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0519A - 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0519A
CN113710519A CN202080029229.1A CN202080029229A CN113710519A CN 113710519 A CN113710519 A CN 113710519A CN 202080029229 A CN202080029229 A CN 202080029229A CN 113710519 A CN113710519 A CN 113710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refrigeration cycle
pressure
circuit
flowing 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92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诹访佑司
山田悦久
安野真士
加藤大辉
川久保昌章
稻叶淳
加见佑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20/01616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213537A1/ja
Publication of CN113710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051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10)具备制冷剂回路切换部(14a~14c)。制冷剂回路切换部(14a~14c)切换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该第一回路使从散热部(12、62)流出的制冷剂流入贮液部(15),并使从贮液部(15)流出的制冷剂流入第一减压部(16a),进而使由第一减压部(16a)减压后的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8),该第二回路使从室外热交换器(18)流出的制冷剂流入贮液部(15),使从贮液部(15)流出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减压部(16b~16d),进而使由第二减压部(16b~16d)减压后的制冷剂流入蒸发部(19、19a、30a、72)。

Description

制冷循环装置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9年4月1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9-80064号和2020年1月10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20-2876号,将其记载内容援用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为能够对制冷剂回路进行切换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构成为能够对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进行切换的制冷循环装置。专利文献1的制冷循环装置被应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专利文献1的制冷循环装置构成为能够切换加热送风空气并将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的制热模式的制冷剂回路、冷却送风空气并将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的制冷模式的制冷剂回路等。
另外,专利文献1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储液器。储液器配置于从作为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起作用的热交换部的制冷剂出口侧到达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制冷剂流路,并且是将循环内的剩余制冷剂作为液相制冷剂存储的低压侧的贮液部。由此,在专利文献1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即使在切换运转模式时等剩余制冷剂的量产生变化,也使适当的流量的制冷剂循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25637号公报
然而,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具备储液器的制冷循环装置中,难以提高循环的性能系数(COP)。换言之,在具备储液器的制冷循环装置中,难以提高送风空气的冷却能力。
其理由是,在具备储液器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由于从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交换部流出的制冷剂的状态接近饱和气相制冷剂,因此,难以增大在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交换部中的制冷剂的吸热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装置,该制冷循环装置构成为能够对制冷剂回路进行切换,并能够提高性能系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该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并排出;散热部,该散热部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散热;贮液部,该贮液部存储循环内的剩余制冷剂;第一减压部,该第一减压部使制冷剂减压;室外热交换器,该室外热交换器使从第一减压部流出的制冷剂与外气进行热交换;第二减压部,该第二减压部使制冷剂减压;蒸发部,该蒸发部使由第二减压部减压后的制冷剂蒸发;以及制冷剂回路切换部,该制冷剂回路切换部切换制冷剂回路,
制冷剂回路切换部构成为能够切换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该第一回路使从散热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贮液部,使从贮液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第一减压部,进而使由第一减压部减压后的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该第二回路使从室外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贮液部,使从贮液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减压部,进而使由第二减压部减压后的制冷剂流入蒸发部。
由此,由于具备制冷剂回路切换部,因此能够切换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
而且,在切换到第一回路时,能够使由第一减压部减压后的制冷剂通过室外热交换器蒸发。此时,能够将由散热部冷凝后的高压液相制冷剂作为剩余制冷剂存储于贮液部。因此,能够使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侧制冷剂具有过热度。
另外,在切换到第二回路时,能够使由第二减压部减压后的制冷剂通过蒸发部蒸发。此时,能够将由室外热交换器冷凝后的高压液相制冷剂作为剩余制冷剂存储于贮液部。因此,能够使蒸发部的出口侧制冷剂具有过热度。
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在切换到任意的制冷剂回路时,也能够使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或蒸发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具有过热度。由此,能够增大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或蒸发部中的制冷剂的吸热量。
其结果是,能够提供一种即使构成为能够切换制冷剂回路,也能够提高性能系数的制冷循环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该压缩机具有吸入低压制冷剂的吸入口、吸入中间压制冷剂的中间压吸入口以及将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的排出口;散热部,该散热部使从排出口排出的制冷剂散热;贮液部,该贮液部存储循环内的剩余制冷剂;第一减压部,该第一减压部使制冷剂减压;室外热交换器,该室外热交换器使从第一减压部流出的制冷剂与外气进行热交换;第二减压部,该第二减压部使制冷剂减压;蒸发部,该蒸发部使由第二减压部减压后的制冷剂蒸发;第三减压部,该第三减压部使贮液部的上游侧的制冷剂和从贮液部流出的制冷剂中的任意一方的至少一部分减压并向中间压吸入口侧流出;以及制冷剂回路切换部,该制冷剂回路切换部切换制冷剂回路,
制冷剂回路切换部构成为能够切换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该第一回路使从散热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贮液部,使从贮液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第一减压部,使由第一减压部减压后的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该第二回路使从室外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贮液部,使从贮液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减压部,使由第二减压部减压后的制冷剂流入蒸发部,
进而,在切换到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中的至少一方的回路时,制冷剂回路切换部切换到从中间压吸入口吸入由第三减压部减压后的制冷剂的制冷剂回路。
由此,由于具备制冷剂回路切换部,因此,能够与第一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同样地切换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而且,在切换到第一回路时,能够使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侧制冷剂具有过热度。另外,在切换到第二回路时,能够使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蒸发部的出口侧制冷剂具有过热度。
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在切换到任意的制冷剂回路时,也能够使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或蒸发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具有过热度。由此,能够增大在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或蒸发部中的制冷剂的吸热量。
其结果是,能够提供一种即使构成为能够切换制冷剂回路,也能够提高性能系数的制冷循环装置。
进而,在切换到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中至少一方的回路时,从压缩机的中间压吸入口吸入由第三减压部减压后的制冷剂。由此,能够构成所谓的注气循环,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性能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内空调单元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电控制部的框图。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7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8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变化的莫里尔图。
图9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10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11是第六实施方式的集成阀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变化的莫里尔图。
图13是第七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14是第八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15是第九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16是第九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17是第九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18是第十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19是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0是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1是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2是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3是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4是第十六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5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6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具备四通接头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7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的内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方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多个方式。在各实施方式中,有时对与在之前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事项对应的部分标注同一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在仅说明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对于结构的其他部分能够应用之前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不仅是在各实施方式中明确表示能够进行具体的组合的部分彼此之间的组合,只要在组合中不会产生特别的障碍,即使是没有明确表示,也能够将实施方式彼此部分地组合。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3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0的第一实施方式。制冷循环装置10应用于搭载在电动汽车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电动汽车是从电动机获得行驶用的驱动力的车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是带车载设备冷却功能的空调装置,在电动汽车中,对作为空调对象空间的车室内进行空气调节,并且对作为车载设备的电池30进行冷却。
制冷循环装置10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对向车室内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另外,制冷循环装置10冷却电池30。因此,制冷循环装置10的温度调整对象物为送风空气和电池30。另外,为了进行车室内的空气调节和电池30的冷却,制冷循环装置10构成为能够对制冷剂回路进行切换。
在制冷循环装置10中,采用HFO系制冷剂(具体为R1234yf)作为制冷剂。制冷循环装置10构成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的压力不超过制冷剂的临界压力的蒸气压缩式的亚临界制冷循环。在制冷剂中混入有用于润滑压缩机11的冷冻机油(具体为PAG油)。冷冻机油的一部分与制冷剂一起在循环中循环。
压缩机11在制冷循环装置10中,吸入制冷剂,将制冷剂压缩并排出。压缩机11配置于车室的前方侧的驱动装置室内。驱动装置室形成供用于输出行驶用的驱动力的驱动用装置(例如电动机)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配置的空间。
压缩机11是通过电动机驱动排出容量固定的固定容量型的压缩机构旋转的电动压缩机。压缩机11根据从后述的控制装置50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转速(即制冷剂排出压力)。
压缩机11的排出口与室内冷凝器12的制冷剂入口侧连接。室内冷凝器12配置于后述的室内空调单元40的壳体41内。室内冷凝器12是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和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使高压制冷剂散热的散热部。换言之,室内冷凝器12是将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作为热源而加热送风空气的加热部。
室内冷凝器12的制冷剂出口与具有彼此连通的三个流入流出口的第一三通接头13a的流入口侧连接。作为这样的三通接头,能够采用将多个配管接合而形成的部件、通过将多个制冷剂通路设置于金属块、树脂块而形成的部件。
进而,制冷循环装置10如后述那样具备第二三通接头13b~第八三通接头13h。第二三通接头13b~第八三通接头13h的基本结构均与第一三通接头13a相同。
第一三通接头13a~第八三通接头13h能够在使用三个流入流出口中的一个作为流入口、使用三个流入流出口中的两个作为流出口时,作为使从一个流入口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动分支的分支部起作用。另外,能够在使用三个流入流出口中的两个作为流入口、使用三个流入流出口中的一个作为流出口时,作为使从两个流入口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动合流的合流部起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三通接头13a、第三三通接头13c、第六三通接头13f以及第七三通接头13g被连接为能够作为分支部起作用的方式。另外,第二三通接头13b、第四三通接头13d、第五三通接头13e以及第八三通接头13h被连接为能够作为合流部起作用。
第一三通接头13a的一方的流出口经由第一开闭阀14a和第五三通接头13e与集液器15的入口侧连接。第一三通接头13a的另一方的流出口经由第二开闭阀14b和第二三通接头13b与制热用膨胀阀16a的入口侧连接。
第一开闭阀14a是对从第一三通接头13a的一方的流出口到集液器15的入口的入口侧通路21a进行开闭的电磁阀。通过从控制装置50输出的控制电压控制第一开闭阀14a的开闭工作。另外,制冷循环装置10如后述那样地具备第三开闭阀14c。第二开闭阀14b和第三开闭阀14c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开闭阀14a相同。
在入口侧通路21a中,第五三通接头13e的一方的流入口与第一开闭阀14a的出口侧连接。另外,在入口侧通路21a中,第五三通接头13e的流出口与集液器15的入口侧连接。
集液器15是具有气液分离功能的贮液部。即,集液器15使从在制冷循环装置10中作为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部流出的制冷剂气液分离。然后,集液器15使分离后的液相制冷剂的一部分向下游侧流出,将残余的液相制冷剂作为循环内的剩余制冷剂存储。
第二开闭阀14b是对从第一三通接头13a的另一方的流出口到第二三通接头13b的一方的流入口的外气侧通路21c进行开闭的电磁阀。第二三通接头13b的另一方的流入口与集液器15的出口侧连接。在将集液器15的出口与第二三通接头13b的另一方的流入口连接的出口侧通路21b配置有第六三通接头13f和第一止回阀17a。
在出口侧通路21b中,第六三通接头13f的流入口与集液器15的出口侧连接。在出口侧通路21b中,第六三通接头13f的一方的流出口与第一止回阀17a的入口侧连接。另外,第六三通接头13f的另一方的流出口与第七三通接头13g的流入口侧连接。
第二三通接头13b的流出口经由制热用膨胀阀16a与室外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入口侧连接。因此,配置于出口侧通路21b的第一止回阀17a容许制冷剂从集液器15的出口侧向制热用膨胀阀16a侧流动,禁止制冷剂从制热用膨胀阀16a侧向集液器15的出口侧流动。
制热用膨胀阀16a是至少在切换到后述的外气制热模式的制冷剂回路时使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减压,并调整向下游侧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的第一减压部。
制热用膨胀阀16a是电动式的可变节流机构,具有构成为能够变更节流开度的阀芯和使阀芯位移的电动促动器(具体是步进电机)。根据从控制装置50输出的控制信号(具体是控制脉冲)控制制热用膨胀阀16a的工作。
制热用膨胀阀16a具有全开功能和全闭功能,该全开功能是通过将阀开度设为全开来基本不发挥流量调整作用和制冷剂减压作用而仅作为制冷剂通路发挥功能的功能,该全闭功能是通过将阀开度设为全闭来封闭制冷剂通路的功能。
另外,制冷循环装置10如后述那样地具备制冷用膨胀阀16b和冷却用膨胀阀16c。制冷用膨胀阀16b和冷却用膨胀阀16c的基本结构与制热用膨胀阀16a相同。当然,也可以将不具有全闭功能的可变节流机构与开闭阀组合来形成制热用膨胀阀16a等。
室外热交换器18是使从制热用膨胀阀16a流出的制冷剂与从未图示的外气风扇吹送的外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18配置于驱动装置室内的前方侧。因此,在车辆行驶时,能够使行驶风与室外热交换器18接触。
室外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出口与第三三通接头13c的流入口侧连接。第三三通接头13c的一方的流出口经由第三开闭阀14c与第四三通接头13d的一方的流入口侧连接。第三三通接头13c的另一方的流出口经由第二止回阀17b与第五三通接头13e的另一方的流入口侧连接。
第三开闭阀14c是对从第三三通接头13c的一方的流出口到第四三通接头13d的一方的流入口的吸入侧通路21d进行开闭的电磁阀。第四三通接头13d的流出口与压缩机11的吸入口侧连接。第二止回阀17b容许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出口侧向集液器15的入口侧流动,并禁止制冷剂从集液器15的入口侧向室外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出口侧流动。
如上所述,配置于出口侧通路21b的第六三通接头13f的另一方的流出口与第七三通接头13g的流入口侧连接。第七三通接头13g的一方的流出口与制冷用膨胀阀16b的入口侧连接。第七三通接头13g的另一方的流出口与冷却用膨胀阀16c的入口侧连接。
制冷用膨胀阀16b是至少在切换到后述的制冷模式的制冷剂回路时使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减压并调整向下游侧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的第二减压部。
制冷用膨胀阀16b的出口与室内蒸发器19的制冷剂入口侧连接。室内蒸发器19配置于室内空调单元40的壳体41内。室内蒸发器19是使被制冷用膨胀阀16b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与从室内送风机42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的蒸发部。室内蒸发器19是通过使低压制冷剂蒸发而发挥吸热作用来冷却送风空气的送风空气用冷却部。室内蒸发器19的制冷剂出口与第八三通接头13h的一方的流入口连接。
冷却用膨胀阀16c是在冷却电池30时使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减压并调整向下游侧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的第二减压部。冷却用膨胀阀16c的出口与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的入口侧连接。
电池30向电动机等电动式的车载设备供给电力。电池30是通过将多个电池单体电气性地串联或并联地连接而形成的电池组。电池单体是能够充放电的二次电池(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锂离子电池)。电池30将多个电池单体层叠配置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并收容于专用壳体。
这种电池在低温时难以进行化学反应,输出容易降低。电池在工作时(即充放电时)发热。进而,电池在高温时容易劣化。因此,电池的温度优选被维持在能够充分地利用电池的充放电容量的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5℃以上且55℃以下)。
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形成于电池30的专用壳体。制冷剂通路30a是使由冷却用膨胀阀16c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与电池30进行热交换并使低压制冷剂蒸发的蒸发部。也就是说,制冷剂通路30a是使低压制冷剂吸收电池30所具有的热(即电池30的废热)而冷却电池30的、所谓的直冷式的电池用冷却部。
这里,制冷剂通路30a的通路结构是在专用壳体的内部将多个通路并联地连接的通路结构。由此,制冷剂通路30a形成为能够从电池30的全域均匀地吸收电池30的废热。换言之,制冷剂通路30a形成为能够均匀地吸收全部的电池单体所具有的热从而均匀地冷却全部的电池单体。
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的出口与第八三通接头13h的另一方的流入口连接。第八三通接头13h的流出口经由第四三通接头13d与压缩机11的吸入口侧连接。
从以上的说明可知,在制冷循环装置10中,第一开闭阀14a、第二开闭阀14b、第三开闭阀14c能够通过对制冷剂通路进行开闭来切换制冷剂回路。因此,第一开闭阀14a、第二开闭阀14b、第三开闭阀14c等包含于制冷剂回路切换部。
而且,第一开闭阀14a、第二开闭阀14b以及第一三通接头13a构成将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向集液器15侧和室外热交换器18侧中的一方引导的制冷剂回路切换部的第一切换部22a。更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切换部22a将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制冷剂向集液器15侧和第二三通接头13b侧中的一方引导。
另外,第二三通接头13b形成将从第一三通接头13a流出的制冷剂和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的至少一方向室外热交换器18侧引导的制冷剂回路切换部的接头部。更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接头部将从第一三通接头13a流出的制冷剂和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中的一方向制热用膨胀阀16a侧引导。
另外,第三开闭阀14c和第三三通接头13c构成将从室外热交换器18流出的制冷剂向压缩机11的吸入口侧和集液器15侧中的一方引导的制冷剂回路切换部的第二切换部22b。
接着,使用图2对室内空调单元40进行说明。室内空调单元40是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用于将被适当地调整温度后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的适当的部位吹出的单元。室内空调单元40配置于车室内最前部的仪表盘(即仪表面板)的内侧。
室内空调单元40具有形成送风空气的空气通路的壳体41。在形成于壳体41内的空气通路配置有室内送风机42、室内蒸发器19、室内冷凝器12等。壳体41通过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且强度优异的树脂(例如聚丙烯)形成。
在壳体41的送风空气流最上游侧配置有内外气切换装置43。内外气切换装置43将内气(车室内空气)和外气(车室外空气)切换向壳体41内导入。根据从控制装置50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内外气切换装置43的驱动用的电动促动器的工作。
在内外气切换装置43的送风空气流下游侧配置有室内送风机42。室内送风机42将经由内外气切换装置43吸入的空气向车室内吹送。室内送风机42是由电动机驱动离心多叶片风扇的电动送风机。室内送风机42根据从控制装置50输出的控制电压控制转速(即送风能力)。
在室内送风机42的送风空气流下游侧,室内蒸发器19和室内冷凝器12相对于送风空气流依次配置。也就是说,室内蒸发器19相比于室内冷凝器12配置于送风空气流上游侧。在壳体41内形成有使通过室内蒸发器19后的送风空气绕过室内冷凝器12向下游侧流动的冷风旁通通路45。
在室内蒸发器19的送风空气流下游侧且室内冷凝器12的送风空气流上游侧,配置有空气混合门44。空气混合门44对通过室内蒸发器19后的送风空气中的、通过室内冷凝器12的风量与通过冷风旁通通路45的风量的风量比例进行调整。根据从控制装置50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空气混合门驱动用的电动促动器的工作。
在室内冷凝器12的送风空气流下游侧设置有混合空间26,该混合空间46使由室内冷凝器12加热后的送风空气与通过冷风旁通通路45而未被室内冷凝器12加热的送风空气混合的混合空间46。另外,在壳体41的送风空气流最下游部,设置有将在混合空间46混合后的送风空气(空调风)向车室内吹出的未图示的开口孔。
因此,空气混合门44对通过室内冷凝器12的风量与通过冷风旁通通路45的风量的风量比例进行调整,由此,能够调整在混合空间46混合的空调风的温度。而且,能够调整从各开口孔向车室内吹出的送风空气的温度。
作为开口孔,设置有面部开口孔、足部开口孔以及除霜开口孔(均未图示)。面部开口孔是用于向车室内的乘员的上半身吹出空调风的开口孔。足部开口孔是用于向乘员的足边吹出空调风的开口孔。除霜开口孔是用于向车辆前面窗玻璃内侧面吹出空调风的开口孔。
在这些开口孔的上游侧配置有未图示的吹出模式切换门。吹出模式切换门通过对各开口孔进行开闭来切换吹出空调风的开口孔。根据从控制装置50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吹出模式切换门驱动用的电动促动器的工作。
接着,使用图3对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电控制部的概要进行说明。控制装置50由包含CPU、ROM及RAM等周知的微型计算机及其周边电路构成。控制装置50基于存储于ROM内的空调控制程序进行各种运算、处理,并控制与输出侧连接的各种控制对象设备11、14a~14c、16a~16c、31、42、43、44等的工作。
如图3所示,在控制装置50的输入侧连接有各种控制用传感器。作为控制用传感器,包含内气温度传感器51a、外气温度传感器51b、日照量传感器51c。而且,作为控制用传感器,包含高压压力传感器51d、空调风温度传感器51e、蒸发器温度传感器51f、蒸发器压力传感器51g、室外器温度传感器51h、室外器压力传感器51i、电池温度传感器51j。
内气温度传感器51a是对作为车室内的温度的内气温度Tr进行检测的内气温度检测部。外气温度传感器51b是对作为车室外的温度的外气温度Tam进行检测的外气温度检测部。日照量传感器51c是对向车室内照射的日照量As进行检测的日照量检测部。
高压压力传感器51d是对作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的压力的高压压力Pd进行检测的高压压力检测部。空调风温度传感器51e是对从混合空间46向车室内吹出的吹出空气温度TAV进行检测的空调风温度检测部。
蒸发器温度传感器51f是对室内蒸发器19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蒸发器温度)Te进行检测的蒸发器温度检测部。本实施方式的蒸发器温度传感器51f具体对室内蒸发器19的出口侧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
蒸发器压力传感器51g是对室内蒸发器19中的制冷剂蒸发压力Pe进行检测的蒸发器压力检测部。本实施方式的蒸发器压力传感器51g具体对室内蒸发器19的出口侧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
室外器温度传感器51h是对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18流通的制冷剂的温度的室外器制冷剂温度T1进行检测的室外器温度检测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器温度传感器51h具体对室外热交换器18的出口侧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
室外器压力传感器51i是对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18流通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室外器制冷剂压力P1进行检测的室外器温度检测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器压力传感器51i具体对室外热交换器18的出口侧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
电池温度传感器51j是对作为电池30的温度的电池温度TB进行检测的电池温度检测部。电池温度传感器51j具有多个温度检测部,并检测电池30的多个部位的温度。因此,在控制装置50中,也能够对电池30的各部分的温度差进行检测。另外,采用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的平均值作为电池温度TB。
另外,在控制装置50的输入侧,连接有配置于车室内前部的仪表盘附近的操作面板52。来自设置于操作面板52的各种操作开关的操作信号被输入至控制装置50。
作为设置于操作面板52的各种操作开关,具体有自动开关、空调开关、风量设定开关、温度设定开关等。
自动开关是设定或解除制冷循环装置10的自动控制运转的操作开关。空调开关是要求在室内蒸发器19进行送风空气的冷却的操作开关。风量设定开关是手动设定室内送风机42的风量的操作开关。温度设定开关是设定车室内的目标温度Tset的操作开关。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50一体地构成控制与其输出侧连接的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控制部。因此,对各个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的结构(即硬件和软件)构成对各个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例如,控制装置50中对作为制冷剂回路切换部的第一开闭阀14a、第二开闭阀14b、第三开闭阀14c的工作进行控制的结构构成制冷剂回路控制部50a。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制冷循环装置10构成为能够对制冷剂回路进行切换以进行车室内的空气调节和电池30的冷却。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为了进行车室内的空气调节,能够切换到外气制热模式的制冷剂回路、制冷模式的制冷剂回路、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的制冷剂回路。外气制热模式是将加热后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的运转模式。制冷模式是将冷却后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的运转模式。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是将冷却而除湿后的送风空气再加热并向车室内吹出的运转模式。
这些运转模式的切换通过执行预先存储于控制装置50的空调控制程序来进行。当操作面板52的自动开关接通(ON)时,执行空调控制程序。在空调控制程序中,基于各种控制用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操作面板的操作信号切换运转模式。以下对各运转模式的工作进行说明。
(a)外气制热模式
在外气制热模式下,控制装置50打开第一开闭阀14a,关闭第二开闭阀14b,打开第三开闭阀14c。另外,作为使制热用膨胀阀16a发挥制冷剂减压作用的节流状态,控制装置50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全闭状态。
由此,在外气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被切换到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集液器15、制热用膨胀阀16a、室外热交换器18、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顺序循环的第一回路。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例如,对于压缩机11,控制装置50控制排出能力以使得通过高压压力传感器51d检测出的高压压力Pd接近目标高压PDO。基于目标吹出温度TAO,参照预先存储于控制装置50的外气制热模式用的控制映射图决定目标高压PDO。使用各种控制用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操作面板的操作信号计算目标吹出温度TAO。
另外,对于制热用膨胀阀16a,控制装置50控制节流开度以使得室外热交换器18的出口侧制冷剂的过热度SH1接近预先设定的目标过热度KSH(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根据通过室外器温度传感器51h检测出的室外器制冷剂温度T1和通过室外器压力传感器51i检测出的室外器制冷剂压力P1计算过热度SH1。
另外,对于空气混合门44,控制装置50控制开度以使得通过空调风温度传感器51e检测出的吹出空气温度TAV接近目标吹出温度TAO。在外气制热模式下,也可以控制空气混合门44的开度以使得通过室内蒸发器19后的送风空气的全部风量流入室内冷凝器12。
在制冷循环装置10中,当压缩机11工作时,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流入室内冷凝器12。流入到室内冷凝器12的制冷剂向通过室内蒸发器19后的送风空气散热而冷凝。由此,送风空气被加热。
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制冷剂经由第一三通接头13a和入口侧通路21a流入集液器15。流入到集液器15的制冷剂由集液器15气液分离。由集液器15分离后的一部分的液相制冷剂经由出口侧通路21b和第二三通接头13b流入制热用膨胀阀16a。由集液器15分离后的残余的液相制冷剂作为剩余制冷剂存储于集液器15。
流入到制热用膨胀阀16a的制冷剂被减压直到成为低压制冷剂。此时,制热用膨胀阀16a的节流开度被控制为室外热交换器18的出口侧制冷剂的过热度SH1接近目标过热度KSH。在外气制热模式下,实质上被控制为室外热交换器18的出口侧制冷剂的过热度接近目标过热度KSH。
由制热用膨胀阀16a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8。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与从外气风扇吹送的外气进行热交换,并从外气吸热而蒸发。从室外热交换器18流出的制冷剂经由第三三通接头13c、吸入侧通路21d以及第四三通接头13d被吸入压缩机11而被再次压缩。
因此,在外气制热模式下,通过将由室内冷凝器12加热后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制热。
(b)制冷模式
在制冷模式下,控制装置50关闭第一开闭阀14a,打开第二开闭阀14b,关闭第三开闭阀14c。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全开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节流状态。
由此,在制冷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被切换到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制热用膨胀阀16a、)室外热交换器18、集液器15、制冷用膨胀阀16b、室内蒸发器19、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顺序循环的第二回路。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例如,对于压缩机11,控制排出能力以使得通过蒸发器温度传感器51f检测出的蒸发器温度Te接近目标蒸发器温度TEO。基于目标吹出温度TAO,参照预先存储于控制装置50的制冷模式用的控制映射图决定目标蒸发器温度TEO。
在制冷模式的控制映射图中,被决定为伴随着目标吹出温度TAO的上升而目标蒸发器温度TEO上升。进而,目标蒸发器温度TEO被决定为在能够抑制室内蒸发器19的结霜的范围(具体为1℃以上)的值。
另外,对于制冷用膨胀阀16b,控制装置50控制节流开度以使得室内蒸发器19的出口侧制冷剂的过热度SH2接近目标过热度KSH。根据通过蒸发器温度Te和蒸发器压力传感器51g检测出的制冷剂蒸发压力Pe计算过热度SH2。另外,对于空气混合门44,控制空气混合门44的开度以使得通过室内蒸发器19后的送风空气的全部风量流入冷风旁通通路45。
在制冷循环装置10中,当压缩机11工作时,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流入室内冷凝器12。在制冷模式下,通过室内蒸发器19后的送风空气的全部风量流入冷风旁通通路45。因此,流入到室内冷凝器12的制冷剂不与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
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制冷剂经由第一三通接头13a和外气侧通路21c流入制热用膨胀阀16a。在制冷模式中,制热用膨胀阀16a成为全开状态。因此,流入到制热用膨胀阀16a的制冷剂未被减压地从制热用膨胀阀16a流出。也就是说,在制冷模式下,室内冷凝器12和制热用膨胀阀16a仅为制冷剂通路。
从制热用膨胀阀16a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8。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与从外气风扇吹送的外气进行热交换,向外气散热而冷凝。
从室外热交换器18流出的制冷剂经由第三三通接头13c、第五三通接头13e以及入口侧通路21a流入集液器15。流入到集液器15的制冷剂由集液器15气液分离。由集液器15分离后的一部分的液相制冷剂经由出口侧通路21b和第六三通接头13f流入制冷用膨胀阀16b。由集液器15分离后的残余的液相制冷剂作为剩余制冷剂储存于集液器15。
流入到制冷用膨胀阀16b的制冷剂被减压直到成为低压制冷剂。此时,制冷用膨胀阀16b的节流开度被控制为过热度SH2接近目标过热度KSH。在制冷模式下,实质上被控制为室内蒸发器19的出口侧制冷剂的过热度接近目标过热度KSH。
由制冷用膨胀阀16b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流入室内蒸发器19。流入到室内蒸发器19的制冷剂与从室内送风机42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送风空气吸热而蒸发。由此,送风空气被冷却。从室内蒸发器19流出的制冷剂经由第八三通接头13h和第四三通接头13d被吸入压缩机11而被再次压缩。
因此,在制冷模式下,通过将由室内蒸发器19冷却后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制冷。
(c)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
在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下,控制装置50打开第一开闭阀14a,关闭第二开闭阀14b,打开第三开闭阀14c。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节流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节流状态。
由此,在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下,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向室内冷凝器12、集液器15依次流动。进而,构成以集液器15、制热用膨胀阀16a、室外热交换器18、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顺序循环,并以集液器15、制冷用膨胀阀16b、室内蒸发器19、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顺序循环的第三回路。
即,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被切换到室外热交换器18和室内蒸发器19相对于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的流动并联地连接的回路。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例如,对于压缩机11,与制冷模式同样地控制排出能力。另外,对于制热用膨胀阀16a,与外气制热模式同样地控制节流开度。另外,对于制冷用膨胀阀16b,与制冷模式同样地控制节流开度。另外,对于空气混合门44,控制装置50控制开度以使得通过空调风温度传感器51e检测出的吹出空气温度TAV接近目标吹出温度TAO。
在制冷循环装置10中,当压缩机11工作时,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流入室内冷凝器12。流入到室内冷凝器12的制冷剂向通过室内蒸发器19后的送风空气散热而冷凝。由此,在通过室内蒸发器19时被冷却的送风空气被加热。
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制冷剂经由第一三通接头13a和入口侧通路21a流入集液器15。流入到集液器15的制冷剂由集液器15气液分离。
由集液器15分离后的一部分的液相制冷剂经由出口侧通路21b和第二三通接头13b流入制热用膨胀阀16a。由集液器15分离后的另一部分的液相制冷剂经由出口侧通路21b和第六三通接头13f流入制冷用膨胀阀16b。由集液器15分离后的残余的液相制冷剂作为剩余制冷剂存储于集液器15。
从集液器15流入到制热用膨胀阀16a的制冷剂被减压直到成为低压制冷剂。此时,制热用膨胀阀16a的节流开度被控制为室外器制冷剂温度T1比外气温度Tam低。
由制热用膨胀阀16a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8。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与从外气风扇吹送的外气进行热交换,从外气吸热而蒸发。从室外热交换器18流出的制冷剂经由第三三通接头13c和吸入侧通路21d流入第四三通接头13d。
从集液器15流入到制冷用膨胀阀16b的制冷剂被减压直到成为低压制冷剂。此时,制冷用膨胀阀16b的节流开度被控制为过热度SH2接近目标过热度KSH。
由制冷用膨胀阀16b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流入室内蒸发器19。流入到室内蒸发器19的制冷剂与从室内送风机42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送风空气吸热而蒸发。由此,送风空气被冷却。从室内蒸发器19流出的制冷剂经由第八三通接头13h流入第四三通接头13d。
在第四三通接头13d,从室外热交换器18流出的制冷剂的流动与从室内蒸发器19流出的制冷剂的流动合流。从第四三通接头13d流出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11而被再次压缩。
因此,在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下,通过将由室内蒸发器19冷却而除湿后的送风空气由室内冷凝器12再加热并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除湿制热。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通过制冷循环装置10根据各运转模式切换制冷剂回路,能够实现车室内舒适的空气调节。
另外,虽然在上述的(a)外气制热模式、(b)制冷模式、(c)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下,没有进行电池30的冷却,但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能够执行冷却电池30的运转模式。
冷却电池30的运转模式只要是制冷循环装置10工作时,就能够不受空调的各运转模式是否被执行的影响地执行。也就是说,冷却电池30的运转模式能够与空调用的各运转模式一起执行,也能够单独执行。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能够执行不进行车室内的空气调节而仅进行电池30的冷却的电池单独模式。另外,能够执行在进行车室内的空气调节的同时进行电池30的冷却的各种运转模式。
冷却电池30的运转模式在通过电池温度传感器51j检测出的电池温度TB在预先设定的基准电池温度KTB以上时执行。以下,对冷却电池30的运转模式的工作进行说明。
(d)电池单独模式
在电池单独模式下,控制装置50关闭第一开闭阀14a、打开第二开闭阀14b、关闭第三开闭阀14c。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全开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全闭状态,将冷却用膨胀阀16c设为节流状态。
由此,在电池单独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被切换到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制热用膨胀阀16a、)室外热交换器18、集液器15、冷却用膨胀阀16c、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顺序循环的第二回路。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例如,对于压缩机11,控制排出能力以使得电池温度TB接近目标电池温度KTB2。基于电池温度TB,参照预先存储于控制装置50的电池单独模式用的控制映射图决定目标电池温度KTB2。
另外,对于冷却用膨胀阀16c,控制装置50控制节流开度,以使得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的出口侧制冷剂的过热度SH3接近目标过热度KSH。另外,控制装置50停止室内送风机42。
在制冷循环装置10中,当压缩机11工作时,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流入室内冷凝器12。在电池单独模式下,室内送风机42停止。因此,流入到室内冷凝器12的制冷剂不与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地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
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制冷剂与制冷模式同样地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8。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与从外气风扇吹送的外气进行热交换,向外气散热而冷凝。进而,从室外热交换器18流出的制冷剂与制冷模式同样地,经由第三三通接头13c、第五三通接头13e以及入口侧通路21a流入集液器15。
由集液器15分离后的一部分的液相制冷剂经由出口侧通路21b、第六三通接头13f以及第七三通接头13g流入冷却用膨胀阀16c。由集液器15分离后的残余的液相制冷剂作为剩余制冷剂存储于集液器15。流入到冷却用膨胀阀16c的制冷剂被减压直到成为低压制冷剂。此时,冷却用膨胀阀16c的节流开度被控制为过热度SH3接近目标过热度KSH。
由冷却用膨胀阀16c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流入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流入到制冷剂通路30a的制冷剂吸收电池30所具有的热(即电池30的废热)并蒸发。由此,电池30被冷却。从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流出的制冷剂经由第八三通接头13h和第四三通接头13d被吸入至压缩机11。
因此,在电池单独模式下,能够不进行车室内的空气调节而仅进行电池30的冷却。
在上述的(d)电池单独模式下,以不进行车室内的空气调节为前提,对使室内送风机42停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d)电池单独模式的执行时使室内送风机42工作。在该情况下,在进行电池30的冷却的同时,能够进行不调整送风空气的温度而向车室内吹出送风空气的送风模式的运转。
另外,在进行车室内的空气调节的同时进行电池30的冷却的运转模式下,控制装置50在对与空调用的各运转模式同样的控制对象设备进行控制之外,将冷却用膨胀阀16c设为节流状态。
由此,在制冷循环装置10中,与空调用的运转模式无关,增加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以冷却用膨胀阀16c、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顺序流动的电池冷却用的回路。
即,在同时执行外气制热模式与电池30的冷却时,制冷循环装置10被切换到室外热交换器18和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相对于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的流动并联地连接的回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同时执行外气制热模式与电池30的冷却的运转模式记载为(e)外气废热制热模式。
另外,在同时执行制冷模式和电池30的冷却时,制冷循环装置10被切换到室内蒸发器19和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相对于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的流动并联地连接的回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同时执行制冷模式和电池30的冷却的运转模式记载为(f)制冷电池模式。
另外,在同时执行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和电池30的冷却时,制冷循环装置10被切换到室外热交换器18、室内蒸发器19以及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相对于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的流动并联地连接的回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同时执行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和电池30的冷却的运转模式记载为(g)外气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控制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例如,对于冷却用膨胀阀16c,控制装置50与电池单独模式同样地控制节流开度,以使得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的出口侧制冷剂的过热度SH3接近目标过热度KSH。
在制冷循环装置10中,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经由第六三通接头13f和第七三通接头13g流入冷却用膨胀阀16c。从集液器15流入到冷却用膨胀阀16c的制冷剂被减压直到成为低压制冷剂。
由冷却用膨胀阀16c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流入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流入到制冷剂通路30a的制冷剂吸收电池30所具有的热(即电池30的废热)而蒸发。由此,电池30被冷却。从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流出的制冷剂经由第八三通接头13h和第四三通接头13d被吸入至压缩机11。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通过执行(e)外气废热制热模式、(f)制冷电池模式、(g)外气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由此,能够在进行车室内的空气调节的同时冷却电池30。进而,在(e)外气废热制热模式和(g)外气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下,能够将电池30的废热作为用于加热送风空气的热源而使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如在(a)外气制热模式中所说明的那样,在切换到第一回路时,能够使由制热用膨胀阀16a减压后的制冷剂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8蒸发。此时,能够将由室内冷凝器12冷凝后的高压的液相制冷剂作为剩余制冷剂存储于集液器15。因此,能够使室外热交换器18的出口侧制冷剂具有过热度。
由此,与具备储液器即低压侧的贮液部来作为贮液部的制冷循环装置(以下,记载为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相比,能够增加在作为使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部的室外热交换器18中的制冷剂的吸热量。其结果是,能够增加室内冷凝器12中的制冷剂的散热量,提高室内冷凝器12中的送风空气的加热能力。
因此,在(a)外气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下,与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相比能够提高循环的性能系数。
这里,储液器配置于从使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部的制冷剂出口侧到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制冷剂流路,是将循环内的剩余制冷剂作为液相制冷剂存储的低压侧的贮液部。另外,使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部中的制冷剂的吸热量被定义为从使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部的出口侧制冷剂的焓减去入口侧制冷剂的焓而得到的焓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如在(b)制冷模式中说明的那样,在切换到第二回路时,能够使由制冷用膨胀阀16b减压后的制冷剂通过室内蒸发器19蒸发。此时,能够将由室外热交换器18冷凝后的高压的液相制冷剂作为剩余制冷剂存储于集液器15。因此,能够使室内蒸发器19的出口侧制冷剂具有过热度。
由此,与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相比,能够增加在作为使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部的室内蒸发器19中的制冷剂的吸热量。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室内蒸发器19中的送风空气的冷却能力。
因此,在(b)制冷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与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相比能够提高循环的性能系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如在(c)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中说明的那样,在切换到第三回路时,能够使由制冷用膨胀阀16b减压后的制冷剂通过室内蒸发器19蒸发。进而,能够使由制冷用膨胀阀16b减压后的制冷剂通过室内蒸发器19蒸发。
此时,能够将由室内冷凝器12冷凝后的高压的液相制冷剂作为剩余制冷剂存储于集液器15。因此,能够使室外热交换器18的出口侧制冷剂和室内蒸发器19的出口侧制冷剂双方具有过热度。
由此,与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相比,能够增加作为使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部的室外热交换器18中的制冷剂的吸热量。其结果是,能够增加室内冷凝器12中的制冷剂的散热量,提高室内冷凝器12中的送风空气的加热能力。
另外,与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相比,能够增加作为使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部的室内蒸发器19中的制冷剂的吸热量。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室内蒸发器19中的送风空气的冷却能力。
因此,在(c)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与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相比能够提高循环的性能系数。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即使构成为能够切换制冷剂回路,也能够提高性能系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开闭阀14a、第二开闭阀14b以及第一三通接头13a构成第一切换部22a。而且,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切换部22a将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制冷剂向集液器15侧和第二三通接头13b侧中的一方引导。
另外,具体而言,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接头部的第二三通接头13b将从第一三通接头13a流出的制冷剂和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中的一方向制热用膨胀阀16a侧引导。
另外,通过第三开闭阀14c、第三三通接头13c以及第二止回阀17b构成第二切换部22b。而且,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切换部22b将从室外热交换器18流出的制冷剂向压缩机11的吸入口侧和集液器15侧中的一方引导。
由此,即使切换制冷剂回路,也能够容易地实现集液器15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不变化的制冷循环装置。因此,即使切换制冷剂回路,集液器15的气液分离性能也难以变化。进而,即使切换制冷剂回路,也能够容易地实现将循环内的剩余制冷剂存储于共通的集液器15的制冷循环装置。因此,能够抑制制冷循环装置10整体的大型化。
另外,制冷循环装置10的运转模式不限定于上述的运转模式。例如,也可以执行以下说明的(h)蒸发器单独除湿制热模式、(i)废热制热模式、(j)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h)蒸发器单独除湿制热模式、(i)废热制热模式、(j)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是制冷剂不向室外热交换器18流通的运转模式。
(h)蒸发器单独除湿制热模式
在蒸发器单独除湿制热模式下,控制装置50打开第一开闭阀14a并关闭第二开闭阀14b。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全闭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节流状态,将冷却用膨胀阀16c设为全闭状态。
由此,在蒸发器单独除湿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被切换到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集液器15、制冷用膨胀阀16b、室内蒸发器19、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顺序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例如,对于压缩机11和制冷用膨胀阀16b,与制冷模式同样地进行控制。
因此,在蒸发器单独除湿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构成使室内冷凝器12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并使室内蒸发器19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
因此,在蒸发器单独除湿制热模式下,通过将由室内蒸发器19冷却而除湿后的送风空气由室内冷凝器12再加热并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除湿制热。
(i)废热制热模式
在废热制热模式下,控制装置50打开第一开闭阀14a并关闭第二开闭阀14b。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全闭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全闭状态,将冷却用膨胀阀16c设为节流状态。
由此,在废热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被切换到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集液器15、冷却用膨胀阀16c、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顺序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例如,对于压缩机11,与外气制热模式同样地进行控制。此时,在与车室内的制热相比优先电池30的冷却的情况下,也可以与电池单独模式同样地控制压缩机11的工作。另外,对于冷却用膨胀阀16c,与电池单独模式同样地进行控制。
因此,在废热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构成使室内冷凝器12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并使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
因此,在废热制热模式下,通过将由室内冷凝器12加热后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制热。另外,通过在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流通的制冷剂从电池30吸热,能够冷却电池30。而且,能够将制冷剂从电池30吸收的热作为送风空气的加热源。
(j)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
在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下,控制装置50打开第一开闭阀14a并关闭第二开闭阀14b。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全闭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节流状态,将冷却用膨胀阀16c设为节流状态。
由此,在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集液器15的顺序流动。进而,构成为以集液器15、制冷用膨胀阀16b、室内蒸发器19、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顺序循环,并且以集液器15、冷却用膨胀阀16c、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顺序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即,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被切换到室内蒸发器19和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相对于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的流动并联地连接的回路。也就是说,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是能够同时执行蒸发器单独除湿制热模式和电池30的冷却的运转模式。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例如,对于压缩机11和制冷用膨胀阀16b,与制冷模式同样地进行控制。对于冷却用膨胀阀16c,与电池单独模式同样地进行控制。
因此,在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构成使室内冷凝器12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并使室内蒸发器19和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
因此,在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下,通过将由室内蒸发器19冷却而除湿后的送风空气由室内冷凝器12再加热并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除湿制热。另外,通过在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流通的制冷剂从电池30吸热,能够冷却电池30。而且,能够将制冷剂从电池30吸收的热作为送风空气的加热源。
另外,作为制冷循环装置10的运转模式,例如也可以执行以下说明的(k)串联蒸发器单独除湿制热模式、(m)串联废热制热模式、(n)串联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k)串联蒸发器单独除湿制热模式、(m)串联废热制热模式、(n)串联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是室内冷凝器12和室外热交换器18经由制热用膨胀阀16a直接连接的运转模式。
(k)串联蒸发器单独除湿制热模式
在串联蒸发器单独除湿制热模式下,控制装置50关闭第一开闭阀14a,打开第二开闭阀14b,关闭第三开闭阀14c。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节流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节流状态,将冷却用膨胀阀16c设为全闭状态。
由此,在串联蒸发器单独除湿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被切换到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制热用膨胀阀16a、室外热交换器18、集液器15、制冷用膨胀阀16b、室内蒸发器19、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顺序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例如,对于压缩机11和制冷用膨胀阀16b,与制冷模式同样地进行控制。
对于制热用膨胀阀16a,调整节流开度以使得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高压制冷剂的温度成为基准温度。更具体地,调整节流开度以使得通过高压压力传感器51d检测出的高压压力Pd成为预先设定的基准高压KPd。另外,制热用膨胀阀16a的节流开度在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的温度比外气温度高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因此,在串联蒸发器单独除湿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构成使室内冷凝器12和室外热交换器18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使室内蒸发器19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
因此,在串联蒸发器单独除湿制热模式下,通过将由室内蒸发器19冷却而除湿后的送风空气由室内冷凝器12再加热并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除湿制热。
除此之外,在串联蒸发器单独除湿制热模式下,通过调整制热用膨胀阀16a的节流开度,能够调整室内冷凝器12中的制冷剂的散热量。因此,能够适当地调整室内冷凝器12中的送风空气的加热能力。
(m)串联废热制热模式
在串联废热制热模式下,控制装置50打开第一开闭阀14a,打开第二开闭阀14b,关闭第三开闭阀14c。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节流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全闭状态,将冷却用膨胀阀16c设为节流状态。
由此,在串联废热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被切换到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制热用膨胀阀16a、室外热交换器18、集液器15、冷却用膨胀阀16c、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顺序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例如,对于压缩机11,与外气制热模式同样地进行控制。此时,在与车室内的制热相比优先电池30的冷却的情况下,也可以与电池单独模式同样地控制压缩机11的工作。另外,对于制热用膨胀阀16a,与串联蒸发器单独除湿制热模式同样地进行控制。对于冷却用膨胀阀16c,与电池单独模式同样地进行控制。
因此,在串联废热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构成使室内冷凝器12和室外热交换器18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并使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
因此,在串联废热制热模式下,通过将由室内冷凝器12加热后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制热。另外,通过在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流通的制冷剂从电池30吸热,能够冷却电池30。而且,能够将制冷剂从电池30吸收的热作为送风空气的加热源。
除此之外,在串联废热制热模式下,通过调整制热用膨胀阀16a的节流开度,能够调整室内冷凝器12中的制冷剂的散热量。因此,能够适当地调整室内冷凝器12中的送风空气的加热能力。
(n)串联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
在串联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下,控制装置50关闭第一开闭阀14a,打开第二开闭阀14b,关闭第三开闭阀14。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节流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节流状态,将冷却用膨胀阀16c设为节流状态。
由此,在串联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制热用膨胀阀16a、室外热交换器18、集液器15的顺序流动。进而,构成以集液器15、制冷用膨胀阀16b、室内蒸发器19、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顺序循环,并以集液器15、冷却用膨胀阀16c、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顺序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即,在串联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被切换到室内蒸发器19和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相对于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的流动并联地连接的回路。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例如,对于压缩机11和制冷用膨胀阀16b,与制冷模式同样地进行控制。对于冷却用膨胀阀16c,与电池单独模式同样地进行控制。对于制热用膨胀阀16a,与串联蒸发器单独除湿制热模式同样地进行控制。
因此,在串联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构成为使室内冷凝器12和室外热交换器18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并使室内蒸发器19和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
因此,在串联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下,通过将由室内蒸发器19冷却而除湿后的送风空气由室内冷凝器12再加热并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除湿制热。另外,通过在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流通的制冷剂从电池30吸热,能够冷却电池30。而且,能够将制冷剂从电池30吸收的热作为送风空气的加热源。
除此之外,在串联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下,通过调整制热用膨胀阀16a的节流开度,能够调整室内冷凝器12中的制冷剂的散热量。因此,能够适当地调整室内冷凝器12中的送风空气的加热能力。
然而,在上述的(a)外气制热模式、(c)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e)外气废热制热模式、(g)外气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下,室外热交换器18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成为外气温度以下。因此,在低外气温度时,若执行这些运转模式,则可能在室外热交换器18产生结霜。
因此,当推定为在室外热交换器18产生结霜的结霜条件成立时,为了进行室外热交换器18的除霜,可以在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内切换到(b)制冷模式、(d)电池单独模式、(f)制冷电池模式。由此,能够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8,从而进行室外热交换器18的除霜。
另外,在为了进行室外热交换器18的除霜而控制装置50切换至(b)制冷模式、(d)电池单独模式、(f)制冷电池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压缩机11的工作进行控制以发挥预先设定的除霜用的能力。另外,关于结霜条件,例如在室外器制冷剂温度T1成为基准结霜温度(例如-5℃)以下的时间在基准结霜时间(例如5分)以上时成立即可。
另外,在(c)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的执行中结霜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可以切换到(b)制冷模式来进行室外热交换器18的除霜。由此,由于可以不改变制冷用膨胀阀16b和冷却用膨胀阀16c的控制方式,因此能够迅速地进行室外热交换器18的除霜。
同样地,在(e)外气废热制热模式的执行中结霜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为了进行室外热交换器18的除霜,可以切换到(d)电池单独模式。同样地,在(g)外气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的执行中结霜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为了进行室外热交换器18的除霜,可以切换到(f)制冷电池模式。
(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如图4的整体结构图所示,对变更了制冷循环装置10的循环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将室内冷凝器12配置于入口侧通路21a。在入口侧通路21a中,室内冷凝器12的制冷剂入口与第一开闭阀14a的出口侧连接。另外,在入口侧通路21a中,室内冷凝器12的制冷剂出口与第五三通接头13e的一方的流入口侧连接。
因此,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切换部的第一切换部22a将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向室内冷凝器12侧和第二三通接头13b侧中的一方引导。另外,具体而言,构成接头部的第二三通接头13b将从第一三通接头13a流出的制冷剂和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中的一方向制热用膨胀阀16a侧引导。其他结构和工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工作,并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即,即使在切换到任意的运转模式时,也能够将高压的液相制冷剂作为剩余制冷剂存储于集液器15,因此,能够提高性能系数。
进而,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即使连接第一切换部22a和接头部,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即,即使切换制冷剂回路,集液器15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也不变化,进而,能够容易地实现将循环内的剩余制冷剂存储于共通的集液器15的制冷循环装置。
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在制冷模式时不使制冷剂流入室内冷凝器12。因此,在制冷模式时,不会产生在制冷剂流通于室内冷凝器12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由此,能够在制冷模式时降低压缩机11的动力消耗,进一步提高性能系数。
(第三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如图5的整体结构图所示,对变更了制冷循环装置10的循环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将制热用膨胀阀16a配置于出口侧通路21b。在出口侧通路21b中,制热用膨胀阀16a的入口与第六三通接头13f的一方的流出口侧连接。另外,在出口侧通路21b中,制热用膨胀阀16a的出口与第二三通接头13b的另一方的流入口侧连接。另外,废除第一止回阀17a。
因此,具体的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切换部的第一切换部22a将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向室内冷凝器12侧和第二三通接头13b侧中的一方引导。另外,具体而言,构成接头部的第二三通接头13b将从第一三通接头13a流出的制冷剂和从制热用膨胀阀16a流出的制冷剂中的一方向室外热交换器18侧引导。其他结构和工作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也能够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工作,并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即,即使在切换到任意的运转模式时,也能够将高压的液相制冷剂作为剩余制冷剂存储于集液器15,因此,能够提高性能系数。
进而,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即使连接第一切换部22a和接头部,也能够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即,即使切换制冷剂回路,集液器15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也不变化,进而,能够容易地实现能够将循环内的剩余制冷剂存储于共通的集液器15的制冷循环装置。
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在制冷模式时不使制冷剂流入室内冷凝器12。因此,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在制冷模式时进一步提高性能系数。进而,由于能够废除第一止回阀17a,因此能够简化循环结构。
(第四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如图6的整体结构图所示,对变更了制冷循环装置10的循环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将制热用膨胀阀16a配置于出口侧通路21b。另外,废除第一止回阀17a。
因此,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切换部的第一切换部22a将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制冷剂向集液器15侧和第二三通接头13b侧中的一方引导。另外,具体而言,构成接头部的第二三通接头13b将从第一三通接头13a流出的制冷剂和从制热用膨胀阀16a流出的制冷剂中的一方向室外热交换器18侧引导。其他结构和工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工作,并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即,即使在切换到任意的运转模式时,也能够将高压的液相制冷剂作为剩余制冷剂存储于集液器15,因此,能够提高性能系数。
进而,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即使连接第一切换部22a和接头部,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即,即使切换制冷剂回路,集液器15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也不变化,进而,能够容易地实现能够将循环内的剩余制冷剂存储于共通的集液器15的制冷循环装置。
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废除第一止回阀17a,因此能够简化循环结构。
(第五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如图7的整体结构图所示,对变更了制冷循环装置10的循环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将固定节流部件23a配置于入口侧通路21a。固定节流部件23a是使流入集液器15的制冷剂减压的贮液部侧减压部。固定节流部件23a配置于入口侧通路21a中的、从第五三通接头13e的流出口到集液器15的入口的范围。作为这样的固定节流部件23a,能够采用节流孔、毛细管等。其他结构和工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工作,并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即,即使在切换到任意的运转模式时,也能够将高压的液相制冷剂作为剩余制冷剂存储于集液器15,因此,能够提高性能系数。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由于具备固定节流部件23a,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性能系数。
使用图8说明这一点。图8是表示在外气制热模式时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的制冷剂的状态的莫里尔图。另外,在外气制热模式下,室内冷凝器12成为使制冷剂冷凝的热交换部。进而,室外热交换器18成为使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部。
另外,在图8中,用粗实线表示在具备固定节流部件23a的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变化。另外,用细虚线表示在不具备固定节流部件23a的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变化。
另外,在图8中,用点Lq1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的集液器15内的制冷剂的状态。另外,在图8中,用点Lqex表示在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的集液器15内的制冷剂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由于具备固定节流部件23a,因此,集液器15内的制冷剂的压力比使制冷剂冷凝的热交换部中的高压制冷剂的压力低。因此,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的点Lq1的制冷剂的压力成为比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点Lqex的制冷剂的压力低的压力。
进而,沿着莫里尔图的饱和液线的倾斜,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的点Lq1的制冷剂的焓成为比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点Lqex的制冷剂的焓低的值。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使制冷剂冷凝的热交换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成为过冷却液相制冷剂SC1。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与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10相比,能够降低流入使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部的制冷剂的焓。其结果是,能够增大使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部中的制冷剂的吸热量,从而提高性能系数。在其他的运转模式下也能够得到该效果。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对采用固定节流部件23a作为贮液部侧减压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贮液部侧减压部不限定于此。
例如,如图9所示,也可以将固定节流部件23b配置于入口侧通路21a中的、从第一开闭阀14a的出口到第五三通接头13e的一方的流入口的范围。当制冷剂回路切换部切换到第一回路或第三回路时,固定节流部件23b成为使流入集液器15的制冷剂减压的第一贮液部侧减压部。由此,在外气制热模式时和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时,能够提高性能系数。
例如,如图10所示,可以将固定节流部件23c配置于从第三三通接头13c的另一方的流出口到第五三通接头13e的另一方的流入口的范围。当制冷剂回路切换部切换到第二回路时,固定节流部件23c成为使流入集液器15的制冷剂减压的第二贮液部侧减压部。由此,在制冷模式时,能够提高性能系数。
当然,也可以采用作为第一贮液部侧减压部的固定节流部件23b和作为第二贮液部侧减压部的固定节流部件23c双方。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对采用固定节流部件作为贮液部侧减压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可变节流机构。
(第六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说明将制热用膨胀阀16a和作为第二切换部22b的一部分的第三开闭阀14c作为集成阀24而一体化的例子。另外,在图11中,表示在外气制热模式时和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时的集成阀24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集成阀24具有主体240。主体240由传热性优异的金属(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铝)形成。在主体240形成有第一入口部24a、第一出口部24b、第二入口部24c、第二出口部24d。
第一入口部24a是与第二三通接头13b的流出口侧连接的制冷剂入口部。第一出口部24b是与室外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入口侧连接的制冷剂出口部。第一入口部24a和第一出口部24b在主体240内连通。
在主体240内的从第一入口部24a到第一出口部24b的制冷剂通路,形成有节流通路161。进而,在从第一入口部24a到第一出口部24b的制冷剂通路,配置有使节流通路161的节流通路截面积变化的阀芯部162。阀芯部162经由轴与步进电机163连结。步进电机163使阀芯部162位移而使节流通路截面积变化。
也就是说,在集成阀24中,通过节流通路161、阀芯部162、步进电机163等形成有制热用膨胀阀16a。
第二入口部24c是与室外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出口侧连接的制冷剂入口部。第二出口部24d是与第四三通接头13d的一方的流入口侧连接的制冷剂出口部。第二入口部24c与第二出口部24d在主体240内连通。
在主体240内的从第二入口部24c到第二出口部24d的制冷剂通路,配置有对该制冷剂通路进行开闭的阀芯部141。阀芯部141经由轴与螺线管142连结。螺线管142使阀芯部141位移而对从第二入口部24c到第二出口部24d的制冷剂通路进行开闭。
也就是说,在集成阀24中,通过阀芯部141、螺线管142等形成有第三开闭阀14c。
另外,在主体240内,上游侧通路241和下游侧通路242彼此相邻地配置。上游侧通路241是从第一入口部24a到第一出口部24b的制冷剂通路中的、相比节流通路161靠制冷剂流的上游侧的部位。下游侧通路242是从第二入口部24c到第二出口部24d的制冷剂通路中的,相比的阀芯部141靠制冷剂流的下游侧的部位。
换言之,在上游侧通路241流通的制冷剂是流入制热用膨胀阀16a的制冷剂。另外,在下游侧通路242流通的制冷剂是从第二切换部经由第四三通接头13d被引导向压缩机11的吸入口侧的制冷剂。
由此,在集成阀24中,如图11的细虚线箭头所示,经由主体240,在流通于上游侧通路241的制冷剂与流通于下游侧通路242的制冷剂之间能够热移动。换言之,在集成阀24中,能够使流入制热用膨胀阀16a的制冷剂与从第二切换部被引导向压缩机11的吸入口侧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其他结构和工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工作,并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即,即使切换到任意的运转模式的制冷剂回路,也能够将高压的液相制冷剂作为剩余制冷剂存储于集液器15,因此,能够提高性能系数。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由于具备集成阀24,因此,在外气制热模式时和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性能系数。
使用图12说明这一点。图12是表示在外气制热模式时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的制冷剂的状态的莫里尔图。另外,在图12中,用粗实线表示在具备集成阀24的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变化。另外,用细虚线表示在不具备集成阀24的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变化。
另外,在图12中,用点Ev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的室外热交换器18的入口侧的制冷剂的状态。另外,在图12中,用点Evex表示在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的室外热交换器18的入口侧的制冷剂的状态。
在集成阀24中,能够使在上游侧通路241流通的制冷剂与在下游侧通路242流通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因此,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的点Ev的制冷剂的焓成为比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点Evex的制冷剂的焓低的值。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使制冷剂冷凝的热交换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成为过冷却液相制冷剂SC2。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与比较例的制冷循环装置10相比,能够降低流入使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部的制冷剂的焓。其结果是,能够增大使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部中的制冷剂的吸热量,从而提高性能系数。在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下也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
这里,在制冷模式下,第三开闭阀14c关闭。即,阀芯部141关闭从第二入口部24c到第二出口部24d的制冷剂通路。因此,制冷剂不向下游侧通路242流通。也就是说,在制冷模式下,不进行在上游侧通路241流通的制冷剂与在下游侧通路242流通的制冷剂的热交换。
(第七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说明将与第二切换部22b的第三三通接头13c对应的结构与室外热交换器18一体化的例子。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具有多个管和与多个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一对箱的、所谓的箱和管式的热交换器作为室外热交换器18。而且,通过将两个制冷剂出口设置于形成使在多个管流通而与外气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集合的集合空间的箱,从而与第三三通接头13c同样地使制冷剂的流动分支。
其他结构和工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即,即使在切换到任意的运转模式时,也能够将高压的液相制冷剂作为剩余制冷剂存储于集液器15,因此,能够提高性能系数。
进而,也可以是,通过将第三开闭阀14c收容于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8的箱内,从而使室外热交换器18与第二切换部22b一体化。另外,也可也是,通过将在第六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集成阀收容于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8的箱内,从而使室外热交换器18与集成阀24一体化。
(第八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4的整体结构图所示,对变更了制冷循环装置10的循环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增加了第九三通接头13i、第十三通接头13j、后制冷用膨胀阀16d以及后室内蒸发器19a。
第九三通接头13i和第十三通接头13j的基本结构与第一三通接头13a等相同。第九三通接头13i的流入口与第七三通接头13g的另一方的流出口侧连接。第九三通接头13i的一方的流出口与后制冷用膨胀阀16d的入口侧连接。第九三通接头13i的另一方的流出口与冷却用膨胀阀16c的入口侧连接。
后制冷用膨胀阀16d是使从第九三通接头13i的一方的流出口流出的制冷剂减压,并调整向下游侧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的第二减压部。后制冷用膨胀阀16d的基本结构与制热用膨胀阀16a等相同。
后制冷用膨胀阀16d的出口与后室内蒸发器19a的制冷剂入口侧连接。后室内蒸发器19a是使由后制冷用膨胀阀16d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与向后排座椅侧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的蒸发部。后室内蒸发器19a是冷却向后排座椅侧吹送的送风空气的后排座椅侧送风空气冷却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室内蒸发器19用作为前排座椅侧送风空气冷却部。
后室内蒸发器19a的制冷剂出口与第十三通接头13j的一方的流入口连接。第十三通接头13j的另一方的流入口与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的出口侧连接。第十三通接头13j的流出口与第八三通接头13h的另一方的流入口连接。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室内蒸发器19、后室内蒸发器19a以及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相对于制冷剂流并联地连接。其他的制冷循环装置1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的工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的基本的工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在(b)制冷模式、(f)制冷电池模式等时,通过将后制冷用膨胀阀16d设为节流状态,从而不仅能够冷却向前排座椅侧吹送的送风空气,也能够冷却向后排座椅侧吹送的送风空气。
在这些运转模式时,在冷却向后排座椅侧吹送的送风空气时,控制装置50控制节流开度,以使得后室内蒸发器19a的出口侧制冷剂的过热度SH4接近目标过热度KSH。另外,在这些运转模式时,且在车辆停车时等仅在后排座椅搭乘有乘员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全闭状态,从而仅冷却向后排座椅侧吹送的送风空气。
其他的工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即,即使切换到任意的运转模式,也能够将高压的液相制冷剂作为剩余制冷剂存储于集液器15,因此,能够提高性能系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均采用通过供给电力来工作的电动式的可变节流机构作为制冷用膨胀阀16b、后制冷用膨胀阀16d、冷却用膨胀阀16c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
例如,作为制冷用膨胀阀16b,也可以采用使节流开度变化以使得室内蒸发器19的出口侧制冷剂的过热度SH2接近目标过热度KSH的温度式膨胀阀。进而,除了温度式膨胀阀之外,为了禁止制冷剂流入室内蒸发器19,也可以具备对制冷剂流路进行开闭的开闭阀。
温度式膨胀阀是具有感温部和阀芯部的机械式的可变节流机构,该感温部具有随着室内蒸发器19的出口侧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变形的变形部件(具体是隔膜),该阀芯部随着变形部件的变形而位移从而使节流开度变化。
同样地,作为后制冷用膨胀阀16d,也可以采用使节流开度变化以使得后室内蒸发器19a的出口侧制冷剂的过热度SH4接近目标过热度KSH的温度式膨胀阀。除此之外,为了禁止制冷剂流入后室内蒸发器19a,也可以具备对制冷剂流路进行开闭的开闭阀。
同样地,作为冷却用膨胀阀16c,也可以采用使节流开度变化以使得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的出口侧制冷剂的过热度SH3接近目标过热度KSH的温度式膨胀阀。除此之外,为了禁止制冷剂流入制冷剂通路30a,也可以具备对制冷剂流路进行开闭的开闭阀。
(第九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说明增加了内部热交换器26的例子。内部热交换器26使从集液器15流出的高压制冷剂与吸入压缩机11的低压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因此,在内部热交换器26中,高压制冷剂被冷却而使焓减少,低压制冷剂被加热而使焓增加。
内部热交换器26具有供从集液器15流出的高压制冷剂流通的高压制冷剂通路26a和供吸入压缩机11的低压制冷剂流通的低压制冷剂通路26b。高压制冷剂通路26a配置于从第七三通接头13g的一方的流出口到制冷用膨胀阀16b的入口的制冷剂通路。低压制冷剂通路26b配置于从室内蒸发器19的制冷剂出口到第八三通接头13h的一方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
这里,在图15中,为了使图示明确化,示意性地图示内部热交换器26。更详细地,在图15中,示意性地表示制冷循环装置10中的高压制冷剂通路26a和低压制冷剂通路26b的配置。而且,用粗线箭头表示在高压制冷剂通路26a流通的高压制冷剂与在低压制冷剂通路26b流通的低压制冷剂的热交换。这一点在后述的图16、图17等中也是相同的。
其他结构和工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即,即使在切换到任意的运转模式时,也能够将高压的液相制冷剂作为剩余制冷剂存储于集液器15,因此,能够提高性能系数。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至少在(b)制冷模式、(c)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f)制冷电池模式、(g)外气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性能系数。换言之,在使由制冷用膨胀阀16b减压后的制冷剂通过室内蒸发器19蒸发的运转模式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性能系数。
更详细地,在这些运转模式下,能够通过内部热交换器26使从集液器15流出的高压制冷剂过冷却。由此,能够使流入室内蒸发器19的制冷剂的焓减少,使室内蒸发器19中的制冷剂的吸热量增加。其结果是,在这些运转模式下,能够提高性能系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使由制冷用膨胀阀16b减压后的制冷剂通过室内蒸发器19蒸发的运转模式时,配置内部热交换器26以提高性能系数的例子,但内部热交换器26的配置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16所示的变形例那样地变更内部热交换器26的配置。即,也可以是,高压制冷剂通路26a配置于从第七三通接头13g的另一方的流出到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的入口的制冷剂通路。进而,也可以是,低压制冷剂通路26b配置于从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的入口到第八三通接头13h的另一方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
由此,不仅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至少在(d)电池单独模式、(e)外气废热制热模式、(f)制冷电池模式、(g)外气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性能系数。换言之,在使由冷却用膨胀阀16c减压后的制冷剂通过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蒸发的运转模式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性能系数。
另外,例如,也可以如图17所示那样地变更内部热交换器26的配置。即,也可以是,高压制冷剂通路26a配置于从第二三通接头13b的流出口到制热用膨胀阀16a的入口的制冷剂通路。进而,也可以是,低压制冷剂通路26b配置于从吸入侧通路21d中的第三开闭阀14c的出口到第四三通接头13d的一方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
由此不仅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至少在(a)外气制热模式、(c)外气并联除湿制热模式、(e)外气废热制热模式、(g)外气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性能系数。换言之,在使由制热用膨胀阀16a减压后的制冷剂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8蒸发的运转模式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性能系数。
(第十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如图18的整体结构图所示,对变更了循环结构的制冷循环装置10a进行说明。制冷循环装置10a在切换到规定的运转模式的制冷剂回路时,能够构成注气循环。
因此,在制冷循环装置10a中,采用二级升压式的压缩机111作为压缩机。压缩机111是由共通的电动机驱动排出容量为固定的低级侧压缩机构和高级侧压缩机构双方旋转的二级升压式的电动压缩机。压缩机111根据从控制装置50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转速(即制冷剂排出压力)。
进而,压缩机111具有收容低级侧压缩机构、高级侧压缩机构以及电动机等的壳体。壳体形成压缩机111的外壳。在壳体形成有吸入口111a、中间压吸入口111b以及排出口111c。
吸入口111a将低压制冷剂从壳体的外部吸入至低级侧压缩机构的开口孔。中间压吸入口111b是用于使中间压制冷剂从壳体的外部流入内部,并与从低压至高压的压缩过程的制冷剂合流的开口孔。中间压吸入口111b在壳体的内部与低级侧压缩机构的排出口侧和高级侧压缩机构的吸入口侧连接。排出口111c是使从高级侧压缩机构排出的高压制冷剂向壳体的外部排出的开口孔。排出口111c与室内冷凝器12的制冷剂入口侧连接。
另外,制冷循环装置10a具备第十一三通接头13k、中间压膨胀阀16e以及内部热交换器26。
第十一三通接头13k配置于出口侧通路21b中的从第一止回阀17a的出口到第二三通接头13b的另一方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第十一三通接头13k的一方的流出口与注入通路21e连接,该注入通路21e将由第十一三通接头13k分支后的制冷剂的流动向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引导。
中间压膨胀阀16e配置于注入通路21e。中间压膨胀阀16e是在切换到规定的运转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外气制热模式)时使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减压的第三减压部。中间压膨胀阀16e的基本结构与制热用膨胀阀16a等相同。
内部热交换器26使从第十一三通接头13k的另一方的流出口流出的高压制冷剂与由中间压膨胀阀16e减压后的中间压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在内部热交换器26中,高压制冷剂被冷却而使焓减少,中间压制冷剂被加热而使焓增加。
本实施方式的内部热交换器26的高压制冷剂通路配置于出口侧通路21b中的从第十一三通接头13k的另一方的流出口到第二三通接头13b的另一方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内部热交换器26的中间压制冷剂通路配置于注入通路21e中的从中间压膨胀阀16e的出口到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的制冷剂通路。
另外,制冷循环装置10a的控制装置50的输入侧与未图示的中间温度传感器和中间压力传感器连接。
中间温度传感器是对从内部热交换器26的中间压制冷剂通路流出而被吸入至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中间压温度检测部。中间压力传感器是对从内部热交换器26的中间压制冷剂通路流出而被吸入至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的中间压压力检测部。
其他的制冷循环装置10a的结构与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制冷循环装置10相同。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制冷循环装置10a的工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切换运转模式。以下,对各运转模式的工作进行说明。
(a)外气制热模式
在外气制热模式下,控制装置50打开第一开闭阀14a,关闭第二开闭阀14b,打开第三开闭阀14c。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节流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全闭状态,将中间压膨胀阀16e设为节流状态。
由此,在外气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被切换到从压缩机111的排出口111c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固定节流部件23a、集液器15、内部热交换器26的高压制冷剂通路、制热用膨胀阀16a、室外热交换器18、压缩机111的吸入口111a的顺序循环的第一回路。另外,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以中间压膨胀阀16e、内部热交换器26的中间压制冷剂通路、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的顺序流动。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例如,对于中间压膨胀阀16e,控制装置50控制节流开度,以使得被吸入至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的制冷剂的过热度SH5接近预先设定的中间压制冷剂用的目标过热度KSH5。使用中间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中间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计算过热度SH5。其他的控制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外气制热模式相同。
在制冷循环装置10a中,当压缩机111工作时,从压缩机111的排出口111c排出的高压制冷剂流入室内冷凝器12。流入到室内冷凝器12的制冷剂通过室内蒸发器19,向送风空气散热而冷凝。由此,送风空气被加热。
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制冷剂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外气制热模式同样地由固定节流部件23a减压而流入集液器15。流入到集液器15的制冷剂由集液器15气液分离。由集液器15分离后的一部分的液相制冷剂的流动通过配置于出口侧通路21b的第十一三通接头13k而分支。
由第十一三通接头13k分支后的一方的制冷剂流入配置于注入通路21e的中间压膨胀阀16e。流入到中间压膨胀阀16e的制冷剂被减压直到成为中间压制冷剂。由中间压膨胀阀16e减压后的中间压制冷剂流入内部热交换器26的中间压制冷剂通路。
由第十一三通接头13k分支后的另一方的制冷剂流入内部热交换器26的高压制冷剂通路。因此,在内部热交换器26中,使在高压制冷剂通路流通的高压制冷剂的焓减少,使在中间压制冷剂通路流通的中间压制冷剂的焓增加。
从内部热交换器26的中间压制冷剂通路流出的制冷剂被从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吸入。从内部热交换器26的高压制冷剂通路流出的制冷剂经由出口侧通路21b和第二三通接头13b流入制热用膨胀阀16a。流入到制热用膨胀阀16a的制冷剂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外气制热模式同样地被减压直到成为低压制冷剂。
由制热用膨胀阀16a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8。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从外气吸热而蒸发。从室外热交换器18流出的制冷剂经由第三三通接头13c、吸入侧通路21d以及第四三通接头13d被吸入压缩机111的吸入口111a而被再次压缩。
也就是说,在外气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构成使室内冷凝器12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并使室外热交换器18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内部热交换方式的注气循环。因此,在外气制热模式下,通过将由室内冷凝器12加热后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制热。
(b)制冷模式
在制冷模式下,控制装置50关闭第一开闭阀14a,打开第二开闭阀14b,关闭第三开闭阀14c。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全开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节流状态,将中间压膨胀阀16e设为全闭状态。
这里,当中间压膨胀阀16e成为全闭状态时,制冷剂变得不流入注入通路21e。因此,在压缩机111中,不能从中间压吸入口111b吸入中间压制冷剂。其结果是,压缩机111作为单级升压式的压缩机发挥功能。进而,中间压制冷剂变得不在内部热交换器26的中间压制冷剂通路流通。其结果是,在内部热交换器26不进行高压制冷剂与中间压制冷剂的热交换。
因此,在制冷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被切换到制冷剂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模式完全相同地循环的第二回路。进而,在制冷模式下,控制装置50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因此,在制冷模式下,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将由室内蒸发器19冷却后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制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在其他的运转模式时,控制装置50将中间压膨胀阀16e设为全闭状态,从而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同样地工作。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能够得到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在(a)外气制热模式时能够构成注气循环。在注气循环中,通过在压缩机111使中间压制冷剂与升压过程的制冷剂合流,从而能够提高压缩机111的压缩效率。因此,在(a)外气制热模式下,能够进一步提高性能系数。
(第十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9的整体结构图所示,相对于第十实施方式,对变更了第十一三通接头13k的配置的制冷循环装置10a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第十一三通接头13k配置于入口侧通路21a中的从第一开闭阀14a的出口到第五三通接头13e的一方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本实施方式的中间压膨胀阀16e是在切换到规定的运转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外气制热模式)时使集液器15的上游侧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减压的第三减压部。其他的制冷循环装置10a的结构和基本工作与第十实施方式相同。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外气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被切换到从压缩机111的排出口111c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固定节流部件23a、集液器15、内部热交换器26的高压制冷剂通路、制热用膨胀阀16a、室外热交换器18、压缩机111的吸入口111a的顺序循环的第一回路。另外,集液器15的上游侧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以中间压膨胀阀16e、内部热交换器26的中间压制冷剂通路、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的顺序流动。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外气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与第十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使室内冷凝器12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并使室外热交换器18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内部热交换方式的气体注入。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能够得到与第十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十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的整体结构图所示,相对于第十实施方式,对变更了内部热交换器26的配置的例子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内部热交换器26的高压制冷剂通路配置于从第六三通接头13f的另一方的流出口到第七三通接头13g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其他结构与第十实施方式相同。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制冷循环装置10a的工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切换运转模式。以下,对各运转模式的工作进行说明。
(a)外气制热模式
在外气制热模式下,控制装置50打开第一开闭阀14a,关闭第二开闭阀14b,打开第三开闭阀14c。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节流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全闭状态,将中间压膨胀阀16e设为全闭状态。
因此,在外气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被切换到制冷剂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外气制热模式完全相同地循环的第一回路。进而,在外气制热模式下,控制装置50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因此,在外气制热模式下,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将由室内冷凝器12加热后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制热。
(b)制冷模式
在制冷模式下,控制装置50关闭第一开闭阀14a,打开第二开闭阀14b,关闭第三开闭阀14c。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全开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节流状态,将中间压膨胀阀16e设为节流状态。
由此,在制冷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被切换到从压缩机111的排出口111c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制热用膨胀阀16a、)室外热交换器18、固定节流部件23a、集液器15、内部热交换器26的高压制冷剂通路、制冷用膨胀阀16b、室内蒸发器19、压缩机111的吸入口111a的顺序循环的第二回路。另外,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的一部的以中间压膨胀阀16e、内部热交换器26的中间压制冷剂通路、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的顺序流动。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例如,对于中间压膨胀阀16e,控制装置50控制节流开度,以使得被吸入至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的制冷剂的过热度SH5接近目标过热度KSH5。其他的控制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模式相同。
也就是说,在制冷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构成使室外热交换器18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并使室内蒸发器19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内部热交换方式的注气循环。因此,在制冷模式下,通过将由室内蒸发器19冷却后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制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在其他的运转模式时,控制装置50将中间压膨胀阀16e设为全闭状态,从而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同样地工作。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能够得到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在(b)制冷模式时能够构成注气循环。因此,在(b)制冷模式下,能够进一步提高性能系数。
(第十三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1的整体结构图所示,相对于第十实施方式,对变更了第十一三通接头13k和内部热交换器26的配置的制冷循环装置10a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第十一三通接头13k配置于入口侧通路21a中的从第五三通接头13e的流出口到固定节流部件23a的入口的制冷剂通路。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中间压膨胀阀16e是在切换到规定的运转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模式)时使集液器15的上游侧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减压的第三减压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内部热交换器26的高压制冷剂通路与第十二实施方式同样地配置于从第六三通接头13f的另一方的流出口到第七三通接头13g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其他结构与第十实施方式相同。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制冷循环装置10a的工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切换运转模式。以下,对各运转模式的工作进行说明。
(a)外气制热模式
在外气制热模式下,控制装置50打开第一开闭阀14a,关闭第二开闭阀14b,打开第三开闭阀14c。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节流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全闭状态,将中间压膨胀阀16e设为全闭状态。
因此,在外气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被切换到制冷剂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外气制热模式完全相同地制冷剂循环的第一回路。进而,在外气制热模式下,控制装置50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因此,在外气制热模式下,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将由室内冷凝器12加热后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制热。
(b)制冷模式
在制冷模式下,控制装置50关闭第一开闭阀14a,打开第二开闭阀14b,关闭第三开闭阀14c。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全开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节流状态,将中间压膨胀阀16e设为节流状态。
由此,在制冷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被切换到从压缩机111的排出口111c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制热用膨胀阀16a、)室外热交换器18、固定节流部件23a、集液器15、内部热交换器26的高压制冷剂通路、制冷用膨胀阀16b、室内蒸发器19、压缩机111的吸入口111a的顺序循环的第二回路。另外,集液器15的上游侧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以中间压膨胀阀16e、内部热交换器26的中间压制冷剂通路、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的顺序流动。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与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制冷模式同样地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
也就是说,在制冷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构成使室外热交换器18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并使室内蒸发器19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内部热交换方式的注气循环。因此,在制冷模式下,通过将由室内蒸发器19冷却后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制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在其他的运转模式时,控制装置50将中间压膨胀阀16e设为全闭状态,从而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同样地工作。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能够得到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在(b)制冷模式时能够构成注气循环。因此,在(b)制冷模式下,能够进一步提高性能系数。
(第十四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2的整体结构图所示,相对于第十实施方式,对变更了第十一三通接头13k和内部热交换器26的配置的制冷循环装置10a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第十一三通接头13k配置于入口侧通路21a中的从第五三通接头13e的流出口到固定节流部件23a的入口的制冷剂通路。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中间压膨胀阀16e是在切换到规定的运转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外气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时使集液器15的上游侧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减压的第三减压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内部热交换器26的高压制冷剂通路配置于出口侧通路21b中的从集液器15的出口到第六三通接头13f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其他结构与第十实施方式相同。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制冷循环装置10a的工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切换运转模式。以下,对各运转模式的工作进行说明。
(a)外气制热模式
在外气制热模式下,控制装置50打开第一开闭阀14a,关闭第二开闭阀14b,打开第三开闭阀14c。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节流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全闭状态,将中间压膨胀阀16e设为节流状态。
由此,在外气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被切换到从压缩机111的排出口111c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固定节流部件23a、集液器15、内部热交换器26的高压制冷剂通路、制热用膨胀阀16a、室外热交换器18、压缩机111的吸入口111a的顺序循环的第一回路。另外,集液器15的上游侧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以中间压膨胀阀16e、内部热交换器26的中间压制冷剂通路、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的顺序流动。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与第十实施方式的外气制热模式同样地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
也就是说,在外气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构成使室内冷凝器12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并使室外热交换器18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内部热交换方式的注气循环。因此,在外气制热模式下,通过将由室内冷凝器12加热后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制热。
(b)制冷模式
在制冷模式下,控制装置50关闭第一开闭阀14a,打开第二开闭阀14b,关闭第三开闭阀14c。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全开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节流状态,将中间压膨胀阀16e设为节流状态。
由此,在制冷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被构成为从压缩机111的排出口111c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制热用膨胀阀16a、)室外热交换器18、固定节流部件23a、集液器15、内部热交换器26的高压制冷剂通路、制冷用膨胀阀16b、室内蒸发器19、压缩机111的吸入口111a的顺序循环的第二回路。另外,集液器15的上游侧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以中间压膨胀阀16e、内部热交换器26的中间压制冷剂通路、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的顺序流动。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与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制冷模式同样地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
也就是说,在制冷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构成使室外热交换器18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使室内蒸发器19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内部热交换方式的注气循环。因此,在制冷模式下,通过将由室内蒸发器19冷却后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制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在其他的运转模式时,控制装置50将中间压膨胀阀16e设为全闭状态,从而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同样地工作。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能够得到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进而,在制冷循环装置10a中,在(a)外气制热模式时和(b)制冷模式时能够构成注气循环。因此,在(a)外气制热模式和(b)制冷模式下,能够进一步提高性能系数。
(第十五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3的整体结构图所示,相对于第十三实施方式,对变更了第十一三通接头13k和内部热交换器26的配置的制冷循环装置10a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第十一三通接头13k配置于出口侧通路21b中的从集液器15的出口到第六三通接头13f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中间压膨胀阀16e是在规定的运转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外气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下使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减压的第三减压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内部热交换器26的高压制冷剂通路配置于出口侧通路21b中的从第十一三通接头13k的另一方的流出口到第六三通接头13f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其他结构与第十实施方式相同。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制冷循环装置10a的工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切换运转模式。以下,对各运转模式的工作进行说明。
(a)外气制热模式
在外气制热模式下,控制装置50打开第一开闭阀14a,关闭第二开闭阀14b,打开第三开闭阀14c。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节流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全闭状态,将中间压膨胀阀16e设为节流状态。
由此,在外气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被切换到从压缩机111的排出口111c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固定节流部件23a、集液器15、内部热交换器26的高压制冷剂通路、制热用膨胀阀16a、室外热交换器18、压缩机111的吸入口111a的顺序循环的第一回路。另外,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以中间压膨胀阀16e、内部热交换器26的中间压制冷剂通路、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的顺序流动。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与第十实施方式的外气制热模式同样地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
也就是说,在外气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构成使室内冷凝器12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并使室外热交换器18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内部热交换方式的注气循环。因此,在外气制热模式下,通过将由室内冷凝器12加热后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制热。
(b)制冷模式
在制冷模式下,控制装置50关闭第一开闭阀14a,打开第二开闭阀14b,关闭第三开闭阀14c。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全开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节流状态,将中间压膨胀阀16e设为节流状态。
由此,在制冷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被切换到从压缩机111的排出口111c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制热用膨胀阀16a、)室外热交换器18、固定节流部件23a、集液器15、内部热交换器26的高压制冷剂通路、制冷用膨胀阀16b、室内蒸发器19、压缩机111的吸入口111a的顺序循环的第二回路。另外,从集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以中间压膨胀阀16e、内部热交换器26的中间压制冷剂通路、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的顺序流动。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与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制冷模式同样地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
也就是说,在制冷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构成使室外热交换器18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使室内蒸发器19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内部热交换方式的注气循环。因此,在制冷模式下,通过将由室内蒸发器19冷却后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制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在其他的运转模式时,控制装置50将中间压膨胀阀16e设为全闭状态,从而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同样地工。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能够得到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进而,在制冷循环装置10a中,在(a)外气制热模式和(b)制冷模式时能够构成注气循环。因此,在(a)外气制热模式和(b)制冷模式下,能够进一步提高性能系数。
(第十六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4的整体结构图所示,相对于第十实施方式,对变更了制冷循环装置10a的循环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追加第四开闭阀14d,废除固定节流部件23a、第十一三通接头13k和内部热交换器2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变更中间压膨胀阀16e的配置。
第四开闭阀14d是对注入通路21e进行开闭的电磁阀。第四开闭阀14d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开闭阀14a等相同。本实施方式的中间压膨胀阀16e配置于入口侧通路21a中的从第五三通接头13e的流出口到集液器15的入口的制冷剂通路。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集液器15具有使分离后的气相制冷剂流出的气相制冷剂流出口。本实施方式的气相制冷剂流出口与注入通路21e的入口侧连接。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中间压膨胀阀16e是在切换到规定的运转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外气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时使流入集液器15的制冷剂减压的第三减压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中间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对流入中间压膨胀阀16e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本实施方式的压力传感器被配置为对流入中间压膨胀阀16e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其他的制冷循环装置10a的结构与第十实施方式相同。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制冷循环装置10a的工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切换运转模式。以下,对各运转模式的工作进行说明。
(a)外气制热模式
在外气制热模式下,控制装置50打开第一开闭阀14a,关闭第二开闭阀14b,打开第三开闭阀14c,打开第四开闭阀14d。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节流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全闭状态,将中间压膨胀阀16e设为节流状态。
由此,在外气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被切换到从压缩机111的排出口111c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中间压膨胀阀16e、集液器15的顺序流动,并且从集液器15的液相制冷剂出口流出的制冷剂以室外热交换器18、压缩机111的吸入口111a的顺序循环的第一回路。另外,从集液器15的气相制冷剂出口流出的制冷剂经由注入通路21e被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吸引。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例如,对于中间压膨胀阀16e,控制装置50控制节流开度,以使得流入中间压膨胀阀16e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SC接近预先设定的目标过冷却度KSC。使用中间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中间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计算过冷却度SC。其他的控制与第十实施方式的外气制热模式相同。
在制冷循环装置10a中,当压缩机111工作时,从压缩机111的排出口111c排出的高压制冷剂流入室内冷凝器12。流入到室内冷凝器12的制冷剂向通过室内蒸发器19后的送风空气散热而冷凝。由此,送风空气被加热。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制冷剂流入中间压膨胀阀16e而被减压直到成为中间压制冷剂。
由中间压膨胀阀16e减压后的中间压制冷剂流入集液器15。流入到集液器15的制冷剂由集液器15气液分离。由集液器15分离后的一部分的气相制冷剂经由注入通路21e吸入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
由集液器15分离后的一部分的液相制冷剂经由出口侧通路21b和第二三通接头13b流入制热用膨胀阀16a。流入到制热用膨胀阀16a的制冷剂被减压直到成为低压制冷剂。
由制热用膨胀阀16a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8。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从外气吸热而蒸发。从室外热交换器18流出的制冷剂经由第三三通接头13c、吸入侧通路21d以及第四三通接头13d被吸入压缩机111的吸入口111a而被再次压缩。
也就是说,在外气制热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构成使室内冷凝器12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使室外热交换器18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气液分离方式的注气循环。因此,在外气制热模式下,通过将由室内冷凝器12加热后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制热。
(b)制冷模式
在制冷模式下,控制装置50关闭第一开闭阀14a,打开第二开闭阀14b,关闭第三开闭阀14c,打开第四开闭阀14d。另外,控制装置50将制热用膨胀阀16a设为全开状态,将制冷用膨胀阀16b设为节流状态,将中间压膨胀阀16e设为节流状态。
由此,在制冷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被切换到从压缩机111排出的制冷剂以(室内冷凝器12、制热用膨胀阀16a、)室外热交换器18、中间压膨胀阀16e、集液器15的顺序流动,并且从集液器15的液相制冷剂出口流出的制冷剂以制冷用膨胀阀16b、室内蒸发器19、压缩机111的吸入口111a的顺序循环的第二回路。另外,从集液器15的气相制冷剂出口流出的制冷剂经由注入通路21e被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吸引。
在该回路结构中,控制装置50对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例如,对于中间压膨胀阀16e,控制装置50与外气制热模式同样地控制节流开度,以使得流入中间压膨胀阀16e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SC接近目标过冷却度KSC。其他的控制与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制冷模式相同。
也就是说,在制冷模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构成使室外热交换器18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并使室内蒸发器19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气液分离方式的注气循环。因此,在制冷模式下,通过将由室内蒸发器19冷却后的送风空气向车室内吹出,能够进行车室内的制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在其他的运转模式时,控制装置50关闭第四开闭阀14d,从而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同样地工作。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a,能够得到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进而,在制冷循环装置10a中,在(a)外气制热模式时和(b)制冷模式时能够构成注气循环。因此,在(a)外气制热模式和(b)制冷模式下,能够进一步提高性能系数。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如下各种变形可能。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制冷循环装置10应用于带车载设备冷却功能的空调装置的例子,但制冷循环装置10的应用不限定于此。不限定于车辆用,也可以应用于固定放置型的空调装置等。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对作为伺服器发挥功能的计算机进行冷却并对供伺服器收容的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带伺服器温度调整功能的空调装置等。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采用电池30作为车载设备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只要采用电动发电机、电力控制单元(所谓的PCU)、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所谓的ADAS)用的控制装置等那样的在工作时发热的车载设备即可。
另外,也可以将制冷循环装置10应用于不具有车载设备等的冷却功能的空调装置。在该情况下,只要废除第七三通接头13g、冷却用膨胀阀16c、第八三通接头13h即可。
制冷循环装置10、10a的各结构设备不限定于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结构设备。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采用室内冷凝器12作为将高压制冷剂作为热源来加热送风空气的加热部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25所示,也可以通过对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制冷循环装置10增加使高温侧热介质循环的高温侧热介质回路60来形成加热部。
更具体地,在高温侧热介质回路60可以配置有高温侧水泵61、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62、加热器芯63等。
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62是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与高温侧热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使高压制冷剂散热的散热部。高温侧水泵61是将在高温侧热介质回路60循环的高温侧热介质向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62压送的电动泵。高温侧水泵61根据从控制装置50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转速(即水压送能力)。加热器芯63是使由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加热后的热介质与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加热送风空气的热交换部。
另外,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采用使由冷却用膨胀阀16c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与电池30进行热交换的直冷式的电池用冷却部(换言之,车载设备用冷却部)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25所示,也可以通过增加低温侧热介质回路70来形成车载设备用的冷却部。
更具体地,在低温侧热介质回路70可以配置有低温侧水泵71、冷机72、车载设备的热介质通路(在图25中是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等。
冷机72是使由冷却用膨胀阀16c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与低温侧热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使低压制冷剂蒸发的蒸发部。低温侧水泵71是将在低温侧热介质回路70循环的低温侧热介质向车载设备的热介质通路压送的电动泵。低温侧水泵71的基本结构与高温侧水泵61相同。
而且,在采用低温侧热介质回路70的情况下,例如可以是,在(d)电池单独模式时,控制装置50控制冷却用膨胀阀16c的节流开度,以使得从冷机72流出的低温侧热介质的温度接近预先设定的基准热介质温度。这一点在(e)外气废热制热模式、(f)制冷电池模式、(g)外气废热并联除湿制热模式等中也是同样的。
另外,作为高温侧热介质或低温侧热介质,能够采用包含乙二醇、二甲基聚硅氧烷、纳米流体等的溶液、包含防冻液、醇等的水系的液体介质、包含油等的液体介质等。
另外,制冷剂回路切换部中含有的各结构设备可以如在第六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集成阀24那样被一体化。
例如,可以采用将构成第一切换部22a的第一开闭阀14a、第二开闭阀14b以及第一三通接头13a一体化后的第一三通阀。例如,可以采用将构成第二切换部22b的第三开闭阀14c和第三三通接头13c一体化后的第二三通阀。
进而,也可以如第六实施方式的集成阀24那样,将制热用膨胀阀16a与上述的第二三通阀一体化。同样地,也可以将制热用膨胀阀16a与上述的第一三通阀一体化。
另外,在上述的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采用固定节流部件作为各贮液部侧减压部23a~23b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可变节流机构作为各贮液部侧减压部23a~23b。
另外,也可以对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制冷循环装置10增加蒸发压力调整阀。蒸发压力调整阀是将其上游侧的制冷剂压力维持在预先设定的基准压力以上的压力调整阀。具体而言,作为蒸发压力调整阀,能够采用随着蒸发部的出口侧制冷剂的压力的上升而增加阀开度的机械式的可变节流机构。
例如,能够在室内蒸发器19的制冷剂出口与第八三通接头13h的一方的流入口之间增加蒸发压力调整阀。由此,能够将室内蒸发器19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维持在能够抑制结霜的温度(例如0℃以上),能够抑制室内蒸发器19的结霜。
另外,在上述的第八实施方式中,对具备相对于制冷剂流彼此并联连接的室内蒸发器19、后室内蒸发器19a以及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作为蒸发部的制冷循环装置10进行了说明。室内蒸发器19、后室内蒸发器19a以及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的连接方式不限定于第八实施方式所公开的例子。
例如,在第八实施方式中,使由第七三通接头13g分支后的一方的制冷剂经由制冷用膨胀阀16b流入室内蒸发器19,使另一方的制冷剂流入第九三通接头13i。而且,使通过第九三通接头13i分支后的一方的制冷剂经由冷却用膨胀阀16c流入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使另一方的制冷剂经由后制冷用膨胀阀16d流入后室内蒸发器19a。
与此相对地,也可以使由第七三通接头13g分支后的一方的制冷剂经由冷却用膨胀阀16c流入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使另一方的制冷剂流入第九三通接头13i。而且,也可以使由第九三通接头13i分支后的一方的制冷剂经由制冷用膨胀阀16b流入室内蒸发器19,使另一方的制冷剂经由后制冷用膨胀阀16d流入后室内蒸发器19a。
例如,在第八实施方式中,使从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流出的制冷剂与从后室内蒸发器19a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十三通接头13j合流。而且,使从室内蒸发器19流出的制冷剂与从第十三通接头13j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八三通接头13h合流。
与此相对地,也可以使从室内蒸发器19流出的制冷剂与从后室内蒸发器19a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十三通接头13j合流。而且,也可以使从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流出的制冷剂与从第十三通接头13j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八三通接头13h合流。
进而,如图26所示,也可以将第一四通接头27a配置于室内蒸发器19、后室内蒸发器19a以及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的制冷剂流上游侧,通过第一使用接头27a使制冷剂的流动分支。另外,也可以将第二四通接头27b配置于室内蒸发器19、后室内蒸发器19a以及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的制冷剂流下游侧,通过第二四通接头27b使从蒸发部流出的制冷剂的流动合流。
这样,通过变更室内蒸发器19、后室内蒸发器19a以及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的制冷剂流下游侧的连接方式,能够提高上述的蒸发压力调整阀的配置自由度。
另外,在上述的第十~第十六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将两个压缩机构收容于一个壳体内的压缩机111,但能够应用于第十~第十六实施方式的二级升压式的压缩机不限定于此。
例如,若能够使从中间压吸入口111b流入后的中间压制冷剂与从低压到高压的压缩过程的制冷剂合流,则也可以是构成为将一个固定容量型的压缩机构和驱动压缩机构旋转的电动机收容于壳体的内部的电动压缩机。
另外,也可以通过将低级侧压缩机和高级侧压缩机的两个压缩机串联连接来构成二级升压式的压缩机。在该情况下,将配置于低级侧的低级侧压缩机的吸入口作为二级升压式的压缩机整体的吸入口111a。将配置于高级侧的高级侧压缩机的排出口作为二级升压式的压缩机整体的排出口111c。进而,可以将二级升压式的压缩机整体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设置在将低级侧压缩机的排出口与高级侧压缩机的吸入口连接的制冷剂通路。
另外,在上述的第十~第十六实施方式中,作为中间压膨胀阀16e,说明了采用电动式的可变节流机构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
例如,在第十~第十五实施方式中,作为中间压膨胀阀16e,可以采用使节流开度变化以使得被吸入至压缩机1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的制冷剂的过热度SH5接近目标过热度KSH5的温度式膨胀阀。进而,除了温度式膨胀阀之外,也可以具备对注入通路21e进行开闭的第四开闭阀14d。
例如,在第十六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高压控制阀作为中间压膨胀阀16e。高压控制阀是使节流开度变化以使得流入中间压膨胀阀16e的高压制冷剂的压力成为根据高压制冷剂的温度而决定的目标高压的机械式的可变节流机构。进而,除了高压控制阀之外,也可以具备对注入通路21e进行开闭的第四开闭阀14d。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采用R1234yf作为制冷剂的例子,但制冷剂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R134a、R600a、R410A、R404A、R32、R407C等。或者,也可以采用将这些之中的多个制冷剂混合后的混合制冷剂等。
在上述的第九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制冷循环装置10中的内部热交换器26的配置例,但内部热交换器26的配置不限定于此。
例如,如图27的整体结构图所示,高压制冷剂通路26a也可以配置于从集液器15的出口到第六三通接头13f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图27的区域HA)。另外,高压制冷剂通路26a也可以配置于从第六三通接头13f的另一方的流出口到第七三通接头13g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图27的区域HB)。另外,高压制冷剂通路26a也可以配置于从第六三通接头13f的一方的流出口到第二三通接头13b的另一方的流入口的出口侧通路21b(图27的区域HC)。
另一方面,低压制冷剂通路26b也可以配置于从第四三通接头13d的流出口到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制冷剂通路(图27的区域LA)。另外,也可以配置于从第八三通接头13h的流出口到第四三通接头13d的另一方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图27的区域LB)。
即,内部热交换器26只要配置为能够使从集液器15流出而由制热用膨胀阀16a、制冷用膨胀阀16b、冷却用膨胀阀16c以及后制冷用膨胀阀16d减压前的制冷剂与从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交换器流出而被压缩机11吸入前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即可。
在上述的第十~第十六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说明了切换制冷剂回路以在(a)外气制热模式或(b)制冷模式时构成注气循环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
例如,在第十三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在(d)电池单独模式时,可以将中间压膨胀阀16e设为节流状态从而构成注气循环。在其他的运转模式时,也可以在可能的范围内构成注气循环。
控制用的传感器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所公开的传感器。
例如,也可以采用对从第二三通接头13b流出并流入制热用膨胀阀16a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部。也可以采用对从第二三通接头13b流出并流入制热用膨胀阀16a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部。这些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能够用于在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流量的推定等。
另外,也可以采用对从制热用膨胀阀16a流出并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部。进而,也可以采用对从制热用膨胀阀16a流出并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部。这些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能够用于在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流量的推定等。
另外,也可以采用对在吸入侧通路21d中的从第三开闭阀14c的出口到第四三通接头13d的一方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流通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部。也可以采用对在吸入侧通路21d中的从第三开闭阀14c的出口到第四三通接头13d的一方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流通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部。这些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能够用来检测室外热交换器18的出口侧的制冷剂的状态。
另外,也可以采用对流入集液器15的制冷剂或从集液器流出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部。这些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能够用来检测集液器15内的压力。
另外,也可以采用对在从第三三通接头13c的另一方的流出口到第五三通接头13e的另一方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流通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部。进而,也可以采用对在从第三三通接头13c的另一方的流出口到第五三通接头13e的另一方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流通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部。这些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能够用来检测从室外热交换器18流出的制冷剂的状态。
另外,也可以采用对在入口侧通路21a中的从第一三通接头13a的一方的流出口到第五三通接头13e的一方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流通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部。进而,也可以采用对在入口侧通路21a中的从第一三通接头13a的一方的流出口到第五三通接头13e的一方的流入口的制冷剂通路流通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部。这些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能够用来检测室内冷凝器12的出口侧的制冷剂的状态。
另外,也可以采用对从第七三通接头13g流出并流入制冷用膨胀阀16b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部。也可以采用对从第七三通接头13g流出并流入制冷用膨胀阀16b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部。这些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能够用于对在室内蒸发器19流通的制冷剂流量的推定等。
另外,也可以采用对从制冷用膨胀阀16b流出并流入室内蒸发器19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部。进而,也可以采用对从制冷用膨胀阀16b流出并流入室内蒸发器19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部。这些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能够用于对在室内蒸发器19流通的制冷剂流量的推定等。
另外,也可以采用对从室内蒸发器19流出并流入第八三通接头13h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部。进而,也可以采用对从室内蒸发器19流出并流入第八三通接头13h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部。这些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能够用来检测室内蒸发器19的出口侧的制冷剂的状态。
另外,也可以采用对从第七三通接头13g流出并流入冷却用膨胀阀16c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部。进而,也可以采用对从第七三通接头13g并流入冷却用膨胀阀16c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部。这些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能够用于对在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或者,冷机72的制冷剂通路)流通的制冷剂流量的推定等。
另外,也可以采用对从冷却用膨胀阀16c流出并流入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或者,冷机72的制冷剂通路)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部。进而,也可以采用对从冷却用膨胀阀16c流出并流入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或者,冷机72的制冷剂通路)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部。这些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能够用于对在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或者,冷机72的制冷剂通路)流通的制冷剂流量的推定等。
另外,也可以采用对从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或者,冷机72的制冷剂通路)流出并流入第八三通接头13h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部。进而,也可以采用对从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或者,冷机72的制冷剂通路)流出并流入第八三通接头13h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部。这些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能够用来检测电池30的制冷剂通路30a(或者,冷机72的制冷剂通路)的出口侧的制冷剂的状态。
另外,也可以采用对从第四三通接头13d的出口流出而被吸入至压缩机11的吸入口或压缩机111的吸入口111a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部。进而,也可以采用对从第四三通接头13d的出口流出而被吸入至压缩机11的吸入口或压缩机111的吸入口111a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部。这些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能够用来检测被吸入至压缩机11、111的制冷剂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方法也可以在能够实施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组合。
例如,可以将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贮液部侧减压部23a~23b应用于第二~第四、第七~第九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制冷循环装置10。例如,可以将第六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集成阀24应用于第二~第四、第七~第十六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制冷循环装置10、10a。
另外,对于第十~第十六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也可以与第八实施方式同样地增加后制冷用膨胀阀16d和后室内蒸发器19a。另外,在第十~第十六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制冷循环装置10a中,如用图25说明的那样,可以通过高温侧热介质回路60形成加热部,也可以通过低温侧热介质回路70进行冷却部。
本发明根据实施例进行了记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结构。本发明也包括各种变形例、均等范围内的变形。除此之外,各种组合、方式、甚至仅包括一个要素、其以上、或其以下的其他组合、方式也落入本发明的范畴或思想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缩机(11),该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并排出;
散热部(12、62),该散热部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所述制冷剂散热;
贮液部(15),该贮液部存储循环内的剩余制冷剂;
第一减压部(16a),该第一减压部使所述制冷剂减压;
室外热交换器(18),该室外热交换器使从所述第一减压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与外气进行热交换;
第二减压部(16b~16d),该第二减压部使所述制冷剂减压;
蒸发部(19、19a、30a、72),该蒸发部使由所述第二减压部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蒸发;以及
制冷剂回路切换部(14a~14c),该制冷剂回路切换部切换制冷剂回路,
所述制冷剂回路切换部构成为能够切换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
该第一回路使从所述散热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流入所述贮液部,使从所述贮液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流入所述第一减压部,进而使由所述第一减压部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流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
该第二回路使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流入所述贮液部,使从所述贮液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流入所述第二减压部,进而使由所述第二减压部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流入所述蒸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切换部具有:
第一切换部(22a),该第一切换部将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所述制冷剂向所述贮液部侧和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侧中的至少一方引导;
接头部(13b),该接头部将从所述第一切换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和从所述贮液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中的至少一方向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侧引导;以及
第二切换部(22b),该第二切换部将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向所述压缩机的吸入口侧和所述贮液部侧中的至少一方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换部将从所述散热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向所述贮液部侧和所述接头部侧中的至少一方引导,
所述接头部将从所述第一切换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和从所述贮液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中的至少一方向所述第一减压部侧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换部将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所述制冷剂向所述散热部侧和所述接头部侧中的至少一方引导,
所述接头部将从所述第一切换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和从所述贮液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中的至少一方向所述第一减压部侧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换部将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所述制冷剂向所述散热部侧和所述接头部侧中的至少一方引导,
所述接头部将从所述第一切换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和从所述第一减压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中的至少一方向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侧引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换部将从所述散热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向所述贮液部侧和所述接头部侧中的至少一方引导,
所述接头部将从所述第一切换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和从所述第一减压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中的至少一方向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侧引导。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减压部和所述第二切换部被一体化,以使得流入所述第一减压部的所述制冷剂与从所述第二切换部被引导向所述压缩机的吸入口侧的所述制冷剂能够进行热交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内部热交换器(26),该内部热交换器使从所述贮液部流出而由所述第一减压部和所述第二减压部中的至少一方减压前的所述制冷剂与从所述蒸发部流出而被吸入所述压缩机前的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贮液部侧减压部(23a~23c),该贮液部侧减压部使流入所述贮液部的所述制冷剂减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贮液部侧减压部包含第一贮液部侧减压部(23b),该第一贮液部侧减压部在所述制冷剂回路切换部切换到所述第一回路时使流入所述贮液部的所述制冷剂减压。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贮液部侧减压部包含第二贮液部侧减压部(23c),该第二贮液部侧减压部在所述制冷剂回路切换部切换到所述第二回路时使流入所述贮液部的所述制冷剂减压。
12.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缩机(111),该压缩机具有吸入低压制冷剂的吸入口(111a)、吸入中间压制冷剂的中间压吸入口(111b)以及将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的排出口(111c);
散热部(12、62),该散热部使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制冷剂散热;
贮液部(15),该贮液部存储循环内的剩余制冷剂;
第一减压部(16a),该第一减压部(16a)使所述制冷剂减压;
室外热交换器(18),该室外热交换器使从所述第一减压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与外气进行热交换;
第二减压部(16b~16d),该第二减压部使所述制冷剂减压;
蒸发部(19、19a、30a、72),该蒸发部使由所述第二减压部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蒸发;
第三减压部(16e),该第三减压部使所述贮液部的上游侧的所述制冷剂和从所述贮液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中的任意一方的至少一部分减压并向所述中间压吸入口侧流出;以及
制冷剂回路切换部(14a~14d),该制冷剂回路切换部切换制冷剂回路,
所述制冷剂回路切换部构成为能够切换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
该第一回路使从所述散热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流入所述贮液部,使从所述贮液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流入所述第一减压部,使由所述第一减压部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流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
该第二回路使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流入所述贮液部,使从所述贮液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流入所述第二减压部,使由所述第二减压部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流入所述蒸发部,
在切换到所述第一回路和所述第二回路中的至少一方的回路时,所述制冷剂回路切换部切换到从所述中间压吸入口吸入由所述第三减压部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的制冷剂回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内部热交换器(26),该内部热交换器使从所述贮液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与由所述第三减压部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回路中,所述制冷剂回路切换部切换到从所述吸入口吸入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且从所述中间压吸入口吸入由所述第三减压部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的制冷剂回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回路中,所述制冷剂回路切换部切换到从所述吸入口吸入从所述蒸发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且从所述中间压吸入口吸入由所述第三减压部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的制冷剂回路。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切换到所述第一回路和所述第二回路中的至少一方的回路时,所述制冷剂回路切换部切换到使由所述第三减压部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流入所述贮液部且从所述中间压吸入口吸入从所述贮液部流出的气相制冷剂的制冷剂回路。
CN202080029229.1A 2019-04-19 2020-04-10 制冷循环装置 Withdrawn CN1137105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0064 2019-04-19
JP2019-080064 2019-04-19
JP2020002876A JP2020176824A (ja) 2019-04-19 2020-01-10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20-002876 2020-01-10
PCT/JP2020/016167 WO2020213537A1 (ja) 2019-04-19 2020-04-10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0519A true CN113710519A (zh) 2021-11-26

Family

ID=72937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9229.1A Withdrawn CN113710519A (zh) 2019-04-19 2020-04-10 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76824A (zh)
CN (1) CN1137105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0268A (zh) * 2022-06-10 2022-10-18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循环系统、空调及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12318A (ja) 2021-07-13 2023-01-25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弁装置
CN115122874A (zh) * 2021-09-02 2022-09-30 株式会社电装 车用热泵空调系统
CN115122862A (zh) * 2021-09-02 2022-09-30 株式会社电装 热泵空调系统
JP2023055097A (ja) 2021-10-05 2023-04-17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弁装置
WO2024070703A1 (ja) * 2022-09-27 2024-04-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5708A (ja) * 1999-01-06 2000-07-28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WO2011016264A1 (ja) * 2009-08-07 2011-02-1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WO2013121843A1 (ja) * 2012-02-15 2013-08-22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14001917A (ja) * 2012-05-23 2014-01-09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JP2018071829A (ja) * 2016-10-25 2018-05-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JP2018118540A (ja) * 2017-01-23 2018-08-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8180291A1 (ja) * 2017-03-28 2018-10-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9328147A (zh) * 2016-06-16 2019-02-12 株式会社电装 制冷循环装置
JP2019045034A (ja) * 2017-08-31 2019-03-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5708A (ja) * 1999-01-06 2000-07-28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WO2011016264A1 (ja) * 2009-08-07 2011-02-1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WO2013121843A1 (ja) * 2012-02-15 2013-08-22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14001917A (ja) * 2012-05-23 2014-01-09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CN109328147A (zh) * 2016-06-16 2019-02-12 株式会社电装 制冷循环装置
JP2018071829A (ja) * 2016-10-25 2018-05-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JP2018118540A (ja) * 2017-01-23 2018-08-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8180291A1 (ja) * 2017-03-28 2018-10-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9045034A (ja) * 2017-08-31 2019-03-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0268A (zh) * 2022-06-10 2022-10-18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循环系统、空调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76824A (ja) 2020-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94964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2334714B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10997369B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13710519A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13646595A (zh) 制冷循环装置
US11506404B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WO2020213537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4793444B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15666985B (zh) 制冷循环装置
US20210190389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CN113423596A (zh) 制冷循环装置
US20210101451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CN114761738A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13302437A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12739562A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11033145A (zh) 制冷循环装置
WO2021095338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3840746B (zh) 空调装置
JP2020040430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22181110A1 (ja) 空調装置
CN114846285A (zh) 制冷循环装置
WO2023248868A1 (ja)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WO2024070703A1 (ja)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WO2024101061A1 (ja)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