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7541B - 局部线圈,磁共振系统,用于制造局部线圈的方法和工具 - Google Patents

局部线圈,磁共振系统,用于制造局部线圈的方法和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77541B
CN113777541B CN202110643420.1A CN202110643420A CN113777541B CN 113777541 B CN113777541 B CN 113777541B CN 202110643420 A CN202110643420 A CN 202110643420A CN 113777541 B CN113777541 B CN 1137775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frame element
coil
local coil
magnetic reso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34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77541A (zh
Inventor
斯特凡·青克
托马斯·昆德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Healthineer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Healthineer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Healthineer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Healthineers AG
Publication of CN113777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7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77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7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0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implantable coils or coils being geometrically adaptable to the sample, e.g. flexible coils or coils comprising mutually movable par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007Manufacture of RF coils, e.g. us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technology; additional hardware for providing mechanical support to the RF coil assembly or to part thereof, e.g. a support for moving the coil assembly relative to the remainder of the MR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comprising surface co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comprising surface coils
    • G01R33/34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comprising surface coils comprising arrays of sub-coils, i.e. phased-array coils with flexible receiver chan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局部线圈(26),所述局部线圈包括扁平承载体(30)、至少一个通风开口(42)、用于接收磁共振设备(10)的频率和功率范围内的射频信号的天线装置(34),其中扁平承载体(30)由可逆地可变形的材料构成,并且可匹配于患者(15)的形体造型。本发明还涉及磁共振系统,所述磁共振系统包括磁共振设备(10)、局部线圈(26)和电连接线路(27)。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造局部线圈(26)的方法,所述局部线圈具有至少一个框架元件(31)、中间空间(38)、至少一个填充元件(35)以及第一外壳(32)和第二外壳(33)。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在局部线圈(26)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工具。

Description

局部线圈,磁共振系统,用于制造局部线圈的方法和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局部线圈,所述局部线圈包括扁平承载体、至少一个通风开口和用于接收磁共振设备的频率和功率范围内的射频信号的天线装置,其中扁平承载体由可逆地可变形的材料构成,并且匹配于患者的形体造型。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共振系统,所述磁共振系统包括磁共振设备、局部线圈和电连接线路,以及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局部线圈的一种方法和一种工具。
背景技术
磁共振断层扫描仪是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为了描绘检查对象将检查对象的核自旋借助强的外部磁场定向,并且通过交变磁场激励以围绕所述定向旋进。自旋的旋进或从所述被激励的状态返回到具有较低能量的状态又产生交变磁场作为响应,也称为磁共振信号,所述磁共振信号经由天线接收。
借助于梯度磁场,为信号施加位置编码,所述位置编码随后可以实现将接收到的信号与体积元件相关联。然后评估接收到的信号,并且提供检查对象的三维成像显示。
为了激励自旋的旋进,需要具有对应于在相应的静态磁场强度下的拉莫尔频率的频率的交变磁场和非常高的场强或功率。为了改进由天线接收的磁共振信号的信噪比,经常使用所谓的局部线圈,所述局部线圈直接设置在患者处。局部线圈通常具有天线,在所述天线中借助于交变磁场感生电流。所述电流可以借助前置放大器放大,并且最后作为信号有线地传输给接收电子设备。
为了可以将局部线圈尽可能靠近患者定位,所述局部线圈要么是柔性的、要么是刚性的,并且具有匹配于患者的专门的身体区域的形状。在此,刚性的局部线圈通常设计成标准尺寸,所述标准尺寸在患者的体形与所述标准尺寸偏差的情况下可能引起减小的图像质量。相反,柔性的局部线圈可以匹配于患者的形体造型,并且可以更靠近待检查的信号体积定位。由此,与刚性的局部线圈相比,可以改进局部线圈的信噪比并且优化图像质量。
因为天线在磁共振测量期间可能具有电势,所以局部线圈必须提供对患者的接触保护。此外,由于与大量患者接触,局部线圈必须是可卫生清洁的。因此,敏感的天线装置典型地嵌入到局部线圈中。除了接触保护和可清洁性之外,局部线圈还应满足其他要求,如例如生物相容性、水密性和划伤不敏感性。局部线圈通常由多个元件组成,以便简化天线装置到承载体中的集成或以便可以实现随后的维护。
为了满足所提及的要求并且建立可持久负荷的连接,典型地借助于热接合工艺将局部线圈的元件彼此连接。然而,在使用这种接合工艺时,可能产生褶皱和/或尖棱的接合线,所述褶皱和/或尖棱的接合线使可清洁性变得困难并且吸收湿气。尖棱的接合线尤其在沿着局部线圈的环周轮廓接合或连接一个或多个外部的层时产生。这种尖棱的接合线可能在患者的敏感的皮肤处引起刺激,并且降低患者舒适度。此外,局部线圈的变形在匹配于患者的形体时尤其会在这种接合线的区域中引起翘曲和褶皱形成。这可能长期地引起复合材料的分离,并且阻碍局部线圈在患者处的定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是,提供柔性的局部线圈,所述柔性的局部线圈改进局部线圈的操作并且提高患者舒适度。
所述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局部线圈、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系统、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局部线圈的方法以及根据本发明的工具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局部线圈包括扁平承载体、至少一个通风开口和用于接收磁共振设备的频率和功率范围内的射频信号的天线装置。扁平承载体优选为局部线圈的其他部件,如例如天线装置、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提供承载结构。扁平承载体可以决定性地在两个空间方向上延伸,例如在长度和宽度上延伸。相反,在第三空间方向、例如高度上,扁平承载体优选地具有与长度和宽度相比更小的尺寸。扁平承载体优选地在静止位置或初始位置中在所有侧处具有平坦的表面。扁平承载体还可以包括两个主表面,所述主表面为具有最大面积的两侧。所述侧可以具有任意形状,如例如具有多边形形状或卵形形状。扁平承载体的主表面的侧优选地具有矩形形状。扁平承载体尤其可以实施为具有穿口或开口的框架元件。框架元件的开口的形状可以是卵形或多边形。同样可设想,框架元件具有多个开口和/或由多个框架元件组成。局部线圈的其他部件可以定位在由框架元件的开口的内面包围的中间空间中,和/或可以与框架元件连接。
通风开口可以是局部线圈的主表面上的孔,所述孔完全穿通局部线圈。至少一个通风开口可以具有任意形状。可设想,通风开口具有卵形形状、多边形形状或所述形状的任意组合。然而优选地,通风开口具有圆形形状或四边形形状。通风开口可以构成用于,可以实现从患者的表面至周围介质、如例如空气的热传输。在此,热传输可以借助于自然对流过程进行,所述自然对流过程将空气的被加热的体积部分从患者的表面运走,并且通过较冷的体积部分替代。
用于接收磁共振设备的频率和功率范围内的射频信号的天线装置可以是引导到导体中和未引导到导体中、即处于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或交变磁场之间的耦合元件。天线装置优选地构成用于,接收不同的磁共振活性原子核的磁共振频率的范围内的电磁交变场。例如具有在1MHz和500MHz之间、优选在10MHz和300MHz之间的频率的电磁波被视为射频信号。常见的待检查的原子核的磁共振信号可以具有几微瓦至数毫瓦的小的功率。
天线装置典型地具有至少一个天线或天线的布置、如例如天线的阵列或天线的矩阵。天线可以包括导电金属线,在所述导电金属线中通过交变磁场感生电流。同样可设想,天线实施为印刷电路板上的印制导线。天线优选地由铜构成。但是除此之外,也可设想另外的导电金属,如例如金或铝及其组合,如例如由铜构成的镀银的或镀金的信号导体。
天线优选地具有圈状部段,所述圈状部段接收交变磁场的射频信号。圈例如是天线的近似环形的部段。然而,圈也可以具有另外的形状。例如可设想卵形形状、多边形形状或所述形状的任意几何变形。尤其可设想,圈具有双纽线的形状,或者可以从所提及的形状通过扭转、折叠、弯曲和/或扭曲来获得。在天线的设置中,天线例如并排邻接地或部分重叠地设置在矩阵或阵列中。矩阵可以具有天线的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布置。天线或天线的布置优选地嵌入到柔性印刷电路板中,并且可以与局部线圈一起变形。
还可设想,天线装置具有电子电路。电子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子器件的联合,如例如晶体管、电阻、电容器、二极管、印制导线等的联合。电子电路尤其可以具有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适合于保护天线装置免于过载。为了避免磁性吸引力、驻波、加热和类似的不期望的影响,电子电路可以具有高份额的非磁性材料以及对应的护皮电流屏障和/或平衡-不平衡变换器(Baluns)。然而同样可设想,电子电路具有用于屏蔽电磁波和/或交变磁场的电导体。优选地,电子电路具有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或类似的基底,其适合于在相对于彼此的预确定的位置中容纳电子器件。
此外,天线装置具有用于建立与磁共振设备的电连接的连接端。连接端可以包括电接触部,所述电接触部设计成,传输天线装置的电信号。为此,天线装置的连接端优选地与电连接线路连接,所述电连接线路具有与磁共振设备的信号连接。连接线路例如可以实施为同轴线缆,所述同轴线缆具有屏蔽部,以便避免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天线装置的连接端还可以包括接线盒。接线盒可以设计用于,将电连接线路与天线装置的连接端电连接和机械连接。为此,接线盒尤其可以具有插接连接件,所述插接连接件可与电连接线路的互补的插接连接件连接。
在此,天线装置嵌入在局部线圈中。这可以意味着,天线装置由扁平承载体以及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在外环周包围。可设想,至少天线装置的连接端借助于局部线圈中的留空部朝向局部线圈的周围环境敞开,以便可以将天线装置与磁共振设备电连接。局部线圈优选地具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将天线装置的连接端的电接触部从局部线圈中引出,并且提供用于电连接线路的连接端的插接连接件。
局部线圈还具有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在两个彼此背向的主表面处包围扁平承载体。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优选地具有生物相容的材料,所述生物相容的材料相对于在临床环境中常见的消毒剂和清洁剂的影响是耐抗的。生物相容的材料的特征尤其在于,其对于活体检查对象没有不期望的副作用。这可以意味着,生物相容的材料具有高的细胞兼容性和血液兼容性,并且在组织病理学上是不令人担心的。适当的材料的实例是塑料,如聚乙烯、聚酰胺、聚酯和聚氨酯。材料不仅可以是均质的,而且可以具有另一层和/或功能覆层。另一层或功能覆层例如可以是可弹性变形的,和/或可以具有特别小的表面粗糙度。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优选地在背向扁平承载体的表面处具有特别小的表面粗糙度,以便避免污物和/或微生物的沉积并且改进局部线圈的可清洁性。
在此,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与扁平承载体彼此不相交地连接。这可以意味着,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彼此间隔开并且不具有与彼此的接触点。可设想,第一外壳和/或第二外壳具有多个层和/或功能覆层。层或功能覆层尤其可以是生物相容的、疏水的和/或可弹性变形的和/或可以具有特别小的表面粗糙度。
扁平承载体由可逆地可变形的材料构成,并且可匹配于患者的形体造型。可逆地可变形的材料例如可以是可塑性变形的或可弹性变形的。优选地,可以将可逆地可变形的材料手动地匹配于患者的形体造型。可行的材料例如是塑料,如聚乙烯、聚氨酯、聚酰胺和聚酯。尤其可设想,可逆地可变形的材料实施为泡沫材料、纤维材料等,以便实现小的密度从而实现小的重量。除了所提及的塑料之外,也可设想基于天然的材料,如例如棉或大麻纤维。局部线圈的其他部件,如例如填充元件和/或底层同样可以具有可逆地可变形的材料,以便可以实现局部线圈匹配于患者的形体的可造型性。患者的形体例如可以是患者的整个身体、身体部位或身体区域。也可设想,患者的形体包括具有近似卵形的横截面的腿、手臂或髋部,局部线圈匹配于其部分或完全包围地造型。
此外,局部线圈具有至少一个填充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填充元件未约束地嵌入在扁平承载体中,并且设计用于,在局部线圈匹配于患者的形体造型时减小局部线圈中的剪切力和/或弯曲力的传输。至少一个填充元件优选地占据扁平承载体中的中间空间和/或填充所述中间空间。这可以意味着,至少一个填充元件有助于,建立和/或保持在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的间隔。同样可设想,至少一个填充元件通过如下方式对天线装置在局部线圈内的活动游隙限界,即将天线装置嵌入在至少一个填充元件中或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包围。至少一个填充元件优选地具有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所述可弹性变形的材料设计用于,减振地支承天线装置。同样可设想,至少一个填充元件的材料具有小的密度,以便减小局部线圈的重量。可行的材料例如是基于塑料和天然材料的泡沫、无纺布、纤维材料以及棉絮或羊毛。还期望的是,至少一个填充元件的材料是耐火的和/或具有热绝缘和电绝缘的特性。至少一个填充元件也可以实施为面状地置入中间空间中的底层。
在此,至少一个填充元件未约束地嵌入在扁平承载体中。这可以意味着,局部线圈的部件的表面,如例如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或天线装置的表面具有与至少一个填充元件的接触点或接触面,但是相对于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可移动。在此,至少一个填充元件的材料例如可以是可变形的,使得在局部线圈弯曲和/或变形时,至少一个填充元件的贴靠在第二外壳的表面处的区域虽然运动,但是材料距第二外壳的表面的较大间隔地保持基本上不运动。同样可设想,至少一个填充元件的材料具有小的表面粗糙度和/或相对于局部线圈的另外的部件的材料的小的粘附力。由此,可以减小至少一个填充元件与局部线圈的另外的部件之间的静摩擦力和/或滑动摩擦力。换言之,优选地,至少一个填充元件的材料具有与扁平承载体、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或天线装置的尽可能小的分子相互作用,和/或所述材料是可变形的,使得在局部线圈匹配于患者的形体造型时,阻止剪切力和弯曲力在局部线圈的部件与至少一个填充元件之间的传输。
通过使用未约束地嵌入在扁平承载体中的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可以限制剪切力和弯曲力通过局部线圈的传输。由此,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能够以有利的方式部分地彼此机械解耦,由此,在局部线圈匹配于患者的形体造型时,可以实现褶皱形成的减少。此外,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与扁平承载体彼此不相交地材料配合地连接,由此以有利的方式避免在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连接时可能出现的尖棱的接合线。
在根据本发明的局部线圈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从局部线圈的主表面围绕至少一个通风开口的内面和/或环周面引导,并且与扁平承载体材料配合地连接,其中材料配合的连接设计用于,在扁平承载体匹配于患者的形体造型时减少沿着局部线圈的环周面和/或至少一个通风开口的内面的褶皱形成。局部线圈的环周面优选地是围绕或包围局部线圈的两个主表面的面。相反,至少一个通风开口的内面可以是通风开口的孔或穿口的侧表面。
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与扁平承载体之间的材料配合的连接例如可以借助于压敏粘合剂和/或热接合方法进行。适当的压敏粘合剂的实例是基于橡胶的聚合物,基于异戊二烯、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合成弹性体以及各种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聚氨酯和硅树脂。在热接合方法中,扁平承载体优选地在增加的温度和增加的压力下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连接。可设想,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在此压紧到扁平承载体的表面上。热接合方法的适当的温度范围根据所使用的材料例如处于50℃和100℃、70℃和120℃或90℃和150℃之间。适当的压力范围例如可以处于高于大气压几毫巴至几巴。
通过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与扁平承载体的材料配合的连接,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减少沿着局部线圈的环周面和/或至少一个通风开口的内面的褶皱形成。由此,可以将局部线圈更简单地匹配于患者的形体造型,并且可以减小天线装置至患者的表面的间隔。
按照根据本发明的局部线圈的另一实施方式,局部线圈的环周面和/或至少一个通风开口的内面具有宏观平滑的表面。优选地,宏观平滑的表面的特征在于外部型廓,所述外部型廓避免沿着所述型廓突出的结构或凸起,如例如褶皱、槽或突出的接合线。可设想,局部线圈的环周面和/或至少一个通风开口的内面具有环绕的凹部。环绕的凹部优选地具有相对于第一外壳的最大高度差,所述最大高度差不超过第一外壳的壁厚。为了确保在临床环境中的抵抗力,第一外壳的最大壁厚例如可以为2毫米、1.5毫米或1毫米。但是同样可设想,沿着局部线圈的环周面和/或至少一个通风开口的内面的凹部借助压敏粘合剂填充,以便获得宏观平滑的表面。至少一个通风开口的内面优选地基本上由扁平承载体形成。由此,可以避免扁平承载体与第一外壳和/或第二外壳在至少一个通风开口的内面处的过渡部或高度差。
通过在局部线圈的环周面和/或至少一个通风开口的内面处提供宏观平滑的表面,可以在准备和/或执行磁共振测量期间以有利的方式提高患者舒适度。此外,通过避免尖棱的接合线,可以避免在尖棱的接合线与患者的皮肤表面接触时可能出现的皮肤刺激。
在根据本发明的局部线圈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局部线圈具有保持设备,所述保持设备设计用于,将局部线圈紧固在患者的身体区域上,并且在适合使用的位置中匹配于患者的形体造型。患者的身体区域可以是人体的任意区域。优选地,身体区域是人体的一部分,该部分可以由保持设备围绕或包围,以便使局部线圈在适合使用的位置中匹配于患者的形体造型。这种身体区域的实例是腿、手臂、髋部,但是也是患者的躯干、头部或肩膀。
保持设备优选地使用一个或多个形状配合的和/或力配合的连接机构,以便将局部线圈紧固在患者的身体区域上。保持设备可以包括保持元件,如例如皮带、尼龙搭扣、拉链、绳、钩、压板、夹紧件、锁定元件等。可设想,保持设备具有两个彼此互补地构成的和/或彼此嵌套的保持元件,所述保持元件设置在局部线圈的不同侧或相对置的侧上,并且在局部线圈匹配于患者的形体造型时可以形状配合地和/或力配合地彼此连接,以便将局部线圈紧固在患者的身体区域上。优选地,保持设备与第一外壳和/或第二外壳的表面材料配合地或力配合地连接。但是同样可设想,保持设备与扁平承载体材料配合地或力配合地连接,并且借助于留空部引导穿过第一外壳和/或第二外壳。
通过使用保持设备,局部线圈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匹配于患者的形体造型,并且同时紧固在患者的身体区域上。由此,可以简化和/或加速磁共振测量的准备,由此可以在预确定的时间间隔内增加磁共振测量的数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局部线圈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的天线未约束地嵌入在局部线圈中,并且在局部线圈匹配于患者的形体造型时可相对于至少一个填充元件移动。天线在局部线圈中的未约束的嵌入可以意味着,扁平承载体、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或至少一个填充元件的表面具有与天线的接触点或接触面,但是可相对于天线移动。在此,天线或天线的布置可以具有与第一外壳、第二外壳、扁平承载体和/或至少一个填充元件的小的表面粗糙度和/或小的分子相互作用。
可设想,天线装置的各个部段,如例如电子电路和/或天线装置的连接端与局部线圈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机械连接。然而,天线或天线的布置在局部线圈中未约束地延伸。
通过天线在局部线圈中的无约束的嵌入,能够以有利的方式进一步限制剪切力和/或弯曲力通过局部线圈的传输。
在根据本发明的局部线圈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外壳具有与天线装置的连接端基本上同心地定位的留空部,其中第二外壳的留空部的边缘与接线盒连接,所述接线盒设计成,将天线装置的连接端与电连接线路电连接。留空部可以是穿通第二外壳的孔或穿孔。留空部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或卵形形状以及这两个形状的任意组合。留空部优选地与天线装置的连接端同心地定位。这可以意味着,留空部的面积形心设置在具有天线装置的连接端的面积形心的轴线上。在此,第二外壳的留空部例如能够以至少一个填充元件的高度的数值与天线装置的连接端间隔开。
天线装置的连接端之间的间隔优选地通过接线盒补偿。接线盒例如可以是适配器或延长部,所述延长部将天线装置的连接端的多个电接触部穿过第二外壳的留空部引导到局部线圈的表面上。在此,接线盒可以与天线装置的连接端机械和电连接。连接端与接线盒之间的机械连接可以借助于任意的形状配合的、力配合的和/或材料配合的连接进行。接线盒优选地在定位在局部线圈外的一侧具有物理接口、如例如插接接触部,所述插接接触部可以与电连接线路的插接器连接。此外,接线盒与留空部的边缘连接。留空部的边缘可以是第二外壳的部分面,所述部分面在外环周包围留空部。接线盒与第二外壳之间的连接优选地实施为材料配合的连接。但是,同样可设想形状配合的或力配合的连接。在一个实例中,接线盒可以设计用于,由两个彼此背向的表面包围第二外壳并且在此将其夹紧。
通过第二外壳的留空部,天线装置的连接端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借助于接线盒从局部线圈的内部向外引导。此外,天线装置的连接端通过与接线盒和第二外壳的连接能够以有利的方式机械地加强,由此,在将电连接线路连接或定位在患者处时可以减小断裂危险。
在根据本发明的局部线圈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相互地引导穿过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和/或底层中的缝隙,其中借助于在缝隙中的相互引导避免天线装置在局部线圈内的移动。缝隙例如可以实施为具有任意形状的孔或切口,其穿通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和/或底层。缝隙的尺寸优选地与天线装置的天线的尺寸相协调,使得天线可引导穿过缝隙。天线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相互地引导穿过缝隙可以意味着,天线引导穿过多个缝隙,其中天线从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和/或底层的第一侧交替地引导到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和/或底层的第二侧上。在此,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和/或底层优选地具有至少两个缝隙。可设想,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和/或底层具有多个缝隙,例如具有四个、六个、八个或更多的缝隙。
通过将天线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在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和/或底层的缝隙中相互地引导,能够以有利的方式设定天线装置在局部线圈中的期望的位置。此外,天线装置可运动地定位在缝隙中,由此有利地减小剪切力和/或弯曲力在天线装置与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和/或底层之间的传输。
在根据本发明的局部线圈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和/或底层具有保持结构,所述保持结构构成用于,将电子电路保持在预确定的位置中。保持结构例如可以实施为匹配于电子电路的形状的凹部,或具有将电子电路保持在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和/或底层处的预确定的位置中的紧固元件。紧固元件例如可以是按钮、搭扣元件、粘性的部分面、插接矩阵或将电子电路与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和/或底层力配合地、形状配合地和/或材料配合地连接的任意结构。
通过提供保持结构,能够以有利的方式避免电子电路在局部线圈内的不期望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系统包括磁共振设备、局部线圈和电连接线路,其中电连接线路与天线装置的连接端和磁共振设备电连接,并且设计用于在磁共振设备与天线装置之间建立信号连接。如上所述,天线装置的连接端可以经由接线盒与电连接线路连接。尤其可设想,局部线圈的天线装置具有天线的布置,其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借助于电连接线路同步地传输给磁共振设备。在此,磁共振设备可以具有一个接收信道或多个接收信道,所述接收信道将接收到的信号滤波和/或数字化,并且传输给具有处理器的评估单元。评估单元优选地设计用于,基于接收到的信号推导出图像或谱,并且经由显示单元输出给磁共振设备的用户。
还可设想,磁共振设备具有开关矩阵,所述开关矩阵根据患者的待检查的身体区域来选择有效的接收通道。
通过在局部线圈与磁共振设备之间使用开关矩阵,可以由局部线圈的多个天线仅将直接紧邻患者的待检查的身体区域定位的天线的信号传输给磁共振设备。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局部线圈的方法中,局部线圈具有至少一个框架元件,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材料配合地连接,并且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间隔开,其中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至少一个框架元件包围中间空间,在所述中间空间中嵌入有天线装置和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在此,框架元件是具有根据上述描述的开口的扁平承载体。中间空间可以是由至少一个框架元件的开口的内面以及第一外壳和/或第二外壳部分地或完全地包围的体积。中间空间例如可以包含局部线圈的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和/或天线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步骤中,至少一个框架元件定位在第一外壳处,并且与第一外壳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框架元件包围中间空间的侧表面,并且其中中间空间在朝向第一外壳的方向上由第一外壳限界。将至少一个框架元件定位在第一外壳处可以意味着,至少一个框架元件相对于第一外壳的表面取向。在此,框架元件的贯通的开口的横截面可以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外壳的表面定向,其中至少一个框架元件在第一外壳的表面上的假想的投影面处于第一外壳的环周型廓内。此外优选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在定位在第一外壳处时引向第一外壳。
优选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与第一外壳的连接借助于材料配合的连接进行。为此,如上所述,可以在第一外壳的表面和/或至少一个框架元件上涂覆压敏粘胶和/或压敏胶带等,其在拼合时将两者材料配合地彼此连接。借助于至少一个框架元件与第一外壳的连接,中间空间在朝向第一外壳的方向上由第一外壳限界。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步骤中,天线装置定位在中间空间中。在将天线装置定位在中间空间中时,天线装置的主表面优选地平行于至少一个框架元件的贯通的开口的横截面取向。在此,天线装置可以定向成,使得天线装置在第一外壳的表面上的假想的投影面处于至少一个框架元件的贯通的开口的外形型廓内。随后使天线装置与第一外壳和/或底层和/或至少一个框架元件接触。可设想,在天线装置与至少一个框架元件接触时,天线装置的一个部分区域或多个部分区域与至少一个框架元件形状配合地连接。然而,天线装置的天线基本上未约束地在中间空间中存在。第一外壳在朝向天线装置的一侧上也可以具有另一层和/或功能覆层。但是,同样可设想,天线装置具有包覆件或将天线装置与第一外壳分离的覆盖件。包覆件例如可以具有热绝缘和/或电绝缘和/或耐火的材料,所述材料保护患者免于电位或燃烧。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步骤中,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定位在中间空间中,并且与第一外壳和/或天线装置的表面和/或至少一个框架元件接触。如上所述,至少一个填充元件例如可以具有低密度的棉絮、羊毛或另外的材料。优选地,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定位在中间空间中,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填充中间空间,并且浸湿或覆盖第一外壳、至少一个框架元件以及天线装置的表面和第一外壳。但是同样可设想,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具有一个或多个预成型的部分,所述预成型的部分在至少一个框架元件的中间空间中设置在相对于彼此的预确定的相对位置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步骤中,第二外壳定位在至少一个框架元件处,并且与至少一个框架元件连接。在第二外壳定位在至少一个框架元件处时,第二外壳的表面基本上平行于至少一个框架元件的贯通的开口的横截面定向,并且引向至少一个框架元件。第二外壳和/或至少一个框架元件例如可以具有压敏粘合剂和/或压敏胶带,所述压敏粘合剂和/或所述压敏胶带在引导到一起时将第二外壳与第二框架元件材料配合地连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步骤中,切出至少一个通风开口和/或至少一个框架元件的边缘区域,其中切出包括任意成形的体积元件的分离,其中所切出的体积元件具有第一外壳的一部分和/或第二外壳的一部分和/或至少一个框架元件的一部分。优选地,至少一个通风开口和/或至少一个框架元件的边缘区域的切出在锯切方法、冲制方法等中机器地进行,或者借助于刀、锯或类似的工具手动地进行。同样可设想,借助于激光切割方法来进行切出。在此,至少一个框架元件的边缘区域可以是至少一个框架元件的具有至少一个框架元件的环周面的一部分的子体积。在此,框架元件的环周面可以与局部线圈的环周面一致。优选地,通过切出来提供多个通风开口。通风开口的数量例如可以为2、4、6、8或更多。同样可设想,通风开口的数量是奇数。优选地,用于通风开口或边缘区域的切口仅在局部线圈的通过框架元件使得底部加强的部位处进行。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步骤中,执行用于将至少一个框架元件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沿着局部线圈的环周面和/或至少一个通风开口的内面材料配合地连接的接合方法。接合方法可以是利用压敏粘合剂和/或增加的温度和/或增加的压力将至少一个框架元件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彼此材料配合地连接的任意方法。优选地,在接合方法中不仅使用压敏粘合剂,而且使用增加的温度和增加的压力。
可设想,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在接合方法中围绕至少一个框架元件的边缘和/或至少一个通风开口的边缘引导,并且与至少一个通风开口的内面和/或至少一个框架元件的环周面连接。为此,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可以相对于至少一个框架元件和/或至少一个通风开口的边缘具有突出部。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这种突出部例如可以通过单独切出至少一个通风开口和/或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边缘区域来获得。为此,例如可以在与至少一个框架元件连接之前已经切出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
还可设想,通过接合方法沿着至少一个通风开口的边缘和/或局部线圈的环周型廓压实至少一个框架元件,以便在所述区域中加强局部线圈,并且抑制褶皱形成。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提供具有任意数量的通风开口的局部线圈,在局部线圈匹配于患者的形体造型时,所述局部线圈以有利的方式抑制褶皱形成。此外,借助于所描述的方法,可以避免沿着局部线圈的环周面和至少一个通风开口的内面的尖棱的接合线,由此在磁共振检查时提高患者舒适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底层定位在中间空间中,并且与第一外壳接触。底层优选地具有特别小的表面粗糙度和/或相对于局部线圈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表面的特别小的粘附力。可设想,底层是可弹性变形的和/或具有功能覆层。同样可设想,底层包括其他层。底层优选地未约束地定位在第一外壳上,使得在局部线圈匹配于患者的形体造型时,第一外壳可相对于底层移动。底层同样可以是在局部线圈的中间空间中的填充元件。可设想,在随后的步骤中使底层与天线装置和/或至少一个填充元件接触。
借助于底层,在局部线圈匹配于患者的形体造型时,以有利的方式进一步限制剪切力和/或弯曲力通过局部线圈的传输。由此,在局部线圈变形时,可以减小局部线圈的部件之间的张紧力。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至少第一外壳和至少一个框架元件具有孔的布置,所述孔的布置与安装结构的保持元件的矩阵互补地设置,其中在至少一个框架元件定位在第一外壳处时,至少第一外壳和至少一个框架元件借助于将保持元件的矩阵接合到孔的布置中在预确定的相对位置中相对于彼此取向。孔的布置可以包括一个孔或以预确定的图案分布在至少第一外壳和至少一个框架元件上的多个孔。在此,孔可以具有任意形状。可设想多边形形状或卵形形状,如例如方形或圆形。
第一外壳优选地在安装结构处取向成,使得孔的布置与保持元件的矩阵重合地定向。随后可以将第一外壳与安装结构引导到一起,其中保持元件的矩阵接合到孔的布置中,并且使第一外壳与安装结构接触。至少一个框架元件能够以类似的方式引导到保持元件的矩阵上。可设想,局部线圈的其他部件,如例如底层和/或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和/或第二外壳以类似的方式定位在安装结构处,并且在预确定的相对位置中引导到保持元件的矩阵上。
通过使用安装结构,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减少用于定向局部线圈的部件的耗费。由此,可以成本更有利地和/或时间更有效地制造局部线圈。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孔的布置定位在至少一个框架元件的边缘区域中和/或至少一个通风开口的区域中,并且在切出(S6)至少一个通风开口和/或至少一个框架元件的边缘区域时分离。在此,孔的布置也可以分布在局部线圈的另外的部件处,如例如分布在第一外壳、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和/或底层处,并且可以在切出(S6)时与局部线圈分离。
通过将孔的布置定位在局部线圈的通过切出至少一个通风开口和/或至少一个框架元件的边缘区域分离的区域中,能够以有利的方式避免用于在孔的布置的内面处提供宏观平滑的表面的接合方法。由此,可以减少局部线圈的生产耗费,并且可以成本更有利地制造局部线圈。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局部线圈的工具具有带有保持元件的矩阵的安装结构。保持元件优选地是螺栓、销、销钉、钩等。保持元件的形状优选地是基本上柱形的,但是保持元件也可以实施为锥体、圆锥体、长方体、棱锥体等。在此,保持元件的横截面形状优选地与孔的布置的孔的形状一致。可设想,保持元件的矩阵中的保持元件以预确定的图案设置,所述预确定的图案与孔的布置的预确定的图案一致。
安装结构优选地是具有基本上平坦的表面的平坦的板,在其上以预确定的图案设置有保持元件。安装结构优选地具有形状稳定的材料,如例如金属、石材、木材或类似的塑料或复合材料。可设想,安装结构的平坦的板包括两个基本上平坦的表面,所述表面可以彼此平行地定向。安装结构和保持元件的矩阵可以一件式地彼此连接。然而,保持元件的矩阵中的保持元件也可以借助于形状配合的、力配合的和/或材料配合的连接与安装结构连接。
至少第一外壳和至少一个框架元件可借助于孔的布置在保持元件的矩阵处定位,并且能够以预确定的相对位置相对于彼此取向。但是同样可设想,局部线圈的其他部件,如例如至少一个填充元件、底层和/或第二外壳具有孔的布置,并且可定位在安装结构的保持元件的矩阵处的预确定的相对位置中。
通过使用安装结构,局部线圈的多个不同的部件可以定位在相对于彼此的预确定的相对位置中。由此,能够以有利的方式避免在制造方法的各个步骤中各个部件的耗费的定向。
附图说明
其他优点和细节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得出。在原理图中示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系统的可能的实施方式,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局部线圈的可能的实施方式,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可能的中间产物,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可能的中间产物,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可能的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的可能的实施方式,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可能的中间产物,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可能的中间产物,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局部线圈的可能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具有磁共振设备10、局部线圈26以及电连接线路27的磁共振系统的实施方式。磁共振设备10包括磁体单元11,所述磁体单元例如具有永磁体、电磁体或用于产生强的并且尤其均匀的主磁场13(静态磁场B0)的超导主磁体12。此外,磁共振设备10包括用于容纳患者的患者容纳区域14。在本实施例中,患者容纳区域14柱形地构成,并且在磁体单元11的环周方向上被包围。然而原则上也可设想患者容纳区域14的与所述实例不同的构成方案。
借助于磁共振设备10的患者支承设备16可以将患者定位在患者容纳区域14中。为此,患者支承设备16具有在患者容纳区域14内可运动地构成的检查床17。此外,磁体单元11具有用于产生磁场梯度的梯度线圈18,所述磁场梯度用于在成像期间的位置编码。借助于磁共振设备10的梯度控制单元19来操控梯度线圈18。磁体单元11还可以包括射频天线,所述射频天线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固定地集成到磁共振设备10中的体线圈20。体线圈20设计用于激发原子核,所述原子核处于由主磁体12产生的主磁场13中。体线圈20由磁共振设备10的射频单元21操控并且将射频信号射入到检查空间中,所述检查空间基本上由磁共振设备10的患者容纳区域14形成。体线圈20还构成用于接收磁共振信号。
为了控制主磁体12、梯度控制单元19并且为了控制射频单元21,磁共振设备10具有控制单元22。控制单元22构成用于控制序列的执行、如例如成像梯度回波序列或TSE序列。此外,控制单元22包括评估单元28,所述评估单元用于评估在磁共振检查期间检测的数字化的磁共振信号。
此外,磁共振设备10包括用户界面23,所述用户界面具有与控制单元22的信号连接。控制信息、如例如成像参数以及重建的磁共振图像可以在用户界面23的显示单元24上、例如在至少一个监视器上为用户示出。此外,用户界面23具有输入单元25,借助于所述输入单元,可以由用户输入磁共振测量的参数。此外,磁共振设备10具有局部线圈26,所述局部线圈定位在患者15处,并且将患者15的身体区域的磁共振信号传输给磁共振设备10。局部线圈26优选地具有电连接线路27,所述电连接线路提供与射频单元21和控制单元22的对应的接收信道的信号连接。接收信道将由局部线圈26接收到的信号滤波和数字化,并且将数据传递给评估单元28,所述评估单元从数据中推导图像或谱,并且经由显示单元24向用户提供。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局部线圈26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所述实例中,局部线圈26具有六个通风开口42,所述通风开口均匀地分布到局部线圈26上。此外,在具有第二外壳33的一侧设有接线盒41,所述接线盒可以与电连接线路27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局部线圈26沿着其边缘具有环周面36。第一外壳32和第二外壳33在局部线圈26的边缘上朝向环周面36造型,并且与局部线圈26的框架元件31g材料配合地连接。在此,在第一外壳32、框架元件31g与第二外壳33之间的过渡区域具有宏观平滑的表面。可设想,在第一外壳32、框架元件31g与第二外壳33之间的过渡区域具有压敏粘合剂,所述压敏粘合剂补偿框架元件31g与第一外壳32和/或第二外壳33在环周面36处的高度差。局部线圈26的扁平承载体例如实施为框架元件31g。
图2还示出局部线圈26的剖视图。剖视图示出天线装置34、填充元件35a和35b、底层37以及框架元件31b,所述框架元件沿着侧表面包围通风开口42。同样可设想,局部线圈26避开填充元件35a。在所述情况下,天线装置34仅定位在填充元件35b与底层37之间,由此提高天线装置34的可运动性。优选地,框架元件31a、31b、31c、31d、31e和31f(31a-f)构成用于,机械地增强通风开口42。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32和第二外壳33在通风开口42的边缘处围绕通风开口42的内面39引导,并且与所述内面材料配合地连接。相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32和第二外壳33也可以在局部线圈26的表面处与通风开口42的边缘齐平,使得通风开口42的内面基本上由框架元件31a-f形成。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局部线圈26的方法的可能的流程图。各个方法步骤优选地在专用的生产机器中自动地进行。但是,同样可设想,手动地实施所述步骤。优选地,局部线圈26的部件,如例如第一外壳32、框架元件31a、31b、31c、31d、31e、31f、31g(31a-g)和第二外壳33设置在安装结构上(参见图6),并且在预确定的相对位置中相对于彼此定向。
在步骤S1中,将框架元件31a-g定位在第一外壳32处,并且与第一外壳连接。为此,可以将压敏粘合剂涂覆到框架元件31a-g和/或第一外壳32上,所述压敏粘合剂将第一外壳32与框架元件31a-g材料配合地连接。
也可设想,第一外壳32已经在朝向框架元件31a-g的一侧上与底层37连接,框架元件31a-g借助于压敏粘合剂与所述底层连接。第一外壳32还可以在任意一侧上具有功能覆层,所述功能覆层例如是生物相容的、疏水的和/或可弹性变形的。通过框架元件31g与第一外壳32的连接,出现中间空间38(参见图4),所述中间空间沿着其侧表面由框架元件31g包围,并且朝向第一外壳32的方向由第一外壳32限界。
在可选的步骤S2中,将底层37定位在中间空间38中,并且与第一外壳32接触。在方法的所述实施方案中,底层37构成为衬垫,并且未约束地贴靠到框架元件31a-g和第一外壳32上。但是同样可设想,底层37在步骤S2中与第一外壳32材料配合地连接。
在步骤S3中,天线装置34定位在中间空间38中,并且与底层37接触。天线装置34优选地具有带有柔性印刷电路板(例如PCB)的多个天线,所述天线例如圈状地置入到局部线圈26的中间空间38中。也可设想,天线装置34在定位在中间空间38中时与框架元件31a-g中的一个或多个框架元件形状配合地或力配合地连接。
在步骤S4中,至少一个填充元件35定位在中间空间38中,并且与第一外壳32或底层37和/或天线装置34的表面接触。优选地,多个填充元件35、如例如在图2中所示的填充元件35a和35b定位在中间空间38中,以便补偿在天线装置34与第一外壳34或底层37之间的高度差和/或以便在局部线圈26的中间空间38中得到尽可能高的封装密度。填充元件35b与框架元件31a-g的背向第一外壳32的表面基本上平坦地齐平(参见图5)。
在步骤S5中,第二外壳33定位在框架元件31a-g和填充元件35b处,并且与框架元件31a-g材料配合地连接。类似于步骤S1,可以将压敏粘合剂涂覆在框架元件31a-g和/或第二外壳33上,所述压敏粘合剂将第二外壳33与框架元件31a-g材料配合地连接。也可设想,第二外壳33在一侧上具有功能覆层或附加层。
第二外壳33可以在框架元件31a-g处定向成,使得第二外壳33中的留空部与填充元件35b中的留空部43和天线装置34的连接端46基本上同心地定位。但是同样可设想,在随后的步骤中冲压或切出用于天线装置34的连接端46的留空部43。
在步骤S6中,切出通风开口42和/或框架元件31g的边缘区域。切出包括任意成型的体积元件的分离(参见图5),所述体积元件可以具有框架元件31g的一部分,但是也可以具有第一外壳32和/或第二外壳33。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切出时,不仅分离第一外壳32、框架元件31g的部分,而且分离框架元件31a-f的部分和第二外壳33的部分。但是同样可设想,框架元件31a-f是空心柱体,所述框架元件已经具有用于通风开口42的切口。在所述情况下,框架元件31a-g的主表面可以与第一外壳32和第二外壳33如在步骤S1和S5中所描述的那样连接。在步骤S6中切出通风开口42时,随后仅分离第一外壳32和第二外壳33的覆盖通风开口42的部分。
在步骤S7中,执行用于将框架元件31g与第一外壳32和第二外壳33材料配合地连接的接合方法。在此,框架元件31g沿着环周面36和/或框架元件31a-f沿着通风开口42的内面39与第一外壳32和第二外壳33材料配合地连接。优选地,连接在将压敏粘合剂涂覆在框架元件31g、框架元件31a-f、第一外壳32和/或第二外壳33处之后进行。可设想,接合方法包括热熔(Heiβverstemmen)或类似的接合方法,其中第一外壳32和第二外壳33在增加的压力和增加的温度下与环周面36和/或内面39材料配合地连接。
应指出,方法的所描述的流程仅示出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例如可设想,以另外的顺序执行方法步骤和/或多次执行单个或多个方法步骤。
图4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S1之后,根据本发明的局部线圈26的中间产物。在所述状态中,框架元件31g以及框架元件31a-f定位在第一外壳32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外壳材料配合地连接。框架元件31g的朝向框架元件31a-f的内面包围中间空间38,在所述中间空间中可以定位局部线圈26的其他部件。中间空间38在朝向第一外壳32的方向上由第一外壳32限界。可设想,如图所示,第一外壳32超出框架元件31g。第一外壳32在一个方法步骤中可以被剪裁成期望的尺寸。在所示的实例中,局部线圈26的扁平承载体构成为方形的框架元件31g,并且还具有六个柱形的框架元件31a-f。同样可设想,扁平承载体具有更少的框架元件或其他框架元件31a-f。在一个可设想的实施方式中,扁平承载体构成为框架元件31h(参见图7),其中框架元件31a-f一件式地或材料配合地与框架元件31g连接,例如经由连接片或轨道。
图5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S4之后,根据本发明的局部线圈26的另一中间产物。在所述状态中,局部线圈26的中间空间38借助填充元件35和35b填充。在此,填充元件35b的表面与框架元件31a-g的表面平坦地齐平。由此,第二外壳33可以在随后的步骤中平坦地定位在框架元件31g、框架元件31a-f和填充元件35b上,并且可以与框架元件31g和框架元件31a-f材料配合地连接。在所示的实例中,填充元件35b具有留空部43,所述留空部可以实现至天线装置34的连接端46的通路。第二外壳33优选地具有互补的留空部,以便可以将电连接线路27和/或接线盒41与天线装置34的连接端46电连接。框架元件31g以及框架元件31a-f在图5中具有假想的交线(虚线)。优选地,在步骤S6中沿着所述假想的交线切出框架元件31g和框架元件31a-f,以便获得局部线圈26的期望的形状并且提供通风开口42。如在图5中所示,在切出后保留框架元件31a-f的边缘区域,以便加强通风孔42的内边缘,和/或以便为与第一外壳32和第二外壳33的材料配合的连接提供形状稳定的表面。在此,在切出之后获得的框架元件31a-g的尺寸仅示例性地示出,并且可以与此不同。例如,框架元件31g在切出之后可以具有明显更小的壁厚。可设想,第一外壳32与框架元件31g的边缘区域一起沿着假想的交线分离。然而,第一外壳32优选地具有相对于框架元件31g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另一步骤S7中在局部线圈26的环周面36上造型,并且与所述环周面连接。为此,第一外壳32可以已经具有期望的尺寸,或者可以随后沿着相对于框架元件31g具有突出部的交线(未示出)切出。第二外壳33能够以类似的方式处理。
在图5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局部线圈26具有孔44的设置,所述孔以预确定的图案分布在框架元件31g和框架元件31a-f上。所述孔44优选地处于框架元件31g以及框架元件31a-f的借助于切出通风开口42以及框架元件31g的边缘区域分离的区域。孔44的设置可以与保持元件51的相对应的矩阵引导到一起,以便使第一外壳32、框架元件31g以及框架元件31a-f在预确定的相对位置中相对于彼此定向。同样可设想,第二外壳33和底层37(未示出)也具有孔44的对应的布置。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以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造局部线圈26的工具的一个实施方式。工具包括具有平坦的板52和保持元件51的矩阵的安装结构50。在所示的实例中,保持元件51构成为柱形体,所述保持元件接合到孔44的在图5中所示的布置中,并且局部线圈26的部件以预确定的方式相对于彼此定向。在此,保持元件51的矩阵的图案与孔44的布置的图案一致。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替选的中间产物。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图4的柱形的框架元件31a-f和框架元件31g示例性地实施为一件式的框架元件31h。在所述变型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上述步骤S1和S2优选地彼此互换,因为天线装置34定位在第一外壳32与框架元件31h之间。在图7中示出天线装置34的连接端46,所述连接端在随后的步骤中与接线盒41连接。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可能的中间产物,其中天线装置34的天线相互地引导穿过底层37中的缝隙64。在此,两个缝隙64分别以小的间隔65相对于彼此定位,使得天线在底层37的朝向第一外壳32的一侧上引导经过间隔65。天线例如可以具有可插接的连接元件(未示出),所述可插接的连接元件可以实现天线在预确定的位置处开口,并且简化相互地引导穿过底层37。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底层37优选地具有匹配于框架元件31h的柱形部分的形状的穿口或开口。框架元件31h的柱形部分优选地定位在底层37的穿口中,使得框架元件31h的柱形部分的朝向第一外壳32的一侧与第一外壳32连接。在此,第一外壳32和框架元件31h的柱形部分优选地彼此材料配合地连接。
图9示出具有扁平承载体30的局部线圈26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扁平承载体由两个半部构成,所述半部沿着连接面61材料配合地彼此连接。扁平承载体的两个半部在朝向天线装置34的一侧上分别具有留空部62,所述留空部在将两个半部符合规定地拼合时构成中间空间38。在所示的实例中,中间空间38借助底层37、填充元件35和天线装置34填充。局部线圈26还具有四个保持设备63,所述保持设备构成为尼龙搭扣的毛圈侧。局部线圈26可以经由具有尼龙搭扣的对应的倒钩的弹性带或弹性皮带匹配于患者的形体造型,并且紧固在患者上。在所示的实例中,保持设备63与第二外壳33材料配合地连接。
尽管已经通过优选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细节,但是本发明并不通过所公开的实例限制,并且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中推导出其他变型方案,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局部线圈(26),所述局部线圈包括扁平承载体(30)、至少一个通风开口(42)、用于接收在磁共振设备(10)的频率和功率范围内的射频信号的天线装置(34),所述局部线圈具有:用于建立与所述磁共振设备(10)的电连接的连接端(46),其中所述天线装置(34)嵌入在所述局部线圈(26)中;以及第一外壳(32)和第二外壳(33),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在两个彼此背向的主表面处包围所述扁平承载体(3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壳(32)和所述第二外壳(33)与所述扁平承载体(30)彼此不相交地材料配合地连接,其中所述扁平承载体(30)由可逆地可变形的材料构成,并且能匹配于患者(15)的形体造型,并且其中所述局部线圈(26)具有至少一个填充元件(35),所述填充元件未约束地嵌入在所述扁平承载体(30)中,并且设计用于在所述局部线圈(26)匹配于所述患者(15)的形体造型时,减小所述局部线圈(26)中的剪切力和/或弯曲力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线圈(26),
其中所述第一外壳(32)和所述第二外壳(33)从所述局部线圈(26)的主表面围绕所述局部线圈(26)的环周面(36)和/或所述至少一个通风开口(42)的内面(39)引导,并且与所述扁平承载体(30)材料配合地连接,其中材料配合的连接设计用于,在所述局部线圈(26)匹配于所述患者(15)的形体造型时,减少沿着所述局部线圈(26)的环周面(36)和/或所述至少一个通风开口(42)的内面(39)的褶皱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局部线圈(26),
其中所述局部线圈(26)的环周面(36)和/或所述至少一个通风开口(42)的内面(39)具有宏观平滑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局部线圈(26),
其中所述局部线圈(26)具有保持设备(63),所述保持设备设计用于,将所述局部线圈(26)紧固在所述患者(15)的身体区域上,并且在适合使用的位置中匹配于所述患者(15)的形体造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局部线圈(26),
其中所述天线装置(34)的天线未约束地嵌入在所述局部线圈(26)中,并且在所述局部线圈(26)匹配于所述患者(15)的形体造型时能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填充元件(35)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局部线圈(26),
其中所述第二外壳(33)具有留空部,所述留空部与所述天线装置(34)的连接端(46)基本上同心地定位,其中所述第二外壳(33)的留空部的边缘与接线盒(41)连接,所述接线盒设计成,将所述天线装置(34)的所述连接端(46)与电连接线路(27)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局部线圈(26),
其中将所述天线装置(34)的至少一部分相互地引导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填充元件(35)和/或底层(37)中的缝隙,其中借助于在所述缝隙中的相互引导避免所述天线装置(34)在所述局部线圈(26)内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局部线圈(26),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填充元件(35)和/或所述局部线圈(26)的底层(37)具有保持结构,所述保持结构构成用于,将电子电路保持在预确定的位置中。
9.一种磁共振系统,所述磁共振系统包括磁共振设备(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线圈(26)和电连接线路(27),其中所述电连接线路(27)与所述天线装置(34)的连接端(46)和所述磁共振设备(10)电连接,并且所述电连接线路设计用于,在所述磁共振设备(10)与所述天线装置(34)之间建立信号连接。
10.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局部线圈(26)的方法,其中所述局部线圈(30)具有至少一个框架元件(31g,31h),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与所述第一外壳(32)和所述第二外壳(33)材料配合地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外壳(32)与所述第二外壳(33)间隔开,其中所述第一外壳(32)、所述第二外壳(33)和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31g,31h)包围中间空间(38),在所述中间空间中嵌入有所述天线装置(34)和所述至少一个填充元件(35),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将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31g,31h)定位在所述第一外壳(32)处,并且将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31g,31h)与所述第一外壳(32)连接(S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31g,31h)包围所述中间空间(38)的侧表面,并且其中所述中间空间(38)在朝向所述第一外壳(32)的方向上由所述第一外壳(32)限界,
·将所述天线装置(34)定位(S3)在所述中间空间(38)中,
·将所述至少一个填充元件(35)定位在所述中间空间(38)中,并且使所述至少一个填充元件(35)与所述第一外壳(32)和/或所述天线装置(34)的表面和/或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31g,31h)接触(S4),
·将所述第二外壳(33)定位在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31g,31h)和所述至少一个填充元件(35)处,并且将所述第二外壳(33)与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31g,31h)连接(S5),
·切出(S6)所述至少一个通风开口(42)和/或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31g,31h)的边缘区域,其中所述切出包括分离任意成形的体积元件,其中所切出的体积元件具有所述第一外壳(32)的一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外壳(33)的一部分和/或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31g,31h)的一部分,
·执行(S7)接合方法,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31g,31h)与所述第一外壳(32)和所述第二外壳(33)沿着所述局部线圈(26)的环周面(36)和/或所述至少一个通风开口(42)的内面(39)材料配合地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具有如下步骤:
·将底层(37)定位在所述中间空间(38)中,并且使所述底层(37)与所述第一外壳(32)接触(S2)。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
其中至少所述第一外壳(32)和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31g,31h)具有孔(44)的布置,所述孔的布置与安装结构(50)的保持元件(51)的矩阵互补地设置,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31g,31h)定位在所述第一外壳(32)处时,借助于所述保持元件(51)的矩阵接合到所述孔(44)的布置中,至少所述第一外壳(32)和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31g,31h)在预确定的相对位置中相对于彼此取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孔(44)的布置定位在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31g,31h)的边缘区域中和/或所述至少一个通风开口(42)的区域中,并且在切出(S6)所述至少一个通风开口(42)和/或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31g,31h)的边缘区域时分离。
14.一种用于以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线圈(26)的工具,
其中所述工具具有带有保持元件(51)的矩阵的安装结构(50),其中至少所述第一外壳(32)和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元件(31g,31h)能借助于所述孔(44)的布置定位在所述保持元件(51)的矩阵处,并且能在预确定的相对位置中相对于彼此取向。
CN202110643420.1A 2020-06-10 2021-06-09 局部线圈,磁共振系统,用于制造局部线圈的方法和工具 Active CN1137775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207255.8A DE102020207255B4 (de) 2020-06-10 2020-06-10 Flexible Lokalspule für ein Magnetresonanzsystem zur Erhöhungdes Patientenkomforts und Verfahren und Werkzeug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DE102020207255.8 2020-06-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7541A CN113777541A (zh) 2021-12-10
CN113777541B true CN113777541B (zh) 2024-04-26

Family

ID=78718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3420.1A Active CN113777541B (zh) 2020-06-10 2021-06-09 局部线圈,磁共振系统,用于制造局部线圈的方法和工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94568B2 (zh)
CN (1) CN113777541B (zh)
DE (1) DE102020207255B4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05120A1 (de) * 2004-02-02 2005-08-18 Siemens Ag Lokalspuleneinheit zur Verwendung in einem Magnetresonanzgerät
CN101361658A (zh) * 2007-07-05 2009-02-11 西门子公司 在磁共振仪中固定局部线圈的装置和支架
CN101625401A (zh) * 2008-07-09 2010-01-13 西门子公司 组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磁共振装置、部件和局部线圈
CN102288930A (zh) * 2010-06-21 2011-12-21 西门子公司 局部线圈及构造方法、磁共振仪及测量磁共振信号的方法
DE102011007065A1 (de) * 2011-04-08 2012-10-1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mpfangsspule und Lokalspule für Magnetresonanzanwendungen
DE102011079564A1 (de) * 2011-07-21 2013-01-24 Siemens Ag MRT Lokalspule
CN102998641A (zh) * 2011-09-15 2013-03-27 西门子公司 带有重叠线圈元件的磁共振线圈、磁共振装置和方法
CN103208671A (zh) * 2012-01-17 2013-07-17 西门子公司 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弹性天线系统
CN203385841U (zh) * 2013-05-08 2014-01-08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线圈
CN104771168A (zh) * 2014-01-10 2015-07-15 西门子公司 用于产生乳房图像的磁共振断层系统
DE102015224969A1 (de) * 2015-12-11 2017-06-14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Anpassbare Schulterspule
CN108072854A (zh) * 2016-11-17 2018-05-25 西门子保健有限责任公司 包括柔性局部线圈和刚性局部线圈的线圈装置
CN207867013U (zh) * 2016-07-13 2018-09-14 西门子保健有限责任公司 局部线圈矩阵和带有局部线圈矩阵的磁共振断层成像设备
CN108761362A (zh) * 2017-04-04 2018-11-06 西门子保健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在通过磁共振成像辅助介入时使用的局部线圈装置
CN108802639A (zh) * 2017-04-26 2018-11-13 西门子保健有限责任公司 可调整的局部线圈装置
CN208607345U (zh) * 2017-04-12 2019-03-15 西门子保健有限责任公司 磁共振断层扫描仪
CN210142178U (zh) * 2017-11-24 2020-03-13 西门子保健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磁共振应用的局部线圈阵列
CN110895319A (zh) * 2018-09-12 2020-03-20 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可适配的磁共振局部线圈
CN210442501U (zh) * 2018-06-12 2020-05-01 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具有线缆固持装置的磁共振局部线圈和磁共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12404A1 (de) * 2006-03-17 2007-09-20 Siemens Ag Magnetresonanzanlage
US20170067973A1 (en) * 2015-09-03 2017-03-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il assembl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DE102017210420B4 (de) 2017-06-21 2019-07-04 Leidel & Kracht Schaumstoff-Technik GmbH MR-Spulenanordnung mit biegsamer Spulenabstandsschicht
US10983185B2 (en) 2017-11-22 2021-04-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F coil array for an MRI system
DE102018216365A1 (de) * 2018-09-25 2020-03-26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Umhüllung für eine MR-Lokalspule
DE102018218380A1 (de) 2018-10-26 2020-04-30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Mehrschichtige MR-Lokalspule
US11500048B2 (en) * 2019-01-23 2022-11-15 Inkspace Imaging, Inc. Flexible resonant trap circuit
US11519979B2 (en) * 2019-02-27 2022-12-06 GE Precision Healthcar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abdominal radio frequency coil for MR imaging
DE102019203472B3 (de) * 2019-03-14 2020-07-09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MR-Oberflächenspule
DE102019203628B4 (de) 2019-03-18 2023-01-12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MR-Lokalspule mit verbesserter Kante, entsprechendes Werkzeu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S20200408860A1 (en) * 2019-06-26 2020-12-3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s for a radio frequency coil assembly
US11630173B2 (en) * 2019-08-20 2023-04-18 GE Precision Healthcare LLC Radio frequency coil unit with pressure reservoir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05120A1 (de) * 2004-02-02 2005-08-18 Siemens Ag Lokalspuleneinheit zur Verwendung in einem Magnetresonanzgerät
CN101361658A (zh) * 2007-07-05 2009-02-11 西门子公司 在磁共振仪中固定局部线圈的装置和支架
CN101625401A (zh) * 2008-07-09 2010-01-13 西门子公司 组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磁共振装置、部件和局部线圈
CN102288930A (zh) * 2010-06-21 2011-12-21 西门子公司 局部线圈及构造方法、磁共振仪及测量磁共振信号的方法
DE102010024432A1 (de) * 2010-06-21 2011-12-2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Lokalspule, Magnetresonanzgerät, Verfahren zum Aufbau einer Lokalspule und Verfahren zum Messen von Magnetresonanzsignalen
DE102011007065A1 (de) * 2011-04-08 2012-10-1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mpfangsspule und Lokalspule für Magnetresonanzanwendungen
DE102011079564A1 (de) * 2011-07-21 2013-01-24 Siemens Ag MRT Lokalspule
CN102998641A (zh) * 2011-09-15 2013-03-27 西门子公司 带有重叠线圈元件的磁共振线圈、磁共振装置和方法
CN103208671A (zh) * 2012-01-17 2013-07-17 西门子公司 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弹性天线系统
CN203385841U (zh) * 2013-05-08 2014-01-08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线圈
CN104771168A (zh) * 2014-01-10 2015-07-15 西门子公司 用于产生乳房图像的磁共振断层系统
DE102015224969A1 (de) * 2015-12-11 2017-06-14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Anpassbare Schulterspule
CN207867013U (zh) * 2016-07-13 2018-09-14 西门子保健有限责任公司 局部线圈矩阵和带有局部线圈矩阵的磁共振断层成像设备
CN108072854A (zh) * 2016-11-17 2018-05-25 西门子保健有限责任公司 包括柔性局部线圈和刚性局部线圈的线圈装置
CN108761362A (zh) * 2017-04-04 2018-11-06 西门子保健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在通过磁共振成像辅助介入时使用的局部线圈装置
CN208607345U (zh) * 2017-04-12 2019-03-15 西门子保健有限责任公司 磁共振断层扫描仪
CN108802639A (zh) * 2017-04-26 2018-11-13 西门子保健有限责任公司 可调整的局部线圈装置
CN210142178U (zh) * 2017-11-24 2020-03-13 西门子保健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磁共振应用的局部线圈阵列
CN210442501U (zh) * 2018-06-12 2020-05-01 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具有线缆固持装置的磁共振局部线圈和磁共振装置
CN110895319A (zh) * 2018-09-12 2020-03-20 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可适配的磁共振局部线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89398A1 (en) 2021-12-16
DE102020207255A1 (de) 2021-12-16
DE102020207255B4 (de) 2022-03-10
US11994568B2 (en) 2024-05-28
CN113777541A (zh) 2021-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4053B (zh) 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具有可拆卸搭接板的柔性射频线圈阵列
US10641849B2 (en) Size-variable local coil matrix with variable decoupling
US4816765A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quadrature coil system
US8324899B2 (en) MR coil with fiber optical connection
US9547054B2 (en) Receiving coil and local coil for magnetic resonance applications with adjustable lugs
CN1896763B (zh) 射频接收线圈装置和磁共振成像装置
US9134389B2 (en) MR coil with movable antenna elements
WO2014112520A1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rfコイル装置
US7053617B2 (en) Integrated electronic RF shielding apparatus for an MRI magnet
JP6073606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デジタル無線通信装置
EP0273484A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stacked surface coil system
CN113777541B (zh) 局部线圈,磁共振系统,用于制造局部线圈的方法和工具
US10698045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coil arrangement with adaptive coil spacing layer
US10184999B2 (en) RF coil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RF coil
US20160349337A1 (en) Radio frequency surface coil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JP3789482B2 (ja) 磁気共鳴信号を検出するrf測定コイルシステム用複合回路
EP3242140B1 (en) Multi-frequenc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KR102290276B1 (ko) Rf 표면 코일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기공명영상 시스템
CN215297643U (zh) 射频线圈组件和磁共振设备
CN216569931U (zh) 局部线圈和磁共振系统
RU198926U1 (ru) Беспроводная радиочастотная катушка на основе объёмных резонаторов для визуализации молочных желёз
JP3112702U (ja) 受信コイルおよび磁気共鳴撮影装置
CN112415449A (zh) 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具有压力贮存器的射频线圈单元
US11892531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antenna with wire structure embedded in foam
EP4083648A1 (en) Coil module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