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4426A - 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及其收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及其收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4426A
CN113734426A CN202110948957.9A CN202110948957A CN113734426A CN 113734426 A CN113734426 A CN 113734426A CN 202110948957 A CN202110948957 A CN 202110948957A CN 113734426 A CN113734426 A CN 1137344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ing gear
lengthened
undercarriage
cylinde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489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倩
邢可轩
王绍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9489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44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4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442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02Undercarriages
    • B64C25/08Undercarriages non-fixed, e.g. jettisonable
    • B64C25/10Undercarriages non-fixed, e.g. jettisonable retractable, foldable, or the like
    • B64C25/12Undercarriages non-fixed, e.g. jettisonable retractable, foldable, or the like side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32Alight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elements which contact the ground or similar surface 
    • B64C25/58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shock-absorbers or springs
    • B64C25/62Spring shock-absorbers;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及其收起方法,包括安装在机舱内的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至少两个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的输出端套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轴向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机舱外并固定有杆体,所述杆体的下端面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铰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转动杆上的减震筒,所述减震筒上固定有倾角传感器,所述减震筒内设有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减震筒内的加长起落架,所述加长起落架上固定有滑轮。解决了现有的客机起落架长度较短,机身与机翼距离地面距离较近,导致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及其收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及其收起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是指具有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起落架是飞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包括减震系统、受力支柱、机轮、刹车装置、收放机构和其他一些系统,它可以吸收并耗散飞机着陆时垂直速度所产生的动能,保证飞机能够自如而又稳定地完成在地面上的各种动作,其工作性能的好坏以及可取性直接影响飞机的使用和安全,起落架如同飞机其他结构一样,如在保证起落架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预期的安全寿命的前提下,重量最小,又如应使起落架使用、维护方便,易于更换修理,还有空气动力和工艺性、经济性要求等,在使用中,属于起落架系统范畴的问题也比较多,而它对飞机的安全又有很大关系,因此起落架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目前客机左右主起落架均沿垂直于主机身中线方向收起与放下的方式,即从主起落架与机身结构连接处到机身中线的长度为起落架最大长度,这一长度也决定了机身/机翼的离地高度,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民航客机普遍采用更换直径更大的发动机来提高燃油经济性。但以波音737系列为代表的客机存在起落架长度偏短、机身离地高度偏低;
在中国发明专利CN108905228B“一种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该装置的起落架,在弹性杆和柔性支撑杆的双重弹性形变的作用下来实现着陆时的缓冲,有效减小着陆时模型飞机受到的冲击力,从而起到保护飞机的效果;
在中国发明专利CN112109885B“一种飞机减震起落架及其安装方法”,该装置为了缓解起落轮在与水平面接触时受到的摩擦阻力;该起落架包括支撑板、第二底座、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底座和中间柱,所述中间柱顶部外壁焊接于第一底座底部外壁,所述中间柱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第三支架,两个所述第三支架内壁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折叠板;该起落架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于飞机上。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可以在起落轮受到压力时可以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进行相对转动;
以上两篇对比案例,仅仅只是针对现有起落架的减震性能改进,但是现有的客机起落架长度大都偏短,机身距离地面高度过近,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及其收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及其收起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包括安装在机舱内的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至少两个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的输出端套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轴向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机舱外并固定有杆体,所述杆体的下端面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铰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转动杆上的减震筒,所述减震筒上固定有倾角传感器,所述减震筒内设有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减震筒内的加长起落架,所述加长起落架上固定有滑轮;所述减震筒的外周面设有用于调节倾斜角度的角度调整机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杆体上。
本装置中,通过延长起落架的长度,可以有效提高机身距离地面的高度,且方便后期更换更大直径的发动机,有效提高了客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该装置中完全收起后的左右起落架与机身轴线垂直方向错开一定的角度,这样使得延长后的起落架,在进行收起时,不会发生碰撞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板体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定有连接杆。
通过电机和驱动轴的配合,能够带动连接杆进行周向旋转,从而带动起落架好和滑轮,进行运转,从而起到了收起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粘接在所述减震筒的内顶面的抗震层,所述减震筒的外周面固定有若干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固定有柱体,所述柱体上缠绕有弹簧条并滑动连接有所述承载机构。
通过设置抗震层,当滑轮与地面接触时,起落杆带动凸起部向减震筒内部延伸,并挤压抗震层,且连接块在柱体上进行滑动,并开始挤压弹簧条,用于减缓起落架和滑轮,再与地面接触时,所产生的压力,从而延长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减震筒内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两侧均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贯穿所述减震筒并滑动连接在所述减震机构上;所述凸起部的下端面固定有所述起落架。
当滑轮与地面接触时,滑轮使得起落架带动凸起部向减震筒内部移动,由于连接块是贯穿减震筒,并套设在柱体上的,当凸起部向上延伸时,连接块同步向上延伸,并挤压柱体上的弹簧条,使得弹簧条发生形变,从而起到抗震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的上端面为圆弧形;所述减震筒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块升降的活动孔。
通过开设活动孔,方便连接块的向上移动,提高了连接块的移动效率。
优选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固体在所述杆体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面固定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铰接有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的伸缩端铰接在所述减震筒上。
其中支撑杆固定在杆体的背面,支撑杆的下端且远离杆体的一侧固定有连接部,连接部上铰接有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的伸缩端铰接在减震筒上,当驱动电机带动这个结构进行圆周运动时,左侧的伸缩气缸,伸缩端回缩,带动左起落架和滑轮向机身后方移动,而右侧的伸缩气缸,伸缩端延伸,带动右起落架和滑轮向机身前方移动,从而使其起落架在延长之后,两者之间不会发生碰撞的情况出现。
优选的,所述槽体为n形槽,所述槽体内轴向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供所述转轴贯穿的圆形通孔。
通过设置转轴,方便转动杆在转轴上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推动气缸能够推动减震筒、起落架和滑轮发生倾斜。
优选的,所述推动气缸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构成的夹角大于90°。
通过将夹角设置大于90°,方便推动气缸推动起落架发生倾斜。
优选的,所述加长起落架距机身中轴线的距离小于1米。
通过延长起落架的长度,可以提高机身距离地面高度,从而增强其安全性能,同时方便后期更换更大直径的发动机。
优选的,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的收起方法,包括:
S1、当飞机起飞时,左右两侧的所述驱动电机同步转动,带动左右两侧的加长起落架,同时向机身内侧进行运动;
S2、左右两加长起落架相向运动时,所述倾角传感器开始检测左右两侧所述加长起落架的倾斜情况,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所述机身内部的数据处理模块中,并控制所述推动气缸运行;
S3、所述左加长起落架收起时,所述推动气缸的伸缩端回缩,带动所述左加长起落架和所述滑轮向机身后方偏转,所述右加长起落架收起时,所述推动气缸的伸缩端向外延伸,带动所述右加长起落架和所述滑轮向机身前方偏转;
S4、当完全收起后,所述右加长起落架在前,所述左加长起落架在后,两所述加长起落架与所述机身中线的夹角均小于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在不改变飞机整体承力机构的前提下,延长起落架的长度,从而提升机身距地高度,以保证客机飞行时的安全性;2、本发明通过采用交错式的收起方法,能够调整左右起落架收放的角度方向,提高了起落架的可操作性;3、本发明通过新增减震机构,可以有效延长起落架的使用寿命,减少后期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滑轮、加长起落架和减震筒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加长起落架收起示意图。
图中:1、板体;2、驱动电机;3、连接杆;4、杆体;41、槽体;5、转动杆;6、减震筒;61、抗震层;7、倾角传感器;8、限位板;81、柱体;承载机构;9、凸起部;91、连接块;92、加长起落架;93、滑轮;10、支撑杆;101、连接部;11、推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包括安装在机舱内的板体1,板体1上设有至少两个翻转机构,翻转机构的输出端套设有连接杆3,连接杆3轴向的一端延伸至机舱外并固定有杆体4,杆体4的下端面开设有槽体41,槽体41内设有转轴,转轴上铰接有转动杆5,转动杆5的一端固定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连接在转动杆5上的减震筒6,减震筒6上固定有倾角传感器7,减震筒6内设有承载机构,承载机构包括设置在减震筒6内的加长起落架92,加长起落架92上固定有滑轮93;减震筒6的外周面设有用于调节倾斜角度的角度调整机构,角度调整机构的一端连接在杆体4上。
当客机加长起落架92需要进行收起时,左右两边的驱动电机2开始运转,驱动电机2带动连接杆3转动,连接杆3带动杆体4、减震筒6、加长起落架92、滑轮93和整个调整机构,向机身中轴线进行移动,由于左右两起落架均比传统的要长,因此当减震筒6发生倾斜时,倾角传感器7会检测倾斜数据,并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并由机舱内的控制模块,控制推动气缸11运行,左侧的推动气缸11,伸缩端回缩,拉动减震筒6、加长起落架92和滑轮93向后移动,而右侧的推动气缸11,伸缩端则向外延伸,推动减震筒6、加长起落架92和滑轮93向前移动,使得完全收起后的左右两侧加长起落架92与机身轴线垂直方向错开,这样使得在不改变左右两侧起落装置与机身的连接位置,即不改变机体主要承力结构的调节下,可以较大程度延长起落架92的长度,有效提高飞机在地面状态下,机身和机翼的离地高度,同时更加方便后期换装更大直径发动机,也为改善燃油的经济性,创造了条件。
优选的,翻转机构包括安装在板体1上的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上固定有连接杆3。
通过电机和驱动轴的配合,能够带动连接杆3进行周向旋转,从而带动加长起落架92和滑轮93,进行运转,从而起到了收起的效果。
优选的,减震机构包括粘接在减震筒6的内顶面的抗震层61,减震筒6的外周面固定有若干限位板8,限位板8上固定有柱体81,柱体81上缠绕有弹簧条并滑动连接有承载机构。
通过设置抗震层61,当滑轮93与地面接触时,起落杆带动凸起部9向减震筒6内部延伸,并挤压抗震层61,且连接块91在柱体81上进行滑动,并开始挤压弹簧条,用于减缓加长起落架92和滑轮93,再与地面接触时,所产生的压力,从而延长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承载机构包括设置在减震筒6内的凸起部9,凸起部9的两侧均设有连接块91,连接块91的一侧贯穿减震筒6并滑动连接在减震机构上;凸起部9的下端面固定有加长起落架92。
当滑轮93与地面接触时,滑轮93使得加长起落架92带动凸起部9向减震筒6内部移动,由于连接块91是贯穿减震筒6,并套设在柱体81上的,当凸起部9向上延伸时,连接块91同步向上延伸,并挤压柱体81上的弹簧条,使得弹簧条发生形变,从而起到抗震的效果。
优选的,凸起部9的上端面为圆弧形;减震筒6上开设有供连接块91升降的活动孔。
通过开设活动孔,方便连接块91的向上移动,提高了连接块91的移动效率。
优选的,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固体在杆体4上的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下端面固定有连接部101,连接部101上铰接有推动气缸11,推动气缸11的伸缩端铰接在减震筒6上。
其中支撑杆10固定在杆体4的背面,支撑杆10的下端且远离杆体4的一侧固定有连接部101,连接部101上铰接有推动气缸11,推动气缸11的伸缩端铰接在减震筒6上,当驱动电机2带动这个结构进行圆周运动时,左侧的伸缩气缸,伸缩端回缩,带动左加长起落架92和滑轮93向机身后方移动,而右侧的伸缩气缸,伸缩端延伸,带动右加长起落架92和滑轮93向机身前方移动,从而使其起落架在延长之后,两者之间不会发生碰撞的情况出现。
优选的,槽体41为n形槽,槽体41内轴向转动连接有转轴,转动杆5上开设有供转轴贯穿的圆形通孔。
通过设置转轴,方便转动杆5在转轴上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推动气缸11能够推动减震筒6、加长起落架92和滑轮93发生倾斜。
优选的,推动气缸11与连接部101之间构成的夹角大于90°。
通过将夹角设置大于90°,方便推动气缸11推动加长起落架92发生倾斜。
优选的,加长起落架92距机身中轴线的距离小于1米。
通过延长起落架的长度,可以提高机身距离地面高度,从而增强其安全性能,同时方便后期更换更大直径的发动机。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的收起方法,包括:
S1、当飞机起飞时,左右两侧的驱动电机2同步转动,带动左右两侧的加长起落架92,同时向机身内侧进行运动;
S2、左右两加长起落架92相向运动时,倾角传感器7开始检测左右两侧加长起落架92的倾斜情况,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机身内部的数据处理模块中,并控制推动气缸11运行;
S3、左加长起落架92收起时,推动气缸11的伸缩端回缩,带动左加长起落架92和滑轮93向机身后方偏转,右加长起落架92收起时,推动气缸11的伸缩端向外延伸,带动右加长起落架92和滑轮93向机身前方偏转;
S4、当完全收起后,右加长起落架92在前,左加长起落架92在后,两加长起落架92与机身中线的夹角均小于9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包括安装在机舱内的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设有至少两个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的输出端套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轴向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机舱外并固定有杆体,所述杆体的下端面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铰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转动杆上的减震筒,所述减震筒上固定有倾角传感器,所述减震筒内设有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减震筒内的加长起落架,所述加长起落架上固定有滑轮;所述减震筒的外周面设有用于调节倾斜角度的角度调整机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杆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板体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定有连接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粘接在所述减震筒内顶面的抗震层,所述减震筒的外周面固定有若干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固定有柱体,所述柱体上缠绕有弹簧条并滑动连接有所述承载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减震筒内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两侧均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贯穿所述减震筒并滑动连接在所述减震机构上;所述凸起部的下端面固定有所述起落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上端面为圆弧形;所述减震筒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块升降的活动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固体在所述杆体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面固定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铰接有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的伸缩端铰接在所述减震筒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为n形槽,所述槽体内轴向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供所述转轴贯穿的圆形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气缸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构成的夹角大于9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起落架距机身中轴线的距离小于1米。
10.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的收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当飞机起飞时,左右两侧的所述驱动电机同步转动,带动左右两侧的加长起落架,同时向机身内侧进行运动;
S2、左右两加长起落架相向运动时,所述倾角传感器开始检测左右两侧所述加长起落架的倾斜情况,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所述机身内部的数据处理模块中,并控制所述推动气缸运行;
S3、所述左加长起落架收起时,所述推动气缸的伸缩端回缩,带动所述左加长起落架和所述滑轮向机身后方偏转,所述右加长起落架收起时,所述推动气缸的伸缩端向外延伸,带动所述右加长起落架和所述滑轮向机身前方偏转;
S4、当完全收起后,所述右加长起落架在前,所述左加长起落架在后,两所述加长起落架与所述机身中线的夹角均小于90°。
CN202110948957.9A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及其收起方法 Withdrawn CN1137344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8957.9A CN113734426A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及其收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8957.9A CN113734426A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及其收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4426A true CN113734426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31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48957.9A Withdrawn CN113734426A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及其收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442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217860A1 (en) Aircraft capable of takeoff/landing via the fuselage thereof, and takeoff/landing system for the aircraft
EP3045389B1 (en) Aircraft landing gear
CN102897325A (zh) 包含传动链的飞机滑行系统
WO2013033974A1 (zh) 一种悬浮式运载系统
CN113232852B (zh) 一种用于倾转旋翼机机翼的传动机构
CN108706095B (zh) 一种适用沟道巡检的具有防撞装置的微型多旋翼无人机
CN102602532A (zh) 无人机橇轮一体起落架
CN111232194A (zh) 一种用于共轴式双旋翼的旋翼升降机构以及一种飞行装置
CN108016609B (zh) 一种具有自滑型功能的飞机起落架
CN113734426A (zh) 一种客机加长主起落架交错式结构及其收起方法
CN111137440A (zh) 一种基于民用飞机安全降落的辅助刹车收放式起落架
CN213168519U (zh) 一种陆空两用无人机
CN108284722A (zh) 一种飞行汽车
CN109353177B (zh) 一种用于飞行汽车的减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2757839A (zh) 一种自适应变径车轮
CN109774926B (zh) 高超飞行器轮撬组合起降装置
CN109159907B (zh) 履带式起降装置
CN101879943B (zh) 一种小型可收放多轮多支柱式起落架
CN211364919U (zh) 一种植保无人机用起落架减震结构
CN202429347U (zh) 无人机橇轮一体起落架
CN211969738U (zh) 一种用于共轴式双旋翼的旋翼升降机构以及一种飞行装置
CN109131846B (zh) 一种起落架手动转向装置
CN210284608U (zh) 双模式切换无人机
CN109305333B (zh) 一种起落架可收放的无人机
CN112498677A (zh) 一种同时产生推力和升力的类扑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