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0727B - 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电机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电机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0727B
CN113740727B CN202010401605.7A CN202010401605A CN113740727B CN 113740727 B CN113740727 B CN 113740727B CN 202010401605 A CN202010401605 A CN 202010401605A CN 113740727 B CN113740727 B CN 1137407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load capacity
pole pair
parameters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016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40727A (zh
Inventor
李荷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016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0727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7829 priority patent/WO202122726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0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0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40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07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4Testing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G01R31/343Testing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in ope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4Testing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14Estimation or adaptation of machine parameters, e.g. flux,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9/00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electric motors, appropriate for both AC and DC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Multiple Motors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电机控制器,该方法包括:获取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以预设的电机转速控制目标电机运行,获取目标电机当前的实际带负载能力;以及,根据实际带负载能力、参考带负载能力、及参考电机的参数,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该方法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参考电机的参数、预设的电机转速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从而根据极对数实现对目标电机型号的识别,在保证识别结果可靠、准确的基础上,降低了识别的成本和占用资源。

Description

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电机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变频驱动技术在家电领域的普及应用,市场上涌现出很多永磁同步电机供应商,以供家电整机制造商选择。通常情况下,家电整机厂商会针对同一家电产品引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机供应商,以规避独家供货的不确定性风险。这就要求家电的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能兼容不同型号的电机,这种情况下,电机驱动控制系统必须具备自动在线检测并识别电机型号的功能。
相关技术中,主要在电机上额外附加具有特定阻值的电阻器件,其阻值作为可识别信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通过识别电阻的阻值,来识别电机型号。但该方案除了在目标电机上附加识别电阻导致硬件成本较高之外,还要求电机控制器具有阻值测量电路,从而导致占用资源较多、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以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预设的电机转速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从而根据极对数实现对目标电机型号的识别,在保证识别结果可靠、准确的基础上,降低了识别的成本和占用资源。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极对数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控制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以所述预设的电机转速控制目标电机运行,获取所述目标电机当前的实际带负载能力;以及,根据所述实际带负载能力、参考带负载能力、及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计算所述目标电机的极对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首先,获取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然后以预设的电机转速控制目标电机运行,并获取目标电机当前的实际带负载能力,进而根据实际带负载能力、参考带负载能力、及参考电机的参数,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由此,该方法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预设的电机转速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从而根据极对数实现对目标电机型号的识别,在保证识别结果可靠、准确的基础上,降低了识别的成本和占用资源。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取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包括:
根据参考电机的参数及预设的电机转速,计算参考带负载能力,或者,获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参考带负载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根据参考电机的参数及预设的电机转速计算参考带负载能力之前,还包括:按照预设的规则,根据各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按照预设的规则,根据各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包括:根据所述各候选电机中任一电机的极对数,确定所述参考电机的极对数;以及,根据所述各候选电机的参数中的非极对数参数、及各候选电机分别对应的权重值,确定所述参考电机的非极对数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按照预设的规则,根据各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包括:根据所述各候选电机中任一电机的参数,确定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根据所述各候选电机中任一电机的参数,确定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之前,还包括:确定所述各候选电机的参数间的差异值小于阈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按照预设的规则,根据各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包括:根据所述各候选电机分别对应的权重值、及所述各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带负载能力为参考电磁转矩、参考输出功率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实际带负载能力为与所述参考带载能力相对应的实际电磁转矩、或相对应的实际输出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计算所述目标电机的极对数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电机的极对数,确定目标电机的型号;以及,根据所述目标电机的型号,确定目标控制方式。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机极对数检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以及,用于获取目标电机当前的实际带负载能力;控制模块,用于以所述预设的电机转速控制目标电机运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带负载能力、参考带负载能力、及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计算所述目标电机的极对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极对数检测装置,通过获取模块获取参考电极的参考带负载能力,通过控制模块以所述预设的电机转速控制目标电机运行,通过获取模块获取所述目标电机当前的实际带负载能力;通过计算模块根据所述实际带负载能力、参考带负载能力、及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计算所述目标电机的极对数。由此,该控制装置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预设的电机转速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从而根据极对数实现对目标电机型号的识别,在保证识别结果可靠、准确的基础上,降低了识别的成本和占用资源。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机极对数检测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电机的极对数,确定目标电机的型号;以及,根据所述目标电机的型号,确定目标控制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机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提出的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控制器,在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时,能够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预设的电机转速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从而根据极对数实现对目标电机型号的识别,在保证识别结果可靠、准确的基础上,降低了识别的成本和占用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电机极对数检测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上存储的电机极对数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预设的电机转速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从而根据极对数实现对目标电机型号的识别,在保证识别结果可靠、准确的基础上,降低了识别的成本和占用资源。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的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的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极对数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电机控制器。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包括:根据参考电机的参数及预设的电机转速,计算参考带负载能力,或者,获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参考带负载能力。
其中,参考电机的参数可包括相绕组电阻Rs3、极对数p3、直轴电感Ld3、交轴电感Lq3、电机磁链ψf3、转动惯量Jm3。预设的电机转速nref,是根据参考电机的参数确定的、位于参考电机正常运行速度范围内的任一转速值。
另外,参考带负载能力可以是参考电机的参考电磁转矩Teref,也可以是参考电机的参考输出功率Peref
具体而言,参考电机的参数及预设的电机转速可以是对应的,因此,可以根据参考电机的参数及预设的电机转速,计算参考带负载能力根据;也可以事先计算好参考电机的参数及预设的电机转速和对应的参考带负载能力之间的表格,并存储于存储器中,以在每次应用时进行从存储器中获取即可。
就计算参考带负载能力而言,若参考带负载能力为参考电磁转矩,那么在确定了参考电机的参数以及预设的电机转速后,即可根据公式:
Teref=p3((Ld3-Lq3)id3iq3f3iq3) (1)
计算出参考电机的参考电磁转矩Teref
或者,若参考带载能力为参考输出功率,则可以根据公式(1)及公式
Figure BDA0002489680640000051
计算出参考输出功率Peref
可将计算出的参考电磁转矩Teref或者参考输出功率Peref存储于存储器中,以待后续调用。
S102,以预设的电机转速控制目标电机运行,获取目标电机当前的实际带负载能力。
其中,目标电机是指家电设备中装载的,待检测其型号的电机,可以是永磁同步电机。其实际带负载能力可以是实际电磁转矩,也可以是实际输出功率,
具体来说,如果上述步骤S101中计算出的是参考电磁转矩Teref,则在该步骤S102中获取目标电机的实际电磁转矩Teact;如果上述步骤S101中计算出的是参考输出功率Peref,则在该步骤S102中获取目标电机的实际输出功率Peact
具体而言,可控制电机控制器以转速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模式运行,将控制器的控制参数按照参考电机的参数设置,即将参考电机的参数用于目标电机的控制系统,并以预设的电机转速nref控制目标电机稳定运行。在运行时采集目标电机的三相电流和目标电机的实际转速nact,以根据三相电流和实际转速nact计算出目标电机当前的实际电磁转矩Teact或者实际输出功率Peact
S103,根据实际带负载能力、参考带负载能力、及参考电机的参数,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
具体地,首先可计算实际带负载能力与其对应的参考带负载能力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根据该比例关系和参考电机的参数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
具体而言,当目标电机的负载为空调风机或者泵类时,目标电机的负载转矩与机械转速呈线性相关、交轴电流与机械转速呈线性相关。而目标电机的机械转速与极对数呈线性相关,因此目标电机的实际电磁转矩与极对数相关,进而其实际输出功率也与极对数相关。因此,可计算实际电磁转矩Teact与参考电磁转矩Teref之间的比值,然后根据该比值和参考电机的参数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或者,计算实际输出功率Peact与参考输出功率Peref之间的比值,然后根据该比值和参考电机的参数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来说,不同电机供应商提供的不同型号的电机具有相近的电气参数(包括电阻、电感和反电势系数)和差别较大的机械参数(极对数和转动惯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对目标电机的极对数进行检测,能够根据检测出的极对数准确地获得目标电机的型号,且实际应用中不受限制、容易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识别电阻方案,无需额外附加电阻器件、无需增加阻值测量电路,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通过检测目标电机的极对数实现对目标电机型号的识别,具有实现成本较低、占用资源较少、易实现的优点。
由此,该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预设的电机转速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从而根据极对数实现对目标电机型号的识别,在保证识别结果可靠、准确的基础上,降低了识别的成本和占用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参考电机的参数及预设的电机转速计算参考带负载能力之前,即在实施上述步骤S101之前,还可包括:按照预设的规则,根据各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参考电机的参数。
其中,候选电机可以包括:多个电机制造厂商针对空调风机或泵类提供的不同型号的电机、家电制造厂商在空调风机或泵类出厂时设置的可应用于该空调风机或泵类的不同型号的电机、空调风机或泵类历史运行时所应用到的不同型号的电机。可以理解,不同类型的候选电机对应不同的控制方式。每个候选电机的参数可包括电机相绕组电阻Rs、直轴电感Ld、交轴电感Lq、电机磁链ψf、转动惯量Jm和电机极对数p。每一个候选电机的参数数组矩阵公式:
C=(Rs,Ld,Lqf,Jm,p)T (3)
其中,T表示矩阵(Rs,Ld,Lqf,Jm,p)的转置。
在一个示例中,按照预设的规则,根据各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参考电机的参数,可包括:根据各候选电机分别对应的权重值、及各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参考电机的参数。
具体地,各个候选电机的参数均对参考电机的对应参数有着贡献,所有的贡献总和即为参考电机的对应参数,贡献的程度即通过权重值表示,其中,每一个候选电机对应的权重值是指该候选电机的参数在参考电机的对应参数中相对于其他候选电机的参数的相对重要程度。因此,就参考电机的每个参数而言,确定参考电机的参数的方法可以包括:计算每个候选电机的参数与该候选电机对应的权重值之间的乘积,得到多个乘积结果;计算多个乘积结果之间的和值即可得到参考电机的对应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有两个候选电机:1#候选电机和2#候选电机,1#候选电机的参数数组矩阵为公式:
C1=(Rs1,Ld1,Lq1f1,Jm1,p1)T (4)
2#候选电机的参数数组矩阵为公式:
C2=(Rs2,Ld2,Lq2f2,Jm2,p2)T (5)
则参考电机的参数数组矩阵为公式:
C3=λ1C12C2 (6)
其中,λ1和λ2分别为1#候选电机和2#候选电机的对应的权重值,且λ12=1,λ1和λ2的表达式分别为:
Figure BDA0002489680640000071
Figure BDA0002489680640000072
也就是说,参考电机的极对数p3、相绕组电阻Rs3、直轴电感Ld3、交轴电感Lq3、电机磁链ψf3、转动惯量Jm3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p=λ1p*p12p*p2 (9)
Figure BDA0002489680640000073
Figure BDA0002489680640000074
Figure BDA0002489680640000075
Figure BDA0002489680640000076
Figure BDA0002489680640000077
在一个示例中,按照预设的规则,根据各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参考电机的参数,可包括:根据各候选电机中任一电机的极对数,确定参考电机的极对数;以及,根据各候选电机的参数中的非极对数参数、及各候选电机分别对应的权重值,确定参考电机的非极对数参数。
具体地,就参考电机的极对数而言,根据各候选电机中任一电机的极对数确定参考电极的极对数,也就是说使参考电机的极对数完全由候选电机中的任一电机的极对数贡献,使参考电机的极对数等于任一电机的极对数;至于参考电极的非极对数(除极对数以外的参数),则根据各候选电机的非极对数参数和各候选电机分别对应的权重值之间的乘积确定。
具体而言,当有两个候选电机:1#候选电机和2#候选电机时,参考电机的参数的确定方式可有以下两种:(1)令λ1p=1,λ2p=0,则根据公式(9)可得p3=p1,即参考电机的极对数p3等于1#候选电机的极对数p1;令
Figure BDA0002489680640000078
也就是说1#候选电机和2#候选电机分别对参考电机的非极对数参数的贡献程度相同,则根据公式(10)-(14)可得参考电机的相绕组电阻Rs3、直轴电感Ld3、交轴电感Lq3、电机磁链ψf3、转动惯量Jm3分别为:Rs3=0.5*Rs1+0.5*Rs2、Ld3=0.5*Ld1+0.5*Ld2、Lq3=0.5*Lq1+0.5*Lq2、ψf3=0.5*ψf1+0.5*ψf2、Jm3=0.5*Jm1+0.5*Jm2,其中,两个候选电机的参数是已知的,由此可根据两个候选电机的参数计算出参考电机的非极对数参数。
(2)令λ1p=0,λ2p=1,则根据公式(9)可得p3=p2,即参考电极的极对数p3等于2#候选电机的极对数p2;令
Figure BDA0002489680640000081
也就是说1#候选电机和2#候选电机分别对参考电机的非极对数参数的贡献程度相同,则根据公式(10)-(14)可得参考电机的相绕组电阻Rs3、直轴电感Ld3、交轴电感Lq3、电机磁链ψf3、转动惯量Jm3分别为:Rs3=0.5*Rs1+0.5*Rs2、Ld3=0.5*Ld1+0.5*Ld2、Lq3=0.5*Lq1+0.5*Lq2、ψf3=0.5*ψf1+0.5*ψf2、Jm3=0.5*Jm1+0.5*Jm2,其中,两个候选电机的参数是已知的,由此可根据两个候选电机的参数计算出参考电机的非极对数参数。
在另一个示例中,按照预设的规则,根据各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参考电机的参数,可包括:根据各候选电机中任一电机的参数,确定参考电机的参数。
具体地,根据各候选电机中任一电机的参数确定参考电机的参数,也就是说使参考电机的参数(包括极对数和非极对数参数)完全由各候选电机中的任一电机的参数(包括极对数和非极对数参数)贡献,即参考电极的参数等于任一候选电机的对应参数。
具体而言,当有两个候选电机:1#候选电机和2#候选电机时,参考电机的参数的确定方式也可有两种:(1)令
Figure BDA0002489680640000082
则1#候选电机的参数等于参考电极的参数,即根据公式(9)-(14)可得参考电机的极对数p3、相绕组电阻Rs3、直轴电感Ld3、交轴电感Lq3、电机磁链ψf3、转动惯量Jm3分别为:p3=p1、Rs3=Rs1、Ld3=Ld1、Lq3=Lq1、ψf3=ψf1、Jm3=Jm1,其中,1#候选电机的参数是已知的,由此可根据1#候选电机的参数得到参考电机的参数。
(2)令
Figure BDA0002489680640000083
则2#候选电机的参数等于参考电机的参数,则根据公式(9)-(14)可得参考电机的极对数p3、相绕组电阻Rs3、直轴电感Ld3、交轴电感Lq3、电机磁链ψf3、转动惯量Jm3分别为:p3=p2、Rs3=Rs2、Ld3=Ld2、Lq3=Lq2、ψf3=ψf2、Jm3=Jm2,其中,2#候选电机的参数是已知的,由此可根据2#候选电机的参数得到参考电机的参数。
进一步地,在根据各候选电机中任一电机的参数,确定参考电机的参数之前,还包括:确定各候选电机的参数间的差异值小于阈值。
其中,阈值可以是每个候选电机的参数均可以容忍的变化值,可以容忍是指保证目标电机能够可靠启动或者运行。
具体地,在根据各候选电机中任一电机的参数确定参考电机的参数之前,可判断各候选电机的参数间的差异值是否小于阈值,如果是,即各候选电机的参数间的差异值较小,则各候选电机中的任一电机的参数等同于参考电机的对应参数;如果否,即各候选电机的参数间的差异值较大,则根据各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参考电机的参数。
也就是说,该示例中将各候选电机中的任一电机的参数等同于参考电机的对应参数,是基于各候选电机的参数之间差异较小的情况下才实施的,该种情况下,在按照任一电机的参数驱动目标电机时,目标电机才可以正常启动或运行,以避免各候选电机的参数之间的差异较大可能导致的目标电机无法可靠启动或者运行的现象。
由此,根据候选电机分别对应的权重值、以及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参考电机的参数,保证了参考电机的参数获取的可靠性,进一步保证了目标电机正常启动或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参考带负载能力为参考电磁转矩、参考输出功率中的任意一个,实际带负载能力为与参考带载能力相对应的实际电磁转矩、或相对应的实际输出功率。
具体而言,当参考带负载能力为参考电磁转矩Teref、实际带负载能力为实际电磁转矩Teact时,根据实际电磁转矩Teact、参考电磁转矩Teref以及参考电机的极对数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pact;当参考带负载能力为参考输出功率Peref、实际带负载能力为实际输出功率Peact时,根据实际输出功率Peact、参考输出功率Peref以及参考电机的极对数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pact
其中,在计算目标电机极对数pact时,采用id=0的控制方法,则根据公式:
Te=p((Ld-Lq)idiqfiq) (15)
可得出电磁转矩Te正比于极对数p与交轴电流iq的乘积。在该示例中,目标电机的负载为空调风机或者泵类,则目标电机的负载转矩(在目标电机稳定运行时,负载转矩等于电磁转矩)与机械转速呈正相关,交轴电流正比于目标电机的机械转速。则根据公式:
n=60F/p (16)
其中,F为频率、p为极对数,可得出目标电机的负载转矩与极对数的平方近似呈正比,相应地,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489680640000091
可得出机械功率与极对数的三次方呈正比。因此,在该示例中,当给定恒定转速指令时,电机实际转速与给定转速间的关系为公式:
Figure BDA0002489680640000092
其中,nref为预设的电机转速、P3为参考电机的极对数、nact为目标电机的实际运行转速、pact为目标电机的极对数。
因此,在计算出参考电磁转矩Teref、实际电磁转矩Teact、参考电机的极对数P3的情况下,可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489680640000101
计算出目标电机的极对数Pact;或者,在计算出参考输出功率Peref、实际输出功率Peact、参考电机的极对数P3的情况下,可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489680640000102
计算出目标电机的极对数Pact
由此,针对负载是空调风机或泵类的目标电机,能够根据参考电磁转矩、实际电磁转矩、参考极对数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或者,根据参考输出功率、实输出功率、参考极对数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之后,还包括:根据目标电机的极对数,确定目标电机的型号;以及,根据目标电机的型号,确定目标控制方式。
具体地,在计算出目标电机的极对数之后,即可根据极对数确定目标电机的型号,一般来说,不同型号的电机有着差别较大的极对数,因此根据目标电机的极对数能够准确地确定目标电机的型号,此后根据目标电机的型号确定对应的目标控制方式,以通过目标控制方式控制目标电机启动或运行,从而使得空调风机或泵类正常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可将空调风机或泵类所能够应用的不同类型的电机的型号及其对应的控制方式存储在存储器中,以在确定出目标电机的型号后,调用存储器中与该型号对应的目标控制方式;或者,将空调风机或泵类所能够应用的不同类型的电机的极对数及其对应的控制方式存储在存储器中,以在确定出目标电机的极对数后,直接调用存储器中与该极对数对应的目标控制方式。
基于上述示例可知,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S201,根据各候选电机分别对应的权重值、及各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参考电机的参数。
S202,根据参考电机的参数确定参考电磁转矩Teref
S203,以预设的电机转速nref控制目标电机运行,获取目标电机当前的实际电磁转矩Teact
S204,根据实际电磁转矩Teact、参考电磁转矩Teref以及参考电机的极对数P3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pact
S205,根据目标电机的极对数pact,确定目标电机的型号。
S206,根据目标电机的型号,确定目标电机的控制方式。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3所示,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S301,根据各候选电机分别对应的权重值、及各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参考电机的参数。
S302,根据参考电机的参数及预设的电机转速nref确定参考输出功率Peref
S303,以预设的电机转速nref控制目标电机运行,获取目标电机当前的实际输出功率Peact
S304,根据实际输出功率Peact、参考输出功率Peref以及参考电机的极对数P3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pact
S305,根据目标电机的极对数pact,确定目标电机的型号。
S306,根据目标电机的型号,确定目标电机的控制方式。
综上所述,该方法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参考电机的参数、预设的电机转速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从而根据极对数实现对目标电机型号的识别,在保证识别结果可靠、准确的基础上,降低了识别的成本和占用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机极对数检测装置。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极对数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4所示,电机极对数检测装置10包括获取模块11、控制模块12和计算模块13。
其中,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以及,用于获取目标电机当前的实际带负载能力;控制模块12用于以预设的电机转速控制目标电机运行;计算模块13用于根据实际带负载能力、参考带负载能力、及参考电机的参数,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首先通过获取模块11获取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然后通过控制模块12以预设的电机转速控制目标电机运行,并通过获取模块11获取目标电机当前的实际带负载能力;最后通过计算模块13根据实际带负载能力、参考带负载能力、及参考电机的参数,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2还可用于:根据目标电机的极对数,确定目标电机的型号;以及,根据目标电机的型号,确定目标控制方式。
具体地,在计算模块13计算出目标电机的极对数之后,控制模块12即可根据极对数确定目标电机的型号,一般来说,不同型号的电机有着差别较大的极对数,因此根据目标电机的极对数能够准确地确定目标电机的型号,此后控制模块12根据目标电机的型号确定对应的目标控制方式,以通过目标控制方式控制目标电机启动或运行,从而使得空调风机或泵类正常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电机极对数检测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极对数检测装置,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预设的电机转速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从而根据极对数实现对目标电机型号的识别,在保证识别结果可靠、准确的基础上,降低了识别的成本和占用资源。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电机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
该电机控制器,在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预设的电机转速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从而根据极对数实现对目标电机型号的识别,在保证识别结果可靠、准确的基础上,降低了识别的成本和占用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电机极对数检测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
该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上存储的电机极对数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预设的电机转速计算目标电机的极对数,从而根据极对数实现对目标电机型号的识别,在保证识别结果可靠、准确的基础上,降低了识别的成本和占用资源。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
以预设的电机转速控制目标电机运行,获取所述目标电机当前的实际带负载能力;以及,
根据所述实际带负载能力、参考带负载能力、及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计算所述目标电机的极对数,其中,计算所述实际带负载能力与其对应的所述参考带负载能力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所述比例关系和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计算所述目标电机的极对数,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包括参考电机的极对数,当所述参考带负载能力为参考电磁转矩时,所述实际带负载能力为与所述参考电磁转矩相对应的实际电磁转矩,当所述参考带负载能力为参考输出功率时,所述实际带负载能力为与所述参考输出功率为相对应的实际输出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包括:
根据参考电机的参数及预设的电机转速,计算参考带负载能力,或者,获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参考带负载能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参考电机的参数及预设的电机转速计算参考带负载能力之前,还包括:
按照预设的规则,根据各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的规则,根据各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各候选电机中任一电机的极对数,确定所述参考电机的极对数;以及,
根据所述各候选电机的参数中的非极对数参数、及各候选电机分别对应的权重值,确定所述参考电机的非极对数参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的规则,根据各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各候选电机中任一电机的参数,确定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各候选电机中任一电机的参数,确定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各候选电机的参数间的差异值小于阈值。
7.如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的规则,根据各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各候选电机分别对应的权重值、及所述各候选电机的参数,确定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算所述目标电机的极对数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电机的极对数,确定目标电机的型号;以及,
根据所述目标电机的型号,确定目标控制方式。
9.一种电机极对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参考电机的参考带负载能力;以及,用于获取目标电机当前的实际带负载能力;
控制模块,用于以预设的电机转速控制目标电机运行;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带负载能力、参考带负载能力、及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计算所述目标电机的极对数,其中,计算所述实际带负载能力与其对应的所述参考带负载能力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所述比例关系和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计算所述目标电机的极对数,所述参考电机的参数包括参考电机的极对数,当所述参考带负载能力为参考电磁转矩时,所述实际带负载能力为与所述参考电磁转矩相对应的实际电磁转矩,当所述参考带负载能力为参考输出功率时,所述实际带负载能力为与所述参考输出功率为相对应的实际输出功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电机的极对数,确定目标电机的型号;以及,
根据所述目标电机的型号,确定目标控制方式。
11.一种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
1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电机极对数检测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
CN202010401605.7A 2020-05-13 2020-05-13 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电机控制器 Active CN1137407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1605.7A CN113740727B (zh) 2020-05-13 2020-05-13 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电机控制器
PCT/CN2020/107829 WO2021227266A1 (zh) 2020-05-13 2020-08-07 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电机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1605.7A CN113740727B (zh) 2020-05-13 2020-05-13 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电机控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0727A CN113740727A (zh) 2021-12-03
CN113740727B true CN113740727B (zh) 2022-08-12

Family

ID=78525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01605.7A Active CN113740727B (zh) 2020-05-13 2020-05-13 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电机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0727B (zh)
WO (1) WO2021227266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0882A (ja) * 1982-12-01 1984-06-11 Toshiba Corp 電動機の極数・回転方向検出装置
JP2012189376A (ja) * 2011-03-09 2012-10-04 Jtekt Corp 回転角検出装置およびトルク検出装置
CN104237786A (zh) * 2014-09-10 2014-12-24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电路及家电设备
CN105207559A (zh) * 2014-05-26 2015-12-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识别机械周期性负载的电机磁极对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91582A (zh) * 2014-10-23 2016-05-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7592049A (zh) * 2017-09-08 2018-01-16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9873586A (zh) * 2019-04-12 2019-06-11 湖南大学 一种基于高阶滑模观测器的电机机械参数辨识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39344B2 (en) * 2005-08-25 2008-03-04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Corporation Self tu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manent magnet sensorless control
DE102009046583A1 (de) * 2009-11-10 2011-05-12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Plausibilisieren des Drehmomentes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und Maschinenregler zur Regelung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und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US8566056B2 (en) * 2010-06-16 2013-10-22 Eaton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speed detection in an AC induction machine
CN103944479B (zh) * 2014-04-09 2016-09-28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识别空调的压缩机磁极对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32861B (zh) * 2018-08-14 2020-06-16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极对数辨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0882A (ja) * 1982-12-01 1984-06-11 Toshiba Corp 電動機の極数・回転方向検出装置
JP2012189376A (ja) * 2011-03-09 2012-10-04 Jtekt Corp 回転角検出装置およびトルク検出装置
CN105207559A (zh) * 2014-05-26 2015-12-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识别机械周期性负载的电机磁极对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37786A (zh) * 2014-09-10 2014-12-24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电路及家电设备
CN105591582A (zh) * 2014-10-23 2016-05-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7592049A (zh) * 2017-09-08 2018-01-16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9873586A (zh) * 2019-04-12 2019-06-11 湖南大学 一种基于高阶滑模观测器的电机机械参数辨识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STM32和LABVIEW的电机磁环极对数检测系统设计;李敏 等;《佳木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40531;第32卷(第3期);第420-42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0727A (zh) 2021-12-03
WO2021227266A1 (zh) 2021-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60671A1 (en)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speed of electrically commutated motor for use in hvac system
US7095952B2 (en)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efficiency of a motor operated under a load
US8947034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motor
CN111022307A (zh) 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压缩机控制器及空调机组
CN112325442A (zh) 电机堵转检测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TW420895B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DC brushless motor
CN113740727B (zh) 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电机控制器
JP6570797B1 (ja) 回転機制御装置、冷媒圧縮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03111469A (ja) モータ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JP3833918B2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
US2014035845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imating input power of an electric motor
US20230015020A1 (en) Two degrees of control throug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interface
JP4436651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379483B2 (ja) ポンプシステム
CN110492818B (zh) 电机的零位校正方法和校正装置、电机控制系统
JP6079353B2 (ja) Dc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JP6545900B2 (ja) 電動機システム
JP2001057791A (ja) スイッチト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WO2021214878A1 (ja) 電動機制御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JPH0684837B2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3159619A1 (en) Locked-rotor detec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CN110173806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JP4715967B2 (ja) スイッチト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14465529B (zh) 一种应用于风机系统的ecm电机的恒力矩控制方法
CN115347837A (zh) 电机控制方法、控制器、计算机存储设备及气悬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