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0490A - 食材接触组件、温度感应组件、温度检测系统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食材接触组件、温度感应组件、温度检测系统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0490A
CN113720490A CN202111011013.5A CN202111011013A CN113720490A CN 113720490 A CN113720490 A CN 113720490A CN 202111011013 A CN202111011013 A CN 202111011013A CN 113720490 A CN113720490 A CN 113720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temperature
food material
frequency
pas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10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海波
彭淑方
孙裕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10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04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0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04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36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e.g. magnets, co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4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食材接触组件、温度感应组件、温度检测系统和烹饪器具,其中,食材接触组件用于至少部分接触食材,食材接触组件包括:接触部,接触部包括容纳部,接触部能够至少部分与食材接触;检测部,检测部位于容纳部内,检测部包括无源振荡回路,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无源振荡回路能够接收外部变频电磁信号,并与外部变频电磁信号的发射电路形成电磁共振。本发明提出的食材接触组件,基于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可以以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来确定食材的温度,提升对食材温度检测的准确性,无需设置外接的线材,食材接触组件也无需设置电源。

Description

食材接触组件、温度感应组件、温度检测系统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食材接触组件、一种温度感应组件、一种温度检测系统、一种烹饪器具、一种温度检测方法、一种温度检测装置、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烹饪器具常用的检测食物温度的方式通常为以下三种方式。
一、红外测温方式,容易出现烹饪器具内部发热管红外线的干扰,造成测温不准确。测试的食材或者环境温度,不能测试到食材内部中心的温度,从而难以判断食材内部的成熟程度。
二、有线温度探针,可以通过有线的方式将探针插入到食材内部,检测食材内部的温度,但是操作麻烦,插入探针后食材需要固定不动,不能做旋转或者翻动,探头线材在高温环境中容易产生有害物质。探测金属探针因为在微波炉等烹饪器具中容易出现打火问题。
三、无线温度探针,通过内置电池、低功耗处理器、温度传感器、蓝牙等无线通信模块的方式检测、传输温度信号。由于设备中有电池、集成电路等器件,耐温性较差,在高温环境下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食材接触组件。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温度感应组件。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温度检测系统。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温度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温度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出了一种温度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食材接触组件,食材接触组件用于至少部分接触食材,食材接触组件包括:接触部,接触部包括容纳部,接触部能够至少部分与食材接触;检测部,检测部位于容纳部内,检测部包括无源振荡回路,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无源振荡回路能够接收外部变频电磁信号,并与外部变频电磁信号的发射电路形成电磁共振。
本发明提出的食材接触组件可以与食材相接触,其包括接触部和检测部,其中,接触部的内部形成容纳部,检测部位于容纳部内,检测部包括无源振荡回路,在无源振荡回路接收到外部变频电磁信号时,会发生振荡,并且,当外部变频电磁信号的频率和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相同时,外部变频电磁信号的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会发生电磁共振。
而在变频电磁信号的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会发生电磁共振的情况下,发射电路会通过变频电磁信号向无源振荡回路充电,因此,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会在发生电磁共振时产生一个变化,从而可以根据对发射电路的检测判断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是否发生电磁共振,若发生电磁共振则此时的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和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相等,且等于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
并且,基于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即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可以以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来确定食材的温度。
具体地,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无源振荡回路和发射电路发生电磁共振时的振荡频率也是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即食材的每一个温度对应一个无源振荡回路和发射电路发生电磁共振时的振荡频率,如上,可以根据无源振荡回路和发射电路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的正当频率确定食材的温度。
而这样的温度检测方式,其一,食材接触组件可以直接接触到食材,或者放置在食材的内部,从而提升对食材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可以充分反映食材的情况。其二,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是通过变频电磁信号达到的电磁共振效果,因此,无需设置外接的线材,降低了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对食材的束缚,进而可以对食材进行翻转或旋转等烹饪方式。其三,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发生电磁共振的现象,无源振荡回路并不需要电源,因此,食材接触组件也无需设置电源,进而提升了食材接触组件的安全性,无源振荡回路的耐温性较高,提升食材接触组件在高温下应用的稳定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食材接触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无源振荡回路包括:第一线圈;电容,第一线圈和电容相连接,形成回路,其中,第一线圈的电感值和/或电容的电容值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
在该技术方案中,无源振荡回路包括第一线圈和电路,进而利用第一线圈和电容形成一个振荡回路,具体地,第一线圈具有两端,电容具有两极,第一线圈的两端分别与电容的两极相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振荡回路,并且,此无源振荡回路的频率与电容的电容值和第一线圈的电感值相关,因此,基于第一线圈的电感值和/或电容的电容值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可以以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来确定食材的温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接触部包覆在检测部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测部嵌入到接触部的内部,从而整个食材接触组件形成一个整体,降低位于接触部内部的检测部发生晃动等现象,检测部的晃动等现象,可能导致检测部损坏,因此,采用检测部嵌入到接触部的内部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食材接触组件可靠性,提升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温度感应组件,用于与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食材接触组件配合使用,温度感应组件包括:发射电路,用于发射变频电磁信号,并能够与接收变频电磁信号的食材接触组件的无源振荡回路形成电磁共振;检测电路,与发射电路电连接,用于检测发射电路所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变化,基于变化量大于阈值,确定发射电路与无源振荡回路形成电磁共振的共振频率,根据共振频率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本发明提出的温度感应组件可以与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食材接触组件配合使用,其包括发射电路和检测电路,其中,发射电路能够发射变频电磁信号,检测电路能够检测发射电路所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而食材接触组件可以接收发射电路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并在发射电路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和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相同时,发射电路和接收变频电磁信号的无源振荡回路会发生电磁共振。
而在发射电路和接收变频电磁信号的无源振荡回路会发生电磁共振的情况下,发射电路会通过变频电磁信号向无源振荡回路充电,因此,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会在发生电磁共振时产生一个变化,从而可以根据对发射电路的检测判断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是否发生电磁共振,若发生电磁共振则此时的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和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相等,且等于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
并且,基于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即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可以以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来确定食材的温度。
具体地,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无源振荡回路和发射电路发生电磁共振时的振荡频率也是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即食材的每一个温度对应一个无源振荡回路和发射电路发生电磁共振时的振荡频率,如上,可以根据无源振荡回路和发射电路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的正当频率确定食材的温度。
而这样的温度检测方式,其一,食材接触组件可以直接接触到食材,或者放置在食材的内部,从而提升对食材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可以充分反映食材的情况。其二,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是通过变频电磁信号达到的电磁共振效果,因此,无需设置外接的线材,降低了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对食材的束缚,进而可以对食材进行翻转或旋转等烹饪方式。其三,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发生电磁共振的现象,无源振荡回路并不需要电源,因此,食材接触组件也无需设置电源,进而提升了食材接触组件的安全性,无源振荡回路的耐温性较高,提升食材接触组件在高温下应用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射电路包括:第二线圈;供电电路,与第二线圈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射电路包括第二线圈和供电电路,供电电路可以调节发射电路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从而达到发射电路和接收变频电磁信号的无源振荡回路发生电磁共振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射电路还包括:功率放大电路,连接在第二线圈和供电电路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功率放大电路可以放大供电电路的信号,从而提升发射电路发出的变频,从而增加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并且,便于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温度检测系统,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食材接触组件;以及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感应组件。
本发明提出的温度检测系统,因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食材接触组件;以及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感应组件,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食材接触组件;以及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感应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主体;以及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检测系统,温度检测系统中的温度感应组件安装于主体;或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感应组件,温度感应组件安装于主体。
本发明提出的烹饪器具,因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检测系统;或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感应组件,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检测系统;或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感应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主体包括:烹饪腔,烹饪腔的腔壁设置有开口,温度感应组件的发射电路位于开口处,并朝向烹饪腔的内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主体设置有烹饪腔,温度感应组件的设置位置具有开口,使得温度感应组件的发射电路可以朝向烹饪腔的内部,进而利用温度感应组件和食材接触组件进行温度的检测时,变频电磁信号可以无遮挡的传递,降低变频电磁信号的衰减,从而使得温度感应组件所感应的温度更加的准确,提升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电路,设于主体,温度感应组件的检测电路集成在控制电路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可以控制烹饪器具的烹饪工作,温度感应组件的检测电路集成在控制电路中,从而可以使得烹饪器具的结构简化,利于线路的集中,方便对线路进行保护,并且,无需制造两套电路,降低物料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温度检测方法,用于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检测系统或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烹饪器具,温度检测方法包括:控制发射电路发射变频电磁信号,调节并获取发射电路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根据信号特征,确定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的共振频率;根据共振频率,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本发明提出的温度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检测系统或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烹饪器具,其利用温度感应组件的发射电路发射变频电磁信号,利用食材接触组件的无源振荡回路接收变频电磁信号,当发射电路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频率和接收变频电磁信号的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相同时,外部变频电磁信号的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会发生电磁共振。
具体地,先控制发射电路发射变频电磁信号,在调节发射电路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由于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会随着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电磁共振时的频率是不同的,因此,需要调整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从而需要在检测温度时,调节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从而使得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电路发生电磁共振。
同时,获取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以根据信号特征,判断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是否发生共振频率,只有在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发生电磁共振的情况下,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才和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相同。
因此,在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和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相同时,可以根据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推断出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其中,基于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可以以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来确定食材的温度。
具体地,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无源振荡回路和发射电路发生电磁共振时的振荡频率也是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即食材的每一个温度对应一个无源振荡回路和发射电路发生电磁共振时的振荡频率,如上,可以根据无源振荡回路和发射电路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的正当频率确定食材的温度。
而这样的温度检测方式,其一,食材接触组件可以直接接触到食材,或者放置在食材的内部,从而提升对食材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可以充分反映食材的情况。其二,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是通过变频电磁信号达到的电磁共振效果,因此,无需设置外接的线材,降低了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对食材的束缚,进而可以对食材进行翻转或旋转等烹饪方式。其三,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发生电磁共振的现象,无源振荡回路并不需要电源,因此,食材接触组件也无需设置电源,进而提升了食材接触组件的安全性,无源振荡回路的耐温性较高,提升食材接触组件在高温下应用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根据信号特征,确定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的共振频率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信号特征的变化量是否大于阈值;基于信号特征的变化量大于阈值的情况,记录当前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作为共振频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信号特征,确定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的共振频率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获取到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变化量是否大于阈值,在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变化量大于阈值时,记录下当前状态下的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将其作为共振频率。
具体地,在发射变频电磁信号的发射电路和接收变频电磁信号的无源振荡回路会发生电磁共振的情况下,发射电路会通过变频电磁信号向无源振荡回路充电,因此,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会在发生电磁共振时产生一个变化,而这个变化会使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在发生电磁共振时出现一个明显的变化,从而可以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变化,判断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是否发生电磁共振,若发生电磁共振则此时的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和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相等,且等于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并且,基于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即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可以以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来确定食材的温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控制发射电路发射变频电磁信号,调节并获取发射电路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建立无源振荡回路的共振频率和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的对应关系。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先建立无源振荡回路的共振频率和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的对应关系,即预先将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和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到的食材的温度一一对应的建立对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直接得到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到的食材的温度,进而可以在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电路发生电磁共振时,通过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到的食材的温度。以上通过预先建立温度和振荡频率的对应关系,可以在之后对温度检测的过程中,准确地得到食材的温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根据共振频率,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共振频率和对应关系,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共振频率,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共振频率和对应关系,以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发生电磁共振时的共振频率,即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为基础,在对应关系中查找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本发明提出了温度检测装置,用于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检测系统或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烹饪器具,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发射电路发射变频电磁信号,调节并获取发射电路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共振频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信号特征,确定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的共振频率;温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共振频率,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本发明提出的温度检测装置,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检测系统或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烹饪器具,其利用温度感应组件的发射电路发射变频电磁信号,利用食材接触组件的无源振荡回路接收变频电磁信号,当发射电路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频率和接收变频电磁信号的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相同时,外部变频电磁信号的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会发生电磁共振。
具体地,先控制发射电路发射变频电磁信号,在调节发射电路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由于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会随着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电磁共振时的频率是不同的,因此,需要调整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从而需要在检测温度时,调节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从而使得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电路发生电磁共振。
同时,获取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以根据信号特征,判断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是否发生共振频率,只有在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发生电磁共振的情况下,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才和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相同。
因此,在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和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相同时,可以根据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推断出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其中,基于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可以以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来确定食材的温度。
具体地,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无源振荡回路和发射电路发生电磁共振时的振荡频率也是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即食材的每一个温度对应一个无源振荡回路和发射电路发生电磁共振时的振荡频率,如上,可以根据无源振荡回路和发射电路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的正当频率确定食材的温度。
而这样的温度检测方式,其一,食材接触组件可以直接接触到食材,或者放置在食材的内部,从而提升对食材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可以充分反映食材的情况。其二,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是通过变频电磁信号达到的电磁共振效果,因此,无需设置外接的线材,降低了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对食材的束缚,进而可以对食材进行翻转或旋转等烹饪方式。其三,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发生电磁共振的现象,无源振荡回路并不需要电源,因此,食材接触组件也无需设置电源,进而提升了食材接触组件的安全性,无源振荡回路的耐温性较高,提升食材接触组件在高温下应用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判断信号特征的变化量是否大于阈值;基于信号特征的变化量大于阈值的情况,记录当前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作为共振频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判断获取到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变化量是否大于阈值,在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变化量大于阈值时,记录下当前状态下的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将其作为共振频率。
具体地,在发射变频电磁信号的发射电路和接收变频电磁信号的无源振荡回路会发生电磁共振的情况下,发射电路会通过变频电磁信号向无源振荡回路充电,因此,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会在发生电磁共振时产生一个变化,而这个变化会使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在发生电磁共振时出现一个明显的变化,从而可以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变化,判断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是否发生电磁共振,若发生电磁共振则此时的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和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相等,且等于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并且,基于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即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可以以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来确定食材的温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创建模块,建立无源振荡回路的共振频率和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的对应关系。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先利用创建模块建立无源振荡回路的共振频率和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的对应关系,即预先将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和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到的食材的温度一一对应的建立对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直接得到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到的食材的温度,进而可以在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电路发生电磁共振时,通过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到的食材的温度。以上通过预先建立温度和振荡频率的对应关系,可以在之后对温度检测的过程中,准确地得到食材的温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温度确定模块具体还用于:根据共振频率和对应关系,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温度确定模块具体还用于根据共振频率,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共振频率和对应关系,以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发生电磁共振时的共振频率,即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为基础,在对应关系中查找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和处理器,执行存储或指令时,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温度检测装置,因包括存储有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步骤的程序或指令的存储器,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检测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检测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设备,因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检测装置,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检测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可读存储介质,因存储有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步骤的程序或指令的存储器,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温度检测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食材接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感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食材接触组件,110接触部,120无源振荡回路,122第一线圈,124电容,200温度感应组件,220发射电路,222第二线圈,224供电电路,230壳体,300温度检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食材接触组件100、温度感应组件200、温度检测系统300、烹饪器具、温度检测方法、温度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材接触组件100,食材接触组件100和食材接触,具体地,可以是部分食材接触组件100与食材相接触,或者是全部食材接触组件100与食材相接触,例如:将食材接触组件100全部插入食材,或者部分插入食材,或者将食材接触组件100埋入食材中,或者将食材接触组件100放置在食材上,或者将食材接触组件100压在食材下等等。进而使得食材接触组件100可以与食材发生热传递,进而使得食材接触组件100与食材的温度相同,或大致相同,进而可以得到食材的温度。
具体地,食材接触组件100包括:接触部110和检测部,接触部110的内部形成容纳部,检测部位于容纳部内部,从而通过接触部110可以保护检测部,避免检测部直接与食材接触而被油污,检测部包括无源振荡回路120,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受温度影响,具体地,在烹饪食材的温度范围内,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和食材的温度为一一对应的状态,并且,无源振荡回路120在接收到与自身固有的振荡频率相同频率的外部变频电磁信号时,会与发射外部变频电磁信号的发射电路220形成电磁共振的现象。其中,接触部110可以是由陶瓷壳体230或金属壳体230等耐高温、耐腐蚀且易清洁的材料制成。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食材接触组件100可以与食材相接触,其包括接触部110和检测部,其中,接触部110的内部形成容纳部,检测部位于容纳部内,检测部包括无源振荡回路120,在无源振荡回路120接收到外部变频电磁信号时,会发生振荡,并且,当外部变频电磁信号的频率和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相同时,外部变频电磁信号的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回路120会发生电磁共振。
而在变频电磁信号的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回路120会发生电磁共振的情况下,发射电路220会通过变频电磁信号向无源振荡回路120充电,因此,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会在发生电磁共振时产生一个变化,从而可以根据对发射电路220的检测判断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回路120是否发生电磁共振,若发生电磁共振则此时的发射电路220的振荡频率和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相等,且等于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
并且,基于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即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可以以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220的振荡频率,来确定食材的温度。
具体地,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无源振荡回路120和发射电路220发生电磁共振时的振荡频率也是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即食材的每一个温度对应一个无源振荡回路120和发射电路220发生电磁共振时的振荡频率,如上,可以根据无源振荡回路120和发射电路220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220的正当频率确定食材的温度。
而这样的温度检测方式,其一,食材接触组件100可以直接接触到食材,或者放置在食材的内部,从而提升对食材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可以充分反映食材的情况。其二,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回路120是通过变频电磁信号达到的电磁共振效果,因此,无需设置外接的线材,降低了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对食材的束缚,进而可以对食材进行翻转或旋转等烹饪方式。其三,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回路120发生电磁共振的现象,无源振荡回路120并不需要电源,因此,食材接触组件100也无需设置电源,进而提升了食材接触组件100的安全性,无源振荡回路120的耐温性较高,提升食材接触组件100在高温下应用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采用水洗等清洁方式。
进一步,接触部110可以是针状、片状、球状或柱状等结构。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无源振荡回路120包括:第一线圈122和电容124,电容124和第一线圈122形成回路,并且,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
在该实施例中,无源振荡回路120包括第一线圈122和电路,进而利用第一线圈122和电容124形成一个振荡回路,具体地,第一线圈122具有两端,电容124具有两极,第一线圈122的两端分别与电容124的两极相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振荡回路,并且,此无源振荡回路120的频率与电容124的电容值和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相关,因此,基于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可以以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220的振荡频率,来确定食材的温度。
具体地,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为
Figure BDA0003238483630000141
其中,f为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L为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C为电容124的电容值,由此公式可以得知,当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L增大时,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f会减小,而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L会增大,因此,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f就会变小,这里排除居里温度的现象,从而实现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和食材的温度一一对应关系。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无源振荡回路120包括:第一线圈122和电容124,电容124和第一线圈122形成回路,并且,电容124的电容值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
在该实施例中,无源振荡回路120包括第一线圈122和电路,进而利用第一线圈122和电容124形成一个振荡回路,具体地,第一线圈122具有两端,电容124具有两极,第一线圈122的两端分别与电容124的两极相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振荡回路,并且,此无源振荡回路120的频率与电容124的电容值和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相关,因此,基于电容124的电容值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可以以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220的振荡频率,来确定食材的温度。
具体地,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为
Figure BDA0003238483630000151
其中,f为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L为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C为电容124的电容值,而
Figure BDA0003238483630000152
其中,ε是电容124两极之间介质的介电常数,S为电容124两极之间的正对面积,d为两极之间的距离,而根据热胀冷缩的远离,在电容124所处环境温度变化,以及,当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L增大时,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f会减小,而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L会增大,因此,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f就会变小,这里排除居里温度的现象。
即食材的温度变化时,两极之间的距离d会增加,电容124两极之间的正对面积S会增加,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L会增大,进而可以根据电容124两极的材质,以及两极之间介质的材质,以及第一线圈122的材质,可以计算得到两极之间的距离d、电容124两极之间的正对面积S和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L,为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f带来的增大或减小的变化。
例如:温度升高后,两极之间的距离d的变化率要大于电容124两极之间的正对面积S的变化率,则随着温度的升高,电容124的电容值C会减小,因此,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C就会变大,从而实现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和食材的温度一一对应关系。
温度升高后,两极之间的距离d的变化率要小于电容124两极之间的正对面积S的变化率,则随着温度的升高,电容124的电容值C会增大,因此,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f就会变小,从而实现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和食材的温度一一对应关系。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无源振荡回路120包括:第一线圈122和电容124,电容124和第一线圈122形成回路,并且,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和电容124的电容值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
在该实施例中,无源振荡回路120包括第一线圈122和电路,进而利用第一线圈122和电容124形成一个振荡回路,具体地,第一线圈122具有两端,电容124具有两极,第一线圈122的两端分别与电容124的两极相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振荡回路,并且,此无源振荡回路120的频率与电容124的电容值和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相关,因此,基于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和电容124的电容值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可以以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220的振荡频率,来确定食材的温度。
具体地,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为
Figure BDA0003238483630000161
其中,f为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L为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C为电容124的电容值,而
Figure BDA0003238483630000162
其中,ε是电容124两极之间介质的介电常数,S为电容124两极之间的正对面积,d为两极之间的距离,而根据热胀冷缩的远离,在电容124所处环境温度变化,即食材的温度变化时,两极之间的距离d会增加,电容124两极之间的正对面积S会增加,进而可以根据电容124两极的材质,以及两极之间介质的材质,可以计算得到两极之间的距离f和电容124两极之间的正对面积S哪个变量为主导。
例如:温度升高后,电容124的电容值C变小,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L变大时,则电容124的电容值C的变化率大于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L的变化率,则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f就会变大,从而实现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和食材的温度一一对应关系。
温度升高后,电容124的电容值C变小,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L变大时,则电容124的电容值C的变化率小于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L的变化率,则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f就会变小,从而实现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和食材的温度一一对应关系。
温度升高后,电容124的电容值C变大,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L变大时,则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f就会变小,从而实现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和食材的温度一一对应关系。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一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检测外嵌入到接触部110内部。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部嵌入到接触部110的内部,从而整个食材接触组件100形成一个整体,降低位于接触部110内部的检测部发生晃动等现象,检测部的晃动等现象,可能导致检测部损坏,因此,采用检测部嵌入到接触部110的内部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食材接触组件100可靠性,提升使用寿命。
具体地,电容124若陶瓷为介质,可以将电容124和第一线圈122通过同一陶瓷包裹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从而食材接触件可以形成一个无风险的部件,提升对检测部的保护,并且更易清洁,不易积灰,提升食品安全性。
当然,电容124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介质,从而将电容124和第一线圈122包裹在一起。
实施例6: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感应组件200,温度感应组件200能够与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食材接触组件100配合,并感应食材接触组件100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具体地,温度感应组件200包括相连接发射电路220和检测电路,发射电路220能够发射变频电磁信号,该变频电磁信号能够被食材接触组件100的无源振荡回路120接收,并且,在变频电磁信号的频率和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相同时,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回路120发生电磁共振。检测电路,能够检测发射电路220所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变化,基于信号特征变化的变化量大于阈值时,则判定无源振荡回路120与发射电路220之间形成电磁共振,此时,根据无源振荡回路120与发射电路220的共振频率,能够得到食材接触组件100所处的环境温度,即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温度感应组件200可以与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食材接触组件100配合使用,其包括发射电路220和检测电路,其中,发射电路220能够发射变频电磁信号,检测电路能够检测发射电路220所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而食材接触组件100可以接收发射电路220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并在发射电路220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和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相同时,发射电路220和接收变频电磁信号的无源振荡回路120会发生电磁共振。
而在发射电路220和接收变频电磁信号的无源振荡回路120会发生电磁共振的情况下,发射电路220会通过变频电磁信号向无源振荡回路120充电,因此,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会在发生电磁共振时产生一个变化,从而可以根据对发射电路220的检测判断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回路120是否发生电磁共振,若发生电磁共振则此时的发射电路220的振荡频率和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相等,且等于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
并且,基于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即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可以以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220的振荡频率,来确定食材的温度。
具体地,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无源振荡回路120和发射电路220发生电磁共振时的振荡频率也是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即食材的每一个温度对应一个无源振荡回路120和发射电路220发生电磁共振时的振荡频率,如上,可以根据无源振荡回路120和发射电路220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220的正当频率确定食材的温度。
而这样的温度检测方式,其一,食材接触组件100可以直接接触到食材,或者放置在食材的内部,从而提升对食材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可以充分反映食材的情况。其二,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回路120是通过变频电磁信号达到的电磁共振效果,因此,无需设置外接的线材,降低了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对食材的束缚,进而可以对食材进行翻转或旋转等烹饪方式。其三,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回路120发生电磁共振的现象,无源振荡回路120并不需要电源,因此,食材接触组件100也无需设置电源,进而提升了食材接触组件100的安全性,无源振荡回路120的耐温性较高,提升食材接触组件100在高温下应用的稳定性。
具体地,温度感应组件200还包括壳体230,发射电路220和检测电路都设置在壳体230内,或者发射电路220和检测电路直接安装在烹饪器具中。
具体地,检测电路可以检测以下至少一者,变频电磁信号的频率、变频电磁信号的功率、变频电磁信号的幅度和变频电磁信号的相位特征等。
其中,变频电磁信号的频率、变频电磁信号的功率、变频电磁信号的幅度和变频电磁信号的相位特征的具体变化量与无源振荡回路120中的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和电容124的电容值相关,因此,具体的变化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实验法或计算法得到。
实施例7: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射电路220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线圈222和供电电路224。
在该实施例中,发射电路220包括第二线圈222和供电电路224,供电电路224可以调节发射电路220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从而达到发射电路220和接收变频电磁信号的无源振荡回路120发生电磁共振的目的。
具体地,供电电路224可以具有独立的电源,或外接电源,或者接入到烹饪器具的供电电路224中。
实施例8:
在实施例6或实施例7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射电路220还包括:连接在第二线圈222和供电电路224之间的功率放大电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功率放大电路可以放大供电电路224的信号,从而提升发射电路220发出的变频,从而增加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并且,便于检测。
实施例9: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检测系统300,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食材接触组件100;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感应组件200。
本发明提供的温度检测系统300,因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食材接触组件100;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感应组件200,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食材接触组件100;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感应组件2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其中,温度感应组件200可以安装有电源,或并入烹饪器具的电源。
实施例1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主体;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系统300,温度检测系统300中的温度感应组件200安装于主体;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感应组件200,温度感应组件200安装于主体。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因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系统300;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感应组件200,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系统300;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感应组件2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具体地,烹饪器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微波发生装置、蒸汽发生装置和烘烤加热装置。
烹饪器具可以根据食材的温度和时间数据,控制烹饪的工作参数,实现自动烹饪。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10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主体包括箱体和门体,箱体和门体围成至少一个烹饪腔,烹饪腔的腔壁上设置有开口,温度感应组件200的发射电路220通过烹饪腔的腔壁上的开口向烹饪腔的内部发射变频电磁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主体包括箱体和门体,箱体和门体围设出烹饪腔,温度感应组件200的设置位置具有开口,使得温度感应组件200的发射电路220可以朝向烹饪腔的内部,进而利用温度感应组件200和食材接触组件100进行温度的检测时,变频电磁信号可以无遮挡的传递,降低变频电磁信号的衰减,从而使得温度感应组件200所感应的温度更加的准确,提升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实施例12:
在实施例10或实施例1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主体上的控制电路,温度感应组件200的检测电路可以采用集成的方式集成在控制电路中。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可以控制烹饪器具的烹饪工作,温度感应组件200的检测电路集成在控制电路中,从而可以使得烹饪器具的结构简化,利于线路的集中,方便对线路进行保护,并且,无需制造两套电路,降低物料成本。
具体地,控制电路为印制电路板。
实施例13:
图4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402:控制发射电路发射变频电磁信号,调节并获取发射电路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
步骤404:根据信号特征,确定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的共振频率;
步骤406:根据共振频率,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本发明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供的温度检测系统300或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供的烹饪器具,其利用温度感应组件200的发射电路220发射变频电磁信号,利用食材接触组件100的无源振荡回路120接收变频电磁信号,当发射电路220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频率和接收变频电磁信号的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相同时,外部变频电磁信号的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回路120会发生电磁共振。
具体地,先控制发射电路220发射变频电磁信号,在调节发射电路220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由于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会随着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电磁共振时的频率是不同的,因此,需要调整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从而需要在检测温度时,调节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从而使得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电路发生电磁共振。
同时,获取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以根据信号特征,判断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回路120是否发生共振频率,只有在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回路120发生电磁共振的情况下,发射电路220的振荡频率才和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相同。
因此,在发射电路220的振荡频率和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相同时,可以根据发射电路220的振荡频率推断出食材接触组件100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其中,基于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可以以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220的振荡频率,来确定食材的温度。
具体地,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无源振荡回路120和发射电路220发生电磁共振时的振荡频率也是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即食材的每一个温度对应一个无源振荡回路120和发射电路220发生电磁共振时的振荡频率,如上,可以根据无源振荡回路120和发射电路220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220的正当频率确定食材的温度。
而这样的温度检测方式,其一,食材接触组件100可以直接接触到食材,或者放置在食材的内部,从而提升对食材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可以充分反映食材的情况。其二,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回路120是通过变频电磁信号达到的电磁共振效果,因此,无需设置外接的线材,降低了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对食材的束缚,进而可以对食材进行翻转或旋转等烹饪方式。其三,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回路120发生电磁共振的现象,无源振荡回路120并不需要电源,因此,食材接触组件100也无需设置电源,进而提升了食材接触组件100的安全性,无源振荡回路120的耐温性较高,提升食材接触组件100在高温下应用的稳定性。
实施例14:
图5示出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502:控制发射电路发射变频电磁信号,调节并获取发射电路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
步骤504:判断信号特征的变化量是否大于阈值;在判断结果为否时,重复执行步骤504;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506;
步骤506:记录当前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作为共振频率;
步骤508:根据共振频率,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根据信号特征,确定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共振频率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获取到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变化量是否大于阈值,在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变化量大于阈值时,记录下当前状态下的发射电路220的振荡频率,将其作为共振频率。
具体地,在发射变频电磁信号的发射电路220和接收变频电磁信号的无源振荡回路120会发生电磁共振的情况下,发射电路220会通过变频电磁信号向无源振荡回路120充电,因此,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会在发生电磁共振时产生一个变化,而这个变化会使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在发生电磁共振时出现一个明显的变化,从而可以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变化,判断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回路120是否发生电磁共振,若发生电磁共振则此时的发射电路220的振荡频率和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相等,且等于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并且,基于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即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可以以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220的振荡频率,来确定食材的温度。
进一步地,信号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者,变频电磁信号的频率、变频电磁信号的功率、变频电磁信号的幅度和变频电磁信号的相位特征等。
其中,变频电磁信号的频率、变频电磁信号的功率、变频电磁信号的幅度和变频电磁信号的相位特征的具体变化量与无源振荡回路120中的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和电容124的电容值相关,因此,具体的变化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实验法或计算法得到。
实施例15:
图6示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602:建立无源振荡回路的共振频率和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的对应关系;
步骤604:控制发射电路发射变频电磁信号,调节并获取发射电路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
步骤606:判断信号特征的变化量是否大于阈值;在判断结果为否时,重复执行步骤606;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608;
步骤608:记录当前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作为共振频率;
步骤610:根据共振频率和对应关系,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在实施例13或实施例14的基础上,根据共振频率,确定食材接触组件100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共振频率和对应关系,以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回路120发生电磁共振时的共振频率,即发射电路220的振荡频率为基础,在对应关系中查找食材接触组件100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食材接触组件100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具体地,该对应关系可以以列表的方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或服务器中。
或者对应关系可以以温度-频率曲线的方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或服务器中。
实施例16:
本发明提供了温度检测装置,用于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系统300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发射电路发射变频电磁信号,调节并获取发射电路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共振频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信号特征,确定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的共振频率;温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共振频率,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本发明提供的温度检测装置,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供的温度检测系统300或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供的烹饪器具,其利用温度感应组件的发射电路发射变频电磁信号,利用食材接触组件的无源振荡回路接收变频电磁信号,当发射电路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频率和接收变频电磁信号的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相同时,外部变频电磁信号的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会发生电磁共振。
具体地,先控制发射电路发射变频电磁信号,在调节发射电路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由于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会随着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电磁共振时的频率是不同的,因此,需要调整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从而需要在检测温度时,调节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从而使得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电路发生电磁共振。
同时,获取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以根据信号特征,判断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是否发生共振频率,只有在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发生电磁共振的情况下,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才和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相同。
因此,在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和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相同时,可以根据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推断出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其中,基于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可以以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来确定食材的温度。
具体地,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无源振荡回路和发射电路发生电磁共振时的振荡频率也是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即食材的每一个温度对应一个无源振荡回路和发射电路发生电磁共振时的振荡频率,如上,可以根据无源振荡回路和发射电路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的正当频率确定食材的温度。
而这样的温度检测方式,其一,食材接触组件可以直接接触到食材,或者放置在食材的内部,从而提升对食材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可以充分反映食材的情况。其二,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是通过变频电磁信号达到的电磁共振效果,因此,无需设置外接的线材,降低了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对食材的束缚,进而可以对食材进行翻转或旋转等烹饪方式。其三,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发生电磁共振的现象,无源振荡回路并不需要电源,因此,食材接触组件也无需设置电源,进而提升了食材接触组件的安全性,无源振荡回路的耐温性较高,提升食材接触组件在高温下应用的稳定性。
实施例17:
在实施例16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判断信号特征的变化量是否大于阈值;基于信号特征的变化量大于阈值的情况,记录当前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作为共振频率。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判断获取到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变化量是否大于阈值,在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变化量大于阈值时,记录下当前状态下的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将其作为共振频率。
具体地,在发射变频电磁信号的发射电路和接收变频电磁信号的无源振荡回路会发生电磁共振的情况下,发射电路会通过变频电磁信号向无源振荡回路充电,因此,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会在发生电磁共振时产生一个变化,而这个变化会使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在发生电磁共振时出现一个明显的变化,从而可以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变化,判断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是否发生电磁共振,若发生电磁共振则此时的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和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相等,且等于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并且,基于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能够随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即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随着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可以以发生电磁共振时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来确定食材的温度。
进一步地,信号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者,变频电磁信号的频率、变频电磁信号的功率、变频电磁信号的幅度和变频电磁信号的相位特征等。
其中,变频电磁信号的频率、变频电磁信号的功率、变频电磁信号的幅度和变频电磁信号的相位特征的具体变化量与无源振荡回路中的第一线圈的电感值和电容的电容值相关,因此,具体的变化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实验法或计算法得到。
实施例18:
在实施例16或实施例17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创建模块,建立无源振荡回路的共振频率和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的对应关系;温度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共振频率和对应关系,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预先利用创建模块建立无源振荡回路的共振频率和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的对应关系,即预先将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和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到的食材的温度一一对应的建立对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无源振荡回路的固有的振荡频率直接得到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到的食材的温度,进而可以在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电路发生电磁共振时,通过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到的食材的温度。以上通过预先建立温度和振荡频率的对应关系,可以在之后对温度检测的过程中,准确地得到食材的温度。
温度确定模块具体还用于根据共振频率,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共振频率和对应关系,以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发生电磁共振时的共振频率,即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为基础,在对应关系中查找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具体地,该对应关系可以以列表的方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或服务器中。
或者对应关系可以以温度-频率曲线的方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或服务器中。
实施例1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和处理器,执行存储或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温度检测装置,因包括存储有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步骤的程序或指令的存储器,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实施例2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因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装置,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实施例2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因存储有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步骤的程序或指令的存储器,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实施例2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具体包括食材接触组件100,食材接触组件100内嵌入无源振荡回路120,具体地,LC振荡回路(电感、电容124闭合线圈),由于电容124的电容值C受到电容124的两极之间距离d、极间材质的介电常数ε和电容124的两极之间的正对面积S的影响。当食材接触组件100温度发生变化时,电容124的两极之间距离d、电容124的两极之间的正对面积S发生变化,造成电容124的电容值C的变化。电容124的电容值C的变化,引起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的变化。发射电路220通过第二线圈222发送变频电磁信号,食材接触组件100内部的无源振荡回路120接收变频电磁信号。调整第二线圈222的变频电磁信号的频率,使发射电路220和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一致,产生电磁共振。记录产生电磁共振时的变频电磁信号的振荡频率(也即是食材接触组件100内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后称为共振频率),通过预置的共振频率-温度之间对应关系曲线,得出当前食材接触组件100的温度,也就是,食材接触组件100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整个食材接触组件100为无源器件,可以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无电池、无电路可以水洗。并且可以插入到食材的内部。
根据电容124器的电容值
Figure BDA0003238483630000281
ε是电容124两级之间介质介电常数,S为电容124两极之间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124两极之间的距离。可知当上式中S、d出现变化时,电容124的电容值C也会发生改变。电容124和电感组成的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为
Figure BDA0003238483630000282
L为第一线圈122的电感值,C为电容124的电容值。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f随着L和C的变化而变化。在食材接触组件100中嵌入第一线圈122和电容124,当食材接触组件100发生温度变化时,L和C的值会产生变化,探针中嵌入的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f也会改变。预置食材接触组件100的温度与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f的关系曲线,只要探测出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f就可以得知食材接触组件100的温度。
利用电磁共振原理,可以非接触的检测食材接触组件100中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f。实现方法是,温度感应组件200通过第二线圈222发射变频电磁信号,通过空间传播,激励位于食材接触组件100中的无源振荡回路120。同时检测第二线圈222中变频电磁信号中的信号特征的变化,当变化量大于阈值时,即认为的当前的变频电磁信号的振荡频率等于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固有的振荡频率,也可称作谐振频率。查询预置的食材接触组件100的温度和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的关系曲线,即可得知食材接触组件100的当前温度信息。
上述食材接触组件100,可以为温度探头,温度传感器。
食材接触组件100中的无源振荡回路120,可以是独立的LC器件,通过导线连接成的回路,也可以食材接触组件100的接触部110作为第一线圈122和电容124的绝缘介质,实现一体化,减少食材接触组件100与无源振荡回路120之间的温差,提高精度。
温度感应组件200包括信号生成电路,可以控制变频电磁信号的频率,包括功率放大电路、信号特征的检测电路,可以检测变频电磁信号的频率、功率、幅度、相位特征。
温度感应组件200中发射电路220,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通过空间传播,激励食材接触组件100中的第一线圈122产生振荡信号。
温度的改变造成食材接触组件100中无源振荡回路120的参数改变,具体地,电容值和/或电感值的变化引起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的变化,检测到无源振荡回路120的振荡频率,通过预置的振荡频率-温度的关系曲线,得知检测振荡频率即可得知当前食材接触组件100的温度。实现无源的食材接触组件100的测温功能,且食材接触组件100无电池、无电路、耐高温特性。
实施例23:
图7示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702:将食材接触组件插入到食材中后,发射电路通过第二线圈发射;
步骤704:发射电路通过第二线圈发射扫频的变频电磁信号,并监测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变化;
步骤706:当信号特征的变化量大于阈值,确定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产生电磁共振,振动频率为f;
步骤708:根据温度-振荡频率的关系曲线,计算当前振动频率时,食材接触组件的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预先将食材接触组件100插入食材中,其中,食材接触组件100包括无源振荡回路120。
烹饪器具包括温度感应组件200,第二线圈222处设置开口以便变频电磁信号不被屏蔽,第二线圈222朝向烹饪器具的烹饪腔中心区域。
信号生成电路生成扫频的变频电磁信号并监测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变化。
当信号特征的变化量超过阈值,则认为当前的频率下,第二线圈222与无源振荡回路120产生电磁共振。
根据预置的温度-振荡频率的关系曲线,可得电磁共振时,振荡频率所对应的食材接触组件100的温度。
烹饪器具可以根据食材的温度和时间数据,控制烹饪的工作参数,实现自动烹饪。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食材接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材接触组件用于至少部分接触食材,所述食材接触组件包括:
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包括容纳部,所述接触部能够至少部分与所述食材接触;
检测部,所述检测部位于所述容纳部内,所述检测部包括无源振荡回路,所述无源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能够随所述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所述无源振荡回路能够接收外部变频电磁信号,并与所述外部变频电磁信号的发射电路形成电磁共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接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振荡回路包括:
第一线圈;
电容,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电容相连接,形成回路,
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的电感值和/或所述电容的电容值随着所述食材的温度改变而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材接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包覆在所述检测部外。
4.一种温度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与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食材接触组件配合使用,所述温度感应组件包括:
发射电路,用于发射变频电磁信号,并能够与接收所述变频电磁信号的所述食材接触组件的无源振荡回路形成电磁共振;
检测电路,与所述发射电路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发射电路所发射的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变化,基于变化量大于阈值,确定所述发射电路与所述无源振荡回路形成电磁共振的共振频率,根据所述共振频率确定所述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度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电路包括:
第二线圈;
供电电路,与所述第二线圈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电路还包括:
功率放大电路,连接在第二线圈和所述供电电路之间。
7.一种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食材接触组件;以及
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感应组件。
8.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以及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检测系统,所述温度检测系统中的温度感应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或
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感应组件,所述温度感应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
烹饪腔,所述烹饪腔的腔壁设置有开口,所述温度感应组件的发射电路位于所述开口处,并朝向所述烹饪腔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电路,设于所述主体,所述温度感应组件的检测电路集成在所述控制电路中。
11.一种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检测系统或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所述温度检测方法包括:
控制发射电路发射变频电磁信号,调节并获取所述发射电路发射的所述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
根据所述信号特征,确定所述发射电路和所述无源振荡回路的共振频率;
根据所述共振频率,确定所述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号特征,确定所述发射电路和无源振荡回路的共振频率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信号特征的变化量是否大于阈值;
基于所述信号特征的变化量大于所述阈值的情况,记录当前所述发射电路的振荡频率,作为所述共振频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发射电路发射变频电磁信号,调节并获取所述发射电路发射的所述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建立所述无源振荡回路的所述共振频率和所述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的对应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共振频率,确定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共振频率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15.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检测系统或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发射电路发射变频电磁信号,调节并获取所述发射电路发射的所述变频电磁信号的信号特征;
共振频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特征,确定所述发射电路和所述无源振荡回路的共振频率;
温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共振频率,确定所述食材接触组件所接触的食材的温度。
16.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和
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或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步骤。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
18.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2111011013.5A 2021-08-31 2021-08-31 食材接触组件、温度感应组件、温度检测系统和烹饪器具 Pending CN1137204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1013.5A CN113720490A (zh) 2021-08-31 2021-08-31 食材接触组件、温度感应组件、温度检测系统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1013.5A CN113720490A (zh) 2021-08-31 2021-08-31 食材接触组件、温度感应组件、温度检测系统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0490A true CN113720490A (zh) 2021-11-30

Family

ID=78679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1013.5A Pending CN113720490A (zh) 2021-08-31 2021-08-31 食材接触组件、温度感应组件、温度检测系统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049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0796A (en) * 1978-08-31 1982-07-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temperature-sensing system inclusive of thermally-responsive oscillator
US20090147824A1 (en) * 2007-12-07 2009-06-11 Wt Systems, Llc Wireless remote passive temperature sensor for monitoring food
CN105190268A (zh) * 2013-05-03 2015-12-23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监测导电体温度的系统
CN106404209A (zh) * 2016-12-08 2017-02-15 佛山市海科云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温方法、装置及使用该测温装置的产品
CN111380627A (zh) * 2018-12-29 2020-07-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器具及其温度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1537099A (zh) * 2020-04-24 2020-08-14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涡流加热及温度检测二合一装置及温度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0796A (en) * 1978-08-31 1982-07-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temperature-sensing system inclusive of thermally-responsive oscillator
US20090147824A1 (en) * 2007-12-07 2009-06-11 Wt Systems, Llc Wireless remote passive temperature sensor for monitoring food
CN105190268A (zh) * 2013-05-03 2015-12-23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监测导电体温度的系统
CN106404209A (zh) * 2016-12-08 2017-02-15 佛山市海科云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温方法、装置及使用该测温装置的产品
CN111380627A (zh) * 2018-12-29 2020-07-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器具及其温度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1537099A (zh) * 2020-04-24 2020-08-14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涡流加热及温度检测二合一装置及温度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24724B1 (en) System and probe for detecting at least one parameter
CN102695948B (zh) 用于对温度进行无线和位置独立测量的系统
CN107926090B (zh) 核心温度探头、微波烹饪装置和系统
JP2008545119A (ja) 燃料タンク内の液体のレベル及び組成を検知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4081170B (zh) 料位测量装置
CA1253933A (en) Heating apparatus with piezoelectric device sensor
CN106404209B (zh) 一种测温方法、装置及使用该测温装置的产品
CN113720490A (zh) 食材接触组件、温度感应组件、温度检测系统和烹饪器具
CN111134525B (zh) 用于烹饪器具开合盖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烹饪器具
US10972110B2 (en)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based proximity sensor
CN216160043U (zh) 温度探针及烤箱组件
CN210774380U (zh) 一种烧烤温度检测系统及传输终端
CN206410800U (zh) 一种测温装置及使用该测温装置的产品
CN211831228U (zh) 一种无线测温的电磁加热器具
JPH0317090B2 (zh)
EP4163610A1 (en) Temperature sensing probe and system
CN217844413U (zh) 一种冰箱
CN210898641U (zh) 传感设备和包括其的电磁设备系统
US7657398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an error in a measurement cycle
RU2808057C1 (ru) Зонд и система измере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ы
CN116868036A (zh) 核心温度传感器和温度监视系统
CN118050085A (zh) 测温装置、烹饪器具和测温方法
CN110333001A (zh) 器具内的温度检测装置
CN117223918A (zh) 电子烟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烟
CN112704378A (zh) 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测温方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