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4779B - 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64779B CN113764779B CN202111323087.2A CN202111323087A CN113764779B CN 113764779 B CN113764779 B CN 113764779B CN 202111323087 A CN202111323087 A CN 202111323087A CN 113764779 B CN113764779 B CN 1137647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acking
- limiting
- shell
- spring
- heat dissip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3—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or thermally conductive materia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1—Su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 dissipation or radiation, e.g. fins or coat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against vibrations, collision impact or swell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温度控制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外壳和装置主体;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装置主体,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鳍片、导热块、限位腔、限位弹簧、限位块和固定组件,所述散热鳍片与外壳的底端紧密贴合,所述导热块设置在散热鳍片的顶端,所述限位腔开设在外壳底端的两侧,所述限位弹簧设置在限位腔的内部,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套设在限位弹簧的内部,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限位块的内部;通过散热机构起到增强装置的散热能力,保持装置在长时间使用过后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控制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温度控制装置是一种用于对电池工作状态时的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的装置,防止电池工作时的温度过高。
现有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对电池温度监控的准确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电池温度控制的能力也随之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现有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的散热结构大都为固定式设计,在长时间使用过后散热结构可能会因外力的影响产生损坏,或因灰尘的堆积导致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下降,从而导致装置内部的热量无法及时的排出使装置产生损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有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的散热结构大都为固定式设计,在长时间使用过后散热结构可能会因外力的影响产生损坏,或因灰尘的堆积导致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下降,从而导致装置内部的热量无法及时的排出使装置产生损坏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外壳和装置主体;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装置主体,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鳍片、导热块、限位腔、限位弹簧、限位块和固定组件,所述散热鳍片与外壳的底端紧密贴合,所述导热块设置在散热鳍片的顶端,所述限位腔开设在外壳底端的两侧,所述限位弹簧设置在限位腔的内部,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套设在限位弹簧的内部,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限位块的内部,通过散热机构起到防止散热鳍片和导热块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损坏或被灰尘堆积导致散热效果下降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远离限位弹簧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杆,通过推杆起到方便推动限位块产生移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限位弹簧靠近限位块的一侧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且限位弹簧远离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在限位腔的内部,通过限位弹簧的还原力的作用起到使限位块自动复位的效果,并使限位块带动顶升块同步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顶升腔、顶升弹簧和顶升块,所述顶升腔开设在限位块的顶端,所述顶升弹簧设置在顶升腔的内部,所述顶升块的底端套设在顶升腔的内部,通过固定组件起到顶动散热鳍片和导热块与外壳的底端紧密贴合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顶升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顶升块的底端,且顶升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顶升腔的内部,通过顶升弹簧的还原力的作用起到使顶升块自动复位并顶动散热鳍片与外壳贴合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顶升块的一侧开设有斜面,且顶升块的顶端与散热鳍片紧密贴合,通过在顶升块的一侧开设的斜面的作用起到使顶升块在受到挤压时产生移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与外壳之间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角撑、防护壳、内缓冲垫、外缓冲垫和缓冲组件,所述角撑设置在外壳内部顶端的两侧,所述防护壳套设在装置主体的外侧,所述内缓冲垫胶粘在防护壳的内壁,所述外缓冲垫胶粘在防护壳外壁的两侧,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防护壳的顶端与外壳内壁之间,通过防护机构起到对装置主体进行保护的作用,减小装置在受到碰撞时所产生的损伤。
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铰接杆、挤压块、缓冲槽和缓冲弹簧,所述铰接杆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外壳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挤压块通过转轴与铰接杆远离外壳内壁的一侧活动连接,且挤压块滑动连接在缓冲槽的内部,所述缓冲槽开设在防护壳的顶端,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缓冲槽的内部,通过缓冲组件起到对碰撞力进行缓冲和抑制的效果,对装置主体进行保护。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发明通过散热机构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方便对散热鳍片和导热块进行清洁或更换的功能,防止散热鳍片和导热块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损坏或被灰尘堆积导致散热效果下降,解决了现有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的散热结构大都为固定式设计,在长时间使用过后散热结构可能会因外力的影响产生损坏,或因灰尘的堆积导致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下降,从而导致装置内部的热量无法及时的排出使装置产生损坏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防护机构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装置内部的元件进行保护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大都不具有防护结构,在装置不慎坠落时可能会使装置内部的元件产生损坏,从而导致装置无法使用的问题,降低了装置在坠落或碰撞时所产生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局部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1、散热鳍片;22、导热块;23、限位腔;24、限位弹簧;25、限位块;26、顶升腔;27、顶升弹簧;28、顶升块;29、推杆;210、滑块;211、滑槽;3、装置主体;41、角撑;42、防护壳;43、内缓冲垫;44、外缓冲垫;45、铰接杆;46、挤压块;47、缓冲槽;48、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外壳1和装置主体3;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装置主体3,所述外壳1的底端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鳍片21、导热块22、限位腔23、限位弹簧24、限位块25和固定组件,所述散热鳍片21与外壳1的底端紧密贴合,所述导热块22设置在散热鳍片21的顶端,所述限位腔23开设在外壳1底端的两侧,所述限位弹簧24设置在限位腔23的内部,所述限位块25的一侧套设在限位弹簧24的内部,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限位块25的内部;
工作时,当要对散热鳍片21进行固定时,首先将两组推杆29皆向两端进行推动,在推力的作用下推杆29带动限位块25同步向限位腔23的内部进行移动,并使限位块25对限位弹簧24进行挤压,使限位弹簧24产生弹性形变,然后将散热鳍片21的顶端与外壳1的底端紧密贴合松开推杆29,此时限位块25在限位弹簧24的还原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导热块22采用石墨烯材质,通过石墨烯高导热性的作用增强对热量进行传导的效率。
所述限位块25远离限位弹簧24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杆29;
工作时,通过推杆29起到方便推动限位块25产生移动的效果。
所述限位弹簧24靠近限位块25的一侧与限位块25固定连接,且限位弹簧24远离限位块25的一侧固定连接在限位腔23的内部;
工作时,通过限位弹簧24的还原力的作用起到使限位块25自动复位的效果,并使限位块25带动顶升块28同步进行移动。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顶升腔26、顶升弹簧27和顶升块28,所述顶升腔26开设在限位块25的顶端,所述顶升弹簧27设置在顶升腔26的内部,所述顶升块28的底端套设在顶升腔26的内部;
工作时,在限位块25进行移动的同时顶升块28也随之同步进行移动,使限位腔23的内壁与顶升块28上所开设的斜面抵接,使顶升块28向顶升腔26的内部进行移动并对顶升弹簧27产生挤压,使顶升弹簧27产生弹性形变,当对推杆29的推力消失时,限位块25带动顶升块28同步进行移动,当限位块25从限位腔23中脱出时,限位腔23的内壁对顶升块28的挤压力也同步消失,此时顶升块28在顶升弹簧27的还原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并与散热鳍片21抵接,将散热鳍片21向上顶升使散热鳍片21与外壳1的底端紧密贴合。
所述顶升弹簧27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顶升块28的底端,且顶升弹簧27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顶升腔26的内部;
工作时,通过顶升弹簧27的还原力的作用起到使顶升块28自动复位并顶动散热鳍片21与外壳1贴合的效果。
所述顶升块28的一侧开设有斜面,且顶升块28的顶端与散热鳍片21紧密贴合;
工作时,通过在顶升块28的一侧开设的斜面的作用起到使顶升块28在受到挤压时产生移动的效果。
所述装置主体3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角撑41、防护壳42、内缓冲垫43、外缓冲垫44和缓冲组件,所述角撑41设置在外壳1内部顶端的两侧,所述防护壳42套设在装置主体3的外侧,所述内缓冲垫43胶粘在防护壳42的内壁,所述外缓冲垫44胶粘在防护壳42外壁的两侧,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防护壳42的顶端与外壳1内壁之间;
工作时,通过角撑41的作用起到对外壳1顶端的两侧进行加固,对外壳1顶端的两侧进行保护,通过防护壳42对内部的装置主体3进行保护,通过防护壳42内部绝缘泡棉材质的内缓冲垫43起到对冲击进行削弱和缓冲的作用,对装置主体3进行保护,通过防护壳42外侧橡胶材质的外缓冲垫44起到对冲击进行缓冲和分散的效果,对装置主体3进行保护。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铰接杆45、挤压块46、缓冲槽47和缓冲弹簧48,所述铰接杆45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外壳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挤压块46通过转轴与铰接杆45远离外壳1内壁的一侧活动连接,且挤压块46滑动连接在缓冲槽47的内部,所述缓冲槽47开设在防护壳42的顶端,所述缓冲弹簧48设置在缓冲槽47的内部;
工作时,当外壳1的顶端受到撞击时外壳1产生形变带动铰接杆45推动挤压块46在缓冲槽47的内部产生移动,使挤压块46对缓冲弹簧48产生挤压,使缓冲弹簧48产生弹性形变,通过缓冲弹簧48的还原力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和抑制,对防护壳42内部的外壳1进行保护。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所示,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限位块25靠近限位弹簧24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块210,且滑块210滑动连接在滑槽211的内部,所述滑槽211开设在限位腔23内部的顶端;工作时,滑块210随着限位块25的移动在滑槽211的内部进行滑动,通过滑块210和滑槽211组合的作用减小限位块25在进行移动时的摩擦力,防止限位块25在进行移动时因与限位腔23内壁之间摩擦力过大而卡死,使限位块25在进行移动时更加顺畅,同时通过滑块210长度的作用起到对限位块25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的效果,防止限位块25因移动过度而从限位腔23的内部脱出 。
工作原理:当要对散热鳍片21进行固定时,首先将两组推杆29皆向两端进行推动,在推力的作用下推杆29带动限位块25同步向限位腔23的内部进行移动,并使限位块25对限位弹簧24进行挤压,使限位弹簧24产生弹性形变,然后将散热鳍片21的顶端与外壳1的底端紧密贴合松开推杆29,此时限位块25在限位弹簧24的还原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
在限位块25进行移动的同时顶升块28也随之同步进行移动,使限位腔23的内壁与顶升块28上所开设的斜面抵接,使顶升块28向顶升腔26的内部进行移动并对顶升弹簧27产生挤压,使顶升弹簧27产生弹性形变,当对推杆29的推力消失时,限位块25带动顶升块28同步进行移动,当限位块25从限位腔23中脱出时,限位腔23的内壁对顶升块28的挤压力也同步消失,此时顶升块28在顶升弹簧27的还原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并与散热鳍片21抵接,将散热鳍片21向上顶升使散热鳍片21与外壳1的底端紧密贴合。
通过角撑41的作用起到对外壳1顶端的两侧进行加固,对外壳1顶端的两侧进行保护,通过防护壳42对内部的装置主体3进行保护,通过防护壳42内部绝缘泡棉材质的内缓冲垫43起到对冲击进行削弱和缓冲的作用,对装置主体3进行保护,通过防护壳42外侧橡胶材质的外缓冲垫44起到对冲击进行缓冲和分散的效果,对装置主体3进行保护。
当外壳1的顶端受到撞击时外壳1产生形变带动铰接杆45推动挤压块46在缓冲槽47的内部产生移动,使挤压块46对缓冲弹簧48产生挤压,使缓冲弹簧48产生弹性形变,通过缓冲弹簧48的还原力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和抑制,对防护壳42内部的外壳1进行保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装置主体(3);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装置主体(3),所述外壳(1)的底端设置有散热机构;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鳍片(21)、导热块(22)、限位腔(23)、限位弹簧(24)、限位块(25)和固定组件,所述散热鳍片(21)与外壳(1)的底端紧密贴合,所述导热块(22)设置在散热鳍片(21)的顶端,所述限位腔(23)开设在外壳(1)底端的两侧,所述限位弹簧(24)设置在限位腔(23)的内部,所述限位块(25)的一侧套设在限位弹簧(24)的内部,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限位块(25)的内部;
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顶升腔(26)、顶升弹簧(27)和顶升块(28),所述顶升腔(26)开设在限位块(25)的顶端,所述顶升弹簧(27)设置在顶升腔(26)的内部,所述顶升块(28)的底端套设在顶升腔(26)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5)远离限位弹簧(24)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杆(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弹簧(24)靠近限位块(25)的一侧与限位块(25)固定连接,且限位弹簧(24)远离限位块(25)的一侧固定连接在限位腔(2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弹簧(27)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顶升块(28)的底端,且顶升弹簧(27)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顶升腔(26)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块(28)的一侧开设有斜面,且顶升块(28)的顶端与散热鳍片(21)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3)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角撑(41)、防护壳(42)、内缓冲垫(43)、外缓冲垫(44)和缓冲组件,所述角撑(41)设置在外壳(1)内部顶端的两侧,所述防护壳(42)套设在装置主体(3)的外侧,所述内缓冲垫(43)胶粘在防护壳(42)的内壁,所述外缓冲垫(44)胶粘在防护壳(42)外壁的两侧,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防护壳(42)的顶端与外壳(1)内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铰接杆(45)、挤压块(46)、缓冲槽(47)和缓冲弹簧(48),所述铰接杆(45)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外壳(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挤压块(46)通过转轴与铰接杆(45)远离外壳(1)内壁的一侧活动连接,且挤压块(46)滑动连接在缓冲槽(47)的内部,所述缓冲槽(47)开设在防护壳(42)的顶端,所述缓冲弹簧(48)设置在缓冲槽(47)的内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23087.2A CN113764779B (zh) | 2021-11-10 | 2021-11-10 | 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23087.2A CN113764779B (zh) | 2021-11-10 | 2021-11-10 | 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64779A CN113764779A (zh) | 2021-12-07 |
CN113764779B true CN113764779B (zh) | 2022-03-18 |
Family
ID=78784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23087.2A Active CN113764779B (zh) | 2021-11-10 | 2021-11-10 | 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64779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25463A (zh) * | 2020-07-23 | 2020-09-29 | 湖南宝特瑞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锂离子蓄电池保护装置 |
CN213459934U (zh) * | 2020-08-27 | 2021-06-15 | 江苏葑全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与箱体的减震式连接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294025A1 (en) * | 2015-03-31 | 2016-10-06 | Innotm Usa, Inc. | Cooler for secondary battery |
CN210167407U (zh) * | 2019-07-22 | 2020-03-20 | 润远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散热防尘保护装置的锂电池 |
CN210489692U (zh) * | 2019-10-23 | 2020-05-08 | 江西伟睿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组装的动力电池组用外壳体 |
CN210956794U (zh) * | 2019-12-27 | 2020-07-07 | 安徽相达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电动汽车用电池箱 |
CN212062501U (zh) * | 2020-04-28 | 2020-12-01 | 郑华峰 |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安装结构 |
CN211858766U (zh) * | 2020-05-27 | 2020-11-03 | 赵泽俊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减震装置 |
CN212161945U (zh) * | 2020-07-03 | 2020-12-15 |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汽车电池防护装置 |
CN212434780U (zh) * | 2020-07-28 | 2021-01-29 | 江苏悦达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 一种绝缘散热的新能源电池盖板组件 |
CN212324645U (zh) * | 2020-08-03 | 2021-01-08 | 何小凤 | 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电路板 |
CN213546455U (zh) * | 2020-09-16 | 2021-06-25 | 林亚珠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护装置 |
CN213782125U (zh) * | 2020-11-19 | 2021-07-23 | 安徽新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电池组箱体智能辅助散热装置 |
CN112952260A (zh) * | 2021-01-26 | 2021-06-11 | 金文娟 | 一种主动散热型新能源电池保护设备 |
-
2021
- 2021-11-10 CN CN202111323087.2A patent/CN11376477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25463A (zh) * | 2020-07-23 | 2020-09-29 | 湖南宝特瑞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锂离子蓄电池保护装置 |
CN213459934U (zh) * | 2020-08-27 | 2021-06-15 | 江苏葑全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与箱体的减震式连接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64779A (zh) | 2021-1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196471U (zh) |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显示屏运输装箱 | |
CN210916989U (zh) | 一种道路桥梁的桥墩防护结构 | |
CN113764779B (zh) | 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 |
CN210038660U (zh) | 一种具有防护性能的工控机 | |
CN214939612U (zh) | 一种摆闸防撞结构 | |
CN216848606U (zh) | 一种移动护理pda保护装置 | |
CN112752463B (zh) | 一种计算机网络工程用数据采集装置 | |
CN209982707U (zh) | 一种具有防撞击保护功能的音响主机 | |
CN219476100U (zh) | 一种红外触摸屏的外部防护结构 | |
CN220856108U (zh) | 一种便携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 | |
CN215871045U (zh) | 一种具有防摔抗冲击能力的电机 | |
CN214096115U (zh) | 一种具有表面防护机构的传感器 | |
CN215487425U (zh) | 防过载型驱动器 | |
CN219437013U (zh) | 一种计算机网络流量监测装置 | |
CN220798312U (zh) | 一种交换机安全防护装置 | |
CN213935655U (zh) | 一种带有防撞条的ssd固态硬盘 | |
CN221551005U (zh) | 一种vr镜头保护装置 | |
CN210984272U (zh) | 一种移动硬盘保护壳 | |
CN216217111U (zh) |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运动摄像机 | |
CN209822754U (zh) | 一种车载新能源电池组 | |
CN213025403U (zh) | 一种计算机硬盘防震保护装置 | |
CN219577164U (zh) | 一种具有防撞击结构的摄像头 | |
CN220796296U (zh) |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计算机硬盘 | |
CN217279536U (zh) | 一种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显示设备 | |
CN213118070U (zh) | 一种具有防撞保护功能的互联网智能安防用摄像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