕内侧支座110外圆周表面的270°部分,另一个钢片102环绕内侧支座110外圆周表面的180°部分,两个钢片102首尾搭接环绕内侧支座110整个外圆周表面一圈后,剩余的部分再环绕部分圆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子芯121包括围绕内侧支座110的轴向O卷绕的多个钢片102,至少部分钢片102环绕内侧支座110至少一圈,多个钢片叠加环绕内侧支座110。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绕内侧支座110的定子芯121不是连续的钢片整体,是由多个钢片102依次搭接而成,但钢片102环绕内侧支座110至少一圈。如图4c所示,其中有一个钢片102c环绕内侧支座110圆周1圈,有一个钢片102d环绕内侧支座110圆周2圈,两个钢片102首尾搭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子芯121包括围绕内侧支座110的轴向O卷绕的多个钢片102,部分钢片102环绕内侧支座110至少一圈,部分钢片102环绕内侧支座110的部分圆周面。例如,其中有一个钢片102环绕内侧支座110圆周2圈,有一个钢片102环绕内侧支座110圆周的270°部分,两个钢片102首尾搭接。
请继续参阅图2,第一端盖200、内侧支座110、第二端盖300和外侧壳体130依次密封连接且共同围设形成冷却腔400(如图3a所示),冷却介质500进入冷却腔400内可对定子120进行冷却(如图5b所示)。当轴向磁通电极10工作时,定子120会产生热量,冷却介质500进入冷却腔400后,冷却介质500进入到冷却腔400中,并渗入到定子120中的缝隙中,冷却介质500填充整个冷却腔400中的空隙,冷却介质500填充空隙的部分示意图如图5a所示,冷却介质500与定子芯121和定子绕组122直接接触(如图5b所示),可提升冷却效果。
在本申请中,定子芯121为连续环绕内侧支座110的结构,在内侧支座110的圆周方向上没有间隔,使得定子芯121的结构非常紧凑,一方面使得定子120整体的结构强度高。另一方面,定子芯121的结构非常紧凑可提升冷却腔400的槽满率,槽满率是指占据冷却腔400内部空间的体积比,槽满率越高,冷却腔400内的间隙越少,由于间隙会被冷却介质500填充,冷却介质500的导热率低于定子芯121和定子绕组122的导热率,且间隙中的冷却介质500流动速度低于定子120表面冷却介质500的流动速度;当槽满率越低时,定子120产生的热量会堆积在间隙中的冷却介质500中,热传导较慢,会使得定子120持续升温,影响散热效果;当槽满率越高时,定子120中的间隙越少,定子120产生的热量从定子铁心121和定子绕组122表面传导至定子120表上的冷却介质500,提升散热效果;并且本申请中的冷却介质500与定子芯121和定子绕组122直接接触,散热效果更佳,相较于额外设置冷却通道,冷却介质500浸入定子组件100之间的微小空隙,缓解了定子组件100中各部件之间接触热阻的问题,冷却介质500与定子组件100直接接触,大大提高了其散热效率。又一方面,由于定子芯121的结构紧凑,整个定子芯121内部中的空隙较少,并且无需额外设置冷却通道,当装配外侧壳体130、第一端盖200以及第二端盖300后,可使整个轴向磁通电极10的体积小型化,成本低。再一方面,定子芯121结构紧凑,可使得整个定子120结构紧凑,提升定子120的功率密度。
请继续参阅图3a和图3b,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子芯121的端面上设有沿定子芯121径向延伸的定子槽123,定子绕组122的一部分位于定子槽123中,定子绕组122的一部分位于定子芯121的内圆周表面和外圆周表面。定子芯121的端面是指定子芯121沿轴向O两侧的外表面。将定子绕组122设置在定子槽123中可使得定子绕组122与定子芯121缠绕地更牢固,提升定子120结构强度。其中定子槽123可为多个,多个定子槽123环绕定子芯121的轴向O分布(如图3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定子芯121沿轴向O两侧的端面上均设有定子槽123(如图3b所示),定子绕组122可从其中一个端面上的定子槽123缠绕至另一个端面上的定子槽123中。其中定子槽123的个数、分布间距以及定子槽123的深度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在本申请中不做限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缠绕在定子芯121上的方式不限,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a,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子组件100还包括第一支撑件140和第二支撑件150,第一支撑件140和第二支撑件150位于冷却腔400内,第一支撑件140位于内侧支座110的外圆周表面和定子芯121的内圆周表面之间,第二支撑件150环绕在定子芯121的外圆周表面上,定子绕组122缠绕在定子芯121和第二支撑件150上(如图3a所示),第二支撑件150远离定子芯121的一侧与外侧壳体130固定连接。其中第一支撑件140和第二支撑件150分别支撑定子芯121的内圆周表面和外圆周表面,将定子芯121在径向R上固定,避免定子芯121晃动,提升定子120的结构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件140包括第一支撑圆环部141和第一支撑径向部142(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圆环部141环绕在定子芯121的内圆周表面,第一支撑径向部142的厚度小于定子芯121的厚度,第一支撑径向部142连接在第一支撑圆环部141和内侧支座110之间。其中,厚度是指在轴向O上的尺寸。第一支撑径向部142的厚度较小,使得第一支撑圆环部141和内侧支座110之间可预留出更多的空间形成冷却介质500的流通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支撑件150包括第二支撑圆环部151和第二支撑径向部152(如图2所示),第二支撑圆环部151环绕在定子芯121的外圆周表面,第二支撑径向部152的厚度小于定子芯121的厚度,第二支撑径向部152连接在第二支撑圆环部151和外侧壳体130之间。其中,厚度是指在轴向O上的尺寸。第二支撑径向部152的厚度较小,使得第二支撑圆环部151和外侧壳体130之间可预留出更多的空间形成冷却介质500的流通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径向部152还设有沿轴向O贯穿第二支撑径向部152的导流通孔153(如图3a所示)。提升第二支撑径向部152沿轴向O两侧的混流效果,提升散热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子组件100还包括绝缘销160(如图3a所示),定子芯121的端面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定子槽123,绝缘销160的一部分位于定子槽123中,绝缘销160的一端与内侧支座110固定,绝缘销160的另一端与外侧壳体130固定。绝缘销160一方面用于将内侧支座110和外侧壳体130固定,并将定子120限位在内侧支座110和外侧壳体130之间;另一方面,绝缘销160将定子120限位在沿轴向O两侧的绝缘销160之间,起到支撑和定位的作用。在一实施方式中,在内侧支座110和外侧壳体130上均设有插孔,绝缘销160的两端插入插孔中而与内侧支座110和外侧壳体130固定。
请继续参阅图3b,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子槽123包括槽口124和槽底125,槽口124相较于槽底125邻近定子芯121的端面设置,部分绝缘销160位于槽口124中,部分绝缘销160a位于槽底125中,其中定子绕组位于定子芯121外圆周表面的一部分还位于绝缘销160和绝缘销160a之间,绝缘销160a的两端分别与内侧支座110和外侧壳体130固定,以更好的将内侧支座110、定子芯121以及外侧壳体130三者固定。
请继续参阅图3a,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子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导流板170和第二导流板180,第一导流板170设置在定子芯121与外侧壳体130之间,第二导流板180设置在定子芯121与内侧支座110之间,第一导流板170和第二导流板180均与定子芯121的端面相交,至少部分第一导流板170和第二导流板180在内侧支座110的圆周方向上交错设置。定子组件100的端面是指沿轴向O两侧的端面,端面与轴向O垂直。请参阅图5b,冷却介质500进入到冷却腔400中后,部分冷却介质500在定子芯121和外侧壳体130之间的空隙流动,第一导流板170与定子芯121的端面相交,使得冷却介质500碰到第一导流板170后会因为阻力而改变流动方向,例如会流动至定子芯121与内侧支座110之间的空隙中。第二导流板180与定子芯121的端面相交,使得冷却介质500碰到第二导流板180后会因为阻力而改变流动方向,例如会再次流动至定子芯121与外侧壳体130之间的空隙中。第一导流板170和第二导流板180可缓冲冷却介质500对特定方向的冲击力,同时具有扰流作用,以增强对流换热,提升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第一导流板170和第二导流板180在内侧支座110的圆周方向上交错设置,使得冷却介质500会依次从定子芯121与外侧壳体130之间的空隙流入定子芯121与内侧支座110之间的空隙、再流入到定子芯121与外侧壳体130之间的空隙,以此形成“S”字形的流通路径(如图5b所示),以对冷却介质500的流动方向进行引导,提升对定子120的散热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流板170和第二导流板180均与定子组件120的端面向垂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流板170和第二导流板180与定子芯121的端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壳体130上还设有进液口131和出液口132(如图3a所示)。进液口131、出液口132分别与冷却腔400连通,冷却介质500从进液口131进入冷却腔400,从出液口132流出冷却腔400,一般的即将流出出液口132的冷却介质500的温度高于从进液口131进入的冷却介质500的温度。请继续参阅图3a,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一个第一导流板170a和一个第二导流板180a在内侧支座110的周向上重叠且位于进液口131和出液口132之间,该第一导流板170a和第二导流板180a用于将进入冷却腔400的冷却介质500和即将流出冷却腔400的冷却介质500分开(如图5b所示),避免即将流出冷却腔400的温度高的冷却介质500与从进液口131进入的温度低的冷却介质500混合,影响冷却效果。
请参阅图6,图6是轴向磁通电机10的爆炸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轴向磁通电机10还包括第一密封组件800,至少部分第一密封组件800设置在第一端盖200与外侧壳体130之间。以将第一端盖200与外侧壳体130之间的缝隙密封。
请参阅图7和图8,图8是图2中M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密封组件800包括第一密封圈811,第一端盖200朝向定子组件100的表面设有环绕第一端盖200轴线的第一凹槽821,第一凹槽821在定子组件100端面的正投影位于外侧壳体130在定子组件100端面上的正投影,第一密封圈811位于第一凹槽821内,且与外侧壳体130过盈密封。通过第一密封圈811将第一端盖200与外侧壳体130之间的缝隙密封,避免冷却介质500泄露。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部分第一密封组件800设置在第一端盖200与内侧支座110之间。以将第一端盖200与内侧支座110之间的缝隙密封。
请继续参阅图7和图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密封组件80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812和第一密封板830,第一端盖200朝向定子组件100的表面设有环绕第一端盖200轴线的第二凹槽822,第二凹槽822相较于第一凹槽821靠近第一端盖200的轴线设置,第一密封板830位于第一端盖200与定子组件100之间且套设在内侧支座110的外圆周表面上,第一密封板830的外侧边与外侧壳体130抵接,第二凹槽822在第一密封板83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密封板830上,第二密封圈812位于第二凹槽822内,且与第一密封板830过盈密封。通过第二密封圈812将第一端盖200与第一密封板830之间的缝隙密封。其中第一密封板830用于密封定子组件100的端面。第一密封板830的外侧边是指第一密封板830远离内侧支座110轴线的侧边。
在一实施方式中,外侧壳体130包括第一外侧子壳体133和第二外侧子壳体134(如图8所示),第二外侧子壳体134位于第一外侧子壳体133的内侧,第二外侧子壳体134朝向第一端盖200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台阶部135,第一凹槽821和第二凹槽822之间设有第二台阶部201,第一台阶部135和第二台阶部201对合适配,以将第一端盖200和第二外侧子壳体134抵接固定,第一密封圈811与第一外侧子壳体133邻近第一端盖200的表面过盈密封。第一密封板830与第二外侧子壳体134抵接。
请继续参阅图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轴向磁通电机1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组件900,至少部分第二密封组件900设置在第二端盖300与外侧壳体130之间,以将第二端盖300与外侧壳体130之间的缝隙密封。
请继续参阅图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密封圈组件900包括第四密封圈911,第二端盖300朝向定子组件100的表面设有第四凹槽921,第四凹槽921在定子组件100端面的正投影位于外侧壳体130在定子组件100端面上的正投影中,第四密封圈911位于第四凹槽921内,且与外侧壳体130过盈密封。通过第四密封圈911将第二端盖300与外侧壳体130之间的缝隙密封,避免冷却介质500泄露。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密封圈组件900还包括第五密封圈912和第二密封板930,第二端盖300朝向定子组件100的表面设有第五凹槽922,第五凹槽922相较于第四凹槽921靠近第二端盖300的轴线设置,第二密封板930位于第二端盖300与定子组件100之间且套设在内侧支座110的外圆周表面上,第二密封板930的外侧边与第二外侧壳体134抵接,第五凹槽922在第二密封板93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密封板930上,第五密封圈912位于第五凹槽922内,且与第二密封板930过盈密封。通过第五密封圈912将第二端盖300与第二密封板930之间的缝隙密封。其中第二密封板930用于密封定子组件100的端面。第二密封板930的外侧边是指第二密封板930远离内侧支座110轴线的侧边。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外侧子壳体134朝向第二端盖300的端面上设有第三台阶部136,第四凹槽921和第五凹槽922之间设有第四台阶部301,第三台阶部136和第四台阶部301对合适配,以将第二端盖300和第二外侧子壳体134抵接固定,第四密封圈911与第一外侧子壳体133邻近第二端盖300的表面过盈密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密封组件800还包括第一卡环840(如图6和图9所示),内侧支座110包括沿轴向O分布的支座中部111和第一支座端部112(如图9所示),第一支座端部112位于支座中部111邻近第一端盖200的一端,定子120环绕固定在支座中部111外圆周表面的一侧,第一密封板830套设在第一支座端部112的外圆周表面,第一支座端部112的外圆周表面设有第一卡接槽113,第一卡环840位于第一卡接槽113中,第一卡环840相较于第一密封板830远离支座中部111设置,第一卡环840远离第一端盖200的端面与第一密封板830朝向第一端盖200的端面相接触。第一卡接槽113为沿内侧支座110径向凹陷的凹槽。通过第一卡环840将第一密封板830固定在定子组件100的端面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座中部111邻近第一端盖200的端面与定子120邻近第一端盖200的端面平齐,以使第一密封板830能更好的贴合在定子120和支座中部111邻近第一端盖200的端面上,减少间隙,使结构更紧凑。
请参阅图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座中部111的外径大于第一支座端部112的外径,支座中部111朝向第一盖板200的端面包括第一内侧端面111a和第一外侧端面111b,第一内侧端面111a相较于第一外侧端面111b邻近内侧支座110的轴线设置,第一支座端部112与第一内侧端面111a连接,第一密封板830与第一外侧端面111b抵接,第一外侧端面111b上设有第三凹槽823,第一密封组件800还包括第三密封圈813,第三密封圈813位于第三凹槽823内,且与第一密封板830过盈密封,用于将第一外侧端面111b与第一密封板830之间的缝隙密封。
请继续参阅图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密封圈组件900还包括第二卡环940,内侧支座110包括第二支座端部116,第二支座端部116位于支座中部111邻近第二端盖300的一端,第二密封板940套设在第二支座端部116的外圆周表面上,第二支座端部116的外圆周表面设有第二卡接槽117,第二卡环940位于第二卡接槽117中,第二卡环940相较于第二密封板930远离支座中部111设置,第二卡环940远离第二端盖300的端面与第二密封板930朝向第二端盖300的端面相接触。第二卡接槽117为沿内侧支座110径向沿轴线凹陷的凹槽。通过第二卡环940将第二密封板930固定在定子组件100的端面上。
请参阅图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座中部111的外径大于第二支座端部116的外径,支座中部111朝向第二端盖300的端面包括第二内侧端面111c和第二外侧端面111d,第二内侧端面111c相较于第二外侧端面111d邻近内侧支座110的轴线设置,第二支座端部116与第二内侧端面111c连接,第二密封板930与第二外侧端面111d抵接,第二外侧端面111d上设有第六凹槽923,第二密封组件900还包括第六密封圈913,第六密封圈913位于第六凹槽923内,且与第二密封板930过盈密封,用于将第二外侧端面111d与第二密封板930之间的缝隙密封。
请参阅图12和图13,图13是图12的B-B剖线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轴向磁通电机10还包括电气组件1000和第七密封圈1100(如图6和图13所示),第一端盖200上设有贯穿第一端盖200的第一通孔210(如图13所示),第一密封板830上设有贯穿第一密封板830的第二通孔831,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831连通,部分电气组件1000设置在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831中,第一端盖200朝向第一密封板830的表面上设有第七凹槽1200,第七凹槽1200环绕第一通孔210设置,第七密封圈1100位于第七凹槽1200内,且与第一密封板830过盈密封。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831同轴设置,电气组件1000穿过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831,电气组件1000的两端分别连接冷却腔400内部和外部。其中电气组件1000可为多个,第一通孔210、第二通孔831、第七凹槽1200以及第七密封圈1100与电气组件1000的个数相同。
其中,电气组件1000包括电气元件1300(如图13所示),电气元件1300包括电源接线端子和多芯接插件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电源接线端子可包括三相线端子,例如高压线端子、低压线端子和地线端子,高压线端子、低压线端子用于与定子绕组122电连接,地线端子用于接地;多芯接插件包括传感器端子,例如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定子120的温度。本实施方式中,电气组件1000直接设置在第一端盖200上,取消电气盒体设置,从第一端盖200直接引出三相线端子和多芯接插件,最大限度使结构紧凑,并且通过第七密封圈1100将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831之间连接处的缝隙进行密封,增强冷却腔400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气组件1000为四个,四个电气元件1300分别为高压线端子1300a、低压线端子1300b、地线端子1300c以及多芯接插件1300d(如图16所示),四个第一通孔210分别记为210a、210b、210c和210d(如图14所示),四个第二通孔831分别记为831a、831b、831c和831d,四个第七凹槽1200分别记为1200a、1200b、1200c和1200d,四个第七密封圈1100分别记为1100a、1100b、1100c和1100d。高压线端子1300a插入第一通孔210a和第二通孔831a中,第七密封圈1100a位于第七凹槽1200a内,且与第一密封板830过盈密封;低压线端子1300b插入第一通孔210b和第二通孔831b中,第七密封圈1100b位于第七凹槽1200b内,且与第一密封板830过盈密封;地线端子1300c插入第一通孔210c和第二通孔831c中,第七密封圈1100c位于第七凹槽1200c内,且与第一密封板830过盈密封;多芯接插件1300d插入第一通孔210d和第二通孔831d中(如图15所示,图15是图12的C-C剖线图),第七密封圈1100d位于第七凹槽1200d内,且与第一密封板830过盈密封。
请继续参阅图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气组件1000还包括密封保护套1400和第八密封圈1500,密封保护套1400套设在电气元件1300上,密封保护套1400的外圆周表面与第一通孔210的内表面抵接,密封保护套1400的外圆周表面设有第八凹槽1600,第八密封圈1500位于第八凹槽1600内,且与第一通孔210的内表面过盈密封。密封保护套1400用于将电气元件1300固定在第一通孔210中,且通过第八密封圈1500密封第一通孔210的内表面与密封保护套1500之间的缝隙。并通过密封保护套1400和第八密封圈1500组合式的密封,对电气组件1000进行径向密封,增强密封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保护套1400的内圆周表面与电气元件1300的外圆周表面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请参阅图16,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电气元件1300分别为高压线端子1300a、低压线端子1300b、地线端子1300c以及多芯接插件1300d,密封保护套1400和第八密封圈1500为四个,第八凹槽1600均为三个,四个密封保护套1400分别记为1400a、1400b、1400c和1400d,四个第八密封圈1500分别记为1500a、1500b、1500c和1500d,三个第八凹槽1600分别记为1600a、1600b和1600c。密封保护套1400a套设在高压线端子1300a上,密封保护套1400a的外圆周表面与第一通孔210a的内表面抵接,第八密封圈1500a位于第八凹槽1600a内,且与第一通孔210a的内表面过盈密封;密封保护套1400b套设在低压线端子1300b上,密封保护套1400b的外圆周表面与第一通孔210b的内表面抵接,第八密封圈1500b位于第八凹槽1600b内,且与第一通孔210b的内表面过盈密封;密封保护套1400c套设在地线端子1300c上,密封保护套1400c的外圆周表面与第一通孔210c的内表面抵接,第八密封圈1500c位于第八凹槽1600c内,且与第一通孔210c的内表面过盈密封。
请继续参阅图15,密封保护套1400d包括套筒部1410和位于套筒部1410远离第一密封板830的一端的第一凸台1420,第一凸台1420位于第一端盖200远离定子组件100的一侧且环绕套筒部1410设置,第八密封圈1500d设置在第一凸台1420与套筒部1410之间的夹角处,第八密封圈1500d用于与第一通孔210d的开口处过盈密封。在一实施方式中,第八密封圈1500d为三角密封圈。在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密封保护套1400d的外圆周表面设置凹槽,将第八密封圈1500d设置在凹槽内,且与第一通孔210d的内表面过盈密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保护套1400a、1400b、1400c分别包括套筒部和位于套筒部远离第一密封板的一端的第一凸台,第八密封圈1400a、1400b、1400c分别设置在密封保护套1400a、1400b、1400c的第一凸台与套筒部之间的夹角处。也就是说密封保护套1400与第一通孔210内表面的密封方式可以为图13所示的密封方式,也可以为图15所示的密封方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电气元件1300为三相线端子时,电气组件1000还包括固定套1700和第九密封圈1800(如图13所示),固定套1700套设在电气元件1300邻近第一密封板830的一端,第九密封圈1800套设在电气元件1300上,且位于固定套1700和密封保护套1400之间,以提升密封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6,当三相线端子包括高压线端子1300a、低压线端子1300b、地线端子1300c时,固定套1700和第九密封圈1800均为三个,三个固定套1700分别记为1700a、1700b和1700c,三个第九密封圈1800分别记为1800a、1800b和1800c,第九密封圈1800a套设在高压线端子1300a上且位于固定套1700a和密封保护套1400a之间,第九密封圈1800b套设在高压线端子1300b上且位于固定套1700b和密封保护套1400b之间,第九密封圈1800c套设在高压线端子1300c上且位于固定套1700c和密封保护套1400c之间。
请继续参阅图8,外侧壳体130上还设有贯穿外侧壳体130的第三通孔137,在第三通孔137中设有排气阀138,排气阀138与第三通孔137的内表面之间通过第十密封圈139密封。其中排气阀138的具体结构不限,只要能够实现当冷却腔400中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释放冷却腔400的气体,以保证冷却腔400中的压力不能过大,避免发生爆炸等风险。
请继续参阅图15和图16,电气组件1000还包括电气绝缘压板1900,电气绝缘压板1900设置在第一端盖200远离定子组件100的一侧,电气绝缘压板1900上设有第四通孔1901,电子元件1300远离定子组件100的一端穿过电气绝缘压板1900上的第四通孔1901,电气绝缘压板1900用于将电气元件1300固定在第一端盖200上,具体的,在电气绝缘压板1900和第一端盖200上设有螺孔,将第三螺钉13(如图16所示)安装在电气绝缘压板1900和第一端盖200中的螺孔中,以将电气绝缘压板1900和第一端盖200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中,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四密封圈、第五密封圈、第六密封圈、第七密封圈、第八密封圈、第九密封圈、第十密封圈的材质可为橡胶,例如硅橡胶、乙丙橡胶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以满足密封要求。本申请中的密封保护套和固定套的材质为绝缘材质,例如聚酰亚胺。
请参阅图17,本申请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车辆20,车辆20包括前轮210、后轮220以及连接在前轮210和后轮220之间的车辆本体230,以及如上面任一项实施方式中的轴向磁通电机10,轴向磁通电机10安装在车辆本体230上。其中轴向磁通电机10用于为车辆20提供动力,本申请中的轴向磁通电机10结构紧凑,结构强度高,具有高扭矩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结构紧凑可节约轴向磁通电机10的尺寸,应用在车辆20中时可节约车辆20的内部空间。其中车辆20包括汽车(如图17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车辆20包括电动车或者专项作业车,电动车包括两轮、三轮或者四轮电动车,专项作业车包括各种具有特定功能的车,例如工程抢险车、洒水车、吸污车、水泥搅拌车、起重车、医疗车。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轴向磁通电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例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例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磁通电机包括:
定子组件,包括沿径向从内至外依次套叠设置的内侧支座、定子和外侧壳体,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芯和缠绕在所述定子芯上的定子绕组,所述定子芯为连续环绕所述内侧支座的结构;
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沿轴向分别设置在所述定子组件的两端,所述第一端盖、所述内侧支座、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外侧壳体依次密封连接且共同围设形成冷却腔,所述定子位于所述冷却腔内;
所述轴向磁通电机还包括第一密封组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外侧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端盖朝向所述定子组件的表面设有环绕所述第一端盖轴线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定子组件端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外侧壳体在所述定子组件端面的正投影中,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外侧壳体过盈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磁通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芯包括围绕所述内侧支座的轴线连续卷绕的钢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磁通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芯上设有沿所述定子芯径向延伸的定子槽,所述定子绕组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定子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磁通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位于所述冷却腔内,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内侧支座的外圆周表面和所述定子芯的内圆周表面之间,所述第二支撑件环绕在所述定子芯的外圆周表面,所述定子绕组缠绕在所述定子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第二支撑件远离所述定子芯的一侧与所述外侧壳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向磁通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支撑圆环部和支撑径向部,所述支撑圆环部环绕在所述定子芯的外圆周表面,所述支撑径向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定子芯的厚度,所述支撑径向部连接在所述支撑圆环部和所述外侧壳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磁通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绝缘销,所述定子芯的端面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定子槽,所述绝缘销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定子槽中,所述绝缘销的一端与所述内侧支座固定,所述绝缘销的另一端与所述外侧壳体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磁通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设置在所述定子与所述外侧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在所述定子与所述内侧支座之间,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均与所述定子芯的端面相交,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在所述内侧支座的圆周方向上交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磁通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和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端盖朝向所述定子组件的表面设有环绕所述第一端盖轴线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相较于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第一端盖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密封板位于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定子组件之间且套设在所述内侧支座的外圆周表面上,所述第一密封板的外侧边与所述外侧壳体抵接,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密封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密封板上,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密封板过盈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磁通电机,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内侧支座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向磁通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板和第一卡环,所述内侧支座包括沿轴向分布的支座中部和第一支座端部,所述第一支座端部位于所述支座中部邻近所述第一端盖的一端,所述定子环绕固定在所述支座中部外圆周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密封板位于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定子组件之间且套设在所述第一支座端部的外圆周表面上,所述第一支座端部的外圆周表面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环位于所述第一卡接槽中,所述第一卡环相较于所述第一密封板远离所述支座中部设置,所述第一卡环远离所述第一端盖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密封板朝向所述第一端盖的端面相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磁通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磁通电机还包括电气组件、第一密封板和第七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板位于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定子组件之间,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密封板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密封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电气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一端盖朝向所述第一密封板的表面上设有第七凹槽,所述第七凹槽环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第七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七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密封板过盈密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轴向磁通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组件包括电气元件、密封保护套和第八密封圈,所述密封保护套套设在所述电气元件上,所述密封保护套的外圆周表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表面抵接,所述密封保护套的外圆周表面环绕所述密封保护套轴线的第八凹槽,所述第八密封圈位于所述第八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表面过盈密封。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前轮、后轮以及连接在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之间的车辆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轴向磁通电机,所述轴向磁通电机安装在所述车辆本体上。
CN202110908222.3A 2021-08-09 2021-08-09 轴向磁通电机及车辆 Active CN1137943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8222.3A CN113794301B (zh) 2021-08-09 2021-08-09 轴向磁通电机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8222.3A CN113794301B (zh) 2021-08-09 2021-08-09 轴向磁通电机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4301A CN113794301A (zh) 2021-12-14
CN113794301B true CN113794301B (zh) 2023-03-10

Family

ID=79181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8222.3A Active CN113794301B (zh) 2021-08-09 2021-08-09 轴向磁通电机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43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3909B (zh) * 2022-05-09 2022-07-12 山东信隆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压一体式发电机组
CN115276273A (zh) * 2022-06-30 2022-11-01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定子结构、轴向磁通电机、动力总成及车辆
WO2024082879A1 (zh) * 2022-10-21 2024-04-25 上海盘毂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向磁场电机、定子冷却结构及制造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14564A (ja) * 2004-06-29 2006-01-12 Nissan Motor Co Ltd ディスク型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冷却構造
CN105553204A (zh) * 2016-02-24 2016-05-04 刘霄 水冷电机
CN105576927A (zh) * 2016-03-09 2016-05-11 刘霄 定子浸油散热且转子内置式的盘式电动机
JP2017099181A (ja) * 2015-11-26 2017-06-01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CN109474092A (zh) * 2019-01-14 2019-03-15 上海盘毂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组件以及轴向磁场电机
JP2019140792A (ja) * 2018-02-09 2019-08-2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CN111725939A (zh) * 2019-03-19 2020-09-29 上海盘毂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系统、定子组件以及轴向磁场电机
CN111725909A (zh) * 2019-03-19 2020-09-29 上海盘毂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组件以及轴向磁场电机
CN111864933A (zh) * 2020-07-29 2020-10-3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轴向磁通电机定子及轴向磁通电机
CN112383193A (zh) * 2020-11-20 2021-02-19 安徽大学 一种内置集成双轴流风机的油冷轴向磁通电机
CN112688522A (zh) * 2021-01-15 2021-04-20 东南大学 一种高功率密度轴向磁场永磁电机结构
CN213185655U (zh) * 2020-10-30 2021-05-11 上海盘毂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盘式电机冷却结构以及盘式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19106B2 (ja) * 2009-01-15 2012-04-18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
US11043885B2 (en) * 2016-07-15 2021-06-22 Genesis Robotics And Motion Technologies Canada, Ulc Rotary actuator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14564A (ja) * 2004-06-29 2006-01-12 Nissan Motor Co Ltd ディスク型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冷却構造
JP2017099181A (ja) * 2015-11-26 2017-06-01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CN105553204A (zh) * 2016-02-24 2016-05-04 刘霄 水冷电机
CN105576927A (zh) * 2016-03-09 2016-05-11 刘霄 定子浸油散热且转子内置式的盘式电动机
JP2019140792A (ja) * 2018-02-09 2019-08-2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CN109474092A (zh) * 2019-01-14 2019-03-15 上海盘毂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组件以及轴向磁场电机
CN111725939A (zh) * 2019-03-19 2020-09-29 上海盘毂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系统、定子组件以及轴向磁场电机
CN111725909A (zh) * 2019-03-19 2020-09-29 上海盘毂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组件以及轴向磁场电机
CN111864933A (zh) * 2020-07-29 2020-10-3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轴向磁通电机定子及轴向磁通电机
CN213185655U (zh) * 2020-10-30 2021-05-11 上海盘毂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盘式电机冷却结构以及盘式电机
CN112383193A (zh) * 2020-11-20 2021-02-19 安徽大学 一种内置集成双轴流风机的油冷轴向磁通电机
CN112688522A (zh) * 2021-01-15 2021-04-20 东南大学 一种高功率密度轴向磁场永磁电机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4301A (zh) 202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94301B (zh) 轴向磁通电机及车辆
EP3534504A1 (en) Motor having an external heat sink for a power tool
EP2242164B1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US20120025642A1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US8022593B2 (en) Electrical machine
EP3579385B1 (en) Cooling structure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
US8970073B2 (en) Cooling structure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8624452B2 (en) Electric machine module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WO2017038310A1 (ja) 固定子コイル、これを備えた固定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回転電機
JP2009118713A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駆動装置
CN108347136B (zh) 油冷轮毂永磁同步电机
US20220094229A1 (en) Axial flux electrical machine and ancillary components
JP2009118712A (ja) 回転電機
WO2017038326A1 (ja) 回転子、これを備えた回転電機、及び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WO2008143000A1 (ja)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
US20240195268A1 (en) Electrical machine
CN212462963U (zh) 一种驱动电机的水套式水冷结构
CN111512522A (zh) 电动压缩机
CN115498798A (zh) 一种电机、动力总成及车辆
CN115411857A (zh) 轴向电机转子、轴向电机、动力总成及车辆
JP2014100040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CN115668702A (zh) 包括旋转电机、连接器和电子模块的组件
CN206948126U (zh) 一种定子组件及包含该定子组件的盘式电机
US20240162786A1 (en) Internal cooling systems for e-machines
CN218920111U (zh) 轴向电机、动力总成和电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3

Address after: 518043 No. 01, 39th floor, building a, antuoshan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33, antuoshan Sixth Road, Xiang'an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awei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