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1102B - 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1102B
CN113791102B CN202111027044.XA CN202111027044A CN113791102B CN 113791102 B CN113791102 B CN 113791102B CN 202111027044 A CN202111027044 A CN 202111027044A CN 113791102 B CN113791102 B CN 1137911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rock sample
temperature
bound
c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270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91102A (zh
Inventor
柳波
董旭
田善思
程丽娟
白龙辉
迟亚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02704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11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1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1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91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11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4/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or other spin effects
    • G01N24/08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or other spin effects by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 G01N24/082Measurement of solid, liquid or gas cont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8Investigating volume, surface area, size or distribution of pores; Porosi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5/00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 G01N5/04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by removing a component, e.g. by evaporation, and weighing the remainder
    • G01N5/045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by removing a component, e.g. by evaporation, and weighing the remainder for determining moisture cont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岩样干重和饱和岩样的质量;S2、对岩样做热处理;S3、计算每次增温后岩样的孔隙流体饱和度;S4、对流体饱和度Swi求导;S5、对Swi的一阶导数Swi’求导,并绘制Swi”‑Ti关系曲线;S6、根据Swi”‑Ti关系曲线得到三种流体的截止温度;S7、测量饱和岩样的核磁T2谱;S8、将饱和岩样置于对应的三种流体的截止温度下热处理,测量热处理后的核磁T2谱;S9、求取双T2截止值;S10、将T2谱划分为自由孔隙、毛管束缚孔隙和粘土束缚孔隙;本申请方法三种流体的区间表现明显,划分准确性高。

Description

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典型的致密岩石,孔隙空间充满自由流体FF(free fluid)、毛管束缚流体CAF(capillarybound fluid)和粘土束缚流体CBF(claybound fluid)。自由流体是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可以在孔道中自由流动的流体,相应的存储空间又称为自由孔隙。在油气藏成储的过程中,受孔隙壁表面润湿性差异和细小孔道毛管力的影响,油气在运移过程中无法驱替走所有的水,这些不能被驱替出孔隙的水就成了孔道中的束缚流体;其中分布和残存在岩石中细小非粘土矿物接触位置、微细孔隙中、颗粒表面和角隅处的称为毛管束缚流体,对应的孔隙空间称为毛管束缚孔隙;残留在粘土矿物颗粒表面的束缚流体称为粘土束缚流体,对应的孔隙空间称为粘土束缚孔隙。不同油藏由于岩石及流体性质不同,油气运移条件有差异,束缚水饱和度的大小差别较大。
低场核磁共振(NMR,nuclearmagnetic resonance)测量得到的横向弛豫时间(T2)可以表征岩石孔隙中流体的分布状态,然而,如何根据NMR测量得到的T2分布确定T2截止值(T2C)以准确界定自由流体和束缚流体含量是目前研究的难点问题。
目前,T2截止值的确定主要包括两种模型:第一种是常规单T2c模型,该方法通常根据核磁共振T2谱曲线的凹面最低点处对应的值划分,将小于该低点处对应的值部分划分为束缚流体,高于该低点对应的值部分划分为自由流体。但是单T2C不是划分自由流体与束缚流体的准确值,目前在物理学上也很难找到一个弛豫时间阈值,高于这个阈值的弛豫时间对应的孔隙流体能够自由产出而无残余流体,低于这个阈值的弛豫时间所对应的孔隙流体就难以产出。所以用单T2截止值来划分孔隙类型都会引入许多不确定性。第二种是双T2c模型,由于单T2截止值的局限性,后人提出了双T2截止值模型来划分孔隙类型。早期研究通常采用经验T2C值来快速划分孔隙类型,如致密砂岩中常取T2C1为10ms、T2C2为3ms,划分孔隙为自由孔隙、毛管束缚孔隙、粘土束缚孔隙三类;每类孔隙被相应的流体(自由流体FF、毛管束缚流体CAF、粘土束缚流体CBF)所占据。
但是使用经验双T2C值无法正确表征所有岩石类型的孔隙大小,对于某些岩类的孔隙划分可能产生很大的误差。早期研究中有学者采用离心方法来确定两个T2C的值,但实验证明,离心所驱替出的流体通常只是自由流体可动部分,孔隙中仍然存在大量的毛管束缚流体和粘土束缚流体;采用多级离心确定双T2C来划分孔隙结构仍无法准确划分自由流体、毛管束缚流体和粘土束缚流体。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准确计算三种流体饱和度的方法。
上述方法既无法准确得出三种流体的饱和度,又无法确定三种流体在孔隙中的分布状,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准确计算三种流体饱和度,同时能够确定三种流体在孔隙中的分布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岩样干重md和饱和岩样的质量ms
S2、采用等时差梯度增温方法对岩样做热处理,增温次数为i,记录每次增温后的温度,并称量每次增温后的岩样质量,分别得到第i次增温后的热处理的温度Ti以及第i次增温后的岩样质量mi
S3、根据岩样干重以及每次增温后的岩样质量,计算每次增温后岩样的孔隙流体饱和度,得到第i次增温后的流体饱和度Swi,并绘制流体饱和度Swi随温度Ti变化的关系曲线,即Swi-Ti关系曲线;
S4、对Swi-Ti关系曲线中的每个流体饱和度Swi求导,得到每个流体饱和度Swi的一阶导数Swi’,并绘制Swi的一阶导数Swi’随时间Ti变化的关系曲线,即Swi’-Ti关系曲线;
S5、对Swi’-Ti关系曲线中的Swi的一阶导数Swi’求导,得到每个饱和度Swi的二阶导数Swi”,并绘制Swi的二阶导数Swi”随时间Ti变化的关系曲线,即Swi”-Ti关系曲线;
S6、根据Swi”-Ti关系曲线特征的差异性,得到三种流体的截止温度;
S7、重新烘干并饱和岩样,测量饱和岩样的核磁T2谱,记作T2FF
S8、根据步骤S6得到的三种流体的截止温度,将饱和岩样依次置于对应的三种流体的截止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并测量每次热处理后的核磁T2谱,分别记作T2CAF和T2CBF
S9、根据所述T2FF、T2CAF和T2CBF求取双T2截止值T2C1和T2C2;
S10、根据所述T2C1和T2C2,将T2谱划分为自由孔隙、毛管束缚孔隙和粘土束缚孔隙。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所述采用等时差梯度增温方法对岩样做热处理,具体采用如下控温方程:
Ti=T0+i*ΔT;
其中,T0为起始温度,Δt为加热时长,ΔT为升温梯度,i为增温次数,Ti为第i次增温后的热处理的温度。
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根据所述岩样质量和岩样干重,计算每次热处理后岩样的孔隙流体饱和度Swi,具体采用如下公式:
Swi=(mi-md)/(ms-md)*100%;
其中,Swi为第i次增温后的流体饱和度,mi为第i次增温后的岩样质量,md为岩样干重,ms为饱和岩样的质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S4中,对Swi-Ti关系曲线中的每个流体饱和度Swi求导,得到每个流体饱和度Swi的一阶导数Swi’,具体采用如下公式:
Swi’=(Swi-Sw(i-1))/ΔT*100%;
其中,i>=1。
进一步,所述步骤S5中,对Swi’-Ti关系曲线中的Swi的一阶导数Swi’求导,得到每个饱和度Swi的二阶导数Swi”,具体采用如下公式:
Swi”=(Swi’-Sw(i-1)’)/ΔT*100%;
其中,i>=2。
进一步,所述三种流体分别为自由流体、毛管束缚流体和粘土束缚流体。
进一步,所述步骤S6中,所述根据Swi”-Ti关系曲线特征的差异性,得到三种流体的截止温度,具体为,
根据Swi”-Ti关系曲线呈现出的明显不同的三个区间,得到对应三个区间的三种流体,三个区间的交点分别为三种流体的分界点,该三种流体的分界点对应的温度Ti为三种流体的截止温度;其中自由流体和毛管束缚流体的截止温度记作TFF-CAF,毛管束缚流体和粘土束缚流体的截止温度记作TCAF-CBF
进一步,所述步骤S8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801、将饱和岩样置于烘箱内,阶梯增温至截止温度TFF-CAF,并在该截止温度TFF-CAF加热时长为Δt,取出并测量核磁T2谱,此时岩样中剩余流体的T2谱反映总束缚流体的分布,记作T2CAF
S801、再次将岩样置于烘箱内,阶梯增温至截止温度TCAF-CBF,并在该截止温度TCAF-CBF加热时长为Δt,取出并测量核磁T2谱,此时样品中剩余流体的T2谱反映粘土束缚流体的分布,记作T2CBF
进一步,所述步骤S9中,根据所述T2FF、T2CAF和T2CBF求取双T2截止值T2C1和T2C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901、分别绘制T2FF、T2CAF和T2CBF三条曲线的累积曲线CFF、CCAF和CCBF,T2信号累积的最大值分别记为CFF(max)、CCAF(max)和CCBF(max)
S902、根据步骤S901绘制的累积曲线做两条投影线,第一条投影线起自T2CAF累积谱的最大值CCAF(max),终点为该第一条投影线与T2FF累积曲线的交点;第二条投影线起自T2CBF累积谱的最大值CCBF(max),终点为该第二条投影线与T2FF累积曲线的交点;
S903、分别过第一条投影线与T2FF累积曲线的交点和第二条投影线与T2FF累积曲线的交点作T2谱横坐标的垂向投影线,与横坐标的交点从右往左依次为T2C1和T2C2,其中T2C1为自由流体T2截止值,T2C2为毛管束缚流体截止值。
进一步,所述步骤S10中,根据所述T2C1和T2C2,将T2谱划分为自由孔隙、毛管束缚孔隙和粘土束缚孔隙,具体为,
按T2谱,将T2C1右侧部分的孔隙划分为自由孔隙;将位于T2C1与T2C2之间的部分划分为毛管束缚孔隙;将T2C2左侧部分划分为粘土束缚孔隙。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流体饱和度Swi随温度Ti变化的关系曲线图(Swi-Ti关系曲线);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Swi的一阶导数Swi’随时间Ti变化的关系曲线图(Swi’-Ti关系曲线);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Swi的二阶导数Swi”随时间Ti变化的关系曲线图(Swi”-Ti关系曲线);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T2谱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累积曲线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累积曲线的两条投影线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投影线与累积曲线的交点的垂向投影线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束缚流体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申请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烘干岩样,称量并得到岩样干重md;具体为,将岩样放置于烘箱中烘干,烘干温度为200℃,烘干时间为24小时。
配置模拟地层水溶液,将岩样置于该地层水溶液中加压饱和,使岩样孔隙中完全充满地层水,称量并得到饱和岩样的质量ms
S2、采用等时差梯度增温方法对岩样做热处理,增温次数为i,记录每次增温后的热处理的温度,并称量每次增温后的岩样质量,分别得到第i次增温后的热处理的温度Ti以及第i次增温后的岩样质量mi
在采用等时差梯度增温方法对岩样做热处理时,具体采用如下控温方程:
Ti=T0+i*ΔT;
其中,T0为起始温度,Δt为加热时长,ΔT为升温梯度,i为增温次数,Ti为第i次增温后的热处理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T0取20℃,Δt取20分钟,ΔT取20℃,Ti的最大值限定为200℃。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1次增温,将岩样置于烘箱中,设置温度为40℃(T1为40℃),加热20分钟后,测量岩样质量,得到第1次增温后的岩样质量m1
第2次增温,再次将岩样置于烘箱中,设置温度为60℃(T2为60℃),加热20分钟后,测量岩样质量,得到第2次增温后的岩样质量m2
第3次增温,再次将岩样置于烘箱中,设置温度为80℃(T3为80℃),加热20分钟后,测量岩样质量,得到第3次增温后的岩样质量m3
按照上述增温方法,根据控温方程,将升温梯度ΔT设置为20℃,加热时长Δt设置为20分钟,对岩样进行热处理,并记录每次热处理的温度以及增温后的岩样质量,直至热处理的温度达到200℃时停止。
S3、根据岩样干重以及每次增温后的岩样质量,计算每次增温后岩样的孔隙流体饱和度,得到第i次增温后的流体饱和度Swi,并绘制流体饱和度Swi随温度Ti变化的关系曲线,即Swi-Ti关系曲线(参见图1)。
在根据岩样质量和岩样干重,计算每次热处理后岩样的孔隙流体饱和度Swi,具体采用如下公式:
Swi=(mi-md)/(ms-md)*100%;
其中,Swi为第i次增温后的流体饱和度,mi为第i次增温后的岩样质量,md为岩样干重,ms为饱和岩样的质量;当i=0时,mi=ms,此时Sw0=100%。
S4、对Swi-Ti关系曲线中的每个流体饱和度Swi求导,得到每个流体饱和度Swi的一阶导数Swi’,并绘制Swi的一阶导数Swi’随时间Ti变化的关系曲线,即Swi’-Ti关系曲线(参见图2)。
对Swi-Ti关系曲线中的每个流体饱和度Swi求导,得到每个流体饱和度Swi的一阶导数Swi’,具体采用如下公式:
Swi’=(Swi-Sw(i-1))/ΔT*100%;
其中,Swi’为Swi的一阶导数,Swi为第i次增温后的流体饱和度,Sw(i-1)为第i-1次增温后的流体饱和度,i>=1。
S5、对Swi’-Ti关系曲线中的Swi的一阶导数Swi’求导,得到每个饱和度Swi的二阶导数Swi”,并绘制Swi的二阶导数Swi”随时间Ti变化的关系曲线,即Swi”-Ti关系曲线(参见图3)。
对Swi’-Ti关系曲线中的Swi的一阶导数Swi’求导,得到每个饱和度Swi的二阶导数Swi”,具体采用如下公式:
Swi”=(Swi’-Sw(i-1)’)/ΔT*100%;
其中,Swi”为Swi的二阶导数,Swi’为Swi的一阶导数,即第i次增温后的流体饱和度的导数,Sw(i-1)’为Swi-1的一阶导数,即第i-1次增温后的流体饱和度的导数,i>=2。
S6、根据Swi”-Ti关系曲线特征的差异性,得到三种流体的截止温度。三种流体分别为自由流体、毛管束缚流体和粘土束缚流体。
根据Swi”-Ti关系曲线特征的差异性,得到三种流体的截止温度,具体为,根据Swi”-Ti关系曲线呈现出的明显不同的三个区间,得到对应三个区间的三种流体,三个区间的交点分别为三种流体的分界点,该三种流体的分界点对应的温度Ti为三种流体的截止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Swi”-Ti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由图3中,可以看出Swi”-Ti关系曲线具有明显不同的三个区间,根据同一种流体斜率接近的特点,可以很容易的将该三个区间对应于三种流体,从左至右分别为自由流体、毛管束缚流体和粘土束缚流体;对应区间的交点即分别为自由流体、毛管束缚流体和粘土束缚流体的分界点。其中,TFF-CAF为自由流体和毛管束缚流体的截止温度,TCAF-CBF为毛管束缚流体和粘土束缚流体的截止温度。
S7、重新烘干并饱和岩样,测量饱和岩样的核磁T2谱,记作T2FF
具体的,将岩样放置于烘箱中烘干,烘干温度为200℃,烘干时间为24小时。
配置模拟地层水溶液,将岩样置于该地层水溶液中加压饱和,使岩样孔隙中完全充满地层水,测量饱和岩样的核磁T2谱,记作T2FF
S8、根据步骤S6得到的三种流体的截止温度,将饱和岩样依次置于对应的三种流体的截止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并测量每次热处理后的核磁T2谱,分别记作T2CAF和T2CBF
具体的,S801、将饱和岩样置于烘箱内,阶梯增温至截止温度TFF-CAF,并在该截止温度TFF-CAF下加热时长为Δt,取出并测量核磁T2谱,此时岩样中剩余流体的T2谱反映总束缚流体的分布,记作T2CAF
S802、再次将岩样置于烘箱内,阶梯增温至截止温度TCAF-CBF,并在该截止温度TCAF-CBF下加热时长为Δt,取出并测量核磁T2谱,此时样品中剩余流体的T2谱反映粘土束缚流体的分布,记作T2CBF
具体在阶梯增温时,可按步骤S2的等时差梯度增温方法重新进行增温热处理。即T0取20℃,每次增温20℃,加热时长Δt取20分钟,直至温度达到TFF-CAF或TCAF-CBF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假设TFF-CAF为75℃,TCAF-CBF为110℃;将饱和岩样置于烘箱内,加热温度依次设为40℃、60℃和75℃,每次加热20分钟,加热完成后,取出测量核磁T2谱;再次将岩样置于烘箱内,加热温度依次设为80℃、100℃和110℃,每次加热20分钟,加热完成后,取出并测量核磁T2谱。
S9、根据所述T2FF、T2CAF和T2CBF求取双T2截止值T2C1和T2C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901、如图4和图5所示,分别绘制T2FF、T2CAF和T2CBF三条曲线的累积曲线CFF、CCAF和CCBF,T2信号累积的最大值分别记为CFF(max)、CCAF(max)和CCBF(max)
其中,CFF(max)=Sum(T2FF(1),T2FF(2),……,T2FF(X));
CCAF(max)=Sum(T2CAF(1),T2CAF(2),……,T2CAF(X));
CCBF(max)=Sum(T2CBF(1),T2CBF(2),……,T2CBF(X));
其中,x为核磁T2测试的布点数,T2FF(X)表示T2FF横坐标上第x个点对应的纵坐标幅度值,T2CAF(X)表示T2CAF横坐标上第x个点对应的纵坐标幅度值,T2CBF(X))表示T2CBF横坐标上第x个点对应的纵坐标幅度值。
S902、如图6所示,根据步骤S901绘制的累积曲线做两条投影线,第一条投影线起自T2CAF累积谱的最大值CCAF(max),终点为该第一条投影线与T2FF累积曲线的交点(标记为①);第二条投影线起自T2CBF累积谱的最大值CCBF(max),终点为该第二条投影线与T2FF累积曲线的交点(标记为②)。
S903、如图7所示,分别过第一条投影线与T2FF累积曲线的交点和第二条投影线与T2FF累积曲线的交点作T2谱横坐标的垂向投影线(标记为和③和④),与横坐标的交点从右往左依次为T2C1和T2C2,其中T2C1为自由流体T2截止值,T2C2为毛管束缚流体截止值。
S10、如图8所示,根据所述T2C1和T2C2,将T2谱划分为自由孔隙、毛管束缚孔隙和粘土束缚孔隙。
具体的,按T2谱,将T2C1右侧部分(即T2>T2C1)的孔隙划分为自由孔隙;将位于T2C1与T2C2之间的部分划分为毛管束缚孔隙;将T2C2左侧部分(T2<T2C2)划分为粘土束缚孔隙。
本申请利用不同温度阶段脱出水的类型不同,在曲线上的不同温度阶段呈现不同的曲线形态,采用等时差梯度增温方法对岩样做热处理,能够得到每次热处理后的岩样质量,从而计算出每次热处理后的流体饱和度,并根据每次热处理后的流体饱和度绘制流体饱和度Swi随温度Ti变化的关系曲线(Swi-Ti关系曲线),通过对该关系曲线二次求导,可以得到斜率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三个区间,根据同一种流体斜率接近的特点可以很容易的得到三种不同流体的区间以及截止温度;根据该截止温度,再次进行热处理,可以分别得到岩样在该截止温度下的核磁T2谱,根据该核磁T2谱即可获得该岩样的双T2截止值以及三种流体的分布;本申请处理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并且三种流体的区间表现明显,划分准确性高,利用三种流体的截止温度,可以更准确的得到双T2截止值,从而准确的划分流体分布。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岩样干重md和饱和岩样的质量ms
S2、采用等时差梯度增温方法对岩样做热处理,增温次数为i,记录每次增温后的温度,并称量每次增温后的岩样质量,分别得到第i次增温后的热处理的温度Ti以及第i次增温后的岩样质量mi
S3、根据岩样干重以及每次增温后的岩样质量,计算每次增温后岩样的孔隙流体饱和度,得到第i次增温后的流体饱和度Swi,并绘制流体饱和度Swi随温度Ti变化的关系曲线,即Swi-Ti关系曲线;
S4、对Swi-Ti关系曲线中的每个流体饱和度Swi求导,得到每个流体饱和度Swi的一阶导数Swi’,并绘制Swi的一阶导数Swi’随时间Ti变化的关系曲线,即Swi’-Ti关系曲线;
S5、对Swi’-Ti关系曲线中的Swi的一阶导数Swi’求导,得到每个饱和度Swi的二阶导数Swi”,并绘制Swi的二阶导数Swi”随时间Ti变化的关系曲线,即Swi”-Ti关系曲线;
S6、根据Swi”-Ti关系曲线特征的差异性,得到三种流体的截止温度;
S7、重新烘干并饱和岩样,测量饱和岩样的核磁T2谱,记作T2FF
S8、根据步骤S6得到的三种流体的截止温度,将饱和岩样依次置于对应的三种流体的截止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并测量每次热处理后的核磁T2谱,分别记作T2CAF和T2CBF
S9、根据所述T2FF、T2CAF和T2CBF求取双T2截止值T2C1和T2C2;
S10、根据所述T2C1和T2C2,将T2谱划分为自由孔隙、毛管束缚孔隙和粘土束缚孔隙;
所述三种流体分别为自由流体、毛管束缚流体和粘土束缚流体;
所述步骤S6中,所述根据Swi”-Ti关系曲线特征的差异性,得到三种流体的截止温度,具体为,
根据Swi”-Ti关系曲线呈现出的明显不同的三个区间,得到对应三个区间的三种流体,三个区间的交点分别为三种流体的分界点,该三种流体的分界点对应的温度Ti为三种流体的截止温度;其中自由流体和毛管束缚流体的截止温度记作TFF-CAF,毛管束缚流体和粘土束缚流体的截止温度记作TCAF-CBF
所述步骤S9中,根据所述T2FF、T2CAF和T2CBF求取双T2截止值T2C1和T2C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901、分别绘制T2FF、T2CAF和T2CBF三条曲线的累积曲线CFF、CCAF和CCBF,T2信号累积的最大值分别记为CFF(max)、CCAF(max)和CCBF(max)
S902、根据步骤S901绘制的累积曲线做两条投影线,第一条投影线起自T2CAF累积谱的最大值CCAF(max),终点为该第一条投影线与T2FF累积曲线的交点;第二条投影线起自T2CBF累积谱的最大值CCBF(max),终点为该第二条投影线与T2FF累积曲线的交点;
S903、分别过第一条投影线与T2FF累积曲线的交点和第二条投影线与T2FF累积曲线的交点作T2谱横坐标的垂向投影线,与横坐标的交点从右往左依次为T2C1和T2C2,其中T2C1为自由流体T2截止值,T2C2为毛管束缚流体截止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采用等时差梯度增温方法对岩样做热处理,具体采用如下控温方程:
Ti=T0+i*ΔT;
其中,T0为起始温度,ΔT为升温梯度,i为增温次数,Ti为第i次增温后的热处理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根据所述岩样质量和岩样干重,计算每次热处理后岩样的孔隙流体饱和度Swi,具体采用如下公式:
Swi=(mi-md)/(ms-md)*100%;
其中,Swi为第i次增温后的流体饱和度,mi为第i次增温后的岩样质量,md为岩样干重,ms为饱和岩样的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对Swi-Ti关系曲线中的每个流体饱和度Swi求导,得到每个流体饱和度Swi的一阶导数Swi’,具体采用如下公式:
Swi’=(Swi-Sw(i-1))/ΔT*100%;
其中,i>=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对Swi’-Ti关系曲线中的Swi的一阶导数Swi’求导,得到每个饱和度Swi的二阶导数Swi”,具体采用如下公式:
Swi”=(Swi’-Sw(i-1)’)/ΔT*100%;
其中,i>=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801、将饱和岩样置于烘箱内,阶梯增温至截止温度TFF-CAF,并在该截止温度TFF-CAF下加热时长为Δt,取出并测量核磁T2谱,此时岩样中剩余流体的T2谱反映总束缚流体的分布,记作T2CAF
S801、再次将岩样置于烘箱内,阶梯增温至截止温度TCAF-CBF,并在该截止温度TCAF-CBF加热时长为Δt,取出并测量核磁T2谱,此时样品中剩余流体的T2谱反映粘土束缚流体的分布,记作T2CBF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根据所述T2C1和T2C2,将T2谱划分为自由孔隙、毛管束缚孔隙和粘土束缚孔隙,具体为,
按T2谱,将T2C1右侧部分的孔隙划分为自由孔隙;将位于T2C1与T2C2之间的部分划分为毛管束缚孔隙;将T2C2左侧部分划分为粘土束缚孔隙。
CN202111027044.XA 2021-09-02 2021-09-02 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 Active CN1137911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7044.XA CN113791102B (zh) 2021-09-02 2021-09-02 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7044.XA CN113791102B (zh) 2021-09-02 2021-09-02 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1102A CN113791102A (zh) 2021-12-14
CN113791102B true CN113791102B (zh) 2022-07-26

Family

ID=78879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27044.XA Active CN113791102B (zh) 2021-09-02 2021-09-02 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110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0606B1 (en) * 1999-02-13 2001-10-09 Schott Glas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on of a boil dry condition of a utensil placed on a glass-ceramic cooking surface of a cooking unit
CN112462438A (zh) * 2020-11-16 2021-03-0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定量评价地层流体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57277A1 (en) * 2010-01-22 2013-03-07 Lukasz Zielinski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ock Formation Fluid Interaction Properties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Well Logging Measurement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0606B1 (en) * 1999-02-13 2001-10-09 Schott Glas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on of a boil dry condition of a utensil placed on a glass-ceramic cooking surface of a cooking unit
CN112462438A (zh) * 2020-11-16 2021-03-0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定量评价地层流体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MR characterization of fluid mobility in tight sand: Analysis on the pore capillaries with the nine-grid model;Xuefeng Liu et al.;《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210618;第94卷;104069 *
储层流体及其在岩石孔隙中的核磁共振弛豫温度特性;谢然红等;《地质学报》;20070215(第02期);全文 *
冻融环境中饱和岩石的热量传递与温度平衡规律;徐拴海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1115(第1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1102A (zh) 202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chindler et al. The evaporation method: Extending the measurement range of soil hydraulic properties using the air‐entry pressure of the ceramic cup
Pel et al. Determiination of moisture diffusivity in porous media using moisture concentration profiles
CN103335928B (zh) 一种测量孔隙岩石渗透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23116B (zh)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谱系数法计算束缚水饱和度的方法
CN107991335B (zh) 致密砂岩水锁损害评价试验方法
Mohnke et al. Understanding NMR relaxometry of partially water-saturated rocks
CN106525688A (zh) 一种饱和页岩孔隙流体分离及饱和度计算的实验方法
CN110320136B (zh) 页岩岩心有效孔隙度的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
RU2004108862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ценки физических параметров подземного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я полезных ископаемых на основ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отобранных из этого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я фрагментов горной породы
CN111089770B (zh) 一种土体弛豫率获取方法
Luong et al. Streaming potential and electroosmosis measurements to characterize porous materials
CA2956297C (en) Composite fid-cpmg process for fast relaxing media determination
CN113791102B (zh) 基于核磁共振双t2截止值确定岩心束缚流体分布的方法
CN112986091B (zh) 基于电阻率测试的层理缝发育页岩的含油饱和度评价方法
CN106324688B (zh) 一种储层束缚水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180209891A1 (en) Method for automating control systems for performing a complex transient permeability test
CN113790996A (zh) 基于离心法测量岩心束缚流体饱和度的方法
CN113790997A (zh) 基于梯度热处理技术测量岩心束缚流体饱和度的方法
CN110672495A (zh) 一种基于低场磁共振技术的水泥基材料水分渗透率的预测方法
CN115200977A (zh) 一种高温高压条件下岩心应力敏感评价装置及方法
CN113008941B (zh) 层理缝发育页岩的饱和度-电阻增大系数测试方法
CN113984589B (zh) 一种计算岩石迂曲度和气体扩散系数的方法
CN114417593A (zh) 一种评价孔隙连通性对页岩采收率影响的实验方法
RU2627988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общей пористости кавернозных образцов горных пород методом ядерного магнитного резонанса
CN113916748A (zh) 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