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8931A - 一种吊蔓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蔓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48931A CN113748931A CN202111252922.8A CN202111252922A CN113748931A CN 113748931 A CN113748931 A CN 113748931A CN 202111252922 A CN202111252922 A CN 202111252922A CN 113748931 A CN113748931 A CN 1137489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ine
- bearing device
- main
- hanging
- gr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364 cultiv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0152 pollin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9395 bree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488 br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41000238631 Hexapoda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41000607479 Yersinia pestis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8
- 238000013138 pru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5000000832 Ayo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6
- 235000009854 Cucurbita moschat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6
- 235000009804 Cucurbita pepo subsp pepo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6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6
- 235000015136 pumpki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6
- 241000219112 Cucum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5000015510 Cucumis melo subsp melo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5
- 241000219122 Cucurbi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4
- FJJCIZWZNKZHII-UHFFFAOYSA-N [4,6-bis(cyanoamino)-1,3,5-triazin-2-yl]cyanamide Chemical compound N#CNC1=NC(NC#N)=NC(NC#N)=N1 FJJCIZWZNKZHI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0153 self-poll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40000001980 Cucurbita pep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40000009087 Crescentia cujet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05983 Crescentia cuje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09852 Cucurbita pepo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09797 Lagenaria vulgar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399 inbree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35143 Bacterial infe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7260 vegetative to reproductive phase transition of meriste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8700028369 Allel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241235 Citrullus lan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2828 Citrullus lanatus var citroid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21785 Erysiphal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57303 Hymenopt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099 axill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52616 bacterial pathogen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37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68 ge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0 matu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097 nutrien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90000623 proteins and gen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领域,提供了一种吊蔓栽培方法,包括绕蔓的操作,绕蔓的操作使用了用来承接藤蔓的承蔓装置;承蔓装置平行于地面设置且包括第一承蔓装置和第二承蔓装置;第一承蔓装置和第二承蔓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为B;第一承蔓装置和第二承蔓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为C;绕蔓的操作包括形成东哥生长环的步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超长茎蔓作物的育种领域,可以增大整体授粉空间,提高操作的便利程度,为防治病虫害,提高作业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蔓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藤蔓类作物的整枝,在生产上按藤蔓的长度分为两种整枝技术,一种是短茎蔓,为了提高果实品质,保证高糖酸度,常常在植株长至1.6m左右时去尖(主蔓摘心,即摘掉主蔓生长点);另一种则是长茎蔓,保留生长点,放任茎蔓生长,侧重果实产量。
针对超长茎蔓(可长至10m左右),常见的吊蔓方式有长季节落蔓和盘在原地式落蔓,长季节落蔓是让植株环绕畦外周按顺指针顺序倒落;盘在原地式落蔓是指将底部茎蔓一圈一圈盘成多环形相叠在一起。
近亲交配是获取控制各种优良的经济性状的纯合型等位基因的育种方法,能有效提升作物(例如葫芦、南瓜)的品质。自花授粉的植物是近交的典型。自花授粉中人工对花授粉是常见的授粉方式,而吊蔓整枝的方式也直接影响着葫芦和南瓜自花授粉的纯度。
传统的长季节落蔓和盘在原地式落蔓,由于叶片相互接触叠在地上容易变黄、感白粉病,茎蔓长时间接触湿润土壤,容易感染病菌;整枝打叶时,反复将茎蔓提放盘落容易断秧;花蜜吸引蚂蚁爬入地上花朵中,引起蚁害发生;连续落蔓松绳整枝方式下,超长茎蔓株高至少平均每长1m就要落蔓一次,全生育期至少落蔓4次,整枝频繁,每次落蔓增加打叶操作,费时费力;夏季温度高,节间长,结瓜枝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吊蔓栽培方法,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像葫芦和南瓜这种超长藤蔓(2m以上)植株的栽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吊蔓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绕蔓的操作;
所述绕蔓的操作使用了用来承接藤蔓的承蔓装置;所述承蔓装置平行于地面设置;所述承蔓装置包括第一承蔓装置和第二承蔓装置;
所述第一承蔓装置和第二承蔓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为B;
所述第一承蔓装置和第二承蔓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为C;
所述绕蔓的操作包括:
步骤一:当主蔓在垂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承蔓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C时,引导主蔓向上生长;
步骤二:当主蔓在垂直方向上的总长度大于所述承蔓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C时,将主蔓超过所述承蔓装置的部分从承蔓装置的上方跨过,然后自然垂落向下弯曲生长;
步骤三:待主蔓的前端生长到距离地面高度至多为10cm时,穿过所述承蔓装置从而使得主蔓形成第一个生长环;
重复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三的操作,依次形成第二个生长环、第三个生长环、第四个生长环、……第N个生长环。
本发明提供的吊蔓栽培方法,技术操作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超长茎蔓作物的育种领域。采用的植株茎蔓在两根承蔓装置上进行绕蔓,可以使得整体授粉空间增大,对植株的叶片受光面积增大,并且对作物茎蔓没有伤害;同时,可以方便的站立进行授粉等操作,相比传统的吊蔓方式可以减少人工下蹲动作,减少叶片相叠不通风导致细菌性病害,并提高操作的便利程度,为防治病虫害,减少用工,提高作业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吊蔓栽培方法的绕蔓操作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吊蔓栽培方法的座夹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第一承蔓装置,12-第二承蔓装置,13-吊蔓绳,14-吊蔓夹,21-主蔓,30-座夹,31-水平部分,32-竖直部分,33-固定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电和通信领域而言,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吊蔓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绕蔓、整枝、授粉的操作。本发明提供的吊蔓栽培方法,尤其适用于长茎蔓的自花授粉作物的栽培育种,例如葫芦和南瓜,以用来做多品种育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绕蔓可以为瀑布式吊蔓操作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瀑布式吊蔓操作方式中,使用了用来承接藤蔓的承蔓装置。所述承蔓装置平行于地面设置。所述承蔓装置可以为两根,包括第一承蔓装置和第二承蔓装置。所述承蔓装置例如可以为钢丝绳。如图1所示,承蔓装置包括第一承蔓装置11和第二承蔓装置12,均为钢丝绳,且均平行于地面设置。
第一承蔓装置11和第二承蔓装置12(两根钢丝绳)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为B,B的范围是30cm≤B≤60cm。具体地,B可以为30cm、35cm、40cm、45cm、50cm、55cm和60cm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之间的范围,例如30cm≤B≤45cm、35cm≤B≤50cm、40cm≤B≤55cm、45cm≤B≤60cm;优选为40cm。
第一承蔓装置11和第二承蔓装置12距离地面的高度为C,C的范围是150cm≤C≤180cm。具体地,C可以为150cm、155cm、160cm、165cm、170cm、175cm和180cm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之间的范围,例如150cm≤C≤160cm、155cm≤C≤165cm、160cm≤C≤170cm、165cm≤C≤175cm、170cm≤C≤180cm;优选为160cm。第一承蔓装置11和第二承蔓装置12距离地面的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所述瀑布式吊蔓操作方式包括,在第一雄花开花之前,将侧蔓(包括子蔓和孙蔓)全部去除,只保留主蔓21。如图1-1所示,主蔓21靠近植株根部的一段呈弯曲状接触地面(茎蔓的基部靠近过道,也即植株的根部靠近过道,两根承蔓装置位于植株根部的前上方),主蔓21接触地面部分长度为A,A的范围是10cm≤A≤20cm。具体地,A可以为10cm、13cm、15cm、17cm、20cm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之间的范围,例如10cm≤A≤15cm、13cm≤A≤17cm、17cm≤A≤20cm;优选为15cm。
如图1-1所示,当主蔓21在垂直方向上的长度H10(不考虑主蔓的弯曲情况,仅测量主蔓在垂直方向上的长度,下同)小于承蔓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C时,采用吊蔓绳13拉起主蔓21(吊蔓绳13起支撑茎蔓作用,防止茎蔓下坠)。吊蔓绳13的上端固定在第一承蔓装置11或者第二承蔓装置12上。吊蔓绳13的下端通过吊蔓夹14连接主蔓21。
如图1-2所示,当主蔓21在垂直方向上的总长度H20(H20=H21+H22)大于承蔓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C时(例如对于葫芦来说,主蔓21在垂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160cm且小于280cm时;此处的总长度包括从承蔓装置上绕下来之后形成的多段垂直方向上长度的总和),主蔓21超过承蔓装置的部分从两根承蔓装置的上方跨过,然后自然垂落,利用吊蔓绳13引导主蔓21的前端向下弯曲生长。
如图1-3所示,待主蔓21的前端生长到距离地面高度至多为10cm时(例如对于葫芦来说,主蔓21在垂直方向上的总长度H30(H30=H31+H32+H33)大于280cm且小于360cm时,利用吊蔓绳13引导主蔓21的前端从下向上生长(此时吊蔓绳13起固定茎蔓作用,防止茎蔓利用卷须攀援在相邻茎蔓上串粉),穿过两根承蔓装置从而使得主蔓形成第一个生长环。
接下来重复上述操作,即,利用吊蔓绳13引导主蔓21的前端继续向下弯曲生长。待主蔓21的前端生长到距离地面高度至多为10cm时,再次利用吊蔓绳13引导主蔓21的前端从下向上生长,直到主蔓21的前端到达两根承蔓装置的上方,然后将主蔓21往下引导生长,穿过两根承蔓装置从而使得主蔓21形成第二个生长环。其中,第一个生长环与第二个生长环之间的横向距离为至少10cm,优选为10-20cm;具体根据栽种的作物种类以及操作需求选择,例如,对于叶片较大、侧蔓保留较多的南瓜,可以适当增大第二个生长环与第一个生长环之间的横向距离,例如选择18cm。
然后,再次重复上述操作,依次形成第三个生长环、第四个生长环、……第N个生长环,且第二个生长环与第三个生长环之间的横向距离为至少15cm,例如15-30cm;第三个生长环与第四个生长环之间的横向距离为至少20cm,例如20-40cm。由于第一个生长环一般不留花结果,从第二个生长环开始留花结果,因此第二个生长环与第三个生长环之间的最小横向距离要大于第一个生长环和第二个生长环之间的最小横向距离,第三个生长环与第四个生长环之间的最小横向距离大于第二个生长环与第三个生长环之间的最小横向距离。由于一般来说四个生长环基本上可以满足大部分作物的种植需求了,如果需要形成更多的生长环,可以根据实际操作需求和作物生长特点,将第四个生长环以后的相邻两个生长环之间的横向距离控制在至少20cm。
对于留下侧蔓的主蔓(一般为第三个生长环及以后的主蔓),当侧蔓生长到20cm长度时,可以将多个侧蔓捋在一起绑在主蔓上;当侧蔓长度没有接触地面时,也可以任由侧蔓向下耷拉着生长,或者使用吊蔓绳引导绕在主蔓或子蔓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整理藤蔓,同时方便后续的操作,例如授粉、采收、统计,还可以设置更多的承蔓装置,例如设置第三承蔓装置和第四承蔓装置。第三承蔓装置和第四承蔓装置可以均为钢丝绳。第三承蔓装置和第四承蔓装置设置在第一承蔓装置11和第二承蔓装置12的下方,且均与第一承蔓装置和第二承蔓装置平行。
第三承蔓装置和第四承蔓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D大于第一承蔓装置11和第二承蔓装置12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B,且D的范围是50cm≤D≤80cm。具体地,D可以为50cm、55cm、60cm、65cm、70cm、75cm和80cm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之间的范围,例如50cm≤D≤65cm、55cm≤D≤70cm、60cm≤D≤75cm、65cm≤D≤80cm;优选为60cm。
第三承蔓装置和第四承蔓装置与第一承蔓装置11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为E,E的范围是40cm≤E≤80cm。具体地,E可以为40cm、45cm、50cm、55cm、60cm、65cm、70cm、75cm和80cm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之间的范围,例如40cm≤E≤60cm、45cm≤E≤65cm、50cm≤E≤70cm、55cm≤E≤75cm、60cm≤E≤80cm;优选为60cm。第三承蔓装置和第四承蔓装置与第一承蔓装置11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优选地,第三承蔓装置和第四承蔓装置设置在第一承蔓装置11和第二承蔓装置12的外侧,这样设置使得第三承蔓装置和第四承蔓装置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第一承蔓装置11和第二承蔓装置12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且这样设置之后更加适合藤蔓的生长状况,有利于承托藤蔓和果实。
更进一步地,还可以设置第五承蔓装置和第六承蔓装置。第五承蔓装置和第六承蔓装置可以均为钢丝绳。第五承蔓装置和第六承蔓装置设置在第三承蔓装置和第四承蔓装置的下方,且均与第一承蔓装置和第二承蔓装置平行。
第五承蔓装置和第六承蔓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F小于第三承蔓装置和第四承蔓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D,且F的范围是30cm≤F≤60cm。具体地,F可以为30cm、35cm、40cm、45cm、50cm、55cm和60cm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之间的范围,例如30cm≤F≤45cm、35cm≤F≤50cm、40cm≤F≤55cm、45cm≤F≤60cm;优选为40cm。
第五承蔓装置和第六承蔓装置与第三承蔓装置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为G,G的范围是40cm≤G≤80cm。具体地,G可以为40cm、45cm、50cm、55cm、60cm、65cm、70cm、75cm和80cm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之间的范围,例如40cm≤G≤60cm、45cm≤G≤65cm、50cm≤G≤70cm、55cm≤G≤75cm、60cm≤G≤80cm;优选为60cm。第五承蔓装置和第六承蔓装置与第三承蔓装置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优选地,第五承蔓装置和第六承蔓装置设置在第三承蔓装置和第四承蔓装置的内侧,这样设置使得第五承蔓装置和第六承蔓装置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第三承蔓装置和第四承蔓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且这样设置之后更加适合藤蔓的生长状况,有利于承托藤蔓和果实。
实际绕蔓操作时,植株的侧蔓可以就近引导缠绕到附近的第三承蔓装置、第四承蔓装置、第五承蔓装置或第六承蔓装置上,这样不仅有利于整枝操作,减少了分离主蔓和侧蔓的操作,而且有利于查找花朵和果实,有利于授粉和其他管理操作;并且,对于南瓜和大型葫芦,还可以就近将果实承托到附近的承蔓装置上(例如,通过网袋套住果实,将网袋的另一端固定到就近的承蔓装置上;或者直接将果实承托到附近的承蔓装置上),有利于果实的保护和生长。
在本发明中,当主蔓21在垂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承蔓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C时,植株以主蔓生长为主,当主蔓21在垂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承蔓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C时,植株以坐瓜为主。
在实际操作中,相邻植株所使用的吊蔓绳分别挂在相互错开的两根承蔓装置上,且任意两个相邻植株绕着吊蔓绳的缠绕方向均不相同(即,一个植株为顺时针,则相邻的另外两个植株均为逆时针缠绕在两根承蔓装置上),这样做不仅可以尽量避免相邻植株之间的接触,使得更加容易区分不同植株,而且可以方便后续的授粉操作,减少串粉导致育种不纯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所述整枝包括:
整体来说,整枝的操作为:在第一雄花开花之前,将主蔓21上的侧蔓(侧蔓包括子蔓和孙蔓)全部去除,只保留主蔓21。
具体地,整枝的操作包括:将第一个生长环的主蔓上的叶片和侧蔓全部去除,只保留主蔓21;因为这部分主蔓靠近植株根部,因此这段主蔓上的叶片和侧蔓长势弱,同时也能避免新老叶片集中、导致有效受光面积减少,产生细菌性病害。第二个生长环上适当保留生长较好的侧蔓。第二个生长环的主蔓上减少整枝,尽量保留侧蔓;具体地,结瓜的侧蔓上留取3个雌花摘心,化瓜(“化瓜”是指刚座下的瓜钮或果实在膨大时中途停止,由瓜尖至全瓜逐渐变黄,干瘪,最后干枯的瓜)的侧蔓、只开雄花不开雌花的侧蔓均从基部去除,病叶从叶腋处去除干净。
对于重量较大的果实,例如南瓜和中大型葫芦,优选采用网袋套住果实,网袋的上端固定在承蔓装置上,以分担主蔓和侧蔓上的重量,防止茎蔓因果实过重而下坠。
根据本发明,所述授粉的操作包括:
在雌花开花前一天下午光照开始减弱时,先将雌花的柱头保护隔离起来,例如可以采用绳子(例如扎丝或者电话线)夹住雌花花瓣的前部从而利用花瓣将柱头保护隔离起来,注意不要扎住柱头,这样可以避免花粉(尤其是其他植株的花粉)散落到雌花柱头上;第二天早上强光照射之前(一般在9点之前)完成授粉,这样有助于提高授粉成功率。授粉的操作如下:摘取雄花,将花瓣掰掉,露出花丝;解开扎住雌花花瓣前部的绳子,将雄花的花丝环绕柱头一周从而将花粉均匀涂抹到柱头上,在吊牌上记录品种名称、行号、株号和授粉日期,并悬挂在雌花附近。
在实际使用时,考虑到盛夏会有授粉后温度高或涂抹不均匀导致没坐住果的情况,要尽可能多的保留雌花的数量,雌花花期很短,1~2d就会花败,紧接着柱头就会慢慢变黑,失去授粉活力,雌花柱头变黑10%以上就很难授粉成功了,因此要及时授粉,每天观察雌花开花情况。雄花可以自然脱落,不必去除,雄花即使花瓣和花粉变黑,花粉也具有一定的活力,有很大几率授粉成功。南瓜和葫芦茎蔓水分充足易脆、韧性小,不可反复拉扯、分离;随着时间变化,吊蔓绳绕住的植株茎会增大,绳扣勒太紧影响茎蔓营养物质运输,因此绳扣要及时松开,因此优选使用吊蔓夹结合吊蔓绳来吊蔓。
本发明提供的吊蔓栽培方法,还可以包括选用基质栽培的方式。所述基质栽培是指全部采用人工基质的栽培方式。夏季高温高湿容易引起病虫害,土壤栽培在此之上加重了土传病害,大棚种植的土壤性质很难支持植株越夏生长,而采用基质栽培可以更好地控制病虫害和水肥。
基质栽培采用栽培槽,在栽培槽中放入基质即可进行基质栽培。
栽培槽上端开口,横截面为梯形,上宽80-100cm,优选89cm,高20-30cm,优选26cm,下宽70-80cm,优选75cm。一个或多个栽培槽放置在回流槽内。一般一个栽培槽内栽种一株作物(南瓜或葫芦)。
如图2所示,回流槽包括一块软质皮和座夹30。软质皮例如可以为塑料皮或者金属皮(例如铁皮)。座夹30包括水平部分31和竖直部分32。水平部分31的下表面与地面接触,在接触地面的一面上设置有固定结构,以使得座夹30固定在地面上,防止受压后发生位移。如图2所示,固定结构可以为多个固定针33;固定针33插入地面从而将座夹30固定在地面上相应的位置处。竖直部分32具有夹持结构,可以夹持住软质皮。固定结构也可以为多个突出座夹30的水平部分31的下表面(接触地面的一面)的固定肋条,固定肋条的走向沿着水平部分31的横向(宽度方向),以增大与地面的结合力。
如图2所示,可以将竖直部分32设置为夹子形式的结构,夹子的开口向下,这样就可以直接利用具有夹子形式结构的竖直部分32将软质皮夹住。为了使得竖直部分32具有更好的支撑能力,在竖直部分32上还可以设置多个加强筋,加强筋优选为纵向设置。
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将软质皮的长边和短边分别用多个座夹30夹住,从而将平面结构的软质皮轻松地折叠成上端开口的槽状结构,用来作为回流槽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吊蔓栽培方法,还可以包括采收的操作。
例如,在葫芦的大棚基质栽培方式中,4月上旬定植的茬口主蔓摘心在9月初,此时进入最后一波膨瓜期。一般种子成熟进行采收需要35d~45d(天),10月温度下降不利于种子成熟,因此10月前一个月(9月)是最后一批授粉阶段,此时是主蔓摘心的最佳时期,葫芦最终株高在4~6m。对于南瓜的日光温室栽培方式,7月下旬定植在日光温室,可以种植至12月,南瓜最终株高在10m以上。采收葫芦(或南瓜)时,连带吊牌一同取下,根据吊牌上授粉日期推算种子成熟度。
本发明提供的吊蔓栽培方法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尤其在超长茎蔓作物育种领域极为适用。为了保证育种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一般都要求同株的雌雄花之间进行自花授粉,也即,近亲交配是获取控制各种优良的经济性状的纯合型等位基因的育种方法,能有效提升作物的品质。自花授粉的植物是近交的典型。自花授粉中人工对花授粉是常见的授粉方式,然而,针对超长茎蔓来说,吊蔓空间有限,茎蔓和叶片容易堆积,相邻植株容易接触,因此寻找合适的吊蔓整枝的方式,将会对育种工作的进行以及获得稳定遗传的种子资源,提供种子纯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株自花授粉对花粉所属植株的单一性控制较严格,且要尽可能多的保留雌雄花数量,采用传统的吊蔓整枝方式不仅容易在品种之间发生花粉传播导致串粉,降低种子纯度,同时结瓜率低,常出现同株有雄花没雌花、有雌花没雄花、无雌雄花、杂种基因表达、落蔓次数频繁且无果、无雄花授粉雌花柱头变黑等问题。
长季节落蔓容易产生在解绳移蔓时花粉随处散落的问题,而自花授粉要求同株雌雄花之间授粉,长季节落蔓容易使得种子纯度下降。若采用盘在原地式落蔓的方式,容易造成授粉不及时等问题。可见授粉空间一般需要至少256dm3;相比西瓜,超长茎蔓植株,例如南瓜和葫芦叶片面积较大、叶片裂刻程度较低,开花前一天的雌花花苞很难被发现,也即容易造成雌花被遮挡。传统的整枝时期与吊蔓时期相同,即同时去除落在畦面上所有的叶片和侧蔓,传统的大棚吊蔓葫芦整枝方式是结瓜枝留1瓜1-2叶摘心,其余无瓜侧蔓全部去除。
相比西瓜,一般南瓜和葫芦叶片面积较大、叶片裂刻程度较低,开花前一天的雌花花苞很难被发现,遮挡雌花。由于多品种育种要求自花授粉,对花粉所属植株单一性控制较严格,且要尽可能多的保留雌雄花数量,采用传统的吊蔓整枝方式不仅容易在品种之间发生花粉传播导致串粉,降低种子纯度,且结瓜率低,常出现同株有雄花没雌花、有雌花没雄花、无雌雄花、杂种基因表达、落蔓次数频繁且无果、无雄花授粉雌花柱头变黑等问题。
采用本发明的吊蔓栽培方法,可以很方便的减少不同植株之间的接触,保证植株内的自花授粉,从而保证种子纯度的稳定性。茎蔓的长势受到承蔓装置(钢丝绳)的良好支撑,可有效减少机械损伤。可以在植株生长旺盛期保留更多的侧蔓,同时也易于整理侧蔓;主蔓长势慢,可以大大减少整枝频次,全生育期一般需要整枝3次(主蔓长度超过160cm)即可,操作方便。可见的授粉空间大,一般来说都可以达到512dm3,使得授粉操作更加方便。
采用本发明的吊蔓栽培方法,由于植株的茎蔓在承蔓装置上的缠绕作用,可以使得整体授粉空间增大,植株叶片的受光面积也大为增加,并且对作物茎蔓没有伤害,与葫芦和南瓜传统栽培技术相比,自花授粉栽培技术整枝频次缩短25%,授粉空间增大50%,结瓜数增多37%,同时解决了串粉、柱头变黑、叶片变黄、叶片交叉接触感白粉病、断秧、蚂蚁虫害等问题。相比传统的吊蔓方式还可以减少工人下蹲动作,减少叶片相叠不通风导致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并提高操作的便利程度,为防治病虫害,减少用工,提高作业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表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吊蔓栽培方法与传统的长季节落蔓栽培方式、以及盘在原地式落蔓栽培方式之间的对比。
表1三种落蔓栽培方式优缺点比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吊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绕蔓的操作;
所述绕蔓的操作使用了用来承接藤蔓的承蔓装置;所述承蔓装置平行于地面设置;所述承蔓装置包括第一承蔓装置和第二承蔓装置;
所述第一承蔓装置和第二承蔓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为B;
所述第一承蔓装置和第二承蔓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为C;
所述绕蔓的操作包括:
步骤一:当主蔓在垂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承蔓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C时,引导主蔓向上生长;
步骤二:当主蔓在垂直方向上的总长度大于所述承蔓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C时,将主蔓超过所述承蔓装置的部分从承蔓装置的上方跨过,然后自然垂落向下弯曲生长;
步骤三:待主蔓的前端生长到距离地面高度至多为10cm时,穿过所述承蔓装置从而使得主蔓形成第一个生长环;
重复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三的操作,依次形成第二个生长环、第三个生长环、第四个生长环、……第N个生长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承蔓装置和第二承蔓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B的范围是30cm≤B≤60cm;
所述第一承蔓装置和第二承蔓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C的范围是150cm≤C≤18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主蔓靠近植株根部的一段呈弯曲状接触地面,主蔓接触地面部分长度为A,A的范围是10cm≤A≤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蔓装置为钢丝绳;
所述第一承蔓装置和第二承蔓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相同或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吊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中,当主蔓在垂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承蔓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C时,采用吊蔓绳引导主蔓向上生长;其中,所述吊蔓绳的下端通过吊蔓夹连接主蔓,上端固定在所述承蔓装置上;
步骤二中,当主蔓在垂直方向上的总长度大于所述承蔓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C时,利用吊蔓绳引导主蔓的前端向下弯曲生长;
步骤三中,待主蔓的前端生长到距离地面高度至多为10cm时,利用吊蔓绳引导主蔓的前端从下向上生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个生长环与第二个生长环之间的横向距离为至少10cm,优选为10-20cm;
所述第二个生长环与第三个生长环之间的横向距离为至少15cm,优选为15-30cm;
所述第三个生长环与第四个生长环之间的横向距离为至少20cm,优选为20-40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蔓装置还包括第三承蔓装置和第四承蔓装置;
所述第三承蔓装置和第四承蔓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蔓装置和第二承蔓装置的下方,且均与所述第一承蔓装置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蔓装置还包括第五承蔓装置和第六承蔓装置;
所述第五承蔓装置和第六承蔓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承蔓装置和第四承蔓装置的下方,且均与所述第一承蔓装置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承蔓装置和第四承蔓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D大于所述第一承蔓装置和第二承蔓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B,且D的范围是50cm≤D≤80cm;
所述第三承蔓装置和第四承蔓装置与所述第一承蔓装置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为E,E的范围是40cm≤E≤80cm;
所述第五承蔓装置和第六承蔓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F小于所述第三承蔓装置和第四承蔓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D,且F的范围是30cm≤F≤60cm;
所述第五承蔓装置和第六承蔓装置与第三承蔓装置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为G,G的范围是40cm≤G≤80c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吊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相邻植株所使用的吊蔓绳分别挂在相互错开的两根所述承蔓装置上,且任意两个相邻植株绕着所述吊蔓绳的缠绕方向均不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52922.8A CN113748931A (zh) | 2021-10-27 | 2021-10-27 | 一种吊蔓栽培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52922.8A CN113748931A (zh) | 2021-10-27 | 2021-10-27 | 一种吊蔓栽培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48931A true CN113748931A (zh) | 2021-12-07 |
Family
ID=78784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52922.8A Pending CN113748931A (zh) | 2021-10-27 | 2021-10-27 | 一种吊蔓栽培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48931A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03455Y (zh) * | 1997-08-20 | 1999-01-13 | 吴建新 | 啤酒花套种栽培立架 |
CN101073304A (zh) * | 2007-05-09 | 2007-11-21 | 杜宏彬 | 甘薯悬挂式立体栽培方法 |
JP2010158195A (ja) * | 2009-01-08 | 2010-07-22 | Kyoto Agribio Kk | スイカの栽培方法 |
US20100192458A1 (en) * | 2007-06-06 | 2010-08-05 | Fred Van Zijl | Method and device for growing a plant |
CN203353317U (zh) * | 2013-06-13 | 2013-12-25 | 江苏东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葡萄攀爬搭架 |
US20150272015A1 (en) * | 2014-03-27 | 2015-10-01 | Stan Sowinski | Grid Shoot Positioning System for Grape Vines |
CN105850587A (zh) * | 2016-04-29 | 2016-08-17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火龙果连排式栽培架及火龙果标准化的栽培方法 |
CN105917898A (zh) * | 2016-04-25 | 2016-09-07 | 广德县为农农机专业合作社 | 一种南瓜种植方法 |
WO2019038792A1 (en) * | 2017-08-25 | 2019-02-28 | Franco Bortolussi | IMPROVED ELASTIC COMPENSATION DEVICE FOR ROWS OF PLANT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
CN110583306A (zh) * | 2019-10-17 | 2019-12-20 | 广西顺来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银丝茉莉专用多功能攀藤架 |
-
2021
- 2021-10-27 CN CN202111252922.8A patent/CN11374893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03455Y (zh) * | 1997-08-20 | 1999-01-13 | 吴建新 | 啤酒花套种栽培立架 |
CN101073304A (zh) * | 2007-05-09 | 2007-11-21 | 杜宏彬 | 甘薯悬挂式立体栽培方法 |
US20100192458A1 (en) * | 2007-06-06 | 2010-08-05 | Fred Van Zijl | Method and device for growing a plant |
JP2010158195A (ja) * | 2009-01-08 | 2010-07-22 | Kyoto Agribio Kk | スイカの栽培方法 |
CN203353317U (zh) * | 2013-06-13 | 2013-12-25 | 江苏东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葡萄攀爬搭架 |
US20150272015A1 (en) * | 2014-03-27 | 2015-10-01 | Stan Sowinski | Grid Shoot Positioning System for Grape Vines |
CN105917898A (zh) * | 2016-04-25 | 2016-09-07 | 广德县为农农机专业合作社 | 一种南瓜种植方法 |
CN105850587A (zh) * | 2016-04-29 | 2016-08-17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火龙果连排式栽培架及火龙果标准化的栽培方法 |
WO2019038792A1 (en) * | 2017-08-25 | 2019-02-28 | Franco Bortolussi | IMPROVED ELASTIC COMPENSATION DEVICE FOR ROWS OF PLANT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
CN110583306A (zh) * | 2019-10-17 | 2019-12-20 | 广西顺来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银丝茉莉专用多功能攀藤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02933B (zh) | 猕猴桃早产丰产树形快速培育整形方法 | |
CN109362501B (zh) | 百香果通透架形栽培方法 | |
CN111887092A (zh) | 葡萄一年两育的育种方法 | |
CN110476637B (zh) | 一种快速培育杉木产种母株的方法 | |
Doreen et al. | Observations of honeybees on Chinese gooseberries (‘kiwifruit’) in New Zealand | |
CN111837698B (zh) | 一种猕猴桃树整形方法 | |
JP3413548B2 (ja) | 甘蔗の枝茎苗の移植栽培方法 | |
CN113748931A (zh) | 一种吊蔓栽培方法 | |
Luckwill | Meadow orchards and fruit walls | |
JP3643143B2 (ja) | トマトの栽培方法 | |
CN104756859A (zh) | 一种高效和准确率高的大白菜杂交组合的测配方法 | |
CN113243245A (zh) | 一种快速形成“一干两蔓”树形的猕猴桃建园方法 | |
CN109042295B (zh) | 一种芹菜杂交组配的方法 | |
CN110063197B (zh) | 一种葡萄高挂一边倒技术 | |
CN112868454A (zh) | 一种元宝枫丛干培育方法 | |
CN107593147B (zh) | 桃树树形及桃树栽后管理方法 | |
Burt | Growing date palms in Western Australia | |
CN110301349A (zh) | 一种绿色宝塔花椰菜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 |
Gobeil et al. | Influence of pruning and season on productivity of cucumber plants grown in a sequence cropping system | |
JP4967956B2 (ja) | トマトの低段密植栽培方法 | |
JP2000157043A (ja) | 養液栽培方法と養液栽培装置 | |
JP5024266B2 (ja) | トマトの一段密植栽培方法 | |
CN114391417B (zh) | 一种葡萄飞鸟架型低主干树形改良方法 | |
CN211703143U (zh) | 一种葡萄弯曲型结果枝棚架 | |
CN113728860B (zh) | 一种轻简化枸杞树形及其培养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