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2765A - 智能无障碍手术床 - Google Patents
智能无障碍手术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12765A CN113712765A CN202110615414.5A CN202110615414A CN113712765A CN 113712765 A CN113712765 A CN 113712765A CN 202110615414 A CN202110615414 A CN 202110615414A CN 113712765 A CN113712765 A CN 1137127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fixed
- groove
- plate
-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25—Lateral movement of patients, e.g. horizontal transfer
- A61G7/103—Transfer boar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A61G13/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25—Lateral movement of patients, e.g. horizontal transfer
- A61G7/1034—Rollers, rails or other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rsing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无障碍手术床,包括病床板,病床板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两个第二安装槽,两个第二安装槽对称分布于第一安装槽两侧,每个第二安装槽侧壁均转动安装有多个导辊,病床板上安装有担架组件;担架组件包括躺板、与躺板侧壁转动连接的支杆、与支杆远离躺板的一端连接的滚轮、与躺板侧壁固定的连接块以及与连接块远离躺板一侧的侧壁固定的横杆,横杆底部与导辊滚动连接。本方案中,当需要将病人从担架组件抬上病床板时,医护人员只需将横杆底部与导辊滚动连接,随后转动支杆,使得支杆水平或滚轮高于躺板上表面,此时,医护人员可轻易将躺板推动至病床板上,降低了触碰病人伤口而加重病情的概率,且减小了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术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诊用智能无障碍手术床。
背景技术
急诊指医院的急诊科,分为紧急救治和抢救,急诊的存在保证了我们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手术床是医生在急诊手术过程中安置病人,让医生更方便提供手术环境最重要的工具。
在公开号为CN10900984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急诊室无障碍躺卧手术床,包括固定床体、床腿和支撑板,所述床腿有四个并呈矩形分布在固定床体底部,在床腿底部设有具有脚刹器的万向轮;所述支撑板位于床腿高度方向中央位置并与四个床腿均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床体由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板组成,在两个长方形板中央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床体,所述转动床体为一长方形板,且转动床体与固定床体通过中转轴转动连接;在转动床体尾端侧面设有两个转动床滚轮;所述转动床体尾端还设有两个脚踏板,两个脚踏板与两个转动床滚轮一一对应并位于转动床滚轮上方,在脚踏板朝向转动床体的一侧开开设有脚槽;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用于驱动转动床体进行转动的转动驱动结构。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被送入急诊科救治的病人通常病情较为严重,大多都是通过担架车运送至手术室内,在医护人员需要将病人从担架车抬上病床的过程中,难免会触碰到病人的伤口并加重病情,且医护人员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将病人从担架车转移至病床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容易触碰病人伤口而加重病情的缺陷,同时降低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本发明提供一种急诊用智能无障碍手术床。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急诊用智能无障碍手术床,包括病床板,所述病床板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两个第二安装槽,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对称分布于第一安装槽两侧,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槽侧壁均转动安装有多个导辊,所述导辊的轴向与第一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病床板上安装有担架组件;所述担架组件包括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的躺板、与躺板侧壁转动连接的支杆、与支杆远离躺板的一端连接的滚轮、与躺板侧壁固定的连接块以及与连接块远离躺板一侧的侧壁固定的横杆,所述横杆设有两个并关于躺板对称设置,且所述横杆底部与导辊滚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送病人时,躺板、支杆、滚轮、连接块以及横杆组装成担架车,以此便于医护人员将病人推动至手术室内。当需要将病人从担架组件抬上病床板时,医护人员只需将横杆底部与导辊滚动连接,随后转动支杆,使得支杆水平或滚轮高于躺板上表面,此时,医护人员只需向前推进横杆,直至躺板底部完全位于第一安装槽内即可,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无需单独抬起病人,降低了触碰病人伤口而加重病情的概率,且降低了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病床板底面固定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支腿,当所述滚轮着地时,所述横杆底部的弧形表面与导辊顶部凹陷处的弧形表面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横杆底部的弧形表面与导辊顶部凹陷处的弧形表面平齐,以此便于医护人员直接将横杆推上导辊,免去了医护人员需将横杆抬动至导辊上的繁琐,进一步降低了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有利于手术工作的快速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杆侧壁固定有与躺板侧壁转动连接的连接杆,所述支杆设有四个并关于躺板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躺板底面开设有底槽,所述躺板两侧的底槽内顶壁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上均安装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套设于连接杆上并位于底槽内的蜗轮、贯穿设置于第一固定块或第二固定块上的转动杆以及固定套设于转动杆上并与蜗轮啮合的蜗杆,且位于躺板两侧第一固定块上的两个转动杆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上共同安装有用于驱使躺板同侧的两个支杆反向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二固定块上的电机、固定套设于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齿轮、固定套设于远离第一固定块一侧转动杆上的第一从动齿轮、固定套设于远离第一固定块一侧转动杆上的齿圈、转动安装于第一固定块上的转动轴、固定套设于转动轴上的第二主动齿轮以及固定套设于远离第二固定块一侧转动杆上的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齿圈以及第二从动齿轮均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便于医护人员将四个支杆同时翻折,医护人员只需开启电机,电机工作后带动第一主动齿轮正向转动,以此使得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固定的转动杆以及与转动杆固定的齿圈均反向转动,齿圈则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反向转动,第二主动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以及与第二从动齿轮固定的转动杆均正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固定块上的转动杆与第二固定块上的转动杆转动方向相反,由于转动杆通过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通过连接杆固定支杆,使得躺板同侧的两个支杆做反向转动,同时,在传动带的传动作用下,躺板两侧对应位置上的支杆同步运动,直至四个支杆上的滚轮均高于躺板上表面时,医护人员可轻易将横杆推动至导辊上,并使得躺板底部全部进入第一安装槽内,在此过程中,仅通过一个电机作为驱动件,即可使得躺板两侧的四个支杆同时运动,减少了驱动件的设置个数,节约了电能,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且有利于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手术的快速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圈底部的弧形表面与底槽内顶壁之间的距离小于躺板底面与底槽内顶壁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躺板安装于病床板后,齿圈完全位于底槽内,避免了因齿圈外径过大而顶起躺板的现象,有利于病人平躺于躺板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杆包括与连接杆固定的第一杆体以及与第一杆体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连接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上共同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内壁与第一杆体侧壁转动连接并与第二杆体侧壁贴合,所述第一杆体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二杆体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口配合并转动连接的切削平面,所述套管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口,且所述第二安装口的宽度与第一安装口的宽度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医护人员将四个支杆均调节至竖直向上的状态后,医护人员需转动套管,使得第二安装口与第一安装口对应,此时,医护人员可轻易转动第二杆体,使得两个第一杆体上与两个第二杆体配合并构成手术床的围栏,降低了病人从躺板上滚落的概率,提高了安全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内壁开设有横截面呈三角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有四个并关于套管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杆体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安装孔内并与定位槽卡接配合的定位块以及安装于安装孔内的第一弹簧,且所述定位块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担架组件转移病人的过程中,第二杆体的轴线与第一杆体的轴线重合,套管的第二安装口与第一杆体上的第一安装口错位,为增强稳定性,医护人员需转动套管,使得定位块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定位槽卡接配合,以此降低了套管自由转动的概率,增强了担架组件在转移病人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槽内顶壁固定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底面与躺板底面平齐,且所述加强筋板上开设有供传动带穿过的豁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板的设置增强了躺板的结构强度以及承重能力,降低了躺板断裂的概率,加强筋板上的豁口便于传动带穿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两端均固定有握持杆,所述病床板上表面与第二安装槽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与握持杆卡接配合的卡接槽,所述病床板上表面远离卡接槽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接槽连通的滑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安装有抵紧组件,所述抵紧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滑槽内的抵紧板以及与抵紧板底面固定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下端与第二安装槽内底壁固定,远离所述卡接槽一侧的握持杆端部与抵紧板靠近卡接槽一侧的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躺板安装于病床板上后,横杆一端的握持杆与卡接槽卡接配合,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横杆另一端的握持杆与抵紧板靠近卡接槽一侧的侧壁抵接,以此降低了横杆沿导辊滑动的概率,增强了横杆以及躺板在手术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板上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处的抵紧板上嵌设有多个滚珠,且多个所述滚珠关于弧形凹槽的弧形表面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医护人员将横杆推上导辊的过程中,横杆底部的弧形表面与滚珠滚动连接,降低了横杆与抵紧板的弧形凹槽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横杆的磨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持杆表面设有磨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砂层由握持杆表面打磨而成,其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以此增大了医护人员手部与握持杆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医护人员向前推进横杆和躺板。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方案中,当需要将病人从担架组件抬上病床板时,医护人员只需将横杆底部与导辊滚动连接,随后转动支杆,使得支杆水平或滚轮高于躺板上表面,此时,医护人员只需向前推进横杆,直至躺板底部完全位于第一安装槽内即可,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无需单独抬起病人,降低了触碰病人伤口而加重病情的概率,且降低了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
2、本方案中,仅通过一个电机作为驱动件,即可使得躺板同侧的两个支杆反向转动,躺板两侧对应位置上的支杆同步转动,直至四个滚轮均高于躺板上表面时,医护人员可轻易将横杆推动至导辊上,并使得躺板底部完全位于第一安装槽内,减少了驱动件的设置个数,节约了电能,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且有利于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手术的快速进行。
3、本方案中,当医护人员将四个支杆均调节至竖直向上的状态后,医护人员需转动套管,使得第二安装口与第一安装口对应,此时,医护人员可轻易转动第二杆体,使得两个第一杆体上与两个第二杆体配合并构成手术床的围栏,降低了病人从躺板上滚落的概率,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凸显担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用于凸显支杆与套管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用于凸显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病床板;11、导辊;12、第一固定块;13、第二固定块; 14、支腿;15、第一安装槽;16、第二安装槽;17、卡接槽;18、滑槽;2、担架组件;21、躺板;211、底槽;212、加强筋板;2121、豁口;213、软垫;22、支杆;221、第一杆体;2211、连接杆;2212、第一安装口;2213、安装孔;222、第二杆体;2221、切削平面;23、滚轮;24、连接块;25、横杆;251、握持杆;3、套管;31、第二安装口;32、定位槽;4、驱动组件;41、电机;42、第一主动齿轮;43、第一从动齿轮;44、齿圈;45、转动轴;46、第二主动齿轮;47、第二从动齿轮;5、抵紧组件;51、抵紧板;511、弧形凹槽;5111、滚珠;52、第二弹簧;6、定位组件;61、定位块;62、第一弹簧;7、传动组件;71、蜗轮;72、转动杆;73、蜗杆;8、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急诊用智能无障碍手术床,包括病床板1、导辊11、担架组件2、套管3、第一固定块12、第二固定块13、驱动组件4以及抵紧组件5。病床板1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其底面固定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支腿14,病床板1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5和两个第二安装槽16,两个第二安装槽16关于第一安装槽15对称设置,且第一安装槽15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安装槽16连通。导辊11的横截面为圆形,其轴向与第一安装槽15的长度方向垂直,且导辊11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16远离第一安装槽15一侧的侧壁转动连接。
如图1-4所示,担架组件2安装于病床板1上,担架组件2包括躺板21、支杆22、滚轮23、连接块24以及横杆25。躺板21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其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5内,躺板21的宽度小于第一安装槽15的宽度,且躺板21上表面固定有软垫213,以便增强病人平躺于躺板21上的舒适度。支杆22安装于躺板21上,支杆22 设有四个并关于躺板21呈矩形阵列分布,且支杆22包括第一杆体221 和第二杆体222。第一杆体221为圆杆状结构,其一端通过连接杆2211 与躺板21侧壁转动连接,第一杆体221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口2212。第二杆体222亦为圆杆状结构,其直径与第一杆体221的直径相等,第二杆体222两侧均开设有切削平面2221,且切削平面2221 两侧分别与第一安装口2212两侧的侧壁转动连接。滚轮23安装于第二杆体222远离第一杆体221的一端,连接块24的一端与躺板21靠近第二安装槽16的侧壁固定。横杆25为圆杆状结构,其轴线与第二安装槽16的长度方向平行,横杆25靠近躺板21中部一侧的弧形表面与连接块24远离躺板21一侧的侧壁固定,横杆25设有两个并关于躺板21对称设置,横杆25底部的弧形表面与导辊11顶部凹陷处滚动连接,且当滚轮23着地时,横杆25底部的弧形表面与导辊11顶部凹陷处的弧形表面平齐。
如图1-4所示,套管3为圆管状结构,其轴线与第一杆体221的轴线重合,套管3内壁与第一杆体221转动连接并与第二杆体222的弧形表面贴合,套管3远离连接杆2211的一端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口31,且第二安装口31的宽度与第一安装口2212的宽度相等。担架组件2具有两种非折叠和折叠两种形态,在使用担架组件2 转移病人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只需将第二杆体222的轴线调节至与第一杆体221的轴线重合且滚轮23着地,随后转动套管3,使得套管3 上的第二安装口31与第一杆体221上的第一安装口2212错位,此时,躺板21、连接块24、横杆25、第一杆体221、第二杆体222和套管3 配合并构成简易的担架车,以此便于医护人员将病人平放在躺板21的软垫213上,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将病人转送至手术室内。需要将病人转移至病床板1上时,医护人员只需将第一杆体221绕连接杆2211转动,使得第一杆体221远离连接杆2211一端的高度以及滚轮23的高度均大于躺板21上表面的高度,以此便于医护人员推动横杆25,使得横杆25底部的弧形表面与导辊11顶部的凹陷处滚动连接,直至躺板 21底面完全进入第一安装槽15内,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无需单独搬移病人,降低了意外触碰病人伤口而加重病情的概率,且降低了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有利于手术的快速进行。
如图1及图2所示,为便于医护人员将横杆25推于导辊11上,横杆25两端均固定有握持杆251,且握持杆251表面设有磨砂层(图中未示出),磨砂层由握持杆251表面打磨而成,其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以此增大了医护人员手部与握持杆251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医护人员向前推进横杆25和躺板21。
如图2、图3及图5所示,套管3内壁开设有横截面呈三角形的定位槽32,且定位槽32设有四个并关于套管3的轴线均匀分布。为进一步增强担架组件2在转移病人过程中的稳定性,第一杆体221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2213,安装孔2213内安装有定位组件6,且定位组件6包括定位块61和第一弹簧62。定位块61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定位块61的倾斜面位于远离第一杆体221轴线的一侧,定位块61两侧的侧壁分别与安装孔2213两侧的侧壁滑移连接,且定位块61与定位槽 32卡接配合。第一弹簧62安装于安装孔2213内,其一端与定位块61 远离其倾斜面一侧的侧壁固定,第一弹簧62的另一端与安装孔2213 靠近第一杆体221轴线一侧的侧壁固定。当第二安装口31与第一安装口2212错位时,在第一弹簧62的弹力作用下,定位块61与定位槽32 卡接配合,以此限制了套管3与第一杆体221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增强了第一杆体221与第二杆体22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担架组件2在转移病人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1-4所示,为增强病人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医护人员只需在第一杆体221远离连接杆2211一端高度大于躺板21上表面的高度,且第一杆体221处于竖直状态时,转动套管3,使得套管3上的第二安装口31与第一杆体221上的第一安装口2212对应,此时,医护人员可轻易转动第二杆体222,以此使得位于躺板21同侧的两个第一杆体 221以及两个第二杆体222共同组成手术床的围栏,从而对病人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增强了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
如图2-6所示,躺板21底面开设有底槽211,第一固定块12为矩形块状结构,第一固定块12上表面与底槽211内顶壁固定,第一固定块12设有四个,且四个第一固定块12均位于底槽211一侧并呈矩形阵列分布。第二固定块13亦为矩形块状结构,其上表面与底槽211内顶壁固定,第二固定块13设有四个,且四个第二固定块13均位于底槽211另一侧并矩形阵列分布。
如图2-4所示,远离躺板21中部一侧的第一固定块12以及第二固定块13上均安装有传动组件7,传动组件7包括蜗轮71、转动杆72 以及蜗杆73。蜗轮71的轴线与连接杆2211的轴线重合,蜗轮71套设于连接杆2211上并与连接杆2211固定。转动杆72为圆杆状结构,其轴线与连接杆2211的轴线垂直,转动杆72贯穿设置于第一固定块12 (或第二固定块13)上并与第一固定块12(或第二固定块13)转动连接,且位于躺板21同侧两个第一固定块12上的两个转动杆72之间通过传动带8连接。蜗杆73的轴线与转动杆72的轴线重合,且蜗杆73 固定套设于转动杆72上并与蜗轮71啮合。
如图2-6所示,驱动组件4共同安装于第一固定块12与第二固定块13上,用于驱使躺板21同侧的两个第一杆体221反向运动,且驱动组件4包括电机41、第一主动齿轮42、第一从动齿轮43、齿圈44、转动轴45、第二主动齿轮46以及第二从动齿轮47。电机41与第二固定块13远离第一固定块12一侧的侧壁固定,电机41输出轴的轴线与转动杆72的轴线平行。第一主动齿轮42的轴线与电机41输出轴的轴线重合,第一主动齿轮42套设于电机41的输出轴上并与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第一从动齿轮43的轴线与转动杆72的轴线重合,第一从动齿轮43套设于第二固定块13远离第一固定块12一侧的转动杆72 上并与转动杆72固定,且第一从动齿轮43与第一主动齿轮42啮合。齿圈44的轴线与转动杆72的轴线重合,且齿圈44固定套设于第二固定块13远离第一固定块12一侧的转动杆72上。转动轴45的轴线与转动杆72的轴线平行,转动轴45转动安装于第一固定块12上。第二主动齿轮46的轴线与转动轴45的轴线重合,第二主动齿轮46套设于转动轴45上并与转动轴45固定,且第二主动齿轮46与齿圈44啮合。第二从动齿轮47的轴线与转动杆72的轴线重合,第二从动齿轮47固定套设于第一固定块12远离第二固定块13一侧的转动杆72上,且第二从动齿轮47与第二主动齿轮46啮合。
如图1、图2、图4及图6所示,为便于医护人员将四个支杆22 同时翻折,医护人员只需开启电机41,电机41工作后带动第一主动齿轮42正向转动,以此使得与第一主动齿轮42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43、与第一从动齿轮43固定的转动杆72以及与转动杆72固定的齿圈44均反向转动,齿圈44则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46反向转动,第二主动齿轮46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47以及与第二从动齿轮47固定的转动杆72均正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固定块12上的转动杆72与第二固定块13上的转动杆72转动方向相反,由于转动杆72 通过蜗杆73带动蜗轮71转动,蜗轮71通过连接杆2211固定支杆22,使得躺板21同侧的两个支杆22做反向转动,同时,在传动带8的传动作用下,躺板21两侧对应位置上的支杆22同步运动,直至四个支杆22上的滚轮23均高于躺板21上表面时,医护人员可轻易将横杆25 推动至导辊11上,并使得躺板21底部全部进入第一安装槽15内,在此过程中,仅通过一个电机41作为驱动件,即可使得躺板21两侧的四个支杆22同时运动,减少了驱动件的设置个数,节约了电能,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且有利于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手术的快速进行。
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齿圈44底部的弧形表面与底槽211 内顶壁之间的距离小于躺板21底面与底槽211内顶壁之间的距离,以此使得当躺板21底面与第一安装槽15内底壁贴合时,齿圈44全部位于底槽211内,降低了因齿圈44外径过大而顶起躺板21的概率,有利于病人平躺于躺板21上。
如图1-2所示,为增强躺板21的结构强度,底槽211内顶壁固定有加强筋板212,加强筋板212底面与躺板21底面平齐,且加强筋板 212上开设有供传动带8穿过的豁口2121,以此增强了躺板21的结构强度和承压能力,降低了因病人体重过大而使得躺板21断裂的概率。
如图1-7所示,为增强躺板21位于病床板1上的稳定性,病床板 1上表面与第二安装槽16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与握持杆251卡接配合的卡接槽17,且病床板1上表面远离卡接槽17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接槽 17连通的滑槽18。抵紧组件5安装于第二安装槽16内,抵紧组件5 包括抵紧板51和第二弹簧52。抵紧板51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状结构,其滑动安装于滑槽18内,抵紧板51上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511,弧形凹槽511处的抵紧板51上嵌设有多个滚珠5111,且多个滚珠5111关于弧形凹槽511的弧形表面均匀分布。第二弹簧52上端与抵紧板51 底面固定,第二弹簧52下端与第二安装槽16内底壁固定,在第二弹簧52的弹力作用下,远离卡接槽17一侧的握持杆251端部与抵紧板 51靠近卡接槽17一侧的侧壁抵接,以此对横杆25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降低了横杆25沿导辊11表面滚动的概率,增强了横杆25以及躺板2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为:担架组件2具有两种非折叠和折叠两种形态,在使用担架组件2转移病人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只需将第二杆体222的轴线调节至与第一杆体221的轴线重合且滚轮23着地,随后转动套管3,使得套管3上的第二安装口31与第一杆体221上的第一安装口2212错位,此时,躺板21、连接块24、横杆25、第一杆体221、第二杆体222和套管3配合并构成简易的担架车,以此便于医护人员将病人平放在躺板21的软垫213上,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将病人转送至手术室内。
需要将病人转移至病床板1上时,医护人员只需将第一杆体221 绕连接杆2211转动,使得第一杆体221远离连接杆2211一端的高度以及滚轮23的高度均大于躺板21上表面的高度,以此便于医护人员推动横杆25,使得横杆25底部的弧形表面与导辊11顶部的凹陷处滚动连接,直至躺板21底面完全进入第一安装槽15内,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无需单独搬移病人,降低了意外触碰病人伤口而加重病情的概率,且降低了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有利于手术的快速进行。
为便于医护人员将四个支杆22同时翻折,医护人员只需开启电机 41,电机41工作后带动第一主动齿轮42正向转动,以此使得与第一主动齿轮42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43、与第一从动齿轮43固定的转动杆72以及与转动杆72固定的齿圈44均反向转动,齿圈44则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46反向转动,第二主动齿轮46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47以及与第二从动齿轮47固定的转动杆72均正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固定块12上的转动杆72与第二固定块13上的转动杆72转动方向相反,由于转动杆72通过蜗杆73带动蜗轮71转动,蜗轮71通过连接杆2211固定支杆22,使得躺板21同侧的两个支杆 22做反向转动,同时,在传动带8的传动作用下,躺板21两侧对应位置上的支杆22同步运动,直至四个支杆22上的滚轮23均高于躺板21 上表面时,医护人员可轻易将横杆25推动至导辊11上,并使得躺板 21底部全部进入第一安装槽15内,在此过程中,仅通过一个电机41 作为驱动件,即可使得躺板21两侧的四个支杆22同时运动,减少了驱动件的设置个数,节约了电能,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且有利于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手术的快速进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急诊用智能无障碍手术床,包括病床板(1),其特征是:所述病床板(1)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5)和两个第二安装槽(16),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16)对称分布于第一安装槽(15)两侧,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槽(16)侧壁均转动安装有多个导辊(11),所述导辊(11)的轴向与第一安装槽(15)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病床板(1)上安装有担架组件(2);所述担架组件(2)包括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5)内的躺板(21)、与躺板(21)侧壁转动连接的支杆(22)、与支杆(22)远离躺板(21)的一端连接的滚轮(23)、与躺板(21)侧壁固定的连接块(24)以及与连接块(24)远离躺板(21)一侧的侧壁固定的横杆(25),所述横杆(25)设有两个并关于躺板(21)对称设置,且所述横杆(25)底部与导辊(11)滚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用智能无障碍手术床,其特征是:所述病床板(1)底面固定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支腿(14),当所述滚轮(23)着地时,所述横杆(25)底部的弧形表面与导辊(11)顶部凹陷处的弧形表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诊用智能无障碍手术床,其特征是:所述支杆(22)侧壁固定有与躺板(21)侧壁转动连接的连接杆(2211),所述支杆(22)设有四个并关于躺板(21)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躺板(21)底面开设有底槽(211),所述躺板(21)两侧的底槽(211)内顶壁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2)和第二固定块(13),所述第一固定块(12)与第二固定块(13)上均安装有传动组件(7),所述传动组件(7)包括固定套设于连接杆(2211)上并位于底槽(211)内的蜗轮(71)、贯穿设置于第一固定块(12)或第二固定块(13)上的转动杆(72)以及固定套设于转动杆(72)上并与蜗轮(71)啮合的蜗杆(73),且位于躺板(21)两侧第一固定块(12)上的两个转动杆(72)通过传动带(8)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块(12)与第二固定块(13)上共同安装有用于驱使躺板(21)同侧的两个支杆(22)反向运动的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固定于第二固定块(13)上的电机(41)、固定套设于电机(41)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齿轮(42)、固定套设于远离第一固定块(12)一侧转动杆(72)上的第一从动齿轮(43)、固定套设于远离第一固定块(12)一侧转动杆(72)上的齿圈(44)、转动安装于第一固定块(12)上的转动轴(45)、固定套设于转动轴(45)上的第二主动齿轮(46)以及固定套设于远离第二固定块(13)一侧转动杆(72)上的第二从动齿轮(47),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3)与第一主动齿轮(42)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46)与齿圈(44)以及第二从动齿轮(47)均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用智能无障碍手术床,其特征是:所述齿圈(44)底部的弧形表面与底槽(211)内顶壁之间的距离小于躺板(21)底面与底槽(211)内顶壁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用智能无障碍手术床,其特征是:所述支杆(22)包括与连接杆(2211)固定的第一杆体(221)以及与第一杆体(221)远离连接杆(2211)的一端连接的第二杆体(222),所述第一杆体(221)与第二杆体(222)上共同套设有套管(3),所述套管(3)内壁与第一杆体(221)侧壁转动连接并与第二杆体(222)侧壁贴合,所述第一杆体(221)远离连接杆(221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口(2212),所述第二杆体(222)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口(2212)配合并转动连接的切削平面(2221),所述套管(3)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口(31),且所述第二安装口(31)的宽度与第一安装口(2212)的宽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用智能无障碍手术床,其特征是:所述套管(3)内壁开设有横截面呈三角形的定位槽(32),所述定位槽(32)设有四个并关于套管(3)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杆体(221)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2213),所述安装孔(2213)内安装有定位组件(6),所述定位组件(6)包括滑动安装于安装孔(2213)内并与定位槽(32)卡接配合的定位块(61)以及安装于安装孔(2213)内的第一弹簧(62),且所述定位块(61)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急诊用智能无障碍手术床,其特征是:所述底槽(211)内顶壁固定有加强筋板(212),所述加强筋板(212)底面与躺板(21)底面平齐,且所述加强筋板(212)上开设有供传动带(8)穿过的豁口(21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用智能无障碍手术床,其特征是:所述横杆(25)两端均固定有握持杆(251),所述病床板(1)上表面与第二安装槽(16)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与握持杆(251)卡接配合的卡接槽(17),所述病床板(1)上表面远离卡接槽(17)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接槽(17)连通的滑槽(18),所述第二安装槽(16)内安装有抵紧组件(5),所述抵紧组件(5)包括滑动安装于滑槽(18)内的抵紧板(51)以及与抵紧板(51)底面固定的第二弹簧(52),所述第二弹簧(52)下端与第二安装槽(16)内底壁固定,远离所述卡接槽(17)一侧的握持杆(251)端部与抵紧板(51)靠近卡接槽(17)一侧的侧壁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急诊用智能无障碍手术床,其特征是:所述抵紧板(51)上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511),所述弧形凹槽(511)处的抵紧板(51)上嵌设有多个滚珠(5111),且多个所述滚珠(5111)关于弧形凹槽(511)的弧形表面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急诊用智能无障碍手术床,其特征是:所述握持杆(251)表面设有磨砂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15414.5A CN113712765B (zh) | 2021-06-02 | 2021-06-02 | 智能无障碍手术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15414.5A CN113712765B (zh) | 2021-06-02 | 2021-06-02 | 智能无障碍手术床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12765A true CN113712765A (zh) | 2021-11-30 |
CN113712765B CN113712765B (zh) | 2022-07-05 |
Family
ID=78672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15414.5A Active CN113712765B (zh) | 2021-06-02 | 2021-06-02 | 智能无障碍手术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12765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310337A1 (en) * | 2015-04-23 | 2016-10-27 | Jorge Horacio Capilla | Intrahospital vehicle for transport and transfer of obese patients |
CN108210233A (zh) * | 2017-12-22 | 2018-06-29 | 湖州市中心医院 | 一种病人手术转移组合式病床 |
CN208823193U (zh) * | 2018-01-19 | 2019-05-07 | 马晓华 | 一种病人转移装置 |
CN109771152A (zh) * | 2019-03-14 | 2019-05-21 | 付爱荣 | 一种心内科用担架及使用方法 |
CN109998797A (zh) * | 2019-05-09 | 2019-07-12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一种医用转运床 |
CN110916940A (zh) * | 2019-12-02 | 2020-03-27 | 淄博职业学院 | 术后转移装置 |
US20200230003A1 (en) * | 2019-01-17 | 2020-07-23 | Richard Yochum | Patient Transferring Bed Assembly |
CN211797407U (zh) * | 2019-12-23 | 2020-10-30 | 曾红红 | 一种方便移动病人的护理床 |
CN212592752U (zh) * | 2020-05-21 | 2021-02-26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一种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 |
-
2021
- 2021-06-02 CN CN202110615414.5A patent/CN11371276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310337A1 (en) * | 2015-04-23 | 2016-10-27 | Jorge Horacio Capilla | Intrahospital vehicle for transport and transfer of obese patients |
CN108210233A (zh) * | 2017-12-22 | 2018-06-29 | 湖州市中心医院 | 一种病人手术转移组合式病床 |
CN208823193U (zh) * | 2018-01-19 | 2019-05-07 | 马晓华 | 一种病人转移装置 |
US20200230003A1 (en) * | 2019-01-17 | 2020-07-23 | Richard Yochum | Patient Transferring Bed Assembly |
CN109771152A (zh) * | 2019-03-14 | 2019-05-21 | 付爱荣 | 一种心内科用担架及使用方法 |
CN109998797A (zh) * | 2019-05-09 | 2019-07-12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一种医用转运床 |
CN110916940A (zh) * | 2019-12-02 | 2020-03-27 | 淄博职业学院 | 术后转移装置 |
CN211797407U (zh) * | 2019-12-23 | 2020-10-30 | 曾红红 | 一种方便移动病人的护理床 |
CN212592752U (zh) * | 2020-05-21 | 2021-02-26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一种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王世豪: "一种可折叠自平衡担架的设计", 《时代农机》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12765B (zh) | 2022-07-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795942U (zh) | 一种床椅一体化护理床 | |
JP2011092747A (ja) | 患者持ち上げ移送装置 | |
CN210962728U (zh) |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临床护理床 | |
CN102871815A (zh) | 一种医用手术移送床 | |
CN207837783U (zh) | 组合式多功能护理床 | |
CN209203794U (zh) | 多功能轮椅床 | |
CN205459418U (zh) | 一种方便病人平移转运且背部自动升降的转运床装置 | |
CN108309588A (zh) | 用于转移病人的多功能医用推床 | |
CN204840012U (zh) | 一种实用型护理床 | |
CN111920591A (zh) | 一种医疗用术后病人转移装置 | |
CN113712765B (zh) | 智能无障碍手术床 | |
CN104546320B (zh) | 瘫痪老人洗澡用转运系统 | |
CN112057261A (zh) | 一种神经外科用患者术后护理设备 | |
CN209301572U (zh) | 床旁牵引支架 | |
CN113143618B (zh) | 一种患者位置调整辅助病床 | |
CN207654337U (zh) | 一种康复训练轮椅 | |
CN210044294U (zh) | 一种可升降轮椅 | |
CN212234986U (zh) | 一种方仓类救护车用上车担架 | |
CN206044876U (zh) | 两摇床 | |
CN2159772Y (zh) | 折叠式多功能担架车 | |
CN209951607U (zh) | 一种方便折叠的护理轮椅 | |
CN210991726U (zh) | 肛周坐浴器 | |
CN210019965U (zh) | 一种急诊用便于安装的担架 | |
CN215536144U (zh) | 简易理疗床 | |
CN212368967U (zh) | 一种精神分裂症患者核磁共振用移动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