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6001B - 摄像光学系统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光学系统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6001B
CN110876001B CN201811008364.9A CN201811008364A CN110876001B CN 110876001 B CN110876001 B CN 110876001B CN 201811008364 A CN201811008364 A CN 201811008364A CN 110876001 B CN110876001 B CN 1108760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ystem
imaging optical
image
lens
lens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083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6001A (zh
Inventor
张东赫
朴成在
张珍成
权五镇
金柄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083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6001B/zh
Priority to KR1020190106190A priority patent/KR20200026726A/ko
Publication of CN110876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6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6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6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ive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摄像光学系统及电子装置。摄像光学系统沿着光轴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和曲面传感器。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凹面。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且像侧面为凸面。曲面传感器以凹面朝向物体侧弯曲。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f/(Ri‑0.5)|<|f/Ri|<|f/(Ri+0.5)|。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系统通过上述对五枚透镜以及曲面传感器的合理设计,同时对曲面传感器的折射率和整个摄像光学系统的焦距进行限制来补正像差以实现摄像光学系统高像素、高亮度的性能。

Description

摄像光学系统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像光学系统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具有摄像功能的电子装置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用户对搭载于电子装置上的摄像光学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摄像光学系统通常采用平面的图像传感器,这导致摄像光学系统由于像差等问题难以实现其高像素、高亮度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摄像光学系统及电子装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系统沿着光轴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和曲面传感器。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且像侧面为凸面。所述曲面传感器以凹面朝向物体侧弯曲。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f/(Ri-0.5)|<|f/Ri|<|f/(Ri+0.5)|;其中,Ri为所述曲面传感器的折射率,f为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焦距。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系统通过上述对五枚透镜以及曲面传感器的合理设计,同时对曲面传感器的折射率和整个摄像光学系统的焦距进行限制来补正像差以实现摄像光学系统高像素、高亮度的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2.0<|f1/f|<3.0;其中,所述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焦距。
如此,使得摄像光学系统的视场角较大和光圈数较大,提高摄像光学系统的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0.5<|R1/R2|<1.0;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如此,使得摄像光学系统的视场角较大和光圈数较大,提高摄像光学系统的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0<2y/Ri<0.5;其中,2y为所述曲面传感器的对角线的尺寸,Ri为所述曲面传感器的折射率。
如此,可以减小摄像光学系统的像差以及保证摄像光学系统的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0.2<SAG/f<0;其中,SAG为成像面最大高度的垂度值,f表示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焦距。
如此,避免摄像光学系统的整体比率产生变化而无法保证其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系统包括位于被摄物体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光圈。
如此,摄像光学系统中光圈配置可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前置光圈即表示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体与第一透镜之间,中置光圈则表示光圈设置于第一透镜与成像面之间。若光圈为前置光圈,可使摄像光学系统的出射瞳于成像面产生较长的距离,使其具有远心效果,并可增加图像传感器(曲面传感器)接收影像的效率;若光圈为中置光圈,有助于扩大摄像光学系统的视场角。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曲面传感器之间的滤光片。
如此,滤光片用于滤除红外光,避免曲面传感器感应红外光而影响成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曲面传感器包括全曲面传感器。
如此,使光线经过透镜入射至全曲面传感器所有位置的光程差严格为零,从而获得非常清晰的图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曲面传感器包括边缘弯曲传感器。
如此,使光线经过透镜入射至边缘弯曲传感器所有位置的光程差大致相同,接近于零,从而获得较清晰的图像,且边缘弯曲传感器的制备工艺相较于全曲面传感器的制备工艺更简单。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摄像光学系统。所述摄像光学系统安装在所述壳体。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中,摄像光学系统通过上述对五枚透镜以及曲面传感器的合理设计,同时对曲面传感器的折射率和整个摄像光学系统的焦距进行限制来补正像差以实现摄像光学系统高像素、高亮度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可以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摄像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摄像光学系统的衍射调制传递函数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摄像光学系统的球差图(mm);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摄像光学系统的像散图(mm);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摄像光学系统的畸变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摄像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摄像光学系统的衍射调制传递函数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摄像光学系统的球差图(mm);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摄像光学系统的像散图(mm);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摄像光学系统的畸变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摄像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摄像光学系统的衍射调制传递函数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摄像光学系统的球差图(mm);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摄像光学系统的像散图(mm);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摄像光学系统的畸变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图6和图1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系统10沿着光轴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和曲面传感器CS。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1及像侧面S12皆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31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41为凹面且像侧面S42为凸面。曲面传感器CS以凹面朝向物体侧弯曲。
摄像光学系统10满足以下关系式:|f/(Ri-0.5)|<|f/Ri|<|f/(Ri+0.5)|;其中,Ri为曲面传感器CS的折射率,f为摄像光学系统10的焦距。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系统10通过上述对五枚透镜以及曲面传感器CS的合理设计,同时对曲面传感器CS的折射率和整个摄像光学系统10的焦距进行限制来补正像差以实现摄像光学系统10高像素、高亮度的性能。
可以理解,当f和Ri的关系超出上述关系式时,因像差变大会导致摄像光学系统10的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调制传递函数)性能变低。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系统10满足以下关系式:2.0<|f1/f|<3.0;其中,f1为第一透镜L1的焦距,f为摄像光学系统10的焦距。
如此,使得摄像光学系统10的视场角较大和光圈数较大,提高摄像光学系统10的性能。具体地,在一些例子中,|f1/f|可以取值为2.499、2.421、2.426、2.728或大于2.0且小于3.0的其它数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系统10满足以下关系式:0.5<|R1/R2|<1.0;其中,R1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1的曲率半径,R2为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12的曲率半径。
如此,使得摄像光学系统10的视场角较大和光圈数较大,提高摄像光学系统10的性能。具体地,在一些例子中,|f1/f|可以取值为0.651、0.728、0.633、0.867或大于0.5且小于1.0的其它数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系统10满足以下关系式:0<2y/Ri<0.5;其中,2y为曲面传感器CS的对角线的尺寸,Ri为曲面传感器CS的折射率。
如此,可以减少摄像光学系统10的像差以及保证摄像光学系统10的性能。具体地,在一些例子中,2y/Ri可以取值为0.453、0.356、0.248、0.479或大于0且小于0.5的其它数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系统10满足以下关系式:-0.2<SAG/f<0;其中,SAG为成像面最大高度的垂度值,f表示摄像光学系统10的焦距。
如此,避免摄像光学系统10的整体比率产生变化而无法保证其性能。具体地,在一些例子中,SAG/f可以取值为-0.118、-0.099、-0.087、-0.146或大于-0.2且小于0的其它数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系统10包括位于被摄物体和第二透镜之间的光圈(图未示)。
如此,摄像光学系统10中光圈配置可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前置光圈即表示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体与第一透镜L1之间,中置光圈则表示光圈设置于第一透镜L1与成像面之间。若光圈为前置光圈,可使摄像光学系统10的出射瞳于成像面产生较长的距离,使其具有远心效果,并可增加图像传感器(曲面传感器C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光圈为中置光圈,有助于扩大摄像光学系统10的视场角。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系统10包括位于第五透镜L5和曲面传感器CS之间的滤光片L6。
如此,滤光片L6用于滤除红外光,避免曲面传感器CS感应红外光而影响成像。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滤光片L6为红外滤光片。当摄像光学系统10用于成像时,被摄物体发出或者反射的光线从物侧方向进入摄像光学系统10,并依次穿过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滤光片L6,最终汇聚到曲面传感器CS的成像面S7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曲面传感器CS包括全曲面传感器。
如此,使光线经过透镜入射至全曲面传感器所有位置的光程差严格为零,从而获得非常清晰的图像。具体地,全曲面传感器为中间凹陷,四周突出的立体曲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曲面传感器CS包括边缘弯曲传感器。
如此,使光线经过透镜入射至边缘弯曲传感器所有位置的光程差大致相同,接近于零,从而获得较清晰的图像,且边缘弯曲传感器的制备工艺相较于全曲面传感器的制备工艺更简单。具体地,边缘弯曲传感器的中间为平面,边缘弯曲。
本发明的摄像光学系统10中,透镜表面为凸面则表示透镜表面靠近摄像光学系统10的光轴的部分为凸面,透镜表面为凹面则表示透镜表面靠近摄像光学系统10的光轴的部分为凹面。
非球面的面形由以下公式决定:
Figure BDA0001784511470000061
其中,h是非球面上任一点到光轴的高度,c是顶点曲率,k是锥形常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
本发明将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摄像光学系统中,从物侧至像侧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红外滤光片L6以及曲面传感器CS。
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21为凸面,像侧面S2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31为凸面,像侧面S3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41为凹面,像侧面S4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51为凸面,像侧面S5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红外滤光片L6的物侧面S61及像侧面S62皆为平面,并皆为球面。
实施例一中,摄像光学系统10的光圈数为fno=1.9,摄像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为f=1.519mm,摄像光学系统10的总长(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1至成像面S7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3.890mm,曲面传感器CS的对角线的尺寸2y=3.600mm,摄像光学系统10的光学视场角为FOV=102度。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3.794mm,第二透镜L2的焦距为f2=1.234mm,第三透镜L3的焦距为f3=-3.058mm,第四透镜L4的焦距为f4=1.716mm,第五透镜L5的焦距为f5=-2.312mm。
摄像光学系统10的光学后焦为BFL=0.4000mm,摄像光学系统10的机械后焦为FFL=-0.3423mm,摄像光学系统10的像高畸变为IMG DIS=0.4000mm,摄像光学系统10的长度(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1至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52于光轴上的距离)为OAL=3.4900mm。摄像光学系统10中透镜像侧面最大光学有效点垂直于光轴的距离为HT=1.8883mm。摄像光学系统10的半机械视场角为ANG=51.1932度。在摄像光学系统10的入射瞳孔中,口径为DIA1=0.7788mm,厚度为THI1=0.6559mm。在摄像光学系统10的出射瞳孔中,口径为DIA2=1.1848mm,厚度为THI2=-1.9104mm。
摄像光学系统10还满足下面表格的条件:
表1
Figure BDA0001784511470000071
表2
Figure BDA0001784511470000072
Figure BDA0001784511470000081
表3
fno 1.95 BFL(mm) 0.4000
f(mm) 1.519 FFL(mm) -0.3423
TL(mm) 3.890 IMG DIS(mm) 0.4000
2y(mm) 3.600 OAL(mm) 3.4900
FOV(度) 102 HT(mm) 1.8883
f1(mm) -3.794 ANG(度) 51.1932
f2(mm) 1.234 DIA1(mm) 0.7788
f3(mm) -3.058 THI1(mm) 0.6559
f4(mm) 1.716 DIA2(mm) 1.1848
f5(mm) -2.312 THI2(mm) -1.9104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6至图10,本实施例的摄像光学系统中,从物侧至像侧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红外滤光片L6以及曲面传感器CS。
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21为凸面,像侧面S2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31为凸面,像侧面S3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41为凹面,像侧面S4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51为凸面,像侧面S5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红外滤光片L6的物侧面S61及像侧面S62皆为平面,并皆为球面。
摄像光学系统10还满足下面表格的条件:
表4
Figure BDA0001784511470000082
Figure BDA0001784511470000091
表5
Figure BDA0001784511470000092
表6
Figure BDA0001784511470000093
Figure BDA0001784511470000101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1至图15,本实施例的摄像光学系统中,从物侧至像侧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红外滤光片L6以及曲面传感器CS。
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21为凸面,像侧面S2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31为凸面,像侧面S3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41为凹面,像侧面S4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51为凸面,像侧面S5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红外滤光片L6的物侧面S61及像侧面S62皆为平面,并皆为球面。
摄像光学系统10还满足下面表格的条件:
表7
Figure BDA0001784511470000102
表8
Figure BDA0001784511470000103
Figure BDA0001784511470000111
表9
fno 2.2 BFL(mm) 0.4000
f(mm) 1.623 FFL(mm) -0.5651
TL(mm) 3.890 IMG DIS(mm) 0.4000
2y(mm) 3.600 OAL(mm) 3.4877
FOV(度) 102 HT(mm) 2.1326
f1(mm) -3.928 ANG(度) 52.7342
f2(mm) 1.229 DIA1(mm) 0.7376
f3(mm) -2.930 THI1(mm) 0.6528
f4(mm) 1.836 DIA2(mm) 0.9826
f5(mm) -2.189 THI2(mm) -1.7618
请参阅图16和图17,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包括壳体20和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系统10。摄像光学系统10安装在壳体20。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中,摄像光学系统10通过上述对五枚透镜以及曲面传感器CS的合理设计,同时对曲面传感器CS的折射率和整个摄像光学系统10的焦距进行限制来补正像差以实现摄像光学系统10高像素、高亮度的性能。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包括但不限于为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智能可穿戴设备等信息终端设备或具有拍照功能的电子装置。在图16的示例中,电子装置100为智能手机。在图17的示例中,电子装置100为笔记本电脑。摄像光学系统10可设置在电子装置100的背面也可设置在电子装置100的正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摄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沿着光轴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凹面;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且像侧面为凸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
曲面传感器,所述曲面传感器以凹面朝向物体侧弯曲;
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f/(Ri-0.5)|<|f/Ri|<|f/(Ri+0.5)|;
其中,Ri为所述曲面传感器的折射率,f为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焦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2.0<|f1/f|<3.0;
其中,所述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焦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0.5<|R1/R2|<1.0;
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0<2y/Ri<0.5;
其中,2y为所述曲面传感器的对角线的尺寸,Ri为所述曲面传感器的折射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式:
-0.2<SAG/f<0;
其中,SAG为成像面最大高度的垂度值,f表示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焦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包括位于被摄物体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光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曲面传感器之间的滤光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传感器包括全曲面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传感器包括边缘弯曲传感器。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光学系统,所述摄像光学系统安装在所述壳体。
CN201811008364.9A 2018-08-31 2018-08-31 摄像光学系统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108760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08364.9A CN110876001B (zh) 2018-08-31 2018-08-31 摄像光学系统及电子装置
KR1020190106190A KR20200026726A (ko) 2018-08-31 2019-08-29 촬상 광학 시스템 및 전자 장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08364.9A CN110876001B (zh) 2018-08-31 2018-08-31 摄像光学系统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6001A CN110876001A (zh) 2020-03-10
CN110876001B true CN110876001B (zh) 2022-05-17

Family

ID=69714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08364.9A Active CN110876001B (zh) 2018-08-31 2018-08-31 摄像光学系统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200026726A (zh)
CN (1) CN1108760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3791B (zh) * 2020-09-03 2021-04-06 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3064261B (zh) * 2021-05-10 2023-05-26 协益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监控镜头
CN114114629A (zh) * 2021-12-03 2022-03-0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N114355561B (zh) * 2021-12-31 2024-01-12 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有限物距成像镜头及其成像方法
WO2024082627A1 (zh) * 2022-10-20 2024-04-25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成像镜组及其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5886A (zh) * 2012-09-11 2014-03-26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捕获系统和成像光学系统
CN104580869A (zh) * 2013-10-10 2015-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场相机
JP2017116910A (ja) * 2015-12-24 2017-06-29 エーエーシ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Aac Technologies Pte.Ltd. 撮像光学系
CN108333728A (zh) * 2018-03-07 2018-07-27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高像质超广角手机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85070B2 (en) * 2002-05-14 2006-08-01 Olympus Corporation Zoom lens and electronic imag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2012129713A (ja) 2010-12-14 2012-07-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光学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る撮像装置
JP5839038B2 (ja) * 2011-08-19 2016-01-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US9104018B2 (en) * 2012-03-30 2015-08-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a curved image surface
JP6455522B2 (ja) * 2014-11-28 2019-01-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377096B2 (ja) * 2016-04-04 2018-08-22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5886A (zh) * 2012-09-11 2014-03-26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捕获系统和成像光学系统
CN104580869A (zh) * 2013-10-10 2015-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场相机
JP2017116910A (ja) * 2015-12-24 2017-06-29 エーエーシ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Aac Technologies Pte.Ltd. 撮像光学系
CN108333728A (zh) * 2018-03-07 2018-07-27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高像质超广角手机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6001A (zh) 2020-03-10
KR20200026726A (ko) 2020-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6001B (zh) 摄像光学系统及电子装置
US9235029B2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imaging lens
KR101837371B1 (ko) 고화소용 밝은 소형 광학계
CN113419330B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载具
CN111538137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3552704B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540863U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1538136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045190A (zh) 光学摄像镜头组、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2433340A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1698385U (zh) 光学系统、红外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967805B (zh) 光学摄像镜头组、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1077635A (zh) 光学摄像镜头、取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0673300B (zh) 光学摄像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0716282B (zh) 成像光学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213149353U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1221096A (zh) 超广角镜头、相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212111955U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1983786A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2034593A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1983784A (zh) 一种光学镜组、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326052B (zh)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2056934A1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0927924A (zh) 光学摄像镜头组、取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2698476B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