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6748A - 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6748A
CN113916748A CN202111268260.3A CN202111268260A CN113916748A CN 113916748 A CN113916748 A CN 113916748A CN 202111268260 A CN202111268260 A CN 202111268260A CN 113916748 A CN113916748 A CN 113916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ressure
shale
metering pump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82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16748B (zh
Inventor
潘哲君
吴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2682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67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6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6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16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6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2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by forcing a fluid through a sample
    • G01N15/0826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by forcing a fluid through a sample and measuring fluid flow rate, i.e. permeation rate or pressure chan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4Earth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9/00Investigat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of material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 G01N9/36Analysing materials by measuring the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e.g. determining quantity of mois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和方法,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以测量页岩基质渗透率、页岩油的密度、压缩系数、温度敏感系数和基质页岩油采收率。包括计量泵,样品缸,温压测量控制系统及管阀系统,样品缸可以配置一系列规格的样品杯用于安装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页岩样品。轻质油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的步骤是首先把轻质油从计量泵注入样品缸并维持计量泵的压力为恒压,通过计量泵的体积变化与时间的关系,最终计算轻质油在页岩基质中的渗透率。在不同温度下,通过逐步改变计量泵体积获得轻质油的密度与压力和温度的关系,从而计算轻质油的压缩系数和温度敏感系数。本发明也适用于致密油岩心测试,流体可以为轻质油或凝析油。

Description

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页岩油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接替资源,开发页岩油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页岩油是以页岩为主的页岩层系中赋存的石油资源,包括泥页岩、致密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中的石油,其主要的部分赋存于页岩及致密岩石的基质孔隙中。因此,基质渗透率对页岩油的长期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页岩油的最终采收率。虽然页岩基质具有大量的孔隙空间,但孔喉开度小,因此油的流动量和流动速度都很小,为了更好地研究页岩油的生产过程,需要准确的测量页岩基质的渗透率,从而更准确地评估页岩油的长期产量变化规律。
目前页岩基质渗透率的测试,大部分采用气体测量法,例如使用页岩气做实验,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在气测页岩基质渗透率的实验中,气体先注入到一个容积已知的参考缸内,待气体压力和温度稳定以后,打开与样品缸连接的阀门,记录参考缸中的压力变化,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基质的渗透率。而气测基质渗透率的实验装置往往使用颗粒或粉末状样品并且在低气压(比如2到3大气压)条件下完成。由于页岩油的流体性质和气体的区别很大,例如压缩系数,此外页岩油的组分更复杂,因此实验需要使用地下采出的页岩油样品,上述的实验装置无法测试油在页岩基质中的渗透率。
同时,由于计算油从岩心基质中流入和流出的量需要使用油的密度和压缩系数,且页岩油的产出量和压力的变化关系是评估页岩油采收率的重要参数,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测量上述参数的实验装置。目前,国内外缺乏一体化的实验装置可以同时获得油测得的页岩基质渗透率、页岩油的密度及其与压力和温度的关系,以及计算页岩油的压缩系数、温度敏感系数和页岩油基质采收率参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实现自动测量页岩油基质渗透率,可开展升压和降压条件下的基质渗透率测试,以及页岩油在不同温压条件下的密度、压缩系数和温度敏感参数的计算,并测量基质页岩油采收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包括油储罐、计量泵、样品缸、样品杯和真空泵;所述油储罐用于存储页岩油,所述油储罐底部与所述计量泵进口端相连通;所述计量泵的出口端与所述样品缸底部相连通,所述样品缸的顶部与所述真空泵的进口相连通;所述样品杯设置于所述样品缸内,所述样品杯用于盛放岩心样品。
可选的,所述样品缸的内径与所述样品杯的外径相同。
可选的,所述计量泵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用于设定恒压控制并提供精确的计量体积。
可选的,所述油储罐与所述计量泵之间设置于第一连接阀。
可选的,所述计量泵的出口端与所述样品缸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阀。
可选的,所述计量泵的出口端与排空管路相连通,所述排空管路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阀,所述计量泵的出口端设置有透明管段。
可选的,所述计量泵的出口端与所述真空泵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阀。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测量实验装置计量泵端的死体积Vdead,死体积为泵体积已达最小时,计量泵端残余的体积,其中包括了与计量泵连接的管阀的体积以及计量泵自身残余的体积;
然后获得油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ρ0;油从油储罐里面加入计量泵以后的体积记为:Vdead+V0,其中V0是计量泵的体积读数;从而获得加入计量泵中油的质量为:m0=ρ0(Vdead+V0);
然后将系统温度提高到设定温度T1,然后改变压力到P1,此时计量泵的读数为V1,则油在温度T1和压力P1下的密度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3327705760000031
在固定的温度T1下,匀速提高计量泵的压力并记录压力和计量泵的体积,通过上述公式获得油的密度和压力的关系曲线;通过下列公式计算页岩油的压缩系数:
Figure BDA0003327705760000032
上述公式中V为计量泵的体积读数,P为计量泵中油的压力;
温度敏感系数是利用相同的压力下,不同温度T1和T2时油所占有的泵的体积V1和V2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327705760000033
最终,页岩油的基质渗透率的计算方法是首先要获得页岩油进出页岩基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在页岩基质压力从P1升到P2之前,先关闭计量泵与样品缸之间的连接阀;提升计量泵的压力到P2,记录计量泵的体积为V2;计量泵的压力和体积稳定之后,并把计量泵的控制模式保持为恒定压力P2,打开计量泵与样品缸之间的连接阀,继续控制计量泵压力在P2,记录压力和泵压随时间的变化;从打开连接阀开始,进入样品的油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n(t)=ρ(P2)(V2+Vdead)+ρ(P1)Vvoid-ρ(t)(Vt+Vdead+Vvoid) (4);
其中,ρ(t)=ρ(P(t)),即油在t时刻对应的密度,其通过在t时刻下的压力值计算获得;
使用上述公式计算的进入的油量与时间的关系,使用渗透率计算模型以获得基质的渗透率;所用的页岩样品为球形颗粒形状,其基质渗透率使用如下公式求取:
Figure BDA0003327705760000041
以及:
k=Dμβ (6);
其中,n为这一压力步骤进入页岩基质的最大油量,D是扩散系数,R为页岩颗粒的半径,μ为页岩油粘度,β为页岩油压缩系数;
当系统达到了设定的最高流体压力,记录泵的温度、压力(Pf)和体积(V(Pf)),记录Pf压力时对应的进入基质的油量为
Figure BDA0003327705760000044
然后逐级降低泵压并维持一定时间,获得降压过程中的页岩油从基质中流出的量,并能通过流出量与时间的关系并通过上述公式5和6获得页岩油流出时的基质渗透率;同时通过下述公式计算从储层压力(Pf)降至某一压力(P1)时的基质采出量:
n(t)=ρ(P1)*(V(P1)+Vdead+Vvoid)-ρ(Pf)*(V(Pf)+Vdead+Vvoid) (7);
其中,V(P1)为泵降到P1时对应的泵体积;
当系统压力降低到大气压时,泵体积不再变化时,通过下述公式获得最大的基质采出量:
Figure BDA0003327705760000042
其中,P0为大气压,V(P0)为泵降到大气压时对应的泵体积;
则最大采收率ER为:
Figure BDA0003327705760000043
可选的,实验所用流体为轻质油或者液态凝析油。
可选的,实验所用样品为页岩或致密砂岩。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的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实现自动测量页岩油基质渗透率,可开展升压和降压条件下的基质渗透率测试,以及页岩油在不同温压条件下的密度、压缩系数和温度敏感参数的计算,并测量基质页岩油采收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中样品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注入过程中泵体积变化与时间的关系;
图4为本发明油进入基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
附图标记说明:0、油储罐;1、第一连接阀;2、第二连接阀;3、第三连接阀;4、第四连接阀;5、第五连接阀;6、第六连接阀;7、第七连接阀;8、第一温压表;9、第二温压表;10、样品;11、样品杯;12、样品缸;13、真空泵;14、计量泵;15、恒定温度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包括油储罐0、计量泵14、样品缸12、样品杯11和真空泵13;所述油储罐0用于存储页岩油,所述油储罐0底部与所述计量泵14进口端相连通;所述计量泵14的出口端与所述样品缸12底部相连通,所述样品缸12的顶部与所述真空泵13的进口相连通;所述样品杯11设置于所述样品缸12内,所述样品杯11用于盛放岩心样品10。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油储罐0出口端通过第一连接阀1与计量泵14连接,油储罐0上端接高压空气,通过高压空气加快页岩油注入到计量泵14中。如果不使用高压空气,可以将油储罐0置于高于计量泵14的位置后通过重力将油加入到计量泵14中。
计量泵14上游端与油储罐0通过管线和阀门相连接用于接收油,下游端通过第二连接阀2与样品缸12相连接,使用的计量泵14含有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设定恒压控制并提供精确的计量体积,精度为0.1微升。
样品缸12用来放置样品杯11,样品缸12的上游通过第二连接阀2与计量泵14相连接,下游顶端通过第六阀门与真空泵13连接,下游底端通过第七阀门与放空连接。样品杯11的外径与样品缸12的内径相同,样品杯11的内径和高度可以与柱状岩心样品10尺寸一致,因此可以定制一系列的样品杯11。样品杯11也可以用来放置碎块状或粉末状样品10。样品杯11的上部设置两个小孔或类似的结构,如图2所示,可以使用钩子等工具把样品杯11从样品缸12中取出,从而便捷地安装和取出样品10。
温度测量和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计量泵14、样品缸12及相应的管线和阀门在一个恒定的温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实施例一中的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测量实验装置计量泵14端的死体积Vdead,死体积为泵体积已达最小时,计量泵14端残余的体积,其中包括了与计量泵14连接的管阀的体积以及计量泵14自身残余的体积;在系统标定的时候提前测量获得;
然后获得油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ρ0。油从油储罐0里面加入计量泵14以后的体积记为:Vdead+V0,其中V0是计量泵14的体积读数;从而获得加入计量泵14中油的质量为:m0=ρ0(Vdead+V0);
然后将系统温度提高到设定温度T1,然后改变压力到P1,此时计量泵14的读数为V1,则油在温度T1和压力P1下的密度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3327705760000071
在固定的温度T1下,匀速提高计量泵14的压力并记录压力和计量泵14的体积,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获得油的密度和压力的关系曲线。通过下列公式可以计算页岩油的压缩系数:
Figure BDA0003327705760000072
上述公式中V为计量泵14的体积读数,P为计量泵14中油的压力;
温度敏感系数是利用相同的压力下,不同温度T1和T2时油所占有的泵的体积V1和V2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327705760000073
最终,页岩油的基质渗透率的计算方法是首先要获得页岩油进出页岩基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在页岩基质压力从P1升到P2之前,先关闭计量泵14与样品缸12之间的连接阀;提升计量泵14的压力到P2,记录计量泵14的体积为V2;计量泵14的压力和体积稳定之后,并把计量泵14的控制模式保持为恒定压力P2,打开计量泵14与样品缸12之间的连接阀,继续控制计量泵14压力在P2,记录压力和泵压随时间的变化;从打开连接阀开始,进入样品10的油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n(t)=ρ(P2)(V2+Vdead)+ρ(P1)Vvoid-ρ(t)(Vt+Vdead+Vvoid) (4);
其中,ρ(t)=ρ(P(t)),即油在t时刻对应的密度,其通过在t时刻下的压力值计算获得;
使用上述公式计算的进入的油量与时间的关系,使用渗透率计算模型以获得基质的渗透率;所用的页岩样品10为球形颗粒形状,其基质渗透率可以使用如下公式求取:
Figure BDA0003327705760000081
以及:
k=Dμβ (6);
其中,n为这一压力步骤进入页岩基质的最大油量,D是扩散系数,R为页岩颗粒的半径,μ为页岩油粘度,β为页岩油压缩系数;
如果页岩样品10为其它形状或者有强烈各向异性,或者有不同的孔裂隙结构,需要使用不同的模型来计算获得基质渗透率;
当系统达到了设定的最高流体压力,比如实际页岩地层的压力后,记录泵的温度、压力(Pf)和体积(V(Pf)),记录Pf压力时对应的进入基质的油量为
Figure BDA0003327705760000083
然后逐级降低泵压并维持一定时间,可以获得降压过程中的页岩油从基质中流出的量,并能通过流出量与时间的关系并通过上述公式5和6获得页岩油流出时的基质渗透率;同时通过下述公式可以计算从储层压力(Pf)降至某一压力(P1)时的基质采出量:
n(t)=ρ(P1)*(V(P1)+Vdead+Vvoid)-ρ(Pf)*(V(Pf)+Vdead+Vvoid) (7);
其中,V(P1)为泵降到P1时对应的泵体积;
当系统压力降低到大气压时,泵体积不再变化时,通过下述公式可以获得最大的基质采出量:
Figure BDA0003327705760000082
其中,P0为大气压,V(P0)为泵降到大气压时对应的泵体积;
则最大采收率ER为:
Figure BDA0003327705760000091
整个实验过程是一体化自动化实验流程,且样品10安装和参数设置完成以后,不需要人工干预。
实验所用流体为轻质油或者液态凝析油。实验所用样品10为页岩或致密砂岩。
本实施例中,使用一圆柱形页岩样品10进行说明:
1.样品10的制备及安装
使用线切割设备制备圆柱形页岩样品10,确保样品10受制备工序的影响最小。样品10直径为5厘米,高度为10厘米。将样品10装入相应的样品杯11中,安装进样品缸12内。
2.页岩油密度测试及压缩系数和温度敏感系数计算
关闭系统中所有的阀门,把计量泵14体积降到0刻度,即此时泵体积最大,打开第一连接阀1通过油储罐0注入页岩油,注入过程中第三连接阀3和第五连接阀5打开。当排空管路(排空管路使用透明的承压塑料管)中出现油的时候,停止注入,关闭第一连接阀1。静止1分钟至3分钟后,当排空管路不再排出气体,关闭第三连接阀3和第五连接阀5。记录此时泵的体积,通过油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计算加入泵中的页岩油的质量。
设定系统目标温度(包括计量泵14和样品缸12),当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后,通过控制程序缓慢增加计量泵14的压力,参考速度为每分钟1MPa。按秒记录泵的压力和体积的数据。实时计算油的密度,获得密度和压力的曲线,通过使用公式(2)计算油的压缩系数并获得其与压力的关系曲线。
将泵压力降低至1个大气压,将温度提高至下一个目标温度(例如,温度比上一个温度高5或者10摄氏度),待温度稳定以后,重复上述的升压步骤,按秒记录泵体积和压力值,获得在新的目标温度下页岩油的密度与压力的曲线,通过使用公式(2)计算油的压缩系数并获得其与压力的关系曲线。逐次将温度提高到储层温度,重复上述步骤。
通过使用公式(3),计算页岩油的温度敏感系数。
3.页岩油基质渗透率的测试
在温度达到储层温度情况下,确认计量泵14与样品缸12之间的第二连接阀2关闭,开启第六连接阀6抽真空。当真空度达到要求时,关闭第六连接阀6。将计量泵14控制在1个大气压、打开泵与样品缸12之间的第二连接阀2,使得油从泵流到样品缸12里面。当样品缸12压力达到1个大气压时,打开第五连接阀5,直至排空阀出现油流后马上关闭第五连接阀5。在此过程中记录泵的体积与时间变化。维持泵压在大气压。记录泵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直至体积不再变化。
确认计量泵14与样品缸12之间的第二连接阀2打开,增加泵压到设定压力,比如1MPa,记录泵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直至泵体积不发生变化。记录设定时间在变压初期可以为0.1秒,逐渐提高到1秒,在后期泵体积变化缓慢的时候,可以每5到10秒或更久记录一个泵体积值。通过公式(4)计算进入页岩样品10的油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当泵体积达到平衡时,关闭计量泵14和样品缸12之间第二连接阀2。将泵压提高到下一个目标值(例如,泵压每次增加5MPa),然后打开计量泵14和样品缸12之间的第二连接阀2,重复上述的记录步骤及使用公式(4)获得在新的压力条件下的页岩油进入岩心样品10的量。最后一个泵压设定为储层的流体压力。
使用上述获得的参数并使用柱状样品10对应的公式(5)和(6)计算油在页岩岩心的基质渗透率。
4.页岩油流出基质的渗透率及采收率
上述实验结束后,关闭计量泵14与样品缸12之间的第二连接阀2,降低泵的压力至上述最高压力以下(例如,比上述最高压力低5MPa)。待泵的压力和体积稳定以后,保持泵在压力控制模式下,打开计量泵14与样品缸12之间的第二连接阀2。记录泵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直至泵体积不发生变化。记录设定时间在变压初期可以为0.1秒,逐渐提高到1秒,在后期泵体积变化缓慢的时候,可以每5到10秒或更久记录一个泵体积值。计算进入页岩样品10的油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依次降低泵的压力(例如,泵压每次降低5MPa),重复上述步骤,获得油从页岩样品10中流出量与时间的关系。并使用同样的方式计算油从基质中流出的渗透率。
最后将泵压退回到1个大气压。重复上述实验和计算步骤。
最后通过公式(7)计算油从基质中流出的量与压力的关系。通过公式(8)计算得到的油从储层压力到大气压时的基质中流出的最大油量。并利用公式(9)以此计算基质最大采收率。
5.实验结束及设备恢复
实验结束以后,打开第一连接阀1、第二连接阀2和第七连接阀7,同时把泵体积抬升到最小,尽量放走系统中的油样品。同时从第一连接阀1中吹入空气,排走剩余的油。然后关闭第一连接阀1、第二连接阀2和第七连接阀7,并打开第四连接阀4和第六连接阀6抽真空,使剩余的油挥发。如果仍残留有剩余油,则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清洗。打开样品缸12取出样品杯11及样品10。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储罐、计量泵、样品缸、样品杯和真空泵;所述油储罐用于存储页岩油,所述油储罐底部与所述计量泵进口端相连通;所述计量泵的出口端与所述样品缸底部相连通,所述样品缸的顶部与所述真空泵的进口相连通;所述样品杯设置于所述样品缸内,所述样品杯用于盛放岩心样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缸的内径与所述样品杯的外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泵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用于设定恒压控制并提供精确的计量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储罐与所述计量泵之间设置于第一连接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泵的出口端与所述样品缸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泵的出口端与排空管路相连通,所述排空管路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阀,所述计量泵的出口端设置有透明管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泵的出口端与所述真空泵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阀。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测量实验装置计量泵端的死体积Vdead,死体积为泵体积已达最小时,计量泵端残余的体积,其中包括了与计量泵连接的管阀的体积以及计量泵自身残余的体积;
然后获得油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ρ0;油从油储罐里面加入计量泵以后的体积记为:Vdead+V0,其中V0是计量泵的体积读数;从而获得加入计量泵中油的质量为:m0=ρ0(Vdead+V0);
然后将系统温度提高到设定温度T1,然后改变压力到P1,此时计量泵的读数为V1,则油在温度T1和压力P1下的密度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FDA0003327705750000021
在固定的温度T1下,匀速提高计量泵的压力并记录压力和计量泵的体积,通过上述公式获得油的密度和压力的关系曲线;通过下列公式计算页岩油的压缩系数:
Figure FDA0003327705750000022
上述公式中V为计量泵的体积读数,P为计量泵中油的压力;
温度敏感系数是利用相同的压力下,不同温度T1和T2时油所占有的泵的体积V1和V2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327705750000023
最终,页岩油的基质渗透率的计算方法是首先要获得页岩油进出页岩基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在页岩基质压力从P1升到P2之前,先关闭计量泵与样品缸之间的连接阀;提升计量泵的压力到P2,记录计量泵的体积为V2;计量泵的压力和体积稳定之后,并把计量泵的控制模式保持为恒定压力P2,打开计量泵与样品缸之间的连接阀,继续控制计量泵压力在P2,记录压力和泵压随时间的变化;从打开连接阀开始,进入样品的油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n(t)=ρ(P2)(V2+Vdead)+ρ(P1)Vvoid-ρ(t)(Vt+Vdead+Vvoid) (4);
其中,ρ(t)=p(P(t)),即油在t时刻对应的密度,其通过在t时刻下的压力值计算获得;
使用上述公式计算的进入的油量与时间的关系,使用渗透率计算模型以获得基质的渗透率;所用的页岩样品为球形颗粒形状,其基质渗透率使用如下公式求取:
Figure FDA0003327705750000031
以及:
k=Dμβ (6);
其中,n为这一压力步骤进入页岩基质的最大油量,D是扩散系数,R为页岩颗粒的半径,μ为页岩油粘度,β为页岩油压缩系数;
当系统达到了设定的最高流体压力,记录泵的温度、压力(Pf)和体积(V(Pf)),记录Pf压力时对应的进入基质的油量为
Figure FDA0003327705750000032
然后逐级降低泵压并维持一定时间,获得降压过程中的页岩油从基质中流出的量,并能通过流出量与时间的关系并通过上述公式5和6获得页岩油流出时的基质渗透率;同时通过下述公式计算从储层压力(Pf)降至某一压力(P1)时的基质采出量:
n(t)=ρ(P1)*(V(P1)+Vdead+Vvoid)-ρ(Pf)*(V(Pf)+Vdead+Vvoid) (7);
其中,V(P1)为泵降到P1时对应的泵体积;
当系统压力降低到大气压时,泵体积不再变化时,通过下述公式获得最大的基质采出量:
Figure FDA0003327705750000033
其中,P0为大气压,V(P0)为泵降到大气压时对应的泵体积;
则最大采收率ER为:
Figure FDA000332770575000003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验所用流体为轻质油或者液态凝析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验所用样品为页岩或致密砂岩。
CN202111268260.3A 2021-10-29 2021-10-29 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139167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8260.3A CN113916748B (zh) 2021-10-29 2021-10-29 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8260.3A CN113916748B (zh) 2021-10-29 2021-10-29 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6748A true CN113916748A (zh) 2022-01-11
CN113916748B CN113916748B (zh) 2024-02-02

Family

ID=79243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8260.3A Active CN113916748B (zh) 2021-10-29 2021-10-29 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674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7211A (zh) * 2022-05-16 2022-09-13 东营市永昇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原油在页岩中流动速度的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9806888A (pt) * 1998-05-27 2000-10-03 Petroleo Brasileiro Sa Processo para a determinação da reatividade de folhelhos
CN103226089A (zh) * 2013-03-26 2013-07-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气体渗透率测定方法及页岩气体渗透率测定仪
US20180372611A1 (en) * 2017-06-26 2018-12-27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pparent permeability of tight rock core
CN110346258A (zh) * 2019-07-17 2019-10-1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岩石油相相对渗透率测定的方法
CN111307685A (zh) * 2020-01-16 2020-06-1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低渗岩石的驱替、稳态及瞬态渗透率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11453271U (zh) * 2019-08-08 2020-09-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渗透率测试装置
CN113075112A (zh) * 2021-04-26 2021-07-06 东北大学 一种水力压裂和微波致裂联合增透页岩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9806888A (pt) * 1998-05-27 2000-10-03 Petroleo Brasileiro Sa Processo para a determinação da reatividade de folhelhos
CN103226089A (zh) * 2013-03-26 2013-07-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气体渗透率测定方法及页岩气体渗透率测定仪
US20180372611A1 (en) * 2017-06-26 2018-12-27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pparent permeability of tight rock core
CN110346258A (zh) * 2019-07-17 2019-10-1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岩石油相相对渗透率测定的方法
CN211453271U (zh) * 2019-08-08 2020-09-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渗透率测试装置
CN111307685A (zh) * 2020-01-16 2020-06-1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低渗岩石的驱替、稳态及瞬态渗透率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3075112A (zh) * 2021-04-26 2021-07-06 东北大学 一种水力压裂和微波致裂联合增透页岩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ONG CHEN等: "A unified permeability and effective stress relationship for porous and fractured reservoir rocks",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ages 401 - 412 *
SHREERANG S. CHHATRE等: "STEADY STATE STRESS DEPENDENT PERMEABILITY MEASUREMENTS OF TIGHT OIL BEARING ROCKS", 《PETROPHYSICS》, pages 1 - 12 *
刘高才;田同辉;徐耀东;晁静;: "东营凹陷利页1井页岩油应力敏感性研究", 化学工程与装备, no. 05, pages 143 - 148 *
曲鸿雁;彭岩;刘继山;陈掌星;吴克柳;周福建;张柯;: "气体吸附对页岩裂缝表观渗透率和页岩气采收率的影响",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no. 08, pages 85 - 94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7211A (zh) * 2022-05-16 2022-09-13 东营市永昇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原油在页岩中流动速度的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6748B (zh) 2024-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61891B1 (en)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rock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eply buried carbonate rocks
CN106884635B (zh) 一种低、特低渗透油藏co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测定方法
CN104101564B (zh) 一种非稳态高温高压测试低渗透岩心启动压力梯度的方法
CN102353625B (zh) 渗流力学实验中水测覆压孔隙度的测定方法
CN104316449A (zh) 一种用于测定火山岩气、水相对渗透率的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
CN113866069B (zh) 一种页岩岩心渗透率实验装置和方法
CN109682850B (zh) 一种在线渗吸实验用核磁共振测试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13431537B (zh) 一种非稳态变流速大尺度岩心水驱气相对渗透率测试方法
CN114412429B (zh) 一种测试巴西劈裂法裂缝尺寸与核磁t2关系的方法
CN113075108B (zh) 一种考虑束缚水饱和度的岩心多次应力敏感测试方法
CN110501272A (zh) 三轴应力和孔隙压力条件下同时测试多孔岩石孔隙率和渗透率的方法
CN113916748A (zh) 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和方法
CN111521543A (zh) 致密储层岩心静态加压可视化渗吸实验方法
CN209400386U (zh) 一种混凝土试样饱和渗透系数测试装置
CN114720655A (zh) 同时测量岩心不同赋存状态气体产出特征的系统及方法
CN113310867B (zh) 模拟气藏高温高压地层反渗吸水锁伤害的实验测试方法
CN105938084A (zh) 一种化学渗吸剂渗透性能评价方法
CN201561921U (zh) 变水头压力渗透仪
CN105717255A (zh) 复合溶剂浸泡吞吐循环实验装置与模拟开采方法
CN114047105B (zh) 一种高压氦气页岩孔隙度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3433050B (zh) 一种高温高压气-水-液硫三相相渗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5788399A (zh) 高倍数水驱岩心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5452681A (zh) 一种储层油气相对渗透率确定方法
CN115559715A (zh) 一种超高压低渗透气藏储层产水评价方法
CN212410387U (zh) 一种模拟地层压力条件的渗吸实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