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7782A - 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57782A
CN113757782A CN202110947926.1A CN202110947926A CN113757782A CN 113757782 A CN113757782 A CN 113757782A CN 202110947926 A CN202110947926 A CN 202110947926A CN 113757782 A CN113757782 A CN 113757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module
central controller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479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94792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577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57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77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24D19/10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0Feed-line arrangements, e.g. providing for heat-accumulator tanks, expansion tanks ; Hydraulic components of a central heating system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供暖系统线路上各个地方的信息无法及时反馈并做出调整的问题,包括中央控制器及多个供暖片区,每个供暖片区均包括中央控制器分站、集热模块、调节模块及采集模块,中央控制器分站均与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采集模块和调节模块均与所在供暖片区的中央控制器分站信号连接,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各自所在供暖片区的温度、压力信息并传递至中央控制器分站,中央控制器分站根据处理指令对调节模块发出调节指令,调节模块根据接收的调节指令对供暖片区的温度、压力进行相应调节,如上设置,可以对大面积的供暖片区进行实时的精准监控,能够及时的反馈线路上各处的信息,并且能够根据信息反馈做出调整。

Description

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热供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供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内一定温度,它是解决我国寒冷地带居住的居民冬季采暖的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服务,现目前的方式有很多,如集中供暖、地板辐射供暖、燃气供暖等,集中供暖是热力集团把市政热力通过管线输送到用户家中,是清洁且有保证的一种供暖方式,该方式价格便宜,且安全性能相对较高,现目前随着清洁能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太阳能供暖成为了新兴产业,地板辐射供暖可以由分户式燃气采暖炉、市政热力管网、小区锅炉房等各种不同方式提供热源,而以天然气为能源,可自行设定供暖时间,分户计量,但存在安全隐患。
以上供暖方式多是老式供暖方法的延续,所以整个供暖系统的智能程度并不高,对供暖线路上的各个地方的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完全,导致在出现问题时的响应速度较慢,并且问题出在哪儿也不明确,需要检修人员逐步排查确认,进一步延长了供暖恢复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供暖系统线路上各个地方的信息无法及时反馈并做出调整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及多个供暖片区,每个供暖片区均包括中央控制器分站、集热模块、调节模块及采集模块,中央控制器分站均与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采集模块和调节模块均与各自所在供暖片区的中央控制器分站信号连接;
集热模块用于集热,并将热量供应至供暖区片;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各自所在供暖片区的温度、压力信息并传递至中央控制器分站;
中央控制器分站接收温度、压力信息并传递至中央控制器;
中央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温度、压力信息对中央控制器分站发送相应的处理指令;
中央控制器分站根据处理指令对调节模块发出调节指令;
调节模块根据接收的调节指令对供暖片区的温度、压力进行相应调节。
优选的,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中心控制室,中心控制室包括PLC、监控模块、显示模块及存储模块,监控模块、显示模块及存储模块均与PLC信号连接,PLC与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
监控模块用于监测供暖片区的设备情况并将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PLC分别传递至显示模块和存储模块;
显示模块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转化为可视化信息示出;
中央控制器将温度、压力信息传递至PLC;
PLC将温度、压力信息传递至存储模块;
存储模块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和温度、压力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储存。
优选的,中央控制器与多个中央控制器分站各自均连接有无线发射源,多个无线发射源均信号连接同一远程终端,远程终端可对中央控制器与中央控制器分站远程下达操作指令。
优选的,每个供暖片区均包括了多个独栋的供暖楼和一个站房,每个供暖楼和站房均通过一子控制器与中央控制器分站信号连接。
优选的,每个站房均包括并联在同一线缆上的水泵、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及UPS。
优选的,供暖楼均包括并联在同一线缆上的集热模块、采集模块,供暖片区采用管道提供水暖,集热模块均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水泵和风机,太阳能集热器用于提供热量来加热供暖用水,水泵为太阳能集热器补水,风机用于楼层通风。
优选的,集热模块还包括液位计,液位计用于探测太阳能集热器中的水位。
优选的,采集模块包括多个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及流量计,分别用于采集供暖管道上不同地点的温度信息、压力信息及流量信息。
优选的,采集模块还包括热量计,热量计用于采集集热模块的集热量,并将集热量转化为标准煤用量。
优选的,信号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号连接、4G网络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划分不同的供暖片区,为每个供暖片区都配备了相应集热模块、调节模块及采集模块,在采集模块采集对供暖影响最大的温度、压力信息,并且中央控制器可以根据该信息判断需要进行什么相应的操作,并对调节模块发出指令,如供暖压力变小,可能是管线有泄漏,需要停止供暖进行检修,如温度降低,可能是集热模块出现问题,需要及时排查。
2、本发明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计量监测终端功耗量、光伏发电情况,在提高居民暖气供应保障的同时,监测居民的能耗量,提高居民的节能环保意识。
3、本发明当监测到系统信息异常时,系统的显示模块显示当前的异常信息,中心控制室的人员可通知相应的人员进行处理,使问题得到及时的处理,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4、本发明通过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建设,满足今后发展的需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系统能够平滑升级,网络的规模能够及时方便地扩充,以适应未来发展,最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同时满足各个已建硬件系统的接入、软件系统的资源共享,网络拓扑结构采用稳定可靠的星型结构进行设计,以保证整个网络的可靠性和网络运行的稳定性,要充分考虑单站抗干扰、抗破坏、防雷击等可靠性保障措施,保障整体系统的安全、可靠地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的供暖片区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的水泵远程监控系统的模块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及多个供暖片区,每个供暖片区均包括中央控制器分站、集热模块、调节模块及采集模块,中央控制器分站均与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采集模块和调节模块均与各自所在供暖片区的中央控制器分站信号连接;
集热模块用于集热,并将热量供应至供暖区片;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各自所在供暖片区的温度、压力信息并传递至中央控制器分站;
中央控制器分站接收温度、压力信息并传递至中央控制器;
中央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温度、压力信息对中央控制器分站发送相应的处理指令;
中央控制器分站根据处理指令对调节模块发出调节指令;
调节模块根据接收的调节指令对供暖片区的温度、压力进行相应调节。
如上设置:通过划分不同的供暖片区,为每个供暖片区都配备了相应集热模块、调节模块及采集模块,在采集模块采集对供暖影响最大的温度、压力信息,并且中央控制器可以根据该信息判断需要进行什么相应的操作,并对调节模块发出指令,进行及时的调整,如调整供暖参数或派出人员检修问题。
每个片区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如其中一个片区的设备坏了,不会影响其他片区的供暖,稳定的供暖,保证到各栋楼的供暖压力与温度的一致性,并且温度压力都在设定的运行范围内,尤其在冬天可能供暖的管路发生冰冻的情况,在各个供热主管路与回水管路上安装的温度变送器与压力变送器就起作用了。
温度监测:监测主管路和分支管路上的温度,看管路上的供热温度是否满足设定要求,如管路上的预设温度为:10-50℃,温度不一致,差异较大,则可以判断管路上供暖不足,则应该提高供暖的温度;如监测的温度低于0℃,则可以判断管路被冰冻住了,系统可以发出报警信息,并记录事件,提醒工作人员维护。
温度下线报警:当管道上的温度低于预设值,则发出提醒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温度比较低了,工作人员根据其他管路的温度值判断人工干预措施:
①其他管路的温度都正常,只有该条管路的各测温点温度比较低;
措施:启动该条管路人工干预,加大调节阀的开度,扩大流量,看温度能否恢复正常。
②其他管路的温度都正常,该管路其他检测点的温度也正常;
措施:初步判断为该处的采集器坏了,派人到现场查看解决问题。
③其他管路的温度都偏低;
措施:可能是天气过于寒冷,各管路热量损失比较大,应该提高加热器加热的温度。
压力监测:监测管网上各个供热主管路和回热管路上的压力值,当主管路上的压力值与回热管路上的压力差值超过设定的范围时,则系统发出报警信息,提醒工作人员。
压力下线报警:各个供暖主管道与回热管道的压力监测分别设置报警的下线和上线,当压力超过上线或者压力低于下线,则系统发出报警,并记录事件。
①供暖管路的压力远高于回暖管路的压力时,检测供暖是否存在管道漏水的情况。
②整条管路的压力都很低,检测管路是否被冰冻住,这时,再查看一下管路上的温度值。
③如果整个片区的管网压力都偏低,则考虑是否应该提高供暖出口的压力,在参数设置里面设定供暖压力。
参照附图2,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中心控制室,中心控制室包括PLC、监控模块、显示模块及存储模块,监控模块、显示模块及存储模块均与PLC信号连接,PLC与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
监控模块用于监测供暖片区的设备情况并将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PLC分别传递至显示模块和存储模块;
显示模块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转化为可视化信息示出;
中央控制器将温度、压力信息传递至PLC;
PLC将温度、压力信息传递至存储模块;
存储模块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和温度、压力信息以SQL数据库的形式存放于中心数据库计算机上,并且可实现数据的冗余保存,可实时展示在显示模块上。
中心控制室是整个系统的数据展示窗口,同时也是运营维护人员的监测窗口,当前接入到系统的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数据等都通过中心控制室的显示模块展示转化为可视化信息展示出来,如动态画面、数据曲线、报警展示、参数设置、地图位置等,展示软件采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提供了丰富的画面。
参照附图1,中央控制器与多个中央控制器分站各自均连接有无线发射源,多个无线发射源均信号连接同一远程终端,远程终端可对中央控制器与中央控制器分站远程下达操作指令,在远程终端如手机、平板等可以远程访问系统的数据画面,如当前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有故障等,并且指定的运营维护人员可以接收到系统发出的报警短信或者微信,运营维护人员在接收到信息后,立刻做出响应。
实施例2
参照附图2,本实施例对供暖片区做进一步说明,具体来说,供暖片区均包括了多个独栋的供暖楼和一个站房,每个供暖楼和站房均通过一子控制器与中央控制器分站信号连接,其中一个供暖楼的设备坏了,不会影响同片区其他楼的供暖,稳定的供暖,保证到各栋楼的供暖压力与温度的一致性,整个系统被分为若干个小片区,小片区内由单独监控到每一栋楼,在通过管网、线缆落实到每一户人家,整个一体化的远程自动控制范围更大、可操作性更强。
基于物联网的PLC自控系统能够准确快速的实现管理区域内的物联网数据采集、监视与控制工作,系统实时显示各站点的当前数据,并且该数据以SQL数据库的形式存放于本地计算机中,既方便用户实时调取查阅,也方便对历史数据的永久保存,为用户提供了实时的便利性,一举多得,并且能够实现供暖管网质的实时监控功能,一方面保证用户供暖的安全与稳定,另一方面便于理维护管道,实时监测居民入户暖气温度得变化,快速查找跑冒滴漏等管网问题。
站房均包括并联在同一线缆上的风机、水泵、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UPS(不间断电源)、环控设备、发电机组、加热器,其中风机送风,水泵供水,温度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用于采集温度和压力信息并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可以配备电加热系统来辅助供暖,电加热系统包括发电机组和加热器,电加热系统可以加装热量计来检测耗费的电量相当于使用了多少吨标准煤,采集进线电表数据,实时显示当前的电流、电压以及当前的功率和累计用电量,数据均以SQL数据库的形式存放于中心数据库计算机上,并可实时展示在显示模块上。
上述设备均可被系统监控、控制,具体如下:
水泵控制:检测水泵的运行状态如远程、运行、故障,并且控制水泵的启动停止与运行频率。
风机控制:检测当前风机状态如远程、运行、故障,控制风机启动、停止。
环控设备:与环控设备通讯,采集环控设备运行状态,通讯协议为MODBUS RTU或MODBUS TCP。
发电机:采集发电机的运行信号、待机信号、停机信号。
加热器:加热器当前工作的状态如加热运行、停止、故障。
还可在站房配置12寸触摸操作屏一个,让用户可以在该站房内控制设备的启停、查看设备运行情况、整个管路供热情况,而不需要实时联系中心控制室人员,方便运营管理人员对该小区的运营维护。
供暖楼均包括并联在同一线缆上的集热模块、采集模块,供暖片区采用管道提供水暖,集热模块均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水泵和风机,太阳能集热器用于提供热量来加热供暖用水,水泵为太阳能集热器补水,风机为用于楼层通风,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使用起来非常环保,而且通过太阳能集热器之后,所产生的的能量较高,大部分情况下用于加热供暖水是足够的,日后如修建了其他小区,在其他小区的供暖设备也能接入到系统中,采用模块化设计,为日后的系统扩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集热模块还包括液位计,液位计用于探测太阳能集热器中的水位,液位计与水泵都可由系统智能控制,在液位降低时向系统反馈信号,水泵启动向太阳能集热器内补水,具体设置如下:太阳内集热器安装在楼顶,便于接收太阳能,安装两个温度传感器,一个在集热器,一个在供热主管道上。液位计一只,实时监测集热器内的液位值,热量计一只,统计太阳能集热器所节约的能量,电动阀两个,水泵一个。
当主管道上的温度值,低于太阳内集热器的温度时,且供热温度较低时,则打开集热器出水电动阀,水泵启动,将集热器上的热水泵到供热主管道上,在集热器液位较低时,打开集热器进水电动阀,在高液位时,关闭进水电动阀。
主管道安装热量计一只,统计该栋楼所用的热量,压力变送器两只,实时监测供水管道与回水管道的压力,如果这两个压力值,相差10%则有可能是管道出现破裂或者冰冻等情况,出现异常时,提示中心控制室人员检修。
热量计分为电磁热量计、超声波热量计、涡轮热量计等几大类,其中,超声波热量计具备无压力损失、便于安装、可不中断流体输送安装、可作用于低温环境、测量范围广、功耗小等特点;电磁热量计具备无压力损失、测量精度较高、适用于低温环境、测量范围大等特点,综合上述特点,优选电磁热量计或超声波热量计均可,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需要注意流量计的安装位置,应该位于管道送水方向上的水平较低处和垂直向上处。
采集模块包括多个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及流量计,分别用于采集供暖管道上不同地点的温度信息、压力信息及流量信息,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在管路上各处均布,每一户人家的室内也设置对应的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能够精确的掌握到每一户使用情况,方便实时监测当前的用户家里的供暖所达到的室内温度,如果大量的用户室内的温度比预想值都偏低,那么就应该提高供暖的温度,在进入用户的供水管道上安装压力变送器,采集进入用户的供热管道压力。
采集模块还包括热量计,热量计用于采集集热模块的集热量,并将集热量转化为标准煤用量,在太阳能集热器上安装热量计,并将该热量转化为标准煤,实时显示其已经节约了多少吨标准煤,该采暖季和上一个采暖季节约了多少吨标准煤。
根据本发明的设置情况,监控采集的信号有光伏发电电量、末端耗热量、电动调节阀开度、室外温度、用户室内温度、供水管道温度和压力、回水管道温度和压力、风机状态、水泵状态、中央控制器分站运行状态、电加热器状态、UPS电源状态、发电机状态,其控制设备种类包括:电动调节阀、风机控制、水泵控制、主管道供热循环泵。
信号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号连接、4G网络连接、有线信号连接,中央控制器与分站之间的通讯优选光纤网络,其具备传输速率快、带载能力强、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不论是工业无线WLAN连接方式还是用蜂窝网络连接传输方式,为确保传输信号的稳定性和设备的可靠性,传输模块应采用工业级的传输模块,确保数据不丢失、不掉帧。
无线发射源负责对现场信号、工业设备的监测和控制,无线通讯盒子是构成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装置,通常由信号输入/出模块、微处理器、有线/无线通讯设备、电源及外壳等组成,由微处理器控制,并支持网络系统,它通过自身的软件或智能软件系统,可理想地实现中央监控与调度系统对生产现场一次仪表的遥测、遥控、遥信和遥调等功能。
其通过网口实时采集热量计、水泵、风机、阀门等设备的实时测量数据与状态通过4G网络将数据周期性的将数据传送到云服务器,以供手机APP或者Internet远程访问,实时存储采集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的实时测量数据,实时上传至云存储器,当网络中断后,无线通讯盒子将继续采集数据并缓存到无线通讯盒子存储器中,支持48小时断网数据不丢失,当网络恢复后,无线通讯盒子自动将缓存的数据上传至云存储器,当存储容量不足时自动擦除最早的数据,实现循环存储,支持多种设备的接入,可以时间远程控阀/泵等其它设备,或者采集其它设备数据。
无线发射源具备如下特点:采用高性能的工业级ARM处理器;采集模拟量功能:智能模拟量采集,采集压力、温度等变送器的模拟量信号超限自动报警;采集仪表数据功能:采集流量计、脉冲表的流量、频率、温度等数据;采集IO状态功能:采集现场IO设备如阀门、水泵等运行状态信号;支持可设定的模拟量报警上、下限范围,自动上报报警信息;支持远控功能,可远程手动或定时控制水泵、阀门等设备;支持供电状态和箱门状态检测;支持断网补报功能,拒绝数据漏报;支持数据存储功能;支持2G/3G/4G、网口有线方式同时通讯;支持抄录多种设备通讯协议;支持相机自动定时或远程手动抓拍功能;具有自动定时上报和事件触发上报机制;支持各种组态软件,并提供例程;支持私有协议通信方式,方便与监控中心直接对接使用;内嵌看门狗、不死机、掉线自动恢复;工业级品质保证、性能稳定可靠;内置网络交换机,支持3三以太网接口,方便现场组网。
实施例3
数据库建设是本发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热量监测分析管理的基础,本实施例中对数据库的建设做出说明,其数据的完整与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服务信息的可信程度,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对信息需求内容的不断增多,相应的数据库在结构上不变只是相对的,而变化是绝对的,当数据库结构发生变化时,通常数据库维护程序代码必须做相应改动和重新编译,数据库建设布局如下:
1)数据库设计,在物理部署时,数据库部署在中心控制室,数据库的设计充分考虑以下要求:
a、数据的一致性与标准性,数据库的设计除遵循数据库设计的软件行业标准外,还遵循国家、供暖行业标准及行业的习惯性事实标准,以方便数据交流及功能的实行,为方便与其他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中心数据库的设计将考虑以前已建立系统的数据。
b、数据的实用性与完整性,数据库设计充分考虑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实际应用特点,按照系统规模和实际需求,遵循“先进性与实用性并重”的原则,保证数据的实用性,数据完整性用来确保数据库中数据的准确性,数据库中的完整性一般是通过约束条件来控制的,约束条件可以检验进入数据库中的数据值,约束条件可以防止重复或冗余的数据进入数据库,在系统中我们可以利用约束条件来保证新建或修改后的数据能够遵循所定义的业务知识。
c、数据的独立性和可扩展性,尽量做到数据库的数据具有独立性,独立于应用程序,使数据库的设计及其结构的变化不影响程序,反之亦然,另外,根据设计开发经验,需求分析再详细使用人员所提的需求不可能全面提出,此外,业务也是在变化的,所以数据库设计要考虑其扩展性能,使得系统增加新的应用或新的需求时,不至于引起整个数据库结构的大的变动。
d、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库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的设计要保证安全性,通过设计个合理和有效的备份和恢复策略,在数据库因天灾或人为因素等意外事故,导致数据库系统毁坏,我们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数据库恢复,通过做好对数据库访问的授权设计,保证数据不被非法访问。
e、数据分级管理机制,根据系统访问角色,将用户分成领导决策分析用户、系统管理用户、运行浏览用户和运行调度用户等几个角色,分别赋予角色访问数据的权限和使用系统功能的权限,严格控制角色登录,实现数据的分级管理。
f、统一考虑空间、属性、设施、模型数据的兼容性,数据库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数据采集、数据入库、数据应用的紧密结合,便于在空间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设施及相关属性的考虑,空间数据格式设计时充分考虑与模型所需数据的结合,利于模型数据直接使用空间及设施的相关数据。
g、优化原则,应充分考虑各应用系统的应用要求,同时考虑供暖分析计算、耗能量转换为标准煤计算、资源评价及其他领域的应用需要,结合《国家供暖数据库表结构》、《供暖工程管理标准》等行业标准编写,扩充其他数据源如气象等表结构,使数据库表结构能适应供暖资源调度管理的发展要求。
2)数据库组成,根据规划可以将数据库划分为以下几大类:综合数据库、生产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及元数据库;各类数据库又根据具体需要分为若干小类:
a、合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由供暖气象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供暖数据库、供暖工程数据库、温度环境数据库、社会经济数据库等组成。
b、产数据库,生产数据库主要由供暖温度、流量、压力等动态数据等组成,是供暖全工程自动监控系统应用的基础,同时,此数据库将为供暖资源业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是供暖管理信息最基础、最丰富的资料库,要严格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设计。
c、理数据库,管理数据库是供暖工程自动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储有在决策者进行一系列决策干预和操作之后所提供的方案描述信息,这是一个动态结构的数据库,它根据系统的设置和决策者对决策依据的设置来确定库的结构,它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子系统有结果装入、删除、查询、报表、分析等功能模块。
d、元数据库,元数据构成了对数据库中采集到的数据的说明和背景信息的描述,是关于数据的说明数据,与数据的建立为数据的长久保存和持续使用提供了保证,系统的综合数据库元数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元数据基本集,服务于非空间数据用户,描述最基本、最普遍数据信息;第二层为元数据基础集,服务于具有一定空间知识和管理层用户,描述数据较详细的特征;第三层为元数据详细集,描述数据的全部详细信息,服务于决策支持和管理层用户,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因为各层次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基本集合基础集可通过一定的抽样方法得到,特别是,由于空间数据的多样性,应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内容分别构建响应的元数据。
3)数据库接口方案,信息服务系统作为一个综合集成项目,包括硬件和软件的集成,软件系统之间的集成,这些系统之间的接口规划和设计是整个集成工作顺利进展的基本保综合分析整个系统,可以划分为外部接口和内部接口,外部接口主要是指与专网的接口,内部接口是指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按照接口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数据接口和应用接口。
对各类接口进行严格、合理的控制,是软件配置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之整个软件项目及其各子系统都必须对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工程化软件系统中,主要的接口有如下六类:
a、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指各子系统与设计人员、用户或维护人员之间的操作约定,同时还指实现这些操作约定的物理部件的功能与性能特性。
b、系统内部接口:系统内部接口是指各子系统在集成为一个总的软件系统时的各种连接约定。
c、标准程序接口:标准程序接口是指各应用子系统与标准子程序库(包括宿主计算机系统已有的库程序)之间的调用约定。
d、设备接口:设备接口是指各子系统与各种设备(包括终端和其他各种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连接约定。
e、软件接口:软件接口是指各个子系统与宿主计算机上的系统软件以及与调用本软件的其它软件系统之间的连接约定。
f、系统外部接口:相关数据信息向有关部门上报。
4)数据库管理服务,供暖工程系统中心的数据维护工作主要是有两方面:数据内容维护,维护数据内容,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实效性等;数据存储维护:保证数据的安全存储,主要是数据备份。
5)软件信息管理平台,控制管理系统是中心站实现供暖自动监测控制的核心,中心站实现现地设备参数集中设置和现地设备的集中监控,监视整个供暖设备的运行情况,系统能实时而形象地反映各个水泵的所有参数和实际情况;可把数据的变化用动画的方式表示出来,同时完成实时和历史曲线的显示、历史数据记录,追忆历史事件报警;灵活方便的组态式报表,可充分满足用户的各种报表需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对实现远程监控做出进一步说明,具体如下,设备远程监控软件主要由总体控制界面、数据展示界面、监控数据通信模块、动态模拟显示模块、控制处理模块、数据釆集模块、故障事故处理模块、数据库报表模块、短信提示模块、系统维护管理模块组成。
a、总体控制界面:以图形、文字形式显示各监测数据、运行状态、故障报警信息;可对任意设备的运行参数实时监视和记录:一旦发生故障,按时间顺序并带年、月、日、时、分标志进行记录并报警。
b、数据展示界面:将采集的能源数据转换为标准的能耗数据,在电子地图上展示每栋、每个站点当前和上季度的能耗使用情况,并且以动态的形式显示出来,在电子地图上标明各站点的分布情况。
c、监控数据通信:通过通信链路与现地监控站的PLC通信,向PC发出水泵运行的命令,并接收PLC发来的各种数据。
d、设备模拟显示:采用虚拟再现方式,实时显示水泵设备开启状态、水泵的运行状态请报态、测控系统状况,联网面,制,自、各运行时为动态显示。
e、设备控制处理:可对任意水泵下达命令,修改水泵控制的工作参数,并远程控制水泵的开启、关闭。
f、信息采集处理:通过实时采集、间隔采集等多种方式获取末端热量表、光伏热量计的瞬时供热量和累计耗能量等数据;控制中心根据接收到的各种数据计算分析,调节各居民入户调节阀开度大小、以及相应设备的运行。
g、故障事故报警:在系统中有很多报警信息,如低温报警、设备联网及断网报警、水泵电机过载、电源状态等,对于这些报警信息实时的以不同颜色灯闪烁,语音及报警窗口画面等形式显示现场设备及网络通讯报警信息。
h、数据库及报表生成:形成测点监测与运行数据仓库,并根据用户需求实行数据综合查询及追忆查询;按要求生成指定时间段内、指定水泵的日、周、月、年等各种报表,实现定时、随机和选择打印。
i、系统维护管理:操作口令设定、更改;数据字典维护;系统参数设定。
j、短信提示模块:短信提示模块是将采集监控到的故障与报警信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指定的手机用户上,提醒工作人员尽快处理报警与故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故障排除。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为本发明提供水泵远程监控系统,如附图3所示,其包括系统总体控制界面、监控数据通信模块、动态模拟显示模块、水泵控制处理模块、信息采集处理模块、故障事故报警模块、数据库及报表生成、系统维护管理模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器及多个供暖片区,每个所述供暖片区均包括中央控制器分站、集热模块、调节模块及采集模块,所述中央控制器分站均与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采集模块和调节模块均与各自所在供暖片区的中央控制器分站信号连接;
所述集热模块用于集热,并将热量供应至所述供暖区片;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各自所在供暖片区的温度、压力信息并传递至所述中央控制器分站;
所述中央控制器分站接收所述温度、压力信息并传递至所述中央控制器;
所述中央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所述温度、压力信息对所述中央控制器分站发送相应的处理指令;
所述中央控制器分站根据所述处理指令对所述调节模块发出调节指令;
所述调节模块根据接收的所述调节指令对所述供暖片区的温度、压力进行相应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中心控制室,所述中心控制室包括PLC、监控模块、显示模块及存储模块,所述监控模块、显示模块及存储模块均与所述PLC信号连接,所述PLC与所述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监控模块用于监测所述供暖片区的设备情况并将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PLC分别传递至所述显示模块和所述存储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转化为可视化信息示出;
所述中央控制器将所述温度、压力信息传递至所述PLC;
所述PLC将所述温度、压力信息传递至所述存储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数据信息和温度、压力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储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器与多个所述中央控制器分站各自均连接有无线发射源,多个所述无线发射源均信号连接同一远程终端,所述远程终端可对所述中央控制器与中央控制器分站远程下达操作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供暖片区均包括了多个独栋的供暖楼和一个站房,每个所述供暖楼和站房均通过一子控制器与中央控制器分站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站房均包括并联在同一线缆上的水泵、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及UPS。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楼均包括并联在同一线缆上的集热模块、采集模块,所述供暖片区采用管道提供水暖,所述集热模块均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水泵和风机,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用于提供热量来加热供暖用水,所述水泵为太阳能集热器补水,所述风机用于楼层通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模块还包括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用于探测太阳能集热器中的水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多个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及流量计,分别用于采集供暖管道上不同地点的温度信息、压力信息及流量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还包括热量计,所述热量计用于采集所述集热模块的集热量,并将所述集热量转化为标准煤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号连接、4G网络连接。
CN202110947926.1A 2021-08-18 2021-08-18 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Pending CN1137577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7926.1A CN113757782A (zh) 2021-08-18 2021-08-18 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7926.1A CN113757782A (zh) 2021-08-18 2021-08-18 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7782A true CN113757782A (zh) 2021-12-07

Family

ID=78790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47926.1A Pending CN113757782A (zh) 2021-08-18 2021-08-18 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5778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12995A1 (de) * 1994-04-14 1995-10-19 Vaillant Joh Gmbh & Co Heizungsanlage zur Erwärmung mehrerer Räume
CN102927614A (zh) * 2012-09-13 2013-02-13 翟飞雄 一种全自动储热式太阳能中央智能集中供暖热水系统
CN103471171A (zh) * 2013-08-30 2013-12-25 尹超 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8418940U (zh) * 2018-06-20 2019-01-22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校园供暖监控系统
CN112344527A (zh) * 2020-11-13 2021-02-09 秦洋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热控服务系统
CN112628845A (zh) * 2020-12-23 2021-04-09 看见文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供暖的控制中心、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12995A1 (de) * 1994-04-14 1995-10-19 Vaillant Joh Gmbh & Co Heizungsanlage zur Erwärmung mehrerer Räume
CN102927614A (zh) * 2012-09-13 2013-02-13 翟飞雄 一种全自动储热式太阳能中央智能集中供暖热水系统
CN103471171A (zh) * 2013-08-30 2013-12-25 尹超 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8418940U (zh) * 2018-06-20 2019-01-22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校园供暖监控系统
CN112344527A (zh) * 2020-11-13 2021-02-09 秦洋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热控服务系统
CN112628845A (zh) * 2020-12-23 2021-04-09 看见文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供暖的控制中心、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8677B (zh) 一种煤矿通风参数智能化监测调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20013483A1 (en) Water Supply Maintenance System
CN201993809U (zh) 综合能源管理系统
CN110836415A (zh) 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大数据的智慧供暖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1706911A (zh) 基于物联网的矿区分散清洁热源耦合供热智慧监控系统
CN103092169B (zh) 数字营区设备管控装置
CN202563316U (zh) 燃气安全及运行远程监控终端
CN107491020A (zh) 一种集中供热智能管控系统
CN112728723A (zh) 一种智能化群控系统监测分析制冷机房运行能效的方法
CN110632904A (zh) 自动化供水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197338B (zh) 一种无人值守热力站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2801550A (zh) 输配管网及附属设施综合监管监控与应急管理平台系统
CN117336336A (zh) 基于物联网的自来水管网远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6162146U (zh) 一种支持远程升级的智能箱变测控系统
CN113757782A (zh) 集中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CN209744527U (zh) 一种新型集中供热节能系统
CN115067194B (zh) 全管道灌区测控智能化灌溉系统及方法
CN202870598U (zh) 一种应用工业无线wia技术的企业热网监控系统
CN211822694U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热能边缘服务系统
CN217357051U (zh) 基于失调度相对一致等比失调方法的热力平衡调节仪
CN116027687A (zh) 一种智慧用能楼宇能耗监控系统及节能效果监测方法
CN205281208U (zh) 带定时重启的双电源供电的调压站监控系统
CN205644256U (zh) 物业设备集中与分布控制管理系统
CN205536400U (zh) 人防中央空调节能监控系统
CN211401300U (zh) 一种大数据智能环境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