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2198A - 换热器及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及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2198A
CN113732198A CN202010481352.9A CN202010481352A CN113732198A CN 113732198 A CN113732198 A CN 113732198A CN 202010481352 A CN202010481352 A CN 202010481352A CN 113732198 A CN113732198 A CN 113732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heat exchange
bent
tube
s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13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峰
蒋建龙
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13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2198A/zh
Priority to MX2022015110A priority patent/MX2022015110A/es
Priority to PCT/CN2021/096833 priority patent/WO2021244433A1/zh
Priority to US17/928,752 priority patent/US20230332844A1/en
Publication of CN113732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21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02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eat exchangers or parts thereof, e.g. radiators, condensers fins, headers
    • B21D53/08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eat exchangers or parts thereof, e.g. radiators, condensers fins, headers of both metal tubes and sheet metal
    • B21D53/085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eat exchangers or parts thereof, e.g. radiators, condensers fins, headers of both metal tubes and sheet metal with fins places on zig-zag tubes or parallel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1/00Bending not restricted to forms of material mentioned in only one of groups B21D5/00, B21D7/00, B21D9/00; Bend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21D5/00 - B21D9/00; Twisting
    • B21D11/14Twis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7/00Bending rods, profiles, or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 F28D1/047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the conduits having a single U-bend
    • F28D1/0476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the conduits having a single U-bend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其加工方法,所述换热器的加工方法包括:准备待加工的换热器,所述待加工的换热器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和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段、待弯曲段和第二段,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连接在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扭转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将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相对于所述待弯曲段进行折弯;沿与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扭转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将所述待弯曲段推移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大于等于0.1倍所述换热管的宽度。本发明的加工方法获得的换热器可以减缓换热管的腐蚀,降低泄露风险。

Description

换热器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热器和该换热器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微通道换热器广泛应用在各空调领域。相关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管,多个换热管包括折弯部,折弯部的换热管相对于其他部分的扁管进行扭转,扭转折弯的微通道换热器,空气中的灰尘和水分容易积聚在换热器的扭转段中,长期积累,容易腐蚀换热管。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换热器的加工方法,该换热器的加工方法获得的换热器,相邻折弯部的换热管间距加大,减少了换热管腐蚀,提高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换热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待加工的换热器,所述待加工的换热器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和多个换热管,多个所述换热管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并列布置,所述换热管分别与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连接以连通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换热管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大体为矩形,所述换热管包括在其厚度方向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换热管还包括在其宽度方向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换热管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换热管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在所述换热管的横截面上的投影围成所述换热管在横截面上的外周轮廓,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段、待弯曲段和第二段,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待弯曲段相连,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连通,所述换热管的第二段的一端与所述待弯曲段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连通;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扭转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以使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的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将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相对于所述待弯曲段进行折弯,以使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在其长度方向上发生弯曲,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夹角减小到预定角度;沿与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扭转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将所述待弯曲段推移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大于等于0.1倍所述换热管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加工方法获得的换热器,换热管折弯区的换热管向扭转的一侧凸出,折弯区外表面的灰尘在雨水和冷凝水可更多地排出换热器,减少产生的堆积,有利于减缓换热管的腐蚀,降低泄漏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将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相对于所述待弯曲段进行折弯包括以下分步骤:
S1:将多个所述换热管的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相对于其待弯曲段进行折弯,且将所述第一段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段的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折弯至预设角度A1;
S2:继续将多个所述换热管的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相对于其待弯曲段进行折弯,且将所述第一段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段的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折弯至目标角度A2,A2≥ 0°,且A2小于A1。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沿与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扭转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将所述待弯曲段推移预定距离在S1步骤之后,在S2步骤之前进行;或者步骤沿与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扭转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将所述待弯曲段推移预定距离与S2步骤同步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与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扭转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依次推移多个所述弯曲段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同时推移多个所述待弯曲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移的所述预定距离小于所述换热管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换热器的加工方法还包括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依次扭转所述多个所述待弯曲段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同时扭转多个所述待弯曲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扭转拨片或者滚轮沿第一管长度方向依次与所述待弯曲段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接触,以使所述待弯曲段相对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发生扭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加工的换热器还包括翅片,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换热管的第二段之间,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之间没有翅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并列布置;多个换热管,所述多个换热管间隔布置,所述换热管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大体为矩形,所述换热管包括在其厚度方向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换热管还包括在其宽度方向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换热管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换热管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换热管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包括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在所述换热管的横截面上的投影,所述换热管的第一侧面和所述换热管的第三侧面通过第一侧边相连,所述换热管的第二侧面与所述换热管的第四侧面通过第二侧边相连,所述换热管的第二侧面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三侧面通过第三侧边相连,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弯曲段,所述换热管的弯曲段的一端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相连,所述换热管的弯曲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二段相连,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相连,所述换热管的第二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相连,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在与所述第一段的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平行的第一平面内,所述弯曲段的第二侧边的投影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的第二侧边的投影线相连,所述弯曲段的第二侧边的投影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的第一侧边的延长线之间的距离为L,多个所述换热管的L满足:1.1×Tw ≤L≤3×Tw,其中Tw为换热管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换热管折弯区的换热管向扭转的一侧凸出,且保证L满足:1.1×Tw≤L≤3×Tw,折弯区外表面的灰尘和冷凝水可更多地排出换热器,减少产生的堆积,有利于减缓换热管的腐蚀,降低泄漏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弯曲段包括扭转部和弧长部,一个所述弯曲段和在其弧长部厚度方向上相邻的另一个弯曲段在所述弧长部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换热管的弯曲段之间具有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段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第二管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翅片,所述翅片设置于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段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管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第二段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弯曲段的第一侧边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的投影线与所述第一段的第一侧边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夹角α大于10度且小于6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由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加工方法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换热管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加工方法中待折弯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加工方法中待弯曲段扭转后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加工方法中第一段和第二段折弯到预定角度A1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加工方法中待弯曲段平移后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加工方法中第一段和第二段折弯到预定角度A2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加工方法中固定待折弯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加工方法中扭转待弯曲段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加工方法中折弯第一段和第二段到预定角度A1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加工方法中平移待弯曲段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加工方法中折弯第一段和第二段到预定角度A2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平移待弯曲段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2中平移待弯曲段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2中平移待弯曲段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换热器100,
集流管10,第一管11,第一接管111,第二管12,第二接管121,换热管接口13,
换热管20,第一侧面201,第二侧面202,第三侧面203,第四侧面204,第一段21,第二段22,弯曲段23,待弯曲段24,
挡板30,翅片40,夹紧装置50,推移装置60,芯棒70,扭转件80,压板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夹具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包括集流管10和多个换热管20。
集流管10包括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并列布置。如图1所示,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垂直于页面的前后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一管11位于第二管12的后方。
多个换热管20间隔布置,换热管20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大体为矩形。如图1所示,多个换热管20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每个换热管20具有长度、宽度和厚度,且长度大于宽度,宽度大于厚度。换热管20的长度在上下方向上,宽度在前后方向上,厚度在左右方向上。
如图4所示,换热管20包括在其厚度方向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面201和第二侧面 202,换热管20还包括在其宽度方向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三侧面203和第四侧面204,换热管20的第一侧面201和第二侧面202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换热管20的第三侧面203和第四侧面204之间的最大距离。换热管20在横截面上的外周轮廓包括换热管20的第一侧面201、第二侧面202、第三侧面203和第四侧面204在换热管20的横截面上的投影。
换热管20的第一侧面201和换热管20的第三侧面203通过第一侧边相连,换热管20的第二侧面202与换热管20的第四侧面204通过第二侧边相连,换热管20的第二侧面202 与换热管20的第三侧面203通过第三侧边相连。
换热管20包括第一段21、第二段22和弯曲段23,换热管20的弯曲段23的一端与换热管20的第一段21相连,换热管20的弯曲段23的另一端与换热管20的第二段22相连,换热管20的第一段21的另一端与第一管11相连,换热管20的第二段22的另一端与第二管12相连,换热管20连通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
如图1所示,第二段22和第一段21在前后方向间隔布置,且第二段22位于第一段21前方,弯曲段23的一端连接第一段21的下端,第一段21的上端插入第一管11中,弯曲段2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段22的下端,第二段22的上端插入第二管12中。
在与第一段21的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平行的第一平面(如图1中平行于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平面)内,弯曲段23的第二侧边的投影线的一端与第一段21的第二侧边的投影线相连,弯曲段23的第二侧边的投影线的另一端与第一段21的第一侧边的延长线之间的距离为L,多个换热管的L满足:1.1×Tw≤L≤3×Tw,其中Tw为换热管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换热管折弯区的换热管向扭转的一侧凸出,且保证L满足:1.1×Tw≤L≤3×Tw,折弯区外表面的灰尘和冷凝水可更多地排出换热器,减少产生的堆积,有利于减缓换热管的腐蚀,降低泄漏风险。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换热管折弯区的凸出尺寸不能太小,太小会造成斜度不够,堆积的灰尘等杂物无法排出;凸出尺寸也不能太大,太大会导致换热管折弯区相邻换热管之间间隙过小或接触,使冷凝水不能顺着该区域流入底部将积灰带走,该区域成为易堆积灰尘等杂物区域。同时发明人考虑到换热管宽度越宽,为保证倾角,将凸出尺寸做大,因此本申请将换热管折弯区的凸出尺寸与换热管宽度Tw相关,并确定出合适尺寸。
具体地,如图1所示,换热器100还包括第一接管111和第二接管112,第一接管111的右端与第一管11的左端相连,第二接管112的右端与第二管12的左端相连,以通过接管导入和导出冷媒。其中弯曲段23朝向换热管100的左侧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曲段23包括扭转部和弧长部,一个弯曲段23和在其弧长部厚度方向上相邻的另一个弯曲段23在弧长部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相对。换言之,多个换热管20中,相邻弯曲段23的弧长部在弧长部的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管11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换热管20的弯曲段23之间具有间隙D。如图1所示,多个换热管20中,相邻弯曲段23的弧长部在弧长部的厚度方向上具有间隙D。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11与第二管12平行设置,多个第一段21沿第一管1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多个第二段22沿第二管12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如图1所示,多个换热管20的第一段21的上端插入第一管11上,多个第一段21沿第一管11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布置。多个换热管20的第二段22的上端插入第二管12 中,且多个第二段22沿第二管12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布置。
换热器100还包括翅片40,翅片40设置于在第一管11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段21 之间以及在第二管12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第二段22之间。
如图1所示,任意相邻的第一段21之间以及任意相邻的第二段22之间均设有翅片40。具体地,任意相邻弯曲段23之间没有翅片。
优选地,翅片40为以大体波浪状延伸的折叠翅片。通过翅片可以增大相邻的两个换热管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曲段23的第一侧边在第一平面内的投影线与第一段21的第一侧边在第一平面内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为α,夹角α大于10度且小于60度。
如图1所示,在平行于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平面内,弯曲段23的第一侧边的投影线与第一段21的第一侧边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为α,夹角α大于10度且小于60度。由此,弯曲段23形成一个斜面,堆积在弯曲段的积灰很容易被换热器表面产生的冷凝水或环境中的水沿着弯曲段间隙D处流出换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换热器100还包括挡板30,挡板30的数量为至少两对,一对挡板30分别位于多个第一段21在第一管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另一对挡板 30分别位于多个第二段22在第二管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以固定和保护换热管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换热器100还包括翅片40,翅片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翅片40均匀的设置在挡板30和换热管20之间、换热管20和换热管20之间,翅片可以以增大相邻的两个换热管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下面参考图4-图1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的加工方法。
如图4-1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待加工的换热器,其中待加工的换热器包括第一管11、第二管12和多个换热管 20,多个换热管20沿第一管12的长度方向并列布置,换热管20分别与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连接以连通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换热管20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大体为矩形,换热管20包括在其厚度方向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面201和第二侧面202,换热管20还包括在其宽度方向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三侧面203和第四侧面204,换热管20的第一侧面 201和第二侧面202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换热管20的第三侧面203和第四侧面204之间的最大距离。换热管20的第一侧面201、第二侧面202、第三侧面203和第四侧面204在换热管20的横截面上的投影围成换热管20在横截面上的外周轮廓。
换热管20包括第一段21、待弯曲段24和第二段22,换热管20的第一段21与待弯曲段24相连,第一段21的另一端与第一管11连通,换热管20的第二段22的一端与待弯曲段24的另一端相连,第二段22的另一端与第二管12连通,由此通过换热管20连通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
如图4和图9所示,待加工的换热器中,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平行且间隔布置,换热管20连接在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之间,且换热管20为本领域所称的扁管。换热管20 包括第一段21、第二段22和连接在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之间的待弯曲段24。
如图9所示,待加工的换热器可以先固定:通过夹紧装置50固定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具体地,夹紧装置5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夹紧装置50均匀并对称的设置在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上,至少两个夹紧装置50将待加工的换热器固定在工作台上。
沿第一管11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换热管20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扭转换热管的待弯曲段24,以使换热管20的待弯曲段23的第一侧面201与换热管20的第一段21的第一侧面201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
如图5所示,待加工的换热器准备完成后,可对待弯曲段24进行扭转。
如图10所示,待加工的换热器固定完成后,对待弯曲段24进行扭转。具体地,首先找准待弯曲段24的扭转中心位置;其次,通过一个压板90压住多个换热管20的第一段 21,通过另一个压板90压住多个换热管20的第二段22;再次,将芯棒70置于扭转中心位置的上侧且紧贴在多个待弯曲段24的上表面;然后将扭转件80置于扭转中心位置的下侧且紧贴多个待弯曲段24的下表面;再将扭转件80沿着芯棒7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该第一方向与多个换热管20间隔布置的方向平行)滚过多个待弯曲段24,以将待弯曲段24扭转至一定角度,使得换热管20的待弯曲段24相对于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发生倾斜,以使换热管20的待弯曲段23的第一侧面201与换热管20的第一段21的第一侧面201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
将换热管20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相对于待弯曲段23进行折弯,以使换热管20的待弯曲段23在其长度方向上发生弯曲,换热管20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之间的夹角减小到预定角度。
如图6和图11所示,将夹紧装置50和压板90同步向上移动,在夹紧装置50和压板90的配合下弯折换热管20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使得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相对于待弯曲段24进行折弯。
沿与换热管20的待弯曲段24扭转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将待弯曲段24推移预定距离,预定距离大于等于0.1倍换热管20的宽度。
如图11所示,推移装置60与待弯曲段24的外侧边接合,在推移装置60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推移待弯曲段24,使得待弯曲段24相对于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凸出一定尺寸,从而获得加工后的换热器,待加工的换热器的待弯曲段24形成加工后的换热器的弯曲段 2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加工方法获得的换热器,换热管折弯区的换热管向扭转的一侧凸出,折弯区外表面的灰尘在雨水和冷凝水可更多地排出换热器,减少产生的堆积,有利于减缓换热管的腐蚀,降低泄漏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将换热管20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相对于待弯曲段24进行折弯包括以下分步骤:
S1:将多个换热管20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相对于其待弯曲段24进行折弯,且将第一段21的长度方向和第二段22的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折弯至预设角度A1。
如图11所示,同步向上移动夹紧装置50和压板90,在夹紧装置50和压板90的配合下弯折换热管20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使得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相对于待弯曲段23 进行折弯,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1。具体地,A1的范围可以为:60°≤A1≤135°。
S2:继续将多个换热管20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相对于其待弯曲段24进行折弯,且将第一段21的长度方向和第二段22的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折弯至目标角度A2,A2≥0°,且A2小于A1。
如图13所示,继续向上移动夹紧装置50和压板90,在夹紧装置50和压板90的配合下弯折换热管20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使得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相对于待弯曲段23 继续进行折弯,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2。具体地,A2≥0°,且A2 小于A1。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沿与换热管20的弯曲段23扭转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将待弯曲段 24推移预定距离在S1步骤之后,在S2步骤之前进行;或者步骤沿与换热管20的弯曲段23扭转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将待弯曲段24推移预定距离与S2步骤同步进行。
如图6和图7所示,其中图6和图7的动作可以同步进行也可以分步进行,比如:
(1)图6中所示的动作开始后未结束前,图7中所示的动作开始执行,图6中所示的动作继续执行,图7中所示的动作结束,图7中所示的动作继续执行,图7中所示的结束。
(2)图6中所示的动作开始后未结束前,图7中所示的动作开始执行,图6中所示的动作继续执行,图6中所示的动作结束,图7中所示的动作结束。
(3)图6中所示的动作结束,图7中所示的动作开始,图7中所示的动作结束。
(4)图6中所示的动作、图7中所示的动作同时开始,图6中所示的、图7中所示的动作结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与换热管20的弯曲段23扭转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第一方向)依次推移多个弯曲段23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同时推移多个待弯曲段24。
如图14、15、16所示,通过推移装置60推动待弯曲段24时,为减小待弯曲段24受到的推移力,防止待弯曲段24的不规则变形,推移装置60可以是单个待弯曲段24(如图14所示)依次步进推移,也可以是多个弯曲段24中的多组待弯曲段24依次步进推移,其中每一组待弯曲段包括至少两个待弯曲段24。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移的上述预定距离小于换热管的宽度,以使折弯区外表面的灰尘在雨水和冷凝水进一步更多地排出换热器,减少产生的堆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管11的长度方向依次扭转多个待弯曲段24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同时扭转多个待弯曲段24。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扭转拨片或滚轮沿第一管11长度方向依次与待弯曲段24的第一侧面201或第二侧面202接触,以使待弯曲段24相对于换热管20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发生扭转。通过移动滚轮或扭转拨片扭转待弯曲段24后,待弯曲段24相对于第一段21 和第二段22整体向下偏移并扭转。换言之,扭转件80为滚轮,通过滚轮与芯棒70配合扭转待弯曲段24,或者扭转减80为扭转拨片,通过扭转拨片扭转待弯曲段2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16所示,待加工的换热器还包括翅片40,翅片40设置在第一管11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换热管20的第一段21之间以及在第一管20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换热管20的第二段22之间,在第一管11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换热管20的待弯曲段 24之间没有翅片。换言之,在无翅片区对换热管进行扭转和折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换热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待加工的换热器,所述待加工的换热器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和多个换热管,多个所述换热管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并列布置,所述换热管分别与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连接以连通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换热管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大体为矩形,所述换热管包括在其厚度方向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换热管还包括在其宽度方向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换热管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换热管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在所述换热管的横截面上的投影围成所述换热管在横截面上的外周轮廓,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段、待弯曲段和第二段,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待弯曲段相连,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连通,所述换热管的第二段的一端与所述待弯曲段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连通;
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扭转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以使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的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
将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相对于所述待弯曲段进行折弯,以使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在其长度方向上发生弯曲,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夹角减小到预定角度;
沿与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扭转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将所述待弯曲段推移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大于等于0.1倍所述换热管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将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相对于所述待弯曲段进行折弯包括以下分步骤:
S1:将多个所述换热管的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相对其待弯曲段进行折弯,且将所述第一段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段的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折弯至预设角度A1;
S2:继续将多个所述换热管的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相对其待弯曲段进行折弯,且将所述第一段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段的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折弯至目标角度A2,A2≥0°,且A2小于A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沿与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扭转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将所述待弯曲段推移预定距离在S1步骤之后,在S2步骤之前进行;或者步骤沿与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扭转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将所述待弯曲段推移预定距离与S2步骤同步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沿与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扭转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依次推移多个所述待弯曲段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同时推移多个所述待弯曲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推移的所述预定距离小于所述换热管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依次扭转所述多个所述待弯曲段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同时扭转多个所述待弯曲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扭转拨片或者滚轮沿第一管长度方向依次与所述待弯曲段的第一侧面接触,以使所述待弯曲段相对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发生扭转。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工的换热器还包括翅片,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换热管的第二段之间,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换热管的待弯曲段之间没有翅片。
9.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并列布置;
多个换热管,所述多个换热管间隔布置,所述换热管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大体为矩形,所述换热管包括在其厚度方向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换热管还包括在其宽度方向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换热管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换热管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换热管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包括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在所述换热管的横截面上的投影,所述换热管的第一侧面和所述换热管的第三侧面通过第一侧边相连,所述换热管的第二侧面与所述换热管的第四侧面通过第二侧边相连,所述换热管的第二侧面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三侧面通过第三侧边相连,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弯曲段,所述换热管的弯曲段的一端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相连,所述换热管的弯曲段的另一端和所述换热管的第二段之间,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相连,所述换热管的第二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相连,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
在与所述第一段的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平行的第一平面内,所述弯曲段的第二侧边的投影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的第二侧边的投影线相连,所述弯曲段的第二侧边的投影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的第一侧边的延长线之间的距离为L,多个所述换热管的L满足:1.1×Tw≤L≤3×Tw,其中Tw为换热管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段包括扭转部和弧长部,一个所述弯曲段和在其弧长部厚度方向上相邻的另一个弯曲段在所述弧长部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相对。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换热管的弯曲段之间具有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段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第二管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翅片,所述翅片设置于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段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管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第二段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段的第一侧边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的投影线与所述第一段的第一侧边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夹角α大于10度且小于60度。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由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法获得。
CN202010481352.9A 2020-05-31 2020-05-31 换热器及其加工方法 Pending CN1137321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1352.9A CN113732198A (zh) 2020-05-31 2020-05-31 换热器及其加工方法
MX2022015110A MX2022015110A (es) 2020-05-31 2021-05-28 Intercambiador de calor y método de procesamiento para el mismo.
PCT/CN2021/096833 WO2021244433A1 (zh) 2020-05-31 2021-05-28 换热器及其加工方法
US17/928,752 US20230332844A1 (en) 2020-05-31 2021-05-28 Heat exchanger and processing method theref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1352.9A CN113732198A (zh) 2020-05-31 2020-05-31 换热器及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2198A true CN113732198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27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1352.9A Pending CN113732198A (zh) 2020-05-31 2020-05-31 换热器及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219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8428A1 (zh) * 2021-04-16 2022-10-20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器加工方法和用于换热器加工的推动装置
US20220396223A1 (en) * 2019-11-07 2022-12-15 Auto-Kabel Management Gmbh Power cable for motor vehicles and a method for bending a power cable for motor vehicl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96223A1 (en) * 2019-11-07 2022-12-15 Auto-Kabel Management Gmbh Power cable for motor vehicles and a method for bending a power cable for motor vehicles
WO2022218428A1 (zh) * 2021-04-16 2022-10-20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器加工方法和用于换热器加工的推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0689B2 (en) Bend relief spacer
US20060201665A1 (en) Heat exchanger tube having strengthening deformations
EP1586844A1 (en) Plate fin for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core
CN113732198A (zh) 换热器及其加工方法
WO2012117440A1 (ja) 熱交換器及びこの熱交換器を備えた冷蔵庫、空気調和機
JP2009063228A (ja) 扁平状伝熱管
CN213120167U (zh) 换热器
JPH10197180A (ja) コルゲート板
EP2599565B1 (en) Bending work method for heat exchanger
US200702404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at tube roll forming and flat tube formed thereby
EP0641615A1 (en) Forming roller for corrugated fin
CN210321335U (zh) 换热器
US20230332844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processing method therefor
US20020074109A1 (en) Turbulator with offset louver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4913371B2 (ja) 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CN218097305U (zh) 换热器
JP3966072B2 (ja) 熱交換器用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
JP5281676B2 (ja) クロス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用アルミニウムフィン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クロス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EP2106520B1 (en) Heat exchanger fin
JPH07265985A (ja) インナーフィンを備えた熱交換管の製造方法
JP2007107755A (ja) 熱交換器、熱交換器用チューブ、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US8408283B2 (en) Heat exchanger fin with ribbed hem
CN215491185U (zh) 用于换热器加工的装置
JP5167930B2 (ja) 熱交換器
CN1781010A (zh) 用于热交换器的侧板、热交换器以及用于制造该热交换器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