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8816A - 一种美白组合物、美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美白组合物、美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68816A
CN113768816A CN202111142828.7A CN202111142828A CN113768816A CN 113768816 A CN113768816 A CN 113768816A CN 202111142828 A CN202111142828 A CN 202111142828A CN 113768816 A CN113768816 A CN 113768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itening
parts
phase
addition amount
ex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28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68816B (zh
Inventor
周雨叶
杨登亮
黄晓园
邓慧
李传茂
张伟杰
曾伟丹
张楚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anz Group Co Ltd
Guangzhou Keneng Cosmetic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anz Group Co Ltd
Guangzhou Keneng Cosmetic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anz Group Co Ltd, Guangzhou Keneng Cosmetic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anz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4282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688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68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8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68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8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67Vitamins
    • A61K8/673Vitamin B group
    • A61K8/675Vitamin B3 or vitamin B3 active, e.g. nicotinamide, nicotinic acid, nicotinyl aldehy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33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A61K8/36Carboxylic acids; Salts or anhydrid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2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for chemically bleaching or whiten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59Mixtures
    • A61K2800/592Mixtures of compounds complementing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日化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美白组合物、美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所提供的美白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美白组分0.01‑5份,其中,所述美白组分由丙酸和烟酰胺组成,所述丙酸与烟酰胺质量比为1:1~15。本发明的美白组合物,利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丙酸和烟酰胺搭配作为美白组分,美白组分能够很好的抑制皮肤黑色素的生成和色素沉积,实现美白效果。对应美白乳液,具有优异的美白性能。美白乳液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美白组合物、美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美白组合物、美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黑色素(Melanin)主要由人体皮肤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产生,它能减小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黑色素的含量及分布决定了皮肤的颜色。然而,黑色素在基底层的异常蓄积会造成色素沉着过度引起黑斑病、雀斑、老年斑等,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随着日用品开发技术的发展,为了防止皮肤变黑、斑点、雀斑等,达到美白效果,人们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减少黑色素,达到皮肤美白、减少色斑的效果。(1)阻止黑色素细胞的增殖;(2)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阻止酪氨酸氧化或阻断黑色素传递;(3)加快角质黑色素的代谢剥离等;熊果苷、VC衍生物、玻色因等各种美白剂被逐步开发,但是,这些美白剂往往价格高昂,有些还存在刺激性大、易变色、效果不佳等情况。
皮肤表面存在着由细菌、真菌、皮屑、各种分泌物等共同组成的微环境,被称为皮肤微生态。随着人们对皮肤微生态了解的深入,发现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维持皮肤水分含量、光泽度、皮肤屏障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期,有研究发现皮肤表面痤疮丙酸杆菌的代谢物:短链脂肪酸,能够有助于黑色素细胞抵御紫外线伤害,达到减少黑色素生成的效果。因此,可以尝试利用短链脂肪酸和现有的美白剂进行复配,形成美白组合物,达到更经济、更佳的美白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美白组合物,以抑制皮肤黑色素的生成及色素沉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美白乳液,可有效美白皮肤。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美白组合物,其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美白组分0.01-5份,其中,所述美白组分由丙酸和烟酰胺组成,所述丙酸与烟酰胺质量比为1:1~15。
丙酸又名初油酸,是一种典型的短链脂肪酸。丙酸在食品、日用化工等领域可用于生产丙酸钙、丙酸钠等防腐剂。
烟酰胺又叫维生素B3,是一种B族维生素,白色粉末状,易溶于水和乙醇,在PH为6的溶液中,稳定性极佳,具有溶液稳定性和光稳定性,而且分子量小,可以更好的通过角质层渗透到皮肤中,被广泛应用在护肤和医学领域。烟酰胺能够阻断黑色素生成后往角质层传递的过程,同时还能够加快角质层新陈代谢,因此能够有效减少黑色素的沉积,还能够达到美白淡斑的效果。但是,单独使用烟酰胺,一来价格比较昂贵,二来由于烟酰胺剥脱角质的作用,浓度过高会对皮肤形成刺激性,部分人群会出现红肿过敏现象。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用丙酸和烟酰胺复配作为美白组分,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够有效减少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分泌,提升美白效果,减少斑点数量、减轻斑点暗沉情况。
具体的,对于所述组合物,其采用的美白组分丙酸与烟酰胺质量比可以为1:1~15,可以为1:15、1:12、1:10、1:7、1:5、1:3、3:5、1:1等。
本发明提供的美白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所加入的用于抑制黑色素生成的美白组分为0.01-5份。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以所述美白组合物的重量为100份计,所述美白组分加入量为0.01-5份,例如:所述美白组分的加入量可以是1份、2份、3份、4份、5份等。所述美白组分在0.01-5%之间时,对应所制备的美白组合物,可降低皮肤黑色素含量。当美白组分的加入量小于0.01份时,皮肤黑色素含量降低效果不明显,不能起到美白作用。当美白组分的加入量大于5份时,组合物的含量过高,成本提高,且对皮肤美白效果提升水平有限。
所述的美白组合物,以丙酸及烟酰胺的组合为美白组分,其可以为乳液状、膏霜状等的化妆品。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美白组合物还包括促渗剂、保湿剂、增稠剂、pH调节剂、乳化剂、油脂、皮肤调理剂、抗氧化剂、防腐剂、舒敏剂及芳香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其中,所述促渗剂为双-二乙氧基二甘醇环己烷1,4-二羧酸酯。
所述的促渗剂,其用于促进皮肤对各组分的吸收,以所述美白组合物的重量份数计,所述促渗剂的加入量0.1-10份,其中,所选择的促渗剂为双-二乙氧基二甘醇环己烷1,4-二羧酸酯。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以所述美白组合物的重量份数计,所述保湿剂的加入量为0.01-20份;所述增稠剂的加入量为0.02-1.5份;所述pH调节剂的加入量为0.01-1份;所述乳化剂的加入量为0.01-2份;所述油脂的加入量为1-8份;所述皮肤调理剂的加入量为0.01-10份;所述抗氧化剂的加入量为0.01-1份;所述防腐剂的加入量为0.01-1份;所述舒敏剂的加入量为0.01-5份;所述芳香剂的加入量为0.005-0.5份。
以所述美白组合物的重量份数计,所述保湿剂的加入量为0.01-20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保湿剂的加入量可以是1-19份,可以是3-18份,可以是5-16份,可以是7-15份,可以是8-14份等。当保湿剂的含量低于0.01份时,保湿作用不明显;当保湿剂的含量高于20份时,会使美白组合物有黏腻感。
所述的保湿剂,其优选为甘油、双丙甘醇、甘油聚醚-26、透明质酸钠、泛醇、PEG/PPG-17/6共聚物、丁二醇、木糖醇、甜菜碱、甘油聚丙烯酸酯、丙二醇、甘露糖、海藻糖、甘油硬脂酸酯、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以所述美白组合物的重量份数计,所述增稠剂的加入量为0.02-1.5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增稠剂的加入量可以是0.05-0.6份,可以是0.1-0.5份等。
所述的增稠剂,其优选为卡波姆、黄原胶、小核菌胶、山嵛醇、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和异十六烷和聚山梨醇酯-60的复合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以所述美白组合物的重量份数计,所述pH调节剂的加入量为0.01-1份。通过添加pH调节剂,使美白组合物的pH值更适宜人体皮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pH调节剂的加入量可以是0.03-0.8份,可以是0.06-0.5份,可以是0.1-0.3份等。当pH调节剂的加入量大于1份或者小于0.01份时,不能获得pH值合适的美白组合物。
所述pH调节剂,其优选为氨甲基丙醇、精氨酸、柠檬酸、柠檬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以所述美白组合物的重量份数计,所述乳化剂的加入量为0.01-2份,例如:可以是0.1-1.5份,可以是0.5-1份等。本申请的乳化剂用量小于0.01份时,导致乳化不充分使得体系不稳定;乳化剂用量大于2份时,会对产品的稳定性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述乳化剂,优选选自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山梨坦异硬脂酸酯、聚甘油-3甲基葡糖二硬脂酸酯、月桂醇聚醚-7、异硬脂醇聚醚-20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以所述美白组合物的重量份数计,所述油脂的加入量为1-8份,例如所述油脂的加入量可以是1份、3份、5份、6份、7份、8份等。通过在美白组合物中添加油脂,可以减少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防止皮肤干裂。另外,通过添加油脂,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性薄膜,防止外部有害物质的侵入。当油脂的含量小于1份时,不能减少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且不能有效防止有害物质的侵入;当油脂的含量大于8份时,使美白组合物过于油腻,使用感会有所下降。
所述油脂,其优选选自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环己硅氧烷的复合物、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二甲基硅氧烷醇的复合物、油醇芥酸酯、牛油果树果脂、棕榈酸乙基己酯、氢化聚癸烯、环己硅氧烷、氢化聚异丁烯、C20-24烷基聚二甲基硅氧烷、C13-14异链烷烃、C12-15醇苯甲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以所述美白组合物的重量份数计,所述皮肤调理剂的加入量为0.01-5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皮肤调理剂的加入量可以是0.1-4份,可以是0.15-3份,可以是0.2-2份等。当皮肤调理剂的加入量小于0.01份时,无法起到相应的功效;当皮肤调理剂的加入量大于5份时,成本过高。
所述皮肤调理剂,其优选选自水解胶原蛋白、燕麦肽、神经酰胺3、墨角藻提取物、小球藻发酵产物、绿藻提取物、褐藻提取物、北美金缕梅水、红没药醇、尿囊素、白果槲寄生叶提取物、白茅根提取物、丝氨酸、巨藻提取物、β-葡聚糖、仙人掌提取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以所述美白组合物的重量份数计,所述抗氧化剂的加入量为0.01-1份。本发明通过使用抗氧化剂,可以防止化妆品的油脂、蜡、烃类等油性成分接触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作用,产生过氧化物、醛、酸等,使化妆品变色、酸败、质量下降等。
所述抗氧化剂,其优选包括丁羟甲苯、番茄红素、生育酚、生育酚乙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美白组合物还可以添加少量舒敏剂。以所述美白组合物的重量份数计,所述舒敏剂的加入量为0.01-5份。例如可以是0.5份、1份、2份、3份等。当舒敏剂的加入量小于0.01份时,舒敏效果不明显;当舒敏剂的加入量大于5份时,不能进一步起到舒敏的作用,而且成本过高。
所述舒敏剂包括北美金缕梅花水、红没药醇、胶态燕麦粉、姜根提取物、芦荟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红没药醇是从菊类植物中提取,有抗炎抑菌的作用,该成分稳定性好,和皮肤有很好的相容性,降低皮肤炎症,减轻皮肤粉刺,防止暗疮产生,提高皮肤的抗刺激能力,修复有炎症受伤的皮肤。红没药醇有明显的抗炎、缓和刺激和抗过敏功能。
其中,红没药醇及北美金缕梅花水均可同时作为皮肤调理剂及舒敏剂使用。
另外,本发明的美白组合物中还含有防腐剂和芳香剂。以所述美白组合物的重量份数计,本发明的美白组合物中的防腐剂的加入量为0.01-1份,所述芳香剂的加入量为0.01-0.5份。
所述防腐剂可以包括苯氧乙醇、羟苯甲酯、羟苯丙酯、苯甲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芳香剂可以是香精等。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美白乳液,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A相 氢化聚癸烯 0.1-3份;
聚二甲基硅氧烷 0.2-4份;
聚甘油-3甲基葡糖二硬脂酸酯 0.1-2份;
棕榈酸乙基己酯 0.5-5份;
牛油果树果脂 0.1-2份;
甘油硬脂酸酯 0.1-8份;
红没药醇 0.1-2份;
油醇芥酸酯 0.01-2份;
神经酰胺2 0.05-1份;
羟苯甲酯 0.05-0.4份;
丁羟甲苯 0.001-0.5份;
B相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环己硅氧烷的复合物 0.1-5份;
生育酚乙酸酯 0.01-0.5份;
C相 水余量至 100份;
丙二醇 0.1-5份;
甘油 0.1-5份;
丁二醇 0.1-7份;
双丙甘醇 0.5-10份;
甜菜碱 0.1-5份;
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 0.02-0.8份;
尿囊素 0.01-2份;
卡波姆 0.01-1.5份;
D相 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 0.1-5份;
C12-15醇苯甲酸酯 0.1-5份;
氨甲基丙醇 0.01-1份;
E相 β-葡聚糖 0.01-1份;
双-二乙氧基二甘醇环己烷1,4-二羧酸酯 0.1-10份;
苯氧乙醇 0.1-1份;
香精 0.01-2份;
丙酸 0.1-2份;
烟酰胺 0.1-5份。
其中,所述美白乳液中,添加的丙酸与所述烟酰胺为美白组合,所添加的丙酸与烟酰胺优选质量比为1:1~15。按美白乳液的重量份数计,所述丙酸的加入量不超过2份,所述烟酰胺的加入量不超过5份,保证美白效果同时防止成本过高及符合化妆品规范。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美白乳液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
将A相各组分加入油相锅,搅拌并加热至75-85℃至溶解,随后将B相原料加入油相锅,形成A/B混合相,在75-85℃保温5-20min,;
将C相各组分加入水相锅,搅拌溶解,加热至75-85℃,保温5-20min;
抽真空预热并烘干乳化锅,先真空抽入C相,随后真空抽入A/B混合相,搅拌均质均匀,随后75-85℃保温搅拌20-40min,其中搅拌速度1000-1500转/分;
降温至55-65℃,加入D相,搅拌速度500-1000r/min,搅拌均匀;
降温至40-50℃,加入E相搅拌均匀;
降温至30-40℃,静置后得到美白乳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美白组合物,利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丙酸和烟酰胺搭配作为美白组分,美白组分能够很好的抑制皮肤黑色素的生成和色素沉积,实现美白效果。
本发明的美白乳液,具有优异的美白性能。
本申请所提供的美白乳液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9细胞相对活力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0-14黑色素抑制率示意图;
图3为应用例和色素变化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发明实施例/对比例中,丙酸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在本发明实施例/对比例中,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1-9
细胞活性测试
MTT法是一种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方法。MTT是一种粉末状化学试剂,全称为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商品名:噻唑蓝。MTT法检测原理为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MTT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甲臜(Formazan)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二甲基亚砜(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臜,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490nm或570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MTT结晶形成的量与细胞数成正比。该方法已广泛用于一些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检测、大规模的抗肿瘤药物筛选、细胞毒性试验以及肿瘤放射敏感性测定等。
称取0.01-0.1g丙酸,溶于1-10mL无血清培养基溶液中,过0.22um滤膜除菌,成10mg/mL母液。随后按5x进行梯度稀释9个梯度,备用。
HaCaT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使用完全培养基,培养至融合度为70-80%时,用于本次测试。细胞去除培养基后,使用磷酸缓冲液清洗一次,按浓度梯度加入受试物,每浓度设置6个副孔。每个受试物设置一个阴性对照组。孵育24h。每孔加入10μL 5mg/mL MTT溶液,继续孵育4h。去上清,每孔加入100μL二甲基亚砜。置摇床上低速振荡10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在酶联免疫检测仪OD490nm处测量各孔的吸光值。
使用SPSS和GraphPrism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换算得到的细胞相对活力值计算IC50(半抑制浓度)和CV80(细胞活性为80%对应的受试物浓度)。其中:细胞相对活力=[(OD实验组-OD空白组)/(OD对照组-OD空白组)]×100%
表1、细胞活性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284630260000091
Figure BDA0003284630260000101
实施例10-14
细胞黑色素合成水平测试
黑色素的生成受到一系列内源性多肽和甾体激素的影响。影响色素沉积增加的主要激素是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黑色素刺激激素有两种类型:α-MSH和β-MSH。在皮肤美白相关的科学研究中,α-MSH被广泛用于2D离体培养的黑色素细胞的诱导过程。适当剂量的α-MSH被加入至黑色素细胞培养基中,刺激24小时,能够使得细胞分泌出大量的黑色素颗粒。因此,我们能够以离体培养的黑色素瘤细胞为实验对象,α-MSH为刺激物,构建黑色素美白模型,测试受试物的美白能力。
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培养至至融合度80%时,加入使用无酚红基础培养基稀释成1μM的α-MSH诱导24h,此时可观察到细胞发生明显形变。去除培养基,用PBS洗一遍。更换成加有受试物(丙酸与烟酰胺组合物)的无酚红基础培养基,继续孵育48h。受试物(丙酸与烟酰胺组合物)浓度设置为CV80值,其中,CV80值经细胞活性测试测得。同时设置无酚红基础培养基为空白组。每组设置3个副孔。
48h后,分别收集培养基上清和细胞,其中,细胞沉淀用1N NaOH水溶液(含10%DMSO)裂解;上清10000rpm离心10min后,将离心沉淀合并于细胞裂解液中,80℃水浴至完全溶解。使用酶标仪,405nm处测试吸光度值。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黑色素抑制率。
其中,黑色素抑制率=[(OD空白组-OD实验组)/OD空白组]X 100%
表2、黑色素抑制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284630260000102
Figure BDA0003284630260000111
结合附图1-2以及表1-2可得出,丙酸及烟酰胺均可以减少α-MSH引起的黑色素生成,而且两者具有优异的增效协同功能,相比于单独使用,两者混合效果更好。更优选的,在上述实施例中,以实施例11,即丙酸:烟氨酸为1:8为较优抑制效果;结合上述实施例13当丙酸含量大于烟酰胺时,其增效协同效果反而降低。
应用实施例1-5
根据下表3中的应用实施例1-5的美白乳液配方中各组分的含量(质量百分比),并按照下述生产工艺步骤制备得到乳液。
表3、应用实施例1-5配方表
Figure BDA0003284630260000112
Figure BDA0003284630260000121
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1、将A相原料加入油相锅,搅拌并加热至82℃,完全溶解;乳化前将B相原料加入油相锅,82℃保温10min;
2、将C相原料加入水相锅,搅拌溶解完全,并加热至82℃,保温10min;
3、抽真空预热并烘干乳化锅,然后先抽入C相,真空抽入A/B混合相,然后开均质5min,开搅拌速度1200转/分,82℃保温搅拌30min;
4、降温至60℃,加入D相,搅拌速度800r/min,搅拌均匀;
5、降温至45℃,加入E相搅拌均匀;
6、降温至36℃,静置得到所述美白乳液。
注:工艺中的A、B、C、D、E相分别为:
A相:聚甘油-3甲基葡糖二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棕榈酸乙基己酯、氢化聚癸烯、油醇芥酸酯、牛油果树果脂、聚二甲基硅氧烷、羟苯甲酯、丁羟甲苯、神经酰胺2、红没药醇;
B相: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环己硅氧烷的复合物、生育酚乙酸酯;
C相:水、甘油、丙二醇、丁二醇、双丙甘醇、尿囊素、甜菜碱、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卡波姆;
D相: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C12-15醇苯甲酸酯、氨甲基丙醇;
E相:丙酸、烟酰胺、β-葡聚糖、苯氧乙醇、香精、双-二乙氧基二甘醇环己烷1,4-二羧酸酯。
其中,丙酸、烟酰胺为美白组分;
聚甘油-3甲基葡糖二硬脂酸酯是乳化剂;
甘油硬脂酸酯、甘油、丙二醇、丁二醇、双丙甘醇、甜菜碱、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是保湿剂;
棕榈酸乙基己酯、氢化聚癸烯、油醇芥酸酯、牛油果树果脂、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环己硅氧烷的复合物、C12-15醇苯甲酸酯是油脂;
苯氧乙醇、羟苯甲酯是防腐剂;丁羟甲苯、生育酚乙酸酯是抗氧化剂;
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卡波姆是增稠剂;
氨甲基丙醇是pH调节剂;红没药醇既是舒敏剂也作为皮肤调理剂;
神经酰胺2、尿囊素、β-葡聚糖是皮肤调理剂;香精是芳香剂。
双-二乙氧基二甘醇环己烷1,4-二羧酸酯是促渗透剂;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环己硅氧烷的复合物的生产厂家:牌号:DC345;购自:美国道康宁公司。
应用对比例1-2
根据下表4中的应用对比例1-2的乳液配方中各组分的含量(质量百分比),并按照与应用实施例1-2相同的方法,制备得到乳液。
表4、应用实施例1-5配方表
Figure BDA0003284630260000141
Figure BDA0003284630260000151
美白功效测试
皮肤黑色素变化率的测试方法:通过测定特定波长的光照在人体皮肤上后的反射量来确定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探头的发射器发出波长分别为568nm、660nm、和880nm三种波长的光照射在皮肤表面,接受器测得皮肤反射的光,并测定被皮肤吸收的光的量,从而可以得出皮肤黑色素的变化率。
皮肤黑色素变化率的测试采用德国CK公司的色素检测仪进行测试,其中,皮肤黑色素的测试探头MX 18由光源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另有弹簧以保持检测时对皮肤的压力恒定。探头的测量范围是0-999,测量数值越高,可以说明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越高。
受试者人数为33人,试验周期为4周,试验选取应用实施例1-5的美白乳液以及应用对比例1-2的乳液,每天早晚涂抹于前臂内侧的不同区域,分别测定实验前(Day1)和使用28天时(Day28)的受试区域的皮肤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后的反射量以确定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进而表征黑色素的变化率,具体黑色素的变化率的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本申请的应用实施例1、2、3的黑色素的变化率较大,即黑色素含量降低,因此,使用丙酸和烟酰胺的组合物,能够有效美白皮肤。
本申请的应用对比例1-2中,在单一使用丙酸或者单一使用烟酰胺时,其黑色素含量变化率相对较小,黑色素含量降低少,美白效果不如本申请的美白组合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值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美白组分0.01-5份,其中,所述美白组分由丙酸和烟酰胺组成,所述丙酸与烟酰胺质量比为1:1~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美白组合物还包括促渗剂、保湿剂、增稠剂、pH调节剂、乳化剂、油脂、皮肤调理剂、抗氧化剂、防腐剂、舒敏剂及芳香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促渗剂为双-二乙氧基二甘醇环己烷1,4-二羧酸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促渗剂加入量为0.1-10份;所述保湿剂加入量为0.01-20份;所述增稠剂的加入量为0.02-1.5份;所述pH调节剂的加入量为0.01-1份;所述乳化剂的加入量为0.01-2份;所述油脂的加入量为1-8份;所述皮肤调理剂的加入量为0.01-10份;所述抗氧化剂的加入量为0.01-1份;所述防腐剂的加入量为0.01-1份;所述舒敏剂的加入量为0.01-5份;所述芳香剂的加入量为0.005-0.5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包括甘油、双丙甘醇、甘油聚醚-26、透明质酸钠、泛醇、PEG/PPG-17/6共聚物、丁二醇、木糖醇、甜菜碱、甘油聚丙烯酸酯、丙二醇、甘露糖、海藻糖、甘油硬脂酸酯、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包括卡波姆、黄原胶、小核菌胶、山嵛醇、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和异十六烷和聚山梨醇酯-60的复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山梨坦异硬脂酸酯、聚甘油-3甲基葡糖二硬脂酸酯、月桂醇聚醚-7、异硬脂醇聚醚-20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包括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环己硅氧烷的复合物、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二甲基硅氧烷醇的复合物、油醇芥酸酯、牛油果树果脂、棕榈酸乙基己酯、氢化聚癸烯、环己硅氧烷、氢化聚异丁烯、C20-24烷基聚二甲基硅氧烷、C13-14异链烷烃、C12-15醇苯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调理剂选自水解胶原蛋白、燕麦肽、神经酰胺3、墨角藻提取物、小球藻发酵产物、绿藻提取物、褐藻提取物、北美金缕梅水、红没药醇、尿囊素、白果槲寄生叶提取物、白茅根提取物、丝氨酸、巨藻提取物、β-葡聚糖、仙人掌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抗氧化剂包括丁羟甲苯、番茄红素、生育酚、生育酚乙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舒敏剂包括北美金缕梅花水、红没药醇、胶态燕麦粉、姜根提取物、芦荟提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9.一种美白乳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Figure FDA0003284630250000021
B相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环己硅氧烷的复合物 0.1-5份;
生育酚乙酸酯 0.01-0.5份;
Figure FDA0003284630250000022
Figure FDA0003284630250000031
D相 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 0.1-5份;
C12-15醇苯甲酸酯 0.1-5份;
氨甲基丙醇 0.01-1份;
Figure FDA0003284630250000032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美白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将A相各组分加入油相锅,搅拌并加热至75-85℃至溶解,随后将B相原料加入油相锅,形成A/B混合相,在75-85℃保温5-20min,;
将C相各组分加入水相锅,搅拌溶解,加热至75-85℃,保温5-20min;
抽真空预热并烘干乳化锅,先真空抽入C相,随后真空抽入A/B混合相,搅拌均质均匀,随后75-85℃保温搅拌20-40min,其中搅拌速度1000-1500r/min;
降温至55-65℃,加入D相,搅拌速度500-1000r/min,搅拌均匀;
降温至40-50℃,加入E相搅拌均匀;
降温至30-40℃,静置后得到美白乳液。
CN202111142828.7A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美白组合物、美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7688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2828.7A CN113768816B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美白组合物、美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2828.7A CN113768816B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美白组合物、美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8816A true CN113768816A (zh) 2021-12-10
CN113768816B CN113768816B (zh) 2022-12-23

Family

ID=78854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2828.7A Active CN113768816B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美白组合物、美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6881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1742A (zh) * 2010-03-31 2012-12-12 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 黑色素抑制剂及含有该抑制剂的化妆品组合物
CN103271833A (zh) * 2013-05-31 2013-09-04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具祛痘美白及痘印消除功能的组合物
CN109288687A (zh) * 2018-12-11 2019-02-0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多功效液晶面膜液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1742A (zh) * 2010-03-31 2012-12-12 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 黑色素抑制剂及含有该抑制剂的化妆品组合物
CN103271833A (zh) * 2013-05-31 2013-09-04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具祛痘美白及痘印消除功能的组合物
CN109288687A (zh) * 2018-12-11 2019-02-0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多功效液晶面膜液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8816B (zh) 2022-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18573A1 (en) Cosmetic compositions
KR102391369B1 (ko) 식물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국소 스킨 케어 제형
US20240033192A1 (en) Cosmetic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CN105663018A (zh) 化妆品组合物
US11684566B2 (en) Cosmetic composition
CN113633571A (zh) 亮白增强技术和亮白安瓿
WO2021026565A1 (en) Dissolvable vitamin c and retinol film
JP4921732B2 (ja) メラニン合成促進剤及び皮膚外用剤
CN113797114A (zh) 局部用组合物和方法
CN113730296A (zh) 局部用组合物和方法
CN109453088B (zh) 美白紧致霜及其制备方法和酪氨酸酶抑制剂
CN113768816B (zh) 一种美白组合物、美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18015A (zh) 一种抑制黑色素生成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616539A (zh) 化妆品组合物
CN113827518B (zh) 抑制黑色素生成组合物、美白组合物、美白乳液及其制备
CN115364004A (zh) 一种美白、保湿、控油的维生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16763A (zh) 胶原酶抑制剂,含该胶原酶抑制剂的修护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