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0488A - 供给单元、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供给单元、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0488A
CN113710488A CN201980095593.5A CN201980095593A CN113710488A CN 113710488 A CN113710488 A CN 113710488A CN 201980095593 A CN201980095593 A CN 201980095593A CN 113710488 A CN113710488 A CN 113710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tridge
printing
supply unit
unit
prin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55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10488B (zh
Inventor
横井良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710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0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10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04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40Inking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 H05K3/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 H05K3/12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by screen printing or stencil printing
    • H05K3/1225Screens or stencils; Holde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08Machines
    • B41F15/0881Machines for printing on polyhedral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44Squeegees or do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 H05K3/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 H05K3/12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by screen printing or stencil printing
    • H05K3/1233Methods or means for supplying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and f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screen or stenci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4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sold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5/00Screen printing machines
    • B41P2215/50Scree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4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soldering
    • H05K3/3457Solder materials or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application thereof
    • H05K3/3485Applying solder paste, slurry or pow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creen Printers (AREA)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供给单元(40)被用于对印刷对象进行粘性流体的印刷处理的印刷装置(11),进行粘性流体的供给。该供给单元(40)具备:装配部,能够装配收容有粘性流体的盒(60)或解除盒(60)的装配;限制壁部,覆盖盒(60)而限制进入到印刷装置(11)的内部;以及驱动部,使装配于装配部的盒(60)与限制壁部一起向供给动作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供给单元、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供给单元、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使用丝网掩模对基板等印刷对象进行焊料等粘性流体的印刷处理的印刷装置中,提出了具备供给焊料的焊料供给装置的印刷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印刷装置中,能够供以能够调换的方式搭载焊料容器的焊料供给装置的容器更换部进入的待机空间部具备机体罩,该机体罩具有开关门,且使开关门形成于该机体罩的一部分,能够一边确保安全性,一边不使装置的驱动停止地进行焊料容器的调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184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印刷装置中,限制作业者进入到装置内部的壁面、底面等构造物设于主体侧的机体罩,进而,需要在主体侧特别地设置待机空间部,存在有机体罩等的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
本公开就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供给单元、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在更换粘性流体的盒时,能够一边进一步简化结构一边确保安全性,进一步抑制处理的中断。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供给单元、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而采用了以下的手段。
即,本公开的供给单元被用于对印刷对象进行粘性流体的印刷处理的印刷装置,进行该粘性流体的供给,其中,所述供给单元具备:装配部,能够装配收容有所述粘性流体的盒或解除盒的装配;限制壁部,覆盖所述盒而限制进入到所述印刷装置的内部;以及驱动部,使装配于所述装配部的所述盒与所述限制壁部一起向供给动作方向移动。
在该供给单元中,使能够装配收容有粘性流体的盒或解除盒的装配的装配部和覆盖盒而限制进入到印刷装置内部的限制壁部一起向供给动作方向移动。通常,在限制进入到印刷装置内部的限制壁部配设于印刷装置的主体侧的情况下,盒有时相对于印刷装置的主体向各个方向移动,需要设置相对于限制壁部放入盒的空间等,因此结构变得复杂。在本公开的供给单元中,由于限制壁部与盒一起移动,因此在更换盒时,在盒的附近也必然存在有限制壁部,且无需放入盒那样的特别的空间。因而,在该供给单元中,在更换粘性流体的盒时,能够一边进一步简化结构,一边确保安全性,进一步抑制处理的中断。在此,“进入到印刷装置内部”是指作业者将手伸入具有进行动作的结构的装置内部等的作业。另外,作为“印刷对象”,例如列举有安装元件的基板、立体物等。另外,作为“粘性流体”,列举有焊膏、导电性膏、粘接剂等。另外,“抑制处理的中断”是指抑制与印刷相关的处理的中断,除了印刷处理本身以外,例如还包括印刷对象的搬入、搬出处理、丝网掩模与印刷对象的对位处理、丝网掩模M的清扫处理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系统10的一个例子的概略说明图。
图2是供给单元40的说明图。
图3是打开门部件16时的关闭机构17以及固定机构45的说明图。
图4是将门部件16关闭时的关闭机构17以及固定机构45的说明图。
图5是印刷部24、掩模部28、拍摄部35以及供给单元40的说明图。
图6是连结状态的连结部50的说明图。
图7是固定状态的连结部50的说明图。
图8是盒60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印刷装置11的电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10是表示印刷处理例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1是印刷处理的说明图。
图12是供给处理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盒更换处理例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包括作为本公开的一个例子的印刷装置11在内的安装系统10的一个例子的概略说明图。图2是供给单元40的说明图。图3是打开门部件16时的关闭机构17以及固定机构45的说明图。图4是关闭门部件16时的关闭机构17以及固定机构45的说明图。图5是印刷部24、掩模部28、拍摄部35以及供给单元40的说明图。图6是固定杆51处于移动部连结位置的连结状态下的连结部50的说明图。图7是固定杆51处于主体固定位置的固定状态下的连结部50的说明图。图8是盒60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印刷装置11的电连接关系的框图。安装系统10例如是将元件安装于基板S的系统。该安装系统10具备印刷装置11、安装装置12以及管理计算机(PC)90。安装系统10构成为在印刷装置11的下游侧配置有将元件安装于基板S的多个安装装置12的安装生产线。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X轴)、前后方向(Y轴)以及上下方向(Z轴)如图1~图7、图11、图12所示。
安装装置12是在通过印刷装置11印刷有焊膏等粘性流体的基板S上装配元件的装置。管理PC90是管理安装系统10的各装置的信息的装置。该管理PC90管理安装生产线的各装置的进展状况等。安装系统10的各装置与管理PC90交换信息,取得其它装置的进展状况等信息。
印刷装置11是通过使用刮板27将丝网掩模M上的焊膏压入形成于丝网掩模M的图案孔而经由该图案孔向下方的作为印刷对象的基板S涂敷(印刷)作为粘性流体的焊膏的装置。作为“印刷对象”,例如列举有安装元件的基板S、立体物等。作为“粘性流体”,列举有焊膏、导电膏、粘接剂等。在此,以下以基板S和焊膏为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印刷装置11具备控制部20(参照图9)、印刷部24、掩模部28、基板处理部30、清扫部32、拍摄部35以及作为供给部的供给单元40。控制部20构成为以CPU21为中心的微处理器,控制印刷装置11的整体。控制部20在解除了印刷移动部26与供给单元40的连接的状态下、且供给单元40的盒60位于待机位置时解除门部件16的锁定,详情见后述。另外,控制部20在连接了印刷移动部26与供给单元40的状态下且在通过关闭机构17关闭了门部件16之后执行粘性流体的供给处理。
如图3、图4所示,在印刷装置11的主体14配设有将开口部15打开以及关闭且能够在关闭状态下锁定的门部件16。开口部15是在供给单元40位于待机区域(参照图5)且盒60位于待机位置(参照图2)时通过调换等使盒60向外部或者内部移动时通过的区域。门部件16是仅在更换盒60时打开的盒更换专用门部件。门部件16以使设于供给单元40的移动方向(前后方向)的延长线上的开口部15打开关闭的方式配设于印刷装置的主体14的正面右侧。门部件16的打开位置是盒60的待机位置(初始位置)。该门部件16构成为沿左右方向滑动的滑动窗。如图3、图4所示,在印刷装置11配设有关闭机构17。关闭机构17是通过向形成于关闭机构17的壳体的插入孔18插入固定于门部件16的接头部件19而使门部件16成为关闭状态的机构。在接头部件19的前端设有孔部,通过将设于关闭机构17的内部的锁定销向该孔部插入来锁定门部件16。关闭机构17具备驱动锁定销的螺线管。另外,在关闭机构17配设有未图示的关闭传感器,能够检测接头部件19的插入以及锁定状态。控制部20能够根据关闭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检测门部件16被关闭的情况。
印刷部24配设于印刷装置11的上段,是使用丝网掩模M将粘性流体印刷处理于基板S上的单元。印刷部24具备印刷头25、印刷移动部26、刮板升降部以及刮板27。印刷移动部26使印刷头25在预定的印刷方向(在此为前后方向)上移动,具备沿在前后方向上形成的引导件移动的滑动件和驱动滑动件的马达。刮板27配设于印刷头25的下表面侧,通过刮板升降部来升降。印刷部24具有分别在前后方向上使用的两个刮板27。印刷部24能够与供给单元40连接以及解除连接,印刷移动部26使供给单元40与印刷头25一起移动。供给单元40不具有马达等移动部,但是通过连结部50与印刷部24连结,通过印刷移动部26在供给区域与待机区域之间沿前后方向移动(参照图5)。卡合部件23是通过供给单元40所具备的连结部50与供给单元40连结的部件(参照图5~图7)。卡合部件23设有供固定杆51插入的插入孔。
掩模部28在上下方向上配设于印刷部24与基板处理部30之间,是固定保持丝网掩模M的单元。掩模部28具备掩模固定部29。掩模固定部29对丝网掩模M进行定位并将其支撑固定为水平的姿势。基板处理部30是如下单元:配设于掩模部28的下方,搬入基板S,对搬入的基板S进行定位并支撑,使其与丝网掩模M接触、分离。基板处理部30具有:基板搬运部31,沿左右方向搬运基板S;基板支撑部件,从下方支撑基板S;以及支撑升降部,使基板处理部30整体、基板支撑部件升降。清扫部32在上下方向上配设于掩模部28与基板处理部30之间,是进行通过清扫部件33来清扫丝网掩模M的背面的清扫处理的单元。清扫部件33例如列举有清扫纸等。拍摄部35具备拍摄基板S以及丝网掩模M的图像的相机36。控制部20基于该拍摄图像进行丝网掩模M与基板S的对位等。
供给单元40是如下单元:以在掩模部28的上方能够移动到与印刷部24相同的高度的方式配设,将收容于盒60的焊膏供给到丝网掩模M上。供给单元40配设于印刷头25的前方(参照图5)。供给单元40对盒60施加压力而使焊膏从盒60喷出。如图2所示,该供给单元40具备装配部41、限制壁部42、驱动部43、罩部件44以及固定用撑条46。装配部41对收容有焊膏的盒60进行装配、解除装配。装配部41设于限制壁部42的左侧面侧。在盒60配设有具有钩和转动的杆的卡扣锁,盒60通过该卡扣锁而装配、固定于装配部41。装配部41配设于驱动部43的下方,通过驱动部43与限制壁部42一起向供给动作方向(左右方向)移动。
限制壁部42是覆盖盒60并限制进入到印刷装置11的内部的壁部件。此外,“进入到印刷装置11的内部”是指,作业者将手等身体的一部分、某些部件等放入具有进行动作的结构的装置内部。该限制壁部42形成于盒60的侧面、下表面以及背面。另外,限制壁部42在盒60进行待机的待机位置沿能够供盒60通过的开口部15的开口边缘而形成,限制进入到印刷装置11的内部。在供给单元40中,除了更换盒60以外,在将焊膏向丝网掩模M供给时,在盒60的附近也始终存在有限制壁部42。
驱动部43使装配于装配部41的盒60与限制壁部42一起向供给动作方向移动。该驱动部43具备:驱动辊,与马达连接,配设于单元的右端侧;从动辊,配设于单元的左端侧;以及带,沿左右方向架设于驱动辊以及从动辊。在该带上固定有装配部41、限制壁部42,通过该带的驱动而使装配部41、限制壁部42向供给动作方向移动。罩部件44是覆盖供给单元40的前方以及上方的部件,是保护驱动部43等的部件。在盖部件44上,为了不干扰盒60的调换移动而在盒60的待机位置设有切口。
在装配部41的前方固定有固定用撑条46。固定用撑条46是从罩部件44的下部向前方形成的立板状的部件。该固定用撑条46构成固定机构45的一部分,进行盒60在待机位置处的固定。固定机构45是如下机构:在盒60位于待机位置且门部件16处于打开状态时,限制装配部41以及限制壁部42向供给动作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在门部件16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使装配部41以及限制壁部42向供给动作方向移动。如图3、图4所示,固定机构45由固定用撑条46、钩部件47、施力部件48、解除销49、解除撑条56构成。钩部件47是形成有供固定用撑条46的上端插入的槽部的部件,以固定于窗框的支撑部件所支撑的支撑轴为中心在固定位置(图3)与解除位置(图4)之间转动。施力部件48是弹簧等弹性体,对钩部件47向固定位置施力。解除销49是当与配设于门部件16的解除撑条56抵接而被推压时使钩部件47向解除位置移动的部件。该固定机构45在门部件16处于关闭状态时,钩部件47成为解除位置,装配部41、限制壁部42成为能够移动(图4),在门部件16处于打开状态时,钩部件47在固定位置与固定用撑条46卡合,装配部41、限制壁部42在待机位置被固定。这样,固定机构45是根据门部件16的位置在物理上对盒60的移动进行限制、解除限制的机构。
连结部50对供给单元40与印刷部24(印刷移动部26)进行连接以及解除连接。另外,连结部50也作为将供给单元40固定于主体14的固定部发挥功能。即,连结部50将供给单元40在待机区域固定于印刷装置11的主体14,并且解除与印刷移动部26的连接,另一方面,将供给单元40与印刷移动部26连接,并且解除向主体14的固定。连结部50配设于供给单元40的左端部以及右端部。如图6、图7所示,该连结部50具备固定杆51和气缸52(驱动部)。固定杆51是插入于气缸52的棒状部件,由气缸52驱动。该固定杆51在将供给单元40与印刷移动部26连接并且解除向主体14的固定的移动部连结位置(图6)和将供给单元40固定于主体14并且解除与印刷移动部26的连接的主体固定位置(图7)之间移动。在印刷部24固定有以L字形状在水平面形成有插入孔的卡合部件23。另外,在主体14固定有在柱部件上以L字形状在水平面形成有插入孔的固定部件53。固定杆51在移动部连结位置仅插入于卡合部件23,在主体固定位置仅插入于固定部件53。向气缸52供给未图示的加压空气,通过供给路径的切换来上下驱动固定杆51。另外,在固定部件53配设有固定检测传感器54。固定检测传感器54是当配设于供给单元40的板状部件被插入时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控制部20能够根据固定检测传感器54的输出信号来检测供给单元40存在于待机区域这一情况。另外,在印刷部24配设有未图示的连结传感器,能够确认供给单元40是否被适当地连结。另外,在连结部50配设有未图示的位置传感器,能够检测固定杆51的位置。当盒60位于预定的待机位置(参照图2)且通过连结部50解除了印刷移动部26与供给单元40的连接时,控制部20切断驱动部43的驱动力。另外,由于盒60在待机位置被固定机构45固定,因此能够防止在调换时等错误地移动。
如图8所示,盒60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61和以比该主体部61大的直径形成的凸缘部62。该盒60具有收容容器63、盖部件64、喷嘴65以及连接部66。收容容器63是收容焊膏且一端部开口的杯状的容器。盖部件64是嵌入并插入于收容容器63的开口的部件。在该盖部件64的中央形成有将焊膏向外部喷出的喷嘴65。连接部66是供空气供给部68插入连接的孔,形成于凸缘部62的中央。在连接部66插入空气供给部68,经由配管67向主体部61的内部供给空气。盒60利用从连接部66供给的空气使收容容器63与盖部件64相对移动而将盖部件64向收容容器63的内部压入,从而从喷嘴65喷出焊膏。在盒60中,收容容器63构成活塞,在喷出焊膏时,收容容器63的底面被空气按压而使收容容器63向下方移动。在该盒60中,配设有余量检测传感器,能够根据收容容器63的位置来检测焊膏的使用量以及余量。
接下来,对这样构成的印刷装置11的动作、首先对印刷处理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控制部20的CPU21所执行的印刷处理例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该例程被存储在控制部20的存储部中,并随着作业者输入印刷处理开始而被执行。当执行该例程时,CPU21使基板处理部30搬运固定基板S(S100),使拍摄部35读取基板S以及丝网掩模M的基准标记而进行基板S与丝网掩模M的对位(S110),使印刷部24执行印刷处理(S120)。在印刷处理中,使印刷头25移动,通过刮板27向配置于丝网掩模M的下表面的基板S上供给焊膏。图11是基于印刷部24的印刷处理的说明图。
接着,CPU21判定是否是焊膏的供给时机(S130),在是焊膏的供给时机时,CPU21使印刷部24与供给单元40连结(S140),通过供给单元40向丝网掩模M上供给焊膏(S150)。焊膏的供给时机的判定也可以通过检测焊膏的使用量、或者基于印刷时间来预测。在S140中,CPU21使印刷部24移动到在待机区域待机的供给单元40的旁边,使连结部50的固定杆51向移动部连结位置移动而使印刷移动部26与供给单元40连结,并且解除向主体14的固定。图12是基于供给单元40的供给处理的说明图。在S150中,CPU21使供给单元40向丝网掩模M的上方移动,一边在焊料辊上使盒60向供给动作方向(左右)移动,一边从喷嘴65喷出焊膏。当供给处理结束时,CPU21通过印刷移动部26使供给单元40向待机区域移动,使固定杆51向主体固定位置移动,解除与印刷部24的连结,并且使供给单元40固定(S160)。
在S160之后、或者在S130中不是焊膏的供给时机时,CPU21判定是否是丝网掩模M的清扫时机(S170)。该判定能够根据印刷处理时间是否经过了预定的清扫时间来进行。在是丝网掩模M的清扫时机时,执行基于清扫部32的丝网掩模M的清扫处理(S180)。在S180之后、或者在S170中不是丝网掩模M的清扫时机时,CPU21判定基板S的生产处理是否完成(S190),在基板S的生产处理未完成时,执行S100以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在S190中基板S的生产处理完成时,结束该例程。
接下来,对更换供给单元40的盒60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控制部20的CPU21所执行的盒更换处理例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该例程被存储在控制部20的存储部中,并与印刷处理例程并行地以预定间隔被反复执行。当执行该例程时,CPU21基于由余量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收容容器63的位置来判定是否是盒60的更换时机(S200)。在不是盒60的更换时机时,CPU21直接结束该例程。另一方面,当在S200中是盒60的更换时机时,CPU21判定供给单元40是否位于待机区域、盒60是否位于待机位置、且与印刷移动部26的连结是否被解除(S210)。在满足供给单元40未位于待机区域、盒60未位于待机位置、或者供给单元40与印刷移动部26连结中的任意一个时,在等待到当前执行的处理结束之后,使供给单元40移动到待机区域,使盒60向待机位置移动,解除与印刷移动部26的连结(S220)。图5是连结部50的连结解除以及主体固定处理的说明图。
在S220之后、或者在S210中盒60位于待机位置、且与印刷移动部26的连结被解除时,CPU21切断驱动部43的电源(S230),驱动关闭机构17而解除门部件16的关闭状态(S240)。接着,CPU21使操作面板的显示部显示盒60的更换指示(S250)。作业者确认显示部的显示内容,打开门部件16,卸下盒60并向外部取出。当门部件16打开时,固定机构45的钩部件47与固定用撑条46卡合,装配部41以及限制壁部42被固定(图3)。作业者取下使用后的盒60,安装新的盒60,关闭门部件16。此时,作业者也可以准备预先装配有新的收容容器63的其它盒60,将其与使用后的盒60调换。当门部件16关闭时,固定机构45的钩部件47被上推,装配部41以及限制壁部42成为能够移动(图4)。
在S250之后,CPU21判定是否从操作面板取得了由作业者输入的更换完成输入(S260),在未输入更换完成时,直接待机。另一方面,当在S260中输入了更换完成时,CPU21连接驱动部43的电源而使盒60能够移动(S270),结束该例程。在印刷装置11中,即使在更换盒60时门部件16被打开,也能够通过限制壁部42来防止进入到装置内部。因此,在印刷装置11中,能够并行地执行印刷处理例程和盒更换处理例程,能够完全不停止印刷处理地进行盒60的更换。
在此,明确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与本公开的构成要素的对应关系。本实施方式的丝网掩模M相当于丝网掩模,基板S相当于印刷对象,焊膏相当于粘性流体,盒60相当于盒,装配部41相当于装配部,限制壁部42相当于限制壁部,驱动部43相当于驱动部。另外,印刷移动部26相当于移动部,开口部15相当于开口部,门部件16相当于门部件,关闭机构17相当于关闭机构,控制部20相当于控制部,固定机构45相当于固定机构,印刷部24相当于印刷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印刷装置11的说明,公开本公开的供给单元、本公开的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供给单元40具备:装配部41,能够装配收容有作为粘性流体的焊膏的盒60或解除盒60的装配;限制壁部42,覆盖盒60而限制进入到印刷装置11的内部;以及驱动部43,使装配于装配部41的盒60与限制壁部42一起向供给动作方向移动。在该供给单元40中,使装配有盒60的装配部41和限制壁部42一起向供给动作方向移动。通常,在限制进入到印刷装置11的内部的限制壁部配设于印刷装置11的主体侧的情况下,盒60有时相对于印刷装置11的主体向各个方向移动,需要设置将盒相对于限制壁部放入的空间等,因此结构变得复杂。在本实施方式的供给单元40中,由于限制壁部42与盒60一起移动,因此在更换盒60时,在其附近也必然存在有限制壁部42,且无需放入盒60那样的特别的空间。因而,在该供给单元40中,在更换粘性流体的盒60时,能够一边进一步简化结构,一边确保安全性,进一步抑制处理的中断。
另外,装配部41位于驱动部43的下方,限制壁部42形成于盒60的侧面、下表面以及背面。在该供给单元中,能够限制从盒的侧面、下表面、背面进入到印刷装置内部。进而,印刷装置11在供给单元40的盒60进行待机的待机位置具有能够使盒60通过的开口部15,限制壁部42沿着开口部15的开口边缘形成,限制进入到印刷装置11的内部。在该供给单元40中,通过沿着开口边缘形成的限制壁部42,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进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处理的中断。
另外,印刷装置11具备:作为移动部的印刷移动部26,使供给单元40在供给单元40进行待机的待机区域与供给粘性流体的供给区域之间移动;门部件16,在盒60进行待机的待机位置将能够使盒60通过的开口部15打开以及关闭,且能够在关闭状态下锁定;以及控制部20,控制驱动部43以及印刷移动部26,在盒60位于待机位置时解除门部件16的锁定。在该印刷装置11中,使供给单元40在供给单元40待机的待机区域与供给粘性流体的供给区域之间移动,在盒60位于待机的待机位置时,解除门部件16的锁定。在该印刷装置11中,在盒60位于待机位置时,能够从开口部15更换盒60,即使在该待机位置,限制进入到印刷装置11的内部的限制壁部42也覆盖盒60而存在,因此能够确保安全性,进一步抑制处理的中断。另外,由于无需在印刷装置11的主体侧设置限制壁部42的情况下那样的空间,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结构。
另外,印刷移动部26能够与供给单元40连接以及解除连接,当盒60位于待机位置、且印刷移动部26与供给单元40被解除连接时,控制部20切断驱动部43的驱动力。在该印刷装置11中,由于当盒60位于待机位置时,盒60的移动动力被切断,因此能够更安全地打开门部件16。另外,印刷装置11具备固定机构45,该固定机构45在盒60位于待机位置且门部件16处于打开状态时限制装配部41以及限制壁部42向供给动作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在门部件16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使装配部41以及限制壁部42向供给动作方向移动。在该印刷装置11中,当盒60位于待机位置且门部件16被打开时,盒60的移动被固定机构45限制,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安全。进而,印刷移动部26使具有执行印刷处理的刮板27的印刷头25和供给单元40移动。在该印刷装置11中,由于供给单元40的移动部兼作印刷头25的移动部,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结构。
此外,本公开的供给单元、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不受上述实施方式任何限定,只要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当然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装配部41位于驱动部43的下方,限制壁部42形成于盒60的侧面、下表面,但是并未特别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装配部41位于驱动部43的前表面,限制壁部42也形成于上表面。另外,也可以是装配部41配设于盒60的背面侧,限制壁部42未形成于背面。限制壁部42只要形成于限制进入到装置内部的一侧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盒60位于待机位置且印刷移动部26与供给单元40被解除连接时,切断驱动部43的驱动力(电源),但是并未特别局限于此,也可以省略该处理。此外,从提高安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切断驱动部43的驱动力。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由钩部件47、固定用撑条46构成的固定机构45来固定装配部41以及限制壁部42,但是并未特别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钩部件47、固定用撑条46以外的结构来限制装配部41、限制壁部42的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结部50具有对供给单元40与印刷移动部26的连结和供给单元40向主体14的固定进行切换的固定杆51以及气缸52,但是并未特别局限于此,也可以将进行供给单元40与印刷移动部26的连结的部件和进行供给单元40向主体14的固定的部件设为不同的部件。即使在该印刷装置11中,虽然部件数增加,但是在更换盒60时,也能够一边确保安全性,一边进一步抑制与印刷相关的处理的中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门部件16被关闭机构17以及接头部件19锁定,但是只要门部件16被锁定,则并不特别局限于此,能够使用公知的锁定机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设于供给单元40的移动方向(印刷方向、前后方向)的延长线上的开口部15设置门部件16,从该开口部15更换盒60,但是并未特别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设于与供给单元40的移动方向不同的朝向的开口部配设门部件,从该开口部更换盒60。盒60的取出方向可以是任意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门部件16为滑动窗,但是门部件16的打开动作并不特别局限于此,只要能够打开即可,是任意的。例如,门部件可以向近前下方转动,也可以向近前上方转动而打开开口部15。此外,若考虑装置的省空间化,则更优选滑动窗。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印刷移动部26进行印刷部24和供给单元40的移动,但是并未特别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与印刷移动部26不同的移动部来移动供给单元40。即使在该印刷装置中,虽然移动部增加,但是在更换盒60时,也能够一边确保安全性,一边进一步抑制与印刷相关的处理的中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门部件16配设于主体侧,固定杆51插入到配设于主体14的固定部件53。即,门部件16、固定杆51固定于主体侧,但是作为主体侧的部件,例如只要不是如清扫部32那样频繁地移动、动作的部件即可,列举有壳体、配设于主体的固定部件、罩部件、柱部件等。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具备供给单元40的印刷装置11而对本公开进行了说明,但是并未特别局限于此,既可以仅作为供给单元40,也可以作为印刷装置11的控制方法。
此外,本公开的供给单元、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也可以如以下那样构成。例如,在本公开的供给单元中,也可以是,所述装配部位于所述驱动部的下方,所述限制壁部形成于所述盒的侧面以及下表面。在该供给单元中,能够限制从盒的侧面、下表面进入到印刷装置的内部。此外,也可以在盒的背面也形成有限制进入到印刷装置内部的限制壁部。或者,也可以在盒的背面形成有限制进入到印刷装置内部的所述装配部。
在本公开的供给单元中,也可以是,所述印刷装置在所述供给单元进行待机的待机位置具有能够使所述盒通过的开口部,所述限制壁部沿着所述开口部的开口边缘形成,限制进入到所述印刷装置的内部。在该供给单元中,通过沿着开口边缘形成的限制壁部,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进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处理的中断。
本公开的印刷装置具备:上述任意一个供给单元;移动部,使所述供给单元在该供给单元进行待机的待机区域与供给所述粘性流体的供给区域之间移动;门部件,在所述待机区域的所述盒进行待机的待机位置将能够供所述盒通过的开口部打开以及关闭,且能够在关闭状态下锁定;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以及所述移动部,在所述盒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解除所述门部件的锁定。
在该印刷装置中,使供给单元在该供给单元进行待机的待机区域与供给粘性流体的供给区域之间移动,在盒位于待机的待机位置时,解除将能够供盒通过的开口部打开以及关闭的门部件的锁定。在该印刷装置中,当盒位于待机位置时,能够从开口部更换盒,由于即使在该待机位置,限制进入到印刷装置内部的限制壁部也覆盖盒而存在,因此能够确保安全性,进一步抑制处理的中断。此外,由于无需在印刷装置的主体侧设置限制壁部的情况下那样的空间,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结构。
在本公开的印刷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移动部能够与所述供给单元连接以及解除连接,当所述盒位于所述待机位置且所述移动部与所述供给单元被解除连接时,所述控制部切断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在该印刷装置中,当盒位于待机位置时,盒的移动的动力全部被切断,因此能够更安全地打开门部件。在该印刷装置中,也可以具备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在所述盒位于所述待机位置且所述门部件处于打开状态时限制所述装配部以及所述限制壁部向所述供给动作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在所述门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使所述装配部以及所述限制壁部向所述供给动作方向移动。在该印刷装置中,当盒位于待机位置且门部件被打开时,盒的移动被限制,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安全。
在本公开的印刷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门部件配设于所述印刷装置的主体侧,以便将在所述移动部使所述供给单元移动的移动方向的延长线上设置的开口部打开关闭。此外,“主体侧”不是清扫部那样的频繁地移动、动作的部件,而是包括作为主体的壳体、配设于主体的固定部件、罩部件、柱部件等的意思。
在本公开的印刷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移动部是具有刮板的印刷头,所述刮板使所述粘性流体在丝网掩模上移动而执行所述印刷处理。在该印刷装置中,由于供给单元的移动部兼作印刷头,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结构。
本公开的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对印刷对象进行粘性流体的印刷处理,该印刷装置具备:供给单元,具备装配部、限制壁部以及驱动部,该装配部能够装配收容有粘性流体的盒或解除盒的装配,该限制壁部覆盖所述盒而限制进入到印刷装置内部,该驱动部使装配于所述装配部的所述盒与所述限制壁部一起向供给动作方向移动;移动部,使所述供给单元在该供给单元进行待机的待机区域与供给所述粘性流体的供给区域之间移动;以及门部件,在所述待机区域的所述盒进行待机的待机位置将能够供所述盒通过的开口部打开以及关闭,且能够在关闭状态下锁定,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控制所述驱动部以及所述移动部而使所述盒向所述待机位置移动;以及(b)在所述盒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解除所述门部件的锁定。
在该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中,与上述印刷装置同样地,在盒位于待机位置时,能够从开口部更换盒,在该待机位置限制进入到印刷装置内部的限制壁部覆盖盒而存在,因此能够确保安全性,进一步抑制处理的中断。另外,由于无需在印刷装置的主体侧设置限制壁部的情况下那样的空间,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结构。此外,在该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中,既可以采用上述供给单元、印刷装置的各种方式,也可以追加实现上述印刷装置的各个功能这样的步骤。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能够应用于将粘性流体向印刷对象印刷的装置的技术领域。
附图标记说明
10:安装系统11:印刷装置12:安装装置14:主体15:开口部16:门部件17:关闭机构18:插入孔19:接头部件20:控制部21:CPU 23:卡合部件24:印刷部25:印刷头26:印刷移动部27:刮板28:掩模部29:掩模固定部30:基板处理部31:基板搬运部32:清扫部33:清扫部件35:拍摄部36:相机40:供给单元41:装配部42:限制壁部43:驱动部44:罩部件45:固定机构46:固定用撑条47:钩部件48:施力部件49:解除销50:连结部51:固定杆52:气缸53:固定部件54:固定检测传感器56:解除撑条60:盒61:主体部62:凸缘部63:收容容器64:盖部件65:喷嘴66:连接部67:配管68:空气供给部90:管理PC M:丝网掩模S:基板

Claims (8)

1.一种供给单元,被用于对印刷对象进行粘性流体的印刷处理的印刷装置,进行该粘性流体的供给,其中,
所述供给单元具备:
装配部,能够装配收容有所述粘性流体的盒或解除所述盒的装配;
限制壁部,覆盖所述盒而限制进入到所述印刷装置的内部;以及
驱动部,使装配于所述装配部的所述盒与所述限制壁部一起向供给动作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给单元,其中,
所述装配部位于所述驱动部的下方,
所述限制壁部形成于所述盒的侧面以及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给单元,其中,
所述印刷装置在所述供给单元进行待机的待机位置具有能够使所述盒通过的开口部,
所述限制壁部沿着所述开口部的开口边缘形成,限制进入到所述印刷装置的内部。
4.一种印刷装置,对印刷对象进行粘性流体的印刷处理,其中,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给单元;
移动部,使所述供给单元在该供给单元进行待机的待机区域与供给所述粘性流体的供给区域之间移动;
门部件,在所述待机区域的所述盒进行待机的待机位置将能够使所述盒通过的开口部打开以及关闭,且能够在关闭状态下锁定;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以及所述移动部,在所述盒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解除所述门部件的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部能够与所述供给单元连接以及解除连接,
当所述盒位于所述待机位置且所述移动部与所述供给单元被解除连接时,所述控制部切断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在所述盒位于所述待机位置且所述门部件处于打开状态时限制所述装配部以及所述限制壁部向所述供给动作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在所述门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使所述装配部以及所述限制壁部能够向所述供给动作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部是具有刮板的印刷头,所述刮板使所述粘性流体在丝网掩模上移动来执行所述印刷处理。
8.一种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印刷装置对印刷对象进行粘性流体的印刷处理,且具备:
供给单元,具备装配部、限制壁部以及驱动部,所述装配部能够装配收容有粘性流体的盒或解除所述盒的装配,所述限制壁部覆盖所述盒而限制进入到所述印刷装置的内部,所述驱动部使装配于所述装配部的所述盒与所述限制壁部一起向供给动作方向移动;
移动部,使所述供给单元在该供给单元进行待机的待机区域与供给所述粘性流体的供给区域之间移动;以及
门部件,在所述待机区域的所述盒进行待机的待机位置将能够使所述盒通过的开口部打开以及关闭,且能够在关闭状态下锁定,
所述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控制所述驱动部以及所述移动部而使所述盒向所述待机位置移动;以及
(b)在所述盒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解除所述门部件的锁定。
CN201980095593.5A 2019-04-26 2019-04-26 供给单元、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7104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17982 WO2020217468A1 (ja) 2019-04-26 2019-04-26 供給ユニット、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0488A true CN113710488A (zh) 2021-11-26
CN113710488B CN113710488B (zh) 2023-07-14

Family

ID=72940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5593.5A Active CN113710488B (zh) 2019-04-26 2019-04-26 供给单元、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90525B2 (zh)
EP (1) EP3960459A4 (zh)
JP (1) JP7244629B2 (zh)
CN (1) CN113710488B (zh)
WO (1) WO2020217468A1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7651A (ja) * 2001-04-18 2002-10-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のクリーム半田供給機構
JP2004130821A (ja) * 2004-01-26 2004-04-30 Fuji Mach Mfg Co Ltd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2006192840A (ja) * 2005-01-17 2006-07-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TW200800612A (en) * 2006-06-20 2008-01-01 Denso Corp Scre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ts printing method
JP2009226776A (ja) * 2008-03-24 2009-10-08 Yamaha Motor Co Ltd 印刷装置
CN102602132A (zh) * 2011-01-18 2012-07-2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附着材料涂敷装置以及焊料涂敷装置
CN103442892A (zh) * 2010-12-08 2013-12-11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组合式模板印刷机和分配器以及相关方法
CN105873709A (zh) * 2013-12-05 2016-08-17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焊料供给装置
CN107443879A (zh) * 2016-06-01 2017-12-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焊料管理系统以及焊料管理方法
JPWO2017006382A1 (ja) * 2015-07-03 2018-04-19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供給交換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2018118407A (ja) * 2017-01-24 2018-08-02 株式会社Fuji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2018122440A (ja) * 2017-01-30 2018-08-09 株式会社Fuji はんだ自動補充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2166U (ja) * 1992-11-24 1994-06-0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2008137159A (ja) 2006-11-29 2008-06-19 Seiko Epson Corp 液体検出装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装置
US9259754B2 (en) * 2014-06-20 2016-02-16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Microfluidic delivery member with filter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JP6500573B2 (ja) 2015-04-17 2019-04-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ギヤポンプ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印刷装置
US11148410B2 (en) 2016-08-23 2021-10-19 Clarion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on curved surfaces
EP3549767B1 (en) * 2016-12-05 2021-08-11 Fuji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accommodation apparatus
GB201718674D0 (en) * 2017-11-12 2017-12-27 Asm Assembly Systems Singapore Pte Ltd Isolated paste dispenser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7651A (ja) * 2001-04-18 2002-10-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のクリーム半田供給機構
JP2004130821A (ja) * 2004-01-26 2004-04-30 Fuji Mach Mfg Co Ltd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2006192840A (ja) * 2005-01-17 2006-07-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TW200800612A (en) * 2006-06-20 2008-01-01 Denso Corp Scre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ts printing method
JP2009226776A (ja) * 2008-03-24 2009-10-08 Yamaha Motor Co Ltd 印刷装置
CN103442892A (zh) * 2010-12-08 2013-12-11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组合式模板印刷机和分配器以及相关方法
CN102602132A (zh) * 2011-01-18 2012-07-2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附着材料涂敷装置以及焊料涂敷装置
CN105873709A (zh) * 2013-12-05 2016-08-17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焊料供给装置
JPWO2017006382A1 (ja) * 2015-07-03 2018-04-19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供給交換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CN107443879A (zh) * 2016-06-01 2017-12-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焊料管理系统以及焊料管理方法
JP2018118407A (ja) * 2017-01-24 2018-08-02 株式会社Fuji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2018122440A (ja) * 2017-01-30 2018-08-09 株式会社Fuji はんだ自動補充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44629B2 (ja) 2023-03-22
JPWO2020217468A1 (zh) 2020-10-29
US11490525B2 (en) 2022-11-01
EP3960459A1 (en) 2022-03-02
CN113710488B (zh) 2023-07-14
WO2020217468A1 (ja) 2020-10-29
US20220183160A1 (en) 2022-06-09
EP3960459A4 (en) 2022-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2853B (zh) 印刷装置及收纳装置
US9132644B2 (en) Waste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US7712986B2 (en) Printhead carrier for an imaging apparatus
US6629796B2 (en) Printer
US10899134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2077705A (zh) 部件安装相关工作装置
US20180215137A1 (en) Scre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creen printing method
US2020007911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body
JP4818133B2 (ja) 印刷装置
CN113710488B (zh) 供给单元、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15080870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CN113710490B (zh) 印刷装置、清扫单元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US9409406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mounting-removing mechanism for ink cartridge
CN113710491B (zh) 供给单元、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240100866A1 (en) Printing device
US20240100836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US20240100835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US7396116B2 (en) Ink jet printer having spare ink cartridges
JP2006321125A (ja) 記録装置
JP2020055282A (ja) 携帯型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携帯型画像形成装置本体
JP2017056660A (ja) プリンタ及びキャリッジ駆動手段の制御方法
JP2024013902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200012736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35882A (ja) 部品実装装置
JP2020040391A (ja) 携帯型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携帯型画像形成装置本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