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5510A - 用于在数据包从发送设备朝接收设备传输期间配置信道编码的方法和控制装置以及机动车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数据包从发送设备朝接收设备传输期间配置信道编码的方法和控制装置以及机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5510A
CN113785510A CN202080033521.0A CN202080033521A CN113785510A CN 113785510 A CN113785510 A CN 113785510A CN 202080033521 A CN202080033521 A CN 202080033521A CN 113785510 A CN113785510 A CN 113785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ceiving device
radio link
transmitting
co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35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85510B (zh
Inventor
T·赫恩
C·施塔德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di AG
Original Assignee
Audi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di AG filed Critical Audi AG
Publication of CN113785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5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85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5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 which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84Relative positio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数据包(12)从发送设备(11)朝接收设备(14)传输期间配置信道编码(18)的方法,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两者都处在交通环境(27)中,其中,通过发送设备(11)的控制装置(16)确定说明交通环境(27)的环境数据(25)和说明发送设备(11)和接收设备(14)的相对位置(24)的位置数据(23),并且凭借环境数据(25)和位置数据(23)借助于无线电链路模块(28)通过一预测结果/预测过程/预测模块(29)进行预估,是否在接收设备(14)中可利用信道编码(18)的当前设定的编码配置(22‘)对当前待发送的数据包(12)成功地解码和/或重建,并且如果预测结果(29)指示不成功,则切换到比当前的编码配置(22‘)产生更大冗余的扩展的编码配置(22),并且用扩展的编码配置(22)发送待发送的数据包(12)。

Description

用于在数据包从发送设备朝接收设备传输期间配置信道编码 的方法和控制装置以及机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配置在传输数据包期间所使用的信道编码的方法。数据包从发送设备朝接收设备传输,其中,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两者处在交通环境中,并且其中,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中的至少一者运动。发送设备例如可布置在发送车辆中,和/或接收设备可布置在接收车辆中。本发明还包括机动车,其可作为发送车辆来运行。最后,本发明还包括控制装置,借助于该控制装置可使发送设备根据所述方法运行。
背景技术
在传输数据包时,由于在无线电链路上的干扰,可能出现发送信号的失真,这可在接收设备中导致包含在数据包中的数据不再可正确重建/重构,这是因为未知数量的数据位已翻转。这例如可借助校验和来识别。如果失真足够低,还可对数据包中的数据借助于所谓的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进行重构。通常,设置附加的冗余(附加位)被称为信道编码。此时,如果不能对数据包进行完全重构,则可由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寻求或请求重新发送数据包,这被称为ARQ(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然后,如果发送设备得知在解码数据包时有困难的信息,则发送设备可一方面重新发送数据包,并且另一方面适应性地调整编码的配置,以避免将来的传输错误。这种自适应编码和重新传输不可重构的数据包的组合被称为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因此,HARQ过程被理解成一种方法,在其中,信道编码和附加的冗余传输共同起作用,以提高成功解码所传输的信息或数据包的概率。
对此的进一步发展是盲HARQ,其中,信道编码中的附加的冗余不是明确地由接收器请求,而是在发送设备作出决定之后添加到原始传输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得到附加的冗余(在数据包中传输的附加的数据位),其可能是不必要的。因此,在盲HARQ过程中的附加的冗余引起通信信道的提高的负荷,即,用户数据仅可以较低的传输速率传输。此外,提高的信道负载导致其他发送设备仅可在较低的程度上访问发送信道,这是因为包的冲突风险增加,这又可导致传输的数据包的有错误的传输,即,对数据包的保护产生不利影响。
由文献JP2003198441A已知,使定向发射天线如此取向,使得当发射天线和接收车辆之间存在屏蔽物时,此时接收车辆仍还具有足够的无线电接收。屏蔽物所处的位置可借助于地图预先指示。该解决方案的缺点是,必须为每个区域单独确定地图,这很麻烦。
由文献WO2017/027355A1已知,在移动终端设备之间借助于D2D-LTE(Device toDevice Long Term Evolution、设备到设备长期演进技术)直接通信时,在发送设备中和在接收设备中在不同的配置数据组之间进行切换。这还可根据设备之一的当前的位置来进行。传输可借助于所说明的HARQ过程来执行。但是,这还要求对区域进行完整的测量,以便能够实现正确的选择。选择还可根据无线电链路的其他状态参数来进行,但其他状态参数仅可在数据包已经被传输后才被测量,使得可对数据包进行信道编码的预防性配置。
由文献US 8 682 265 B2已知,针对不同的无线电链路(直接看到、越过地水平线、朝向飞行物体),根据接收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和接收设备当前是否运动来进行切换。信道编码的调整仅分区域地来产生,即,在相同的环境的情况下并且仅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时,则不会进行调整。
由文献US7813742B1已知用于通信装置的基于位置的信道编码系统。该装置可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a)GPS接收器,其可从GPS卫星接收位置数据;(b)射频收发器(RF),其至少具有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c)数据库,其用于具有地形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GIS);(d)处理器,其可基于位置数据和地形数据优化RF收发器的传送的参数;和(e)总线,其将GPS接收器、RF收发器、GIS数据库和处理器彼此连接。
从文献DE102015214968A1已知一种方法和装置,其用于调整在两个参与者之间的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参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的需求很低的情况下进行信道编码的适配或配置。
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方式通过从属权利要求、下文的说明以及附图来说明。
通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以便在数据包从发送设备朝接收设备传输期间对信道编码进行参数化或配置。该方法基于的是,两个设备,即,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处于交通环境中,例如在道路网中,并且两个设备中的至少一者运动。因此,发送设备和/或接收设备可布置在相应的机动车中。运动尤其是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穿过交通环境的运动,由此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存在的无线电信道的特性随时间变化。所述方法通过发送设备的控制装置来执行。通过控制装置一方面确定环境数据,该环境数据说明了交通环境的预定的环境状况。环境数据例如可说明平均的建筑密度。因此,出发点尤其是统计的或平均的环境特性。另一方面,通过控制装置确定位置数据,该位置数据说明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相对彼此的相对位置。因此,位置数据不是设备的绝对地理位置,而是它们的相对位置。因此,在控制装置中通过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已知设备处在哪种环境类型(例如城市或空旷乡村)中,并且处在哪种相对位置或相对处境中。根据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通过控制装置借助于预定的无线电链路/通信链路模块模块预测/预估,在信道编码的当前设定的编码配置的情况下,即,在当前使用的配置数据项的情况下,数据包的当前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实际上也可以在接收设备中成功解码和/或重建。换句话说,借助于无线电链路模块确定,在无线电链路上发送数据包之后可能出现的数据包干扰是否会严重到或大到数据包的数据在接收设备中不再能完整或无缺陷地重建,即,传输的数据包不能用。重建意指还可进行纠错,以便决定数据包是否可正确恢复。因此,在控制装置发出数据包之前,控制装置就已经借助于无线电链路模块来判定当前的编码配置是否足以进行信道编码。信道编码的编码配置例如可确定信道编码的冗余度,即,例如奇偶校验位的数量和/或使用的编码的类型。编码配置可通过相应用于信道编码的至少一个编码参数的值来定义。
如果关于成功解码和/或成功重建的预测结果表明不成功,而是表明失败,即,假设不可解码的和/或不可重建的数据包,因此通过控制装置切换到另一编码配置,该另一编码配置在此被称为扩展的编码配置,这是因为该扩展的编码配置在数据包的信道编码中设置了比当前的编码配置更大的冗余。相应的编码配置、即例如参数设定可根据信道编码方法取自现有技术。因此,如果预测结果表明不成功,则通过控制装置切换到扩展的编码配置。然后,将要发送的数据包通过扩展的编码配置进行编码和发送。因此,在发送设备中的控制装置可在没有来自接收设备的反馈的情况下决定:哪种编码配置适合于发送下一个数据包,以确保数据包的数据在接收设备中成功解码和/或重建。发送设备例如可从接收设备基于先前从接收设备到发送设备的数据传输获悉或确定位置数据。但是,由于无需关于成功解码和/或重建的反馈,可在发送设备中以较低的数据速率确定编码配置。该方法尤其适用于配置用于移动无线电数据通信的信道编码,例如在车辆和另一设备(例如另一机动车或道路网的基础设施组成部分)之间的所谓的V2X(车对X)-通信。数据传输可基于移动无线电标准(例如LTE或5G)和/或WLAN标准(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该方法可在盲HARQ过程中执行,即,可根据接收设备的请求设置数据包的再次发送(ARQ)或补发附加的冗余数据。
本发明还包括得到附加的优点的实施方式。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境数据给出以下环境状况中的一个或多个或每个环境状况:建筑密度、平均的建筑高度、交通环境的建筑类型。这种环境状况例如可从机动车的导航系统的导航地图或道路地图中得悉。尤其设置成,环境数据说明了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环境的状况的统计平均值。因此,无需各个建筑物的精确说明。因此,该方法可无需对区域或交通环境进行事先精确测量即可使用。除了提到的环境数据(建筑密度、平均的建筑高度、建筑类型)或作为替代,可使用其他有意义的数据:
-平均的道路长度[米]
-道路的数量
-弯道的数量
-交叉路口的数量
-道路网占地域面积或场景面积的比例[百分比]
-平均的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
-建筑物的数量。
数量在此尤其指的是每给定的面积单位的平均数量,例如每平方公里的平均数量。
在一实施方式中,位置数据涉及关于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或所有信息的相对位置:呈视线方向角度的形式的相对视线方向(例如在水平面中测量)、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高度差、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距离。视线方向角度例如可相对于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的前行方向来进行测量,即,作为在纵向轴线或前行轴线(前进行驶方向)和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线之间的角度。于是,0度的视线方向角度可以表明,接收设备位于在发送设备前方的直线上,与发送设备成90度的视线方向角度可以表明,接收设备位于发送设备的正右方。已经发现的是,在了解环境状况的情况下,位置数据足以确定关于涉及数据包的解码和/或重建是否成功的统计性结论。
为了由此对数据包的解码/重建是否成功进行统计,在一实施方式中设置成,所述无线电链路模型包括:验证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视线连接,即,产生涉及存在直接的视线连接的判定,并且根据直接的视线连接的存在(例如给出判定或发出判定信号)设定用于与距离有关的成功概率的计算规则的参数。因此,在无线电链路模型中基于这样的计算规则,该计算规则与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距离(其例如可通过位置数据表明)相关地确定:关于解码和/或重建的成功概率有多高。这种计算规则本身可从现有技术中得悉,然而其需要关于存在直接的视线连接的参数的当前的参数值,例如其现在可借助于无线电链路模块来识别。在此,直接的视线连接意指,无线电链路是无反射的,即不需要任何反射,例如,在建筑物墙壁和/或另一车辆的金属板处的反射。
在此,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无线电链路模型中借助于人工神经网络检查或确定视线连接的存在。为此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将该人工神经网络训练成,将确定的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两者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与结论数据(结论数据为神经网络的输出数据)相关联。在此,结论数据涉及存在视线连接的概率。已经发现,借助于对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可以如下方式提供预测结果或分析,关于视线连接的存在的结论数据可仅基于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产生。因此,例如已经表明的是,当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直接前后地布置时(视线方向角度为0度或180度),如果在两辆车辆之间存在数据传输,即,发送设备布置在发送车辆中,并且接收设备布置在接收车辆中,则与环境类型无关地,就已经可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识别到视线连接的存在。另一方面,视线方向角度在0度和180度之间,即,倾斜的连接线,如果城市建筑作为环境类型,则无法获得直接的视线连接的概率很高,这同样可以可靠地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来分配。但是,这些示例是高度简化的,用以说明在0度或180度的视线方向角度下存在视线连接的概率相对于其他角度要高。然而,绝对概率值又受到环境类型的影响。因此,在这些条件下,视线连接的存在不完全与环境类型无关。例如:建筑越密集的地区、包含的交叉口越多(尤其是T型交叉口)、并且(交叉口之间的)道路越短,即使视线方向角度为0度或180度,视线连接受阻的概率也越高。这种概率随着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这可借助于神经网络非常有效地加以考虑。例如,也可使用查找表和/或数据模型来代替神经网络或对神经网络加以补充。
如果这时存在视线连接存在的概率,则仍必须为该情况产生正确的判定。为此,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无线电链路模型中,在人工神经网络(该人工神经网络通过结论数据发出存在直接的视线连接的概率的信号)后设置判定阶段,以产生关于视线连接存在与否的二元判定(即,具有是或否的结论的双值判定)。因此,判定阶段接收关于存在直接的视线连接的概率的结论数据,并且由此产生二元判定,其给出当前存在或恰好不存在直接的视线连接的结论。判定阶段例如可基于在结论数据中给出的概率的阈值比较和/或基于伯努利分布来实施。
以说明的方式,根据存在直接的视线连接,借助于所述计算规则与距离相关地确定用于传输误差的成功概率。还优选地将成功概率转换成具体的、即二元的或双值的结论(数据包是否可成功解码/重构,即,是或否的结论)。为此,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无线电链路模型中基于成功概率借助于判定步骤产生或确定关于数据包的解码/重建成功的预测结果的二元结论。判定步骤可在确定的成功概率与阈值的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和/或在伯努利分布的基础上进行,借助于伯努利分布将成功概率与具体的二元结论相关联。因此,有利地,在控制装置中存在关于以下内容的二元结论,即,如果数据包借助于当前的编码配置传输给接收设备,该数据包是否也能在该接收设备中成功解码和/或重建。
在一实施方式中,相应地在无线电链路模型中与接收设备的反馈无关地生成预测结果。就是说,不需要从接收设备得到关于解码/重建的信息(除了该接收器设备的位置数据)的情况下,作出或生成关于解码/重建成功的判定或预测结果。
此时,如果预测结果是否定的,则必须改变编码配置。为此可提供或在需要时可产生多个可选择的编码配置。在此,在一实施方式中,每个编码配置设置成,通过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其例如通过编码配置来确定)设定信道编码的以下特性中的至少一个特性:纠错编码类型、信道编码的冗余比例。通过改变这些特性,可有效应对变化的交通环境和/或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的变化的相对位置作出反应,以便保证数据包的成功数据传输。
到目前为止,已经说明了,总是仅在扩展的编码配置的方向上进行切换,即,提升在传输中的冗余。在一实施方式中,借助于无线电链路模块检查是否可实现降低的编码配置,即,相应比当前的编码配置得到或具有更少的冗余的编码配置。为此,借助于降低的编码配置同样检查数据包的解码/重建成功的预测结果。即使在降低的编码配置的情况下,如果预测到成功解码/重建数据包,则在这种情况下设定降低的编码配置,并且借助于降低的编码配置发出要发出的数据包。因此,如果出现更有利或变化的传输条件,则可降低冗余。
为了在发送设备中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发送设备的控制装置。发送装置具有处理器装置,其设立成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方式。为此,发送装置可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和与至少一个处理器耦联的数据存储器。处理器例如可设计为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或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特定应用集成电路)。在数据存储器中可存储计算机可读的指令,其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实施时引起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方式。发送设备例如可为移动无线电模块(例如用于LTE或5G)或WLAN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特别有利地用在车辆通信方面。相应地,通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发送设备的机动车,该发送设备用于将数据包从机动车朝车辆外部的接收设备传输。在此,在发送设备中提供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优选地构造为汽车,尤其载客汽车或载重汽车,或设计为客车或摩托车。
本发明还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改进方案,其具有如已经结合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的改进方案进行说明的那样的特征。由于这个原因,这里不再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相应的改进方案。
本发明还包括所说明的实施方案的特征组合。
附图说明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此: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的图示;并且
图2示出了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阐述的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实施例中,实施方式的说明的组成部分相应为本发明的单独的、可彼此独立地考虑的特征,其相应同样彼此独立地改进本发明。因此,本公开还应包括实施方式的特征的不同于示出的组合的特征。此外,说明的实施方式还可通过本发明的已经说明的特征中的其他特征补充。
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相应表示功能相同的元件。
图1示出了机动车10,其例如可为汽车,尤其是乘用车或商用车,或者为客车。在机动车10中可提供发送设备11,借助于该发送设备可从机动车10将数据包12连续或按顺序地通过无线电链路或无线通信连接13传输给车辆外部的接收设备14。数据包12例如可含有通信数据(例如电话的语音数据和/或互联网连接的数据)和/或状态数据(例如用于导航),其应从发送设备11朝接收设备14传输。接收设备14例如可为其他的机动车或基站(基础设施组成部分)。
为了通过无线电链路13传输数据包12,可在发送设备11中设置发射电路15和用于发射电路15的控制电路或控制装置16。发射电路15可以本身已知的方式运行例如一个天线17或多个天线。通过控制装置16可未经由无线电链路13的无线电传输设置信道编码18,通过该信道编码为要发出的数据包12编码,以便相应获得经编码的数据包19,该数据包经由无线电链路13借助于发射电路15发出。利用信道编码18可以本身已知的方式为数据包12的数据添加或补充冗余,通过该冗余能够实现通过接收设备14解码20的误差识别和/或数据重建。在接收设备14中,可通过解码20将编码的数据包19转换成解码的数据包21。在这种情况下,此时借助例如通过信道编码18提供的冗余数据检查:是否已经发生数据包12的数据的无错误的重建。信道编码18的冗余数据可在共同的编码的数据包19中或在至少一个附加的数据包中通过无线电链路13传输。
信道编码18可具有多个不同的编码配置22,根据无线电链路13的易受干扰性或干扰可采用或切换到这些不同的编码配置。其中的一个可以是当前设定的编码配置22‘。为了不必等待来自接收设备14的反馈,可从接收设备14接收位置数据23,该位置数据可说明在发送设备11和接收设备14之间的相对位置24。除了位置数据23之外,可通过控制装置16确定环境数据25,环境数据例如可基于机动车10的当前地理位置从数字道路地图26中获取,其中,该当前地理位置例如通过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例如GPS(Global 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接收器来确定。环境数据25可针对机动车10穿行的当前的交通环境27给出:在交通环境27中存在哪种环境状况(例如建筑类型(城市、农村)和/或建筑密度和/或平均建筑高度)。
可通过控制装置16使无线电链路模型28运行,通过该无线电链路模型可根据环境数据25和位置数据23产生用于预测结果29的预测数据。预测结果29可指示,通过例如当前为产生编码的数据包19而设置或设定的当前的编码配置22‘,是否还能在接收设备14中实际上成功产生完全重建的数据包21。这取决于无线电链路或无线电通信连接13所受的干扰程度。
为了估计对无线电链路13的干扰程度,无线电链路模型28可设置成,借助于人工神经网络30来检查在发送设备11和接收设备14之间是存在直接的视线连接31,还是间接的视线连接32。在此,神经网络30可设置成仅产生关于存在直接的视线连接的概率的相应的概率指示或结论数据33(视线连接概率)。在接下来的判定阶段34中,例如可借助于阈值判定35和/或基于伯努利分布36根据结论数据33由概率产生二元判定37。相应的决策数据可说明,二元判定37表明存在直接的视线连接或不存在视线连接。代替神经网络30或除了神经网络之外,例如还可使用查找表和/或数据模型。
基于二元判定37并且基于位置数据23,尤其是通过位置数据说明的、在发送设备11和接收设备14之间的距离D,可设置成,基于计算规则38算出成功概率E,该成功概率说明,如果使用当前的编码配置22‘,解码的数据包21中的数据重建不成功或只是错误地重建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此,在距离D和成功概率E之间的函数关系可通过参数化过程39来设定,该参数化可根据关于直接的视线连接的二元判定37来切换。用于与距离D相关的成功概率E以及用于直接的和间接的视线连接的计算规则38可从专业文献中获取。除了距离D和关于直接/间接的视线连接31、32的信息之外,还可作为基础的是通信技术及其参数(例如信息大小[字节]、发送功率[mW]、接收灵敏度[dB])和/或在计算规则38的参数化39时的当前的信道负荷。
在成功概率的基础上,可由接下来的判定步骤40例如基于阈值比较41和/或基于伯努利分布42产生二元结论43,该二元结论给出:借助于当前的编码配置22‘,接收器是否成功地将借助于当前的编码配置22‘编码的数据包再次解码。因此,此时二元结论43代表所述预测结果29。
如果预测结果是否定的,则可切换到另一扩展的编码配置22,其在信道编码18中比当前的编码配置22‘设置更多的冗余数据(冗余字节)。另一方面,如果预测结果29是肯定的,则可使用当前的编码配置22‘或可检查:是否可利用降低的编码配置22——该降低的编码配置比当前的编码配置22‘设置更少的冗余数据——同样获得肯定的预测结果。然后还可采用降低的编码配置22。
图2再次说明了可通过控制装置16的运行而得出的方法的原理过程。在控制装置16中,方法例如可基于用于控制装置16的处理器装置的程序代码来实现。所述无线电链路模型28尤其可基于程序代码来实现。
根据该方法,可在步骤S10中确定环境数据25和位置数据23。
在步骤S11中,在使用当前设定的编码配置22‘的前提下,可借助于无线电链路模块28基于环境数据25和位置数据23确定与成功解码/重建数据包12的数据相关的预测结果。
如果预测结果是肯定的,即,当前的编码配置22‘足以用于成功传输,则可在步骤S12中将当前待发送的数据包12借助于当前的编码配置22‘或甚至利用降低的编码配置22转换成编码的数据包19,并且将其发出。另一方面,如果预测结果是否定的,则可在步骤S13中切换到扩展的编码配置22,并且将当前待发送的数据包12借助于扩展的编码配置22转换成编码的数据包19,并且将其发出。
然后可继续下一个数据包12,即,返回到步骤S12。预测结果29的更新可针对每个待发送的数据包12或针对数据包12的预定组来设置。
编码配置22可尤其涉及信道编码18的盲HARQ过程。将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理解成如下方法,在其中,信道编码和冗余的附加传送共同作用,以便提高传输信息的成功解码的概率。在盲HARQ中,附加的冗余不是由接收器特别要求的,而是被添加给原始的传输。在盲HARQ过程中的附加冗余可借助于所说明的方法保持在较低水平。
在所提出的方法中的思想是,在盲HARQ过程中传输的信息的量与先前估计的成功概率相匹配。成功概率的估计要考虑到交通环境27——在该交通环境中发生通信——的建筑和拓扑以及所使用的通信技术。
以这种方式提供的适应性的盲HARQ过程的优点是,相比于以前的盲HARQ过程,降低了信道负荷,同时保持了相同的通信成功率,因此消除了所说明的缺点。
在此,优选地如此对神经网络30进行训练,即,借助环境区域的特性(建筑物、植被、街道分布、高度分布……),借助通信技术的特性和/或在发送时刻特定的发送器-接收器位置关系,输出在该环境中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存在直接的视线连接的概率。发送器-接收器关系以几何的方式来说明,例如借助于在发送时刻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角度、距离和高度差。人工神经网络30可针对每个发送过程和每个发送器-接收器关系进行单独且实时地查询。神经网络可在线运行,或在使用前对所有潜在的发送器-接收器关系进行一次查询,并且将多个不同的位置数据和环境数据的结果存储在查找表中。
基于由人工神经网络30输出的、在发送时刻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视线连接概率,生成关于视线连接存在与否的信息作为判定37。
具有计算规则38的模型根据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存在所确定的(非)视线连接和发送器与接收器彼此的地理关系,输出发送器-接收器关系在发送时刻的成功概率。
基于所确定的成功概率E,可生成关于在所分析的发送时刻在所考虑的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是否成功通信的信息。
所提到的方法可用于优化例如用于V2X的盲HARQ过程。现在,在所提出的方法中的思想是,通过提出的用于估计成功概率E的方法来调整在盲HARQ过程中传输的信息的量。
总的来说,示例示出了可如何通过本发明借助估计的成功概率调整用于车对X通信(V2X)的盲HARQ过程。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在数据包(12)从发送设备(11)朝接收设备(14)传输期间配置信道编码(18)的方法,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两者都处在交通环境(27)中,并且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中的至少一者运动,其中,通过所述发送设备(11)的控制装置(16):
确定环境数据(25)和位置数据(23),该环境数据说明所述交通环境(27)的预定的环境状况,该位置数据说明所述发送设备(11)和所述接收设备(14)彼此的相对位置(24),
凭借所述环境数据(25)和所述位置数据(23)借助于预定的无线电链路模块(28)通过一预测结果(29)来预估,利用所述信道编码(18)的当前设定的编码配置(22‘)是否能在所述接收设备(14)中对所述数据包(12)中的当前待发送的数据包(12)成功地解码和/或重建,并且
如果预测结果(29)指示不成功,则切换到比当前的编码配置(22‘)产生更大冗余的扩展的编码配置(22),并且利用所述扩展的编码配置(22)对待发送的数据包(12)进行编码和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数据(25)说明以下环境状况中的一个或多个或任一个:建筑密度、平均的建筑高度、交通环境(27)的建筑类型、平均的道路长度、道路的数量、弯道的数量、交叉路口的数量、道路网占地域面积的比例、平均的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的数量。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关于相对位置(24)的位置数据(23)包含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或所有参数:相对的视线方向角度、高度差、距离。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链路模型(28)包括:产生关于存在直接的视线连接(31)的判定,并且根据直接的视线连接(31)的存在设定用于与距离相关的成功概率(E)的计算规则(38)的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线电链路模型(28)中借助于人工神经网络(30)确定存在视线连接(31),将该人工神经网络训练成将与存在视线连接(31)的概率相关的结论数据(33)与所确定的环境数据(25)和位置数据(23)相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线电链路模型(28)中,在所述人工神经网络(30)后设置判定阶段(34)以产生关于所述视线连接(31)存在于否的二元判定(37)。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线电链路模型(28)中,基于成功概率(E)借助于判定步骤(40)确定作为预测结果(29)的二元结论(43)。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线电链路模型(28)中,与所述接收设备(14)的反馈无关地生成预测结果(29)。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编码配置(22)设置成,通过至少一个配置参数设定所述信道编码(18)的以下特性中的至少一个特性:纠错编码类型、信道编码的冗余部分。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所述无线电链路模块(28)检查:相应具有比当前的编码配置(22‘)低的冗余的降低的编码配置(22)是否得出了成功的预测结果(29),并且如果得出了成功的预测结果则设定降低的编码配置(22)。
11.一种用于发送设备(11)的控制装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16)具有处理器装置,该处理器装置设立成执行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机动车(10),其具有发送设备(11),以用于将数据包(12)从所述机动车(10)朝机动车外部的接收设备(14)传输,其中,在所述发送设备(11)中提供由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装置(16)。
CN202080033521.0A 2019-05-09 2020-02-10 用于配置信道编码的方法和控制装置以及机动车 Active CN1137855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206666.6 2019-05-09
DE102019206666.6A DE102019206666B3 (de) 2019-05-09 2019-05-09 Verfahren und Steuervorrichtung zum Konfigurieren einer Kanalkodierung während einer Übertragung von Datenpaketen von einem Sendegerät hin zu einem Empfängergerät sowie Kraftfahrzeug
PCT/EP2020/053291 WO2020224816A1 (de) 2019-05-09 2020-02-10 Verfahren und steuervorrichtung zum konfigurieren einer kanalkodierung während einer übertragung von datenpaketen von einem sendegerät hin zu einem empfängergerät sowie kraftfahrzeu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5510A true CN113785510A (zh) 2021-12-10
CN113785510B CN113785510B (zh) 2024-04-02

Family

ID=69571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3521.0A Active CN113785510B (zh) 2019-05-09 2020-02-10 用于配置信道编码的方法和控制装置以及机动车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24436A1 (zh)
EP (1) EP3931992B1 (zh)
CN (1) CN113785510B (zh)
DE (1) DE102019206666B3 (zh)
ES (1) ES2938183T3 (zh)
WO (1) WO20202248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46133A1 (en) * 2022-09-30 2024-04-03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channel coding according to physical state of devic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13742B1 (en) * 2006-09-26 2010-10-12 Rockwell Collins, Inc. Position-based channel coding system and method
US7840220B1 (en) * 2004-09-09 2010-11-23 Rockwell Collins, Inc. Variable rat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reg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position location information
US20110269410A1 (en) * 2010-04-28 2011-11-03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radio network system, and data link construction method used for the same
CN102739378A (zh) * 2012-06-06 2012-10-17 东南大学 适用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自适应虚拟混合重传方法
CN103109483A (zh) * 2010-07-15 2013-05-15 弗兰霍菲尔运输应用研究公司 用于组合具有强健报头保护的编码数据包的概念
CN105306165A (zh) * 2014-06-23 2016-0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452520A (zh) * 2015-08-05 2017-02-22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匹配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27421A1 (en) * 2017-01-09 2018-07-12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WO2018234484A1 (en) * 2017-06-23 2018-12-27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RECEIVER, TRANSMITTER, SYSTEM AND METHOD IMPLEMENTING RETRANSMISSION PROCESS IN RESPONSE TO AN INDICATION THAT DATA ENCODED ON RESOURCES ASSIGNED ARE NOT DECODAB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07602A1 (de) * 2000-02-18 2001-08-30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Übertragen von Paketdateninformationen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DE10022270B4 (de) * 2000-05-08 2006-07-27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zum Übertragen von kodierten Datenpaketen
JP3669355B2 (ja) 2002-09-27 2005-07-0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衛星追尾アンテナ
WO2006030019A2 (en) * 2004-09-15 2006-03-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ecoding method
DE102007055527A1 (de) * 2007-06-21 2008-12-24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Anpassen von Übertragungsparametern auf Basis von Zuverlässigkeitsinformationen rekonstruierter Daten
DE102015205478A1 (de) * 2015-03-26 2016-09-2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nfiguration einer Übertragungsverbindung
EP3335446A1 (en) 2015-08-12 2018-06-2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realizing vehicle to vehicle communications using long term evolutio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EP3700108B1 (en) * 2019-02-20 2023-08-09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supporting a first mobile station to predict the channel quality for a planned decentraliz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o a communication partner station und mobile station
US11515962B2 (en) * 2020-04-16 2022-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coding based on feedback
EP3910829A1 (en) * 2020-05-12 2021-11-1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hicle, infrastructure, transceiver,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etermining a physical layer configuration for a radio link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40220B1 (en) * 2004-09-09 2010-11-23 Rockwell Collins, Inc. Variable rat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reg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position location information
US7813742B1 (en) * 2006-09-26 2010-10-12 Rockwell Collins, Inc. Position-based channel cod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110269410A1 (en) * 2010-04-28 2011-11-03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radio network system, and data link construction method used for the same
CN103109483A (zh) * 2010-07-15 2013-05-15 弗兰霍菲尔运输应用研究公司 用于组合具有强健报头保护的编码数据包的概念
CN102739378A (zh) * 2012-06-06 2012-10-17 东南大学 适用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自适应虚拟混合重传方法
CN105306165A (zh) * 2014-06-23 2016-0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452520A (zh) * 2015-08-05 2017-02-22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匹配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27421A1 (en) * 2017-01-09 2018-07-12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WO2018234484A1 (en) * 2017-06-23 2018-12-27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RECEIVER, TRANSMITTER, SYSTEM AND METHOD IMPLEMENTING RETRANSMISSION PROCESS IN RESPONSE TO AN INDICATION THAT DATA ENCODED ON RESOURCES ASSIGNED ARE NOT DECODAB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24816A1 (de) 2020-11-12
ES2938183T3 (es) 2023-04-05
CN113785510B (zh) 2024-04-02
US20220224436A1 (en) 2022-07-14
EP3931992B1 (de) 2022-11-16
DE102019206666B3 (de) 2020-06-10
EP3931992A1 (de) 2022-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5740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dio communications using mobile terminal moving route prediction
US7885605B2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43597C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有选择性地启动分集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94392B (zh) 一种导航终端的地图更新方法、导航终端及系统
US7480513B2 (en) Location based service system and position information upd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1938334B (zh) 随机网络编码和自动重传请求联合的自适应差错控制方法
CN108983263A (zh) 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系统的差分定位系统及方法
US2013009361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accuracy of position correction data in 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using vehicle to vehicle communication
EP14943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scheduler performance in wireless packet data systems
WO2015059980A1 (ja) 移動局、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8755809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base station and target terminal
CN113785510B (zh) 用于配置信道编码的方法和控制装置以及机动车
WO2020244640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348931A (zh) 电波图生成装置、电波图提供装置、电波图获取利用装置以及探测信息发送装置
JP4181022B2 (ja) 移動体通信装置
US20100190457A1 (en) Approximation method for signal-to-noise ratio soft information for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072676B1 (en) Method and wireless transceiver for requesting an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CN107769890B (zh) 将数据块从发送站数字传输到接收站的方法
JP403892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端末局
CN111294142A (zh) 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及装置
EP1406407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mobile station suitably used for the same
JP2005210634A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CN102307077A (zh) 基于移动速度和位置信息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法
US10812227B2 (en)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data via a disrupted radio channel and receiving unit and transmitting unit for use in the method
CN117856981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