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6355A -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6355A
CN113786355A CN202111236715.3A CN202111236715A CN113786355A CN 113786355 A CN113786355 A CN 113786355A CN 202111236715 A CN202111236715 A CN 202111236715A CN 113786355 A CN113786355 A CN 113786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tamin
essence
active composition
prepared
deioniz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67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帼麾
李懿君
梁帼英
梁曌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Orange Fruit Bio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Orange Fruit Bio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Orange Fruit Bio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Orange Fruit Bio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367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863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86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63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67Vitamins
    • A61K8/676Ascorbic acid, i.e. vitamin C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1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norganic ingredients
    • A61K8/23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33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A61K8/34Alcohols
    • A61K8/345Alcohol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hydroxy grou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73Polysaccharides
    • A61K8/735Mucopolysaccharides, e.g. hyaluronic acid;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7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algae, fungi, lichens or plants; from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8/9783Angiosperms [Magnoliophyta]
    • A61K8/9789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8Anti-ageing prepa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59Mixtures
    • A61K2800/592Mixtures of compounds complementing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otan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rontology & Geriatric Medicine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精华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由去离子水和活性组合物组成,所述去离子水与活性组合物分装储藏,使用时去离子水与活性组合物按重量比(1‑10):1复配;所述活性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甘油20‑60 wt%;丁二醇10‑50.0 wt%;1,2‑丙二醇10‑50 wt%;1,3‑丙二醇10.0‑40.0 wt%;维生素C 1.0‑20 wt%。本申请以醇类为溶剂,提高了维生素C溶解性的同时,还减少了维生素C与空气的接触,继而维生素C不易被氧化变色甚至失效。

Description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精华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维生素C,又称维他命C,是一种多羟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8O6,结构类似葡萄糖,其分子中第2及第3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而释出H+,故具有酸的性质,又称抗坏血酸。由于其优异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常被用于各类保健品和化妆品中,其中以维生素C赋活精华液为例。
相关技术中的维生素C赋活精华液由维生素C和精华液溶剂、抗氧化剂、保湿剂等助剂组成,精华液溶剂的主要成分为脱氧去离子水或脱氧无菌水,由于隔绝氧气储藏,复配一定助剂的添加,具有较好的保藏性和使用效果。
但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上述精华液在解除封装进行使用后,氧气易溶于精华液溶剂中,导致精华液内维生素C很容易被持续氧化生成二酮古乐糖酸,反应不可逆的同时还会氧化变色,甚至完全失去生理效能,继而严重影响了精华液的使用寿命和体验感。
发明内容
为改善上述缺陷,即延长精华液使用寿命的同时,保障其体验感,本申请提供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由去离子水和活性组合物组成,所述去离子水与活性组合物分装储藏,使用时去离子水与活性组合物按重量比(1-10):1复配;
所述活性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甘油20-60wt%;
丁二醇10-50.0wt%;
1,2-丙二醇10-50wt%;
1,3-丙二醇10.0-40.0wt%;
维生素C1.0-20wt%。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多元醇混合物为溶剂溶解维生素C,利用其对维生素C的高溶解性,显著提升了维生素C含量的同时,还减少了维生素C与空气的接触,维生素C不易被氧化而至使精华液变色甚至失效。
其中甘油除能与丁二醇和1,2-丙二醇复配做保湿剂外,还能与1,3-丙二醇复配做浸润剂,且本身具有高活性、抗氧化等功效,继而使得精华液涂覆在皮肤上后具有较优的润肤保湿效果。
精华液的粘腻度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整,上述复配比例范围内的精华液,其能稳定发挥功效的同时,体验感较强,且去离子水与活性组合物分装储藏,有利于精华液的长时间保藏。
优选的,所述维生素C中左旋维生素C含量≧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维生素C的抗老效果较优,可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的同时,稳定性强、易于人体所吸收,且能通过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减少细纹,对皮肤具有更优的养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活性组合物中还包括3-5wt%的植物抗氧提取物,所述植物抗氧提取物的制备原料为葡萄籽、荔枝草、马鞭草、茶叶、紫草、甘西鼠尾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上述制备原料制得的植物抗氧提取物均具有较优的抗氧效果,除能与维生素C进行复配,增强其抗氧、养护效果外,还能作为还原剂,有效减缓维生素C的氧化变性。
优选的,所述植物抗氧提取物的制备原料由荔枝草、马鞭草和甘西鼠尾按重量比1:(0.5-1.0):(2-3)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比例的荔枝草、马鞭草和甘西鼠尾制得的植物抗氧提取物,其抗氧、氧化效果较优,能与维生素C较好的复配使用,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荔枝草提取物中的高车前甙、尼泊尔黄酮素等黄酮类物质与马鞭草提取物中的马鞭草甙类、甘西鼠尾提取物中的丹参酮类成分具有协同作用。
优选的,所述植物抗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a、按对应重量比称取各组分后,先真空冻干粉碎,并过80-100目筛,然后置于索式提取剂中,按固液比1:(2-3)加入乙酸乙酯,浸泡4-6h;
b、然后加热回流提取3-5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3h,合并提取液,真空条件下,脱去乙酸乙酯浓缩成浸膏,并粉碎过100-200目筛,即可制得植物抗氧提取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制备工艺制得植物抗氧提取物,其有效成分的保有量较高,且全程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减少了有效成分因氧化造成变质损失现象的发生。
经真空冻干处理后的物料,在粉碎过程中,减少了因汁液流出导致的有效成分损失,且预先浸泡于乙酸乙酯中的过程中,乙酸乙酯可缓缓浸入物料内,有利于后续加热回流工艺的进行。
优选的,所述活性组合物还包括0.01-0.1wt%的焦亚硫酸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比例的焦亚硫酸钠除能作为还原剂对维生素C进行保护,减少维生素C的氧化变质外,其本身在氧化前后还均能起到抗菌、防腐效果。
优选的,所述活性组合物还包括0.03-0.1wt%的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00-150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分子量和比例的透明质酸钠除能作为保湿剂,显著改善精华液的润肤效果外,还能与维生素C共同作用,达到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修复表皮皮肤的功效,且稳定性较强,不易因受热光照等原因变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去离子水加工:先将去离子水加热到85-95℃,保温20-40min,然后降温至0-45℃;
S2、活性组合物制备:将活性组合物中的各组分以500-800r/min搅拌30-45min后,升温至60-70℃,并保温20-40min,然后降温至0-45℃,即可制得活性组合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步骤简单易于操作的同时,各项条件易于控制,继而所得成品的稳定性和均一性较强,均具有较优的抗氧化、保护效果,因此适用于大批量产业化生产。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以多元醇混合物为溶剂溶解维生素C,显著提升了维生素C含量的同时,还减少了维生素C因氧化而至使精华液变色甚至失效现象的发生,且多元醇组分间具有复配效果,可改善精华液的保湿浸润效果;
2、本申请的植物提取物具有较优的抗氧效果,除能与维生素C进行复配,增强其抗氧、养护效果外,还能作为还原剂,有效减缓维生素C的氧化变性,继而保障了精华液的使用寿命;
3、本申请的制备方法较为简易,且各项参数及条件易于控制,所制得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的性能稳定均一,均能具有较优的抗氧化、保护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的原料,除下述特殊说明之外,其他均为市售。
原料/设备 采购厂家/规格型号
甘油 CAS号:56-81-5
丁二醇 CAS号:25265-75-2
1,2-丙二醇 CAS号:57-55-6
1,3-丙二醇 CAS号:504-63-2
维生素C 左旋维生素C含量为90%,CAS:50-81-7
制备例
制备例1
一种植物抗氧提取物,各原料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如表1所示,按总重10kg计,并通过如下制备方法制得:
a、按对应重量比称取各组分后,先于0℃、真空度0.02MPa冻干粉碎,并过80目筛,然后置于索式提取剂中,按固液比1:1.5加入乙酸乙酯,浸泡3h;
b、然后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h,合并提取液,真空条件下,脱去乙酸乙酯浓缩成浸膏,并粉碎过100目筛,即可制得植物抗氧提取物。
制备例2-7
一种植物抗氧提取物,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各原料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如表1所示。
表1:制备例1-7中各组分及相应重量(kg)
Figure BDA0003317906390000041
制备例8-11
一种植物抗氧提取物,与制备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各原料组分的相应重量如表2所示。
表2:制备例8-11中各组分及相应重量(kg)
Figure BDA0003317906390000051
制备例12
一种植物抗氧提取物,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a、按对应重量比称取各组分后,先于0℃、真空度0.02MPa冻干粉碎,并过80目筛,然后置于索式提取剂中,按固液比1:2加入乙酸乙酯,浸泡4h;
b、然后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h,合并提取液,真空条件下,脱去乙酸乙酯浓缩成浸膏,并粉碎过100目筛,即可制得植物抗氧提取物。
制备例13
一种植物抗氧提取物,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a、按对应重量比称取各组分后,先真空冻干粉碎,并过80目筛,然后置于索式提取剂中,按固液比1:2.5加入乙酸乙酯,浸泡5h;
b、然后加热回流提取4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5h,合并提取液,真空条件下,脱去乙酸乙酯浓缩成浸膏,并粉碎过100目筛,即可制得植物抗氧提取物。
制备例14
一种植物抗氧提取物,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a、按对应重量比称取各组分后,先真空冻干粉碎,并过80目筛,然后置于索式提取剂中,按固液比1:3加入乙酸乙酯,浸泡6h;
b、然后加热回流提取5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h,合并提取液,真空条件下,脱去乙酸乙酯浓缩成浸膏,并粉碎过100目筛,即可制得植物抗氧提取物。
制备例15
一种植物抗氧提取物,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a、按对应重量比称取各组分后,先真空冻干粉碎,并过80目筛,然后置于索式提取剂中,按固液比1:4加入乙酸乙酯,浸泡7h;
b、然后加热回流提取6次,每次提取时间为4h,合并提取液,真空条件下,脱去乙酸乙酯浓缩成浸膏,并粉碎过100目筛,即可制得植物抗氧提取物。
性能检测试验
分别选取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制得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对其进行性能检测,测试其刺激性、稳定性、抑菌性和使用效果,具体检测步骤如下:
1)刺激性试验
选取多只健康成年兔,均剃去兔背上的毛约2.5cm2,休息24h,待剃毛产生的刺激痊愈后,取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各1.0g,分别均匀涂布于多只健康成年兔的剃毛部位,24h后观察有无发红、起疹、水泡等现象;
若无上述现象,计做I;若仅有轻微的发红无起疹、水泡现象,计做II;若有明显的发红、起疹、水泡等现象,计做III,视为不合格。
2)稳定性试验
将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制得的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置于化妆品保持茶色玻璃瓶,室温,高温45℃,低温-8℃及高低温循环,考察3个月,观测其颜色并记录检测结果;
以去离子水颜色为10分标准,完全氧化的维生素C水溶液颜色为0分标准,对其进行打分,10-8分为稳定性强,基本没有氧化变色;7-5为稳定性较强,轻微氧化发黄;0-4分为稳定性较弱,已氧化变色。
3)抑菌性试验
将实施例制得的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送微生物接种挑战检验,每组均重复检测三次,检测结果,抑菌率取平均值记录;
4)使用效果评价
采用盲测评分法,分别选取实施例中制得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各10组作为待检测样,分别赠送于20-50岁年龄段的女性进行试用,并记录试用者的联系方式和姓名,待检测精华液涂覆于脸部,每天使用2次,使用时间为1个月,1个月后回访进行打分,回访无果的则不计入,检测结果取平均值;
各项使用效果总分为10分,10分为最高分,表示很好,非常满意;7-9分为较好;5-6分为可以接受;5分以下为不好,不能接受。
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如表3所示,并通过如下制备方法制得:
S1、去离子水加工:先将1000kg去离子水加热到90℃,保温30min,然后降温至45℃;
S2、活性组合物制备:将活性组合物中的各组分以800r/min搅拌30min后,升温至65℃,并保温30min,然后降温至45℃,即可制得活性组合物;
使用时去离子水与活性组合物按重量比10:1复配使用,维生素C中左旋维生素C含量≧90%。
实施例2-5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1-5中各组分及相应重量(kg)
Figure BDA0003317906390000071
对比例1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没有与去离子水进行复配使用外,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活性组分中仅包含甘油和维生素C外,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活性组分中仅包含丁二醇和维生素C外,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抽取上述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中制得的精华液,按上述测量步骤测试其刺激性、稳定性、抑菌性和使用效果,测试结果取平均值记入下表。
Figure BDA000331790639000008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5中制得精华液的刺激性均为I,即对肌肤基本无刺激性;稳定性较强,为7-8分,基本没有氧化变色或仅有轻微氧化变色;抑菌性均较优,抑菌率高达99.9%;使用效果的评价较优,为7.2-8.3分,即大部分使用者觉得很好,比较满意,可见上述组分及配比制得的精华液均具有较优的抗氧性能和使用效果。
特别是,实施例3中制得的精华液,其刺激性为I,即对肌肤基本无刺激性;稳定性高达8分,基本没有氧化变色;抑菌率高达99.9%;使用效果的评价较优,为8.3分,使用者觉得很好,非常满意。
可见实施例3为最优实施例,该配比下的各组分其配合关系最优,所制得的精华液的效果明显,稳定性较好,除能有效减轻干燥,还能充分对皮肤进行保湿养护。
从上表中还可以看出,对比例1相对于实施例1,由于未与去离子水进行复配使用,其刺激性为II,即对肌肤有一定刺激性,此处需说明的是,由于刺激性试验中是2.5cm2用量1.0g,属于过量、刺激性放大检测,因此该对比例1用于使用者时不会造成使用者皮肤发红等现象,仅会有微弱刺痛感;稳定性高达7分,基本无氧化变色;抑菌率高达99.9%;使用效果的评价仅为可以接受,为5.8分,推测其原因可能有皮肤敏感,刺痛较为明显或者油腻感较重,使用于油性皮肤时,体验感和效果较差。
从上表中还可以看出,对比例2相对于实施例1,仅以甘油为溶剂,其刺激性虽仍为I,但稳定性、抑菌率和使用效果均有所降低,稳定性仅为6分,有轻微氧化变色现象;抑菌率为99.8%;使用效果的评价仅为可以接受,为6.5分,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缺少了丁二醇、丙二醇的复配,其质感过于油腻,应用于油性皮肤时,厚重不易展开,继而体验感较差。
从上表中还可以看出,对比例3相对于实施例1,仅以丁二醇为溶剂,其刺激性虽仍为I,但稳定性、抑菌率和使用效果均有所降低,稳定性仅为6分,有轻微氧化变色现象;抑菌率仅为99.0%;使用效果的评价仅为可以接受,为6.2分,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缺少了甘油、丙二醇的复配,其浸润保湿效果减弱,继而在涂覆精华液后,皮肤仍易干燥,无法较好的留存水分,继而整体体验感较差。
综上所述,上述比例及组分的精华液,以多元醇混合物为溶剂溶解维生素C,保障了其对维生素C高溶解性的同时,还减少了维生素C与空气的接触,维生素C不易被氧化而至使精华液变色甚至失效;且精华液的粘腻度较为适宜,并能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复配去离子水进行调整,可稳定发挥功效的同时,带来较优的体验感,此外去离子水与活性组合物分装储藏,有利于进一步延长精华液的保藏时间。
实施例6-8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活性组合物中还包括由制备例1制得的植物抗氧提取物,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如表4所示。
表4:实施例6-8中各组分及相应重量(kg)
Figure BDA0003317906390000091
Figure BDA0003317906390000101
抽取上述实施例6-8中制得的精华液,按上述测量步骤测试其刺激性、稳定性、抑菌性和使用效果,测试结果取平均值记入下表。
Figure BDA000331790639000010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6-8中制得精华液的刺激性均为I,即对肌肤基本无刺激性;稳定性较强,为7-8分,基本没有氧化变色,且高于实施例1;抑菌性均较优,抑菌率高达99.9%;使用效果的评价较优,为8.5-9.0分,即大部分使用者觉得很好,比较满意,可见上述比例的植物抗氧提取物可提升精华液的使用效果和维生素C的稳定性。
特别是,实施例7中制得的精华液,其刺激性为I,即对肌肤基本无刺激性;稳定性高达8分,基本没有氧化变色;抑菌率高达99.9%;使用效果的评价较优,为9.0分,使用者觉得很好,非常满意。
可见实施例7为最优实施例,该比例下的植物抗氧提取物,其与维生素C复配效果最优,所制得的精华液的效果明显,且稳定性较好。
综上所述,上述比例的植物抗氧提取物除具有较优的抗氧效果,并与维生素C进行复配,增强其抗氧、养护功能外,还能作为还原剂,有效减缓维生素C的氧化变性,继而增强了精华液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实施例9-14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植物抗氧提取物的使用情况不同,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如下表所示。
表:实施例9-14中植物抗氧提取物使用情况对照表
组别 植物抗氧提取物
实施例9 由制备例2制得
实施例10 由制备例3制得
实施例11 由制备例4制得
实施例12 由制备例5制得
实施例13 由制备例6制得
实施例14 由制备例7制得
抽取上述实施例9-14中制得的精华液,按上述测量步骤测试其刺激性、稳定性、抑菌性和使用效果,测试结果取平均值记入下表。
Figure BDA000331790639000011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9-14中制得精华液的刺激性均为I,即对肌肤基本无刺激性;稳定性较强,为7-9分,基本没有氧化变色或仅有轻微氧化变色;抑菌性均较优,抑菌率高达99.9%;使用效果的评价较优,为7.6-9.5分,即大部分使用者觉得很好,比较满意,可见上述组分及比例制得的植物抗氧提取物可进一步提升精华液的使用效果和维生素C的稳定性。
进一步,实施例1、实施例9-10为单组分制得的植物抗氧提取物,具有一定增强精华液中维生素C稳定性的作用,其稳定性为7-8分,基本没有氧化变色或仅有轻微氧化变色;使用效果的评价较优,为7.6-8.3分,即大部分使用者觉得很好,比较满意;
且根据上表易知植物抗氧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抗氧效果:荔枝草≈甘西鼠草>马鞭草。
进一步,实施例11-14为多组分制得的植物抗氧提取物,可通过多组分间的协同增效,显著增强精华液中维生素C的稳定性,其稳定性高达8-9分,基本没有氧化变色;使用效果的评价较优,为8.9-9.5分,即大部分使用者觉得很好,比较满意。
特别是,实施例14中制得的精华液,其刺激性为I,即对肌肤基本无刺激性;稳定性高达9分,基本没有氧化变色;抑菌率高达99.9%;使用效果的评价较优,为9.5分,使用者觉得很好,非常满意;
可见实施例14为最优实施例,三组分同时使用制得的植物抗氧提取物,其与维生素C复配效果最优,所制得的精华液的效果明显,且稳定性较好,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荔枝草提取物中的高车前甙、尼泊尔黄酮素等黄酮类物质与马鞭草提取物中的马鞭草甙类、甘西鼠尾提取物中的丹参酮类成分具有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上述组分的植物抗氧提取物除具有较优的抗氧效果外,还与维生素C复配,增强其抗氧、润肤修护功能,继而增强了精华液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实施例15-18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与实施例14的不同之处在于,植物抗氧提取物的使用情况不同,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如下表所示。
表:实施例15-18中植物抗氧提取物使用情况对照表
组别 植物抗氧提取物
实施例15 由制备例8制得
实施例16 由制备例9制得
实施例17 由制备例10制得
实施例18 由制备例11制得
抽取上述实施例15-18中制得的精华液,按上述测量步骤测试其刺激性、稳定性、抑菌性和使用效果,测试结果取平均值记入下表。
Figure BDA000331790639000013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4-18中制得精华液的刺激性均为I,即对肌肤基本无刺激性;稳定性较强,为9-10分,基本没有氧化变色;抑菌性均较优,抑菌率高达99.9%;使用效果的评价较优,为9.2-9.6分,即大部分使用者觉得很好,比较满意,可见上述比例组分制得的植物抗氧提取物均可进一步提升精华液的使用效果和维生素C的稳定性。
特别是,实施例15-17中所得的精华液,其稳定性高达10分,基本没有氧化变色;使用效果的评价较优,为9.2-9.6分,即大部分使用者觉得很好,比较满意,可见当荔枝草、马鞭草和甘西鼠尾按重量比1:(0.5-1.0):(2-3)组成时,三组分的协同效果最好,可与维生素C较优复配的同时,还能显著增强维生素C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上述组分的植物抗氧提取物能通过三者的复配作用,增强维生素C的抗氧性能和润肤修护功能外,还能对维生素C起到保护作用,继而增强了精华液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实施例19-22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与实施例14的不同之处在于,植物抗氧提取物的使用情况不同,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如下表所示。
表:实施例19-22中植物抗氧提取物使用情况对照表
Figure BDA0003317906390000132
Figure BDA0003317906390000141
抽取上述实施例19-22中制得的精华液,按上述测量步骤测试其刺激性、稳定性、抑菌性和使用效果,测试结果取平均值记入下表。
Figure BDA000331790639000014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4、实施例19-22中制得精华液的刺激性均为I,即对肌肤基本无刺激性;稳定性较强,为9-10分,基本没有氧化变色;抑菌性均较优,抑菌率高达99.9%;使用效果的评价较优,为9.1-9.5分,即大部分使用者觉得很好,比较满意,可见上述工艺制得的植物抗氧提取物,其有效成分保有量较高的同时,可较优的与维生素C进行复配。
特别是,实施例20中所得的精华液,其稳定性高达10分,基本没有氧化变色;使用效果的评价较优,为9.4分,即大部分使用者觉得很好,比较满意,可见该工艺为最优工艺。
综上所述,上述制备工艺制得植物抗氧提取物,其有效成分的保有量较高,经真空冻干处理后的物料,在粉碎过程中,减少了因汁液流出导致的有效成分损失,且全程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减少了有效成分因氧化造成变质损失现象的发生。
实施例23-25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活性组合物中还包括焦亚硫酸钠,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如表5所示。
表5:实施例23-25中各组分及相应重量(kg)
Figure BDA0003317906390000151
抽取上述实施例23-25中制得的精华液,按上述测量步骤测试其刺激性、稳定性、抑菌性和使用效果,测试结果取平均值记入下表。
Figure BDA000331790639000015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23-25中制得精华液的刺激性均为I,即对肌肤基本无刺激性;稳定性较强,为8-9分,基本没有氧化变色;抑菌性均较优,抑菌率高达99.9%;使用效果的评价较优,为8.6-9.1分,即大部分使用者觉得很好,比较满意,可见上述比例的焦亚硫酸钠可提升精华液的使用效果和维生素C的稳定性。
特别是,实施例24中制得的精华液,其刺激性为I,即对肌肤基本无刺激性;稳定性高达9分,基本没有氧化变色;抑菌率高达99.9%;使用效果的评价较优,为9.1分,使用者觉得很好,非常满意。
可见实施例24为最优实施例,该比例下的焦亚硫酸钠,其对维生素C保护效果最优,所制得的精华液的效果明显,且稳定性较好。
综上所述,上述比例的焦亚硫酸钠除能作为还原剂对维生素C进行保护,减少维生素C的氧化变质外,其本身在氧化前后还均能起到抗菌、防腐效果。
实施例26-28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活性组合物中还包括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00-150万,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如表6所示。
表6:实施例26-28中各组分及相应重量(kg)
Figure BDA0003317906390000161
抽取上述实施例26-28中制得的精华液,按上述测量步骤测试其刺激性、稳定性、抑菌性和使用效果,测试结果取平均值记入下表。
Figure BDA0003317906390000162
Figure BDA000331790639000017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26-28中制得精华液的刺激性均为I,即对肌肤基本无刺激性;稳定性较强,为7分,仅有氧化变色现象;抑菌性均较优,抑菌率高达99.9%;使用效果的评价较优,为9.3-9.8分,即大部分使用者觉得很好,比较满意,可见上述比例的透明质酸钠可提升精华液的使用效果。
特别是,实施例27中制得的精华液,其刺激性为I,即对肌肤基本无刺激性;稳定性为7分,仅有氧化变色;抑菌率高达99.9%;使用效果的评价较优,高达9.8分,使用者觉得很好,非常满意。
可见实施例27为最优实施例,该比例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除能作为保湿剂,显著改善精华液的润肤效果外,还能与维生素C共同作用,达到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修复表皮皮肤的功效,且稳定性较强,不易因受热光照等原因变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其特征在于,由去离子水和活性组合物组成,所述去离子水与活性组合物分装储藏,使用时去离子水与活性组合物按重量比(1-10):1复配;
所述活性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甘油20-60 wt%;
丁二醇10-50.0 wt%;
1,2-丙二醇10-50 wt%;
1,3-丙二醇10.0-40.0 wt%;
维生素C 1.0-20 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生素C中左旋维生素C含量≧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合物中还包括3-5 wt%的植物抗氧提取物,所述植物抗氧提取物的制备原料为葡萄籽、荔枝草、马鞭草、茶叶、紫草、甘西鼠尾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抗氧提取物的制备原料由荔枝草、马鞭草和甘西鼠尾按重量比1:(0.5-1.0):(2-3)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抗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a、按对应重量比称取各组分后,先真空冻干粉碎,并过80-100目筛,然后置于索式提取剂中,按固液比1:(2-3)加入乙酸乙酯,浸泡4-6 h;
b、然后加热回流提取3-5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3h,合并提取液,真空条件下,脱去乙酸乙酯浓缩成浸膏,并粉碎过100-200目筛,即可制得植物抗氧提取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合物还包括0.01-0.1wt%的焦亚硫酸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合物还包括0.03-0.1wt%的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00-150万。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去离子水加工:先将去离子水加热到85-95℃,保温20-40min,然后降温至0-45℃;
S2、活性组合物制备:将活性组合物中的各组分以500-800r/min搅拌30-45min后,升温至60-70℃,并保温20-40min,然后降温至0-45℃,即可制得活性组合物。
CN202111236715.3A 2021-10-23 2021-10-23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7863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6715.3A CN113786355A (zh) 2021-10-23 2021-10-23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6715.3A CN113786355A (zh) 2021-10-23 2021-10-23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6355A true CN113786355A (zh) 2021-12-14

Family

ID=79185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6715.3A Pending CN113786355A (zh) 2021-10-23 2021-10-23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8635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4849A (zh) * 2013-02-12 2015-10-21 株式会社阿维奥 高浓度维生素c及维生素c衍生物的透明溶胶、凝胶组合物
CN113101236A (zh) * 2021-04-30 2021-07-13 上海其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多重抗氧化作用的即混即用美白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76332A (zh) * 2021-05-19 2021-10-08 谢志辉生物医药研究院(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的维生素c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4849A (zh) * 2013-02-12 2015-10-21 株式会社阿维奥 高浓度维生素c及维生素c衍生物的透明溶胶、凝胶组合物
CN113101236A (zh) * 2021-04-30 2021-07-13 上海其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多重抗氧化作用的即混即用美白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76332A (zh) * 2021-05-19 2021-10-08 谢志辉生物医药研究院(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的维生素c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兰天驰等: "马鞭草苷现代药学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姜爱莉等: "四种植物天然抗氧化剂活性初探"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37822B (zh) 一种芦荟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1135B (zh) 一种美白复方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88301B (zh) 一种抗衰老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496245B (zh) 一种抗衰老脂质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208968B (zh) 一种美白保湿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36880A (zh) 一种含有纳米银离子的婴儿护理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15864A (zh) 一种美白提亮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18457A (zh) 一种淡化黄褐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R100881143B1 (ko) 녹차꽃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용 외용제 조성물
KR101827601B1 (ko) 항산화 및 항염 활성을 갖는 모링가잎 및 상엽 혼합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3143820A (zh) 一种抗衰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70541A (zh) 一种本草美白复方组合物、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73487A (zh) 一种神经酰胺保湿精华及其制备方法
KR101954275B1 (ko) 골드키위 껍질 및 용과 껍질의 복합 추출물을 유효 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4159333B (zh) 一种肌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86355A (zh) 一种维生素c赋活晶透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KR101725969B1 (ko) 미백효과를 가지는 복합 약재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2933018B (zh) 一种具有屏障修护、抗光老化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79641A (zh) 一种添加牡丹提取物的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52533A (zh) 一种保湿修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72190A (zh) 一种含有芦荟活性复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81487B (zh) 一种含石豆兰提取物的美白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86371A (zh) 一种制备越橘海藻面膜的组合物、面膜及制备方法
CN112569146A (zh) 一种含有雪绒花提取物的美白化妆品
CN111973496A (zh) 一种海藻保湿补水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