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7441B - 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的雷击同跳测评方法和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的雷击同跳测评方法和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77441B
CN113777441B CN202110963666.7A CN202110963666A CN113777441B CN 113777441 B CN113777441 B CN 113777441B CN 202110963666 A CN202110963666 A CN 202110963666A CN 113777441 B CN113777441 B CN 1137774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tower
lightning
insulator string
s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636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77441A (zh
Inventor
艾上美
马御棠
张林华
潘浩
张红伟
黄浩
王勇
徐俊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xio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xio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xio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xio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6366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774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77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7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77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74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8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 G01R31/081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 G01R31/085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in 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lines, e.g. overhea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8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 G01R31/088Aspects of digital compu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的雷击同跳测评方法和平台,该方法首先模拟雷击输电线路杆塔塔顶,并进行雷击同跳电流阈值测试,其次计算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电流特性因子、计算考虑耦合地线高度因素的特征影响因子、耦合地线综合特征因子,最后得到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评估因子,并进行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评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开发一套计及耦合地线高度因素的输电线路雷击同跳测试平台,并提出了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因素的输电线路雷击同跳测评方法,可对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进行雷击同跳耐受性能的测试与评估。

Description

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的雷击同跳测评方法和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雷电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的雷击同跳测评方法和平台。
背景技术
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大趋势背景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成了电网公司追求的核心目标。雷电虽作为一种自然的放电现象,但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不仅频繁地引起单回输电线路跳闸,而且有时候会导致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发生雷击同跳,危害显著。此外,耦合地线作为一种常用的防雷措施,其架设的高度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过高或者过低都将影响防雷效果。因此,开发一套计及耦合地线高度因素的输电线路雷击同跳测试平台,并提出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因素的输电线路雷击同跳测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针对于输电线路系统防雷的研究主要依靠于仿真以及单回输电线路系统,而缺乏对输电线路系统耐雷性能的模拟测试系统以及雷击同跳故障的技术防范,更没有计及耦合地线高度影响下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故障的研究,因此提出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因素的输电线路雷击同跳测评方,并搭建测试平台,为评估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雷击同跳耐受特性、多回输电线路系统的防雷设计提供坚实基础,更是为今后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稳定性提供重要保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的雷击同跳测评方法和平台。
首先模拟雷击输电线路杆塔塔顶,并进行雷击同跳电流阈值测试,其次计算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电流特性因子、计算考虑耦合地线高度因素的特征影响因子、耦合地线综合特征因子,最后得到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评估因子,并进行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评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的雷击同跳测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模拟雷击输电线路杆塔塔顶,并进行雷击同跳电流阈值测试;
S2:计算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电流特性因子;
S3:计算考虑耦合地线高度因素的特征影响因子;
S4:计算耦合地线综合特征因子;
S5:计算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评估因子;
S6:更改耦合地线的离地高度,重复S1-S5,根据所述评估因子评估不同耦合地线离地高度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
进一步地,S1具体过程如下:
1.1、打开雷电流发生器,输出幅值雷电流至第一基杆塔的塔顶,无线电流传感器记录注入第一基杆塔塔顶的雷电流,并无线传输至无线接收模块,进而传输至上位机;同时若干高压差分探头分别测量两侧若干绝缘子串两端的过电压,并通过数据采集器传输至上位机上,上位机控制信号控制器关闭雷电流发生器,并判断两侧若干绝缘子串是否发生闪络;
1.2、若有绝缘子串发生闪络,则通过信号控制器使雷电流发生器输出的雷电流幅值减小ΔI,再次打开雷电流发生器,重复上述1.1,直到绝缘子串均不发生闪络,转至下述1.3的方法,确定雷击同跳电流阈值;
1.3、若发现绝缘子串均未闪络,则通过信号控制器使雷电流发生器输出的雷电流幅值增加ΔI,再次打开雷电流发生器,重复上述1.1,直到发现一侧绝缘子串一中至少有1个绝缘子串发生闪络,同时另一侧绝缘子串中至少有1个绝缘子串发生闪络,则将这一次测得的雷电流幅值作为雷击同跳电流阈值。
进一步地,S2具体过程如下:
计算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电流特性因子k1
式中,Ic为S1测得的雷电流幅值,L为接地装置导体的总长度,ρ为土壤电阻率,h为接地装置埋深,d为接地装置导体的直径,α为雷电流分流系数,K为经电晕校正后的耦合系数。
进一步地,S3具体过程如下:
计算考虑耦合地线高度因素的特征影响因子k2
k2=(-4.396ho+0.20645ho 2-0.00243ho 3)530lj+70985.02lj (2)
式中,ho为耦合地线离地高度,lj为绝缘子串长度。
进一步地,S4具体过程如下:
计算耦合地线综合特征因子k:
式中,Lgt为杆塔的等效电感,hd为输电导线的平均高度。
进一步地,S4:计算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评估因子β:
若β∈(0,e),则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为差,需要进行线路优化改造;若β∈[e,+∞),则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为优。
本发明还涉及的计及耦合地线高度的雷击同跳测评平台,该测试平台包括雷电流发生器、数据测量分析控制模块、无线电流传感器、同轴电缆、第一基杆塔、第二基杆塔、第三基杆塔、A相线路一、B相线路一、C相线路一、A相线路二、B相线路二、C相线路二、避雷线、耦合地线;
所述雷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同轴电缆连接至第一基杆塔的塔顶,无线电流传感器套接在同轴电缆上;
所述避雷线分别将第一基杆塔、第二基杆塔、第三基杆塔串接起来;
所述耦合地线分别将第一基杆塔、第二基杆塔、第三基杆塔串接起来,且耦合地线的离地高度同时低于C相线路二和C相线路一的离地高度;
所述的测试平台中第一基杆塔包括杆塔主体一、A相绝缘子串一、B相绝缘子串一、C相绝缘子串一、A相绝缘子串二、B相绝缘子串二、C相绝缘子串二、接地引下线、接地装置;A相绝缘子串一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与A相线路一,B相绝缘子串一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与B相线路一,C相绝缘子串一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与C相线路一;A相绝缘子串二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与A相线路二,B相绝缘子串二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与B相线路二,C相绝缘子串二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与C相线路二;杆塔主体一底部通过接地引下线一连接到接地装置一上。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测量分析控制模块包含高压差分探头一、高压差分探头二、高压差分探头三、高压差分探头四、高压差分探头五、高压差分探头六、数据采集器、无线接收模块、上位机、信号控制器;其中高压差分探头一、高压差分探头二、高压差分探头三、高压差分探头四、高压差分探头五、高压差分探头六分别接在A相绝缘子串一、B相绝缘子串一、C相绝缘子串一、A相绝缘子串二、B相绝缘子串二、C相绝缘子串二的两端,并通过数据采集器连接到上位机上;无线接收模块将无线电流传感器采集的电流传输至上位机;上位机通过控制信号控制器改变雷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电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平台效果显著,可对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进行雷击同跳耐受性能的测试;可评估同塔多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特性;为多回输电线路系统的防雷设计提供坚实基础,更是为今后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稳定性提供重要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计及耦合地线高度因素的输电线路雷击同跳测评平包括雷电流发生器6、数据测量分析控制模块17、无线电流传感器71、同轴电缆7、第一基杆塔21、第二基杆塔22、第三基杆塔23、A相线路一101、B相线路一102、C相线路一103、A相线路二111、B相线路二112、C相线路二113、避雷线8、耦合地线9。
雷电流发生器6的输出端通过同轴电缆7连接至第一基杆塔21的塔顶,无线电流传感器71套接在同轴电缆7上。避雷线8分别将第一基杆塔21、第二基杆塔22、第三基杆塔23串接起来。
耦合地线9分别将第一基杆塔21、第二基杆塔22、第三基杆塔23串接起来,且耦合地线9的离地高度同时低于C相线路二113和C相线路一103的离地高度。
测试平台中第一基杆塔21包括杆塔主体一15、A相绝缘子串一131、B相绝缘子串一132、C相绝缘子串一133、A相绝缘子串二141、B相绝缘子串二142、C相绝缘子串二143、接地引下线161、接地装置162;A相绝缘子串一131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15与A相线路一101,B相绝缘子串一132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15与B相线路一102,C相绝缘子串一133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15与C相线路一103;A相绝缘子串二141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15与A相线路二111,B相绝缘子串二142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15与B相线路二112,C相绝缘子串二143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15与C相线路二113;杆塔主体一15底部通过接地引下线一161连接到接地装置一162上。
测试平台中数据测量分析控制模块17包括高压差分探头一41、高压差分探头二42、高压差分探头三43、高压差分探头四44、高压差分探头五45、高压差分探头六46、数据采集器3、无线接收模块2、上位机1、信号控制器5。
其中,高压差分探头一41、高压差分探头二42、高压差分探头三43、高压差分探头四44、高压差分探头五45、高压差分探头六46分别接在A相绝缘子串一131、B相绝缘子串一132、C相绝缘子串一133、A相绝缘子串二141、B相绝缘子串二142、C相绝缘子串二143的两端,并通过数据采集器3连接到上位机1上;无线接收模块2将无线电流传感器71采集的电流传输至上位机1;上位机1通过控制信号控制器5改变雷电流发生器6的输出电压。
基于上述平台,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模拟雷击输电线路杆塔塔顶,并进行雷击同跳电流阈值测试:
1.1)、打开雷电流发生器6,输出幅值为I的雷电流至第一基杆塔21的塔顶,无线电流传感器71记录注入第一基杆塔21塔顶的雷电流,并无线传输至无线接收模块2,进而传输至上位机1;同时高压差分探头一41、高压差分探头二42、高压差分探头三43、高压差分探头四44、高压差分探头五45、高压差分探头六46分别测量A相绝缘子串一131、B相绝缘子串一132、C相绝缘子串一133、A相绝缘子串二141、B相绝缘子串二142、C相绝缘子串二143两端的过电压,并通过数据采集器3传输至上位机1上,上位机1控制信号控制器5关闭雷电流发生器6,并判断A相绝缘子串一131、B相绝缘子串一132、C相绝缘子串一133、A相绝缘子串二141、B相绝缘子串二142、C相绝缘子串二143是否发生闪络。
1.2)若有绝缘子串发生闪络,则通过信号控制器5使雷电流发生器6输出的雷电流幅值减小ΔI,再次打开雷电流发生器6,重复上述1.1),直到绝缘子串均不发生闪络,转至下述1.3)的方法,确定雷击同跳电流阈值。
1.3)、若发现绝缘子串均未闪络,则通过信号控制器5使雷电流发生器6输出的雷电流幅值增加ΔI,再次打开雷电流发生器6,重复上述1.1),直到发现A相绝缘子串一131、B相绝缘子串一132、C相绝缘子串一133中至少有1个绝缘子串发生闪络,同时A相绝缘子串二141、B相绝缘子串二142、C相绝缘子串二143中至少有1个绝缘子串发生闪络,则将这一次测得的雷电流幅值Ic作为雷击同跳电流阈值。
S2:计算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电流特性因子k1
式中,L为接地装置162导体的总长度,ρ为土壤电阻率,h为接地装置162埋深,d为接地装置162导体的直径,α为雷电流分流系数,K为经电晕校正后的耦合系数。
S3:计算考虑耦合地线高度因素的特征影响因子k2
k2=(-4.396ho+0.20645ho 2-0.00243ho 3)530lj+70985.02lj (6)
式中,ho为耦合地线9离地高度,lj为绝缘子串长度。
S4:计算耦合地线综合特征因子k:
式中,Lgt为杆塔的等效电感,hd为输电导线的平均高度;
S5:计算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评估因子β:
若β∈(0,e),则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为差,需要进行线路优化改造;若β∈[e,+∞),则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为优。
S6:更改耦合地线9的离地高度,重复S1-S5,可评估不同耦合地线离地高度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于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的雷击同跳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模拟雷击输电线路杆塔塔顶,并进行雷击同跳电流阈值测试;具体过程如下:
1.1、打开雷电流发生器,输出幅值雷电流至第一基杆塔的塔顶,无线电流传感器记录注入第一基杆塔塔顶的雷电流,并无线传输至无线接收模块,进而传输至上位机;同时若干高压差分探头分别测量两侧若干绝缘子串两端的过电压,并通过数据采集器传输至上位机上,上位机控制信号控制器关闭雷电流发生器,并判断两侧若干绝缘子串是否发生闪络;
1.2、若有绝缘子串发生闪络,则通过信号控制器使雷电流发生器输出的雷电流幅值减小ΔI,再次打开雷电流发生器,重复上述1.1,直到绝缘子串均不发生闪络,转至下述1.3的方法,确定雷击同跳电流阈值;
1.3、若发现绝缘子串均未闪络,则通过信号控制器使雷电流发生器输出的雷电流幅值增加ΔI,再次打开雷电流发生器,重复上述1.1,直到发现一侧绝缘子串一中至少有1个绝缘子串发生闪络,同时另一侧绝缘子串中至少有1个绝缘子串发生闪络,则将这一次测得的雷电流幅值作为雷击同跳电流阈值;
S2:计算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电流特性因子;具体过程如下:
计算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电流特性因子k1
式中,Ic为S1测得的雷电流幅值,L为接地装置导体的总长度,ρ为土壤电阻率,h为接地装置埋深,d为接地装置导体的直径,α为雷电流分流系数,K为经电晕校正后的耦合系数;
S3:计算考虑耦合地线高度因素的特征影响因子;
S4:计算耦合地线综合特征因子;
S5:计算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评估因子;
S6:更改耦合地线的离地高度,重复S1-S5,根据所述评估因子评估不同耦合地线离地高度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具体过程如下:
计算考虑耦合地线高度因素的特征影响因子k2
k2=(-4.396ho+0.20645ho 2-0.00243ho 3)530lj+70985.02lj(2)
式中,ho为耦合地线离地高度,lj为绝缘子串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具体过程如下:
计算耦合地线综合特征因子k:
式中,Lgt为杆塔的等效电感,hd为输电导线的平均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计算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评估因子β:
若β∈(0,e),则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为差,需要进行线路优化改造;若β∈[e,+∞),则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为优。
5.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的雷击同跳测评平台,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测试平台包括雷电流发生器、数据测量分析控制模块、无线电流传感器、同轴电缆、第一基杆塔、第二基杆塔、第三基杆塔、A相线路一、B相线路一、C相线路一、A相线路二、B相线路二、C相线路二、避雷线、耦合地线;
所述雷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同轴电缆连接至第一基杆塔的塔顶,无线电流传感器套接在同轴电缆上;
所述避雷线分别将第一基杆塔、第二基杆塔、第三基杆塔串接起来;
所述耦合地线分别将第一基杆塔、第二基杆塔、第三基杆塔串接起来,且耦合地线的离地高度同时低于C相线路二和C相线路一的离地高度;
所述的测试平台中第一基杆塔包括杆塔主体一、A相绝缘子串一、B相绝缘子串一、C相绝缘子串一、A相绝缘子串二、B相绝缘子串二、C相绝缘子串二、接地引下线、接地装置;A相绝缘子串一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与A相线路一,B相绝缘子串一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与B相线路一,C相绝缘子串一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与C相线路一;A相绝缘子串二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与A相线路二,B相绝缘子串二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与B相线路二,C相绝缘子串二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与C相线路二;杆塔主体一底部通过接地引下线一连接到接地装置一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评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测量分析控制模块包含高压差分探头一、高压差分探头二、高压差分探头三、高压差分探头四、高压差分探头五、高压差分探头六、数据采集器、无线接收模块、上位机、信号控制器;其中高压差分探头一、高压差分探头二、高压差分探头三、高压差分探头四、高压差分探头五、高压差分探头六分别接在A相绝缘子串一、B相绝缘子串一、C相绝缘子串一、A相绝缘子串二、B相绝缘子串二、C相绝缘子串二的两端,并通过数据采集器连接到上位机上;无线接收模块将无线电流传感器采集的电流传输至上位机;上位机通过控制信号控制器改变雷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电压。
CN202110963666.7A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的雷击同跳测评方法和平台 Active CN1137774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3666.7A CN113777441B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的雷击同跳测评方法和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3666.7A CN113777441B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的雷击同跳测评方法和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7441A CN113777441A (zh) 2021-12-10
CN113777441B true CN113777441B (zh) 2024-04-09

Family

ID=78838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63666.7A Active CN113777441B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的雷击同跳测评方法和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7744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0140A (zh) * 2005-10-28 2006-05-10 清华大学 判定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全线路、多参数综合优化方法
CN102854415A (zh) * 2012-08-06 2013-01-02 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区域电网线路雷击闪络风险评估方法
CN209961868U (zh) * 2018-12-24 2020-01-17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一种接地网逆向短距测量线路分流结构
CN110907773A (zh) * 2019-12-03 2020-03-2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雷击输电线路耐雷水平测评方法
WO2021109634A1 (zh) * 2019-12-03 2021-06-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计及线路土壤电阻率差异化的雷击跳闸率试验方法
CN113222260A (zh) * 2021-05-19 2021-08-06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预测模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0140A (zh) * 2005-10-28 2006-05-10 清华大学 判定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全线路、多参数综合优化方法
CN102854415A (zh) * 2012-08-06 2013-01-02 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区域电网线路雷击闪络风险评估方法
CN209961868U (zh) * 2018-12-24 2020-01-17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一种接地网逆向短距测量线路分流结构
CN110907773A (zh) * 2019-12-03 2020-03-2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雷击输电线路耐雷水平测评方法
WO2021109634A1 (zh) * 2019-12-03 2021-06-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计及线路土壤电阻率差异化的雷击跳闸率试验方法
CN113222260A (zh) * 2021-05-19 2021-08-06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预测模型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耦合地线架设方式对22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反击防雷效果的研究;张思寒;;电瓷避雷器;20160215(第01期);正文第106-109页,图1-12,表1-13 *
高海拔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技术;杨文波;雷梦飞;史良池;张锦云;吴增明;;云南电力技术;20131015(第0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7441A (zh) 2021-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09630A1 (zh)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雷击输电线路耐雷水平测评方法
CN110865269B (zh)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测评方法
CN110865271B (zh) 计及线路土壤电阻率差异化的雷击跳闸率试验方法
CN110865266B (zh) 一种十字型接地装置的输电线路耐雷水平试验方法
CN102435918A (zh) 接地装置雷电冲击特性的大电流户外真型模拟试验方法
CN111948482B (zh) 计及温度与土壤类型的接地极频率敏感特性试验评估方法
CN112924817A (zh)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配电网故障精确定位方法
CN109459660B (zh) 一种配网单相断线故障选线方法
CN110865270B (zh) 雷击下220kV输电线路反击跳闸率测试方法
CN110865268B (zh) 低土壤电阻率地区输电杆塔雷击跳闸率测试方法
CN108761184B (zh) 一种基于雷电冲击的铁塔电位分布及阻抗特性测试方法
CN113777441B (zh) 一种计及耦合地线高度的雷击同跳测评方法和平台
CN112098758B (zh) 用于特高压直流深井接地极的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CN112285426B (zh) 杆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测试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3884825B (zh) 一种110kV输电线路雷击同跳耐受性能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4111438B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误差测试试验中一次大电流回路监控方法
CN110865265B (zh) 一种山地地区输电线路反击跳闸率测试方法
CN110865267B (zh) 一种110kV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评估方法
CN109557380A (zh) 一种油气库接地电阻在线监测装置
CN114184766B (zh) 一种基于腐蚀离子的接地网土壤危害特性评估平台及方法
CN113219237B (zh) 基于零模电压梯度值的配电网接地故障时刻标定方法
CN114943198A (zh) 一种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雷击过电压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866314A (zh) 在线检测输电线路不良绝缘子的方法
CN114778956A (zh) 考虑盐水影响因素的海边变电站套管绝缘性能评估方法
CN116298718A (zh) 一种高压电缆绝缘在线监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