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6588A - 一种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76588A
CN113776588A CN202111031708.XA CN202111031708A CN113776588A CN 113776588 A CN113776588 A CN 113776588A CN 202111031708 A CN202111031708 A CN 202111031708A CN 113776588 A CN113776588 A CN 113776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fixing device
vision camera
detection
batter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317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磊
王士对
李�浩
余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eep Percep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eep Percep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eep Percep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eep Percep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776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658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MCOUNTING MECHANISMS; COUNTING OF OBJ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M1/00Design featur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G06M1/27Design featur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for representing the result of count in the form of electric signals, e.g. by sensing markings on the counter drum
    • G06M1/272Design featur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for representing the result of count in the form of electric signals, e.g. by sensing markings on the counter drum using photoelectr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包括:机架、传输机构、升降机构、上料机构、下料机构、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和第三检测机构,上料机构的机械手用于将电池电芯抓取到传输机构上,传输机构用于传输电池电芯,升降机构用于升降电池电芯,第一检测机构用于对电池电芯的第一极耳进行检测,第二检测机构用于对电池电芯的表面进行检测,第三检测机构用于对电池电芯的第二极耳进行检测,下料机构的机械手用于将传输机构上的电池电芯取下。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公开的装置能够自动实现电池电芯的上料及下料,并能够自动检测电池电芯是否存在问题,无需人工操作,效率高,且不会存在误检的情况,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电芯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电池电芯设有极耳部,极耳部就是从电池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通俗的说就是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一个电池电芯会延伸出两个极耳部,极耳部作为电池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而极耳部包括有多片极耳。
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电池电芯的极耳的片数是否正确以及极耳是否存在折叠情况是直接关系到锂电池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检测电池电芯的极耳的片数是否正确以及极耳是否存在折叠情况。
然而,传统方式中,主要是依赖人工检测电池电芯是否存在有问题,即通过人眼观察完成,而人眼检测的效率低下,且容易存在误检的情况,影响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传输机构、升降机构、上料机构、下料机构、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以及第三检测机构,所述机架设有上料口以及下料口,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下料机构均包括有机械手以及机械手调节组件,所述上料机构的机械手用于通过所述上料口将电池电芯抓取到所述传输机构上,所述传输机构用于传输所述电池电芯,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升降所述传输机构上的所述电池电芯,所述第二检测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与所述第三检测机构之间,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用于对所述电池电芯的第一极耳进行检测,所述第二检测机构用于对所述电池电芯的表面进行检测,所述第三检测机构用于对所述电池电芯的第二极耳进行检测,所述下料机构的机械手用于将所述传输机构上的所述电池电芯抓取到所述下料口中。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传输带以及第二传输带,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带与所述第二传输带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固定板以及三个升降气缸,所述气缸固定板设置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下方,三个所述升降气缸间隔设置于所述气缸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架以及限位条,所述固定架靠近所述传输机构设置,所述限位条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限位条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第三固定装置、第一视觉相机、第二视觉相机以及第一棱镜,所述第一视觉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二视觉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一棱镜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一视觉相机用于拍摄所述第一极耳的一侧,所述第一棱镜的镜面用于反射所述第一极耳的相对另一侧,所述第二视觉相机用于拍摄所述第一棱镜的镜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第四固定装置、第五固定装置、第三视觉相机、第四视觉相机、第五视觉相机以及第六视觉相机,所述第四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五固定装置分别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三视觉相机与所述第四视觉相机分别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装置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五视觉相机与所述第六视觉相机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五固定装置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三视觉相机与所述第五视觉相机用于拍摄所述电池电芯的上表面,所述第四视觉相机与所述第六视觉相机用于拍摄所述电池电芯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检测机构包括第六固定装置、第七固定装置、第八固定装置、第七视觉相机、第八视觉相机以及第二棱镜,所述第七视觉相机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装置上,所述第八视觉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七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二棱镜设置于所述第八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七视觉相机用于拍摄所述第二极耳的一侧,所述第二棱镜的镜面用于反射所述第二极耳的相对另一侧,所述第八视觉相机用于拍摄所述第二棱镜的镜面。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下料机构还均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机械手调节组件包括x轴调节组件、y轴调节组件、z轴调节组件以及旋转组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x轴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z轴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x轴调节组件上,所述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z轴调节组件上,所述y轴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组件上,所述机械手设置于所述y轴调节组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下料机构还均包括有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y轴调节组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极耳位于所述电池电芯的同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所公开的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能够利用上料机构实现电池电芯的上料,并利用下料机构实现电池电芯的下料,并通过多个检测机构对电池电芯进行检测,以实现自动检测电池电芯的极耳的片数是否正确以及极耳是否存在折叠情况,以检测电池电芯是否存在问题,无需人工操作,采用视觉相机代替人工识别,效率高,且不会存在误检的情况,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的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第二检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的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的第四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第一检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第一检测结构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第一检测结构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1中第一检测结构的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中第三检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第三检测结构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5中第三检测结构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电池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18,该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00、传输机构 50、升降机构60、上料机构、下料机构、第一检测机构20、第二检测机构30以及第三检测机构40。
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00设有上料口1001以及下料口1002,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电池电芯通过传送带传送,而机架100处于传送带的上方,电池电芯200可以从上料口1001输送至传输机构50中,且传输机构50上的电池电芯200可以从下料口1002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电芯200设有第一极耳2001与第二极耳2002,其中第一极耳2001与第二极耳2002位于电池电芯200的同一侧。
优选地,上料机构用于通过上料口1001将电池电芯200抓取到传输机构50的一端上,下料机构用于将传输机构50上的电池电芯200抓取到下料口1002中,以实现下料。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均包括有机械手以及机械手调节组件。
优选地,上料机构的机械手用于通过上料口1001将电池电芯抓取到传输机构50上。下料机构的机械手用于将传输机构50上的电池电芯 200抓取到下料口1002中。
传输机构50用于传输电池电芯200,具体地,传输机构50用将放置在传输机构50的一端上的电池电芯200输送至传输机构50的另一端上。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结构5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传输带501以及第二传输带502,应理解,第一传输带501以及第二传输带502同步转动。
升降机构60用于升降传输机构50上的电池电芯,具体地,升降机构60用于将传输机构50上的电池电芯抬升至第一检测机构20、第二检测机构30以及第三检测机构40中,以通过第一检测机构20、第二检测机构30以及第三检测机构40分别对电池电芯200进行检查。
优选地,升降结构60设置于第一传输带501与第二传输带502之间,以通过,升降结构60将盛放在第一传输带501与第二传输带502 上的电池电芯200抬升及放下。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结构60包括气缸固定板601以及三个升降气缸602,其中气缸固定板601设置于传输结构50的下方,三个升降气缸 602间隔设置于气缸固定板601上。应理解,气缸固定板601以及三个升降气缸602均是设置在第一传输带501与第二传输带502之间的,而升降气缸602的伸缩杆是朝向上的,以通过升降气缸602的伸缩杆举起第一传输带501与第二传输带502上的电池电芯200。
应理解,本实施例的升降结构50的气缸固定板601上的三个升降气缸602是分别单独将传输结构60上的电池电芯200抬升至第一检测结构20、第二检测结构30和第三检测结构40进行检查的。
进一步的,升降气缸602的伸缩杆设有用于支撑电池电芯200的支撑杆603,以通过支撑杆603平稳升降电池电芯200。
进一步的,该升降结构60还包括固定架604以及限位条605,其中固定架604靠近传输结构50设置,而限位条605设置于固定架605上,且限位条605位于传输结构50的上方,以通过限位条605挡住电池电芯200,使得电池电芯200无法进行上升。
应理解,固定架604包括设置在传输结构50一侧的竖直板和设置在竖直板的顶部且与竖直板垂直设置的水平板,水平板处于传输结构50 的上方,且限位条605设置在水平板的底面。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限位条605呈长条状设置,沿着传输结构50的长度方向设置,而固定架604的数量有多个,多个固定架604 间隔设置,而限位条605是设置在多个固定架605上的,即限位条605 是固定设置在多个固定架605的水平板的底面的。
第一检测机构20用于对电池电芯200的第一极耳2001进行检测。
第二检测机构30用于对电池电芯200的表面进行检测。
第三检测机构40用于对电池电芯200的第二极耳2002进行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机构30位于第一检测机构20与第三检测机构40之间。优选地,第一检测结构20靠近传输结构50的一端设置,第三检测结构40靠近传输结构50的另一端设置。
第一检测结构20包括第一固定装置201、第二固定装置202、第三固定装置203、第一视觉相机204、第二视觉相机205以及第一棱镜206。
第一视觉相机204设置于第一固定装置201上。优选地,第一视觉相机204用于拍摄电池电芯200的第一极耳2001的一侧。应理解,第一固定装置201和第一视觉相机204是设置在传输结构50的一端的一侧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装置201包括第一固定板2011以及第一滑块2012,其中第一固定板2011设有第一滑轨2013,第一滑块2012 设置于第一滑轨2013上。优选地,第一滑轨2013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011 的顶部,第一滑块2012可滑动设置于第一滑轨2013上。
优选地,第一视觉相机204设置于第一滑块2012上,使得可以通过第一滑块2012带动第一视觉相机204移动,以方便调节第一视觉相机204与电池电芯200的第一极耳的距离。
第二视觉相机205设置于第二固定装置202上。
第一棱镜206设置于第三固定装置202上。优选地,第一棱镜206 的镜面用于反射电池电芯200的极耳的相对另一侧2002。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视觉相机205用于拍摄第一棱镜206的镜面,从而能够进一步拍摄到电池电芯200的第一极耳2001的相对另一侧。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视觉相机204和第二视觉相机205 主要是用于拍摄电池电芯200的第一极耳2001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装置202包括第一底板2021、第二滑块 2022、第三滑块2023以及第二固定板2024,其中第一底板2021上设有第二滑轨2025,第二滑块2022设置于第二滑轨2025上,使得第二滑块 2022可以在第二滑轨2025上滑动。
进一步的,第二滑块2022设有第三滑轨2026,第三滑轨2026与第二滑轨2025两者方向垂直,其中第三滑块2023设置于第三滑轨2026 上,使得第三滑块2023可以在第三滑轨2026上移动。
进一步的,第二固定板2024设置于第三滑块2023上,使得第二固定板2024跟随第三滑块2023同步移动。优选地,第二视觉相机205设置于第二固定板2024上,使得可以通过第二固定板2024带动第二视觉相机205移动。
优选地,第二视觉相机205设置于第二固定板2024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装置203包括第三固定板2031、第四固定板2032以及第一棱镜驱动气缸2033,其中第三固定板2031设置于第二固定板2024上,第一棱镜驱动气缸2033设置于第三固定板2031上,第一棱镜驱动气缸2033与第四固定板2032连接,第一棱镜206设置于第四固定板2032上。
具体地,第三固定板2031与第二固定板2024垂直设置,而第一棱镜驱动气缸2033设置于第三固定板2031远离第二固定板2024的一端上,第四固定板2032的底端与第一棱镜驱动气缸2033的伸缩杆连接,第一棱镜206设置在第四固定板2032的顶部。应理解,第四固定板2032 与第二固定板2024平行间隔设置。
应理解,第一棱镜206的镜面是用于反射电池电芯200的第一极耳 2001的相对另一侧,而第一棱镜驱动气缸2033可以控制第一棱镜206 移动,方便调节第一棱镜206与电池电芯200的第一极耳2001的距离。
进一步的,该第一检测结构20还包括第一光源件207以及第一辅助固定装置,其中第一光源件207设置于第一辅助固定装置上,且第一光源件207用于进一步照亮电池电芯20。应理解,第一光源件207是比较靠近电池电芯20的,使得第一光源件207所产生的光线照射在电池电芯20上,使得第一视觉相机204和第二视觉相机205能够高清拍摄。
优选地,第一光源件207的数量为四个,第一辅助固定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辅助支架208以及第二辅助支架209,其中两个第一光源件207分别设置于第一辅助支架208的上下两端,剩余两个第一光源件 207分别设置于第二辅助支架209的上下两端。
优选地,第一辅助支架208靠近第一视觉相机204设置,使得第一辅助支架208上的两个第一光源件207能够辅助第一视觉相机204拍摄,而第二辅助支架209靠近第二视觉相机205设置,使得第二辅助支架209 上的两个第一光源件207能够辅助第二视觉相机205拍摄。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结构30具体包括第四固定装置3001、第五固定装置3002、第三视觉相机3003、第四视觉相机3004、第五视觉相机3005以及第六视觉相机3006。
第四固定装置3001与第五固定装置3002分别位于传输机构50的两侧,第三视觉相机3003与第四视觉相机3004分别设置于第四固定装置3001的上下两端,第五视觉相机3005与第六视觉相机3006分别设置于第五固定装置3002的上下两端。应理解,第三视觉相机3003与第五视觉相机3005相应用于拍摄电池电芯200的上表面,第四视觉相机 3004与第六视觉相机3006相应用于拍摄电池电芯200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第四固定装置3001具体包括有固定杆3007 以及第七固定板3008,第七固定板3008设有第四滑轨,固定杆3007滑动设置于第四滑轨上,第三视觉相机3003与第四视觉相机3004分别设置于固定杆3007的上下两端,从而能够方便移动调整第三视觉相机3003 与第四视觉相机3004的位置,以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第五固定装置 3002的具体结构可与上述第四固定装置3001相同,此处不作赘述。
第三检测结构40包括第六固定装置401、第七固定装置402、第八固定装置403、第七视觉相机404、第八视觉相机405以及第二棱镜406。
第七视觉相机404设置于第六固定装置401上。优选地,第七视觉相机404用于拍摄电池电芯200的第二极耳2002的一侧。应理解,第七视觉相机404和第六固定装置401是设置在传输结构50的另一端的一侧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固定装置401包括第一支撑板4011以及第四滑块4012,其中第一支撑板4011设有第五滑轨4013,第四滑块4012 设置于第五滑轨4013上。优选地,第五滑轨4013设置在第一支撑板4011 的顶部,第四滑块4012可滑动设置于第五滑轨4013上。
优选地,第七视觉相机404设置于第四滑块4012上,使得可以通过第四滑块4012带动第七视觉相机404移动,以方便调节第七视觉相机404与电池电芯200的第二极耳2002的距离。
第八视觉相机405设置于第七固定装置402上。
第二棱镜406设置于第八固定装置403上。优选地,第二棱镜406 的镜面用于反射电池电芯200的第二极耳2002的相对另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八视觉相机405用于拍摄第二棱镜406的镜面,从而能够进一步拍摄到电池电芯200的第二极耳2002的相对另一侧。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七视觉相机404和第八视觉相机405 主要是用于拍摄电池电芯200的第二极耳2002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七固定装置402包括第二底板4021、第五滑块 4022、第六滑块4023以及第二支撑板4024,其中第二底板4021上设有第六滑轨4025,第五滑块4022设置于第六滑轨4025上,使得第五滑块 4022可以在第六滑轨4025上滑动。
进一步的,第五滑块4022设有第七滑轨4026,第七滑轨4026与第六滑轨4025两者方向垂直,其中第五滑块4022设置于第七滑轨4026 上,使得第五滑块4022可以在第七滑轨4026上移动。
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板4024设置于第五滑块4022上,使得第二支撑板4024跟随第五滑块4022同步移动。优选地,第八视觉相机405设置于第二支撑板4024上,使得可以通过第二支撑板4024带动第八视觉相机405移动。
优选地,第八视觉相机405设置于第二支撑板4024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八固定装置403包括第三支撑板4031、第四支撑板4032以及第二棱镜驱动气缸4033,其中第三支撑板4031设置于第二支撑板4024上,第二棱镜驱动气缸4033设置于第三支撑板4031上,第二棱镜驱动气缸4033与第四支撑板4032连接,第二棱镜406设置于第四支撑板4032上。
具体地,第三支撑板4031与第二支撑板4024垂直设置,而第二棱镜驱动气缸4033设置于第三支撑板4031远离第二支撑板4024的一端上,第四支撑板4032的底端与第二棱镜驱动气缸4033的伸缩杆连接,第二棱镜406设置在第四支撑板4032的顶部。应理解,第四支撑板4032 与第二支撑板4024平行间隔设置。
应理解,第二棱镜406的镜面是用于反射电池电芯200的第二极耳 2002的相对另一侧,而第二棱镜驱动气缸4033可以控制第二棱镜406 移动,方便调节第二棱镜406与电池电芯200的第二极耳2002的距离。
进一步的,该第三检测结构40还包括第二光源件407以及第二辅助固定装置,其中第二光源件407设置于第二辅助固定装置上,且第二光源件407用于进一步照亮电池电芯20。应理解,第二光源件407是比较靠近电池电芯20的,使得第二光源件407所产生的光线照射在电池电芯20上,使得第七视觉相机404和第八视觉相机405能够高清拍摄。
优选地,第二光源件407的数量为四个,第二辅助固定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辅助支架408以及第四辅助支架409,其中两个第二光源件407分别设置于第三辅助支架408的上下两端,剩余两个第二光源件 407分别设置于第四辅助支架409的上下两端。
优选地,第三辅助支架408靠近第七视觉相机404设置,使得第三辅助支架408上的两个第二光源件407能够辅助第七视觉相机404拍摄,而第四辅助支架409靠近第八视觉相机405设置,使得第四辅助支架409 上的两个第二光源件407能够辅助第八视觉相机405拍摄。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与所述下料机构还均包括有支撑架101以及压紧组件。
具体地,机械手调节组件包括x轴调节组件、y轴调节组件、z轴调节组件以及旋转组件,x轴调节组件设置于支撑架101上,z轴调节组件设置于x轴调节组件上,旋转组件设置于z轴调节组件上,y轴调节组件设置于旋转组件上,机械手与压紧组件均设置于y轴调节组件上。应理解,机械手用于抓取电池电芯、压紧组件用于压紧电池电芯,x轴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机械手在x轴左右方向的位置,y轴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机械手在y轴前后方向的位置,z轴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机械手在z轴上下方向的位置,旋转组件用于控制y轴调节组件的旋转。在通过机械手调节组件将机械手调节到合适位置后,机械手抓取电池电芯200,进一步通过机械手调节组件将电池电芯200移动到上料口1001或下料口 1002。
应理解,通过机械手对电池电芯进行抓取,压紧组件保证抓取的牢固性,且机械手调节组件能够实现机械手的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调节以及旋转调节,本发明能够实现自动抓取电池电芯,且机械手能够进行多向调节以便于电池电芯的抓取,极大地提高电池电芯的上下料效率,进而提高电池电芯的极耳检测效率。
本实施方式中,x轴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电机102、第一丝杆、第一调节板103以及第一滑动块104。第一调节板103设置于支撑架101上,第一调节板103设有第一升降结构滑轨,第一升降结构滑轨、第一丝杆沿支撑架101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第一电机102设置于第一调节板103 的一端,第一电机102与第一丝杆连接,第一滑动块104设置于第一滑轨上,第一滑动块104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可以理解,第一电机102 驱动第一丝杆进行转动,从而驱动第一滑动块104在第一升降结构滑轨上进行左右滑动。
本实施方式中,z轴调节组件包括第二电机105、第二丝杆、第二调节板106以及第二滑动块107。第二调节板106设有第二升降结构滑轨,第二升降结构滑轨与第二丝杆均呈竖直设置,第二调节板106与第一滑动块104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05设置于第二调节板106的顶部,第二电机105与第二丝杆连接,第二滑动块107设置于第二升降结构滑轨上,第二滑动块107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可以理解,第一滑动块104 可带动z轴调节组件整体进行左右移动;第二电机105驱动第二丝杆进行转动,从而驱动第二滑动块107在第二升降结构滑轨上进行上下滑动。
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组件包括第三电机108以及转盘,第三电机108 设置于第二滑动块107上,第三电机108与转盘啮合。可以理解,第二滑动块107可带动旋转组件整体进行上下移动;第三电机108可驱动转盘进行转动。
本实施方式中,y轴调节组件包括第三调节板109、第三滑动块110、第四滑动块111、第一气缸119以及第二气缸120。第三调节板109与转盘固定连接,第三调节板109设有第三升降结构滑轨,第三滑动块110 以及第四滑动块111均设置于第三升降结构滑轨上,第一气缸119与第二气缸120均设置于第三调节板109上,第三滑动块110与第一气缸119 连接,第四滑动块111与第二气缸120连接。可以理解,旋转组件可带动y轴调节组件整体进行旋转;第一气缸119驱动第三滑动块110在第三滑轨上进行前后滑动、第二气缸120驱动第四滑动块111在第三升降结构滑轨上进行前后滑动。
本实施方式中,机械手包括第一支板112以及第二支板113,第一支板112与第二支板113前后相对设置,第一支板112与第三滑动块110 固定连接,第二支板113与第四滑动块111固定连接。压紧组件包括第三气缸114、第四气缸115、第一压板116以及第二压板117,第一压板 116的顶部与第三气缸114连接,第二压板117的顶部与第四气缸115 连接,第一压板116靠近第一支板112设置,第二压板117靠近第二支撑板113设置,第三气缸114与第三滑动块110固定连接,第四气缸115 与第四滑动块111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第三滑动块110可带动第一支撑板112、第一气缸114以及第一压板116在第三升降结构滑轨上进行前后移动,第四滑动块111可带动第二支板113、第二气缸115以及第二压板117在第三升降结构滑轨上进行前后移动。第一压板116以及第二压板117用于支撑电池电芯118,第三气缸114用于控制第一压板116 的升降以压紧电池电芯118,第四气缸115用于控制第二压板117的升降以压紧电池电芯118。
当然,y轴调节组件的滑块数量也可为一个,机械手可相应采用单个抓爪的结构与单个滑块进行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还包括分别与传输机构50、升降机构60、上料机构、下料机构、第一检测机构20、第二检测机构30以及第三检测机构40电连接的主控制器,以通过主控制器对第一检测结构20、第二检测结构30、第三检测结构40、传输结构50 以及升降结构60进行控制,而控制原理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原理,在此不一一赘述。
综上,本发明所公开的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能够利用上料机构实现电池电芯的上料,并利用下料机构实现电池电芯的下料,并通过多个检测机构对电池电芯进行检测,以实现自动检测电池电芯的极耳的片数是否正确以及极耳是否存在折叠情况,以检测电池电芯是否存在问题,无需人工操作,采用视觉相机代替人工识别,效率高,且不会存在误检的情况,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传输机构、升降机构、上料机构、下料机构、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以及第三检测机构,所述机架设有上料口以及下料口,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下料机构均包括有机械手以及机械手调节组件,所述上料机构的机械手用于通过所述上料口将电池电芯抓取到所述传输机构上,所述传输机构用于传输所述电池电芯,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升降所述传输机构上的所述电池电芯,所述第二检测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与所述第三检测机构之间,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用于对所述电池电芯的第一极耳进行检测,所述第二检测机构用于对所述电池电芯的表面进行检测,所述第三检测机构用于对所述电池电芯的第二极耳进行检测,所述下料机构的机械手用于将所述传输机构上的所述电池电芯抓取到所述下料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传输带以及第二传输带,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带与所述第二传输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固定板以及三个升降气缸,所述气缸固定板设置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下方,三个所述升降气缸间隔设置于所述气缸固定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以及限位条,所述固定架靠近所述传输机构设置,所述限位条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限位条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第三固定装置、第一视觉相机、第二视觉相机以及第一棱镜,所述第一视觉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二视觉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一棱镜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一视觉相机用于拍摄所述第一极耳的一侧,所述第一棱镜的镜面用于反射所述第一极耳的相对另一侧,所述第二视觉相机用于拍摄所述第一棱镜的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第四固定装置、第五固定装置、第三视觉相机、第四视觉相机、第五视觉相机以及第六视觉相机,所述第四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五固定装置分别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三视觉相机与所述第四视觉相机分别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装置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五视觉相机与所述第六视觉相机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五固定装置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三视觉相机与所述第五视觉相机用于拍摄所述电池电芯的上表面,所述第四视觉相机与所述第六视觉相机用于拍摄所述电池电芯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检测机构包括第六固定装置、第七固定装置、第八固定装置、第七视觉相机、第八视觉相机以及第二棱镜,所述第七视觉相机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装置上,所述第八视觉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七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二棱镜设置于所述第八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七视觉相机用于拍摄所述第二极耳的一侧,所述第二棱镜的镜面用于反射所述第二极耳的相对另一侧,所述第八视觉相机用于拍摄所述第二棱镜的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下料机构还均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机械手调节组件包括x轴调节组件、y轴调节组件、z轴调节组件以及旋转组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x轴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z轴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x轴调节组件上,所述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z轴调节组件上,所述y轴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组件上,所述机械手设置于所述y轴调节组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下料机构还均包括有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y轴调节组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极耳位于所述电池电芯的同一侧。
CN202111031708.XA 2021-08-18 2021-09-03 一种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 Withdrawn CN1137765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399004 2021-08-18
CN202121939900 2021-08-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6588A true CN113776588A (zh) 2021-12-10

Family

ID=78841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31708.XA Withdrawn CN113776588A (zh) 2021-08-18 2021-09-03 一种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76588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0452A (zh) * 2022-01-25 2022-05-03 上海感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检测用连续式拍摄装置
CN114544651A (zh) * 2022-01-05 2022-05-27 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电芯自动检测装置
CN114894240A (zh) * 2022-05-20 2022-08-12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用于机械零件加工的生产线及其加工方法
CN115586191A (zh) * 2022-11-11 2023-01-10 苏州恒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电池的极耳叠层自动调整检测机构
CN115999927A (zh) * 2023-03-27 2023-04-25 超音速人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顶盖焊缺陷检测装置
WO2024045427A1 (zh) * 2022-08-30 2024-03-07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电芯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4651A (zh) * 2022-01-05 2022-05-27 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电芯自动检测装置
CN114544651B (zh) * 2022-01-05 2023-11-10 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电芯自动检测装置
CN114430452A (zh) * 2022-01-25 2022-05-03 上海感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检测用连续式拍摄装置
CN114430452B (zh) * 2022-01-25 2024-05-28 上海感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检测用连续式拍摄装置
CN114894240A (zh) * 2022-05-20 2022-08-12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用于机械零件加工的生产线及其加工方法
WO2024045427A1 (zh) * 2022-08-30 2024-03-07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电芯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CN115586191A (zh) * 2022-11-11 2023-01-10 苏州恒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电池的极耳叠层自动调整检测机构
CN115586191B (zh) * 2022-11-11 2023-03-14 苏州恒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电池的极耳叠层自动调整检测机构
CN115999927A (zh) * 2023-03-27 2023-04-25 超音速人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顶盖焊缺陷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76588A (zh) 一种电池同侧极耳检测装置
CN114018941B (zh) 一种电池电芯的双通道检测机构
CN114674832A (zh) 一种电池电芯同侧极耳检测机构
CN114354611B (zh) 一种电池电芯检测机构
CN218036354U (zh) 一种电池电芯检测机
CN114226288A (zh) 一种电芯贴胶合格自动检测的机构
CN114354615B (zh) 一种电池电芯检测装置
CN112573176A (zh) 一种抽屉式料盘供料装置
CN218297985U (zh) 一种电芯缺陷检测机
CN218766657U (zh) 一种检测电池电芯的极耳用的智能设备
CN115808419A (zh) 一种铜排鱼尾槽视觉检测方法及系统
CN216213635U (zh) 一种电芯用热压配对机
CN216144494U (zh) 一种手机屏幕检测装置
CN218726692U (zh) 一种电池电芯同侧极耳检测机构
CN115999927B (zh) 一种电池顶盖焊缺陷检测装置
CN220617466U (zh) 一种电池电芯上下料机构
CN110294315B (zh) 电芯加工装置及电芯移载机构
CN216376489U (zh) 一种电池电芯的双通道上下料机构
CN216911099U (zh) 锂离子电池注液量及保有量检测装置
CN219636345U (zh) 一种电芯多功能机械手
CN213200280U (zh) 一种下料装置
CN217946830U (zh) 一种方形动力电池卷绕机的下料装置
CN220144089U (zh) 一种ccd检测线材机
CN114354617B (zh) 一种电池电芯的检测装置
CN216705139U (zh) 一种电芯贴胶合格自动检测的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