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0998B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0998B
CN113740998B CN202010480875.1A CN202010480875A CN113740998B CN 113740998 B CN113740998 B CN 113740998B CN 202010480875 A CN202010480875 A CN 202010480875A CN 113740998 B CN113740998 B CN 1137409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lens
optical
vertex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08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40998A (zh
Inventor
江依达
于晓丹
王海燕
叶海水
李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08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0998B/zh
Priority to BR112022023965A priority patent/BR112022023965A2/pt
Priority to EP21817952.1A priority patent/EP4134723A4/en
Priority to CN202180002149.1A priority patent/CN11345451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2556 priority patent/WO2021244223A1/zh
Priority to US17/923,658 priority patent/US20230185063A1/en
Publication of CN113740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0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40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0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光学镜头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第三透镜及第五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及第四透镜均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者负光焦度。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包括至少一个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当光学镜头应用于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时,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既能够在实现超广角拍摄的同时,又能够较大程度地解决超广角成像中的畸变问题。

Description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镜头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手机拍照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大尺寸、高像素CMOS(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芯片的普及,各大厂商在追求镜头轻薄化和小型化的同时,对成像品质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然而,传统的手机在成像上存在着明显的畸变问题。目前,为了解决畸变的问题,一般通过算法裁切或算法补偿畸变的方式来减小畸变。但是,通过算法补偿畸变的方式有损失解析力的风险,且在视频应用场景或拍照预览模式实现实时矫正时需耗费系统资源,对设备功耗、散热、处理速度等都是极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通过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光焦度设计,以及在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包括至少一个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从而实现光学镜头的超广角设置的同时,又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成像畸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光学镜头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及所述第五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及所述第四透镜均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者负光焦度。
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中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包括至少一个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透镜为界,被摄物体所在的一侧为物侧,透镜朝向物侧的表面可以称为物侧面;以透镜为界,被摄物体的图像所在的一侧为像侧,透镜朝向像侧的表面可以称为像侧面。
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将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及所述第五透镜设置为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及所述第四透镜设置为负光焦度,所述第六透镜设置为正光焦度或者负光焦度,从而在保证所述光学镜头实现较好的成像质量的同时,所述光学镜头的视场角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实现光学镜头的超广角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随着光学镜头的视场角增大,光学镜头的成像畸变越加明显。例如,当光学镜头的视场角达到100°时,光学镜头的成像畸变已经大于10%。而对于能够实现超广角拍摄的光学镜头,成像畸变更加的明显,成像质量更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实现超广角设计的光学镜头的透镜中设置至少一个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从而提高光学系统的设计自由度,并且能够利用自由区域的非对称性,优化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矫正光学镜头的畸变,进而保证所述光学镜头具有较好的成像质量。
故而,本实现方式的光学镜头既能够在实现超广角拍摄的同时,又能够较大程度地解决超广角成像中的畸变问题。换言之,本实现方式设计了一种成像畸变较小的超广角光学镜头。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2满足:-0.5<f2/f1<-0.01。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2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能够较好地配合,从而较大程度地采集较大视场角的光线,进而实现光学镜头的超广角设置。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2满足:-0.35≤f2/f1≤-0.03。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与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4满足:-4<f4/f3<0。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与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4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能够较好地配合,从而较好地校正所述光学镜头成像的光瞳像差。另外,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能够将穿过所述第二透镜的光线的发散角进行压缩。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与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4满足:-2.5≤f4/f3<0。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f5与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f满足:0.1<f5/f<1.5。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f5与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f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能够合理的分配所述第五透镜承担的光焦度,以使所述第五透镜较好的校正像差的效果。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f5与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f满足:0.5≤f5/f≤1。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0<R6/R10<2.9。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上述关系时,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能够尽量压缩光线发散角,校正系统场曲和畸变,从而实现更好的成像效果。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0<R6/R10≤2。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距离T45与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f满足:0.05<T45/f<0.4。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距离T45与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f满足上述关系时,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弯曲程度能够较好地控制。此时,所述第五透镜的加工难度较低,可实施性较佳。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距离T45与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f满足:0.1≤T45/f≤0.3。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0<(T23+T56)/TTL<0.5;
其中,T23为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距离。T56为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之间的距离。TTL为在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上述关系时,所述光学镜头的系统总长TTL能够得到较好地控制,从而有利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小型化设置。此外,所述光学镜头的系统高度也能够得到较好地压缩,从而有利于所述光学镜头的薄型化设置。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0<(T23+T56)/TTL≤0.3。
一种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包括第一顶点及第二顶点。所述第一顶点与所述第二顶点位于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光学有效区内,且均位于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所在透镜的弧矢面内。所述第一顶点与所述第二顶点关于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所在透镜的子午面对称。
所述第一顶点至第一基准面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顶点至所述第一基准面的距离。所述第一基准面垂直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且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与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交点位于所述第一基准面。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顶点与所述第二顶点关于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所在透镜的子午面对称,且所述第一顶点至第一基准面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顶点至所述第一基准面的距离,从而使得光学镜头能够实现更好的矫正效果,得到质量较高的成像。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还包括第三顶点及第四顶点。所述第三顶点及所述第四顶点均位于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光学有效区内,且均位于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所在透镜的子午面内。所述第三顶点与所述第四顶点关于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所在透镜的弧矢面对称。
所述第三顶点至所述第一基准面的距离等于所述第四顶点至所述第一基准面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所述第三顶点与所述第四顶点关于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所在透镜的弧矢面对称,且所述第一顶点至第一基准面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三顶点至所述第一基准面的距离,从而使得光学镜头能够实现更好的矫正效果,得到质量较高的成像。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包括光阑。所述光阑位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光阑用于限制进光量,以改变成像的亮度。另外,当所述光阑位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时,所述光阑能够合理分配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作用,例如,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能够用于较大程度地接收大视场角的光线。第三透镜至第六透镜能够用于校正像差的作用。此时,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用于扩大视场角的透镜的数量较少,有利于简化光学镜头的结构。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用于校正像差的透镜的数量较多,有利于获得较佳的成像质量。此外,当所述光阑位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时,便于光阑像差的校正。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TDT|≤5.0%;其中,TDT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的最大值。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光学镜头的|TDT|≤5.0%时,所述光学镜头的畸变较小。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较佳。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100°≤FOV≤140°;FOV为所述摄像镜头组的视场角。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光学镜头的视场角FOV满足:100°≤FOV≤140°时,所述光学镜头的视场角较大,也即所述光学镜头实现超广角设置。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135°<FOV≤140°。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0<ImagH/TTL<1。其中,TTL为在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距离,ImagH为成像面的像高。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上述关系时,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的像高较高,也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较佳,此外,所述光学镜头的总长度较小,有利于应用于手机、平板等薄型电子设备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包括电路板、感光芯片以及如上所述的光学镜头,所述感光芯片与所述光学镜头均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光学镜头用于将环境光线投射至所述感光芯片。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光学镜头应用于所述摄像模组时,所述摄像模组在实现超广角拍摄的同时,又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成像畸变。此外,摄像模组降低成像畸变的方式不会耗费系统资源。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如上述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摄像模组应用于所述电子设备时,所述电子设备在实现超广角拍摄的同时,又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成像畸变。此外,电子设备降低成像畸变的方式不会耗费系统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A-A线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摄像模组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第六透镜在弧矢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的第六透镜在子午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的光学镜头的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10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
图12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
图14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
图16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
图18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
图20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
图22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
图24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
图26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
图28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8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对本申请中涉及到的有关名词进行解释:
光轴,是一条经过各个透镜的中心的轴线。
以透镜为界,被摄物体所在一侧为物侧,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称为物侧面。
以透镜为界,被摄物体的图像所在的一侧为像侧,透镜靠近像侧的表面称为像侧面。
正光焦度,也可以称为正折光力,表示透镜有正的焦距。
负光焦度,也可以称为负折光力,表示透镜有负的焦距。
焦距(focal length),也称为焦长,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无限远的景物通过透镜或透镜组在焦平面结成清晰影像时,透镜或透镜组的光学中心至焦平面的垂直距离。从实用的角度可以理解为镜头中心至成像平面的距离。对于定焦镜头来说,其光学中心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视场角(field of view,FOV),在光学仪器中,以光学仪器的镜头为顶点,以被测目标的物像可通过镜头的最大范围的两条边缘构成的夹角,称为视场角。视场角的大小决定了光学仪器的视野范围,视场角越大,视野就越大,光学倍率就越小。
光圈,是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可以用F数(符号:Fno)表示。
光圈F数,是镜头的焦距/镜头通光直径得出的相对值(相对孔径的倒数)。光圈F数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光圈F数越大,景深越小,拍照的背景内容将会虚化,类似长焦镜头的效果。
光学总长(total track length,TTL),是指从物侧指向像侧的方向,光学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距离。
入瞳直径(Entrance Pupil Diameter,EPD),指光学镜头的焦距与光圈F值的比值。
阿贝数,即色散系数,是光学材料在不同波长下的折射率的差值比,代表材料色散程度大小。
畸变(distortion),也称为失真,光学系统对物体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本身而言的失真程度。畸变是由于光阑球差的影响,不同视场的主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后与高斯像面的交点高度不等于理想像高,两者之差就是畸变。因此畸变只改变轴外物点在理想面上的成像位置,使像的形状产生失真,但不影响像的清晰度。
TV畸变(TV distortion)是相对畸变,即实际图像的变形程度。
TDT表示的是光学镜头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的最大值。
ImagH(Imaging Hight)表示的是感光芯片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也即成像面的像高。
主光线(主光束),光线由物的边缘出射,通过孔径光阑的中心最后到达像的边缘的光束。
子午面,光轴外物点的主光线(主光束)与光轴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子午面。
弧矢面,过光轴外物点的主光线(主光束),并与子午面垂直的平面,称为弧矢面。
首先,下文将结合相关附图具体介绍电子设备、摄像模组以及光学镜头的具体结构。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眼镜、AR头盔、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眼镜或者VR头盔、或者具有拍照及摄像功能的其他形态的设备。图1所示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以手机为例进行阐述。
如图2所示,并结合图1所示,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部分分解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包括屏幕10、壳体20、主机电路板30以及摄像模组40。可以理解的是,图1及图2仅示意性的示出了电子设备100包括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大小、实际位置和实际构造不受图1及图2限定。另外,当电子设备100为其他形态的设备时,电子设备100也可以不包括屏幕20及主机电路板30。
其中,屏幕10可用于显示图像、文字等。屏幕10可以为平面屏,也可以为曲面屏。此外,屏幕10包括保护盖板11和显示屏12。保护盖板11层叠于显示屏12。保护盖板11可以紧贴显示屏12设置,可主要用于对显示屏12起到保护以及防尘作用。保护盖板11的材质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玻璃。显示屏12可以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屏,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显示屏等。
其中,壳体20可用于支撑屏幕10。壳体20包括边框21以及后盖22。后盖22与屏幕10分别安装于边框21的相背两侧,此时,后盖22、边框21与屏幕10共同围出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可用于放置电子设备100的器件,例如电池、受话器以及麦克风等。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22通过粘胶固定连接于边框21。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22与边框21形成一体结构,即后盖22与边框21为一个整体结构。
请再次参阅图2,并结合图1所示,后盖22具有透光部23。透光部23能够使环境光线进入电子设备100的内部。透光部23的形状不仅限于附图1及附图2所示意的圆形。例如,透光部23的形状也可以为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图形。
请参阅图3,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A-A线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后盖22的透光部23为通孔。通孔将电子设备100的内部连通至电子设备100的外部。另外,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摄像头装饰件51和盖板52。部分摄像头装饰件51可以固定于后盖22的内表面。部分摄像头装饰件51接触于通孔的孔壁。此外,盖板52固定连接在摄像头装饰件51的内表面。盖板52可以避免外界的水或者灰尘进入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盖板52可采用玻璃材料,也可以采用塑料。附图3示意了透光部23的一种设置方式。当然,透光部23也可以采用其他设置方式。例如,后盖22的材质为透明材料。后盖22的局部形成透光部23。
请再次参阅图3,并结合图2所示,主机电路板30安装于电子设备100的内部。主机电路板30可用于安装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元器件。例如,电子元器件可以包括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电池管理单元或者图像处理器。
此外,主机电路板30可以为硬质电路板,也可以为柔性电路板,也可以为软硬结合电路板。此外,主机电路板30可以采用FR-4介质板,也可以采用罗杰斯(Rogers)介质板,也可以采用FR-4和Rogers的混合介质板,等等。这里,FR-4是一种耐燃材料等级的代号,Rogers介质板为一种高频板。
请再次参阅图3,并结合图2所示,摄像模组40固定于电子设备100的内部。附图3示意了摄像模组40固定于屏幕10朝向后盖22的表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壳体20可以包括中板。中板连接于边框21的内表面,且中板位于屏幕10与后盖22之间。此时,摄像模组40可以固定于中板朝向后盖22的表面。
另外,摄像模组40的数量不局限于图1至图3所给出的一个。摄像模组40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或大于两个。另外,当摄像模组40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时,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摄像模组40可以集成为一个摄像组件。此外,摄像模组4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自动对焦(Auto Focus,AF)摄像模组、定焦(Fix Focus,FF)摄像模组。本实施例的摄像模组40以定焦摄像模组为例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模组40电连接于主机电路板30。此时,主机电路板30上的电子元器件(例如处理器)能够向摄像模组40发送信号,以控制摄像模组40拍摄图像或者录像。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100没有设置主机电路板30时,摄像模组40可以直接接收信号,并根据信号进行拍摄。
请参阅图4,并结合图3所示,图4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的分解示意图。摄像模组40包括模组电路板41、感光芯片42、支架43、滤光片44、光学镜头45及外壳46。
其中,模组电路板41可以固定于屏幕10朝向后盖22的表面。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壳体20包括中板时,模组电路板41也可以固定于中板朝向后盖22的表面。
此外,模组电路板41电连接于主机电路板30。这样,信号能够在主机电路板30与模组电路板41之间传输。
其中,感光芯片42固定于模组电路板41,且电连接于模组电路板41。
一种实施方式中,感光芯片42可以通过板上芯片封装(chifon board,COB)技术贴装在模组电路板4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感光芯片42也可以通过焊球阵列封装(ball gridarray,BGA)技术或者栅格阵列封装(land grid array,LGA)技术封装在模组电路板41。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模组电路板41上还可以安装有电子元器件或者芯片(例如驱动芯片)。电子元器件或者芯片固定于感光芯片42的周边。电子元器件或者芯片可用于辅助感光芯片42采集环境光线。
其中,支架43固定于模组电路板41,且与感光芯片42位于模组电路板41的同一侧。支架43开设有透光孔431。感光芯片42可以位于透光孔431内。感光芯片42可以采集穿过透光孔431的环境光线。
此外,滤光片44固定于支架43,且滤光片44可以位于透光孔431内。滤光片44用于过滤环境光线中的杂光,并使过滤后的环境光线投射至感光芯片42,从而保证电子设备100拍摄图像具有较佳的清晰度。滤光片44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蓝色玻璃滤光片。例如,滤光片44还可以为反射式红外滤光片,或者是双通滤光片(双通滤光片可使环境光线中的可见光和红外光同时透过,或者使环境光线中的可见光和其他特定波长的光线(例如紫外光)同时透过,或者使红外光和其他特定波长的光线(例如紫外光)同时透过。)。
请参阅图4,并结合图3所示,外壳46固定于支架43背向模组电路板43的表面。外壳46可用于固定连接光学镜头45,还可以用于保护光学镜头45。
另外,光学镜头45固定于外壳46的内侧。附图3示意了光学镜头45部分位于外壳46所围的区域内,部分伸出外壳46。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学镜头45也可以全部位于外壳46所围的区域内。
上文具体介绍了摄像模组40的相关部件的结构。下文将结合附图具体介绍光学镜头46的结构以及相关光学参数的设置。
请参阅图5,图5是图4所示的摄像模组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光学镜头45包括镜筒450以及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第五透镜455以及第六透镜456。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第五透镜455以及第六透镜456依次安装于镜筒450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也可以不包括镜筒450。第一透镜451至第六透镜456可以安装于摄像模组40的外壳46内。
另外,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45还包括光阑457。光阑457位于每两个透镜之间。光阑可以为孔径光阑,孔径光阑用于限制进光量,以改变成像的亮度。光阑的位置不仅限于附图5所示意的光阑位于第二透镜452与第三透镜453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当光阑457位于第二透镜452与第三透镜453之间时,光阑457能够合理分配第一透镜451至第六透镜456的作用,例如,第一透镜451与第二透镜452能够用于较大程度地接收大视场角的光线。第三透镜453至第六透镜456能够用于校正像差的作用。此时,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用于扩大视场角的透镜的数量较少,有利于简化光学镜头45的结构。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用于校正像差的透镜的数量较多,有利于获得较佳的成像质量。此外,当光阑457位于第二透镜452与第三透镜453之间时,便于光阑457像差的校正。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也可以不包括光阑。可以理解的是,图5仅示意性的示出了光学镜头45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大小和实际构造不受图5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451、第三透镜453及第五透镜455均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452及第四透镜454均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456可以具有正光焦度,也可以具有负光焦度。这样,通过第一透镜451至第六透镜456的光焦度设置,来使得光学镜头45能够在实现较好的成像质量的同时,光学镜头45的视场角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从而实现光学镜头45的超广角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451能够用于扩大光学镜头45的视场角,从而使得较大视场角的光线进入光学镜头45内。第二透镜452能够与第一透镜451配合,以使得大角度的光线汇聚到感光芯片42上,从而增大光学镜头45的视场角。另外,第三透镜453与第四透镜454能够用于压缩光线的发散角。此外,第三透镜453与第四透镜454还能够用于校正光学镜头45的像差。第五透镜455能够用于对光线进行扩束,从而增大形成于感光芯片42上的成像像高。第六透镜456用于校正光学镜头45成像的场曲和像散,从而保证光学镜头45具有较佳的成像质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451至第六透镜456中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包括至少一个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也即第一透镜451的物侧面、第一透镜451的像侧面、第二透镜452的物侧面、第二透镜452的像侧面、……、第六透镜456的像侧面中至少一个面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本实施方式以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以及像侧面4562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透镜为界,被摄物体所在的一侧为物侧,透镜朝向物侧的表面可以称为物侧面。以透镜为界,被摄物体的图像所在的一侧为像侧,透镜朝向像侧的表面可以称为像侧面。
可以理解的是,随着光学镜头的视场角增大,光学镜头的成像畸变越加明显。例如,当光学镜头的视场角达到100°时,光学镜头的成像畸变已经大于10%。而对于光学镜头的超广角设置,光学镜头的成像畸变更加的明显,成像质量更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实现超广角设计的光学镜头45的透镜中设置至少一个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从而提高光学系统的设计自由度,并且能够利用自由区域的非对称性,优化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矫正光学镜头的畸变,进而保证所述光学镜头具有较好的成像质量。
故而,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既能够在实现超广角拍摄的同时,又能够较大程度地解决超广角成像中的畸变问题。换言之,本实施方式设计了一种成像畸变较小的超广角光学镜头45。
另外,当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以及像侧面4562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时,第六透镜456不仅能校正光学镜头45成像的场曲和像散,还能够起到矫正畸变的作用。第六透镜456具有“一物多用”的功能。
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091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092
其中,以第六透镜456的几何中心为原点O建立坐标系,第六透镜456的光轴方向为Z轴,位于第六透镜456的弧矢面内,且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为X轴,位于第六透镜456的子午方面内,且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为Y轴。z(x,y)为平行于Z轴的矢高。N为级数中多项式系数的总数。Ai为第i项扩展多项式的系数。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关系式,能够确定本实施例的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另外,除了第六透镜456之外,第一透镜451至第六透镜456中剩下的透镜为旋转对称透镜。本实施例以第一透镜451至第五透镜455为旋转对称透镜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旋转对称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均为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或者物侧面及像侧面均为旋转对称的球面,或者物侧面与像侧面中的一个面为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另一个为旋转对称的球面。在本实施例中,以旋转对称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均为旋转对称的非球面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具有高的自由度。因而本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光学镜头45的旋转对称透镜,针对性改善不同位置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
本实施例的旋转对称透镜的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093
其中,以旋转对称透镜的几何中心为原点O建立坐标系,旋转对称透镜的光轴方向为Z轴。位于旋转对称透镜的弧矢面内,且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为X轴,位于旋转对称透镜的子午方面内,且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为Y轴。z为非球面的矢高。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Am为非球面系数。rmax为径向半径坐标最大值。u=r/rmax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关系式,能够确定第一透镜451至第五透镜455的物侧面与像侧面为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及图7,图6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的平面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第六透镜456在弧矢面的剖面示意图。以第六透镜456的几何中心为原点O建立坐标系,其中,第六透镜456的光轴方向为Z轴,位于第六透镜456的弧矢面内,且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为X轴,位于第六透镜456的子午面内,且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为Y轴。这样,第六透镜456的子午面在坐标系中为YOZ平面。第六透镜456的弧矢面在坐标系中为XOZ平面。
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包括光学有效区4563及连接于光学有效区4563的非光学有效区4564。附图6及图7均通过虚线区分开光学有效区4563与非光学有效区4564。此外,附图7在X轴的正方向和负方向上均标有物侧面4561的非光学有效区4564。光学有效区4563指的是物侧面4561中光线能够穿过的区域。非光学有效区4564为物侧面4561中光线不能够穿过的区域。物侧面4561的非光学有效区4564可用于固定在镜筒450上。
另外,第六透镜456包括第一顶点M1及第二顶点M2。顶点指的是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上的最高点或者最低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顶点M1与第二顶点M2均为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上的最低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顶点M1与第二顶点M2也可以均为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上的最高点。另外,附图6通过加粗的圆点示意性地示出第一顶点M1及第二顶点M2。但第一顶点M1及第二顶点M2的形状、大小及位置不局限附图6所示意的形状、大小及位置。
另外,第一顶点M1及第二顶点M2均位于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上,且均位于物侧面4561的光学有效区4563内。此外,第一顶点M1与第二顶点M2均位于XOZ平面内(也即第六透镜456的弧矢面内)。第一顶点M1与第二顶点M2关于YOZ平面(也即第六透镜456的子午面)对称。
请参阅图7,第一顶点M1至第一基准面P1的距离d1等于第二顶点M2至第一基准面P1的距离d2。第一基准面P1垂直于Z轴(也即光学镜头45的光轴),且Z轴与物侧面4561的交点位于第一基准面P1。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顶点M1与第二顶点M2关于YOZ平面对称,且第一顶点M1至第一基准面P1的距离d1等于第二顶点M2至第一基准面P1的距离d2,从而使得光学镜头45能够实现更好的矫正效果,得到质量较高的成像。
请再次参阅图6,并结合图8所示,图8是图6所示的第六透镜456在子午面的剖面示意图。第六透镜456包括第三顶点M3及第四顶点M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顶点M3及第四顶点M4均为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上的最高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顶点M3及第四顶点M4也可以均为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上的最低点。另外,附图6通过加粗的圆点示意性地示出第三顶点M3及第四顶点M4,但第三顶点M3及第四顶点M4的形状、位置及大小不局限附图6所示意的形状、位置及大小。
另外,第三顶点M3及第四顶点M4与第一顶点M1与第二顶点M2均位于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内,且位于物侧面4561的光学有效区4563内。第三顶点M3及第四顶点M4位于YOZ平面内。并且第三顶点M3及第四顶点M4关于XOZ平面内对称。
请再次参阅图8,第三顶点M3至第一基准面P1的距离d3等于第四顶点M4至第一基准面P1的距离d4。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三顶点M3及第四顶点M4关于XOZ平面内对称,且第三顶点M3至第一基准面P1的距离d3等于第四顶点M4至第一基准面P1的距离d4,从而使得光学镜头45能够实现更好的矫正效果,得到质量较高的成像。
请参阅图9,并结合图7所示,图9是图6所示的光学镜头的第六透镜456的像侧面4562的平面示意图。第六透镜456的像侧面4562包括光学有效区4565及连接于光学有效区4565的非光学有效区4566。附图9及附图7均通过虚线区分开像侧面4562的光学有效区4565与像侧面4562的非光学有效区4566。此外,附图7在X轴的正方向和负方向上均标有像侧面4562的非光学有效区4566。像侧面4562的光学有效区4565指的是像侧面4562中光线能够穿过的区域。像侧面4562的非光学有效区4566为像侧面4562中光线不能够穿过的区域。像侧面4562的非光学有效区4566可用于固定在镜筒450上。
另外,第六透镜456包括第五顶点N1及第六顶点N2。顶点指的是第六透镜456的像侧面4562上的最高点或者最低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五顶点N1与第六顶点N2均为第六透镜456的像侧面4562上的最高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五顶点N1与第六顶点N2也可以均为第六透镜456的像侧面4562上的最低点。另外,附图9通过加粗的圆点示意性地示出第五顶点N1及第六顶点N2。但第五顶点N1及第六顶点N2的形状、大小及位置不局限附图9所示意的形状、大小及位置。
另外,第五顶点N1及第六顶点N2均位于第六透镜456的像侧面4562上,且均位于像侧面4562的光学有效区4565内。第五顶点N1与第六顶点N2均位于XOZ平面内(也即第六透镜456的弧矢面内)。此外,第五顶点N1与第六顶点N2关于YOZ平面(也即第六透镜456的子午面)对称。
请参阅图7,第五顶点N1至第二基准面P2的距离d5等于第六顶点N2至第二基准面P2的距离d6。第二基准面P2垂直于Z轴(也即光学镜头45的光轴),且Z轴与像侧面4562的交点位于第二基准面P2。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五顶点N1与第六顶点N2关于YOZ平面对称,且第五顶点N1至第二基准面P2的距离d5等于第六顶点N2至第二基准面P2的距离d6,从而使得光学镜头45能够实现更好的矫正效果,得到质量较高的成像。
请再次参阅图9,并结合图8所示,第六透镜456包括第七顶点N3及第八顶点N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七顶点N3及第八顶点N4均为第六透镜456的像侧面4562上的最低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七顶点N3及第八顶点N4也可以均为第六透镜456的像侧面4562上的最高点。另外,附图9通过加粗的圆点示意性地示出第七顶点N3及第八顶点N4,但第七顶点N3及第八顶点N4的形状、位置及大小不局限附图9所示意的形状、位置及大小。
另外,第七顶点N3及第八顶点N4与第五顶点N1与第六顶点N2均位于第六透镜456的像侧面4562内,且位于像侧面4562的光学有效区4565内。第七顶点N3及第八顶点N4位于YOZ平面内。并且,第七顶点N3及第八顶点N4关于XOZ平面内对称。
请再次参阅图8,第七顶点N3至第二基准面P2的距离d7等于第八顶点N4至第二基准面P2的距离d8。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七顶点N3及第八顶点N4关于XOZ平面内对称,且第七顶点N3至第二基准面P2的距离d7等于第八顶点N4至第二基准面P2的距离d8,从而使得光学镜头45能够实现更好的矫正效果,得到质量较高的成像。
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及像侧面4562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其他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时,其他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也可以参阅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的设置方式。具体的这里不再赘述。
上文具体介绍了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的几种设置方式。下文将具体介绍光学镜头45的光学参数的几种设置方式。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451与第二透镜452满足:-0.5<f2/f1<-0.01。其中,f1为第一透镜451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452的焦距。例如,f2/f1等于-0.4、-0.3、-0.28、-0.21、-0.1、-0.02等。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透镜451的焦距f1与第二透镜452的焦距f2满足上述关系式时,第一透镜451与第二透镜452能够较好地配合,从而较大程度地采集较大视场角的光线,进而实现光学镜头45的超广角设置。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451的焦距f1与第二透镜452的焦距f2也可以不满足上述关系式。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451的焦距f1与第二透镜452的焦距f2满足:-0.35≤f2/f1≤-0.03。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453与第四透镜454满足:-4<f4/f3<0。其中,f3为第三透镜453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454的焦距。例如,f4/f3等于-3.8、-3、-2.2、-2、-1.7、-1、-0.8等。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三透镜453的焦距f3与第四透镜454的焦距f4满足上述关系式时,第三透镜453与第四透镜454能够较好地配合,从而较好地校正光学镜头45成像的光瞳像差。另外,第三透镜453与第四透镜454能够将穿过第二透镜452的光线的发散角进行压缩。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453的焦距f3与第四透镜454的焦距f4也可以不满足上述关系式。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453的焦距f3与第四透镜454的焦距f4满足:-2.5≤f4/f3<0。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455满足:0.1<f5/f<1.5。其中,f5为第五透镜455的焦距。f为光学镜头45的焦距。例如,f5/f等于0.2、0.22、0.33、0.37、0.5、0.7、0.9、1、1.1、1.3、1.4等。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五透镜455的焦距f5与光学镜头45的焦距f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能够合理的分配第五透镜455承担的光焦度,以使第五透镜455较好的校正像差的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455的焦距f5与光学镜头45的焦距f也可以不满足上述关系式。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455的焦距f5与光学镜头45的焦距f满足:0.5≤f5/f≤1。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455与第三透镜453满足:0<R6/R10<2.9。其中,R6为第三透镜453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为第五透镜455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例如,R6/R10等于0.22、0.31、0.5、0.9、1、1.3、2、2.4、2.6、2.8等。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三透镜453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第五透镜455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上述关系式时,第三透镜453和第五透镜455能够尽量压缩光线发散角,校正系统场曲和畸变,从而实现更好的成像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453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第五透镜455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也可以不满足上述关系式。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453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第五透镜455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0<R6/R10≤2。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454与第五透镜455满足:0.05<T45/f<0.4。其中,T45为第四透镜454与第五透镜455之间的距离。f为光学镜头45的焦距。例如,T45/f等于0.06、0.11、0.25、0.29、0.3、0.33、0.35、0.36、0.39等。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四透镜454与第五透镜455之间的距离T45与光学镜头45的焦距f满足上述关系时,第五透镜455的物侧面的弯曲程度能够较好地控制。此时,第五透镜455的加工难度较低,可实施性较佳。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454与第五透镜455之间的距离T45与光学镜头45的焦距f也可以不满足上述关系。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454与第五透镜455之间的距离T45与光学镜头45的焦距f满足:0.1≤T45/f≤0.3。
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满足:0<(T23+T56)/TTL<0.5。其中,T23为第二透镜452与第三透镜453之间的距离。T56为第五透镜455与第六透镜456之间的距离。TTL为在光学镜头45的光轴方向上,第一透镜451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距离。例如,(T23+T56)/TTL等于0.02、0.13、0.24、0.27、0.3、0.32、0.35、0.4、0.48等。
可以理解的是,当光学镜头45满足上述关系时,光学镜头45的系统总长TTL能够得到较好地控制,从而有利于光学镜头45的小型化设置。此外,光学镜头45的系统高度也能够得到较好地压缩,从而有利于光学镜头45的薄型化设置。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也可以不满足上述关系。
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满足:0<(T23+T56)/TTL≤0.3。
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满足:|TDT|≤5.0%;其中,TDT为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的最大值。
可以理解的是,当光学镜头45的|TDT|≤5.0%时,光学镜头45的畸变较小。光学镜头45的成像质量较佳。
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满足:100°≤FOV≤140°;FOV为摄像镜头组的视场角。例如FOV等于100°、103°、112°、126°、135°、136°、137°、138°、139°、140°。
可以理解的是,当光学镜头45的视场角FOV满足:100°≤FOV≤140°时,光学镜头45的视场角较大,也即光学镜头45实现超广角设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满足:135°<FOV≤140°。例如FOV等于136°、137°、138°、139°或140°。
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满足:0<ImagH/TTL<1。其中,TTL为在光学镜头45的光轴方向上,第一透镜451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距离。ImagH为感光芯片42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也即成像面的像高。例如,ImagH/TTL等于0.1、0.22、0.34、0.45、0.52、0.66、0.81、0.97等。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光学镜头45满足上述关系时,所述光学镜头45的成像面的像高较高,也即所述光学镜头45的成像质量较佳,此外,所述光学镜头45的总长度较小,有利于应用于手机、平板等薄型电子设备中。
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各透镜可以为塑料材质、玻璃材质或者其它的复合材料。其中,塑料材质能够容易的制得各种形状复杂的透镜结构。玻璃材质的透镜的折射率n1满足:1.50≤n1≤1.90,其相对于塑料透镜的折射率范围(1.55-1.65)来说,折射率可选择的范围较大,更容易得到较薄但性能较好的玻璃透镜,有利于减小光学镜头45的多片透镜的轴上厚度,不容易制得形状复杂的透镜结构。因此,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考虑制作成本、效率以及光学效果,根据需要合理的搭配不同透镜的具体应用材质。
下面将结合相关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些具体的而非限制性的例子。
第一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0,图10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透镜为六片。光学镜头45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第五透镜455以及第六透镜456。第一透镜451、第三透镜453及第五透镜455均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452及第四透镜454均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456具有负光焦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均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其它透镜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也即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及第五透镜455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且旋转对称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附图10通过带有箭头的实线示意了光学镜头45的光轴方向。此外,箭头的方向代表自物侧指向像侧。
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1。
表1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141
其中,OBJ(英文全称object)表示的是物面。S1表示第一透镜451的物侧面。S2表示第一透镜451的像侧面。S3表示第二透镜452的物侧面。S4表示第二透镜452的像侧面。S5表示第三透镜453的物侧面。S6表示第三透镜453的像侧面。S7表示第四透镜454的物侧面。S8表示第四透镜454的像侧面。S9表示第五透镜455的物侧面。S10表示第五透镜455的像侧面。S11表示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AAS(AnamorphicAsphericalSurface,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故而,S11(AAS)表示的是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12表示第六透镜456的像侧面。S12(AAS)表示的是第六透镜456的像侧面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13表示滤光片44的物侧面,S14表示滤光片44的像侧面。STOP表示光阑457。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OBJ、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S13、S14、AAS以及STOP等符号表示的意义均相同,在后续再次出现时不再进行赘述。
另外,S1的厚度指的是第一透镜451的物侧面与第一透镜451的像侧面之间的距离。S2的厚度指的是第一透镜451的像侧面与第二透镜452的物侧面之间的距离。S3的厚度指的是第二透镜452的物侧面与第二透镜452的像侧面之间的距离。S4的厚度指的是第二透镜452的像侧面与光阑之间的距离。光阑的厚度指的是光阑到第三透镜453之间的距离。S5的厚度指的是第三透镜453的物侧面与第三透镜453的像侧面之间的距离。S6的厚度指的是第三透镜453的像侧面与第四透镜454的物侧面之间的距离。S7的厚度指的是第四透镜454的物侧面与第四透镜454的像侧面之间的距离。S8的厚度指的是第四透镜451的像侧面与第五透镜455的物侧面之间的距离。S9的厚度指的是第五透镜455的物侧面与第五透镜455的像侧面之间的距离。S10的厚度指的是第五透镜455的像侧面与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之间的距离。S11的厚度指的是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与第六透镜456的像侧面之间的距离。S12的厚度指的是第六透镜456的像侧面与滤光片44的物侧面之间的距离。S13的厚度指的是滤光片44的物侧面与滤光片44的像侧面之间的距离。S14的厚度指的是滤光片44的像侧面与成像面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在后续的表格中再次出现时,其代表的含义相同将不再进行赘述。
依据表1的数据,可以得到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2。
表2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设计参数
f1(mm) 50.491 f4(mm) -8.241
f2(mm) -11.143 f5(mm) 3.345
f3(mm) 4.053 f6(mm) -8.868
f(mm) 4.18 |f1/f| 12.078
|f2/f| 2.665 |f3/f| 0.969
|f4/f| 1.971 |f5/f| 0.8
|f6/f| 2.121 f2/f1 -0.221
f4/f3 -2.033 FOV(°) 104
f/EPD 2.05 T45/f 0.243
ImagH(mm) 4.46 TTL(mm) 12.653
ImagH/TTL 0.352 (T23+T56)/TTL 0.019
R6/R10 1.583 Fno 2.05
其中,f1表示第一透镜451的焦距。f2表示第二透镜452的焦距。f3表示第三透镜453的焦距。f4表示第四透镜454的焦距。f5表示第五透镜455的焦距。f6表示第六透镜456的焦距。f表示光学镜头45的焦距。FOV为光学镜头45的视场角。EPD表示的是光学镜头45的入瞳直径。T45表示的是第四透镜454与第五透镜455之间的距离。ImagH表示感光芯片42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也即成像面的像高。TTL表示的是光学镜头45的总长度。T23为第二透镜452与第三透镜453之间的距离。T56为第五透镜455与第六透镜456之间的距离。R6为第三透镜453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为第五透镜455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Fno为光学镜头45的光圈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f1、f2、f3、f4、f5、f6、f、EPD、T45、ImagH、TTL、T23、T56、R6、R10、Fno以及FOV等符号表示的意义均相同,在后续再次出现时不再进行赘述。
根据表2可知,光学镜头45的视场角FOV为104°,光圈数Fno为2.05,即本申请的光学镜头45能够实现大视角、大光圈(可以理解的是,光圈数Fno越小,光圈越大),能够更好的满足拍摄的需求。另外。TTL为12.653mm,ImagH为4.46mm,ImagH/TTL=0.352,即经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投射至感光芯片42上的有效像素区域较大的同时,光学镜头45的光学总长TTL能够较小,从而得到较高的成像质量的同时,能够将光学镜头45的长度可以较小,能够应用于手机、平板等薄型电子设备中。
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各旋转对称镜片(即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以及第五透镜455)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3。
表3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旋转对称镜片的设计参数
面号 A0 A1 A2 A3 A4 A5 A6
S1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2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3 2.4965E-03 -5.6139E-05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4 7.9848E-03 -1.5913E-04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5 3.3387E+00 -1.2819E+00 2.9002E-01 -1.2724E-01 -1.7361E-03 3.7577E-02 -5.1035E-02
S6 3.5319E+00 -3.5425E+00 -4.4467E-01 4.1033E-01 1.6697E-01 -1.5267E-01 -1.1400E-01
S7 2.6616E+00 -1.7635E+00 3.7925E-01 -1.8843E-02 -2.6318E-03 -6.9181E-03 2.2100E-03
S8 3.5006E+00 -1.3561E+00 3.6278E-01 -1.4376E-01 -4.0291E-02 -2.5340E-02 -1.8542E-03
S9 4.7024E+00 2.2063E+00 -1.9711E-01 -1.4412E-01 2.5364E-01 -1.6378E-02 9.2933E-03
S10 4.3924E+00 1.2783E+00 2.8222E+00 -1.1204E-01 -1.8356E-01 -2.9911E-01 -1.8144E-01
其中,A0、A1、A2、A3、A4、A5以及A6等符号表示非球面系数。需要说明的是,表格中的各参数为科学计数法表示。例如,2.4965E-03是指2.4965×10-3;-5.6139E-05是指-5.6139×10-5
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161
能够得到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以及第五透镜45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面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z为非球面的矢高。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Am为非球面系数。rmax为径向半径坐标最大值。u=r/rmax
另外,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六透镜456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4。
表4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162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171
其中,A10、A12、A14、A21、A23、A25、A27、……、A144、A146、A150、A152等符号表示多项式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172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173
能够设计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的面型。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z为平行于z轴的矢高;N为级数中多项式系数的总数,Ai为第i项扩展多项式的系数,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表格中不存在的多项式系数(如A1、A2等)均为0。
请参阅图11,图11是图10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其中,实线网格为理想成像网格图,“X”号形成的网格结构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后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与理想成像基本相同,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的最大值TDT满足|TDT|=1.6694%,光学镜头4510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此外,通过将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设置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第六透镜456不仅能校正光学镜头45成像的场曲和像散,还能够起到矫正畸变的作用。第六透镜456具有“一物多用”的功能。
第二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图12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透镜为六片。光学镜头45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第五透镜455以及第六透镜456。第一透镜451、第三透镜453及第五透镜455均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452及第四透镜454均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456具有负光焦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均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其它透镜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也即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及第五透镜455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且旋转对称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附图12通过带有箭头的实线示意了光学镜头45的光轴方向。此外,箭头的方向代表自物侧指向像侧。
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5。
表5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174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181
依据表5的数据,可以得到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6。
表6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设计参数
f1(mm) 40.980 f4(mm) -7.619
f2(mm) -3.387 f5(mm) 3.639
f3(mm) 3.468 f6(mm) -10.446
f(mm) 4.141 |f1/f| 9.897
|f2/f| 0.818 |f3/f| 0.837
|f4/f| 1.84 |f5/f| 0.879
|f6/f| 2.522 f2/f1 -0.0826
f4/f3 -2.197 FOV(°) 101
f/EPD 2.05 T45/f 0.244
ImagH(mm) 4.38 TTL(mm) 12.042
ImagH/TTL 0.364 (T23+T56)/TTL 0.075
R6/R10 1.623 Fno 2.05
根据表6可知,光学镜头45的视场角FOV为101°,光圈数Fno为2.05,即本申请的光学镜头45能够实现大视角、大光圈,能够更好的满足拍摄的需求。另外。TTL为12.042mm,ImagH为4.38mm,ImagH/TTL=0.364,即经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投射至感光芯片42上的有效像素区域较大的同时,光学镜头45的光学总长TTL能够较小,从而得到较高的成像质量的同时,能够将光学镜头45的长度可以较小,能够应用于手机、平板等薄型电子设备中。
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各旋转对称镜片(即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以及第五透镜455)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7。
表7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旋转对称镜片的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182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191
其中,A0、A1、A2、A3、A4、A5、A6等符号表示非球面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192
能够得到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以及第五透镜45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面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z为非球面的矢高。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Am为非球面系数。rmax为径向半径坐标最大值。u=r/rmax
另外,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第六透镜456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8。
表8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设计参数
面序号 A10 A12 A14 A21 A23 A25 A27 A36
S11 6.525E-03 1.147E-02 6.464E-03 -6.689E-04 -1.968E-03 -1.849E-03 -6.720E-04 8.521E-06
S12 -3.495E-03 -7.210E-03 -2.938E-03 2.204E-04 5.722E-04 5.863E-04 2.813E-04 -3.646E-06
面序号 A38 A40 A42 A44 A55 A57 A59 A61
S11 4.902E-05 6.281E-05 5.181E-05 1.490E-05 -1.588E-07 5.990E-08 5.538E-07 -2.992E-07
S12 -2.252E-05 -3.668E-05 -1.763E-05 -6.184E-06 1.520E-07 3.390E-07 3.248E-07 5.834E-07
面序号 A63 A65 A78 A80 A82 A84 A86 A88
S11 -7.648E-08 5.918E-08 -1.639E-08 -6.353E-08 -1.728E-07 -3.377E-07 -7.119E-07 -6.650E-08
S12 -6.569E-07 -2.548E-08 -5.743E-09 2.580E-08 -9.782E-09 -2.418E-08 1.708E-07 -4.263E-08
面序号 A90 A105 A107 A109 A111 A113 A115 A117
S11 7.265E-09 1.792E-09 3.672E-09 -5.627E-09 -4.867E-09 -3.145E-08 -4.606E-08 -1.307E-09
S12 -6.176E-09 6.666E-12 7.938E-10 -2.804E-10 -4.515E-09 3.340E-09 -7.152E-09 -2.388E-08
面序号 A119 A136 A138 A140 A142 A144 A146 A148
S11 3.606E-10 1.754E-10 1.243E-09 5.021E-10 -1.617E-09 -1.513E-09 -8.188E-09 1.065E-08
S12 -1.050E-10 -2.789E-11 6.994E-11 -7.317E-11 -5.146E-10 -8.071E-10 7.099E-11 4.583E-10
面序号 A150 A152
S11 -1.682E-09 -6.675E-11
S12 4.301E-10 -3.844E-14
其中,A10、A12、A14、A21、A23、A25、A27、……、A144、A146、A150、A152等符号表示多项式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193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194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01
能够设计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的面型。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z为平行于z轴的矢高;N为级数中多项式系数的总数,Ai为第i项扩展多项式的系数,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表格中不存在的多项式系数(如A1、A2等)为0。
请参阅图13,图13是图12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其中,实线网格为理想成像网格图,“X”号形成的网格结构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后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与理想成像基本相同,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的最大值TDT满足|TDT|=2.3119%,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此外,通过将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设置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第六透镜456不仅能校正光学镜头45成像的场曲和像散,还能够起到矫正畸变的作用。第六透镜456具有“一物多用”的功能。
第三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图14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透镜为六片。光学镜头45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第五透镜455以及第六透镜456。第一透镜451、第三透镜453及第五透镜455均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452及第四透镜454均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456具有负光焦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其它透镜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也即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及第五透镜455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且旋转对称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附图14通过带有箭头的实线示意了光学镜头45的光轴方向。此外,箭头的方向代表自物侧指向像侧。
本申请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9。
表9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02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11
依据表9的数据,可以得到本申请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10。
表10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设计参数
f1(mm) 52.743 f4(mm) -8.359
f2(mm) -3.478 f5(mm) 3.287
f3(mm) 3.817 f6(mm) -6.731
f(mm) 4.21 |f1/f| 12.533
|f2/f| 0.826 |f3/f| 0.907
|f4/f| 1.986 |f5/f| 0.781
|f6/f| 1.599 f2/f1 -0.066
f4/f3 -2.190 FOV(°) 100
f/EPD 2.04 T45/f 0.191
ImagH(mm) 4.39 TTL(mm) 14.623
ImagH/TTL 0.3 (T23+T56)/TTL 0.014
R6/R10 1.519 Fno 2.04
根据表10可知,光学镜头45的视场角FOV为100°,光圈数Fno为2.04,即本申请的光学镜头45能够实现大视角、大光圈,能够更好的满足拍摄的需求。另外,TTL为14.623mm,ImagH为4.39mm,ImagH/TTL=0.3,即经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投射至感光芯片42上的有效像素区域较大的同时,光学镜头45的光学总长能够较小,从而得到较高的成像质量的同时,能够将光学镜头45的长度可以较小,能够应用于手机、平板等薄型电子设备中。
本申请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各旋转对称镜片(即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以及第五透镜455)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11。
表11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旋转对称镜片的设计参数
面号 A0 A1 A2 A3 A4 A5 A6
S1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2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3 2.6177E-03 -7.1695E-05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4 6.2457E-03 -1.6474E-04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5 3.2414E+00 -1.0821E+00 3.2488E-01 -1.0098E-01 1.2073E-02 3.3096E-02 -3.8390E-02
S6 3.4756E+00 -3.4977E+00 -4.5751E-01 4.2179E-01 1.5905E-01 -1.4458E-01 -1.1653E-01
S7 2.6625E+00 -1.7365E+00 3.8310E-01 -1.6967E-02 -1.9119E-03 -8.0984E-03 4.4516E-03
S8 3.4896E+00 -1.3727E+00 3.6406E-01 -1.4937E-01 -4.0489E-02 -2.6909E-02 -3.0597E-03
S9 4.6950E+00 2.2273E+00 -2.0976E-01 -1.2943E-01 2.3726E-01 -8.2719E-03 1.0964E-02
S10 4.3941E+00 1.3309E+00 2.8230E+00 -1.1652E-01 -1.9823E-01 -2.9619E-01 -1.7306E-01
其中,A0、A1、A2、A3、A4、A5、A6等符号表示非球面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12
能够得到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以及第五透镜45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面型。
本实施方式中,z为非球面的矢高。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Am为非球面系数。rmax为径向半径坐标最大值。u=r/rmax
另外,本申请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第六透镜456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12。
表12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设计参数
面序号 A10 A12 A14 A21 A23 A25 A27 A36
S11 6.795E-03 1.247E-02 6.503E-03 -6.325E-04 -1.873E-03 -1.691E-03 -6.457E-04 1.215E-05
S12 -2.434E-03 -6.007E-03 -2.630E-03 1.765E-04 5.598E-04 6.458E-04 2.607E-04 -4.606E-06
面序号 A38 A40 A42 A44 A55 A57 A59 A61
S11 5.634E-05 6.102E-05 5.037E-05 1.805E-05 3.073E-08 1.517E-06 1.759E-06 1.192E-06
S12 -2.064E-05 -3.989E-05 -2.038E-05 -3.837E-06 6.927E-08 6.103E-07 8.443E-07 2.213E-06
面序号 A63 A65 A78 A80 A82 A84 A86 A88
S11 2.025E-06 1.934E-07 -1.238E-08 4.396E-08 -5.843E-08 -1.212E-07 -4.131E-07 -3.086E-08
S12 -1.078E-06 -1.569E-07 -7.652E-10 -3.024E-08 -2.202E-08 -2.786E-08 6.549E-08 2.639E-07
面序号 A90 A105 A107 A109 A111 A113 A115 A117
S11 -1.574E-08 1.840E-10 -3.620E-09 -8.794E-10 7.125E-09 -1.500E-08 3.294E-09 -1.064E-08
S12 -3.663E-09 1.260E-10 1.678E-09 -2.082E-09 -8.195E-09 1.526E-08 -2.190E-08 -4.079E-08
面序号 A119 A136 A138 A140 A142 A144 A146 A148
S11 1.209E-10 1.020E-10 2.313E-10 -1.615E-09 -2.280E-09 -4.519E-09 -1.162E-08 8.950E-09
S12 -4.196E-11 -4.262E-12 2.656E-10 6.308E-11 -5.435E-10 -8.834E-10 4.989E-10 -1.659E-09
面序号 A150 A152
S11 -3.307E-10 -1.327E-11
S12 1.028E-09 1.712E-12
其中,A10、A12、A14、A21、A23、A25、A27等符号表示多项式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21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22
能够设计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的面型。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z为平行于z轴的矢高;N为级数中多项式系数的总数,Ai为第i项扩展多项式的系数,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表格中不存在的多项式系数(如A1、A2等)为0。
请参阅图15,图15是图14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其中,实线网格为理想成像网格图,“X”号形成的网格结构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后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与理想成像基本相同,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的最大值TDT满足|TDT|=2.6506%,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此外,通过将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设置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第六透镜456不仅能校正光学镜头45成像的场曲和像散,还能够起到矫正畸变的作用。第六透镜456具有“一物多用”的功能。
第四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6,图16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透镜为六片。光学镜头45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第五透镜455以及第六透镜456。第一透镜451、第三透镜453及第五透镜455均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452及第四透镜454均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456具有负光焦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其它透镜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也即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及第五透镜455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且旋转对称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附图16通过带有箭头的实线示意了光学镜头45的光轴方向。此外,箭头的方向代表自物侧指向像侧。
本申请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13。
表13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31
依据表13的数据,可以得到本申请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14。
表14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32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41
根据表14可知,光学镜头45的视场角FOV为100°,光圈数Fno为2.05,即本申请的光学镜头45能够实现大视角、大光圈,能够更好的满足拍摄的需求。另外,TTL为11.8684mm,ImagH为3.94mm,ImagH/TTL=0.332,即经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投射至感光芯片42上的有效像素区域较大的同时,光学镜头45的光学总长能够较小,从而得到较高的成像质量的同时,能够将光学镜头45的长度可以较小,能够应用于手机、平板等薄型电子设备中。
本申请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各旋转对称镜片(即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以及第五透镜455)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15。
表15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旋转对称镜片的设计参数
面号 A0 A1 A2 A3 A4 A5 A6
S1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2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3 -1.4285E+00 2.0901E-01 -4.9205E-02 2.2758E-02 4.6089E-02 -3.5650E-02 -3.2758E-02
S4 -3.3642E+00 -5.2680E-01 4.3980E-01 1.5015E-01 -1.4959E-01 -8.5065E-02 -1.5040E-02
S5 -1.8300E+00 3.9127E-01 6.0647E-03 1.8752E-03 -2.6337E-03 6.2850E-03 1.5888E-03
S6 -1.1820E+00 3.1251E-01 -1.5220E-01 -4.7590E-02 -2.2504E-02 -6.7780E-04 -4.1749E-04
S7 2.2171E+00 -2.9100E-01 -5.4245E-04 1.8737E-01 1.4373E-02 1.0547E-02 -1.6012E-02
S8 1.8892E+00 2.7806E+00 -1.3519E-01 -1.7452E-01 -2.8777E-01 -1.7306E-01 -8.3124E-02
S9 -1.4285E+00 2.0901E-01 -4.9205E-02 2.2758E-02 4.6089E-02 -3.5650E-02 -3.2758E-02
S10 -3.3642E+00 -5.2680E-01 4.3980E-01 1.5015E-01 -1.4959E-01 -8.5065E-02 -1.5040E-02
其中,A0、A1、A2、A3、A4、A5、A6等符号表示非球面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42
能够得到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以及第五透镜45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面型。
本实施方式中,z为非球面的矢高。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Am为非球面系数。rmax为径向半径坐标最大值。u=r/rmax
另外,本申请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第六透镜456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16。
表16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43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51
其中,A10、A12、A14、A21、A23、A25、A27等符号表示多项式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52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53
能够设计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的面型。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z为平行于z轴的矢高;N为级数中多项式系数的总数,Ai为第i项扩展多项式的系数,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表格中不存在的多项式系数(如A1、A2等)为0。
请参阅图17,图17是图16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其中,实线网格为理想成像网格图,“X”号形成的网格结构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后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与理想成像基本相同,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的最大值TDT满足|TDT|=2.8277%,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此外,通过将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设置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第六透镜456不仅能校正光学镜头45成像的场曲和像散,还能够起到矫正畸变的作用。第六透镜456具有“一物多用”的功能。
第五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8,图18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透镜为六片。光学镜头45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第五透镜455以及第六透镜456。第一透镜451、第三透镜453及第五透镜455均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452及第四透镜454均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456具有负光焦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其它透镜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也即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及第五透镜455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且旋转对称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附图18通过带有箭头的实线示意了光学镜头45的光轴方向。此外,箭头的方向代表自物侧指向像侧。
本申请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17。
表17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61
依据表17的数据,可以得到本申请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18。
表18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设计参数
f1(mm) 55.415 f4(mm) -5.943
f2(mm) -3.767 f5(mm) 3.767
f3(mm) 3.123 f6(mm) -12.283
f(mm) 4.175 |f1/f| 13.272
|f2/f| 0.902 |f3/f| 0.748
|f4/f| 1.423 |f5/f| 0.902
|f6/f| 2.942 f2/f1 -0.068
f4/f3 -1.903 FOV(°) 101
f/EPD 2.05 T45/f 0.241
ImagH(mm) 4.25 TTL(mm) 12.031
ImagH/TTL 0.354 (T23+T56)/TTL 0.084
R6/R10 1.605 Fno 2.05
根据表18可知,光学镜头45的视场角FOV为101°。光圈数Fno为2.05,即本申请的光学镜头45能够实现大视角、大光圈,能够更好的满足拍摄的需求。另外,TTL为12.031mm,ImagH为4.25mm,ImagH/TTL=0.354,即经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投射至感光芯片42上的有效像素区域较大的同时,光学镜头45的光学总长能够较小,从而得到较高的成像质量的同时,能够将光学镜头45的长度可以较小,能够应用于手机、平板等薄型电子设备中。
本申请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各旋转对称镜片(即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以及第五透镜455)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19。
表19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旋转对称镜片的设计参数
面号 A0 A1 A2 A3 A4 A5 A6
S1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2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3 -4.7136E-05 -4.6581E-04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4 1.0699E-02 -3.3017E-04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5 -1.5734E+00 2.4840E-01 -9.3049E-02 -7.3303E-03 2.5035E-02 -3.1238E-02 -2.8120E-02
S6 -3.3124E+00 -4.9982E-01 4.4351E-01 1.4851E-01 -1.4865E-01 -9.9596E-02 -2.3765E-02
S7 -1.8541E+00 3.9796E-01 2.6770E-03 5.7753E-04 -2.0272E-03 3.9776E-03 2.3068E-03
S8 -1.1514E+00 2.9622E-01 -1.5178E-01 -4.5098E-02 -2.3692E-02 -1.8388E-03 5.7623E-04
S9 2.1431E+00 -2.8161E-01 -1.8436E-02 1.8813E-01 9.9322E-03 8.9805E-03 -1.9777E-02
S10 1.9797E+00 2.7760E+00 -1.2827E-01 -1.7749E-01 -2.9102E-01 -1.7835E-01 -7.0347E-02
其中,A0、A1、A2、A3、A4、A5、A6等符号表示非球面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71
能够得到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以及第五透镜45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面型。
本实施方式中,z为非球面的矢高。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Am为非球面系数。rmax为径向半径坐标最大值。u=r/rmax
另外,本申请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第六透镜456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20。
表20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72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81
其中,A10、A12、A14、A21、A23、A25、A27等符号表示多项式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82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83
能够设计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的面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z为平行于z轴的矢高;N为级数中多项式系数的总数,Ai为第i项扩展多项式的系数,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表格中不存在的多项式系数(如A1、A2等)为0。
请参阅图19,图19是图18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其中,实线网格为理想成像网格图,“X”号形成的网格结构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后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与理想成像基本相同,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的最大值TDT满足|TDT|=2.5481%,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此外,通过将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设置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第六透镜456不仅能校正光学镜头45成像的场曲和像散,还能够起到矫正畸变的作用。第六透镜456具有“一物多用”的功能。
第六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0,图20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透镜为六片。光学镜头45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第五透镜455以及第六透镜456。第一透镜451、第三透镜453及第五透镜455均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452及第四透镜454均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456具有负光焦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其它透镜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也即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及第五透镜455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且旋转对称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附图20通过带有箭头的实线示意了光学镜头45的光轴方向。此外,箭头的方向代表自物侧指向像侧。
本申请第六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21。
表21第六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84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91
依据表21的数据,可以得到本申请第六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22。
表22第六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设计参数
f1(mm) 46.254 f4(mm) -4.222
f2(mm) -16.111 f5(mm) 3.066
f3(mm) 3.527 f6(mm) -10.494
f(mm) 3.646 |f1/f| 12.685
|f2/f| 4.419 |f3/f| 0.967
|f4/f| 1.158 |f5/f| 0.840
|f6/f| 2.878 f2/f1 -0.348
f4/f3 -1.254 FOV(°) 112
f/EPD 2.23 T45/f 0.136
ImagH(mm) 5.00 TTL(mm) 11.2236
ImagH/TTL 0.445 (T23+T56)/TTL 0.026
R6/R10 1.441 Fno 2.23
根据表22可知,光学镜头45的视场角FOV为112°。光圈数Fno为2.23,即本申请的光学镜头45能够实现大视角、大光圈,能够更好的满足拍摄的需求。本实施方式中,TTL为11.2236mm,ImagH为5.00mm,ImagH/TTL=0.445,即经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投射至感光芯片42上的有效像素区域较大的同时,光学镜头45的光学总长能够较小,从而得到较高的成像质量的同时,能够将光学镜头45的长度可以较小,能够应用于手机、平板等薄型电子设备中。
本申请第六种实施方式的各旋转对称镜片(即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以及第五透镜455)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23。
表23第六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旋转对称镜片的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292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01
其中,A0、A1、A2、A3、A4、A5、A6等符号表示非球面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02
能够得到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以及第五透镜45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面型。
本实施方式中,z为非球面的矢高。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Am为非球面系数。rmax为径向半径坐标最大值。u=r/rmax
另外,本申请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第六透镜456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24。
表24第六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设计参数
面序号 A10 A12 A14 A21 A23 A25 A27 A36
S11 1.58E-02 2.89E-02 1.53E-02 -3.84E-03 -9.99E-03 -1.01E-02 -3.75E-03 4.44E-04
S12 -2.98E-02 -5.12E-02 -2.87E-02 7.51E-03 2.11E-02 2.22E-02 7.14E-03 -1.21E-03
面序号 A38 A40 A42 A44 A55 A57 A59 A61
S11 1.52E-03 2.47E-03 1.60E-03 4.08E-04 -4.06E-05 -2.14E-04 -4.43E-04 -4.31E-04
S12 -4.91E-03 -7.48E-03 -4.84E-03 -1.24E-03 1.28E-04 6.47E-04 1.28E-03 1.29E-03
面序号 A63 A65 A78 A80 A82 A84 A86 A88
S11 -2.23E-04 -4.38E-05 3.07E-06 1.98E-05 4.94E-05 6.59E-05 5.02E-05 2.03E-05
S12 6.50E-04 1.28E-04 -7.88E-06 -4.72E-05 -1.18E-04 -1.58E-04 -1.16E-04 -4.78E-05
面序号 A90 A105 A107 A109 A111 A113 A115 A117
S11 3.07E-06 -1.38E-07 -8.22E-07 -2.09E-06 -4.90E-06 -4.06E-06 -2.88E-06 -5.68E-07
S12 -7.87E-06 2.55E-07 1.80E-06 5.42E-06 8.83E-06 9.10E-06 5.50E-06 1.62E-06
面序号 A119 A136 A138 A140 A142 A144 A146 A148
S11 -1.08E-07 1.03E-09 3.79E-09 -2.68E-09 8.46E-08 1.23E-07 -9.95E-10 7.46E-08
S12 2.59E-07 -3.62E-09 -3.09E-08 -8.90E-08 -1.97E-07 -2.48E-07 -1.73E-07 -1.27E-07
面序号 A150 A152
S11 -4.51E-08 1.76E-09
S12 -2.96E-08 -3.17E-09
其中,A10、A12、A14、A21、A23、A25、A27等符号表示多项式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11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12
能够设计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的面型。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z为平行于z轴的矢高;N为级数中多项式系数的总数,Ai为第i项扩展多项式的系数,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表格中不存在的多项式系数(如A1、A2等)为0。
请参阅图21,图21是图20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其中,实线网格为理想成像网格图,“X”号形成的网格结构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后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与理想成像基本相同,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的最大值TDT满足|TDT|=1.5569%,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此外,通过将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设置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第六透镜456不仅能校正光学镜头45成像的场曲和像散,还能够起到矫正畸变的作用。第六透镜456具有“一物多用”的功能。
第七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2,图22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透镜为六片。光学镜头45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第五透镜455以及第六透镜456。第一透镜451、第三透镜453及第五透镜455均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452及第四透镜454均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456具有负光焦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其它透镜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也即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及第五透镜455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且旋转对称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附图22通过带有箭头的实线示意了光学镜头45的光轴方向。此外,箭头的方向代表自物侧指向像侧。
本申请第七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25。
表25第七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13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21
依据表25的数据,可以得到本申请第七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26。
表26第七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设计参数
f1(mm) 38.003 f4(mm) -7.614
f2(mm) -3.126 f5(mm) 3.332
f3(mm) 4.043 f6(mm) -7.362
f(mm) 4.092 |f1/f| 9.287
|f2/f| 0.763 |f3/f| 0.988
|f4/f| 1.860 |f5/f| 0.814
|f6/f| 1.799 f2/f1 -0.082
f4/f3 -1.883 FOV(°) 113
f/EPD 2.05 T45/f 0.164
ImagH(mm) -3.190 TTL(mm) 12.2892
ImagH/TTL -0.260 (T23+T56)/TTL 0.104
R6/R10 1.582 Fno 2.05
根据表26可知,光学镜头45的视场角FOV为113°,光圈数Fno为2.23,即本申请的光学镜头45能够实现大视角、大光圈,能够更好的满足拍摄的需求。本实施方式中,TTL为12.2892mm,ImagH为-3.190mm,ImagH/TTL=-0.260,即经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投射至感光芯片42上的有效像素区域较大的同时,光学镜头45的光学总长能够较小,从而得到较高的成像质量的同时,能够将光学镜头45的长度可以较小,能够应用于手机、平板等薄型电子设备中。
本申请第七种实施方式的各旋转对称镜片(即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以及第五透镜455)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27。
表27第七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旋转对称镜片的设计参数
面号 A0 A1 A2 A3 A4 A5 A6
S1 4.5851E-05 -1.1944E-05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2 5.0823E-04 1.4852E-05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3 2.3829E-03 -5.9726E-05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4 7.6679E-03 -1.6866E-04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5 -1.3144E+00 2.7732E-01 -1.3261E-01 -3.6522E-03 3.3210E-02 -5.0816E-02 -3.2074E-02
S6 -3.5654E+00 -4.4067E-01 4.0940E-01 1.6636E-01 -1.5404E-01 -1.1443E-01 -3.2480E-02
S7 -1.7736E+00 3.8152E-01 -1.9297E-02 -2.4216E-03 -6.0501E-03 2.5367E-03 1.6128E-03
S8 -1.3978E+00 3.3036E-01 -1.3787E-01 -3.9654E-02 -2.3089E-02 -1.2913E-03 3.7844E-04
S9 2.0355E+00 -8.8988E-02 -1.5832E-01 2.3324E-01 -7.0980E-03 1.1812E-02 -1.6392E-02
S10 1.4289E+00 2.8523E+00 -1.1320E-01 -1.9060E-01 -2.9395E-01 -1.8131E-01 -7.2198E-02
其中,A0、A1、A2、A3、A4、A5、A6等符号表示非球面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31
能够得到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以及第五透镜45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面型。
本实施方式中,z为非球面的矢高。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Am为非球面系数。rmax为径向半径坐标最大值。u=r/rmax
另外,本申请第七种实施方式的第六透镜456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28。
表28第七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设计参数
面序号 A10 A12 A14 A21 A23 A25 A27 A36
S11 6.668E-03 1.175E-02 6.311E-03 -6.180E-04 -1.804E-03 -1.676E-03 -5.758E-04 1.069E-05
S12 -4.483E-03 -8.941E-03 -3.364E-03 2.009E-04 6.978E-04 4.358E-04 2.009E-04 -3.719E-06
面序号 A38 A40 A42 A44 A55 A57 A59 A61
S11 5.853E-05 7.592E-05 3.975E-05 1.891E-05 -2.511E-08 6.845E-07 1.918E-06 2.172E-06
S12 -2.829E-05 -3.398E-05 -2.620E-05 -3.295E-06 8.833E-08 4.089E-07 6.957E-07 1.611E-06
面序号 A63 A65 A78 A80 A82 A84 A86 A88
S11 5.062E-07 8.016E-08 -1.636E-08 -1.660E-08 -8.334E-08 -2.178E-07 -2.625E-07 5.546E-10
S12 -1.131E-06 1.002E-08 -4.116E-09 2.446E-08 -2.125E-08 2.865E-08 1.008E-07 -1.885E-07
面序号 A90 A105 A107 A109 A111 A113 A115 A117
S11 -1.661E-08 8.853E-10 1.714E-09 -1.488E-09 -1.370E-08 -9.986E-09 -5.636E-08 9.597E-10
S12 -1.175E-10 4.486E-11 1.526E-09 -1.464E-09 -2.204E-09 3.765E-09 -1.963E-09 -1.855E-08
面序号 A119 A136 A138 A140 A142 A144 A146 A148
S11 2.655E-10 1.914E-11 1.235E-10 1.708E-10 -6.540E-10 -8.277E-10 -4.475E-09 -9.490E-09
S12 3.343E-11 -4.311E-12 1.422E-10 -2.174E-10 -3.579E-10 -1.593E-10 -4.155E-11 4.528E-10
面序号 A150 A152
S11 -7.283E-10 -1.660E-12
S12 8.721E-10 -3.908E-12
其中,A10、A12、A14、A21、A23、A25、A27等符号表示多项式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32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33
能够设计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的面型。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z为平行于z轴的矢高;N为级数中多项式系数的总数,Ai为第i项扩展多项式的系数,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表格中不存在的多项式系数(如A1、A2等)为0。
请参阅图23,图23是图22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其中,实线网格为理想成像网格图,“X”号形成的网格结构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后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与理想成像基本相同,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的最大值TDT满足|TDT|=4.8350%,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此外,通过将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设置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第六透镜456不仅能校正光学镜头45成像的场曲和像散,还能够起到矫正畸变的作用。第六透镜456具有“一物多用”的功能。
第八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4,图24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透镜为六片。光学镜头45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第五透镜455以及第六透镜456。第一透镜451、第三透镜453及第五透镜455均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452及第四透镜454均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456具有正光焦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其它透镜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也即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及第五透镜455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且旋转对称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附图24通过带有箭头的实线示意了光学镜头45的光轴方向。此外,箭头的方向代表自物侧指向像侧。
本申请第八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29。
表29第八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41
依据表29的数据,可以得到本申请第八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30。
表30第八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设计参数
f1(mm) 450.799 f4(mm) -3.831
f2(mm) -14.904 f5(mm) 3.126
f3(mm) 3.365 f6(mm) 90.409
f(mm) 3.234 |f1/f| 139.386
|f2/f| 4.608 |f3/f| 1.041
|f4/f| 1.185 |f5/f| 0.967
|f6/f| 27.954 f2/f1 -0.033
f4/f3 -1.138 FOV(°) 130
f/EPD 2.24 T45/f 0.156
ImagH(mm) 4.995 TTL(mm) 11.1277
ImagH/TTL 0.445 (T23+T56)/TTL 0.031
R6/R10 1.359 Fno 2.24
根据表30可知,光学镜头45的视场角FOV为130°,光圈数Fno为2.23,即本申请的光学镜头45能够实现大视角、大光圈,能够更好的满足拍摄的需求。本实施方式中,TTL为11.1277mm,ImagH为4.995mm,ImagH/TTL=0.445,即经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投射至感光芯片42上的有效像素区域较大的同时,光学镜头45的光学总长能够较小,从而得到较高的成像质量的同时,能够将光学镜头45的长度可以较小,能够应用于手机、平板等薄型电子设备中。
本申请第八种实施方式的各旋转对称镜片(即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以及第五透镜455)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31。
表31第八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旋转对称镜片的设计参数
面号 A0 A1 A2 A3 A4 A5 A6
S1 1.4762E-03 1.7478E-05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2 -7.2268E-03 -5.0910E-04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3 3.0997E+00 2.9531E-02 1.7439E-01 -3.8770E-02 -1.6703E-02 -1.6440E-02 -7.3926E-04
S4 4.9057E+01 9.6124E+00 -3.2636E+00 -2.5320E+0 -4.8540E-01 -1.5692E-02 1.9548E-02
S5 1.2486E-02 -3.2960E-02 8.6854E-03 2.8498E-03 1.5030E-03 -6.6726E-04 -3.4940E-04
S6 -5.9267E-01 2.7938E-02 -2.7908E-02 -6.2007E-03 -6.4321E-03 -1.9555E-03 -5.7225E-04
S7 -7.5223E-01 1.5932E-01 -8.9152E-03 9.3672E-04 -6.8548E-04 -4.4212E-04 1.4436E-03
S8 -6.0014E-01 1.6298E-01 -1.8353E-02 4.4839E-03 -1.9129E-03 -1.1461E-03 2.2716E-04
S9 3.7758E-01 1.2345E-01 -2.2225E-02 2.8058E-04 -1.5228E-04 2.2063E-04 -1.5353E-04
S10 -4.5841E-01 3.2003E-01 -2.1905E-03 -1.7138E-03 8.7588E-05 9.4878E-04 4.7193E-03
其中,A0、A1、A2、A3、A4、A5、A6等符号表示非球面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51
能够得到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以及第五透镜45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面型。
本实施方式中,z为非球面的矢高。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Am为非球面系数。rmax为径向半径坐标最大值。u=r/rmax
另外,本申请第八种实施方式的第六透镜456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32。
表32第八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设计参数
面序号 A10 A12 A14 A21 A23 A25 A27 A36
S11 2.682E-02 3.993E-02 2.540E-02 -4.674E-03 -9.383E-03 -9.888E-03 -4.116E-03 4.235E-04
S12 -3.024E-02 -5.097E-02 -2.806E-02 7.551E-03 2.109E-02 2.199E-02 7.350E-03 -1.216E-03
面序号 A38 A40 A42 A44 A55 A57 A59 A61
S11 0.000E+00 1.409E-03 2.397E-03 1.170E-03 4.005E-04 -3.713E-05 -2.216E-04 -4.414E-04
S12 0.000E+00 -4.917E-03 -7.495E-03 -4.840E-03 -1.223E-03 1.283E-04 6.486E-04 1.282E-03
面序号 A63 A65 A78 A80 A82 A84 A86 A88
S11 -4.218E-04 -2.316E-04 -4.316E-05 3.168E-06 1.923E-05 5.004E-05 6.872E-05 4.909E-05
S12 1.286E-03 6.524E-04 1.279E-04 -7.854E-06 -4.721E-05 -1.180E-04 -1.584E-04 -1.153E-04
面序号 A90 A105 A107 A109 A111 A113 A115 A117
S11 2.359E-05 3.129E-06 -1.355E-07 -8.047E-07 -2.100E-06 -4.761E-06 -3.869E-06 -2.884E-06
S12 -4.589E-05 -8.014E-06 2.568E-07 1.797E-06 5.426E-06 8.817E-06 9.076E-06 5.497E-06
面序号 A119 A136 A138 A140 A142 A144 A146 A148
S11 5.609E-07 -1.162E-07 5.605E-10 1.221E-08 9.482E-09 8.463E-08 6.482E-08 7.536E-08
S12 1.551E-06 2.551E-07 -3.746E-09 -3.127E-08 -8.672E-08 -1.967E-07 -2.493E-07 -1.759E-07
面序号 A150 A152
S11 3.248E-08 -1.236E-07
S12 -1.279E-07 -3.314E-08
其中,A10、A12、A14、A21、A23、A25、A27等符号表示多项式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61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62
能够设计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的面型。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z为平行于z轴的矢高;N为级数中多项式系数的总数,Ai为第i项扩展多项式的系数,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表格中不存在的多项式系数(如A1、A2等)为0。
请参阅图25,图25是图24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其中,实线网格为理想成像网格图,“X”号形成的网格结构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后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与理想成像基本相同,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的最大值TDT满足|TDT|=3.4559%,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此外,通过将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设置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第六透镜456不仅能校正光学镜头45成像的场曲和像散,还能够起到矫正畸变的作用。第六透镜456具有“一物多用”的功能。
第九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6,图26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透镜为六片。光学镜头45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第五透镜455以及第六透镜456。第一透镜451、第三透镜453及第五透镜455均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452及第四透镜454均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456具有负光焦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451的物侧面4511与像侧面4512均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其它透镜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也即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第五透镜455及第六透镜456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且旋转对称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附图26通过带有箭头的实线示意了光学镜头45的光轴方向。此外,箭头的方向代表自物侧指向像侧。
本申请第九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33。
表33第九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71
依据表33的数据,可以得到本申请第九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34。
表34第九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72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81
根据表34可知,光学镜头45的视场角FOV为125°,光圈数Fno为2.23,即本申请的光学镜头45能够实现大视角、大光圈,能够更好的满足拍摄的需求。本实施方式中,TTL为8.0mm,ImagH为4.89mm,ImagH/TTL=0.63,即经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投射至感光芯片42上的有效像素区域较大的同时,光学镜头45的光学总长能够较小,从而得到较高的成像质量的同时,能够将光学镜头45的长度可以较小,能够应用于手机、平板等薄型电子设备中。
本申请第九种实施方式的各旋转对称镜片(即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第五透镜455及第六透镜456)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35所示。
表35第九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旋转对称镜片的设计参数
面号 A0 A1 A2 A3 A4 A5 A6
S3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4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5 -1.6177E+00 1.0453E+00 2.6887E-01 3.5938E-02 6.3268E-02 -2.1583E-02 -2.2346E-02
S6 -2.8137E+00 -1.6619E-01 2.1352E-01 7.9381E-02 -9.4571E-02 -5.4848E-02 -1.3948E-02
S7 -1.1177E+00 2.7400E-01 -3.6477E-02 -2.7589E-03 -2.5818E-03 -1.3641E-03 1.7403E-05
S8 -9.6010E-01 2.2340E-01 -8.7433E-02 -1.8932E-02 -2.1134E-02 -5.1406E-03 -1.7481E-03
S9 2.8866E-01 -1.3119E-01 -1.0555E-01 2.5540E-01 -6.2301E-02 -1.0146E-01 -4.9388E-02
S10 8.9235E-01 2.0611E+00 -1.8778E-01 -1.5534E-01 -2.0511E-01 -1.7145E-01 -7.3918E-02
S11 1.3487E-02 -5.7844E-04 9.6591E-06 -2.5138E-08 -1.3582E-09 2.3184E-11 -2.5945E-13
S12 -2.9340E-02 5.0352E-04 -4.5837E-06 -3.0960E-10 6.1511E-10 5.4947E-12 -2.2045E-13
其中,A0、A1、A2、A3、A4、A5、A6等符号表示非球面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82
能够设计得到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第五透镜455及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面型。
本实施方式中,z为非球面的矢高。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Am为非球面系数。rmax为径向半径坐标最大值。u=r/rmax
另外,本申请第九种实施方式的第一透镜451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36。
表36第九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83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91
其中,A10、A12、A14、A21、A23、A25、A27等符号表示多项式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92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393
能够设计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透镜451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的面型。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z为平行于z轴的矢高;N为级数中多项式系数的总数,Ai为第i项扩展多项式的系数,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表格中不存在的多项式系数(如A1、A2等)为0。
请参阅图27,图27是图26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其中,实线网格为理想成像网格图,“X”号形成的网格结构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后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与理想成像基本相同,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的最大值TDT满足|TDT|=1.4771%,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透镜451的物侧面4511与像侧面4512设置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从而使得待成像景物反射的光线从靠近物侧的透镜入射时就能够矫正大视场带来的畸变明显的问题,能够更容易的起到矫正效果。
第十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8,图28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透镜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45的透镜为六片。光学镜头45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451、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第五透镜455以及第六透镜456。第一透镜451、第三透镜453及第五透镜455均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452及第四透镜454均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456具有负光焦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451的物侧面4511与像侧面4512均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均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其它透镜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也即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及第五透镜455均为旋转对称透镜),且旋转对称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本申请第十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37。
表37第十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401
依据表38的数据,可以得到本申请第十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设计参数如下表38。
表38第十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设计参数
f1(mm) 307.23 f4(mm) -4.44
f2(mm) -13.5 f5(mm) 2.04
f3(mm) 3.14 f6(mm) -7.96
f(mm) 2.54 |f1/f| 120.967
|f2/f| 5.314 |f3/f| 1.236
|f4/f| 1.748 |f5/f| 0.804
|f6/f| 3.134 f2/f1 -0.044
f4/f3 -1.414 FOV(°) 135
f/EPD 2.3 T45/f 0.199
ImagH(mm) 4.36 TTL(mm) 8.1
ImagH/TTL 0.538 (T23+T56)/TTL 0.059
R6/R10 1.929 Fno 2.3
根据表38可知,光学镜头45的视场角FOV为135°,光圈数Fno为2.3,即本申请的光学镜头45能够实现大视角、大光圈,能够更好的满足拍摄的需求。本实施方式中,TTL为8.1mm,ImagH为4.36mm,ImagH/TTL=0.538,即经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投射至感光芯片42上的有效像素区域较大的同时,光学镜头45的光学总长能够较小,从而得到较高的成像质量的同时,能够将光学镜头45的长度可以较小,能够应用于手机、平板等薄型电子设备中。
本申请第十种实施方式的各旋转对称镜片(即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及第五透镜455)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39所示。
表39第十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旋转对称镜片的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402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411
其中,A0、A1、A2、A3、A4、A5、A6等符号表示非球面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412
能够设计得到第二透镜452、第三透镜453、第四透镜454及第五透镜45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面型。
本实施方式中,z为非球面的矢高。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Am为非球面系数。rmax为径向半径坐标最大值。u=r/rmax
另外,本申请第十种实施方式的第一透镜451及第六透镜456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系数的设计参数如下表40。
表40第十种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413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421
其中,A10、A12、A14、A21、A23、A25、A27等符号表示多项式系数。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422
Figure BDA0002517316430000423
能够设计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透镜451的物侧面4511与像侧面4512以及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z为平行于z轴的矢高;N为级数中多项式系数的总数,Ai为第i项扩展多项式的系数,r为非球面的径向坐标,c为非球面顶点球曲率,K为二次曲面常数。表格中不存在的多项式系数(如A1、A2等)为0。
请参阅图29,图29是图28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成像仿真图。其中,实线网格为理想成像网格图,“X”号形成的网格结构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后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成像与理想成像基本相同,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的最大值TDT满足|TDT|=1.8%,光学镜头45的成像范围内的TV畸变较小。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透镜451的物侧面4511与像侧面4512设置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从而使得待成像景物反射的光线从靠近物侧的透镜入射时就能够矫正大视场带来的畸变明显的问题,能够更容易的起到矫正效果。此外,通过将第六透镜456的物侧面4561与像侧面4562设置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第六透镜456不仅能校正光学镜头45成像的场曲和像散,还能够起到矫正畸变的作用。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透镜451、第三透镜453及第五透镜455设置为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452及第四透镜454设置为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456设置为具有正光焦度或者负光焦度,从而在保证光学镜头45能够实现较好的成像质量的同时,光学镜头45的视场角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实现光学镜头45的超广角设置。
另外,随着光学镜头的视场角增大,光学镜头的成像畸变越加明显。例如,当光学镜头的视场角达到100°时,光学镜头的成像畸变已经大于10%。而对于光学镜头的超广角设置,光学镜头的成像畸变更加的明显,成像质量更差。在本申请中,通过在实现超广角设计的光学镜头45的透镜中设置至少一个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从而提高光学系统的设计自由度,并且能够利用自由区域的非对称性,优化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矫正光学镜头的畸变,进而保证所述光学镜头具有较好的成像质量。
故而,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45既能够在实现超广角拍摄的同时,又能够较大程度地解决超广角成像中的畸变问题。换言之,本实施方式设计了一种成像畸变较小的超广角光学镜头45。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透镜的数量为六片,所述光学镜头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及所述第五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及所述第四透镜均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者负光焦度;
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中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包括至少一个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所述光学镜头满足:100°≤FOV≤140°;FOV为所述光学镜头的视场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2满足:-0.5<f2/f1<-0.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与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4满足:-4<f4/f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f5与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f满足:0.1<f5/f<1.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0<R6/R10<2.9。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距离T45与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f满足:0.05<T45/f<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
0<(T23+T56)/TTL<0.5;
其中,T23为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距离,T56为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之间的距离,TTL为在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包括第一顶点及第二顶点,所述第一顶点与所述第二顶点位于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光学有效区内,且均位于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所在透镜的弧矢面内,所述第一顶点与所述第二顶点关于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所在透镜的子午面对称;
所述第一顶点至第一基准面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顶点至所述第一基准面的距离,所述第一基准面垂直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且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与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交点位于所述第一基准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还包括第三顶点及第四顶点,所述第三顶点及所述第四顶点均位于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光学有效区内,且均位于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所在透镜的子午面内,所述第三顶点与所述第四顶点关于所述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所在透镜的弧矢面对称;
所述第三顶点至所述第一基准面的距离等于所述第四顶点至所述第一基准面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包括光阑,所述光阑位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0<ImagH/TTL<1;其中,TTL为在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距离,ImagH为成像面的像高。
12.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感光芯片及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所述感光芯片与所述光学镜头均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光学镜头用于将环境光线投射至所述感光芯片。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CN202010480875.1A 2020-05-30 2020-05-30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7409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0875.1A CN113740998B (zh) 2020-05-30 2020-05-30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BR112022023965A BR112022023965A2 (pt) 2020-05-30 2021-05-10 Lente óptica, módulo de câmera e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EP21817952.1A EP4134723A4 (en) 2020-05-30 2021-05-10 OPTICAL LENS,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2180002149.1A CN113454512B (zh) 2020-05-30 2021-05-10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CT/CN2021/092556 WO2021244223A1 (zh) 2020-05-30 2021-05-10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7/923,658 US20230185063A1 (en) 2020-05-30 2021-05-10 Optical lens,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0875.1A CN113740998B (zh) 2020-05-30 2020-05-30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0998A CN113740998A (zh) 2021-12-03
CN113740998B true CN113740998B (zh) 2022-11-22

Family

ID=78727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0875.1A Active CN113740998B (zh) 2020-05-30 2020-05-30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0998B (zh)
WO (1) WO2021244223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56941U (zh) * 2015-05-06 2015-08-12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10531502A (zh) * 2019-10-09 2019-12-0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1045193A (zh) * 2019-12-30 2020-04-21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4439B (zh) * 2014-07-08 2019-07-01 佳能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鏡頭
CN109100854B (zh) * 2018-09-05 2024-04-0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N111679410A (zh) * 2020-07-29 2020-09-18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1722371A (zh) * 2020-07-29 2020-09-2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56941U (zh) * 2015-05-06 2015-08-12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10531502A (zh) * 2019-10-09 2019-12-0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1045193A (zh) * 2019-12-30 2020-04-21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44223A1 (zh) 2021-12-09
CN113740998A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3551B (zh) 图像拾取透镜,图像拾取装置和便携式终端设备
WO2014192567A1 (ja) 撮像レンズ、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0876001B (zh) 摄像光学系统及电子装置
CN111999859A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212540863U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3484984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077635A (zh) 光学摄像镜头、取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0967805B (zh) 光学摄像镜头组、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0673300B (zh) 光学摄像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3933962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111955U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1983786A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3740998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454512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509862B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167582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568142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933969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927939A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212989754U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198628B (zh) 光学成像系统和具有其的取像模组、电子装置
CN114153050A (zh) 光学系统和具有其的取像模组、电子装置
CN114442271A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967044A (zh) 成像透镜组及摄像模组
CN113703132A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