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7353A - 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57353A
CN113757353A CN202111097447.1A CN202111097447A CN113757353A CN 113757353 A CN113757353 A CN 113757353A CN 202111097447 A CN202111097447 A CN 202111097447A CN 113757353 A CN113757353 A CN 113757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ifting
gear
support
ke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974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维华
吕志强
梁翠燕
黄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9744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573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57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73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217Selector apparatus with electric switches or sensors not for gear or range selection, e.g. for controlling auxiliar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27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selector lever, e.g. grip parts, mounting or manufactu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18Preventing unintentional or unsafe shift, e.g. preventing manual shift from highest gear to reverse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2059/026Detail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selector casing or lever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换挡组件、感应组件以及控制组件,换挡组件包括指示盘、换挡杆和底座,指示盘上设有按键,按键用于切换P档,按键的周围分别设有N档区、D档区以及R档区,换挡杆的顶端与指示盘的底部相连接,换挡杆的底端与底座转动连接;感应组件设置在换挡杆或底座上,感应组件用于感应换挡杆的换挡动作或按键的按键动作,并生成相应的换挡信号;感应组件的输出端与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组件用于控制车辆的档位。本发明通过指示盘、换挡杆、底座以及感应组件的设置,使得每个档位有一个单独的操作动作,更加便于驾驶员操作,不容易产生误换挡,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换档已经逐渐在汽车上普及,电子换挡系统一般包括电子换挡杆、换挡控制器和换挡执行器三大组件,而市场上常见的电子换挡杆为有旋钮式换挡杆、档把式换挡杆以及怀挡式换挡杆。现有电子换挡杆的换档方式,各个挡位的换档操作动作相似,例如,旋钮式换挡杆的换档操作为顺时针/逆时针旋转,档把式换挡杆的换档操作为向前/向后推杆,怀挡式换挡杆的换档操作为向上/向下拨杆,驾驶员在驾驶时容易产生误操作,从而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的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包括换挡组件、感应组件以及控制组件,其中:
所述换挡组件包括指示盘、换挡杆和底座,所述指示盘上设有按键,所述按键用于切换P档,所述按键的周围分别设有N档区、D档区以及R档区,所述换挡杆的顶端与所述指示盘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换挡杆的底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感应组件设置在所述换挡杆或所述底座上,所述感应组件用于感应所述换挡杆的换挡动作或所述按键的按键动作,并生成相应的换挡信号;
所述感应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车辆的档位;
所述换挡信号包括P档换挡信号、N档换挡信号、D档换挡信号以及R档换挡信号,所述按键动作对应于所述P档换挡信号,所述换挡动作包括换挡杆顺时针旋转、换挡杆逆时针旋转、换挡杆前推和/或换挡杆后推。
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底座支架和转盘,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支架内部,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万向球,所述转盘通过所述万向球与所述固定底座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换挡杆的底端穿入所述固定底座支架与所述转盘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底座支架上设有旋转复位支架,所述换挡杆的侧面与所述旋转复位支架之间设有旋转复位弹簧。
进一步,所述底座还包括PBC板和磁铁支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第一霍尔传感器和第一磁铁,所述PBC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转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磁铁支架与所述固定底座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设置在所述PBC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磁铁支架上,且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运动轨迹的下方,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换挡杆的底部还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换挡杆与所述固定底座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换挡杆可绕所述转轴转动。
进一步,所述换挡杆的底端设有至少一个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转轴平行,所述斜面与所述磁铁支架之间还设有按压复位弹簧。
进一步,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按压复位弹簧与所述斜面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或,
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固定底座支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支架,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支架上,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位于所述换挡杆绕所述转轴转动的轨迹的两侧,所述光电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或,
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第二霍尔传感器和第二磁铁,所述固定底座支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支架,所述第二霍尔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支架上,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换挡杆的侧面上,所述第二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N档区位于所述按压复位弹簧的上方,所述D档区和所述R档区分别位于所述转轴两端的上方位置;
或,
所述换挡杆的底端设有两个斜面,所述两个斜面分别位于所述转轴的两侧,所述两个斜面与所述磁铁支架之间各设有一个按压复位弹簧,所述D档区和所述R档区分别位于两个按压复位弹簧的上方,所述N档区包括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所述第一子区和所述第二子区分别位于所述转轴两端的上方位置。
进一步,所述感应组件包括第一微动开关,所述第一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换挡杆内,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与所述按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通过上述电子换挡控制系统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感应组件感应换挡杆的换挡动作或按键的按键动作,产生相应的换挡信号,进而将所述换挡信号传输至控制组件;
通过控制组件根据所述换挡信号控制车辆的档位;
其中,所述换挡信号包括P档换挡信号、N档换挡信号、D档换挡信号以及R档换挡信号,所述按键动作对应于所述P档换挡信号,所述换挡动作包括换挡杆顺时针旋转、换挡杆逆时针旋转、换挡杆前推和/或换挡杆后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设置在换挡杆或底座上感应组件感应换挡杆的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前推和/或后推等换挡动作,以及指示盘上按键的按键动作,生成相应的换挡信号,并根据该换挡信号控制车辆的档位。本发明通过指示盘、换挡杆、底座以及感应组件的设置,使得每个档位有一个单独的操作动作,更加便于驾驶员操作,并且不容易产生误换挡,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换挡组件与感应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换挡组件与感应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换挡组件与感应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换挡组件与感应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换挡组件与感应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换挡组件与感应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换挡组件与感应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换挡组件与感应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指示盘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指示盘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
11、指示盘;111、按键;112、第一子区;113、第二子区;12、换挡杆;121、转轴;122、斜面;123、按压复位弹簧;131、固定底座支架;132、转盘;133、万向球;134、旋转复位支架;135、旋转复位弹簧;136、PBC板;137、磁铁支架;138、传感器支架;21、第一霍尔传感器;22、第一磁铁;23、压力传感器;24、光电传感器;25、第二霍尔传感器;26、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对于以下实施例中的步骤编号,其仅为了便于阐述说明而设置,对步骤之间的顺序不做任何限定,实施例中的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均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来进行适应性调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
参照图1至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包括换挡组件、感应组件以及控制组件,其中:
换挡组件包括指示盘11、换挡杆12和底座,指示盘11上设有按键111,按键111用于切换P档,按键111的周围分别设有N档区、D档区以及R档区,换挡杆12的顶端与指示盘11的底部相连接,换挡杆12的底端与底座转动连接;
感应组件设置在换挡杆12或底座上,感应组件用于感应换挡杆12的换挡动作或按键111的按键动作,并生成相应的换挡信号;
感应组件的输出端与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组件用于控制车辆的档位;
换挡信号包括P档换挡信号、N档换挡信号、D档换挡信号以及R档换挡信号,按键111动作对应于P档换挡信号,换挡动作包括换挡杆12顺时针旋转、换挡杆12逆时针旋转、换挡杆12前推和/或换挡杆12后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在换挡杆12或底座上感应组件感应换挡杆12的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前推和/或后推等换挡动作,以及指示盘11上按键111的按键动作,生成相应的换挡信号,并根据该换挡信号控制车辆的档位。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指示盘11、换挡杆12、底座以及感应组件的设置,使得每个档位有一个单独的操作动作,更加便于驾驶员操作,并且不容易产生误换挡,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为示出换挡杆12底部的结构,图3、图5、图7以及图9中均未示出旋转复位支架134、旋转复位弹簧135以及传感器支架138以及传感器支架138上的相关传感器,具体设置可分别对应参看图4、图6、图8以及图10。
参照图4、6、8和10,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底座包括固定底座支架131和转盘132,转盘132设置在固定底座支架131内部,转盘132上设有多个万向球133,转盘132通过万向球133与固定底座支架131转动连接,换挡杆12的底端穿入固定底座支架131与转盘132连接。
具体地,通过转盘132上万向球133的设置,使得转盘132可以相对于固定底座支架131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进而使得换挡杆12可以在外力作用下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参照图2、4、6、8和10,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固定底座支架131上设有旋转复位支架134,换挡杆12的侧面与旋转复位支架134之间设有旋转复位弹簧135。
具体地,通过旋转复位弹簧135的弹力作用,使得旋转后的换挡杆12可以在外力撤消后自动复位,从而不影响后续的其他换挡操作。
参照图2至10,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底座还包括PBC板136和磁铁支架137,感应组件包括第一霍尔传感器21和第一磁铁22,PBC板136的上表面与转盘13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磁铁支架137与固定底座支架131固定连接,第一霍尔传感器21设置在PBC板136的下表面,第一磁铁22设置在磁铁支架137上,且第一磁铁22位于第一霍尔传感器21运动轨迹的下方,第一霍尔传感器21的输出端与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PBC板136与转盘132固定连接,磁铁支架137与固定底座支架131固定连接,当转盘132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PBC板136下表面设置的第一霍尔传感器21与磁铁支架137上设置的第一磁铁22之间会产生相对位移,从而通过第一磁铁22切割第一霍尔传感器21的磁感线,根据切割的方向即可确定换挡杆12是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从而可以产生相应的换挡信号。
参照图3至10,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换挡杆12的底部还设有一转轴121,转轴121贯穿换挡杆12与固定底座支架131固定连接,换挡杆12可绕转轴121转动。
具体地,转轴121设置使得换挡杆12可以绕转轴121向前或向后转动,从而可以实现换挡杆12的前推或后推。
参照图3至10,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换挡杆12的底端设有至少一个斜面122,斜面122与转轴121平行,斜面122与磁铁支架137之间还设有按压复位弹簧123。
具体地,按压复位弹簧123的设置使得前推/后推的换挡杆12在外力撤消后可以自动复位,从而不影响后续的其他换挡操作。
参照图3至10,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感应组件还包括压力传感器23,压力传感器23设置在按压复位弹簧123与斜面122之间,压力传感器23的输出端与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或,
感应组件还包括光电传感器24,固定底座支架13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支架138,光电传感器24设置在传感器支架138上,光电传感器24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位于换挡杆12绕转轴121转动的轨迹的两侧,光电传感器24的输出端与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或,
感应组件还包括第二霍尔传感器25和第二磁铁26,固定底座支架13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支架138,第二霍尔传感器25设置在传感器支架138上,第二磁铁26设置在换挡杆12的侧面上,第二霍尔传感器25的输出端与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前推/后推的换挡动作的感应可通过三种实施方式实现,分别如下:
1)在按压复位弹簧123与斜面122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23(参见图3、4、9和10),当换挡杆12发生前推/后推时,按压复位弹簧123与斜面122之间产生挤压,从而使得压力传感器23可以感受到一定的压力变化,进而产生相应的换挡信号;
2)在固定底座支架131上方设置传感器支架138,传感器支架138上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光电传感器24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参见图6),当换挡杆12发生前推/后推时,换挡杆12可以阻挡光电传感器24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光通路,从而使得光电传感器24可以产生相应的换挡信号;
3)在固定底座支架131上方设置传感器支架138,传感器支架138上设置第二霍尔传感器25,换挡杆12侧面与第二霍尔传感器25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第二磁铁26(参见图7和8),当换挡杆12发生前推/后推时,第二霍尔传感器25与第二磁铁26之间会产生相对位移,从而通过第二磁铁26切割第二霍尔传感器25的磁感线,从而使得第二霍尔传感器25可以产生相应的换挡信号。
参照图3至12,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N档区位于按压复位弹簧123的上方,D档区和R档区分别位于转轴121两端的上方位置;
或,
换挡杆12的底端设有两个斜面122,两个斜面122分别位于转轴121的两侧,两个斜面122与磁铁支架137之间各设有一个按压复位弹簧123,D档区和R档区分别位于两个按压复位弹簧123的上方,N档区包括第一子区112和第二子区113,第一子区112和第二子区113分别位于转轴121两端的上方位置。
具体地,N档区、D档区以及R档区在指示盘11上的布局有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1)N档区位于按压复位弹簧123的上方,即通过前推/后推动作产生N档的换挡信号,具体可以是压力传感器23、光电传感器24或者第二霍尔传感器25产生;D档区和R档区分别位于转轴121两端的上方位置,分别对应逆时针旋转和顺时针旋转的换挡动作,通过第一霍尔传感器21产生D档或者R档的换挡信号;
2)换挡杆12底端的斜面122有两个,对应的按压复位弹簧123也有两个,分别对应前推和后推的动作,分别通过前推和后退动作产生D档和R档的换挡信号,具体可以是压力传感器23、光电传感器24或者第二霍尔传感器25产生;N档区分为第一子区112和第二子区113,分别位于转轴121两端的上方位置,即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均由第一霍尔传感器21产生N档的换挡信号。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感应组件包括第一微动开关,第一微动开关设置在换挡杆12内,第一微动开关与按键111传动连接,第一微动开关的输出端与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微动开关设置在换挡杆12内,附图中未示出,通过按下按键111可以使得第一微动开关产生P档的换挡信号。
以上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进行了说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和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3、4和11,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中,N档的触发动作为换挡杆12前推,当换挡杆12前推时,由设置在按压复位弹簧123与斜面122之间的压力传感器23产生N档的换挡信号,也可以将压力传感器23替换为第二微动开关,同样也可以实现相应的触发功能;前推的动作通过转轴121实现,前推后换挡杆12的复位通过按压复位弹簧123实现;旋转的动作通过转盘132上的万向球133与固定底座支架131之间的配合完成,旋转后换挡杆12的复位通过旋转复位弹簧135实现;D档和R档的触发动作分别为逆时针旋转和顺时针旋转,通过第一霍尔传感器21与第一磁铁22之间的相对位移切割磁感线实现;P档的触发动作为按下按键111,通过第一微动开关实现。
参照图5、6和11,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中,N档的触发动作为换挡杆12前推,当换挡杆12前推时,遮住光电传感器24发射端发出的光线,使得光电传感器24产生N档的换挡信号;前推的动作通过转轴121实现,前推后换挡杆12的复位通过按压复位弹簧123实现;旋转的动作通过转盘132上的万向球133与固定底座支架131之间的配合完成,旋转后换挡杆12的复位通过旋转复位弹簧135实现;D档和R档的触发动作分别为逆时针旋转和顺时针旋转,通过第一霍尔传感器21与第一磁铁22之间的相对位移切割磁感线实现;P档的触发动作为按下按键111,通过第一微动开关实现。
参照图7、8和11,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中,N档的触发动作为换挡杆12前推,当换挡杆12前推时,由设置在换挡杆12侧面的第二磁铁26切换传感器支架138上的第二霍尔传感器25的磁感线,从而通过第二霍尔传感器25产生N档的换挡信号;前推的动作通过转轴121实现,前推后换挡杆12的复位通过按压复位弹簧123实现;旋转的动作通过转盘132上的万向球133与固定底座支架131之间的配合完成,旋转后换挡杆12的复位通过旋转复位弹簧135实现;D档和R档的触发动作分别为逆时针旋转和顺时针旋转,通过第一霍尔传感器21与第一磁铁22之间的相对位移切割磁感线实现;P档的触发动作为按下按键111,通过第一微动开关实现。
参照图9、10和12,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中,D档和R档的触发动作为换挡杆12前推和后推,当换挡杆12前推和后推时,由设置在按压复位弹簧123与斜面122之间的两个压力传感器23分别产生D档和R档的换挡信号,也可以将两个压力传感器23替换为两个第二微动开关,同样也可以实现相应的触发功能;前推和后推的动作通过转轴121实现,前推和后推后换挡杆12的复位通过按压复位弹簧123实现;旋转的动作通过转盘132上的万向球133与固定底座支架131之间的配合完成,旋转后换挡杆12的复位通过旋转复位弹簧135实现;N档的触发动作为顺时针/逆时针旋转,通过第一霍尔传感器21与第一磁铁22之间的相对位移切割磁感线实现;P档的触发动作为按下按键111,通过第一微动开关实现。
以上对本发明的四种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仅限于以上四种,转盘132上档位的设置与感应组件的具体组成可任意组合,只要能实现相应换挡信号的触发即可,再此不作赘述。
应该认识到,本发明实施例将不同操作方式结合起来,每个挡位对应一个单独的操作动作(按下按键、前推、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更加便于驾驶员操作,并且不容易产生误换挡。此外,从D档切换到R档也不必再先切到N档,减少了换档操作步骤,提高了换挡的效率。
参照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通过上述电子换挡控制系统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通过感应组件感应换挡杆的换挡动作或按键的按键动作,产生相应的换挡信号,进而将所述换挡信号传输至控制组件;
S102、通过控制组件根据所述换挡信号控制车辆的档位;
其中,所述换挡信号包括P档换挡信号、N档换挡信号、D档换挡信号以及R档换挡信号,所述按键动作对应于所述P档换挡信号,所述换挡动作包括换挡杆顺时针旋转、换挡杆逆时针旋转、换挡杆前推和/或换挡杆后推。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在换挡杆或底座上感应组件感应换挡杆的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前推和/或后推等换挡动作,以及指示盘上按键的按键动作,生成相应的换挡信号,并根据该换挡信号控制车辆的档位。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指示盘、换挡杆、底座以及感应组件的设置,使得每个档位有一个单独的操作动作,更加便于驾驶员操作,并且不容易产生误换挡,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应当认识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由计算机硬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或者通过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计算机指令来实现或实施。上述方法可以使用标准编程技术—包括配置有计算机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程序中实现,其中如此配置的存储介质使得计算机以特定和预定义的方式操作——根据在具体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和附图。每个程序可以以高级过程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与计算机系统通信。然而,若需要,该程序可以以汇编或机器语言实现。在任何情况下,该语言可以是编译或解释的语言。此外,为此目的该程序能够在编程的专用集成电路上运行。
此外,可按任何合适的顺序来执行本文描述的过程的操作,除非本文另外指示或以其他方式明显地与上下文矛盾。本文描述的过程(或变型和/或其组合)可在配置有可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下执行,并且可作为共同地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执行的代码(例如,可执行指令、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一个或多个应用)、由硬件或其组合来实现。上述计算机程序包括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多个指令。
进一步,上述方法可以在可操作地连接至合适的任何类型的计算平台中实现,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电脑、迷你计算机、主框架、工作站、网络或分布式计算环境、单独的或集成的计算机平台、或者与带电粒子工具或其它成像装置通信等等。本发明的各方面可以以存储在非暂时性存储介质或设备上的机器可读代码来实现,无论是可移动的还是集成至计算平台,如硬盘、光学读取和/或写入存储介质、RAM、ROM等,使得其可由可编程计算机读取,当存储介质或设备由计算机读取时可用于配置和操作计算机以执行在此所描述的过程。此外,机器可读代码,或其部分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当此类媒体包括结合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器实现上文所描述步骤的指令或程序时,本文所描述的发明包括这些和其他不同类型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根据本发明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编程时,本发明还包括计算机本身。
计算机程序能够应用于输入数据以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从而转换输入数据以生成存储至非易失性存储器的输出数据。输出信息还可以应用于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如显示器。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转换的数据表示物理和有形的对象,包括显示器上产生的物理和有形对象的特定视觉描绘。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其技术方案和/或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挡组件、感应组件以及控制组件,其中:
所述换挡组件包括指示盘、换挡杆和底座,所述指示盘上设有按键,所述按键用于切换P档,所述按键的周围分别设有N档区、D档区以及R档区,所述换挡杆的顶端与所述指示盘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换挡杆的底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感应组件设置在所述换挡杆或所述底座上,所述感应组件用于感应所述换挡杆的换挡动作或所述按键的按键动作,并生成相应的换挡信号;
所述感应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车辆的档位;
所述换挡信号包括P档换挡信号、N档换挡信号、D档换挡信号以及R档换挡信号,所述按键动作对应于所述P档换挡信号,所述换挡动作包括换挡杆顺时针旋转、换挡杆逆时针旋转、换挡杆前推和/或换挡杆后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底座支架和转盘,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支架内部,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万向球,所述转盘通过所述万向球与所述固定底座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换挡杆的底端穿入所述固定底座支架与所述转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支架上设有旋转复位支架,所述换挡杆的侧面与所述旋转复位支架之间设有旋转复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PBC板和磁铁支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第一霍尔传感器和第一磁铁,所述PBC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转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磁铁支架与所述固定底座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设置在所述PBC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磁铁支架上,且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运动轨迹的下方,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杆的底部还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换挡杆与所述固定底座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换挡杆可绕所述转轴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杆的底端设有至少一个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转轴平行,所述斜面与所述磁铁支架之间还设有按压复位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按压复位弹簧与所述斜面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或,
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固定底座支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支架,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支架上,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位于所述换挡杆绕所述转轴转动的轨迹的两侧,所述光电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或,
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第二霍尔传感器和第二磁铁,所述固定底座支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支架,所述第二霍尔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支架上,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换挡杆的侧面上,所述第二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N档区位于所述按压复位弹簧的上方,所述D档区和所述R档区分别位于所述转轴两端的上方位置;
或,
所述换挡杆的底端设有两个斜面,所述两个斜面分别位于所述转轴的两侧,所述两个斜面与所述磁铁支架之间各设有一个按压复位弹簧,所述D档区和所述R档区分别位于两个按压复位弹簧的上方,所述N档区包括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所述第一子区和所述第二子区分别位于所述转轴两端的上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包括第一微动开关,所述第一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换挡杆内,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与所述按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10.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换挡控制系统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感应组件感应换挡杆的换挡动作或按键的按键动作,产生相应的换挡信号,进而将所述换挡信号传输至控制组件;
通过控制组件根据所述换挡信号控制车辆的档位;
其中,所述换挡信号包括P档换挡信号、N档换挡信号、D档换挡信号以及R档换挡信号,所述按键动作对应于所述P档换挡信号,所述换挡动作包括换挡杆顺时针旋转、换挡杆逆时针旋转、换挡杆前推和/或换挡杆后推。
CN202111097447.1A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37573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7447.1A CN113757353A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7447.1A CN113757353A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7353A true CN113757353A (zh) 2021-12-07

Family

ID=78796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97447.1A Pending CN113757353A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5735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4044A (zh) * 2022-06-30 2022-11-0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电子换挡器、电子换挡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4044A (zh) * 2022-06-30 2022-11-0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电子换挡器、电子换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264044B (zh) * 2022-06-30 2023-07-2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电子换挡器、电子换挡方法及相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52688B1 (en) Shift-by-wire gearshift device
US7310084B2 (en) Multi-way operation switch, input device and input unit
EP2000705B1 (en) Shift apparatus
US20190353241A1 (en) Shift control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shift system
JP2008191843A (ja) 節度切換式スイッチ装置
US6697050B1 (en) Mouse with a wheel
US10234022B2 (en)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system
US10927950B2 (en) Shift-by-wire shift unit for shifting a transmission of a vehicle
CN109812574B (zh) 杆式电子换挡器及汽车
CN113757353A (zh) 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H11249753A (ja) 多機能ジョイスティック装置
JP2005170247A (ja) ギアシフト装置
US20150034463A1 (en) Command selector with rotary scroll wheel
EP1069490A2 (en) Vehicular input device including single manual operating unit for operating various electronic devices mounted on vehicle
CN109578567B (zh) 一种电子换挡器
EP1139365B1 (en) Vehicle-mounted input device
JP4624973B2 (ja) シフト装置
KR101338686B1 (ko) 전자식 자동 변속 레버
US6459169B1 (en) Vehicular input device capable of being adjusted to conform to the physical constitution of the operator
JP2004511739A (ja) 自動車のギヤチェンジ機構
KR101571454B1 (ko) 전자식 변속레버
JP2007076539A (ja) 入力装置
CN216158267U (zh) 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
US4485586A (en) Shifting mechanism for toy vehicle
CN110259936B (zh) 旋钮式电子换挡器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he road in Whampoa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1 510700

Applicant after: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Co.,Ltd.

Applicant after: GAC Honda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Huangpu District guangben road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700 No. 1

Applicant before: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Co.,Ltd.

Applicant before: GAC Honda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