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9723A - 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9723A
CN113789723A CN202111028893.7A CN202111028893A CN113789723A CN 113789723 A CN113789723 A CN 113789723A CN 202111028893 A CN202111028893 A CN 202111028893A CN 113789723 A CN113789723 A CN 113789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beams
distribution
steel pipe
construc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288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朝晖
聂守文
孔祥楠
成东
顾金柱
连宏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Infrastructure Maintenanc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Infrastructure Mainten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Infrastructure Maintenanc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Infrastructure Mainten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288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897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89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97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5/00Movable or portable bridges; Floating bridges
    • E01D15/12Portable or sectional bridges
    • E01D15/133Portable or sectional bridges built-up from readily separable standardised sections or elements, e.g. Bailey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02Piers; Abutments ; Protecting same against drifting i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1/00Material constitution of bridges
    • E01D2101/30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河床底部沿桥梁长度方向设有数排钢管桩,每一排钢管桩沿桥梁宽度设置数个;步骤2,同排相邻两个钢管桩之间设有平联,同排的钢管桩上端设有同一根承重梁;步骤3,承重梁上方沿桥梁宽度方向设有数个贝雷梁;步骤4,贝雷梁上方沿桥梁长度方向设有数根分配下梁,分配下梁上方沿桥梁宽度方向设有数排分配上梁;步骤5,分配上梁上设有桥面板,桥面板在桥梁长度方向两侧处均设有一排护栏,钢管桩、平联、承重梁、贝雷梁、分配下梁、分配上梁均通过运驳船和浮吊船进行输送起吊,具备可提升施工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上平台施工建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深水河道进行桥梁施工时,需要在河道中修建钢栈桥,形成一个水上平台,将桥梁的施工建造从水中作业转换为陆上作业,以便进行桥梁整体结构的施工和桥墩的水下结构的施工建造。
现有的钢栈桥在进行施工时,常常会使用“钓鱼法”,即在岸边进行钢栈桥不断修建延伸,所有的施工设备均在修建的钢栈桥上进行操作使用,随着钢栈桥的不断延伸施工设备也不断前移,施工简单便利。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钓鱼法”施工时所有的设备和材料的运输均会在修建的钢栈桥上进行,容易导致桥面拥堵,存在整体施工效率较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整体的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河床底部沿桥梁长度方向设有数排钢管桩,每一排钢管桩沿桥梁宽度方向设置数个;
步骤2、同排相邻两个钢管桩之间设有平联,同排的钢管桩上端设有同一根承重梁;
步骤3、承重梁上方沿桥梁宽度方向设有数个贝雷梁;
步骤4、贝雷梁上方沿桥梁长度方向设有数根分配下梁,分配下梁上方沿桥梁宽度方向设有数排分配上梁;
步骤5、分配上梁上设有桥面板,桥面板在桥梁长度方向两侧处均设有一排护栏;
其中,钢管桩、平联、承重梁、贝雷梁、分配下梁、分配上梁均通过运驳船和浮吊船进行输送起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材料通过运驳船和浮吊船输送以及起吊,并进行相应的施工安装,使得钢栈桥桥面上不易出现较大的拥堵,同时在进行钢管桩的设置不需要等到钢栈桥桥面逐渐修建到相应位置才能进行,钢管桩、平联、承重梁、贝雷梁、分配下梁、分配上梁的施工均不依赖于前一段的桥面板施工完成才能进行下一段的施工,使得整体施工效率获得较大的提升。
可选的,步骤1中所述钢管桩进行施工时先对河床进行坡面冲击处理,使得河床上钢管桩下放的位置处趋向平整,然后再河床上平整的预定位置处进行钻孔,下放钢管桩后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嵌岩桩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针对于无覆盖层的河床进行钢管桩的设置无法之间将钢管桩锤入时,可对河床底面倾斜部分先进行平整,然后再进行钻孔,以便钻孔工作的进行,然后再将钢管桩下方至成型的孔洞中,再进行灌浆,使得钢管桩和河床的岩石层之间连接更紧密,使得钢管桩在施工完成后更加稳定。
可选的,同排中相邻两根钢管桩之间均设有一组斜撑,每一组斜撑均设置两根,同组两根斜撑之间相连接,每一组斜撑均靠近于钢管桩的上端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同一排钢管桩的上端不易出现随意晃动,提升钢管桩上部结构的稳定性,提升整体钢栈桥的稳定性。
可选的,每一根所述钢管桩外壁相对两侧处均设有插槽块,斜撑端部转动连接有插入块,插入块插接于插槽块,插入块和插槽块之间紧密插入有插紧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斜撑的安装和拆卸均较为便利,同时插接块的插入使得插入块和钢管桩之间存在的间距能够被填补完全,使得同排两根钢管桩上端之间不易相靠近,也使得斜撑在插槽块内不易出现随意移动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钢管桩上端开设有供承重梁插入的桩端槽,每组斜撑上部均贴合于承重梁下表面,同一排中相距最远的两根钢管桩均设有承重梁端部板,承重梁端部板抵接于承重梁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承重梁不易出现随意移动的情况,并且斜撑也能够为承重梁提供一定的支撑,使得转端槽的底面处不易承受过大的压力,同时,承重梁也能够下压斜撑,使得斜撑更加地趋于稳定。
可选的,所述贝雷梁上部设有可插接于分配下梁的下梁限位块,分配下梁开设有供分配上梁插入的下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梁限位块的设置使得分配下梁不易出现随意移动,并且下料槽的开设,使得分配上梁安装的位置能够获得较好的确定,并且限定分配梁不易出现随意晃动的情况。
可选的,每排所述分配上梁沿桥梁长度方向设置数根,同一排中相邻两根分配上梁端部相抵接,端部相抵接的两根分配上梁之间插入有同一个连梁杆,连梁杆可拆卸连接于分配上梁,距离岸边最近的分配上梁端部设有锚固块,锚固块固定连接于岸边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每一排的分配上梁在沿自身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时,都需要锚固块进行同步移动,而锚固块和岸边连接,使得分配上梁难以出现随意移动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桥面板沿桥梁长度方向设置数块,分配下梁两端均设有抵接板,抵接板抵接于桥面板侧面,桥面板下表面沿桥梁宽度方向设有数根面板限位杆,面板限位杆插接于分配上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桥面板的安装工作较为简便,使得桥面板较为稳定。
可选的,同组两根所述斜撑中心点转动连接,同组两根斜撑之间设有控制两根斜撑之间角度的斜撑控制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同组两根斜撑之间可以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同组两根斜撑能够更好适应同排中相邻两根钢管桩之间间距可能会产生一定变化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斜撑控制机构包括一一对应分别铰接于同组两根斜撑相近侧面的两根铰接杆、螺纹连接于两根铰接杆相近一端的内螺纹筒,内螺纹筒中心点两侧处的螺纹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内螺纹筒,使得两根铰接杆可靠近或是远离于内螺纹筒的中心点处,使得同组两根斜撑之间的角度获得调整,并且在内螺纹筒不转动的情况下,同组两根斜撑之间的角度不易随意改变。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使得钢栈桥桥面上不易出现较大的拥堵,同时在进行钢管桩的设置不需要等到钢栈桥桥面逐渐修建到相应位置才能进行;
2.使得钢管桩和河床的岩石层之间连接更紧密,使得钢管桩在施工完成后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水上施工平台靠近岸边一端处的部分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中水上施工平台靠近岸边一端处,且将一块桥面板和一根分配下梁去除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放大图;
图5是桥面板底面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钢管桩;2、平联;3、承重梁;31、插入块;32、贝雷梁限位块;33、贝雷梁下部抵板;4、贝雷梁;42、下梁限位块;43、锚固块;44、连梁杆;45、抵接板;46、面板限位杆;47、铰接杆;48、内螺纹筒;49、插接槽;5、分配下梁;51、分配上梁;52、桥面板;53、护栏;54、斜撑;55、插槽块;56、插紧块;57、桩端槽;58、承重梁端部板;59、下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参照图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河床安装有数根钢管桩1,钢管桩1的施工首先要对河床进行坡面冲击处理,使得河床的裸露斜岩层趋向平整,然后平整的河床底部进行钻孔,再将钢护筒锤入至河床的孔洞中,再向钢护筒内灌浆,形成钢管混凝土嵌岩桩结构,钢管桩1沿桥梁长度方向设置数排,每一排钢管桩1沿桥梁宽度方向设置两个;
步骤2、同排两个钢管桩1之间焊接有平联2,同排的钢管桩1上端安装有同一根承重梁3;
步骤3、承重梁3上方沿桥梁宽度方向安装有数排贝雷梁4;
步骤4、贝雷梁4上方沿桥梁长度方向安装有数根分配下梁5,分配下梁5上方沿桥梁宽度方向安装有数排分配上梁51;
步骤5、分配上梁51上安装有桥面板52,桥面板52在桥梁长度方向两侧处均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有一排护栏53。
参照图1和图2,平联2为圆柱型钢管,平联2呈水平,平联2长度方向平行于桥梁宽度方向。同排两个钢管桩1相近的圆周外壁处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插槽块55,插槽块55位于平联2的正上方,每组插槽块55沿竖直方向设置两块。插槽块55上表面开设有插接槽49,插接槽49水平面呈T形,插接槽49贯穿于插槽块55背离相连接的钢管桩1的竖直侧面。同一排两根钢管桩1之间均安装有一组斜撑54,同组斜撑54设置两根,同组两根斜撑54的中心点转动连接,斜撑54的转动平面平行于桥梁宽度方向,同组两根斜撑54在同一竖直面中,斜撑54转动平面呈竖直,同组两根斜撑54的同一竖直侧的端部之间的角度最小值为30度且最大值为60度。斜撑54端部处转动连接有插入块31,插入块31的转动平面呈竖直,插入块31的转动平面平行于同组两个斜撑54的转动平面,插入块3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插接槽49竖直内壁。
参照图1和图2,同组两根斜撑54的相近侧面安装有控制两根斜撑54之间角度的斜撑控制机构,斜撑控制机构包括铰接于同组两根斜撑54相近侧面的铰接杆47,铰接杆47转动平面平行于同组两个斜撑54的转动平面,两根铰接杆47相近一端螺纹连接有同一个内螺纹筒48,内螺纹筒48中心点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转动内螺纹筒48,使得同组两个斜撑54的铰接杆47之间的距离获得调整,使得同组两根斜撑54之间的角度获得调整,以使得插入块31能够贴合于插接槽49的竖直内壁。
参照图1和图2,插入块31竖直侧面和钢管桩1圆周外壁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插入块31朝向相近的钢管桩1竖直侧面和插接槽49靠近钢管桩1的竖直侧面之间紧密插接有插紧块56,插紧块56底部呈刃状设置,以便将插紧块56敲入至插接槽49内并抵紧于插入块31,使得插入块31难以移动。插紧块56上部贯穿开设圆孔,以便将钢丝绳对应于插紧块56的圆孔绑接,以便将插紧块56拉出。
参照图3,每一根钢管桩1上端均开设有桩端槽57,桩端槽57呈水平,桩端槽57长度方向平行于桥梁宽度方向,桩端槽57长度方向两端均贯穿于钢管桩1的圆周侧面。同排两个钢管桩1的桩端槽57沿竖直方向放入同一根承重梁3,承重梁3可为工字钢,承重梁3上表面高度高于钢管桩1上表面高度,承重梁3长度方向平行于平联2长度方向。插紧块56上表面高度低于插入块31的上表面高度,同组中较高的插入块31上表面抵接于承重梁3的下表面。同排两个钢管桩1的相背圆周外壁处均焊接有承重梁端部板58,承重梁端部板58竖直截面呈L形,承重梁端部板58水平段一端连接于相对应的钢管桩1,承重梁端部板58竖直端朝向于钢管桩1的竖直侧面抵接于承重梁3端面。
参照图3,每一个贝雷梁4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桥梁长度方向,贝雷梁4的长度方向呈水平,每一个贝雷梁4下表面均抵接于承重梁3的上表面,承重梁3上表面焊接有数组贝雷梁限位块32,同组贝雷梁限位块32设置两块,每一个贝雷梁4均沿竖直方向放入至同组两块贝雷梁限位块32之间,同组两块贝雷梁限位块32上表面均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有同一块贝雷梁下部抵板33,贝雷梁下部抵板33下表面抵接于贝雷梁4下部上表面,贝雷梁下部抵板33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于贝雷梁4下部的上表面。
参照图3,全部贝雷梁4上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数排下梁限位块42,每排下梁限位块42沿桥梁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数块,每排下梁限位块42的个数和贝雷梁4的数量相一致,全部排下梁限位块42沿贝雷梁4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分配下梁5呈水平且分配下梁5长度方向平行于桥梁宽度方向,分配下梁5下表面抵接于贝雷梁4的上部上表面,使得每一排下梁限位块42对应插接于同一个分配下梁5。
参照图3和图4,全部分配下梁5上表面开设有数排下梁槽59,每一排下梁槽59沿贝雷梁4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数个,每一排的下梁槽59数量和分配下梁5的数量相一致,全部排的下梁槽59沿桥梁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每一排下梁槽59内均沿竖直方向放入同一排呈水平的分配上梁51,分配上梁51长度方向平行于贝雷梁4的长度方向,每一排中相邻两根分配上梁51端面相抵接,每一排中相邻两根分配上梁51竖直侧面之间插接有同一根连梁杆44,连梁杆44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于分配上梁51。河道岸边锚固有数块锚固块43,每一块锚固块43均对应于一排分配上梁51,每一排中最靠近于河道岸边的分配上梁51和相对应的锚固块43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
参照图3和图5,桥面板52在全部分配上梁51上表面沿桥梁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数块,相邻两块桥面板52之间存在细微的间距。每一根分配下梁5长度方向两端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呈竖直的抵接板45,全部分配下梁5同一侧处的相邻两块抵接板45之间均存在细微的间距,同一根分配下梁5所连接的两块抵接板45相近竖直侧面一一对应分别抵接于同一块桥面板52的相对两竖直侧面。每一块桥面板52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数根呈水平的面板限位杆46,面板限位杆46长度方向平行于分配上梁51长度方向,全部面板限位杆46一一对应于每一排分配上梁51,每一根面板限位杆46沿竖直方向插接于所对应的一根分配上梁51。桥面板52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于分配上梁51。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实施原理为:先进行钢管桩1的施工成型,再将平联2对应同一排的两个钢管桩1进行焊接,然后再将斜撑54的插入块31沿竖直方向插入至插槽块55内,然后转动内螺纹筒48,使得同组两个斜撑54同一竖直侧的端部之间的角度变大,直至插入块31和插接槽49内壁相抵接,再将插紧块56对应插入至插接槽49内,使得插入块31不易出现朝向相近的钢管桩1的随意移动,再将承重梁3对应放置于桩端槽57内,然后将承重梁端部板58进行焊接,使得承重梁3两端受到承重梁端部板58的抵接,再将每一根贝雷梁4对应放置于一组两块的贝雷梁限位块32之间,然后再将贝雷梁下部抵板33进行安装,然后再将每一根分配下梁5对应一排下梁限位块42进行下放,使得下梁限位块42插接于分配下梁5,再将每一排分配上梁51对应放入至一排下梁槽59内,同一排相邻两根分配上梁51之间通过连梁杆44进行连接,再将每一排中最靠近于河道岸边的分配上梁51和对应的锚固块43进行连接,然后将桥面板52放置于分配下梁5长度方向两端处的两排抵接板45之间,使得面板限位杆46对应插接于分配上梁51,然后再将桥面板52通过螺丝进行固定。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河床底部沿桥梁长度方向设有数排钢管桩(1),每一排钢管桩(1)沿桥梁宽度方向设置数个;
步骤2、同排相邻两个钢管桩(1)之间设有平联(2),同排的钢管桩(1)上端设有同一根承重梁(3);
步骤3、承重梁(3)上方沿桥梁宽度方向设有数个贝雷梁(4);
步骤4、贝雷梁(4)上方沿桥梁长度方向设有数根分配下梁(5),分配下梁(5)上方沿桥梁宽度方向设有数排分配上梁(51);
步骤5、分配上梁(51)上设有桥面板(52),桥面板(52)在桥梁长度方向两侧处均设有一排护栏(53);
其中,钢管桩(1)、平联(2)、承重梁(3)、贝雷梁(4)、分配下梁(5)、分配上梁(51)均通过运驳船和浮吊船进行输送起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钢管桩(1)进行施工时先对河床进行坡面冲击处理,使得河床上钢管桩(1)下放的位置处趋向平整,然后再河床上平整的预定位置处进行钻孔,下放钢管桩后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嵌岩桩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排中相邻两根钢管桩(1)之间均设有一组斜撑(54),每一组斜撑(54)均设置两根,同组两根斜撑(54)之间相连接,每一组斜撑(54)均靠近于钢管桩(1)的上端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所述钢管桩(1)外壁相对两侧处均设有插槽块(55),斜撑(54)端部转动连接有插入块(31),插入块(31)插接于插槽块(55),插入块(31)和插槽块(55)之间紧密插入有插紧块(5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1)上端开设有供承重梁(3)插入的桩端槽(57),每组斜撑(54)上部均贴合于承重梁(3)下表面,同一排中相距最远的两根钢管桩(1)均设有承重梁端部板(58),承重梁端部板(58)抵接于承重梁(3)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贝雷梁(4)上部设有可插接于分配下梁(5)的下梁限位块(42),分配下梁(5)开设有供分配上梁(51)插入的下梁槽(5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分配上梁(51)沿桥梁长度方向设置数根,同一排中相邻两根分配上梁(51)端部相抵接,端部相抵接的两根分配上梁(51)之间插入有同一个连梁杆(44),连梁杆(44)可拆卸连接于分配上梁(51),距离岸边最近的分配上梁(51)端部设有锚固块(43),锚固块(43)固定连接于岸边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板(52)沿桥梁长度方向设置数块,分配下梁(5)两端均设有抵接板(45),抵接板(45)抵接于桥面板(52)侧面,桥面板(52)下表面沿桥梁宽度方向设有数根面板限位杆(46),面板限位杆(46)插接于分配上梁(5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同组两根所述斜撑(54)中心点转动连接,同组两根斜撑(54)之间设有控制两根斜撑(54)之间角度的斜撑控制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控制机构包括一一对应分别铰接于同组两根斜撑(54)相近侧面的两根铰接杆(47)、螺纹连接于两根铰接杆(47)相近一端的内螺纹筒(48),内螺纹筒(48)中心点两侧处的螺纹方向相反。
CN202111028893.7A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37897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8893.7A CN113789723A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8893.7A CN113789723A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9723A true CN113789723A (zh) 2021-12-14

Family

ID=78879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28893.7A Pending CN113789723A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8972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8947A (zh) * 2022-05-31 2022-07-29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桩基开孔的施工平台
CN115821768A (zh) * 2022-11-26 2023-03-21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浅水区系杆拱桥混凝土主梁钢管支架施工方法
WO2024021426A1 (zh) * 2022-07-26 2024-02-01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满堂式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94991U1 (ru) * 2010-02-24 2010-06-10 Геннадий Игоревич Августов Металлическая эстакада
CN202810170U (zh) * 2012-07-31 2013-03-20 欧阳自葵 一种螺纹多功能升降脚手架
CN106192718A (zh) * 2016-08-29 2016-12-07 广东冠生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拼装的桥梁及其制造方法
CN108755377A (zh) * 2018-06-07 2018-11-06 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深水无覆盖层钢栈桥的施工方法
CN109382901A (zh) * 2018-10-19 2019-02-26 湖南三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骨架及养护罩
CN111877138A (zh) * 2020-08-10 2020-11-03 漯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一种可调式强刚度横隔板装置
CN112411348A (zh) * 2020-11-27 2021-02-26 上海金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栈桥
CN112554530A (zh) * 2020-11-05 2021-03-26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式架体支座及其施工方法
CN112878170A (zh) * 2021-03-19 2021-06-01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深水裸露岩层河道钢栈桥结构及施工方法及灌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94991U1 (ru) * 2010-02-24 2010-06-10 Геннадий Игоревич Августов Металлическая эстакада
CN202810170U (zh) * 2012-07-31 2013-03-20 欧阳自葵 一种螺纹多功能升降脚手架
CN106192718A (zh) * 2016-08-29 2016-12-07 广东冠生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拼装的桥梁及其制造方法
CN108755377A (zh) * 2018-06-07 2018-11-06 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深水无覆盖层钢栈桥的施工方法
CN109382901A (zh) * 2018-10-19 2019-02-26 湖南三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骨架及养护罩
CN111877138A (zh) * 2020-08-10 2020-11-03 漯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一种可调式强刚度横隔板装置
CN112554530A (zh) * 2020-11-05 2021-03-26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式架体支座及其施工方法
CN112411348A (zh) * 2020-11-27 2021-02-26 上海金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栈桥
CN112878170A (zh) * 2021-03-19 2021-06-01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深水裸露岩层河道钢栈桥结构及施工方法及灌注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郑机编著: "《图解桥梁施工技术》", 31 July 2009, 中国铁道出版社 *
顾瑞昌: "《台模施工法》", 28 February 1989,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8947A (zh) * 2022-05-31 2022-07-29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桩基开孔的施工平台
WO2024021426A1 (zh) * 2022-07-26 2024-02-01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满堂式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
CN115821768A (zh) * 2022-11-26 2023-03-21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浅水区系杆拱桥混凝土主梁钢管支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89723A (zh) 一种无覆盖层裸露斜岩河床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
US9567720B2 (en) Offshore platform for a marine environment
CN108103939B (zh) 斜截面钢栈桥施工组合加固方式及施工工艺
Gromysz Methods of removing buildings deflection used in Poland
CN106522236A (zh) 基坑支护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417300A (zh) 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7211158U (zh) 装配式桩柱板墙基坑支护结构
CN103758132A (zh) 一种结合放坡的悬臂排桩支护结构的施工工艺
AU2012313196B2 (en) Partially floating marine platform for offshore wind-power, bridges and marine building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CN112411772B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JP3075179B2 (ja) 橋脚基礎構造およびその構築方法
CN211340426U (zh) 一种主桥水中墩施工平台结构
JP2001131938A (ja) 手延式桟橋の構築方法
CN1204714A (zh) 挡土墙的成形方法
JP4504864B2 (ja) 消波機能付き堤体補強構造
RU41032U1 (ru)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возведения гидро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сооружения
CN206233244U (zh) 基坑的支护结构
CN220352832U (zh) 一种软弱土体坑中坑支护结构
CN217460499U (zh) 一种临时水上作业平台及其钢管桩桩头套筒装置
CN216194717U (zh) 一种单驳船式植桩系统
CN110748363B (zh) 一种黄土层下巷道顶板冒落区处理及支护方法
RU2746339C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сборно-разборный ледорез
CN214695427U (zh)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密排板桩护岸
CN212612252U (zh) 一种码头升级改造结构
CN215441392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栈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