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7501A - 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7501A
CN113787501A CN202111142636.6A CN202111142636A CN113787501A CN 113787501 A CN113787501 A CN 113787501A CN 202111142636 A CN202111142636 A CN 202111142636A CN 113787501 A CN113787501 A CN 1137875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robot
mobile platform
state
robot
wheeled 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26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87501B (zh
Inventor
郭东生
李煊鲜
刘庆平
黎子豪
殷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yi Lanx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anyi Lanx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yi Lanx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anyi Lanx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4263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875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87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7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87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75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5/00Manipulators mounted on wheels or on carriages
    • B25J5/007Manipulators mounted on wheels or on carriages mounted on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56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programming, planning systems for manipulators
    • B25J9/1661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programming, planning systems for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ask planning, object-oriented langu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79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asks execut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包括:根据最小化轮式移动机器人当前状态与期望调整状态之间的偏差,基于梯度下降公式,设计在速度层上描述的新型性能指标;最小化新型性能指标,建立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将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转化为二次型优化问题;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对二次型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输出轮式移动机器人期望调整状态的求解结果;根据求解结果,下位机控制器驱动移动平台的双轮和机器人的关节使得轮式移动机器人调整到期望的状态。该方法可以同时调整移动平台和机器人,使其快速、准确的到达期望调整状态,操作方便、工作量少、作业规范且调整效果准确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规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轮式移动机器人,由双轮驱动的移动平台和n自由度的机器人组成。其灵活性和可移动性很大,因此具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已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如物品搬运、火场搜救和宇宙探索等。移动机器人在工作空间中执行不同的规划任务时,当完成一个任务后,往往需要从当前的结构状态调整到一个指定/期望的状态。即,执行下一个任务时的起始状态。
一般情况,调整轮式移动机器人从当前状态到期望状态是分步进行的:先调整移动平台的状态,然后再调整机器人的状态。然而,这种方法繁琐、耗时且存在着明显缺陷。每次的调整都需要多次测量移动平台在水平地面上的位置和朝向角以及机器人在工作空间中的各个关节角度,才能使移动机器人准确的到达所指定/期望的状态来执行相关任务。并且,状态调整的不准确也会导致移动机器人无法成功的完成所规定的任务。
因此,在现有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调整的基础上,如何提供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以使轮式移动机器人从当前状态快速、精确的调整到期望状态,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的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该方法可高效实现轮式移动机器人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自动调整,且快速精准、操作方便、工作量少、作业规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最小化轮式移动机器人当前状态与期望调整状态之间的偏差,基于梯度下降公式,设计在速度层上描述的新型性能指标;
S2、最小化所述新型性能指标,建立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
S3、将所述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转化为二次型优化问题;
S4、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对所述二次型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输出所述轮式移动机器人期望调整状态的求解结果;
S5、根据所述求解结果,下位机控制器驱动移动平台的双轮和机器人的关节使得所述轮式移动机器人调整到期望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轮式移动机器人由一个双轮驱动的移动平台和一个安装在移动平台上拥有n个自由度的机器人组成;所述步骤S1中,基于梯度下降公式,设计在速度层上描述的新型性能指标为: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21
其中,||·||2表示向量的二范数;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22
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增广位置向量,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23
Px和Py分别表示移动平台在水平地面上沿X轴和Y轴方向的位置,px∈R,py∈R;φ表示移动平台的朝向角,φ∈R;θ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关节角度,θ∈Rn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24
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增广速度向量,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25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26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27
分别表示px、py和φ的时间导数,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28
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关节速度,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29
k表示调节性能指标参数,k>0∈R;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210
表示非线性映射,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211
Pxd表示移动平台在水平地面上沿X轴方向的期望位置,pxd∈R;Pyd表示移动平台在水平地面上沿Y轴方向的期望位置,pyd∈R;φd表示移动平台在水平地面上的期望朝向角,φd∈R;θd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期望关节角度,θd∈R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最小化所述新型性能指标,建立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为:
最小化: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1
约束条件: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2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3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4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5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6
其中,A表示移动平台的结构参数,A∈R3×2;A=[rcos(φ)/2,rcos(φ)/2;rsin(φ)/2,rsin(φ)/2;-r/l,r/l],φ表示移动平台的朝向角,φ∈R;r表示移动平台驱动轮的半径,r>0∈R;l表示移动平台两个驱动轮中心点的距离,l>0∈R;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7
表示移动平台双驱动轮的旋转角度,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8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9
表示移动平台双驱动轮的旋转角速度,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10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11
θ±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12
分别表示移动平台双驱动轮的旋转角度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13
移动平台双驱动轮的旋转角速度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14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关节角度θ和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关节速度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15
的极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将所述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转化为二次型优化问题为:
最小化:xTQx/2+pTx (7)
约束条件:x-≤x≤x+ (8)
其中,Q=DTD∈R(2+n)×(2+n),D=[A,0;0,I]∈R(3+n)×(2+n)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16
k表示调节性能指标参数,k>0∈R,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17
表示非线性映射;上标T表示矩阵或向量的转置,A表示移动平台的结构参数,I表示单位矩阵,I∈Rn×n;x表示待求解变量,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18
x±表示x的极限,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19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20
λ表示极限转换参数,λ>0∈R;u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增广角度向量,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21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322
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增广速度向量,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41
u±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42
分别表示u和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43
的极限,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44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对所述二次型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为:将所述二次型优化问题转换为分段线性投影方程,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对所述分段线性投影方程进行求解。
进一步地,将所述二次型优化问题转换为分段线性投影方程为:
PΩ(x-(Qx+p))-x=0∈R2+n, (9)
其中,x表示待求解变量;Q=DTD∈R(2+n)×(2+n),D=[A,0;0,I]∈R(3+n)×(2+n),A表示移动平台的结构参数,I表示单位矩阵;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45
k表示调节性能指标参数,k>0∈R,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46
表示非线性映射;PΩ(·)表示分段线性投影算子。
进一步地,所述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对所述分段线性投影方程进行求解为: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47
其中,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410
表示x的时间导数,x表示待求解变量;μ表示设计参数,μ>0∈R;I表示单位矩阵,I∈R(2+n)×(2+n);PΩ(·)表示分段线性投影算子;Q=DTD∈R(2+n)×(2+n),D=[A,0;0,I]∈R(3+n)×(2+n),A表示移动平台的结构参数,I表示单位矩阵;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48
k表示调节性能指标参数,k>0∈R,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49
表示非线性映射;上标T表示矩阵或向量的转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最小化轮式移动机器人当前状态与期望调整状态之间的偏差,基于梯度下降公式,设计在速度层上描述的新型性能指标;最小化所述新型性能指标,建立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将所述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转化为二次型优化问题;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对所述二次型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输出所述轮式移动机器人期望调整状态的求解结果;根据所述求解结果,下位机控制器驱动移动平台的双轮和机器人的关节使得所述轮式移动机器人调整到期望的状态。该方法可以同时调整移动平台和机器人,使其快速、准确的到达期望调整状态,操作方便、工作量少、作业规范且调整效果准确高效。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方法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参照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最小化轮式移动机器人当前状态与期望调整状态之间的偏差,基于梯度下降公式,设计在速度层上描述的新型性能指标;
S2、最小化新型性能指标,建立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
S3、将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转化为二次型优化问题;
S4、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对二次型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输出轮式移动机器人期望调整状态的求解结果;
S5、根据求解结果,下位机控制器驱动移动平台的双轮和机器人的关节使得轮式移动机器人调整到期望的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在速度层上有效实现了轮式移动机器人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自动调整,避免了轮式移动机器人在执行不同的规划任务时都需要多次测量移动平台和机器人状态的繁琐过程。可以同时调整移动平台和机器人,使其快速、准确的到达期望调整状态。该方法操作方便、工作量少、作业规范且调整效果准确高效。
参照图2所示,该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主要由基于梯度下降设计新型性能指标1、建立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2、转为二次型优化问题3、递归神经网络求解器4、下位机控制器5、轮式移动机器人6六个部分组成。
首先根据最小化移动机器人当前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偏差的思想,基于梯度下降公式设计在速度层上描述的新型性能指标;然后结合需要优化的新型性能指标,建立相应的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并将该方案转化为一个二次型优化问题,从而采用相应的递归神经网络对其进行求解;最后将求解结果用于驱动移动平台的双轮和机器人的关节使得移动机器人快速、精确地调整到期望的状态。即,执行不同规划任务时的起始状态。
具体地,轮式移动机器人由一个双轮驱动的移动平台和一个安装在移动平台上拥有n个自由度的机器人组成。
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根据最小化轮式移动机器人当前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偏差的思想,基于梯度下降公式设计在速度层上描述的新型性能指标: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61
其中,||·||2表示向量的二范数;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62
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增广位置向量,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63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64
Px和Py分别表示移动平台在水平地面上沿X轴和Y轴方向的位置(同时也是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底座固定在移动平台上的位置),px∈R,py∈R;φ表示移动平台的朝向角,φ∈R;θ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关节角度,θ∈Rn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1
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增广速度向量,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2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3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4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5
分别表示px、py和φ的时间导数,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6
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关节速度,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7
k表示调节性能指标参数,设计该参数用于调节性能指标以使轮式移动机器人实现状态的自调整,k>0∈R;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8
表示非线性映射,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9
Pxd表示移动平台在水平地面上沿X轴方向的期望位置,pxd∈R;Pyd表示移动平台在水平地面上沿Y轴方向的期望位置,pyd∈R;φd表示移动平台在水平地面上的期望朝向角,φd∈R;θd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期望关节角度,θd∈Rn
相应地,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10
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期望状态。即,执行不同规划任务时的起始状态。
其次,最小化上述新型性能指标,建立相应的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
最小化: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11
约束条件: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12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13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14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15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16
其中,等式约束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17
表示移动平台的运动学方程,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18
是由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19
的前三个元素组成,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20
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增广速度向量,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21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22
A表示移动平台的结构参数,A∈R3×2由基于移动平台的结构参数组成:
A=[rcos(φ)/2,rcos(φ)/2;rsin(φ)/2,rsin(φ)/2;-r/l,r/l],φ表示移动平台的朝向角,φ∈R;r表示移动平台驱动轮的半径,r>0∈R;l表示移动平台两个驱动轮中心点的距离,l>0∈R;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723
表示移动平台双驱动轮的旋转角度,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1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2
表示移动平台双驱动轮的旋转角速度,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3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4
θ±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5
分别表示移动平台双驱动轮的旋转角度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6
移动平台双驱动轮的旋转角速度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7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关节角度θ和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关节速度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8
的极限。
其中,该状态调整方案受约束于移动平台的运动学方程、移动平台双驱动轮的旋转角度极限和旋转角速度极限、机器人关节的角度极限和速度极限。
进一步地,定义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增广角度向量和增广速度向量分别为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9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10
相应地,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11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12
分别表示u和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13
的极限。
定义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14
上述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1)-(6)便可转化为如下的二次型优化问题:
最小化:xTQx/2+pTx (7)
约束条件:x-≤x≤x+ (8)
其中,Q=DTD∈R(2+n)×(2+n),D=[A,0;0,I]∈R(3+n)×(2+n)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15
k表示调节性能指标参数,k>0∈R,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16
表示非线性映射;上标T表示矩阵或向量的转置,A表示移动平台的结构参数,I表示单位矩阵,I∈Rn×n;x表示待求解变量(即此时表示二次型优化问题的决策变量),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17
x±表示x的极限,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18
λ表示极限转换参数,λ>0∈R;u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增广角度向量,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19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20
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增广速度向量,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21
u±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22
分别表示u和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23
的极限,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824
然后,对于二次型优化问题(7)-(8)的求解,其可等价于如下分段线性投影方程的求解:
PΩ(x-(Qx+p))-x=0∈R2+n, (9)
其中,x表示待求解变量(即此时表示投影方程待求解的变量);Q=DTD∈R(2 +n)×(2+n),D=[A,0;0,I]∈R(3+n)×(2+n),A表示移动平台的结构参数,I表示单位矩阵;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91
k表示调节性能指标参数,k>0∈R,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92
表示非线性映射;PΩ(·)表示分段线性投影算子。
进一步地,针对分段线性投影方程(9),可采用如下的递归神经网络进行求解: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93
其中,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94
表示x的时间导数,x表示待求解变量(即此时表示神经网络的状态向量);μ表示设计参数,用于调节递归神经网络(10)的计算性能,μ>0∈R;I表示单位矩阵,I∈R(2 +n)×(2+n);PΩ(·)表示分段线性投影算子;Q=DTD∈R(2+n)×(2+n),D=[A,0;0,I]∈R(3+n)×(2+n),A表示移动平台的结构参数,I表示单位矩阵;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95
k表示调节性能指标参数,k>0∈R,
Figure BDA0003284562560000096
表示非线性映射;上标T表示矩阵或向量的转置。
最后,通过给定一个初始值,通过递归神经网络(10)的不断计算,便可求得分段线性投影方程(9)的数值解,从而得到二次型优化问题(7)-(8)的最优解,也就是轮式移动机器人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1)-(6)的最优解,最终输出轮式移动机器人期望调整状态的调整结果。
进一步地,下位机控制器根据二次型优化问题的求解结果,即最终输出的轮式移动机器人期望调整状态的调整结果,驱动移动平台的双轮和机器人的关节,进而使得移动机器人快速、精确地调整到其所期望调整到的状态,即执行规划任务的起始状态,从而有效地实现了轮式移动机器人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自动调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最小化轮式移动机器人当前状态与期望调整状态之间的偏差,基于梯度下降公式,设计在速度层上描述的新型性能指标;
S2、最小化所述新型性能指标,建立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
S3、将所述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转化为二次型优化问题;
S4、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对所述二次型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输出所述轮式移动机器人期望调整状态的求解结果;
S5、根据所述求解结果,下位机控制器驱动移动平台的双轮和机器人的关节使得所述轮式移动机器人调整到期望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式移动机器人由一个双轮驱动的移动平台和一个安装在移动平台上拥有n个自由度的机器人组成;所述步骤S1中,基于梯度下降公式,设计在速度层上描述的新型性能指标为: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11
其中,||·||2表示向量的二范数;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12
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增广位置向量,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13
Px和Py分别表示移动平台在水平地面上沿X轴和Y轴方向的位置,px∈R,py∈R;φ表示移动平台的朝向角,φ∈R;θ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关节角度,θ∈Rn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14
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增广速度向量,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15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16
分别表示px、py和φ的时间导数,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17
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关节速度,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18
k表示调节性能指标参数,k>0∈R;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19
表示非线性映射,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110
Pxd表示移动平台在水平地面上沿X轴方向的期望位置,pxd∈R;Pyd表示移动平台在水平地面上沿Y轴方向的期望位置,pyd∈R;φd表示移动平台在水平地面上的期望朝向角,φd∈R;θd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期望关节角度,θd∈R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最小化所述新型性能指标,建立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为:
最小化: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21
约束条件: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22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23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24
θ-≤θ≤θ+ (5)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25
其中,A表示移动平台的结构参数,A∈R3×2;A=[rcos(φ)/2,rcos(φ)/2;rsin(φ)/2,rsin(φ)/2;-r/l,r/l],φ表示移动平台的朝向角,φ∈R;r表示移动平台驱动轮的半径,r>0∈R;l表示移动平台两个驱动轮中心点的距离,l>0∈R;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26
表示移动平台双驱动轮的旋转角度,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27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28
表示移动平台双驱动轮的旋转角速度,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29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210
θ±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211
分别表示移动平台双驱动轮的旋转角度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212
移动平台双驱动轮的旋转角速度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213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关节角度θ和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关节速度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214
的极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将所述速度层状态调整方案转化为二次型优化问题为:
最小化:xTQx/2+pTx (7)
约束条件:x-≤x≤x+ (8)
其中,Q=DTD∈R(2+n)×(2+n),D=[A,0;0,I]∈R(3+n)×(2+n)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215
k表示调节性能指标参数,k>0∈R,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216
表示非线性映射;上标T表示矩阵或向量的转置,A表示移动平台的结构参数,I表示单位矩阵,I∈Rn×n;x表示待求解变量,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31
x±表示x的极限,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32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33
λ表示极限转换参数,λ>0∈R;u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增广角度向量,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34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35
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增广速度向量,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36
u±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37
分别表示u和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38
的极限,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3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对所述二次型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为:将所述二次型优化问题转换为分段线性投影方程,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对所述分段线性投影方程进行求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二次型优化问题转换为分段线性投影方程为:
PΩ(x-(Qx+p))-x=0∈R2+n, (9)
其中,x表示待求解变量;Q=DTD∈R(2+n)×(2+n),D=[A,0;0,I]∈R(3+n)×(2+n),A表示移动平台的结构参数,I表示单位矩阵;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310
k表示调节性能指标参数,k>0∈R,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311
表示非线性映射;PΩ(·)表示分段线性投影算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对所述分段线性投影方程进行求解为: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312
其中,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313
表示x的时间导数,x表示待求解变量;μ表示设计参数,μ>0∈R;I表示单位矩阵,I∈R(2+n)×(2+n);PΩ(·)表示分段线性投影算子;Q=DTD∈R(2+n)×(2+n),D=[A,0;0,I]∈R(3 +n)×(2+n),A表示移动平台的结构参数,I表示单位矩阵;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314
k表示调节性能指标参数,k>0∈R,
Figure FDA00032845625500000315
表示非线性映射;上标T表示矩阵或向量的转置。
CN202111142636.6A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 Active CN1137875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2636.6A CN113787501B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2636.6A CN113787501B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7501A true CN113787501A (zh) 2021-12-14
CN113787501B CN113787501B (zh) 2023-02-07

Family

ID=79184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2636.6A Active CN113787501B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8750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5680A (zh) * 2017-02-07 2017-05-10 华侨大学 一种冗余度机械臂加速度层容噪控制方法
CN107962566A (zh) * 2017-11-10 2018-04-27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移动机械臂重复运动规划方法
CN108015766A (zh) * 2017-11-22 2018-05-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非线性约束的原对偶神经网络机器人动作规划方法
CN108908341A (zh) * 2018-08-03 2018-11-30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二次根式终态吸引性能指标的冗余机器人重复运动规划方法
CN110977992A (zh) * 2020-01-02 2020-04-10 中山大学 一种面向机械臂的无运动学模型轨迹跟踪方法及一种机械臂系统
CN111309002A (zh) * 2019-11-26 2020-06-1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矢量的轮式移动机器人避障方法及系统
WO2020256175A1 (ko) * 2019-06-18 2020-1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음성인식 로봇에 사용되는 사운드 처리방법
US20210170579A1 (en) * 2019-12-09 2021-06-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obot controller that controls robot, learned model, method of controlling robot,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10362337A1 (en) * 2019-06-10 2021-11-25 Lg Electronics Inc. Intelligent robot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5680A (zh) * 2017-02-07 2017-05-10 华侨大学 一种冗余度机械臂加速度层容噪控制方法
CN107962566A (zh) * 2017-11-10 2018-04-27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移动机械臂重复运动规划方法
CN108015766A (zh) * 2017-11-22 2018-05-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非线性约束的原对偶神经网络机器人动作规划方法
CN108908341A (zh) * 2018-08-03 2018-11-30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二次根式终态吸引性能指标的冗余机器人重复运动规划方法
US20210362337A1 (en) * 2019-06-10 2021-11-25 Lg Electronics Inc. Intelligent robot device
WO2020256175A1 (ko) * 2019-06-18 2020-1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음성인식 로봇에 사용되는 사운드 처리방법
CN111309002A (zh) * 2019-11-26 2020-06-1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矢量的轮式移动机器人避障方法及系统
US20210170579A1 (en) * 2019-12-09 2021-06-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obot controller that controls robot, learned model, method of controlling robot,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977992A (zh) * 2020-01-02 2020-04-10 中山大学 一种面向机械臂的无运动学模型轨迹跟踪方法及一种机械臂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7501B (zh) 202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6164B (zh) 一种冗余度双机械臂的多指标协调运动规划方法
CN109885052A (zh) 基于全向移动机器人运动学建模的误差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01804627B (zh) 一种冗余度机械臂运动规划方法
CN102785248B (zh) 一种解耦型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方法
CN101890718B (zh) 一种冗余度机械臂运动规划的初始化方法
CN113172627B (zh) 多移动机械手协同搬运系统运动学建模与分布式控制方法
CN114523477B (zh) 关节位姿的校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213175A (zh) 一种基于原对偶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视觉伺服轨迹跟踪预测控制方法
CN105856231B (zh) 一种特定构型六轴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方法
CN109471361A (zh) 一种异构多机器人系统的多目标跟踪控制方法
WO2022134131A1 (zh) 一种机器人姿态控制方法、装置及机器人
CN114721275B (zh) 一种基于预设性能的视觉伺服机器人自适应跟踪控制方法
CN111309002A (zh) 一种基于矢量的轮式移动机器人避障方法及系统
CN113787502B (zh) 一种基于神经动力学的三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
Markdahl et al.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object attitude manipulation
CN113787501B (zh) 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状态调整方法
CN110877337B (zh) 一种三连杆机械手智能控制方法、芯片和系统
WO2023165174A1 (zh) 构建机器人的控制器的方法、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机器人
Li et al. Stiffness-maximum trajectory planning of a hybrid kinematic-redundant robot machine
CN116968057A (zh) 一种并联绳驱平衡控制系统
CN107807534B (zh) 一种多轮式机器人自适应协同控制算法及控制系统
Chen et al. Velocity index and wading height based design method of trajectory parameters for a coupled parallelogram legged walking robot
Job et al. Workspace analysis of an underconstrained cable-driven parallel robot with four cables
CN115958596A (zh) 双冗余机械臂运动规划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JPH04324507A (ja) 駆動装置の加減速制御方法及び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