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7693B -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77693B CN113777693B CN202111144193.4A CN202111144193A CN113777693B CN 113777693 B CN113777693 B CN 113777693B CN 202111144193 A CN202111144193 A CN 202111144193A CN 113777693 B CN113777693 B CN 1137776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guide
- guide plate
- light
- backlight module
- dist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4—Scattering dots or dot-like elements, e.g. microbeads, scattering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 G02B6/0041—Scattering dots or dot-like elements, e.g. microbeads, scattering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provided in the bulk of the light guid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8—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for extracting light out both the major surfaces of the light guid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导光板中具有导光层,导光层包括多个导光点;位于导光板第一侧面的光源,多个导光点对光源经导光板第一侧面射入导光板的光线进行传输方向调制,使得部分光线从导光板的第一表面出射,部分光线从导光板的第二表面出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导光板相对的两个表面,从而使得导光板可以在相对的两个方向上同时出射光线,在应用于双面显示的电子设备时,可以利用一个背光模组满足双面显示的背光需求,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有同时,减小电子设备组装过程中的组装结构,降低异物进入背光模组影响电子设备显示质量的概率,提高电子设备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以及一种包括该背光模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逐渐应用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主要为单面显示电子设备,在应用于具有双向显示需求的应用场景时,较为受限。因此,提供一种双面显示的电子设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中具有导光层,所述导光层包括多个导光点;
位于所述导光板第一侧面的光源;
其中,所述多个导光点对所述光源经所述导光板第一侧面射入所述导光板的光线进行传输方向调制,使得部分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出射,部分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出射,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所述导光板相对的两个表面。
可选的,所述导光层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的投影位于所述光源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的投影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导光点的尺寸取值范围为0.1mm~0.2mm,包括端点值。
可选的,沿第一方向,所述导光层中的导光点的尺寸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指向所述导光板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
可选的,沿第一方向,所述导光层中的相邻导光点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指向所述导光板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
可选的,所述导光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导光部分和第二导光部分,所述第二导光部分包括第一子导光部分和第二子导光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子导光部分和所述第二子导光部分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且在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子导光部分和所述第二子导光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分的延长线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指向所述导光板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可选的,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二距离;
如果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导光板第一表面出射的光线量大于所述导光板第二表面出射的光线量;
如果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导光板第一表面出射的光线量小于所述导光板第二表面出射的光线量;
如果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导光板第一表面出射的光线量等于所述导光板第二表面出射的光线量。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射光线的均匀性与所述导光点的尺寸负相关。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第一表面的第一显示模组;
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第二表面的第二显示模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
利用镭射工艺,在所述导光板中形成多个导光点,所述多个导光点组成导光层;
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固定光源;
其中,所述多个导光点对所述光源经所述导光板第一侧面射入所述导光板的光线进行传输方向调制,使得部分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出射,部分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出射,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所述导光板相对的两个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中具有导光层,所述导光层包括多个导光点;位于所述导光板第一侧面的光源,其中,所述多个导光点对所述光源经所述导光板第一侧面射入所述导光板的光线进行传输方向调制,使得部分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出射,部分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出射,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导光板相对的两个表面,从而使得所述导光板可以在相对的两个方向上同时出射光线,进而在应用于双面显示的电子设备时,可以利用一个背光模组满足双面显示的背光需求,减小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有利于适用于所述电子设备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减小所述电子设备组装过程中的组装结构,降低异物进入背光模组影响电子设备显示质量的概率,提高电子设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提供一种双面显示的电子设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人研究发现,可以在一个电子设备中设置两套显示设备,来使得电子设备具有双面显示功能,但是,对于LCD显示设备,由于LED显示设备的厚度较大,在同一电子设备中集成两套显示设备会使得电子设备较为厚重。
而且,LCD显示设备通常包括背光模组和LCD显示面板,在同一电子设备中设置两套显示设备,需要在同一电子设备的壳体中组装两套背光模组和两套LCD显示面板,组装结构较多,且在组装过程中,无法避免异物进入背光模组,影响LCD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导致电子设备的稳定性较差。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以及包括该背光模组的电子设备,以在电子设备具有双面显示功能的基础上,减小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并提高所述电子设备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1,所述导光板11中具有导光层12,所述导光层12包括多个导光点;位于所述导光板11第一侧面的光源1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导光点对所述光源经所述导光板第一侧面射入所述导光板的光线进行传输方向调制,使得部分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出射,部分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出射,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导光板相对的两个表面,从而使得所述导光板可以在相对的两个方向上同时出射光线,进而在应用于双面显示的电子设备时,可以利用一个背光模组满足双面显示的背光需求,减小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有利于适用于所述电子设备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减小所述电子设备组装过程中的组装结构,降低异物进入背光模组影响电子设备显示质量的概率,提高电子设备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导光板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零,从而保证所述导光层的第一表面出射光线的光线强度可以满足背光需求,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导光板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也大于零,从而保证所述导光层的第二表面出射光线的光线强度可以满足背光需求。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为透明基板,以减小所述导光板对光线的吸收作用。具体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为玻璃基板,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板(有机玻璃基板)或无机玻璃基板;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为塑料基板,如聚碳酸酯基板,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还可以为其他高透过率的透明基板,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的投影位于所述光源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的投影范围内,从而使得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线进入所述导光板后,可以从所述导光层的两侧(所述导光层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和所述导光层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射向所述导光层,使得所述光源射入所述导光板的光线经所述导光层反射和/或折射后,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两个相对的表面出射。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的出射光线的光束角为120°,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对所述导光层到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距离并不做限定,具体视使用需求而定。下面结合使用场景,以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二距离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要求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的出射光线较强,第二表面出射光线较弱,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导光层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即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以使得所述导光板第一表面出射的光线量大于所述导光板第二表面出射的光线量。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要求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的出射光线较弱,第二表面出射光线较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导光层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即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以使得所述导光板第一表面出射的光线量小于所述导光板第二表面出射的光线量。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要求导光板的第一表面的出射光线和第二表面出射光线强度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导光层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即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以使得所述导光板第一表面出射的光线量等于所述导光板第二表面出射的光线量。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导光层的材料相同,折射率不同。可选的,所述导光层通过激光镭射工艺对所述导光板加工形成。具体制作时,激光发生器形成两束激光射向所述导光板,两束激光在所述导光板中的汇集点形成能量叠加,使光能转换为热能,改变所述导光板位于激光汇集区域的结构,形成导光点,而未汇集的激光能量较弱,不会产生破坏性的热能,可直接穿过所述导光板不改变其结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在制作时,可以通过激光镭射工艺在导光板内部形成多个导光点,来形成导光层,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还可以通过其他工艺形成,具体视情况而定。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点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椭圆形,还可以为其他规则图形或不规则图形,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中导光点的大小不同,所述导光层对射向其的光线的调制作用也不同,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点的尺寸取值范围为0.1mm~0.2mm,包括端点值,以便于调节射向其的光线的反射方向,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继续以所述导光点通过激光镭射工艺形成为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在具体制作时,可以通过改变所述激光发生器发射的激光的单点时间和能量来调节所述导光点的大小,以调节所述导光层的光线调制作用。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点的尺寸与所述激光发生器发射的激光的单点时间和能量正相关,具体的,所述导光点的尺寸与所述激光发生器发射的激光的单点时间和/或能量越大,所述导光点的尺寸越大,所述导光点的尺寸与所述激光发生器发射的激光的单点时间和/或能量越小,所述导光点的尺寸越小。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射光线的均匀性与所述导光点的尺寸负相关,即所述导光点的尺寸越小,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射光线越均匀,反之,所述导光点的尺寸越大,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射光线越不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射入所述导光板,向所述导光板的第二侧面传输,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导光板中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侧面。由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所述导光板后,从所述第一侧面向所述第二侧面传输的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衰减,因此,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沿第一方向X,所述导光层11中导光点的尺寸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方向X由所述导光板11的第一侧面指向所述导光板11的第二侧面,以通过在第一方向X上逐渐增大所述导光点的尺寸,提高所述导光层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部分对射向其的光线的反射效果,提高所述导光板11靠近第二侧面区域的出光强度,减小所述第一方向X上,所述导光板11不同区域的出射光线的差异,提高所述第一方向X上,所述导光板11出射光线的均匀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沿第一方向X,所述导光层中的相邻导光点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方向X由所述导光板11的第一侧面指向所述导光板11的第二侧面,以通过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逐渐减小相邻导光点之间的间距,提高所述导光层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部分对射向其的光线的反射效果,提高所述导光板11靠近第二侧面区域的出光强度,减小所述第一方向X上,所述导光板11不同区域的出射光线的差异,提高所述第一方向X上,所述导光板11出射光线的均匀性。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导光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导光部分121和第二导光部分122,所述第二导光部分122包括第一子导光部分1221和第二子导光部分1222,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一子导光部分1221和所述第二子导光部分1222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且在第二方向Y,所述第一子导光部分1221和所述第二子导光部分122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分121的延长线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方向X由所述导光板11的第一侧面指向所述导光板11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X垂直,以通过减小所述导光层中靠近所述导光板11第二侧面部分与所述导光板11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距离,提高所述导光层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部分对射向其的光线的反射效果,提高所述导光板11靠近第二侧面区域的出光强度,减小所述第一方向X上,所述导光板11不同区域的出射光线的差异,提高所述第一方向X上,所述导光板11出射光线的均匀性。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增加所述导光板在第一方向上不同区域的出射光线的均匀性,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第一表面的第一显示模组20,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第二表面的第二显示模组30。具体工作时,所述光源13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导光板11的第一侧面进入所述导光板11后,照射在所述导光层12的导光点上,所述导光点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反射或折射到所述导光板11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导光板11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形成均匀的光线出射。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0基于所述导光板11第一表面出射的光线进行显示,所述第二显示模组30基于所述导光板11第二表面出射的光线进行显示。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所述背光模组可以两面出光,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可以基于同一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进行显示,从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利用一个背光模组实现双面显示,减小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有利于适用于所述电子设备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减小所述电子设备组装过程中的组装结构,减小所述电子设备的成本,降低异物进入背光模组影响电子设备显示质量的概率,提高电子设备的稳定性。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位于所述导光板11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0之间的第一光学膜层40,以使得所述导光板11第一表面出射的光线先经过所述第一光学膜层40,再射向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0,提高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0的入射光线的均匀性;
位于所述导光板11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30之间的第二光学膜层50,以使得所述导光板11第二表面出射的光线先经过所述第二光学膜层50,再射向所述第二显示模组30,提高所述第二显示模组30的入射光线的均匀性。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膜层为雾化层,以对所述导光板第一表面出射的光线进行雾化,从而提高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的入射光线的均匀性;同理,所述第二光学膜层为雾化层,以对所述导光板第二表面出射的光线进行雾化,从而提高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入射光线的均匀性。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S1:利用镭射工艺,在所述导光板中形成多个导光点,所述多个导光点组成导光层。其中,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导光板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零,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导光板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也大于零。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为透明基板,以减小所述导光板对光线的吸收作用。具体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为玻璃基板,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板(有机玻璃基板)或无机玻璃基板;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为塑料基板,如聚碳酸酯基板,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还可以为其他高透过率的透明基板,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S2: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固定光源。其中,所述多个导光点对所述光源经所述导光板第一侧面射入所述导光板的光线进行传输方向调制,使得部分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出射,部分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出射,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所述导光板相对的两个表面。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的投影位于所述光源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的投影范围内,从而使得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线进入所述导光板后,可以从所述导光层的两侧(所述导光层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和所述导光层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射向所述导光层,使得所述光源射入所述导光板的光线经所述导光层反射和/或折射后,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两个相对的表面出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导光层的材料相同,折射率不同。可选的,所述导光层通过激光镭射工艺对所述导光板加工形成。具体制作时,激光发生器形成两束激光射向所述导光板,两束激光在所述导光板中的汇集点形成能量叠加,使光能转换为热能,改变所述导光板位于激光汇集区域的结构,形成导光点,而未汇集的激光能量较弱,不会产生破坏性的热能,可直接穿过所述导光板不改变其结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在制作时,可以通过激光镭射工艺在导光板内部形成多个导光点,来形成导光层,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还可以通过其他工艺形成,具体视情况而定。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点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椭圆形,还可以为其他规则图形或不规则图形,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中导光点的大小不同,所述导光层对射向其的光线的调制作用也不同,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点的尺寸取值范围为0.1mm~0.2mm,包括端点值,以便于调节射向其的光线的反射方向,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继续以所述导光点通过激光镭射工艺形成为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在具体制作时,可以通过改变所述激光发生器发射的激光的单点时间和能量来调节所述导光点的大小,以调节所述导光层的光线调制作用。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点的尺寸与所述激光发生器发射的激光的单点时间和能量正相关,具体的,所述导光点的尺寸与所述激光发生器发射的激光的单点时间和/或能量越大,所述导光点的尺寸越大,所述导光点的尺寸与所述激光发生器发射的激光的单点时间和/或能量越小,所述导光点的尺寸越小。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射光线的均匀性与所述导光点的尺寸负相关,即所述导光点的尺寸越小,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射光线越均匀,反之,所述导光点的尺寸越大,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射光线越不均匀。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包括该背光模组的电子设备中,所述多个导光点对所述光源经所述导光板第一侧面射入所述导光板的光线进行传输方向调制,使得部分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出射,部分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出射,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导光板相对的两个表面,从而使得所述导光板可以在相对的两个方向上同时出射光线,进而在应用于双面显示的电子设备时,可以利用一个背光模组满足双面显示的背光需求,减小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有利于适用于所述电子设备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减小所述电子设备组装过程中的组装结构,降低异物进入背光模组影响电子设备显示质量的概率,提高电子设备的稳定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部分采用并列和递进相结合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部分的不同之处,各个部分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组合,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中具有导光层,所述导光层包括多个导光点;
位于所述导光板第一侧面的光源;
其中,所述多个导光点对所述光源经所述导光板第一侧面射入所述导光板的光线进行传输方向调制,使得部分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出射,部分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出射,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所述导光板相对的两个表面;
所述导光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导光部分和第二导光部分,所述第二导光部分包括第一子导光部分和第二子导光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子导光部分和所述第二子导光部分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且在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子导光部分和所述第二子导光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分的延长线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指向所述导光板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导光层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的投影位于所述光源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的投影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导光点的尺寸取值范围为0.1mm~0.2mm,包括端点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沿第一方向,所述导光层中的导光点的尺寸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指向所述导光板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沿第一方向,所述导光层中的相邻导光点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指向所述导光板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导光板第一表面出射的光线量大于所述导光板第二表面出射的光线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导光板第一表面出射的光线量小于所述导光板第二表面出射的光线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导光板第一表面出射的光线量等于所述导光板第二表面出射的光线量。
9.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射光线的均匀性与所述导光点的尺寸负相关。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第一表面的第一显示模组;
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第二表面的第二显示模组。
11.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
利用镭射工艺,在导光板中形成多个导光点,所述多个导光点组成导光层;
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固定光源;
其中,所述多个导光点对所述光源经所述导光板第一侧面射入所述导光板的光线进行传输方向调制,使得部分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出射,部分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出射,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所述导光板相对的两个表面;
所述导光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导光部分和第二导光部分,所述第二导光部分包括第一子导光部分和第二子导光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子导光部分和所述第二子导光部分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且在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子导光部分和所述第二子导光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分的延长线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指向所述导光板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44193.4A CN113777693B (zh) | 2021-09-28 | 2021-09-28 |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一种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44193.4A CN113777693B (zh) | 2021-09-28 | 2021-09-28 |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一种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77693A CN113777693A (zh) | 2021-12-10 |
CN113777693B true CN113777693B (zh) | 2022-11-22 |
Family
ID=78854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44193.4A Active CN113777693B (zh) | 2021-09-28 | 2021-09-28 |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一种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77693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25120A (ja) * | 1996-10-22 | 1998-05-15 |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 両面表示灯 |
JP2004296300A (ja) * | 2003-03-27 | 2004-10-21 | Fujitsu Ltd | 両面発光光源 |
CN101975373A (zh) * | 2010-09-21 | 2011-02-16 |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能双面发光的导光板及其组装方法 |
CN102116894B (zh) * | 2011-03-18 | 2013-03-27 | 上海理工大学 | 双出光面导光板及其应用 |
EP2527891B1 (en) * | 2011-05-27 | 2016-11-23 | LG Innotek Co., Ltd. | Lighting module |
KR102482531B1 (ko) * | 2014-11-28 | 2022-12-30 |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 Led를 이용한 양면 면광원 장치 |
-
2021
- 2021-09-28 CN CN202111144193.4A patent/CN11377769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77693A (zh) | 2021-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470684B2 (ja) | パターン化された反射体、拡散板を含む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 |
KR100566173B1 (ko) |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 |
KR102534127B1 (ko) | 마이크로구조화되고 패터닝된 도광판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장치들 | |
WO2009098809A1 (ja) | 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KR20230003212A (ko) | 타일링된 구성요소들을 갖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20200041992A (ko) | 2d 로컬 디밍을 갖는 직접 조명 백라이트 유닛 | |
US11092733B2 (en) | Microstructured light guide plates and devices comprising the same | |
JP2007141546A (ja) | 光混合板、及び該光混合板を利用した直下式バックライト | |
KR20160072049A (ko) | 복합 광학 시트,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US8107034B2 (en) | Backlight module with light concentrating and scattering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same | |
KR20200037870A (ko) | 그레이팅을 포함하는 광 가이드 | |
KR100819650B1 (ko) | 액정 표시 패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 |
CN106647042A (zh) | 一种光源器件及显示装置 | |
JP2019530162A (ja) | エッジライト式導光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装置 | |
TW201643485A (zh) | 光源模組及其製作方法 | |
CN105511012A (zh) | 一种用于实现偏振准直面光源的导光结构 | |
TW202028826A (zh) | 導光組件、背光模組及顯示設備 | |
CN113777693B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一种电子设备 | |
KR101246037B1 (ko) | 레이저 가공 프로세스 장치 | |
EP4143479A1 (en) | Backlights including patterned reflectors | |
CN206892510U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US20100254159A1 (en) |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and backlight module | |
KR101096514B1 (ko) |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그것의 제조 방법, 이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KR100738111B1 (ko) | 고출력 도광판, 이를 채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 |
TWI752856B (zh) | 光學膜之結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