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8527A - 一种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8527A
CN113788527A CN202110994784.4A CN202110994784A CN113788527A CN 113788527 A CN113788527 A CN 113788527A CN 202110994784 A CN202110994784 A CN 202110994784A CN 113788527 A CN113788527 A CN 113788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djusting tank
load
treatment facility
biological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947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88527B (zh
Inventor
王峰
冯雷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9947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885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88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8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88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8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06Regulation methods for biological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40Liquid flow r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一种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其设备及使用方法。该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生物处理设施,分别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连接,水力调节池能够储存较多体积的水体,在低流量进水时维持生物处理设施运行所需水力负荷的作用,负荷调节池在高浓度及常规浓度进水时将水体中的一部分污染物与低浓度进水时产生的污染物以有机质、微生物细胞的形式吸附于其填充的农业废弃物中,并在低浓度进水时以溶解释放至水体的作用,从而起到在低浓度进水时,负荷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水力调节池能够补偿浓度负荷。本发明能够使得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在进水负荷不稳定的情况下相对稳定运行,保障出水水质稳定,免维护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本发明还包括该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新农村规划的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尽管拥有很显著的改变,但还远远地达不上所有乡村涵盖的水平。伴随着农药化肥的大批量应用,村民也缺乏了应用传统式肥料及污水灌溉农作物种植的驱动力。在也并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和厕所改造的乡村,生活污水处理室外排出的现象常见。
目前,农村已经启动了有多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和设备,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也比较成熟了像活性污泥、A2/O、MBR、MBBR等生物技术,都有不错的实用效果。不过,因为水网的缘故,农村污水的处理中常面临进水水质、水量负荷不稳定的问题,导致污水生物处理系统调试难度大、出水水质不稳定甚至间歇性系统崩溃。尤其是脱氮效果受制于碳源供给不稳定导致的反硝化反应底物不足及异养微生物与自养微生物群落失衡。
现有解决办法有增加水力停留时间、按需投加碳源、采用更加适应不稳定进水负荷的生物膜法、膜生物反应器(MBR)法等工艺。但上述做法通常投资较大,且免维护性欠佳,在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中应用效果不甚理想。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能够解决农村污水进水负荷不稳定、保障出水水质稳定且免维护性好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善农村污水进水负荷、出水水质的稳定性,实现免维护性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本发明的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和生物处理设施;
所述水力调节池与所述负荷调节池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连接;
所述水力调节池与所述生物处理设施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连接;
所述负荷调节池与所述生物处理设施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连接;
所述水力调节池的液面高度高于所述生物处理设施;
所述负荷调节池的液面高度高于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生物处理设施;
当常规浓度、常规流量进水时,进水分为二路分别分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生物处理设施;
当高浓度、低流量进水时,进水进入所述负荷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末端水通过水泵管道回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
当低浓度、高流量进水时,进水进入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通过水泵管道泵入所述负荷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水体溢流回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剩余污泥通过水泵管道排入负荷调节池;
当低浓度、低流量进水时,进水进入所述负荷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末端水通过水泵管道回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剩余污泥通过水泵管道排入负荷调节池。
可选的,所述常规浓度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浓度的70%-130%。
可选的,所述常规流量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流量的70%-130%。
可选的,常规浓度、常规流量进水时,进水分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的分流比例为40%-60%,进水分流至所述负荷调节池的分流比例为40%-60。
可选的,所述高浓度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浓度的131%-200%;
可选的,所述低流量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流量的10%-69%;
当高浓度、低流量进水时,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末端水通过水泵管道回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的流量为进水流量的100%-200%。
可选的,所述低浓度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浓度的10%-69%。
可选的,所述高流量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流量的131%-200%;
当低浓度、高流量进水时,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通过水泵管道泵入所述负荷调节池的流量为进水流量的10%-50%。
可选的,所述低浓度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浓度的10%-69%。
可选的,所述低流量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流量的10%-69%。
当低浓度、低流量进水时,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末端水通过水泵管道回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的流量为进水流量的100%-200%。
可选的,使用电气控制技术实现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水流走向的自动化;
该系统的进水采用水泵提升,进水水泵主管通过三通分为两路分别与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连接,并分别配有电动球阀、流量传感器;
进水端布置有水质监测传感器;
水力调节池与负荷调节池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相互连接,溢流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负荷调节池至水力调节池;
水力调节池中布置有水泵,水泵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水力调节池至负荷调节池;
生物处理设施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与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连接,溢流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至生物处理设施;
生物处理设施的底部、中部各布置有水泵,水泵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生物处理设施底部至负荷调节池、从生物处理设施中部至水力调节池;
溢流管道均配有电动球阀,水泵管道均配有电动球阀、流量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负荷调节池中填充有农业废弃物。
可选的,所述农业废弃物为秸秆、树枝中的一种或多种。
相应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荷分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和生物处理设施。
所述水力调节池与所述负荷调节池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连接。
所述水力调节池与所述生物处理设施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连接。
所述负荷调节池与所述生物处理设施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连接。
所述水力调节池的液面高度高于所述生物处理设施。
所述负荷调节池的液面高度高于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生物处理设施。
所述水力调节池的容积为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容积的200%-300%。
所述负荷调节池的容积为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容积的50%-150%。
所述生物处理设施为采用生物膜法、膜生物反应器法工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生物反应器。
可选的,该系统的进水采用水泵提升,进水水泵主管通过三通分为两路分别与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连接,并分别配有电动球阀、流量传感器;
进水端布置有水质监测传感器;
水力调节池与负荷调节池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相互连接,溢流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负荷调节池至水力调节池;
水力调节池中布置有水泵,水泵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水力调节池至负荷调节池;
生物处理设施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与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连接,溢流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至生物处理设施;
生物处理设施的底部、中部各布置有水泵,水泵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生物处理设施底部至负荷调节池、从生物处理设施中部至水力调节池;
上述溢流管道均配有电动球阀,水泵管道均配有电动球阀、流量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负荷调节池中填充有农业废弃物。
可选的,所述农业废弃物的填充体积为所述负荷调节池容积的40%-70%。
可选的,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负荷分配污水处理设备
中,所述生物处理设施为采用生物膜法、膜生物反应器(MBR)法工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生物反应器,其为现有技术而不多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在不同负荷程度的污水进水时的运行流程,具体为:
当常规浓度、常规流量进水时,进水分为二路分别分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生物处理设施。如图1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常规浓度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浓度的70%-130%;
进一步地,所述常规流量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流量的70%-130%;
其中,进水分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的分流比例为40%-60%;
其中,进水分流至所述负荷调节池的分流比例为40%-60%。
当高浓度、低流量进水时,进水进入所述负荷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末端水通过水泵管道回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如图2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高浓度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浓度的131%-200%;
进一步地,所述低流量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流量的10%-69%;
其中,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末端水通过水泵管道回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的流量为进水流量的100%-200%;
当低浓度、高流量进水时,进水进入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通过水泵管道泵入所述负荷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水体溢流回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剩余污泥通过水泵管道排入负荷调节池。如图3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低浓度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浓度的10%-69%;
进一步地,所述高流量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流量的131%-200%;
其中,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通过水泵管道泵入所述负荷调节池的流量为进水流量的10%-50%。
当低浓度、低流量进水时,进水进入所述负荷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末端水通过水泵管道回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剩余污泥通过水泵管道排入负荷调节池。如图4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低浓度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浓度的10%-69%;
进一步地,所述低流量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流量的10%-69%;
其中,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末端水通过水泵管道回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的流量为进水流量的100%-200%。
本发明的所述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在进水负荷不稳定的情况下相对稳定运行,保障出水水质稳定。
可选的,使用电气控制技术实现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水量调节的自动化,提升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的免维护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获得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的工艺流程中,水力调节池能够储存较多体积的水体,从而在低流量进水时起到维持生物处理设施运行所需水力负荷的作用。负荷调节池能够起到在高浓度及常规浓度进水时将水体中的一部分污染物与低浓度进水时将因饥饿老化的剩余污泥分解产生的污染物以有机质、微生物细胞的形式吸附于其填充的农业废弃物中,并在低浓度进水时以溶解释放至水体的作用,从而起到在低浓度进水时,负荷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水力调节池能够补偿浓度负荷,维持生物处理设施运行所需浓度负荷的作用。
本发明能够做到使得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在进水负荷不稳定的情况下相对稳定运行,保障出水水质稳定;除此之外,本发明的运行流程能够通过现有电气控制技术做到自动化,从而做到免维护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常规浓度、常规流量进水时运行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在高浓度、低流量进水时运行的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在低浓度、高流量进水时运行的工艺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在低浓度、低流量进水时运行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现构建一设计进水流量为20m3/d、设计进水COD(化学需氧量,全文同)为300mg/L的本发明提供的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的中试系统。其由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生物处理设施组成。
其中,生物处理设施采用市购预制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属于生物膜法),其内尺寸为长4m、宽2m、高1.4m,其进、出水口位于高1.2m处,故其容积为9.6m3
其中,水力调节池修建为长4m、宽4m、高1.6m,其出水口布置于高1.4m处,故其容积为22.4m3,为上述生物处理设施容积的233.3%。
其中,负荷调节池修建为长2m、宽2m、高2m,其出水口布置于高1.8m处,故其容积为7.2m3,为上述生物处理设施容积的75%。负荷调节池中填充3.6m3树枝,并使用格栅板覆盖负荷调节池上方以确保树枝浸没,树枝的填充量为负荷调节池容积的50%。
该系统的进水采用水泵提升,进水水泵主管通过三通分为两路分别与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连接,并分别配有电动球阀、流量传感器。除此之外,进水端布置有水质监测传感器。
水力调节池与负荷调节池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相互连接,溢流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负荷调节池至水力调节池;水力调节池中布置有水泵,水泵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水力调节池至负荷调节池。生物处理设施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与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连接,溢流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至生物处理设施;生物处理设施的底部、中部各布置有水泵,水泵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生物处理设施底部至负荷调节池、从生物处理设施中部至水力调节池。上述溢流管道均配有电动球阀,水泵管道均配有电动球阀、流量传感器。
实施例2
对实施例1的系统中进行改造,设计进水流量为40m3/d、设计进水COD为300mg/L的本发明提供的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的中试系统。其中,生物处理设施采用市购预制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其内尺寸为长6m、宽2m、高2m,其进、出水口位于高(请填充)1.8m处,故其容积为21.6m3。
其中,水力调节池修建为长6m、宽4m、高2.2m,其出水口布置于高2m处,故其容积为8m3,为上述生物处理设施容积的222.2%。
其中,负荷调节池修建为长6m、宽2m、高2.4m,其出水口布置于高2.2m处,故其容积为26.4m3,为上述生物处理设施容积的123.4%。负荷调节池中填充13.2m3树枝,并使用格栅板覆盖负荷调节池上方以确保树枝浸没,树枝的填充量为负荷调节池容积的50%。
实施例3
水泵、电动球阀、流量传感器与自动控制系统连接,通过自动控制程序实现以下运行流程:
当进水COD为210-390mg/L,进水流量为14-26m3/d时,进水分为二路分别分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生物处理设施。如图1所示。其中,进水分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的分流比例均为50%。
实施例4
当进水COD为393-600mg/L,进水流量为2-13.8m3/d时,进水进入所述负荷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末端水通过水泵管道回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末端水通过水泵管道回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的流量为进水流量的150%。
实施例5
当进水COD为30-207mg/L,进水流量为26.2-40m3/d时,进水进入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通过水泵管道泵入所述负荷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水体溢流回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剩余污泥通过水泵管道排入负荷调节池。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通过水泵管道泵入所述负荷调节池的流量为进水流量的30%。
实施例6
当进水COD为30-207mg/L,进水流量为2-13.8m3/d时,进水进入所述负荷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末端水通过水泵管道回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剩余污泥通过水泵管道排入负荷调节池。如图4所示。其中,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末端水通过水泵管道回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的流量为进水流量的100%。
实施例7
对实施例1所构建的本发明提供的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的中试系统进行为期100d的运行调试,结果表明其能够在进水水质、水量不稳定的情况下保持出水稳定。表1为运行调试第60-72d的进、出水水质及进水量数据。
表1 运行调试第60-72d的进出水水质及进水量
时间 1 2 3 4 5 6
日进水总量 13.2 0 11.6 13.5 14.8 15.6
进水COD 297 322 245 277 219
出水COD 24 17 18 22 16
进水氨氮 16.5 19.0 17.8 17.3 10.4
出水氨氮 1.1 1.9 1.6 1.6 0.8
进水总氮 39.4 44.1 36.7 39.5 40.6
出水总氮 16.2 12.1 16.8 13.0 14.2
进水总磷 2.3 2.2 2.1 2.2 2.0
出水总磷 0.5 0.4 0.5 0.6 0.4
时间 7 8 9 10 11 12
日进水总量 0 5.4 45.6 42.8 19.2 14.4
进水COD 339 104 186 215 238
出水COD 20 8 9 14 16
进水氨氮 17.9 11.0 11.4 15.6 12.5
出水氨氮 1.1 0.9 1.0 1.3 1.2
进水总氮 42.6 32.0 35.4 35.4 39.3
出水总氮 11.5 16.2 12.0 13.3 14.2
进水总磷 2.2 1.6 1.9 2.0 2.1
出水总磷 0.3 0.4 0.4 0.5 0.4
*日进水总量单位为m3/d,其余单位为mg/L;当日进水总量为0时,不对进、出水水质进行测定
单采用实施例1中的市购预制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以同进水水源进行运行调试对比试验,表2为运行调试第60-72d的进、出水水质及进水量数据。
表2 单采用市购预制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运行调试第60-72d的进出水水质及进水量
时间 1 2 3 4 5 6
日进水总量 18.5 16.3 16.5 7.6 39.3 0
进水COD 233 304 311 192 256
出水COD 16 25 28 14 19
进水氨氮 22.5 23.6 19.4 19.1 28.2
出水氨氮 1.6 1.5 1.7 1.1 2.0
进水总氮 58.4 57.6 42.7 35.3 62.0
出水总氮 35.0 39.2 28.8 25.1 44.0
进水总磷 2.2 2.5 2.1 2.0 1.8
出水总磷 0.6 0.7 0.6 0.5 0.6
时间 7 8 9 10 11 12
日进水总量 0 11.6 15.4 4.8 3.1 14.2
进水COD 318 275 210 98 216
出水COD 18 41 22 16 12
进水氨氮 24.5 23.2 21.4 8.8 15.4
出水氨氮 1.5 1.2 1.2 0.6 0.9
进水总氮 45.3 44.2 38.4 19.8 32.3
出水总氮 32.6 28.3 23.4 10.3 19.7
进水总磷 2.0 2.1 2.4 2.3 2.1
出水总磷 0.8 0.7 0.7 0.6 0.5
*日进水总量单位为m3/d,其余单位为mg/L;当日进水总量为0时,不对进、出水水质进行测定
表1、表2数据对比可看出,实施例1所构建的本发明提供的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的中试系统在进水水质、水量不稳定的情况下出水水质更加稳定,且对总氮去除效果更佳。
上述相关说明以及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内容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相关说明以及对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和生物处理设施;
所述水力调节池与所述负荷调节池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连接;
所述水力调节池与所述生物处理设施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连接;
所述负荷调节池与所述生物处理设施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连接;
所述水力调节池的液面高度高于所述生物处理设施;
所述负荷调节池的液面高度高于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生物处理设施;
当常规浓度、常规流量进水时,进水分为二路分别分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生物处理设施;
当高浓度、低流量进水时,进水进入所述负荷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末端水通过水泵管道回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
当低浓度、高流量进水时,进水进入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通过水泵管道泵入所述负荷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水体溢流回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剩余污泥通过水泵管道排入负荷调节池;
当低浓度、低流量进水时,进水进入所述负荷调节池,所述负荷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溢流至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末端水通过水泵管道回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剩余污泥通过水泵管道排入负荷调节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常规浓度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浓度的70%-130%;
所述常规流量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流量的70%-130%;
常规浓度、常规流量进水时,进水分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的分流比例为40%-60%,进水分流至所述负荷调节池的分流比例为40%-60%;
或者,
所述高浓度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浓度的131%-200%;
所述低流量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流量的10%-69%;
当高浓度、低流量进水时,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末端水通过水泵管道回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的流量为进水流量的100%-200%;
或者,
所述低浓度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浓度的10%-69%;
所述高流量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流量的131%-200%;
当低浓度、高流量进水时,所述水力调节池水体通过水泵管道泵入所述负荷调节池的流量为进水流量的10%-50%;
或者,
所述低浓度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浓度的10%-69%;
所述低流量指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进水流量的10%-69%;
当低浓度、低流量进水时,所述生物处理设施末端水通过水泵管道回流至所述水力调节池的流量为进水流量的100%-2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电气控制技术实现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水流走向的自动化;
该系统的进水采用水泵提升,进水水泵主管通过三通分为两路分别与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连接,并分别配有电动球阀、流量传感器;
进水端布置有水质监测传感器;
水力调节池与负荷调节池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相互连接,溢流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负荷调节池至水力调节池;
水力调节池中布置有水泵,水泵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水力调节池至负荷调节池;
生物处理设施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与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连接,溢流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至生物处理设施;
生物处理设施的底部、中部各布置有水泵,水泵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生物处理设施底部至负荷调节池、从生物处理设施中部至水力调节池;
溢流管道均配有电动球阀,水泵管道均配有电动球阀、流量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调节池中填充有农业废弃物。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业废弃物为秸秆、树枝中的一种或多种。
6.一种负荷分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和生物处理设施,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力调节池与所述负荷调节池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连接;
所述水力调节池与所述生物处理设施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连接;
所述负荷调节池与所述生物处理设施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连接;
所述水力调节池的液面高度高于所述生物处理设施;
所述负荷调节池的液面高度高于所述水力调节池、所述生物处理设施;
所述水力调节池的容积为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容积的200%-300%;
所述负荷调节池的容积为所述生物处理设施的容积的50%-150%;
所述生物处理设施为采用生物膜法、膜生物反应器法工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生物反应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荷分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的进水采用水泵提升,进水水泵主管通过三通分为两路分别与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连接,并分别配有电动球阀、流量传感器;
进水端布置有水质监测传感器;
水力调节池与负荷调节池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相互连接,溢流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负荷调节池至水力调节池;
水力调节池中布置有水泵,水泵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水力调节池至负荷调节池;
生物处理设施通过溢流管道、水泵管道与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连接,溢流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水力调节池、负荷调节池至生物处理设施;
生物处理设施的底部、中部各布置有水泵,水泵管道的布置方向为从生物处理设施底部至负荷调节池、从生物处理设施中部至水力调节池;
上述溢流管道均配有电动球阀,水泵管道均配有电动球阀、流量传感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荷分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荷调节池中填充有农业废弃物;
所述农业废弃物的填充体积为所述负荷调节池容积的40%-70%。
9.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荷分配污水处理设备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在进水负荷不稳定的情况下相对稳定运行,保障出水水质稳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使用电气控制技术实现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水量调节的自动化,提升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的免维护性。
CN202110994784.4A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1137885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4784.4A CN113788527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4784.4A CN113788527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8527A true CN113788527A (zh) 2021-12-14
CN113788527B CN113788527B (zh) 2022-10-18

Family

ID=79182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4784.4A Active CN113788527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8852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47991A (en) * 1971-03-10 1974-02-27 Nussbaum G Rain or storm water tank
WO1997000832A1 (en) * 1995-06-22 1997-01-09 Bisasco Pty. Limited Controll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monitoring oxygen utilisation rates
JPH1133532A (ja) * 1997-07-16 1999-02-09 Hitachi Techno Eng Co Ltd 水質維持装置
CN104909523A (zh) * 2015-07-01 2015-09-16 百川化工(如皋)有限公司 一种含高浓度甲醛污水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07436183U (zh) * 2017-09-30 2018-06-01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截污管、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
CN109354171A (zh) * 2018-12-05 2019-02-19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bbr的高效自养脱氮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1999053U (zh) * 2020-04-01 2020-11-24 苏州德华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大水量微污染水体的智能科技湿地模块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47991A (en) * 1971-03-10 1974-02-27 Nussbaum G Rain or storm water tank
WO1997000832A1 (en) * 1995-06-22 1997-01-09 Bisasco Pty. Limited Controll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monitoring oxygen utilisation rates
CN1193310A (zh) * 1995-06-22 1998-09-16 比萨斯科有限公司 通过监测耗氧量速率来控制废水处理
JPH1133532A (ja) * 1997-07-16 1999-02-09 Hitachi Techno Eng Co Ltd 水質維持装置
CN104909523A (zh) * 2015-07-01 2015-09-16 百川化工(如皋)有限公司 一种含高浓度甲醛污水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07436183U (zh) * 2017-09-30 2018-06-01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截污管、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
CN109354171A (zh) * 2018-12-05 2019-02-19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bbr的高效自养脱氮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1999053U (zh) * 2020-04-01 2020-11-24 苏州德华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大水量微污染水体的智能科技湿地模块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8527B (zh)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1107A (zh) 灌区生活污水活性铁-厌氧微生物耦合强化脱氮除磷装置
CN202175599U (zh) 一种处理vc制药废水装置
CN109502750B (zh) 一种功能绿顶型污水再生超净处理工艺
CN108946917B (zh) 一种增强型硫自养反硝化污水深度脱氮装置及方法
CN105668762A (zh) 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5575890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7845429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CN113845271A (zh) 一种用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净水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13788527B (zh) 一种负荷分配污水处理系统
CN103086561A (zh) 一种基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除碳及脱氮系统
CN204981520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成套装置
CN108569817A (zh) 一种煤化工废水生化系统处理装置
CN207671769U (zh) 一种集成式mbr污水处理塔及处理系统
CN202415319U (zh) 一种基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除碳及脱氮系统
CN217535571U (zh) 一种基于硫自养的uad生物流化床脱氮装置
CN205856266U (zh) 大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5528304U (zh) 一种聚乙烯醇缩丁醛生产废水生化处理系统
CN210505964U (zh) 一种dmf与dmac高浓度废水生物处理系统
CN104003589A (zh) 一种气提双重利用溶解氧的污水处理工艺
CN211226797U (zh) 一种利用组合生物技术净化黑臭水体的装置
CN113636646A (zh) 一种废水、废气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466889B (zh) 水体净化装置和方法
CN203200134U (zh) 一种中小型污水处理装置
CN206751619U (zh) 一种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CN20493918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